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松鼠找花生果课文原文优秀

小松鼠找花生果课文原文优秀

小松鼠找花生果课文原文优秀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小松鼠找花生果课文原文优秀

导读: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小松鼠找花生果课文原文优秀,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树林旁边长着许多花生,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真好看。

小松鼠问蚯蚓:“这是什么呀?”蚯蚓说:“这是花生。”小松鼠很高兴,他想,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

从那以后,小松鼠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可是,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果。

小松鼠睁大眼睛,自言自语地说:“奇怪,花生果被谁摘走啦?”

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笑着对小松鼠说:“谁也没有摘,花生果全在泥土里呢!”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松鼠找花生果》课文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小松鼠找花生果

《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学设计 海安县胡集小学胡蓓蓓教材简介: 《小松鼠找花生果》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童话,通过小松鼠找花生果的过程,告诉孩子,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全文共五个自然段,以小松鼠找花生果为线索:花生开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果过冬——小松鼠始终没看见一个花生果——小松鼠怀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诉小松鼠,花生果全在泥土里。 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及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以情感朗读为基本任务,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边读边悟,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美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花生果是长在地下的,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重点与难点: 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2个;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知道花生在地里结果这一特点。 设计理念: 1、注重识字形式的多样化: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告诉我们:应让 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调动起学生的这一愿望,我觉得识字的形式一定要丰富多变。本节课,我设计了这样几种形式:游戏“送生字、音节宝宝回家”——趣味识字,加强音形联系,强化学生的记忆;自主识字,全班推广——通过生生互动,完成知识的主动构建;字宝宝住新房——把如何书写好生字的话语权交给学生。 2、注重趣味课堂的生成:整篇教学设计以黑猫警长(老师)与白猫警士(学 生)共同查案、破案这一情景贯穿始终,这样充满童真童趣的创设,会极大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触发学生学习的冲动。 3、营造开放的语文教学环境:新课标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在设计时充分注重了这一点。如: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自由读课文,你有何疑问?质疑、共释——词语“每天、自言自语”的理解;生字宝宝住新房——自主学习生字书写要点等。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提供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松鼠找花生》课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松鼠找花生》课文 小松鼠找花生 作者:嵇鸿 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小松鼠问鼹鼠:“这是什么花呀?”鼹鼠说:“这是花生的花。到了秋天,会结花生,花生可好吃啦!”小松鼠很高兴,他想:等花结了果,我就把花生摘下来,留着冬天吃。 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 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生字“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改字、不回读。 3、在读文中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花生的一些知识。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生字“生”。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本课的教学挂图,小松鼠图片。 2、12个生字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引发兴趣 1、猜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引出“花生” 2、板“花生”,重点教学“生”字,“生”由“牛”字引入 3、请学生谈对花生的了解 4、由图片引出并板书“小松鼠”,学生跟松鼠打招呼 5、同学生的谈话中引出“找” 6、板全课题,齐读课题 二、结合挂图,老师讲故事,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教学挂图 2、请学生看图听故事,思考:故事中有几只小动物?它们在哪里干什么? 3、听后反馈,大概了解故事内容

三、自读课文,拼读生字 1、读课文之前,学习方法指导:遇到不认识的字①借助拼音②问同学或老师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3、同桌交流 四、采用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1、用生字卡片边拼读,边逐个出示生字 2、指名学生上台找出后鼻音的生字并带读(种、生、旁) 3、指名学生在生字中找朋友并带读(语言、格外) 4、老师指“许”“语”两字的音全班齐读 5、夺冠军游戏。谁能全部读准生字,谁就是冠军 6、评议学生读的情况 7、全班齐读,收生字卡片 8、开单轨火车,只要求拼出字音,不要组词(重视给学生二次学习的机会) 9、开双轨火车,一人读生字,一人组词(渗透课后练习“我会读”的词语开花) 五、生字回文,读课文 1、把字宝宝请回课文,全班右手指着字齐读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17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材解读】 一、教材特点 1.生字新词 生字分析: (1)本课要求会认的字11个:啦梅用几成蛙为参加洞睡字音方面,“用、成、洞”是后鼻音,“参”为平舌音。 字形方面,形声字有:啦梅蛙洞 会意字有:加睡 左右结构的字:梅蛙加洞睡 左中右结构的字:啦 上下结构的字:参 单一结构的字:用几成为 本课生字中有6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啦梅蛙加洞睡 ①啦:口字旁,左中右结构,形声字。助词,作用大致和“了”相同。 ②梅:木字旁,左右结构,形声字。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 ③蛙:虫字旁,左右结构,形声字。两栖动物的一科,无尾,后肢长,前肢短,趾有蹼,善于跳跃和泅水。 ④睡:目字旁,左右结构,会意字。闭目安息,大脑皮质处于休息状态。(2)本课要求会写的字3个:几用鱼 单一结构的字:几用 上下结构的字:鱼 ①几:第一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第二笔“乙”起笔与竖撇的起笔相 连,两笔的底部都要摆平。 ②用:外连接的“冂”不能写得太大,也不能写得太小,最后一笔竖要压在竖 中线上。 ③鱼:中间的“田”不能写得太大,田”的第二笔横折钩要横压在横中线上, 第四笔竖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为长横。

生词分析: 本文有这几个值得注意的词语:下雪啦为什么睡着一群 (1)其中前两个词,最后一个字都要读轻声。 (2)睡着:“着”是个多音字,有zhuó、zháo、zhāo、zhe四个音,在本课中读zháo。 (3)一群:表数量。用于成群的人或动物。 2.课文特点 (1)从思想内容上看 本课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他们脚的形状特征,生动活泼的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又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画画的原因,介绍了青蛙要冬眠的知识。全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首儿歌共有六句。 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这句话为读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下雪了。下雪了,地上白了,树上也白了,这儿成了一片美丽的白雪世界,多么美丽的景色啊!这句话是看到下雪时高兴心情的自然流露,这为接下来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心情愉快地来到雪地里作画奠定感情基调。 第二句“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句话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小画家”,从而引出后文的几种小动物。这句话把一群小动物称为“一群小画家”也为后文小画家用脚作画做了铺垫。 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这句话介绍了这些小画家都是谁,以及他们画了什么。揭示了动物脚型与脚印之间的联系。他们脚的形状不同所以踩出的脚印也不同。小鸡是爪子,所以踩出的脚印形状像竹叶;小狗的脚中间和脚爪都有厚厚的肉垫,所以踩出的脚印形状像梅花;小鸭的脚中间有脚璞,所以踩出的脚印形状像枫叶;小马的蹄子踩出的脚印形状像月牙。这些“小画家”不同的脚印同时出现在洁白的雪地上,构成了一幅独特的雪地画。 第四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句话是对小画家作画本领的称赞,小画家们用脚作画的谜底也是在这一句揭示的。画家作画一般都需要颜

小松鼠找花生

小松鼠找花生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嘘!小朋友们静一静!”“听!是谁在讲故事呀?” 2、画面展示: 画外音:在茂密的树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它正翘着蓬松的尾巴在树干上跳上跳下,十分灵巧!虽然现在刚刚进入夏天,可小松鼠已经在为采集过冬的食物做着准备工作呢!看!它在认真地观察,准备挑选一些茂密的松树,因为它认为这样的松树上结的松果一定最多,最好吃! (小松鼠对大家说:“咳!你们好!想跟我一起去走走看看吗?” 展示看到的情景,同时播放轻松的音乐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画面出示小松鼠奇怪的表情 教师问:“咦!小松鼠怎么了?”(生:很奇怪)“噢!原来它不知道眼前的东西叫什么名字?”出示:“这是什么呀?”句子。“你能读出问的语气吗?”指名读一读。“你愿意告诉它答案吗?” 小朋友们真热心!看!这只热心的小蚯蚓也从泥土里钻出来了,它也大声地告诉了小松鼠:“这是花生!” 2、看画面,同桌读一读它们之间的对话。 3、“再来看看花生长得怎么样?”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引导学生观察叶子、小花。 理解“绿油油、黄灿灿”教师指导:绿油油是说绿得发亮,

像是冒出了油似的;黄灿灿是指黄得耀眼夺目。引导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是绿油油的,黄灿灿的,完成填空。 同时出示:绿油油的()黄灿灿的() (提示:两个词分开来讲,即讲过绿油油意思后就接着填空绿油油的(),讲完绿油油,再讲黄灿灿。) 4、延伸:像“绿油油、黄灿灿”这类词还有很多,它们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你能说一说在它们家庭中还有哪些成员吗? 启发引导说说ABB形式的词 5、“颜色这么美!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这两个词。”出示:“绿油油、黄灿灿”,美读这两个词 “多么好看的花生呀!谁想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花生的美?”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1、过渡:我们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生长规律一般先是种子、发芽,再开花,最后结果。看到这么美、这么艳的小花,小松鼠的脑子里产生了许多想法。 画面出示:一只小松鼠及脑袋旁出现许多问号 2、小组合作学习 想象、讨论:小松鼠会想些什么?交流回答 3、“想到马上就能吃到香甜的花生果,小松鼠的心里-----”(高兴)就画面展示:小松鼠开心地跑去,失望地回来,反复几次。 启发思考:看了画面,你发现了小松鼠来回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人教版新版语文教材解读

浙江最新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本变了,第一课不学拼音了! 来源:钱江晚报假如本月要评选畅销书,钱报君相信,一定有这本书的一席之地。 这就是此前一直热传的最新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本,教育部2016年审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而浙江大多数小学语文课程眼下用的都是人教版教材,所以这意味着,全省一年级小学生新学期就要换新的语文课本啦! 想先睹为快的小朋友有不少。今天一早,鹿姐姐去新华书店(解放路店)扑了个空,工作人员告知,新教材已经卖光了!又赶到庆春路购书中心,才见着新教材的庐山真面目。据说,这批新书是本周一刚到的货,现在和数学、英语等其他人教版教材一同摆放在教材区,倒并不是很醒目。 不过和旧版的语文教材一比,还是能马上看出两者的区别↓↓↓ 和旧版(左)相比,新版(右)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胖了一圈,有A4纸大小。钱报君在教材区看到,除了一年级上册,其余年级在售的语文课本,仍然是旧版。 新教材有哪些变化? 一、先学一部分常用字,再开始学拼音。 这绝对是新版教材最大的变化。现在的70后、80后爸妈,一定还记得自己小学语文第一课,学的是a、o、e这三个拼音吧。但是从今年起,一年级小学生学语文,要先认“天、地、人”这三个常用字。

二、第一册识字量减少,由400字减少到300字。 像第一单元先学40个常用字,就比旧版第一单元要少一些。而且新版课本里要求小学新生认识的,全部是常用字,除了“天、地、人”,还有“你、我、他”等等,孩子们在童话书、绘本,包括动画片里都可以看到。反倒是旧版课本里的一些字,尽管结构简单,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多,比如“叉”字等。这些与孩子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汉字,基本上没有出现在新版语文第一册上。 三、语文园地新增两个栏目,一个是“书写提示”,另一个是“和大人一起读”。 “书写提示”讲的是笔顺规则,包括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从左到右等等。说白了,新教材就是想告诉一年级的小朋友,写字是有规律的,按规律写,字能写得更顺手更漂亮。尽管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孩子并不是只会打字就可以,写字也不能弱化。 “和大人一起读”有像《小兔子乖乖》这样的儿歌,还有像《小松鼠找花生》这样的趣味故事。语文老师认为,新教材此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大人”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也可以邻居家的哥哥姐姐等。每个人讲述一个故事,表达是不一样的,有人比较精炼,有人比较口语化,儿童听到的故事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语文素养。 四、新增“快乐读书吧”栏目。 这一栏目设在新教材第一单元末尾,有四幅图画,分别是和爸妈阅读、和同伴讲故事、在书店看书和在图书馆看书,主题是“读书真快乐”。这是入学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阅读,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新教材为什么要这样变? 有语文老师总结,新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可以分成四块内容,入学教育、集中识字单元、拼音单元和阅读单元。与旧版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将拼音教学后置,先认识一些常用字,再教拼音。 为什么要这样做?鹿姐姐问了一圈,带过一年级的老师都有同感——新生怕上学,爸妈会焦虑,毛病多半出在拼音环节上。 因为拼音内容枯燥,而且作为一个符号,孩子们在生活中接触、使用都很少,一上学就让孩子学,不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反倒是汉字,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拼音教学往后面挪,其实是更关注孩子们的需求了。先认识一部分常用常见字,可以把孩子的生活、经历融入到学习中,更顺利地完成幼小衔接。 另一个大变化,是识字量。鹿姐姐打听到的,一到六年级全套新版语文教材,共安排识字3000个,写字2500个,与旧版一样,但进度调整了。其中,一年级上的识字量是300字,比旧版教材减少了100字。 这件事,鹿姐姐两年前就请教过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柳琏,因为她曾多次参加新版语文教材的修订会议。据她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的这次修订,主要是配合新课改实施,更强调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从修订版的课程标准来看,对小学低段的识字量要求明显下降。 按原标准,一二年级的识字量要达到1600字到1800字,会写的字要达到800字到1000字,现在的人教版教材取消了上限,要求识字1800个,会写1000个。而在新标准里,一二年级的识字要求是1600个,会写的字是800个,分别下降200个。另外,三四年级要会写的字也减少了200个。 “主要是在近10年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反映,目前的语文课本对低段孩子要求过高。而且从孩子的成长规律来看,一二年级的小不点,手上的小肌肉还没发育好,写字不利索,确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21 小壁虎借尾巴 教案

21小壁虎借尾巴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经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读文的方法。因此,本课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灵活采用看图、看实物、朗读、做动作、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坚持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针对本文对话多﹑感情色彩浓的特点,加强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品味文中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语调,并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演”,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分小组准备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的头饰。(学生) 3.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用途的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题目,启发质疑

1.出示小壁虎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壁虎) 2.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却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文题目,读课文题目,认识“壁”。 3.读了这个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板书: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他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质疑问难,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干什么的故事? (2)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 (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2.打开课本,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指一名学生说发现。(课文没有注音。) 3.课文没有注音,那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 4.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 5.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没说到的,教师帮助。) 6.出示词语。(带拼音)

秋季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2016年秋季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语文教科书解读 这套教材是由教育部组织人教社来编写这套新的语文教材。咋一看,有点高大上。所谓大,是开本大。原人教版教科书是32开本,152页;新教材是16开本,122页。字体大,原教材课文标题二号,课文正文小二号,田字格的字在二号与小二号之间。新教材课文题目小初号(英文36号),课文正文二号,田字格的字在小初与二号之间,都分别加大了半号;《识字》第1课的“天地人你我他”,字号竟然是72号(英文字号),课本显得大气。所谓上,是外观上精致,画面风格、字体选择、装帧设计、页面布白,都让人感到现代时尚、和谐养眼。比如,教材插画,原教材以写实居多,新教材则更多的是童话图;原教材的图画属单线平涂,新教材则大多采用无线平涂(没骨画法),明暗更清晰,色彩更和谐,立体感更强。这样的高大上的新书发到孩子手上,他们能不开心吗? 外观只是第一印象,作为教师,更为关注的是教材的结构体系、文本选择、拼音识字、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教材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一、关于结构体系——有增更有减 基本相同于原教材,也安排入学教育、识字、拼音、阅读四大板块,一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较松散的主题,并不强化。每个单元后还是“语文园地”,最后是《识字表》《写字表》和新

增的《常用笔画名称表》。 1、拼音安排顺序有变动 原教材先拼音后识字,而新教材先用1个识字单元,然后安排两个拼音单元,再安排5个单元的识字和阅读(其中识字1个单元)。纵观网上提供的16套教材(有新编旧编的重合),拼音板块的安排有多种形式:①先拼音后识字(或诵读)有8种;②先识字后拼音的有2种;③拼音识字穿插的有4种;④识字中学拼音的有两种。第①种是多数,原人教版也是这样。新教材改变了原体系,先用一个单元学习40个汉字,包括数字、天地、物象、人称、人体、站坐、上下等。先识字,可能想体现几个意图:一是强化母语文字的意识;二是体现识字的传统经验——口语基础学识字;三是幼小衔接,避免突然的陌生和枯燥。 2、识字写字的增减 《识字表》安排300个汉字,比原教材减少了100个,降低了难度。《写字表》安排100个汉字,字数与原教材相同。但由于新教材按字频选字,入选的字有所不同。比如,原教材“一二三……”十个数字都选,新教材“六七九”识字选了,写字就未入选。在每一课的“识字”栏新增了共50个偏旁部首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认识汉字的特点,书后还附了《常用笔画名称表》,提供了横竖撇捺点提及复合笔画名称22个,对规范笔画的称谓很有好处。 3、文本篇数和篇幅有缩减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松鼠找花生果

小松鼠找花生果 课时目标:朗读感悟课文,了解花生果长在地下的特征,激发认识自然的兴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课文,了解花生果长在地下的特征,激发认识自然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揭题 1、刚才在森林里老师遇到一个小伙伴,它想请我们一(6)班的小朋友和它做一件 有意义的事。小朋友你们愿意吗? 2、你们知道这位小朋友是谁啊?它想请我们去做什么? 3、今天我们就来接着学习——《小松鼠找花生果》,和小松鼠一起继续去寻找花生 果,比一比谁的收获最大。 4、在出发之前,老师考考你们还记得这些词语宝宝吗? ①出示词语:旁边绿油油黄灿灿 蚯蚓结了果留着每天直到金色睁大眼睛自言自语 钻出来 ②指名分行读 ③齐读。过渡: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和小松鼠一起进入寻找花生果之旅。 二、学习课文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媒体出示:树林画面)师:瞧,我们跟着小松鼠来到树林旁边,小朋友们看到 了什么?(花生地)你觉得这片花生地给你的感觉怎么样啊?(美) 2、出示第一自然段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其它小朋友找找哪些词语让你觉得很美? (相机红字出示“绿油油”、“黄灿灿”“真好看”) ①谁来说说什么是绿油油、黄灿灿?(教师指导:绿油油是说绿得发亮,像是冒出 了油似的;黄灿灿是指黄得耀眼夺目。) ②那谁来说说还有什么是绿油油的,黄灿灿的,完成填空。出示:绿油油的()黄 灿灿的() 3、像“绿油油、黄灿灿”这类词还有很多,那你能用这样的形式再说几个关于颜色的词吗?(蓝湛湛、绿茵茵、黄澄澄。。。) 4、颜色这么美,这么好看的花生!那你能通过朗读读出花生的美呢?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相机评价,如:绿油油的叶子真漂亮呀!)

新人教版(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文 语文园地四 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优质课教案_2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和大人一起读”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和大人一起读”是部编本新教材全新的一个栏目,旨在把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以引起家长、教师、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从而带动“亲子阅读”及“全民阅读”。作为教师,首先要认清,“和大人一起读”绝不仅仅是带领学生学习一篇文章,读会一篇文章,而是要在想办法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起家长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同时,给予家长和学生一些亲子共读方法的指导。 本单元的“和大人一起读”安排的是一篇科普童话——《小松鼠找花生》,让学生通过读文和观察文章插图,了解花生的果实是长在泥土里的这一科普知识。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教会孩子在亲子共读中学会“图文对照”读,懂得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画中的秘密,这种形式非常适合低年级亲子共读中的绘本阅读。 设计思路 通过和老师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这一科普童话,总结“和大人一起读”的方法。最后,在“好书推荐”的环节,旨在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带着方法,带着期盼回家“和大人一起读”。 教学重点 1.和老师共读《小松鼠找花生》一文,总结共读方法。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 1.掌握亲子共读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推荐书目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示题目 1.出示谜语。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小松鼠找花生 二、听老师读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和大人一起读书吗?平时你都是和谁一起读书的?那今天就和王老师这个大人一起读个故事吧!来,我们一起先来读读这个故事的名字吧? 师:快快坐好了:小耳朵,竖起来,小眼睛,看着书,小手指,指着字,认真听我把书读。好听的故事开始了!师第一遍读故事,孩子手指着看书。 三、尝试自己读 师:老师读得好不好?想不想要自己来读一遍? 读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学生交流:借助拼音读一读;问问老师或同学。 师:好的,那就带着这些方法自己去读一读这个故事吧。学生自己读。

《小松鼠找花生》说课稿

《小松鼠找花生》说课稿 《小松鼠找花生》说课稿2 《小松鼠找花生果》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科普童话。它通过品读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了解花生的生长规律,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我在教学中以小松鼠找花生果的过程(即:花生开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过冬——小松鼠始终没见一个花生果——小松鼠怀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诉小松鼠花生果全在泥土里)为明线,以小松鼠找花生果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即新奇——高兴——急切、失望——疑惑——喜悦)为暗线展开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复习导入,第二部分为品读感知,第三为部分回归拓展,第四部分为学写生字。其实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这里着重说说品读感知部分。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文中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品读课文时综合各种手段,逐层深入,通过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品一品等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学习到积累,充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第一段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按图以“绿油油”、“黄灿灿”为重点练习说话,引学生充分进入情境,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第二自然段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充分体会小松鼠因认识花生而产生一个美好愿望时的高兴心情,让学生进入角色,进而读好课文。第三、四自然

段抓住“每天、都、可是、直到、也、睁大眼睛、自言自语”这些关键词充分感知小松鼠找花生果时的急切以及始终没见一个花生果时的失望、意外、疑惑之情,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理解规律。第五段教学中先让学生自悟其中的秘密,读好蚯蚓的话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最后再让学生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光了,小松鼠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果?进一步了解花生的生长规律,从而学好课文,积累丰富的语言。 总之本着“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的理念,教学中着力以读为本,读中促思,以生动的情境创设为辅助,让学生比较顺利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体会到朗读的乐趣,思考的乐趣,语文的乐趣。 《小松鼠找花生》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童话,通过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告诉孩子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全文共5个自然段,以小松鼠找花生果为线索:花生开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果过冬---小松鼠始终没见一个花生果---小松鼠怀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诉小松鼠花生果全在泥土里。 二、学生分析: 架设生活与教学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小松鼠找花生文本解读

《小松鼠找花生》文本解读 一、文本简介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这则童话生动有趣,有较曲折的故事情节。花生在地下结果的特征,为常人所知,但在许多小朋友的眼里却是个谜。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小松鼠原本打算等花生结了果,摘下来留着冬天吃。可是,等啊等,等到花都落了,却找不到一个花生。他很奇怪,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浅显活泼,富有情趣;鲜明的人物形象,使儿童乐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比较感兴趣,所以学习课文时我利用插图引入,激发孩子读书兴趣。让孩子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同时在阅读中体会心理活动描写。 三、单元知识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新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本课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奇怪”、“自言自语”的意思。 4.知道花生在地里结果的这一特征,产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五、语言文字训练点的处理 1.利用插图,谜语导入.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你知道到是什么吗? 因为课文配了两幅图,结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贴出插图并用谜语导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 2.体会词语的准确性生动性。 (1)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许多”强调了花生种的多,“金黄色”、“格外”写出了花生的花很美和鲜艳的程度。课文详细地描写了花生开花的样子,“一朵朵”是从数量上描写;“金黄色”是从色彩方面描写;在阳光下格外鲜艳,是从整体环境上进行描写。这段描写生动,形象,不仅给我们描绘了美丽的环境,而且也为后文小松鼠找花生作了铺垫。在这一段教学中我安排了这样的练习:填上合适的词语。()的小花()的叶子 同时还向学生交代文中的两个多音字: 种{结{ 让孩子填上合适的词语和多音字练习,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2)“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花生结了没有。”全文只有这一句讲述了小松鼠找花生的过程,但只一个“每天”一词便足以见到小松鼠的热心程度。 (3)文章中三个“等”字表现出了小松鼠急迫的心情,“每天、等、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1《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借尾巴》教材解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知识性童话。主要讲述了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为了逃命而挣断了尾巴。小壁虎分别向小鱼、黄牛、燕子去借尾巴,但是它们的尾巴都非常有用,不能借给小壁虎。正在小壁虎难过时,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长出了新尾巴。全文以生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鱼、牛、燕子等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 本文是继《小蜗牛》《咕咚》之后的第三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除了运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和阅读经验,还要在此基础上能借助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和联系上下文了解字义,并通过交流提炼猜读的几种方法。 课文结构清晰,其中第3、4、5自然段情节反复,可作为学生仿说仿写的范例。准确、丰富的词语运用是本文的一个语言特色,如,“小鱼摇着尾巴”“老牛甩着尾巴”“燕子摆着尾巴”,“摇、甩、摆”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不同尾巴的特点,读起来生动有趣,富有变化。 本文配有六幅插图,教学中可以利用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带着课后问题“小壁虎都找谁借过尾巴,结果怎么样”看图读文,找到相关信息,并连起来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根据文本的特点,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角色表演。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目标 1.认识“壁、墙”等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正确书写“捉、条”等7个生字。 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义;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作为本册的最后一篇课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借助图画、形声字构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大胆猜读字音、字义。如,“墙”可借助第一幅插图猜字音、字义;“蚊、咬、赶、房、转”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字形,并理解字义;“拨、甩”在借助图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还可演示动作,并联系生活进行拓展,如“拨钟表”“甩头发”等。“甩”的字形可与“用”比较。“断、傻”可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是怎么猜出来的”提炼猜读生字字音、字义的几种方法,发展学生自主识字、阅读的能力。 2.写字。 本课要书写7个生字,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特点,归类指导书写。 “捉、姐”2个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部分的长短和笔画的穿插。 “条、您、草”3个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上下部分的收与放,“条”字的下半部分书写时不要写成“木”。 “爬、房”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继续巩固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笔顺规则,重点指导“爪”和“户字头”的书写。 本课7个字书写要点: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材分析 及相关素材 一、教材解析 语文园地四共安排了 5 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6对反义词,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现意思相反或者相对的词,并且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识字。“字词句运用”编排了12个词语,让学生在复习巩固熟字新词的基础上,说说自己喜欢的四季。“展示台”引导学生做自己的姓名卡片,并且能从卡片上认识同学的名字。“日积月累”编排的是珍惜时间的名言。“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篇科学童话《小松鼠找花生》。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了解花生的生长规律,激发对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拼读、对比发现的练习,使学生体会反义词的奥秘,激发学习的兴趣。 2.通过引导学生认读四季及景物名称的词语,激发学生说出喜欢的词语,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说话。 3.通过《展示台》,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4.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七字成语,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5.通过和大人一起读书的活动,巩固拼音,提高阅读能力,并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七字成语,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教学难点通过《展示台》,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与课文相关的素材 珍惜时间的名言 1、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 2、时间是一位可爱的恋人,对你是多么的爱慕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嘱;劳动、创造、别虚度了一生。——于沙 3、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4、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5、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6、勤勉的人,每周七个全天;懒惰的人,每周七个早晨。——英国 7、人的一生,是很短的,短暂的岁月要求我好好领会生活的进程……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6课《小松鼠找花生果》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6课《小松鼠找花生果》 课文及教案 小松鼠问蚯蚓:“这是什么呀?”蚯蚓说:“这是花生。”小松鼠很高兴,他想,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 从那以后,小松鼠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可是,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果。 小松鼠睁大眼睛,自言自语地说:“奇怪,花生果被谁摘走啦?” 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笑着对小松鼠说:“谁也没有摘,花生果全在泥土里呢!”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新词的意思。 3.了解花生果长在地下的特征,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边读边悟。 课时安排:本课拟2课时完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松鼠及蚯蚓的头饰。 一、猜谜激趣,导入课题 1.出示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板书:花生果) 2.你们喜欢吃花生果吗?(出示小松鼠)瞧,它也喜欢吃,你认识它吗?谁来介绍它。(板书:小松鼠) 3.今天,我们就跟着小松鼠一块儿去找花生果。(板书:找)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过渡:小松鼠上哪儿去找花生果?怎么找?快读读课文吧! 1.学生自由读书。 2.指名分自然段读。 三、角色迁移,体验文本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小松鼠到哪儿去找花生果呢?(媒体出示:树林画面)

我们跟着小松鼠来到树林旁边,看到了什么? (2)出示第一自然段,你能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通过读表现出来吗?(相机评价,如:绿油油的叶子真漂亮呀!) 2.细读第二至五自然段。 过渡:小松鼠知道这是花生吗?当它间到蚯蚓时,会怎么问呢? (1)出示小松鼠和蚯蚓的对话,即“这是什么呀?”“这是花生。”分角色读。 (2)引读第二自然段。 (3)导读第三、四自然段。 特别提醒学生,小松鼠是自己在对自己说话,相机出示“自言自语”一词读读。 (4)小结:小松鼠多难过呀,快来帮帮它,告诉它吧!(小组学习第五自然段) 四、记诵积累,内化语言 1.分角色朗读课文。(戴头饰) 2.演读背诵。 (1)师读旁白,学生分角色背诵松鼠和蚯蚓的话。 (2)小组内选定角色尝试背诵,并交流评价。 (3)小组合作演,要求加上动作。学生评价。 五、运用语言,超越文本 听了蚯蚓的话,小松鼠会怎么做呢?它找到花生了吗?(分组续编故事) 六、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小松鼠的花生果里还藏着几个字谜呢,你想猜吗?(出示3个花生果,里边分别有4个左右结构的字,4个上下结构的字,1个独体字) 1.学习生字,读准音。 2.自学笔顺。 3.每种结构,师各范写一个,提示注意点。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七、实践活动,课外延伸 1.花生果长在泥土里,还有谁长在泥土里?泥土里的奥秘可多了,你愿意去揭开这些奥秘吗? 2.老师给你们推荐一篇文章《一粒种子》,读完后你会发现更多的奥秘。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2016最新修订) 新编语文教材的使用,一次一次的听说,又一次一次的被取消。直到2015年11月,在安徽合肥参加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试教试用培训会议上,才真正拿到了部编语文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感觉是“高大上”。所谓高,是层次高。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教授主编。个人认为,各地现行语文教材有十几种之多,自有它积极意义的一面。但文史、思政教材历来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有很多争议和问题,估计需要由国家来控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偏差和纠缠。因此,这次就升格为由教育部组织人教社来编写这套新的语文教材。所谓大,是开本大。原人教版教科书是32开本,152页;新教材是16开本,122页。字体大,原教材课文标题二号,课文正文小二号,田字格的字在二号与小二号之间。新教材课文题目小初号(英文36号),课文正文二号,田字格的字在小初与二号之间,都分别加大了半号;《识字》第1课的“天地人你我他”,字号竟然是72号(英文字号),课本显得大气。所谓上,是外观上精致,画面风格、字体选择、装帧设计、页面布白,都让人感到现代时尚、和谐养眼。比如,教材插画,原教材以写实居多,新教材则更多的是童话图;原教材的图画属单线平涂,新教材则大多采用无线平涂(没骨画法),明暗更清晰,色彩更和谐,立体感更强。这样的高大上的新书发到孩子手上,他们能不开心吗? 外观只是第一印象,作为教师,更为关注的是教材的结构体系、文本选择、拼音识字、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教材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一、关于结构体系——有增更有减 基本相同于原教材,也安排入学教育、识字、拼音、阅读四大板块,一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较松散的主题,不强化。每个单元后还是“语文园地”,最后是《识字表》《写字表》和新增的《常用笔画名称表》。 (一)拼音安排顺序有变动 原教材先拼音后识字,而新教材先用1个识字单元,然后安排两个拼音单元,再安排5个单元的识字和阅读(其中识字1个单元)。纵观网上提供的16套教材(有新编旧编的重合),拼音板块的安排有多种形式:①先拼音后识字(或诵读)有8种;②先识字后拼音的有2种;③拼音识字穿插的有4种;④识字中学拼音的有两种。第①种是多数,原人教版也是这样。新教材改变了原体系,先用一个单元学习40个汉字,包括数字、天地、物象、人称、人体、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松鼠找花生》课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松鼠找花生》课文《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学童话,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与课题响应又引发学生思考。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原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小松鼠找花生》 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小松鼠问鼹鼠:“这是什么花呀?”鼹鼠说:“这是花生的花。到了秋天,会结花生,花生可好吃啦!”小松鼠很高兴,他想:等花结了果,我就把花生摘下来,留着冬天吃。 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 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生字“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改字、不回读。 3、在读文中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花生的一些知识。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生字“生”。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本课的教学挂图,小松鼠图片。 2、12个生字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引发兴趣 1、猜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引出“花生” 2、板“花生”,重点教学“生”字,“生”由“牛”字引入 3、请学生谈对花生的了解 4、由图片引出并板书“小松鼠”,学生跟松鼠打招呼 5、同学生的谈话中引出“找” 6、板全课题,齐读课题 二、结合挂图,老师讲故事,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教学挂图 2、请学生看图听故事,思考:故事中有几只小动物?它们在哪里干什么? 3、听后反馈,大概了解故事内容 三、自读课文,拼读生字

课文21小壁虎借尾巴

21.小壁虎借尾巴 一、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灵活采用看图、看实物、朗读、做动作、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坚持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加强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 12 个生字和会写 7 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按事情的先后顺序练习说话。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分小组准备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的头饰。搜集动物的资料。(学生)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题目,启发质疑 1.出示小壁虎图,问:“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壁虎) 2.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却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文题目,读课文题目,认识“壁”。 3.读了这个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板书: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他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干什么的故事? (2)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 (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2.打开课本,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指一名学生说发现。(课文没有注音。) 3.课文没有注音,那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 4.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 5.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交流: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 6.出示词语。(带拼音) 小壁虎墙壁蚊子咬断拨水甩尾巴赶走傻孩子转身 (1)指名读,齐读。 (2)去掉拼音再读。 7.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8.把生字送回课文,读通课文。 9.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将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

小松鼠找花生果导学案11111

《小松鼠找花生果》课案 单位:角斜镇中心小学年级:一年级设计者:曹丽丝时间:2012.05 课题:小松鼠找花生果 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执教曹丽丝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 1、联系课文情境,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辅以动作表情,以获取真切 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1、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 兴趣。 教学重点进行多形式的识字活动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知道花生果在地里面面生长 课前准备 (教具、活 动准备) 小松鼠图片;花生果形状的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老师带来一个谜语,小朋友们猜 一猜: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 胖子。 2、你们喜欢吃花生果吗?你对花生 了解多少?(相机板书:花生果;并 展示花生实物) 3、花生果结在哪里? 4、有一个动物朋友跟小朋友一样爱吃 花生果,但却不知道花生果是结在泥 土里的。因为此,还差点引起一点误 会呢!它是谁?(在课题处贴上小松 鼠的图片) 学生猜谜, 营造轻松的学 习环境 学生自由地说 学生认识小松 鼠的样子 抽象的文字符号与 直观的实物建立对 应关系,是学生新旧 经验的一种有意义 的联系 巧设悬念后引出故 事主人公,更能满足 学生的好奇心。

5、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小松鼠与花生果之间的故事。(完善课题,用红笔板书“找”)学生抓住重点字词,有感情的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松鼠到哪里去找花生果?怎么 找?找到了吗?同学们认真自由读读 课文,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读出什 么疑问,在不明白的词句旁做上记号。 4、老师释疑 5、同学们三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 一件什么事? 学生带着问题 读文 学生质疑 四人小组间交 流交流,互相 提提建议,一 起完善语言, 然后全班分 享。 培养他们有目的摄 取信息的意识。学生 第一次接触文本,要 给足时间,满足他们 的阅读冲动,让他们 充分摄取信息。 质疑是促进学生主 动学习的有效方法; 师生互助,目的在于 营造“学习共同体” 的氛围 促进学习力较弱的 学生的积极参与 三、设计游戏,趣味识字1、就像花生果藏在泥土里一样,许 多生字都藏在课文里与小朋友们捉迷 藏呢!同学们对照生字表,一边轻声 读文,一边把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用 圆圈画出来,让它们无处可跑! 2、比一比,看谁能最快地与这些生字 宝宝交上朋友,既能准确地读出音节, 更能记住它们的样子。待会儿,我们 将送这些迷路的生字宝宝回家! 3、游戏:送生字宝宝回家 生边读边圈 字 学生自主识字 学生把花生形 状的生字卡片 贴在相对应的 音节卡片下 面。齐读 这样富有童趣的语 言很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 设计游戏,趣味识 字,加强音形联系, 强化学生记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