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共青城市耀邦红军小学汤梅森

《心理学导论》第十一章指出:个体人格差异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理想远大、意志坚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优良的人格品质都会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缺乏理想、意志薄弱、骄傲懒惰、缺乏自尊、自卑等消极的人格特点都会妨碍问题的解决。由此可见,健康人格的培养对学生思维的影响之大,不可小觑。

人格教育即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它包括一个人的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的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二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深刻地体到: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建设过程正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我就谈谈我在这些方面做的一些浅试:

一、创造健康活泼,温馨向上的育人环境。

学生人格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方法,但创造一个适宜的育人环境很重要。多年的教育教学摸索使我树立了这样一个理念:班级就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每天在班级中度过的时间不亚于他们在家里度过的时间。因此,为学生创造一个美丽、温馨而又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在接手三(四)班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以“星星茁壮成长”为主题,设置了以下几个板块的内容:

1、在教室的北面墙上,张贴了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世界地图》,上面写着“心系祖国,放眼世界!”这是我精心布置的爱国教育宣传阵地。这一主题意在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时时把祖国放在心中,有放眼世界、与时俱进的全局观念。

2、你瞧,我很棒。在这个专栏里,我把学生好的作文、书画、摄影作品、学生参加文艺、体育等比赛时捕捉的镜头及各种获奖证书和各阶段有明显进步的学生名单张贴在一起,让学生在这个角落真正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受到榜样的激励作用。

3、黑板上方,“勤奋、健康、文明、创新”的班训一目了然。教室南面的校纪班规,时刻提醒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

除了颇费心思地布置教室,给学生扑面而来的环境教育,同时我还很注重在内部建设上渗透健康向上的教育.如:

1、评选“读书星”。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和班上的图书柜建立图书窗口,组织全班同学读书,不时进行各种练笔,最后学期结束在班上进行读书笔记评比,并评出“读书星”。

2、我是红星小组、红星好少年。这项工作主要是与各课任教师配合,针对学生在学习、纪律、劳动等方面表现突出者奖励小红星,每周获得红星多者在专栏中张贴他们的生活照,期末再进行汇总,评选学期红星好少年,红星最多的两组是红星小组。这样,同学们互相竞争,你追我赶,自然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富有朝气的竞争氛围。

7、设置了“人人都做小班长”的管理制度,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让大家都尝试着做班级小主人,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班级管理工作的艰辛,变得宽容、配合,集体主义观念明显增强。

通过这几方面的营造,一个健康活泼,温馨向上的班集体诞生了,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不仅视觉上得到了美的享受,受到了美的熏陶,而且丰富了知识、激发了情感,使得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了。

二、用尊重和关爱唤起自信。

学生人格的培养,还得益于师长们和同学们的尊重和关爱。一个具有民主、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可以使处在这个集体中的每一员在心理上,生理上得到健康地发展。在班集体建设中,我总是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觉得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班集体中人人是平等的,自己有不足的地方需要向别人学习,也有优秀的方面值得别人学习,不存在谁好谁坏。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有用武之地,从而产生爱我班级的主人翁责任感。比如我在座位的安排上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同桌之间的互补(比如学习能力方面),二是学习小组方面的互补。让性格内向、外向的学生坐在一起,让有不同学科专长的同学坐在一起,让胆大与胆小的同学坐在一起。四人小组中每个同学在学习兴趣、特长方面平均分配。采取同桌互相帮助,小组互相学习,全班同学共同进步的策略。在这样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同学们既能感受到自己受人尊重,又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不足。他们之间是平等的,班级中不

存在有严重优越感和自卑感的学生。有了平等的同学关系,我还经常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同学们要惜缘重情,向困难同学伸出友谊之手,力图使整个班级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我班有一位叫李平辉的男同学,四岁时因为父亲身患重病,治疗一年多无效去世。母亲既没文化,又不能干,只好改嫁,但由于李平辉及其调皮,后爸经常打骂,导致妈妈与后爸经常闹矛盾,年迈的爷爷见这样的家庭环境,认为孩子是不可能得到健康的成长的,毅然把孩子从孩子的妈妈身边接了回来,自己和老伴承担起照顾孩子的义务,由于爷爷、奶奶年迈体衰,又没有退休工资,只有靠一份低保和给人做点小工,来维持祖孙三人的生活。家庭的变故,使得他有严重的自卑感,变得沉默寡言,学习也明显退步了,甚至退到倒数十多名了。为此,我发动全班同学多关心、帮助他。班里的同学有事没事总喜欢和他同学搭讪。班里的事情我也喜欢找他去完成,去年耀邦基金会来我校赞助学生学习时,还给了他五百元的助学金,让他感到大家都在关心和帮助他。在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关心帮助下,李平辉同学变得开朗,自信多了,学习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也跨入上游阶层了,有一次数学测验还得了全班第一名呢!。

三、挖掘闪光点,培养孩子积极的自我观。

现在的小学生在几代家长的精心呵护和养育下,缺少挫折,缺乏磨难,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但也有闪光的一面。因此,做为班主任和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引导,让学生在品尝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的自我观。我经常利用课

余时间与学生谈心,和他们比赛打乒乓球,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在与学生接触中,了解他们的特长、爱好,洞察他们的心理,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此做为教育的切入点。

就拿我以前教过的学生刘翀来说,刚开始表现并不出众,家里有两个姐姐和父母共5个人生活,加上父亲工作不稳定,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可他聪明伶俐,思维敏捷,字虽然写得不规范,但比同龄学生有功底。但性格随和、内向,不爱说话,特别是不爱和老师说话,于是我利用班上很多同学打篮球的这一特点,还特意邀请他也参加,别看他个子小,篮球打得还真不赖,在表扬了几句之后,就和他聊了起来,同时发现他的音乐也不错,正好我校陈老师在学生中进行乐器培训,我说:“你可以参加试试。”于是他听了我的话,去跟陈老师拉二胡,结果不到两年的时间,他的二胡就在我校“六·一”儿童节登台演出。他和林斌的软笔书法在我校学生中,到现在为止也没有那个学生能超过他们。更可喜的是,有时还带领班上的同学去金纺路的“五保户”家打扫卫生呢!

班上在他们几个特长生的带动下,学习气氛异常浓厚。

这届学生李蓓聪明伶俐,但十分懒惰,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经老师多次教育但效果不大,看到这一切,我无奈的摇摇头。于是转换一个思路,见他歌唱得好,乐感较强,正好碰上艺校的老师在我校培训器乐,我就鼓励她去学小提琴,谁知不到两年,她就小有所成,多次参加“学校文艺表演”,由于学小提琴的成功,学习信心也有了,学习兴趣也搞起来了,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也少了,也爱看书,也爱画

画,也爱写作文了,她的画多次在全校的画展中参展,作文也多次在作文比赛正获奖。因此学生的学习表现不好,是因为兴趣不高,缺乏信心,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的自我意识和人格。

四、重视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儿童善摹仿,可塑性大。榜样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有显著的影响。小学生向师性强,往往把教师当作自己理想人格的化身。我在平时就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力求做到以身示教,甚至是自己的坐姿、站姿、和走路的姿势都特别注意。以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影响学生。作为班主任,我也十分注意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我主要从这两方面树立典型:一是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人物典型的树立。这方面的典型非常广,可以是爱国主义典型的树立,可以是热爱科学典型的树立,可以是乐于助人典型的树立等。在形式上也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讲故事比赛,电视、电影人物介绍,板报专刊等。二是学生生活周围的先进典型树立。凡是学习认真的,劳动积极的,表现良好的,有进步的,都可以是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通过各种形式的典型树立,使班级形成了人人有榜样,人人学榜样,人人争榜样,处处有榜样的育人氛围。每个学生在这样的氛围当中,身心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总之,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比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加细致而见效缓慢的工作。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本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

校园”为宗旨,以无私的爱心,真挚的情感、永恒的耐心,有意识的去实践,去探索,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

浅谈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塑造

浅谈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塑造 在新《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是啊!通过媒体等一系列的报道中,我们也确实看到“某某”学生因学习不好或什么原因心理压力过重而离家出走或自杀的报道也不少;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塑造,对于他们成长和成才都有积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教学,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更能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 一、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观念 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伴随着知识的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直接的参与,身体力行这一特点,刻意按排艰苦的环境,(比如,在海南省第二届体育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吴艳红老师按排的教材——“抗洪抢险”游戏中播放着雷雨交加的音乐,让学生背着沙袋过小坝接力堵住河流的那一幕和在游戏中学生们的那股奋勇直前的劲和不怕脏、苦的精神让我至今难忘,通过这个游戏不但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而且营造的紧张气氛,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我们也可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学生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从而发展个性,陶治情操,培养良好的气质,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如韵律操、体育舞蹈等)。还可以通过体育实践体验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感觉让学生感受到“学会了”的愉快,“提高了”的欣慰,“成功了”的喜悦,“增长了”的兴奋,“获胜了”的开心和自豪,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保健素养,形成科学锻炼,讲究规律的现代生活模式,亦可以通过复杂技术动作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既了解内部结构又能感知外部形态,促进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体育运动与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灵感,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 二、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在体育中,“集体”是教师教学,学生练习的基本组成形式。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由于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和组织形式的多变性;在活动中集体与集体,个人与集体的平凡接触、合作,学生对集体间的竟争和

德育工作论文 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德育工作论文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 与培养 关于人才的培养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成才必先成人。人字的一撇是智能,一捺是人格。一个个只有把知识和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复杂的社会情况交叉影响,独生子女大量产生,加之腐朽,陈旧观念的影响,人们在重视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同时,不当的观念、不当的做法依然存在。而今少数青少年的自私自利,孤僻冷漠,自负浮躁,懦弱胆怯,骄横粗暴等毛病,都是人格缺陷。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王玉凤研究员介绍:我国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3.4亿,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通过广播电视和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如浙江省的一个高中生用榔头砸死自己的母亲,并从容处理母亲的尸体。本地也曾出现某校高中生杀死班主任之妻、杀害班主任之事件……面对学生如此惊人之举,我们不得不反思,到了高度重视健全人格教育的时候了。 ;;其实,某些孩子的缺点,比如自私冷漠、惟我独尊、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嫉妒心理太强、想办法让别的同学受到批评,自己以此为乐等,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即:“人格障碍”。这种人缺乏调节情感活动和行为活动的能力,缺乏对情绪,情感、行为的控制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将来成为次品;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健康将来成为废品;一个人如果拥有丰富的知识,但没有好的品行,经来会成为危险品,对社会将构成潜在的威胁。所以,高度重视健全的人格教育,培养出能够担当起时代中人的国家栋梁,健全的人格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 ;;基于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健全的人格应包括以下内容:1、要有博大的爱心,它包括强烈的爱国精神,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同情心等。2、要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3、了解自我、结纳自我、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4、心地善良,接纳他人,善于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5、有独立自主意识,不依赖他人。6、不迷信、讲科学、有创新精神。 健全的人格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那么如何对他们进行健全人格教育和培养呢? 一、;;;教师的博爱是实施人格培养的基础 1、确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每天都要去感受和经历的事情,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和灵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从这个定义出发,人格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人格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遗传、学习、文化生活、自我意识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何谓健康人格呢?台湾师范大学贾馥茗教授认为,“所谓健康人格,是能够正视环境与个人的责任,因而对自身、别人或所居住的环境,能做正确的适应。”也就是说,健康人格的核心是积极的社会适应性。作为一个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理想人格,应从个体对人对事,对内对外两方面来抽象其人格结构,建构适应性系统。 著名的新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埃里·克弗洛姆认为:人格既有“稳定”的属性,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会随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美国精神分析学家阿博拉姆·卡丁纳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产物;人格是在人际情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因此,营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愉快的校园文化,班级氛围,建设先进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始终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接触到的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通过观察、模仿等学习,以及外部对人的行为的认可与否定,人格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逐渐成熟起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反映出的人格缺陷及现代人所必须的健康人格的要求,把人格教育融入一种班级精神之中,并以此作为载体,使人格教育时时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目的。 现在的高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大人们过度的保护,过分的宠爱,再加上他们学业成绩优秀,受到老师的喜欢。久而久之,在他们身上出现了一些人格失落现象。有的学生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老子天下第一”,优越感特强,虚荣狂妄;有的学生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考虑成绩一不理想,恨不得寻死觅活;有的学生懒惰成性,被子不叠,鞋袜不洗,每到放假大包小包往家里拖脏衣服,让父母代劳。有的学生对集体漠不关心,对他人冷漠,嫉妒心强,缺少为他人服务,助人为乐的热情并且在当前学习生活中有孤独感,觉得学习压力特重,有厌学情绪,对考试过分紧张,经常心烦意乱,莫名其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 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 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 迎接“丢脸” 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 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 生活在太阳底下 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 娇横跋扈 事事占上风。试想 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 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 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 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 经受不了打击 他们只会顺水推舟 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 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 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 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因此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对挫折的能力 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 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 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 成绩的好坏 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 意见的分歧 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 同学的嘲笑……然而 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 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 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 找出与别人的差距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 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 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 正确的对待自己 与他人友好相处 更好的学习 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 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 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 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 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的发挥。面对这样的孩子 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 面对现实 找找原因之所在 在认清自己之后 以清醒的头脑 良好的心态 调节自我 战胜自我 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 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人无完人 各有所长 各有所好 只要有信心 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相信自己 我并不比别人笨 别人能做到的事 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 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 短处要弥补 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 教其反思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 就不能正确面对 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 他们不善言表 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 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 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 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 认识自我的不对 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及自己存在的问题。从小进行了解自我 认识自我 二 、遇到困难 学会解决

青少年人格的培养浅谈

浅谈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人格的 意义与对策 [摘要]人格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的关健时期,把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最主要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教育。 [关键词]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人格意义对策 人格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人的灵魂。人格的形成与人自身素质有关,同时受生活环境、教育、社会实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受教育因素的影响最大。由此可见,人格是教育的根本。健康向上的人格的培养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本文拟就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人格的意义与对策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望行家的指教。 一、意义 在中学阶段,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特别要注意他们健康向上人格的培养,其意义包括: ㈠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 中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倾向性尚未成熟定型,可塑性很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入世后,当代中学生受着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他们头脑中烙印不深,他们的人格导向容易发生偏移。加之目前学校用以教育青少年的内容和形式又相当严重地脱离了实际,采用的是那种单向的、说教式的和灌输式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反而会使受教育者形成两重人格和逆反心理,导致

了各式各样的人格缺陷。据有关调查报道,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有所增加,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青少年道德素质薄弱,人格扭曲。由此,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显而易见,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仅关系到中学生本身的健康和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 ㈡传统美德延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奋斗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用中华民族在五千年中形成的崇高的民族气节、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宝贵的民族性格、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培育出来的革命传统,用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用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形成的当代英模美德 教育中学生;用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近现代的民族英雄和当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塑造中学生。用中华美德来加强中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以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体系。运用这种新的价值体系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标准来教育、熏陶中学生,使他们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人格,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是中学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浅析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

浅析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 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成才和成才后的操守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 一、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观念 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还伴随着知识的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特点,刻意安排艰苦的环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如体操、球类等);营造紧张的气氛,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可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学生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从而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气质,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如韵律操、体育舞蹈等);还可以通过体育实践体验后的“成功感”和“收益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保健素养,形成科学用脑、讲究规律的现代生活模式;亦可以通过复杂技术动作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既了解内部结构又能感知外部形态,促进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体育运动与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的灵感,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 二、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面对一个新的高度,支撑跳跃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显露。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也直接显露: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也表现了出来。作为教育者,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增强耐挫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三、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体育教学具有形态化的特征,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等,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进入启蒙社会的心理需要。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这模拟社会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交友,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其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人与人之间

加强学生人格教育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加强学生人格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独创精神的人才,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原指古希腊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代表剧中人物的身份。人格作为一个有多重意义的概念,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多个学科领域,但至今并无公认、统一的定义。在我国口语词汇中,人格指人的思想道德、品德、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生活习惯等等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多种调查研究都表明: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格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格与人的先天秉性密切相联,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惯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人格的发展完善伴随着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少年儿童时代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的工作重心不再是仅仅教给学生固定的文化知识和单纯管好学生的纪律,而是转向塑造学生新型的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合作、生存和做人。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班主任,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要善于把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着眼于学生优秀人格的塑造。 我个人浅显的认为,班主任应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班主任首先要以身示教 班主任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最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1 、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处以身示教 我们班主任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哪怕是微小的细节。比如,要使学生注重仪表,你自己必须保持衣着整洁,行为端正;要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你得默默关好正在流水的水龙头;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你得口语“干净”不出秽言,举止文雅,不显粗鲁,有学生在场不直呼其他老师姓名。要养成学生严谨治学的习惯,你得兢兢业业备课,认认真真上课,严肃对待学生作业,哪怕是一个错别字也不放过,等等。我们要善于抓最易疏忽的细微处,给学生以耳濡目染的影响,从而规范他们的言行。 2 、在行为活动的关键处以身示教 关键处就是节骨眼上,有一次我在教室发现有个学生满面怒容,坐立不安。一询问,才知他的笔记本被另一个学生弄丢了,他准备兴师问罪,而且非要他自

浅谈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塑造健全人格

浅谈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塑造健全人格 11111028004003 朱燕 一.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它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遗传,二是环境。二者交互作用,决定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遗传主要决定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如气质的形成,包括兴奋性强弱、主动或被动、反应速度快慢、活动水平高低、反应强度等。环境因素则决定了人格的后天发展,如自我概念形成、态度和价值观念、道德感、人际关系特征、习惯等。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遗传只能为能力提供形成与发展的可能性,并不能预定或决定能力的发展方向。例如,人的手指长短是由遗传决定的,手指长为学弹钢琴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这不能决定将来就一定能成为钢琴家,因为成为钢琴家还需要许多主客观条件。又如,个子矮的人不利于排球场上拦网,但如有较好的弹跳力,又灵活,就能补偿个子矮这一无法改变的先天素质条件而成为出色的拦网手。所以说,先天素质并不等于能力本身。同样的先天素质可能发展多种不同的能力,而良好的先天素质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培养和训练,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品质的反映,人格健全的人,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积极乐观去改善环境,适应快节奏的生活,高效率地学习,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意向一致,行为符合社会群体要求。 一个人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如歌德小时候,歌德的父亲就对他进行有计划多方面的教育,经常带他参观城市建筑物,并讲解城市的历史,以培养他对美的欣赏和

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

第29卷第4期2008年8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 f Hengy ang N o rmal U niv ersity N o.4V o l.29 A ug.2008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 李伟强,甘 超 (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巢湖 238000) 摘 要: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须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途径,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人格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08)04—0135—03 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发展一直是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也是教育工作者长期追求的目标。有专家预测,21世纪属于能承受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冲击的人格健全者[1]。通常所说的健全人格或健康人格、优良人格等,一般是对良好的人格发展状态的一种表述,如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人在品质上的完美程度和标准”[2],而很少涉及到其内容、结构等方面,从而给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研究和教育带来了难度。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进行深入研究,培养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就必须明确健全人格的涵义,充分了解他们的人格发展的状况,从而实施有效的人格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本文将就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该问题的未来更全面深入的探究有所裨益。 一、关于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 对于什么是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或健康人格、优良人格,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健全人格是“能协调个体的内部关系的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是人“身心健康和潜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心理条件,不仅使个人生活得更快乐和幸福,而且使社会得到更多的和有价值的个人回报”,它“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充分的安全感”等一系列的指标,包含“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等一些要素[3-5]。简单来说,健全人格强调健康和全面两方面,健康是保证,全面是要求。因此,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就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使青少年能够良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表现出人际关系和谐、情感稳定积极、心理健康等发展状态[6]。 从心理学视角,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征。首先,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应具有结构性的特征,即应具有内隐的人格心理特质和外显的人格行为特征,其中人格心理特质调节人格行为特征,而人格行为特征又可内化为人格心理特征。其次,健全人格应具有标准性的特征,即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心理特质应是健康、全面的,而他们的人格行为特征也应是合乎个体及社会发展要求的。再次,健全人格还应具有发展性的特征,即在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年龄、环境及知识结构的改变,他们的健全人格也应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收稿日期:2008—04—18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03jqw58)。 作者简介:李伟强(1975—),男,安徽巢湖人,讲师,博士,从事教育心理研究。 135 DOI:10.13914/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6398844.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6398844.html,43-1453/z.2008.04.033

润物细无声——浅谈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润物细无声——浅谈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就象幼嫩的树苗须园丁不断精心修枝剪叶一样,成长中的小学生每时每刻都会有行为上、思想上、或学习上的问题,须班主任亲自、及时处理和解决。即使天生是块美玉,也需要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方能成器。在班主任的日常教育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学习不努力,成绩不好,一些老师于是口不择言,随意训斥;学生品行不端,犯了错误,教师大发雷霆……但教育不是威慑,简单生硬的批评诱发不出孩子们正确的思想和感情;教育也不是单纯的灌输,毫无实际内容的空洞说教不能培育起学生真正的思想品格。如何把学校、社会对学生的各项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内在的、自觉的进步力量,激发学生的美好感情。 策略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人说,要预测一个人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看他在孩提时代崇拜什么人。小学阶段的儿童无论是认识、情感或行为都还稚嫩,常常只从形象上去判别一个人。因而,他们崇拜的偶像往往是时下流行的歌星、影星,甚至电视上无所不能的黑社会老大、生活中粗俗、摆阔的大老板。学生崇拜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引导。作为班主任,就该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崇拜。 1、杰出人物 《诗经小雅》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说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一定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直的人,一定会有人效法他。历史人物、民族英雄、革命导师、科学家、思想家这些人类精英,理应成为少年儿童学习的典范。我们可以利用早会课、思品课,甚至语文课,给学生讲这些伟大人物的故事,他们不平凡的生平、伟大的业绩、崇高的人格、光辉的形象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引领学生进入人类精神财富的神圣殿堂,激发孩子的敬仰之情、仿效之行。 2、身边的同龄人 小学生的积极性是很容易被激发的,在大多数学生心中还是认为受到老师表扬是很了不起的事,看到哪个同学被老师表扬也会产生羡慕和崇拜感。有一次上语文课,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没有按照我的要求预习课文。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肯定少数做得好的同学。我表扬一个同学预习得非常认真,并且拿起他的书告诉大家他是怎样做的。结果下一次检查预习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效仿他的方法。这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它具有主动性,形象性,具体性。 3、教师

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

《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课程教案主页 第一节:人格的基本理论 一、人格概述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各具特色的样子: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多愁善感,有的人笑口常开,等等,这些不同的特征就是不同个体之间人格的差异。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格 人格的内涵 心理学所谓的人格,通俗的说就是个性。它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整合。 人格的特征 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心理品质和典型特征。概括起来,人格具有如下特征: 1、独特性与共同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人与人在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个体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格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但是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毫无相同之处,人格既不包括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行为风格等相同的方面,即人格的共同性,如:每个民族、阶级和集团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点。因此,人格是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2.稳定性和可塑性

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又有很强的可塑性。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是人格稳定性的体现。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外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会随之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是人格的可塑性,也是个体塑造健康人格的前提条件。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正体现了人格可塑性的一面。人格是可塑性和稳定性的统一。 3.整体性与统一性 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虽然由多种成分和特质组成,但这些特质在一个人的身上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各种组成部分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这就是自我意识的统一性。(当一个人的在所思、所言、所行等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是,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会出现人格缺陷,甚至出现人格障碍。 4.社会性与功能性 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但人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性。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塑造功能,每个人都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稳定的行为风格,并在社会交往与实践中实现自我,由此才能形成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这就是人格的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体能否顺利地适应社会,并在不断的适应中谋求更好的发展)。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社会成就,甚至一个人的命运,因而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生的成败,这就是人格的功能性。(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愈挫愈勇,永往直前,懦弱者则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性的表现)人格的结构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心理成分。人格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气质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它受个体生理基础的制约,是人格中最稳定的成分。 气质的这种心理活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速度(如言语、知觉、思维的速度等)、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等)、灵活性及心理倾向性和指向性上(如内向、外向等)。 二、人格与心理健康 人格与健康的四种可能性关系: ?疾病导致人格变化 ?人格通过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健康; ?人格直接导致疾病 ?人格通过生理变量影响健康 比如说:在大学校园里有的同学存在着偏执、敏感多疑、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等多方面的不良人格特点,导致与同学们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这些心理不健康的特点都是由人格缺陷引起的。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 健康人格的特征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浅谈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模型

浅谈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模型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 (3) (一)童年时期经历 (3) (二)医学学习和心理学研究阶段 (3) (三)学术理论奠基时期 (3) 二、心理结构与人格结构 (4) (一)心理结构 (4) (二)人格结构 (5) 三、人格的自我适应——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5) (一)焦虑 (5) (二)自我防御机制 (6) 四、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 (8) (一)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 (8) (二)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 (8)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1)

摘要 在心理学的年鉴上,没有任何一位人物会像西格蒙·弗洛伊德这样倍受吹捧而又惨遭诋毁;既被作为伟大的科学家、学派领袖又被斥责为搞假科学的骗子。他的崇拜者和批评家都一致认为,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对心理治疗的影响,对西方人看待自己的方式的影响,比科学史上的任何人都要大得多;而在其他人看来,他们似乎是在谈论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知识体系。 近年来,大量学者都对其学说做了大量研究。按弗洛伊德的看法, 人格是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他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所构成。潜意识即无意识, 弗洛伊德说“无意识就是在某一时间内存在着, 但我们又对其无所知的一种活动历程。”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 这些冲动和欲望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 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 影响着人的行为。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 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前意识起着“检查员”的任务, 阻止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人到意识中。意识是人在清醒知觉状态下的思想和情绪, 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人到意识的各种印象, 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意识仅仅是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 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 处于心理深层。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主要人格理论出发,进一步探讨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帮助我们形成健康人格。 【关键词】弗洛伊德、心理结构、人格结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健康观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及培养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及培养 作者:贾峰指导老师:孙英 摘要:健康人格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人格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人格内涵的解释及对相关案例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八点相关人格培养的建议。旨在分析我们在平时所存在的问题相互学习,共同促进。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方式;人格培养: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大学生人格培养却处于相对滞后状态,传统人格培养的失效,现实人格培养的失范,理想人格培养的失落等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诚如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所指出:“无论一个国家引入了多少现代的经济制度的管理方法,……如果执行这些制度并使之付诸实施的那些个人,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动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那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是徒有虚名。”大学生人格健康关系其身心健康,决定着个体的顺利成长和成才,也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所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一、当今大学生所存在的几点误区 如今大学生中的一些要求得不到满足,一些偏颇的思想、行为规范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致使少数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变成了消极心态,从困惑走向迷茫。改革开放中国打开国门,伴随着西方文化中的一些腐朽文化也传入了中国,大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接纳先进文化的雏体,首当其冲的受到了影响。 误区一,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重大变化。由于主观、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学生将市场经济中唯商品观念带进校园,重商轻学,重实惠轻理想,重功利轻名节,只关心个人安乐而淡漠社会公益和公德。 误区二,行为规范出现偏离现象。一段时间内,校园内充斥着萎靡不振的情绪。在“怀疑一切”的口号中,一些青年学生对一切都感到失望,似乎突然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要以自我为中心,却偏偏失去自我,于是就接受那些消极的人生哲学。 误区三,信仰方面出现危机。有一部分青年学生认为“享乐是实的”;“青春不乐,一生白过,青春不美,老了后悔。”凡此种种,不能不让对他们寄以厚望的社会感到极大的困惑与不满,产生了抵抗情绪。一些大学生不能分清是非,逐渐的失去了用自己凭借自己的拼搏来创造未来的信心和能力。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内涵及现状 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是个人的道德、思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什么样的人格最适合个体与群体的发展,是人类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在广泛探讨的国际尖端课题。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也是我们基层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任务,怎么样能够探索出一套符合学生自己个性特征和价值取向的培养方式,尤其班主任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这样才能够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给自己准确的人生定位,找到适合他个人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技术素养,以便于适应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下面就是我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得出的一些列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思想与大家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经过多年在教育一线的教学工作,不停地在如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努力探索和实践习得,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时机,增进了解 要想培养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及思想理念,了解学生个人对学习和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阵下药。 为了对同学们增进了解,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在每次升旗、上课间操时,我坚持跟班,了解他们的情况;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在每次同学们进行班内、校内劳动时,我积极与同学们一起劳动,增加与他们每个人接触的机会;在每次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班级工作与同学们共同协商等。通过以上方法,我逐步了解了班内每一个学生,为做好班级辅助管理工作做好了准备。

二、尊重学生,以诚相待 曾经有学生把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作“猫和老鼠”的关系,也有一些班主任把学生对他的惧怕看作是“师道尊严”的体现。这样,使得班主任和学生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力的培养。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利用青年教师这一年龄优势,在自己在同学中建立威信的基础上,与他们平等相处,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彼此无高低、尊卑之分。 在出现问题时,我从未采用强制手段,高压政策来解决问题,而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当学生提出批评意见时,我虚心地接受,没有因为“我是老师,我接受学生的批评,这多丢面子”而拒绝接受。比如,我校举行的第一届广播体操比赛中,那几天学校网站工作刚好也比较忙,学生们每天下午的训练时间我就没能长时间陪他们训练,我们班没有得到第一名,同学们都心灰意冷的,就有几位同学哭着给我说:“张老师,这几天您就不管我们的训练才导致今天的表演成绩不高!对我们也太不负责任了吧!”。这使我即高兴又有些愧疚。高兴的是学生们承认了我作为助理班主任的工作,愧疚的是由于其他工作忽略了他们。当时,我诚恳的向他们道歉,并说明了原因,而没有因为我是老师而采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给予生硬的回答。我认为,作为班主任更要有一种大度的气量,宽阔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要允许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的信任。 三、相信学生,珍视成功 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因此,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

浅谈体育教学对健康人格的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对健康人格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2-05-30T09:34:28.090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2月(下)供稿作者:周忠岐 [导读] 当今社会节奏加快,大众传媒无所不在,城市里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节奏快捷的社会里 周忠岐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宝鸡 721013)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278-02 摘要: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完善学生人格,多比进步,尊重差别,因材施教,以形成成功的期待——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体育教学;人格;自信心;意志品质;心理健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感觉到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个体要达到身心和谐,就必须完成心理整和过程。传统的体育教学论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自觉性、积极性的泯灭。初中生随其生理上发生的巨大变化,许多新的问题接踵而来,在心理整和上出现了暂时的混乱,结果导致了他们不能很好地在短时间内适应自己、接纳自己,出现了一些消极心境,增加了许多烦恼。本身由于主客观原因所造成学生体育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害怕做出的身体练习别扭好笑,在学习过程中不敢参与练习,敷衍了事。 从人的发展看,兴趣和动机是构成人的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完善学生人格。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对基础差的学生应采用降低动作难度、加强个别辅导循循善诱,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另一方面应营造融洽轻松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心理定势;还可运用激励机制,多比进步,尊重差别,因材施教,对学生取得的不同程度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及时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自信,我成功。自信心必须要建立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和个体成功的运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以形成成功的期待----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环。真正自信的学生是“在自己的内心与自己进行比赛”,从而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自觉、坚持术过程,也是锻炼意志品质的过程。、果断、自制构成一个人意志品质的四个基本要素。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由于当前初中学生意志力普遍较弱,怕苦、怕累、意志力薄弱,经不起一点微小挫折,因此,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意志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比赛,游戏比赛等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学生克服和战胜各种困难(包括生理、心理和环境),教育学生在遵守规则,尊重对方的前提下公平竞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接受挫折教育,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通过长跑教学,引导学生战胜自我,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通过体操训练,锻炼学生肌肉控制力,自我克制力;参加球类比赛,营造紧张的气氛,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通过游泳教学,引导学生具有征服大自然的勇气,敢于向困难挑战,培养坚强的毅力;通过跳高教学、跨栏教学,引导学生勇于进取,培养学生坚定自信,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做到积极引导,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在条件艰苦的环境里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人意志坚强是在千百件小事的锻炼中逐步培养出来的。成功往往是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经常在小事上注意锻炼意志,才能在大事上经得起困难的考验,从而取得成功。 三、学会合作 体育教学具有形态化的特征,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等,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进入启蒙社会的心理需要。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体育活动多数是以集体形式出现,人和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横向联系。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交往机会多于其它学科。 体育教师在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这模拟社会环境,通过教学比赛和游戏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人与人之间要注意团结友爱。个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能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教育学生在从集体中摄取力量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学生之间的保护与帮助,分组练习等形式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交往,形成友谊等等,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交往心态,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四、运动促进人格完善 篮球、排球、足球、网球、艺术体操、拳击、散打和田径之类的运动,是会给人的肢体带来一定冲击的“接触性运动”,这类“接触性运动”项目是有效的恶劣情绪的宣泄手段。通过宣泄不满的心境和过剩的精力,使人体内的内啡呔的含量增加(内啡呔是一种天然的止痛物质),产生欣快感,达成心理平衡,明显改善具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的低落情绪和焦躁不安的状况。 在体育游戏和运动过程中,对交往、尊重、自我表现、兴趣爱好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产生归属感、凝集力和爱心。它使过剩的精力得到宣泄,使人的心理紧张和压抑感得到消除。游戏中不同的情绪体验,使人的心理情绪得到调节,有益于身心健康。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比如跳高,面对一个新的高度,支撑跳跃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显露。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面面大观。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作为教育者,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