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语文必修五期末综合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期末综合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期末综合测试题

第1卷(39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龟(jūn)裂莞(wǎn)尔一笑栏楯(shǔn) 濒临(bīn)

B 愠(yùn)色悄无声息(qiǎo)作(zuò)坊晤面(wù)

C 筵(yán)席岁在癸丑(kuí)骄横(hènɡ) 掺和(chān)

D 蓬蒿(hāo) 长歌当(dàng)哭乳媪(yùn)凝眸(mó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金榜题名震撼嗜好伸冤

B 淡烟暮蔼文身谍血厮守

C 珊珊来迟萌孽笑靥俯瞰

D 桀骜不训慰藉寥落气慨

3.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这就是我所寻求的,它对于人生过于美好,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2)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______,我却要冒昧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

(3)场地里有许多古榕树,集中_______在石子河沿岸,是原场地最动人的风景线。A.即使/因此忽视分散B.虽然/因此忽略分散

C.即使/然而忽视分布D.虽然/然而忽略分布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学完了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之后,大家在思考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

B.多数动物不像蓑鮋的兴趣那样折中,它们只选其一:要么斑纹,要么斑块,要么斑点。C.宋徽宗赵佶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开封),移植宣和殿(《三山志》)”。

D.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怎样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面对着逆境厄运的考验,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鲁迅的回答是——直面人生。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刘和珍等青年在反动政府门前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令人敬佩。B.无论是司马迁“苟活”,还是屈原“赴死”,后人谈到他们,都充满溢美之词。

C.我很希望在这一问题上,在这一颗“基因原子弹”爆炸之前,通过我的努力与建立国际性的合作,防患于未然,杜绝灾难发生。

D.二次革命失败,很多同志殉义武昌。我是一个书呆子,既非军人,又非政客,更无直接参加革命的资格,只好弄弄长笔,长歌当哭。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着成绩的关键是与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分不开的。

B.大型肉食动物往往灵敏又胆怯,弱小的食草动物闲散而沉着,这是生存的必然要求。C.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D.我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前者在人文上远远超过了后者)的原因,就是出于这样的忧虑。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人类基因组研究

有关人士认为,“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真正的研究工作还只刚刚起步。例如“草图”中留下了许多空白需要填补,不少可能包含着重要医学信息的

空白又顽固地拒绝“泄露各自的秘密”。除了最先完成的22号染色体长臂中有3%被证明无法解读外,从那时以来完成的4号染色体也留有很多空白。此外,大约有10%的基因组由于其重复性而根本不可能测序。

据国外有关杂志报道,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漏洞依然会存在——某些基因将被忽略不计。而蛋白质作为生命分子三联体的最后一位“成员”,又是迄今为止的研究中最难攻克的堡垒。

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种差别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目前,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来跟踪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人类的大部分DNA都是“垃圾”,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的“大杂烩”。事实上,大量在维系细胞基本功能,如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例如一种古怪地取名为“声波刺猬”的基因,它对昆虫在成熟中的翅膀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相同的基因,在人的胚胎中则起着协调手臂生长和发育的作用。所以,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更为接近也就不足为怪了。例如鼠的基因与人极为相似,它的基因组一直被描述为探明人类基因组的“罗塞塔石碑”(即为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线索的石碑)。此外,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因而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看来,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正是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所以,有专家将基因比作砖块,“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

7.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研究工作仍然存在漏洞,某些基因被忽略不计。

B.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来控制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C.人类的大部分DNA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这说明“万物之灵”的人类的起源实际上也是很“卑微”的。

D.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虽然十分接近,但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8.下列对“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

B.人与老鼠的基因极为相似,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就在于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

C.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

D.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

这正是生物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佐证。

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旦科技发展到可以使我们填补上草图中的空白,所有重要的医学信息便随之“泄漏各自的秘密”,人类便真正成为了自由的人。

B.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但重要的是各自的改良和组合,从而产生了复杂的人。

C.由“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一个基因既可能构成低等动物,也可能构成人类。

D.人体解剖学使人们从宏观上了解自己,人类基因组计划则将使人们从微观上也就是说从根本上了解自己。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长,辩赡赡:丰富

B.“我书比种繇,当抗行抗:抵挡。

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信:信使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冠:位居第一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B.意甚悦,固求市之相如固斥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C.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杂然相许。

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吾尝终日而思矣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着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第Ⅱ卷(共111分)

四(22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名句默写。(任选5题)(10分)

(1)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2)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在沉默中灭亡。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3)屈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见放。”(屈原《楚辞·渔父》)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之怀抱,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6)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三闾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1)司马迁论屈原时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本诗前两句又是如何写屈平之“怨”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三、四句,历来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赞道:“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请分析这两句写景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8分)

孤独的灵魂

①在这样一个繁星之夜,我读着一本司马迁的传记,脑海中却浮现出另外一个中世纪意大利诗人的影子——但丁。我突然觉得这两个不同时空、不同种族、使用不同的语言和笔的人之间有一种微妙的、无法言说的联系。司马迁与但丁,就像距离遥远的东西两半球上空的两颗星,悬挂在人类历史的银河中,几千年过去了,依然熠熠生辉。

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联呢头顶的冥冥星空浩瀚且深邃。仿佛显示出一种历史的纵深。

③或许是灵魂和命运的相似吧。这是两个什么样的灵魂呢因为生前受了深重苦难的洗礼,而显得高贵、纯净。他们是拥护统治制度的人,不是起义领袖和宗教异端,所以没有遭到屠杀和火刑。但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独立的人格,深刻的思想,勇敢正义的灵魂,不愿为世俗、强权、暴政所驾驭和驱使,也同样遭遇了不幸的命运。司马迁因为李陵之祸的牵连,但丁因为佛罗伦萨教皇党内部白党和黑党之争的牵连,同样被他们时代的统治者判了死刑。最后,司马迁因为交不起五千万铢的赎命钱而改受腐刑。但丁也幸运不到哪去,他在全部财产充公后被驱逐,从此以后过着一种悲痛的流浪生活。

④可就是在这两个人背上命运沉重的十字架之时,司马迁写就了《史记》,但丁写就了《神曲》。关于这两本无以伦比的传世之作,人们赞誉实在是太多了。我只想借用鲁迅的话来评说《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借用卡莱尔的话来评说《神曲》:但丁用一个沉默10世纪的声音,向人民唱出他那神秘高深莫测的歌。但这两本书,连同他们的作者,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本人,在他们的时代并没有得到真诚、中肯的评价。于是,司马迁的余生中伴随带着身体上巨大的痛苦,而但丁,终究没能回到他深爱的佛罗伦萨,在56岁时,客死在佛罗伦萨北部的小城市拉文那。

⑤我们敬畏他们,崇拜他们,歌颂他们,是因为他们是世界性的伟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像世界一样宽阔,而是因为他们像世界一样深刻。司马迁与但丁,深入了两个不同的“存在”世界的核心。在中国,司马迁这个人将中国的历史追溯到黄帝,建立了中华民族的谱系,确立了我们炎黄子孙的自豪和骄傲。他的思想深入了这个民族的骨髓,他揭示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信仰和精神原则。在欧洲,但丁深入了基督教的灵魂,揭示了无所不在的创世两极因素——善与恶。欧洲人几个世纪以来都在顶礼膜拜但丁的思想,即但丁揭示的基督教道德的内涵——永恒的正义,永恒的忏悔,永恒的怜悯。

⑥就是这样的伟大的两个人,却都为他们的时代所不容。可是他们却向死而生。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而但丁说:“我们因苦难而完善起来。”司马迁用十四年的心血铸成《史记》,他的《史记》在他死后才公诸于世。而但丁,他完成了《神曲》后就去世了。仿佛他们来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带给人们这些思想,他们的思想就像是重病病人用来延续生命的氧气,一旦他们的思想用文字、木简、羊皮纸这样的物质方式保存下来以后,他们也就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几千年来,当他们同时代的人和事物如空气中的尘埃,飘散无影,而司马迁与但丁的名字和精神却是闪亮发光的。他们为自己找到了生的另一种形式。

⑦终于说到了生与死的话题。这是一个和宇宙和天空一样严肃和神秘的话题。我觉得这不仅是将司马迁与但丁联系起来的东西,而且是将整个历史伟人的命运联系起来的东西。这个哲学命题在这两个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我看来,他们本身就是一种哲学。他们的一生向我们展示的是生之重,死之轻,肉的痛苦和灵的升华。他们告诉人类和历史,我们应该轻蔑什么,信仰什么,对什么真诚,对什么漠视,对什么执着,对什么超脱。这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神秘关系,人类生存的永恒课题。卡莱尔曾经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伟人的历史,历史只是这些伟人思想的外部反应。唯物主义者说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可是,当我们现代人折服于这些几千年来依然鲜活的思想,不由自主地仰视这些伟人的时候,我们清楚: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但是伟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有删节)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两项是(4分)()()

A.文题中的“孤独”,表明司马迁、但丁二人由于具有独特的人格、过人的勇敢、深刻而超群的思想,因而一直不为人们接受与认同。

B.第②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联呢”一句,既承接上文司马迁、但丁二人“一种微妙的、无法言说的联系”,又引发下文对他们“灵魂和命运的相似”的解说。

C. 第④段引用鲁迅、卡莱尔的话,意在证明《史记》《神曲》这两部传世之作的伟大;第⑥段引用司马迁、但丁的话,意在解说“向死而生”的涵义。

D.结尾“他们为自己找到了生的另一种形式”,是指写作《史记》与《神曲》,带给人们深入骨髓的思想,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其精神永存,思想永在。

E.文章自始至终将司马迁与但丁二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着重求取两人精神方面的共同点,并探究二人的思想上的差异性。

18.文章主要写了司马迁与但丁的哪两大相似的遭遇哪一遭遇更能表现“孤独的灵魂”为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①段“司马迁与但丁,就像距离遥远的东西两半球上空的两颗星,悬挂在人类历史的银河中,几千年过去了,依然熠熠生辉”是一个比喻句。在文中另找一个这样的句子(抄写在答题纸上),说说议论性文本中这类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⑤段中“深入了两个不同的‘存在’世界的核心”的意思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运用(11分)

21.几个同学在讨论“说不尽的阿Q”时,从不同的角度简短地说了他们对阿Q的认识:(3分)

①阿Q是个破产的农民。

②阿Q生活在闭塞的旧中国农村。

③“精神胜利利法”是阿Q的性格特征。

④鲁迅写《阿Q正传》是为了唤醒沉睡的国民。

⑤阿Q 是“愚弱的国民”的典型。

在写短论时,这五句话可以整合为长句来表达。你整合的长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写句子的序号)(3分)

①由于日本的这类表现,终于激起了中韩等国家和地区规模空前的反对浪潮。

②而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日本要划中国的钓鱼岛和韩国的独岛为它的领土。

③日本政府修改教科书反复美化侵略,引致中、朝、韩三国抗议不断。

④最近几年,东亚地区“热闹”非常。

⑤日本要员屡拜靖国神社,致使三国人为之游行、断指、自焚。

⑥日本武装把中国台湾纳入它的“周边有事”范围,中国政府则严厉指责它有违邦交恢复时的承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依照示例,从司马迁、屈原、庄子、王羲之、罗素、李白、鲁迅中任选一位,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大致相同,字数可以有所增减)(5分)

冰心的《寄小读者》养育了我,从此,仇恨不能把我拉入深渊,童心能把我引入爱的天国;困难不能使我消沉,乐观能载我驶向成功的彼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4. 我们通过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本,认识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而逍遥的庄子,理解了“宁赴湘流”而不“受物之汶汶”的屈原;品味着王实甫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的泪”,见证了莎士比亚《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纯真爱情;为为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隐忍苟活”的司马迁折腰,更为喊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鲁迅而自豪……

请从以上古今中外的名人中任选一位,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B“作”应读“zuō”;C“癸”应读“guǐ”;D“媪”应读“ǎo”)

2、A (A中“伸冤”同“申冤”;B中“暮蔼”应为“暮霭”,“谍血”应为“喋血”;C中“珊珊来迟”应为“姗姗来迟”,“萌孽”应为“萌蘖”;D中“桀骜不训”应为“桀骜不驯”,“气慨”应为“气概”。)

3、D“忽略”较为正式;分布强调“布置”

4、B(A问号改为句号;C句尾引号移至括号前;D破折号改为冒号。)

5、D(A使用对象错误,“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B感情色彩有误,“溢美之词”指过分夸奖的言辞,贬义;C词义重复。“防患于未然”与后面语义重复。)

6、C(A句式杂糅,“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着成绩的关键是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着成绩是与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分不开的。”B搭配不当,应为“大型肉食动物往往闲散而沉着,弱小的食草动物灵敏而又胆怯”D成分赘余,去掉“的原因”,因为括号里已标明原因。)

7.B(是“跟踪”不是“控制”。)

8.D(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人类属于同一物种。)

9.A(“人类便真正成为了自由的人”推断无根据。)

10.B(“抗”应为“相当、匹敌)

11.D(A组中的“焉”均为兼词“于之”;B组中的“固”均为副词“坚决”;C组中的“相”均为副词,偏指第二人称;D组中的“而”均为连词,前者表承接,后者表修饰。)

12.C(①是王羲之的书法特点,③是王羲之的淡泊的性情,⑤是王羲之傲岸的性格。)13.D(“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适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回会稽治丧”“恨”古代应该是遗憾的意思而不是怨恨。)

14.(1)王羲之平常喜欢服丹食药,涵养性情,不喜欢住在京城,他刚渡过浙江,便产生了终身住在这里的念头。(3分)

(译出大意得1分;“雅”、“焉”两词,译对一个得1分)

(2)如果别人能这样入迷,不一定赶不上他。(3分)

(译出大意得1分;“使”、“耽”两词,译对一个得1分)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鲠直而着称。他擅长隶书,为古今之冠。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

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了,都显得拘紧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群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以申明其志。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笼鹅而归,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膘骑将军王述少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以待,这样过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不顾,王述深以为遗憾。”

15.(1)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不在沉默中爆发尤使我耳不忍闻

(3)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

(4)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

(6)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6.(1)诗的起句即景起兴,以沅湘的水引出屈原;又以沅湘水的流“不尽”来喻屈原“怨”的深长和厚重。(答到“比兴”手法给1分,答到“怨”的深长和厚重各给1分)

(2)诗的后两句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来描绘出一幅特定的秋日图景,引人思索,在景中让人仿佛看见屈子失意落魄、满腹遗恨的形象,含意蕴藉而又满蓄感情。

17.(4分)A(“一直不为人们接受与认同”错,后来为人们肯定与崇拜),E(文章并没有“着重探究二人的思想上的差异性”).

18.(6分)司马迁与但丁尽管拥护当时的统治制度,由于有独立的人格与思想,不愿为世俗、强权、暴政驾驭和驱使,分别被判了腐刑与死刑(或流放)(1分),司马迁与但丁分别在困境中(1分)写成《史记》《神曲》而不为时代(或时人)认同(或“真诚、中肯的评价”)(1分)。后者更能表现“孤独的灵魂”(1分)。因为精神产品与思想观念不为时代认可远远比肉体上遭受惩罚更具有孤独性,因为思想、精神的摒弃比生命的失去更具有灵魂的孤独性(抓住“思想”“精神”与“灵魂”“孤独”等关键词大体说通即可得2分)。(若认为腐刑与死刑更能表现孤独性,不管后面如何说,均减3分)

19.(4分)例:几千年来,他们同时代的人和事物如空气中的尘埃,飘散无影之时,而司马迁与但丁的名字和精神却是闪亮发光的。(符合比喻2分)使议论形象生动(或使议论形象化,或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或富有文采,或具体形象,或文质兼美,或文思畅通,或具有美感,2分)

20.(4分)司马迁“揭示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信仰和精神原则”。(2分)但丁“深入了基督教的灵魂,揭示了无所不在的创世两极因素”,或“揭示了基督教道义的内涵——永恒的正义,永恒的忏悔,永恒的怜悯”。(2分)

21.为了唤醒沉睡的国民,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生活在旧中国农村的破产的以“精神胜利法”为性格特征的愚国愚民农民阿Q的形象典型。

22.④③⑤⑥②①

23.作家与作品对应,得2分;仿写内容与作品相符合的2分;句式2分。没有作品名称不能得分;如果仿写内容与作品名称无关,不管句式如何均不得分。

24.参照200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