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货币金融学笔记-货币政策

货币金融学笔记-货币政策

货币金融学笔记-货币政策
货币金融学笔记-货币政策

一、中央银行性质和职能

(一)管理金融业务的国家机构

1、代表国家管理金融事业

2、代表国家制定和贯彻货币政策

3、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

4、主要通过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进行管理调控

(二)特殊的金融机构

1、国家实行宏观金融和经济调控的主体

2、不以营利为目的

3、不经营商业银行和普通金融机构的普通金融业务

(三)中央银行职能

1、发行的银行

1)国家赋予中央银行拥有货币发行特权,垄断或独占该国法定货币

2、银行的银行

1)集中存款准备金——调节信用规模、控制货币供应量

2)充当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再贴现、再贷款

3)组织、参与及管理全国的清算

3、政府的银行

1)代理国库

2)代理政府金融事务

3)为政府融资

4)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5)制定并监督执行金融管理法规

二、中央银行主要业务

(一)负债业务

1、货币发行——最重要

2、存款业务

1)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

2)财政部存款

3)外国存款

4)其他存款

3、其他负债业务

1)中央银行债券

2)对外负债

(二)资产业务

1、再贴现

1)调节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成本,干预市场利率,从而影响货

币供应量

2、再贷款

1)对商业银行放款

2)对财政部放款

3、证券买卖

1)公开市场业务进行,买卖政府公债、国库券等流动性高的有价证券

2)调节控制货币供应量;稳定准备金、贴现政策过大的影响

4、保管黄金、外汇储备

1)按纸币发行额保留一定比例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保持本国币值稳定

2)黄金、外汇储备用于清偿外债

(三)其他业务

1、资金清算

1)组织商业银行集中票据交换

2)组织商业银行清算票据交换的差额

2、代理国库

三、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一)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手段调节货

币供给量(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的总称

2、基本特征

1)宏观经济政策

2)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3)间接调控政策——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整“经纪人”的自觉经济行为

4)长期连续的经济政策——因为目标都是长期的呀

(二)最终目标

1、物价稳定

1)货币行使职能的前提条件是币值稳定,否则无法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

尺度和公平交易、支付手段

2)含义:物价水平的变动在较小范围内,并非绝对不变

2、充分就业

1)将失业率降到社会能够接受的水平

2)高失业往往与资源闲置、经济萧条和政权不稳并存

3、经济增长

1)经济在较长的时期内始终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中,不大起大落,不出现衰

退

4、国际收支平衡

1)以黄金、外汇储备的水平及变动来说明平衡状况

2)顺差、逆差——数额太大,持续时间太长,都是不利的

(三)最终目标之间的联系——长远统一、短期矛盾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稳定

1)参照菲利普斯曲线

2)解释1:工资提高,就业率上升,企业成本转嫁到价格,物价上涨

3)解释2:经济增长,就业上升,物价上涨

2、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1)经济增长快,收入水平增加,进口需求增加,贸易逆差

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政府减少货币供给,抑制需求,同时导致经济增

长缓慢

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1)国外通货膨胀,坚持国内物价稳定,意味着国内物价低,本国商品大量输

出,大量贸易顺差

4、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矛盾

1)经济增长加快,物价趋于上升

(四)中间目标

1、重要性

1)为当局提供反映经济短期变化和金融趋势的量化参照系数

2)弥补最终目标在空间上的复杂性与时间上的迟滞性

3)充当阶段性的调整目标

2、选择标准

1)与终极目标高度相关性

2)可测性

3)可控性

4)抗干扰性

3、近期操作目标

1)存款准备金

2)基础货币

4、远期中介目标

1)利率

A.可控性强,可侧性较强

B.同时身为经济内生变量与政策中介目标,两者效果易混淆

2)货币供应量

A.可测性强(反映在银行体系),可控性强

B.货币政策的时滞性、非绝对控制力(公众、商业银行也能影响)

3)通货膨胀率

A.便于公众理解、透明度高

B.约束中央银行实行过度扩张政策

C.不易控制

D.货币政策对其影响有时滞性

E.其对经济影响不明确

4)汇率

A.

四、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影响

A.通过调节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能够用于放宽投资的货币量,改变货币

乘数→改变存款货币创造能力

B.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经营活动→影响信用规模和结构

C.影响公众心理预期

2)优劣

A.绝对控制力、效果明显、收效迅速

B.缺乏灵活性,影响太过强烈

2、再贴现率

1)成本效应

A.商业银行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或继续贷款,但提高对工商企业贷款

利率

B.市场利率由此上升,投资需求下降,贷款需求受到抑制,信贷规模缩

2)告示效应

A.人们预期信用紧缩、利率要提高,则减少借款

3)优劣:

B.波动市场利率,造成市场紊乱

3、公开市场业务

1)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的活动

2)买卖政府公债、国库券等流动性高的有价证券,一般和商业银行进行

3)防御:稳定准备金、贴现政策过大的影响

4)进攻:调节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信贷规模

5)优劣:

A.无预期效应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差别利率政策

1)行业不同贷款利率

2、证券保证金比率

1)购买证券时必须支付现金的比率

3、消费信用控制

1)规定分期付款消费的第一次付现比率

2)规定消费信贷最长期限

3)规定消费信贷购买的消费品种类

4、预缴进口保证金

1)进口商品要缴保证金,增加进口商资金占用

5、不动产信用控制

2)房贷最高限额、期限、首付金额

(三)直接信用管制

1、信用额度分配,直接限制信贷规模

2、规定利率最高限

3、规定流动性比率(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与存款负债比率)

4、直接干预信贷活动、贷款范围(Eg. 不得对活期支付利息)

(四)间接信用指导

1、道义劝告——利用威严劝告

2、金融宣传——就是打广告宣传的意思

五、货币政策机制

(一)概念:

1、中央银行运用货币工具,通过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的变动,实现货币政策最终

目标的过程

(二)传统型利率传导机制——凯恩斯又来咯

1、假定:

1)除货币以外资产可以相互完全代替

2)金融市场参与者信息对等

2、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调节社会货币存量(下降),借此使利率上升,投资减

少,消费减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三)资产价格渠道传导

1、货币供给量增加,短期名义利率下降,由于价格黏性,短期实际利率下降,本

国货币需求也下降???,货币贬值,净出口上升,总产量上升

(四)信用渠道传导

1、

六、货币政策效应

(一)影响其效应的主要因素

1、货币政策的时滞

1)内部时滞:政策制定到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期间

2)外部时滞: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时间

2、微观主体预期

1)公众会根据预测,使政策无效,但实际中公众的对策也有发挥的过程,货

币政策仍能奏效一段时间,尽管最后会打折扣

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七、相机抉择与单一规则

(一)相机抉择:经济好,用紧缩型;经济不好,用扩张型

(二)单一规则(货币主义)

1、原因:政策干预的时滞性导致周期波动加剧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读书笔记

米什金版《货币金融学》读书笔记在金融学或是货币金融学的学习过程中,对货币需求理论的演进过程有一个充分的把握极为重要,只有弄清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应运而生的货币需求理论所代表的真正含义,才能对货币流通有更为深刻和精确的认识。 在米什金版的货币金融学中,第十九章专门介绍了货币需求,并对古典的货币数量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在国内学习货币金融学,有两个版本的教材最受人们欢迎,即米什金版和黄达版的货币银行学,两个版本的教材可以说各有侧重点,如果能够看完两个版本的教材,再参考一些其他版本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可以说更加能够对货币需求理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说米什金版本的货币金融学在货币需求理论一章的介绍中已经较为详细,但并不十分完美,比如,作者省去了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而且,对几个理论的分析不涉及制度内容,所以,在粗略看完几个版本的教材之后,由于米什金版本的教材对其他的货币需求理论已经有详尽的介绍,所以在此打算着重介绍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对不同理论的差异进行分析。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货币流通规律的论述是早期货币需求理论的代表,马克思认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全社会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我们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用M表示,将全社会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用Y表示,将货币的流通速度用V表示,那么,货币的流通规表示。 律可以用:M=Y V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有两个独特之处,其一: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流通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以价格表示的商品的价值,对货币的流通来说完全是一个外生变量,商品的价格是在生产该商品的过程中决定的。其二: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几乎完全是(并不全是)交易性的需求,也就是说货币只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二、不同货币需求理论的数理表达式 在分析各个货币需求理论的差异之前,先简单回顾一下各个理论的数理表达 ;其中,M表示一个名义的货币式,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的表达式为:M=PY V

货币金融学笔记-货币政策

一、中央银行性质和职能 (一)管理金融业务的国家机构 1、代表国家管理金融事业 2、代表国家制定和贯彻货币政策 3、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 4、主要通过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进行管理调控 (二)特殊的金融机构 1、国家实行宏观金融和经济调控的主体 2、不以营利为目的 3、不经营商业银行和普通金融机构的普通金融业务 (三)中央银行职能 1、发行的银行 1)国家赋予中央银行拥有货币发行特权,垄断或独占该国法定货币 2、银行的银行 1)集中存款准备金——调节信用规模、控制货币供应量 2)充当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再贴现、再贷款 3)组织、参与及管理全国的清算 3、政府的银行 1)代理国库 2)代理政府金融事务 3)为政府融资 4)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5)制定并监督执行金融管理法规 二、中央银行主要业务 (一)负债业务 1、货币发行——最重要 2、存款业务 1)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 2)财政部存款 3)外国存款 4)其他存款 3、其他负债业务 1)中央银行债券 2)对外负债 (二)资产业务 1、再贴现 1)调节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成本,干预市场利率,从而影响货 币供应量 2、再贷款

1)对商业银行放款 2)对财政部放款 3、证券买卖 1)公开市场业务进行,买卖政府公债、国库券等流动性高的有价证券 2)调节控制货币供应量;稳定准备金、贴现政策过大的影响 4、保管黄金、外汇储备 1)按纸币发行额保留一定比例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保持本国币值稳定 2)黄金、外汇储备用于清偿外债 (三)其他业务 1、资金清算 1)组织商业银行集中票据交换 2)组织商业银行清算票据交换的差额 2、代理国库 三、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一)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手段调节货 币供给量(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的总称 2、基本特征 1)宏观经济政策 2)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3)间接调控政策——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整“经纪人”的自觉经济行为 4)长期连续的经济政策——因为目标都是长期的呀 (二)最终目标 1、物价稳定 1)货币行使职能的前提条件是币值稳定,否则无法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 尺度和公平交易、支付手段 2)含义:物价水平的变动在较小范围内,并非绝对不变 2、充分就业 1)将失业率降到社会能够接受的水平 2)高失业往往与资源闲置、经济萧条和政权不稳并存 3、经济增长 1)经济在较长的时期内始终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中,不大起大落,不出现衰 退 4、国际收支平衡 1)以黄金、外汇储备的水平及变动来说明平衡状况 2)顺差、逆差——数额太大,持续时间太长,都是不利的 (三)最终目标之间的联系——长远统一、短期矛盾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稳定 1)参照菲利普斯曲线 2)解释1:工资提高,就业率上升,企业成本转嫁到价格,物价上涨 3)解释2:经济增长,就业上升,物价上涨 2、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6篇 货币理论【圣才出品】

第6篇货币理论 第19章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 19.1 复习笔记 1.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揭示了在总收入规模既定情况下所持有的货币数量。该货币需求理论最重要的特点是它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1)货币流通速度和交易方程式 ①货币流通速度 费雪考察货币总量M(货币供给)与经济体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量P×Y(总支出P×Y也称为经济体的名义总收入或名义GDP)之间的联系,其中P代表价格水平,Y代表总产出(收入)。M和P×Y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货币流通速度表示,即货币周转率,也就是1年当中,1单位货币用来购买经济体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均次数。流通速度V可以更精确地定义为总支出P×Y除以货币数量M:V=(P×Y)/M。 ②交易方程式 上述公式两边同时乘以M,就可以得到交易方程式:M×V=P×Y。 该公式表明:货币数量乘以在给定年份中货币被使用的次数必定等于名义收入。但是交易方程式仅仅是一个恒等式,它没有说明当货币供给M变动时,名义收入(P×Y)是否会同向变动:M的增加可能由V的下降所抵消。 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经济中影响个体交易方式的制度决定的。假如人们使用赊

购账户和信用卡来进行交易,那么在购买时通常较少地使用货币,则流通速度上升。相反,如果购买时用现金或支票支付更加方便(两者都是货币),则流通速度会下降。费雪认为,由于经济体中的制度和技术特征只有在较长时间里才会对流通速度产生影响,所以正常情况下,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相当稳定。 ③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货币数量论说明了在名义总支出数量既定前提下所持有的货币数量,实际上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交易方程式被改写成:M=PY/V。 当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M d)。此外,由于货币数量论假定流通速度为常量,我们用常数k代表1/V,将1/V和M分别替换为k和M d,可以将方程式改写成:M d=kPY。公式说明:因为k为常量,所以由既定水平的名义收入PY所支持的交易规模决定了人们的货币需求量M d。因此,费雪的货币数量论表明:货币需求仅仅是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2)从交易方程式到货币数量论 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期内相当稳定,因此V=V_,从而将交易方程式转化为货币数量论,该理论认为,名义收入(支出)仅仅取决于货币数量M的变动:P×Y=M×V_。 上面的货币数量论公式说明,当货币数量M翻番时,M×V_也翻番,从而名义收入的价值P×Y也一定翻番。 (3)数量论与物价水平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弹性,所以在正常年份整个经济体生产出来的总产出Y总是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故在短期内也可以认为交易方程式中的Y相当稳定。可以用一个固定值Y_来代替。因此,货币数量论表明,由于V_和Y_都是常量,所以在短期内如果M翻番,P也必须翻番。古典经济学家借助货币数量论来解释物价水平的变动:货币数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圣才出品】

第8章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8.1 复习笔记 1.世界各国金融结构的基本事实 (1)股票不是企业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 (2)发行可流通的债务和股权证券不是企业为其经营活动筹资的主要方式。 (3)与直接融资(即企业通过金融市场直接从贷款人手中获取资金)相比,间接融资(即有金融中介机构参与的融资)的重要性要大出数倍。 (4)金融中介,特别是银行,是企业外部资金最重要的来源。 (5)金融体系是经济体中受到最严格监管的部门。 (6)只有信誉卓著的大公司才能进入金融市场为其经营活动筹资。个人与缺乏严密组织的小公司很难通过发行可流通证券来融资,他们通常从银行获取贷款。 (7)抵押是居民个人和企业债务合约的普遍特征。 (8)典型的债务合约是对借款人行为设置了无数限制条件的、极为复杂的法律文本。 2.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指为实施交易而付出的时间和金钱,它是阻碍金融交易达成的重要原因。金融中介作为金融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中介得到了发展,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允许小储蓄者和借款者从金融市场中获利。金融中介降低交易成本的途径有: (1)规模经济

高交易成本问题的一个解决途径就是将投资者的资金汇集在一起,以便能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随着交易规模的增大,每一单位货币投资的交易成本降低。通过汇集投资资金,单个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就会大大降低。规模经济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当交易量增加时,一项交易的总成本只增加很少。 金融市场中规模经济的存在,有助于解释金融中介发展起来并成为金融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规模经济使得金融中介发展起来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共同基金。共同基金是通过向个人销售份额筹集资金,并投资于股票或债券的金融中介机构。共同基金购买的股票或债券的规模很大,因此可以享受到较低的交易成本。 规模经济在降低诸如计算机技术之类的运作成本方面也显示出其重要性。 (2)专门技术 金融中介能够发展专门技术来降低交易成本。它们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门技术,使它们能够给客户提供便利的服务。 金融中介降低交易成本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可以给客户提供流动性服务,使得客户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交易。 3.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的一方在交易中要做出准确决策时,对交易另一方的信息掌握不充分。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逆向选择是在交易发生之前的信息不对称,意思是越是存在潜在信用风险的借款人,就越想获得贷款。因为逆向选择问题增加了贷款变成不良贷款的可能性,所以贷款人可能就会决定不发放贷款了,即使市场上仍存在信用良好的借款人。 道德风险是在交易发生之后产生的。它是指借款人得到贷款后,往往将资金投放于贷款

戴国强《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 金融与经济——第四章 金融体系与金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金融与经济 1.1 复习笔记 一、货币、银行、金融市场与经济 1.货币和经济的联系 (1)货币、财产、财富、收入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购买任何商品。财产是货币、财物及民事权利义务的总和。虽然它们都可以在一定时点上测得,但它们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人们的财产可以用货币来计量,但是,货币只是财产的一小部分。 “富”是指财力,人们拥有的财富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内容,还包括非物质的、精神层面的内容。收入是经济主体通过交换或其他规定(如税法)所得到的财产,人们可以用货币来计量收入水平,但人们绝不会认为经济主体的收入就只是其所得到的货币。 (2)货币和经济周期 通常,在经济高涨和繁荣时,货币的流通速度往往会加快,而在经济衰退和萧条时,货币的流通速度又往往会减慢。因此,人们可以从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趋势来预测经济走势,还可以根据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来预测物价的变动。 (3)货币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当总产出或有效总供给不变或者供给增长跟不上需求增加时,则会导致物价上升,甚至通货膨胀。而当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时,则会引起货币流量缩小,如果没有及时注入足够的购买力,则会引起总需求下降,导致物价下跌,甚至引起通货紧缩。

(4)货币和利率 在一般情况下,当货币供给增加,超过货币需求时,利率水平就会下降;反之,当货币供给赶不上货币需求时,利率就会上升。 (5)货币政策 为了能更好地发挥货币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并将货币对经济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限度,人们可以通过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使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或调节利率水平等,进而改变经济主体的预期和行为,达到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2.银行的功能 (1)中介功能 银行发挥的中介功能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信用中介,即银行主要采用吸收存款等方式集聚资金,用贷款的方式运用资金,调剂社会资金余缺;二是支付中介,即银行采用吸收活期存款的方式为客户办理转账、支付等业务,以达到节约现金流通费用的目的。能够充当支付中介是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特点。 (2)货币供给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一切货币供给都是通过银行体系实现的,中央银行发行现金,商业银行则提供存款货币。银行的这种能提供更多存款货币的功能被称为信用创造功能,这是其他金融机构所没有的一种特殊功能。 (3)其他功能 银行除了具有中介功能和信用创造功能外,还具有其他一些重要功能,如变消费基金为生产基金、促进金融创新等。 3.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实现资金融通的场所,它不仅与个人的财产增长有关,还与整个国民经济发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版摘要笔记介绍

第2章:金融体系概览 金融市场 (直接融资) 金融中介 (间接融资) 金融体系 债券、股票市场(按照具体交易工具来划分) 初级市场、二级市场(按照是否首次交易来划分)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按照证券的交易期限来划分)

2.1 金融市场的功能: 最关键的功能是实现资金的融通。 金融市场能将需要用钱(资金短缺,已经寻找到投资机会)的一方A与资金盈余的另一方B(没有找到投资机会)聚到一起进行交易,从而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以债券为例,A需要向B借钱,于是A发行了债券,B成为了债券的持有者并借钱(债券的票面价值)给A。A拥有到期向B偿还利息的义务。A用借来的资金做投资,之后A能获得投资项目的收益。这样,A、B双方实现共赢(A有收益,B得到了额外的利息)。 2.2 金融市场的分类(3种划分标准) 2.2.1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有关债券和股票的定义和理解,参考之前的笔记。 债券市场的分类:短期债券(1年之内到期)、中期债券(1-10年之内到期)、长期债券(10年及以上到期) 债券VS 股票(详见第8章):债券持有者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支付,而股票的持有者的收益可以直接从公司的盈利和资产价值中获得。然而,股票持有者只能在公司偿还所有债务之后才能获得这些收益。换句话说,他们拥有的是剩余索偿权。 在美国,债券的交易量通常多于股票。

2.2.2 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初级市场:首次发行债券或股票的地方。这里需要提及的一个重要的金融机构就是投资银行,他们承销那些证券:他们代理证券发行人发行债券并出售给投资者。 二级市场:再售发行过的债券或股票的地方。主要有纽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股票)、外汇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给买卖双方介绍交易的人称为经纪人(broker)。为双方确定交易价格的人是经销商(dealer)。本书主要围绕二级市场来讲。 一个公司可以通过初级市场募集资金而无法在二级市场再次募集新的资金。 二级市场的功能(两个): 第一,增强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出售债券的人能更快地获得现金。 第二,决定了交易证券在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证券在二级市场交易的价格越高,那么下一次公司在一级市场发行该证券的时候定价就更高,从而能募集到更高的资金。 二级市场的分类: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场内交易更标准化。场外交易更常见。 2.2.3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交易短期债券的地方。 资本市场:交易中期、长期债券、权益性工具(equity instruments)的地方。 货币市场vs 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交易量更多,市场流动性更强。(货币市场上的)短期证券价格波动没有(资本市场上的)中长期证券的大,投资短期证券看起来风险更小、更安全(第4章会提及)。因此很多公司和银行都通过货币市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读书笔记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读书笔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本书带给我们的绝不仅是金融学的一些知识和理论,而是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看似枯燥的理论是如何通过生动的事例得以体现的,可以学习如何方便、高效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如何利用工具对五花八门的经济金融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以及如何培养我们的金融学思维,用一种崭新的方式来认识和剖析我们周围的世界。其次,这本教材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加深了我们对实际金融体系的了解。米什金教授长期供职于美联储,对美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和运作机制了如指掌,在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国金融风情画卷的同时,米什金教授还对金融体系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米什金教授在最近几版中特别增加了对中国情况的介绍,其中有些内容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却能够启发我们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 1、导言 ●金融市场:资金从拥有闲置资金的人手中转移到资金短缺的人手中; ●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体系是由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财务 公司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组成的复杂系统。所有金融机构都受到政府严格监管。 2、金融体系概览 金融市场将资金从支出少于收入而积蓄了盈余资金的家庭、公司和政府那里,引导至因支出超过收入而资金短缺的经济主体那里。 金融中介机构种类有商业银行、契约性储蓄机构如保险公司、养老和退休基金等;投资中介公司如投资银行、财务公司、共同基金等。 3、货币是在商品、劳务支付和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与收入和财富是有区别的。 4、债务市场:利率、利率行为、利率的风险和期限结构—经济中最受关注的变量之一 利率的市场均衡:人们愿意购买债券的数量和人们愿意出售债券的数量相等,此时债券价格成为均衡价格或市场出清价格,对应该价格的利率为均衡利率或市场出清利率。由于存在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市场总是趋于均衡状态。 ●利率的风险结构:违约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人无法或不愿意履行承诺的利息支 付或本金偿付;无违约风险债券是指国债这种没有违约风险的债券;风险溢价是指有违约风险的债券与无违约风险的债券之间的利差。 ●利率的期限结构:到期期限是影响债券利率的另外一个因素。风险结构相同, 期限不同的债券的收益率连成一条线,即为收益率曲线,三种理论解释利率的期限结构:预期理论、分割市场理论和流动性溢价理论。

川大431货币金融学整理笔记

四川大学431货币金融学 考研资料

一、货币与货币流通 一、名词解释 1.货币——从价值形式发展的角度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货币的功能看,货币是被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能够作为交换手段、计价单位和支付手段,在此基础上也能作为价值贮藏的手段。 2.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币材通常具有四个性质,即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 3.实物货币——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充当币材的货币形式。实物货币是最早的货币形式,种类繁杂,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其弊端是形体不一,不易分割、保存,不便携带,价值不稳定。 4.金属货币——以各种金属如铜、铁、银、金等作为货币材料的货币形式。贵金属黄金作为币材是金属货币发展的鼎盛时期,金属货币采用过秤量货币和铸币两种形式,与实物货币相比,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易于贮藏的优势,但是金属货币携带不便,其数量受金属储藏和开采量的限制,缺乏弹性,最终被纸币和存款货币取代。 5. 铸币——铸造成一定的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铸币克服了秤量货币在使用中的弊端,便利了商品交换。 6. 纸币——即纸制的货币,包括国家发行的纸制货币符号,商人发行的兑换券和银行发行的纸制信用货币。纸币最初是作为金属货币的符号,为克服金属货币在使用中的不便而发行的,与金属货币同时流通。金属货币制度崩溃以后,纸币取代金属货币,与存款货币一起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 7.银行券——银行发行的可以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早期银行券由商业银行分散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通,通过与金属货币的兑现维持其价值。中央银行产生以后,银行券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金属货币制度崩溃后,银行券成为不兑现的纸制信用货币。 8.存款货币——可以发挥货币功能的银行存款,是现代信用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银行存款种类繁多,流动性差异大,流动性不同的存款货币被划归到不同的货币层次,流动性最强的存款货币是通过开立支票可以直接进行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 9.信用货币——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包括商业票据、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可以进行转帐结算的银行存款等。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具有派生功能,是现代各国采用的货币形式。 10.支付手段——货币作为补充交换行为的一个环节,或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进行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在以赊销和预付形式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中,或在借贷、财政收支、工资发放、捐赠、赔款等活动中,货币都发挥着支付手段的功能。 11.交换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货币作为交换手段,把物物直接交换分割成买卖两个环节,降低了物物直接交换的交易成本,极大地提高了交换的效率。

《货币金融学》笔记共83页word资料

《货币金融学》笔记 说明:里面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西财的书来总结的,然后在总结书本的过程中补充了一些知识点,同时不可避免的有些知识点是有所遗漏的,遗漏的知识点不是说不会考到,同学们有空可以自己总结了补充上去。其次,请不要把这份笔记传到公共论坛等地方。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第二章货币 一)名词解释 1、货币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价值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或偶然的价值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到货币的四个阶段) 1)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它具有和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 2)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是一般财富的象征。 2、代用货币 (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五阶段) 代用货币即代替贵金属货币来执行货币相关功能的货币,主要指的是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不足值的铸币也应属于代用代币) 3、银行券 银行券是典型的代用货币,是银行以自身信用为基础而签发的债务凭

证。 4、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也称不兑现的纸币,是指以信用为基础,通过信用(贷)程序发行的、在流通中执行交易媒介和延期支付功能的信用凭证。主要特征有: 1)除少数国家和地区外,信用货币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的不可 兑现的、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2)信用货币是一种独立的货币形态(不再依附于贵金属); 3)信用货币是管理通货; 4)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发行者负债,持有者是债权) 5)从货币可接受的交易媒介和支付角度来说,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即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 6)以活期存款为基础的非现金计算居主导地位; 7)信用货币的发行主要遵循的是经济发行的原则。 5、管理通货 管理通货是一种这样的通货:相对于贵金属货币与代用货币,信用货币不再具有自动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发行过多的信用货币会沉淀在流通领域当中,政府在信用货币面前,可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通过对货币量的调节来实现自己的政策意图。 6、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就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存款货币进行储存和处理,目前主要有智能卡和网络货币两种类型

朱新蓉《货币金融学》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7-10章)【圣才出品】

第七章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7.1复习笔记 一、投资类金融机构 投资类金融机构,包括投资银行、证券投资基金和货币市场投资基金等。 1.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投资银行的产生 投资银行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银行”,而是金融领域中的一个通称。它既可指区别于银行业务的一种特定业务,也可指主要从事这些特定业务的专门金融机构。 投资银行(机构)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在中国,投资银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证券等。 (2)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分业与混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相互融合。 1929~1933年,西方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大批银行倒闭,投资银行业也遭受严重的损失。1933年颁布《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标志着美国现代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经营格局的形成。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商业银行再次向投资银行业务领域渗透,出现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混业经营的局面。 从20世纪80年代起,投资银行跳出证券承销和经纪业务等传统业务的局限,向金融业务的多样化、专业化、集中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投资银行变成了大规模的金融公司。 199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对有关金融监管、金融业务的

法律规范进行了突破性修改和清理,为金融分业走向混业扫除了障碍。 2.投资银行的作用 在金融活动中,投资银行发挥如下作用: (1)媒介资金供需。投资银行是沟通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桥梁,一方面使资金盈余者能够充分利用多余资金来获取收益,另一方面帮助资金短缺者获得所需资金。 (2)构造证券市场。证券市场由证券发行者、证券投资者、管理组织者和投资银行四个主体构成,其中,投资银行起了穿针引线、联系不同主体、构建证券市场的重要作用。 (3)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这一方面,投资银行亦起了重要作用。 ①投资银行通过其资金媒介作用,使能获取较高收益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来获得资金,同时为资金盈余者提供了获取较高收益的渠道,从而使国家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福利得到提高,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投资银行便利了政府债券的发行,使政府可以获得足够的资金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加强基础建设,从而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等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借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 ③投资银行帮助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不仅使企业获得了发展和壮大所需的资金,并且将企业的经营管理置于广大股东和债权人的监督之下,有益于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以及产权明晰的企业制度,从而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④投资银行的兼并和收购业务促进了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被兼并或收购,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实现规模经济,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的社会化。 ⑤许多尚处于新生阶段、经营风险很大的朝阳产业的企业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往往只能通过投资银行发行股票或债券以筹集资金求得发展。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什么是货币)【圣才出品】

第3章什么是货币 3.1 复习笔记 1.货币的含义 (1)货币(money)是在商品和劳务支付或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包括可用于购物的通货(纸币和硬币)、活期存款和其他形式能用于支付的货币。 (2)财富(wealth)是作为价值储藏的各项财产的总和,不仅包括货币,还包括其他各种资产,比如债券、普通股、艺术品、土地、家具、汽车和房产等。 (3)收入(income)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收益的流量,而货币是存量概念,是某一特定时点上的一个确定的金额。 2.货币的功能 货币在任何经济社会中都有三个基本功能:交易媒介、记账单位、价值贮藏。 (1)交易媒介 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是指货币被用来购买产品和服务。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能够极大地减少花费在交换物品和劳务上的时间,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对于任何行使交易媒介功能的商品来说,它必须满足几个条件:①便于标准化,其价值易于确定;②被广泛接受;③易于分割,以方便“找零”;④便于携带;⑤不易变质。 (2)记账单位

货币的记账单位功能是指货币用于衡量经济社会中的价值。 由于货币的记账功能的发挥,需要考虑的价格数量减少,从而减少经济社会中的交易成本。 (3)价值储藏 价值储藏是一种超越时间的购买力的储藏。利用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将取得收入和支出的时间分离开来。 流动性,即某项资产转化为交易媒介的相对难易和快慢程度。 货币是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高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交易媒介,它不需要转换为任何东西,直接就表现为购买力。其他资产在转化为货币的时候,还涉及到交易成本。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这一事实,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愿意持有货币,尽管它不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因为货币价值依赖于价格水平。 3.支付体系的演进 (1)支付体系(payments system)是指经济社会中进行交易的方法。支付制度在不同的时期一直在发展变化,而货币形式也在随之发展变化。支付制度的演变过程如下:商品货币→不兑现纸币→支票→电子支付→电子货币。 (2)电子货币(也称为e货币)是一种电子化存储的货币,它有以下几种形式:借记卡、储值卡、电子现金。 4.货币的计量 货币被定义为在购买产品和服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这告诉我们货币通过人们的行为来定义。某种资产能否成为货币取决于人们是否相信在进行支付时它会被他人所接受。

《货币金融学》西财笔记

《货币金融学》笔记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第二章货币 一)名词解释 1、货币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价值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或偶然的价值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到货币的四个阶段) 1)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它具有和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 2)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是一般财富的象征。 2、代用货币 (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五阶段) 代用货币即代替贵金属货币来执行货币相关功能的货币,主要指的是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不足值的铸币也应属于代用代币) 3、银行券 银行券是典型的代用货币,是银行以自身信用为基础而签发的债务凭证。 4、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也称不兑现的纸币,是指以信用为基础,通过信用(贷)程序发行的、在流通中执行交易媒介和延期支付功能的信用凭证。主要特征有: 1)除少数国家和地区外,信用货币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的不可兑现的、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2)信用货币是一种独立的货币形态(不再依附于贵金属); 3)信用货币是管理通货; 4)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发行者负债,持有者是债权) 5)从货币可接受的交易媒介和支付角度来说,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即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 6)以活期存款为基础的非现金计算居主导地位; 7)信用货币的发行主要遵循的是经济发行的原则。 5、管理通货 管理通货是一种这样的通货:相对于贵金属货币与代用货币,信用货币不再具有自动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发行过多的信用货币会沉淀在流通领域当中,政府在信用货币面前,可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通过对货币量的调节来实现自己的政策意图。 6、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就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存款货币进行储存和处理,目前主要有智能卡和网络货币两种类型 1)智能卡也称电子钱包,它实际上是由金融机构发行的一种金融卡,通过此卡,用户可以完成交易、提取现金和办理转账等功能; 2)网络货币是依附电子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而产生的数学货币。

货币金融学笔记-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 1、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 二、国家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1、银本位制 1)银两本位制/银元本位制 2)特点:自由铸造、无限法偿性、自由输入输出 3)缺陷:白银价格低廉、体重价低不适合巨额支付 2、金银复本位制 1)金银同时作为本位币 2)特点:自由铸造、无限法偿性、自由相互兑换、自由输出输入 3)平行本位制:按实际价值任意流通兑换,价格波动大,价格混乱 4)双本位制:按法定兑换比例流通 A.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 16世纪格雷欣提出,在国家规定法定金银比价的情况下,法定比价与市 场比价不相同,金属(实际)价值高于法定(名义)价值的货币,也就是良 币,会被熔化、储藏而退出流通市场,而实际价值低的劣币则会逐渐增多从 而充斥市场。 3、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辅币、银行券、金币同时流通自由兑换 A.特点: B.优势:名义价值=实际价值 C.缺陷:黄金需求大,开采量少;各国黄金存量分配不平衡 2)金块本位制 A.特点:不流通金币,(以金块为准备金)流通纸币或银行券 B.优点:节省货币型黄金的用量;减少黄金外流;满足货币需求 3)金汇兑本位制 A.特点:不流通金币,与另一个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发行货 币时,在他国存放等值外汇或黄金作为准备 B.实质:削弱了的间接金本位制 4)总体上:不能自动调节货币供应量,不能保证币值稳定,但一定程度推动经济 发展,受1912-1933经济危机爆发而崩溃。 4、信用货币制度 1)信用货币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由国家法律强制流通 2) 三、国际货币制度 (一)目的: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手段的发展;保证国际收支的失衡能得到有效而稳 定的调节 (二)国际金本位制 1、特点: 1)黄金充当国际货币 2)各国货币规定含金量,汇率由含金量决定,汇率波动有范围

金融专业考研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学霸重点笔记

金融专业考研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学霸重 点笔记 第二十一章IS-LM模型中的货币财政政策 1.导致IS曲线位移的因素 自主性消费支出,政府支出,税收,与利率无关的投资与净出口。 2.导致LM曲线位移的因素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从货币市场均衡图角度分析给定总产出下利率的变动。如下图:3.政策有效性比较 完全挤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的支出,被利率上升导致的投资及净出口减少完全抵消,无法使产出增加。此时LM曲线是垂直的。 一般性结论:货币需求对利率越不敏感,货币政策相对于财政政策就越有效。 以货币供应量还是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指标? LM曲线更稳定时,货币供应量指标更可取,此时产出波动被控制住更小范围; IS曲线更稳定时,利率指标更可取,此时LM不稳定的唯一后果是货币供应量不稳定性增强,而总产出水平却稳定保持在理想水平。 4.长期耍流氓模型 总产出的自然率水平:自然失业率所对应的产出水平,此时物价水平无上升/下降趋势。 长期货币中性:在长期中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物价水平等幅上涨,实际货币余额及利率等 其他所有经济变量保持不变。 长期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效果如下图: 货币政策:长期货币中性。 财政政策:即使LM不是垂直,长期中同样出现完全挤出。 结论:尽管两类政策短期内可以影响总产出水平,长期无效。 5.耍流氓模型与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反映产品与货币市场均衡时,物价水平与总产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推导过程:不同物价下的LM曲线与同一IS交点,对应不同总产出,连成线。 即物价上升,实际余额下降,LM左移,产出下降。见下图 使总需求曲线位移:假定物价水平不变,任何引起LM曲线位移的因素引起AD同向移动。 第二十二章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1.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的四个组成部分:消费支出,计划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净出口。 表达式: 推导机制:价格下降,实际货币余额上升,利率下降: 1.计划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2.汇率贬值,净出口增加,AD增加。 从交易方程MV=PY也可以推导出,给定货币供给下,物价水平与总需求反向变动。 凯将悲观与乐观情绪的更迭称为浮躁情绪,认为这是影响AD与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

货币金融学复习笔记整理

货币金融学复习笔记整理 一、货币的四大职能及关系 1 交易媒介 指货币以普遍接受物的形态在商品买卖者之间进行交易或劳务支付时发挥媒介作用。 三个基本要求:第一,在交易中具有普遍接受性。第二,购买力相对稳定。第三,供给应富有弹性。 2 价值标准 指货币在计算、表现、比较各种商品与劳务的价值量时,充当计值单位的只能。 货币作为商品的价值标准后,商品交换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可以了。 3 价值贮藏 指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即“购买力的暂栖所”。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完全流动性的特征,但货币并不是唯一贮存价值手段,任何有价值的资产都可以成为贮藏手段,执行这一职能。 4 支付手段 指货币在清偿债务时充当延期支付的工具。它是货币的交易职能在执行时派生出来的。 支付手段的影响:(1)有利于减少流通中的现金需求量。(2)推动了信用关系的发展。(3)造成了买卖脱节,加大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二、货币制度 1 定义: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 构成要素: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规定本位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第二,确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发行和流通程序。 第三,规定发行准备。 第四,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如能否自由兑换、汇价的确定办法等。 3 种类 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1)金属本位,即以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2)信用货币本位,又称纸本位或不兑现本位,是指不以有价值的商品作为本位的货币制度,在金属本位中又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的货币制度:银本位、金银复本位和金本位。 三、中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0+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 只有M1(现金和活期存款)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M1以外的短期金融资产只能称为准货币或近似货币,它们不能充当直接的交易媒介。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2篇【圣才出品】

第1篇引言 第1章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1.1 复习笔记 1.为什么研究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将资金剩余方的资金转移到资金短缺方的市场。通过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资金从没有生产用途的人向有生产用途的人转移,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率。此外,金融市场上的变化还直接影响着个人财富、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以及经济周期。 (1)债券市场和利率 证券是对发行人未来收入与资产的索取权。债券是债务证券,它承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中进行定期支付,债券包括长期债务工具和短期债务工具。债券市场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并且是决定利率的场所,因此在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的特殊意义。 利率是借款的成本或为借入资金支付的价格(通常以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来表示)。利率对整个经济的健康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个人来说,利率过高倾向于使其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对于企业来说,利率还影响着企业的投资决策,利率的高低决定着企业投资成本的高低。 (2)股票市场 普通股(简称为股票)代表持有者对公司的所有权,是对公司收益和资产的索取权。 股票市场是指人们交易股票的市场。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会影响到人们的财富水平,进而对他们的消费意愿产生影响。股票市场也是影响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股票价格

的高低决定了发行股票所能筹集到的资金数量,从而限制了企业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企业股票的价格高,则他们可以筹集到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更多的生产设施以及装备。 2.为什么研究金融机构和银行 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能够运行的关键所在。没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就无法实现资金由储蓄者向有生产性投资机会的人的转移。因此,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于经济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金融体系的结构 金融体系是由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财务公司、投资银行等不同类型的私人金融机构构成的复杂系统。金融中介是指向拥有储蓄的个人借入资金并转而贷给其他资金需求者的金融机构。 (2)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 银行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蓄与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与信用社。银行是经济规模最大的金融中介机构,但并不是惟一重要的金融机构。近些年其他的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以及投资银行成长起来并对银行形成威胁。 (3)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指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发展,考察金融创新的原因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金融机构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拓宽利润空间,但有时也会制造金融灾难。近年来,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并促进金融服务以电子化设备的方式提供给广大客户,也即促进了电子金融的快速发展。 (4)金融危机

朱新蓉《货币金融学》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3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1复习笔记 一、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1.货币的产生 (1)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 (2)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价值通过价值形式来表现。 (3)价值形式的变迁推动商品交换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货币即由此而产生。 2.货币形式的发展 (1)实物货币 所有这些实物货币,都有这样的几个共同特点:相比其他商品而言较为珍贵,人们都愿意接受和使用,比其他商品更容易保存,等等。 (2)金属货币 相对其他实物货币而言,金属货币具有价值含量高、体积小易携带、不易变质等优点,其自身也经历了从贱金属到贵金属、从金属秤量制到金属铸币制的发展。 ①贱金属货币在我国流通的时间较长。 ②我国流通贱金属铸币的同时,还流通着金属秤量制的贵金属如金和银。 (3)信用货币 ①传统信用货币 传统信用货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银行券,二是纸币。 银行券作为典型的黄金凭证均是可兑换银行券,持有者可随时随地向发行者兑换面额标注的黄金。纸币的发行流通是货币名目主义和货币国定论在实践中的体现,它是一种纯粹的

价值符号,无任何保证,只有法律赋予的名义价值。 ②现代信用货币 现代信用货币就是存款货币。存款货币是一种以支票或信用卡为支付工具、依靠商业银行转账结算业务进行支付的信用货币。 无论哪种性质和形式的信用货币,都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其一,作为价值符号,被用来表示和象征价值,其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 其二,都是负债货币,是发行者对持有者的负债,在发行者的资产负债表上记入借方。 其三,具有强制性。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强制发行,强制流通,无限法偿。 ③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指在电子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在交易或消费过程中充当支付职能的货币替代品,包括接触式与非接触式的各种各样的卡,以及能在因特网流通的电子钱包。 目前流行的电子货币主要有4种类型:储值卡型电子货币、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 3.货币的本质 (1)货币所具备的主要特征 ①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两个特点:体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 ②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即货币形式唯一性和计价方式统一。 ③货币的一般使用价值突出而特殊使用价值弱化,现代信用货币尤其如此。 ④货币是价值的外在尺度。 ⑤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2)货币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①反映商品依照社会需求按比例生产的关系。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整理)

选择题 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A) A.实物货币 B. 信用货币 C. 代用货币 D. 电子货币 2.答案:标准 3.信用的基本特征是(C) A.平等的价值交换 B. 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D. 无偿的赠予或援助 4.通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上升会导致股票价格/证券市场行情(B) A.看涨 B. 看跌 C. 看平 D. 以上均有可能 5.利息是(B)的价格 A.货币资本 B. 借贷资本 C. 外来资本 D. 银行贷款 6.下列属于货币市场的工具(B) A.股票 B. 汇票 C. 债券 D. 证券投资基金 7.金融市场按时间划分主要有货币市场和(A) A.资本市场 B. 有形市场 C. 无形市场 D. 公开市场 8.存款是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9.现代银行业的鼻祖是(C) A.中国银行 B. 花旗银行 C. 英格兰银行 D. 汇丰银行 10.中国模仿西方设立的最早的中央银行是(D) A.交通银行 B. 中国银行 C. 中央银行 D. 户部银行 11.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A) A.1948年 B. 1949年 C. 1984年 D. 1983年 12.下列(D)不属于存款型金融机构 A.商业银行 B. 储蓄银行 C. 信用社 D. 投资基金 13.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 平持续上涨,是(A) A.需求拉上论 B. 成本推进论 C. 开放型通货膨胀 D. 隐蔽性通货膨胀 14.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利率会使商业银行(A) A.提高贷款利率 B. 降低贷款利率 C. 贷款利率升降不确定 D. 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15.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B) A.平行本位制 B. 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 单本位制 16.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A) A.发行国债 B. 短期借款 C. 长期借款 D. 自愿捐赠 17.短期金融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利率是(D),其他短期借贷利率通常比照此利率加一定的 幅度来确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