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婴幼儿护理类与有关产品类常见问题

婴幼儿护理类与有关产品类常见问题

婴幼儿护理类与有关产品类常见问题
婴幼儿护理类与有关产品类常见问题

常用知识汇总

第一部分:婴幼儿护理类常见问题

1.感冒

(1)普通感冒

病因: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发炎。

症状:鼻塞、流鼻涕、头痛、头昏、打喷嚏、眼晴流眼泪、喉咙疼痛、咳嗽、全身无力、酸痛、高烧。护理及预防措施:

a.饮食:给予充份的水份,选择易消化清淡之食物。

b.安静的休息:不要到公共场所以免诱发细菌性合并症、保持体力,让身体的抵抗力,自然地打败病

毒。

c.吃药:医生会针对婴幼儿的症状给予治疗,来减轻症状

(2)流行性感冒

病因:由流感病毒的感染。

症状:与普通感冒最大的不同主要在于其发病较急、病儿短时间内很快就显得不舒服、全身酸痛、高烧。护理及预防措施:

流行高峰期尽量不要带幼儿出入人多且密闭场所。

家中大人外出回家之后,要记得先洗手才可以抱婴儿。

有人感冒时,应戴口罩,尽量不要接触小婴儿。

2.佝偻病

病因:由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的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改变。

症状:为患儿睡眠易惊,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夜间多汗,常有枕秃,方头,囟门开大,闭合晚,肋骨有“串珠现象”,出牙迟缓,严重者有鸡胸,腿部呈“O”型或“X”型等。

护理及预防措施:

(1). 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制剂。小儿每天需要维生素D 400国际单位。

(2). 提倡母乳喂孩子。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可选择用维生素D强化的配方奶粉。

(3). 合理喂养,按时添加辅食,多吃含维生素D 及钙磷比例适当的辅食。

(4.) 多晒太阳,平时每天户外活动在一小时以上。

(5). 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户外活动受限制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鱼肝油和维生素D。

3.太阳怎么晒?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温度较高,对人体主要起温热作用,可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人体活动功能,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里一种叫麦角胆固醇的物质转变成维生素D。维生素D进入血液后能帮助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可以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防止贫血,并可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加皮肤的抵抗力。

注意事项:

(1)婴儿太小时,不能直接到室外曝晒。一般要等出生3~4周后,才能把新生儿抱到户外晒太阳,而且开始的时间要短,只晒一部分,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时间和扩大范围。

(2)孩子在较强烈的阳光下最多只能停留15分钟左右。

(3)在户外,不要让新生儿吹风太久,不然容易感冒,头及脸部不要直接照射,可置于阴凉处或戴帽子。

4.断奶果断好不好?

母乳喂养的孩子,8~12个月是最适宜的断奶时期,如果在增加辅食的条件下仍保留1~2次母乳直到一岁半也是可以的。关键问题不在于硬性规定什么时候一定要断奶,而主要在于及早地、按时地去增加食物即辅食,一方面让孩子能得到充分的营养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让孩子慢慢地习惯辅食,逐渐地、自然而然地自己就断奶了,即所谓的自然断奶。

如果断奶食物开始得太迟,孩子往往是除了母乳以外,什么东西也不爱吃,甚至完全拒食,时间一长,孩子的食欲就愈来愈减退,体重也减轻,体质也下降,还可能发生贫血、某些营养缺乏症或感染性疾病。

婴儿从第3、4个月开始就应该逐渐地添加菜泥、蛋黄、米糊或稀粥、烂面条等,6个月后,就要增加辅食的次数,减少哺乳的次数,逐渐过渡到完全断奶,这样,孩子就会很自然地,很愉快地去接受断奶了。

如果孩子正在生病,不要强行断奶。因为哺乳对婴儿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精神抚慰。

5.鱼肝油有没有必要?

鱼肝油是一种维生素类药物,主要含有维生素A和D,常用来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和夜盲症,婴幼儿适量补充有好处。

注意事项:

(1)维生素A、D均为脂溶性维生素,与其他水溶性维生素如B1、B2等不同,过量摄入维生素A、D不能被及时排除,而会在体内贮存起来,进而产生毒性作用,所以补充鱼肝油不宜过多。

(2)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可产生维生素D,户外活动多的婴幼儿可以少用鱼肝油。

(3)一些婴儿食品如亨氏婴儿营养米粉系列,已强化维生素A、D,有规律食用这类辅食可以减少鱼肝油用量。

(4)鱼肝油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两者的功能及副作用又各不相同,在治疗佝偻病或夜盲症时,因用量较大,时间较长,应分别使用单纯的维生素D或A制剂,以免导致另一种维生素中毒。

6.腹泻

病因:

(1)食量过多或次数过多,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

(2)添加辅食过急或食物品种过多,以及食用过多油腻带渣的食物,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

(3)喂养不定时,胃肠道不能形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条件反射,致使婴儿消化功能降低等。

(4)由于食物或用具污染,使婴儿吃进带细菌的食物,引起胃肠道感染,婴儿患消化道以外的病(如感冒、肺炎等),也可以因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

(5)环境温度过低、过高时,小儿也可能出现腹泻。

症状:

其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十几次,大便稀,有时有少量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混有少量黏液。每次大便量不多,粪便为稀糊状或蛋花汤样,有酸味,便中可见白色或淡黄色小块,有泡沫;偶有呕吐或溢乳。小儿大便前常因腹痛而哭闹,但排便后没有什么不舒服。(体温多数正常)

护理要点:

(1)开始出现腹泻后,应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胃肠道负担,使消化道得到一定休息。虽不一定要禁食,但应选喂容易消化的食物。

(2)人工喂养或准备辅食时都要注意饮食卫生,以防病从口入,婴儿使用的奶瓶、奶嘴要每天煮沸消毒。

(3)不要给腹泻病儿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以免造成肠道菌群紊乱等。

(4)对于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泻应选择低乳糖产品

(5)对腹泻严重的宝宝,应及时补充水份,防止脱水,可以选用口服补液盐。

腹泻严重的宝宝出现脱水时应去医院补充电解质。

预防:

(1)加强小儿卫生管理;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喝生水;

(3)小儿餐具(奶瓶、水瓶、碗筷等)要消毒,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生吃瓜果要洗、烫。

7.辅食添加

添加辅食的时间:

a.一般婴儿在生后半个月可开始服浓鱼肝油,弥补乳类中维生素D的不足,以预防佝偻病。

b.2至3个月龄:可喂给新鲜的果汁或菜水,每日两次,每次从1匙开始逐渐加到10余匙,以补充维

生素C和其他营养成分。

c.4至5个月龄:母奶不足者,每天可适量增加牛奶或米糊。4个月以上的婴儿,体内铁质已逐渐消耗

完,应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如蛋黄。每次可以从1/4个开始,逐渐增加到1个。还可给少量的苹果泥、菜泥或鱼泥等。

d.宝宝一般在4-6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

e.如果宝宝到了该吃辅食的时候,他会表现出对乳品的不满意,以前如果一觉睡到天亮,现在就会常

常饿醒。

f.如果妈妈在6个月或者更晚的时候给宝宝添加辅食,有的宝宝会在咀嚼和吞咽食物方面出现困难。

g.7、6个月之前,不要给他吃含有麸质的东西,如大麦、小麦、燕麦等。

h.宝宝12个月之前,不要在他的食物中添加盐,因为盐会给他的肾脏造成负担,可能引起脱水。

添加辅食原则:

a.从稀到稠:一般应先加流食如米汤,以后再加半流食如粥,渐渐增加固体食物,如饼干、烤馒头片等。从细倒粗:开始时,将食物做成细泥状。待孩子长大一些,做成碎末状或糜状。以后,可以做成较大块的状的食物。

b. 由少到多:添加食物最初可少喂些,以后逐渐增加,不能性急。

c. 由一种到多种:添加食物时,每次只能加一种,经过4~5天,如果宝宝没有消化不良或过敏反应,

精神食欲均正常,再添加第二种,切勿操之过急,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d. 选择恰当时间:添加辅食最好在喂奶之前,因为饥饿时容易接受辅食,在孩子有病或炎热夏天,可暂缓添加,以免引起胃肠道的消化功能紊乱。

添加辅食的意义:

(1)添加的辅食弥补单纯奶制品及母乳中营养素的不足,促进孩子健康生长。仅靠母乳或牛乳不能供给

所需要的营养素;母乳的分泌量减少;婴儿体内的铁、锌的储存量减少。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乳制品以外的辅助食品的添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训练孩子胃肠道、咀嚼等生理功能,增强消化机能。添加辅助食品可增加唾液及其它消化液的分泌

量;增强消化酶的活性;促进牙齿的发育和增强消化机能;训练婴儿的咀嚼吞咽能力。防止发生佝偻病、贫血等疾病。

(3)确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断乳期是婴儿对食物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时期;在添加辅助食品的选择以及

制作方法方面,要注意营养丰富、易消化和卫生。如方法应用得当,是将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基础。

(4)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将有助于精神发育,刺激味觉、嗅觉、触角和视觉。

(5)防止发生佝偻病、贫血等疾病。

8.“上火”的三大常见症状

“吃不进”:孩子不肯吃饭,烦燥不安,甚至不愿进水,诉说口腔疼痛;起病时有发烧,多数为高烧,在口腔内可见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破溃后易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分泌物覆盖。

口唇、舌及颊黏膜均可见到大小不等的疱疹和糜烂或溃疡;

“受不了”:孩子胃肠功能紊乱,诉说腹部饱胀不适,或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拉不出”:孩子大便秘结,每隔3~7天排便一次。大便硬结而量少,呈粟粒状,排便过程延长或排便困难;宝宝眼屎多,头面部长红色疹子。

宝宝上火有没有比较好的预防方法?

(1)婴儿出生后最好给予母乳喂养并保证足够的母乳量。因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既含有丰富的

营养物质,又不会“上火”。

(2).采用人工喂养的宝宝,为宝宝挑选配方奶粉要尽量选用精制植物油配方,宝宝喝了不上火,大便稀

软,钙质和脂肪吸收好,有助婴幼儿骨骼发育和能量的吸收利用。应当避免含有棕榈油、全脂奶粉或乳脂等成分的婴儿配方奶粉,否则易使大便变硬、次数减少,甚至上火便秘。还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等食物残渣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

(3)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和排便习惯,不挑食、不偏食、每天定时排便1~2次;

(4)平时注意控制孩子的零食,尽量少给孩子购买“上火”食物,(如油炸和红烧食物等)。学龄前儿童少吃

带果壳的食物(如炒瓜子或花生等),鼓励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夏天不让孩子猛喝冷饮。

(5)对已患有慢性便秘的人工喂养儿可将奶粉冲稀一些,同时增加糖量,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10克(正

常情况下,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8克)。可以每天喂1~2根香蕉或者每天早晨喝点蜂蜜水,每次不少于50毫升,温开水送服。

(6)给孩子喂些绿豆汁或绿豆稀饭,给较大幼儿适当吃些冷饮,如冰淇淋、雪糕等。此外,服些清热降

火的中成药或煎药如夏菊冲剂、荷叶、紫苏、荸荠等,不仅可以清热降火,又可补脾养胃。

(7)如孩子患上疱疹性口炎或溃疡性口炎,须及早看医生。

9.便秘

原因:1、喂养不当;2、缺水.

护理要点:

(1)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同时加橘子汁、糖或蜂蜜。牛乳喂养的在牛奶内增加糖量至8%-10%,还可以加

橘子汁、菠萝汁、枣汁或白菜水,以刺激肠蠕动。

(2)可以在小儿的肚脐附近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帮助宝宝消化和排便。

(3)要训练小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4)要适当补充水分,对于每4小时喂食1次的婴儿来说,应该在两次喂食中间加1次水。

(5)如果是母乳、奶粉混合喂养,那么正处在哺乳期的母亲应忌食辛辣、肥干厚味。

(6)如果小儿几天不大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0.宝宝为什么出牙比较慢

1、牙齿发育时期需多种矿物盐,如钙、磷、镁、氟和维生素类,若孕妇从饮食中摄取的矿物盐不足,

造成孕妇体内维生素D缺乏,就会影响胎儿牙胚的发育,使宝宝出牙延迟。

2、宝宝患了佝偻病和营养不良,会妨碍乳牙的发育和生长,佝偻病的发生往往与宝宝出生后日照不

足有关,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促使人体皮肤中一种叫7-脱氢胆固醇的物质转化为维生素D,而维生素D是促进骨骼和牙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营养不良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引起的,比如单纯给宝宝喂牛奶和米糊类食物,不按时添加辅食,就很容易造成宝宝体内维生素D缺乏和严重营养不良,为使宝宝乳牙正常地发育生长,就应防治佝偻病和营养不良。

11. 宝宝的胃口很好,食物也吃很多,但不见胖,怎么回事?

(1)宝宝的消化系统功能差,食物的消化、吸收差,吃得多,排泄得也多,食物的营养成分未被人体充

分吸收、利用。

(2)食物质量差,食物成分中主要营养素含量不足,例如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偏低,如果长期食用这样

的食物,食物入量虽多,但体重增长却表现的缓慢。

(3)消化道内有寄生虫寄生,如蛔虫、钩虫、绦虫等,摄取和消耗了肠道内的营养物质,使机体处于饥

饿状态,当然就难以长胖。

(4)个别宝宝性格活泼、好动,一会儿也闲不住,活动量极大,所摄入营养素跟不上运动量的需要,宝

宝也长不胖。

12. 湿疹

原因

(1)对牛羊奶、牛羊肉、鱼、虾、蛋等食物过敏;

(2)过量喂养而致消化不良;

(3)吃糖过多,造成肠内异常发酵。

(4)肠寄生虫;

(5)强光照射;

(6)肥皂、化妆品、皮毛细纤、花粉、油漆的刺激;

(7)乳腺接触致敏因素或吃了某些食品,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8)湿疹也有遗传倾向。

护理要点

(1)避免过量喂食,防止消化不良。

(2)如属于牛奶过敏,可把牛奶多煮开几次,改变其成分结构,减少致敏因素,奶内少加糖,或试用其他代乳食品;

新生儿护理指南

新生儿护理 指南

给新生儿洗澡的注意事项3 护理新生儿的注意事项:4 精心护理新生儿的注意事项5 精心护理新生儿的注意事项6 新生儿保健注意事项6 新生儿6个常见健康问题8 大便为什么发绿?11 新生儿夏季护理六大要诀11 看新生儿13个外表特征断健康12 喂奶时有几个正确姿势?(图) (14) 宝宝吃奶时要讲究正确的姿势17 有关问题18 新生儿每次在吃奶时总是显得很累,呼吸急促,还易打嗝, 是正常现象?18 新生儿吃奶后容易打嗝,这种现在什么时候消失 奶瓶倾斜45度预防宝宝打嗝18 吃奶时要讲究正确的姿势,要注意头比身子高 新出生宝宝早餐辅食吃什么?20 让宝宝早早开始吸吮21 新出生宝宝早餐辅食吃什么?23请问这是不 18 19

给新生儿洗澡的注意事项 给宝宝洗澡时应注意室温和水温,一般应使室温保持在26?28摄氏度,水温在38?40摄 氏度。每次给新生儿洗澡时,时间应安排在喂奶前1?2小时,以免引起吐奶。在给宝宝洗澡之前要 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先把需要换洗的衣服、尿布和洗澡时要用的浴巾、毛巾、婴儿浴皂等放在身边;选择一个大小适中的浴盆;把洗澡水的温度调整到38?40摄氏度之间,然后用手背试一下水 温,以不觉得烫为宜;这一切准备好后,就可以给宝宝脱衣服洗澡了。洗澡时间不要拖得太长,以免宝宝着凉生病,尤其是天气不太好的时候,更是如此。 洗澡时的室温最好在26?28摄氏度左右,室温太低宝宝容易受凉。至于宝宝的洗澡次数, 可以根据当时的气候和家庭条件来决定。如果是夏天,每天至少洗1次;如果是冬天,可以每周洗 1次。有时大便后如果特别脏,也可相应增加次数。 给新生儿洗澡后最好不用爽身粉 很多新爸爸妈妈在给宝宝洗澡后,常常喜欢给宝宝的小屁股、腋下或大腿根部等身体皱褶处擦 些爽身粉,以为这样可以保护宝宝的皮肤。其实这样做适得其反,因为宝宝代谢快,出汗多,尿也 频,过多的爽身粉遇到汗水或尿就会结成块状或颗粒状,当宝宝活动时,身体皱褶处的粉块或颗粒摩擦娇嫩的皮肤,容易引起皮肤红肿糜烂,因此最好不要使用爽身粉。 给新生儿洗脸时要注意保护好眼睛 给新生儿洗脸时,千万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眼睛。洗脸时,只要用毛巾或小纱布蘸温开水 清洗即可。有些出生不久的小宝宝眼屎比较多,妈妈可能会认为宝宝“火气”大,其实,这不是宝宝“火气”大,而是宝宝通过妈妈的产道出生时,被产道里的细菌感染造成的。因此,如果宝宝的眼屎较多,妈妈应带宝宝到医院请眼科医师看看,或者在医师的指导下给宝宝点金霉素眼药膏或氯霉素眼药水,治疗眼部感染。 洗澡时不要让水流进新生儿的耳朵里 给新生儿洗澡时,妈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宝宝耳内进水,万一不小心进了水,可以用干棉 签轻轻擦拭,但不要捅得太深。妈妈常会发现宝宝的耳道里有耳屎,一般宝宝的耳屎呈浅黄色片

婴幼儿护理类与有关产品类常见问题

常用知识汇总 第一部分:婴幼儿护理类常见问题 1.感冒 (1)普通感冒 病因: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发炎。 症状:鼻塞、流鼻涕、头痛、头昏、打喷嚏、眼晴流眼泪、喉咙疼痛、咳嗽、全身无力、酸痛、高烧。护理及预防措施: a.饮食:给予充份的水份,选择易消化清淡之食物。 b.安静的休息:不要到公共场所以免诱发细菌性合并症、保持体力,让身体的抵抗力,自然地打败病 毒。 c.吃药:医生会针对婴幼儿的症状给予治疗,来减轻症状 (2)流行性感冒 病因:由流感病毒的感染。 症状:与普通感冒最大的不同主要在于其发病较急、病儿短时间内很快就显得不舒服、全身酸痛、高烧。护理及预防措施: 流行高峰期尽量不要带幼儿出入人多且密闭场所。 家中大人外出回家之后,要记得先洗手才可以抱婴儿。 有人感冒时,应戴口罩,尽量不要接触小婴儿。 2.佝偻病 病因:由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的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改变。 症状:为患儿睡眠易惊,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夜间多汗,常有枕秃,方头,囟门开大,闭合晚,肋骨有“串珠现象”,出牙迟缓,严重者有鸡胸,腿部呈“O”型或“X”型等。 护理及预防措施: (1). 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制剂。小儿每天需要维生素D 400国际单位。 (2). 提倡母乳喂孩子。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可选择用维生素D强化的配方奶粉。

(3). 合理喂养,按时添加辅食,多吃含维生素D 及钙磷比例适当的辅食。 (4.) 多晒太阳,平时每天户外活动在一小时以上。 (5). 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户外活动受限制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鱼肝油和维生素D。 3.太阳怎么晒?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温度较高,对人体主要起温热作用,可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人体活动功能,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里一种叫麦角胆固醇的物质转变成维生素D。维生素D进入血液后能帮助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可以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防止贫血,并可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加皮肤的抵抗力。 注意事项: (1)婴儿太小时,不能直接到室外曝晒。一般要等出生3~4周后,才能把新生儿抱到户外晒太阳,而且开始的时间要短,只晒一部分,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时间和扩大范围。 (2)孩子在较强烈的阳光下最多只能停留15分钟左右。 (3)在户外,不要让新生儿吹风太久,不然容易感冒,头及脸部不要直接照射,可置于阴凉处或戴帽子。 4.断奶果断好不好? 母乳喂养的孩子,8~12个月是最适宜的断奶时期,如果在增加辅食的条件下仍保留1~2次母乳直到一岁半也是可以的。关键问题不在于硬性规定什么时候一定要断奶,而主要在于及早地、按时地去增加食物即辅食,一方面让孩子能得到充分的营养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让孩子慢慢地习惯辅食,逐渐地、自然而然地自己就断奶了,即所谓的自然断奶。 如果断奶食物开始得太迟,孩子往往是除了母乳以外,什么东西也不爱吃,甚至完全拒食,时间一长,孩子的食欲就愈来愈减退,体重也减轻,体质也下降,还可能发生贫血、某些营养缺乏症或感染性疾病。 婴儿从第3、4个月开始就应该逐渐地添加菜泥、蛋黄、米糊或稀粥、烂面条等,6个月后,就要增加辅食的次数,减少哺乳的次数,逐渐过渡到完全断奶,这样,孩子就会很自然地,很愉快地去接受断奶了。 如果孩子正在生病,不要强行断奶。因为哺乳对婴儿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精神抚慰。 5.鱼肝油有没有必要? 鱼肝油是一种维生素类药物,主要含有维生素A和D,常用来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和夜盲症,婴幼儿适量补充有好处。 注意事项: (1)维生素A、D均为脂溶性维生素,与其他水溶性维生素如B1、B2等不同,过量摄入维生素A、D不能被及时排除,而会在体内贮存起来,进而产生毒性作用,所以补充鱼肝油不宜过多。 (2)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可产生维生素D,户外活动多的婴幼儿可以少用鱼肝油。 (3)一些婴儿食品如亨氏婴儿营养米粉系列,已强化维生素A、D,有规律食用这类辅食可以减少鱼肝油用量。 (4)鱼肝油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两者的功能及副作用又各不相同,在治疗佝偻病或夜盲症时,因用量较大,时间较长,应分别使用单纯的维生素D或A制剂,以免导致另一种维生素中毒。 6.腹泻 病因: (1)食量过多或次数过多,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

幼儿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进阶)

一、小班新生幼儿入园不愿意午睡、一睡觉就哭闹不住,注意力不好转移怎么办?(1)在园:不要强求她睡——找到她喜欢的玩具/爱看的书……——边跟她玩,边聊天——引出:玩累了睡觉的话题如果累就睡一会——帮她找朋友挨着朋友睡——建立安全感和依恋情趣。 (2)跟家长沟通:配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常规——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建立幼儿自信——引导幼儿与人交往——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养成必要的习惯。 二、老生上幼儿园还整天哭怎么办? (1)跟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升入了解孩子的习惯、性格、爱好。 (2)老师在幼儿园帮助她找几个好朋友; (3)老师每天抽出几个时间段(哪怕是5分钟)陪她。让其建立对教师的安全感。 (4)认真的观察孩子的喜好,教师可以从孩子的爱好入手。 (5)建议家长在家里多带孩子看一些上幼儿园孩子的活动场景,让其熟悉、了解幼儿园生活的意义,慢慢悦纳幼儿园生活。 三、刚入园的幼儿做错了事,老师批评也不怕,甚至还动手打老师怎么办? 1、家庭教育的不正当方法造成的; 2、教会幼儿在遇事时如何沟通,交流。 3、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可以采取严肃的态度,与孩子交流,但不批评,因为孩子叛逆。(4)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家是否存在此现象,如果有,引导家长 四、刚入园的幼儿不爱说话,脾气倔老师该怎么和他沟通? (一)在园: 1、用心观察孩子的喜欢什么---跟孩子聊她喜欢的话题 2、帮助他找朋友---多给他几个拥抱---多给她几个眼神交流---多跟她聊几句天---通过不同的途径建立孩子对教师的安全感 (二)要求家长: 1、跟孩子讲有关幼儿园的情景,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建立对幼儿园的安全感; 2、让孩子了解幼儿园是我们成长的象征。长大的宝贝一定会经历幼儿园生活的

新生儿护理注意事项汇总

给新生儿洗澡的注意事项 给宝宝洗澡时应注意室温和水温,一般应使室温保持在26~28摄氏度,水温在38~40摄氏度。每次给新生儿洗澡时,时间应安排在喂奶前1~2小时,以免引起吐奶。在给宝宝洗澡之前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先把需要换洗的衣服、尿布和洗澡时要用的浴巾、毛巾、婴儿浴皂等放在身边;选择一个大小适中的浴盆;把洗澡水的温度调整到38~40摄氏度之间,然后用手背试一下水温,以不觉得烫为宜;这一切准备好后,就可以给宝宝脱衣服洗澡了。洗澡时间不要拖得太长,以免宝宝着凉生病,尤其是天气不太好的时候,更是如此。 洗澡时的室温最好在26~28摄氏度左右,室温太低宝宝容易受凉。至于宝宝的洗澡次数,可以根据当时的气候和家庭条件来决定。如果是夏天,每天至少洗1次;如果是冬天,可以每周洗1次。有时大便后如果特别脏,也可相应增加次数。 给新生儿洗澡后最好不用爽身粉 很多新爸爸妈妈在给宝宝洗澡后,常常喜欢给宝宝的小屁股、腋下或大腿根部等身体皱褶处擦些爽身粉,以为这样可以保护宝宝的皮肤。其实这样做适得其反,因为宝宝代谢快,出汗多,尿也频,过多的爽身粉遇到汗水或尿就会结成块状或颗粒状,当宝宝活动时,身体皱褶处的粉块或颗粒摩擦娇嫩的皮肤,容易引起皮肤红肿糜烂,因此最好不要使用爽身粉。 给新生儿洗脸时要注意保护好眼睛 给新生儿洗脸时,千万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眼睛。洗脸时,只要用毛巾或小纱布蘸温开水清洗即可。有些出生不久的小宝宝眼屎比较多,妈妈可能会认为宝宝“火气”大,其实,这不是宝宝“火气”大,而是宝宝通过妈妈的产道出生时,被产道里的细菌感染造成的。因此,如果宝宝的眼屎较多,妈妈应带宝宝到医院请眼科医师看看,或者在医师的指导下给宝宝点金霉素眼药膏或氯霉素眼药水,治疗眼部感染。 洗澡时不要让水流进新生儿的耳朵里 给新生儿洗澡时,妈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宝宝耳内进水,万一不小心进了水,可以用干棉签轻轻擦拭,但不要捅得太深。妈妈常会发现宝宝的耳道里有耳屎,一般宝宝的耳屎呈浅黄色片状,也有些宝宝的耳屎呈油膏状,附着在外耳道壁上,少量耳屎可起保护听力的作用。这些耳屎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因为耳屎是外耳道皮肤上的耵聍腺产生的一种分泌物,医学上称为耵聍。这些耳屎在宝宝吃奶时,一般会随着面颊的活动而松

新生儿护理常见问题

新生儿护理常见问题 妈妈们都需要知道的,新生儿护理常见问题,很多新妈妈对于照顾宝宝一无所知,所以需要学习怎么样照顾好宝宝,妈妈们要认真的学习哦,照顾宝宝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啊,下面列举出一些新生儿护理常见的问题,妈妈们知道了以后就觉得宝宝也没有那么难带了,也省心点。 新生儿腹胀问题 新生儿肠神经节发育不完善,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腹胀,比如母乳喂养的妈妈,吃的过于油腻了,导致新生儿消化不良,或新生儿腹部受凉了等等。一旦出现腹胀,妈妈可以用小暖水袋为宝宝捂一下,但要注意不要烫着宝宝。 恼人的耳后湿疹 新生儿一般都是仰卧位睡眠,耳后透气不好。如果室温又比较高,新生儿头部出汗,耳后潮湿,再加上溢乳流到耳后,这些情况都会引起新生儿发生耳后湿疹,而且比较顽固。但只要消除睡眠姿势、室温、溢乳等诱因,新生儿耳后湿疹还是很容易根治的。 佝偻病越治越重 维生素AD中毒的症状和佝偻病的症状很相似,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一般父母想到的多是佝偻病,而忘记了维生素AD过量或中毒,结果就造成了“越治越重的佝偻病”。预防佝偻病,每日维生素D用量需要200~400国际单位,维生素A 600~1200国际单位。 新生儿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所以要小心呵护。穿衣包裹的材料要使用纯棉的,不要使用化纤材料,会刺激皮肤产生不适。要注意新生儿皮肤的清洁卫生,最好可以为新生儿洗澡,但我们缺少这方面的条件,但可作面、颈、腋窝、腹股沟、臀部、肛门、阴部的清洗工作,保持颈部臀部干燥清洁对预防新生儿脓疱疮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越哄越哭 新生儿吃喝拉撒睡样样正常,生长发育也正常,一哭,爸爸妈妈就哄,结果越哄越哭,这是怎么回事?这仍是爸爸妈妈不了解新生儿哭的含义造成的。当新生儿在睡眠中做了梦,或想通过哭来运动一下,或想通过哭发泄一下自己的寂寞时,爸爸妈妈千

婴幼儿常见问题处理

婴幼儿常见问题处理 1、怎样给宝宝转奶粉 更换奶粉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过渡方式,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以前后两种奶粉混合使用几天到一个月时间不等。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减少前一个产品的量而逐渐增加后一个产品的量,同时注意观察宝宝大便的情况是否正常。更换速度快,易引起腹泻,这时就要视情况减少或暂停新添加的奶粉。腹泻好转后一周,再尝试逐渐转换,转换时间较原来延长。 若有剩余的奶汁应立即处理掉,并及时清洗奶瓶,避免细菌生长。 若发现宝宝对牛奶有过敏反应,如呕吐、腹痛、湿疹、荨麻疹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在医生指导下改用其他不含牛奶的代乳品。 2、宝宝新生儿黄疸一直不退咋办 生理性黄疸一般于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大多数足月儿于生后2周自行消退,早产儿消退时间较晚,可延迟到生后3-4周才消退,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但是,如果黄疸出现过早、程度过重、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消退后又重复出现、以及黄疸颜色发暗等等,都属于病理性黄疸,应该马上停止母乳并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3、宝宝便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3个月时的宝宝,极易发生便秘。这时,宝宝的大便次数减少了,大便异常干硬甚至拉不下来,以致引起宝宝排便时哭闹不止。宝宝便秘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缺水。特别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因为牛奶中钙的含量较高,脂肪颗粒大不容易消化,容易导致宝宝“上火”,如果水分补充不足,就会引起便秘。 所以,为了防止宝宝发生便秘,爸爸妈妈应注意多给宝宝喂些水,特别是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更要不时地给宝宝喂水。也可在牛奶中加些白糖(100毫升牛奶中可加5~8克),白糖可软化大便。还可以给宝宝适当喂些菜水、果汁等,也可以适当饮用含有能清火消食的含金银花、莲心、山楂、麦芽的清火宝等婴幼儿营养辅食。如果宝宝便秘比较厉害,粪便积聚时间过长,不能自行排出时,爸爸妈妈可试着用小肥皂条蘸些水轻轻插入宝宝肛门刺激排便;或用小儿开塞露注入肛门,一般就能使宝宝顺利通便。但以上两种方法对宝宝均有一定的刺激,而且容易让宝宝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最好不要常用。便秘严重时要请儿科医生诊治。 4、怎样从宝宝的粪便中观察宝宝的健康状况 宝宝的营养状况和消化吸收怎样,从宝宝的粪便就可观察和预测到。可以说,宝宝的粪便是预测宝宝健康状况的一个很好的凭据。 不同的食物,会产生不同的粪便。一般来讲,吃母乳的宝宝的粪便呈鸡蛋黄色,有轻微酸味,每天大约排便3~8次,比吃配方奶的宝宝排便次数要多。吃配方奶的宝宝的粪便和吃母乳的宝宝的粪便相比,水分少,呈黏土状,且多为深黄色或绿色,每天排便2~4次,偶尔粪便中会混有白色粒状物,这是奶粉没有被完全吸收而形成的,不必担心。母乳和配方奶混合吃的宝宝,因母乳和奶粉的比率不同,粪便的稀稠、颜色和气味也有所不同。母乳吃得多的宝宝,粪便接近黄色且较稀,而奶粉吃得多的宝宝,粪便中会混有粒状物,每天排便4~5次。 5、宝宝大便变稀薄是什么原因 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小孩大脑发育不成熟,不像大人会在冷热后会有一个反应,小孩的反应不会那么快,因此气候的忽冷忽热会导致小孩出现消化不良。 出现这种情况后,就不要再给小孩吃得太饱了,七八成饱就可以,要吃些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另外吃点儿助消化如益生菌,没有必要吃消炎药。 若先天性缺乏乳糖酶,或因肠道感染、营养不良等使乳糖酶缺少时,乳糖不能被分解而导致腹胀、腹泻。益生菌可以帮助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促进对牛奶中营养成分的吸收。

新生儿护理知识大全

一、生理特点 新生儿出生后,马上对他进行初步的检查,包括体重、头围和身高。这些数据将作为今后评价孩子发育的基础。但是你不应该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医生和接生员都不这样做。如果真的要比的话,你只能把孩子与他自己不同的发育阶段相比。 孩子出生时的平均体重是2500克到4500克,但如果孩子体重偏小,你也不必担心。孩子的正常体重范围很广,有很多因素都能影响体重,如遗传、种族和营养状况等。 孩子出生时的平均身高为45厘米到51厘米,但是大个子或小个子也很常见。 孩子出生后,身体的比例与成人比,很不均衡。由于肌肉初期无力,腹部接近于圆形。头部与身体其他部分相比,明显过大。与身体的其他部分相比,四肢与小棍子相似。上述这些“异常”,在婴儿身上都是正常的。 生理特点 ·头部 大小:新生儿平均头围为35厘米,与身体的其他部分相比头部明显过大,为身体的1/4,而成年人的头为身体的1/8。 形状:孩子出生时,头不是很圆,但是无论看起来多么臃肿,孩子的大脑都没有受到损伤。这是因为出生时,头部的骨骼在挤压下可以重叠,出生后,头很快恢复成圆形。 有时,孩子头部的一侧或双侧有一个大的、硬的隆起,是生产时子宫肌肉强烈收缩所致,不会给孩子颅内带来影响,无须治疗,几天后便可消失。 头部受伤在使用产钳接生时更为常见,头部的两侧留有浅压痕,这种情况在几天后也会全部消失。 ·囟门 囟门位于婴儿的头顶,为骨骼尚未结合好的部位。一般在孩子2岁后才能全部闭合。孩子囟门的皮肤比较硬,但是请你不要用力压这个部位。如果你发现囟门部位皮肤绷紧、突出或是凹陷,这时需要马上看医生。 ·眼睛 1、外观

大多数婴儿的眼睛由于正常生产时的挤压,看起来有些肿,一般几天内即可消失。 不要把婴儿眼睛的分泌物当作正常现象,孩子可能患有中度的感染,应该找医生治疗,而不是你自己处理。不要自己随便给孩子使用眼药水或药膏。 2、眼功能 你会发现孩子刚出生时的眼睛睁不开,但不能用手扒开孩子的眼睛。 孩子睁开眼睛后,你可能会发现孩子的眼睛有些斜视。这点不用担心,孩子还没有学会将双眼协调起来,不能同时把视线聚焦在同一个物体上。一二个月后,随着孩子学习聚焦,斜视会渐渐消失。如果3个月的孩子仍然斜视,需要看医生。 3、眼泪 婴儿是不会流泪的,你会发现婴儿大哭时不流泪。孩子需要在4-5个月的时间才能产生泪水。 ·口腔 1、口唇水泡 水泡一般出现在口腔的中部,为吮乳汁引起。水泡对孩子不会带来不良影响,会自行消除。 2、结舌 婴儿的舌头如果全部固定到了口腔的底部,请你不必担心,孩子在一岁内,舌头的生长主要体现在舌前部。 ·皮肤 1、新生儿皮脂 新生儿的皮肤外很可能有一层白色、粘稠样的物质,称为胎儿皮脂,主要分布于面部和手部。胎儿的皮脂具有保护作用,皮脂可以在几天内被皮肤吸收。但是,如果皮脂过多地积于皮肤褶皱内,最好还是加以清理,以防对皮肤产生刺激。 2、脱皮 婴儿皮肤上可能有一层干性的脱皮(主要分布于手掌与足底),这不是说孩子患了皮疹,或是一生将永远是干性皮肤。大多情况下,干性的脱皮几天会消失。 2、颜色 你可能会注意到孩子的手脚,特别是在躺下时,变得发紫,其原因是血液循环不良造成的。如果你再次抱起孩子时,手脚颜色便会恢复。请将室温保持在16--20℃。青色的斑迹(叫胎斑),外观与瘀伤相似,多出现在下肢,整个下肢的皮肤略呈深色。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会自然消除。

谈婴幼儿疫苗接种常见问题时间

谈婴幼儿疫苗接种常见问题,时间 一、为什么要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 婴儿出生后,体内往往还有来自妈妈的各种“抵御疾病”的抗体,尤其用母乳喂养者,奶汁中还含一定量的抗体。因此,婴儿在半岁内很少得传染病。婴儿6个月以后,来自母体的抗体免疫逐渐消退,抵抗力会逐渐减弱和消失,此时若接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孩子就容易受一些传染病的传染。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就需要有计划地按时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保护儿童健康地成长。 预防接种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在没有染病之前,给孩子接种和内服灭活菌苗和疫苗,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如同战士平时“实战演习练兵”一样,若再受到同种的细菌或病毒侵袭时,机体就有能力歼灭这些入侵之“敌”。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百日咳菌苗等就属于这一类。这种预防接种,医学上叫做“人工自动免疫”。通常,免疫在接种后1~4周左右的时间出现,免疫抗体保持数日至数年,故须反复接种。 另一种是在已接触传染病的孩子尚未发病时,给其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抗毒素以及成人血清等,即直接将抗体--“援兵”输入体内,增加消灭入侵的致病微生物的有生力量,从而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这种方法叫“人工被动免疫”,特点是注射后立即生效,但维持时间短,通常2~3周即消退。只适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 二、什么叫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对人群进行的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三、为什么有的同一种预防针要打几次? 人得传染病后,身体内能够产生抗体,一般可以抵制第二次再得同样的病。预防针就是按照这个道理,将各种病原微生物通过人工的方法,使其毒性减低,制成疫苗,注入人体,使人得一次“轻病”。与自然得病相比较,预防接种使人所产生的抗体量要少些,维持的时间也短。因此,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再打一次预防针,把预防的作用加强一下,使抗体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以便起到防病的作用。 四、几种预防接种可否同时进行? 过去认为,几种预防疫苗同时接种可能互相影响,甚至使接种后反应增强,因此有些地方规定,两种死菌苗或死疫苗的接种之间必须间隔2周,两种活菌苗或活疫苗的接种之间必须间隔4周。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疫苗都不能同时接种。例如,在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的同时接种卡介苗或“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非但不会影响免疫力的增加,而且还可使反应不加重。但为了保证安全,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剂不能同时应用在同一部位。 五、需加强接种的疫苗 1岁内完成了几种疫苗的基础免疫后,在小儿体内产生了足够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抗体会逐渐下降,因疫苗的不同下降的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有些疫苗需要在小儿岁期间需要进行加强接种,有些疫苗要等到小儿4岁以后才需要加

刚出生婴儿护理常见的20个疑问

宝宝的出生给爸妈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但不管事先做了多少准备,等到小宝宝一出生,还是会发现许多看似平常,却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让爸爸妈妈们不知该如何是好,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护理问题所困扰,宝宝越小,照顾起来也就越费心,食、衣、住、行各方面的问题,都应该遵照医师、专家的指示,不能完全听信口耳相传的经验,否则不只爸爸妈妈们辛苦,连宝宝也会受到影响。下面给妈妈们准备了20个常见问题: 问题1、要不要将宝宝的手脚包起来 中国人习惯将宝宝包得密密实实的,认为这样宝宝较有安全感,而且也不会因为身体反射动作而受到惊吓,可是西方的父母却喜欢让宝宝手脚自由活动,以便促进其身体感觉发展,究竟宝宝的手脚该不该包起来呢? 正解 新生儿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手脚,往往会因为身体痉挛或一些突发的声音,而产生惊吓反射动作,并且容易从睡梦中惊醒。包裹他的手脚,可以让他重温母体中的安全感,慢慢适应外界的环境,同时也能帮助婴儿保持体温,因此,医师建议,满月以前的宝宝在睡觉的时候,最好将其手脚包起来,等到满两个月以后,宝宝开始想探索外界,也比较不容易受惊了,就可以脱离襁褓。 问题2、宝宝要穿多少才不会着凉 南方有句谚语:婴儿没有六月天,也就是说婴儿怕冷、不怕热。因此,为了避免宝宝着凉感冒,爸爸妈妈拼命给孩子加衣服,全身裹得像个小粽子,可是反观欧美日等国家,即使大冷天,宝宝也穿得不多,这使得新世代的父母产生宝宝该穿多少,才不会着凉的困扰。 正解 婴儿的新陈代谢比成人快,所以也比较怕热,冬天时固然应该穿得保暖一点,但是天气热的时候,穿太多反而会令宝宝不舒服,加上他的体温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所以在给他穿衣时,必须更注意环境的冷暖变化。一般而言,大人觉得冷,必须穿多时,就给宝宝多穿一件;大人觉得热,必须少穿时,就帮宝宝多脱掉一件,而夜晚则比白天多穿一件。

新生儿护理常见问题 (1)

新生儿常见护理问题 新生儿脓疱疹(化脓性感染)、汗疱疹 1.新生儿皮肤薄嫩,血管丰富,应防止擦伤而引起感染。 2.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卫生,衣服要宽大、质软、不褪色。 3.有化脓性皮肤病的家属不要接触新生儿,以防交叉感染。 4.当外界温度高,新生儿易出汗并有白色汗疹,一般不需处理。当面部.躯干.四肢发生大疱,内有脓液,形成脓疱疹时,需及时就诊治疗,以防并发症。 新生儿脐炎 1.脐带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3-7天脱落,脐带脱落后脐窝有渗出物时以酒精或碘伏棉签拭涂,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2.脐带未脱落前应注意检查包扎脐带的纱布有无渗血,渗出物较多者须重新结扎止血。脐带未脱落时,不能用爽身粉等异物刺激。 3.如果发现脐轮红肿,脐部有脓性分泌物,并有臭味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新生儿黄疸 1.仔细观察黄疸变化。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 2.观察宝宝日常生活,觉得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都要去医院检查。 3.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

不是突然变白,而是愈来愈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带给医生看。 4.尽量不要让家里太暗,窗帘不要都拉得太严实。 5.勤喂母乳。如果证明是因为喂食不足所产生的黄疸,妈妈必须要勤喂宝宝,因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勤吸才会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会愈多,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吃不够或因持续黄疸,就用水或糖水补充。宝宝一天尿6次以上,体重持续增加,就表示吃的份量足够。 6.如果黄疸退了又升高就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婴幼儿腹泻 常见的腹泻原因有: 1.进食量过多或次数过多,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 2.添加辅食过急或食物品种过多,或食用过多油腻带渣的食物,不能完全消化; 3.喂养不定时,胃肠道不能形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条件反射,致使消化功能降低; 4.吃进带细菌的食物,引起胃肠道感染; 5.患消化道以外的病(如感冒、肺炎等),可以因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 6.环境温度过低、过高时,小儿也可能出现腹泻。 婴儿腹泻后应做好以下几件事: 1.不要禁食。吃母乳的婴儿要继续哺喂,只要婴儿想吃,就可以喂。

宝宝常见问题

宝宝晒太阳怎么会出疹子? 作为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宝宝多晒太阳对宝宝的成长发育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有的宝宝晒太阳后会出现疹子,这又是为什么呢?要怎 样做才能预防呢? 1、宝宝晒太阳的时间要适当,不要过长,同时要选择合适 的时间。避免中午等阳光强烈直射的时候。因为宝宝的皮肤娇嫩,如 果长时间被强光照射会出现痱子货疹子。 2、建议首次不要超过5分钟,以后根据宝宝的适应情况再 适量的逐渐增加。当宝宝轻微出汗了就不要再晒了。 3、对于,因为晒太阳出现的轻微的皮肤疹子,家长可以不 用太着急,适当停止一段时间的日光浴就会自行恢复的。 4、如果宝宝的皮肤疹子没有及时的自行恢复,请尽快到医 院进行治疗。 家长给小孩使用非处方药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般小儿出现一些常见的小病,很多家长会到药店买非处方药自己治疗,虽然是一些小病,但也要注意用药安全: 1.一定要注意把握药物的剂量,因为是药三分毒,所以即 使非处方药也不能滥用,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年龄、身体等要素 来依照说明书的剂量适当减少。 2.一定要注意掌握疗程,一般症状消失后再巩固两天即可。 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咨询医生,不要自作主张。 3.一定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小儿最好选用甜的药,如糖浆 类药物,或果味型片剂,这个没有严格的限制,因为目前大多数小儿用药都考虑到了小儿拒绝苦药的因素。 4.药物要妥善保管,一定要放到孩子摸不到的地方,避免 小儿误食中毒。

5.最后一点一定要注意:不要轻信广告,因为有的广告有 虚假成分,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咨询医生,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购 买。 小孩用药一定要慎之又慎,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用药常识,相信 对小孩的成长有很大好处。 室温24℃左右是最适合新生儿的温度。 这种温度下,宝宝穿薄薄的棉衣,内有一件薄的小棉毛衫即可。如果温度过高,就可能引起新生儿体温升高,出现发烧现象。如果室温过低,达不到20℃,就可能会使新生儿出现鼻子发堵现象,严重的会出现“硬肿症”。 友情提示:室内保持通风 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对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理应每天定时开窗,只要避免对流风即可。天气好时,还应抱宝宝到户外活动。烟气、煤气尽量不要污染室内, 否则易引起新生儿呼吸道疾病。 婴儿为什么容易发生佝偻病呢? 第一.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转变而来,如果接触日光不足,就容易缺少维生素D。 第二.摄入不足母乳及其他乳类中维生素D含量不多,若孩子不及时补充含维生素D的食物,也容易患佝偻病。 第三.生长速度快婴儿生长速度快,维生素D需量大。 第四.慢性消耗性疾病婴儿患慢性腹泻以及肝胆和肾脏疾病时,也会影 响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 儿童用药量怎样算之按年龄折算法 初生至1个月的宝宝剂量1/24成人量 1个月至6个月的宝宝剂量1/24至1/2成人量 6个月至1岁的宝宝剂量为1/12至1/8成人量 1岁至2岁的宝宝剂量为1/8至1/6成人量

婴儿期常见疾病护理大全

婴儿期常见疾病护理大全 6~9个月宝宝可能患的疾病及护理 先天性眼睑下垂的治疗 病症:眼睑下垂,学名为“上睑下垂”,是指上眼睑不能上抬到正常位置,轻者有时能通过用力张开得以改善,重者眼睑下垂覆盖瞳孔,妨碍视力。眼睑下垂可分单侧和双侧。根据病因又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眼睑下垂主要由于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或提上睑肌发育异常所致,有遗传性,宝宝生后即有上睑下垂,双眼自然睁开平视时,上睑的睑缘覆盖角膜。双侧上睑下垂的宝宝,常表现仰视姿势,单侧上睑下垂的宝宝,由于眼睑遮盖部分瞳孔会影响单侧视力,日久可发生弱视。 处理方法:先天性眼睑下垂遮盖大部分瞳孔或完全遮盖瞳孔的宝宝,为防止发生弱视,应及早手术,一般手术效果颇为有效。 斜视的预防与干预 病症:视力正常的人双眼注视前方时,两个眼球都处于眼裂的正中。而当一个眼球偏向一侧,致两眼不对称,称“斜眼”,医学上称“斜视”。斜视对宝宝的视觉功能影响很大,因为当眼睛斜视后,通常不用这只斜眼睛看东西,时间一久,就会引起斜视眼睛的视力下降。如果斜视眼的功能长期被抑制,便会形成弱视。斜视患儿的一只眼睛注视目标时,另一只眼睛的视线偏斜在目标的一边,使两只眼睛看东西不一致,一个物体则被看成两个,从而形成复视。此外,斜视还直接影响宝宝的外貌,易被小朋友讥笑,导致宝宝的苦恼,引起心理上的反常。斜视根据病因可分为共转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根据眼位的偏斜方向又分为内斜、外斜、上斜或下斜。麻痹性斜视多由神经或眼外肌的器质性病变引起,如由细菌或病毒感染、中毒、外伤等引起。 处理方法:当宝宝出生6个月后,就要注意宝宝的眼睛是否有斜视,一旦发现,要及早治疗。治疗的方法,通常是在宝宝斜视开始时,及时给好眼戴上遮眼帘。如果效果不好,还需手术治疗。 贫血的预防护理 病症:在人体所有的微量元素中,铁的含量,铁是制造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原料,宝宝如果发生缺铁,就会出现造血原料的不足,就不能合成足够的血红蛋白,从而出现贫血。贫血的宝宝会出现反应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易怒、烦躁、智力减退等表现。因此,一定要注意预防婴幼儿期贫血的发生,以保证大脑的正常发育。 处理方法:宝宝体内储存的铁只能满足出生后4个月以内生长发育的需要,但0~1岁的宝宝,其体重和身高仍在迅猛增长,血容量增加很快,并且宝宝活动量增加,对营养素的需求也相对增加,尤其是铁的需要量也相对增加,所以为了预防贫血的发生,应增加含铁丰富的辅食,以补充机体内所需的铁,含铁量高的食物有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两大类,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易于吸收,如动物血(猪血、鸡血)、猪肝、羊肝、鸡肝、牛肉等不仅含铁量高,而且吸收率可高达20%以上,家长应给宝宝补充动物血、肝泥、鱼泥、蛋黄等食品,每周2次~3次。植物性食物中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芹菜等,豆类食品和有色水果都含铁较多,但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较低。此外,还可以给宝宝补充含维生素C较高的蔬菜和水果。这对防治宝宝贫血也很有好处。 育儿金点子:怎样知道宝宝患有贫血?当宝宝精神不好,食欲差,经常疲乏无力,出现异食癖时,应观察宝宝是否有面色、口唇、甲床皮肤黏膜苍白等现象,如果有这些症状,应想到宝宝贫血,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查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是否低于正常值。正常小儿的血红蛋白(简称HB)为11克~14克/100ml,红细胞为400万个~500万个/Ml3.一般血色素9克~11克为轻度贫血,6克~9克为中度贫血,6克以下为重度贫血。 异常的口水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常见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 新生儿为高危人群,因自身特点及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病率、病死率显著高于其她人群,其死亡高峰集中在新生儿早期,即生后2周内,可达95%左右。 死亡原因: 新生儿窒息与并发症(33、5%),呼吸系统疾病(21、8%),感染(14、2%),严重先天畸形(11、3%),产伤(6、3%),硬肿症(5、8%),以上六类疾病与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93%。 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 1、哭声变化 哭就是新生儿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正常的哭:饿、口渴、尿布湿、环境温度不适宜。突然的短促的尖声哭叫(脑性尖叫)、阵发性哭叫伴面色苍白、持续哭吵且无法安慰、哭声无力或哭不出声,均提示病情严重。有以下可能:HIE、颅内出血、化脑、败血症等。 2、喂奶困难 吸吮能力差,吃奶量不及平时的一半或拒奶,呛奶。有以下可能:早产儿(胎龄≤34周)、感染、颅脑疾患、消化道畸形、代谢性疾病等。 3、发热或体温不升 发热超过38℃,或体温低于35、5℃。常表示有严重感染、硬肿症等可能。 4、嗜睡或不易唤醒 意识状态正常:新生儿易被唤醒,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清醒 嗜睡:容易唤醒,但仅能保持短暂的清醒 意识迟钝:可以唤醒,但醒来迟且不能保持清醒状态 浅昏迷:嗜睡,仅疼痛刺激可引起缩腿反应 昏迷: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任何反应 5、皮肤青紫 生理性青紫,一般情况好,反应好 病理性青紫:中心性与周围性 中心性青紫原因有:心肺疾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异常血红蛋白增多 周围性青紫原因有:局部受压所致、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休克、红细胞增多症等) 6、惊厥 要判断就是否为惊厥,首先应排除新生儿生理性的颤抖及非惊厥性的呼吸暂停。新生儿惊厥与婴幼儿、年长儿表现不同,以局灶性、轻微型发作多见,而典型的强直性、阵挛性发作较少见惊厥的类型 A 轻微型 B 强直型 C 多灶性阵挛型 D 限局性阵挛型 E 全身性肌阵挛型 对惊厥记录的注意点 1)惊厥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2)能否自行缓解 3)就是否伴有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的改变等 引起惊厥的原因 窒息后引起的HIE、产伤性颅内出血、化脑、宫内感染、代谢异常、核黄疸、先天性脑发育不全等。 7、呼吸异常 正常呼吸时不费劲,40次/分,若呼吸稍有些快慢不均,时深时浅,但不伴有皮肤青紫等现象也属正常。安静时呼吸≥60次/分或≤30次/分,有三凹征/鼻翼扇动/呼气性呻吟/抽泣性呼吸等,甚至出现呼吸暂停,皮肤青紫,均提示呼吸异常,应及时处理。常见原因有:上呼吸道阻塞、肺部疾病、

新生儿常见问题

大便稀绿 宝宝的大便夹杂着奶瓣或发绿、发稀,妈妈就会紧张得不得了,以为是宝宝消化不良或患肠炎了,这其实是正常的,即使宝宝大便次数从3-4次增加到6-7次,这也是正常的,只要宝宝吃得好,腹部不涨,大便中没有过多的水分或便水分离的现象,就不是异常的。 如果孩子大便稀少而绿,每次吃奶间隔时间缩短,好像总吃不饱医院,可能是母乳不足了。每天在同一时间量体重,记录每天体重增加值,如果每天体重增加少于20克,或一周体重增加少于100克,则可以增加一次配方奶。 有的宝宝是乳糖不耐受出现大便次数增加,或发稀发绿,伴有泡沫。如果怀疑宝宝大便不正常与乳糖不耐受有关,可以及时向医生咨询。如果确定宝宝乳糖不耐受,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尝试服用乳糖酶制剂。配方奶喂养的可以尝试更换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 宝宝一吃就拉 很多妈妈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宝宝奶一喝进去,马上就大便,尤其喝配方奶的宝宝,更容易出现这样的状况。这是正常的,宝宝肠道神经发育不完整,肠道极易被激惹,宝宝的吸吮动作喝吸进的奶液,都可能成为刺激源,刺激肠道蠕动加强、加快,结果就会一吃就拉。 宝宝腹泻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之内排出胎便,胎便呈粘稠墨绿色。胎便排出后,大便颜色逐渐转黄,3-4天转为正常新生儿大便。如果新生宝宝出生24小时仍没有排出胎便,要及时告诉医生,检查是否有肠梗阻。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呈金黄色,粘稠状,颗粒均匀,一天可达4-6次。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颜色比较淡,呈浅黄色,可成形,也可呈粘稠状,颗粒不太均匀,大便里有未被消化的奶瓣,一天1-2次。有的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也比较稀,次数比较多,色发绿,有时有些水分。 如果大便中水分很多,或便水分离,或大便呈稀绿色,或有较多粘液,或大便次数达10次以上,或有特殊的臭味,要意识到宝宝可能患了腹泻。如果宝宝精神好,除了大便不正常外,可只带大便到医院化验。宝宝腹泻如何处理我曾专门在朋友圈介绍过,有宝妈想了解的可以问我 宝宝便秘 宝宝便秘应该先考虑妈妈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采取的喂养方式是否正确,宝宝摄入的乳量是否充足,然后针对可能的原因进行纠正。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容易发生便秘,大便呈条状、球状,不粘尿布。如果因为配方奶宝宝发生便秘,首先要考虑换不同品牌的配方奶,同时增加喂水量。 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太会发生便秘,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发生便秘,妈妈首先要考虑奶量够不够,奶量

婴儿护理论文

婴儿护理论文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浅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儿科的护理风险防范意识越来越强。为此,护理工作过程中,具体存在哪些护理风险因素,以及导致护理风险的原因和现状,都需要细致详尽的进行分析。面对这些护理风险因素,从护理人员、医院和患儿家属,都应该采取什么防范措施,都一一做了分析。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护理人员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而儿科护理主要是患儿入院接受治疗所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导致患儿自身安全受到影响,比如意外带来的身体伤害、因医疗器材或者护士粗心导致的病情加重等。i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要全面的改善护理管理措施及提高安全意识,保证患儿能够正常恢复健康,让其家人安心。 首先,儿科的护理风险现状分析。在临床过程中,儿童天性好动,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会不自觉的触摸外界事物或者到处攀爬,不具备危险意识,无法自我保护,由此引发意外受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儿童住进医院之后,要经历病情观察阶段。源于病情情况的不同,观察时间长度迥异,可能会带来病情治疗延迟。或者实际护理过程中,由于药物问题致使儿童病情加重。还有一种,护理人员自身的问题,也存在着很多护理风险,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导致患儿的身体伤害。 其次,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儿科护理过程中,有很多带来风险的因素,比如医疗器材的运用、护士缺乏足够的专业和技能知识、护士与患儿家属之间沟通不顺畅,以及医院不够全面的感染意识等因素,都可能给患儿带来无可挽回的伤害。下面,对于护理风险因素一一进行分析: 1.在医疗器材方面使用抢救台时,没有设置合适的温度或感温探头没有贴近皮肤,这会使儿童烫伤;在蓝光箱内部没有安装温湿度计。而护士又没有及时巡查,找出存在的问题,也会带给患儿不良后果。因此,及时检查并清理医疗器材对保证患儿

新生儿大小便护理

新生儿大小便护理 一、新生儿大小便的状况 (一)大便 大多数婴儿出生后12小时开始排出粪便,即胎便。出生后第一天排出的完全是胎便,颜色通常是深绿色,棕黑色,呈黏糊状,没有臭味。接下来几天,粪便颜色逐渐变淡,一般在3—4天内胎便排尽,婴儿粪便转为黄色。 如果婴儿出生后24小时以后不见胎便排出,应报告医生,请其进行检查,看看有无肛门、有无腹部膨隆和包块等情况,以确定是否有消化道的先天异常。 (二)小便 多数婴儿出生后第一天就开始排尿,但尿量很少,全天尿量通常只有1030毫升;小便次数开始也不多,第一天只有2—3次;尿色开始较深,一般呈黄色,以后随着开始喂奶,婴儿摄入的水分逐渐增加,小便总量逐天增加,小便次数也逐渐增多,到出生后一周小便次数可增加到每天10—30次,小便颜色也慢慢变淡。 少数婴儿出生后刚排出的小便略带砖红色,这是由于尿酸盐沉积所致,属正常现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只需增加喂奶量,过几天即可逐渐消失。 (三)不同喂养方式的排便次数 1.母乳喂养婴儿的排便次数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后几周内,每天会有几次排便,有些在每次哺乳后都排便,通常是浅黄色面糊状或浓奶汤状。在1—3个月时排便次数慢慢减少,有的1天只排便1次,还有的需隔1天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对于这种情况,只要婴儿没有不适,就不必担心。母乳喂养的婴儿即使2—3天排便1次时,大便都应该是软的。 2.人工喂养婴儿的排便次数 人工喂养的婴儿每日可排便1—4次,并逐渐过渡到每天1—2次。作为母婴护理员,要注意婴儿大便的质地是否正常,如果大便的质地正常,排便的次数多少并不重要。 二、大小便后的清洁处理 新生儿不懂得控制大小便,屁股经常会沾上大小便,清洗时不仅要注意是否洗得干净,还要注意不要因为手力过重伤到婴儿。下面分男女婴来介绍大小便的清洁处理。 (一)女婴清洁的基本步骤 步骤1:解开纸尿裤,擦去肛门周围残余的粪便,用湿由纸或洁净的温湿毛巾擦洗小肚子各处,直至脐部。 步骤2:用一块干净的湿巾擦洗婴儿大腿根部所有皮肤褶皱,由上向下,由内向外擦。 步骤3:抬起婴儿的双腿,并把一只手指置于女婴双踝之间。接下来清洁其外阴部,注意由前往后擦洗,防止肛门处的细菌进入阴道和尿道。用干净的湿巾纸清洁肛门,然后清洁屁股及大腿,向里洗至肛门处。 步骤4:擦干双手,用纸巾抹干婴儿的屁股。如果患有红臀,可以先让婴儿光着屁股玩一会,使屁股干透,并在外阴部四周、阴唇及肛门、臀部等处擦上护臀膏。 (二)男婴清洁的基本步骤 步骤1:让婴儿平躺在床上,解开纸尿裤,男婴常常在此时撒尿,因此,解开纸尿裤后仍将尿布的前半片停留在阴茎处几秒钟,等他尿完。利用纸尿裤的吸水性,兜住尿液,以免弄湿和污染床垫。 步骤2:母婴护理员站在婴儿身体的右侧,先用左手抓住婴儿的两只脚踝向上拉起,一只手指置于其两踝之间,以免因两腿挤压得过紧造成婴儿疼痛不适。再用右手翻开纸尿裤,用相对洁净的纸尿裤内面擦去肛门周围残余的粪便,将纸尿裤前后两片折叠,暂时垫在屁股下面。然后,放下婴儿的两脚,用专门的湿巾纸或洁净的温湿毛巾擦洗屁股。 步骤3:先擦洗肚皮,直到脐部。再清洁大腿根部和外生殖器的皮肤褶皱,由里往外顺着擦拭。用干净的湿巾清洁睾丸及阴茎下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