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粮食酿酒C.滴水成冰D.石墨导电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氧气B.高锰酸钾C.澄清石灰水D.冰水混合物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4.下列生活中的认识或做法,错误的是()

A.减少CO2的排放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C.氮气可做保护气

D.霉变的食品只要煮熟就可以食用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C.煮沸和蒸馏都能让自来水变成纯净水

D.纯净水比矿泉水的营养价值高

6.生活中常见到“含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等,这里的铁、钙、硒指的是()A.元素B.原子C.离子D.分子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g

D.4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8.先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试管里的紫色石蕊溶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情况是()A.先变红后变蓝B.先变红后变紫C.不变色D.变红后不再变色

9.已知4.4g某纯净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有关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

D.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8

10.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相对稳定结构B.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C.③④⑤属于同种离子D.①容易与④形成化合物

11.下列有关“不一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组成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C.同种物质的制取方法不一定相同

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1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请从甲烷、氧气、氮气、一氧化碳和干冰中选择恰当的物质,用其化学式填空:

(1)吸烟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

14.开封被誉为“北方水城”,为了探究开封水环境,同学们从湖中取水样进行实验探究:

(1)观察到水样呈浅黄色,并有异味,可加入_________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2)为了判断水样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_________进行检验.

(3)氯气可用于水样的杀菌消毒,其在水中可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15.吸入“笑气”会使人发笑,该气体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式量(相对分子质量)为44,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则它的化学式(分子式)为_________.

16.野炊生火时,若将枯柴架空燃烧旺,紧密堆放燃烧不旺,甚至会熄灭,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_,枯柴燃烧时将_________转变为热能,将食物煮熟,野炊结束时常用水将燃着的枯柴浇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__.

17.氧化还原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反应前高价态元素的物质,在反应后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具有氧化性,反之则具有还原性.已知:氯化铁溶液能和单质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另一种铁的氯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该反应中,_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反应物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_.

18.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已知:乙、丙均为氧化物,丙与另一种氧化物反应生成丁,丁能用来检验二氧化碳.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名称为_________;乙与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三、简答题:

19.(2分)“航天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体现,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在月球成功登陆,对月球进行探测.“嫦娥三号”使用“长三乙”运载火箭发射,“常三乙”的第三级火箭使用液氢燃料.如表是某种制备氢气的反应,已知A与B在高温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

物质 A B C D ﹣﹣氢原子

微观示意图

﹣﹣氧原子

﹣﹣碳原子

(1)D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0.(4分)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事实:

(1)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功能.

(2)金秋时节,古城开封处处都能闻到怡人的菊花香气.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大.

(4)牛奶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酸.

21.(4分)(在实验室中可选择如图装置制取气体.

(1)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3)若用金属与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应选择以上哪些装置?(写出一套即可)

22.(2分)有一包粉末状固体,可能含有CuSO4、NaOH、Na2CO3和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静置观察,发现试管内溶液为无色,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出现,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明显感到发烫.请回答:

(1)这包粉末状固体中肯定有什么物质?

(2)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还需做什么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操作和观察要点.

四、综合应用题:

23.(10分)金属盒金属化合物是重要的资源,生活、工业、农业生产都离不开金属盒金属化合物.

(1)如图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下列根据该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原子序数为13 B.核外电子数为13

C.在地壳中含量为26.98% 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2)现代社会使用大量的钢铁,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钢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接触容易生锈,为什么常常将铝粉涂刷在钢铁制品表面来防止铁制品锈蚀?_________

(3)在Cu(NO3)2、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②写出一个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钛(Ti)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生产金属钛常用镁和四氯化钛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来制取.计算:要制取10t的金属钛,消耗镁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B

2.C

3.C

4.D

5.B

6.A

7.D

8.B

9.D

10.B

11.D

12.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1)C0;(2)CH4;(3)空N2;(4)可CO2.

14.(1)活性炭(2)为肥皂水(3)HClO.

15.N2O.

16.氧气,化学能,降低温度到枯柴的着火点以下.

17.2FeCl3+Cu═CuCl2+2FeCl2;该反应中,Fe、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反应物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Cu.18.甲的名称为碳酸钙;乙与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三、简答题:

19、解:依据ABCD四物质的分子结构情况可知四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CH4、H2O、CO、H2.则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 CO+3H2;

D是氢气属于单质,故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

故答案为:(1)0;(2)CH4+H2O CO+3H2;

20.解:(1)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涤剂把大颗粒的油污分解成小的颗粒的油污,便于被水冲掉,属于乳化原理;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菊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所以人们能闻到香味;

(3)反应物为镁条和空气中的氧气,生成物为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条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大了.

(4)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牛奶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酸,这说明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有关.

故答案为:(1)乳化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菊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所以人们能闻到香味

(3)反应物为镁条和空气中的氧气,生成物为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条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大了.

(4)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1.解:(1)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是需要加热的装置,因此可以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

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1+3O2↑)

(2)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C用的是分液漏斗,可通过分液漏斗的开关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和滴加量,来控制反应的速度;故答案为:CaCO3+2HC1=CaCl2+CO2↑+H2O;

可通过分液漏斗的开关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和滴加量,来控制反应的速度.

(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发生装置选B(或C),收集装置选E(或F).

22.解:取一定量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静置观察,发现试管内溶液为无色,试管

底部有白色固体出现,则可以知道固体中不会存在显蓝色的硫酸铜,则一定含有难溶性的碳酸钙;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明显感到发烫,说明含有氢氧化钠固体,碳酸钠是否含有不能确定;

因此:

(1)这包粉末状固体中肯定有难溶性的碳酸钙和溶解放热的氢氧化钠,故答案为:碳酸钙、氢氧化钠;

(2)可能含有碳酸钠,可以取上层清液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碳酸钠,否则不含有碳酸钠;故答案为:取上层清液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碳酸钠,否则不含有碳酸钠.

四、综合应用题:

23.解:(1)A、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故正确;

B、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铝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3,故正确;

C、26.98是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错误;

D、铝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故正确;

故选:C;

(2)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钢铁与空气中的水、氧气接触容易生锈;铝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因此常常将铝粉涂刷在钢铁制品表面来防止铁制品锈蚀,故答案为:3CO+Fe2O32Fe+3CO2;

水、氧气;铝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3)加入酸有气体,证明有铁剩余,则铜和银全部被置换出来,因此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Fe、Cu、Ag;反应后的溶液中即滤液不再含的Cu(NO3)2、AgNO3,而是含有生成的Fe(NO3)2;由于Zn(NO3)2不与Fe发生反应,所以滤液中还含有Zn(NO3)2;该过程中共发现两个反应:铁和硝酸铜的置换反应,铁和硝酸银的置换反应,故答案为:Fe、Cu、Ag;Zn(NO3)

2、Fe(NO3)2;Fe+Cu(NO3)2=Fe(NO3)2+Cu;

(4)设需要镁的质量为x,则

TiCl4+2Mg Ti+2MgCl2

48 48

x 10t

=,解得x=10t,

答:需要镁的质量为10t.

关注普通解题法

解题能力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没有哪位同学一下子就能成为解题高手。所以,在日常的做题练习中,要关注普通解题法,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

学霸支招

从微观上看。数学的学习就是如何解出每一道数学题。我的经验是关注通法。即关注普通解题法。有余力再掌握一些技巧。由于文科的数学题难度一般都不太大,基础题(用通法可以顺利解出的题目)占绝大多数。对于文科学生来说,老师上课的时候本身就会比较注重基础。他首先讲的可能就是通法,那么这个时候就必须把老师讲的例题记下来。通法肯定会有一个固定的解题思路,上课的时候就得领会这个解题思路,课后最好再选一些类似的题目做一做,以便熟能生巧。

为什么要关注通法呢?举个例子来说吧,解析几何对于文科学生来说,由于是数型结合的一类题目,一般同学们会觉得比较难,通常放在高考题最后一题或者倒数第二题的位置,算是一个压轴题。这类解析几何题的通法就是

把两个函数解析式联立起来解,虽然有些时候可能计算会比较麻烦,但是都能做得出来。这类题估计可能得有10分的分值,用通法一般同学都能够拿下,如果过于关注技巧,对有些题目就不适用了。

对此,该同学说,其实以前我的数学也不是非常好,我总结每次考试的经验,发现考得不好的时候不是因为那些难题做得不好,而是因为前面基础题错得比较多,导致分数比较低。所以我想应该重视基础,于是总结出了这个普通解题法。就高考的试卷来看,它的基础分可能会占百分之七八十。如果你用普通解题法把基础题掌握了,一般取得中等成绩肯定是没问题的。你在掌握基础题的基础上,肯定能够活学活用,能够有所创新,再能拿到一些难题的分数,就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了。

高效锦囊

其实解普通的题目也有多种方法,有通法,还有一些带有技巧性的方法。对于文科学生来说,通法更加重要一些,因为它能解答这一类型的所有题目,所以更实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酿酒 B.竹编 C.剪纸 D.活字印刷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给液体加热 C.滴加液体 D.量筒读数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干冰 B.高锰酸钾、氯酸钾 C.液氧、过氧化氢溶液 D.五氧化二磷、冰水共存物 4.某物质X在高温下能和氧气发生反应:4X+11O22Fe2O3+8S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FeS2 B.二氧化硫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C.该反应涉及2种氧化物 D.该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5.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乙

A.由甲图可知,O2约占空气质量的21% B.由乙图可知,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 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 D.甲图中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C.水的电解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净水中的杂质 7.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水在0 ℃时结冰不能流动——分子不再运动 C.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酒精能燃烧,水不能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8.下列有关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丙醇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B.正丙醇中含有12个原子 C.正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g D.正丙醇由3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9.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2020年6月13日是我国第15个“文化遗产日”,安徽宣纸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挑选原料B.加碱蒸煮C.竹帘捞纸D.剪裁纸张 2.下列做法不符合“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A.对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B.在煤炭中加入固硫剂减少酸雨产生C.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D.使用无磷洗衣粉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过滤 C.量取液体体积读数D.称量NaCl固体 4.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约翰·古德伊纳夫以及日本化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开发的贡献。如图是锂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 B.锂原子的质量是6.941 C.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锂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锂离子 5.用黑钨矿(主要成分是钨酸亚铁(FeWO4))可制得金属钨(W)。下列关于钨酸亚铁的

说法正确的是 A.由铁、钨、氧三种原子构成B.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 C.铁、钨、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4 D.其中钨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 7.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8.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B.加热煮沸后的水是软水,属于纯净物 C.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断减少 D.水银温度计能够指示温度,说明随着温度的改变,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9.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在可见光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说明: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II卷3至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 答案做在答题卡上,在问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 O 16 ; Al 27; Cl 35.5 ; Fe 56 ; Pb 207 一、选择题(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汽水 B、原油 C、矿泉水 D、化学式为CuSO4·5H2O的一种物质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木炭研碎 C、炼铁 D、石墨变金刚石 3、化学变化一定存在( ) ①状态和颜色的变化②发光,放热③生成新物质④气体的放出⑤能量的变化 A. ③ B. ③⑤ C. ②④⑤ D.①②③④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过滤闻气味点燃酒精灯取少量液体 A B C D 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用金刚石裁玻璃 D.用石墨做铅笔芯写字 6、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更多的氧气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可能发生改变 C、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绝对不会改变 D、过氧化氢不加入二氧化锰不会分解出氧气 7、将下列化学反应按照化学反应类型分类,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它是( ) A、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后,加热反应 B、加热碳酸溶液

C、电解水 D、一氧化碳与氧化铁混合后,在高温下反应。 8、下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B、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分子。 C、混合物与纯净物不同,是由于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 D、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9、能够使硬水得到软化方法是( ) A.加肥皂水 B.过滤 C.煮沸 D.做消毒处理 10、有A、B、C三种元素,它们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 A B C 其形成的粒子结构 示意图 A、它们之间可形成化学式为AC的化合物 B、它们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A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原子, B、C表示的是阳离子 D、它们之间可形成化学式为B2A的化合物 11、.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需区别的物质选择的试剂或方法 A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闻气味 B 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C 红磷与白磷取少量放在空气中同时加热 D 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12、现有质量相同的铁、钱(Pb)、铝三块金属,含原子数由少到多顺序排列的是( ) A、铅、铁、铝 B、铁、铅、铝 C、铝、铁、铅 D、铁、铝、铅 13、将金属锰条(Mn)、镁条(Mg)和铜片分别投入稀盐酸中,锰条和镁条上均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投入到硫酸锰 溶液中有锰析出,则Mn、Mg、Cu三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Mg、Mn、Cu B、Mn、Mg、Cu C、Cu 、Mn、Mg D、Mn、Cu 、Mg 14、“神七”太空舱利用NiFe2O4做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的化合价为+3价,则Ni的 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15、据报道,用75%的酒精(乙醇的水溶液)5分钟即可杀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下关于乙醇(化学式为C2H6O)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 1.“善存”片富含维生素、钾和镁等,这里的“钾”和“镁”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2.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 A.明矾B.活性炭C.石子D.细沙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氧气的验满 C.取固体药品D.倾倒液体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弯曲B.葡萄酿酒C.冰雪融化D.酒精挥发5.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的说法合理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总会发光、放热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通过加压降温,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6.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u B.NO2C.N D.SO2 7.能用过滤法将下列各组中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离的是() A.氧气和二氧化碳B.食盐和沙子 C.食盐和蔗糖D.二氧化锰和铁粉 8.如图是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Ru B.原子序数为44 C.相对原子质量为101.1 g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44 9.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变成了新的分子B.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D.分子间的空隙大小发生了变化 10.如图所示,将白磷(a)和红磷(c)分别装于Y 形试管的2 个支管,管口系牢小气球,将 2 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80℃)中,热水中还有一块白磷(b)。观察到a 燃烧,b 和c 不燃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中的热水的作用只提供热量 B.a 与c 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C.b 与c 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D.小气球能缓冲管内压强变化,同时防止白烟进入空气中 11.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酒精灯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灭B.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扑灭D.木材着火,用水扑灭 12.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可能产生的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醛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气分子、氧原子构成 C.甲醛由1 个碳元素、2 个氢元素、1 个氧元素组成 D.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13.鉴别下列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年九年级化学调研卷 1 .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 C.蔗糖易溶于水 2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汽水 B.蒸馏水 C.空气 4 .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 有一层红色物质,该物质是( ) A.红磷 B.氧化汞 C.二氧化镒 D.氯酸钾 5 . 2011年3月11日,震惊全球的日本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毁坏,致使放射性碘泄漏,造成了严重的核污 染.这里的碘是指( ) A.碘离子 B.碘原子 C.碘元素 D.碘分子 6 .根据化学方程式S+O 2 =点燃二SO 2,得出的以下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硫和氧气 B.该反应的反应条件为点燃 C.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 2 D.该反应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 7 .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 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D.碳酸易分解 D.二氧化碳 D.不锈钢

A.铜 B.干冰 8.下列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煤燃烧产生的烟 C.汽车排放的尾气C.氯化钠 D.金钢石 B.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D.工厂排放的废气 9.下列各组物质中,带点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A. Cl2、NaCl B. NH4c1、HNO3 C. MnO2、K2MnO4 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3) 2 2 4 A.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时不包括该气体 B.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 C.在蔬菜大棚中,适量补充其含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D.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小于4 8.C、N、O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D.叫、Ca3 (PO4) 2 12.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C.无变化 D.先变蓝后变紫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 案 九年级化学第1-第6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分) 1.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蜡烛燃烧 2.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D。制作饮料 3.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A。二氧化硫 4.国家饮用水标准规定,饮用水的硬度是:含钙镁化合物的量低于450mg/L。我市饮用水的硬度经测定为270 mg/L。你认为下列说法没有道理的是B。含有一定硬度的水可以补充钙元素,对人体是有益的 5.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3gC和8gO2生成11 gCO2

6.下图是收集干燥气体并对它进行吸收处理的正确装置。 由图中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一组是D。活性炭吸收后,气体的体积不变 7.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 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在水中的溶解性 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D.46:9 8.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XXX设计了如右下图的实 验进行探究,以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9.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 缓慢向右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对一些生活物质进行鉴别。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或所加物质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酒精和水:加入酚酞溶液,变色 二、填空题(共34分) 北京奥运会,某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汽车尾气净化装置。该装置利用化学反应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装置中使用了以下化学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大米酿酒B.菜刀生锈C.湿衣服晾干D.食物腐败 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称量固体药品C.量筒读数D.液体过滤3.下列事实与氧气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D.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氢气、空气B.氧化物:水、五氧化二磷 C.化合物:高锰酸钾、铜D.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海水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能使任何物质间都发生反应 6.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7.在喷洒某些药物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时,会闻到特殊气味,这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质量小 C.分子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 8.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知道其中一种元素的化合价,能推算出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四氯化钛(TiCl4)中氯元素为-1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6B.+4C.0D.-2 9.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 B . C . D . 10.2021年5月15日07时18分,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火星车采用了新型高强高塑、高稳定性的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如图是铝、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铝、硅都属于金属元素 B .硅的原子序数为14 C .铝原子的中子数为13 D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11.下列关于O 2、H 2O 2、CO 2等三种物质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都含有氧气 B .都含有氧元素 C .都含有氧分子 D .都含有2个氧原子 12.速效感冒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对乙酰氨基酚”,其化学式为C 8H 9NO 2,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乙酰氨基酚”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 .一个“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中只有2个氧原子 C .“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质量比是8:9:1:2 D .“对乙酰氨基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6% 13.铜是一种不活泼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不反应,但可与稀硝酸(有强氧化性)发生如下反应:33223Cu+8HNO =3Cu(NO )+2X +4H O ,则X 的化学式为 A .NO 2 B .NO C .N 2 D .N 2O 3 14.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B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 .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得 D .可用于制作碳酸饮料 15.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粮食酿酒C.滴水成冰D.石墨导电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氧气B.高锰酸钾C.澄清石灰水D.冰水混合物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4.下列生活中的认识或做法,错误的是() A.减少CO2的排放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C.氮气可做保护气 D.霉变的食品只要煮熟就可以食用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C.煮沸和蒸馏都能让自来水变成纯净水 D.纯净水比矿泉水的营养价值高 6.生活中常见到“含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等,这里的铁、钙、硒指的是()A.元素B.原子C.离子D.分子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g D.4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8.先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试管里的紫色石蕊溶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情况是()A.先变红后变蓝B.先变红后变紫C.不变色D.变红后不再变色 9.已知4.4g某纯净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有关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 D.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8 10.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相对稳定结构B.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C.③④⑤属于同种离子D.①容易与④形成化合物 11.下列有关“不一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详解 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以下是可能用 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Na-23,Cl-35.5,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7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用于航天飞机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 B。CO用于炼铁是因为CO能和氧化铁反应。 C。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是因为天然气具有可燃性。 D。用铝制作高压锅是因为铝能在氧气中燃烧。

2.下列化学用语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氢离子(H+) B。氧化铁(FeO) C。五氧化二磷(P2O5) D。硝酸铝(Al(NO3)3) 3.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较危险的安全事故的是()。 A。称量药品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 D。过滤 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328 3,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的阳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B。它的阳离子有10个质子。

C。它是一种金属元素。 D。它的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 5.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装置内为纯净物。 B。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C。该变化是化合反应。 D。本实验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6.电影《赤壁》中有这样一个场面:吴、XXX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又要期末考试了,化学都复习了吗?考前多做几份化学试卷也是不错的复习!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 H : 1 C : 12 N : 14 O : 16 Al : 27 Ca : 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4 分) 1 .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的是 A .风力发电 B .水力发电 C .火力发电 D .太阳能发电 2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洁净空气、氧化镁、液态氧 B .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 C .稀有气体、高锰酸钾、天然气 D .金刚石、冰水共存物、石油 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液体体积 B .称量固体 C .过滤 D .加入大理石 4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 B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C .硬水和软水可用石蕊溶液来区分 D .水电解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 ︰ 1 5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水和水蒸气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分子构成相同 B .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C .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D .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6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A . He 、 Cu B . CH4 、 HCl C . Si 、 CO2 D . NaCl 、 CuSO4 7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 A .金刚石硬度大——用于裁玻璃 B .氮气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 .酒精可燃——作消毒剂 D .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8 .下列根据化学用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 Na2CO3 ——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 . ——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0.1g C . ——该原子在反应中易得电子 D . +2Mg——“+2” 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9 .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A . 27 ︰ 32 ︰ 102 B . 27 ︰ 24 ︰ 51 C . 4 ︰ 3 ︰ 2 D . 27 ︰ 24 ︰ 43 10 .铁遇稀硝酸可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 ,其反应为Fe+4HNO3 Fe(NO3)3+X↑+2H2O , X 的化学式为 A . N2 B . NO C . N2O D . NO2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SO2 和 NO2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B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 .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 .造成煤气中毒的物质是一氧化碳 12 .下列描述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 .用点燃的方法鉴别 CO 和 CO2 2CO+O2 点燃 2CO2 B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aO+H2O CaCO3 C .碳还原氧化铜过程中,红色粉末变黑色C+2CuO 高温2Cu+CO2↑ D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H2CO3 CO2↑+H2O 1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X 、 Y 、 Z 、 W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真题)

涛 解度 悟 NaOH 固体 X 的泡和溥濟变浑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真题)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 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 HOB.NaHCOC.Ca (OH )D.HBO 23233 2、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 、Y 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 和 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團_ A. Y 的溶解度曲线为b 曲线 B. 降温可使X 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 X 的饱和溶液从t°C 降温到t°C,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21 D. tC 时,X 、Y 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 >Y 3 3、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相同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甲产生气泡较快;再把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丁没有变化。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甲〉乙>丁>丙B.丁〉乙>丙>甲 水 水 <J I.t :口温度t 團

C.甲〉乙>丙>丁 D.乙〉甲>丁>丙 4、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o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5、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A.MgB.FeOC.COD.NaOH 232 6、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赤壁 B.刻舟求剑 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 7、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A.锰、钛 B.氩、金 C.铅、铂 D.氦、汞 8、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 A.对着干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水雾 B.寒冷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 C.夏天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 D.酥脆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 9、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10、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H+、Na+、NO-、CO2- B.NO-、Cu2+、SO2-、OH- 43334 C.Mg2+、K+、SO2-、Cl- D.Ca2+、Na+、HCO-、Cl- 43 2、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 B.花生油 C.面粉 D.冰块 3、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4、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去底的集气瓶 过量红琏 -水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D.水槽中液面下降

熄灭酒精灯D. 霆一橡皮塞 宁一植物油 丙 铁钉 空气 A B.乙和丙:空气 C. 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 8、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Ca(OH)+2HCl 二CaCl+2H0 222 B. FeO+6HCl=2FeCl+3HO 2332 6、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 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 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 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D. 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7、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c 取用固体粉末 甲和乙:铁代 乙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l-35.5.K-39.Cu-64.Zn-65.P-31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所对应的字母填入上面的答题栏中。) 1.6000多年前,XXX从事的生产生活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建造土房 B.烧制土陶 C.磨制石器 D.用麻织布

2.将白醋、食用油、食盐、酒精分别放入水中,不形成溶液的是() A.白醋 B.食用油 C.食盐 D.酒精 3.下列人类做法中,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 B.燃烧原煤 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 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单质,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A.银、氯化钾 B.白磷、冰水混合物 C.水银、洁净的空气 D.铁粉、二氧化碳 5.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人体最易吸收的糖类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B.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水分子 C.葡萄糖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D.葡萄糖是一种混合物

6.冬季来临时,人们常在树杆下涂上一层石灰浆,其作用是() A.美观 B.标记 C.杀菌 D.以上都不对 7.西汉XXX曾记载“XXX得铁则化为铜”。这里的“铜”是指() A.铜元素 B.铜单质 C.氧化铜 D.铜原子 8.“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只要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物质与水混合后摇动,即可制冷。该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生石灰 9.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作反应的是()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 10.图书馆中图书档案资料等着火时,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液态二氧化碳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C.降温和隔绝空气 D.分解出能灭火的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 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K=39 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大米酿酒 B、菜刀生锈 C、湿衣服晾干 D、食物腐败2.化学上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不锈钢 B、干冰 C、碘酒 D、石灰石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B、用酒精灯内焰给物质加热 C、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D、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 4.不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A、汽车排放的废气 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 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将点燃的木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的火焰熄灭 C、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6.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在硒的一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晒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6 C.+4 D.+7 7. 正确量取13ml液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①15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20 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④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9.有关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都是原子 B.它们都是稳定结构 C.它们都是离子 D.它们都是同一种元素 10. 据报导:2003年1月28日,日本政府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承认,206kg钚下落不明。这些钚足可以制造出25枚原子弹。钚原子核内有94个质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44,则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 A.94 B.150 C.66 D.338 11.下列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1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⑤③②①④⑥ D、③①② ④⑥⑤13. 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飞行试验成功,运载“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是() 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 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 C、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2 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4:1 14. 如右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 速分解放出大量的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1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待测 2 21 2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 2S +O 2 =2X+2H 2 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 2 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2、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闭合电源开关后利用电阻丝放热引燃白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倾斜U型管,若管内液体始终水平,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白磷燃烧时,可观察到右侧管内液面降低 C.装置未冷却时,左侧管内液面始终低于1刻度处 D.若电阻丝本身消耗氧气生成某种固体,则实验结果偏大 3、市场上有些不法分子用外表酷似黄金的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销售,以牟取暴利,下列做法不能鉴别其真伪的是() A.测量密度 B.加入稀盐酸 C.在酒精灯上加热 D.观察颜色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 6、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稀盐酸B.MgSO 4 溶液Fe Cu C.Mg FeSO 4溶液Cu D.MgSO 4 溶液 Fe Cu(NO 3 ) 2 溶液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Si B.Fe C.Al D.O 8、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 9、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Ne ②Mg ③Mg2+④H 2O 2 A.①②④都表示一个分子 B.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