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荀子

荀子

荀子
荀子

《荀子·劝学》——“文言味分类读法”之课例

【课案创意】着眼“文”,从“文字、文本、文辞、文化、文学”五个角度分类读出文言语文味。

【个性课案】

一、文字——认读准确,句读正确,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觉大意。

①12个文言重点实词:劝、已、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单音节词臵换双音节词);

②5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之、者(一词多义);

③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楺(煣)、知(智)、乎(于);

④几个易写错读错字:砺lì,参cān 省xíng,跂qì,臾yú,跬ku ǐ,驽nú,锲qiè,螯áo

二、文本——译读全文,萃读每段的比喻,感知文本内容。

1、(5个)青青于蓝,冰寒于水,木楺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改变自己才能提高自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5个)登高博见,登高招见者远,顺风呼闻者彰,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借助学习,弥补不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10个)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骐骥)驽马不舍,(朽木)金石可镂;蚓用心一,螯用心躁——做到积累、坚持、专一,方有所成:“学不可以已。”

三、文辞——美读文句之音韵,体味铺排、对偶句式整饬的特点,掌握几个特殊的文言句式。

1、对偶句(类比、对举句,使用一个分号);

2、排比句(比兴句,两个分号);

3、特殊句式:①判断句(“……,……【也】。”);②定语后臵句(“……之……”);③固定格式句(“……无以……”)

四、文化——拓读历史,思想碰撞,读出沉淀。

1、知人论世: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有人曾评价,是荀子和庄子瓜分了中国文化:荀子在其两大弟子手上赢得了庙堂中国——韩非成了中华帝国的教父,李斯成了秦帝国的宰相;庄子赢得了江湖中国,成为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华艺术的宗师。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恶”的本性,所以要“劝学”。

2、相关文化链接——①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②孙权“常读书”,“大有所益”劝吕蒙读书。吕蒙就学,士别三日,即叫人刮目相待,“非复吴下阿蒙”。

③《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④古人勤学的典例:悬梁刺股(苏秦、孙敬),凿壁偷光(匡衡),囊萤映雪(车胤、孙康),闻鸡起舞(祖逖),韦编三绝(孔子),临池学书(王羲之)。⑤宋濂:“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苦学有乐)

3、成语积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锲而不舍

4、警句铭记:①“学不可已。”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③“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舍之,金石可镂。”

五、文学——写读文化的积淀,绽放语言的花朵。

1、整饬语言写古人勤学的句段:翻开成功者的历史,哪一页没载满“勤奋”二字?回顾成功者的历程,哪一步没洒满“勤奋”的汗水?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留下了勤的千古佳话;韦编三绝,临池学书,展示了勤的顽强精神;悬梁刺股,闻鸡起舞,谱写了勤的壮丽诗篇。吕蒙就学,士别三日,即叫人刮目相待,“非复吴下阿蒙”;仲永“五岁指物作诗立就”,然“不使学”,终“泯然众人矣”。勤能补拙,勤能成材!

2、用文言写一段话:学贵乎勤。勤于学者,犹水之于舟、风之于帆;怠于学者,犹水浇于火、病加于身也。学在乎问,问在乎勤,求一学,如一蜂采百花而制一蜜。不懈不怠,博采众长,积水成渊,方有所成。勤之益坚,学之益勤。勤学者,以博学故,而致成功之境。故君子善假于物亦善假于志也!

附11:朱自清《荷塘月色》——“从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读写”之课例【课案创意】脱却传统教法之窠臼,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的关照下,挖掘文化内涵,寓感性于理性中,读写这篇经典散文的语言美、自然美、情境美、风俗美、亲情美、文化美。

【个性课案】

一、“久在樊笼里”,内心“颇不宁静”:家事,国事,天下事!虽轻犹重似淡还浓的人生忧伤,怎一个“愁”字了得!孔子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哀”“乐”与共的审美思想,正是中国士大夫一贯的“中庸”传统。——从文中摘录作者的“情语”出来,扩大还原比较,品味限定性副词的含蓄美。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几天“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②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③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大快朵颐,快哉!)

④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烦啊,蝉噪蛙鼓让人耳根不得清静,我什么也说不上哟!)

⑤这令我到底惦念这江南了。——(我的水乡,梦里萦魂里牵,叫我如何不想你!)

二、“复得返自然”,“莲”的心事:若是无法逃遁尘世,何不如莲一般不蔓不枝,在污世浊流中独善其身呢?举世皆浊我独清,自清“情”何以堪!不管是道家的“出世”,还是儒家的“入世”,都蹈循“归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法则,正所谓“物即我、我即物”。人,诗意地栖居!人与自然、人与自己内心、人与人,这三者之间皆讲求彼此“交融”、“和谐”相处。——分别换写品读几个自然段。

①(第4自然段)月下荷塘,诗经的方式:

田田的叶,出水的裙,不早不晚不偏不倚撞见自清惊鸿一瞥,那应是一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喟叹。小家碧玉也好,大家闺秀也罢,诚如出浴的美人,着墨了我凝望的视线,却丝毫不逊伊人的风华,宛在水中央,却见在水一方,伊人于我笑靥如莲。百转千徊,那水该是怎样的水,映衬出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

模样;流水脉脉,遮掩了她们入世的执著,出世的清逸;水气氤氲,朦胧了那惨绿少年的容颜,单纯执着如典跖里的尾生,站成荷塘里一幅安静的黑白映画,让女子入眼入心,连那回眸一笑,都定格成莲之夭夭,灼灼其华。(品味几个比喻句和叠音雅词)

②(第5自然段)塘上月色,诗歌的方式:

月华如水/薄雾笼纱/花叶入梦/月也朦胧

丛木斑驳/柳的倩影/如歌如画/鸟也朦胧(品味几个含情拟人化的动词)

③(第7~9自然段)塘边遐想,散文的方式:

春去夏来,芙蓉出清水,荷花刚从碧绿的叶浪中擎出,盈盈露出贝齿,娇羞欲语;微风过处,水珠滚动,她翠绿的裙裾翻飞。

“小船呀轻摇,菡萏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又是采莲的时候了,她这样想。她,乌黑的长发,像是水帘一样垂在肩旁,淡淡散出花香;素白的湘裙裹着窈窕的身子,勾勒出纤纤的莲腰。她莲步款款,螓首频回,袅娜如风中的荷。舟不停地荡漾着,她寻找着自己的意中人。

他,也是来采莲的,灵活有力的双手摇着船橹,轻快地穿行在碧荷丛中。忽然,她的浆被水藻挂住,舟两边的浮萍一漾一漾;他看见了,用一支长篙帮她拔开水草。这时,她抬起头,他也抬起了头。人群中,他们的目光不经意的相遇了,他们含情脉脉地凝望着对方,都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震憾。他们的舟挨得很近,他们的心也挨得很近,双方互相递传着盛满糯酒的羽杯。

那是一种平凡的美丽,在不经意间却成了他们那个季节最动人的风景线。

……

别了这么多年,曾经的往事,恍如昨天。谁能告诉我,江南水气的氤氲中是否又酝酿了一地相思,绵软的,如那已然熬成伤口的红豆;荒芜的,如那一株最后的芳菲,开在谁眼里让人怎生安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想来,那应是一阕词,一曲菱歌。南塘依稀还是那个南塘,荷叶涟涟,那怜爱你的心还如水般的悠长。

拈花一笑,已过经年,炕上小儿正酣,妻也入梦,我心已宁静如池!(品读最后一段:乡思、爱情、亲情)

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才子爱美人情结:“食色性也”,自古哪个才子不风流?都是月亮惹的祸吧,作者爱自然更爱美女;宝哥哥言“女子都是水做的”,作者也是唯女子为洁为清。在朱自清笔下描写荷塘的比喻及用词,无不与女性有关: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一定是个身材曼妙的少女。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袅娜,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这个解释比课本注释更有味儿,更与羞涩和谐)。羞涩,难为情,态度拘束不自然,多指妙龄少女吧。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歌声似的。”——这清香一定是女性的馨香吧,歌声自然不会是男声,只有婉转的女声,才能与这阴柔之美和谐。

④“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脉脉,形

容女子凝视或用眼神表达情意。风致,也应该是形容女子的容颜举止。

⑤“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倩影,女子美丽的身影。上文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中的“黑影”,大概一定说的是粗鄙男人的黑影了。

⑥“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丰姿,风度姿表,还是只能是女子的仪态。

⑦“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如果说作者对荷叶、荷花、荷香、流水、杨柳的描写隐隐地表现了对女性的欣赏。那么,对《采莲赋》的联想则明显地表达了对女性美丽的艳羡。

⑧“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采莲曲》中的风流女子刚走过去,就又来了《西洲曲》里的多情采莲女啊。

朱自清是喜爱荷塘月色的,但我说他在无意识中更爱美女。爱生活与爱异性是同义语(柯云路语),与其说朱自清爱美女,还不如说他在追求纯洁的节操,追求自己的精神家园。“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在我们案头种一盆水仙花,如艾青的《仙人掌》,养在掌中,梦着大海。精神需要自赎和滋养!

四、金钱可以买来时钟,但买不来时间;金钱可以买来鲜花,但买不来真情。爱国家民族,是大义;爱妻子儿女,是责任;爱业敬岗,是本分;爱友朋他人,是精神。生命的我们在生命中,别太让世俗浑浊清澈,私欲噬食自己,奸猾圆滑善良……,课外阅读两本书:①“生命充满劳绩,但我们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

②“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老人与海》

荀子·王霸全文

荀子·王霸全文 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湣、宋献是也。故人主,天下之利势也,然而不能自安也,安之者必将道也。 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白也。 挈国以呼礼义而无以害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然扶持心国,且若是其固也。之所与为之者之人,则举义士也;之所以为布陈于国家刑法者,则举义法也;主之所极然帅群臣而首乡之者,则举义志也。如是,则下仰上以义矣,是綦定也。綦定而国定,国定而天下定。仲尼无置锥之地,诚义乎志意,加意乎身行,著之言语,济之日,不隐乎天下,名垂乎后世。今亦以天下之显诸侯,诚义乎志意,加义乎法则度量,著之以政事,案申重之以贵贱杀生,使袭然终始犹一也。如是,则夫名声之部发于天地之间也,岂不如日月雷霆然矣哉!故曰:以国齐义,一日而白,汤、武是也。汤以亳,武王以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无它故焉,以济义矣。是所谓义立而王也。 德虽未至也,义虽未济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臣下晓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

民;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国一綦明,与国信之,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乡方略,审劳佚,谨畜积,修战备,然上下相信,而天下莫之敢当。故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无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 挈国以呼功利,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则臣下百姓莫不以诈心待其上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也。如是,则敌国轻之,与国疑之,权谋日行而国不免危削,綦之而亡,齐闵、薛公是也。故用强齐,非以修礼义也,非以本政教也,非以一天下也,绵绵常以结引驰外为务。故强,南足以破楚,西足以诎秦,北足以败燕,中足以举宋。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无他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 三者,明主之所以谨择也,而仁人之所以务白也。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 大意 本篇谈论治国之道,与《富国》最后部分相衔接。作者在这一段文字中指出,以道治国则大安、大荣。治国的方法有三:义、信、权谋,三者的作用各不相同,只有以义治国才能征服天下。义即礼义,也就是道。

【课外阅读】荀子主要思想

【课外阅读】荀子主要思想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一、“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 天、天命、天道的问题一直是先秦时期各家关切的问题。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到了孔子,它的人格神色彩被淡化,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孔子之后,其弟子和后学力图使“仁德”、“心性”“天命”得以贯通,这一方面是要使“仁德”、“心性”的追求获得存在论的支撑,另一方面又将“天”、“天命”、“天道”义理化、价值化。荀子有取于道家在“天”、“天道”“天命”上的自然观的成分,然而它的理论宗旨却不在于走向自然主义,而在于凸现“天人相分”,然后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构自己的“人道”学说。 1、天道自然的思想 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2、“天行有常”的思想

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荀子对传统的宗教迷信持批判的态度,认为自然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吉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为祭祀哀悼死者的各种宗教仪式,仅仅是表示“志意思慕之情”,是尽“人道”而非“鬼事”。(《礼论》) 3、“天人相分”的思想 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并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职能,“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礼论》)“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天论》) 4、“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二、“化性起伪”的性恶论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善说直接相反。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具有和天、地同等的重要性。 1、“人之性恶”——一自然资质为性的性恶论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使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

《荀子.性恶》全文翻译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曰:若是则过矣。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陶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假之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拂夺矣;且化礼义之文理,若是,则让乎国人矣。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埶,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性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性而已,则悖乱在己。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孟子曰:“人之性善。”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矣。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恶。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埶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

荀子 劝学 原文

原文: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戢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生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乌鸟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讬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100句带出处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100句带出处 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荀子》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3、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况《荀子》 4、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5、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况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7、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况《荀子》 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9、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况 10、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荀子《非十二子》

13、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14、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不苟》 15、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 1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1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18、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荀子》 19、知而好学,然后能才。——荀况 20、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2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22、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荀子 23、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荀子《非十二子》 24、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25、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况 26、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荀子《大略》 27、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荀子 2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荀子 29、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荀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荀子》

《荀子》论理想社会五则 【一】 原文 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 出处 《荀子·富国》 译文 人们分散居住各顾各不相互依靠是无法生存下去的,要组织在一起没有名分等级制度就必然发生斗争。无法生存下去是忧患,发生斗争是灾祸。拯救忧患,排除灾祸,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明确名分等级来组织起人们。 评论分析 这是荀子社会理想的秩序描述。“明分”以什么为准则呢?荀子的回答是礼义。 作为礼义的具体体现的这种“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它指的是社会的分工分职,即“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荀子·王霸》) 第二,“分”又是社会伦理关系。荀子继承孔子的思想,认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等社会伦理关系是永恒的,是宇宙的“大本”。对于这些伦理关系的每一个社会角色,他都依据礼义,作了规范性的界定。一句话,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人各有别,这里的伦常关系是不能逾越的。 第三,“分”的核心是等级关系。荀子讲的土农工商的分工分职,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伦常,都贯穿着等级之分。 【二】 原文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出处 《荀子·君道》 译文 有使国家混乱的君主,没有本来就混乱的国家;有使国家安定的人,没有自行使国家安定的法。 评论分析 中国社会的一元性政治结构,决定了当政者对于社会生活的极大主导作用,因此,各种社会理论理所当然地会对从政者个人素质提出高的要求。君主的人格状况,直接影响他

对统治方式的选择。明智的君主,其明智同样表现在对人的重要性的认识上,那就是着力于贤能之士的拣择。 荀子的方案是:以治礼来治人,以治人来治法。这里所说的“法”,主要是“做法”或“术”的意思。荀子正确地认识到法治与德治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我认为,理想社会,正应该如此。 影响: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领导并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毛泽东曾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正是法治社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 【三】 原文 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 出处 《荀子·子道》 译文 孝子不顺从父母亲命令的原因有三条:顺从了命令父母就有危险,不顺从命令父母就平安,这种情况下,孝子不顺从父母命令就是忠;顺从了命令父母就受辱,不顺从父母命令就荣耀,这种情况下,孝子不顺从父母命令就是义;顺从了父母就如同禽兽,不顺从才符合礼义;这种情况下,孝子不顺从父母命令就叫做敬。所以,可以顺从而不顺从,这不是儿子应有的态度。不应当反而去顺从,就是不忠。真正弄清楚了顺从与不顺从的道理,又能够恭敬、忠信、正直、诚恳而谨慎地做,就可以称为大孝了。 评论分析 这是荀子社会理想的价值依归。论述的是孝悌之道。文中指出孝悌只是人的“小行”,只有追求道义才是“大行”。人能致力于此,则儒者之道,尽在其中,就是大孝。 “羊有跪哺之恩,鸟有反哺之孝” 。讲孝顺要理解孝顺的内涵--以顺为先,不顺从父母的合情合理的意愿,就谈不上孝顺。当然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说,小辈的说话、做事要考虑顺长辈的心愿、心情、心意,使他们能顺心、宽心、舒心,让他们感受到儿女们的孝心。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孝顺父母这一美德代代相传。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也经常听到一些人说,等我有能力了,我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岂不知,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顺了。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四】

《荀子》性恶原文及译文

《荀子》性恶原文及译文 作者:荀况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 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 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 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 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 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 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 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 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 曰:若是则过矣。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 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 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今人之性,饥而

《荀子》强国原文及译文

《荀子》强国原文及译文 作者:荀况 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剥脱之,砥厉之,则劙盘盂,刎牛马,忽 然耳。彼国者,亦强国之剖刑已。然而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 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彼国者亦有砥厉,礼义节奏是也。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人 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 险而亡。 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此三威者,不可不孰察也。礼义则修,分义则明,举错则时,爱利则形。 如是,百姓贵之如帝,高之如天,亲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故赏 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威行,夫是之谓道德之威。礼乐则不修,分 义则不明,举错则不时,爱利则不形;然而其禁暴也察,其诛不服也审,其刑罚重而信,其诛杀猛而必,黭然而雷击之,如墙厌之。如是,百姓劫则致畏,嬴则敖上,执拘则[最]聚,得间则散,敌中则夺,非劫之以形埶,非振之以诛杀,则无以有其下,夫是之谓暴察 之威。无爱人之心,无利人之事,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讙敖,则 从而执缚之,刑灼之,不和人心。如是,下比周贲溃以离上矣,倾 覆灭亡,可立而待也,夫是之谓狂妄之威。--此三威者,不可不孰 察也。道德之威成乎安强,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灭亡也。 公孙子曰:子发将西伐蔡,克蔡,获蔡侯,归致命曰:“蔡侯奉其社稷,而归之楚;舍属二三子而治其地。”既,楚发其赏,子发辞曰:“发诫布令而敌退,是主威也;徙举相攻而敌退,是将威也;合 战用力而敌退,是众威也。臣舍不宜以众威受赏。” 讥之曰:子发之致命也恭,其辞赏也固。夫尚贤使能,赏有功,罚有罪,非独一人为之也,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恶恶

荀子 劝学篇 (1)

荀子劝学篇 【荀子全文】《第一劝学篇》白话版及原文注释版 [题解] 本篇旨在劝勉人们勤奋学习。篇中所论述的学习,不局限于学习书本知识,还包括学习各种其他方面的知识以及修身、养道,等等。文章涉及到学习的效用、意义、目的、态度、方法以及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问题。 [原文] 1.1 君子曰(1):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4),其曲中规,虽有槁暴(5),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 (1)君子:指有道德的人。(2)已:停止,终止。(3)蓝:即蓼(li3o 了)篮,一年生草本植物, 其叶经过发酵后可以提制深蓝色的有机染料靛蓝。(4)(rou 糅):通“煣”,用微火熏烤木料使它弯曲。(5)有:通“又”。槁(gao 搞):通“熇”,烤。暴(p)瀑):古“曝”字,晒。(6)参:检验。省(xing 醒):考察。 [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固步自封。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变成的,但比水寒冷。木料笔直得合于墨线,但把它熏烤弯曲而做成车轮,它的弯曲度就与圆规画的相合,即使再烘烤暴晒,它也不再伸直了,这是熏烤弯曲使它这样的啊。所以木料受到墨线的弹划校正才能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又能每天检查省察自己,那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原文] 1.2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1),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2):“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3),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4)。”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注释] (1)干:同“邗”(音韩),古国名,在今江苏扬州东北,春秋时被吴国所灭而成为吴邑,此指代吴国。夷:我国古代居住在东部的民族。貉(音莫):通“貊”,我国古代居住在东北部的民族。

荀子

《荀子·劝学》——“文言味分类读法”之课例 【课案创意】着眼“文”,从“文字、文本、文辞、文化、文学”五个角度分类读出文言语文味。 【个性课案】 一、文字——认读准确,句读正确,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觉大意。 ①12个文言重点实词:劝、已、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单音节词臵换双音节词); ②5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之、者(一词多义); ③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楺(煣)、知(智)、乎(于); ④几个易写错读错字:砺lì,参cān 省xíng,跂qì,臾yú,跬ku ǐ,驽nú,锲qiè,螯áo 二、文本——译读全文,萃读每段的比喻,感知文本内容。 1、(5个)青青于蓝,冰寒于水,木楺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改变自己才能提高自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5个)登高博见,登高招见者远,顺风呼闻者彰,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借助学习,弥补不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10个)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骐骥)驽马不舍,(朽木)金石可镂;蚓用心一,螯用心躁——做到积累、坚持、专一,方有所成:“学不可以已。” 三、文辞——美读文句之音韵,体味铺排、对偶句式整饬的特点,掌握几个特殊的文言句式。 1、对偶句(类比、对举句,使用一个分号); 2、排比句(比兴句,两个分号); 3、特殊句式:①判断句(“……,……【也】。”);②定语后臵句(“……之……”);③固定格式句(“……无以……”) 四、文化——拓读历史,思想碰撞,读出沉淀。 1、知人论世: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有人曾评价,是荀子和庄子瓜分了中国文化:荀子在其两大弟子手上赢得了庙堂中国——韩非成了中华帝国的教父,李斯成了秦帝国的宰相;庄子赢得了江湖中国,成为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华艺术的宗师。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恶”的本性,所以要“劝学”。 2、相关文化链接——①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②孙权“常读书”,“大有所益”劝吕蒙读书。吕蒙就学,士别三日,即叫人刮目相待,“非复吴下阿蒙”。 ③《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④古人勤学的典例:悬梁刺股(苏秦、孙敬),凿壁偷光(匡衡),囊萤映雪(车胤、孙康),闻鸡起舞(祖逖),韦编三绝(孔子),临池学书(王羲之)。⑤宋濂:“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苦学有乐) 3、成语积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锲而不舍 4、警句铭记:①“学不可已。”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古代文人及其作品大全

古代文人及其作品大全 一、春秋战国时期 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4.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公输》即选自《墨子》。 5.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代表作《逍遥游》。 6.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7.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二、两汉、三国、晋朝时期 1.《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 2.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即选自《史记》。 3.贾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一称《治安策》)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

《荀子》非十二子原文及译文

《荀子》非十二子原文及译文 作者:荀况 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在者,有人矣。 纵情性,安恣孳,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 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它嚣魏牟也。 忍情性,綦溪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陈仲史也。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是墨翟宋钘也。 尚法而无法,下修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然而其持 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慎到田骈也。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惠施邓析也。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只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 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弓 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若夫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群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 世之俗起焉,六说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 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在一大夫之位,则一君不能独畜,一国不能 独容,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以为臣,是圣人之不得埶者也,仲尼

子弓是也。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通达之属莫不 从服,六说者立息,十二子者迁化,则圣人之得埶者,舜禹是也。 今夫仁人也,将何务哉?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以务息十二子之说。如是则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毕,圣王之迹着矣。 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故多言而类,圣 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故 劳力而不当民务,谓之奸事,劳知而不律先王,谓之奸心;辩说譬谕,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奸说。此三奸者,圣王之所禁也。知 而险,贼而神,为诈而巧,言无用而辩,辩不惠而察,治之大殃也。行辟而坚,饰非而好,玩奸而泽,言辩而逆,古之大禁也。知而无法,勇而无惮,察辩而操僻,淫大而用之,好奸而与众,利足而迷,负石而坠,是天下之所弃也。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 必让,然后为德。遇君则修臣下之义,遇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则 修子弟之义,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 之义。无不爱也,无不敬也,无与人争也,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 如是,则贤者贵之,不肖者亲之;如是,而不服者,则可谓訞怪狡猾 之人矣,虽则子弟之中,刑及之而宜。诗云:“匪上帝不时,殷不 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此之谓也。 古之所谓仕士者,厚敦者也,合群者也,乐富贵者也,乐分施者也,远罪过者也,务事理者也,羞独富者也。今之所谓仕士者,污 漫者也,贼乱者也,恣孳者也,贪利者也;触抵者也,无礼义而唯权 埶之嗜者也。 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能静者也,修正者也,知命者也,箸是者也。今之所谓处士者,无能而云能者也,无知而云知者也, 利心无足,而佯无欲者也,行伪险秽,而强高言谨悫者也,以不俗 为俗,离纵而跂訾者也。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的内容及思想 《荀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它对政治、经 济、文化、思想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人定胜天”、“性恶论”、“隆礼敬士”、“尚贤使能”、“重法爱民”、“节用裕民”、“开源节流”是其 主要思想。《荀子》立论严谨,语言生动。《劝学》是其烩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荀子》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教育家和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的著作。 是荀况晚年为总结百家争鸣和自己学术思想而写的。《史记·孟荀列传》中曾写到:“荀卿 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机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 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数万言而卒:”此书在汉代抄录流传有322篇,名《孙卿书》。初经刘向整理校定,去其重复290篇,定著32篇,名《孙卿新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名《孙卿子》即《荀子》。此书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中《儒效》《议兵》《强 国》等篇,似出弟子记录;附于书末的《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 等六篇疑为弟子所记荀子语及杂录传记。 《荀子》一书,仿《论语》体例,始于《劝学》,终于《尧问》.系统性、思想性较强。 其中集中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逻辑思想和思想方法的有《解蔽》《正名》;阐述人生论的有《性恶》;阐述教育理论的有《劝学》《修身》;阐述军事理论的有 《议兵》;阐述社会政治思想的有《礼论》《王制》《王霸》《富国》等篇。《非十二子》 以是否符合封建统一原则为标准,对先秦诸子进行了政治性批判。《成相》以民间文学的形 式表达了为君、治国之道。《赋篇》系荀子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散文的赋体,在文学史上有 一定的地位。 《荀子》的主要内容 1.“重人轻天”思想。《荀子》中的《天论》篇针对唯心主义的“天人合一”论,提出 了“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论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它把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同自然的客观 物质世界区分开来,又联系起来,把天看成一种具有客观法则的自然物质系统,排除天有意 志说,承认自然的客观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是第二性的;强调天不能干 预人事、主宰人事,但人事活动又必须遵循“天道”,人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自然, 但人能“制天命”、“裁万物”,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卓越见解。西周以来传统的“天 命”观把天看作是有意志的、能赏善罚恶、兴治灭乱的无上权威,人们只能按照“天”的意 志即“天命”行事。针对这种宗教唯心主义的说教,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把“天”(自然)与人(社会)区分开来,否认“天”有意志,否认“天命”存在。他说:“天行 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调自然界本身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的

荀子

荀子世系考 蒋鸿林 荀子,名况,尊号为卿。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著名的社会工作者,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前继孔孟之余绪,后开儒学习之新风,被大家誉为“名世之士,王者之师”。 荀子是赵国邯郸人,赵武灵王十三年(前313)初,丁未戊申之交时出生在武安邑金城里三甲荀家村(今峰峰八特村)。 关于荀氏姓源的来历,荀一郇相称,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前1065)周武王分封诸侯,周文王第十七子受封于郇(今山西省临猗县)史称郇伯,后来郇国被晋国兼并,春秋时晋国公族隰叔又受封于荀邑(今山西省新绛县西),其后代子孙便以荀为姓氏。 按《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载记,最早涌现出的荀氏人物是荀叔,周平王四十八年(前723)“荀叔追庄伯(曲沃武公)到家谷(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周桓王十三年(前707)曲沃伯称灭荀,荀伯万弃邑奔戎。到周惠王十九年(前658)始显示荀息的事迹,荀息为晋国大夫并掌握兵师大权,他曾率师伐虢,取其都下阳(今山西省平陆县南)。周襄王二年(前651)晋献公诡诸卒后,荀息为了宫廷争储与人为难,后因劳心过度而死之。继而,荀氏族人荀逝傲主晋政,辅晋侯。 周襄王二十一年(前630)晋侯将兵师整编为三行,荀林父将中行,任帅后他曾多次争战缰场,率师伐宋,攻楚救郑,拒狄灭潞等。战功卓著。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又率师讨伐赤狄于曲梁,晋侯论功赏其千金。周定王十九年(前588)晋将兵师合为六军,荀骓(文子)等人分别擢为新三军将佐,时称新卿。 周简王夷元年(前585)晋出兵救郑伐蔡,荀首随逐军前,巡视形势后,谏言返朝,晋军有利地把握住了军事上的主动权。周简王八年时晋历公,率诸侯伐秦,荀氏家族又有荀庚、荀罃等将佐率新四军败秦于麻遂(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周简王十二年时荀偃主中行将帅,权倾朝野,晋历公欲谋卸其兵权,偃遂拥立新君悼公,并率领诸侯大军伐郑攻楚、讨许,配合荀罃(知罃)新筑虎牢城。周灵王二年(前571)周王召诸侯赴鸡泽之会,有荀侯人物荀会随晋悼公请盟。周灵王六年(前566)荀罃已主持军国大权,将中军之帅,六年后,荀罃卒死,荀偃重继中军帅位。周灵王十七年(前555)晋平公伐齐,荀偃随其攻取京兹(今山东省平阴县)次年春天也卒死于军中。周景王四年(前541)又有荀氏人物荀吴将中行,率师攻太原、伐肥邑、鲜虞等地。周景王二十五年(前520)荀跞(知文子)等率九州之师护围周悼王归王城,悼王卒又拥立敬王为东周王。王子朝自翊西王并立,三年后晋荀跞、赵鞅率师助敬王讨伐王子朝,克巩,王子朝奉典溃奔楚地。周敬王九年(前516)荀跞至乾侯(今河北省成安县)迎请鲁昭公赴晋,未听召唤。到前497年晋大夫荀寅将中行帅位并与邯郸赵午联姻结亲,他们便联合起来击败赵鞅,迫其退保晋阳。从此,邯郸荀氏家族与赵鞅结下怨仇,之后鞅族兴赵,邯郸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拘死赵午并多次挫败邯郸荀氏,先将其宗室驱出邯郸,又败其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潞城(今山西省长治市),再讨伐荀氏于邢地食邑(今邢台市北)、柏人(今河北省隆尧县西南)。赵鞅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彻底击败了邯郸荀氏,逐其族人,迫其逃散,溃奔齐鲁境内。从此沦为平民,叹曰:“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周元王四年(前472)晋知瑶(荀姓一支)攻齐擒齐大夫颜庚,到前468年又率师攻郑,屯军桐邱(今河南鄢陵东)再到前455年,晋知瑶配合韩、赵、魏三国贵族共灭范氏、中行氏(荀氏一支)尽分其邑,晋地荀氏宗族始有明显分裂,宗室自乱,其族人易姓公孙、中行、智、知、辅、程等姓氏。从此天各一方。因知瑶骄横欲纵,内外责难。后因为得罪赵无恤,

[荀子读]荀子读后感

[荀子读]荀子读后感 【--读后感800字】 荀子的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荀子》一书中。起初,荀子的作品以单篇流传,有三百二十三篇,西汉刘向校书的时候,将其校订,成书,定为三十二篇,十二卷,当时称为《孙卿新书》。后来唐人杨惊为其作注,将其编为二十卷,才更名为《荀子》。这就是今天所看见的《荀子》。关于这本书的写作,据刘向《叙录》记载应该是苟子晚年在兰陵时写的。“孙卿卒不用于世,老于兰陵,疾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乎巫祝,信机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但其实《荀子》一书,并非全部出自苟子本人。 本书以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清人王先谦《荀子集解》为底本,在注释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前人和时贤的大量集解注释及翻译的著作,由于体例的限制,恕不一一注明。苟子其书,错讹难解之处颇多,脱误不可读处时或有之,本书在注释和翻译过程中,参阅、斟酌了诸家之说,尽量择其善者而从之,个别窒碍难通之处,不敢强解,则阙如。《王制》篇由张玉亮执笔,由我修改润色。笔者学力有限,在注释和翻译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当或错讹之处,凡此,尚祈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劝学 此为《荀子》开篇之作,主旨在劝勉人努力学习。文章使用了大量比喻,说明后天努力和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学习贵在锲而不舍、长期积累,用心专一,无所旁顾。需要注意的是,苟子之学,以礼为归,他所论的学,并非我们今天所指的一般性学习的概念,而是指为士、为君子、为圣人之学。他特别强调学习之根本目的是为了积善成德,培养道德操守,涵育君子人格,所以他所说的学习方法就是诵读《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典,并接近贤师益友。这也是贯穿在他全书中的一个观点。文章词藻丰富、比喻繁多,是《苟子》书中最美丽的篇章,也是最脍炙人口的篇章。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能停止的。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由水凝结而成,却比水更寒冷。笔直的木材,合乎墨线的要求,如果把它煨烤,就可以弯成车轮·弯曲的程度能够合乎圆的标

《荀子性恶》全文翻译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 曰:若是则过矣。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 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陶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