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治疗肾性血尿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肾性血尿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肾性血尿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肾性血尿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肾性血尿经验总结

血尿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病原因各不相同。其中肾性血尿是指排除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等肾外出血因素,血液单从肾脏中随小便排出体外的疾病。目前现代医学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控制措施,中医治疗也颇为棘手,但中草药对肾性血尿的治疗有着较好的疗效,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消除肉眼或镜下血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故有必要对目前治疗肾性血尿的有效方案加以总结归纳。

肾性血尿的特点是患者出现单侧肾区钝痛或肾绞痛,常为全程性,呈暗棕色,尿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管型(主要是红细胞管型),显微镜下可见其红细胞有明显的变形、破损,80%以上为畸形红细胞,且大小不等。中医学对本病研究的历史较为悠久,肾炎性血尿在中医历代文献中的记载属“尿血”、“溲血”范畴。中医学对血尿的论述,最早见于《素问》的“热移膀胱”以及《金匮要略》的“热在下焦”。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治尿血诸方》还对血尿的病机作了论述“夫尿血者,是膀胱有客热,血渗于脬故也。血得热而妄行,故因热流散,渗于脬内而尿血也。”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尿血候》认为“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象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临床上亦以湿热夹瘀者为多见,五脏则以心肾为主。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认为由平素人体正气虚弱,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感受外邪,邪由自身的病灶处,或肌肤,或由咽喉侵袭于肾,而致肺、脾、肾功能失常,水津代谢紊乱。由于平素肾阴亏损,气化失司,虚火妄动,下焦热甚,瘀热互结,邪热灼伤肾络而发血尿。瘀热互结是发病过程中的病理表现,故瘀热又可加重血尿。肾阴不足,虚火妄动是其内因基础,每遇外邪(风、寒、热、毒)感触而反复发作,以至加重。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病因颇为复杂,多与免疫变态反应有关,目前无特殊疗法,而中医采用滋阴,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法,常收到满意疗效。

己故著名中医肾病专家时振声教授多年研究认为,细究其病位多在于肾,其病性多属阴虚。至于阴虚的形成,或因素体阴虚复感外邪,或久病伤肾,耗伤肾阴,劳而诱发,故时振声教授立滋肾养阴为治本之法,并将本病分为风热外感、下焦热甚、湿热蕴结、气阴两虚等证型,并创立滋肾化瘀清利汤一方,该方集滋

肾、养阴、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止血为一炉,针对肾炎血尿的病机要点,虚实兼调,标本同治。郭恩绵教授认为,肾炎血尿以正虚为本,脾肾气虚,生化无权,封藏失职,精微下注为其基本病机,并贯穿于本病的始终,并将本病分为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肾阴亏损、湿热内蕴等证型,治疗上当以补益脾肾为主,采用攻补兼施、虫草并用的手段,取效甚佳。张琪教授认为,肝肾阴虚或气阴两虚是其本,湿热毒邪是其标,通过详审病因、明辨病机、洞察证候的衍变设立治血尿八法,①清热利湿、解毒止血法,加味八正散;②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法,清热解毒饮;③泄热逐瘀、凉血止血法,桃黄止血汤;④益气阴利湿热止血法,清心莲子饮;⑤益气清热、凉血止血法,益气凉血汤;⑥滋阴补肾降火法,知柏地黄汤加味;⑦温肾清热、利湿止血法,温肾利湿饮;⑧健脾补肾、益气摄血法,参柏地黄汤。上述八法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显著。顾连方教授将血尿分为四型论治,湿热型选小蓟饮子去通草、滑石,加茯苓、白术、泽泻以健脾利水;脾虚型选归脾汤加减(党参、黄芪、当归、白术、地榆炭、蒲黄炭、小蓟、藕节、茯苓);阴虚火旺型选二至丸合增液汤加止血剂(女贞子、旱莲草、玄参、生地、麦冬、大小蓟、蒲黄炭等);脾肾两虚型选无比山药丸加减(山药、山萸肉、肉苁蓉、菟丝子、补骨脂、杜仲及止血药如侧柏叶、蒲黄),且主张炒炭用则止血作用更强,亦可选藕节、大小蓟,而不主张用槐花、三七。因槐花有致过敏性紫癜的报道,三七止血作用太强,易于肾内形成瘀结,使血尿久治不愈。刘春莹等从瘀论治,认为肾性血尿不能见血止血,应不忘化瘀止血,使瘀化血行,气通血和,选用止血不致瘀血、活血而不伤新血之品。吴竞等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单纯血尿性IgA肾病,取得良好疗效。血府逐瘀汤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止血等功用,正切中瘀血内阻之病机,使瘀去而血行常道,血尿好转。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血府逐瘀汤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积聚及体外血栓形成,并有抗炎、增强免疫功能及降血脂等作用。抗炎、抗变态反应能阻止肾脏早期病变和血管损害,抗血栓能防止血管损害的发展,对改善肾性血尿有利,活血化瘀法已被多数肾脏病学者作为治疗各种肾炎的常用治法。马跃先等根据传统论述及现代医学资料,将肾性血尿分为①邪热炽盛、灼伤脉络;②脾气虚弱、统摄无权;

③瘀血阻滞、血不循经三种情况,分别采用清热滋阴、益气摄血、活血化瘀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另王广达等采用补肾清热活血法治疗肾性血尿,收

到满意疗效。张翠等通过实验研究,证实益气健脾摄血具有提高慢性肾炎血尿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实验组治疗后C3bRR(C3b受体花环率)升高,I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推断该方可能通过直接兴奋红细胞上的C3b受体来增强其免疫粘附活性,免疫复合物一旦被细胞结合后,其活化作用即被阻止,继之被灭活,而从液相中除去,减少在组织上沉积,从而缓解炎症或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病理过程,也是该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效的机理之一。

西医综合(泌尿系统疾病总论与肾小球病)-试卷1

西医综合(泌尿系统疾病总论与肾小球病)-试卷1 (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A2型题(总题数:19,分数:38.00) 1.关于蛋白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日尿蛋白持续>150mg为蛋白尿 B.体位性蛋白尿尿蛋白一般<1g/d C.肾小管性蛋白尿尿中有IgC滤√ D.尿中滤出肌红蛋白称溢出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是指肾小管受损或功能紊乱时,抑制了近端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蛋白质重吸收,导致小分子蛋白质从尿中排出,包括β微球蚤白、溶菌酶等。从尿中滤ffj高分子量蛋白质(IgG)称为肾小球性蛋白尿。 2.选择性蛋白尿的特点是 A.溶菌酶为主 B.白蛋白为主√ C.β2微球蛋白为主 D.IgA为主 肾小球性蛋白尿包括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当肾小球病变较轻时,仅有白蛋白滤出,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当肾小球病变较重时,高分子量蛋白质(主要是IgG)无选择性滤出,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A、C为肾小管性蛋白尿,D为分泌性蛋白尿。 3.男,70岁。发现大量蛋白尿2周入院。入院后查本周蛋白尿阳性。为明确诊断,检查意义最大的是 A.肾活检 B.骨髓穿刺√ C.核素骨扫描 D.血清蛋白电泳 本周蛋白尿为溢出性蛋白尿,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为明确诊断应首选骨髓穿刺检查。 4.女,68岁。高血压病史20年,发现尿蛋白3年,尿比重1.010,红细胞0-1/HP,尿蛋白0.45g/d,尿蛋白分析β2 -MG,α1 -MG升高。该患者蛋白尿属于 A.组织性 B.溢出性 C.肾小管性√ D.肾小球性 ①β2 -微球蛋白(β2 -MG)和α1 -微球蛋白(α1 -MG)分子量小,均可自由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中,但原尿中的β2 -MG和α1 -MG99%以上可在近端肾小管被重吸收,仅微量从尿排血。尿中β2 -MG和α1 -MG增多较敏感地反映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故本例属于肾小管性蛋白尿。②组织性蛋白尿多为Tamm-Horsfall蛋白,溢出性蛋白尿多为本周蛋白、血红蛋门、肌红蛋白,肾小球性蛋白尿多为白蛋白、IgG等。 5.不出现管型尿的疾病是 A.肾病综合征 B.急性膀胱炎√ C.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D.急性肾盂肾炎 管型是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聚体。尿中管型的出现表示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固,可因肾小球或肾小管疾病引起,膀胱疾病(急性膀胱炎)不可能出现管型尿。 6.尿中发现大量透明管型时,提示病变在 A.肾小管和肾盏 B.肾小管和肾 C.肾小管和肾小球√

中医治疗肾性血尿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肾性血尿经验总结 血尿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病原因各不相同。其中肾性血尿是指排除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等肾外出血因素,血液单从肾脏中随小便排出体外的疾病。目前现代医学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控制措施,中医治疗也颇为棘手,但中草药对肾性血尿的治疗有着较好的疗效,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消除肉眼或镜下血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故有必要对目前治疗肾性血尿的有效方案加以总结归纳。 肾性血尿的特点是患者出现单侧肾区钝痛或肾绞痛,常为全程性,呈暗棕色,尿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管型(主要是红细胞管型),显微镜下可见其红细胞有明显的变形、破损,80%以上为畸形红细胞,且大小不等。中医学对本病研究的历史较为悠久,肾炎性血尿在中医历代文献中的记载属“尿血”、“溲血”范畴。中医学对血尿的论述,最早见于《素问》的“热移膀胱”以及《金匮要略》的“热在下焦”。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治尿血诸方》还对血尿的病机作了论述“夫尿血者,是膀胱有客热,血渗于脬故也。血得热而妄行,故因热流散,渗于脬内而尿血也。”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尿血候》认为“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象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临床上亦以湿热夹瘀者为多见,五脏则以心肾为主。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认为由平素人体正气虚弱,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感受外邪,邪由自身的病灶处,或肌肤,或由咽喉侵袭于肾,而致肺、脾、肾功能失常,水津代谢紊乱。由于平素肾阴亏损,气化失司,虚火妄动,下焦热甚,瘀热互结,邪热灼伤肾络而发血尿。瘀热互结是发病过程中的病理表现,故瘀热又可加重血尿。肾阴不足,虚火妄动是其内因基础,每遇外邪(风、寒、热、毒)感触而反复发作,以至加重。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病因颇为复杂,多与免疫变态反应有关,目前无特殊疗法,而中医采用滋阴,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法,常收到满意疗效。 己故著名中医肾病专家时振声教授多年研究认为,细究其病位多在于肾,其病性多属阴虚。至于阴虚的形成,或因素体阴虚复感外邪,或久病伤肾,耗伤肾阴,劳而诱发,故时振声教授立滋肾养阴为治本之法,并将本病分为风热外感、下焦热甚、湿热蕴结、气阴两虚等证型,并创立滋肾化瘀清利汤一方,该方集滋

尿G1红细胞对肾小球性血尿诊断价值

尿G1红细胞对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价值(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幼儿园 430030;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430030) 【摘要】目的:探讨尿液中一种特殊形态的红细胞——g1红细胞对血尿原因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以镜检g1红细胞≥2%,作为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标准, 评估其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101例血尿患者, 其中73例为肾小球疾病,28例为非肾小球性疾病。联系镜检结果与病人临床诊断,计算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以g1细胞≥5%为诊断标准的敏感度为32.88%,特异度为 96.43%;以g1细胞≥2%为诊断标准的敏感度为53.43%,特异度为96.43%。结论:以g1红细胞≥2%为诊断标准的特异度很高,敏感度尚可,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g1红细胞;血尿;肾小球疾病 the value of g1 redblood cell to diagnose glomerular hematuria huangyun1 gaobing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ccuracy and clinical value of examining morphology of a special shaped red blood cell –g1 red blood cell in urine by common microscopy in localization of hematuria. the diagnostic standard of glomerular hematuria was g1 red blood cell≥5%.

女性出现血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女性出现血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女性出现血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女性血尿如发生在新婚或生育期,多为肾盂、膀胱及尿道炎症所致。 2、血尿伴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则要考虑泌尿系统感染;如伴有腰痛、肾区叩击痛或有发热者,多为肾盂肾炎;只有膀胱刺激症状面缺乏全身感染症状者,多为膀胱炎;在大便或性交后发生血尿,常为后尿道炎; 3、血尿如发生在剧烈绞痛后,则多为肾或输尿管结石;排尿时疼痛、尿流突然中断或排排尿困难者,多为膀胱或尿道结石; 4、站立时发生血尿而卧位时消失,则应考虑肾下垂; 5、剧烈运动后发生血尿,则为运动后血尿或肾结石;先有较长时间的排尿困难,后有血尿,应考虑为前列腺疾病或泌尿系统感染。 6、无痛性血尿常是泌尿道恶性肿瘤的信号或表现。 如何确定血尿的来源? 发现血尿时首先应确定是否为真性血尿,即排除某些原因引起的假性血尿和红颜色尿,前者如由于月经、痔出血或尿道口附近疾患产生出血混到尿液中所致;后者如接触某些颜料或内服利福平等药物以及某些毒物(酚、一氧化碳、氯仿、蛇毒)、药物(磺胺、奎宁),挤压伤、烧伤、疟疾、错型输血等原因所致的血红蛋

白尿或肌红蛋白尿。而一过性血尿可由花粉、化学物质或药物过敏引起,月经期、剧烈运动后、病毒感染亦可发生,一般无重要意义,当排除上述各种情况,并作多次检查均为血尿时才应重视,通过病史、体检、化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作出诊断。确定了为真性血尿后,应进行血尿的定位诊断,区分血尿来自肾实质还是来自尿路:①如在尿沉渣中发现管型,特别是红细胞管型,表示出血来自肾实质;②血尿伴有较严重的蛋白尿几乎都是肾小球性血尿的征象;③如尿中能发现含有免疫球蛋白的管型则多为肾源性血尿;④肾小球疾患导致的血尿,其红细胞绝大部分是畸形的,其形态各异,大小明显差异,而非肾小球性血尿,其红细胞绝大多数大小正常,仅少部分为畸形红细胞。非肾小球性血尿的病因十分复杂,应特别警惕泌尿系统的恶性肿瘤。两类血尿对症治疗原则也是相反的,肾小球性血尿常须抗凝、抗栓、抗血小板聚集或活血化瘀治疗,而非肾小球性血尿常须应用止血疗法。

尿红细胞平均直径法在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中的应用

尿红细胞平均直径法在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 性血尿鉴别中的应用 作者:陈黔,魏玲,王玲,石敏 【关键词】尿;红细胞平均直径法;肾小球性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 血尿是肾脏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鉴别意义重大。临床上,往往广泛地采用相差显微镜等进行形态学分析,国外学者还建议使用血液细胞全自动分析仪进行尿红细胞分布曲线的分析等。前述一法重复性和特异性较差,前述二法设备要求较高、分析费用较高,均不宜在普通医院和患者中推广应用。本文以尿红细胞平均直径法(MCD)对在本院相关科室就诊的65例血尿患者之血尿来源进行了定量分析与鉴别,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将65例血尿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肾小球性血尿(G-HMT)组35例,男性2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4.5岁;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2例、狼疮性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1例;该组患者均经肾活检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后确诊。非肾小球性血尿(NG-HMT)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 2.8岁;原发病

分别为泌尿系结石9例、肿瘤8例、尿路感染5例、肺心病4例、术后感染2例、肾移植2例;该组患者均经膀胱镜、X线、B超、CT或手术等方法确诊。 1.2 试验方法留取患者晨尿10ml,15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留下0.5ml沉渣用以涂片;涂片干燥后,姬-瑞染色,并选择红细胞分布比较均匀的区域,以目镜测微仪,在油镜下依次测定500个尿红细胞直径,求其平均值,以um为单位进行计算[1]。另外,患者末梢血涂片测定法同上。计算两组数据±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65例血尿患者中,其尿MCD的(±s)值在G-HMT组和NG-HMT组中分别为5.46±0.51、6.68±0.55,经两组均数显著性检验显示: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在G-HMT组中,自身血MCD与尿MCD之间进行比较,MCD的(±s)值分别为6。91±0.53、5.46±0.51,经两组均数显著性检验显示: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在NG-HMT组中,自身血MCD与尿MCD之间进行比较,MCD的(±s)值分别为6。92±0.54、6.68±0.55,经两组均数显著性检验显示: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近年来,临床上常常依赖尿红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用以

尿红细胞形态对肾性与非肾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尿红细胞形态对肾性与非肾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血尿是泌尿系统常见的临床征象。根据出血量的不同,可分为①肉眼血尿,②镜下血尿。临床上,镜下血尿呈一过性或间断性发作,多为生理性;如血尿为持续性,则提示病理性改变。 尿液的显微镜检查取材方便,尤其是能早期发现泌尿系统的疾病,因而继续成为临床常规检查的重要项目。 一、血尿的概念以传统的尿离心沉渣玻片涂片,在高倍镜放大400倍下检查10个视野后,如每高倍视野中见到红细胞超过3~5个,则定为镜下血尿。其实,正常人尿液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尿红细胞。不同作者对正常尿中红细胞数量的观察不尽一致。①以高倍镜表达有:0~2/Hp,3~5/Hp,1~8/Hp,等。 ②以12 h尿红细胞数表达,有Addis(1926年):<425000/12 h;其他学者:<600000/12 h(相当于2/Hp 或5000/ml尿)等。③以24 h尿红细胞数表达,有:1.2×106/24 h尿,<1.0×106/24 h尿,等。④以每毫升尿中红细胞表达,有:<8000/ml,<5000/ml;500~5000/ml,儿童<14000/ml尿等。凡超过以上范围,均视为病理性血尿。 二、尿中红细胞形态可依据红细胞形态,分为: 1.肾性血尿指红细胞形态出现:①大小改变,②形态异常,③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及含量变化。肾性血尿中出现至少两种以上红细胞形态,又称多形性血尿或非均一性血尿。常见的有[1~2]:锯齿形(皱缩形)、环形(面包圈样)、口形、影形、裂形、铃形、棘形(其形态似乎是在环形红细胞基础上,同时伴有胞质囊泡状突起,有人描述为葫芦状突起,酵母菌样发芽状突起,米老鼠耳朵样)。Kohler[2]发现棘形红细胞具有特殊形态,因此,易于观察者识别,其数量>5%筛检肾小球肾炎的敏感性为52%,而特异性为98%。Kohler还认为,在肾单位环境中,只有发生溶血时才出现此种棘形红细胞,而在健康人或非肾性疾病中,几乎见不到此种棘形红细胞。 2.非肾性血尿指红细胞形态大小一致以单一形态正常红细胞为主,在少数情况下,可因尿pH或渗透压等因素出现轻微改变的锯齿形细胞或影细胞等。 三、尿异形红细胞形态形成机制目前,一般认为可能机制是:①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滤膜,受到挤压损伤;②红细胞受到不同pH和渗透压持续变化的肾小管滤液的影响:肾性血尿中由于红细胞本身受损,其形态已经发生变化,因此极易受肾小管滤液pH和渗透压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形态畸变。非肾性血尿则不存在红细胞通过肾小球滤膜挤压损伤的前提,而且红细胞在肾小管滤液中流经的时间短暂,因而受滤液pH和渗透压变化的影响较小,故红细胞形态保持正常或均一性轻度变化。 Briner等[3]体外研究结果是:①碱性(如pH>9)尿中,红细胞膜脂质外层面积增加,出现锯齿形红细胞和棘形红细胞。②酸性(如pH<4.0)尿时,红细胞脂质内层面积增加,出现可逆口型红细胞或细胞肿胀、溶解。③渗透压较低时(如400 mOsm)出现面包圈样、戒形红细胞且易溶血。④高渗压(900 mOsm)且pH 增加时,则形成锯齿形、棘形红细胞。⑤红细胞溶血发生率在滤液流速慢时(0.05 ml/min)比流速快(0.5 ml/min)低。还观察到,圆盘形、锯齿形、口型红细胞在数毫秒之间即可发生互变。 Roth等[4]发现,肾疾病晚期、心功能不全加重、肾透析患者或使用利尿剂时,尿中异形红细胞数量因稀释作用反而减少,但尿细胞形态仍可提示其肾性与非肾性的来源。 四、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普通光镜通常,在高倍镜下(400倍)识别非染色细胞形态,此法由于缺乏色泽对比和立体感,常要求观察者有丰富熟练的尿形态学经验。改用染色法(甲基绿染色,结晶紫-沙黄染色,或瑞氏染色)可增加形态鉴别特征。 2.相差显微镜1968年,Kark研究小组开始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细胞等形态,1979年澳大利亚的

血尿如何鉴别区分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

血尿如何鉴别区分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新鲜尿液的红细胞形态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有关,对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有重要的价值。但尿液的红细胞形态又与尿液的酸碱度、渗透量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注意鉴别。 (一)红细胞形态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采用染色法、非染色法,用相差、暗视野显微镜等方法对尿液红细胞的形态分类作了较多研究。 1、正常红细胞:尿液中未经染色的红细胞形态为双凹圆盘状,浅黄色,直径大约8um. 2、异常红细胞:尿液中异形红细胞常见的形态有: ①大红细胞:直径>8um的红细胞。 ②小红细胞:直径<8um的红细胞。 ③棘形红细胞:胞质常向一侧或多侧伸出、突起,如生芽样。 ④环形红细胞(面包圈红细胞):因细胞内血红蛋白丢失或胞浆聚集,形似面包圈样空心环状。 ⑤新月形红细胞:红细胞如半月形。 ⑥颗粒形红细胞:胞质内有颗粒状的间断沉积,血红蛋白丢失。 ⑦皱缩红细胞:高肾尿中多见。 ⑧影红细胞:低肾尿中多见。 ⑨红细胞碎片。 (二)血尿 正常尿中红细胞甚少,红细胞不超过3/HPF.显微镜下红细胞>3/HPF,称镜下血尿。肉眼见到呈不同程度红色混浊如洗肉水样或有血凝块,称肉眼血尿,此时,每1L尿中含血量在1ml以上。 根据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可将血尿分为3种,即均一性红细胞尿(非肾小球源性血尿)、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肾小球性血尿)和混合性血尿。

血尿如何鉴别区分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外形及大小多见正常,形态较一致,类似外周血未染色血片上的红细胞形态。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见到丢失血红蛋白的影红细胞或外形轻微改变的棘形红细胞。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据报道,均一性红细胞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达92.6%. 血尿如何鉴别区分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 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即变形红细胞性血尿,红细胞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3—4倍,尿中可见2种形态以上的多形性变化的红细胞,如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皱缩红细胞等。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6.6%. 3、混合性血尿:指尿液中含有均一性和非均一性两类红细胞。依据哪一类红细胞超过50%,又可分为以均一性红细胞为主和以非均一性红细胞为主的两组。 非肾小球性血尿,尿中红细胞>8000/ml,但大部分(>70%)为正常红细胞或单一型红细胞;肾小

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

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 新鲜尿液的红细胞形态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有关,对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有重要的价值。但尿液的红细胞形态又与尿液的酸碱度、渗透量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注意鉴别。 (一)红细胞形态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采用染色法、非染色法,用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等方法对尿液红细胞的形态分类作了较多研究。 1、正常红细胞:尿液中未经染色的红细胞形态为双凹圆盘状,浅黄色,直径大约8um。 2、异常红细胞:尿液中异形红细胞常见的形态有: ①大红细胞:直径>8um的红细胞。 ②小红细胞:直径<8um的红细胞。 ③棘形红细胞:胞质常向一侧或多侧伸出、突起,如生芽样。 ④环形红细胞(面包圈红细胞):因细胞内血红蛋白丢失或胞浆聚集,形似面包圈样空心环状。 ⑤新月形红细胞:红细胞如半月形。 ⑥颗粒形红细胞:胞质内有颗粒状的间断沉积,血红蛋白丢失。 ⑦皱缩红细胞:高肾尿中多见。 ⑧影红细胞:低肾尿中多见。 ⑨红细胞碎片。 (二)血尿 正常尿中红细胞甚少,红细胞不超过3/HPF。显微镜下红细胞>3/HPF,称镜下血尿。肉眼见到呈不同程度红色混浊如洗肉水样或有血凝块,称肉眼血尿,此时,每1L尿中含血量在1ml以上。 根据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可将血尿分为3种,即均一性红细胞尿(非肾小球源性血尿)、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肾小球性血尿)和混合性血尿。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外形及大小多见正常,形态较一致,类似外周血未染色血片上的红细胞形态。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见到丢失血红蛋白的影红细胞或外形轻微改变的棘形

红细胞。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据报道,均一性红细胞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达92.6%。 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即变形红细胞性血尿,红细胞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3—4倍,尿中可见2种形态以上的多形性变化的红细胞,如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皱缩红细胞等。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6.6%。 3、混合性血尿:指尿液中含有均一性和非均一性两类红细胞。依据哪一类红细胞超过50%,又可分为以均一性红细胞为主和以非均一性红细胞为主的两组。 非肾小球性血尿,尿中红细胞>8000/ml,但大部分(>70%)为正常红细胞或单一型红细胞;肾小球性血尿,尿中红细胞>8000/ml,大部分(>70%)为2种以上变形红细胞。关于区分非肾性和肾性红细胞血尿,仍无统一的标准。多数认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变形红细胞≤50%,大部分红细胞为正常红细胞(或均一性红细胞);肾小球性血尿,变形红细胞≥80%。 近来,区分非肾小球性和肾小球性血尿的新方法有:①棘红细胞百分率法:即红细胞具有1个或多个胞质突起的炸面圈样红细胞≥5%为标准,作为评价肾小球性血尿的依据,认为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②红细胞容积曲线法:肾性小球性血尿,呈不对称曲线,尿液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小于静脉血MCV;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容积曲线法呈对称曲线,尿红细胞的MCV大于静脉血红细胞的MCV;据报道,如以尿红细胞MCV<72fl为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标准,则诊断的特异性为100%。③流式细胞术: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即测定抗血红蛋白抗体或抗Tamm—Horsfall蛋白抗体染色的红细胞,以鉴别血尿来源。

(完整版)血尿

2010年—儿科业务学习-4月份讲稿 血尿 血尿(hematuria)是指尿液中红细胞排泄超过正常。仅在显微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者称为镜下血尿;肉眼即能见尿呈“洗肉水”色或血样甚至有凝块者称为“肉眼血尿”。一般当尿红细胞>2.5X109/[,(1000ml尿中含0.5ml血液)即可出现肉眼血尿,肉眼血尿的颜色与尿液的酸碱度有关,中性或弱碱性尿颜色鲜红或呈洗肉水样,酸性尿呈浓茶样或烟灰水样。镜下血尿的常用标准有:①离心尿高倍镜下RBC>3个/HPF;②尿沉渣红细胞计数>8X106/L(8000个/m1)。 目前常用尿液分析仪(试纸法)检测血尿,其原理是利用血红蛋白的氧化性与试纸的呈色反应来进行半定量分析,但当尿中存在还原物质(如维生素C>50mg/L),可呈假阴性。而尿中存在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过氧化酶等物质时可呈假阳性。健康儿童尿分析可有潜血阳性,且尿潜血与镜检往往不平行,诊断血尿应以镜检为准。 [发病机制] 1.致病因素的直接损害肾脏有丰富的血管分布,很多疾病可使其血管完整性遭到破坏,如肾结石,肿瘤引起的溃疡和浸润。 2.免疫反应损伤由于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着于肾小球基膜,激活补体造成基膜破坏和断裂。3.肾小球缺血缺氧因肾血管病变如肾小动脉硬化、肾静脉血栓形成,造成肾小球缺血缺氧,使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 4.凝血机制障碍可造成包括血尿在内的全身广泛性出血。 5.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内压增高各种原因的肾淤血包括心力衰竭、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病因与临床分类] (一)肾脏疾病 1.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肾炎,病毒性肾炎,遗传性肾炎,薄基膜肾病,肺出血—肾炎综合征,IgA肾病等。 2.感染肾结核,肾盂肾炎。 3.畸形肾血管畸形,先天性多囊肾,游走肾,肾下垂,肾盂积水等。 4.肿瘤肾胚胎瘤,肾盏血管肿瘤等。 5.肾血管病变肾静脉血栓形成,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胡桃夹现象)。 6.损伤肾挫伤及其他损伤。 7.药物肾毒性药物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杆菌肽,水杨酸制剂,磺胺类,苯妥英钠, 环磷酰胺,乌洛托品,松节油,汞剂,砷剂,盐酸氯胍等均可引起肾损害产生血尿。 (二)尿路疾病 1.感染膀胱炎,尿道炎,结核。 2.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 3.肿瘤,息肉,憩室,异物等。 (三)全身性疾病 1.出血性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2.心血管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 3.感染性疾病猩红热,伤寒,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暴发型流脑以及肺炎支原体、结核杆菌、肝炎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所致感染后肾炎。

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发表时间:2009-08-03T11:19:21.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9期供稿作者:文成伟1 王月影2 [导读] 通常用尿中的红细胞染色观察法及非染色位相显微镜观察法等来诊断尿中的血尿以其达到肾性血尿的定位诊断。 通常用尿中的红细胞染色观察法及非染色位相显微镜观察法等来诊断尿中的血尿以其达到肾性血尿的定位诊断。实践证明:以上方法都只对少数红细胞进行观察,其结论与观察者的经验直接相关。因此,有时结果不可靠。本方法用红细胞容积分布幅度(RDW)曲线来诊断血尿,方法简单、迅速,而且数值可靠。 1 方法与结果 1.1方法住院患者中段晨尿20ml,以250转/分离心沉淀5分钟,弃上清液,将沉淀再悬浮于ISOTON溶液10ml中。然后以Coulter Couer S-PLUS II自动血液计数计微量进料1ml,以X-Y记录仪描绘其RDW分布图,依其图形判断结果。 1.2仪器与判定本试验方法应用自动血液计数仪来完成。红细胞容积矩形图由扫描记录仪绘成曲线而判定。其横坐标含256波道,它代表24~360fl的细胞容积。纵坐标代表与峰值波值相关的每一波道的计数频率,判定标准如下:(1)所获得RDW曲线峰值大于患者外周血红细胞的峰值、即认定为非肾小球血尿的容积分布(NG型)。 (2)当迹线向左偏移,尿中红细胞容积偏小,为肾小球性容积分布(G型)。 (3)亦可能出现非典型混合型曲线(M型),此点单用容积则不易分辨,但用RDW在其直方图上有不同的分布则容易区别。 总之,若其RDW曲线峰值<50fl即为G型(肾小球性血尿);若其峰值>50fl即为NG型(非肾小球性血尿);其峰值在50fl者即为M型(混合型图形)。如果是无污染尿标本,室温下6小时其RDW无异变。 1.3 结果本组用上述方法并测试69例,其中肾小球疾患37例,6例经肾活检证实,26例经其他手段(造影、影像学等)确诊,均呈明显的G型曲线。另20例为非肾小球性疾患,其图形NG型占47%,M型占53%,G型占0。据此,其敏感性及特异性为100%。 2 讨论 在本试验中,尿中红细胞黏度分布检出域定100~9000个/pl。此检出范围等于每个视野22个红细胞以上的400个视野的总计数。此法计数量大,是任何目测方法达不到的,是不可比的一大优点。 关于终末尿渗透压对本试验的影响,笔者在低张尿中(111mosm/L)加入静脉血,发现其RDW向低容积领域移动,而等张尿(317mosm/L)、高张尿(645~926 mosm/L)经6小时后其容积分布无明显变化,尿pH亦无明显影响。 其他影响尿中红细胞黏度分布的因素,经试验笔者发现尿中扁平上皮、粘液丝等易将测试孔闭塞,而使其黏度分布曲线变成假G型。另外,尿中的细菌及微小结晶存在时可见其容积区域的增加。其尖峰不光滑容易与其G型相鉴别。 笔者认为此方法是目前国内诊断肾小球性血尿较为理想而快捷的方法。即使是Hb尿中的红细胞或月经血混入,尿RDW也属正常。所以,对于肾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此法是较为准确可靠的。 参考文献 [1] 王羽,张中久,赵明刚.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学检测[S].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006. [2] 叶应媚,李健斋. 临床实验诊断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血尿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血尿、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太和县中医院余冠华 一、血尿分类及诊断程序 血尿分类: 1.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引起的血尿 (1)肾小球疾病: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薄基底膜肾病,遗传性肾炎等; (2)感染及炎症:如泌尿系感染、结核、丝虫性乳糜尿等,其中以膀胱炎更为常见; (3)结石及高尿钙症; (4)肿瘤; (5)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症或增生; (6)先天畸形:多囊肾,海绵肾,肾下垂,肾血管异常,如肾动静脉瘘、动脉瘤、血管畸形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肾静脉郁滞等; (7)外伤; (8)腰痛-血尿综合征。 2.全身疾病引起的血尿 (1) 血液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等; (2)感染性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3)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等;

(4)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5)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痛风、糖尿病、淀粉样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 (6)某些药物:磺胺类、抗凝剂、消炎痛、环磷酰胺、卡那霉素等。3.泌尿系统邻近组织疾患引起的血尿:如急性阑尾炎、输卵管炎、结肠癌、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等; 4.其它:胡桃夹现象,运动性血尿等。 血尿的诊断思维步骤: 1 . 首先必须断定是否真性血尿: (1)排除产生假阳性血尿:如月经、子宫、阴道、直肠或内痔出血以及人为因素的污染; (2)排除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某些药物(如大黄、酚红、山道年、安替比林、利福平等)、苯胺染料、食物(如甜菜、蚕豆等)所造成的红色尿; (3) 排除假阴性血尿:红细胞在酸性和低渗的环境中极易溶解破损。尿pH值过高、过低、尿比重过低均可使尿中红细胞遭到破坏。以致虽有血尿、尿沉渣镜检时却见不到红细胞。如果作尿隐血试验,可获阳性结果. 2 . 除外非泌尿系统疾患引起的血尿: 有无其他部位出血? 有无邻近器官病变累及泌尿系统?

血尿的原因有哪些

血尿的原因有哪些 血尿的原因有哪些 一、肾脏及尿路疾病 1、炎症: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统结核、泌尿系统霉菌感染等。 2、、结石:肾孟、输尿管、膀胱、尿道任何部位结石,当结石移动时划破尿路新膜即容易引起血尿,亦容易继发感染。大块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 3、肿瘤:泌尿系统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或邻近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泌尿道时,均可引起一血尿发生。 4、外伤:是指暴力伤及泌尿系统。 5、药物刺激:如磺胺、酚、汞、铅、砷中毒,大量输注甘露醇、甘油等。 6、先天畸形:多囊肾、先天性肾小球基底膜超薄肾炎。胡桃夹现象,该病是血管先天畸形引起,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左肾静脉受挤压,引起顽固性镜下血尿称胡桃夹现象。右肾静脉径直注入下腔静脉,而左肾静脉须穿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注人下腔静脉,正常时此角45°~60°,若先天性此角过小或被肠系膜、脂肪、肿大淋巴结、腹膜充填均可引起胡桃夹现象。诊断主要靠 ct、b超、肾静脉造影检查。治疗须手术矫正。

二、全身性疾病 1、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过敏性紫癫,血友病,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等。 3、感染性疾患: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丝虫病,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等。 4、心血管病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栓塞,肾静脉血栓形成。 5、内分泌代谢疾病:痛风肾,糖尿病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三、映邻近器官疾病子宫、阴道或直肠的肿瘤侵及尿路。 血尿应该如何预防? 发现血尿时首先应确定是否为真性血尿,即排除某些原因引起的假性血尿和红颜色尿,前者如由于月经、痔出血或尿道口附近疾患产生出血混到尿液中所致;后者如接触某些颜料或内服利福平等药物以及某些毒物(酚、一氧化碳、氯仿、蛇毒)、药物(磺胺、奎宁),挤压伤、烧伤、疟疾、错型输血等原因所致的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而一过性血尿可由花粉、化学物质或药物过敏引起,月经期、剧烈运动后、病毒感染亦可发生,一般无重要意义,当排除上述各种情况,并作多次检查均为血尿时才应重视,通过病史、体检、化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作出诊断。确定了为真性血尿后,应进行血尿的定位诊断,区分血尿来自肾实质还是来自尿路:①如在尿沉渣中发现管型,特别是红细胞管型,表示出血来自肾实质;②血尿伴有较严重的蛋白尿几乎都是肾小球

肾小球疾病概述

肾小球疾病概述 肾小球疾病是一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表现不尽相同,但病变告主要侵犯双肾肾小球的疾病,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遗传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系指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及糖尿病等)的肾小球损害;遗传性肾小球疾病是遗传基因病变导致的肾小球病(如遗传性进行性肾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多数病因不清,需除外继发性及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后才能诊断,它占肾小球疾病的大多数。肾小球疾病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疾病,应予重视。 [发病机制] 多数原、继发肾小球疾病皆是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由免疫引起炎症导致肾小球损害。但在慢性进展进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参与。 一、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可引起肾炎早已为共识,细胞免疫能否致成肾炎曾长期存在争论,但近几年动物试验已确证了细胞免疫的致肾炎作用。体液免疫反应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致病:(-)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某些外源性抗原(如致肾炎株链球菌的某些成分)或内源性抗原(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细胞核抗原的某些成分)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并在血循环中形成免疫复合物(CIC),沉积于肾小球引起炎症。当CIC中抗原略多于抗体时则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尤其该CIC带阳电行时,以及机体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或(和)肾小球系膜清除功能减退时,此CIC尤易沉积于肾小球致病。一般认为CIC仅能沉积于系膜区和(或)内皮下。(二)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肾小球中某些固有抗原(如肾小球基膜或脏层上皮细胞中的某种糖蛋白)或种植抗原(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时机体的DNA)能引起机体免疫反应而产生相应的抗体。此血循环中的游离抗体然后在肾小球内与上述抗原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致成炎症。一般认为上皮下的免疫复合物皆为原位形成,但原位免疫复合物也可形成于系膜区和(或)内皮下。沉积或形成于肾小球的免疫复合物还会不断地变化。如果局部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或单核一巨噬细胞将其吞噬、肾小球系膜将其清除,则疾病渐痊愈。反之,若CIC不断沉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中抗原过剩继续结合循环中抗体、或机体针对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中免疫球蛋白产生自身抗体(如针对Fab段的抗个体基因型体及针对Fo 段的类风湿因子等),均可导致疾病进展。 二、炎症反应免疫反应 导致炎症而致病。炎症反应有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参与,炎症细胞产生炎症介质,炎症介质又能反作用于炎症细胞,而且炎症介质间还能相互作用(促进或制约),构成复杂网络关系。(-)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血小板等,发现它们能产生多种炎症介质。近年来人们又对肾小球固有细胞(如系膜细胞、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产生浓厚兴趣,并证实这些细胞在特定条件下也有致炎症作用,可以增生并产生炎症介质。肾小球固有细胞在肾炎过程中,不但是被动受害者,而且是主动参与者,它们也是一种炎症细胞,这是认识上的一大概念更新。(二)炎症介质从前多着重研究补体(补体经经典或旁路途径激活后能产生多种炎症介质,具有趋化作用及过敏毒素作用,具有膜攻击作用等)、凝血因子、中性蛋白酶及血管活性胺(组胺、5一羟色胺等)的致肾炎作用。但是,近年来发现了更多更重要的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包括各种生长因子)及血管活性肽(内皮素等)等肽类炎症介质,花生四烯酸产物(环氧化酶及酯氧化酶产物)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等酯类炎症介质,以及活化氧产物和活性氮等,现已证明它们在肾炎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非免应非炎症损伤 虽然免疫介导性炎症在肾小球疾病致病中占主要地位,但在其慢性进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某些非免疫非炎症致病机制。10年前人们已发现肾小球内高压、高准注及高滤过(即所谓“三高”现象)可促进肾小球硬化,因此,大量蛋白尿或大量糖尿本身、肾小球疾病合并体循环高血压、以及肾功能不全时蛋白质及磷摄入过多均可导致或促进肾小球硬化。近年来人们又发现高脂血症也具有“肾毒性”,低密度脂蛋白可刺激系膜细胞增生并促进肾小球硬化。

李丽解析血尿竟然与肾囊肿有关

李丽解析血尿竟然与肾囊肿有关 专家说,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不管是肾囊肿或者肝囊肿初始阶段,两者对性生活、工作影响不大。肾囊肿这种疾病本身不可怕,也不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将会恶化,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肾囊肿的症状有哪些呢?还有,肾囊肿会引发血尿吗? 肾囊肿 肾囊肿的症状表现都有什么 ①腰、腹不适或疼痛:疼痛的特点为隐痛、钝痛,固定于一侧或两侧,向下部及腰背部放射。 ②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③腹部肿块:有时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60—80%可触及肿大的肾脏。肾脏愈大,肾功能愈差。 ④蛋白尿:一般量不多,24小时尿内不会超过2克,故不会发生肾病综合征。 ⑤高血压:囊肿压迫肾脏,造成肾缺血,使肾素分泌增多,引起高血压。 可见,血尿与肾囊肿也是有关系的,得了肾囊肿一定会引发血尿,但是出现血尿不一定是肾囊肿,当病人发现身体出现异常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做个检查,以防疾病的感染。 那么,肾囊肿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1.X线检查:在腹平片中常可见到肾影中有一部分膨大或其上有一包块压迫。囊肿的重量或位置可引起肾脏扭转导致肾轴异常。有时在肿块边缘可见到条纹状钙化影。排泄性尿路造影可确诊。在静脉推注造影剂后1~2分钟摄片中,可见肾实质血管密度增高,而囊肿占据的那部分空间则不会,因为其中没有血管。尿路造影连续摄片显示有包块存在。囊肿周围的一个或数个肾盏或肾盂常因凹陷或弯曲,而变得增宽、变平甚至管腔消失。斜位或侧位片也是有助于诊断。当包块占据了肾下极,输尿管上段便会向脊柱移位。肾脏本身也会发生旋转。通过可透射线的囊液或以看到腰大肌。当常规尿路造影不能有效区分不透光的肾实质时,肾断层X线摄影术可增大有血管的肾实质与囊肿的对比度。偶见肾实质肿瘤亦有相对无血管,从而易与囊肿相混淆。少数情况下,囊肿壁也可发生肿瘤,因此有必要作更进一步的鉴别诊断检查。 2.验室检查:尿液分析多呈正常。镜下血尿罕见。肾功能检测也正常,除非囊肿为多发性或双侧性的(罕见)。即使一侧肾脏表面广泛破坏,对侧肾也可因代偿性肥大而维持总肾功能的正常。 3.肾脏超声检查:在采取非侵入性诊断技术来鉴别肾囊肿和实质包块时,超声检查占有很大比例。当超声检查发现符合囊肿的影象时,就可在超声影象监视下,穿刺囊肿并抽吸囊液。 4.CT扫描:鉴别肾囊肿与肿瘤,CT是最精确的。囊液密度近似于水,而肿瘤的密度则与正常肾实质相近。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肾实质变得更为浓密,而囊肿仍不受影响;囊肿壁与肾实质有明显界限,而肿瘤则无;囊肿壁很薄,肿瘤却不然。从许多方面来说,鉴别囊肿和肿瘤CT要优于穿刺抽液判断。 5.在囊肿摄影术下经皮囊肿抽吸:当上述检查对鉴别囊肿及肿瘤仍有疑问时,则有必要行穿刺抽吸。 6.同位素扫描:做直线扫描可显示出包块轮廓,但难以区分囊肿或肿瘤。采用锝扫描摄影术可显示无血管的包块。在怀疑肾囊肿的时候,要注意做以上的检查,从而明确病因,以便针对性的治疗! 相关阅读:专家告诫治疗肾囊肿要选对疗法 那么,多发性肾囊肿生活上怎么护理 1、身心休息:如肾性高血压者应定时测血压,根据血压波动情况增多卧床休息时间。听从医生的嘱咐,等病情稳定后在做一些轻微的运动。 2、神、心理护理:即所说的调养情志,由于肾脏疾病病程绵长,且易于复发,此患者朋友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由其是家人要常常说以鼓励的话语。鼓励患者胸怀开阔,思想放松,避免消极悲观,更不要钻死胡同,学会调养情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病情的恢复也是很有帮助的,使病体早日康复。 3、适当的膳食:饮食方面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变化,选择适合病人的饮食,超导可视如肾衰竭时,应提高热量,优质低蛋白饮食,限进液量,保持水平衡。

尿血的原因与治疗

尿血的书面语言一般称之为血尿,血尿症状一直以来都是广大肾病患者非常关注的一种肾病迹象,我们知道,血尿症状有时候并非肉眼可见,因为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由于血尿属于肾病的常见症状,所以我们要对它多了解一些。下面,我们就请长沙普济肾病医院专家为大家讲解血尿的原因以及相关知识。 肾病专家: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血尿? 血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3 个/HP,离心尿红细胞>5 个/HP,或12 小时尿Addis计数>50 万个,是小儿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原因有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或肿瘤、外伤、药物等,对机体影响甚为悬殊。近年来无明显伴随症状的血尿有增多趋势,大多为肾小球性血尿,已广泛引起重视和进行研究。 引起血尿的原因是什么呢? 引起血尿的原因有许多,大致包括以下情况: 1、泌尿系统疾病如各种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病毒性肾炎、遗传肾炎、紫癜性肾炎),结石(肾、膀胱、尿道),心及肾结核、各种先天畸形、外伤、肿瘤等。 2、全身性病症如出血性疾病、白血病心力衰竭、败血症、维生素C及K 缺乏、高钙尿症、新生儿出症等。 3、物理化学因素如食物过敏、放射线照射、药物、毒物、运动后等。 上述内容肾病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血尿以及他出现的原因,那么,当生活中出现血尿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肾病专家:出现血尿现象的出现,关键在于肾脏功能受到了严重损伤。长沙普济肾病医院针对于肾脏功能受损,出现血尿症状的患者推荐使用德国血液光氧活肾疗法,该疗法能有效治愈肾脏病,祛除血尿症状。 德国血液光氧活肾疗法是经光氧技术处理诱导血液中的各种细胞成分产生细胞因子和活性代谢产物,然后把经过光氧效应的自体血液回输到患者自身,从而触发人体系列免疫应答反应,激活机体中性粒细胞,增强粒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达到清除肾内免疫复合物沉积、清除肾毛细血管内及毛细血管外凝血,使变性、水肿、增生、损伤、坏死的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得到修复。最终达到清除免疫复合物和活肾作用,同时还能改善肾脏供氧,利于受损肾脏细胞的修复,实现了治疗与养护同步。 温馨提示:如果你在阅读文章时碰到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咨询我们专家;如果你需要看病又不想排队挂号,也可以通过这里提前预约,我们将免费为你安排。

肾萎缩的原因

肾萎缩的原因 肾萎缩的原因 肾萎缩一般会出现左肾萎缩、右肾萎缩及双肾萎缩症状。一般来说引起肾萎缩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得知肾萎缩后需考虑为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其次考虑为末期肾脏疾病,即肾衰竭、尿毒症或某些急性病症。如:急性肾小球性疾病、糖尿病性肾硬变、肾移植排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皮质坏死、alport综合征、急性肾小管坏死、高血压性肾硬化。 双侧肾脏或一侧肾脏缩小多是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因,这也是肾萎缩的一个常见原因。 双肾缩小一般来说慢性肾病发展到肾功能不全,尤其是肾衰竭、尿毒症时,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肾脏损伤严重,肾脏实质受到伤害,肾脏会缩小。所以提醒肾萎缩病人一定要对此引起高度重视,肾脏疾病隐匿性很强,如果肾小球滤过率低于50%,即肾脏损伤严重时临床症状才相应产生。肾萎缩确诊后一定要积极的查找原因,以便排查病情。 肾萎缩原因还有两点:肾结核(单侧肾脏缩小,伴对侧肾脏积水或代偿性增大)、肾动脉狭窄及先天性发育不全。 肾萎缩症状 肾萎缩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乏力,贫血等。继续恶化将发生尿毒症。肾萎缩病人还会脸腿浮肿,出现了皮肤瘙痒的症状,

并且还可能伴有脚部浮肿,有的患者还会腰疼得厉害,不能长期久坐。肾萎缩是由于长期肾脏出现问题,劳累过度引起,患了肾萎缩,腿脚有肿的现象,血压也会随病情加重而升高高。身体也会渐渐消瘦下去。 肾萎缩患者还可能会有血尿,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排泄异常增多,是泌尿系统可能有严重疾病的讯号。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或非离心尿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万,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则称为血尿。轻者仅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重者外观呈洗肉水样或含有血凝块,称为肉眼血尿。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ml血液时即肉眼可见,尿呈红色或呈洗肉水样。 肾萎缩如何治疗? 一、肾萎缩西医治疗 1.治疗措施 1、烟酒必须戒除,也要注意休息。 2、如果单侧肾萎缩,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3、肌酐的增高,可以通过透析来解决,控制蛋白质食物的摄入等。 4、肾萎缩的原因很多,包括各种制病因素如各种肾病、肾血管病、肾外伤等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都会引起肾萎缩,简单的说各种肾病的发展都是肾脏不断的纤维化的过程,最后肾脏表现为萎缩、缩小,建议抗纤维化治疗。 2.肾萎缩治疗方法 解决肾萎缩怎么治疗的问题,需要探究肾萎缩产生的根本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