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柱模板(无对拉螺栓)-柱模板

柱模板(无对拉螺栓)-柱模板

柱模板(无对拉螺栓)-柱模板
柱模板(无对拉螺栓)-柱模板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2

第一节编制依据 2

第二节工程概况 3

第二章施工准备3

第一节技术准备 3

第二节物资准备 3

第三节劳动力准备4

第四节其它4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 4

第一节统一要求4

第二节柱模板6

第三节墙体模板 7

第四节梁、板模板10

第五节其它部位模板13

第四章质量标准及技术控制措施15

第一节进场模板的质量标准15

第二节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要求16

第三节模板工程质量控制20

第五章模板的拆除21

第一节模板拆除原则21

第二节模板拆除施工22

第六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2

第一节安全管理组织22

第二节施工技术措施23

第三节其它施工安全措施24

第七章成品保护措施 24

第八章文明施工措施 25

第九章安全计算书26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计算软件及版本

广联达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

3工程图纸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第二节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准备

第一节技术准备

(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学习技术规范、标准、工艺规程,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建筑和结构及土建与设备安装专业图纸之间的尺寸是否一致。

(2)编制模板施工方案,对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班组的技术素质。

第二节物资准备

1材料准备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货源充足,按材料进场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并按规定地点存放,做好遮盖保护。同时对各种进场材料进行抽检试验并附有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做好机械的租赁和购买计划,并做好进场使用前的检验、保养工作,确保运转正常。

3周转材料准备

做好模板、碗扣、钢管、U托等周转料的备料工作,分批分期进场。

第三节劳动力准备

(1)根据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工人进场,并安排好工人生活。水、电管线架设和安装已完成,能够满足工程施工及工程管理、施工人员生活的用水、用电需要。

(2)做好施工人员进场的安全、质量、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对关键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各项安全、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必要时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第四节其它

1场地布置

根据现场特点,在现场西侧围墙边搭设木工制作棚。组织施工人员搭设钢架木工棚。周转架料堆放场地严格按照项目部提前策划的场地进行布置,并且场地之间用钢管隔开,钢管上刷红白油漆。

2模板加工及堆放

本工程木模板由现场加工:依据图纸、方案、交底、洽商、现场实际尺寸等画出班组施工范围内模板拼装图(模板翻样图),经各地块专管工长审核后交队组施工。

根据现场特点,木方堆场主要集中在场外,在南侧围挡外,模板进场后直接吊至基坑内。在木模板、木方堆放周边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

第一节统一要求

1模板组拼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海绵条,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拼装要求详见下表。

610×488,则为下图所示:(现场禁止所以钻孔,破坏模板,影响周转次数)

2模板定位

(1)中心线和位置线的放线

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进行轴线投测。

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根据轴线位置弹出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三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2)标高测量

当墙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楼层500mm 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500mm 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墙柱子上。

(3)找平工作

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可用1:3水泥砂浆抹找平层。

(4)设置模板定位基准

墙体模板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焊成定位梯子支撑筋,焊在墙体两根竖筋上,起到支撑作用,间距1200mm。

柱模板,在柱模上口用钢筋焊成井字形套箍撑位模板并固定竖向钢筋。

3模板的支设

模板支设前将垫层、底板面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所有内侧模板必须刷脱模剂。

第二节柱模板

1柱模板设计及布置原则

本工程框架柱截面尺寸包括:800×800、750×800、700×700、700×750、650×650、650×750、600×600、600×750。

正方形及矩形框架柱模面板采用15mm厚覆面木胶合板,次楞为35×85mm矩形木楞,柱箍Φ48×2.8mm双钢管,柱外用M14高强对拉螺栓外拉结。

柱子模板布置原则:①次楞间距不得大于200mm;②主楞按450mm一道布置(不得大于500mm),第一道柱箍在距结构面200㎜处,最上侧一道柱箍距梁底不大于

300mm;③主楞按700mm一道布置(不得大于700mm),第一道柱箍在距结构面200㎜处,最上侧一道柱箍距梁底不大于300mm;④柱内对拉螺杆按照均分相应柱边布置。

2柱模板具体布置

柱子边长均在

500~1000之间,内部在两个方向均布置一道对拉螺栓,具体如下:序号柱截面尺寸(mm)

次龙骨(木

枋)立放根

纵(横)向柱内对

拉螺栓根数

对拉螺栓竖向间距

(主龙骨间距)

(mm)

1800×80051450

2750×80051450

3700×70051450

4700×75051450

5650×65051450

6650×75051450

7600×60040450

8600×75050450

第三节墙体模板

1墙模板设计及布置原则

本工程剪力墙厚度为250mm、300mm、350mm、400mm、450mm、500mm、550mm。

剪力墙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35mm×85mm木枋立放作为次楞,次龙骨木枋

间距200mm;主楞采用Φ48×2.8mm双钢管,Φ14高强对拉螺栓加固。第一道对拉螺栓距地200mm,对拉螺栓横向间距均为610mm,纵向间距488mm,墙体模板顶部自由端长度不得大于300mm。

阳角模板现场定型加工,阴角模板按45度角拼缝对接,阳角模板直接寻拼,在此龙骨上用100mm长L70×6mm等边角钢固定,在角钢上打孔,用每边用两个木螺丝固定在方木上,模板加工好后由塔吊吊装到作业面上安装。

此外,在距内墙皮1500mm两侧,埋设U型钢筋@1500mm,钢筋直径为φ20mmm以上,高出混凝土底板面60mm,直径以能穿过两根钢管来确定,作为外墙模板斜向固定钢管的固定,内墙模板支撑固定方式见下图:

墙模板提前定位打孔,开孔后禁止随意乱凿。在层板内侧放置定位钢筋,防止在校正模板时截面尺寸变形。

以200厚高墙体图示说明:

立面图

2墙体细部做法

(1)转角墙体

(2)墙根处做法

为保证墙体根部不漏浆,墙根地面用3m~4m大杠搓平并在里线外5mm贴直泡沫条。以保证模底不漏浆、不烂根(注意泡沫条厚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第四节梁、板模板

1模板及支撑体系的选择及设计

根据《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

规定,本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门编制高大模板施工方案,具体部位和施工方法按照高大模板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本方案仅对除高大模板之外的普通梁板的模板支撑进行选择和设计。

本工程地上板厚绝大部分为100mm,仅屋顶为120mm及主楼连廊部位板厚150mm (局部180mm)。首层层高6m,二、三层层高5.4m,标准层4.2m。

(1)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采用梁侧模包底模,楼板模压梁侧模法施工。

(2)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脚手架支撑系统,满堂布置。板底模下设35mm×85mm 木枋作为次龙骨,其中心间距为250mm。主龙骨为Φ48mm×2.8mm双钢管,间距1200mm。

(3)

扫地杆距地面高度不得大于350mm,立柱自由端长度不得大于700mm

序号位置

板厚

(mm)

结构层

高(mm)

立杆选型

(mm)

立杆间距

(mm×mm)

最大步

(mm)

主龙骨

间距

(mm)

1首层10060002400+150

0+1500

1200×120018001200

2二、三层10054002400+240

1200×120018001200

3标准层10042002400+120

1200×120018001200

4三十五层150310024001200×120012001200

2.1满堂支撑架布置

本工程框架柱间距主要为8700mm,以下图为一个单元(上下左右对称,可连续布置)进行布置:

平面布置图

剖面图

梁模板

2.2梁板施工流程

搭设满堂脚手架→铺设主、次梁底板→绑扎主、次梁钢筋→支主、次梁侧模→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铺面板模板→校正标高→涂刷脱模剂并加设立杆、水平拉杆→预检查验收。

1)柱模拆除后,在柱的主筋上弹出主梁标高,在柱顶端面上弹出主梁的中心线、轴线和位置线。

2)搭设梁底和板底钢管脚手架。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立杆,上好连接横杆,再安第二排立杆,二者之间用横杆连接好,依次逐排安装。按设计标高调整梁底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要拉线找直,梁底板起拱,注意起拱应在支模开始时进行,而后将侧模和底模连成整体。在预留起拱量时,要迭加上地基下沉、支撑间隙闭合等因素,使梁在拆模后起拱量符合规范要求2/1000。

3)梁区中现浇楼板的起拱,除按设计要求起拱外,还应将整块楼板的支模高度上提5mm,确保混凝土浇筑后楼板厚度和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4)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

5)在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模板吸水后膨胀的影响,其下料尺寸一般应略微缩短些,使混凝土浇筑后不致模板嵌入混凝土内。

6)要注意梁模与柱模的接口处理、主梁楼板与次梁模板的接口处理,以及梁模板与楼板模板接口处的处理,谨防在这些部位发生漏浆或构件尺寸偏差等现象。

7)用钢管连接并夹紧梁侧模板,位置及间距同前面所述要求。安装水平向钢管背楞之后安装拉杆(模板为竖拼时的做法)。

8)按楼板尺寸,铺设楼板模板,从一侧开始铺设多层板,尽可能选用整张的,并且是经包边角处理的多层板,余下尺寸再需裁切,以利于多次周转使用。

9)楼板模板的接缝处理:模板与模板接缝处,一是要保证两块模板的高度差不能太大。二是要保证接缝的严密,也就是保证砼不漏浆。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须在接缝处模板下垫木枋,通过木枋校正两块模板的高差,并在接缝处形成构造密封,可有效防止漏浆。底模与梁侧模的铺设顺序为底模压梁侧模

10)木模板拼缝做法如下图所示:

第五节其它部位模板

1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施工前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支设平台模板,再支设楼梯底模板,然后支设楼梯侧板,底模板超出侧模2-3cm。先在侧板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和侧板位置线,侧模、踢步模板和踏步模板按图加工成型,现场组装。为了保证踏步板一次成型,踢步模板下口背枋倒45度角,便于铁抹子收光。

为确保踏步线条尺寸的准确,踏步板的高度必须与楼梯踏步的高度一致,放样时,须预留出装修面层的厚度。楼梯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加U型托斜撑,中间设横向拉杆一道。

为保证楼梯与墙接茬处混凝土能够浇筑密实,墙体施工时,楼梯暂不施工,预留插筋,二次浇筑。

现场使用木模板加工制作的楼梯模板

2门窗洞口模板

门窗洞口模板使用木枋、木模板、阴角连接件定型加工的门窗洞口模板安装就位。为保证窗下墙的混凝土质量,在模板底侧板上钻透气孔,便于排出振捣时产生的气泡。为了防止门窗模纵向跑模,用短钢筋焊在附加筋上,限制门窗模的位置。3预埋件和预留洞口的设置

当楼板板面上留设较大孔洞时,留孔处留出模板空位,均采用钢制定型模。如使用木模板,必须提前制作水、电预留洞口模板。

第四章质量标准及技术控制措施

第一节进场模板的质量标准

(1)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

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

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2)规格尺寸标准检查

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 处,长短边分别测3点、1点,共取8点计算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

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 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

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

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第二节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要求

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及相关规范要求。

1一般规定

(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模板安装

2.1主控项目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2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对跨度不小于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8-3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面。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3模板拆除

3.1主控项目

(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3.2一般项目

(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4模板垂直度控制

(1)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

(2)模板拼装配合,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 ,平整度不超过2mm。

(3)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板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4)混凝土浇筑时,所有墙板全长、全高拉通线,边浇筑边校正墙板垂直度,每次浇筑时,均派专人专职检查模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顶板模板标高控制

每层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测量抄出混凝土墙上的500线,根据层高及板厚,沿墙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

6模板的变形控制

(1)浇筑混凝土时,做分层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层浇筑,层高控制在500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

(2)洞口处对称下混凝土。

(3)模板支立后,拉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易观察模板变形,跑位。

(4)浇筑前认真检查螺栓、顶撑及斜撑是否松动。

(5)模板支立完毕后,禁止模板与脚手架拉结。

7其它方面

7.1模板的拼缝、接头

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堵塞。

7.2清扫口的设置

梁、板模板清扫口留在梁下口,清扫口50×100 洞,以便用空压机清扫模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用木胶合板背订木枋固定。

7.3模板起拱

跨度小于4m 不考虑,4~6m 的板起拱10mm;跨度大于6m 的板起拱15mm。

7.4与安装的配合

合模前与钢筋、水、电安装等工种协调配合,合模通知书发放后方可合模。7.5脱模剂的使用及模板的堆放、维修

(1)木胶合板选择水性脱模剂,在安装前将脱膜剂刷上,防止过早刷上后被雨水冲洗掉。

(2)模板贮存时,其上要有遮蔽,其下垫有垫木。垫木间距要适当,避免模板变形或损伤。

(3)装卸模板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掷,并防止碰撞,损坏模板。周转模板分类清理、堆放。

(4)拆下的模板,如发现翘曲,变形,及时进行修理。破损的板面及时进行修补。

第三节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第五章模板的拆除

第一节模板拆除原则

(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

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 (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承重性模板,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及相关规范要求,方可拆除。

柱模板(有对拉螺栓)-1

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二、计算参数

(图1)模板设计平面图 (图2)模板设计立面图 三、荷载统计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F1=0.22γc t0β1β2V0.5=0.22×24×4×1.2×1.15×20.5=41.218kN/m2

F2=γc H=24×5000/1000=120kN/m2 标准值G4k=min[F1,F2]=41.218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 根据柱边的大小确定组合类型: 由于柱长边大于300mm,则: S=0.9max[1.2G4k+1.4Q3k, 1.35G4k+1.4×0.7Q3k] =0.9×max(1.2×41.218+1.4×2,1.35×41.218+1.4×0.7×2)=51.844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 k=G4k=41.218kN/m2 四、面板验算 根据规范规定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故可按简支跨一种情况进行计算,取b=1m 单位面板宽度为计算单元。 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 其中的h为面板厚度。 (图3)面板强度计算简图 1、强度验算 q=bS=1×51.844=51.844kN/m (图4)面板弯矩图(kN·m) M max=0.328kN·m σ=M max/W=0.328×106/37500=8.749N/mm2≤[f]=30N/mm2

钢模板、拉杆l螺栓及模板连接螺栓计算

计算书 本工程施工所用模板主要用在箱涵的侧墙和顶板及桥墩和桥台,采用大模板可大大节省模板材料,加快施工进度。 一、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计算 在进行侧模板及支承结构的力学计算和构造设计时,常需计算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压力,一般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 采用内部振捣器,当混凝土浇筑速度在6.0m/小时以下时,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以下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P m=4+1500K SKwV1/3 /(T+30)(3-1)P m=25H(3-2)式中:Pm——新浇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KN/m2);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oC);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K S——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为50~90mm时取1.0,为110~150mm时取1.15; K W——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已知混凝土每环最大为4m,采用坍落度为120mm的普通混凝土,浇筑速度为0.25m/h,浇注入模温度为30oC,则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及有效压头高度为: 查表得:K S=1.15,K W=1.2 由公式(3-1),P m=4+1500×1.15×1.2×(1.2)1/3 /(30+30)=40.7 KN/m2由公式(3-2),P m=25×2=50KN/m2 取较小值,故最大侧压力为40.7KN/m2 。有效压头高度为:h=40.7/25=1.628m。 二、模板拉杆、螺栓计算 1、拉杆及栏杆上螺栓 模板拉杆用于连接内、外两组模板,保持内、外两组模板的间距,承受混凝土侧压力和其它荷载,使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本工程模板拉杆采用对拉螺栓,采用Φ16精轧螺纹钢制作。其计算公式为: F=P mA 式中:F——模板拉杆承受的拉力(N); P m——混凝土的侧压力(N/m2

推荐-设置对拉螺栓计算书 精品

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XX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XX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XX 一、工程属性 4k c012c min[0.22×24×4×1×1.15×21/2,24×4.5]=min[34.35,108]=34.35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34.35+1.4×2,1.35×34.35+1.4×0.7×2]=0.9max[44.02,48.333]=0.9×48.333=43.499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34.35 kN/m2 三、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覆面竹胶合板面板厚度(mm) 15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4.74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8925 柱长边小梁根数 5 柱短边小梁根数 5 柱箍间距l1(mm) 600 模板设计平面图 1、强度验算 最不利受力状态如下图,按四等跨连续梁验算

静载线荷载q1=0.9×1.35bG4k=0.9×1.35×0.6×34.35=25.041kN/m 活载线荷载q2=0.9×1.4×0.7bQ3k=0.9×1.4×0.7×0.6×2=1.058kN/m M max=-0.107q1l2-0.121q2l2=-0.107×25.041×0.252-0.121×1.058×0.252=-0.175kN·m σ=M max/W=0.175×106/(1/6×600×152)=7.799N/mm2≤[f]=14.74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作用线荷载q=bS正=0.6×34.35=20.61kN/m ν=0.632ql4/(100EI)=0.632×20.61×2504/(100×8925×(1/12×600×153))= 0.338mm≤[ν]=l/400=250/400=0.625mm 满足要求! 四、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矩形木楞小梁截面类型(mm) 60×80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256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64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3.5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000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35 最低处柱箍离楼面距离(mm) 200 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承=0.25×43.499=10.875 kN/m

墙柱模板支撑加固方案

成武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老年公寓墙柱模板支撑加固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2013年月日

1 编制依据 1、根据《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 2、《模板工程方案》、成武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老年公寓工程施工图编制; 2、本交底依据现行规范、施工手册、设计更改通知单; 3、相关人员应仔细阅读本交底,有问题及时提出,交底未尽事宜按相关规程操作; 2 作业条件 1、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理完隐检手续; 2、测设好轴线、模板线、水平控制标高; 3、墙模板底口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检查并校正。 3 施工准备 墙模板材料已到场,施工工人满足工程进度要求。 4 墙模板设计 1、墙模板:采用14mm厚覆膜木胶板。 2、外墙部分采用带止水片的M14对拉螺栓,内墙采用M14高强对拉螺栓和PVC套管。 3、横楞采用50×80木枋,间距200(净间距为150mm),竖楞采用φ48×3.5双钢管,对拉螺栓水平间距500mm、竖向间距400mm。 5 施工操作 5.1工艺流程 弹线→安装前检查及钢筋验收→一侧模就位→临时斜撑固定→插入穿墙螺栓(内墙加设PVC套筒)→清扫墙内杂物→安装就位另一侧墙模板(穿墙螺栓穿过另一侧墙模)→固定斜撑→调整模板位置→紧固穿墙螺栓 5.2施工操作要求 1、施工前检查验收 按设计图纸要求对墙体位置线、标高及门窗预留洞位置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同时按模板工程放样图检查墙模板拼装及墙体模板的编号。项目质检人员对绑扎完毕的墙体钢筋及时检查,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时注重墙体钢筋规格、间距、墙厚尺寸及预留洞位置、尺寸、加筋。 2、安装门窗预留洞模板 根据设计图纸中的预留洞及门窗洞的位置,安装专用的模板,并固定牢固。然后在专用模板与墙体的

模板施工及对拉螺栓验算

模板施工 1.模板材料要求 本工程施工采用的模板类型有钢模板、木模板,模板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光滑度,满足施工要求。 2.矩形池模板施工 2.1底板模板施工 在支立底模板的同时,支立60cm高的池壁模板和中心预留孔洞模板。 2.1.1预留洞模板的支设 预留洞模板采用木模,根据设计尺寸加固完毕后,直接安装,并在具背面采用10×15方木加设三道龙骨,并用短管斜撑加固。底部利用焊有止水片的“U”型筋托位,避免下沉。 2.1.2底板边模的支设 底板边模采用钢模拼装形式,每两块钢模之间加海绵压条,并用两个M12螺栓和三个U型卡连接,整体用两道钢管连成一体,并在背侧支立钢管支架,做为边模支撑,利用钢筋桩(间距1m)支撑。2.2 60cm池壁模板支设 2.2.1 60cm池壁模板采用模板拼装,并用M14螺栓连成整体。 2.2.2将对栓螺栓按位置及标高焊在池壁竖向筋上,如在两竖向筋之间可通过焊一短水平筋来固定对拉螺栓,以防止模板移位。 2.2.3在底板顶层筋与吊模模板间加垫块,保证保护层符合设计质量要求。

2.2.4在池壁外侧支立钢管支架,安装模板,通过穿心螺栓将内外模连成一体,利用钢管支架调整模板就位并加固。 2.3模板结构要保证结构物的设计几何尺寸不变形。 2.4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脱模剂作为隔离剂。 2.5模板安装好后,复测轴线位置和高程,应满足设计要求。 2.6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厚度一定要符合要求,每平方米面积上不少于1块,垫块要绑牢在钢筋上,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会脱落。 2.7模板的拆除依照有关规范或监理要求进行。拆模时先松开螺栓,拆去部分上层支架铁管后,再卸去模卡,轻轻将模板分块拆下,不要把混凝土表面或边角拆坏。最后拆下层的支架,钢管分次拆除以保安全。拆下的钢管要清理后保管堆放。 3.池壁模板施工 3.1立模前的准备工作 3.1.1安装预埋套管,采用套管防水法设止水环,按设计、规范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安装,套管两端设胶板或粘塑料泡膜,以防漏浆。 3.1.2安预留洞木模板,模板两端订海绵密贴,以防漏浆。其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2池壁模板采用15mm厚竹胶板,内竖楞采用50m m×100mm木枋,外横楞采用48 3.5 φ?双脚手钢管。 3.3施工过程中要必须保证模板的几何尺寸,保持稳定不变不位移。 3.4将60cm池壁模板处理干净,夹垫海绵垫条,以保证与上层模板

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设计计算书

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计算书 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组合 4k c 012c min[0.22×24×4×1×1.15×2.51/2,24×2]=min[38.4,48]=38.4kN/m 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 承=0.9max[1.2G 4k +1.4Q 3k ,1.35G 4k +1.4×0.7Q 3k ]=0.9max[1.2×38.4+1.4×2,1.35×38.4+1.4×0.7×2]=0.9max[48.88,53.8]=0.9×53.8=48.42kN/m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 正= G 4k =38.4 kN/m 2 三、面板验算

模板设计平面图 1、强度验算 最不利受力状态如下图,按四等跨连续梁验算 静载线荷载q1=0.9×1.35bG4k=0.9×1.35×0.6×38.4=27.99kN/m 活载线荷载q2=0.9×1.4×0.7bQ3k=0.9×1.4×0.7×0.6×2=1.06kN/m

M max=-0.107q1l2-0.121q2l2=-0.107×27.99×0.262-0.121×1.06×0.262=-0.21kN·m σ=M max/W=0.21×106/(1/6×600×152)=9.18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作用线荷载q=bS正=0.6×38.4=23.04kN/m ν=0.632ql4/(100EI)=0.63×23.04×257.144/(100×10000×(1/12×600×153))= 0.38mm≤[ν]=l/400=257.14/400=0.64mm 满足要求! 四、小梁验算 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承=0.26×48.42=12.45 kN/m

柱模板(不设对拉螺栓)技术交底

柱模板(不设对拉螺栓)技术交底

4、安装模板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随运,严禁抛掷。且不得将模板支搭在门窗框上,也不得将脚手板支搭在模板上,并严禁将模板与上料井架及有车辆运行的脚手架或操作平台支成一体。 5、当模板安装高度超过3.0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除操作人员外,脚手架下不得站其他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带应定期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6、作业人员严禁攀登模板、斜撑杆、拉条或绳索等,不得在高处的墙顶、独立梁或在其模板上行走。 7、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当垂直吊运时,应采取不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应采取不少于四个吊点。吊运必须使用卡环连接,并应稳起稳落,待模板就位连接牢固后,方可摘除卡环。 8、模板及其配件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或当年的检验报告,安装前应对所有部件进行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 9、在高处安装和拆除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或搭脚手架,并应加设防护栏杆。在临街面及交通要道地区,尚应设警示牌,派专人看管。 10、施工现场的用电,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有关规定。 11、搭设应由专业持证人员安装,安全责任人应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及签证。 12、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严禁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规定要求时拆除模板。 注意事项模板工程安装前准备工作: 1、模板拼装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3、标高测量 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4、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 5、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6、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涨模、断面尺寸不准防治的方法: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竖向钢楞,以保证拄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 2、柱身扭向防治的方法,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安装斜撑(或拉锚),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保证柱模不扭向。 轴线位移,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线上。防治的方法: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户轴线及轴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另一个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顶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柱距较大时,每柱分别四面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确。 3、框架柱施工缝防止漏浆处理:框架柱与底(顶)板模板接槎处防止漏浆方法与外墙内侧模板处防止漏浆方法相同,模板就位后抹水泥砂浆堵缝;框架柱与框架梁接缝处沿接缝贴2厘米宽海绵条,由模板下压及柱箍锁紧以防止漏浆。 模板拆除:

对拉螺栓计算书

1.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2/121022.0V t F c ββγ= H F c γ=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此处取25kN/m 3 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此处取2.5小时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取0.3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取1.5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 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110—150mm 时,取1.15。 大模板侧压力计算 2 2 /1210/39.103.015.12.15.22522.022.0m KN V t F c =?????==ββγ H F c γ==25x1.5=37.5KN/m 2 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 =10.39kN/ m 2 有效压头高度:m F h c 42.025/39.10/===γ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查表17-78 (建筑施工手册)为4.0 kN/ m 2 2/068.184.142.139.10m KN q =?+?= 综上, 大模板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为

铝合金模板计算书(顶撑、背楞、螺栓、销钉)

铝合金模板配件受力计算书 主要参数:梁高h=1200mm ,b=200mm ,板厚:150mm 铝型材6061-T6的强度设计值F 为276N/mm2 钢材Q235的强度设计值F=215 N/mm2 销钉与螺栓的强度设计值F=420N/mm2 铝模自重为22kg/ m2 钢材弹性模量 25/101.2mm N E ?= Q420钢材抗剪 2/220mm KN fy = Q235钢材抗剪 2/125mm KN fy = 1.顶撑验算 顶撑采用Q235的钢材,外管采用 φ60×2.0mm 钢管,插管为 φ48×3.0mm 厚,插销为 φ14mm 。本工程的计算高度为2800(实际2770)mm ,钢管支撑中间无水平拉杆。计算独立支撑高度最大为2800时的允许荷载,考虑插管与套管之间因松动产生的偏心为半个钢管直径。 插管偏心值 e=D/2=48.3/2=24.3 因此钢支撑按两端铰接的轴心受压构件计算 长细比: i ul i 0 ==L λ 钢管支撑的使用长度l=2800 钢管支撑的计算长度 l l 0μ= 22.1299.112n 1=== ++μ 12 I I n ==18.51/9.32=1.99 8 .1656.202800 22.1i l ===?μλ

i 为回转半径 1.1.1 钢管受压稳定验算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得 285.0=? N A N 5.26838215438285.0f ][2=??=??=? 其中2A 为套管截面积 1.2钢管受压强度验算 插销直径 14,管壁厚3.0mm ,管壁的端承面承压强度设计值 2mm /325fce N = 两个插销孔的管壁受压面积 13214.32 140.32a 22d =???=?=πA 2mm 管壁承受容许荷载 N A N 42900132325fce ][=?=?= 1.1.3插销受剪验算。插销两处受剪。 插销截面积 220mm 7.15314.37=?=A 插销承受容许荷载 N N 384257.153125227.153fy ][=??=??= 根据验算,取三项验算的最小容许荷载,故钢支撑在高度2800时的容许荷载为26838.5N 1.4 最大构件的荷载验算 本工程最大梁断面为200×1200mm ,顶撑间距为1300mm 最大板厚为150mm ,板的顶撑间距为1300×1300mm 铝模板自重22kg/㎡ 施工荷载按200 kg/㎡

对拉螺栓力学性能表

对拉螺栓力学性能表 螺栓直径(mm)螺纹内径(mm)净面积(mm2)重量(kg/m)容许拉力(N) M12 M14 M169.85 11.55 13.55 76 105 144 0.89 1.21 1.58 12900 17800 24500 M18 M20 M2214.93 16.93 18.93 174 225 282 2.00 2.46 2.98 29600 38200 47900 3.强度验算 已知2[100×50×3.0 冷弯槽钢 强度满足要求。 (二) 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所采用的荷载,查表得知仅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标准荷载(F)。 所以 已知 钢楞容许挠度按表。 挠度满足要求。 二、主钢楞验算 (一) 强度验算 1.计算简图 2.荷载计算 P为次钢楞支座最大反力(当次钢楞为连续梁端已含反力为、中跨反力为0.5ql,所以,0.6+0.5)。

3.强度验算 强度不够,为此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 加大钢楞断面,再进行验算; (2) 增加穿墙螺栓,在每个主次钢楞交点处均设穿墙螺栓,则主钢楞可不必再验算。 例3:已知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为F=30kN/m2,对拉螺栓间距,纵向、横向均为0.9m,选用M16穿墙螺栓,试验算穿墙螺栓强度是否 满足要求。 [解] 满足要求。 对拉螺栓力学性能表 螺栓直径(mm)螺纹内径(mm)净面积(mm2)重量(kg/m)容许拉力(N) M12 M14 M169.85 11.55 13.55 76 105 144 0.89 1.21 1.58 12900 17800 24500 M18 M20 M2214.93 16.93 18.93 174 225 282 2.00 2.46 2.98 29600 38200 47900

梁侧模板与对拉螺栓计算书

Ⅰ预应力梁侧模板与对拉螺栓 计算书 一、梁模板基本参数 预应力混凝图梁截面宽度 B=700mm,梁截面高度 H=2000mm, H方向对拉螺栓5道,对拉螺栓直径16mm, 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30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500×100mm, 梁模板截面侧面竖向布置木方净距离250mm。 材料属性如下: 梁底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00N/mm2,抗弯强[f]=15.00N/mm2。 梁侧模木楞厚度b*h=50mm*100mm,弹性模量E=6000.00N/mm2,抗弯强度 [f]=13N/mm2。 双钢管横楞采用2*¢48*3.0钢管,弹性模量E=206000N/mm2,抗弯强度 [f]=205N/mm2。Q235钢 对拉螺栓¢16mm钢筋,弹性模量E=206000N/mm2,抗拉强度[f]=195N/mm2。 梁模板构造及对拉罗拴的布置示意图如下:

梁侧模板木方及双管布置示意图 梁模板对拉螺栓布置示意图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N 1= 0.340kN/m 2; 钢筋混凝土自重 N 2 = 25.000kN/m 3; 施工荷载标准值 N 3= 3.000kN/m 2。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 GK 1.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2/121022.0V t F c ββγ= H F c γ= 其中 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 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6h ;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

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技术交底(BZC )

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技术交底

使用。 5、为防止模底烂根,放线后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加垫海绵。 6、所有柱子模板拼缝、梁与柱、柱与梁等节点处均用海绵胶带贴缝,楼板缝用胶带纸贴缝,以确保混凝土不漏浆。 7、模板安装应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缝隙宽度、高度、脱模剂刷涂及预留洞口、门洞口断面尺寸等的准确性。严格控制预期拼模板精度。 8、严格执行预留洞口的定位控制,预留洞口时,木工严格按照墨线留洞。 9、每层主轴线和分部轴线放线后,规定负责测量记录人员及时记录平面尺寸测量数据,并要及时记录墙、柱、成品尺寸,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梁体和柱子的垂直度误差。并根据数据分析原因,将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生产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10、所有竖向结构的阴、阳角均须加设橡胶海绵条于拼缝中,拼缝要牢固。 11、阴、阳角模必须严格按照模板设计图进行加固处理。 12、为防止梁模板安装出现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胀模等质量问题,支模时应将侧模包底模,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应略为缩短等。 安全保证措施1、模板安装高度在2m及以上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的有关规定。 2、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设施。 3、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散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掉落。 4、安装模板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随运,严禁抛掷。且不得将模板支搭在门窗框上,也不得将脚手板支搭在模板上,并严禁将模板与上料井架及有车辆运行的脚手架或操作平台支成一体。 5、当模板安装高度超过3.0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除操作人员外,脚手架下不得站其他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带应定期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6、作业人员严禁攀登模板、斜撑杆、拉条或绳索等,不得在高处的墙顶、独立梁或在其模板上行走。 7、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当垂直吊运时,应采取不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应采取不少于四个吊点。吊运必须使用卡环连接,并应稳起稳落,待模板就位连接牢固后,方可摘除卡环。 8、模板及其配件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或当年的检验报告,安装前应对所有部件进行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 9、在高处安装和拆除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或搭脚手架,并应加设防护栏杆。在临街面及交通要道地区,尚应设警示牌,派专人看管。 10、施工现场的用电,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有关规定。 11、搭设应由专业持证人员安装,安全责任人应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及签证。 12、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严禁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规定要求时拆除模板。 注意事项模板工程安装前准备工作: 1、模板拼装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 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3、标高测量 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4、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 5、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6、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涨模、断面尺寸不准防治的方法: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竖向钢楞,以保证拄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 2、柱身扭向防治的方法,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安装斜撑(或拉锚),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保证柱模不扭向。

大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计算书

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柱名称一层KZ8 新浇混凝土柱长边边长(mm) 700 新浇混凝土柱的计算高度 (mm) 5850 新浇混凝土柱短边边长(mm) 500 二、荷载组合 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模 板安全技术规 范》 JGJ162-2008 混凝土重力密度γ c (kN/m3) 24 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 0(h) 4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 1 1.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β2 1.15 混凝土浇筑速度V(m/h) 2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 面总高度H(m) 5.85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 G 4k (kN/m2) min{0.22γ c t β 1 β 2 v1/2,γ c H}=min{0.22× 24×4×1.2×1.15×21/2,24×5.85}= min{41.218,140.4}=41.218kN/m2 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值 Q 3k (kN/m2) 4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 4k =min[0.22γc t 0β1β2v 1/2,γc H]=min[0.22×24×4×1.2×1.15×21/2,24×5.85]=min[41.22,140.4]=41.22kN/m 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 承=0.9max[1.2G 4k +1.4Q 3k ,1.35G 4k +1.4×0.7Q 3k ]=0.9max[1.2×41.22+1.4×4,1.35×41.22+1.4×0.7×4]=0.9max[55.064,59.567]=0.9×59.567=53.61kN/m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 正=G 4k =41.22 kN/m 2 三、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竹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5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14.74 面板弹性模量E(N/mm 2) 8925 柱长边小梁根数 4 柱短边小梁根数 3 柱箍间距l 1(mm) 500 模板设计平面图 1、强度验算 最不利受力状态如下图,按二等跨连续梁验算

柱无对拉螺栓-柱精选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2 第一节编制依据2 第二节工程概况3 第二章施工准备3 第一节技术准备3 第二节物资准备3 第三节劳动力准备4 第四节其它4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4 第一节统一要求4 第二节柱模板6 第三节墙体模板7 第四节梁、板模板10 第五节其它部位模板13 第四章质量标准及技术控制措施15 第一节进场模板的质量标准15 第二节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要求16 第三节模板工程质量控制20 第五章模板的拆除21 第一节模板拆除原则21 第二节模板拆除施工22 第六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2 第一节安全管理组织22 第二节施工技术措施23 第三节其它施工安全措施24 第七章成品保护措施24 第八章文明施工措施25 第九章安全计算书26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依据施工组织设计《xxxxX程施工组织设计》

2计算软件及版本 广联达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 3工程图纸 4施工规范及规程 5其他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第二节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准备 第一节技术准备 (1) 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学习技术规范、标准、工艺规程,熟悉图纸, 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建筑和结构及土建与设备安装专业图纸之间的尺寸是否一致。 (2) 编制模板施工方案,对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 (3)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班组的技术素质。 第二节物资准备 1材料准备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货源充足,按材料进场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并按规定地点存放,做好遮盖保护。同时对各种进场材料进行抽检试验并附有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做好机械的租赁和购买计划,并做好进场使用前的检验、保养工作,确保运转正常。 3周转材料准备 做好模板、碗扣、钢管、U托等周转料的备料工作,分批分期进场。 第三节劳动力准备 (1)根据幵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工人进场,并安排好工人生活。水、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计算.

第39卷第1期建筑结构2009年1月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计算 蔡益燕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 1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应用 高强度螺栓连接分为摩擦型和承压型。《钢结构 (G设计规范》B50017—2003)(简称钢规)指出目前制 造厂生产供应的高强度螺栓并无用于摩擦型和承压型连接之分”因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的剪切变形比摩擦型的大,所以只适用于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因为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取决于钉杆剪断或同一受力方向的钢板被压坏,其承载力较之摩擦型要高出很多。最近有人提出,摩擦面滑移量不大,因螺栓孔隙仅为115?2mm,而且不可能都偏向一侧,可以用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代替摩擦型连接的,对结构构件定位影响不大,可以节省很多螺栓,这算一项技术创新。下面谈谈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 在抗震设计中,一律采用摩擦型;第二阶,摩擦型连接成为承压型连接,要求连接的极限承载力大于构件的塑性承载力,其最终目标是保证房屋大震不倒。如果在设计内力下就按承压型连接设计,虽然螺栓用量省了,但是设计荷载下承载力已用尽。如果来地震,螺栓连接注定要破坏,房屋将不再成为整体,势必倒塌。虽然大部分地区的设防烈度很低,但地震的发生目前仍无法准确预报,低烈度区发生较高烈度地震的概率虽然不多,但不能排除。而且钢结构的尺寸是以mm计的,现代技术设备要求精度极高,超高层建筑的安装精度要求也很高,结构按弹性设计允许摩擦面滑移,简直不可思议,只有摩擦型连接才能准确地控制结构尺寸。总体说来,笔者对上述建议很难认同。2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的新进展 钢规的715节连接节点板的计算”中,提出了支撑和次梁端部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板件受拉引起的剪切破坏形式(图1),类似破坏形式也常见于节点板连接,是对传统连接计算只考虑螺栓杆抗剪和钉孔处板件承压破坏的重要补充。 1994年美国加州北岭地震和1995年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是两次地震烈度很高的强震,引起大量钢框架梁柱连接的破坏,受到国际钢结构界的广泛关注。

500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计算书

500×500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4k c012c min[0.22×24×4×1×1×21/2,24×4.07]=min[29.87,97.68]=29.87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29.868+1.4×2,1.35×29.868+1.4×0.7×2]=0.9max[38.642,42.282]=0.9×42.282=38.054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29.868 kN/m2 三、面板验算

模板设计平面图1、强度验算 最不利受力状态如下图,按四等跨连续梁验算

静载线荷载q1=0.9×1.35bG4k=0.9×1.35×0.5×29.868=18.145kN/m 活载线荷载q2=0.9×1.4×0.7bQ3k=0.9×1.4×0.7×0.5×2=0.882kN/m M max=-0.107q1l2-0.121q2l2=-0.107×18.145×0.12-0.121×0.882×0.12=-0.02kN·m σ=M max/W=0.02×106/(1/6×500×152)=1.092N/mm2≤[f]=14.742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作用线荷载q=bS正=0.5×29.868=14.934kN/m ν=0.632ql4/(100EI)=0.632×14.934×1004/(100×8925×(1/12×500×153))=0.008mm≤[ν]=l/400=100/400=0.25mm 满足要求! 四、小梁验算 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承=0.1×38.054=3.805 kN/m

对拉螺栓计算书600乘1300

梁侧模板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承04k c4k 1×[1.35×0.9×31.2+1.4×0.9×2]=40.428kN/m2 下挂部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31.2 kN/m2 三、支撑体系设计

左侧支撑表:

模板设计剖面图 四、面板验算 模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模板厚度(mm) 12 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2 模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5 模板弹性模量E(N/mm2) 4500 梁截面宽度取单位长度,b=1000mm。W=bh2/6=1000×122/6=24000mm3,I=bh3/12=1000×123/12=144000mm4。面板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q1=bS承=1×40.428=40.428kN/m q1静=γ0×1.35×0.9×G4k×b=1×1.35×0.9×31.2×1=37.908kN/m q1活=γ0×1.4×φc×Q4k×b=1×1.4×0.9×2×1=2.52kN/m M 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37.908×0.1752+0.121×2.52×0.1752= 0.134kN·m σ=M max/W=0.134×106/24000=5.565N/mm2≤[f]=12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bS正=1×31.2=31.2kN/m νmax=0.632qL4/(100EI)=0.632×31.2×1754/(100×4500×144000)= 0.285mm≤175/400=0.438mm 满足要求! 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下挂max=1.143×q1静×l左+1.223×q1活×l左=1.143×37.908×0.175+1.223×2.52×0.175=8.122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下挂max=1.143×l左×q=1.143×0.175×31.2=6.241kN 五、小梁验算

对拉螺栓(附加图片)

对拉螺栓 一、定义 对拉螺栓(对拉螺杆),用于墙体模板内、外侧模板之间的拉结,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和其他荷载,确保内外侧模板的间距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也是模板及其支撑结构的支点,因此对拉螺栓的布置对模板结构的整体性、刚度和强度影响很大。 对拉螺栓一般采用两端套丝的圆钢螺栓,又称穿墙螺栓,也有用扁钢两端留长孔用楔形铁插入固定楔紧。 二、施工工艺 1前言 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模板施工时,采用对拉螺栓固定两侧模板,对拉螺栓的定位钢筋直接与模板接触。螺栓切割后,必然是螺栓的表面与混凝土的表面平齐,这样在墙面装修时容易在此处造成钢筋透锈。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在鹏利广场C区工程施工中,采用了止水对拉螺栓的定位钢筋与模板之间放置木垫块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施工标准的特点 施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效果显著。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防水要求的剪力墙中的止水对拉螺栓施工。也可推广到其它部位剪力墙施工。 4工艺原理 在对拉螺栓中间加焊止水钢板,内档间距为混凝土剪力墙厚度减去两块固定木垫块厚度。模板拆除后,首先将对拉螺栓孔两端的木垫片剔除干净,然后用火焊将对拉螺栓齐根割掉;将孔内清理干净后用

掺硅质防水剂的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压实抹平。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工工艺流程 止水对拉螺栓加工→木垫块加工→止水对拉螺栓、木垫块安装→安装模板→浇注混凝土→剔除木垫块→混凝土表面处理。 5.2操作要点 5.2.1止水对拉螺栓加工 1传统止水对拉螺栓加工方法见图5.2.1-1。 图5.2.1-1 2改进后止水对拉螺栓加工方法见图5.2.1-2。 图5.2.1-2 5.2.2木垫块加工 木垫块一般采用现场竹木模板的边角料制作,其尺寸为长×宽×高=100×100×18mm,中间孔洞与对拉螺栓直径相同。 5.2.3止水对拉螺栓、木垫块安装

6米高800截面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施工方案

XXXXXX工程 模板 安 全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职务: 校对人:职务: 审核人:职务: 审批人:职务: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一、危大工程概况和特点-------------------------------------------------- 1 二、施工平面布置-------------------------------------------------------- 3 三、施工要求------------------------------------------------------------ 3 四、技术保证条件-------------------------------------------------------- 3 第二章编制依据-------------------------------------------------------------- 4 第三章施工计划-------------------------------------------------------------- 6 一、施工进度计划-------------------------------------------------------- 6 二、材料与设备计划------------------------------------------------------ 6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10 一、技术参数----------------------------------------------------------- 10 二、工艺流程----------------------------------------------------------- 11 三、施工方法----------------------------------------------------------- 11 四、操作要求----------------------------------------------------------- 22 五、检查要求----------------------------------------------------------- 28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9 一、组织保障措施------------------------------------------------------- 29 二、技术措施----------------------------------------------------------- 32 三、监测监控措施------------------------------------------------------- 33 第六章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35 一、施工管理人员------------------------------------------------------- 35 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6 三、特种作业人员------------------------------------------------------- 36 四、其他作业人员------------------------------------------------------- 37 第七章验收要求------------------------------------------------------------- 37 一、验收标准----------------------------------------------------------- 37 二、验收程序----------------------------------------------------------- 38 三、验收内容----------------------------------------------------------- 38 四、验收人员----------------------------------------------------------- 39 第八章应急处置措施--------------------------------------------------------- 39 第九章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41 一、计算书------------------------------------------------------------- 41 二、施工图纸----------------------------------------------------------- 5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