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句丽五部研究(一)

高句丽五部研究(一)

高句丽五部研究(一)
高句丽五部研究(一)

高句丽五部研究(一)

【摘要】中、朝史书对高句丽五部的名称记载不同,但可以发现两种史料间的对应关系。高句丽五部以夫余人为主,融合了秽貊及部分汉族。各部的部长都不止一人,且地位不是平等的。在高句丽建国之初,五部的部长拥有行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权力,既是领主,也是中央官。随着对外扩张中高句丽国家机构的完善,五部的部长渐演变为地方官,形成五耨萨制,各方面权力受到制约。五部也不再强调部族的意义,而是成为行政区划概念。

【关键词】高句丽;五部;秽;貊

AStudyoftheFiveBusofGaoGouli

Abstract:ThereliesdifferentbetweentheChineseandKoreanhistorybookonthenameoftheFiveBusof GaoGouli.Butwecandiscovertheonetoonerelationshipbetweentheretwohistoricalmaterials.Fuyup eoplewhichintegratewithHuimoandsomeHansarethemainpartoftheFiveBusofGaoGouli.Theheadso ftheseFiveBusaremorethanonepersonwhosestatusareunequal.AttheearlyperiodofthefoundingofG aoGouli,theministerswhoarebothlairdandofficialsofthecentralgovernmenthadpowerssuchasadmi nistration,military,judiciary.WiththeimprovementofthestateinstitutionsofGaoGouliinthecourseofe xternalexpansion,theheadsevolvedintothelocalofficials.TheFiveRusaswasformed,thepowerswerea lsorestrained.FiveBusbecomeaconceptofadministrationaldivisionsinsteadoflayingemphasisonthesi gnificanceoftribes.

Keywords:GaoGouliFiveBusHuiMo

高句丽以五部为基础建立自己民族的政权,随着政权性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五部进而与中原五方土观念相结合,形成“五褥萨”制。后来渤海、辽、金实行的五京制,当出于对此制度的仿效与继承。

(一)

最早记载高句丽五部的中国史书是《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本有五族,有涓(《后汉书·东夷传》作消)奴部、绝奴部、顺(《南史·高句丽传》作慎)奴部、灌奴部、桂娄部。本涓奴部为王,稍微弱,今桂娄部代之。”朝鲜史书《三国史记》、《三国遗事》、《东国史略》、《东国通鉴》等书中,除有一次出现消奴部的名称以外,竟无一提及,当是存在着译音用字上的不同。《通典》谓五部“皆贵人之族”,故高句丽五部当在其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考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高句丽国相有椽那部的明临答夫、沸流部的阴友、贯那部的弥儒、桓那部的于支留,可见,椽那部、贯那部、沸流部、桓那部都应在高句丽的五部之内。朱蒙自夫余迁至卒本川,“结庐于沸流水上居之,国号高句丽”,沸流国王“松让以国来降,以其地为多勿都,封松让为主”1],可见,沸流国王松让原是沸流水一带的统治者,在朱蒙迁徙至此地后降于朱蒙,其部改称多勿,琉璃明王“纳多勿侯松让之女为妃”,可以证明这一点。多勿部当即《三国志》中“本涓奴部为王”的涓奴部,随朱蒙自夫余迁徙来的部众居沸流水上,就是后来的沸流部,即《三国志》中取代涓奴部的桂娄部。《三国志》中还提到“绝奴部世与王婚”,考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常与王室通婚的是椽那部,中川王后即椽氏,椽那部的明临笏睹曾尚公主,公元190年,于畀留、左可虑“缘以王后亲戚执国权柄”,后“与四椽那谋叛”,都可以证明椽那部即绝奴部。“灌”与“贯”音同,贯那部即是灌奴部,则桓那部即顺奴部。中国史书中所记五部即朝鲜史书中的多勿部、沸流部、椽那部、贯那部与桓那部。

据《三国史记》可知,五部的每一部都下辖数部。如前边提到的左可虑“与四椽那谋叛”,可证椽那部下分为四部。故国川王皇后于氏为“后提那部于素之女”,即指隶属于后部的提那部,后部即绝奴部,也就是椽那部,可知,椽那四部中有一部名字是提那。公元72年贯那部征藻那部、公元74年桓那部征朱那部,应都是将被征服者并入本部内,保持其部名不变,分别成为贯那部与桓那部的组成部分。

(二)

五部构成后来高句丽民族的主干,从五部的由来中可以看出高句丽族的起源。

沸流部的主体部分是随朱蒙迁徙的夫余人。朱蒙自夫余国出逃带走相当数量的民众,所以夫余王带素说他“诱我臣逃至此,欲完聚以成国家”。但沸流部成员也有一些是后来加入的,“朱蒙行至毛屯谷,遇三人,其一人着麻衣,一人着衲衣,一人着水藻衣。……俱至卒本川”2],定居卒本川以后,“四方闻之,来附者众”3]。

夫余国内民族分两大系统:秽貊与夫余。《后汉书·东夷传》中说夫余国“本秽地”,《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说夫余:“国有故城名秽城,盖本秽貊之地,而夫余王其中,自谓‘亡人’”,《论衡》、《魏略》记载的夫余始祖东明自橐离国出逃的故事,皆可证明夫余国土著为秽貊,统治者为夫余人。据《三国史记》、《三国遗事》等朝鲜史书,夫余王金蛙的七个儿子“常与朱蒙戏”,朱蒙属于统治者夫余人无疑。朱蒙与“乌伊、摩离、陕父等三人为友”,一起南迁。陕父在朱蒙之子琉璃明王时“去之南韩”。乌伊与摩离在公元14年“领兵二万西伐梁貊,灭其国,进兵袭取汉高句丽县”,此时距朱蒙南迁已51年,乌伊、摩离即使与朱蒙迁徙时仅20岁,至此也已70多岁了。高句丽前三位王中,朱蒙享年40岁,其子琉璃明王约56岁,大武神王最高寿,也只61岁。乌伊、摩离70多岁仍健在,并能领兵远征,是很令人怀疑的。此三人名字也不见于中国史书,《魏书·高句丽传》:“朱蒙乃与乌引、乌违等二人,弃夫余,东南走”,而没有乌伊。则乌伊、摩离可能只是随朱蒙迁徙的部族的名称。乌伊,《三国史记》中也作鸟伊,伊字《东国史略》作夷,则乌伊也可以写成鸟夷。《尚书·禹贡》“岛夷皮服”,岛字原作鸟,唐人改为岛,王肃注:“鸟夷,东北夷国名也”,是东北古部族,显然属于秽系。高句丽一词《阙特勤碑文》作“Bokli”,以汉字标音,正是摩离4]。《后汉书·东夷传》:“句骊一名貊耳”,摩离即貊,应是出自貊系。也就是说,随朱蒙迁徙的各部,除夫余人外,还有秽系部族与貊系部族,三者共同构成高句丽五部的沸流部中迁自夫余的部分。其后附部分民族成份更为复杂,毛屯谷所遇三人其一名再思,琉璃明王子也有名再思者,可见这是夫余族的常用名。而朱蒙所迁地是秽人与貊人的居住区,来附者中当有秽系民族与貊系民族。此外当还存在汉族,琉璃明王有汉人王妃就可证明这一点。

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丽语谓复旧土为多勿”,朱蒙立国第二年以沸流国所在地为多勿部,《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说高句丽“言语诸事,多与夫余同”,此时所谓丽语,也就是夫余人的语言,朱蒙为代表的高句丽统治者夫余人认为对沸流部的收降是收复夫余民族的旧土,可见,沸流部当以夫余人为主体。

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大武神王攻夫余后,夫余王从弟“与万余人来投,王封为王,安置椽那部”,《东国通鉴·高句丽》作“置椽那部”,证明最初设立椽那部,就是为安置夫余降人。《三国史记》称随夫余王从弟降者为“国人”,而不是“下户”,可见其属夫余国统治民族,即夫余族,与高句丽王室族源相同,也正是因此,椽那部才得到世代与王室通婚的特权。《魏书·百济传》说百济“其先出自夫余”,《北史·百济传》认为“出自索离国”,是夫余王“东明之后”,如此说来,百济统治者为夫余人,《隋书·百济传》说其“出自高丽国”,也当从高句丽王室为夫余人的角度去理解。《好太王碑》载百济有“贯奴城”5],则贯那部很可能也以夫余人为主体,因此也能与王室通婚,《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伊夷模无子,淫灌奴部,生子名位宫,伊夷模死,立以为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载中川王除王后椽氏以外,还有贯那夫人,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桓那部,即顺奴部,其族源无考,但顺奴部也名东部,《翰苑·蕃夷部》注:“内部虽为王宗,列在东部之下”,足见其部地位之高。其余四部皆以夫余人为主,王族也出于夫余人,似不可能将异族为主体的部列于王族所在的内部之上。因此,桓那部也应以夫余族为主体。参之《三国史记·百济本纪》称其国五部是由一部“分置”的,贯那、桓那二部也可能是由沸流部中分置的。

(三)

五部官称中国史书无载,《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仅有一“消奴加”,似乎五部官名沿用夫余人旧制仍称加。但考之《三国史记》可知,加是对五部官的通称,凡是五部内官及五部所辖部的部长都可以称加或大加,所以才有“诸大加”的说法。《后汉书·东夷传》有蚕支落大加戴升,当为五部下辖部的部长。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称高句丽“其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雏加、主簿、优台丞(《后汉书·东夷传》作优台)、使者、皂衣先人,尊卑各有等级”,“王之宗族,其大加皆称古雏加”,消奴部“本国主,今虽不为王,适统大人,得称古雏加”,“绝奴部世与王婚,加古雏之号”,可证古雏加是对王的任大加的宗亲与绝奴、消奴两部最高长官的特称。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可知,沛者、主簿、优台、使者、皂衣先人为五部中官称。

考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仇都、逸苟、焚求三人曾同时为沸流部的部长,可见五部中每一部的部长都不止一人。各部长在本部内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而是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弥儒以贯那沛者任左辅,明临答夫以椽那沛者任国相,阴友以沸流沛者任国相,都可以证明沛者是五部中的最高官员。桓那于台烟支留任左辅后加爵大主簿,阳神从沸流那皂衣加爵为于台,说明仅次于沛者的是主簿,次于主簿的是于台,即《后汉书》中的优台。以上三种官的地位与汉文史书记载的次序一致。次于于台的是使者、皂衣先人,但阳神从沸流那皂衣加爵为于台,而明临答夫从椽那皂衣加爵为沛者,仓助利由南部大使者加爵为大主簿,很难断定使者、皂衣先人何者地位更高。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称,“其置官,有对卢则不置沛者,有沛者不置对卢”,对卢与沛者当具有相同的职能。至于相加,可能是担任国相的大加的意思,任国相者多为沛者,也有大主簿。于此可见,高句丽建国初期官制的最大特点是,五部官就是中央官,不存在五部之上的中央官制。高句丽国家就是五部及其下辖部的组合,五部既是国家机构也是地方建置,国家官员就是五部的部长们。

五部部长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五部也具有很大独立性。《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称沸流部的三部长:“资贪鄙,夺人妻妾牛马财物,恣其所欲”,可见部长对所部拥有行政管辖权,《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载拔奇“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降,《后汉书·东夷传》载“蚕支落大加戴升等万余口诣乐浪内属”,都可以证明部众对部长有相当强的人身依附性。公元72年贯那部征藻那部、公元74年桓那部征朱那部,表明各部有自己的部队,可以独立出兵,《三国史记·温达传》“群臣及五部兵士皆从”,说明由五部的军队构成国家的军队,各部长有统兵权。《后汉书·东夷传》:“有罪,诸加评议便杀之”,证明各部长有司法权。从这个意义上讲,早期五部类似五个半独立王国,高句丽国家就是五部的政治联合体,高句丽王对各部的统治主要表现在对各部官员的任免上。在早期,高句丽王的“会群臣”,也就是五部部长会议,这既是高句丽国的最高决策机构,也是其最高执行机构。

(四)

高句丽于公元前37年立国,这标志着沸流部的形成,公元前36年建立多勿部,公元22年置椽那部,虽然《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中迟至公元72年才出现贯那部,公元74年才出现桓那部,但公元32年已出现南部使者,南部即灌奴部,亦即贯那部。公元25年,以乙豆智为右辅,至公元27年左、右辅同时出现,以五部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已基本完备,五部的形成当在此前,所以,五部出现最晚不晚于公元32年。自高句丽立国至此期间,所征服的部族至少还有荇人国、北沃沮、梁貊、盖马国、句茶国,之所以没有将这些部族并入五部,当是因为这些部族与高句丽五部族属不同的关系。

对于不同族属的被征服者,高句丽早期的统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部的形式归属于五部中的某一权贵统领,是其私人领地,即所谓“食邑”,另一种是保持其本民族的统治结构,由高句丽王另派大加统领,归国家控制。属于前一种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西川王时达贾征肃慎,“迁六百余家于扶余南乌川,降部落六七所,以为附庸”,达贾即被委任“统梁貊、肃慎

诸部落”6]。后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沃沮,《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说东沃沮“臣附句丽,句丽复置其中大人为使者,使相主领;又使大加统责其租赋、貊布、鱼盐、海中食物,千里担负致之;又送其美女以为婢妾,遇之如奴仆”。沃沮人的首领成为高句丽王所任命的使者,继续统治沃沮人,但另有高句丽大加对他们加以控制。在《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记载中,对高句丽所征服的地区提到以“其地为城邑”或“以其地为郡县”的,都属于这种情况。对于较小的地区,由高句丽王任命使者、皂衣先人统治,大贵族们也往往经国王批准任命使者、皂衣先人管理自己的食邑,但两者的地位是不同的。所以《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说:“诸大加亦自置使者、皂衣先人,名皆达于王,如卿大夫之家臣,会同坐起,不得与王家使者、皂衣先人同列”。其原因就在于一个是家臣,一个则具有国家官员的性质。随着高句丽的对外扩张,王所任命的使者、皂衣先人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终于在五部官之外发展出高句丽的中央官制。

高句丽的中央官制中国史书中最早见于《周书·高丽传》:大对卢、太大兄、大兄、小兄、意俟奢、乌拙、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褥奢、翳属、仙人并褥萨,凡十三等。但《北史·高句丽传》、《隋书·高丽传》都称十二等,另有五部褥萨,《新唐书·高丽传》:“大城置耨萨一,比都督”,可知改革后的中央官制为十二等,五部褥萨为地方官。仙人应即先人。新确立的中央官十二等中,由替王统辖地方的使者、皂衣先人演变而来的官称占相当大的比例,暗示着高句丽王所倚重的正是这些人,而不再是原五部之长。作为对王的任大加的宗亲与绝奴、消奴两部最高长官特称的古雏加,已成为掌宾客之官7]。原五部中的显官沛卢、主簿、于台等,竟无一被列入中央官中。说明中央官制的产生,使五部的长官五部褥萨下降为地方官。从此确立了新的统治模式,即《旧唐书·高丽传》所说:“外置州县六十余城,大城置耨萨一,比都督;诸城置道使,比刺史;其下各有僚佐,分掌曹事”。唐灭高句丽共得一百七十六城,可见此处六十余城的城,指的是一种类似州县的地方建置,以大城统小城,大城的长官名褥萨,有五部褥萨,可知有五大城,平均每一大城下辖十二、三个小城,大约每小城下辖三个城镇及其周围的村落。各城的长官听命于王,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五部的部长不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都失去了旧有的权力。五部在高句丽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根本变化。(五)

南北朝以后,五部的名称发生变化,也被称为内部、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太平寰宇记》卷173《高句丽国》:“内部,即后汉时桂娄部也”,证明唐时五部之称已不同于汉时。部族的意义在此已变得不重要,所以再也没有史书象《三国志》一样称其为“五族”,五部的含义主要是以王族为核心将国土分为五部分,成为地域的、行政区划的概念。但从国相的人选来自不同的部,国王身边有五部兵来看,这不是指五部部众全部分居五方,而只是反映着原五部已各自控制一方,部长被任命为一方的首领,即大城的城主,此即五部耨萨。名义上他们不仅可以控制自己的私人领地,也可以控制所属一方,实际上,随着各小城城主地位的上升,五部耨萨的权力越来越小。

首先,五部耨萨被排斥于中央最高领导层之外。北部耨萨高延寿、南部耨萨高惠贞,据《全唐文》所载《授高延寿高惠贞官爵诏》,高延寿在高句丽时官为位头大兄理大夫后部军主、高惠贞为大兄前部军主。大兄在《新唐书·高丽传》所列高句丽十二级中央官中居第六级,但“以前五官掌机密、谋政事、征发兵、选授官爵”,可见此二人作为五部之长都不属于中央最高领导层。其次,新机构的出现部分地剥夺了五部的行政权力。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故国川王时已出现“内外所司”,“命有司,每年自春三月至秋七月,出官谷,以百姓家口多少,赈贷有差,至冬十月还纳,以为恒式”,这显然是与旧制以五部统民不相容的。第三,五部部长的司法权渐被剥夺。故国川王时国相乙巴素当政,“以至诚奉国,明政教,慎赏罚”8],这是司法权部分地收归中央。美川王隐于民间时被人诬告,“告鸭绿宰”9],这是司法权部分地归小城的长官。至小兽林王时“始颁律令”10],国家司法体制的健全完全剥夺了

五部部长的司法权。五部耨萨虽然名义上被称为各部“军主”,实际上并没有调动本方部队的权力。《旧唐书·薛万彻传》载其进攻泊灼城时,“城主所夫孙率步骑万余人拒战”,“高丽遣将高文率乌骨、安地诸城兵三万余人来援”,各城主有调动所属部队的权力,大的战役中,由中央临时遣将统一指挥各城的军队。乌骨城为大城,设耨萨,在与唐兵作战时却不令其耨萨领兵,另派高文作最高指挥官,可见五部耨萨军事方面的权力也所剩无几。事实上,五部耨萨的权力已与普通城主相差无几,仅仅是多出一个统领一方的名义而已。

随着五部耨萨权力的削弱,五部耨萨制的实质已经由五部统领五方演变为将国土分成五个部分加以统治,五部耨萨所在的大城成为五方的首府,这与后代渤海、辽、金实行的五京制已十分相似。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截止2011年6月24日,中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45处)和西班牙(43处),居世界第三位。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9项(其中文化景观3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中国的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处)】 1、泰山(山东,) 2、黄山(安徽,) 3、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四川,) 4、武夷山(福建,)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8处)】 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3、黄龙风景名胜区 4、三江并流 5、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6、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 7、中国南方喀斯特 8、中国丹霞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26处)】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世界文化遗产) 2.长城(北京,世界文化遗产)

3.敦煌莫高窟(甘肃,世界文化遗产) 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沈阳故宫(辽宁),世界文化遗产)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世界文化遗产)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世界文化遗产)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世界文化遗产) 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世界文化遗产) 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世界文化遗产) 10.福建土楼(福建,世界文化遗产) 11.丽江古城(云南,世界文化遗产) 12.平遥古城(山西,世界文化遗产) 13.苏州古典园林(江苏,世界文化遗产) 14.颐和园(北京,世界文化遗产) 15.天坛(北京,世界文化遗产) 16.大足石刻(重庆,世界文化遗产) 17.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盛京三陵(辽宁),世界文化遗产) 18.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世界文化遗产) 19.龙门石窟(河南,世界文化遗产) 20.都江堰—青城山(四川,世界文化遗产) 21.云冈石窟(山西,世界文化遗产) 22.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辽宁,世界文化遗产) 23.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创作研究考研参考书、真题解析、复试人名单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0514030924.html, 1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专业学位)考研招生信息、考试科目、导师育明教育提示: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专业学位(实践类)考生须知 一、第四门专业创作业务课二【511专业创作】考试时间为6小时: 中途不得离开考场,考生自备饮用水和食物。 二、美术实践类各研究方向考生自备材料及工具要求: (一)中国画创作方向考生,自备笔、墨、颜料、笔洗、毛毡、裁纸刀等适用的国画材料与工具(纸张、画板、画架等由考点提供)。 (二)书法创作方向考生,自备笔、墨、砚台、颜料、笔洗、毛毡、裁纸刀等适用的书法材料与工具(纸张、画板、画架等由考点提供)。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指导教师考试科目 33中国书法创作研究胡抗美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③711艺术概论 ④511专业创作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0514030924.html, 2(三)书法篆刻创作及篆刻艺术创作方向考生,自备笔、墨、篆刻工具、印泥、砂纸、拓边款用的工具与材料、笔洗、毛毡、裁纸刀等适用的书法、篆刻材料与工具(石料、宣纸、印签纸等由考点提供)。 (四)油画创作方向考生,自备画笔、油彩、调色板、图钉、裁纸刀等适用的素描及油画材料与工具(画板、画架及统一规格的画框由考点提供)。 (五)雕塑创作方向考生,自备泥塑工具、铁丝、钳子、素描用笔(雕塑泥、纸张、画板、喷壶由考点提供)。 (六)陶艺设计及视觉传达设计方向考生,自备笔、墨、颜料、笔洗、尺、裁纸刀等设计用绘图材料与工具(纸张、画板由考点提供)。 201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专业学位)【711艺术概论】考研真题 育明教育独家内部提供 一、名词解释 1、彩陶 2、随类赋彩 3、题跋 4、南桃北柳 5、米洛的维纳斯 6、塞尚 7、苏州园林 8、敦煌写经 二、简答

高句丽民族服饰研究

高句丽民族服饰研究 摘要:高句丽是汉唐时期建立于我国东北部及西北朝鲜地区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高句丽历史研究在东北地方史、民族史、汉魏六朝、隋唐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高句丽服饰研究是高句丽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认识高句丽人的生产、生活,乃至社会发展。20世纪以来,有关高句丽服饰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中外学者相关论著多达百余篇。本文将展开对于高句丽民族服饰的研究。 关键词:高句丽民族服饰研究 一、服饰的形制类别 从过往的文献中的记载来看,高句丽的民族服饰种类是非常繁多的。被记录的服饰中就已经有很多是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的,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未被记载的史迹以及其中对于高句丽民族服饰的描述还有更多。现今人们对于高句丽服饰的了解与分析主要来源于高句丽古墓壁画的发现。从当下考古学家及相关学着了解到的信息来看,高句丽民族服饰从形制类别上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四种:头衣、体衣、足衣及饰物。 1.头衣 头衣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帽子、头巾以及戴在头上的相关衣物。高句丽的头衣种类很多,见于文献记载的几种常见类型为帻、折风、冠、巾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社会,对于不同等级、阶层的人所佩戴的头衣是有不同规定的。梁元帝《职贡图》有云:“贵者冠帻而无后,以金银为鹿耳,加之帻上;贱者冠折风,穿耳以金环。”[1] 古时佩戴冠巾的通常都是贵族阶层,但戴冠的同时需要留出全发,帻就是用来罩在头上束发的头巾。折风是用于防止冠物脱落的一种高句丽时代特有的头衣,折风的使用贯穿与高句丽的整个历史以及不同的统治地域,是当时最为普遍也最为常用的一种头衣。文献中对于高句丽冠的描述的文字最早出于《周书·高丽传》:“其冠曰骨苏,多以紫罗为之,杂以金银为饰;其有官品者,又插二鸟羽于其上,以显异之。”[2]从这段文献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当时冠的基本特点以及佩戴方式。巾也是高句丽时期头衣的常见类型,巾为黑色,多为男子佩戴,从很多高句丽时期的古墓壁画中都能够看到当时的狩猎者会佩戴这种黑色的头巾。 2. 体衣 高句丽时期的体衣种类也很多,但总体而言可以大致归为两类:着于上身的通常被称为衣,着于下身的则被称为裳。体衣中的衣常见类别有襦、半臂、袍等,裳则大致分为裤、裙等。襦是当时十分常见的一种短衣,长度通常到达臀部,但从很多古墓壁画中我们看到贵族妇女所着的襦通常会更长一些,一般会到达大腿处。半臂是当时为妇女所穿着的一种短袖襦,在当时并不太常见,倒是到了汉代半臂才更为普及,为很多妇女的普通穿服。袍一般是指有棉絮的内衣,通常是穿在里面的衣服,在高句丽时期只有女子才会着袍,并且通常都是长袍。袍的特征也非常明显,大部分都是交领,长度能够到达小腿处。高句丽时期人们着的裤多为穷裤,所谓穷裤就是一种有前后裆的裤子,这种裤子在当时男女都会穿着。值得注意的是裤子的宽窄程度通常象征着穿着者身份的高低,贵族所着穷裤裤腿会更为宽大,侍者贱民等的裤腿则要窄的多。裙是高句丽女子的一种传统服饰,通常男子是不会穿。在当时裙的款式主要有两种:一种衬于长袍之下,能够看到的只剩下裙下摆,另一种则为与襦搭配的裙,这种裙长通常只到胯部。 3.足衣

高句丽历史概述

高句丽历史概述 高句丽,建国于公元前37年,灭亡于公元668年.中经二十八代王,历时705年,与我国中原地区的西汉、东汉、魏(三国)、西晋、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北朝的前燕、前秦、后燕、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及隋、唐诸王朝同时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众多的地方民族政权中,可谓存续时间最久者。 高句丽,本来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但由于在其势力扩张的历史演变中,疆域延伸到了朝鲜半岛,进而成为朝鲜半岛历史上三国鼎立(新罗、百济、高句丽)时代的重要角色,从而在阐述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方的历史发展时必然要涉及到高句丽的历史,使高句丽研究倍受中、朝、韩及俄、日等国学术界的关注。现将有关高句丽的基本情况简介如下: 高句丽的名称与族源 高句丽,又称高丽。其名称的由来及含义,迄今尚无定论,有说系“山高水丽”者,有说系“高大黑马”者,也有说是“高城”、“铜马”者,莫衷一是。 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早在高句丽立国之前,汉“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至(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玄菟复徙居句丽”。这里所说的高句丽、句丽在今辽宁新宾一带,曾是汉代玄菟郡的属地,该地的早期居民貊人也被称做高句丽人。 另据《汉书?地理志》载“玄菟、乐浪,(汉)武帝时置,皆朝鲜、涉貊、句丽蛮夷”,此处朝鲜与句丽并称,说明古朝鲜与高句丽当时是两个不同的部族群体。《后汉书?高句丽传》也指出,高句丽南与朝鲜相接。说明高句丽当时并不领有古朝鲜,古朝鲜也不包括高句丽。 高句丽的族源应是秽貊族系。高句丽是秽貊族系的一支。高句丽的王族,出自夫余,夫余是秽貊族系的另一个分支。故史书称高句丽是“夫余别种”。夫余活动在今吉林、长春及其周围地区,高句丽则主要分布在今浑江流域。高句丽国的主体民族应是吉长地区的涉貊族系(夫余)和浑江的涉貊族系(高句丽)的后裔。 高句丽建国 高句丽的始祖是朱蒙。朱蒙,即东明,又称朱明、邹牟。朱蒙原是夫余王的儿子,母亲为夫余王的侍婢,属于庶出。朱蒙自幼善射,百发百中,又智勇多谋,因而遭到嫡长子等人的妒忌。为躲避谋害,22岁的朱蒙于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从松花江、嫩江流域的夫余国率人南逃至卒本川,(今辽宁桓仁境内),建国称王,史称卒本夫余。因卒本川一带系西汉王朝所设玄菟郡管辖下的高句丽县属地,县内居民主要为高句丽人,故后定国名为高句丽。 朱蒙立国后,公元前32年,首先以武力灭掉在今长白山东南部的荇人国,接着又溯浑江而上,统一了沸流部,即涓奴部。朱蒙所居之地卒本川,则为高句丽后来的五部之首桂娄部。公元前28年,朱蒙又向东发展,灭掉北沃沮,在其地建立城邑,纳入高句丽势力范围。至此,高句丽政权初具规模,高句丽的历史亦从此开始。 高句丽的都城 高句丽的都城共有五处,三处在今中国境内,两处在今朝鲜境内。 1.纥升骨城 朱蒙自夫余避祸南逃,于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在卒本川建国称王。公元前34年,筑纥升骨城,以为王都。此为高句丽的第一个都城。纥升骨城,学术界大都认为系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的五女山城。高句丽在此定都计40年。 2.国内城

2014年南开大学751世界历史(日本研究院)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南开大学751世界历史(日本研究院)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高句丽 答:高句丽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大多数的史籍认为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或1世纪中期,“高句丽”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出现在《汉书》中的年份是公元前113年。朝鲜前三国时代,高句丽扩张到汉江流域;公元224年,高句丽都城被曹魏摧毁,高句丽王逃往沃沮;在朝鲜三国时代,高句丽与新罗、百济处于军事对峙状态;公元5世纪末,高句丽好太王统治时,高句丽进入鼎盛时期。后因内部纠纷逐渐衰落,但在与隋唐的战争中不落下风,最终在唐与新罗联合攻击下于公元7世纪中期覆亡。 2.武士团 答:武士团是日本平安时代地方豪族和名主在同族内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团体。地方豪族是土地所有者,名主拥有政治实力,他们为了对抗国司,维护自身利益,将团体武装化,于平安中期后初步形成武士团。 3.朱熹 答:朱熹(1130年~1200年)是中国南宋时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字元晦,又字中晦,谥文,世称朱文公。他是儒学集大成者,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他提倡义理之学,总结了宋代理学思想,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而

其本身则与孔子并提;他提出“理气论”认为万物各有其理,理是事物的规律和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他与同时代心学大师陆九渊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举行辩论会,史称“鹅湖之会”。“存天理,灭人欲”就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日本江户时代,朱子学也受到尊崇,成为幕藩体制的官学。 4.卡尔·马克思 答: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他结合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创立马克思主义。这个宏大的理论体系由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构成。他的著作包括《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领导了第一国际,为国际工人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9年,他被英国广播公司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5.万国公法 答:《万国公法》,又称《国际法原理》,是美国外交官、国际法学者惠顿撰写的国际法著作,1836年出版。全书分四卷,分别释公法之义、论诸国自然之权、论诸国平时往来之权、交战条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1863年将此书翻译成中文,次年京师崇实管刊印,定名《万国公法》。后此书流传到日本,对明治维新时国家体制设计有重大影响。 6.波茨坦公告 答:波茨坦公告,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是1945年7月17日~8月2日,美、苏、英三国首脑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会议的会后成果,考虑到苏联

高句丽五部研究(一)

高句丽五部研究(一) 【摘要】中、朝史书对高句丽五部的名称记载不同,但可以发现两种史料间的对应关系。高句丽五部以夫余人为主,融合了秽貊及部分汉族。各部的部长都不止一人,且地位不是平等的。在高句丽建国之初,五部的部长拥有行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权力,既是领主,也是中央官。随着对外扩张中高句丽国家机构的完善,五部的部长渐演变为地方官,形成五耨萨制,各方面权力受到制约。五部也不再强调部族的意义,而是成为行政区划概念。 【关键词】高句丽;五部;秽;貊 AStudyoftheFiveBusofGaoGouli Abstract:ThereliesdifferentbetweentheChineseandKoreanhistorybookonthenameoftheFiveBusof GaoGouli.Butwecandiscovertheonetoonerelationshipbetweentheretwohistoricalmaterials.Fuyup eoplewhichintegratewithHuimoandsomeHansarethemainpartoftheFiveBusofGaoGouli.Theheadso ftheseFiveBusaremorethanonepersonwhosestatusareunequal.AttheearlyperiodofthefoundingofG aoGouli,theministerswhoarebothlairdandofficialsofthecentralgovernmenthadpowerssuchasadmi nistration,military,judiciary.WiththeimprovementofthestateinstitutionsofGaoGouliinthecourseofe xternalexpansion,theheadsevolvedintothelocalofficials.TheFiveRusaswasformed,thepowerswerea lsorestrained.FiveBusbecomeaconceptofadministrationaldivisionsinsteadoflayingemphasisonthesi gnificanceoftribes. Keywords:GaoGouliFiveBusHuiMo 高句丽以五部为基础建立自己民族的政权,随着政权性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五部进而与中原五方土观念相结合,形成“五褥萨”制。后来渤海、辽、金实行的五京制,当出于对此制度的仿效与继承。 (一) 最早记载高句丽五部的中国史书是《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本有五族,有涓(《后汉书·东夷传》作消)奴部、绝奴部、顺(《南史·高句丽传》作慎)奴部、灌奴部、桂娄部。本涓奴部为王,稍微弱,今桂娄部代之。”朝鲜史书《三国史记》、《三国遗事》、《东国史略》、《东国通鉴》等书中,除有一次出现消奴部的名称以外,竟无一提及,当是存在着译音用字上的不同。《通典》谓五部“皆贵人之族”,故高句丽五部当在其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考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高句丽国相有椽那部的明临答夫、沸流部的阴友、贯那部的弥儒、桓那部的于支留,可见,椽那部、贯那部、沸流部、桓那部都应在高句丽的五部之内。朱蒙自夫余迁至卒本川,“结庐于沸流水上居之,国号高句丽”,沸流国王“松让以国来降,以其地为多勿都,封松让为主”1],可见,沸流国王松让原是沸流水一带的统治者,在朱蒙迁徙至此地后降于朱蒙,其部改称多勿,琉璃明王“纳多勿侯松让之女为妃”,可以证明这一点。多勿部当即《三国志》中“本涓奴部为王”的涓奴部,随朱蒙自夫余迁徙来的部众居沸流水上,就是后来的沸流部,即《三国志》中取代涓奴部的桂娄部。《三国志》中还提到“绝奴部世与王婚”,考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常与王室通婚的是椽那部,中川王后即椽氏,椽那部的明临笏睹曾尚公主,公元190年,于畀留、左可虑“缘以王后亲戚执国权柄”,后“与四椽那谋叛”,都可以证明椽那部即绝奴部。“灌”与“贯”音同,贯那部即是灌奴部,则桓那部即顺奴部。中国史书中所记五部即朝鲜史书中的多勿部、沸流部、椽那部、贯那部与桓那部。 据《三国史记》可知,五部的每一部都下辖数部。如前边提到的左可虑“与四椽那谋叛”,可证椽那部下分为四部。故国川王皇后于氏为“后提那部于素之女”,即指隶属于后部的提那部,后部即绝奴部,也就是椽那部,可知,椽那四部中有一部名字是提那。公元72年贯那部征藻那部、公元74年桓那部征朱那部,应都是将被征服者并入本部内,保持其部名不变,分别成为贯那部与桓那部的组成部分。 (二)

韩国、高句丽的由来与传说

高句丽的由来与传说 高句丽:并未远去的鼓角争鸣 在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奇异的故事: 一个不堪日照的女子,曾经拼命躲避阳光的照射,可她越是躲避,那缕直勾勾的阳光就越是不依不饶,最终她还是被阳光“逐而照之”,并因此有孕在身。几个月后,她产下一卵,刀砍而不破,直到有一天放在温暖的地方,才有一个男孩破壳而出。这个生来“骨表英奇”、后来被称为“朱蒙”的男孩就是高句丽的开国之王。 不知是出于历史的风云际会,还是出自外人的误解,抑或是源于诸多印象的叠加,“高句丽”这三个不搭界的字,已被后人定义成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解读。它既是这个王国的名字,又是这个王国中占主体地位的民族的名称,同时高姓还是这个王国国王的姓氏。如果先拆开分析再连续地理解这三个字,它又有“建筑于高山上的城堡(即山城)”之意。难道这就是这个处于长白山深处的王国及民族独有的生存方式和性格特征吗 由于这个民族几乎没有留下可以传承的信史,今天的我们只能从二十四史等史书中去寻找有关它的只言片语,可由于当时信息传播的滞缓,史官在述及这段历史时,往往带有极大的偏见和疏漏,以至于后人以讹传讹,想当然地把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与朝鲜半岛上的历史古国—高丽—混为一谈。 而实际上,高句丽兴起于公元前37年,彼时汉武大帝驱动金戈铁马荡平四夷不久;高句丽被灭是在公元668年,此时离不断向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兴师问罪的贞观皇帝去世也仅有20年。由此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帝王,先后为高句丽的兴、亡奠基,所以在这个王国的血液中就始终流淌着向中原王朝俯首称臣的基因,于是定期拜谒、纳贡也成了他们一项不成文的基本国策。 但这一切在公元668年那个料峭的寒冬戛然而止,来自中土大唐的名将薛仁贵、李绩统率大军,直捣平壤,将高句丽这个顽挺了700余年的王国从地理版图上一抹而掉。可谁也不曾想到,250年后,一个叫王建的三韩人在开京(今朝鲜开城)被部下“黄袍加身”,建立了一个名为“高丽”的政权,正是这个带有复兴“高句丽”意味的名号,引发了1300多年后东北亚地区两个国家绵延不断的历史争议。 ……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 CHINA ■长城The Great Wall 1987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Imperial Palace 1987 ■泰山Mount Taishan 1987 ■莫高窟Mogao Caves 1987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1987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Peking Man Site at Zhoukoudian 1987 ■黄山Mount Huangshan 1990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 1994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 1994 ■武当山古建筑群Ancient Building Complex in the Wudang Mountains 1994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Historic Ensemble of the Potala Palace, Lhasa 1994 ■庐山国家公园Lushan National Park 1996 ■峨嵋山风景名胜区(包括乐山大佛) Mount Emei Scenic Area, including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1996 ■平遥古城Ancient City of Ping Yao 1997 ■苏州古典园林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1997 ■丽江古城Old Town of Lijiang 1997 ■颐和园Summer Palace, an Imperial Garden in Beijing 1998 ■北京天坛Temple of Heaven: an Imperial Sacrificial Altar in Beijing 1998 ■武夷山Mount Wuyi 1999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 1999 ■青城山—都江堰Mount Qingcheng and the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2000 ■皖南古城:西递和宏村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 Xidi and Hongcun 2000 ■龙门石窟Longmen Grottoes 2000 ■明清皇家陵寝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2000 ■云冈石窟Yungang Grottoes 2001 ■古代高句丽王国的王城及王陵Capital Cities and Tombs of the Ancient Koguryo Kingdom 2004 ■澳门历史城区The Historic Centre of Macao 2005 ■中国安阳殷墟Yin Xu 2006 ■开平碉楼与村落Kaiping Diaolou and Villages 2007 ■福建土楼Fujian Tulou2008 ■五台山Mount Wutai 2009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亲缘关系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亲缘关系 摘要:高句丽族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长期生活于我东北鸭绿江流域,公元前37年建国,公元312年势力抵达今天朝鲜半岛的大同江流域,公元668年灭亡。本文主要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历史沿革,高句丽的族源,高句丽政权的建立及与中原王朝的外交关系,高句丽灭亡后高句丽的流向,四个方面来论证高句丽族是我国东北古老的少数民族,其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方政权。 关键词:高句丽,高句丽族源,高句丽政权,高句丽族人的流向 (一) 在高句丽政权的归属方面,大体存在两种观点:一是有人认为高句丽政权是中古代的一个地方政权,一是有人认为高句丽是朝鲜的一个地方政权。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是目前研究高句丽问题经常遇到的问题,不同学者持不同的看法。但是,在研究高句丽的有关民族问题时,首先应该明确在高句丽政权建立之前我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某些历史地理情况。其具体内容如下: 1.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 自有文字时起,东北作为一个地区就已载入典籍。最早把东北载入典籍,当推《尚书·禹贡》,把远古中国划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盖今辽宁省西部地区;″青州″则把今辽宁南部主要是辽东半岛置于州的辖境之内。相传″九州″为禹治水后所设,而舜又析″九州″为″十二州″,其中分冀州″东北″为幽州,即辽宁北镇以西地区简称辽西;分青州″东北″为营州,即今北镇以东地区称辽东。辽西东之分,大抵以今辽河为限隔。除《禹贡》,还有《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及《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书,都做了相类似的记载。其实,所谓″九州″、″十二州″之设,反映了当时春秋战国之际或稍晚人们的地理概念。由此可见,至少在春秋战国之际,在人们的地理概念中,已把今辽宁省境分别概括在冀州、青州、幽州、营州的辖境之内。 据《史记·五帝本记》载:早在舜时,北方朝贡的民族有″山戎、北发、息慎″。息慎即肃慎,在尧舜时代就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所以,周继承了尧舜时的遗产,称:″隶慎、燕、毫,吾北土也。″周时,肃慎继续朝贡,孔子曾亲眼见过其贡品――楛矢石砮,并为陈国惠公做了鉴定。《山海经·大荒北经》也有关于肃慎的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即今长白山,肃慎族居于长白山地区又得到了确证。以上所证,已超出冀州等四州的地理概念,把它扩展至白山黑水即相当今之吉林、黑龙江两省之境。此时,因无明确的行政区划,仍以方位″东北″代称本地区,同时,又把民族作为地区的代名称。 东北正式有了本区域名称,是到了战国时期,与燕国在此设郡联系在一起。燕国处北方,经常遭到强敌东胡的内侵。昭王时,始筑长城,几乎把现今辽宁省全境括在长城以内,设郡以辖其地。据《史记·匈奴传》载记甚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辽西与辽东两郡及右北平郡的部分均在今辽宁省境。襄平即今辽宁省辽阳市,就是当时辽东郡的首府。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在辽宁也是在东北地区建制设郡。自此,辽即成了今辽宁地区的代名称,历代相沿不变。有时也把辽泛指为东北地区,但它真正含义,还是限指辽宁地区。秦结束了战国长期纷争的局面,第一次实现了大统一。为防御匈奴,集燕、赵长城之大成,将各段长城连为一体,如《史记·蒙恬传》说:″因

辽宁省高句丽时期遗址布局分布与地形关系研究

Ope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自然科学, 2016, 4(4), 428-435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514030924.html,/journal/oj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514030924.html,/10.12677/ojns.2016.44052 文章引用: 孙诗航, 肖龙, 金石柱. 辽宁省高句丽时期遗址布局分布与地形关系研究[J]. 自然科学, 2016, 4(4): 428-435.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ribution and Terrain of Koguryo Period Site in Liaoning Province Shihang Sun, Long Xiao, Shizhu Jin *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Faculty of Science,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Received: Oct. 28th , 2016; accepted: Nov. 15th , 2016; published: Nov. 18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514030924.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article refers Koguryo site to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Liaoning province to the research field. It collects 115 Koguryo sites by arranging history literature, viewing a set of heritage maps and di-vides 115 Koguryo sites into several catagories which are plain city, settlement site, tombs site, mountain city and other five types. It also analyzes different types of Koguryo sites in the aspects of elevation, slope, slope to in a simple way and finally overlaid analyzes all data in the method of space analysis. Here are the conclusions based on the site analysis: 1) in terms of elevation: eleva-tion ranging from 100 to 300 m is the best place to live in Koguryo, which distributes 68 settle-ments and accounts for 59.13% of the total settlement; 2) in terms of slope: there are 95 of the 115 sites as the main residential area in Koguryo within the gradient of 9?, accounting for 82.61% of the total site; 3) in direction: the ruins on the East, Southwest, Southeast, and West point distribu-tion are more concentrated, there are 73 sites, accounting for 63.48% of the total sites. Keywords Koguryo Relics, Spatial Distribution, Liaoning Province, Elevation, Slope, Slope Direction 辽宁省高句丽时期遗址布局分布 与地形关系研究 孙诗航,肖 龙,金石柱* Open Access * 通讯作者。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截止2019年7月 55处)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截止2019年7月55个)截至2019年,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 一、世界文化遗产(37项) 1.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2004.7) 2.秦始皇陵(陕西,1987.12) 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4.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1987.12) 5.长城(北京,1987.12;辽宁九门口长城(水上长城)2002.11) 6.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7.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西藏,1994.12;大昭寺,2000.11;罗布林卡,2001.12) 8.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河北,1994.12) 9.孔庙、孔林(山东,1994.12) 10.庐山国家公园(江西,1996.12) 11.平遥古城(山西,1997.12) 12.苏州古典园林(江苏,拙政园、网师园、留园和环秀山庄,1997.12;艺圃、藕园、沧浪亭、狮子林和退思园,2000.11) 13.丽江古城(云南,1997.12) 14.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北京,1998.11) 15.北京皇家祭坛--天坛(北京,1998.11) 16.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 18.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2004.7) 19.龙门石窟(河南,2000.11) 20.青城山和都江堰(四川,2000.11) 21.云冈石窟(山西,2001.12) 22.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吉林,辽宁;2004.7.1) 23.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 24.殷墟(河南,2006.7.13) 25.开平碉楼与村落(广东,2007.6.28) 26.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高句丽五部研究

【摘要】中、朝史书对高句丽五部的名称记载不同,但可以发现两种史料间的对应关系。高句丽五部以夫余人为主,融合了秽貊及部分汉族。各部的部长都不止一人,且地位不是平等的。在高句丽建国之初,五部的部长拥有行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权力,既是领主,也是中央官。随着对外扩张中高句丽国家机构的完善,五部的部长渐演变为地方官,形成五耨萨制,各方面权力受到制约。五部也不再强调部族的意义,而是成为行政区划概念。 【关键词】高句丽;五部;秽;貊 astudyofthefivebusofgaogouli 高句丽以五部为基础建立自己民族的政权,随着政权性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五部进而与中原五方土观念相结合,形成“五褥萨”制。后来渤海、辽、金实行的五京制,当出于对此制度的仿效与继承。(一)最早记载高句丽五部的中国史书是《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本有五族,有涓(《后汉书·东夷传》作消)奴部、绝奴部、顺(《南史·高句丽传》作慎)奴部、灌奴部、桂娄部。本涓奴部为王,稍微弱,今桂娄部代之。”朝鲜史书《三国史记》、《三国遗事》、《东国史略》、《东国通鉴》等书中,除有一次出现消奴部的名称以外,竟无一提及,当是存在着译音用字上的不同。《通典》谓五部“皆贵人之族”,故高句丽五部当在其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考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高句丽国相有椽那部的明临答夫、沸流部的阴友、贯那部的弥儒、桓那部的於支留,可见,椽那部、贯那部、沸流部、桓那部都应在高句丽的五部之内。朱蒙自夫余迁至卒本川,“结庐于沸流水上居之,国号高句丽”,沸流国王“松让以国来降,以其地为多勿都,封松让为主”[1],可见,沸流国王松让原是沸流水一带的统治者,在朱蒙迁徙至此地后降于朱蒙,其部改称多勿,琉璃明王“纳多勿侯松让之女为妃”,可以证明这一点。多勿部当即《三国志》中“本涓奴部为王”的涓奴部,随朱蒙自夫余迁徙来的部众居沸流水上,就是后来的沸流部,即《三国志》中取代涓奴部的桂娄部。《三国志》中还提到“绝奴部世与王婚”,考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常与王室通婚的是椽那部,中川王后即椽氏,椽那部的明临笏睹曾尚公主,公元190年,于畀留、左可虑“缘以王后亲戚执国权柄”,后“与四椽那谋叛”,都可以证明椽那部即绝奴部。“灌”与“贯”音同,贯那部即是灌奴部,则桓那部即顺奴部。中国史书中所记五部即朝鲜史书中的多勿部、沸流部、椽那部、贯那部与桓那部。据《三国史记》可知,五部的每一部都下辖数部。如前边提到的左可虑“与四椽那谋叛”,可证椽那部下分为四部。故国川王皇后于氏为“后提那部于素之女”,即指隶属于后部的提那部,后部即绝奴部,也就是椽那部,可知,椽那四部中有一部名字是提那。公元72年贯那部征藻那部、公元74年桓那部征朱那部,应都是将被征服者并入本部内,保持其部名不变,分别成为贯那部与桓那部的组成部分。(二)五部构成后来高句丽民族的主干,从五部的由来中可以看出高句丽族的起源。沸流部的主体部分是随朱蒙迁徙的夫余人。朱蒙自夫余国出逃带走相当数量的民众,所以夫余王带素说他“诱我臣逃至此,欲完聚以成国家”。但沸流部成员也有一些是后来加入的,“朱蒙行至毛屯谷,遇三人,其一人着麻衣,一人着衲衣,一人着水藻衣。……俱至卒本川”[2],定居卒本川以后,“四方闻之,来附者众”[3]。夫余国内民族分两大系统:秽貊与夫余。《后汉书·东夷传》中说夫余国“本秽地”,《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说夫余:“国有故城名秽城,盖本秽貊之地,而夫余王其中,自谓‘亡人’”,《论衡》、《魏略》记载的夫余始祖东明自橐离国出逃的故事,皆可证明夫余国土著为秽貊,统治者为夫余人。据《三国史记》、《三国遗事》等朝鲜史书,夫余王金蛙的七个儿子“常与朱蒙戏”,朱蒙属于统治者夫余人无疑。朱蒙与“乌伊、摩离、陕父等三人为友”,一起南迁。陕父在朱蒙之子琉璃明王时“去之南韩”。乌伊与摩离在公元14年“领兵二万西伐梁貊,灭其国,进兵袭取汉高句丽县”,此时距朱蒙南迁已51年,乌伊、摩离即使与朱蒙迁徙时仅20岁,至此也已70多岁了。高句丽前三位王中,朱蒙享年40岁,其子琉璃明王约56岁,大武神王最高寿,也只61岁。乌伊、摩离70多岁仍健在,并能领兵远征,是很令人怀疑的。此三人名字也不见于中国史书,《魏书·高句丽传》:“朱蒙乃与乌引、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截止2011年6月24日,中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45处)和西班牙(43处),居世界第三位。世界文化遗产 其中文化遗产29项(其中文化景观3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中国的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处)】 1、泰山(山东,1987.12) 2、黄山(安徽,1990.12) 3、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四川,1996.12) 4、武夷山(福建,1999.12)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8处)】 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3、黄龙风景名胜区 4、三江并流 5、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6、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 7、中国南方喀斯特 8、中国丹霞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26处)】 1.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2. 长城(北京,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4.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5.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6.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世界文化遗产) 7. 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世界文化遗产) 8. 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世界文化遗产) 9.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世界文化遗产) 10. 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遗产) 11. 丽江古城(云南,1997.12世界文化遗产) 12. 平遥古城(山西,1997.12世界文化遗产) 13. 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世界文化遗产) 14. 颐和园(北京,1998.11世界文化遗产) 15. 天坛(北京,1998.11世界文化遗产) 16. 大足石刻(重庆,1999.12世界文化遗产) 17.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 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18.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世界文化遗产) 19. 龙门石窟(河南,2000.11世界文化遗产) 20. 都江堰一青城山(四川,2000.11世界文化遗产)

高句丽王城保护策略与探究

高句丽王城保护策略与探究 摘要:高句丽王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遗址由于岁月的洗礼和保护意识的淡薄,古城环境与风貌受到破坏。因此,本文重新分析王城的价值和特色,探索整体性保护与多元化保护相结合的保护策略,力求保持古城的空间格局。实施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以实现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句丽;王城;世界遗产;保护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印记,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存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需要。尤其是少数民族古城,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该民族的聚居形态、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社会文化、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等,是历史多样性的物质表现。少数民族古城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更体现其民族历史的特有价值。高句丽王城是高句丽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其民族的历史叙事诗,王城于2004年7月1日成功申报是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文化遗址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地理坐标东经126°07′59″至126°20′33″,北纬41°05′20″至41°15′00″。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贵族墓葬(26座)。 国内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其特点是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在东北亚地区中世纪时代城址中,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都城建筑的杰作。国内城是为数不多的地表保存有石筑城墙的平原城类型都城址,保存下来的城墙依然坚实牢固而又不失美观庄严,都城风范尤存。丸都山城的布局因山形走势而巧妙构思、合理规划,完美地实现了自然风貌与人类创造的浑然一体。通过考古发掘揭露的宫殿址遗迹,仍可显示原有建筑的恢弘气势。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透过它们,可以见证已经被历史长河湮没了的高句丽所创造的辉煌文明。 一、高句丽王城的特点 高句丽王城由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包括国内城和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这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也是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国内城是为数不多的地表保存有石筑城墙的平原城类型都城址,保存下来的城墙依然坚实牢固而又不失美观庄严,都城风范尤存。丸都山城位于向西低矮倾斜的山麓,布局因山形走势而巧妙构思、合理规划,完美地实现了自然风貌与人类创造的浑然一体。通过考古发掘呈现的宫殿址遗迹,仍可显示原有建筑的恢弘气势。建筑群中发掘出对称结构的两处八角形遗址,国内史学界认为鉴于寺庙等处经常出现八角形建筑,可能是举行祭祀和仪礼的场所。在东北亚地区中世纪时代城址中,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都城建筑的杰作。 二、高句丽王城的价值 1.历史价值。高句丽王城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珍贵元素。王城遗址是其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它见证其民族从原始聚落到建城而居的历史演变过程,使我们掠过历史的天际,考查那些依稀可辨的踪迹,去了解远古少数民族城市的结构和功能,进而解读整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王城在我国更是世界的文化瑰宝,其历史价值勿容质疑。 2.美学价值。高句丽民族是一个善用石的民族,王城建筑遗址均为石构。石

隋唐时期统一高句丽收复辽东的战争

隋唐时期统一高句丽收复辽东的战争 隋唐时期统一高句丽收复辽东的战争 辽东或称辽左、辽海,泛指今辽河流域及其以东广大地区。自战国燕置辽东郡始,辽东地区一直处于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成为其领土重要组成部分。5世纪初,前汉末年兴起于浑江中下游一带的高句丽逐渐强大,趁中原王朝衰弱之机,逐渐占有辽东地区。在汉代郡县区域内发展起来的高句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和南北方的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在政治上,接受中原王朝的封号,为其藩附;在经济上,向中原王朝纳贡。隋朝建立后,用兵东北,意在收复高句丽地方割据政权统治下的辽东。隋朝灭亡后,唐朝初年继续用兵辽东。这是隋唐统一全国大规模军事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是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然而,有些中外历史著作对隋唐收复辽东的行动多有非难,他们或因人废事,或因事非人,或抱有某种目的,借史地研究为其现实目的服务。为此,全面论述隋唐时期用兵辽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隋文帝收复辽东 隋王朝建立后,文帝晋授隋句丽王汤为大将军,改封高

丽王,朝贡使节年年不断,继续保持着臣附关系。文帝开皇九年(598年),隋灭南朝的陈,在结束自三国以来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进程中向前迈进了一步。实现全国的统一,结束近400年来的割据局面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隋朝的一些有识之士也认识到收复被高句丽占据的辽东地区势 在必行。这种统一的趋势,高句丽王汤也有所认识。为了阻挡隋对全国的统一,在陈灭亡以后,高句丽也积极备战,“治兵积谷,为拒守之策”。①。对藩属隋朝的靺鞨、契丹等少数民族,加以“驱逼”、“固禁”,并以财货收买弩手,整修兵器,阻挡隋朝使者到东北地区行使使命,破坏东北与中原地区的正常往来,“又数遣马骑.杀害边人”,破坏生产。隋文帝警告高句丽王:不须“遣人密觇消息”,要“守藩臣之节,奉朝正之典,自化尔藩,勿忤他国”;并以陈朝的下场告诫高句丽说:“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衍,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示,许王自新耳”②。高旬丽不但不听从文帝玺书劝告,反而变本加厉,主动向隋朝进攻。开皇十八年(598年)二月,高句丽王高元“帅靺鞨之众万余骑寇辽西”,挑起了隋朝收复辽东讨伐高句丽的战争。 高句丽王高元进犯辽西,被营州总管韦冲击垮。文帝闻知此事大怒,派汉王谅、王世积为行军元帅,率水陆30万人讨伐高句丽。598年6月,隋师到达辽水,高句丽元“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