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滴水成冰。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

3.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氧分子。

4.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离子的是2H+。

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火焰的焰心部分。

6.下列物质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7.不同种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原子含有不同的质子数。

8.下列物质中的“Cl”的化合价是“+5”的是KClO3.

9.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分子。

10.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食盐水。

11.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化学反应是量筒。

1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13.市售补钙食品中的“钙”是指钙离子。

14.在XXX→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种类。

15.鉴别三个集气瓶中的无色气体分别是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最简单的方法是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7.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非金属元素的是:

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硫酸。

19.在T℃时,物质A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克,则在T℃

时的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液=1∶10.

20.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氧化铝(AlO)。

2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分子能够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此外,分子质量通常比原子质量大,分子间有空隙,而原子间没有空隙。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而原子不可分。

22.如果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可以用湿抹布盖灭火。

湿抹布的主要作用是降温和隔绝空气,从而防止火势蔓延。

23.2Mg + O点燃,2MgO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4.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但并不一定是纯净物。氧化物是一种化合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5.氧气能够与红磷反应,这是氧气的一种化学性质。此外,氧气是无色无味的,密度比空气大,但不易溶于水。

26.人用食物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家庭用煤气做饭、办公室用空调取暖、工人用炸药拆除危旧建筑等都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

27.铁丝燃烧后,其固体质量应该减少,而不是增加。因此,铁丝燃烧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其他选项,如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消失、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碱式碳酸铜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小,都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8.2A + B = 2C + D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题意,10克甲与11克丙的总质量为21克,因此丁的质量为(25-21)= 4克。化学式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因此10克甲的摩尔数为10/30 = 1/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1摩尔甲需要1/2摩尔乙参

与反应,因此乙的摩尔数为1/6.同理,丙的摩尔数为11/44,

丁的摩尔数为4/18.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应该满足这些摩尔比

例关系,因此2A + B = 2C + D是正确的。

29.该气体最多可能由CO和CO2的混合物组成。由题意

可知,该气体中只含有碳和氧两种元素,且质量比为1:2.CO

和CO2都符合这个质量比例,因此该气体最多可能由这两种

气体的混合物组成。

30.图像C正确表示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开始时,溶液中含有100g硝酸钾,质量

分数为100%。随着向溶液中加入更多的硝酸钾,溶解度增加,质量分数也随之增加。当加入的硝酸钾达到一定量时,溶解度达到了饱和,此时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加。如果继续加入硝酸钾,就会有部分固体剩余,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反而会下降,直到最终达到一定平衡状态。

二、填空题(26分,每空1分)

31.(9分)

1)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用字母序号填空: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B。

②表示阳离子的是A。

2)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

①两个氢原子→氢分子;②三个水分子→H2O3;③两个

钠离子→Na2+;④氧化铁的化学式→Fe2O3;⑤食盐的化学式→NaCl;

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Fe + 3O2 →

2Fe2O3;

⑦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 + Ca(OH)2 → CaCO3↓ + H2O。

32.(4分)

1)α-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其分子结

构如下图所示,(注:“N”表示氮原子;“C”表示碳原子;“O”

表示氧原子;“H”表示氢原子,“—”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则α-丙氨酸中含有3种元素,其中碳、氧2种元素质量比为

3:2,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03.

2)质量相等的钠、镁、铝三种金属,含原子数最少的是镁。

33.(7分)

1)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酸碱指示剂溶液;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是饱和溶液,但不是均一、稳定的液体;

③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气体溶液。

2)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填空。

①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t2℃时A物质的溶解度。

②t2℃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右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①从右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互相转化的。

②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右图中Ⅲ区域。

34.(6分)

1)原水(未经过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

等杂质。在水中撒些明矾,可除去水中的泥沙、悬浮物,使水变澄清;用次氯酸可杀死细菌。氯气溶于水时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步骤如下:

原水→ 加明矾→ 沉淀→ 过滤→ 通氯气→ 净水

①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和悬浮物杂质的步骤为BC。

②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D。

2)北京市严重缺水,我们要保护好水资源。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乱倒废弃物、乱倒废弃药品)。

一、选择题(20分)

1.A

2.B

3.A

4.C

5.D

6.B

7.A

8.C

9.D 10.B

11.C 12.A 13.D 14.B 15.C

16.D 17.C 18.B 19.A 20.D

二、阅读理解题(16分)

21.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是为了减少水体中的磷污染,保护水资源。

23.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为了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4.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会增加水库周边的污染,不

利于水库的水质保护。

25.“三效催化净化器”可以将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成对空没有污染的两种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氮气。

26.水可以扑灭火灾的原理是吸收火灾的热量,使火焰熄灭;二氧化碳可以扑灭火灾的原理是抑制火灾的氧气供应,使火焰熄灭。

三、实验题(18分)

35.(1) ①长颈漏斗,②排水管。

2) 2KMnO4 + 10KOH + 5O2 → 2K2MnO4 + 5K2CO3 +

3H2O。

3) 实验室选用B和C装置可制取氧气,反应药品应该是KClO3和MnO2,判断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一根火柴棒

试着点燃收集氧气的试管口,如果火柴棒燃烧,说明氧气还没有收集满。

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择D装置和B装置连接,其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36.(1) A: 应该使用眼镜和手套,否则有可能会对眼睛和皮肤造成损伤。

2) B: 应该用电热棒加热,否则有可能会引起爆炸。

3) C: 应该使用导电性较好的金属导线,否则会影响实验

结果。

37.实验操作:将干燥的紫色小纸花放入盛有紫色石蕊试

液的试管中,用盛有水的喷壶向试管中喷水,观察是否变色;然后用盛有稀醋酸的喷壶向试管中喷醋酸,观察是否变色;最后用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向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是否变色。实验现象:用水喷试管后,紫色石蕊试液变为深蓝色;用醋酸喷试管后,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用二氧化碳通入试管后,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结论:酸性物质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四、计算题(6分)

38.化肥中氮、磷、钾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5%、8%,所以100克化肥中氮、磷、钾的质量分别为10克、5克、8克。根据化学方程式2NH3 + H3PO4 → (NH4)2HPO4,可以计算出100克化肥可以生成13.33克(NH4)2HPO4,而广告中声称可

以生成20克,显然是虚假广告。

39.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4O10,摩尔质量为284 g/mol。甲、乙、丙三位同学所用的氧气质量分别为2.48 g、3.1 g、

2.48 g,根据化学方程式P4 + 5O2 → P4O10,可以计算出甲、乙、丙三位同学所用的红磷质量分别为0.62 g、0.775 g、0.62 g。将每位同学所用的红磷质量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质量相除,可以得到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反应产率分别为8

3.3%、

89.7%、89.7%。因此,乙、丙两位同学的结果是正确的。

化学试题答案与分析

一、选择题

1.C

2.A

3.B

4.B

5.B

6.A

7.C

8.D

9.C 10.A

11.D 12.A 13.B 14.B 15.C

16.A 17.D 18.A 19.C 20.B

21.D 22.B 23.D 24.C 25.D

26.C 27.C 28.A 29.D 30.D

二、填空题

31.(1) ①A和B反应生成C

②C中含有2个H原子,3个O原子,2个Na离子和1个Fe离子

③C和NaCl点燃生成3个Fe离子和2个Na离子,以及2个Cl原子和3个O原子

④C和FeCl2反应生成Fe(OH)2和2个Cl离子

⑤2Fe(OH)2和O2反应生成2个Fe(OH)3

⑥Fe(OH)3和HCl反应生成FeCl3和3个H2O

2) 铝离子

32.(1) 4,9:8,89

2) 铝

33.(1) ①高锰酸钾(或硫酸铜等)和水(或酒精等)反应生成二氧化锰(或红色沉淀),同时释放出氧气(或二氧化碳等)

②用酒精(或二氧化碳等)将试管口封闭,观察酒精(或二氧化碳等)燃烧时是否能使试管内的氧气耗尽

③如果试管内的氧气耗尽,酒精(或二氧化碳等)燃烧就会熄灭

2) 小于

3) 饱和溶液可以是浓溶液,也可以是稀溶液。选择Ⅲ

34.(1) ①A、B、C反应生成D

②D是反应的产物

3) 二氧化碳和氮气(或CO2和N2)

4) 降温,隔绝空气(或氧气)

三、实验题

35.(1) ①使用试管和酒精灯进行实验

表示加热反应

2) D和2KMnO4反应生成K2MnO4、MnO2和O2气体

3) MnO2和H2O2反应,产生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观察氧气是否能使木条复燃

4) B、C和CaCO3反应生成CaCl2、H2O和CO2气体

36.(1) 集气瓶底部应该放少量的水(或细沙),以防止底部炸裂

2) 视线应该与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以避免读数偏大

3) 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应该保证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1/3,以避免液体喷出

37.(实验假设和实验方案各1分)

实验假设: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实验方案:

①将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干燥的紫色小花直接放入干燥集有CO2瓶中

②向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干燥的紫色小花上喷水

实验现象:

如果不变色,那么是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如果紫色变为红色,那么是CO2与水反应的产物使紫色

石蕊试液变色

如果不变色,那么是酸性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请重新编辑,谢谢。

文章编辑:

经过处理后,文章如下:

紫色小花喷上稀醋酸后变为红色。结论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产物是酸性物质,即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还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得分。

计算题(6分,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8.N% = N/NH4HCO3 × 100% = 14/79 × 100% ≈ 17.7%。

答案正确得1分。因为17.7%<19.8%,所以得1分。

39.(1) 解:设3.1克磷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点燃4P + 5O2 → 2P2O5,所以124g氧气可以和25g磷反应。则

124/3.1g = 160/X,得到X=4g。因此,乙是恰好完全反应,丙

是3.1g磷完全反应且只能和4g氧气反应,二者利用3.1g + 4g = 7.1g都是正确的,因此,乙和丙的结果都是正确的,得1分。

2) ∵2g<4g,所以磷没有完全反应。3.1g + 2g = 5.1g是不成立的,因此,此答案不正确。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滴水成冰。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 3.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氧分子。 4.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离子的是2H+。 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火焰的焰心部分。 6.下列物质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7.不同种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原子含有不同的质子数。 8.下列物质中的“Cl”的化合价是“+5”的是KClO3.

9.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分子。 10.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食盐水。 11.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化学反应是量筒。 1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13.市售补钙食品中的“钙”是指钙离子。 14.在XXX→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种类。 15.鉴别三个集气瓶中的无色气体分别是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最简单的方法是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7.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非金属元素的是: 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硫酸。 19.在T℃时,物质A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克,则在T℃ 时的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液=1∶10. 20.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氧化铝(AlO)。 2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分子能够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此外,分子质量通常比原子质量大,分子间有空隙,而原子间没有空隙。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而原子不可分。 22.如果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可以用湿抹布盖灭火。 湿抹布的主要作用是降温和隔绝空气,从而防止火势蔓延。 23.2Mg + O点燃,2MgO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原子量:H-1 C-12 O-16 S-32 P-31 Ca-40 Fe-56 Cl-35.5 Al-27 Cu-64 Mg-24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干冰升华 B。CO2溶于水 C。石油的分馏 D。自制净水器净水 2.用H2O2、KClO3、KMnO4三种物质都能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元素 B。氧分子 C。氧原子 D。氧气 3.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 使者”的美誉。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 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 化合价为() A。-6 B。+4 C。+6 D。+7 4.下列各组气体中,仅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出来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氮气 B。氧气和空气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氢气和空气

5.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金属铝制易拉罐 C。白炽灯中填充氮气 D。铜线制电缆 6.下列物质中,其化学式或所属的物质类别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纯净物 B。硫酸,氧化物 C。五氧化二氮,化合物 D。氯气,单质 7.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1 B。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 C。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D。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 8.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 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 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说明:本试卷共4页,满分为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考生答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作答,其他位置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S—32,Ca—40,Fe—56,Cu—6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赤壁 B。凿壁偷光 C。___砸缸 D。铁杵磨成针 2.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化合价为: A。-6 B。+4 C。+6 D。+7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高锰酸钾 B。蔗糖 C。植物油 D。面粉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金属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氧蒸馏水 B。生铁稀盐酸 C。氢气大理石 D。水银空气 7.实验室里,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还原氧化铁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CO2气体生成 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粉 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则减少的质量为CO2气体质量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含答案)考号姓名成绩____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废旧报纸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2.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火烧赤壁 B. 刻舟求剑 C. 司马光砸缸 D. 铁杵磨成针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稀释浓硫酸 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舍勒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 B.按质量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 C.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D.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 5.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豆浆(7.4~7.9 ) B.牛奶(6.3~6.6) C.番茄汁(4.0~4.4) D.柠檬汁(2.0~3.0) 6.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用硫酸铜溶液与石灰乳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7.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做火箭的助推剂,氧气具有可燃性;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通常情况下,氧气液态和气态都是无色的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输氧时,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输氧时,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可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可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9.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Fe —56 Z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6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钢铁生锈 B .电解水 C .天然气 D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硅 B .氧 C .铝 D .氢 3.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 A .氢气 B .木炭 C .镁条 D .红磷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 .水(O H 2) B .硫酸(42SO H ) C .氢气(2H ) D .天然气(4CH ) 5.下列物质投入水中,形成溶液的是() A .泥沙 B .面粉 C .食盐 D .色拉油 6.厨房中油锅着火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立即往锅内加入冷水 B .立即把锅盖盖上 C .立即把锅里的油倒掉 D .立即打开排风扇 7.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的原因是() A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B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 .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D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8.欲将一定温度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可采用的有() 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加入溶质④蒸发溶剂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②③④ C .只有②③ D .只有①③④ 9.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g 碳和16g 氧气生成20g 二氧化碳 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质量 D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不存在原子的得失,因此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10.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 O H O H 22222??→?+点燃表示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A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 .在点燃条件下,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水 C .在点燃条件下,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D .每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1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有①称量氢化钠固体、②计算、③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④溶解,正确的顺序是()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023-2024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Ⅰ、Ⅱ两卷。第I卷(选择题共4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第II卷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Ba-137 Cl-35.5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0.0分) 1.将一定量的生铁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发现烧杯底部留有黑色残渣,其主要成分是( ) A. 纯铁 B. 碳的单质 C. 氯化亚铁 D. 氧化铁 2.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3.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 A. 氯化钠食盐NaCl2消除积雪 B. 碳酸钙石灰石CaCO3干燥剂 C. 氢氧化钠纯碱NaOH炉具清洁剂 D.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改良酸性土壤

4.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 A. A B. B C. C D. D 5.“侯氏制碱法”创立了更为先进的“制碱”工艺,主要反应是:NaCl+NH4HCO3= NaHCO3↓+NH4C1。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0℃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 NH4Cl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 C. 20℃时,NaH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H4Cl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20℃时,将9.6g NaHCO3加入到90.4g水中,可得到100g饱和溶液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含答案)欢迎参加本次考试,相信你能成功!请你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试卷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共6页,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S-32 Fe-56 Cu-6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1.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货运飞船的活动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自动对接 B.燃料加注 C. 火箭转场 D. 点火发射 2.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B.C.D. 3.强化安全意识,可以提升抗御风险的能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家中天然气泄漏,要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要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D.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场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振荡试管C.量取液体D.取走蒸发皿 5.近期成立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铈属于金属元素B.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D.铈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58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是 (▲)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溶解后溶液的温度升高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D .将少量面粉、花生油、蔗糖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均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7.世卫组织WHO 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 22H 29FO 5)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塞米松由碳原子、氢原子、氟原子、氧原子构成 B .地塞米松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 .地塞米松由4种元素组成 D .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5 8.我国为航天大国,火箭发射成功率世界领先。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的化学式为N 2H 4 B. 丙是单质,丁是氧化物 C.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9.对下列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洗洁精能清除油污,因其具有乳化作用 B .空气受压后体积变小,因气体分子间隔变小 C .武德合金可做保险丝,因该合金的熔点低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结果偏小,说明该实验装置气密性一定不好 10.新型纳米材料MFe 2O x (3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注:1、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前请先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为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20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干冰升华C.蜡烛燃烧D.菠萝榨汁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加入石灰石C.产生二氧化碳D.收集二氧化碳 3、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清新、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于食品防腐 C.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D.NO2、CO2、SO2和粉尘都是空气污染物 4.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是() 选项观点实验事实 A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B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C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 D 微粒间存在间隔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大于100ml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铁D.铝 6.镁元素和钙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7.氨气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原料。氨气(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3 C.−3 D.+5 8.下列有关广告词说法正确的是() A.某美容仪广告词——我们能将水分子变小 B.某食品广告词——纯绿色,无化学物质,不含化学添加剂 C.某化妆品广告词——我们专注自然护肤,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D.某矿泉水广告词——呈弱碱性,含钾、钙、钠、镁等人体所需的元素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0.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粒子属于() A.原子B.阳离子C.阴离子D.分子 1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端午时节粽子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 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12.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为纪念门捷列夫,将在1955年发现的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钔”,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有关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是Md C.原子序数是101 D.相对原子质量是258g 13.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 B.为减少“白色污染”,自带购物布袋 C.用水扑灭因老化而失火的短路电线 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14.某反的微观示意应图如下,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有4种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15.芒果中含有芒果苷(化学式为C l9H18O11),芒果苷具有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并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等活性。下列关于芒果苷的说法错误的是()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a—40 Mg—24 Fe—56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藕断丝连B.死灰复燃C.粉身碎骨D.激浊扬清2.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指经济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吸收的二氧化碳相抵,达到净排放为零。下列概念中的“碳”与“碳中和”中的“碳”的意思相近的是()A.一氧化碳B.碳纳米管C.低碳生活D.碳素墨水 3.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熄灭酒精灯B.过滤C.检查装置气密性D.倾倒液体 4.火锅燃料“固体酒精”是酒精、氢氧化钠和凝固剂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固体酒精”就是固体状态的酒精B.“固体酒精”属于化合物 C.“固体酒精”中酒精分子静止不动D.“固体酒精”具有可燃性 5.运用防灾、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做法不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断开电源 B.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C.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图书馆的书籍失火时,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6.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显电性B.失去一个中子后带1个单位正电荷C.该粒子质量相当于4个氢原子的质量D.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7.新冠疫情期间,学校通常用84消毒液对教室、寝室、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杀菌。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下列物质与NaClO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A. NaCl B. KClO3 C. Cl2 D. C12O 8.现有Cu、Zn、Ag三种金属,限用一种试剂一次性就可以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该试剂是()A.AgNO3溶液B.稀H2SO4C.CuSO4溶液D.ZnCl2溶液9.“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 B.因为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所以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被腐蚀 C.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D.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0.下列叙述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上)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 (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题号一二总分 分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10题每小题1分,第11-15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瓶饮料,过一会儿饮料瓶表面变得潮湿,说明空气中有() A.氮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氧化铁的化学式: B.硫酸钠的化学式: C.一个钙离子: D.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氧气验满 C.取用固体粉末 D.滴加液体 4.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川融化 B.百炼成钢 C.水滴石穿 D.轮胎爆炸

5. 要准确量取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①的量筒②的量筒③的量筒④滴管. A.①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差异大,与二者分子构成不同有关 D.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 7.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共存物、过氧化氢、氮气 B.氯酸钾、酒精、水银 C.洁净的空气、干冰、液态氧 D.黄铜、石灰石、铁钉 8. 月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电器使用中发生了火灾,直接用水扑灭,再断开电源 B.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开辟一条“隔离带”,防火势扩大 C.火灾发生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撤离,并拨打 D.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9. 下列说法不符合化学知识或事实的是() 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生铁中的含碳量较钢高,韧性比钢差 C.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对铝起保护作用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一定增加

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转眼之间一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参考。 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a-40 Pb-207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煤的干馏 B.石油的分馏 C.充有氖气的霓虹灯发出红光 D. 高压锅压力过大而爆炸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 B.不锈钢 C.石油 D.冰水混合物 3.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图中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 A.鼻子闻 B.嘴巴吹 C.耳朵听 D.眼睛看 4.某儿童医院被检出血铅超标(即血液中铅的含量超过了正常值)。这里的“铅”指的是 (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5.下列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 A.室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B.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立即涂抹稀硫酸 C.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处 D.运输硫酸的汽车不慎翻入河中,并产生泄漏,可用生石灰处理河水 6.因为吸毒而锒铛入狱,饱受公众指责。冰毒(C10H15N)是一种常见的毒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g B.冰毒由26个原子构成

C.冰毒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冰毒分子由三种元素组成 7.小明对下列水污染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农田排出的污水——农业污染 B.化肥厂排出的污水——农业污染 C.家庭排出的污水——生活污染 D.小型造纸厂排出的污水——工业污染 8、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冰水、干冰、氮气 B.石油、煤、水银 C.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液态氧 D.加碘食盐、酒精、天然气 9.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1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 2CuO+O2↑+4X。由此可以推断X的化学式为节日里时常燃放烟花爆竹。一种烟花药剂中含有硝酸铜,当燃放时,可产生绿色火焰( ) A.NO2 B .N2 C.N2O4 D.2NO 11.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O3 ②2N ③N2 ④2NO3- ⑤Mg2+ ⑥Mg ⑦H2O A.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⑥ 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④⑤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12. 以二氧化锡(SnO2)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气—电”转换器,可用于对有害气体的监测。SnO2中的Sn的化合价为( ) A、-4 B、+4 C、4 D、+2 13.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3B=2C+2D,若8克A与24克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D的质量为9克,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 ( ) A.13克 B.23克 C.31克 D.67克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进入煤矿矿井时,要先做灯火实验 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垃圾 C.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CO2 D.“绿色食品”泛指绿颜色的食品

《含期末16套》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九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九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将80g质量分数为20%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A.80g B.100g C.200g D.280g 【答案】A 【详解】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 80g×20%=(80g+x)×10%,解得x=80g,故选A。 2.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 A.赤铁矿B.水银C.四氧化三铁D.不锈钢 【答案】D 【解析】A、赤铁矿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 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属于纯金属,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 C、四氧化三铁是金属的氧化物,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 D、不锈钢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 3.除去CO2中的CO,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点燃B.通入足量水中C.通过足量灼热的CuO D.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答案】C 【详解】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当含有大量CO2时一氧化碳无法点燃,故选项错误; B、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故选项错误; C、除去CO2中CO,可以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发生CO 与CuO 的反应,生成Cu 和CO2,故选项正确; D、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a-40 P-31 Cl-35.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工业制氧气 B、糯米酿酒 C、蜡烛燃烧 D、炸药爆炸 2、居里夫人在1898年从几吨含铀的废料中提炼出0.3g镭。已知镭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8,相对原 子质量为226,则镭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A.226 B. 88 C.138 D.3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燃烧都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合反应 C.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已知金属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下列化学式正确的是() A、MCl3 B、MSO4 C、M(NO3)2 D、M2CO3 5、病人输液时常用的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B. 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6:1:8 D .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7、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图示中有两种化合物 8、A、B、C、D各表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现充分加热盛有一定量的A、B、C三种物质的密闭容器,有关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10 10 10 0 反应后质量(g)0 待测 4.6 1.8 A.反应后B的质量是23.6g B.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C.A物质一定是单质 D.A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与B中含有的元素种类完全不同 9、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燃烧的旺,其原因是() A.火柴梗着火点低B.空气中氧气不足 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10.只用C、CO、CuO、CaCO3、稀盐酸五种物质,进行单一或两两反应,可写出生成物中有CO2的化学方程式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CO2)足量氢氧化钙溶液 B CO2(CO)将混合气体点燃 C 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D CuO(Cu)通入足量的氧气并加热 12、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水的电解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六月的校园,百花盛开,香远益清,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P:31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 题意) 1.通过一个学期化学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物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跟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2.化学与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推广太阳能发电有利于“节能、减碳”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D.直接焚烧或填埋垃圾 3.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4.“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铷原子钟被称为北斗卫星的心脏。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铷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4题) A.图中?=37,原子核内有37个中子 B.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离子符号为Rb+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68 D.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5.瑞德西韦(化学式C27H35N6O8P)是一种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 B.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2 C.瑞德西韦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D.瑞德西韦由碳、氢、氮、氧、磷5种原子构成 6.下列生活中的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相符的是() 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 A 用扇子扇炉火提高煤的着火点 B 用糯米酿制米酒糯米发生了缓慢氧化 C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D 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活性炭能吸附所有杂质 7.石墨烯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 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筛掉”氯化钠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筛掉”氯化钠的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 D.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8.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8题)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该过程可看出化学反应经历了原子重新组合 9.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沪教版化学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Fe-56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或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l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长征五号“冰箭”于11月3日发射成功,这种无污染的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其中液氧属于 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混合物 2. 人体每天需要补充800-1200mg的钙,这里的“钙”是指 A.钙元素B.钙原子C.金属钙D.碳酸钙 3.夏季汽车轮胎容易发生爆炸,这是因为轮胎内的气体分子 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C.个数增多D.间隔增大 4.硅酸钠(Na2SiO3)可用作粘合剂和防火材料。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A.+l B.+2 C.+3 D.+4 5.Zn和F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元素与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粉末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过滤7.餐厅的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炉,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隔绝空气B.降低温度C.清除可燃物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8.下列情况:①煤燃烧;②燃放鞭炮;③工业废气任意排放;④燃油汽车排放尾气;⑤氢能源汽车排放尾气。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A.①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

B .用抹布擦干用过的菜刀,可以防止菜刀生锈 C .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 D .室内烤火取暖,放一盆水可以防止CO 中毒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因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 .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会增大 C .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D .生活中,汽油和洗涤剂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但它们去污原理不同 11.图1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元素周期表 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X =3 B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C .铝制品耐腐蚀,说明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图1 图2 D .铝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12.我国盛产的八角茴香中存在莽草酸(C 7H 10O 5)。由它合成的“达菲” (C 16H 31O 8N 2P)是抗 H1N1流感的一种药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C .用莽草酸合成达菲需要含氮的物质 D .由莽草酸合成达菲是物理变化 13.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4.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N 2中的O 2 通过炽热的铜网 2 8 x +1 3 13 Al 铝 26.98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B. 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C. 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药物,在保障人体健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D. 城市环境日益严重,都是化学惹的祸,化学在改善生活环境中有害无益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米酿成酒 B. 石蜡熔化 C. 灯泡发光 D. 胆矾研碎 3.下列各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铝制成电线 B. 金刚石作刀具 C. 氮气作保护气 D. 木炭用于净水 4.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读取液体体积 C. 滴加液体 D. 倾倒液体 5.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 量筒用作反应容器 B. 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C. 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 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 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B. 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 C. 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 D. 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 7.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该实验可以说明N2难溶于水

C.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D.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 的体积大于 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大致有①把导管移出水面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 性 ④将反应物加入试管,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排水法收集 氧气 ⑥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③④②⑤⑥① B. ④③②⑤①⑥ C. ③④②⑤①⑥ D. ④ ③⑤②①⑥ 9.我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科学家正在开发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天然气 B. 太阳能 C. 地热 能 D. 潮汐能 A. A B. B C. C D. D 11.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 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所有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氧化汞受热时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12.R 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下列说法的正确的是( ) A. 该粒子是阴离子 B. 该粒子的核内有11个中子 C. R 元素为金属元素 D. R 元素的原子有10个电子 13.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 )

2021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精选19套试卷》

2021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将“神州八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在工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R===3N2+4H2O+2CO2;其中R的化学式为() A.CH4B.NO2C.N2O D.N2O4 2.浏阳特色小吃“糖油粑粑”采用优质糯米,红糖、小磨茶油(含油酸,化学式为C18H34O2)等加工制成。下列关于油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油酸分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小磨茶油属于纯净物 C.油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34 D.油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3.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c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Cu2+、OH-、SO42- C.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D.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4.“你的美(Mg)偷走我的心(Zn)”描述的现象之所以能发生,是由于镁的() A.延展性好B.导电性好C.导热性好D.金属活动性比锌好 5.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