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儿食积的老中医实用药方、常用中成药、预防与调护

小儿食积的老中医实用药方、常用中成药、预防与调护

小儿食积的老中医实用药方、常用中成药、预防与调护
小儿食积的老中医实用药方、常用中成药、预防与调护

小儿食积的老中医实用药方、常用中成药、预防与调护

食积是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症。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食积又称积滞。【治疗食积的实用小药方】(1)山楂麦芽茶:山楂10克,生麦芽10克。将山楂与生麦芽一起放入杯中,开水泡20分钟,随时饮用。(2)鸡胗粉粥:鸡内金6克,干橘皮3克,砂仁1.5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将鸡内金、干橘皮、砂仁打成细粉,将粳米熬粥,调入上述粉末,加适量白糖,分次服之。

(3)参芪鹌鹑汤:党参10克,黄芪10克,鹌鹑1只。鹌鹑去毛及内脏,将党参、黄芪放人鹌鹑腹内,加水、盐、油适量,隔水炖2小时,去掉党参、黄芪,1日内食完。(4)粟米怀山糊:粟米与怀山药等量,炒黄,共研细末,加水适量,煮成糊,调入白糖即可食用【常用的治疗食积中成药】1、王氏保赤丸小儿消化不良和成人胃肠功能失调所致乳滞疳积、上腹饱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便秘等症;四时感冒所引起的发热咳嗽、痰厥惊风、喘咳痰鸣等症;脾胃虚弱,发育不良。2、枳实导滞丸脾胃虚弱、气滞食积所致之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及痢疾里急后重之症3、小儿香橘丹肠胃虚弱,消化不良,胃口不开,慢性胃肠炎;小儿脾胃衰弱。吐泻,久泻,久痢,大小便不分4、小儿健脾丸小

儿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大便溏泻,体柔无力5、小儿喜食片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6、食积颗粒食积停滞所致的偏食、厌食7、山楂丸食积、肉积,停滞不化,痞满腹胀,饮食减少8、复方鸡内金片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胀满,饮食停滞,呕吐泄泻9、肥儿丸

小儿食积,乳积,发热腹胀,呕吐滞下及腹痛等症10、健儿消食口服液小儿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引起的纳呆食少,脘腹胀满,手足心热,自汗乏力,大便不调,以致厌食、恶食【预防调护的小贴士】对于妈妈爸爸来说,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吃得越多越好,既然宝宝已经吃饱了,就不要再喂了,否则很容易导致食积。对于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并应定时定量哺乳,不应过饥过饱。食品要新鲜清洁,不应过食生冷、肥腻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渐添加相适应的辅助食品,不可偏食、杂食,要合理喂养。平时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出现食积,除积极治疗外,还要注意科学调护。要保证患儿饮食、起居有时,纠正偏食,不吃零食,少吃甜食,不要滥服滋补品。呕吐者可暂禁食3~6小时,或给予生姜汁数滴,加少许糖水饮服。腹胀者揉摩腹部。【安全用药的须知】(1)不可妄用泻药:泻下药,如大黄之类,性味多苦寒,小儿脏腑娇嫩,不耐苦寒之品。出现食积,使用泻下药,对于成人可能无恙,但于小儿多会导致脾虚,而出

现泄泻、厌食等症。故不可妄用苦寒泻下之剂。(2)注重固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是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完善、成熟的脏腑。食积本来就会伤及小儿脾胃,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固护脾胃,可多食粥以养后天。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内分泌专科 调经祛痰汤 白术15g 苍术15g 当归12g 法半夏12g 茯苓10g 香附10g 川芎10g 海藻8g 陈皮8g 炮姜8g 附片6g 肉桂6g 丹参25g 莪术10g 闭经方Ⅰ号: (补气血) 熟地30g 白术30g 当归15g 白芍9g 生枣仁9g 沙参9g 丹皮6g 山药15g 人参6g 杜仲3g 柴胡3g 菟丝子12g 龙眼肉9g 紫河车粉12g 鹿角粉6g 闭经Ⅱ号 党参15g 黄芪15g 金银花12g 黄柏15g 黄岑15g 玄参15g 天花粉15g 益母草15g 红花12g 桃仁15g 香附12g 陈皮12g 旱莲草15g 柏子仁12g 甘草6g 杜仲12g 子宫内膜炎致月经过多症 消炎止血1方 白术15g 仙鹤草12g 阿胶10g 血余炭10g 白芨12g 党参15g 三七粉5g 炒蒲黄10g 茜草12g 甘草9g 消炎止血2方 党参20g 白术15g 阿胶18g 荆芥花10g 益母草15g 旱莲草15g 仙鹤草15g 三七粉30g 血余炭15g 煅龙骨30g 煅牡蛎30g 生地榆30g 芡实12g 调经1方: (主治月经不调) 当归10g 赤芍10g 川芎6g 丹参10g 泽兰叶10g 益母草30g 香附10g 小荷香10g 茯苓10g 调经2方: ( 主治痛经) 当归10g 赤芍10g 香附10g 广木香10g 乌药10g 元胡10g 刘寄奴10g 王不留行10g 怀牛夕10g 功血方1号 熟地20g 山萸肉15g 桑寄生12g 杜仲12g 海螵蛸25g 白芍25g 生牡蛎25g (另) 怀牛膝12g 地榆炭30g 侧柏叶30g 地骨皮15g 仙鹤草15g 旱莲草15g 甘草10g 功血方Ⅱ号

常用中成药

常用中成药 一、解表药 1、辛温解表类通宣理肺丸川芎茶调散参苏丸午时茶冲剂九味羌活丸小青龙合 2、辛凉解表类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感冒退热冲剂桑菊感冒片清瘟解毒丸 3、解表透疹类小儿回春丸透表回春丸小儿羚羊散苏解散 4、表里双解类防风通圣丸葛根芩连片清眩丸双解香苏丸升降散普济散 5、解表消食类小儿至宝锭妙灵丸小儿百寿丹消食苏风丸甘露茶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类上清丸牛黄上清丸黄连羊肝丸明目上清丸龙胆泻肝丸清胃黄连丸夏枯草丸栀子金花丸拨云退翳丸 2、清热燥湿类连香冲剂香连丸香连化滞丸苦参丸归参丸四妙丸金鸡冲剂五茶花白带丸 3、清热解毒类银黄注射液三黄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片)清热解毒丸抗病毒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新癀片牛黄噙化丸六神丸西黄丸紫金锭喉症丸 4、清热凉血类紫草丸复方大青叶合剂清热凉血膏 5、清热祛暑类暑热感冒冲剂暑湿感冒冲剂藿香正气水祛暑丸暑正片清暑益气丸六一散冰霜梅苏丸温六散清凉冲剂清暑解毒冲剂 三、泻下药 1、寒下类大黄清胃丸清宁片四消丸调胃承气丸通便灵冲剂冰膈茶当归龙荟丸 2、温下类半硫丸三物备急丸 3、润下药麻仁丸麻仁润肠丸五仁润肠丸 四、温里药 1、温中散寒类温中健脾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黄芪建中丸 2、回阳救逆类回阳救急丸四逆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3、温经散寒类温经丸虚寒胃痛冲剂艾附暖宫丸 五、祛风湿药 1、祛风散寒除湿类木瓜丸祛风舒筋丸豹骨木瓜酒蕲蛇药酒追风丸疏风定痛丸豨简丸老鹳草膏风湿骨痛丸活血状筋丹寒湿痹冲剂瘀血痹冲剂冯了性药酒风湿药酒追风透骨丸祛风胜湿酒骨刺消痛液 2、祛风清热除湿类湿热痹冲剂当归拈痛丸 3、祛风除湿强筋壮骨类独活寄生丸大活络丹通络益心丹祛风壮骨丸

中药名称与处方应付一览表

精心整理 中药名称与处方应付一览表 麻黄麻黄、生麻黄均付麻黄;写蜜麻黄、炙麻黄、制麻黄均付蜜炙麻黄 桂枝桂枝尖、川桂枝、桂枝均付桂枝 紫苏叶苏叶、紫苏叶均付紫苏叶 紫苏梗紫苏梗、白苏梗、老苏梗、苏梗均付紫苏梗 荆芥荆芥付荆芥;写荆芥炭付荆芥炭 防风防风、关防风均付防风 白芷白芷、香白芷、杭白芷、川白芷、禹白芷、祁白芷均付白芷 香薷香薷、西香薷、江香薷、陈香薷均付香薷 藁本藁本、辽藁本、川藁本均付藁本 羌活羌活、川羌活、西羌活均付羌活 辛夷辛夷、木笔花均付辛夷 苍耳子苍耳子、炒苍耳子均付炒苍耳子 薄荷薄荷、苏薄荷均付薄荷 牛蒡子牛蒡子、大力子、牛子、炒牛蒡子均付炒牛蒡子;写生牛蒡子付生牛蒡子 桑叶霜桑叶、桑叶、冬桑叶均付桑叶 菊花菊花、亳菊、滁菊、甘菊、怀菊均付菊花 升麻升麻、绿升麻、黑升麻均付升麻;写升麻炭付升麻炭 葛根葛根、粉葛根均付葛根;写煨葛根、炒葛根均付煨葛根 柴胡柴胡、南柴胡、北柴胡均付柴胡;写炒柴胡、醋柴胡均付醋柴胡 蝉蜕蝉衣、虫退、蝉退、蝉蜕均付蝉蜕 淡豆豉淡豆豉、豆豉、香豆豉、炒豆豉均付炒淡豆豉 石膏石膏、生石膏均付生石膏;写煅石膏付煅石膏 知母知母、光知母、毛知母、知母肉、肥知母均付知母;写盐知母付盐知母 栀子栀子、山枝、山栀、黄栀子均付栀子;写炒栀子付炒栀子;写焦栀子、栀子炭 黑山栀均付焦栀子 淡竹叶竹叶、淡竹叶均付淡竹叶 芦根芦根、芦苇根均付芦根 天花粉瓜蒌根、天花粉、栝楼根均付天花粉 夏枯草夏枯草、夏枯球均付夏枯草 莲子心莲子心、莲心均付莲子心 黄柏黄柏、关黄柏、川黄柏、生黄柏均付黄柏;写炒黄柏、盐黄柏均付盐黄柏; 写黄柏炭付黄柏炭 黄芩黄芩、枯芩、子芩、淡芩均付黄芩;写黄芩炭付黄芩炭;写酒黄芩付酒黄芩 连翘连翘、连乔、黄连翘、青连翘均付连翘 紫花地丁紫地丁、地丁、紫花地丁、地丁草均付紫花地丁 蒲公英黄花地丁、婆婆丁、蒲公英均付蒲公英 西青果藏青果、西青果均付西青果 大血藤活血藤、大血藤、红藤均付大血藤 忍冬藤忍冬藤、金银藤、银花藤、双花藤均付忍冬藤 大青叶大青叶、板蓝叶、菘蓝叶均付大青叶

小儿疳积-中医推拿治疗

小儿疳积-中医推拿治疗 疳积是癌证和积滞的总称,两者有轻重程度的不同,积滞是指小儿伤于乳食,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运化失司,积聚留滞而成。疳证是指气液干涸,身体赢瘦,往往是积滞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古人有“无积不成疳”的说法。另外小儿感染寄生虫病,也可转为疳证。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类似于“小儿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 疳积主要原因为摄入不足,喂养不当、偏食、消化吸收不良,或继发于各种慢性疾病,引起蛋白质或热量缺乏或消耗增加,以致不能维持机体正常代谢,而消耗自身组织,使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表现为逐渐性消瘦、水肿、生长发育滞缓,严重者伴有各器官的功能低下。 【临床表现】 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形体消瘦,发育迟缓,皮下脂肪消失,肌肉萎缩等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根据祖国医学辨证,可分为以下两型。 1.乳食积滞型脘腹胀满,纳食不香,夜眠不宁,精神不振,大便不调常有恶臭或便秘,同时可伴有手足心热等症,苔厚腻,色微黄少津液,脉弱或兼数,指纹紫红色。 2.气血两亏型面色晄白或萎黄呈干瘪老人面容,毛发稀疏易脱,骨瘦如柴,皮肤干燥多屑,精神萎靡,啼声低沉,困倦无力,动则汗出,四肢不温可伴浮肿(以下肢为多见),不思饮食或嗜食僻,发育障碍,腹部凹陷,大便搪泄,舌淡苔薄,指纹色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诊断和鉴别】 1.诊断根据病人外貌及其各种表现,诊断本病并不困难,但进一步查明诱发因素及有无并发症,对于本病的不良程度应有适当估计以利治疗。下列数项可作参考:①消瘦程度及发病前后体重下降情况;②浮肿程度;③血浆蛋白浓度是否正常或明显下降,尚有基础代谢率、肌酸肌酐排出量等作参考。 2.鉴别诊断 (1)原发性肺结核:除消瘦、体重下降,食欲不振外,其主要症状有长期低热、咳嗽、咯血、潮热和盗汗等症状;胸部X线可以明确诊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寄生虫病:患儿除消瘦外,可常有腹痛、肛门痒、大便检查可以发现有肠道寄生虫卵。 【治疗】 1.治疗原则乳食积滞者,治宜消积导滞,健脾和胃;气血两亏者,治宜温中健脾,补益气血。 1

小儿常用中成药——荆防颗粒(OTC)阴阳解析

荆防颗粒(OTC)阴阳解析 药物成份: 荆芥75、防风75、羌活75、独活75、柴胡75、前胡75、川芎75、枳壳75、茯苓75、桔梗75、甘草25。 功能主治: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成人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每袋装15克。一次1袋,一日3次。 阳性药: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 平性药:茯苓、甘草、桔梗 阴性药:柴胡、前胡、枳壳。 君药:荆芥 解析: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止血。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肝、肾经。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独活:辛、苦,温。归肝、肾、膀胱经。祛风湿,止痛,发表。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胆、三焦经。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前胡:苦、辛,微寒。归肺经。降气祛痰,宣散风热。 枳壳: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理气宽中、消滞除胀。 阳性药物多,阴性药物少,针对寒多热少;君药药效以祛风解表为主,针对气滞实证;太阳少阳并病。气滞水饮。 方剂中,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祛风解表、分经论治;柴胡、前胡,疏散退热;甘草、桔梗,清利咽喉;茯苓,利水渗湿;枳壳,消滞除胀。

整个方剂以祛风解表为主,疏散退热为辅,兼顾清利咽喉、消滞除胀、利水渗湿。适用于外感风寒,头身痛、咽痛者。

中医中药治疗小儿疳积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中药治疗小儿疳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中医中药在临床治疗小儿疳积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中医门诊收治的266例儿童疳积患者,经患者家属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患童参苓白术汤治疗,观察组给予参苓白术汤联合点刺四缝穴加捏脊法治疗。两组患者在经过2~3个月的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在经过2~3个月的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79.69%,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療后,总有效率为95.48%。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数据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食欲、身高、体重、精神、睡眠、腹胀、腹泻等主症及次症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2-3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大便异常治疗效果,对照组为84.96%,观察组为93.23%,两组患者统计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服用参苓白术汤配合点刺四缝穴加小儿捏脊法治疗小儿疳积效果明显,疗效显著,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一使用参苓白术汤,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小儿疳积;参苓白术汤;点刺四缝穴;捏脊法 小儿疳积是对儿童因饮食或喂养不当,造成的脾胃受损而导致消化类病症,主要表现面黄发枯、虚弱赢瘦、精神萎靡、饮食异常、大便失常等主要特征的一种消化类病症。小儿疳积已成为儿科的四大病症之一,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威胁极大,临床对本病治疗十分重视。现代医学所讲的营养不良或者营养性贫血、慢性消化不良等消化类疾病,都在中医疳积的范畴内。目前西医对这类病症除了使用促进消化的口服药物及补充营养外,并没有其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小儿疳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兼顾多个脏腑进行整体调节,切中病因病机,既能消除症状,又能治病求本,常用的方法有中药、针灸、推拿等。点刺四缝穴及捏脊是治疗本病的中医特色疗法,操作方便,又无副作用,受到临床的普遍欢迎。为研究服用中药、点刺四缝穴、捏脊法对小儿疳积的疗效,本研究将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中医门诊收治的266例儿童疳积患者,给予分组治疗,为中医外治寻求循证依据,筛选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中医门诊收治的266例儿童疳积患者,经患者家属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133例,男66例,女67例,年龄1~5岁,病程6个月~2年;对照组133例,男63例,女70例,年龄1~6岁,病程6个月~2年;所有患儿均符合以下采纳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疳积诊断标准,伴有明显的脾胃功能失调症状,体重低于正常值的15%~40%,形体消瘦,毛发稀疏枯黄,精

常用中药方剂手册

主审:邱宗志尹思源王全 主编:杨思进 副主编:米绍平张茂萍王泽琛 编委:敖素华白雪肖国 辉 汪静张琼廖代祥 钟红卫李志刘鹏 王俊峰晏新张广 文 刘旭程刘海 前言 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年的要 求,为了进一步规范处方和中药名 称的书写,结合学院本科教学工作 水平评估及临床技能培训工作的需 要,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组织力量 编纂了《常用中药方剂手册》这一 本小册子。本书采纳了最新国家《中 药药典》标准,汇集了临床常用方 剂100首,常用中药477味。本手 册小巧实用、便于携带,方便我院 临床医务人员、实习生、进修生、 研究生在工作中查阅。本书的编辑 印刷得到了医院党政领导的大力支 持,方剂、中药教研室也作了部分 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紧,不完善之处在所难

免,若发现有错误遗漏之处,请及时向编者指出。 2006年9月

目录 第一部分常用中药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 第二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第五节清虚热 药……………………… 第三章泻下 药……………………… 第一节攻下 药……………………… 第二节润下 药……………………… 第三节峻下逐水 药……………………… 第四章祛风湿 药……………………… 第一节祛风湿散寒 药…………………… 第二节祛风湿清热 药……………………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 药………………… 第五章化湿 药……………………… 第六章利水渗湿 药……………………… 第一节利水消肿 药……………………… 第二节利尿通淋 药……………………… 第三节利湿退黄 药……………………… 第七章温里 药…………………………… 第八章理气 药…………………………… 第九章消食

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2006.6.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实施《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4号,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加强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的规范和管理,我局制定了《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附件一)、《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附件二)以及《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附件三),现予以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已批准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应当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和《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内容书写要求》印制说明书。申请注册中药、天然药物的,以及按补充申请提出说明书修订的,应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起草说明书样稿。 二、关于“核准日期”。对于2006年6月日前批准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其“核准日期”项下的日期应为按照《关于实施<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有关事宜的公告》

提出补充申请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予以核准的日期。 三、关于“外用药”。外用药系指(待定)的药物。 外用药品标识为红色方框底色内标注白色“外”字,样式: 用药品标识可以单色印制。对于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中药、天然药物,可不标注外用药品标识。 四、关于【成份】。对于药品处方已列入国家秘密技术项目的品种,应与原核准并使用的说明书【成份】或【主要成份】项下内容一致,原核准说明书不包括【成份】或【主要成份】项的,可不列此项。 五、关于【功能主治】/【适应症】。对于2006年6月日前批准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应按原核准使用的说明书中的该项内容表述。 六、关于【规格】。对于2006年6月日前批准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如该品种所执行的药品标准中无【规格】项,可不列此项。 七、关于【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禁忌】。生产企业应当密切关注药品使用的安全性问题,并根据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公告、检索到的相关文献等,及时提出完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禁忌】等项目内容的补充申请。完善该三项目内容时,不

小儿食积的老中医实用药方、常用中成药、预防与调护

小儿食积的老中医实用药方、常用中成药、预防与调护 食积是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症。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食积又称积滞。【治疗食积的实用小药方】(1)山楂麦芽茶:山楂10克,生麦芽10克。将山楂与生麦芽一起放入杯中,开水泡20分钟,随时饮用。(2)鸡胗粉粥:鸡内金6克,干橘皮3克,砂仁1.5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将鸡内金、干橘皮、砂仁打成细粉,将粳米熬粥,调入上述粉末,加适量白糖,分次服之。 (3)参芪鹌鹑汤:党参10克,黄芪10克,鹌鹑1只。鹌鹑去毛及内脏,将党参、黄芪放人鹌鹑腹内,加水、盐、油适量,隔水炖2小时,去掉党参、黄芪,1日内食完。(4)粟米怀山糊:粟米与怀山药等量,炒黄,共研细末,加水适量,煮成糊,调入白糖即可食用【常用的治疗食积中成药】1、王氏保赤丸小儿消化不良和成人胃肠功能失调所致乳滞疳积、上腹饱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便秘等症;四时感冒所引起的发热咳嗽、痰厥惊风、喘咳痰鸣等症;脾胃虚弱,发育不良。2、枳实导滞丸脾胃虚弱、气滞食积所致之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及痢疾里急后重之症3、小儿香橘丹肠胃虚弱,消化不良,胃口不开,慢性胃肠炎;小儿脾胃衰弱。吐泻,久泻,久痢,大小便不分4、小儿健脾丸小

儿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大便溏泻,体柔无力5、小儿喜食片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6、食积颗粒食积停滞所致的偏食、厌食7、山楂丸食积、肉积,停滞不化,痞满腹胀,饮食减少8、复方鸡内金片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胀满,饮食停滞,呕吐泄泻9、肥儿丸 小儿食积,乳积,发热腹胀,呕吐滞下及腹痛等症10、健儿消食口服液小儿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引起的纳呆食少,脘腹胀满,手足心热,自汗乏力,大便不调,以致厌食、恶食【预防调护的小贴士】对于妈妈爸爸来说,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吃得越多越好,既然宝宝已经吃饱了,就不要再喂了,否则很容易导致食积。对于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并应定时定量哺乳,不应过饥过饱。食品要新鲜清洁,不应过食生冷、肥腻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渐添加相适应的辅助食品,不可偏食、杂食,要合理喂养。平时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出现食积,除积极治疗外,还要注意科学调护。要保证患儿饮食、起居有时,纠正偏食,不吃零食,少吃甜食,不要滥服滋补品。呕吐者可暂禁食3~6小时,或给予生姜汁数滴,加少许糖水饮服。腹胀者揉摩腹部。【安全用药的须知】(1)不可妄用泻药:泻下药,如大黄之类,性味多苦寒,小儿脏腑娇嫩,不耐苦寒之品。出现食积,使用泻下药,对于成人可能无恙,但于小儿多会导致脾虚,而出

常用中药处方应付及用法

常用中药处方应付及用法 一、根、根茎类药 正名:别名、处方应付 人参:写人参、白参、生晒参均付生晒参;写红参付红参 西洋参:写西洋参付西洋参。 九节菖蒲:写九节菖蒲、节菖蒲、京菖蒲均付生九节菖蒲。 三七:写三七粉付三七粉(冲服)。 三棱:写三棱、荆三棱、京三棱、炒三棱、醋三棱均付醋三棱。 干姜:写干姜付干姜。 炮姜:写炮姜付炮姜。 土茯苓:写土茯苓、仙遗粮、冷饭团均付土茯苓。 大黄:写大黄、生大黄、生军、川军、锦纹均付生大黄 写熟大黄、熟军、制大黄、制川军均付熟大黄 写大黄炭付大黄炭。 山药:写山药、生山药、光山药、淮山药、薯蓣均付生山药。 山豆根:写山豆根、广豆根均付生山豆根。 山茨菇:写山茨菇、毛茨菇、冰球子均付生山茨菇。 千年健:写千年健、生千年健均付生千年健。 川乌:写生川乌付生川乌;写川乌、制川乌均付制川乌。(先煎) 川芎:写川芎、西川芎、抚芎均付生川芎。 川牛膝:写川牛膝付生川牛膝。 川贝母:写川贝、川贝母粉付川贝母(粉)(冲服)。 天麻:写天麻、明天麻均付生天麻。 天冬:写天冬、天门冬均付生天冬。 天花粉:写天花粉、瓜蒌根、栝楼根均付生天花粉。 天南星:写南星、天南星、制南星均付制南星 写生南星、生天南星均付生天南星。 天葵子:写天葵子、紫背天葵子均付生天葵子。 太子参:写太子参、孩儿参均付太子参。 木香:写木香、广木香、云木香均付生木香。 升麻:写升麻、绿升麻、黑升麻均付生升麻;写炙升麻付蜜升麻。 乌药:写乌药、台乌药均付乌药。 牛膝:写牛膝、怀牛膝均付牛膝。 丹参:写丹参、紫丹参、赤丹参均付丹参。 巴戟天:写巴戟天、巴戟肉均付巴戟天。 甘草:写甘草、生甘草、粉甘草、国老均付生甘草。 炙甘草:写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均付炙甘草。 甘松:写甘松付甘松。 甘遂:写甘遂、制甘遂、醋甘遂均付醋甘遂 写生甘遂付生甘遂。

捏脊疗法合中药内服治疗小儿疳积疗效观察

捏脊疗法合中药内服治疗小儿疳积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5-31T09:29:09.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李长俊[导读] 督脉循行脊柱,总督一身之阳气,膀胧经循行于脊柱两侧,改善脏腑功能。 李长俊(广西来宾市中医医院内儿科广西来宾546100)【中图分类号】R27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8-0428-02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小儿疳积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捏脊疗法合口服四君子汤加减,对照组口服中药同治疗组,但不行捏脊疗法。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0.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95,p<0.01)结论捏脊疗法合口服四君子汤加减具有健脾消积,理气醒胃之功,对疳积患儿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捏脊疗法中药疳积疗效。 小儿疳积是直接损害小儿健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营养紊乱病症。临床表现以肌瘦肤燥、发焦甲错、异食善饥、腹胀筋露是为其特征。其症状与现代医学慢性消化不良症及营养不良症相似。此病好发于缺乳或断乳后的学龄以下儿童。 1 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疳积患儿9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在1一4岁之间的36例,4岁以上的12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年,平均1年。对照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在1一4岁之间的33例,4岁以上的14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5年,平均1.2年。两组在病情、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小儿疳积的诊断标准和《中医儿科学》[1]拟定。①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脘腹膨胀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者;②形体消瘦,身高、体重在正常平均值以下,降低超过1个标准差以上,面色无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干枯羸瘦;③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舌质偏淡、苔淡黄而腻,脉濡细而滑;④有喂养不当或病后饮食失调及长期消瘦史;⑤贫血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⑥体查未发现阳性体征;⑦排除外感发热、感染性疾病、湿热泄泻、先天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凡具备6-7项和1-5中任何2项即可诊断。 3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PEME3.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x2进行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方法 4.1治疗组;方药组成;党参8g、白术6g、云苓10g、甘草1.5g、苍术6g、炒麦芽8g、鸡内金10g、神曲8g、胡黄连4g、砂仁2g。以清水400ml慢火煎至100ml,分3次口服,每天1剂。捏脊疗法每天一次,捏脊的方法:捏脊时,要让患儿俯卧在床上,脱去上衣、露出背部,应力求卧平卧正。操作者应立于患者左侧背后,两手半握拳,两食指抵脊背之上(督脉之处),两拇指垂直,自尾骨端的长强穴起,沿督脉向上捏拿至风府穴,共捏6遍,捏到4遍时,向上捏提1次,捏完6遍以后,在肾俞穴按摩几下即可。同时,室内的温度应保持温暖,捏完后应及时给患儿穿上衣服,防止感冒。在治疗期间,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避免肥甘厚味及冷饮。 4.2对照组口服中药同治疗组,但不行捏脊疗法。 两组治疗期间停用中西医其他内外治疗方法。治疗3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叛定疗效。 5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5.1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显效:治疗后体重增加1kg以上,身高增长1cm以上,各种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体重增加1kg以内,身高增加1cm以内,精神、食欲及其他症状改善;无效:治疗后体重、身高均无增加,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5.2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0.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95,p<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 6 体会 疳症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导至全身虚弱瀛瘦,面色发枯等小儿常见的慢性病证。脾胃失调是形成疳证的主要原因,多发于5岁以下的小儿,这与小儿时期“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的关。所以有“诸疳皆脾胃病”的论点。疳积为疳证之较重者,主要病机是脾胃受损,气阴耗伤,受纳运化功能失调,或夹有虫积,导致积滞内停,雍滞气机,阻滞肠胃。《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云:“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因此脾胃虚损、津液消亡是其主要病机变化,治疗不当,“传之余脏”。治疗当以健脾消积,理气醒胃。健脾消积,首重运脾,“脾健不在补,而贵在运”为原则。脾健运化功能正常,则积滞则消。党参甘温扶脾养胃,补中益气,使脾胃健旺,运化有力,白术苦温燥湿,扶助运化,增强脾胃运化消积功能,云苓健脾,甘草和胃,灸鸡内金、苍术健脾消积,以除腹胀,砂仁、神曲、麦芽以和中醒胃,合胡黄连以柳木除躁,同时防肝木克脾土太过。研究表明,党参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增强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神曲、麦芽能明显增加消化酶排出量,增强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督脉循行脊柱,总督一身之阳气,膀胧经循行于脊柱两侧,改善脏腑功能。捏脊疗法是通过对督脉和膀肤经的推拿,达到调整阴阳,通理经络,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目的。现代医学已阐明:人体的植物神经节大部分分布于脊柱两侧,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有兴奋与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其中对消化系统功能有着重要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捏脊疗法既无针刺之痛,又无吃药之苦,并具有疗效高,简便宜行,小儿容易接受的特点。上述资料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捏脊疗法合口服四君子汤加减具有健脾消积,理气醒胃之功,对疳积患儿临床疗效确切。

儿科常用中成药

儿科常用中成药 解表药:本类中成药主要有疏散风热、发散风寒之功,兼有泻火利咽、宣肺化痰等作用,利于外感表征。按其功效与适用范围,本类中成药可分为疏散风热剂、发散风寒剂二类。本类中成药大多辛散,有伤阳耗津之弊,应中病即止。 清热剂:本类中成药主要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兼有利咽、凉血、活血等作用,适用于热毒炽盛的小儿咽痛、口疮、疮疡等证。清热解毒消肿剂主治热毒所致的小儿咽喉肿痛,以及热毒内蕴的口疮肿痛、疮疡溃烂等。本类中成药大多为苦寒之品,易伤脾胃,故脾虚胃弱之食少便溏者慎用。不宜久服,应中病即止。 止泻剂:本类中成药主要具有清利湿热或健脾益气止泻之功,适用于湿热或脾虚导致的泄泻。按其功效与适用范围,本类中成药可分为清利止泻剂和健脾止泻剂二类。本类中成药中的清利止泄类大多为苦泄清利之品,故虚寒性腹泻不宜使用。反之,健脾止泻类中大多为补益健脾之品,故湿热、邪实之泄泻当慎用。 消导剂:本类中成药主要具有消食化滞之功,兼有通利大便、健脾和胃等作用,适用于小儿食滞肠胃或脾运不健所致的食积证。按其功效与适用范围,本类中成药可分为消食导滞剂和健脾消食剂二类。本类中成药大多为消积、行气之品,易耗气,故脾胃虚弱或无积滞者当慎用。 止咳喘剂:本类中成药主要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咳嗽喘息病证。清宣降气化痰剂主治小儿外感、痰热或痰浊所致的咳嗽,症

见发热恶寒、咳嗽气喘;或咳嗽气促,痰多粘稠等。本类中成药大多以泄肺实、止痰嗽为主,故体虚咳喘者慎用。 补虚剂:本类中成药主要具有补气、益阴等作用,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小儿发育迟缓证。益气养阴剂主治或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亦治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等。本类中成药大多为甘补之品,有滞谢之弊,故邪实或湿热证者慎用。 镇惊息风剂:本类中成药主要具有镇惊息风止痉等作用,适用于惊风抽搐病证。治急惊剂主治痰食或风痰所致的小儿急惊风,症见高热抽搐,或痰喘气急,或神志不清。本类中成药主要用于急惊风之实证,脾虚慢惊风不宜使用。

常用中药别名大全

常用中药别名大全   全草类 全草类 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处方别名:地丁、地丁草、苦地丁、苦丁茶、如意草 甜地丁:为豆科植物米口袋、小米口袋的带根全草。处方别名:地丁、甜地丁、萝卜地丁、米口袋、米布袋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的带根全草。处方别名:紫花地丁、紫地丁、箭头草、犁头草、疔毒草、堇菜地丁 石见穿:为唇形科植物紫参的全草。处方别名:石打穿、石见穿、石大穿、石大川、华鼠尾、黑面风 寻骨风: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的全草。处方别名:清骨风、白毛藤、白面风、寻骨风、巡骨风、兔耳草、猫耳朵 积雪草: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的全草。处方别名:积雪草、崩大碗、马蹄草、地钱草、落得打

泽兰: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水香、水泽、泽兰、龙兰、孩儿菊 佩兰: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佩兰、香佩兰、兰草、香草、燕草、薰草、千金草 千里光: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全草。处方别名:千里急、千里明、千里光 农吉利:为豆科植物野百合的全草。处方别名:野百合、鼠卵草、野芝麻、农吉利 瞿麦:为石竹科植物瞿麦、石竹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巨麦、瞿麦、石竹、巨句麦、剪刀花 石 韦: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有柄石韦的叶。处方别名:石韦、石苇、大石韦、独叶茶、石皮、石剑、石尾、金星草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荆芥、姜芥、郑芥、荆芥炭

芥穗: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果穗。处方别名:芥穗、芥禾、荆芥穗、芥穗炭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处方别名:马苋、马齿苋、马齿草、马齿菜、马铃菜、五行草、长命菜、五方草、长命苋 瓦松:为景天科植物瓦松、晚红瓦松的全草。处方别名:瓦松、瓦花、瓦莲花、瓦宝塔、瓦松景天 茵陈蒿:为菊科植物茵陈蒿、滨蒿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茵陈、白蒿、因尘、茵陈蒿、绵茵陈、安吕草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等的全草。处方别名:公英、卜公英、蒲公英、黄花地丁、通天草、黄花郎、白鼓钉、奶汁草、凫公英、金簪草、婆婆丁、鹁鸪英、蒲公丁 卷 柏:为卷柏科植物卷柏、垫状卷柏的全草。处方别名:卷柏、万岁、万岁草、不死草、岩松、还魂草、九死还魂草、卷柏炭

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小儿疳积是由于脾胃虚损、运化失宜,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患。治疗应以调整脾胃为主,如适当配合药粥食疗有助于减轻症状和促进康复。这里,介绍一些小儿疳积药粥,供参考。 白萝卜粥:白萝卜1个,洗净切片,先煮30分种,再加大米50克同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腹胀。 山药粥:大米100克,淘洗干净后与山药片100克一起入锅煮,至米烂。食用时加白糖适量有调补脾胃,滋阴养液功效。 消食健脾粥:莲子、芡实、炒麦芽、扁豆各15克,焦山楂10克,神曲6克(用纱布包),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再加入粳米15克熬粥。粥成加入白砂糖少许调味,趁温暖服,有健脾养胃、消食化积功效。用于小儿面黄肌瘦、神烦气急、手足心暖、纳呆腹胀等症。 婴幼儿疳积食疗 百合蒸鳗鱼 合味甘、微苦、性微寒,主要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因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故又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鳗鱼味甘,性平,能补虚益血,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C和多糖等成分。此菜常用于婴儿疳积症。原料:百合100克,鳗鱼肉250克,盐、黄酒、葱末、姜末、味精各适量。 制作:百合鲜品(干品用30克,浸水后用)撕去内膜用盐擦透洗净,放碗内;鳗鱼肉放入少许盐,加入黄酒浸渍10分钟后,放于百合上面,撒上葱、姜末、味精,上蒸笼熟即成。 特点:鱼鲜香可口,汤也很清谈,可吃鱼喝汤。 独脚金鲫鱼粥 可治疗小儿肝热脾虚引起的肠胃功能紊乱和食欲不振以及烦躁低烧、日渐消瘦等症。 原料:独脚金15克,鲫鱼1条(约重350克),白米100克,清水1200克,盐少许。 制作:1、将鲫鱼去鳞和内脏,洗净后用纱布包住备用;白米、独脚金洗净备用。 2、将白米、独脚金和用纱布包住的鱼放入瓦盆内煮约45分钟,加入盐,再稍煮几分钟即成。 特点:捞出药材和鱼,食粥,味香,鱼鲜味浓。 捞出药材和鱼,食粥,味香,鱼鲜味浓。 淮莲汤 淮山、莲子、芡实均为健脾益气、固肾开胃的常用药,同时还含有淀粉类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等物质,并有一定糖类及脂肪等,富有营养。猪瘦肉滋阴养血,营养丰富。多味同用,可起到健脾益血、开胃消滞的功效,很适合用于久病体弱,脾胃呆滞,少食神倦,不思饮食的疳积患者。 原料:淮山、莲子(去芯)、芡实各30克,猪瘦肉100克,酱油、花生油、葱、盐、姜各适量。 制作:1、将淮山、莲子、芡实洗净;猪瘦肉在沸水锅中稍烫,除去血腥味,切成块,备用。

中药非处方药

中药非处方药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内科药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药(风寒感冒) 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与环孢素A同用,可以引起环孢素血药浓度升高。 正柴胡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外感风寒。 荆防颗粒合剂:发汗解表,散风去湿。 九味羌活丸:疏风解表,散寒除湿。外感风寒挟湿。 2、辛凉解表药(风热感冒) 银翘解毒片(颗粒,胶囊,蜜丸):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 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 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3、表里双解药(表证兼里证) 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脾虚便溏者及孕妇慎用 葛根芩连丸:解肌,清热,止泻、止痢 4、扶正解表药(体虚外感证) 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止汗。表虚不固,宜饭前服用。 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体弱风寒所致的感冒。表偏寒,风热不适用。 (二)祛暑剂 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暑湿感冒。 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心源性休克。 暑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生津。感冒暑热证。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清暑解毒颗粒:清暑解毒,生津止渴,并能防止痱热疖。用于夏季暑热,高温作业。

十滴水(软胶囊):健胃,祛暑。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慎用。 六和定中丸:祛暑除湿,和胃消食。用于夏伤暑湿,宿食停滞。 甘露消毒丸: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湿温时疫。 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用于体弱受暑引起的头晕身热,四肢倦怠,忌茶和萝卜。 (三)泻下剂 复方芦荟胶囊:调肝益肾,清热润肠,宁心安神。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满,大便秘结。 新清宁胶囊: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实热者内蕴所致的喉肿,牙痛,便秘,下痢,发热。 清宁丸:清热泻火,消肿通便。火毒内蕴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一清胶囊: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大便秘结,吐血,咯血。 苁蓉通便口服液:润肠通便。用于老年便秘,产后便秘。实热积滞,燥结,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 麻仁润肠丸: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积。 麻仁丸:润肠通便。用于肠热精亏所致的便秘,习惯性便秘。 麻仁滋脾丸:润肠通便,健胃消食。用于年老体弱,久病虚弱者的便秘,阴虚津不足所致的便秘。 通便灵胶囊:邪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热结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腹胀及老年习惯性便秘。 通乐颗粒:滋阴补肾,润肠通便。用于阴虚便秘。 (四)清热剂 牛黄解毒丸(片):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小儿常用中成药汇总

小儿常用中成药汇总 ?风热感冒 小儿宝泰康颗粒 【成份】连翘、竹叶柴胡、生地黄、玄参、蒲公英、桑叶、浙贝母、马蓝、滇紫草、桔梗、莱菔子、甘草。辅料为蔗糖、淀粉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止咳化痰。用于小儿风热外感,证见:发热、流涕、咳嗽。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1岁以下每次2.6克,1岁至3岁每次4克,3岁至12岁每次8克,一日3次。 安儿宁颗粒 【成份】天竺黄、红花、人工牛黄、岩白菜、甘草、高山辣根菜、短管兔耳草、白檀香、唐古特乌头、蔗糖。 【功能主治】清热祛风,化痰止咳。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咳嗽有痰,发热咽痛,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岁以一次1.5g,一至五岁一次3g,五岁以上一次6g,一日3次。 桑菊感冒颗粒(伍豪) 【主要成份】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苦杏仁、桔梗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袋,一日2-3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成份】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炒),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导滞。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症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纳呆口渴,脘腹胀满,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黄。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6个月-1岁:一次1-2g;1-3岁:一次2-3g;4-6岁:一次3-4g; 7-9岁:一次4-5g;10岁以上:一次6g;一日3次。

最新小儿疳积厌食的治疗

小儿疳积厌食的治疗

小儿疳积(厌食)的治疗 小儿疳积(厌食)的中草药治疗方法 小儿疳积,也就是小儿消化不良。按现代的话来说是小儿身体营养不良的范畴。倒置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多种,如大人喂养不当,寒热没即时处理好,病后伏邪内潜所至,某些寄生虫所至,现代化学药物滥用过多如抗生素一类药物的使用,等多种致病因。皆会引起小儿消化不良,出现厌食,免疫力下降,抗病力低,给小孩的生长,发育,智力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在当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时代。小儿疳积这毛病,也就是小儿消化不良或营养不良的问题却突显严重。这种关系到小孩,大人,家庭,社会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与重视。疳积的名词解释; 疳;从字解释,其造字结构,字首病之头,即“疒”。此代表疾病也。其疒下是甘,甘者五行属土,土脾与胃,主纳谷腐熟而化之,分清浊出营卫之气,升清降浊,生化气血丰长肌体。其受肾阳之蒸温,土和而不寒,得心火之生而运作传化,故脾之用,既济于心肾之阳,统领一生气血,为后天之本。故疳者;脾胃之病也。积又何说;积者病之复也;是有集,聚,存之意,为留下,为潜伏,或为余邪没净留伏脏腑经络。故疳积病者,皆由饮食不当不化,寒温失调,某些化学药物存于体内所引起的小儿一系列的毛病,影响了小儿身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 先听一下百姓的说法,民间对疳积的认识与说法其有特点,这虽然悠久的说法在当今听来还是很有道理。在我很小的时候,听大人说某小孩有疳病,长不大。疳的斜音就是‘干’的意思。‘干’之意就是瘦弱,生长缓慢。积就是吃下东西难化,腹有胀鼓。疳积;这是身体瘦弱,腹胀鼓(或叫青蛙肚,土话叫虾蟆肚)消化不好之意。 用中医的话来解释疳积;引【医宗金鉴】五十二卷疳证总括说;“大人为劳小儿为疳,乳食伤脾是病源,甘肥失节生积热,气血津液被熬煎。初患尿泔午潮热,日久青筋肚大坚,面色青黄肌肉瘦,皮毛憔悴眼睛。可分,脾疳,疳泻,疳肿胀,疳痢,肝疳,心疳,疳渴,肺疳,肾疳,疳热,脑疳,眼疳,鼻疳,牙疳,脊疳,蛔疳,无辜疳,丁奚疳,哺乳疳。”这种细分说法太多,术者当择其病而治之。不要在文字理论上钻。 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为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生长不良。 疳疾,疳积病的临床表现。 1,小孩不好带养,吃,睡,不好。心情时不好,动不动愛哭叫生气,时现烦躁或有不安之举。一直愛粘着大人,搞的大人很累。自力能力差。

中药非处方药

中药非处方药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一、内科药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药(风寒感冒) 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与环孢素A同用,可以引起环孢素血药浓度升高。正柴胡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外感风寒。 荆防颗粒合剂:发汗解表,散风去湿。 九味羌活丸:疏风解表,散寒除湿。外感风寒挟湿。 2、辛凉解表药(风热感冒) 银翘解毒片(颗粒,胶囊,蜜丸):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 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 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3、表里双解药(表证兼里证) 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脾虚便溏者及孕妇慎用 葛根芩连丸:解肌,清热,止泻、止痢 4、扶正解表药(体虚外感证) 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止汗。表虚不固,宜饭前服用。

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体弱风寒所致的感冒。表偏寒,风热不适用。(二)祛暑剂 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暑湿感冒。 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心源性休克。 暑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生津。感冒暑热证。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清暑解毒颗粒:清暑解毒,生津止渴,并能防止痱热疖。用于夏季暑热,高温作业。 十滴水(软胶囊):健胃,祛暑。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慎用。 六和定中丸:祛暑除湿,和胃消食。用于夏伤暑湿,宿食停滞。 甘露消毒丸: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湿温时疫。 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用于体弱受暑引起的头晕身热,四肢倦怠,忌茶和萝卜。 (三)泻下剂 复方芦荟胶囊:调肝益肾,清热润肠,宁心安神。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满,大便秘结。

常用中成药一览表

常用中成药一览表 一、解表药 1、辛温解表类通宣理肺丸川芎茶调散参苏丸午时茶冲剂九味羌活丸小青龙合剂 2、辛凉解表类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感冒退热冲剂桑菊感冒片清瘟解毒丸 3、解表透疹类小儿回春丸透表回春丸小儿羚羊散苏解散 4、表里双解类防风通圣丸葛根芩连片清眩丸双解香苏丸升降散普济散 5、解表消食类小儿至宝锭妙灵丸小儿百寿丹消食苏风丸甘露茶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类上清丸牛黄上清丸黄连羊肝丸明目上清丸龙胆泻肝丸清胃黄连丸夏枯草丸栀子金花丸拨云退翳丸 2、清热燥湿类连香冲剂香连丸香连化滞丸苦参丸归参丸四妙丸金鸡冲剂五茶花白带丸 3、清热解毒类银黄注射液三黄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片)清热解毒丸抗病毒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新癀片牛黄噙化丸六神丸西黄丸紫金锭喉症丸 4、清热凉血类紫草丸复方大青叶合剂清热凉血膏 5、清热祛暑类暑热感冒冲剂暑湿感冒冲剂藿香正气水祛暑丸暑正片清暑益气丸六一散冰霜梅苏丸温六散清凉冲剂清暑解

毒冲剂 三、泻下药 1、寒下类大黄清胃丸清宁片四消丸调胃承气丸通便灵冲剂冰膈茶当归龙荟丸 2、温下类半硫丸三物备急丸 3、润下药麻仁丸麻仁润肠丸五仁润肠丸 四、温里药 1、温中散寒类温中健脾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黄芪建中丸 2、回阳救逆类回阳救急丸四逆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3、温经散寒类温经丸虚寒胃痛冲剂艾附暖宫丸 五、祛风湿药 1、祛风散寒除湿类木瓜丸祛风舒筋丸豹骨木瓜酒蕲蛇药酒追风丸疏风定痛丸豨简丸老鹳草膏风湿骨痛丸活血状筋丹寒湿痹冲剂瘀血痹冲剂冯了性药酒风湿药酒追风透骨丸祛风胜湿酒骨刺消痛液 2、祛风清热除湿类湿热痹冲剂当归拈痛丸 3、祛风除湿强筋壮骨类独活寄生丸大活络丹通络益心丹祛风壮骨丸国公酒祛风木瓜酒天麻祛风丸参桂再造丸追风强肾酒加味天麻丸尪痹冲剂山药丸五加皮酒散风活络丸 六、祛风利湿类 1、燥湿化浊药平胃散香薷丸小温中丸萆薢分清丸六合定中丸四正丸香砂平胃冲剂楂曲平胃丸香砂和中丸健胃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