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之间的互联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之间的互联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之间的互联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之间的互联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之间的互联

姓名:陈阳

学号:2009032102

专业:09级新闻采编与制作1班

网络社会生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社会结构而言,就是网络虚拟社区的形成。接下来我就与大家共同探讨下“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与现实社区的之间的互联。

一、社区和虚拟社区内涵与外延的辩析

虚拟社区是现实空间在虚拟空间的“投影”,要把握虚拟社区首先要了解现实社区。“社区”作为公民社会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蓬勃发展起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区”一词源于Community,其词义包括:

(1)任何大小的一个社会组织,其成员居住在一特定区域内,共有一个政府,并有共同的文化和历史传统。

(2)一个因具有共同特征或兴趣,使它在其存在的较大社会组织中突出来的团体。

(3)一组在一定规则下过着同样生活的男人或女人。

(4)一群占据一定地区的植物和动物的总和。

(5)The community:公众、大众。

(6)共有、享有(shared possession)。

“社区”一词的多种含义,反映了“社区”研究内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所以,社会学上对社区的定义也是包罗万象。德国社会学F·腾尼斯从社区的源起上认为,社区指的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或自然情感的社会有机体,有点接近平常所说的乡村小社会;而爱德华和琼斯从社区结构与组织形式作出判断:有一群人,居住在一定的地方,在组织他们的社会生活时行使一定程度的自治;他们组织社会生活时以地方为基础来满足他们各方面的生活需要。怀特则从社区成员内在联系上指出:社区一词一方面有一种情感上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是一种对于地方的发生在身边的和熟悉的社会环境的归宿感。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也有人强调: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我们虽然很难将社区概括为一种组织、一种社会关系或一种情感,但从以上的认识和判断中,我们不难发现“社区”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质:一定的地域、一定的人群、以及相应的组织、公众的参与和某些共同的意识与文化。

“虚拟社区”是从英文“Virtual Community”翻译而来的。与现实社区相比,从中文的角度理解,“虚拟社区”似乎是非实在的、类似于乌托邦的“理想国”。因为,“虚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不符合事实的,假设的”。所以人们很容易得出:“虚拟社区”是人们在网络上构造的虚幻世界的结论。然而,虚拟社区并不虚假,网络是真实的,网上社区也是真实的:人们在此获取信息、广泛交流、甚至购物、交易、娱乐等等。目前,全世界都用“Virtual Reality”来描述网络给我们营造的新空间,即“虚拟现实”,但“虚拟”一词的英文“Virtual”,其本意一点也不“虚”,正好相反,它是“实质上的、实际上的、事实上的(almost what is stated;infact thought not officially)”。由此,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研究“虚拟社区” (“Virtual Community”)时,文化环境的差异或许将引起我们研究视角的差异。

假如我们把组成“虚拟现实”一词的“虚拟”和“现实”两上部分看成“相等的两半”,那么“虚拟现实”就是一个重复修饰的概念。虚拟现实能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比如说,飞行模拟,这

一最复杂和使用时间最久的虚拟现实应用,就比驾驶一架真正的飞机还要逼真。虚拟现实容许我们“亲身”体验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从“虚拟现实”我们得到“虚拟社会”、“虚拟社区”的叫法。虚拟社区——这个处在发展中的网上社区正在孕育着真正的友谊,真正的联系,真正的社会精神,除了这个社会位于广大的电子空间前沿这个事实外,它并非虚拟。“虚拟社区” 与“网上真正的社区”是同意词。上面仅仅是从词义上对虚拟社区进行的阐释,那么什么是“虚拟社区”呢?约翰·哈格尔三世(JohnHage1Ⅲ)、阿瑟·阿姆斯特朗(ArthurG.Armstrong)在《网络利益》一书中做了这样的定义:所谓“虚拟社区”,就是一个供人们围绕某种兴趣或需求集中进行交流的地方;它通过网络,以在线的方式来创造社会和商业价值。埃瑟·戴森在《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中认为:“在网上的世界里,一个社区意味着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一个单位”。国内有学者认为:“虚拟社区”是主题定位明确,居民与社区间有极大的互动性,居民之间频繁交流,社区性质与信息资料相互平衡的网上虚拟世界。由此可见,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一样,也包含了一定的场所、一定的人群、相应的组织、社区成员参与和一些相同的兴趣、文化等特质。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最大的差异在地域空间的界定上。现实社区通常强调地域环境的影响,其社区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在现实中,一个人很难同属于几个不同区域的社区(这里仅指地域上的社区)。因此,社区实际上是居住在同一地域内的人们依据共同的生存需要,共同的文化、共同的风俗、共同的利益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发生互动而形成的地域性的“共同体”。虚拟社区则不然,其存在“空间”是无型的,而且还跨越了地理上的限制。虚拟社群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身居何处都不影响社区的构成,而影响社区构成的是人群、人对社区的感情、对社区中人的认同。“虚拟社区”的非空间组织形态,使其成员可能散布于各地,即一个人也可以超越空间的障碍生活在好几个网上社区里。如同前面对“虚拟”一词的阐释一样,虚拟社区绝不是“虚无的”,而是客观存在。只是这种存在,超越了我们日常思维对它的理解。因为,它把人们从二维空间拉到了三维空间,人们进入“社区”不再依靠双脚,而是依靠双手通过电话线和计算机来实现。我们不能因为网络社区没有物理上的体积与形状就否定它的存在,就象我们不能因为触摸不到空气就否定空气的存在一样。这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把握这个崭新的网络世界。

二、虚拟社区的特质

1、社区空间结构的跨地域性

上述比较可以看出,虚拟社区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组织形式的非空间性。网络社会使人既摆脱了“后勤障碍”,又“超越”时空限制(地域)。人们第一次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空间。网络社会强大的整合作用在于:把庞大的工业社会打散,在世界范围内重塑人群,让人们按其兴趣、需要、价值观念、文化等,“自发地”形成大大小小的虚拟社区;从而改变人们现实交往方式和互动关系。社会互动的基础是信息的传播,而网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传统方式与途径,导致由此为基础的社会互动的变化:一是社会互动范围扩大(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减少了交往的成本),人们通过网络可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谈,打破了现实社区的互动对“场合”的要求;二是社会互动形式改变:虚拟社区中人际互动是在社区的公告栏、论坛、邮件、聊天室上实现的(改变了人们面对面的互动方式),使“网缘”成为人们新的社会分析工具;三是社

会互动速率加快。网络提供了便捷、快速的信息传播技术,使得远隔千里的人们可以在瞬间实现互动,这种互动速度的加快将拓展人们社会交往的范围,有助于人的社会化空间得到延伸和发展。

2、社区功能与结构的独特性

与传统的依赖于血缘、地缘和业缘而形成的社区不同,虚拟社区则由网缘而生。“网缘”是当今传媒使用频度很高的概念。即在因特网所提供的传导平台空间,人们经常根据自身的兴趣、偏好和价值取向等交换信息、传导知识、宣泄情感;并彼此联系与连接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群落。网缘是虚拟社区赖以构成的基本要素。在此意义上,虚拟社区与社会学意义上的“精神社区”有些相似。社会学家英克尔斯认为,“精神社区指的是这样的社区,它的共同成员建立在价值、起源或信仰等精神纽带之上。”但是很显然,虚拟社区与精神社区有着本质的区别。精神社区仍然是依从于现实社区而存在的社会群落,而虚拟社区则不然。从空间特征上看,在虚拟社区中同一社会群落的成员虽然没有现实意义上的共居地,却拥有明显的标识。

虚拟社区正是因为具有了超越空间、超越现实社会等级身份交换信息、传导知识和宣泄情感的“网缘”功能,因此在其结构上表现出迥异于现实社区的特点:一是虚拟社区没有类似于传统现实社区的同心圆状结构,而是块状结构。由于传统社区依赖于血缘、地缘或业缘而存在,因此在其功能结构上,或以尊卑长幼、或以远近亲疏,或以势力大小划分成以最高权威为核心的等距离同心圆状层次结构。虚拟社区则不然,其成员仅仅是依据“网缘”这种高度自由的投票表决机制相互连结,无明显核心,因此其结构上表现为块状。二是高度专业化。依据血缘、地缘和业缘而形成的传统现实社区,由于其空间结构相对凝固,因而其社区内核的内容具有相当明显的综合性。相对而言,虚拟社区却因“网缘”的作用而使其社区成员拥有较大选择余地。虚拟社区成员依据不同的志向、兴趣和爱好,归属于不同的社区。换言之,虚拟社区在其功能结构上着重表现为专业性。如科技社区、儿童社区、妇女社区、校园社区、老年社区等。

3、社区群体流动的频繁性

虚拟社区具有论坛、聊天、学习、娱乐、购物等多种功能,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不同的社区间流动,而且,虚拟社区成员有很大的自主性,如果对社区服务不满或对社区中某些成员、言论不认同,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离开。有时甚至会出现整个社区的人员全部流出,导致社区消亡的情况(这在现实社区是很难发生的)。这是由于:一方面源于社区成员兴趣、学习、情感交流等内在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不受户口、单位、身份、住房的限制,更没有人为的束缚。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数字化生存所以能让我们的未来不同于现在,完全是因为它容易进入、具备流动性以及引发变迁的能力”。因此,虚拟社区的人群具有很强迫流动性。当然,限制是有的:多种语言的运用能力。虚拟社区成员的流动,虽然未给现实社会以重大影响;农村社区人口向城市社区流动所引发的就业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孔雀东南飞”引发的贫困地区人才短缺问题;社区间人员流动所引发的社会承受力问题等等;但是,虚拟社区人群流动的意义在于:满足了人们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需要。

4、社区管理的自治性

现实社区由行政(如街道办事处、城镇管委会)、企事业(如物业)和社团共同

管理。社区成员的自治管理较弱,主动参与行为较差。而虚拟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则主要依靠社区成员的自治。一个社区要想存在,不仅要网络管理员提供技术保障,更需要社区成员的投入。社区居民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和社区设施的使用者,而是信息的主动提供者和社区设施建设的参与者,“网上家园”的建设需要集合众人的力量。哈格尔三世和阿姆斯特朗在《网络利益》中说:“推动组成虚拟社会的一个关键设想是,成员从由成员产生的内容中获得的价值将大于从更常规‘出版’内容中获得的价值。由成员产生的内容通常在交谈区实时产生,在公告牌的公告中积累”。可见,一方面社区的创立与发展需要社区成员的参与,另一方面,一个人要成为社区成员也必须参与社区建设,并为之做出贡献;“在网络世界里,你不参与,不创造,就等于放弃了生存的权利”(埃瑟·戴森)。因此,社区成员的自治表现在:设计社区的主题、充实社区的内容、共同制定社区的规则并严格地遵守规则、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等。网络社区为人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环境,为人类追求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主动参与的意义在于:有利于人们在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人的民主、平等的意识,并在设计和管理虚拟社区中部分地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网络社区与现实社区是互补互动关系,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应该各取所长,互相弥补。网络社区使现实社区中不可能的成为可能性。网络社区空间开拓了人的思维。从网络社员的观点来看,所谓现实性,无非是从以前的一种可能性发展而来的。二者是互补而非取代的关系。网络社区是一种对现有生活方式的冲击,同时,它也是对现实的社会空间的发展

参考书籍:《网络利益》作者约翰·哈格尔三世、阿瑟·阿姆斯特朗

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系统简介

城市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系统简介 城市信息产业局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建设是由城市信息产业局承担的项目。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促进社区相关单位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换,避免重复建设及信息孤岛的发生,更好地解决社区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难题,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全方位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系统主要包括“社区内网协同办公平台”、“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城市卫生局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城市医保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二个平台及二套业务系统。 “社区内网协同办公平台”是在以个人基础信息为中心的,以数据交换为基础,建立社区信息资源库,初步整合民政局、就业局、社保局、卫生局和医保中心的社区管理系统、内部协同办公系统,搭建城市统一的社区内网协同办公平台。 “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采用B/S体系架构,以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站为主要表现形式,建设城市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同时整合各部门的外网资源,建立以事务链为中心的政务公开系统,及时公布相关信息,为社区居民服务,体现服务型政府新形象,且预留与其他部门业务系统整合的标准接口。 “城市卫生局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是面向社区的,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单位,用来记录每个人所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与健康相关的一切行为与事件,包括生活习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属病史、现病史及历次诊疗经过、历次体检结果等。它是一个动态连续且全面的记录过程。它记录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中,其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所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记录的总和。 “城市医保中心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城市几百万人的保费缴费难题,提高了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任务强度,把工作人员从复杂繁重的数据处理中解放出来,同时避免了许多人为的错误的发生。初步实现了医疗保险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 整个系统实现覆盖全城市的城市、区、街道及社区的四级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政府其他部门可以直接利用该平台与社区进行数据通讯,各单位可以在建成

对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互动问题的思考

对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互动问题的思考 对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互动问题的思考 社区教育(也指街道教育,下同)和学校教育是紧密相联而各有侧重的一个整体。学校教育是自成体系的正规的、封闭式、应试式的围墙教育;而社区教育是纷繁复杂的非围墙教育。社区教育即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区域内的全体成员为基本教育对象,不分年龄、性别所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导的各种教育活动。发展社区教育,为居民创造终身受教育的条件,是我们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一、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互动的基础 一从概念上看: 学校教育包括从幼儿园学前班、九年制义务中小学教育、高中和大学教育、为培养各类人才的艺术体育等类专门教育。广义的社区教育范畴是指除了普通的小学、中学、大学而外的一切教育;狭义的社区教育可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大类。其中非学历教育又包括功利性教育(有证书和一般性两种技能培训)和素质性教育(以提高各类人的各种素质为目的)。 这两种教育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内含和概念上不同。但都是对他人的教育。在教育这个共性话题上,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两种教育。 二从内容上看: 学校教育是系列化的学历教育,有必要的校舍、资金、师资、教材、规划等一系列软硬件保证,有层层的直线领导和主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保证。社区教育包罗万象,面很广,又有多个部门领导和主管。其主要内容是包括知识培训、生活保障、体育锻炼、健康养生、休闲娱乐“五位一体”的家门口教育。 这两种教育各有自己的独立系统。前者较专,专业学历教育;后者较宽,业余技能为主教育。但其教育内容都是以增长知识、提高素质为主的教育,两种教育应该互有促进。 三从人员上看: 学校教育以文化知识教育为主,人员很单纯,除了学生就是教职员工。社区教育以德育技能教育为主,受教育对象面较广,基本上包括绝大部分社区居民。而师资面也较广,能者为师,聘请领导、有一技之长者和各项专业人士担任。 学校的教师、学生来自不同的社区,又共同关心着本社区的活动和建设,参与一些本社区的必要的大型活动。本社区的一些教育组织和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学校的教育共建组织,对学校进行一些德育和专业教育。双方共建着社区文明。学校和社区和谐互动,优势互补,可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推动着两种教育。 四从关系上看: 学校教育是条状阶梯教育,由教育部门主管。社区教育是块状面上教育,由社区党政领导主管。学校建在社区,老师、学生生活在社区,社区是大本营。学校教育促进着社区发展,为社区教育提供了各种方便;社区为学校输送生员,解决着校外的矛盾,社区服务着学校教育。两者关系密切,是和谐互动的基础。 二、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互动的方式 一是让学校融入社区,促进教育改革,支持社区教育。

3D虚拟社区的交互性研究

3D 虚拟社区是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对真实世界“拟仿”的虚拟空间。诚如法国著名思想家让 ·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所言,“大众传媒的‘表现’就导致一种普遍的虚拟,这种虚拟以其不间断的升级使现实终止。这种虚拟的基本概念,就是高清晰度。影像的虚拟,还有时间的虚拟(实时),音乐的虚拟(高保真),思维的虚拟(人工智能),语言的虚拟(数字语言),身体的虚拟(遗传基因码和染色体组)……”[1]而所有的这些虚拟,逐渐在人们的真实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美国的第二人生(Second Life )到中 国的HiPiHi 、创想王国(Novoking ), 3D 虚拟社区影响力日益增大,已经在政治、商业及教育等多个领域有所应用。本文拟从人机交互、内容交互和人际交互三个层次上对3D 虚拟社区交互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其交互特性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13D 虚拟社区概述 虚拟社区是利用互联网建立的 一种跨越空间、非面对面的多人交往空间,在这样一个空间里,人与人之间通过信息、权利、资源的交换形成一种与现实社会关系不同而又存在交叉的互动关系。虚拟社区有广义与 狭义之分,广义的虚拟社区包括通过互联网建立的所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狭义的虚拟社区指各种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的各种社区。 3D 虚拟社区是虚拟社区的一种形式,它通过三维技术,打造一个人与人互动的虚拟仿真空间。在这样一个 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虚拟形象,人们以虚拟化身(avatar )的形式参与到虚拟社区中来。 1.1高度仿真 如果说,web1.0的本质是聚合、 联合、搜索,web2.0的本质是互动、参与,那么,web3.0的本质就是进行更深层次的人生参与和生命体验。3D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规划重点课题“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六十年”(09AA001)作者简介:陈俐燕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黄鸣奋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艺传播学及网络文化 3D 虚拟社区的交互性研究 陈俐燕 1,2 黄鸣奋 1 (1.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2.厦门大学软件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在3D 虚拟社区中,交互是整个系统中各种能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文拟从人 机交互、内容交互和人际交互三个层次上对3D 虚拟社区交互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其交互特性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虚拟空间;3D 虚拟技术;交互性【中图分类号】G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166(2011)05-0058-03 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1.05.012

虚拟社区_传统社区概念的拓展

作者单位:周德民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邮编410004) 吕耀怀 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 (湖南长沙 邮编410083) 虚拟社区: 传统社区概念的拓展 □ 周德民 吕耀怀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速扩展和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在网上寻求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虚拟社区,就是这样的空间之一。 所谓虚拟社区,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在互联网上形成的,由相互间联系相对密切的人们所组成的虚拟生活共同体。虚拟社区由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 ,即电子公告牌)发展而来。BBS 是通过电脑来传播和取得信息的公告牌。世界上不同国家的人们,借助于国际互联网,都可以用电脑向 BBS 发送自己的公告(帖子)。在BBS 基础上建立的虚拟社 区,以共同的兴趣和利益为纽带,把身处不同国家的人们联结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一种虚拟的共同生活。 传统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概念,“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 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1]。这样的 社会生活共同体,相对于虚拟社区,可以称之为现实社区。很明显,现实社区强调地域性。因为现实社区中人们之间关系的密切性、经常性,与地域性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聚居在同一地域的人们,在客观上更容易发生经常性的往来,更可能形成密切的关系。而聚居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形成联系密切的生活共同体。但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出现,由于其可以最大限度地跨越人与人之间在地理上的距离,便使得不同地域的人们有了发生经常性联系的可能性,也为跨地域的生活共同体的形成准备了客现条件。在这种新的情况下,人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原有“社区”概念的“地域性”限制。 社会学中的“社区”概念,从其起源上考察,原本并不包含特定的地域性。源于拉丁语的“社区”一词,最初的意思,仅仅是指“共同的东西”或“亲密伙伴间的关系”。德国社会学家F ? 滕尼斯首先将“G emeinchaft ” (社区)一词引入社会学研究。在滕尼斯的著述中,“G emeinchaft ”仅表示一种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存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社会关系的社会团体。可见,最早用作社会学概念的“社区”一词,并未有明显的地域性色彩。后来,随着美国经验社会学研究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共同体的过程中发现,要具体研究城市、乡村等聚落,要研究各类居民的生活共同体,必须从地域共同体着手,因而更多地看到了“关系”、“社会组织”、“社会秩序”同“地域”的相关性。于是,“社区”概念就逐渐被赋予了明确的“地域”含义[2]。由此可见,“社区”概念中的“地域”含义是历史地形成并为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定的。而当历史演进到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当人们依靠电子计算机技术,远程通讯技术而建立起国际互联网,从而极为方便、快捷地实现了分处世界各地的人们之间的密切联系的时候,跨地域的生活共同体的建立已经完全具备了客观条件。而这种跨地域的生活共同体,除了缺乏地域性这一指标之外,完全具备传统社会学中的“社区”概念的其它各种性质和功能。因此,人们不必拘泥于地域性这一受历史条件限制的特定指标,完全可以用社区研究的一般方法来研究,用“社区”概念所包含的一般思想来指称互联网时代的跨地域生活共同体。这既是对于社会学中传统的“社区”概念的拓展,又是对于最早的“社区”含义的某种程度的回归。传统的“社区”概念之所以要有“地域性”的限定,是因为在传统社区中,只有在同一地域内生活的人们才最有可能建立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而拓展了的“社区”概念之所以可以挣脱地域性的羁绊,是因为国际互联网使得不同地域的人们也能够十分便捷地建立经常的,密切的联系。从传统“社区”概念向新的“社区”概念的拓展,是由新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淡化了地域性色彩的“社区”概念,泛指一切由联系密切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在这样的“社区”概念中,地域性并不是其构成要件,但它亦不排斥地域性;也就是说,无论是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还是跨地域的生活共同体,都是“社区”概念所指称的对象。现实社区仍然具有地域性,(下转第82页) 8 6

虚拟社区的功能

所谓社区,它的存在基础是固定的场所、固定或流动的人群。网络虚拟社区亦是如此,固有的网络空间,频频出没于其间的大虾与漂泊不定的游客,共同组成了虚拟社区这个团体。在现实世界中,人人希望被理解,人人希望得到承认,人人渴望交流,但现实中的诸多因素阻止着交流的欲望,而虚拟社区,提供了一个公正平和的交流场所,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你的想法,与他人交换意见。在Internet发展到逐渐贴近人们生活的今天,虚拟社区就是一个小小的虚拟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动作都可以搬到网上虚拟进行。 虚拟社区也称为CLUB,包含的功能主要有公告栏、群组讨论、社区内通讯、社区成员列表、在线聊天、找工作等。也就是在网上提供现实社区所需的各种交流手段。 社区(主要是BBS)主要提供以下功能: 1 社区通信。社区为每一个居民都提供了电子信箱,居民可以使用该信箱收发邮件,相互通信,有利于非同时在线时,居民的交流。有的大型论坛提供手机短信发送功能,更方便了网民之间的交流。当然不是免费,一般是对方“买单”。 2 聊天服务。虚拟社区为居民提供了两种实时交互的聊天服务,聊天时除了用文字表达以外,系统还预设了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供调用(有些还能用语音进行实时交谈)。第一种方式是聊天广场,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谈话的内容也不受限制。第二种方式是聊天室,聊天室的开设者是这个房间的主人,他可以控制谈话的内容,也可以对聊天的人进行取舍。听说在这里出了不少网络情缘。前些时流行的网络小说《痞子蔡与轻舞飞扬》的动人的爱情故事,就是发生在聊天室里。 3 张贴讨论。这是虚拟社区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居民可以在社区中主要以文字的形式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提建议、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这些最终都以张贴文章(帖子)的形式出现。居民还可以在社区中转贴自己比较喜欢的小说、散文等。目前,国内的许多社区系统已经还允许居民在帖子中加入文件上传、贴图、表情动作等功能。这样一来,帖子就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使得居民的交流更加有效。前些时候的“西北大学日本留学生事件”,主要是通过BBS发起的。游行运动也是通过在西北大学论坛和交大“兵马俑”发帖跟帖的形式挑起的。可见BBS在大学声中的影响力之大! 4 投票居民在社区就某一问题发起投票或进行投票,从而对社区居民进行民意调查。同时居民在投票的过程中也张贴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这种投票要比现实的投票透明,民主,公开。其结果也真实的反映了网民的偏好。 目前在国内有影响虚拟社区主要分三大类:第一类,适合普罗大众,以兴趣爱好休闲娱乐为主,像分布在广州、北京、上海的网易社区、天涯社区、湛江的碧海银沙等;第二类,适合在校大学生,以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为主,像清华的“水木

社区O2O服务平台可行性分析

社区O2O服务平台可行性分析 2015年5月

目录 第1章做什么 (3) 1.1 定位 (3) 1.1.1 服务属性——吸引用户 (4) 1.1.2 电商属性——实现盈利 (4) 1.1.3 社交属性——留住用户 (4) 1.2 形式 (4) 第2章为什么 (6) 2.1 业主有需求 (6) 2.1.1 维修服务需求 (6) 2.1.2 社区购物需求 (6) 2.1.3 业主交流需求 (7) 2.2 社区里有待挖掘的金矿 (7) 2.3 企业发展的压力 (7) 第3章怎么做 (8) 3.1 做好顶层设计 (8) 3.2 做好软件平台 (8) 3.3 做好服务 (9) 3.4 做好推广 (9) 3.4.1 线下推广 (10) 3.4.2 线上推广 (10) 3.4.3 媒体推广 (10) 第4章谁来做 (11) 4.1 开发团队——做好软件开发 (11) 4.2 线上团队——做好运营和维护 (11) 4.3 线下团队——做好服务和推广 (11) 第5章期望的效果 (12)

第1章做什么 开发一个面向业主的社区O2O服务平台,包括社区服务、网上购物商城和社区交流平台等三大功能。主要服务于物业覆盖的用户群,例如居民区、办公楼、厂区等等。 社区服务:一方面是指物业公司面向用户提供的基础服务,例如报修、缴费、问题反馈等;另一方面是指配套商家面向用户提供的生活服务,例如洗衣、家教等等。社区服务还包括公共服务,例如社区通知公告、消息提醒等。 网上购物商城:是指面向用户提供在线购物功能,例如提供生鲜食品、稀有特产等。网上商城还可以将周边商户纳入平台,提供方便的日用百货。 社区交流平台:为业主之间提供一个网上互动交流的平台,例如社区论坛、二手交易、活动发起等等。 1.1 定位 社区O2O服务平台需要具备三大属性,服务属性、电商属性、社交属性。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闭环生态圈,一旦闭环生成,未来再对平台进行服务或品类

学校与社区结对共建活动小结1

学校与社区结对共建活动小结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社区的大力支持,对学校教育教学、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在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加强了解,增进友谊的同时,也促进了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一、加强领导,强化共建意识 社区共建是新形势下学校工作的新内容,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工作,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取得社区援助的一种方式。因此,无论是各社区,还是学校都十分重视,共建过程中,探讨了如何与社区结对共建,促进共同提高,如何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与联系,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发挥社区在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网络,进一步强化了学校与社区各单位的共建意识。 二、广泛参与,以活动为载体,重视沟通与联系 1、我校在与社区的共建活动中,十分重视广大学生在共建活动中与社区的互动,把共建活动作为学生走出校园、关注自身生活环境,了解生活的重要载体。 2、学校由团队牵头,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开展了“小手牵大手”系列活动及雏鹰假日小队活动,2005年3月又开始了每月一次的环境洁净日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启迪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了文明程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区家长及居民的环保意

识,因而也有不少居民主动和学生一起参加文明创建活动,积极为学生提供方便,共同为社区文明建设作出了努力。 三、立足实际,整合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一直把自身置于社区大教育网络中,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在共建活动中,突出了大教育的特色。 1、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家长的配合,同样也取得了社区各共建单位的支持,逐步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如学校周边环境整治问题,学校积极取得了所在社区共建单位支持,获得了一定效果。 2、学校积极开放内部教育资源,为社区提供方便,逐步实现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共享。例:社区工作人员要学电脑,我们学校积极提供场地、电脑与教师,直到他们考试完毕,尽管这些帮助是微不足道的,但体现了资源共享。 3、在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学校除取得家长委员会的支持外,还取得了社区的大力帮助。 四、今后在社区共建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们与社区共建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共建合力不足,内在动力不强,参与率不高,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共建意识、责任意识,结合教育系统自身实际,将共建工作提进一步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浅谈虚拟社区的“治理”(一)

浅谈虚拟社区的“治理”(一) 论文关键词:虚拟社区;治理;互联网 论文摘要:虚拟社区来源于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它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社会结构之一。然而,虚拟社区的形成具有偶然性与短暂性,社区的成员不确定,成员的行为也没有共同的规范。隐匿的自由和自由的隐匿实现了种种快乐并最终导致了虚拟社区的混沌状态,这种混沌状态容纳了太多的东西甚至是藏污纳垢。为此,本文指出要摈弃传统的统治思维,引入“治理”新概念,以适应互联网本身的特性,追求网民的协商与认同,以真正的达到善治。最后本文从良好的传统社区治理的基本要素参与、分权、制度、标准出发,逐一分析并提出如何进行虚拟社区“治理”的相应思路与对策。 一、虚拟社区的形成及其问题 虚拟社区来源于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当中,包括互联网上的公告栏、群组讨论、社区通讯、社区成员列表、在线聊天等。虚拟社区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社会结构之一。“虚拟社区”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霍华德·里恩戈德的1993年专着《虚拟社区》(Virtualcommunities)一书,他认为,虚拟社区是指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由志趣相同的人组成的均衡的公共领域,这一社区是以共享的价值和利益为中心,将人群聚集在线上①。传统的社区定义注重地缘或血缘关系,虚拟社区则认为社区的界限不应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应该看到,无论是传统社区还是新出现的社区形式都是与人们之间的互动紧密相联的。没有互动就不可能形成任何群体和组织,更不用说社区。由于网络最大的特点在于互动,因此虚拟社区的形成就有其客观存在的可能。那么,虚拟社区的出现,将给现实社区带来了什么样的冲击与影响呢? 对于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有多种多样的相关探索。学者巴里·威尔曼通过经验研究得出,“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并不一定对立,两者是社区的不同形式,具有特殊的法则和动态,和其他形式的社区互动②。因此,有的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几乎一样,既有社会等级,也有官僚制度。虚拟社区的主要特性如下: (1)存在不同的等级。虽然说虚拟社区是扩展的、可以自由表达意愿和进行辩论,在大多数虚拟社区里都可以感觉到民主的精神,但是,等级也并非不存在。虚拟社区同样存在着高低等级的差别,只有活跃的社区分子才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中。据统计,“所有新闻组的读者只有不到10%的人投稿参加讨论”,中国因特网的用户“95%的人上网只是查阅和浏览,网络数据信息传输水平极低。”③因此,尽管人们在虚拟环境下似乎存在着平等的幻想,事实上,现实的等级状况无不影响他们在虚拟空间中的等级划分。 (2)提供广阔的言论空间。随着网络在全世界的普及以及新一代网络形态(如Web2.0)的出现,虚拟社区在民主参与、直接性、公开性等方面都达到了现代政治所能要求的最高程度。这其中集中表现在虚拟社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实际的言论自由空间,有学者认为:“人们在这里不必阅读来自一个信息源的消息,不必说一个话题,不必受编辑、新闻出版机构的控制,不必担心自己的言论是否离经叛道。一句话,网络使少数人垄断信息和文化的圣人时代宣告结束了!这正是网络对传播信息和文化传播方式的冲击。”④“作为新的大众传播,因特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言论多样化舞台,以及信息自由流通的机会。”⑤ 虚拟社区将会对现实社区带来巨大的冲击,人们往往沉溺于虚幻的空间进行互动,并在其中扮演角色。虚拟社区甚至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约翰·哈格尔(JohnHagel)和阿瑟·阿姆斯特朗(ArthurArmstrong)在1997年发表了《网络利益——通过虚拟社会扩大市场》一书,认为创建虚拟社区会带来巨额利润。早期网易公司凝聚人气的是个人主页,新浪网靠的是四通利方开办的论坛,2005年博客中国网站更是利用大量的博客人气获得一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当然,也不是说所有虚拟社区都能带来巨额利润,在互联网上仍然有大批默默无闻的依靠低成本维持生存的虚拟社区。同时,虚拟社区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虚拟社区的形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之间的互联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之间的互联 姓名:陈阳 学号:2009032102 专业:09级新闻采编与制作1班

网络社会生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社会结构而言,就是网络虚拟社区的形成。接下来我就与大家共同探讨下“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与现实社区的之间的互联。 一、社区和虚拟社区内涵与外延的辩析 虚拟社区是现实空间在虚拟空间的“投影”,要把握虚拟社区首先要了解现实社区。“社区”作为公民社会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蓬勃发展起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区”一词源于Community,其词义包括: (1)任何大小的一个社会组织,其成员居住在一特定区域内,共有一个政府,并有共同的文化和历史传统。 (2)一个因具有共同特征或兴趣,使它在其存在的较大社会组织中突出来的团体。 (3)一组在一定规则下过着同样生活的男人或女人。 (4)一群占据一定地区的植物和动物的总和。 (5)The community:公众、大众。 (6)共有、享有(shared possession)。 “社区”一词的多种含义,反映了“社区”研究内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所以,社会学上对社区的定义也是包罗万象。德国社会学F·腾尼斯从社区的源起上认为,社区指的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或自然情感的社会有机体,有点接近平常所说的乡村小社会;而爱德华和琼斯从社区结构与组织形式作出判断:有一群人,居住在一定的地方,在组织他们的社会生活时行使一定程度的自治;他们组织社会生活时以地方为基础来满足他们各方面的生活需要。怀特则从社区成员内在联系上指出:社区一词一方面有一种情感上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是一种对于地方的发生在身边的和熟悉的社会环境的归宿感。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也有人强调: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我们虽然很难将社区概括为一种组织、一种社会关系或一种情感,但从以上的认识和判断中,我们不难发现“社区”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质:一定的地域、一定的人群、以及相应的组织、公众的参与和某些共同的意识与文化。 “虚拟社区”是从英文“Virtual Community”翻译而来的。与现实社区相比,从中文的角度理解,“虚拟社区”似乎是非实在的、类似于乌托邦的“理想国”。因为,“虚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不符合事实的,假设的”。所以人们很容易得出:“虚拟社区”是人们在网络上构造的虚幻世界的结论。然而,虚拟社区并不虚假,网络是真实的,网上社区也是真实的:人们在此获取信息、广泛交流、甚至购物、交易、娱乐等等。目前,全世界都用“Virtual Reality”来描述网络给我们营造的新空间,即“虚拟现实”,但“虚拟”一词的英文“Virtual”,其本意一点也不“虚”,正好相反,它是“实质上的、实际上的、事实上的(almost what is stated;infact thought not officially)”。由此,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研究“虚拟社区” (“Virtual Community”)时,文化环境的差异或许将引起我们研究视角的差异。 假如我们把组成“虚拟现实”一词的“虚拟”和“现实”两上部分看成“相等的两半”,那么“虚拟现实”就是一个重复修饰的概念。虚拟现实能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比如说,飞行模拟,这

社区学校共建活动总结报告

社区学校共建活动总结 为有效推动文明城区和学习型社区建设,我校与依干其街社区本着相互学习、资源共享、携手共进的原则,于去年底分别签定了社区、学校共建协议书,一年来,结合我校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社区与学校共建活动,学校的道德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区校共建取得了双赢的良好效果。现将我校与社区共建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具体工作及成效: 1、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非常重视结对共建活动,领导充分认识到,结对共建活动是文明创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创建文明单位的基础性工作。我校立足学校工作实际和教育工作的特点,积极发挥自身文明示范作用,主动与社区居委会共同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为此,学校特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支部书记为副组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等为相关人员为组员的共建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与所结对共建居委会分管领导共商结对共建活动,不定期座谈、互访,为双方文明创建工作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目前,结对共建活动已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我校与所在社区居委会建立了良好的共建合作关系。 2、广泛参与,注重成效。 在共建活动中,学校注意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尤其是重视广大学生在共建活动中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共同受到教育。学校主动征求结对社区的建设性意见建议,并列入德育计划付诸实施;每学期向社区提供一次学生思想、学习状况和德育教育计划,以便于社区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活动;同时学校将共建活动作为学生走出校园、关注自身生活环境、了解社会的重要载体。学校经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等,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与社区居民一道开展多种活动,如:“小手拉大手,公民道德共遵守”“我为小区出谋划

社区生活服务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社区生活服务平台建设 解 决 方 案

目录 1 项目背景 (1) 2 方案概述 (3) 3 产品特点 (6) 3.1 逐级精细管理模式 (6) 3.2 事件上报 (7) 3.3 系统事件自动分流 (8) 3.4 绩效自动考核 (8) 3.5 事件项目可定制 (8) 3.6 接口开放 (8) 3.7 GIS可视化操作 (8) 3.8 符合规范 (9) 4 功能介绍 (9) 4.1 人口管理 (9) 4.2 特定人口管理 (10) 4.3 单位法人管理 (10) 4.4 社区单位管理 (11) 4.5 商户管理 (11) 4.6 民情上报 (11) 4.7 警情上报 (12) 4.8 自动考核 (12) 4.9 自动统计 (13) 4.10 自动通知 (13) 4.11 自动催促 (13)

4.13 事件定位 (14) 4.14 人口定位 (14) 4.15 事件流程跟踪 (14) 4.16 分级管理 (14) 4.17 老人和儿童管理 (14) 4.18 公共安全管理 (15) 4.19 邻里矛盾解决 (15) 4.20 舆情监控 (15) 4.21 社区环境监控 (15) 4.22 黄赌毒及时发现 (16) 4.23 邪教组织及时发现 (16) 4.24 公共设施管理 (16) 4.25 志愿者管理 (17) 5 系统架构 (18) 5.1 总体架构 (18) 5.2 数据流向 (19) 5.3 逻辑处理 (20) 5.4 业务处理 (20) 6 软件模块 (22) 6.1 超时事件查看 (22) 6.1.1已分配未接受事件 (22) 6.1.2已接受未反馈记录 (22) 6.1.3已接受未回访记录 (22)

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

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 一、家庭的概述 (一)家庭的定义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血缘关系基础和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社会学对家庭的定义考虑的是家庭发挥功能的方式。家庭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始终在不断地演化着、发展着。[1] (二)家庭的特点 在教育社会学中,普遍的观点是将家庭视为一个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家庭具有初级群体的所有特点。第一,家庭成员在地理空间上充分接近,他们的接触方式是面对面进行的;第二,家庭成员人数较少,且相对稳定,他们之间互动的频率很高;第三,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控制和影响主要通过非正式的形式;第四,家庭成员彼此利益相关、目标一致,联系十分密切;第五,家庭群体关系在时间上最为持久。家庭这种初级群体,又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又使得家庭的影响在其效果上显得异常有力。 (三)家庭的功能 1.家庭的社会功能包括生育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娱乐功能。 2.家庭的教育功能 家庭的教育功能,体现着家庭群体在受教育者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的价值和作用。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施与的影响是广泛的和多方面的。例如,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志趣方面、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在形成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的教育影响不仅带有广泛性,而且具有特殊性,家庭教育相对于其它教育组织、教育机构而言有着它特别优越的有利条件。 第一,家庭教育影响具有先主性。所谓先主性,指的是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先入为主的定势作用,它使得受教育者继后接受其它影响时形成一种“准备状态”,即奠定了他接受教育的基础。 第二,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一般来说,双亲和子女的关系更具有情感色彩,更富有人情味。在家庭中,家长对子女传输教育要求、教育信息时,多以家庭情感作为其载体,这样有易于控制子女的行为。另外,未成年子女的物质、文化的各种需求,都要通过家庭而获得满足。这种经济纽带关系,也使得家长对子女行为的控制上有较大的优越性和权威性。 第三,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儿童生子家庭,长在家庭,家庭的各个侧面都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也都包含着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那种正规的、有着严密计划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它与家庭生活各方面交叉渗透,随着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受教育者发展的现状不断地变换着形式和内容。家庭中教育和生活的这种统一性,决定了家庭中教育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家长的教育能力以及意识到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态度,家庭的其他因素,如家庭自然结构、物质条件、家庭氛围等,也同样有力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起着直接或间接的教育作用,最终形成受教育者相应的个性、态度和品行。 第四,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由于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生活在一起,由于父母对子女的观察、教育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过程,故双亲对子女的情况最为熟悉,最为了解。

虚拟社区的商业价值实现研究

虚拟社区的商业价值实现研究* 徐小龙 (上海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1209) 摘要: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研究了虚拟社区商业价值的创造机理,揭示了虚拟社区商业模式困境的根源, 提出了“基于社区营销的价值创造模式”的解决思路,构建了虚拟社区商业价值实现模型。虚拟社区 的商业价值从根本上来源于消费者的参与和互动所产生的影响力。保持一定的成员规模,是虚拟社区 创造商业价值的基础。虚拟社区的商业价值实现策略为,虚拟社区为企业构建营销平台,提供深度营 销机会,企业利用虚拟社区开展社区营销,虚拟社区分享企业所创造的营销价值。 关键词:虚拟社区;电子商务;商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0)04-0106-06虚拟社区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商业模式已经得 到了广泛认同,并被IT业界广为推崇。但如何挖 掘其商业价值,获取投资回报,却成为虚拟社区经 营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IT业界对此忧心忡 忡,一筹莫展。“对于社区论坛从业者来说,尽管 不愁流量,似乎也不缺少资金,但盈利模式单一和 乏力的现状给整个行业的前途投下阴影”[1]。2007 年5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互联网社区大会 上,“社区网站的商业价值发现”成为重要讨论主 题之一。可见,虚拟社区商业价值实现的研究迫在 眉睫。本文试图解答这一问题。 一、虚拟社区商业模式的困境根源 (一)虚拟社区的商业价值形式 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虚拟社区通过收取会员 费、内容服务费、广告费、交易费及向外部厂商出 售成员资料获得收益[2](P24)。虚拟社区的商业价值 可归结为三种基本形式:服务价值、广告价值和交 易价值(如图1所示)。 商业价值 服务价值:会员费、内容服务费 广告价值:广告费 交易价值:交易信息费、交易佣金 图1虚拟社区的商业价值形式 服务价值是虚拟社区为成员提供了某种差异化 的服务而获得的收益,包括会员费和内容服务费。 会员费本质上是虚拟社区的一种服务收费。广告价 值是虚拟社区获得的广告收益。交易价值是虚拟社 区为成员提供C2C和B2C的交易平台而提取的交 易佣金及向厂商出售交易方面的信息收取的费用。 (二)虚拟社区的商业价值创造机理

学校社区共建协议书6篇

学校社区共建协议书6篇 学校社区共建协议书篇1 为积极探索中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聚焦社会公共道德;立足社区,挖掘资源,加强中小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身体力行,我校特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书: 1、主动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教育宣传活动,为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人力物力和场地支援 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学校资源定期、定时、定点向社区开放,促进学校、家庭、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学校与社区共建协议书合同范本。 3、学校聘请村党委书记为学校法制宣传员,给学生做法制报告,派出所民警定期到校门前巡视查询。 4、学校提倡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组织学生去流涧社区打扫卫生、环保宣传、交通安全宣传。 5、学校少先队员定期开展清洁美化活动,参与志愿者服务,为小区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6、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邀请社区的老干部、教育专家等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人生观教育。学校社区共建协议书篇2

为积极探索中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聚焦社会公共道德;立足社区,挖掘资源,加强中小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身体力行,我校特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书: 1、主动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教育宣传活动,为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人力物力和场地支援。 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学校资源定期、定时、定点向社区开放,促进学校、家庭、社区的沟通与合作。 3、学校聘请派出所民警为学校法制宣传员,给学生做法制报告,派出所民警定期到校门前巡视查询。 4、学校提倡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组织学生去附近社区打扫卫生、环保宣传、交通安全宣传。 5、雏鹰假日小队定期开展清洁美化活动,参与志愿者服务,为小区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6、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邀请社区的老干部、教育专家等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人生观教育。 7、共同关心弱势群体,努力参与社区扶贫帮困活动,为特困家庭排忧解难,为特殊家庭送温暖、送快乐。 协议单位: 甲方:城头高级中学 乙方:学校社区共建协议书篇3

虚拟社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虚拟社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以深圳为例 一、研究主题或目的 (一)研究的问题: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上虚拟社区的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素的增长。虚拟社区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新的工作方式,新的购物方式甚至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当然,在虚拟社区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文献阅读以及统计分析的方式对虚拟社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实质意义: 通过对虚拟社区发展现状的研究,了解虚拟社区分类,特点,虚拟社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研究设计 (一)、虚拟社区定义: 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最早的关于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的定义由瑞格尔德(Rheingole)做出,他将其定义为“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 (二)、虚拟社区分类: 虚拟社区的类型根据沟通的实时性,可以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类:同步虚拟社区如网络联机游戏,异步社区如BBS等。虚拟社区最重要的几种形式有BBS、USENET、MUD,在国内逐渐形成以BBS为主要表现形式,结合其他同步异步信息交互技术形成的网络化数字化的社区形式。社区是指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虚拟社区,从网络技术的角度来看,虚拟社区,又称为BBS(Bulletin Board System 的缩写)、论坛。1978年在芝加哥地区的计算机交流会上,克里森(Krison)和罗斯(Russ Lane)一见如故,因此两人经常在各方面进行合作。但两个人并不住在一起,电话只能进行语言的交流,有些问题语言是很难表达清楚的。芝加哥冬季的暴风雨又使他们不能每天都见面,因此,他们就借助于当时刚上市的调制解调器(Modem)将他们家里的两台苹果Ⅱ通过电话线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世界上的第一个BBS。这就是原始的BBS的雏形。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之下,BBS在功能得到不断扩展,并迅速成为全世界计算机用户的交流信息的园地——虚拟社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一样,也包含了

想象的共同体_网络游戏虚拟社区与高校亚文化群体的建构

网络游戏是一种实时的、以网络社区为导向的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游戏,能够通过互联网容纳大量玩家。大学生是参与网络游戏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在虚构的世界中扮演自己设定的角色,和其他玩家互动,通过网络游戏创建了新型的网际人际交往模式和游戏世界的虚拟社区生活。对大学生玩家而言,网络游戏虚拟空间这种特殊的存在情境已经成为与真实的学习生活和有限的社会活动相平行的另一个空间。 网络游戏创建的虚拟社会模拟了真实社会的结构,其间的交往是现实交往的延伸。与此同时,虚拟社区的人际关系又不同于高校学生群体中的真实社会关系结构。 大学生参与游戏的动机不仅仅是娱乐消遣,还包括建构新的社会网络、建立网际社会地位和形成网络亚文化群体诸方面。而匿名性、身份的流动性赋予行动者更大的选择自主性,使得虚拟社区的自我建构呈现出新的特点,最终形成不同于其他校园亚文化形态的网络虚拟文化。 一、高校亚文化系统的结构及特征 从总体上看,高校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创造性以及信息化等特点。从特质及功能上看,中国大学里同时存在体制内 和体制外两种校园文化。体制内大学生文化以共青团、 学生会等官方学生组织为主要载体,是单位体制传统的延续,强调服从、统一和规范化、制度化,并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体制外大学生文化则主要以学生自发组织为主要载体。[1]随着国内高等教育 体制的改革,学科结构的调整以及学分制、 选课制的推广,高校社会网络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逐渐消解了以班级、院系和学校三级结构为主建立高校社区的传统,宿舍、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等在高校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逐渐形成了体制外的高校文化系统,并呈现出明显的青年亚文化特色。 青年亚文化通常被认为是与边缘文化、弱势文化相关联的文化形态。如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 :“在任何时期,青少年首先意味着各民族喧闹的和更为引人注目的部分。[2](p69)对于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关注始于英国伯明翰学派。在分析了英国工人阶级青少年的亚文化之后,伯明翰学派的研究者们提出,青少年中流行的亚文化是由于平民阶层的青少年无法进入主流文化而形成的一种时尚文化。 这种亚文化是对体现中产阶级价值观的英国主流文化的反抗。青年们通过各种方式和行为,比如朋克、摇滚音乐、嬉皮士,甚至群居、吸毒等,建立起与传统的、 主流的价值观和文化形态相悖的大众文化形式,并使之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青年亚文化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即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往往对成年人社会秩序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 在转型期的中国,大学生是青年亚文化系统的主要代表群体之一。与此同时,大学生又是网络使用的高频群体,因此,虚拟社区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建构青年亚文化系统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网络游戏建构的虚拟社区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扩展了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网络游戏虚拟社区不仅丰富高校文化系统,而且赋予其信息性、时代性的特征。 作者简介:邓天颖(1978—),男,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融合传播实验室研究员,社会学博士。 邓天颖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网络游戏虚拟社区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网际人际交往模式,成为与真实生活平行的另一个空间;网络游戏虚拟社区是一个基于想象的社会共同体,是一种真实的线上初级群体组织,通过想象的体验,参与游戏的大学生个体能够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建立认同与归属,从而建构起一种区位化的青年亚文化群体。 关键词:网络游戏;虚拟社区;认同;想象;青年亚文化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0)02-0173-03 想象的共同体: 网络游戏虚拟社区与高校亚文化群体的建构 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173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