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概述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概述

一、当代文学的分期

以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为标志,形成不同阶段的文学特点

第一阶段:1949年—1966年

史称“十七年文学”。延续延安文艺和解放区文艺的方针和政策。

实用理性和狂热的政治激情奇妙结合,英雄主义情绪高度发扬,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普遍应用。自觉强调文学创作的政治目的性和政治狂热性。五四传统依旧存在,形成潜在的对抗。

第二阶段:1966年—1976年

史称“文革文学”。虽然和十七年文学有相似的地方,但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区别。“阴谋文化”的渗透,对十七年文学的彻底否定使文革文学呈现出“文化专制”“极端政治化”的特征。

第三阶段:1976年—1989年

史称“新时期文学”。特征:思想解放,恢复了五四文学传统。伤痕→反思→改革→先锋派→寻根→新写实→市井小说。人性、人道主题。知青文学、朦胧诗等。个人文学话语的初步确立。

第四阶段:90年代至今。

市场经济的文化背景,宏大叙事向个人化叙事的转变。主旋律、消费型、纯文学三分天下。

二、当代文学总方向的变化

1942年5月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两次讲话,这就是对后来的中国文学产生了广泛深远影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分引言和结论两部分,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工作方针等问题,中心内容是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

在40多年的时间里,当代文学的总方向在提法上发生过一些变化。1949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确定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为全国文艺运动的总方向,即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宣布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适应新形势与新任务的要求,1962年5月23日《人民日报》以社论的方式,明确提出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正确口号。此后不久,林彪、江青等却把它诬为“修正主义文艺纲领”而诛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认真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为补救“文艺为政治服

务”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缺陷,第四次文代会结束不久,《人民日报》在1980年1月26日的社论中,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口号。这个新的提法标志着党对文艺方针的重大调整,更完整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更符合文艺规律。

新中国成立前期十七年文学思潮(1949——1966)

第一次文代会

全称是“中国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到19日在北平召开;茅盾和周扬分别总结了国统区和解放区文艺的成绩;大会选出了由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联领导机构;毛泽东文艺思想被确定为新时代为工农兵服务、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文艺总方针;统一了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的新文艺运动,成立了全国文艺界的统一机构结束了中国大陆文艺界长期以来的分裂状态,起到了继承革命文艺传统,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为创造新时代文艺而奋斗的重大历史作用;第一次文代会被视为当代文学的起点。

意义:①实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队伍的大会师;②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③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④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第二次文代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确定,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五个发展阶段阶段:

(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1955年:掀起反对所谓“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1、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1951年)

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明确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和途径,提出国内的矛盾将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政治上与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在思想文化战线揭开序幕。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表达了毛泽东对历史、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立场:其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其二,文艺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其三,清除资产阶级残余与改造小资产阶级思想构成文艺界的长期任务。由此批判电影《武训传》的运动拉开序幕,这是从一场文艺论争演变为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群众性批判运动。

2、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1954年)

俞平伯是继胡适之后的“新红学派”的代表人物,20年代出版了《红楼梦辨》,对《红楼梦》及其作者、小说的艺术成就做出了独到的研究。1954年俞平伯又发表《红楼梦简论》。“新红学派”的研究方法,有繁琐考证的偏颇。1954年,李希凡、蓝翎在《文史哲》月刊发表《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并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又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资产阶级主观唯心论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期间引发了接踵而至的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的运动。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55年)

结果:胡风被捕入狱,2100人受到株连,制造了新中国罕见的冤假错案。

(二)、1956年上半年——1957年下半年:落实“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其具体内容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时间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重要意义:(1)“双百”方针的提出,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2)它是促进社会主义艺术和科学繁荣的方针,是毛泽东同志关于两类矛盾的演说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无产阶级的的阶级政策。(3)“双百”方针的提出与贯彻,有力地促进了广大文艺工作者思想的活跃和解放,文艺界迅速出现了一个新局面。(4)“双百”方针提出后的积极成果,是为文艺创作的“百花齐放”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双百”方针的影响: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三个突破:

1、敢于大胆正视人民内部矛盾,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突破了“无冲突”论的禁锢。其代表作有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李国文的《改选》、刘绍棠的《田野落霞》等

2、突破了人民内部不适用讽刺这一文学手段的囿见。体现这一突破的作品,有巴人的《况

钟的笔》、秦似的《比大和比小》

3、突破了回避描写爱情或爱情不能作为作品题材的禁区。这一方面的作品有宗璞的《红豆》、李威仑的《爱情》、邓友梅的《在悬崖上》、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刘绍棠的《西苑草》等。

简述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文学领域出现了哪些变化及成就。

答:文学创作结束了所有作家都为新生活唱赞歌的局面。现实阴暗面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为一些作家关注。

1:小说:(1)出现了干预生活的作品,如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揭露和批判了官僚主义。李国文《改选》表现了政治生活的不合理。(2)描写爱情的作品,如宗璞《红豆》探索了人的复杂情感与政治立场的关系。

2:诗歌:公木《据说,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揭露了官僚主义作风。公刘发表了描写社会生活中不合理现象的诗集《禽兽篇》。邵燕祥的叙事诗《贾桂香》反映了封建意识对新时代青年的迫害。

3:戏剧:出现了干预生活的戏剧作品,如杨履方《布谷鸟叫了》,海默《洞箫横吹》,岳野《同甘共苦》

4:报告文学:出现了暴露社会阴暗面的特写,如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和《本报内部消息》

5:文学批评:出现了深入探讨“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文章,如秦兆阳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以及探讨文学与人性的关系的理论文章,如巴人的《论诗人》和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

(三)、1957年下半年——1960年:掀起文艺界的反右斗争。

批判三种文艺界人士:

老作家:丁玲、冯雪峰、陈企霞、艾青、吴祖光等。

文坛新秀:王蒙、刘绍棠、从维熙、方之、公刘、邵燕祥、流沙河等。

一大批文艺工作者:有“右”倾嫌疑的文艺工作者。

结果:断送了贯彻“双百”方针的结果,助长了“左”倾文艺思潮的膨胀,伤害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造成当代文学的巨大损失。

(四)、60年代初期:文艺政策的调整。

四个有代表性的会议:

1、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新侨会议)。(1961年6月北京)

2、全国故事片创作座谈会。(1961年北京)

3、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广州会议)。(1962年3月广州)

4、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1962年8月大连)

(五)1962年——1966年:“左”倾思潮升级。

1、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召开,阶级斗争扩大化,由此大批文艺工作者受到迫害。

2、大肆批判“现实主义深化论”、“时代精神汇合论”、“写中间人物论”等文艺观点。结果:“左”倾思潮愈演愈烈,严重地摧残了文艺事业,直接点燃“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文化大革命革”十年文艺思潮(1966——1976)*

特殊时期形成的三种文学:

1、“阴谋文学”:是直接受制于政治,为阴谋家所控制与操纵的文学,是“文革”中的主流文学,这一类文学政治意义大于文学意义。

创作原则:“根本任务论”、“三突出”原则。“根本任务论”是“文革”文学理论的核心命题。“三突出”原则就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创作理论:“主题先行论”。是指“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走资派还在走,必须要打倒”。

2、“地下文学”:高压专制下产生的一种传抄之作。其特点:自发创作、自发传播。如:典型代表《第二次握手》和“天安门诗歌”。

3、“不完全遵从政治之命的文学”:这类文学通过种种形式抵制“左”倾思潮,维护艺术尊严,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如:小说《万山红遍》、《春潮急》、《闪闪红星》等;戏剧《万水千山》、《三上桃峰》、《园丁之歌》等;电影《创业》、《海霞》、《李自成》(第二部)等。

“黑八论”之说:“文革”期间,阴谋家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点归纳为“黑八论”:即“写真实”论、“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现实主义的深化”论、反“题材决定”论、“中间人物”论、反“火药味”论、“时代精神汇合”论和“离经叛道”论。

“八个样板戏”:“文革”期间,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等8个剧目,被江青一伙封为“革命样板戏”。

“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1958年3月,毛泽东提出“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第三次文代会认为“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最好的创作方法”,“不只适用于文艺创作,也适用于文艺批评”。

十七年诗歌

1949—1978年间诗歌发展概貌

①流派的贫乏畸变:可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角度进行审视。先来看现实主义,新中国的成立使诗人们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欢乐感、自豪感,所以“颂歌”顺理成章地成了建国

初期的主题。诗人们不对社会生活作辩证地深入观照,而是仅对生活的“光明面”浮浅地描摹,然后唱出千人一腔的颂歌。特别是“文革”期间,由于意识形态的干扰使得诗坛的现实主义从单调贫乏到扭曲畸变,诗歌成了标语口号的罗列和政治概念的堆积,从而彻底丧失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再看浪漫主义,一些人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用神话代替理想,用矫情压抑真情实感的表达,催生了大批粗制滥造和伪浪漫主义的赝品。这种伪浪漫主义在 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兴起于 50年代、风靡整个60年代的政治抒情诗也明显存在类似问题。由于往往从不当乃至错误的政治观念出发,狂热地憧憬着一种神圣伟大的“乌托邦”,脱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因而内容贫乏空洞,情感虚假不真。这种反现实的伪浪漫主义的取向,既背离了五四新文学的精神,更背离了中国诗歌的传统。

②体式的畸形化:虽然这一阶段自由体、格律体、半格律体、散文诗都还存在着,甚至还从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那里移植来了“楼梯式”或“阶梯式”。但就总的趋势来说,却同样是扭曲与畸形化。这主要表现在对民歌体的极端推崇,使其在各种体式中居于一花独尊的特殊高位,在诗的体式上也就不能不发生扭曲与畸变。

③诗美内涵的极端化:具体表现为美与善的严重分离,并把美与善分别推向其反面,变成工具和虚妄,从而失掉了美与善。首先,是竭力推崇所谓崇高美,致使审美意象贫乏单一,诗歌创作往往是从某种观念出发,用矫情代替真情实感的抒发,使诗美蕴涵由崇高沦为虚妄。其次是艺术情感的贫乏和艺术个性的泯灭,诗歌艺术情感贫乏甚至虚化。第三,由于极端地追求诗的社会功利(善),致使善与美分离并分别被推向自己的反面,使诗美逐渐沦丧,变成了政治的工具。

重要诗人诗作:

郭小川的诗:郭小川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战士诗人”。建国后先后出版了《致青年公民》(一组“楼梯体”政治鼓动诗)、《雪与山谷》、《鹏程万里》、《月下集》、《两都颂》、《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昆仑行》、《郭小川试诗选》竺十一本诗集。其中,《投入火热的斗争》(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甘蔗林-青纱帐》、《祝酒歌》、《秋歌二首》等可视为诗人的代表作。

郭小川诗歌创作特色①鲜明的时代色彩,浓烈的革命激情 : 郭小川被誉为“战士诗人”,他的诗洋溢着强烈而真挚的激情。诗人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草木,50年代,他热烈歌颂祖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黑暗永远地消亡了/随太阳一起/滚滚而来的/是胜利和欢乐的高潮。”(《向困难进军》)。60年代,他把对党、对祖国的激情化作对祖国钢都、煤都、林海、草原、边塞、海防的礼赞,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歌颂,在《厦门风姿》中诗人以浓墨重彩描绘这座地处海防前线的英雄城市“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百样仙姿、千般奇景、万种柔情”。从他的诗中,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历史的风云,而且可以咀嚼诗人关于人生、理想、生活、幸福的精辟见解。如《致青年公民》《团泊洼的秋天》和《秋歌》等

②立意高远,哲理性强:他善于将从生活中领悟到的哲理加以诗意的表现。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无论是描绘现实生活图景,还是对重大社会命题进行诗的议论,都

努力从自己的理解中提炼出闪耀着思想火花的哲理,发人深省,促人向上。如在《青松歌》中,诗人赞美青松:“活着时, /为好日月欢呼;/倒下时,/把新世界建筑。”实际上是对革命战士高尚节操和英雄品格的赞颂,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引人思索,耐人寻味。同类诗歌还有《望星空》《致大海》《白雪的赞歌》《致青年公民》等。

③艺术上博采众长,勇于创新:诗人曾努力尝试过多种体裁样式,如民歌体、新格律体、自由体、半自由体、楼梯式等,从中吸取营养,进而加以创新,以推动诗歌的民族化和群众化,更好地表达丰厚的内容,热烈的情怀。他吸取楚辞、汉赋的某些特点,融进民歌的优点,运用比兴相结合的“赋”的铺陈手法,创造了他所独有的相当格律化的诗体――“新辞赋体”。“新辞赋体”格局比较严谨,章节大致对称,大量采用铺陈排比、自然流畅、音调铿锵的长句体和短句体,铺张渲染、反复咏叹,增强了诗歌内部的严整,强化了诗的形式美、节奏美和抒情气氛,形成一种宏阔彭湃的气势。如《厦门风姿》、《甘蔗林—青纱帐》等,节奏感强而韵律鲜明,气势浩荡又婉转流畅,达到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新辞赋体”是郭小川对当代诗歌的一大贡献,在我国诗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贺敬之的诗:贺敬之既是我国当代很有影响的诗人,又是一位著名的剧作家。《乡村之夜》是他在41 年至42年在延安写的一本诗集。45年他与丁毅合作,写成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解放后,写成了《回延安》、《放声歌唱》、《西去列车的窗口》、《雷锋之歌》诗篇。其中《放歌集》是周扬在第四次文代会报告中给予高度评价的。粉碎“四人帮”后又写了《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他的诗歌特点:(1)在题材内容上,诗人善于把握和表现重大的主题。表现重大政治主题,要求诗人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对现实生活作广泛深入的艺术概括。我们从贺敬之的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能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深入观察和分析现实,把握现实生活某些本质牲。(2)贺敬之的诗歌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3)抒情与哲理交融为贺敬之诗作的又一特色。他的政治抒情诗更多采用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

李季的诗:“石油诗人”1945年,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下了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52年,发表长诗《生活之歌》、短诗集《玉门诗抄》、玉门诗抄二集《、》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礼》等。55年,出版了儿童诗《幸福的钥匙》;58年,出版了诗集《西苑草》,长篇叙事诗《杨高传》。《杨高传》是诗人一生中篇幅最长,反映生活规模最大的叙事诗。它通过杨高这一人物,集中表现了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所走过的战斗历程。长诗包括《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玉门儿女出征记》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刻划了杨高少年时代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形象;第二部写杨高青年时必名为杨红志,被捕后被救回;第三部写杨红志在建国后在石油战线的劳动热情。

闻捷 1955年“闻捷年”。《复仇的火焰》是叙事诗代表作,与李季《杨高传》乔林《白兰花》韦麒麟《百鸟衣》显示了十七年文学长篇叙事诗的最好成绩。在50.60年代诗坛的独特之处和意义:1表现边疆地区生活的组诗的发表,特别是《天山牧歌》(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边疆少数民族生活的抒情诗集)的出版,标志着具有独特风格的抒情诗人的出现。2,50.60年代诗歌歉收之后闻捷异军突起。3、建立起一种既适合时代要求又具有个人风格的抒情模式。4、敏于感受边疆地区有异于内地的文化风情,诗歌特色:(1)闻捷诗歌充满火一般的激情。他对伟大时代充满希望,对崭新的生活包含情趣,对英雄的人民无限热爱。他的诗篇大部分内容是写新时代,新人物、新生

活,能陶冶人们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健康的教育。(2)闻捷是新时代的劳动和爱情的歌手。在描写爱情生活的同时,唱出了人们对劳动生活的热爱,表现了他们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心灵。(3)闻捷是一位兼有小说家才能的诗人。他善于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铺叙故事、刻画人物,极为细腻、动人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诗的构思上,他不是胸怀,直接抒写自己强烈的感受,而是通过一个情景、一个场面,加上抒情气氛的渲染,表现出他所颂赞的人物的性格。(4)诗人十分热爱和熟悉新疆人民的生活,并从兄弟民族的民歌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使他的诗篇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

十七年散文

1949—1979年间的散文创作概貌

①抒情散文的两次高潮:第一次发生在 1956年和次年的一段时间里,表现了作家要回到个人性情、体验上的努力,并探索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第二次发生在1961年,并延续至1962年上半年。由于散文的理论建设和创作成果获得丰收,散文作家在探索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上,普遍重视借鉴我国古代散文和五四以来散文小品的艺术经验,注重诗意的捕捉、情感的抒发和语言的锤炼。

②报告文学的涌动:在主题方面,主要集中在对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英雄们的热情讴歌;歌颂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本色和中朝人民的深厚情意;报告社会主义建设的喜人成绩;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等。

③杂文的沉浮:本时期杂文主要包括 :歌颂新中国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针对人们思想问题或论说革命道理的“思想杂谈”;对官僚主义、保守主义、教条主义等错误思想和不良作风进行针砭和讽刺;针对现实发表议论,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的知识小品等。

④史传文学的生长: 50年代前期,侧重于记写英雄人物;1956至1965年,史传文学逐渐地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写作活动,形成了持续的创作繁荣;1958年,在群众文艺运动中兴起了文艺性“三史”(公社史、工厂史、部队史)的写作,记写劳动人民的血泪史、斗争史、翻身史和幸福史;进入60年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组织多方面人士撰写回忆录和自传,回忆了从晚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约半个世纪里发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里的历史事件。

一、本时期重要散文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

碧野《天山景物记》、叶圣陶《游了三个湖》、茅盾《斯德哥尔摩杂记》、峻青《欧行书简》、何为《第二次考试》、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冰心《樱花赞》;吴伯箫《菜园小记》、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王石等《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黄宗英《小丫扛大旗》、穆青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唐弢《“言论老生”》、巴人《况钟的笔》、邓拓《燕山夜话》;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在烈火中永生》、陶承《我的一家》、陈昌奉《跟随毛主席长征》、杨植霖《王若飞在狱中》;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杨朔散文创作特色

①对火红年代和普通劳动者的赞颂:杨朔总是将笔墨倾注到崭新时代背景下的普通劳动者,如《香山红叶》中的老向导、《荔枝蜜》中的老梁、《茶花赋》中的普之仁、《雪浪花》中的老泰山,他们在辛勤的劳动中寻求人生的意义,在日常的工作中体味生活的

价值,作者满怀热情地表现了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对这些无名英雄的赞美,汇成了杨朔散文乐章的最强音。

②独创的诗体散文风格:杨朔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了“以诗为文”的艺术主张,在整体构思上通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使散文境界优美、诗意盎然,使描写的景物和抒发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如《雪浪花》借浪花来表现老泰山的性格和激扬的时代;《海市》借奇异的海上幻景展现今日鱼岛生活的兴旺美好;《茶花赋》借绚丽的茶花展现出祖国的欣欣向荣。

③布局精巧,语言凝练,意境深沉含蓄:他的文章讲究“起笔”,起势不凡;中间行文跌宕起伏、往复三折,见“曲径通幽”之妙;最后“卒章显志”,骤然翻出新意,含蓄止笔;但同时又力求变化多姿,讲究修饰文辞,注重锤炼语言,如《茶花赋》中“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一“踏”一“醉”,确属形神俱现、含义丰富。

杨朔模式:杨朔是中国50、60年代的散文作家,一生致力于艺术性散文的写作,他认为散文应该“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断片,迅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其十七年的散文创作形成了其特有的模式:从写景入手,然后引出在风景中活动着的平凡人物,最后通过比兴、象征将景物和人物联系起来,升华出人民性的歌颂这一主题。这一模式对当时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扬朔散文创作的风格特色及其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他的散文创作尽管不能摆脱十年散文那种歌颂性明确的艺术主张,通过个人的散文创作实践,总结出一套经验,注重散文自身的艺术表现规律,逐渐形成建立了他的含蓄婉丽、清新俊逸的风格特色。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1)讲究艺术构思的巧妙,也善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抓住一人一事、一景一物生发联想和想象,使作品思想得到愈大愈小、愈远愈近的艺术表现,因而具有诗的视觉和诗的容量。如《荔枝蜜》。

2)善于创造意境。他的散文大多用诗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创造诗的象征、比拟的境界。如《雪浪花》。

3)讲究艺术结构。他一般采用“苏州园林”式的结构。格局不大,但波澜起伏,曲径通幽,引人入胜。如《荔枝蜜》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达到一种从单纯中求复杂,从复杂中求简练,使艺术结构与创造意境抒写愉情结合起来。

他在当代文学上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创作了全面诗化了的扬朔式散文,大大提高了散文的美学价值。

刘白羽的散文特点:1、刘白羽散文具有鲜明的革命主题、强烈的时代精神,艺术上多姿多彩的表现手法和浓郁的抒情色彩相结合,从而呈现出雄浑壮阔、热情奔放、生活画面美丽动人、革命浪漫主义浓厚的特色。2、擅长抒发强烈的革命感情。3、结构富于变化,纵横开阔,波澜层迭,格局上具有汪洋恣肆之妙。4、他的散文构成波澜常用“对照”和“反复”的手法。5、刘白羽散文语言色彩绚丽、声韵铿锵,气势雄浑,犹如宫殿楼宇,具有富丽堂皇的绚烂美。总之,刘白羽的散文常于哲理思索中含深沉,于感情喷薄中露豪迈,于结构严谨中显跌宕,于豪辞壮语中呈绚丽,这些形成了他散文的基本特色:雄浑,豪放,深沉,强烈,富丽堂皇。缺点:有时对生活的观察尚欠辩证眼光,易为一时光明的表象所迷惑,而不能看清隐蔽着的问题,因此,他的有些作品只能产生短暂的影响,而缺乏历久不衰的生命力。在艺术上,感情的渲汇有时失去节制,含蓄不够;有的作品议论过多,栩栩如生的形象描绘较薄弱。

秦牧,原名林觉夫,著有散文集《花城》、《潮汐和船》、《长河浪花集》和文字随笔《艺海拾贝》等

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秦牧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丰富博大,以“寓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于闲谈趣味中”独具特色。具体表现如下四个方面:

1)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的散文,古自神话传说,轶闻趣史,近迄时文时事,新人新貌,大至宏观宇宙,小至微观世界,远闻近睹,囊括万里。作品中有下面讴歌光明,鞭挞丑恶,也有知识筘、谈天说地、个人抒发。

2)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结合(“三性结合”)。秦牧散文善于把鲜明的思想性同丰富的知识性、生动的趣味性结合起来。他无论写什么题材,都显示出作品的思想浓烈,把富于哲理性的思想融汇于丰富的知识和浓烈的趣味之中打动读者。

3)联想深远,感情充沛。秦牧散文笔锋舒放,思绪活脱,联想深远。形散而神不散。4)语言朴素、亲切,绚丽多彩。

十七年小说

本时期中短篇小说创作概貌

①革命战争题材代表作:主要有王愿坚的《党费》、《七根火柴》,峻青的《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的《百合花》等。

②历史题材代表作:徐懋庸的《鸡肋》、师陀的《西门豹的遭遇》、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冯至的《白发生黑丝》、

③农村题材代表作:马烽的《一架弹花机》、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李凖的《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秦兆阳的《农村散记》、康濯的《春种秋收》、马烽的《三年早知道》、西戎的《宋老大进城》、王汶石的《新结识的伙伴》等着重反映农村和农民的新气象;而像马烽的《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鹃的《静静的产院》、西戎的《赖大嫂》、赵树理的《实干家潘永福》、张庆田的《“老坚决”外传》等则对农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揭示。

④大胆“干预生活”的作品: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刘绍棠的《田野落霞》、李国文的《改选》、李凖的《灰色的帆篷》、白危的《被围困的农庄主席》等。

⑤打破人性禁区、表现人性、人情的作品: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宗璞的《红豆》、丰村的《美丽》、李威伦的《幸福》、陆文夫的《小巷深处》、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等。

⑥中短篇小说创作出现短暂转机时期的作品:蒋子龙的《机电局长的一天》、李心田的《闪闪的红星》、孙健忠的《山鹰展翅》、侯建水的《路标》、张登魁的《带响的箭》等。

⑦重获新生的中短篇小说:刘心武的《班主任》、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卢新华的《伤痕》、莫伸的《窗口》、邓友梅的《我们的军长》、周立波的《湘江一夜》、王愿坚的《足迹》、成一的《顶凌下种》、李陀的《愿你听到这支歌》、宗璞的《弦上的梦》等。

主要作品分析

《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①构思新颖独特,表现重大主题:以战士向百姓借被子、保护伤员构成基本情节,以一床绣有百合花的被子为道具,表现了拥军爱民的重大主题。自然而巧妙地安排了一系列前后呼应的细节,对英雄人物的刻画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注重人物的心灵和情感的“诗化”:作者善于经营一些富于诗意的画面,让人物置身其中,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描摹人物的音容笑貌,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她笔下的人物如山野的“百合花”一样圣洁、纯朴,透着自然的情韵和独特的诗意。

③作家摆脱了“英雄”概念的束缚,小说里的主要人物身上的美好情感都得到了自由充分的表现,小说主要刻画的是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圣洁感情,但两者之间穿针引线的是小说的叙事者“我”。

(4)茹志娟具有较细腻的情感,善于把握人物内心世界的一起伏、一回旋,并以生动的细节予以表现。《百合花》中调动了“破洞”“馒头”“菊花”“百合花被子”等一系列的细节,于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颇为有益。通讯员枪筒里的菊花,他给我、“我”开饭的“馒头”,充分体现了其天真和对同志的关怀;他衣服上挂破的洞不仅再次具体表现了他腼腆的特点,也为下文新媳妇认出通讯员、缝破洞的情节埋下伏笔。而我对馒头的反应,新媳妇对破洞的处理,不仅在结构上贯穿首尾,而且成为两位女性深情表现的媒介。百合花被子则不仅是作品情节构成的重要关目,而且是完成新媳妇形象刻画、心理表现的最后一笔。

论述王愿坚的小说的特色

王愿坚是一位有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个性的作家,他的作品反映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但他又不同于其他作家的革命题材小说。他的小说特色表现在:1)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老一辈的革命家、长征途中的红军指战员、深山密林中的游击队、白色恐怖下的地下工作者是作者描写的主要对象。他把描绘革命前辈的英雄形象、宣传他们的崇高壮美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作为自己的创作基本主题。

2)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不着力写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而是全力捕捉性格发出耀眼的光辉的那一刹那,着力描写和开掘英雄人物的美的心灵和高尚情操。

3)篇幅精悍,故事动人,构思别致,笔调朴实、深沉。

“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又称“山西作家群”、“山西派”、“《火花》派”等;是由部分山西作家构成,以写农村题材小说为主的一个文学流派;起源于 40年代,繁荣于五六十年代;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赵树理的《“锻炼锻炼”》《三里湾》、马烽的《我的第一个上级》《三年早知道》、胡正的《汾水长流》、西戎的《宋老大进城》《赖大嫂》等;作品多取材于山西农村生活,反映农村变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竭力追求小说的平民化、大众化和地域性特色,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农民形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赵树理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①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进程的形象化表现:它涉及到了农村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农业合作化、集体农庄,落后人物的转变,封建习俗迷信的根除等,如《三里湾》、《“锻炼锻炼”》等。

②所塑造的“中间人物”是对现实主义的深化,是对农民形象的丰富性开拓。

③追求小说的民族化与大众化。 A . 根据农民的欣赏习惯,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写小说,故事有头有尾、首尾呼应、情节完整,一般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和经历,然后紧紧抓住某一事物突出的特征,或者人物的某一显著特征,演绎故事。

B. 吸取了大量的民间口头语言,并对民间口语进行艺术加工,使其小说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农民喜爱的口语化语言 , 体现了浓厚的地方性特色。 C 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以比较客观的角度来叙述故事 , 加强故事的动作性叙述,轻人物心理刻画,而重故事进程。

"荷花淀派" :50年代,一批追求作品诗情画意的河北作家相继出现,代表人物有孙犁,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他们的创作风格基本一致,大多以冀中地区,特别是白洋淀地区

的农村乡土人情为经,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生活现实为纬,采用现实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出一批格调优美,语言清新的优秀作品,孙犁的《荷花淀》为代表作品,所以这一文学流派称为"荷花淀派".

简述《青春之歌》的主题《青春之歌》在当代文学史上,是第一部正面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优秀作品。小说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的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林道静在锻炼成长过程中的曲折与反复,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形象地提示了在附近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烈之际,知识分子的日益觉醒和分化,热情地歌颂了党领导的清洁工的青年革命运动,正确地回答了知识分子抄录出路的问题。

林道静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林道静出生在官僚地主家庭,受过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教育,在意识的深层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印记。但她的生母又是被迫害而死的劳动妇女,她从小失去母爱,受尽封建家庭的折磨,这又形成了她富于反抗的性格,这种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她有可能走上革命之路,同时又注定了她革命化过程的艰难。为了反对包办婚姻,她依然离开了封建家庭,走向社会,但她摆脱不了黑暗势力的包围,因而想以死来来表达对黑暗世界的最后诅咒。她的这种不幸遭遇,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说明了个人反抗奋斗的软弱无力。后来她被余永泽搭救,并与之相爱、同居,但她仍然不时感到人生的苦闷。在共产党员卢嘉川的引导下,她逐渐投身于革命运动,最后,终于走出了狭窄的金丝笼,走上新的人生之路。经过农村阶级斗争的风雨和狱中的生死考验,她终于与旧我决裂,成为一名自觉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林道静所走的道路,可以说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摸索前进过程进行的一次总结,她的成长道路,十分准确地概括了 30 年代知识分子的总体趋向,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简述《创业史》的主题思想

《创业史》通过关中地区蛤蟆滩上新旧社会农民不同的“创业”道路的对比,并围绕着梁生宝领导的一个互助组建立、巩固和发展的全过程,形象地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农村发生、发展的历史,真实地表现了在“放弃私有制、接受公有制”的根本转变中,农民群众的思想、情绪,心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变化。

《创业史》中梁生宝和梁三老汉的形象创造

梁生宝是一个平凡而又高尚、踏实而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在他身上,普通农民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典型地体现了 50年代农村社

会主义新人的基本特征。作为一个普通农民,他平凡、勤劳、朴实、淳厚,生活的严峻磨练,培养了他的顽强坚韧和老成持重,也培养了他对苦难兄弟乐于相助的美德。而作为经过党培养教育的农民新一代,他身上的传统基质又升华为新的优秀品质:胸怀开阔、克己奉公、无私正直、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梁生宝性格的另一个侧面是对于党的事业的忠诚。到郭县买种子、进山割竹进行生产自救、整顿互助组、吸收白占魁入社等,都是从党的事业着想,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可贵品质。可以说,梁生宝是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英雄形象。

梁三老汉是一个勤劳、务实、耿直而又思想守旧的老一辈农民形象。作为一个老式农民,私有观念和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使他因循守旧,对梁生宝走合作化道路不能理解,甚至反感;另一方面,由于他的阶级地位、旧社会艰难的创业经历和新时代给他的美好印象,使他本能地在精神上与党和政府很贴近,作家通过描写梁三老汉矛盾对立的双重性格,既写出了私有制对老一代农民的影响之深,又写出了党对他们引导和帮助的重要性,从而揭示了引导和教育农民的重大历史命题。梁三老汉的形象概括了相当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真实地再现了老一代农民弃别私有制、接受公有制所经历的艰难、痛苦的思想历程,是一个真实度、典型性非常高的形象。

《创业史》的心理描写

作者注重对人物的心理分析,总是对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作一些提示、解说和剖析,以揭示人物深藏着的内心世界。如对梁生宝遇事爱思考的个性的描写,对富农姚士杰仇恨新社会的阴暗心理的揭露,对郭振山、改霞、梁三老汉的矛盾心理的分析都很精彩。因而,《创业史》可以说是一部表现农业合作化时期各阶段、各阶层人物形象的心理发展史。

《红旗谱》的民族风格?

答:《红旗谱》是17年历史题材小说中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史诗风格的优秀作品。它具有着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作品无论在生活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描绘、艺术手法的采用、语言的运用地结构的安排等方面,都不仅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并且结合时代精神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加以创造和发展,使之具有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的亲切朴素的民族风格。

1)在题材的选择上,作者抓住30年代中国农村革命的时代特点,准确选择并深刻反映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民族气魄的农民革命斗争。

2)在人物的描写上,作者注意发扬中国古典小说的优良传统,把人物置于斗争的漩涡中心,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刻画人物。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和行动,并运用白描、对比等多种手法来突出人物个性,还适当吸取外国的小说细腻描写之长,在某些重要之处作重点刻画或比较细腻的心理描写。

3)在斗争场景的描述上,作者不但运用环环相扣的大小生活故事展开情节,而且善于把激烈的阶级斗争与北方的农村生活习俗、自然风光结合起来描写。

4)在结构方式上,作者有意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形式,运用相对集中的短章节结构安排方法,六七千字一幕。

5)在语言运用上,作者坚持用群众化、个性化的语言,富于民族色彩和生活气息,散发出泥土的甜味。

从上述几方面可以看出:《红旗谱》的确是一部有着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正是因此,茅盾在第三次全国文代会上的发言对《红旗谱》和艺术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分析朱老忠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义。

答:一、朱老忠是一个横跨新旧两个时代,在不断的斗争中找到了前进方向并为之奋半的革命农民英雄形象。在他身上,交流着两种血液——我们光荣祖先那种刚强勇敢,说干就干的战斗传统的血液和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新鲜血液。

二、他的性格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1)嫉恶如仇,刚勇而坚韧。如他到关东后挖参、打鱼、淘金,30年后带着媳妇和两个儿子回故乡。当他下车后在车站上遇上严志和,听说冯老兰现在还是那么霸道,他猛然放开铜嗓子说:“他更加厉害了?好,出水才看两腿泥哩!”。这说明他嫉恶如仇。他斗争有韧劲。当革命处于低潮时,严运涛被捕入狱,朱老忠要往济南探监,临行前他交代涛他娘、春兰等,男人不在,万事要小心,暂时忍过去,等革命的高潮到来。

2)豪爽正直,仗义而友爱。作品在这方面同样作了生动而深刻的描写:例如:他义助朱老明,阶级还必须谊深,朱老忠回乡后见朱老明三告冯老兰,弄得倾家荡产眼瞎身残,就掏出十块钱对朱老明说:“你先治病,别的我打发孩子们送来!”从这看出他是慷慨仗义之人。

三、典型意义:朱老忠特有的出身、仇恨、经历、品质、性格,尤其是他的成长过程,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国农民应走的道路。他的性格是党的教育和培养。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思想才能得到升华,品质才能得到提高,性格才能得到发展,朱老忠所走的道路,是我国亿万农民的革命斗争道路。

十七年戏剧

本时期戏剧创作发展取得的成就

①推陈出新”的戏曲变革: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导下,出现了两次戏曲变革高潮。第一次是在 1949至1957年,主要任务和成就体现在对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1958至1976年,以京剧现代戏改革为标志,戏曲发生了第二次重大变革,出现了新的高潮。吴晗的《海瑞罢官》、田汉的《谢瑶环》、孟超的《李慧娘》是60年代初诞生的优秀新编历史剧。

②高潮迭起的话剧创作:建国初期,话剧走在关注新生活的前列,老舍的《龙须沟》被誉为反映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生活的开山之作;胡可的《战斗里成长》描写了全国解放前夕部队生活。在 1956至1957年,出现了“第四种剧本”浪潮。杨履芳的话剧《布谷鸟又叫了》,反映了农村青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新思想。岳野的《同甘共苦》、海默的《洞箫横吹》,赵寻的《还乡记》等作品都属于“第四种剧本”。老舍的《茶馆》则被视为“第四种剧本”中最优秀的剧作。1958至1962年间,历史剧的创作和评论异常活跃,产生了大量优秀或较优秀的历史剧,如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老舍的《神拳》,曹禺等人的《胆剑篇》,朱祖贻、李恍的《甲午海战》等等。而沈西蒙等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则是“教育剧”方面的较为优秀的作品。

③辉煌一时的新歌剧: 1953年起,新中国歌剧开启了专业化和建立剧场艺术的历史帷幕,李伯钊创作的《长征》,是在歌剧舞台上表现领袖形象的首度尝试。

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的“剧诗”风格

①从剧本内容看:在充分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作者以“蔡文姬就是我”为创作基点,发挥高度的想像力,将蔡文姬独特的人生经历,安排在尖锐的矛盾漩涡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剧情跌宕起伏,摇曳生姿,把这位才华盖世古代女诗人的命运写得楚楚动人,充满诗意。

②从人物设置看:不仅蔡文姬是一位诗人,剧中的另一位主要人物曹操也是一个诗人和文学家,剧中穿插的有关论说诗文的场景,也强化了该剧的“剧诗”色彩。当然,最为典型的还是剧作家根据时代需要对曹操的“反案”,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胆识,使全剧更具浪漫主义特征。

③从剧本的文字风格看:剧中的人物对话,大多是诗一般的抒情语言,尤其是在揭示人物内心矛盾时,更用大段的抒情诗般的内心独白。缠绵哀怨的《胡笳十八怕》贯串全剧,增添了作品浓厚的诗意。最后的一幕那首《重睹芳华》更是把全剧的抒情气氛推向了高潮。

1.分析《关汉卿》一剧的主题思想

《关汉卿》是田汉在1958年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周年而创作的11

场话剧。剧本以关汉卿的杰作《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为中心线索,生动地展示了元朝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愤怒地抨击了贪赃枉法、专横残暴的元代官吏和权贵,歌颂了人民艺术家关汉卿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呼号斗争的崇高精神。2.分析关汉卿形象,并体会在这一人物身上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关汉卿》一剧中的关汉卿是个人民艺术家的形象,他具有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呼号斗争的崇高精神。关汉卿具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铮铮铁骨。田汉在塑造关汉卿形象时,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思想感情。田汉是现代大戏剧家,他也是一生为人民利益而呼号斗争,创作了许多暴露旧时代黑暗和人民苦难的剧本。他在创造产汉卿形象时,无疑是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渗透于人物,因而使关汉卿形象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关汉卿》的结构艺术*

在情节结构上,作者采用了戏中戏的艺术手法。戏中戏就是《穹娥冤》。剧本紧紧围绕关汉卿写、演、看《穹娥冤》来展开情节,通过创作——演出——观看《穹娥冤》,把人民群众的冤、恨、反之情表现出来,把作者、演员、观众等各种人物的命运和遭遇表现出来,剧情环环相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物性格也在富有传奇性的剧情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艺术特色

1、采用戏中戏的结构手法,是本剧的主要艺术特色。作者围绕杂剧《窦娥冤》的写——演——再演的过程组织故事,使人物、情节、矛盾、波澜依次出现,高潮迭起。而人物性格就在戏剧冲突不断展开中得以表现。“写”是情节的发端,为平民百姓伸冤是写的动机。因商量写和演,引出演员朱帘秀、作家杨显之等人。因企图阻挠《窦娥冤》写作,引出叶和甫。接着因“演”而展开尖锐的戏剧冲突,一方是关汉卿、朱帘秀等,另一方是阿合马等,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把情节推向高峰。最后,围绕着“再演”,矛盾进入了高潮。阿合马见台词竟然不改,恼羞成怒,把关、朱投入大狱,并挖掉赛帘秀的双眼……。整个剧情发展舒卷自如,浑然天成,表现了黑暗时代人民的冤、恨、反,歌颂了为呼唤光明而献身的精神。

2、诗情与剧情融合,是本剧又一艺术特色。田汉是杰出的戏剧家,又是著名的诗人,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