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荷才露尖尖角 杨万里《小池》及赏析

小荷才露尖尖角 杨万里《小池》及赏析

小荷才露尖尖角 杨万里《小池》及赏析
小荷才露尖尖角 杨万里《小池》及赏析

小荷才露尖尖角杨万里《小池》及赏析

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

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

的上头。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赏析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

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

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

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

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

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

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

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

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

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

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

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

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体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

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

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

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

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

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

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

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

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

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美术家朱宣咸以杨万里《小池》诗意而创作的

中国画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形象与生动地反映了这个诗情

画意。

黄梅地质

黄梅地理环境优越,位居大别山尾南缘,鄂皖赣三省交界,南临长江黄金水道,扼八方之要衢,自古称“七省通衢”、“鄂东门户”。,地势北高南低,高低相差1234.5米,山地、丘陵和平原、湖区面积各半,呈三级阶梯倾斜。源于山区的古角、垅坪、小溪、考田四河,自北向南流入龙感、太白二湖。古角、垅坪、考田三水库高踞北部山区,干支渠依地势分布于上半个县的丘陵地区。长江流经县南长达58.87公里,沿江有小池、二套口、李英等港口。县城为鄂皖赣毗连地区公路交通重要枢纽,小池镇与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为九江长江大桥北岸桥头堡。 本县自然景观秀丽,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6.7℃,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有利于发展农、林、牧、渔、旅游各业,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尤以磷、铁矿为最。自然灾异频繁,旱涝灾害更是常见。自上乡三大水库,下乡四大排灌闸及其配套工程建成后,旱涝保收面积居全地区第一,基本实现水旱无忧。 (一)地质 1、地质发展史 黄梅县位于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壤部位,大体以潘家河、柯家岭、茨林、大河一线分野,其北侧属秦岭褶皱系东部南缘部分,基底岩性为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属加里东运动的产物。至燕山晚期,有大量的酸性岩浆侵入,造就县北部山区的地貌景观。其南侧属下扬子台褶带的北缘。在震旦纪以前,下扬子台褶带是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当时华夏陆台和华北陆台连接一块完整陆台。震旦纪一志留纪期间,江南古陆上升,两个陆台之间的下扬子台褶带相对下沉,海水由南面侵入,此时下乡为浅海,因而沉积志留系页岩。到志留纪末期,地壳普遍上升,海水退出,下扬子台褶带形成为山前凹地。沉积的堆积物有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粘土质页岩,这就是泥盆纪上统五通石英砂岩建造,与志留纪页岩呈不整合接触,这是加里东运动的产物。石炭纪开始,下扬子台褶带继续下沉,海水已大面积侵入。此时,下扬子台褶带在古生界已不是地槽,而是广阔的海陆交互地堑。其中沉积中统黄龙群厚层状屑岩,富含古生物的海成石灰岩及二迭纪茅口组合含燧石结核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二迭纪早期,海的范围逐渐缩小,下扬子台褶带形成一个靠近江南古陆的海湾,部分地方海水淡化,因而沉积茅口组上部的硅质岩,至晚期下扬子台褶带普遍上升,大羽羊齿植物生长茂盛,形成龙

小池古诗 杨万里

小池古诗杨万里 导读:《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出现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一定很有印象的吧,我们来看看。 《小池》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爱惜。 3、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4、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5、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6、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说明: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词。

其中“惜”、“爱”、“尖尖”在读的时候应拉长一点声,体现出那种意境来; 最后“立上头”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使听者回味无穷。 鉴赏: 此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

《小池 》杨万里.拼音版

小xi ǎo 池ch í 【宋s òn ɡ】杨y án ɡ万w àn 里l ǐ 泉qu án 眼y ǎn 无w ú声sh ēn ɡ惜x ī细x ì流li ú,树sh ù阴y īn 照zh ào 水shu ǐ爱ài 晴q ín ɡ柔r óu 。小xi ǎo 荷h é才c ái 露l ù尖ji ān 尖ji ān 角ji ǎo ,早z ǎo 有y ǒu 蜻q īn ɡ蜓t ín ɡ立l ì上sh àn ɡ头t óu 。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注 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白话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鉴赏】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黄梅-特产介绍

黄梅特产简介黄梅鱼面明朝时作为贡品连年上贡朝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色白如银,条细如丝,越煮越清,面越透明,口感鲜嫩,色味俱佳。黄梅鱼面问世以来,深受食客欢迎,适合各种年龄阶层的人食用,其烹调方便,可油炸,生炒,热煮。并可陪辅各种肉类和素菜,使主菜更为增色。易贮耐存,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特点:条细如丝味道鲜美柔韧皆可 黄梅豆米茶芳香四溢,润喉爽口,香甜回荡,清心明目,提神益气,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黄梅豆米茶是盛于黄梅一带的传统民间饮品,始于公元1777清朝乾隆年间,因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家家户户用于招待宾客,又因其主要原料“芫荽”在黄梅乡土话中接近于“元宵”,由此得名。每到春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备有此茶,分成两个碗装,新鲜香菜用盐腌一下放在一个碗内,有人来串客,就冲泡给客人喝,自家饭后吃油腻了也冲泡喝。 特点:清香四溢,民间饮品,历史悠久。 黄梅大蒜种植历史悠久,行销九江、河南、河北及东北各省。1949年以前,黄梅大蒜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年产大蒜250万公斤以上。其品种有“独蒜”、“头广”、“二广”、“苏

蒜”。“独蒜”特征为鳞茎不分瓣,个大、色白、肉厚、辛香味较淡;“头广”个小色红,内分5-7瓣,辛香味较浓,又称香蒜;“二广”色微红,个小,内分4-6瓣,味与“头广”无异;“苏蒜”蒜陀大而白,又称“白蒜”,辛香味较淡。 特点:肉厚色白个大 黄梅粉丝产地是湖北省黄梅县。黄梅粉丝用蚕豆、绿豆等加工精制而成。黄梅粉丝始产于明末清初,具有韧性强、丝直均匀、洁白晶亮、耐烹煮、不浑汤、不易断等特点。黄梅粉丝远销英国和东南亚各国,为黄梅传统出口产品。 始于明末清初韧性强丝直均匀 太白湖藕——明代被列为贡藕。产地系黄梅太白湖。该湖之藕与众不同,折断之后“九孔十三丝”。明代皇帝朱元璋未开国之前,兵败太白湖时,曾吃过太白湖藕,终生难忘,登基后命每年农历八月初一采第一批藕进贡,后称太白湖藕为“贡藕”;清代被列为慈禧太后菜谱。太白湖藕鲜嫩洁白,脆爽香甜,生食熟做,花样众多,长吃不厌。太白湖藕精制成藕粉后,远销日本、美国、香港等地。 特点:脆爽香甜生食熟做贡藕 黄梅独山红苕为黄梅的特产黄梅独山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独山红苕具有个头均匀,表皮光滑,颜色鲜亮的特点。

《小池》赏析

《小池》赏析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敏感的心灵,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他们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红领巾广播站《诗文鉴赏》栏目又按时开播了,我是李芳。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是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的诗意境鲜明,通俗清新,流畅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歌创作按照广学博取、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一个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诚斋体”特色诗风,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溪回路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晚归遇雨》),“绿萍池沼垂杨里,初见芙蕖第一花”(《将至建昌》)等,都表现了“诚斋体”在创作方式上的特点,从而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他所写的诗,多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

川怕见君”。杨万里著作甚丰,相传有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

黄梅县的地理状况和经济状况

黄梅的地理状况和经济状况 地理位置 黄梅县位于湖北省东端,大别山尾南缘,长江中下游结合部北岸,为鄂、赣、皖三省交界。地跨东经115度43分至116度07分,北纬29度43分至30度18分,东西最大宽度37公里,南北最大长度6l公里,总面积为1645平方公里。东与安徽省宿松县接壤,西与湖北省武穴市毗连,南与江西省九江市区隔江相望、一桥相连(即九江长江大桥),北与湖北省蕲春县山水相依。地当要冲,四通八达。史称吴头楚尾,荆扬咽喉,可北走京华,南驰百粤;今枢连鄂皖赣3省,连华东与华中两大经济区。 地质条件 黄梅县位于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壤部位,地势北高南低,阶梯倾斜。北部山地属大别山脉,为其东端尾部,山高岭峻,绕县境北部东北西三面,绵亘百里,形成天然的北风屏障。丘陵垂系其下,如冕旒然。再下为湖泊,横贯县境中部,更下为平原,滨临长江。最高点为西北黄梅、蕲春边界的云丹山(俗名烂泥滩,又名大头坡),海拔1244.1米,最低点为小池区关湖乡,海拔9.6米,高低相差1234.5米。 水文气象条件 黄梅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四季光热界线分明。全年太阳辐射量为106.49-113.31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时数为1913.5-2161.5小时,西北部日照高于东南部,全市日照率为43-49%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5.7℃-17.1℃。全年无霜期在237-278天之间。年平均降雨量1223-1493毫米,年降水总量222.37亿立方米,降雨日数(≥0.1毫米日数)在115-147天之间。光照丰富,雨量充足,是植物生长的有利条件。但气候要素分布不均匀,也常有洪涝、干旱、低温冷冻、高温为害。 自然资源 黄梅水域广阔。河流、湖泊、水库众多,塘堰密布,共计河流34条,大小湖泊29个,大中小型水库24座,长江水道59.2公里,全县可利用水资源装机2万千瓦。 黄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磷矿探明储量1300万吨;铁矿储量5800万吨,品

小池教材解析

《小池》教材解析 镜坝镇爱民小学黄琼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古诗两首中的《小池》,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的实施方法四个方面为大家进行解析。 一、教材分析 《小池》是第四单元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主要讲的是有关夏天的课文。其主题是“快乐夏天”,内容丰富,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写夏天情趣的,还有写夏天的气象知识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通过这些课文,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向往。 《小池》作者杨万里,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小池》的大意是:泉眼珍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倒映在水面的浓密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嫩绿的荷叶那尖尖的小角刚露出水面,就有蜻蜓飞来落在上头。这首诗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 这首七言绝句《小池》写的是夏天荷塘的景色,“小荷、蜻蜓”为荷塘增添了几分生趣和诗意。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练,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更是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美景图,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夏天有了自己的认识,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法,有的学生不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有蚊子等等;也有的学生很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吃冰棍和西瓜等等。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而且,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由表达的自信,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低年级阶段三维目标的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将本首古诗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如下: 1、知识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师生合作,朗读悟情。

小池杨万里古诗教案

小池杨万里古诗教案 设计理念: 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教学重点放在读、背和识字写字上。我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了这一课的设计教学: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要来自于兴趣。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学习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因此,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不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末,都应把激发学生兴趣当作重中之重,我设计了谈话、奖励、表演、比赛等手段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二、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引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三、识写结合,加强学生的书写指导。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书声琅琅,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充分地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到读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这首七言绝句《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美景图,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3、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 然的情趣。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杨万里的《小池》。让他带着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笔下的小池吧。 2介绍作者: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全诗。 学生一边听,一边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2、跟读古诗。 1、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你好像看到了小池的哪些景物, 2、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描述想象的画面 A、泉眼也很爱惜它的细细的泉水,不让它们多流一点儿似的,泉水就慢慢地,无声无息地流出来,这样的泉水应该怎样画,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声音也是可以画画的,咱们来读一读,让老师感受到这静静的、细细的泉水。 B、在夏日的日光下,池塘里这一片柔柔的池水你喜欢吗, 是啊,连树阴都喜欢得投进了池塘的怀抱了,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的心情把这柔柔的池水,这静静的景色读出来~

黄梅县基本情况简介

附件1: 黄梅县基本情况简介 北枕巍巍大别山,南襟万里长江水。“鄂东明珠”黄梅县就镶嵌在这块钟灵毓秀、物阜民丰的山水宝地之中。全县版图面积1701平方公里,总人口98.9万。现设黄梅、孔垅、小池、濯港、新开、蔡山、五祖、停前、下新、大河、分路、独山12个镇,杉木、柳林、苦竹、刘佐4个乡,共有479个行政村和38个社区。 区位独特的“鄂东门户” 黄梅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东临宿松,南望九江,西接武穴,北连蕲春,是湖北最早看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境内小池滨江新区是湖北长江第一站。京九、合九铁路在此交汇,沪渝、福银高速穿境64.6公里,长江水道过境59.2公里,两座九江长江大桥飞架天堑;105国道、柳界公路、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短短两个小时车程之内,可南往九江、南昌,西北至武汉,东抵合肥, 4个小时可达南京。这里是长江经济带和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湘鄂赣“中三角”战略中鄂赣互联的黄金节点,也是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结合部。 人文厚重的“千年古邑” 建县于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因域内有黄梅山、黄梅水而得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因地处吴头楚尾,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激荡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黄梅文化现象。黄梅是佛教禅宗发祥地、黄梅戏发源地、红十五军诞生地和国家级龙感湖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和挑花之乡。“黄梅戏”、“黄梅挑花”和“佛教禅宗祖师传说”是我县靓丽的三张文化名片,均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县现有旅游景点200多处,景区6处。西山挪步园云雾缭绕,幽静清新,实属避暑胜地;蔡山晋梅花开二度,老而弥香;四祖寺、五祖寺、妙乐寺,寺寺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池》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池》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池》知识点 【原文】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吝惜。 3.照水:映在水里。 4.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5.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6.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

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荷叶,未展开的荷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今译]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赏析]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所以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练习题】 1、请你说说“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比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惜”字和”爱”字用得好在哪里?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

黄梅特色1 方言

黄梅方言 黄梅,位于湖北省最东端,连赣接皖,地处吴头楚尾,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这里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所以又有黄梅戏故乡之称。黄梅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因山上多黄梅树而得名,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她南临浩浩扬子江,北依巍巍大别山,往北群山起伏,东南湖港交错,县城以下平川百里,全县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全县16个乡镇,512个行政村。黄梅贾昌,七省通衢,是京九铁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是昌九经济走廊与皖江经济走廊的连接点。她上起三峡,下承浦东,成为华东、华中地区的金三角。京九、合九铁路在黄梅交汇,全长73公里,105国道纵贯南北,沪蓉、京福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江黄金水道过境58.86公里,九江长江大桥飞跨南北,境内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形成了新的九省通衢之地,成为通江入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 由于黄梅县幅员辽阔,方言种类甚多,甚至每个乡镇的方言都有所区别,但其主要分为上乡话和下乡话,上乡话与下乡话的划分以孔垅镇为界,孔垅镇以北为上乡,孔垅镇以南为下乡,并且在语言上有很大的差异。上乡话以城关方言为代表,下乡话以小池方言为代表。黄梅方言由来已久,已无从考证,很多词汇现已不知道它的原字词是什么,在本汇编中所例方言字词也就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的含义了,我们只能是取它的读音。 黄梅话中有很多语汇非常经典,作为地方文化有必要继承和发扬。 梳理1 一、称谓篇 我恩哦(连读) 你恩 他Kai(上乡)、Kei (下乡) 我们恩哦带地(上乡)、恩哦队地(下乡) 你们恩带地(上乡)、恩队地(下乡) 他们Kai带地(上乡)、Kei对地(下乡) 父亲罢把、(过去叫爹)、老头儿(下乡) 母亲恩妈 爷爷嗲dia(上乡)公(下乡) 奶奶奶(上乡)婆(下乡) 外公嗄公嗲dia(上乡)、嗄公(下乡) 外婆嗄婆奶(上乡)、嗄婆(下乡) 舅舅母(第二声) 舅娘:舅娘(上乡)、舅姆娘(下乡) 小舅子:母舅(上乡)、恩阿儿母舅(下乡) 小姨子:姨娘 中年妇女:假乃(上乡)、嫂儿(下乡) 老年妇女:奶奶(上乡)、老码儿(下乡) 姐姐:假(上乡)、姐(下乡)

《小池》赏析

《小池》赏析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敏感的心灵,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他们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红领巾广播站《诗文鉴赏》栏目又按时开播了,我是李芳。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是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的诗意境鲜明,通俗清新,流畅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歌创作按照广学博取、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一个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诚斋体”特色诗风,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溪回路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晚归遇雨》),“绿萍池沼垂杨里,初见芙蕖第一花”(《将至建昌》)等,都表现了“诚斋体”在创作方式上的特点,从而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他所写的诗,多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杨万里著作甚丰,相传有诗2

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

小池家园还建区水月庵·河桥社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小池家园还建区水月庵·河桥社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建设单位:湖北小池滨江新区城市综合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黄冈市金地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2014年06月 目录 文本部分 第一章工程概况0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0 第三章建筑设计3 第四章结构设计6 第五章给水排水设计9 第六章电气11 第七章消防设计14 第八章环境保护17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小池家园还建区水月庵·河桥社区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湖北小池滨江新区城市综合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1.3项目拟建地点 黄梅县小池镇水月庵社区、河桥社区 1.2建设规模与内容 1、建设规模 征用土地面积202750㎡(约304.2亩),新建城市旧住宅(棚户)改造还建小区两个,新建安置房2500套,房屋建筑面积287828㎡。 2、建设内容 拆迁旧住宅(棚户)居民2500户,拆迁房屋面积230400㎡。新建安置两个小区,项目总用地面积189203.03㎡(约283.8亩),总建筑面积278128.48㎡,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20283.08㎡,(多层105887.08㎡,小高层114396㎡)、车库及储藏间28169.95㎡、村委会及其他配套公建29675.45㎡,安置棚户居民2504户,新建停车位(库)1440个。其中: (1)A区(水月庵安置区) 规划总用地面积152730.6㎡(约229.1亩)。总建筑面积223509.68㎡,其中住宅177021.22㎡(其中多层62625.22㎡,小高层114396㎡)、车库及储藏间22156㎡、村委会及其他配套公建24332.46㎡,安置棚户居民2080户,新建停车位(含底层停车位)

小池

《小池》教学设计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一、教材内容分析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内容浅析: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 2.作者背景 杨万里(1124-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人称“诚斋体”。诗的内容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 3.注词释义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端。 4.古诗今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小池》,能够准确掌握杨万里的背景以及诗歌创作特点。 2、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的古典美意境。 3、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爱好美好事物的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小池》,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杨万里小池改写

杨万里小池改写 第一篇:《杨万里《小池》阅读训练附答案》 杨万里《小池》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因为小,故称泉眼。②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③尖尖角:还没有放开的嫩荷叶的尖端。一、(1)这首诗清新活泼,情趣盎然。请你展开合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2)诗的三、四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3)这首诗写景很别致,能 体现“小”的景物有哪些?(4)请你说说“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比喻义。(5)“惜”字和”爱”字用得好在哪里?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人们常用来赞美什么?二、 (1)小池风物有哪些特点?(2)诗紧紧围绕试题“小池”来选 择景物,试做简要赏析。 (3)这首诗歌有什么深刻寓意?请用一句话表达。(4)在这首 小诗中,“小池”是一个具有怎样意境的所在?请作简要的赏析(不 少于60个字)。【参考答案】一、(1)(准确体现原诗

的意思,1分;语言具体形象,1分。共2分)示例:清幽静谧的小池里,澄澈透明的水流从细小的泉眼中缓缓而出,轻轻悠悠,悄无声息;柔和煦暖的斜阳下,池边的绿树将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晶莹剔透的水面上,风姿绰约,媚态可掬。池水无声人有情,好一幅小巧精致、柔美和谐的宜人画面! (2)(赏析角度合理,1分;语言流畅,清楚明白,1分。共2分)示例:这两句诗选景角度巧妙自然,极富生活情趣。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3)泉眼、细流、尖尖角、小池(题目)(4)比喻新人崭露头角杨万里小池或新生事物刚刚出现。(5)诗人以一个”惜”字和”爱”字赋予泉眼、树荫以人的感情。泉眼爱惜,树荫爱恋,富有情趣。这句诗常被人们引用来赞美年轻人在学业、事业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初露头角,前程远大。 二、(1)(①小巧,所选风物均有“小”的特点,泉眼,细流,小荷,、尖尖角,尖尖角上的蜻蜓自然是小蜻蜓,再加上“小池”,总体形象小巧玲珑。②灵动,“惜”“爱”“露”“立”写出池中风物的动态美。③有情感,泉眼对细流的“爱”,蜻蜓对小荷的期盼和依恋,都饶有情趣。)(2)(用“眼”形容泉小,用“无声”说明流细,“尖尖角”说明荷叶初生,也突出了小蜻蜓为小动物。作者所选景物小巧、天真、有趣。)(3)(新生事物虽稚嫩但充满生机。)(4)小池是一个清幽、精致、温馨,充满生机和情趣的所在。一眼清泉,汩汩细流,喷也无声,流也无声——恬淡安谧。小小荷花,蓓蕾初成,

黄梅县 简介

黄梅简介 湖北省黄梅县位于湖北省东端,大别山尾南缘,长江中下游结合部北岸,为鄂、赣、皖三省交界。东与安徽省宿松县接壤,西与湖北省武穴市毗连,南与江西省九江市区隔江相望、一桥相连(即九江长江大桥),北与湖北省蕲春县山水相依。地当要冲,四通八达。史称吴头楚尾,荆扬咽喉,可北走京华,南驰百粤;今襟鄂皖赣3省,连华东与华中两大经济区。地跨东经115度43分至116度07分,北纬29度43分至30度18分,东西最大宽度37公里,南北最大长度6l公里,总面积为1645平方公里。县治黄梅镇,西北距湖北省会武汉(公路)253公里。 黄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称黄梅县,距今有1450年历史。黄梅是驰名中外的佛教禅宗圣地,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是鄂东红十五军诞生地,还是闻名全国的“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武术之乡”、“戏曲之乡”、“挑花之乡”、“佛教之乡”。“唯楚有才,鄂东为最”。这里诞生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哺育了明朝哲学家瞿九思、兵部尚书汪可受;清朝探花、一代廉臣帅承瀛;走出了中国近代哲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汤用彤,著名民主人士、民革

中央秘书长梅龚彬;孕育了当代教育家、独树一帜的文学巨匠废名(冯文炳),中共湖北省委书记赵辛初、前中共中央团委第一书记、现湖南省副书记、湖南省省长周强等。古往今来,群星灿烂,无不显现这是一块充满灵气、绚丽而文明的热土。 黄梅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破额山前的四祖寺重建如初,距寺不远的灵润桥、毗卢塔,造型奇特。驰名中外的五祖寺,始建于唐,盛于宋,是我国佛教禅宗的主要圣地。西山挪步园云雾缭绕,幽静清新,崇山峻岭之中,宾馆楼房林立,实属避暑胜地。被誉为中华古梅寿星的蔡山晋梅,比浙江天台山的隋梅还年长300岁,堪称稀世之宝。还有新石器时代的塞墩遗址,汉代英布王城址,南北朝时参军鲍照墓,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墓,宋代乱石塔、朱元璋题匾天下第一山的意生寺等,都是著名的古迹,这些已与江西的庐山、石钟山、龙宫洞以及安徽的天柱山、九华山、黄山等旅游胜地连成跨省旅游网络。 黄梅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水陆便利,素有“七省通衢”之称。京九、合九铁路在此交汇,境内设有5个客货站;万里长江黄金水道过境58.86公里,九江长江大桥飞架天堑;京福、沪蓉两条高速公路穿境64.6公里,设立4个进出站口;105国道、柳界公路、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从黄梅县城驱车向南25分钟可到九江,2小时可到南昌;

小池-古诗-赏析

小池-古诗-赏析 古诗《小池》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小池》鉴赏 古诗《小池》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小池___杨万里

(一)《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宋朝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 译文: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作品鉴赏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⑵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⑶林樾(yuè): 指道旁成阴的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年),清代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赏析 诗的艺术表现是成功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从"振林袍"到"闭口立",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起伏,一个多么强的跌宕 !"此时无声胜有声"。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大概诗人认为,只有这样的诗才能更好地直抒性情吧!顺便提及这是一首古绝。古绝与今绝 (古称律绝)的区别是前者多用仄韵不讲究平仄格式后者反是。这首诗用是入声韵也不讲究平仄所以是古绝。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古诗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翻译赏析

古诗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翻译赏析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是作者宋朝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前言】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翻译】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b/526htm。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