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模具种类

模具种类

模具种类
模具种类

模具的分类

[用途上分]:

A [塑胶模]Plastic mould :用于制造塑胶产品,如:3C类产品[3C: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 消费类电子:(Consumer Electrics)]汽车摩托车结构件,内饰件,日用品,儿童玩具,建筑用PVC水管接头,各种工具的手柄,精密仪器零件等涉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B [冲压模]die ( Pressed tooling):用于制造金属钣金,片状材料的剪裁下料等。如:电脑等各类机箱、机柜、不锈钢厨具、连接器端子、接插件铜片、电路板切孔,钣金成型,快餐盒成型等。

C [压铸模]Die casting (alloy mould):主要用于生产铝合金,锌合金,镁铝合金等铸件,如笔记本外壳,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音箱,阀体配件等。

D [压缩模] Compression mould:主要用于生产橡胶,硅橡胶制品,如各种防水圈,饰件,缓冲件,衬垫,手机按键等。

E [吹塑,吸塑模] blow mold:主要用于生产塑胶类中空容器类产品,如各种饮料瓶,塑料壶,化妆品盒,洗发水瓶,充气玩具,塑料包装等。

F [挤出模具]extrusion mould :主要是各种型材,如建筑用铝合金门窗,电线槽,

G [半导体模具]semiconductor mold:主要是生产各种二级管,三级管等电子电气元件。

H 玻璃钢模具(SMC/BMC) Phenolic mould 电木模具属于热固性模具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塑胶模具,由于塑胶产品种类繁多,所以塑胶模具也有各种分类:

[品质要求]:

A. production mould量产模

模具产量主要指的是:在模具使用寿命期间所能生产的最大的产品数

按照美国[SPI-SPE]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101类模。(长期精密生产模具,产量在1,000,000shots或以上)

二、102类模。(不超过1,000,000shots,大量生产模具)

三、103类模。(少于500,000shots,中量产模具)

四、104类模。(少于100,000shots,少量产模具)

五、105类模。(少于500shots,手办模或试验模)

B. prototype mould原型模

一般是用于开发阶段的产品生产,一般的产量很低,相当于105类模具,对于产品的外观,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多用于正在进行设计的产品的测试。

[结构分类]:

大水口模具(二板模)side plate mould

细水口模具(三板模)pin point plate mould

简化型细水口模具(三开模)three plate mould

倒装模具reverse gating mould

叠层模Palletizing Die/Double Stack Mold

MUD模Master Unit Die

MUD模是一种标准化的通用模具结构,一般是做小产品,模架部分是共用的,只更换模芯部分,结构简单,成本低,又叫快速换模。

[塑胶材料分类]:

1. 普通单色模,透明产品模。

2. DOUBLE MOULD双色,三色模具,如玩具,手表带等。

3. OVER MOULD包射模具,如各种手柄,带金属镶件,

4. repeated injected hard/soft integrated mould 包色模[两种熔胶温度不同的一种塑胶或两种不同的塑胶先后在模内成型或两次成型]

5. 发泡模具foaming mould 和氮气辅助成型Gas Assisted Technology mold

[模具材料分类]:

1.软模(soft mould) 常用钢材为P20(28~32Rc) S50C

2.预硬模(prehardening mould)常用钢材为HH P20(33~37Rc)

3.硬模(hardened mould) 常用钢材为H-13(48~52Rc) S-7(52~54Rc) S136(52~54Rc)

4.不锈钢模(stainless mould) 常用钢材为420ss(33~37Rc) 420H(32~34Rc)420(48~52Rc)

5.铝模(Aluminum mould) 常用材料为铝板Al(28~32Rc)相当于P20钢材

6.铍铜(BeCu) (40~42Rc) 一般做镶件(insert)材料

模具加硬的方法有:

淬火(heat treatment) 氮化(nitriding-treatment) 镀铬(chrome plating) 镀镍(nickel plating)

[流道方式]:

1.冷流道(cold runner)

2.热流道(cold runner)

热流道分为单点式[hot sprue or hot tip] 和多点式[manifold]

热咀有两种形式:开放式open type system 和针阀式valve type system

热流道的主要供应商:

YUDO(韩国柳道公司)HASCO(德国)DME(美国)MASTIP(新西兰)HUSKY(加拿大)INCOE(美国)圣万提(Synventive) (总部荷兰) [欧洲Eurotool和美国Dynisco两家公司合并]

[模具尺寸]:

模具以外形尺寸可分为:

350mm以下为小模,350~600mm为中型模具,600mm以上为大型模具。

模具重量超过10Tons的为特大型模具。一定要大规模的模具厂才可以制造。

[生产方式]:

1.不出口,小量产[None Export& Prototype](一般为暂用模,即105类模具。)

2.不出口,量产 [None Export& Production]

3.出口,不生产 [Export]

4.出口,出口前小量产[Export& Production]

5.

出口不同的国家要符合不同国家的工业标准,欧洲使用英制(inch)美国使用美制(UNC)亚洲和澳洲为公制(mm)标准,针对不同的客户要使用其指定的标准,如模具标准模胚,模具钢材,模具配件,油缸,热流道,注塑机台等。

模具出口前要按客户的标准进行出口检测,包装。

然后按既定的运输方式,海运(by sea )或是空运(by air)

模具钢材和标准配件知名供应商的品牌有:

LKM(香港龙记),MingLee(香港明利),HASCO(德国),FUTABA(日本富得巴),DME(美国)DAIDO(日本大同),德国德胜,ASSAB(瑞典一胜百),Punch(日本盘起)。德国斯脱克STRACK 和法国华宝登RABOURDIN塑胶,冲压模具常规零件

常用塑胶材料知名制造公司有:

CHIMEI(台湾奇美)、GE(美国),Dupont(美国),RTP(美国),BASF(德国),LG(韩国)

precision mould 精密模具

主要是用来生产各种接插件(如电话接头,网线接头,电器内部元器件等),齿轮,光学仪器(各种透镜,反光镜片等),各种仪器仪表零部件,传动件(如打印机,复印机传动部件等)等高精度产品模具。

产品的模具表面要求一般有:

抛光(polish) 蚀纹(也叫咬花)(texture)镜面(mirror polish)喷砂等。

抛光为手工完成,需要用油石(whetstone)、砂纸(sand paper)、钻石膏。

咬花需要专业的工厂进行,咬花有专用的咬花编号,标准咬花有美国MOLD-TECH 德国VDI 日本妮虹NIHON ETCHING等。

第四章-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设计--习题题目练习(附答案)

第四章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设计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拉深是是利用拉深模将平板毛坯压制成开口空心件或将开口空心件进一步变形的冲压工艺。 2.拉深凸模和凹模与冲裁模不同之处在于,拉深凸、凹模都有一定的圆角而不是锋利的刃口,其间隙 一般稍大于板料的厚度。 3.拉深系数m是拉深后的工件直径和拉深前的毛坯直径的比值,m越小,则变形程度越大。 4.拉深过程中,变形区是坯料的凸缘部分。坯料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和径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切 向压缩和径向伸长的变形。 5.对于直壁类轴对称的拉深件,其主要变形特点有:(1)变形区为凸缘部分;(2)坯料变形区在切 向压应力和径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切向压缩与径向的伸长,即一向受压、一向收拉的变形;(3)极限变形程度主要受传力区承载能力的限制。 6.拉深时,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裂是拉深工艺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 7.拉深中,产生起皱的现象是因为该区域内受较大的压应力的作用,导致材料失稳_而引起。 8.拉深件的毛坯尺寸确定依据是面积相等的原则。 9.拉深件的壁厚不均匀。下部壁厚略有减薄,上部却有所增厚。 10.在拉深过程中,坯料各区的应力与应变是不均匀的。即使在凸缘变形区也是这样,愈靠近外缘,变 形程度愈大,板料增厚也愈大。 11.板料的相对厚度t/D越小,则抵抗失稳能力越愈弱,越容易起皱。 12.因材料性能和模具几何形状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拉深件口部不齐,尤其是经过多次拉深的拉深件, 起口部质量更差。因此在多数情况下采用加大加大工序件高度或凸缘直径的方法,拉深后再经过切边工序以保证零件质量。 13.拉深工艺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筒壁传力区最大拉应力小于危险断面的抗拉强度。 14.正方形盒形件的坯料形状是圆形;矩形盒形件的坯料形状为长圆形或椭圆形。 15.用理论计算方法确定坯料尺寸不是绝对准确,因此对于形状复杂的拉深件,通常是先做好拉深模, 以理论分析方法初步确定的坯料进行试模,经反复试模,直到得到符合要求的冲件时,在将符合要求的坯料形状和尺寸作为制造落料模的依据。 16.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有:材料的力学性能、板料的相对厚度、拉深条件等。 17.一般地说,材料组织均匀、屈强比小、塑性好、板平面方向性小、板厚方向系数大、硬化指数大的 板料,极限拉深系数较小。 18.拉深凸模圆角半径太小,会增大拉应力,降低危险断面的抗拉强度,因而会引起拉深件拉裂,降低 极限变形。 19.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大,允许的极限拉深系数可减小,但过大的圆角半径会使板料悬空面积增大,容 易产生失稳起皱。

常见的压铸模具结构及设计

压铸模具材料与结构设计 压铸模具材料与结构设计目录 1 压铸模具的结构 压铸模具一般的结构如图 1.导柱 2.固定外模(母模) 3分流子镶套 4.分流子5固定内模6角销7滑块挡片 8滑块9.可动内模10.可动外模(公模) 11.模脚12.顶出板13.顶出销承板14.回位销 15.导套 2.压铸模具结构设计应注意事项 (1)模具应有足够的刚性,在承受压铸机锁模力的情况下不会变形。 (2)模具不宜过于笨重,以方便装卸修理和搬运,并减轻压铸机负荷。 (3)模穴的压力中心应尽可能接近压铸机合模力的中心,以防压铸机受力不均,造成锁模不密,铸件产生毛边。 (4)模具的外形要考虑到与压铸机的规格的配合: (a)模具的长度不要与系杆干涉。 (b)模具的总厚度不要太厚或太薄,超出压铸机可夹持的范围。 (c)注意与料管(冷室机)或喷嘴(热室机)之配合。 (d)当使用拉回杆拉回顶出出机构时,注意拉回杆之尺寸与位置之配合。 (5)为便于模具的搬运和装配,在固定模和可动模上方及两侧应钻螺孔,以便可旋入环首螺栓。 3 内模(母模模仁) (1)内模壁厚 内模壁厚基本上不必计算其强度,起壁厚大小决定于是否可容纳冷却水管通过,安排溢流井,及是否有足够的深度可攻螺纹,以便将内模固定于外模。由于冷却水管一般直径约10mm,距离模穴约25mm,因此内模壁厚至少要50mm。内模壁厚的参考值如下表。 内模的高度应该比外模高出0.05-0.1mm,以便模面可确实密合,并使空气可顺利排出。其与外模的配合精度可用H8配h7,如下图所示。 (3)内模与分流子的配合 分流子的功用是将熔汤由压铸机导至模穴内,因此其高度视固定模的厚度而定。分流子的底部与内模相接,使流道不会接触外模,如下图,内模与分流子的配合可用H7配h6。 4外模 (1)固定外模

模具种类

模具的分类 [用途上分]: A [塑胶模]Plastic mould :用于制造塑胶产品,如:3C类产品[3C: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 消费类电子:(Consumer Electrics)]汽车摩托车结构件,内饰件,日用品,儿童玩具,建筑用PVC水管接头,各种工具的手柄,精密仪器零件等涉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B [冲压模]die ( Pressed tooling):用于制造金属钣金,片状材料的剪裁下料等。如:电脑等各类机箱、机柜、不锈钢厨具、连接器端子、接插件铜片、电路板切孔,钣金成型,快餐盒成型等。 C [压铸模]Die casting (alloy mould):主要用于生产铝合金,锌合金,镁铝合金等铸件,如笔记本外壳,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音箱,阀体配件等。 D [压缩模] Compression mould:主要用于生产橡胶,硅橡胶制品,如各种防水圈,饰件,缓冲件,衬垫,手机按键等。 E [吹塑,吸塑模] blow mold:主要用于生产塑胶类中空容器类产品,如各种饮料瓶,塑料壶,化妆品盒,洗发水瓶,充气玩具,塑料包装等。 F [挤出模具]extrusion mould :主要是各种型材,如建筑用铝合金门窗,电线槽, G [半导体模具]semiconductor mold:主要是生产各种二级管,三级管等电子电气元件。 H 玻璃钢模具(SMC/BMC) Phenolic mould 电木模具属于热固性模具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塑胶模具,由于塑胶产品种类繁多,所以塑胶模具也有各种分类: [品质要求]: A. production mould量产模 模具产量主要指的是:在模具使用寿命期间所能生产的最大的产品数 按照美国[SPI-SPE]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101类模。(长期精密生产模具,产量在1,000,000shots或以上) 二、102类模。(不超过1,000,000shots,大量生产模具) 三、103类模。(少于500,000shots,中量产模具) 四、104类模。(少于100,000shots,少量产模具) 五、105类模。(少于500shots,手办模或试验模)

PROE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7
模具體積塊 與 元件

7-1 7-2 7-3 7-4 模具體積塊 建立體積塊-分割 建立體積塊-聚合 模具元件


7-1 模具體積塊
在分模面完成之後,接下來的工作是準備將工件一分為二。利用分 模 面 可 將 模 具 組 合 中 的 工 件 ( Workpiece ) 分 割 成 兩 塊 , 即 公 模 (Core)和母模(Cavity)。一般而言,利用 Split(分割)的方式來建 立模具體積塊是較為快速的方法,但是在使用分割時卻有一個先決條 件,那就是先前所建立的分模面必須是正確且完整的,否則將會造成分 割的失敗。 此 外 , Pro/E 同 時 也 提 供 了 手 動 的 方 式 來 建 立 模 具 體 積 塊 , 即 Create(建立)。Create(建立)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 Gather(聚 合)及 Sketch(草繪)。Gather(聚合)指令是藉由定義曲面邊界及封 閉範圍來產生體積,而 Sketch(草繪)則是透過一些實體特徵的建構方 式來產生。利用手動的方式來建立模具體積塊並不需要事先建立好分模 面,因此,在使用上並不如分割那樣容易、快速,但是卻可以省下建立 分模面的時間。 模 具 體 積 塊 是 3D、 無 質 量 的 封 閉 曲 面 組 , 由 於 它 們 是 閉 合 的 曲 面 組,故在畫面上皆以洋紅色顯示。 建立模塊體積與元件的指令皆包含在 Mold Volume(模具體積塊) 選單中,選單結構如【圖 7-1】所示。
7-2

【圖7-1】
Mold Volume(模具體積塊)選單結構
Mold Volume(模具體積塊) 在 Mold Volume ( 模 具 體 積 塊 ) 選 單 中 有 十 個 指 令 , 分 別 為 Create( 建 立 ) 、 Modify( 修 改 ) 、 Redefine( 重 新 定 義 ) 、 Delete ( 刪 除 ) 、 Rename ( 重 新 命 名 ) 、 Blank ( 遮 蔽 ) 、 Unblank(撤銷遮 蔽)、Shade(著色) 、 Split(分 割) 以及 Attach(連接)。 Create(建立) 建立一個模具元件體積塊。在輸入體積塊名稱後便可進入模具體 積選單中,可利用 Gather(聚合)或是 Sketch(草繪)的方式 來建立模塊體積。使用 Gather(聚合)指令必須定義曲面邊界 及封閉範圍來產生體積,而 Sketch(草繪)則是透過一些實體
7-3

拉延模设计手册

拉延模设计手册 一、拉延模的分类 拉延模分双动拉延模与单动拉延模两类 1、双动拉延模是在专用的双动压力机上生产的拉延模,通常上模为凸模,下模为凹模,压边圈安装在压机的外滑块上,其结构如下图,此种结构拉延模压边力较为稳定,但由于需要专用的压机,安装较为烦琐,且结构尺寸较大,现在已经运用的越来越少。 2、单动拉延模是在单动压机上生产的拉延模,通常上模是凹模,下模是凸模,压边圈由下气垫或其它压力源(例于氮气弹簧)提供压料力,其结构如下图,由于模具通用性好,现大部分拉延模为此种结构。 工作台 下模 上模 压边圈 上模垫板 内滑块 外滑块 下模 上模 工作台 压边圈 上滑块

二、拉延模的主要零件(主要为单动拉延模) 拉延模一般有上模、下模、压边圈三大部件组成(根据结构的不同要求,可能增加一此部件,例于局部的小压料板),以及安装这三大部件上的其它功能零件,主要有以下零件: 1、导向零件:耐磨板、导向腿,导柱; 2、限位调压零件:平衡块、到底块; 3、坯料定位零件:定位具、气动定位具; 4、安全装置:卸料螺钉(等向套筒,也起锁付的作有)、安全护板; 5、拉延功能零件:到底印记、弹顶销、通气管、CH孔合件; 6、取送料辅助零件:辅助送出料杆、打料装置。 三、单动拉延模的设计 (一)模具中心的确认与顶杆的分布 模具中心的确认通常依据顶杆的布置的需要设定。一般在工艺设计时,会按钣件的中心确定一个数模中心。顶杆的分布需尽量靠近分模线,并均匀布,通常两根顶杆之间最多空一个顶杆位,顶杆数量要尽可能多。在模具设计时首先以数模中心与压机工作台中心重合,如顶杆分布满足上述要求,则以数模中心做为模具中心。如无法满足上述要求,侧在需要更改的方向上移动(最大1/2顶杆间距),确认一个最优化的方案,同时以工作台的中心做为模具的中心。 (注:在试模压力机与工作压力机顶杆孔不致时,需设置试模顶杆,并在优先保证生产顶杆的要求下,优化顶杆部置) 模具中心与数模中心重合

模具设计与模具制图教程

模具设计与模具制图教程 模具图样的绘制 在绘制模具装配图时,初学者的主要问题是图面紊乱无条理、结构表达不清、剖面选择不合理等,以及作图质量差,如引出线重叠交叉,螺钉销钉作图比例失真。上述问题除平时练习过少外,更主要的是缺乏作图技巧所致。一旦掌握了必要的技巧,这些错误均可避免。1. 装配图的画法 模具装配图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反映模具的基本构造,表达零件之间的相互装配关系,包括位置关系和配合关系。从这个目的出发,一张模具装配图所必须达到的最基本要求为:首先,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或部件)不能遗漏,不论哪个模具零件,装配图中均应有所表达;其次,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位置及与其他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应明确。在模具装配图中,除了要有足够的说明模具结构的投影图、必要的剖视图、断面图、技术要求、标题栏和填写各个零件的明细栏外,还应有其他特殊的表达要求。模具装配图的绘制要求须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现总结如下: ⑴总装图的布图及比例。 ①应遵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图纸幅面和格式的有关规定(GB/T14689—2008)。 ②可按模具设计中习惯或特殊规定的制图方法作图。 ③尽量以1:1的比例绘图,必要时按机械制图要求的比例缩放,但尺寸按实际尺寸标注。 ④模具总装图的布置方法如图1-72所示。 (a)冲压模具总装配图的布置 (b)塑料模具总装配图的布置 图1-72 模具总装图的布置方法 ⑵模具设计绘图顺序 ①主视图。绘制总装图时,应采用阶梯剖或旋转剖视,尽量使每一类模具零件都反映在主视图中。按先里后外、由上而下,即按产品零件图、凸模、凹模的顺序绘制,零件太多时允许只画出一半,无法全部画出时,可在左视图或俯视图中画出。 ②俯视图。将模具沿冲压或注射方向“打开”上(定)模,沿冲压或注射方向分别从上往下看“打开”的上(定)模或下(动)模,绘制俯视图。主、俯视图要一一对应画出。 ③左、右视图。当主、俯视图表达不清楚装配关系时,或者塑料模具以卧式为工作位置时,左、右视图绘制按注射方向“打开”定模看动模部分的结构。 ⑶模具装配图主视图的要求。 ①在画主视图前,应先估算整个主视图大致的长与宽,然后选用合适的比例作图。主视图画好后其四周一般与其他视图或外框线之间应保持50~60mm的空白。 ②主视图上应尽可能将模具的所有零件画出,可采用全剖视图、半剖视图或局部视图。若有局部无法表达清楚的,可以增加其他视图。 ③在剖视图中剖切到圆凸模、导柱、顶件块、螺栓(螺钉)和销钉等实心旋转体零件时,其剖面不画剖面线;有时为了图面结构清晰,非旋转体的凸模也可不画剖面线。

拉伸工艺与拉深模具设计

拉深(又称拉延)是利用拉深模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将平板坯料或空心工序件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它是冲压基本工序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日用品、仪表、航空和航天等各种工业部门的产品生产中,不仅可以加工旋转体零件,还可加工盒形零件及其它形状复杂的薄壁零件,如图4.1.1所示。 a)轴对称旋转体拉深件b)盒形件c)不对称拉深件 图4.1.1拉深件类型 拉深可分为不变薄拉深和变薄拉深。前者拉深成形后的零件,其各部分的壁厚与拉深前的坯料相比基本不变;后者拉深成形后的零件,其壁厚与拉深前的坯料相比有明显的变薄,这种变薄是产品要求的,零件呈现是底厚、壁薄的特点。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不变薄拉深。本章重点介绍不变薄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拉深所使用的模具叫拉深模。拉深模结构相对较简单,与冲裁模比较,工作部分有较大的圆角,表面质量要求高,凸、凹模间隙略大于板料厚度。图4.1.2为有压边圈的首次拉深模的结构图,平板坯料放入定位板6内,当上模下行时,首先由压边圈5和凹模7将平板坯料压住,随后凸模10将坯料逐渐拉入凹模孔内形成直壁圆筒。成形后,当上模回升时,弹簧4恢复,利用压边圈5将拉深件从凸模10上卸下,为了便于成形和卸料,在凸模10上开设有通气孔。压边圈在这副模具中,既起压边作用,又起卸载作用。

图4.1.2拉深模结构图 1-模柄2-上模座3-凸模固定板4-弹簧5-压边圈 6-定位板7-凹模8-下模座9-卸料螺钉10-凸模 圆筒形件是最典型的拉深件。平板圆形坯料拉深成为圆筒形件的变形过程如图

图4.2.1拉深变形过程图4.2.2 拉深的网格试验

拉深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主要是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裂。凸缘区起皱是由于切向压应力引起板料失去稳定而产生弯曲;传力区的拉裂是由于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引起板料断裂。同时,拉深变形区板料有所增厚,而传力区板料有所变薄。这些现象表明,在拉深过程中,坯料内各区的应力、应变状态是不同的,因而出现的问题也不同。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研究拉深过程中坯料内各区的应力与应变状态。 图4.2.3是拉深过程中某一瞬间坯料所处的状态。根据应力与应变状态不同,可将坯料划分为五个部分。

模具种类

模具的分类 [ 用途上分]: A [塑胶模]Plastic mould :用于制造塑胶产品,女口:3C类产品[3C:计算机(Computer) 通讯(Communication) , 消费类电子:(Consumer Electrics) ]汽车摩托车结构件,内饰件,日用品,儿童玩具,建筑用PVC水管接头,各种工具的手柄,精密仪器零件等涉及生活的每一 个角落。 B [ 冲压模] die ( Pressed tooling) :用于制造金属钣金,片状材料的剪裁下料等。如: 电脑等各类机箱、机柜、不锈钢厨具、连接器端子、接插件铜片、电路板切孔,钣金成型,快餐盒成型等。 C [ 压铸模] Die casting (alloy mould) :主要用于生产铝合金,锌合金,镁铝合金等铸 件,如笔记本外壳,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音箱,阀体配件等。 D [ 压缩模] Compression mould :主要用于生产橡胶,硅橡胶制品,如各种防水圈,饰 件,缓冲件,衬垫,手机按键等。 E [吹塑, 吸塑模] blow mold :主要用于生产塑胶类中空容器类产品,如各种饮料瓶,塑 料壶,化妆品盒,洗发水瓶,充气玩具,塑料包装等。 F [ 挤出模具]extrusion mould :主要是各种型材,如建筑用铝合金门窗,电线槽, G [ 半导体模具] semiconductor mold :主要是生产各种二级管,三级管等电子电气元件。 H 玻璃钢模具(SMC/BMC) Phenolic mould 电木模具属于热固性模具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塑胶模 具,由于塑胶产品种类繁多,所以塑胶模具也有各种分类: [ 品质要求]: A. production mould 量产模模具产量主要指的是:在模具使用寿命期间所能生产的最大的产品数 按照美国[SPI-SPE] 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101 类模。(长期精密生产模具,产量在1,000,000shots 或以上) 二、102 类模。(不超过1,000,000shots, 大量生产模具) 三、103 类模。(少于500,000shots, 中量产模具) 四、104 类模。(少于100,000shots, 少量产模具) 五、105 类模。(少于500shots, 手办模或试验模)

SolidWorks模具设计教程

SolidWorks模具设计教程 作者:无维网gaoch 参考文献:SolidWorks 高级教程:模具设计 SolidWorks模具设计教程之内容提要: ●型心和型腔 通过检测面的拔模角度对模型进行分析; 利用收缩率调整塑料产品的大小; 修复塑料产品中的未拔模面; 明确分型线和创建分型线曲面; 创建关闭曲面; 创建分型面; 创建连锁曲面; 创建切削分割。 ●修复和曲面 在输入几何体上修复未拔模面 使用直纹曲面创建拔模面 创建复杂关闭曲面 手工创建连锁曲面 使用放样曲面添加曲面 ●多个分型方向 利用底切检查; 创建侧抽芯,斜顶杆和型芯销。 ●改变方法进行模 SolidWorks模具设计教程之具体步骤: 型心和型腔 模具设计是由多个步骤组成。一旦你想为创建的模型设计模具,你就需要遵循几个步骤去创建型心和型腔。下面用一个实例示范了怎样为塑料畚箕零件创建一副简单的两板模。

1. 拔模分析 为了创建可以实现注塑的模具, 塑料产品必须被设计和拔模正确才能从围绕在周围的模具中顶出。要对模型产品进行拔模分析,使用拔模分析命令有助于发现拔模和设计的错误。对前视面进行向上拔模分析。 来看看各分析面的含义: 跨立面:是横跨分型线的面。用户必须把跨立面分割成两块以分开模具的表面。跨立面可以通过跨立面命令手工处理或者通过单击分型线命令中的分割面选项自动完成。 正陡面:这些表面中包含部分拔模量不够的区域。如果整个面的拔模量都不够,它将被归类为【需要拔模】。这些面能在模具中的正侧找到。 负陡面:这些表面包含部分拔模量不够的区域。这些面能在模具中的负侧找到。 2. 调整收缩率 模具上产品型腔部分的加工要略微比从模具中生产出来的塑料件大些。这样做是为了补偿高温的被顶出的塑料件冷却后的收缩率。在通过塑料产品创建模具之前,模具设计者需要放大塑料产品来解决收缩率。不同的材料,收缩率也是不同

SolidWorks模具设计教程

SolidWorks 模具设计 1. 拔模分析 为了创建可以实现注塑的模具, 塑料产品必须被设计和拔模正确才能从围绕在周围的模具中顶出。要对模型产品进行拔模分析,使用拔模分析命令有助于发现拔模和设计的错误。对前视面进行向上拔模分析。 来看看各分析面的含义:跨立面:是横跨分型线的面。用户必须把跨立面分割成 两块以分开模具的表面。 跨立面可以通过跨立面命令手工处理或者通过单击分型线命令中的分割面选项自动完成。 正陡面:这些表面中包含部分拔模量不够的区域。如果整个面的拔模量都不够,它将被归类为【需要拔模】。这些面能在模具中的正侧找到。负陡面:这些表面包含部分拔模量不够的区域。这些面能在模具中的负侧找到。 2. 调整收缩率 模具上产品型腔部分的加工要略微比从模具中生产出来的塑料件大些。这样做是为了补偿高温的被顶出的塑料件冷却后的收缩率。在通过塑料产品创建模具之前,模具设计者需要放大塑料产品来解决收缩率。不同的材料,收缩率也是不同

的,SolidWorks 用比例缩放命令在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零件我们以ABS 材料来做,5%的收缩率。 3. 确定分型线分型线是注塑类塑料产品中型腔与型心曲面中相互接触的边界。分型线是那些用来分割型心和型腔曲面的边界。它们也构成了分型面的内部边界。 型腔面(正拔模)是绿色的,型心面(负拔模)是红色的。任何一条被红色和绿色面共用的边都是分型线边界。 当拔模分析完成后,所有的被绿色和红色边共用的边被自动选中并被添加到分型线列表中。单击确定。 手动添加分型线:在这个例子中,当分型线命令运行时,分型线边被自动的选中。因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分型线边界,这些边界被自动添加到位于分型线PropertyManager 的边线列表中。有时分型线可能会更复杂以致于软件无法自动搜索到分型线。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使用位于边线列表框下方的边线选择按钮去选择分型线。 4. 关闭孔和开口 在分型线建立后,下一步是决定塑料产品上哪些开放的成型区域需要关闭曲面。一个开放的成型区域或者是一个孔或者是一个开口,在注塑产品上就是模具型心型腔完全吻合形成的孔。如图所示一个简单的关闭曲面。它创建在拔模后开口较小的一侧。关闭曲面命令自动关闭塑料产品中的开放孔。

文献综述 - 壳体拉深模具设计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设计(论文)题目壳体拉深模具设计 作者所在系别材料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作者所在班级 作者姓名 作者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时间年11 月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

说明 1.根据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文献综述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并经所在专业教研室审查。 3.文献综述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学生撰写文献综述,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10篇以上(土建类专业文献篇数可酌减),其中外文资料应占一定比例。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课教材一般不应列为参考资料。 5.文献综述的撰写格式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字数在2000字左右。文献综述应与开题报告同时提交。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壳体拉深模具设计》的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 本文介绍了冲压工艺的发展背景、概念及特点,冲压模具现阶段国内及台湾的发展前景和冲压行业信息化、数字化的状况以及先进成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讨论了我国冲压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的思路,而且从模具的结构、生产工艺方面阐述了金属冲压拉深成型工艺,力图通过改善冲压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关键词:模具设计现状发展趋势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工程

第1章前言 1.1冲压的历史渊源、概念及优点 1.1.1冲压的历史渊源 冲压加工技术始于18世纪末叶至19世纪初年,因为产业革命促成了动力制造技术的发展,以机械化方式来加工金属板就逐渐成为主流,其后,由于辊轧机rolling mill 的发明,生产者利用它来高速、连续的生产金属板,利用表面光滑,厚度均匀的金属板来制造各种装饰品,家庭用品及机械零件的工作方法,逐步形成产业化。[1] 1.1. 2.冲压加工及拉伸的概念 所谓冲压加工,就是指利用钣金加工机械(sheet metal working machine),泛称冲压机械,即冲床(press),及其专用的工具,及模具(die),对薄钣金属施行冲裁、成型、弯曲、拉深等加工,借以制造各种工业用及家庭用钣金零件与制品。 拉深(俗称拉延)是利用专用的模具将平板毛坯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一种冲压工艺方法。拉深过程中,在模具凸模的作用下,毛坯被拉进凸、凹模之间的间隙里形成圆筒件。工件的直壁部分是由毛坯的环形部分转变而来,拉深时,毛坯的外部环形部分是变形区,而底部是不变形区,被拉入凸、凹模之间的直壁部分是已变形区。[2]用拉深方法可以制成筒形、阶梯形、锥形、球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的薄壁零件,如果与其它冲压成形工艺配合,还可能制造形状极为复杂的零件。拉深件的可加工尺寸范围相当广泛,从几毫米的小零件直到轮廓尺寸达2—3米,厚度达200—300毫米的大型零件,都可以用拉深方法制成。因此,在汽车、飞机、拖拉机、电器、仪表、电子等工业部门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冲压生产当中,拉深工艺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1.1.3冲压的优点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3]。主要表现如下。 (1)可以常温加工,对于形状复杂难以加工零件同样适用(2)使用压延材料为主几乎不经过变形加工,韧性好,因加工产生加工硬化,可提高零件强度(3)加工精度高、适用大批量生产,(4)生产效率高(5)利用率高,剩余废料变形少,可用来加工小零件(6)操作简单。

模具设计过程图文教程

图文并茂的模具设计练习教程山东UG网模具设计练习教程 第一部分:分模设计 第一步-进入分模设计 第二步-快速断开 第三步-拔模角分析 第四步-预览分模线 第五步-创建内分模线 第六步-创建内分模面 第七步-创建外分模面 第八步-重新附属分模面 第九步-创建工件坐标系 第十步-保存文档 第二部分:模具设计 第一步-进入模具工程 第二步-进入分模环境 第三步-创建分模面零件 第四步-定义激活、创建激活。 第五步-加载模架 第六步-创建毛坯 第七步-切槽操作 第八步-产品零件装配 第九步-浇道设计 第十步-顶杆设计

第十一步-水道设计 第十二步-侧滑块和斜导柱设计 第十三步-行位揳紧块设计 第十四步-行位限位装置设计 本练习以客户实际零件lamp.elt为例讲解模具分模和模具设计的整个设计过程。 第一部分:分模设计 第一步-进入分模设计 选择分模设置图标, 分模设置向导即被打开。 选择文档:lamp.elt。 勾选创建新文件夹复选框。 勾选应用收缩命令改变工作模型复选框,收缩比例设置成1.008。 第二步-快速断开 选择分模向导条中的快速断开图标,并更改默认的断开参数垂直面-不包括为垂直面-增加到顶部,确认。 注意到经过第一步自动断开后还有一部分曲面未被分配,选择新方向选项,并点击方向箭头端部的实心点,定义方向为沿x轴反方向,确定。 重新附属曲面,选择下图所示的应该被分配到SPLIT-3部分的曲面,然后在特征树中选择SPLIT-3特征,点击鼠标右键,再选择弹出的及时菜单中的附加选项,这样就把所选择的曲面附属到SPLIT-3部分了。 结果如下: 重命名分模特征:

拉延模设计规范

拉延模设计规范 模具大小分类: 注:为导板宽度

5 模具端头设计 上下模导向型式尺寸 导柱规格 d di D D1 D2 H1 H2 A ?50 50 40 70 60 125 75 70 140 ?60 60 50 :80 70 135 : 90 90 160 ?80 80 60 100 90 155 120 120 190 ?100 100 80 120 110 不套导 柱 150 150 210 h ■ 1? 严1 1 1 J' 常 — 工 I 1 町 1 1B 1 10 d . A A rj o 十 p — 1 II I 1 —1 + “ ,1 ■ L ---- ■ ? ----- 11 |i —1— 模具端头主要型式和尺寸如下: A <1> <2> <3>

模具锁附及压板槽结构压板槽结构如下: 4 60r ir' 般 模 结 自动装模、 用结构 装 用 构 注:1.H值见筋厚规定 9 Or In 模具长度L 压板槽单边数量 L W 1600 2 1600VL W 2500 3 L>2500 4 压板槽设置数量:

5 限位柱 模具类别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限位柱直径D 80 P 70 60 60 限位柱处方形 平 台尺寸A 100 90 80 80 注:1.每套模具在四角设置4处 材科:45

5 安全平面 每套模具必须设置4处安全平面(空间不允许时可仅设2处),且设置在明显处 安全平面尺寸: 注:1.中型模具空间有限时可设成120X120或120X150 2.上下模安全平面在闭合状态下相距110。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与成形模拟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本科 毕业设计(论文)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 与成形模拟 作者姓名: 导师及职称: 导师所在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与成形模拟 摘要 本课题把汽车覆盖件车门内板作为研究的对象,以常见的板料成形分析软件Dynaform作为工具对拉延成形工艺参数进行研究。本课题设计的意义是拉延成形CAE 分析可以提前预测冲压产品的缺陷,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对拉延成形工艺进行优化,以减少反复试模修模的次数,缩短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周期。完成的主要工作有通过UG对汽车车门进行拉延模具的设计,再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制定合理的成形工序,采用Dynaform软件对拉深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查看模拟结果中的板料流入量,根据经验和反复对试验结果的验证与分析后,重新设定相关系数,找到最合适的参数设置。 通过Dynaform软件的模拟仿真结果的分析,板料的厚度,拉延筋的设计,压边力的大小,成形的尺寸设计,冲压的次数与力度等对板料的成形结果都有很大影响,要想获得最理想的仿真结果,只有通过经验和不断地实验才能找出最佳方案。 本毕业设计的有用结论主要是用Dynaform软件可以模拟板料成形的真实过程,从而避免生产过程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试验,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CAE数值分析仿真结果也十分准确,在中国仿真率达到97%,在国外达到100%,它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拉延成形;CAE分析;Dynaform软件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 Mold design and Forming Simulation of the Drawing of Car Door Abstract This topic do research on forming process parameters with the car door inner panel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common sheet metal forming analysis software Dynaform as a tool studied. Design of this projec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drawing forming CAE analysis can predict in advance stamping product defects, helping engineers and technicians on the drawing form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to reduce repair mode repeatedly tryout times, shorten product design and production cycle. The main work completed through the car door for UG drawing di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t forming process to develop a reasonable, using software Dynaform deep drawing process is simulated view simulation results sheet inflows based on experience and repeated validation of the test results and analysis, re-se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o find the most suitable parameter setting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ynaform software simulation results, we can conclude that sheet thickness, drawing beads design, BHF size, the size of the design forming, stamping the number and intensity of such result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heet metal forming. Only through experience and constantly experiments can we find out the best solution and get the best simulation results. The main useful conclusions of graduation design is that the real process of sheet metal forming can be simulated by Dynaform software, in order to avoid labor-intensive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o test and to save the cost largely. CAE Numer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also very accurate simulation in China reached 97% to 100% in a foreign country, its application will be more widely Keywords: drawing forming; CAE analysis; Dynaform Software

模具结构形式

模具结构形式 3.1型腔的设计 3.1.1型腔数目的拟定 为了使模具与注射机的生产能力相匹配,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性,并保证塑 件精度,模具设计时应确定型腔数目,常用的方法有四种: (1)根据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 (2)根据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目; (3)根据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目; (4)根据制品精度确定型腔数目。 型腔数目的确定一般可以根据经济性、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注射机的最大 注射量、制品的精度等。一般来说,大中型塑件和精度要求高的小型塑件优先采 用一模一腔的结构,但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小型塑件(没有配合精度要求),形 状简单,又是大批量生产时,若采用多型腔模具可提供独特的优越条件,使生产 效率大为提高。该塑件精度要求不高,生产批量适中,且具有两边抽芯,从模具 加工成本,制品生产时的成本考虑,故拟定为一模两腔。一般来说,精度要求高 的小型塑件和中大型塑件优先采用一模一腔的结构,对于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小型 塑件,是大批量生产时,若采用多型腔模具可提供独特的优越条件,使生产效率 大为提高。 对于充电器外壳,虽然精度要求也较高,但是该通讯设备由于市场需求量比 较大,而且更要考虑其经济性,所以采用一模多型腔。本人先设想为一模二型腔,其具体将通过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校核。 注塑模内的塑件及浇注系统的总熔量应在注塑机额定注塑量的80%以内, 即: 0.8g j s V V n V -≤ 计算得:n≤3 式中: n ——型腔数量 g V ——注塑机最大注塑量 j V ——浇注系统凝料量 s V ——单个塑件的的容积

由此可见,该注塑机正好匹配所对应的型腔数目,所以可确定其型腔数量为2。同时也说明了该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符合。 3.1.2 型腔的布置 型腔的布置具体见装配图和零件图。 图3.1 装配图 3.2 分型面的设计 3.2.1 分型面的设计原则 分型面即打开模具取出塑件或取出浇注系统凝料的面,分型面的位置影响着成型零部件的结构形状,型腔的排气情况也与分型面的开设密切相关。分型面的设计原则为: (1)便于塑件脱模; a 在开模时尽量使塑件留在动模内 b 应有利于侧面分型和抽芯 c 应合理安排塑件在型腔中的方位 (2)考虑和保证塑件的外观不遭损坏; (3)尽力保证塑件尺寸的精度要求; (4)有利于排气; (5)尽量使模具加工方便; (6)有利于嵌件的安装; (7)有利于预防飞边和溢料的的产生; (8)有利于模具结构的简化。 3.2.2 分型面类型的选择

P+R按键类模具设计教程

按键类模具设计

Ⅱ按键类模具设计总则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一)什么是模具:模具就是用来生产某种指定产品的工具。即然模具只是生产产品的工具。所以制作模具并不是制模人员的目标。作业合格的产品才是我们一切努力的最终目标,而模具制作是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得到合格的产品,模具和模具设计才实现其价值。 (二)什么是按键模:按键模就是用来生产按键类产品的工具,按键类产品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1 产品的尺寸相对较小,而尺寸精度要求高 2 产品一般有较高的表面要求 3 产品结构相对简单,但单件产品要求产量高 4 产品有诸如:电镀,印刷等后道工序 相对应于上述按键类产品的特点,按键类模具也有其相对应的特点: 1 模具精度要求高,一般重要尺寸控制为0.02MM 2 型腔、型芯的强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一般型腔都要做到镜面抛光,故我们在选择工件 材料和加工工艺也要相应选用性能好的S136钢材,热处理后硬度为48-52HRC 3 在产品排布设计时,要设计边框和定位柱,以利于注塑工艺调整,以及产品后加工的固 定,产品运输过程中的包装和保护。 (三)按键类产品使用的材料: 1 ABS 用于空心电镀KEY或空心电镀 2 PC 用于空心透明KEY或实心透明KEY 3 PMMA 用于实心透明KEY 4 按键类产品成型后的处理程序以及模具设计时应注意的地方。 (1)表面电镀 1 整个表面都可以被电镀 (2)侧面和顶面可被电镀而底面不可以电镀 针对表面电镀的产品,模具设计时主要要考虑以下几点 1 产品的底面尽量设计成平面

2 LAYOUT 设计时,KEY间距有适当距离 3 流道上要设计挂点,方便电镀时固定产品, 挂点距离为40-50MM 4 在边框及流道上设计一小平面,方便电镀后检测电镀层的厚度 5 定位柱应朝向产品侧,以保护电镀KEY的表面 2 表面印刷: 1 定位柱的设计应朝向KEY的反面,以保证定位柱不刮破印刷丝网 2 流道边框等不能高于产品的KEY 顶面,以免干涉印刷 3 按键KEY与硅胶产品的装配 大多的按键KEY做好之后,都要装配到硅胶产品上, 装配一般是通过用胶水将按键KEY 粘在硅胶上来完成.所以,产品结构设计时必须设计合适的装配间隙和防呆结构. 二、模具设计: 在完成对产品的分析之后,我们要进入正式的模具设计。因按键类模具属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具,故模具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 ㈠按键类模具的设计精度: 模具精度虽然与加工和年装配密切技术相关,但首先应具有较高的设计精度。如果在设计时没有提出恰当的技术要求,或模具结果本身设计不合理,则无论加工和装配技术有多高,模具的精度永远不可能得到保证,所以: 1.按键模各零部件的设计精度和技术要求要与产品精度相适应。按键模型腔、型芯以及分型面的精度相适应。一般模具的尺寸公差应小于产品公差的三分之一,按公司目前的要求,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公差应控制在±0.02mm以内。 2.按键模的标准通用零部件,虽然不直接参与注射成型,但其精度却能够间接影响产品精度。为此,按键类模具的模架使用龙记标准模架,顶针及司筒使用进口顶针及司筒、浇口套、定位圈也可使用标准件。 3.按键模的结构必须要具有足够的刚度,防止它们在注射压力和合模力的作用下,发生大的弹性变形,影响产品的精度,故: ①模架及板模框适当加厚,并适当增加支撑柱,以防止模架变形 ②镶块选用优质的S136钢材,粗加工后进行热处理,其硬度达到48-52HRC ③设计合理的结构,比如锥面配合,设计凸块咬合结构类加强整体的刚度。 4.按键模应确保动、定模的对合精度。

拉深模具的设计资料

拉深模具的设计 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用户投稿来源:未知 拉深模按其工序顺序可分为首次拉深模和后续各工序拉深模,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压边圈的结构和定位方式上的差异。按拉伸模使用的冲压设备又可分为单动压力机用拉深模、双动压力机用拉深模及三动压力机用拉深模,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压边装置的不同(弹性压边和刚性压边)。按工序的组合来分,又可分为单工序拉深模、复合模和级进式拉深模。此外还可按有无压边装置分为无压边装置拉深模和有压边装置拉深模等。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拉深模典型结构。 1一凸模;2一定位板;3一凹模;4一下模座 图4.6.1 无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 1.首次拉深模 (1) 无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图4.6.1)此模具结构简单,常用于板料塑性好,相对厚度 时的拉深。工件以定位板2 定位,拉深结束后的卸件工作由凹模底部的台阶完成,拉深凸模要深入到凹模下面,所以该模具只适合于浅拉深。 (2) 具有弹性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这是最广泛采用的首次拉深模结构形式(图4.6.2)压边力由弹性元件的压缩产生。这种装置可装在上模部分( 即为上压边) ,也可装在下模部分( 即为下压边) 。上压边的特征是由于上模空间位置受到限制,不可能使用很大的弹簧或橡皮,因此上压边装置的压边力小,这种装置主要用在压边力不大的场合。相反,下压边装置的压边力可以较大,所以拉深模具常采用下压边装置。

(3) 落料首次拉深复合模图4.6.3 为在通用压力机上使用的落斜首次拉深复合模。它一般采用条料为坯料,故需设置导料板与卸料板。拉深凸模9 的顶面稍低于落料凹模10 ,刃面约一个料厚,使落料完毕后才进行拉深。拉深时由压力机气垫通过顶杆7 和压边圈8进行压边。拉深完毕后靠顶杆7 顶件,卸料则由刚性卸料板2 承担。 1一凸模;2一上模座;3一打料杆;4一推件块;5一凹模; 6一定位板;7一压边圈;8一下模座;9一卸料螺钉 图4.6.2 有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 (4) 双动压力机上使用的首次拉滦模(图4.6.4) 因双动压力机有两个滑块,其凸模1 与拉深滑块( 内滑块) 相连接,而上模座2(上模座上装有压边圈3) 与压边滑块(外滑块)相连。拉深时压边滑块首先带动压边圈压住毛坯,然后拉深滑块带动拉深凸模下行进行拉深。此模具因装有刚性压边装置,所以模具结构显得很简单,制造周期也短,成本也低,但压力机设备投资较高。 2.后续各工序拉深模 后续拉深用的毛坯是已经过首次拉深的半成品筒形件,而不再是平板毛坯。因此其定位装置、压边装置与首次拉深模是完全不同的。后续各工序拉深模的定位方法常用的有三种:第一种采用特定的定位板(图4.6.5) ;第二种是凹模上加工出供半成品定位的凹窝;第三种为利用半成品内孔,用凸模外形或压边圈的外形来定位(图4.6.6) 。此时所用压边装置已不再是平板结构,而应是圆筒形结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