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1、南宋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一位史学家评论道:“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但是,如此曲解变法之目的和否定其作用,那就有失公允了。”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论、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以王安石变法结果中的有关史实来肯定朱熹观点中的合理成分,这也是在论证史学家认为的“有一定依据”的依据。在论证朱熹观点的偏颇时,要从变法的目的和积极作用来分析,这也是论证史学家认为的“有失公允”的地方。论证此题要注意论从史出、有理有据、逻辑严密。

答案:王安石变法确实存在用人不当、操之过急而造成的一些弊端。但是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培养和选拔人才。朱熹把群奸肆虐、流毒四海归结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显然有失公允。变法作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它使政府的财政状况大为改善,积贫的危机有所缓和。

2.(2008年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试)(9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材料二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宋史》材料三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请回答: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4分)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5分)

2.解析:本题是2007年山东省高考题。(1)对“士”的改革措施是指官僚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具体的措施即可,其他几个方面容易理解。(2)司马光作为保守派的代表,政治思想很显然不主张变法改革,所以反对王安石变法;而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当然主张变法维新,因此借用王安石变法来阐述自己的变法思想。

2.(9分)

(1)士: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5分)

(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4分)

3.(10分) (2007泰安期末)【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孝文帝在迁都过程中,受到了以一些元老贵族为首的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太子拓跋恂的反对尤为激烈,孝文帝先将太子废掉,然后又把他处死。同时,孝文帝还镇压了一批反对派,借机打击反对改革的保守势力。493年,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迁都洛阳。

孝文帝在改革中禁断鲜卑语,以汉语为正音。他知道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改口比较困难,同意暂缓;但30岁以下在朝做官的,则强令改说汉语,如有违反将受到降职或撤职处理。

材料二王安石在做宰相的最初几年,凡他认为应该做的事,如得不到宋神宗的同意,必定要与之力争。在改革过程中,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冲破重重阻力,百折不挠,人称“拗相公”。其改革遭到反对派的强烈抨击,曾先后两次被罢相位,但却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其中两项措施,除此以外还有哪些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3分)

措施:实行均田制和三长制;整顿吏治(3分)

(2)归纳概括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5分)

内容:①理财: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和市易法等,整顿财政,增加政府收入;(2分)②整顿军队: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和将兵法等;(2分)③改革科举制: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增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对官员子弟择优录用。(1分)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两位改革家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学习两位改革家观察敏锐,以高瞻远瞩的气魄顺应形势、勇于改革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挫折坚持不懈,勇于斗争,以强有力措施积极推进改革的进取精神。(2分)

(辽宁四市高二期末)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青苗法,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认为)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宋会要辑稿·食货》

材料二 (司马光曰)今言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官员)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贷出)为功,一切抑配(即强制百姓向官府借贷)。恐其逋负(拖欠),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亡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者矣。

——《宋史·司马光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变法派推行青苗法的主要理由。(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与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答案:(1)变法派认为青苗法可以解决农民借贷困难的问题,避免高利贷的盘剥;增加政府收入,有利于平抑物价;不误农时,有利于农业生产。(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司马光反对青苗法的理由。(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与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要读懂材料。可以从材料中“不过谓使者(官员)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恐其逋负(拖欠),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亡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贫者既尽,富者亦贫”这些句中进行归纳。

答案:(2)司马光认为,青苗法的“抑配”将造成拖欠、逃亡和累及担保人等弊端,造成地方混乱。(2分)

(3)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你对司马光的观点有何看法?(4分)

解析:材料一、二说明了王安石变法阻力很大。对司马光的观点要一分为二看待,既要看到司马光指出青苗法在推行过程中存在扰民的弊端,又要看到他借反对青苗法而否定变法的错误性。

答案:(3)说明:王安石变法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敌视和反对。(1分)

看法:司马光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由于变法派在用人和具体措施实施上的失当,使变法确实存在一些扰民的弊端。(1分)

王安石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推行青苗法,在一定范围内是行之有效的,应予肯定;司马光指出青苗法存在的弊端是符合实际的,但借反对青苗法而否定变法的必要性则是错误的。(2分)

5(2007揭阳二模)(9分)[选做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都是以土地革命为核心内容的,这些改革措施都大大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历史的发展。请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大改革解决土地问题的主要措施和各自历史作用,(6分)并简要综合分析这些改革把土地改革作为核心内容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1)措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2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推动了北方民族封建化进程与民族融和的进程。.(2分)

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方田均税法,一定程度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分)

(2)共同原因:国情:中国是农业大国;目的:无论是发展经济,增加政法财政收入,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没,都离不开土地制度的调整与变革。(3分)

(惠州模拟) 6、(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生民之道,食为大。……是故土地,本也;……土田不均,富者日长,贫者日削,虽有耒耜终不得而食也。故平土之法,圣人先之。

——北宋《平土书序》

材料二……平籴(买入粮食)之法行,则农人秋粜(卖出粮食)不甚贱,眷籴(买入粮食)不甚贵,大贾蓄家不得豪夺之也。而官之出息常什一二,民既不困,国且有利,兹古圣贤之用心也。

——北宋《富国论》

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当时土地方面存在什么突出问题?(2分)

(2)从材料二可推断出当时粮价方面存在什么突出问题?(2分)

(3)针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北宋社会问题,王安石推行了哪些新法?(3分)其结果怎样?(2分)

6.(1)当时土地兼并、土田不均现象严重。(2分)

(2)富商大贾控制粮价从中渔利。(2分)

(3)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3分)。最终被废除,但取得了一定成效(2分) 7.(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改革就是推陈出新、除旧布新,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但改革的道路总是坎坷曲折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元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人教网北魏贵族集团在歧视与迫害其他民族的同时,对各族人民的经济剥削也异常残酷……从

北魏统一到孝文帝改革前,仅五十多年里.农民起义就达七八十次之多。

——《历史学习》(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前面临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2分)

材料二“冬,十月,丁未,诏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避空荒……卖者坐如律。”

——《魏书》(2)试概括指出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3分)

材料三宋仁宗(1049-105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仁宗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历史风云网(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北宋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是什么?(2分)

材料四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漫画

(4)结合材料二、四,简要指出这两次改革一成一

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2分)

(2)实行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

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

多的地方。(3分)

(3)北宋:出现了三冗局面,国家财政困难。(2分)

(4)北魏:措施得力,顺应历史潮流。北宋:保守势力强大.新法的某些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3分)

8、南宋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一位史学家评论道:“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但是,如此曲解变法之目的和否定其作用,那就有失公允了。”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论、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以王安石变法结果中的有关史实来肯定朱熹观点中的合理成分,这也是在论证史学家认为的“有一定依据”的依据。在论证朱熹观点的偏颇时,要从变法的目的和积极作用来分析,这也是论证史学家认为的“有失公允”的地方。论证此题要注意论从史出、有理有据、逻辑严密。

答案:王安石变法确实存在用人不当、操之过急而造成的一些弊端。但是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培养和选拔人才。朱熹把群奸肆虐、流毒四海归结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显然有失公允。变法作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它使政府的财政状况大为改善,积贫的危机有所缓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