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单向度的人读书笔记

单向度的人读书笔记

单向度的人读书笔记
单向度的人读书笔记

否定批判超越

——读马尔库塞《单向的的人》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作者赫伯特·马尔库塞,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本书是他1964年的作品。作为西方批判理论学者,马尔库塞在这本书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没有否定,失去批判精神,更谈不上超越的世界,同时马尔库塞为我们深入分析了这种失去否定,批判,超越性的单向度的人出现的原因。

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统治者操控着技术和媒介,在这种控制之下,人们失去了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而成为一个的单向度的人。社会给定一个向度,他们便身处其中觉得舒适安逸,跟着社会大流走下去,而并不追求为什么要走下去,走下去会有什么后果。某种程度上,身处其中的我们是奴隶,虽然我们没有像真的奴隶那样受到身体上摧残,甚至我们生活的和统治者一样安逸,但我们在思想上已经屈从于统治者了,我们开心安逸地变成了他们的“工具”,变成他们实现自己目的的“物”化的人。可怕的是虽然我们身处其中,但却没有多少人觉得这是一件不合理的事。这是一场泥石流,能不被卷入其中的人都是有超能力的人。

马尔库塞从政治、文化、生活和思想等领域论述了我们是以何种方式沦为单向度人的。在政治领域,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成功的将其反对力量和革命的力量(马尔库塞用的是“替代性选择的机会”,我理解为革命)同化或一体化,将其联合起来为自己服务。因为发达工业社会拥有先进的技术手段,技术的介入让原先的劳工阶层劳动强度降低,福利国家的制度设计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劳工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说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里,劳工的生存环境已经与他们工业社会初期的前辈们大不相同了,这种相对的安逸的生活和保障,让他们渐渐失去了革命性的力量,并与剥削他们的“敌人”联合起来。在生活,文化,思想领域出现了同样的状况,发达工业社会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生活保障,让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利和自由去享受一切物质的世界,而这一享受和“剥削”他们的人所享受的是没有差别的,书中是这样写的:“工人和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漫游同样的风景名胜,打字员同雇佣她的人的女儿打扮的一样漂亮”。这种无差别的对物质生活的享受,看上去是很平等公平的,因而原本那些打着追求平等公平的口号而抗议的力量便失去了其理论根基。文化、思想领域,以工具理性为特征的文化产品和思维占据了发达工业社会这一领域的主要地位,这种操作性的、工具性的意识形态慢慢的腐蚀了曾经的反抗力量,削弱了甚至消灭了他们的反抗意识,他们老老实实的心甘情愿在这种社会担当工具和实现上层目的的手段。这就是“单向度的人”出现的原因。

读完马尔库塞的这本书,对发达工业社会温水煮青蛙的剥削与奴役方式感到恐惧。我很赞同马尔库塞的观点,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保持否定、批判、超越的精神,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也许不能在马尔库塞论及的政治、文化、思想上掀起“替代性选择”的革命,但是日常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对周围事物的批判和怀疑却是必要的,我想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对我们普通人更大的意义便在于此:警示我们保持批判的视角,不人云亦云,不安于表面上的安逸。

对于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对于法兰克福学派,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不妨也写下来。法兰克福学派为我们描绘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对人们的生活、思想、行为的控制,他们以一个清醒者的姿态对这种不合理的工具理性的控制展开了猛烈的批判,无论他们批判的对错与否,他们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独特的观察我们所生活着的社会的视角,他们所警示的要保持批判、否定、怀疑的精神也是可取的。

作为上个世纪的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许需要接受新的批判,因为今天的社会现实相较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他们的批判理论在某些方面也许需要做出修正。

首先对于单向度的人理论,我认为马尔库塞的态度太过于悲观了,在马氏的著作里,人们完全的失去了批判、反抗、否定的精神,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单向度的。我不禁发问,难道不存在“多向度”的人了吗?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人们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逃避统治者的工具理性指导的控制,发达工业社会在政治上利用技术带来的优惠同化和一体化敌对力量,这不假,但是敌对力量难道一点办法都没有吗?人都是有反抗的本性的。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提倡的理性主义深入人心的今天,敌对力量真的那么容易就被统治者用一点甜头就“诏安”了吗?因而我认为,发达工业社会对敌对力量的驯服和奴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直到今天也还没有完成,西方社会时常出现的罢工游行等就是例证。统治者要想把一个个包含理性的大脑“单向度”化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当今,理性主义、个人意识流行的当今。其次是法兰克福学派抨击的“文化工业”时代。阿多诺和霍克海默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工业”的时代,所谓“文化工业”即是大众文化产品的标准化、统一化、程式化和批量化,在文化工业时代,文化沦落为商品,成为谋取利益的手段和工具。阿多诺和霍赫海默认为,文化工业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在大众文化的包装下,大批量生产又大批量批发到人们文化生活中的精神麻醉剂,它包含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观点,因而具有隐蔽的欺骗性。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完全是为了迷惑人民的鸦片。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我认为不全是这样的,统治者利用文化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是不可避免的,但远没

有达到“迷惑”的程度。首先统治者也要宣传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容,以维护稳定,其次,文化工业社会的产品既然是“隐蔽性的欺骗”那必定要包装的堂而皇之,也即是“编码”,但是能保证社会每个成员都能顺利的“解码”吗?显然不能保证,那么对这种隐藏的意识形态灌输的接收的差异化,必定导致“灌输”的效果很差。所以即便统治者想要通过文化工业产品进行对大众的思想的控制,现实也不会让他们顺利的达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个人意识发达的今天,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尚是难事,何况是整个社会的思想。事实上,文化工业通过批量化,集约化的生产文化产品,满足了更多人的文化需求,使得文化领域的平等得以实现,这或许比文化的空虚状态更合理。所以我的观点,文化工业虽然包含统治者的意识形态灌输,但是它在促进文化享受平等和文化生活丰富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综上,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在那个时代有预见性和独到性,但是时代是发展的,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现实下,我们要带着法兰克福学派所鼓吹的批判的、否定的、超越的精神去对待这一理论。

2017.5.10

《单向度的人》导读

《单向度的人》导读 本书作者马尔库塞是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和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六十年代下半期,美国和西欧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造反运动,造反学生拥戴马尔库塞为他们的精神领袖。当然,就马尔库塞个人的意愿而言,他也许无意追求这种精神领袖的地位,但当造反学生把这个头衔加在他头上时,他也不反对。 1898年,马尔库塞诞生在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先后在柏林大学和弗莱堡大学就读。1917年至1918年,他参加了德国社会民主党,但随着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被暗杀后,他便退出了该党,此后再也没有参加任何政党。为了取得在大学哲学系教书的资格,他在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指导下,写了《黑格尔的本体论与历史性理论的基础》一文,发表于1931年。在此期间,他还写了一些文章,这些文章初步奠定了他后来思想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公布于世后,他是最早认识到这篇手稿的重要性的人之一。1933年希特勒掌权后,他移居国外,先在瑞士住了一年,后定居美国。在美国,起初他在法兰克福学派迁住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研究所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战略情报研究所工作。以后他重新执教,先后在哥伦比亚、哈佛、勃兰第斯和圣地亚哥等大学工作。1970年退休。1979年7月29日,他在赴西德访问和讲学途中,逝世于施塔贝恩克。 马尔库塞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如果可以称作马克思主义的话,那么这种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奇特的理论混合物。他毕生致力于把西方的某些哲学思潮同马克思的学说相结合,他在1941年出版的《理性与革命》中,强调黑格尔哲学的实质是对现实的批判和否定精神,这种精神也是马克思学说的思想根源,并且是同实证主义哲学对现实的肯定态度正相反对的。不言而喻,马尔库塞的这一思想继承了卢卡奇开创的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传统,而1955年出版的《爱欲与文明》标志着马尔库塞思想的一个转折。这时,马尔库塞开始对弗洛伊德主义抱有浓厚兴趣,企图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补充马克思的学说,并在弗洛伊德的文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乌托邦。据此,马尔库塞又被当作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 《单向度的人》(1964年)是马尔库塞的一部读者最为广泛的著作。这部著作标志着马尔库塞思想的又一次转折。这次转折表现在,马尔库塞对现代文明,特别是美国文明的批判,主要依据的不是弗洛伊德的文明理论,而是他早年研究黑格尔哲学的主题:人类解放的先验理性准则。而且,在这部著作里,马尔库塞还扩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早期论点,如批判工具的合理性,模糊手段和目的的区别。这部著作的基本思想是: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批判意识已消失殆尽,统治已成为全面的,个人已丧失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所谓“单向度的人”就是指丧失这种能力的人。①

《单向度的人》读后感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读后感 赫伯特·马尔库塞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和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以下简称《单向度的人》)发表于1964年,先后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引起了巨大轰动和反响。书中批判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虚妄的文明,揭示了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极权主义特征。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成为一个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其中的人成为单向度的人,成为单纯的物质世界的享受者,而丧失了超越者和开创者的使命最终堕落而麻木不仁。 在马尔库塞看来,当代发达工业社会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科学技术。“当代技术和科学取得统治地位,成了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他看来,科技本应使人类生存环境改善,使社会结构趋于合理,使人获得自由,进而更好地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然而,实际情形正好相反,技术创造了一个富裕的当代工业社会,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并未改变人的命运,使人获得自由,反而使人日益变成技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的奴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及其工作的关系相异化。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依赖科技管理,成功地组织并开发出超乎人们想象的先进生产力,从而调和反对制度的力量,同化发生抗议的人,强化着现状是合法的这样一种意识。技术和文明对人实行了全面的统治和管理,一切社会关系变成了单一、片面的技术关系,个人自由的理性变成技术理性,社会协调并统一了人的生产、消费和娱乐,排除了一切对立或反抗的因素。这样,科学进步造就的是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人和单向度的思维方式。 单向度的政治: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极权主义社会,它与传统的集权社会不同,“在这个社会里,传统的污点正被清除或缩减,各种导致动乱的因素正被控制。”在马尔库塞看来,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在发达工业社会已经过时了。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放弃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抗,站到与资本主义社会一边,变成资本主义社会的肯定因素。“发达工业社会中工人阶级的现实状况使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一词成为一种神话概念”。统治转化为管理,新的技术工作世界因而强行削弱了工人阶级的否定地位,工人阶级似乎不再与已确立的社会相矛盾。机械化使得体力劳动的数量和强度日益减少,劳动者的处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并且劳动者在企业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使得劳动者自觉地将自己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统一起来,劳资关系成为在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关系。阶级关系被经济关系所代替,使得人们慢慢地失去了阶级意识,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一否定地位或身份,反而放弃了反抗与斗争,积极地参与维护压迫着他们的社会制度并以此为荣,并最终沦落为保守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基础。这种新型极权主义不是表现为监狱、警察、军队以及恐怖的实施、暴力的集权统治,不是表现为粗俗的人身占有,而是表现为一种消除反抗,否定现状的力量。整个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因其实际利益与现代工业社会“自然的”溶为了一体。 单向度的文化:在文化领域,高层文化与现实之间的这道鸿沟正在被跨越,媒介对所谓“大众文化”的大批量机械的复制,使文化产品堕落为商品,使人类的最内在的反映也已被彻底的僵化、一维化,媒介猛烈的宣传攻势久而久之就会像催眠一样使大众自动放弃思想,变得麻木平庸,成为文化中的被奴役者,传媒的发达统治了大众的心理意识,人丧失了独立判断的能力,丧失了否定批判的能力,丧失清醒面对自己真实需要的能力,丧失了坚持自我真实个性的能力,成为思想僵化,麻木不仁的“单面人”。人成为社会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机械运作的一个零部件,从思想到行动完全被工业社会所同化。社会标榜自由和民主,随着商业化,广告宣传通过传播媒介无孔不入地渗入个人生活,从而把某种公共的需要和价值标

中国官僚政治的读书笔记

中国官僚政治的读书笔记 在读一本书时,我很喜欢对这本书成书的背景进行研究,并且对作者写作时的因源和 学术背景、以至于个人感情和身世也倍感兴趣,我觉得这对于书可以产生更加设身处地的 理解,也颇有自己写作的意淫感觉。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成书于1948年10月,作者将刊于《时与文》杂志的17篇专 论汇集成书,由上海时代文化出版社刊行。,王亚南是一位财经学者,因为李约瑟的关系,“误入”官僚政治的研究之中,作者最大的特色就是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加于阐述,同时 也比较分析了西方从领主经济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对与官僚制的需求,从作者引 述资料可以发现——作者总体上还是一个社会经济史的专家,在分析西欧的官僚制度的发 展中——作者着重强调了商业流通经济的需要必然迫使打开政治上相互割据的局面,类似 于德国统一前一条通往法国的铁路在德意志境内就要换好些次货币和付好多次关税,经济 的独立就要求各官员是“各事其主”。但是国家统一的建立就要求,中央集权的发展,各 种官职是服从一种统一的规制。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 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 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 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 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 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而 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书中作者竭力克制着情绪,不希望他对官僚主义的痛恨影响到客观的写作,可无意中 流露的言语深感作者的切肤之痛。王亚南对马克思思想的认识深度,超过了中国很多官方 学者,可以和王亚南相提并论的马克思思想的学者,应该还有彭迪先和沈志远,可惜他们 在1949年后,官方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时代,并没有可称道的著述,反倒是的1949年前, 有着惊人深刻的论述。我在阅读此书时率先看了后面的《王亚南先生学术年表》和胡培兆 先生的《铲除官僚政治的理论利器》,我看出了一些问题,作者从1927年担任政治教员,当时所谓的政治教员中有70%时共产党员,这在我同时阅读的美国·陶涵先生《蒋介石与 现代中国》中有详细的介绍,此后大革命失败,作者逃亡日本,后接触《资本论》,此后20年的时间用于翻译《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专著,显然在当时中国环境中,难免对于国民政府时期的官僚政治存在很深的芥蒂。 散文有着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传统,散文的开始,始于文字记事。春秋时期的散文 代表作应为孔子依鲁史而修订的《春秋》,以及孔门子弟们编纂的《论语》等,此时的散 文仍有说教的文字,不过大多为先贤们的教诲之言。此时文字也极富文采。

韦伯的官僚制与官僚主义

韦伯的官僚制与官僚主义 提到官僚制,很多人都会把它和另一个词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官僚主义。或者说,很多人会直接地把官僚制和官僚主义等同。其实,官僚制和官僚主义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首先,从定义上来说,韦伯所提出的官僚制,是指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以行政效率为目标的一种科学理性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而官僚主义则有不同的定义。[1]官僚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作风,更是一种组织意义上的、制度性的现象。就像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这些词一样,官僚主义揭示的更多的是思想层面的东西。但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不同的是,官僚主义与组织和制度密切相关。有学者认为,[2]官僚主义是组织和制度在结构上以及运行中的功能性变异。最常见的表现是形式主义、文牍主义、命令主义等。所以,从含义上看,官僚制与官僚主义就是不同的。 18世纪,法国重农主义学者维森特·德·古尔内,首次使用了“官僚制”这一概念。但是,我认为官僚制在古希腊、罗马时就应该出现了,官僚制应与政治相伴相生,是构成政治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组织基础和运行机制。只不过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官僚制没有显示出严格的组织体系和等级制度。现代意义上的理性官僚制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3]他说,官僚制是现代社会不可逃避的现代性命运。现代官僚制的产生离不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专业。而官僚制也一直发展至今。 对于中国的官僚制,韦伯曾作出这样的评价,中国的官僚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官僚制。而事实也确实如此。现代官僚制是建立在法治和理性的基础上,且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中国的官僚制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所熟知的是经历了漫长时期的封建官僚制。由于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官僚制存在着浓厚的人治因素,缺乏现代官僚制应有的理性精神和法治精神。[4]从本质上说,中国的官僚制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专制衙门作风的反映。[5]有学者认为,科层化所引发的官僚主义和传统的官僚主义十分复杂地糅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当代官僚主义的复杂形态。 我认为,官僚主义是官僚制的衍生品,当官僚制沿着非理性的方向发展时,就会显示出官僚主义的种种弊端。韦伯所提出的现代官僚制虽然讲求科学和理性,但他所说的理性是一种工具理性,过于追求组织的行政效率,弱化了组织成员的独立人格,这样会产生很多问题。[6]就像西蒙所说:“我们发现理性完全是工具性的,它不能告诉我们去哪里,顶多告诉我们怎么去。它是一只供租用的手枪,能服务于我们的目标,无论好坏。”可以说,官僚主义是官僚制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一个很大的漏洞。我们不得否认的是,官僚主义的出现与官僚制有密切的联系。 但是,官僚制却不是官僚主义产生的唯一条件。当我们思考一个事物的产生条件时,往往会联想到这个事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官僚主义也是如此,官僚主义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原因。以下,我将以中国为例,对官僚主义的产生条件作进一步的分析。 [1]《官僚主义现象的组织社会学研究》杨建荣,出自时事观察 [2]《官僚主义现象的组织社会学研究》杨建荣,出自时事观察 [3]《官僚制的伦理困境及其重构》池忠军,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 [4]《论官僚主义长期存在和难以消除的历史原因》饶学开,广西大学学报,第29卷增刊 [5]《官僚主义现象的组织社会学研究》杨建荣,出自时事观察 [6]《基础与困境:现代性视角下的西方官僚制》金太军,顾茜茜,出自《理论探讨》第148期

生命教育读后感

生命教育读后感 张秀娟 读生命教育后,读罢之后方恍然大悟,原来我所理解的生命教育是多么的狭隘,视野有多窄,目光有多浅。“生命诚可贵”这是人最基本的认识,活在这个世上,你所享受到的一切快乐,遭受到的一切挫折,征服过的一切坎坷,甜与苦、欢与悲、希望、憧憬。人间所有的一切都源于生命的存在。没有了生命,一切都不存在了。教育的宗旨是教育活着的人,有生命的人。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让人更好的活着,活出精彩,活出意义。 没有办法的是“在应试教育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失落了,成为塑造单向度的人的工艺流程”。这就是我们目前的教育现象“各扫门前雪”。小学不为初中负责,初中不为高中负责,高中不为大学负责,大学不为社会负责。各个阶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都不为人的一生负责。 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智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强调生命教育是培植学生的生命情怀。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生命确认、接纳和喜爱,只有对自己生命的肯定,才能对整个生命世界的肯定,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必须要提高到这个高度。可以说,生命教育是

教育的最底线。教育者对生命的遗忘是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 学了生命的教育让我想起了肖川先生对生命教育的论述,其中两个观点让我大受益处。 一是生命教育反对一切以牺牲个体生命为代价而去换取所谓的“大业”。一句话让我猛然惊醒,忽然想起了从小到大那种“舍生取义”的价值观。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为人民,总之是为了一切远离自己生活的“虚幻的共同体”而献身的教育。不是说这些不对,而是说这些口号教育不适合儿童和未成年人。以上这些观点和信念应该是在人生命价值的自我确认之后才能产生的人生观,不可以越俎代庖,跨过生命情怀而直接把生命与这些捆绑在一起。教育者在施教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受教育者明确是应该为“某个客体”而牺牲,还是为自己的“生命价值”而牺牲,这可是一个实质性的区别。 二是道德是社会本位,成人中心的。文中提出了“儿童是没有道德或者是不道德的”这样一句话,以前一直很糊涂,现在似有所悟。道德是对成人而言的,孩子根本不涉及道德问题,孩子是正在培养道德的过程,而并不是道德的成品。不用说孩子,就连大人们还在不断地提炼,修养自己,更何况是他们呢?孩子的行为是不能用道德来评价的,这一点让我大受启发。

《单向度的人》读后感及阅读笔记

科技理性与人文理性的权衡 新闻0901 汪明根

科技理性和人文理性的权衡 在读到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这本书之前,本人关于科技理性和人文理性两词的概念仍是模棱两可,具体所代表的含义不是很清楚。 一,理性、科技理性以及人文理性的理解 首先什么叫理性?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有自信与勇气地遇事不慌且能够全面了解和总结并尽快的分析后恰当的使用多种方案(这些方案可以是预备的或是临时的)中其中的一种方案去操作或处理,达到事件需要的效果。理性是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为。反之就是非理性。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科学技术与理性的结合是必然的,科技理性也就是由科技活动体现出来并实际地支配着科技活动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而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类关怀、生命关怀。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在人世间的各种权利,只有人权是天赋的,生来具有的,不可剥夺,也不可代替的。 两者的区别:(1)科技理性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 ,以追求客观世界中的“真”为意旨 ,而人文理性则以人类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为思考对象 ,追求的是道德意识形态上的“善” ;(2)科技理性以其揭示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指导人们改进工具和手段 ,提高生产能力 ,丰富物质产品 ,从而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而人文理性则以其揭示精神世界的规律 ,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观念形式 ,引导人们对自身价值和精神状况的关注 ,进而从精神上发现人的尊严和价值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读完《单向度的人》一书后,本人不仅对人文理性和科技理性有了更为充分的理解,而且对两者之间另一层内在的联系以及对这个社会的发展和整个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实不论社会进步到什么程度,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科技理性和人文理性。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在脱离任何一方的情况下谈论整个社会和人的思维方式,都是不科学,也是不完整的!而马尔库塞则在书中提出自己对这个发达的工业社会下人们的极权主义和单向度思维观点,本人则表示些许的不同意见。 二,马尔库塞简介

单向度的人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单向度的人读书笔记 篇一:单向度的人读后感 《单向度的人》读后感 说实话《单向度的人》学术性很强,对于我这种水平的人来说读懂有点难,其实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读完,只认真地读了其中的导论,第一到第四章的内容,剩下的都只是大概的读了一遍,没有认真琢磨,虽然没有很认真地读完全部,但是大体的内容还是了解了。以下是我读后的一些具体感受又或者说是我所理解的主要文本内容: 首先是本书的结构。开始是从整体的社会开始,批判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瘫痪的没有对立面的社会。接下来是讲在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改变了对人的控制统治形式,再次是从政治,意识形态,言论思维等思想领域来讲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单向度及其影响下的单向度的人。最后是结合法兰克福学派和弗洛伊德主义来揭露资本主社会存在的实证主义,单向度的哲学(单向度的思维)及哲学的历史任务,资本主义的的自由。

其次是本书贯穿的思想。在当今发达的工业社会,由于技术力量的操纵和控制,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变成了新型的集权主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内心的批判行,超越性思想受到抑制,整个社会失去否定性,批判性的思维原则。人成为统治制度的消极工具,虽然过着舒适优裕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却十分匮乏。这种的变化并不是用强制压迫的方式而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 再次是本书的内容。人的单向度。书中始终体现人本主义,马尔库塞强调人的自主性,人的尊严和价值。在他看来发达工业社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消费品,让人过上了物质丰富的生活但实际却是借着虚假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来实现对人的统治。虽然有大量的商品和服务设施可以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由,这些都是统治控制人的目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单面性。在政治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逐渐消融了,无产阶级与资本阶级逐渐连为一体。工人队伍性质发生着变化,科学技术改变着工人的态度和意识,削弱了工人阶级的否定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否定性思维被排斥,思想领域被经济技术所控制并被垄断,人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能顺从现存的社会。 最后是这本书的意义。每本书读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这本书对于我国社会建设及研究资本主义社会都具有重要 意义,这些都已经有专家学者专门研究过了,现在我只写我

突破官僚制读书笔记

突破官僚制读书笔记 【篇一:《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参考书】 年版 2.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美]B.盖伊.彼得斯著,吴爱明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1年版 3. 《公共选择理论》,缪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 《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罗森布鲁姆,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著,谭功荣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版 7.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美]珍妮特?v?登哈特, [美]罗伯特?b? 登哈特著,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 《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帕克斯和 惠特克著,宋安喜、 任睿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 格莱德著,刘启君等译,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 《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美]卖克尔.巴泽雷著,孔宪遂等译,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 《组织行为与公共管理(第三版)》,[美]迈克尔.L.瓦休等著,刘铮等译,经 济科学出版社2004 出版社2002年版 【篇二:《公共行政学经典著作》教学大纲】 公共行政学经典著作研读 上课时间:周六下午8-10节,地点:艺术中心402室 任课教师: 陈瑞莲教授、84036693 倪星教授、84038593 郭小聪教授、84034978 蔡立辉教授、34251601 对象: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 教学目的: 自从公共行政学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内,产生了许多具有代 表性的论著和学说,它们拓宽了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视野,并直接奠 定了当代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知识基础。本课程将对公共行政学发展 史中的经典著作进行系统介绍,通过剖析经典著作的方法来学习和 研究各种公共行政学的理论流派,并对之进行批判性的选择和拓展,从而为本学科的知识增长做出贡献。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博士研究生阅读文献和课堂研讨等方法, 使他们能够全面了解各种理论流派和经典著作中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基本方法,能够弄清各种理论流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学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1 因为有书可读,所以人类还不那么寂寞。不断地找书看,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总能遇上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好书,《自由在高处》就是暑假里的怦然心动。 《自由在高处》作者熊培云,新闻工作者。他的文字清醒、宽容、理性、有一种温和向上的力量,他用他的文字构建一个有情怀的、自由的、人本的理想世界。人本生而自由,却在社会生活中失去自由,我们并非毫无选择,需要获得自由,必须站在高处,这里的”高处”,是精神的”高处”。书不仅在教我们如何看待自由,也告诉我们如果获取、追求自由,即自救。 天赋人权,实际就是强调个体自由,有了个体自由,通过自由实现更多的权利从而走向平等,先有个体的自由,再创造集体的自由。而我们已经失去太多的自由,书中就列举了诸多的社会怪现象,比如许多人的成功是”豪车、名宅”,被物欲绑架,于是我们看到人们的恐惧,为他人的富有自悲自叹,生活只是生存,看似一生追求占有物品,全然不知是物品占有我们,我们忘记了最真实的生活应该是”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 这也让我想起早起随妈妈买菜时看到城管与摊贩的争执。在菜市场前面的小路上,天刚亮就有农家人带着自己的种的菜在那售卖,多是老人,自己种,当天摘当天卖,不会打什么化学剂,只是依靠劳动赚点生活来源,菜市场的摊位对他们而言成本太高。每天去买菜我偏爱去此,一是新鲜,二因不是大棚菜,原生态,多买点还很便宜,一天的生活就在这样的买卖中拉开序幕,这本是一件生活极平常却也美好的事情,多么生活的画面。然而城管却会因为城市管理等理由驱赶他

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读书笔记(2008-12-12 21:12:22) 标签:杂谈分类:感悟人生看马尔库塞,包括法兰克福学派的书籍是让人痛苦的,因为其中有太多的知识背景需要了解。他们的学说是真正的哲学性的,或者说是思辨性质的。就这点说来还是美国学者,比如说波兹曼的书好看了许多,大量的比喻,大量的故事。马尔库塞最为有名的两本书《单向度的人》、《爱欲与文明》都是综合了太多的理论知识。要真正的看懂,就要了解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西方哲学,从辩证逻辑到形式逻辑;从马克思的物化理论,到葛兰西、卢卡奇;从康德到黑格尔;从笛卡尔到罗素;从本体论到实证主义,分析哲学。很遗憾的是,由于本人的学术理论背景实在是太过于浅薄,看这样的书籍实在是费力,所以看了很久也没有感觉到自己能掌握全部。 马尔库塞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影响最大的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法兰克福学派把哲学作为分析批判的工具,对当代社会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试图开出医治当代社会疾病的药方。他们的理论被称为社会批判理论,他们在理论和现实批判活动中始终如一地表现出对人的深切关怀、对现存社会各种异化现象的无情批判、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这使他们在20世纪人类历史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他们所倡导的立根于人的实践本质的文化批判精神中的许多积极因素也将被整合到新世纪人类的文化精神中。批判一般以自由、真理与价值的名义进行,虽然各种名义的批判对现实发展仍至关重要,事实上它却成了社会固有秩序得以维持下去的条件之一。因为批判本身在重复与扩展导致被批判对象世界的逻辑,结果便强化了后者在现实历史上的权威。马尔库塞曾为此作过特殊的渊源研究。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的《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一书是其最负盛名的力作,旨在揭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新型的极权主义特征。全书除导言外包括“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的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的意见,成功的压制了人们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其中的人成为单向度的人,这种人

突破官僚制读书笔记

突破官僚制 第一周读书笔记: 第一章官僚范式之外 什么是官僚范式:官僚制改革运动遗留下了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习惯(一些制度上的设计包括等级制行政部门、人事机构即组织惯例)和它们所构成的思想体系在本书中被称为官僚范式。 对官僚范式的挑战:以用户为驱动并且是服务性的,把公共部门转变成更贴近客户,方便客户,有活力,有价值具有竞争力的服务提供者。 另一种理论的形成:关注客户与服务有助于公共部门主管为某些注意的特定问题提供与在官僚模式下得到有很大区别的其他解决方法。(官僚机构与以用户为驱动的机构在人事部门、业务部门和主管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看法的对比有很大差异)。 后官僚制是什么:后官僚制时代是一个新的组织时代,它意味着在组织内部和组织周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在组织内部,组织模型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搜索在组织外部,新技术时代——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正在日益改变和调整着各种社会关系。(百度)在行政组织中的行政人员对后官僚制的观点认识会影响其改革与发展。 第二章战略革新的必要性 行政/业务部门之间的日常问题:比如采购不能真正满足业务部门的需求;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节约)却适得其反的效果(劳民伤财);主机构与各分支机构不能很好的协调工作;按计划花钱(预算)本是为了节约却无形中鼓励了浪费的作为等等。 事件要点: 各分支机构的要求得不到满足。 政府服务的价格索要过高。 对管理程序和公众服务的不满日益扩散。 一再出现的麻烦是问题还是现实:

一件事件若被判定成一种现实的话,为解决问题所付出的努力很可能是徒劳无功的。如被当作是问题来对待的话,就会引起足够的重视,事情就终究能得到解决。 现实,而不是问题 官僚制被广泛接受肯定了官僚制的合法性。 政府内部在推行一些好点子是困难的。(政治原因以及组织文化的稳定性都会阻碍) 问题,而不是现实 中央采购部门终将改变其运作方式。 主机构同各分支机构之间频频出现的麻烦不仅仅是一个问题,同时还是一种在将来的某一时期可以得到修正的问题。 可能主义论者的贡献 可能主义论者认为主机构同各分支机构之间频频出现的麻烦是一个问题而并非是现实,并且通过社会现实生活中找到证据来予以证实。 第二周读书笔记 第三章创造策略 1.确定基调:STEP计划(朝着更好的工作努力) 州长的改变:没有直接命令下属官员如何去减少政府开支,而是鼓励他们去改善政府管理。 委员状:首先它主要工作是提高政府的工作质量及效率,而不是仅仅是减少开支;其次,进行改革的主动权主要在雇员而不是外界;再次,成员具有代表性;最后,说服拨款委员会同意节省下来的钱用于统一计划而不是重新分配。 2.导入市场原动力: 双向交流; 资金基础(将服务推销给相应的机构,并创造出高于成本的价值)。

《单向度的人》读书笔记整理

《单向度的人》 ——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读书笔记 提纲: 一、本书的中心思想及框架结构 中心思想: 技术的进步形成一个极权社会,在这个单向度的社会里形成了单向度的思想,进而形成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正是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谋划了一场历史革命,要求人们进行“大拒绝”,但是他把历史重任寄托给所谓的少数杰出人物(下层社会),注定是一种乌托邦。 框架结构: 十章,分为三个部分,简单阐述每部分的内容。 二、单向度的人何以可能的表现及其原因 表现: 第一,政治领域,当代工业社会成功实现了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 第二,生活领域,当代工业社会成功实现了人的生活方式的同化 第三,文化领域,当代工业社会成功实现了高层文化与现实的同一 第四,思想领域,当代工业社会成功实现了单向度的思考方式、单向度的哲学原因: 1.“单向度的社会”是“单向度的人”形成的社会大环境 2.“单向度的思想”是“单向度的人”形成的直接原因 3.“单向度的文化”是“单向度的人”形成的外在精神原因 4.“单向度日常生活”是“单向度的人”形成的最具体、最具有束缚性的原因 三、《单向度的人》总体评价及当代价值启示 评价: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价值启示:教育领域 一、本书的中心思想及框架结构 《单向度的人》是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的一部力作,副标题是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从副标题可以看出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是围绕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而展开论述的。在这之前,我们先要对“单向度”和“发达工业社会”这两个概念进行界定。所谓的“单向度”就是一种肯定性思维,丧失了否定性、超越性和批判性思维,而单向度的人恰恰就是丧失这些能力的人,他们具有的只有肯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读书笔记官僚政治的朝代特色、官僚本身及文化、制度的本质挖掘 姓名吴俊 指导老师华翔 专业名称外交学 学号xxxxxxxxxx 时间 2016年10月23日

本月阅读的是吴宗国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这本书是有很高的含金量的,对于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了解与感悟是有很大帮助的,开始的时候读起来有很多的专业的词汇,读起来是有些吃力,但是随着不断深入,这本书会给你带来不断的惊喜,一种突然觉悟的欣喜。另外这本书是由不同的学者写的,他们的笔锋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有的深入且高度凝练,有的简洁且深入生活及人物性格,对本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丰富。总的来说,这本书始终围绕着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分析来展开的,在官僚政治的具体描述中有所取舍,并没有所有的构成因素进行阐述分析,主要是对于前后朝代的继承关系、制度变化与创新、突出的政治问题和特色的政治体制的深入分析,从前期的萌芽到后期的发展成熟以及变化淘汰都有很细致的描写,对于古代政治重要方面的整体把握是很大丰富作用。另外在具体阐述时还有总结性的语言出现,上下承接、史论结合,论述逻辑思路非常清晰。以及加入各朝的对比、制度沿革,能够让你快速领略古代官僚政治的起伏变化和发展趋势。这便是我读这本主观的一些感受。 在读完整本书之后,首先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基本构成有了些了解,虽然书名是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但是官僚政治的各个要素是在相互交叉影响发展的,所以本书是官僚政治制度、官僚机构以及运行机制和官僚本身统一的一个整体。因此了解了基本构成是对官僚政治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之后在本书思路的指引下有了些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整体发展变化趋势的认识,现在我对其做一简单的整理,叙述一下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发展的一些现象及本质问题。 在政治制度和官僚机构方面出现了这些现象:政治体制发展愈加完善和成熟,官制机构更加精细更加繁杂,行政理性化大大提高,分工更加明确;由临时设立的管制,随着使职体制的发展,使职化的趋势下促进了新的常规机构的出现,丰富了行政机构,为国家政治制度的创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央与地方的实力彼消此长,两者之间的矛盾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国家政权只到县一级成为常态,各朝遵守的规则,是由于统治者一直维护着乡社传统,用宗族、家族、血缘去自我团结维护基层社会,用社会的士族去控制基层平民,另外对于地方的高度控制,常常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再增设机构去控制地方,而增设机构往往演变成地方一级行政单位,还会出现重内轻外的现象,重京官轻地方官;唐宋以后体制重大变化是行政权的扩大和分化,中央决策、立法群体的扩大和决策立法的外廷化、制度化,国家对行政的监察也逐步加强,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中古时代帝国官僚政治体制逐渐由以皇帝个人为中心到以整个朝廷转变。在官僚机构运行机制方面:皇帝家务逐渐从国家政治行政事务中分离出来,并且走向制度化;国家行政和决策开始在一起,最后逐渐分离,行政机构和决策机构各司其职,制度化合理化运行;在行政与决策的分离想象下,政治中心从行政走向决策;在制度方面的成熟完善下,机构的运行之间发展向以分权制衡为原则;在官僚机构和机制运行中可以发现国家对地方和编户的控制,对国家机器的运转以及实行中央集权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我们会发现在国家政治的运转当中,非理性政治和变态政治,往往是由于皇权次生以及官僚之间的主属性和附属性所造成的。那么在最后看官僚本身:在官僚主体首

《单向度的人》读后感

《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是二十世纪西方著名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家、艺术理论家。他对当代资本主义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揭示了隐藏在文明背后的爱欲的压抑、人性的扭曲、人在劳动的异化下变成“单向度的人”等病态现象,提出建立“新感性”,以艺术审美作为医治西方现代病态文明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马尔库塞被誉为“新左派”领袖,西德和美国学生运动的“精神领袖”、“青年造反之父”、“发达工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单向度的人》的主要内容是: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由于技术带来的对人的全面控制,个人已丧失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向度(demension)”表示价值取向和评判尺度。“单向度的人”是指丧失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能力的人。由于缺乏批判能力,“单向度的人”不再有超越既定现实的能力,也不再有能力去追求。马尔库塞认为,在以往的社会中,人的存在是双向度的。而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存在成为单向度的了。 马尔库塞分析指出,造成这种单向度的原因,是由于技术、经济、政治、知识等方面的一体化趋势,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极权主义。在马尔库塞看来,在技术理性操纵和控制下,人表面上得到了自由,其实是不自由的。在单向度社会中,人们不得不依附于极权统治,自由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在《单向度的人》中,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思

想、政治及社会本身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将这一切归结于技术的进步,正是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科技理性和实证主义的盛行,导致人们思维的单向维度,即肯定性单向度思维。因此,统治集团能够利用文化工业对单向度思维的人们采取了不同以往暴政方式的一种新的控制形式,即进行意识形态的控制,更为可笑的是,人们却甘于这种新式统治。由于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需要得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满足,然而,马尔库塞认为这是人们的虚假需求的满足,即物质的享受的满足,不是真正的需求、真正的幸福,只不过是。不幸之中的幸福感而已”。书中,作者大肆地批判科技理性,认为它是造成单向度的人产生的根源,转而大力提倡人文理性。可以说,此时的马尔库塞仅仅是悲观地看到了科技理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媒介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每天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广播带给我们的讯息,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充盈与幸福。大众媒体高精尖技术不断发展,使人类独享属于自己的信息自由与价值尊荣。数码科技、流行时尚、名车豪宅逐渐成了现代文明的代名词,人类身份地位的耀眼徽章,茶余饭后的永恒谈资。山清水远的自然世界变成了眼花缭乱的“数字世界”,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使得多民族的自然世界缩略为了失去地理跨越感和时间跨度感的小小“地球村”。 正如马尔库塞所批判的那样,的确,科学技术所创造的丰富的社会物质条件的丰盛在带给人类便捷舒适的生活的同时也在

人文社科书目读书笔记活动

关于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人文社科书目课外读书活动 读书笔记收交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我校本科培养计划课外学分有关规定:我校本科生应利用课余时间参照《应读书目》和个人志趣,认真选读若干种人文社科文化名著。最低阅读量不得少于8种(文学名著2种,其它文化名著6种),所阅读的书籍应有读书笔记备查,按要求完成后得2学分(从2010级开始调整为课外选修学分,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本学期读书笔记收交工作已经开始,现通知如下:1.收交时间为2013年10月26日(周六)(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交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科办(第九教学科研楼117),由专人负责核对、签收,过期一律不再接收。 2.各学院按自然班级收交,按学号顺序排列,并认真填写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一式两份(见附件),以班级为单位上交,不接受个别学生单独递交。 3.根据文件规定最低阅读量为文2其6,文学类超过2篇,按2篇计,其它6篇,超过6篇,按6篇计,不能相互抵补。每一篇读书笔记要求注明所读书目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各年级同学的历史记录请到各自所在学院教科办查阅。 4.读书笔记不接收打印稿,否则以不合格处理。 5.请各学院把本通知复印发至各班级,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2014届毕业生。 6.本通知电子版、参考书目和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可从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课程建设/读书笔记栏目下载。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3年9月30日附件1: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 附件2:参考书目

附件1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 本次共有____个同学上交读书笔记,合计_____篇。 上交人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 日期年月日注:本表可复印,电子版可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课程建设/读书笔记栏目下载。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读书笔记(last)

读《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有感 作者简介: B·盖伊·彼得斯(B.GuyPeters)是美国匹茨堡大学政治科学系主任、教授。曾任加拿大管理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名誉教授。他是国际著名的研究政府治理与改革问题的专家,公共管理大师,其理论创新能力在美国公共行政学界享有盛誉。他的主要著作有:《公共政策的病态》、《官僚政治》、《比较政治学》、《政策动力学》、《政府会消亡吗?》等。 内容简介及感想: 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这本书读完了,有很大的感触,我对关于政府改革和创新的著作怀有极大的阅读热情,迫切想知道作者提出的很多可资借鉴的政府改革模式,发现了许多创新点和闪光点。但总或多或少的欠缺可行性,很多都是理论上可行,但到实践中就会碰壁,有些甚至根本就是空想,现今的政府改革研究应该在理论模型的操作化上下功夫,至于到底是什么模型倒不是当务之急了,因为很多模型都不错,反映了政府改革的要求和社会环境的发展要求,能解决很多存在的问题,尽管不能够绝对的解决所有问题。我想这本书也不例外,严格的说本书不是提出作者自己关于政府创新的模式,而是作者对理论或实践中已经存在的四种政府创新模式进行的比较分析,这四种模型分别是:市场式政府、参与式政府、弹性化政府、解制型政府。 该书从分析传统行政模式出发,阐明了各国政府竭力构建新治理

模式的原因,并从各国政府的革新主张和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实践中,梳理归纳出四种未来政府的治理模式:市场式政府,参与式政府,弹性化政府,解制型政府。这四种政府治理模式各有不同的理论基础,适用于不同的政府体制。对每一种政府治理模式,作者都从问题,结构,管理,政策制定和公共利益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政府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政府存在,这一过程就永远不会停止。就某种程度而言,实际工作者和学者们不断寻求促使政府更好运作的新方法本身就证明了人们期望改善政府行为的愿望。这种不断寻求更好实现政府职能的方法的努力也反映了在什么是好政府这个问题上很难达成共识。一些人希望有一个效率高、成本低的政府,而另一些人可能会接受一个成本高的政府,因为这样的政府能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还有一些人可能会更多地根据政府行为的过程而不是行为的本质来评价政府。 作者在交代了政府改革的背景知识以及传统公共行政的特点(包括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制度、层级制和规则、永久性和稳定性、制度化的公务员制度、内部管制、平等)之后,分别从理念、结构、管理、政策制定、公共利益等五个方面对这四种模型展开了分析。市场式政府针对传统型政府的垄断性特点,认为应该用市场化的治理模式来实现政府治理的高效率。结构层面上强调分权,包括部门间的和中央与地方间的。运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与企业家型政府或许有很多共同之处。另外一个特色在于提出政府内部的市场问题,根据市场刺激因素来进行政策制定工作。不过这里有个缺点,就

官僚体制读后感

《官僚体制》读后感 米塞斯一生都在坚定地捍卫自由市场原则,因为他相信,正是自由市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和文明,使人类、尤其是普通大众第一次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富裕的生活。事实上,在他看来,自由市场是唯一能够正常运转的组织人类经济活动的制度。《官僚体制》一书写于1944年,当时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却普遍激烈的反对自由市场,而急切地希望以全面的计划取代市场,而这必然导致官僚制的大幅度扩张。米塞斯指出,在人类社会框架内处理各种事物,亦即人们之间的和平的合作,存在着两种方式,其一是官僚体制的管理,其二是利润管理。 在人类活动的某些领域,不存在利润管理的问题,只能用官僚的管理。官僚体制本身不好也不坏。它是一种管理手段,可以被用于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有一个领域,即政府机构的管理官僚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警察局不能按盈利企业的活动所采用的方式运行。面包房只为范围明确的一部分人——它的消费者——服务,把它烤制的面包卖给他们。面包房的消费者掏腰包,为面包房的生意提供了社会正当性——盈利能力。警察局不能出售它的“产品”,它的成就不管多有价值,甚至必不可少,然而它没有市场价格,所以也无法与它所造成的开支进行比较。 今天的许多人视为罪恶的东西,并不是官僚体制,而是官僚管理领域的扩张。这种扩张,是日益限制公民个人自由以及今天的经济社会政策用政府管制取代私人主动精神这一内在趋势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当时的时代特点是政府对工商业和许多公民事物的干预范围扩大。这导致了利润管理被官僚管理所取代。在民主制度下,官僚管理意味着严格遵守法律和预算的管理。应当为公共福利做些什么,应当如何使用公共资金,不能去询问行政人员和法官。这是享有主权的人民及其代表的任务。法院、各行正分支机构和陆海军,屡行着法律和预算要求它们履行的职责。决策者不是他们,而是主权者。官僚管理是一种运用于行政事务的手段,是对无法用经济预算进行监督的事务的管理。 官僚管理是必须服从上级机构制定的细致的规则和条例的管理。官僚的任务,就是履行这些规则和条例命令他做的事情。他根据自己的信念做出决定的权力,受到这些规则和条例的严格限制。官僚的目标不是利润,而是服从规则和条例,这样必然会导致官僚机构办事效率的低下。官僚管理是一种运用于行政事物的手段,这种行政的结果,不具有市场上的现金价值不能用金钱去衡量,也不能用会计方法进行核查,不能进行经济核算。官僚体制对于官员履行职责的表现缺少确定无疑的成败标准,造成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它扼杀了抱负,毁灭了开拓精神和超越最低标准的激励因素。它使官僚只看命令,不在乎实质和真正的成功。这些原因造成了官僚管理的失败。 相比较官僚管理,利润管理更加自由。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真正的老板是消费者,他们通过购买和拒绝购买,决定着谁应当拥有资本和管理工厂。他们决定着应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产品的质量。他们的态度决定这企业家的盈亏。怀着利润动机的企业家,必须向消费者提供他们最需要的商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使整个市场活跃起来不受死板的规章制度和条例命令的束缚。 利润管理中的经济核算可以核实利润、核实盈亏,从而使计划或实施的项目是否最适合于满足最迫切的需要得到反映,激励企业家们寻找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法,使成败的前景变得光明。 一切商业交往,都用核算盈亏进行评估。盈亏账目反映着整个生意或其中任何一部分是否能够盈利。分类账目中的数字,为整个生意及其每个分支提供指南。不挣钱的部门被终止,盈利的部门得到扩张。利润体系中的工商业管理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总揽全局及其各部分的方法,不必纠缠于细枝末节。每个部门的部门经理要对自己部门的运行负责,他的自利心使他极为关心他的部门的表现,不仅仅只是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任务,而是自己发挥自己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