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2+年套本技术经济学概论的复习重点

2012+年套本技术经济学概论的复习重点

2012+年套本技术经济学概论的复习重点
2012+年套本技术经济学概论的复习重点

2012年7月份套本技术经济学概论的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

总要求:掌握概念性的观点。

1、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技术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明显的经济目的性,没有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手段,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技术基础的经济发展。技术与经济的这种特性使得它们之间有着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

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都需要经济的支持,受到经济的制约。

综观世界、国家与企业的兴衰交替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一方面,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要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技术与经济这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联系,使任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经济问题。

2、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3、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一是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隹经济效果的方案;二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是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4、经济效果

是指实现技术方案的产出与投入比。所谓产出是指技术方案实施后的一切效果,包括可以用经济指标度量的和不能用经济指标度量的产品和服务。

5、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含义

第一层意思是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第二层意思是协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所以在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可能条件下的发展速度。

在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技术选择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惟一途径。技术创新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是技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6、工程师的使命

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高级建设人才,他们肩负着崇高的政治使命;作为一名工程师,在业务上又肩负着三项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与社会使命。

7、技术经济分析基本程序

首先要确定目标功能,这是建立方案的基础。第二,提出备选方案。一般来说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功能,必须提出很多方案。第三,方案评价。第四,选择最优方案。第五,方案实施。

第二章技术创新

国内外的无数事实得出了一个结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经济的持续增长来源于技术创新的持续活跃。

“创新”理论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他在他的成名之作《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中一开始就宣称: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不是均衡而是结构性变化。

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熊彼得把创新概括为以下五种形式:

(1)生产新的产品;

(2)引入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工艺过程;

(3)开辟新的市场;

(4)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供给来源;

(5)采用新的生产组织方法。

对于技术创新概念的理解需要强调几点:

第一,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关健是企业家。第二,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应用在生产中,应用在商业化的生产系统中,所以它是一个经济上的概念。第三,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创新特别是重大技术创新必定建立在重大科技突破上,建立在研究与开发工作基础上。第四,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超额潜在利润。

第三章经济评价基本要素

1、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

“成果与消耗之比”、“产出与投入之比”称为经济效果,而将经济效果中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称为经济效益。

反映产出的指标包括三方面:①数量指标,如产量、销量、销售收入、总产值、净产值等:②质量指标,如产品寿命、可靠性、精度、合格率、品种、优等品率等;③时间指标,如产品设计和制造周期、工程项目建设期、工程项目达产期等。

劳动消耗,包括技术方案消耗的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即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劳动消耗、劳动占用、间接劳动消耗三部分。

2、经济效果的表达方式

成果与耗费或产出与投入进行比较通常有三种表达方式:

(1)差额表示法

经济效果=成果—劳动耗费

如利润额、利税额、国民收入、净现值等

(2)比值表示法

经济效果=成果/劳动耗费

比如劳动生产率和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水平等。

(3)差额—比值表示法

这是一种用差额表示法与比值发示法相结合来表示经济效果大小的方法,表达式为:成果-劳动耗费

经济效果=劳动耗费

如成本利润率、投资利润率等。

3、现金流量

是指特定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是一个建设项目、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如年、半年、季等)现金的流入数量和流出数量的代数和。

4、现金流量图的三要素:时点、箭头、金额大小。

5、固定资产投资

是指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如: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

6、流动资产

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存货、应收款项和现金等。

7、项目总投资的构成

8、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随着资产损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

9、平均年限折旧法(直线折旧法)

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年折旧率=(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100%

10、双倍余额递减法

是以平均年限法确定的折旧率的双倍乘以固定资产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初账面净值,从而确定当期应提折旧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费=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即最后两年改用平均年限折旧法计算折旧。

11、年数总和法

是以固定资产原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作为计提折旧的基础,按照逐年递减的折旧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年数总和法的关键是每年都要确定一个不同的折旧率。其计算公式为:

%100?年数总和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年折旧率= (3—15)

21÷?)(折旧年限+年数总和=折旧年限

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3—16)

12、固定资产原值

一般为购置设备时一次性支付的费用,又称初始费用。它是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额、预备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等计算求得的。

13、经营成本

是在一定期间(通常为一年)内由于生产和销售产品及提供劳务而实际发生的现金支出。经营成本按下式计算: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财务费用 (3一17)

14、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指在一定产量变动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费用等。变动成本指总成本中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例如直接原材料、直接人工费、直接燃料和动力费及包装费等。

固定成本的特点是: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增加而变动,但就单位产品成本而言,其中的固定成本与产量的增减成反比,即产量增加时,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减少。

变动成本的特点是:其总额将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就单位产品成本而言,变动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15、某人拟从证券市场购买1年前发行的3年期年利率为14%(单利)、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面额为100元的国库券,若此人要求在余下的2年中获得12%的年利率(单利),问此人应该以多少的价格买入?

16、某人现在存款1 000元,年利率为10%,计息周期为半年,复利计息。问5年末存款金额为多少?

17、某债券是1年前发行的,面额为500元,年限5年,年利率10%,每年支付利息,到期

还本。因市场利率提高,现投资者要求在余下的4年中年收益率为8%,问该债券现在的价格为多少时,投资者才值得买入?

18、某企业1年前买了1万张面额为100元、年利率为10%(单利)、3年后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国库券;现在有一机会可购买年利率为12%、2年期、到期还本付息的无风险企业债券,该企业拟卖掉国库券购买介业债券。试问该企业可接受的国库券最低出售价格是多少?

19、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有三个:资金额大小、资金发生的时间和利率,它们构成现金流量的三要素。

第四章经济性评价基本方法

1、经济性评价方法分类

项目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方法包括确定性评价方法与不确定性评价方法两类(见表3—1)。对同一个项目必须同时进行确定性评价和不确定性评价。

若根据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则可将常用方法分为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见表3—1)。前者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者则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项目经济性评价指标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时间作为计量单位的时间型指标;第二类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价值型指标;第三类是反映资源利用效率的效率型指标。

2、投资回收期指标的优缺点

(1)优点

1.简单直观

投资回收期指标直观、简单,尤其是静态投资回收期,表明投资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收,便于为投资者衡量风险。投资者关心的是用较短的时间回收全部投资,减少投资风险。

2.反映项目风险

投资回收期越短,则该项目在未来时间所冒风险越小。

3.衡量资金的流动性

投资回收期越短,资金流动性越好;较快收回投资,则会较快补足营运资金,改善流动比率。

(2)缺点

投资回收期指标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反映投资回收期以后方案的情况,因而不能全面反映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真实的经济效果。不能考察整个项目的盈利性,在投资收回以后的收益往往容易被忽视。

3、净现值

方案的净现值(NPV),是指方案在寿命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CI—CO)t,按照一定的折现率i0折现到期初时的现值之和,其表达式为:

用净现值指标评价单个方案的准则是:若NPV≥O,则方案是经济合理的;若NPV<O,则方案应予否定。

净年值(NA V),它是通过资金等值计算,将项目的净现值分摊到寿命期内各年的等额年值。其表达式为:

由于(A/P,i0,n)>O,若NPV≥O,则NA V≥O,方案在经济效果上可以接受;若NPV<O,则NA V<O,方案在经济效果上应予否定。因此,净年值与净现值是等效评价指标。

4、内部收益率(IRR)

是指项目在计算期内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以IRR表示。内部收益率也可通过解下述方程求得:

计算求得的内部收益率IRR要与项目的基准收益率i。相比较:

(1)当IRR≥i0时,则表明项目的收益率已达到或超过基准收益率水平,项目可行;

(2)当IRR<i0时,则表明项目的收益率没有达到或超过基准收益率水平,项目不可行。

一般情况下,当IRR≥io时,NPV(i0)≥O;当IRR<i。时,NPV(i)<O。因此,对于单个方案的评价,内部收益率准则与净现值准则的评价结论是一致的,

5、互斥方案比选

指各方案之间具有排他性,在各方案当中只能选择一个。比如,同一地域的土地利用方案是互斥方案,是建居民住房,还是建写字楼等等,只能选择其中之一;厂址问题,也是互斥方案的选择问题;杭州新机场建在萧山、余杭,还是建德,只能选择其中之一;建设规模问题也是互斥方案的选择问题。

(1)寿命期相等的互斥方案比较选择

某公司有两个新产品生产方案A、D,如表4-7所示,但由于厂房所限,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新产品投入生产,试用NPV指标选择最优方案。基准收益率为12%。

某项目有方案A、B,均能满足同样的需要,但各方案的投资及年运营费用不同,如表4-8所示。试选择最优方案,基准折现率i0=15%。

(2)寿命期不相等的互斥方案比较选择

一般使用净年值法,较简单。

现有A、B两个互斥方案,各年的现金流量如图4-13所示,基准收益率为10%,试比选两方案的优劣。

第五章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法

是指在一定市场、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条件下,依据方案的成本与收益相平衡的原则,确定方案产量、成本与利润之间变化与平衡关系的方法。

当方案的收益与成本相等时(即盈利与亏损的转折点),就是盈亏平衡点(Break—even Point)。盈亏平衡分析就是要找出方案的盈亏平衡点。

根据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与产量(销量)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盈亏平衡分析可分为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是以下列基本假设条件为前提的:

(1)所采取的数据是投资方案在正常年份内所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的数据,这里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及其他因素。

(2)产品品种结构稳定,否则,随着产品品种结构变化,收益和成本会相应变化,从而使盈亏平衡点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难以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3)在盈亏平衡分析时,假定生产量等于销售量,即产销平衡。

2、盈亏平衡分析计算

盈亏平衡点可以通过图解法和代数计算法确定。

(1)图解法

将式(5-1)和式(5-2)表示在同—坐标图上,就可以得出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图如图5—1所示。

(2)代数法

根据盈亏平衡点的含义,当项目达到盈亏平衡状态时,总成本费用等于总销售收入,即:

结合式(5—1)、式(5—2),若以QE表示项目盈亏平衡点产量:

(3)某企业的生产线设计能力为年产100万件,单价450元,单位变动成本250元,年固定成本为8 000万元,年目标利润为700万元。试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并求销售量为50万件时的保本单价。

(4)某产品售价为750元/件,单位产品可变动成本为,500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10万元,按销售收入怔税的税率为20%。试分析;

(1)盈亏平衡点;

(2)年利润为5万元时的产量且经营安全率;

(3)售价降低10%时的盈亏平衡点;

3、敏感性分析法

是分析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变化一定幅度时(或者变化到何种幅度),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或者改变对方案的选择),而把不确定性因素当中对方案经济效果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称之为敏感性因素。

敏感性分析可以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假定只有

一个不确定性因素发生变化,其他因素不变;多因素敏捣性分析则是在不确定性因素两个或多个同时变化时,分析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

临界点表明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达到最低要求所允许的最大变化幅度。

第六章设备更新与租赁的经济分析

1、有形损耗(又称物理损耗)

设备的有形磨损主要是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发生的实体损耗,又称物质磨损,一般情况下通过外表就能测量察觉。它通常表现为:

(1)零部件原始尺寸的改变,甚至其形状发生改变;

(2)公差配合性质的改变,以及精度的降低;

(3)零部件的损坏。

2、无形损耗(又称精神损耗)

由于社会经济技术环境发生变化所导致的设备价值的下降与性能相对降低,称为设备的无形磨损。它是由于非使用和非自然力作用所引起的资产价值的下种损失。包含三个方面:

(1)设备的技术结构和性能并没有变化,但由于设备制造上制造工艺不断改进,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使得生产相同机器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减少,因而使原来购买的设备价值相应贬值了。

(2)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出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相对陈旧落后,其经济效益相对降低而发生贬值。

(3)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如竞争的加剧、经济衰退、市场对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减少,

导致资产产生的效益下降,而造成机器设备的损失。

通常把前两种无形损耗称为功能性损耗,第三种无形损耗称为经济性损耗。设备的综合损耗是指同时存在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设备的补偿方式有大修理、现代化改造和更新三种形式。

3、设备寿命

自然寿命,又称物理寿命,即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直到不能继续使用所延续的时间。通过保养可以适当延长设备的自然寿命,但不能从根本上避免设备的磨损。

技术寿命,指设备在开始使用后持续地能够满足使用者需要功能的时间,具体来说即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的时间。它主要是与无形磨损直接联系的。

折旧寿命,指根据财会制度,按规定的设备耐用年数,将设备的原值通过折旧的形式转入产品成本,自到使设备净值接近于零的全部时间。它土要与设备折旧提取的方法有关。

经济寿命,是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设备因继续使用不经济而被更新的时间。或指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等值年成本最低(或年盈利最高)的使用年限

4.设备租赁与更新的比选

重要。

第七章 价值工程

1、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 ,简写VE),也可称为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简写V A)。 是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价值工程涉及到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等三个基本要素。

价值工程中所述的价值,是指对象(产品或作业)具有的必要功能与取得该功能的总成本的比值,即效用(或功能)与费用之比。它是对研究对象的功能和成本进行的一种综合评价。其表达式为:

价值(V)=)成本(达到该功能的寿命周期)

有的必要功能(对象(产品或作业)具C F

2、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的五种主要途径

(1)成本不变,功能提高(符号:C →,F ↑);

(2)功能不变,成本下降(符号:C ↓,F →);

(3)成本略有增加,功能大幅度提高(符号:C ↑,F ↑↑);

(4)功能略有下降,成本大幅度下降(符号:F↓,C↓↓);

(5)成本降低,功能提高(符号:C↓,F↑)

3、功能

是指产品的某种属性,是产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能力和程度。产品的功能实质上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任何一种产品的基础。

4、寿命周期成本

是指产品或作业在寿命期内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它不仅包括产品研制成本、生产成本和生产后的储存、流通、销售的全部费用,还包括整个使用过程中的赞用和残值。

5、价值工程的特点

价值工程是一种以提高产品和作业价值为目标的管理技术,它具有以下特点:

(1)价值工程强调产品的功能,重点放在对产品功能的研究上。

(2)价值工程将确保功能和降低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来考虑,以便创造出总体价值量高的产品。

(3)价值工程强调不断改革和创新,开拓新构思和新途径,获得新方案,创造新功能载体,从而简化产品结构,节约原材料,提高产品的技术经济效益。

(4)价值工程要求将功能定量化,即将功能转化为能够与成本直接相比的货币值。

(5)价值工程是以集体的智慧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因为,提高产品价值涉及产品的设计、制造、采购和销售等过程。为此必须集中人才,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各方面、各环节人员的积极性,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

6、价值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可以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

(2)可延长产品市场寿命期

(3)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4)可促进技术与经济相结合、软技术与硬技术相结合

7、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选择

(1)从需求的必要性看:①应选择对国计民生影响大的产品:②需求量大的产品;③正在研制即将投入市场的产品;④用户意见大,质量、功能急需改进的产品;⑤市场竞争激烈的产品;⑥成本高、利润少的产品;①需要扩大用户、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

(2)从发展潜力看:①结构复杂、造型不好的产品;②工艺落后、手工劳动多的产品;③原材料品种复杂、互换材料较多的产品;④价值高、体积大、工序多、废品率高的产品组件。

8、价值工程用户情报的收集

了解用户性质、经济承受能力、消费偏好、使用目的、使用环境,这是产品改进和生产的前提。

第八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1、可行性研究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一种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寻求使投资项目达到最好经济效益的综合研究方法。它的任务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在投资前期全面、系统地论证其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做出对项目可行或不可行的评价。

2、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投资决策的依据;

(2)申请贷款、筹集资金的依据;

(3)编制设计和进行建设工作的依据;

(4)作为环保部门审查依据和向政府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

(5)签订有关合同、协议的依据;

(6)作为建设工程的基础资料;

(7)作为企业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定员、职工培训工作安排的依据。

3、可行性研究各阶段的估算精度

机会研究(投资机会鉴定)±30%、初步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20%、详细可行性研究(最终研究、或称可行性研究)±10%、评价和决策±10%。

4、项目的规模

是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集中程度。衡量项目规模的大小有多种指标,如生产能力、投资额、所需人数等。在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中,评价项目规模的指标主要是生产能力。

所谓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生产规模多大时才能够达到成本最小、利润最大,投资也相对最小的经济要求。

起始经济规模的一种概念是指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生产规模。由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很难确定,因此很难实际操作。另一种概念是指能获得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的生产规模。其本意是,作为一个企业起码应该获取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最佳经济规模是指企业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时的生产规模。常用的求取方法有:①成本函数—

统计估计法。②适者生存法。③工程技术法。

5、生产规模及其制约因素

6、筹资渠道

建设项目各种资金来源总体上看可以划分股权资金和债务资金两类。股权资金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企业的保留盈余资金;债务资金包括发行债券、借款、租赁融资等。

7、制约筹资决策的主要因素

企业筹资除受宏观经济、政策、法律以及行业特点等因素影响外,还受企业或项目自身因素的影响。1.拟建项目的规模;2.拟建项目的建设速度;3.控制权;4.资金结构;5.资金成本。

8、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动态性。(2)预测性。(3)全过程性。(4)可比性。

9、财务盈利性分析包括:(1)财务内部收益率;(2)投资回收期(TP);(3)财务净现值;(4)投资利润率;(5)投资利税率。

10、清偿能力分析包括:(1)借款偿还期。(2)资产负债比率。(3)流动比率。(4)速动比率。

创汇、节汇项目应进行外汇效果分析,计算财务外汇净现植、换汇成本及节汇成本等。

11、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

(1)评估的角度不同

(2)效益与费用的构成及范围不同

(3)采用的参数不同

(4)评估的方法不同

第九章项目可持续发展和后评价研究

1、环境保护经济政策

(1)总量控制与排污权贸易

(2)排污收费

(3)财政补贴

(4)绿色税收

2、社会评价的一般步骤

第一,项目社会状况描述,包括社会背景、利益相关者、社会描述常用指标体系;第二,分

析社会影响,包括项目构建所需数据清单,设计访谈问卷,查询当地有关资料,访淡利益相关者;第三,社会影响评价,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析评估项目的正面、负面、潜在影响;第四,政策建议。

3、社会评价的内容

(1)社会影响分析

(2)相互适应性分析

(3)社会风险分析

(4)公众参与分析

4、后评价可行性研究的区别

(1)在建设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不同

(2)评价的依据不同

(3)评价的内容不同

(4)在决策中的作用不同

计算题重点

第二章第六节全部

第三章全部

第六章价值系数

第七章设备折旧、更新、租赁计算。

2012+年套本技术经济学概论的复习重点

2012年7月份套本技术经济学概论的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 总要求:掌握概念性的观点。 1、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技术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明显的经济目的性,没有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手段,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技术基础的经济发展。技术与经济的这种特性使得它们之间有着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 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都需要经济的支持,受到经济的制约。 综观世界、国家与企业的兴衰交替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一方面,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要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技术与经济这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联系,使任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经济问题。 2、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3、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一是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隹经济效果的方案;二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是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4、经济效果 是指实现技术方案的产出与投入比。所谓产出是指技术方案实施后的一切效果,包括可以用经济指标度量的和不能用经济指标度量的产品和服务。 5、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含义 第一层意思是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第二层意思是协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所以在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可能条件下的发展速度。

技术经济学习题解答..

技术经济习题参考解法: 第二章 5、某企业1996年生产A产品1万件,生产成本150万元,当年销售8000件,销售单价220元/件,全年发生管理费用10万元,财务费用6万元,销售费用为销售收入的3%,若销售税金及附加相当于销售收入的5%,所得税率为33%,企业无其它收入,求该企业1996年的利润总额、税后利润是多少? 150万 ⑴销售利润=800×220- ————×8000-8000×220×5%-100000-60000-8000×220×3% 1万 =259200=25.92万元 ⑵利润总额=销售利润-0=259200 ⑶税后利润=销售利润-应交所得税 =259200×(1-33%) =173664 =17.37(万元) 6、图2-10中,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后,总现金流出等于总现金流入。试利用各种资金等值计算系数,用已知项表示未知项。 (1)已知A1,A2,P1,i,求P2; (2)已知P1,P2,A1,i,求A2; (3)已知P1,P2,A2,i,求A1; ⑴已知A1,A2,P1,i,求P2=? P2=A2(P/A,i,5)+A1(F/A,i,4)(F/P,i,1)-P1(F/P,i,5) ⑵已知P1,P2,A1,i,求A2=? A2= P1(F/P,i,5)+P2-A1(F/A,i,4)(F/P,i,1)(A/P,i,5) ⑶已知P1,P2,A2,i,求A1 A1= P1+P2(P/F,i,5)-A2(P/A,i,5)(P/F,i,5)(A/P,i,4) 7、某企业一年前买了1万张面额为100元、年利率为10%(单利)、3年后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国库券。现在有一机

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

1、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边际成本: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最低。 边际成本: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生产时所增加的成本。 2机会成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益时放弃的其他可能的最大收益,或生产要素用于某一种用途而放弃其他用途而付出的代价。 3固定资产:指用于建设和购置固定资产所投入的资金,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4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无法得到补偿的资本,沉没成本一旦形成便无法避免 5流动资产:指项目在投产前预先垫付,在投产后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资金,其流动性很大,周转期很短外,是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时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产。 6可变成本:产品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7*净现值:项目寿命期内发生的现金流量的总现值。 净现值:项目寿命期间=内每年发生的现金流量按一定的利率折算到建设期初的现值累加值。 净现值:现金流量的流入与流出的现值总和 8现金流量:一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出量和现金流入量。9利息:指占用资金(或放弃使用资金)所付(或所得到)的代价,是占用资金者支付给放弃使用资金者的超过本金部分 10 投资:是人们一种有目的得经济行为,即是以一定的资源投入,以获得所期望的报酬 投资:人们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以一定的资源投入某项计划,以获得所期望的报酬。 11税金:国家依据法律向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财政资金。12现金:企业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在短期内能够兑现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等等 13影子价格:商品或生产要素可用量的任何边际改变对国民经济收入增长的贡献值。 14内部收益率:净现值为0时的折现率,在函数图象上是NPV曲线与横坐标交点处对应的折现率。 15敏感性分析:研究建设项目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项目经济效益发生的相应变化,以判断这些因素对项目经济目标的影响程度。 16互斥型方案:各方案之间具有排他性,在各方案中只能选择一个。17独立方案:指作为评价对象的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不具有相关性,且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的决策。

技术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技术经济学 第一章 技术经济活动的四大要素:活动主体、活动目标、实施活动的环境、活动的后果。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经济效果原理、预见性原理、可比性原理、全局性原理、适用性原理。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确定目标、系统分析、穷举方案、评价方案、决策。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一节现金流量及分类 1.现金流量及定义 定义:特定经济系统在某一时点发生了使用权或所有权专一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数量。 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①投资利润 ②率通货膨胀率 ③风险因素 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意义: 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在不同时间点上对投资项目所投入的资金和获得的收益,它们的价值是不同的,为了获得经济效果的正确评价,就必须把不同时间点的资金换算成同一时点上的资金,然后在相同的时间基础上进行比较。 2.现金流量图:大小、方向、时点。 3.影响现金流量的经济活动:投资、筹资、经营。 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就是实际发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所构成的资金运动。现金流量=(年销售收入—销售成本)X(1—税率)+年折旧费 利息: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放弃使用资金所获得的补偿)。 利率:在一个计息周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与借贷资金之比。 单利:仅以本金计算利息,所支付的利息与占用资金的时间、本金、利率成正比。复利:用本金和前期累计利息总额之和进行计息。 第三节资金的时间价值

1. 定义:利率大于0时,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本质:资金作为生产要素,再生产、交换、流通和分配的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2.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在规定的最小计息周期数的计息利率。 名义利率:利息期的实际利率与计息期此说的乘积 11-??? ? ??+=m eff m r i 第四节 等值 资金等值有两点值得注意: ① 等值是以特定的利率为前提②在利率相同的情况下, 资金等值与资金数量、资金发生时间、利率三个因素所有关。 第三章 经济评价方法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添祖)习题答案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 添祖)习题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2)。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倍以上,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落后—再开发(引进)--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2、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技术经济学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2)。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倍以上,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落后—再开发(引进)--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2、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种类: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入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工艺过程;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料获半制成品的供应来源;⑤采用新的生产组织方法。

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

1.设备磨损的分类。有形磨损:设备使用受力的作用,从零部件到整个设备受到摩擦、冲击、震动或疲劳,使设备的实体受到损伤,这种磨损称为第一种有形磨损;第二种有形磨损:设备在闲置中受到自然力的作用产生锈蚀,或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保养而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产生物质磨损。无形磨损: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其他经济性原因而造成的机器设备的非实体性磨损。它是由于非使用和非自然力作用所引起的资产机制的一种损失。综合磨损:是指同时存在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大修理、现代化改造、更新。 2.内部收益率:是净现值法的补充,它求出的是项目实际能达到的投资效率水平(即内部收益率),而且不用事先给定基准收益率。 外部收益率:实际上是对内部收益率的一种修正,计算外部收益率也是假定项目生命期内所获得的净收益全部用于再投资,所不同的是假定再投资的收益率等于基准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的意义主要是:内部收益率是项目投资的盈利率,反映了投资的使用效率。 内部收益率是由项目现金流量决定,由内生决定的。内部收益率反映了项目偿付未被回收投资的能力。假定已回收用于再投资的收益率等于内部收益率。 外部收益率是使一个投资方案原投资额的终值与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计算的终值之和相等时的收益率。外部收益率既是按统一的收益率计算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形成的增值,又可避免非常规方案的多个内部收益率问题,可弥补上述内部收益率指标的不足。 3. 技术方案之间的相互关系:1独立方案。指各个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不具有相关性,且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都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2互斥方案。指各方案之间具排他性,在一组方案中只能选择一个,其余方案必须放弃。3相关方案。在一组方案中,如果接受或拒绝某一方案,会导致其他方案现金流量的变化,或者接受或拒绝某一方案会影响其他方案的接受或拒绝,我们称这些方案是相关方案。4混合方案。在一组方案中,有些具有独立关系,有些具有互斥关系,这组方案称为混合方案。 4.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1)技术与经济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统一体。(2)技术与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3)技术与经济之间相互矛盾、对立、限制和排斥。 5. 风险决策的条件与原则。条件:1、存在着决策人希望达到的目标(如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2、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可供选择3、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以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如不同的市场条件或其他经营条件)4、可以计算出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损益值指对损失或收益的度量结果,在经济决策中即为经济效果指标)5、在可能出现的不同自然状态中,决策者不能肯定未来将出现哪种状态,但能确定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原则:1、优势原则:在A于B两个备选方案中,如果不论在什么状态下A总是优于B,则可以认定A相对于B是优势方案,或者B相对于A是劣势方案。应用优势原则一般不能决定最佳方案,但能减少备选方案的数目,缩小决策范围。2、期望值原则:指根据各备选方案损益值的期望值大小进行决策。如果损益值用费用表示,应选择期望值最小的方案;如果损益值用收益表示,则应选择期望值最大的方案。 3、最小方差原则:由于方差越大,实际发生的方案损益值偏离其期望值的可能性越大,从而方案的风险也越大,所以有时人们倾向于选择损益值方差较小的方案,这就是最小方差原则。 4、最大可能原则:在风险决策中,如果一种状态发生的概率显著大于其他状态,那么就把这种状态视作肯定状态,根据这种状态下各方案损益值的大小进行决策,而置其余状态于不顾,这就是最大可能原则。实际是把风险决策问题化为确定性决策问题求解。 5、满意原则:定出一个足够满意的目标值,将各备选方案在不同状态下的损益值与此目标值相比较,损益值优于或等于此满意目标值的概率最大的方案即为当选方案。方法:矩阵法、决策树法 6.敏感性分析:通过测定一个或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决策评价指标的变化幅度,了解各种因素变化对实现预期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化时投资方案的承受能力做出判断。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步骤与内容如下:1、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因素,并设定这些因素的变动范围。2、确定分析指标(净现值、净年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3、计算各不确定因素4、确定敏感因素,对方案的风险情况做出判断。 7.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2.持续经营: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无限期的延续下去,是针对非持续经营而言的。3.会计分期: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的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会计信息。4.货币计量: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总体性要求: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3)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4)会计修正性惯例的要求: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8. 机会成本:指将有限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高收益。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已经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 9.综述技术经济的评价方法。一、确定性分析方法。 1、时间型经济评价方法。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评价法:采用方案评价的静态指标,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对项目或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动态回收期法: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基础上的投资回收期法。 2、价值型经济评价方法。包括净现值与净年值、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等,以及寿命期不等时的价值型经济评价方法。 3、效率型经济评价方法:包括内部收益率法、外部收益率法、费用—效益比法和净现值率等指标。内部收益率法:是净现值法的补充,它求出的是项目实际能达到的投资效率水平(即内部收益率),而且不用事先给定基准收益率。外部收益率法:实际上是对内部收益率的一种修正,计算外部收益率也是假定项目生命期内所获得的净收益全部用于再投资,所不同的是假定再投资的收益率等于基准收益率。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1、盈亏平衡分析:找出项目盈利与亏损的临界点,以判断投资方案对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承受能力,为决策提供依据。2、敏感性分析:是通过测定一个或多个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决策评价指标的变化幅度,了解各种因素的变化对于实现预期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化时投资方案承受能力作出判断。3、概率分析:是通过研究各种不确定因素发生不同幅度变动的概率分布及其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对方案的净现金流量及经济效果指标作出某种概率描述,从而对方案的风险情况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10.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一、两种评价的角度和基本出发点不同,财务评价是站在项目的层次上,从项目的经营者、投资者、未来的债权人角度,分析项目在财务上能够生存的可能性,分析各方的实际收益或损失,分析投资或贷款的风险及收益;国名经济评价则是站在国家和地区的层次上,从全社会的角度分析评价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费用和效益;二、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项目的费用和效益的含义和范围划分不同。三、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所使用价格体系不同,财务评价使用预测的财务收支价格,国民经济评价则使用一套专用的影子价格体系;四、财务评价有两个方面,一是盈利性分析,二是清偿能力分析,也就是分析项目财务收支预算的松紧程度和项目借款偿还能力,而国民经济评价则仅仅只有盈利性分析,即只有经济效率的分析,没有清偿能力的分析。联系: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之间的联系是很密切的,在很多情况下,国民经济评价是在财务评价基础上进行。 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的区别(1)评估的角度不同。财务评价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评价项目的盈利能力及借款偿还能力;国民经济评价是站在国家整体角度,评价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2)效益与费用的构成及范围不同。财务评价采用直接收益与直接成本,可计量;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直接或间接收益与成本。(3)采用的参数不同。财务评价采用现行市场价格、行业基准收益率、官方汇率;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4)评估方法不同。财务评价采用盈亏分析法,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综合分析法。(5)决策依据不同。财务评价为企业决策依据,国民经济评价为国家决策依据。 11.简述可行性研究的含义及作用:可行性研究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一门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寻求使投资项目达到最好经济效益的综合研究方法。它的任务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在投资前期全面、系统地论证该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做出对项目可行或不可行的评价。可行性研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评价和决策。作用:提高了决策的成功率;提高投资效益;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12.价值工程的概念及基本要素:价值工程也称价值分析、功能成本分析,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3分)价值工程涉及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等三个要素。 价值工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推动作用: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延长产品市场寿命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软技术与硬技术结合。 价值工程的特点:(1)价值工程强调产品的功能,因此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产品的功能研究上。(2)价值工程将确保功能和降低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来考虑,以便创造出总体价值最高的产品。(3)价值工程强调不断改革和创新,开拓新思路和新途径,获得新方案,创造新功能载体,从而简化产品结构,节约原材料,提高产品的技术经济效益。(4)价值工程要求将功能定量化,即将功能转化为能够与成本直接相比的货币值。(5)价值工程是以集体的智慧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技术经济学期末考试资料试题重点

技术经济学 一.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1)技术与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2)技术与经济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交换活动中始终并存,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3)技术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明显的经济目的性,没有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技术是没 有生命力的。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都需要经济的支持,受到经济的制约;但同时,技术的突 破将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5)技术与经济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经济效益 经济效果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成果和劳动消耗的比较,而将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称为经济效益。 理解经济效果必须注意: 1)成果和劳动消耗相比较是理解经济效果的本质所在; 2)技术方案实施后的效果有正负之分; 3)经济效果概念中的劳动消耗有三部分组成,包括技术方案消耗的全部人力物力财 力,即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劳动消耗,劳动占用,间接劳动消耗三部分。 三.经济效果的表示 1)差额表示法 这是一种成果与劳动消耗之差表示经济效果大小的方法,表达式为: 经济效果=成果-劳动消耗 这种方法要求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必须是相同计量单位,其差额大于零是技术方案可行的经济界限。 2)比值表示法 这是一种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表示经济效果大小的方法,表达式为: 经济效果=成果/劳动消耗 比值法的特点是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计量单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当计量单位相同时,比值大于1是技术方案可行的经济界限。

3)差额-比值表示法 这是一种用差额表示法与比值表示法相结合来表示经济效果大小的方法,其表达式为 经济效果=劳动消耗 劳动消耗成果 附:经济效果的分类:企业/国民经济效果;直接/间接经济效果;有形/无形经济效果 四. 成本的划分 总成本费用也称会计成本,是会计记录在企业账册上的客观的和有形的支出,由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组成。 (二)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又称经济成本或择一成本,它是指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益时而放弃的其他可能的最大收益。或者说它是指生产要素用于某一用途而放弃其他用途时所付出的代价。 机会成本产生的概念源于‘资源是稀缺的’这样一个事实,它将以各种方式影响技术方案的现金流量。 (三)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之和。 隐形成本是指企业自有的资源实际上已经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但在形式上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成本。

技术经济学重点公式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投资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帐款 生产成本=直接原材料+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资+其它直接支出+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工程系数法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系数×根据通常经验估算的设备总价值 按比例投资估算法 建设总投资=主要设备或主要生产车间投资÷占建设总投资的比例 折旧 固定资产净残值 如不好计算,可取原值的3~5%。 (1)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2)工作量法 一、按行驶里程计算 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里程 年折旧额=单位里程折旧额×年行驶里程 二、按工作小时计算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工作小时 年折旧额=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年工作小时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 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2×年初固定资产净值/ 折旧年限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注意:从折旧年限到期前二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均值)。 即:最后两年折旧额=(年初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 2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2×尚可使用年限]/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 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数量×产品单价 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第三章

技术经济学概论概念辨析与简答(期末考试)

概念辨析 1、科学与技术 科学:科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的结晶。它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技术:广义:科学知识、技术能力和物质手段等要素结合起来所形成的能改造自然的运动系统,是知识、能力和物质在解决特定问题中体现出的有机整体。 狭义:技术的表现形态。狭义技术是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活动中,根据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创造出的各种手段、技巧。 区别:①内容差别。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属性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技术则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世界的手段、方法、技能等。②任务差别。科学的任务是认识客观世界,回答客观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等问题;而技术的主要任务是改造客观世界,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③作用差别。技术是科学和生产的中介,科学的研究成果必须经过向技术层次的转化,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技术是现实产生力。 2、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 经济效果:人们在使用技术的社会实践中效果与费用及损失的比较。它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劳动耗费转化为劳动成果的程度。经济效益:指社会实践活动中,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与所取得的被市场所认可或接受的有用效果的比较。通常指盈利或亏损。 区别:①概念和内涵不同。经济效果强调的是有用的生产效果,而经济效益强调的是为市场认可或接受的有用效果。②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只要投入的劳动没有完全报废,总会有一定的产品产出,总会有经济效果,但不一有经济效益。③经济效果强调经济效率,而经济效益强调市场的认同度,它涉及市场、流通、分配等许多领域。 联系:经济效果是经济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是经济效果的延伸与扩张。有经济效益一定有经济效果,但有经济效果不一定有经济效益。 3、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年利率的计息周期等于计算周期。 名义利率:年利率的计息周期不等于等于计算周期。 两者关系: 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等,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4、影子价格与商品价格 (1)影子价格:影子价格是稀缺资源的边际价值。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价格。 (2)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3)影子价格与商品价格联系相同点:影子价格和商品价格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生产资源的供求关系。 (4不同点:①影子价格是稀缺资源的边际价值,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 资源所引起的收益的改变量,反映的是资源最优利用的经济效果,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②所有的生产资源(资金、劳动力、劳动产品等)都依据一定的约束条件而具有影子价格,但生产资源并不一定具有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产生的条件是:只有劳动产品作为商品是,才有商品价格;③某一生产资源发生剩余时,影子价格为零,商品的价格一般都大于

技术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技术经济的含义: 经济是指“节约”或“节省”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 2.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经济的发展为技术进步提供了物质保障,技术和经济之间是协调发展的 第二章经济性评价的基本要素 1.经济效果的概念: 经济活动过程中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称为经济效果 (1)将技术方案获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联系起来进行比较 (2)技术方案实施之后的劳动成果必须是有效的 (3)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劳动耗费是指消耗的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 2.经济效果分类: (1)根据分析的角度不同分为企业经济效果和国民经济效果 (2)根据受益者的不同分为直接经济效果和间接经济效果 (3)根据能否用货币计量分为有形经济效果和无形经济效果 3.经济效果的表达方式: (1)差额表示法:经济效果=劳动成果-劳动耗费 (2)比值表示法:经济效果=劳动成果/ 劳动耗费 (3)差额比值表示法:(劳动成果-劳动耗费)/ 劳动耗费 4.提升经济效果的途径: (1)保持劳动成果不变,降低劳动耗费 (2)保持劳动耗费不变,增加劳动成果 (3)劳动成果和劳动消费同时增加 (4)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同时降低 (5)劳动成果增加,劳动耗费降低 5.投资的概念和构成: 项目从筹建开始到全部建设投产为止,整个过程发生的费用的总和,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建设起贷款利息及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四个方面 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类比估算法:单位生产能力投资估算法:Y=(Yo / Xo )X Pf Y=拟建项目的投资额 X=拟建项目的生存能力 Yo=同类项目的投资额 Xo=同类项目的生存能力 Pf=物价修正系数

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整理(仅供参考)

第一章:绪论 1.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概念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农业产业领域内技术政策、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的应用与其经济效果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科。“农业”,指生产农副产品的整个产业部门,包括产前、产中、产后部门。“技术”,指农业技术政策、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经济”,指技术应用的经济效益,表述为:在同等的劳动耗费下,能够取得最大使用价值,或在取得同等效果的条件下,能够争取最小劳动耗费。 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 1.经济效果与技术效果 (1)区别:经济效果:劳动效果和劳动消耗量的比较,着重从成本角度分析投入与产出。技术效果: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表现为技术性能满足生产要求的程度,以及最终产生的某项生产成果。强调在技术上达到目的,也用技术可行性来表示。 (2)关系:①一致性:经济方面的需要是技术进步的动力和方向;技术方面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和手段。②矛盾性:1)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2)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的效益性之间的矛盾。3)技术上的可能与经济上的需要之间的矛盾。 (3)启示: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基本准则:把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统一起来。 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概念及其特点 概念: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物质技术因素实施所发生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同生产成果之间的比例关系。 特点:1)相关性:农业生产的各种技术措施之间有强烈的相关性2)持续性:从生物技术的角度来看,都有技术后效效果3)综合性: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必须同时具备各种各样的生活条件4)多样性:农业技术有多功能性,具有直接经济效果、生态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5)不稳定性: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地域性和季节性等可变因素多6)极限性:技术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3.农业技术经济效果临界 概念:农业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农业项目建设等经济活动中取得效益的临界值,代表着某项农业技术能带来经济上好处的起码经济界限,低于这个界限,表明没有增加社会财富。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临界值:在经济上能否取得收益的数量界限。当具体数值表明产出>投入时,才能获得经济效果。表达式如下: 经济效果临界=(所得-所费)或(产出-投入)≥0 或经济效果临界=(所得÷所费)或(产出÷投入)≥1 多方案时以被选择方案的机会成本来确定经济临界,表达式为: 经济效果临界=被选择方案的经济效果-机会成本≥0 4.生产力系统的三大规律

技术经济学重点公式

技术经济学重点公式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投资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帐款 生产成本=直接原材料+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资+其它直接支出+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工程系数法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系数×根据通常经验估算的设备总价值 按比例投资估算法 建设总投资=主要设备或主要生产车间投资÷占建设总投资的比例 折旧 固定资产净残值 如不好计算,可取原值的3~5%。 (1)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2)工作量法 一、按行驶里程计算 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里程 年折旧额=单位里程折旧额×年行驶里程 二、按工作小时计算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工作小时 年折旧额=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年工作小时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2×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折旧年限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注意:从折旧年限到期前二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均值)。 即:最后两年折旧额=(年初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2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2×尚可使用年限]/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 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答案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 习题答案 第二章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 1、下列哪些指标属于经济效果指标? 投资、资金利润率、销售收入、劳动生产率、利率、物资消耗定额 答:资金利润率、利率。 2、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成本投资的主要区别? 答: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都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二者的区别在于:(1)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果形成劳动手段,对企业未来的生产有着决定性影响,而流动资产投资的结果是劳动对象,而且流动资产投资的数量其结构是由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及结构所决定的。(2)固定资产投资从项目动工上马到建成交付使用,常常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在这期间,只投入,不产出,投入的资金好像被冻结。而流动资产投资,一半时间较短,只要流动资产投资的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适应,产品适销对路,流动资产投资可很快收回。 3、什么是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沉没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试举例说明 答: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沉没成本都是投资决策过程中常用到的一些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指由于将有限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并非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由于方案决策时所产生的观念上的成本,对决策非常重要。例如:某企业有一台多用机床,将其出租则获得7000元的年净收益,自用则获得6000元的年净收益。若采用出租方案,则机会成本为自用方案的年净收益6000元;若采用自用方案,则机会成本为出租方案的年净收益7000元。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显性成本是企业所发生的看得见的实际成本,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设备、劳动力支付借款利息等;隐性成本是企业的自有资源,是实际上已投入,但形式上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成本,例如:某人利用自己的地产和建筑物开了一个企业,那么此人就放弃了向别的厂商出租土地和房子的租金收入,也放弃了受雇于别的企业而可赚得的工资,这就是隐性成本。 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已经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对决策没有影响。例如:某企业一个月前以3300元/吨的购入价格钢材5000吨,而现在钢材价格已降为3000元/吨,则企业在决策是否出售这批钢材时,则不应受3300元/吨购入价格这一沉没成本的影响。 4、增值税、资源税、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什么? 答: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生产、流通和加工、修理修配等各种环节的增值额。 资源税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对我境内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5、企业1996年生产A产品1万件,生产成本150万件,当年销售8000件,销售单价200元每件,全年发生管理费用10万元,财务费用6万元,销售费用为销售收入的3%。若销售税金及附加相当于销售收入的5%,所得税率为33%,企业无其他收入,求该企业1996年的利润总额、税后利润是多少? 答: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20*8000-1500000*8000/10000-100000-60000-8000*220*(3%+5%) =560000-160000-140800 =25.92(元)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版)2

技术经济学: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技术结合的应用性科学 1、技术的概念: 1)狭义:①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技能,是知识与经验的集中体现。 ②劳动工具的总称,如企业的装备水平等,其代表性很强(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广义: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以及具有一定经验、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即生产力的三要素。但是技术并非三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三者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成的整体。(劳动手段与知识的总和) 2、经济的涵义:节约和效益的意思 1)“经邦济世”,“经国济民”,治理国家的意思 2)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比如经济结构、经济基础中的经济就是这一种含义; 3)是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全过程,它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过程;也就是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中的部门经济。比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中的经济的含义; 4)是指节约。这里的节约主要是指资源利用的合理性问题,如合理利用时间、充分利用原材料等。 技术经济中的经济主要是指节约。在生产过程中劳动的占有量和劳动消耗量的节约。即通常我们所说的,这样做比较经济,这种经济主要指节约或低成本、高的收益。 3、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1)是人类社会进行再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2)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既有统一的方面,也有矛盾的方面 统一的方面:

①技术的发展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②一般地,是否是先进技术取决于它是否有较高的经济效果 3)矛盾的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技术和经济又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比如,有的技术本来是先进的,但是在某些地区、某种条件下采用时经济效益并不好;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条件不同,有些先进技术也不易采用等等。4)总之。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的,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的,任何技术的应用,都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要因地、因时处理好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4、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技术项目的经济性 三要素:技术、经济、计量 5、技术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综合性与系统性?实用性?定量性?比较选优性?预见性 6、技术经济学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应用 (1)学科本身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 (2)应用。不同技术项目(方案)的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技术活动的经济投资决策与分析) 核心基本理论:经济效果原理 第二章: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基本要素 1、经济效果原理:经济效果(益)的概念、表达式 概念:所谓经济效益(效果),就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或者说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较。 表达式

技术经济学概论

技术经济学概论 1、技术与经济的关系(选择):即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 (技术与经济有内在、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技术(手段)?经济(目的、出发点) 2、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研究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领域的经济现象和规律,即在一定社会、自然环境条件下,技术与经济如何协调发展、最佳结合,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体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理念) 3、技术创新的主题(简答)(无) 4、机会成本的名词解释: 指由于将有限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并非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由于方案决策时所产生的观念上的成本,对决策非常重要。 5、资金时间价值名词解释:指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它也可被看成是资金的使用成本。资金不会自动随时间变化而增值,只有在投资过程中才会有收益,所以这个时间价值一般用无风险的投资收益率来代替,因为理性个体不会将资金闲置不用。它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价值的变化,变化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原有的资金时间价值。只有和劳动结合才有意义,不同于通货膨胀。 6、资金等值概念:是指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后,不同时点上数额不等的资金在一定利率条件下具有相等的价值。 (收益率可能改成10%) 7、某人从25岁起参加工作至59岁,每年存入养老金5000元,若利率为6%,则他在60~74岁间每年可以等额领到多少钱? 答:他在60岁-74岁之间每年可以领到 5000×(F/A,6%,35)×(A/P,6%,15) =5000×111.435×0.10296 = 57399.738 ≈57370 (元) 8、某公司欲引进一项专利,对方提出有两种付款方式可供选择。一种是:一笔总算售价25万美元,一次支付;另一种是:总算与提成相结合,其具体条件是,签约时付费5万元,2年建成投产后,按产品每年销售收入60万元的6%的提成(从第3年末开始至第12年末)。若资金利率为10%,问从经济角度该公司应选择哪种付款方式? 答:一次支付付款方式的限值:P1=25 总算与提成相结合付款方式的限值:P2=5+60×6%×(P/A, 10%, 10)×(P/F, 10%, 2) =5+3.6×6.144×0.8264 =23.28 比较:p1>p2,所以应该选择总算与提成相结合付款方式 9、什么是独立方案及互斥方案(选择) 互斥方案:在若干备选方案中,彼此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具有互不相容性(互相排斥性)特点的备选方案。在其中选择了任何一个方案,则其他方案必然被排斥,不能同时被选中。独立方案:方案之间相互不干扰,经济上互不相关的备选方案。它的特点是项目之间具有相容性,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任意选择备选方案中的合理项目,选择或放弃该方案,并不影响对其他方案的选择。这些方案可以共存,而且投资经营成本与收益都具有可加性。 11、收益期不相等的方案比较的时候哪种方案最好 方案重复法(最小公倍数法、净年值法)、研究期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