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内科护理学教案(供参考)

内科护理学教案(供参考)

内科护理学教案(供参考)
内科护理学教案(供参考)

垫江县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

一、概述

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的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和转变。

二、内科护理的内容及结构

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

本教材共十章:绪论、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病人的护理及书末的实践指导。

三、内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一)护理专业的起始教育主要是通科护理教育。

(二)中专学生毕业时应具备通科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经注册,成为合格的注册护士,才能从事护理专业工作。

(三)内科护理是临床专业课中的基础和关键课程。

四、内科护士的角色

1、病人的直接护理者

2、协作者

3、教育者

4、代言者

5、管理者

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内科护理,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五、内科护理的学习方法

多观察、勤思考、多请教、重理解、积极讨论、做好笔记

(一)、以整体护理观指导学习

整体护理观是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需求和医学的发展变化而建立的全新的护理理念和科学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熟练应用护理程序,贯穿整体护理理念,使这种理念和概念框架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将来再外化为工作方法。

在学习中自觉地用整体观思考问题,在工作中自觉地关注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对健康问题的反应和对护理的需求,用整体观观察和护理病人。(二)以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指导学习这一理论,不仅可以指导和帮助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理解未满足的需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将来的工作质量。

(三)重视对实践技能的学习掌握

1、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以基本满足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

2、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3、护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护理和抢救的效果

4、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编写的体例和对实践指导的处理上,都体现了实用性和实践性

六、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需求变化和医学发展对内科护理的影响

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医学的快速发展(二)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1、社会发展变化所导致的对卫生保健需求的变化和医学的发展对内科护理影

响深远,也决定了内科护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护理工作的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和家庭成为必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使医疗、护理从医院走向家庭和社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

2、心理护理成为内科护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科疾病大多病程长,易反复或恶化,治疗效果不显著。慢性病多,老年病人多,疑难杂症多,病人易产生急躁、焦虑、悲观、恐惧、抑郁、孤独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内科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好心理疏导和精神调适

3、护理科研和循证护理将受到重视

垫江县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一)、呼吸系统组成: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膜、胸廓及膈。

(二)、功能:进行气体交换,并具有防御、免疫、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功能。

(三)、病因:以感染最常见,其它致病因素有大气污染、吸烟、变态反应、创伤及肿瘤等。

(四)、常见症状:咳嗽与咳痰、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难。

二、咳嗽与咳痰

(一)、概念:咳嗽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借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气道内异物,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症状。咳痰是借助咳嗽将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从口腔排出体外的动作。

(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

(1)有无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癌、肺炎及肺结核等病史

(2)有无吸烟、过敏因素、异物、刺激性气体、过冷或过热空气刺激及相关的职业和环境因素

(3)有无胸膜炎及自发性气胸等

(4)有无风湿性心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

(5)有无食管反流性疾病、脑炎、脑膜炎、精神性咳嗽或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2、身体状况

(1)咳嗽的性质

干性咳嗽: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多见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胸膜炎及肺结核初期。

湿性咳嗽:咳嗽伴有痰液。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及空洞性肺结核等。

(2)咳嗽的时间

突然发作的咳嗽:多见于刺激性气体所致的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及气

管、支气管异物。

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脓肿等。

夜间或晨起时咳嗽加剧: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及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左心衰竭常于夜间出现阵发性咳嗽。(3)、咳嗽的音色

金属音的咳嗽:见于支气管腔狭窄或受压的情况如支气管肺癌、纵隔肿瘤。

咳嗽声音嘶哑:见于喉炎、喉癌等

犬吠样咳嗽:见于喉部疾病或气管受压。

(4)痰的性状

痰的性状可分为黏液性、浆液性、脓性、黏液脓性及血性等。

白色黏痰:见于慢性支气管炎。

脓性痰:提示呼吸道化脓性感染。

血丝痰或血痰:见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

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

粉红色泡沫状痰:见于肺水肿。

恶臭痰:提示肺部厌氧菌感染。

(5)伴随症状

咳嗽伴呼吸困难:喉水肿、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炎、肺结核、大量胸腔积液及气胸等。

咳嗽伴发热: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胸膜炎等。

咳嗽伴咯血:支扩、肺结核、肺癌及二狭等。

咳嗽伴大量脓性痰:常见于肺脓肿、支扩等。

咳嗽伴胸痛:肺炎、肺结核、胸膜炎及气胸等。

3、心理-社会状况

频繁、剧烈的咳嗽,尤其是夜间咳嗽或大量咳痰者,常出现烦躁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焦虑及抑郁等,影响生活和工作;痰中带血时病人可出现紧张,甚至恐惧。

4、辅助检查

血常规、痰液检查、胸部X线检查、血气分析及肺功能(肺活量、残气量、肺总量)等各项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及病情判断。(三)、护理诊断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黏稠、胸痛、意识障碍导致咳嗽无效等有关。

(四)、护理措施

1.环境及体位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安静,温度在18℃~22℃,湿度在50%~60%,尽可能让病人取高枕卧位或采取舒适坐位,保证病人充分休息。

2.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保证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以利于痰液的排出。

3.促进排痰的护理

(1)指导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尚能咳嗽者。病人取舒适体位行腹式呼吸,先行5~6次深而慢的呼吸,然后在1次

深吸气后屏住呼吸3~5s并保持张口状,先咳嗽数次将痰咳到咽喉部附近,再迅速用力咳嗽将痰咳出。

(2)胸部叩击:

病取侧卧位,护士将手的五指并拢、向掌心微弯呈空心掌状,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病人胸壁,震动气道,每一肺叶叩击1至3分钟,每分钟120至180次,同时鼓励病人咳嗽。每次叩击时间以5~15min为宜,餐后2h至餐前30min进行,以免诱发呕吐。(3)湿化气道:适用于痰液黏稠和排痰困难者。有超声雾化吸入法和蒸气吸入法。临床上常在湿化的同时加入痰溶解剂、抗生素及平喘药等,达到祛痰、抗炎、止咳及平喘作用。

(4)体位引流:适用于痰液量较多、呼吸功能尚好者,如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病人。

(5)机械排痰:适用于痰液黏稠而无力咳出,意识不清或排痰困难者,可用吸痰器吸痰,每次吸痰时间少于15S、两次吸痰间隔大于

3min。也可用机械排痰仪。

4.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咳嗽、咳痰的特点,详细记录痰液的颜色、量、性质,注意有无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及窒息等。正确收集痰液标本,及时送检。5.心理护理

帮助病人了解咳嗽、咳痰的相关知识,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病人家属理解和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五)、护理评价

1、病人能否进行有效咳嗽,痰量是否逐渐减少。

2、能否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咯血

(一)、定义:咯血是指喉及其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咯出。(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

(1)病人有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及肺炎等病史。(2)有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肺梗死、急性肺水肿等病史。

(3)有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热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病史。

在我国,肺结核是引起咯血的最常见原因。

2身体状况

(1).咯血程度(掌握)

小量咯血:24h咯血量在100ml以内。

中等量咯血:24h咯血量100~500ml。

大咯血:24h咯血量达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量达300ml以上,或不论咯血量多少,只要出现窒息者。

(2).伴随症状

伴发热、脓痰:肺结核、肺炎、肺脓肿及支扩等。

伴呼吸困难、胸痛:肺炎、肺结核、肺癌、肺梗死及二狭等。

伴皮肤黏膜出血: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及血液病等。

伴杵状指:支扩、肺脓肿及肺癌等。

(3).窒息表现

大咯血时,病人出现情绪紧张、面色灰暗、胸闷及咯血不畅为窒息的先兆,应予警惕。一旦出现表情恐怖、张口瞪目、双手乱抓、大汗淋漓、唇指发绀及大小便失禁,甚至意识丧失提示窒息,应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3、心理-社会状况

大量咯血常引起病人紧张、烦躁和恐慌,一旦窒息发生,病人及家属可产生极度恐惧心理。

4、辅助检查

明确咯血的病因,需做X线、CT、ECG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

(三)、护理诊断

1、有窒息的危险与大咯血引起气道阻塞有关。

2、恐惧与突然咯血或咯血反复发作有关。

(四)、护理目标

病人咯血量、次数减少或咯血停止,情绪稳定。

(五)、护理措施

1、恐惧

大咯血病人异常紧张,护士应守在病人床旁,安慰病人,说明情绪放松有利于止血,嘱病人大咯血时不能屏气,以免诱发喉头痉挛、血液引流不畅形成血块导致窒息。

2有窒息的危险

(1)休息与体位

病室内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交谈,以减少肺活动度。小量咯血者应静卧休息。大咯血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翻动。协助病人取患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有利于健侧肺通气或防止窒息,对肺结核病人可防止病灶扩散。

(2).饮食护理大咯血者暂禁食,小量咯血者宜进少量温凉流质饮食,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咯血的量、次数及速度,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瞳孔及意识变化。一旦发现窒息,立即报告医师协助抢救。

(4)、窒息的抢救配合

立即置病人头低足高45°俯卧位,头偏一侧,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内血块,或迅速用鼻导管接吸引器插入气管内抽吸,以清除呼吸道内的积血,必要时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镜直视下吸取血块。血块清除后病人呼吸仍未恢复者,应行人工呼吸,给予高流量吸氧或遵医嘱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气分析,警惕再窒息的发生。

(5)、用药护理

使用垂体加压素时要控制滴数,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和妊娠者禁用。观察有无恶心、排便感、面色苍白、心悸、腹痛及腹泻等不良反应。

烦躁不安者,适当选用镇静剂如地西泮5~10mg肌注,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

剧烈咳嗽者,遵医嘱予以小剂量止咳剂,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慎用,以免抑制咳嗽反射,使血块不能咯出而发生窒息。

(六)护理评价

病人咯血是否逐渐减少或消失,情绪是否稳定。

三、胸痛

(一)、指胸部的感觉神经纤维受到某些因素(如炎症、缺血、缺氧、物理和化学因子等)刺激后,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的痛觉中枢而引起的局部疼痛。

(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

(1)有无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肋骨骨折等病史

(2)有无胸膜炎、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癌等病史

(3)有无心绞痛、心肌病及肺梗死等病史

(4)有无痛风、膈下脓肿及肝脓肿等病史

2、身体状况

(1)胸痛的特点

胸壁病变:疼痛固定于病变部位,且局部有压痛。

带状疱疹:成簇的水泡沿肋间神经分布伴剧痛,呈刀割样、触电样或灼痛。

心绞痛、AMI:胸骨后或心前区痛,可向左肩和左臂内侧放射,呈压

榨样疼痛,有窒息感或濒死感。

胸膜炎:呈尖锐刺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

自发性气胸:屏气或剧烈咳嗽后突然发生剧烈胸痛。

食管病变:胸痛多在胸骨后,呈烧灼样疼痛。

(2)伴随症状

胸痛伴咳嗽、咯血者提示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胸痛伴呼吸困难者提示肺部大面积病变,如肺梗死、气胸及渗出性胸膜炎等。

3心理-社会状况

胸痛发作时常使病人产生烦躁不安、焦虑,甚至恐惧心理。

4辅助检查

X线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及CT等检查,可协助胸痛的病因诊断。

(三)护理诊断

1、疼痛:胸痛与病变累及胸膜或肋骨、胸骨及肋间神经等有关。

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支气管阻塞、胸痛、无力或疲乏有关(四)、护理目标

病人胸痛减轻或消失。

(五)、护理措施

1.体位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胸膜炎、肺结核病人多采取患侧卧位,有利于健侧肺呼吸。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胸痛发作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及诱因。

3.心理护理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胸痛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减轻其紧张不安感,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保证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4.采取缓解胸痛的措施

①指导病人在咳嗽或深呼吸时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制动,减轻疼痛。

②采用呼气末宽胶布(约15cm)固定患侧胸廓,减低呼吸幅度,缓解疼痛。

③局部冷湿敷或肋间神经封闭疗法。

④对胸痛剧烈者,如癌症引起的胸痛,可遵医嘱应用麻醉性镇静药,观察并记录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⑤放松疗法,如局部按摩、穴位按压、听音乐等,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使疼痛减轻。

(六)、护理评价

病人胸痛是否减轻或缓解,能否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四、肺源性呼吸困难

(一)、概述

1、定义:呼吸困难指病人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不畅,客观表现为呼吸费力,严重者鼻翼扇动、端坐呼吸、发绀,辅助呼吸肌也参与呼吸运动,并有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异常。

2、临床上分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及混合性呼吸困难(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

详细询问病人有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气管哮喘等病史。有无喉、气管与支气管炎症、水肿、肿瘤或异物所致狭窄或梗阻。

有无肺炎、肺结核、肺不张、肺瘀血、肺梗死、气胸及大量胸腔积液等病史。

2身体状况

(1).肺源性呼吸困难分类(掌握)

吸气性呼吸困难

特点:吸气显著费力,重者有“三凹征”,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哮鸣音。病因:喉、气管、大支气管管腔狭窄或不全性阻塞。常由炎症、水肿、痉挛、异物及肿瘤等引起。

呼气性呼吸困难

特点: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伴有哮鸣音。

病因:肺组织弹性减退、小支气管痉挛或狭窄所致疾病。多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混合性呼吸困难

特点:吸气与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增快、变浅,常伴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病因:多由广泛肺部病变或肺组织受压,呼吸面积减少导致换气功能障碍,见于重症肺炎、肺结核、大量胸腔积液及气胸等。

(2)、呼吸困难的分度

①轻度:能与同年龄的健康人同样行走,但不能登高或上台阶。

②中度:能在平地按自己的速度行走或步行中需要不断休息。不能与

同年龄的健康人同样地行走。

③重度:说话、脱衣时也感到呼吸困难,不能外出活动。

(3)、伴随症状

呼吸困难伴胸痛:常见于肺炎、急性渗出性胸膜炎及自发性气胸等。呼吸困难伴发热:多见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呼吸困难伴昏迷:多见于休克型肺炎、肺性脑病等。

3、心理-社会状况

呼吸困难加重时,病人可出现焦虑、紧张、烦躁不安、失眠、甚至恐惧等心理。随着生活和工作能力的丧失,可产生悲观、沮丧等心理。

4、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判断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程度。

肺功能测定:了解肺功能障碍程度和类型。

胸部X线、CT检查:病因诊断。

(三)、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道痉挛、呼吸面积减少及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功能受损导致机体缺氧有关。

3、睡眠形态紊乱与呼吸困难影响患者睡眠有关。

(四)、护理目标

病人呼吸困难减轻或消失;活动耐力逐渐提高。

(五)、护理措施

1、气体交换受损

(1)、环境与体位病房间内应避免刺激性气体或放置花草、羽毛等易引起过敏的物质。

重症病人置于呼吸病监护

病房。协助病人采取身体

前倾坐位或半卧位,

有利于病人的呼吸。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困难的特点、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3)、氧疗护理缺氧严重而无二氧化碳潴留者,可用面罩给氧;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者,给予鼻导管或鼻塞法给氧。根据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采取不同的氧流量和浓度,以缓解症状。

(4)、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祛痰药及呼吸兴奋剂,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5)、心理护理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慰,增加巡视次数,以缓解其紧张情绪。病人烦躁时设法分散其注意力,指导病人作深而慢的呼吸,以缓解症状。

2、活动无耐力

(1)休息与活动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

(2)呼吸训练指导病人采取有效的呼吸技术,如缩唇呼吸(呼与吸比为2:1~3:1)、腹式呼吸等,改善呼吸功能。

(六)、护理评价病人呼吸困难是否减轻;活动耐力是否逐渐增加。(七)、课堂知识回顾

1、胸部叩击的注意事项

2、咯血的程度分类及抢救措施

3、呼吸困难的分类(三凹征)

(八)、课后习题

1、下列关于三凹征描述错误的是()

A、是吸气时出现的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

B、是吸气性呼吸困难的表现

C、上呼吸道炎症是会出现

D、是吸气时出现的的胸上窝、锁骨上窝、腹部凹陷

2、下列关于咯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量咯血是指24h咯血量在100ml以内

B、中等量咯血:是指24h咯血量100~400ml。

C、大咯血是指24h咯血量达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量达200ml以上,或不论咯血量多少,只要出现窒息者。

D、咯血是指由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出血经嘴咯出。

垫江县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

一、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部、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常为病毒感染,部分为细菌感染所致,其中以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

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1)有无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密切接触史。

(2)有无受凉、淋雨及过度疲劳等诱因。

(3)呼吸道有无慢性炎症。

(二)身体状况

1.普通感冒

又称急性鼻炎,俗称“伤风”。以鼻咽部的炎症为主。起病较急,开始有咽干、喉痒、打喷嚏、鼻塞及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流泪及声音嘶哑。如有耳咽管炎可致听力减退。无发热或仅有低热、轻度头痛、全身不适。鼻腔黏膜可有充血、水肿及分泌物,咽部可有轻度充血

2.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以咽喉部炎症为主。

急性病毒性咽炎:咽部发痒和灼热感,咽痛轻且短暂,可伴有发热及乏力等,有咽部充血、水肿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和触痛等。

急性病毒性喉炎:声音嘶哑、说话困难、咳嗽时咽喉疼痛,可伴发热或咽炎。体检可见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肿大有触痛。3.疱疹性咽峡炎

明显咽痛、发热。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见于儿童,夏季多发,病程约为1周。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研究患内科疾病的病人生物、心理和社会关系方面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诊断和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以达到促进和保持病人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本科必修的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结缔组织和风湿性疾病、传染病、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它阐述的内科疾病诊治要点、基本诊疗技术操作、内科疾病护理理论等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它既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又与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课程以胜任临床护理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护士注册考试大纲为参考,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线,重在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学好内科护理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疾病、配合用药及临床综合能力,也为从事其他专科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及常用诊疗技术配合和操作,理解临床表现、治疗及诊断要点,了解病因与发病机制,能够对内科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并对内科急症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和处理。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内科护理学的教学环节包括系统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及考试等。系统学习包括课堂讲授常见病、多发病和配合课堂教学进行的临床见习。其中课堂讲授是教师通过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挂图和多媒体课件,启用了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方法。临床见习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挂图、模型、具体病人等,结合电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对各种疾病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总结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毕业实习阶段要求学生在临床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内科病人的整体护理,把学得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逐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阶段性考试、理论考试和实习考核三种,阶段性考试是指敏位教师在授课结束时进行的理论测试,是对学生重点内容掌握的初步了解;理论考试是指学期末本学科的结业考试,是对学生学完内科护理学的总体测试;实习考核是检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具体疾病的掌握情况。在毕业时,学生应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获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其防治和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对内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以及对内科常见急症的配合抢救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自学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及内科护理学对社会的要求。 第二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自学消化系统病人的护理评估,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思考题 1、肝脏的功能。

内科护理学教案

教学内容 一、概述 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的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和转变。 二、内科护理的内容及结构 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 本教材共十章:绪论、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病人的护理及书末的实践指导。 三、内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一)护理专业的起始教育主要是通科护理教育。 (二)中专学生毕业时应具备通科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经注册,成为合格的注册护士,才能从事护理专

业工作。 (三)内科护理是临床专业课中的基础和关键课程。 四、内科护士的角色 1、病人的直接护理者 2、协作者 3、教育者 4、代言者 5、管理者 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内科护理,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五、内科护理的学习方法 多观察、勤思考、多请教、重理解、积极讨论、做好笔记 (一)、以整体护理观指导学习 整体护理观是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需求和医学的发展变化而建立的全新的护理理念和科学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熟练应用护理程序,贯穿整体护理理念,使这种理念和概念框架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将来再外化为工作方法。 在学习中自觉地用整体观思考问题,在工作中自觉地关注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对健康问题的反应和对护理的需求,用整体观观察和护理病人。(二)以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指导学习这一理论,不仅可以指导和帮助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理解未满足的需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将来的工作质量。 (三)重视对实践技能的学习掌握 1、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以基本满足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 2、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3、护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护理和抢救的效果 4、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编写的体例和对实践指导的处理上,都体现了实用性和实践性 六、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需求变化和医学发展对内科护理的影响 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医学的快速发展(二)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1、社会发展变化所导致的对卫生保健需求的变化和医学的发展对内科护理影 响深远,也决定了内科护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护理工作的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和家庭成为必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使医疗、护理从医院走向家庭和社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 2、心理护理成为内科护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科疾病大多病程长,易反复或恶化,治疗效果不显著。慢性病多,老年病人多,疑难杂症多,病人易产生急躁、焦虑、悲观、恐惧、抑郁、孤独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内科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好心理疏导和精神调适 3、护理科研和循证护理将受到重视

人卫版第3版-内科护理学-教案

人卫版第3版内科护理学教案 教学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熟悉内科护理在护理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内科护理的发展和任务。 【教学内容】 1、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2、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3、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作用。 4、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病人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的收集方法,常用实验室检查的应用。 2、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特点。 2、呼吸系统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3、肺的各种防御机制。 4、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 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征。 3、熟悉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诊断,根据护理诊断提供有关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 2、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 活动无耐力、焦虑、知识缺乏、低效性呼吸型态、有窒息的危险等。 3、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表现。 4、有效排痰的护理:如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湿化和雾化疗法、胸部叩击与胸壁振荡、 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急性呼吸道感染 【目的要求】 1、掌握改善症状的各项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3、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目的。 4、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6、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治疗原则、主要症状的护理措施及综合防治措施。 1、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实验室检查、治疗。 2、了解常见病因,熟悉临床表现和分型、分期。 【教学内容】 1、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相关的因素。 2、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实验室检查项目及特点。 3、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 4、慢性支气管炎各期的治疗原则。

内科护理学教案(供参考)

垫江县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 一、概述 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的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和转变。 二、内科护理的内容及结构 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 本教材共十章:绪论、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病人的护理及书末的实践指导。 三、内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一)护理专业的起始教育主要是通科护理教育。

(二)中专学生毕业时应具备通科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经注册,成为合格的注册护士,才能从事护理专业工作。 (三)内科护理是临床专业课中的基础和关键课程。 四、内科护士的角色 1、病人的直接护理者 2、协作者 3、教育者 4、代言者 5、管理者 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内科护理,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五、内科护理的学习方法 多观察、勤思考、多请教、重理解、积极讨论、做好笔记 (一)、以整体护理观指导学习 整体护理观是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需求和医学的发展变化而建立的全新的护理理念和科学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熟练应用护理程序,贯穿整体护理理念,使这种理念和概念框架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将来再外化为工作方法。 在学习中自觉地用整体观思考问题,在工作中自觉地关注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对健康问题的反应和对护理的需求,用整体观观察和护理病人。(二)以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指导学习这一理论,不仅可以指导和帮助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理解未满足的需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将来的工作质量。 (三)重视对实践技能的学习掌握 1、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以基本满足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 2、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3、护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护理和抢救的效果 4、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编写的体例和对实践指导的处理上,都体现了实用性和实践性 六、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需求变化和医学发展对内科护理的影响 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医学的快速发展(二)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1、社会发展变化所导致的对卫生保健需求的变化和医学的发展对内科护理影 响深远,也决定了内科护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护理工作的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和家庭成为必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使医疗、护理从医院走向家庭和社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 2、心理护理成为内科护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科疾病大多病程长,易反复或恶化,治疗效果不显著。慢性病多,老年病人多,疑难杂症多,病人易产生急躁、焦虑、悲观、恐惧、抑郁、孤独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内科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好心理疏导和精神调适 3、护理科研和循证护理将受到重视

本科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 课程代码:Byh15- Byh1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数:10 学时数:160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学类专业 先行课:公共基础必修课、医学基础必修课、护理学专业必修课、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必修课 后续课:外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教育学、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奠基性的临床护理专业课,是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通过学习内科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技能,发挥内科护理特有的职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协助康复和减轻痛苦的目的,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其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随着护理实践的范畴从病人向所有人,从个体向群体,从医院向社区扩展,内科护理学就与各门临床课程,如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课程基本要求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专业课,既要以普通的医学原理作为内科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又要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以及不同护理对象的特殊情况,采取恰当的评估手段和护理措施。因此,学习内科护理学的基本要求如下: 1. 知识要求:学生应重点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因、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要点;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过程;了解内科护理中各系统的专科操作及其护理。 2. 能力要求: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能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并分析,提出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同时,根据护理对象的主要护理诊断能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能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判断病情变化,分析主要辅助检查结果。 3. 素质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与同情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勇于探索、不懈努力的精神。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1.护理程序内容及作用,护理诊断的概念及组成。 2.健康的有关概念。 【熟悉】 1.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作用。 2.成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了解】 1.内科护理学的范围、结构和内容。

内科护理学资料电子教案

内科护理学资料

1、尿路刺激征:指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受炎症或机械刺激而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等。 2、血尿:新鲜尿沉渣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称为镜下血尿。尿外观呈血样或洗肉水样,称肉眼血尿。 3、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的疾病。 4、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隐匿,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最终将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小球疾病。 5、肾病综合征NS:由各种肾脏疾病所致的,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6、尿路感染UTI:指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 7、AFR 急性肾衰竭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短时间内肾功能急剧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含氮代谢废物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 8、血液透析HD:.简称血透,是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主要利用弥散和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 9、缺铁性贫血IDA: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0、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类贫血,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进行性贫血出血和全血细胞减少 11、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心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脏器,抑制正常造血 12、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指对病人进行全身照射、化疗和免疫抑制预处理后,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造血细胞经血管输注给病人,使其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1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甲状腺素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14、Cushing disease:库欣综合征:是由各种病因造成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所致病症的总称。其中以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亢进所引起为多见。 15、妊娠糖尿病GDM: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不包括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 16、甲状腺危象:又称甲亢危象,是甲亢恶化的严重表现。其临床表现凶险,常因高热、虚脱、心力衰竭、肺水肿、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而死亡。 17、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具有多系统损害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病,病人血清内科产生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损害各个系统脏器和组织. 18、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慢性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动脉血管粥样硬化①冠状A硬化冠心病②脑动脉引起脑血管病变③肾A硬化使肾功能受损④肢体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1)糖尿病肾病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病变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性型变渗出性病变(2)

高职高专《内科护理学》教案41p

高职高专《内科护理学》教案 一、总述 (一)教学目的: l、熟悉内科学发展及对护理学的要求及有关护理模式在内科护 理学中的应用。 2、掌握各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护理 诊断。 3、会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并且能应用已学的有关 护理知识对病人进行相应的护理,并做出评价。 4、了解本学科中相关诊疗方法及护理。 (二)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20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22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8 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2 第六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0 第七章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 8 第八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8 第九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20 (三)总学时:理论讲授,130小时 (四)教学方式:讲授、小组讨论、见习及学生自习、CAI课件等

(五)教学效果评价: l、理论考试。 2、学生反馈及学生作业评判、同行评判。 3、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有关考核,对病人护理效果评价。 二、各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 1、熟悉内科护理学特点及对护理要求。 2、掌握有关护理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介绍内科护理学的特点及发展,详细阐述内科病人对护理的要求,以及有关护理模式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式:讲授并结合学生讨论 四、教学时数:2学时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

2、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评估内容。 3、掌握本系统常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计划及评价。 二、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结构、功能。 2、详细讲授本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评估内容。 3、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本系统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4、讲授并示范有关护理措施:胸部物理治疗法及体位引流的步骤。 三、教学方式:讲授、讨论 四、教学时数:3学时 第三节慢性支气管炎 第四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概念。 2、了解慢支及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发病机制。 3、掌握对病人进行评估,并能分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制定出护理目标及相关护理措施。 4、能正确地演示有关护理操作:如肺功能的训练。 5、能与病人进行正确交流,收集到病人的相关资料。 二、教学内容 1、简述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详述其临床表

内科护理学教案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 2、难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 〖教学方法〗 讲授 〖课时安排〗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 (一)概念 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 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 (二)分类 1.血管壁异常:如过敏性紫癜等。 2.血小板异常:如特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白血病、DIC 等。 3.凝血异常:如血友病 发病机制:免疫介导 临床特征: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 血小板减少 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自身抗 发病情况:5~10/10 万,急性多见于儿童,慢性多见于成人,男女之比为1:4。 一、健康史 1.感染占80%,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 2.免疫因素 3.脾破坏 4.雌激素 二、临床表现 急性慢性 好发年龄儿童中青年女性 起病方式起急骤,病前常呼吸道感染史缓慢,一般无前驱症状 出血特点较重,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颅内出血是主要死因。轻而局限的皮肤黏膜出血,但易反复发生,内脏出血少 其他贫血、血压下降、休克长期月经过多,可致贫血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小板计数急性型常低于20×10/L, 慢性型常为50×10/L 左右。 2.骨髓象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低于30%。 3.其他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增高,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贫血。 四、心理社会状况精神紧张、焦虑、恐惧、自卑 五、治疗要点 目的:减少血小板的破坏,防止出血。 方法:首选糖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输注血小板悬液,静注大剂量甲泼尼松龙、丙种球蛋白,置换血浆等。 〖护理诊断〗 1.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ITP 的有关知识。〖护理措施〗

内科护理学教案首页

---------------------------------------------------------------最新资料推荐------------------------------------------------------ 内科护理学教案首页 内科护理学教案首页授课章节冠心病(二) 授课对象护理学 031111-2 授课时数 2 学时授课次序 15 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心肌梗塞的发病原因 2.掌握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 3.了解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和诊断要点 4.掌握治疗要点和护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冠心病的分型,心绞痛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心肌梗塞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 难点: 心电图特点、心绞痛临床类型。 心肌梗塞心电图特点、抢救措施。 主要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演示讲授内容,列举病例帮助形象理解;利用图片显示心梗部位、特点、心电图。 布置作业: 课后撰写论文教具多媒体课堂设计授课提要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与并发症辅助检查治疗护理保健指导小结时间分布教学方法 5 分钟 30 分钟 15 分钟 15 分钟 15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讲授提问总结教学后记课后作业目的 1.学会查阅资料 2.学会论文撰写格式规范 3.给学生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学会自主研究性学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急性心肌梗 1 / 10

塞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图片: 心梗临床表现: 持久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血清心肌酶增高心电图的改变。 一、原因: 加重缺血致心肌梗塞。 (一)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血管粥样斑块内或内膜下出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或动脉持久性痉挛,使管腔发生完全的闭塞。 (二)心排血量骤降休克、脱水、出血、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外科手术等引起心排出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流量严重不足。 (三)心肌需氧需血量猛增重度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或血压剧升时。 心肌梗塞往往发生于饱餐(尤其是进食大量脂肪)后,安静睡眠时,或用力大便后。 二、临床表现(一)梗塞先兆前驱症状: 多数病人于发病前数日可有,如原有心绞痛近日发作频繁,程度加重,持续时间较久,休息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甚至在休息中或睡眠中发作。 有或无心绞痛史而突发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急性心力衰竭,或严重律失常者,应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

内科护理学 教案设计 循环系统疾病

第十七课次 【开课时间】2016年4月20日星期三1~2节 【开课班级】高职护理1857、1858班 【开课课题】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得护理第一节概述(一) 【教学目得】 1、了解: 循环系统疾病发病得状况。 2、理解: 循环系统得解剖与生理概要。 3、掌握: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评估得要点。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 【重难点】重点:循环系统得结构与功能、护理评估 难点:循环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得护理。 【教具教参】《内科护理》胡月琴、章正福东南大学出版社第2版《内科护理学》尢黎明人卫出版第六版 《2016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人卫出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5分钟 二、导入新课5分钟 三、进行新课75分钟

四、内容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5分钟【教学内容】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得护理 第一节循环系统疾病概述 一、循环系统得解剖结构与生理概要 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病与血管病,故又称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得常见病,成为主要得死因。 (一)心脏 1、心脏得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2.四个瓣膜得位置。 (二)心脏传导系统: 由负责正常冲动形成与传导得特殊心肌细胞所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室、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与普肯耶纤维。 (三)心脏得血液供应: 营养心脏得血管为冠状动脉,有左、右两支。左冠状动脉分前降支与回旋支。前降支主要负责心脏前壁、左室前侧壁及室外间隔前2/3部位得心肌供应,回旋支主要负责左室侧壁、后侧壁及高侧壁部位心肌得血液供应。右冠状动脉主要供应右心室、左心室下壁、后壁及室间隔得后1/3部位心肌。 (四)血管 1、动脉——阻力血管 2、静脉——容量血管 3、毛细血管——功能血管 (五)调节循环系统得神经: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统设必修课。内科护理学是研究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对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促进健康的科学。通过学习,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新的诊断检查技术和治疗方法,并能应用护理程序对内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内科护理学包括十章的内容,绪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内科护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员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同时必须结合临床实践,观察病人并应用护理程序对内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内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多,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的内容是各科常见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内容;熟悉的内容是常见疾病的主要检查要点、诊断要点,了解的内容是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其中,掌握和熟悉的内容是考核的重点,掌握的内容约占卷面分数的70%;熟悉的内容约占卷面分数的20%,了解的内容约占卷面分数的10%。 内科护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有见习。考虑到电大护理专业的学员是在职的护理人员,多数学员已定岗,因此,对于非内科岗位的护理学习者要有20学时的见习。即组织到相应的病房,随主治医以上职称的医生查房。 学习本课程,应具有人体解剖生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等课程的知识。 四、教学建议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是在严格的制度保障和较好的组织与指导下进行的,不是没有要求的自由学习。特别是对教学环节的实施和学习过程的指导,需要中央电大课程主持教师、教学点的责任教师、辅导教师共同努力来完成。同时也要求学习者与各级教师积极互动,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各地教学点,应根据自己教学点辅导教师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具体安排本教学点的课程实施。要使学习者了解内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组织要求,对学习者上网学习、参加集中辅导、参加小组讨论、收看电视课、参加见习、完成形成性作业册应有具体的要求、组织和检查措施;帮助学习者制

内科护理学教案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x.doc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主要功能: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为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高,1992年统计,城市呼吸系统疾病为第三位死因,农村为首位。最常见病因为感染、理化因素,其次变态反应,遗传、免疫缺陷等。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组成:主要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注意问题:1、上、下呼吸道的分界线:环状软骨 2、支气管平滑肌的舒缩与支气管口径大小及肺的顺应性密切相关,并受神经和 体液的双重控制 3、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上皮细胞:I、H型及巨噬细胞。II型分泌表 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萎缩 4、双重血供:肺循环实行气体交换功能 支气管循环局部营养血管 5、胸膜腔负压,壁层有感觉神经分布 6、呼吸(外呼吸{肺通气(指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I肺换气(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血液运输 内呼吸 7、防御功能(P8,略) [呼吸系统结构与疾病关系](补充) 1、(静息状态下,成人1万L/d气体进出呼吸道,总呼吸面积约有100m2),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各种有害物质直接进入可引起各种疾病 2、肺是低压(仅为体循环血压的1/10)低阻、高容器官。当二狭、左心衰等可发生肺水肿。低蛋白血症,E发生胸水。 3、双重血供:肺与全身各器官血、淋巴液相通,可相互传播 [护理评估] (一)病史:1、患病及治疗经过:(P8-9) (1)患病起始时间,病因(主要为感染)诱因,主要症状特点等 (2)即往检查、治疗经过和疗效 (3)当前主要不适和病情变化 (4)家庭史 2、心理社会资料: (1)对工作、学习影响,角色改变的适应情况 (2)对本病的了解程度 (3)病人性格特征、情绪反应

《内科护理学实训》教案

一、实训内容:护理体检 二、实训地点:内科实训室 三、实训目标: 1、掌握护理体检的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 2、能独立、规范完成护理体检。 四、实训方法 示教、小组实训 五、教学材料及工具: 教材、多媒体、治疗车及治疗盘、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秒表、手电筒、压舌板、棉签、软尺、叩诊锤、心肺听诊及肝脾触诊模型人、实训报告单。 六、考核与评价方式: 1.学生上课出勤情况。 2.学生实训练习情况。 3.实训报告 4.操作考核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下达本次课教学任务:护理体检 1、一般状态检查:生命体征测量、意识状态检查、皮肤黏膜检查。 2、头面颈部检查:瞳孔与角膜反射检查、口腔检查。 3、胸部检查:肺部听诊、心脏听诊。 4、腹部检查:腹部触诊、肝脏深部滑行触诊、肠鸣音听诊。 5、脊柱四肢检查:脊柱弯曲度、叩击痛检查。 6、神经反射检查:膝腱反射检查、Babinski征检查。 二、教师示教 三、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四、抽查考核

一、实训内容:内科常规护理操作技能 二、实训地点:内科护理实训室 三、实训目标: 1、能正确书写内科护理病历,掌握书写应该注意的事项。 2、能协助患者进行有效排痰。 3、能完成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腹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的配合与护理。 4、能正确给患者上心电监护仪,并规范撤机,能识别危险的心电图;能分析正常的及常见异常心电图。 5、能完成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护理。 6、能使用简易血糖仪进行血糖测定,并能指导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 7、能对内科常见疾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 教学方法: 示教、教学视频、小组实训 教学材料及工具: 教材、多媒体、治疗车及治疗盘、护理病历、一次性胸穿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一次性腹穿包、骨穿包、一次性腰穿包、心电监护仪、正常及异常心电图纸、血液透析机、腹膜透析模型、简易血糖仪、血糖试纸、胰岛素笔、一次性口罩、帽子、听诊器、实训报告单。 考核与评价方式: 1.学生上课出勤情况。 2.学生实训练习情况。 3.实训报告 4.操作考核 主要实训内容及过程 任务一:书写内科护理病历 一、下达任务:根据病案书写护理病历 1、住院患者首次护理评估单 2、护理记录单

《内科护理学实训》教案【最新版】

《内科护理学实训》教案 一、实训内容:护理体检 二、实训地点:内科实训室三、实训目标: 1、掌握护理体检的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 2、能独立、规范完成护理体检。 四、实训方法 示教、小组实训 五、教学材料及工具: 教材、多媒体、治疗车及治疗盘、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秒表、手电筒、压舌板、棉签、软尺、叩诊锤、心肺听诊及肝脾触诊模型人、实训报告单。 六、考核与评价方式:

1.学生上课出勤情况。 2.学生实训练习情况。 3.实训报告 4.操作考核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下达本次课教学任务:护理体检 1、一般状态检查:生命体征测量、意识状态检查、皮肤黏膜检查。 2、头面颈部检查:瞳孔与角膜反射检查、口腔检查。 3、胸部检查:肺部听诊、心脏听诊。 4、腹部检查:腹部触诊、肝脏深部滑行触诊、肠鸣音听诊。

5、脊柱四肢检查:脊柱弯曲度、叩击痛检查。 6、神经反射检查:膝腱反射检查、Babinski征检查。 二、教师示教 三、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四、抽查考核 一、实训内容:内科常规护理操作技能 二、实训地点:内科护理实训室 三、实训目标: 1、能正确书写内科护理病历,掌握书写应该注意的事项。 2、能协助患者进行有效排痰。 3、能完成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腹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的配合与护理。

4、能正确给患者上心电监护仪,并规范撤机,能识别危险的心电图;能分析正常的及常见异常心电图。 5、能完成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护理。 6、能使用简易血糖仪进行血糖测定,并能指导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 7、能对内科常见疾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 教学方法: 示教、教学视频、小组实训 教学材料及工具: 教材、多媒体、治疗车及治疗盘、护理病历、一次性胸穿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一次性腹穿包、骨穿包、一次性腰穿包、心电监护仪、正常及异常心电图纸、血液透析机、腹膜透析模型、简易血糖仪、血糖试纸、胰岛 素笔、一次性口罩、帽子、听诊器、实训报告单。考核与评价方式:

内科护理学教案

一、概述 WHO对健康得定义:健康就是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得完好状态,而不仅就是没有疾病与虚弱”、健康得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得转变,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得健康为中心”得发展与转变、 二、内科护理得内容及结构 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就是临床护理中得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 本教材共十章:绪论、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得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得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得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得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得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得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得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得护理、传染病病人得护理及书末得实践指导。 三、内科护理得学习目得与方法 (一)护理专业得起始教育主要就是通科护理教育。 (二)中专学生毕业时应具备通科临床护理得基本能力,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经注册,成为合格得注册护士,才能从事护理专业工作。 (三)内科护理就是临床专业课中得基础与关键课程。

四、内科护士得角色 1、病人得直接护理者 2、协作者3、教育者4、代言者 5、管理者 护理专业得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内科护理,树立“以人得健康为中心”得护理理念,掌握内科护理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良好得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得服务。 五、内科护理得学习方法 多观察、勤思考、多请教、重理解、积极讨论、做好笔记 (一)、以整体护理观指导学习 整体护理观就是适应医学模式得转变,适应社会需求与医学得发展变化而建立得全新得护理理念与科学得临床思维与工作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熟练应用护理程序,贯穿整体护理理念,使这种理念与概念框架内化为自身得学习与思维习惯,将来再外化为工作方法、 在学习中自觉地用整体观思考问题,在工作中自觉地关注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对健康问题得反应与对护理得需求,用整体观观察与护理病人。(二)以马斯洛得人得基本需要层次论指导学习这一理论,不仅可以指导与帮助同学们在学习与生活中正确理解未满足得需要,提高学习得积极性与主动性,更重要得就是,还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将来得工作质量。 (三)重视对实践技能得学习掌握 1、职业教育得本质特征就是以基本满足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与归宿得教育 2、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得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技能型、服务型得高素质劳动者3、护理就是实践性非常强得学科,技术操作得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护理与抢救得效果 4、本教材在内容得选择、编写得体例与对实践指导得处理上,都体现了实用性与实践性 六、内科护理得发展趋势 (一)社会需求变化与医学发展对内科护理得影响 疾病谱得变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医学得快速发展(二)内科护理得发展趋势 1、社会发展变化所导致得对卫生保健需求得变化与医学得发展对内科护理影 响深远,也决定了内科护理得未来发展趋势护理工作得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区与家庭成为必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完善得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使医疗、护理从医院走向家庭与社区就是解决这一问题得关键环节 2、心理护理成为内科护理不可分割得重要组成部分 内科疾病大多病程长,易反复或恶化,治疗效果不显著。慢性病多,老年病人多,疑难杂症多,病人易产生急躁、焦虑、悲观、恐惧、抑郁、孤独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内科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针对病人不同得心理反应,做好心理疏导与精神调适

内科护理学教案

垫江县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 授课章节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内科护理学的发展 2、熟悉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结构 3、掌握健康的定义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健康、护理、内科护理、循证护理的概念 学习难点: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及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解决学习和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1、概述的讲解20min(健康的定义2min,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15min,内科护理学定义3min) 2、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及结构5min 3、内科护理学的学习目的与方法10min 4、社会需求变化与医学发展对内科护理的影响30min(疾病谱的变化10min,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的增长、医学的快速发展20min) 5、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30min 6、课后总结复习5min 作业布置无 教学内容 一、概述 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 有疾病和虚弱”。健康的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和转变。二、内科护理的内容及结构 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 本教材共十章:绪论、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 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病人的护理及书末的实践指导。 三、内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一)护理专业的起始教育主要是通科护理教育。 (二)中专学生毕业时应具备通科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经注册,成为合格的注册护士,才能从事护理专 业工作。 (三)内科护理是临床专业课中的基础和关键课程。

人卫版第版-内科护理学-教学导案

人卫版第版-内科护理学-教案

————————————————————————————————作者:————————————————————————————————日期:

人卫版第3版内科护理学教案 教学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熟悉内科护理在护理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内科护理的发展和任务。 【教学内容】 1、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2、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3、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作用。 4、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病人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的收集方法,常用实验室检查的应用。 2、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特点。 2、呼吸系统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3、肺的各种防御机制。 4、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 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征。 3、熟悉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诊断,根据护理诊断提供有关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 2、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 活动无耐力、焦虑、知识缺乏、低效性呼吸型态、有窒息的危险等。 3、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表现。 4、有效排痰的护理:如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湿化和雾化疗法、胸部叩击与胸壁振荡、 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急性呼吸道感染 【目的要求】 1、掌握改善症状的各项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内科护理学教案首页

内科护理学教案首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急性心肌梗塞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图片:心梗 临床表现: 持久胸骨后疼痛 休克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血清心肌酶增高 心电图的改变。 一、原因:加重缺血致心肌梗塞。 (一)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病变血管粥样斑块内或内膜下出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或动脉持久性痉挛,使管腔发生完全的闭塞。 (二)心排血量骤降 休克、脱水、出血、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外科手术等引起心排出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流量严重不足。 (三)心肌需氧需血量猛增 重度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或血压剧升时。 心肌梗塞往往发生于饱餐(尤其是进食大量脂肪)后,安静睡眠时,或用力大便后。 二、临床表现 (一)梗塞先兆 前驱症状: 多数病人于发病前数日可有,如原有心绞痛近日发作频繁,程度加重,持续时间较久,休息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甚至在休息中或睡眠中发作。

有或无心绞痛史而突发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急性心力衰竭,或严重律失常者,应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 (二)症状 1.疼痛为最突出的症状。 发作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作于安静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 少数病人可无疼痛,起病即表现休克或急性肺水肿。 有些病人疼痛部位在上腹部,且伴有恶心、呕吐、易与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相混淆。多见于年老患者。部位病人疼痛可放射至下颌、咽部、颈项及背部上方。 2.休克 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 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昏厥。 休克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心肌遭受严重损害,左心室排出量急剧降低(心源性休克); 其次:剧烈胸痛引起神经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此外:呕吐、大汗、摄入不足所致血容量不足。 3.心律失常 约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 多见于起病1~2周内,以24小时内最多见。 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位病人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 室性早搏为频发、成对、多源或RonT现象常为心室颤动的先兆。 4.心力衰竭 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且不协调,故在起病最初几天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能平卧等症状。 严重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可有紫绀及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 后期可有右心衰竭。 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在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 5.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增快等。此主要由于组织坏死吸收所引起,一般在梗塞后1-2天内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左右。 (三)体征 心脏浊音界可轻度至中度增大。 心率多增快,少数也可减慢。 第一心音减弱出现第四心音及舒张期奔马律等。 少数病例因心肌梗塞累及心外膜而发生心包摩擦音,多见于发病后1~2天,可持续存在数日。 心力衰竭者两肺可闻及湿罗音。 三、并发症 (一)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发生率较高,见于下壁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严重,可迅速发生肺水肿在数日内死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