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大家好,今天我汇报的课题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也就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1840年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椐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兵书多达3380部,23500卷。目前尚存兵书仍然多达2308部,18567卷。比较有价值的100多部,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为了使大家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我想介绍讲两个问题,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历史沿革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前21世纪-前8世纪)
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在这时国家建立了军队,出现真正的战争及其相适应的军事思想;但此时军事思想不完善、认识不深刻,军事论著非常之少。
军事思想的特点:
(一) 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由于所受外部侵略少,当时的军队是对内统治的工具;其军事思想的出发点都探求如何治理诸侯和镇压奴隶的反抗的问题。
(二) 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在今天,为了保持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提高物质待遇,进行政治教育和强调军法军纪等等。而在那时则很简单,主要是进行处罚,对奴隶士兵的处罚是相当详细而又严酷的,如周朝的五刑之律竞达3千多条:墨(黥面,在脸上刺字)1000条、劓(割鼻)1000条、非(断足)500条、宫(去势)300条、大辟(杀头)300条;如若士兵集合迟到,就要被砍去脑袋,可见当时刑法之严酷。如果是士兵立功受赏,也只是将他们变为平民,使其获得人身自由而已,想升官是不可能的。另外"礼"主要是针对奴隶主的, 以赏为主。如果对其处罚,也只是剥夺其奴隶、土地数量。可见刑不上大夫,礼不下遮人。
(三) 迷信色彩重。这时候的战争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每次作战之前都要到庙里烧香拜祖,乞求祖宗和神仙的保佑。因为我们的祖先相信战争的起源和胜负都是由神决定的。一些军事行动的决策如出兵的时间,攻击方向等也必须事先占卜,而后才能确定。当然,也有反对迷信的,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姜尚,在一次领兵作战之前,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旗杆被折断很多人都说此时出兵可能不吉利,想用兽骨来占卜决定是否出征,而姜尚则说:"腐草枯骨不足问",结果出师大捷,当然姜尚这种人在当时是很少的。
(四)以车战为主体的作战指导思想。当时战车是军队的主要装备,军事思想也是以战车为主。

有《军政》《军志》,已无传,估计为编制、条令一类之书。
第二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
时代背景
大约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军古代军事思想取得最为辉煌的成就。那么,我国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取得如此的成就呢?
第一个原因是这时候战争比较频繁。在这550年的历史中,有文字记载的战争就达713次,会盟1000余次。这些频繁发生的战争和会盟就为军事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源泉。(三国时、解放前战争多,军事理论就深刻)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文化的普及。由于私学的兴起,(孔子是第一个办私学的)春秋战国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文化教育普及于民间。这就为军事思想的成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第三是各诸候国的重视和提倡。各诸候国出于生存和争霸的需要,也都争相招贤纳士,广揽人才,鼓励人们进行军事理论的研究。客观上也促进了军事思想的发展。
由于以上三个原因,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取提了空前绝后的辉煌成就,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专著,被封建社会一直视为兵学经典的7部兵书中,就有5部产生在这个时期,其中包括即将介绍的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孙子》。
这时军事思想的特点有三个:
《武经七书》中的五本:《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
武经七书是北宋时为便于研究军事理论,把比较有价值的七部兵书后订成一本。
《吴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出名的军事家是孙武,最出名的政治家是秦国的商鞅,而有一个人,它在军事上与孙武齐名,在政治上与商鞅齐名,这个人就是《吴子》的作者吴起。吴起出生在卫国,后到期鲁国求学,尔后到魏国做将,在魏国指挥打仗76次,胜64次,平12次,没有失败过。在魏国被排挤到楚国做相(政治家),在它为相一年多的时间里就使用权楚国恢复了霸王风范。据说《吴子》共48篇,但目前能发现的只有6篇,而且残缺不全。
《司马法》的作者是司马穰苴,是孙子的叔叔或爷爷。
《尉缭子》《六韬》《三略》三篇作者有误,如《六韬》是春秋时的作品,但姜尚是周朝时人。
《李卫公问对》又名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不同于李靖兵法,是二人对话经整理而成的。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公元前221年至1840年)
时代背景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至1840鸦片战争,我国为封建社会时期。但历代封建王朝为巩固其统治,限制人们对军事的研究和探讨,

影响了军事思想的快速发展。(秦朝谈兵论法是杀头之罪)
军事思想的特点
(一) 战略思想成熟、完善
大家知道,西楚霸王项羽威猛无比,英雄盖世,可最终不得不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结局是多么的悲剧;项羽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在战略筹划方面比刘邦差。三国时的刘备,有关、张、赵(前六员中有三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帮助,却常常是寄人篱下,流离失所,(连老婆孩子都保不住)直到诸葛亮隆中一对(进行战略指导),他才有了立足之地。明朝的朱元障,因为听取了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才取取得了天下。在中国历代开国皇帝中,由农民起义领袖转化而来的只有刘邦和朱元障,而他们二人恰恰是在战略构想方面高人一筹。以上这些正反事例说明在这一时期比较成熟。
(二)与各军兵种相适应的军事思想的形成。
 由于骑兵、舟师的出现及火器的应用而出现相应的军事思想。
(三)军事理论的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先秦兵书的特点是内容繁杂,无所不包,同一本兵书可能包含战略、战术、气象、地理、兵器、训练、编制等不同的内容。而这个时期的兵书除了总体性的研究外,还有各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专题性的兵书增多。我们从一些兵书的书名就可以看出这种发展倾向:《历代兵制》《守城录》《练兵纪实》《神器谱》《火攻挈要》《海防图论》等。其它代表作:《武经总要》《三略》《李卫公问对》《太白阴经》《武备志》等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极为丰富,详细内容请大家看教材,下面我以《孙子兵法》为例作重点介绍。
二《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的影响
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从前线发回这样一条消息:尽管中国在这里没有派驻一兵一卒,但有一个神秘的中国人却亲临前线,操纵作战行动,他就是2500年前的孙子。因为每一个美国海军陆战军官的背囊里,都装有《孙子兵法》的英译本和一盘解释性的录音带。(美陆战队司令艾弗瑞·格雷原是五角大楼的参谋,其上司将孙子兵法制成幻灯影片对其播放,对其产生很深印象)否则另谋高就
其实早在海湾战争之前,孙子兵法就已风糜世界。在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日本学者吉备真贝将《孙子兵法》带回讲授,在日本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称《孙子兵法》为"兵学经典""世界第一兵书",把孙武推崇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把孙子及其著作视为东方人的骄傲)但是后来,这部

兵书在民间失传,因为日本朝庭把它作为国宝只许在宫庭学者和武将之间传播。
德皇威廉二世在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以后,逃到荷兰的多恩,在这里看到了孙子后尘,于是发出这样的感叹:"早二十年读《孙子兵法》,就不至于遭受亡国之痛苦了"。据说叱喀风云的军事家拿破仑在戎马倥偬的间隙,还经常看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孙子兵法》。1961年,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在会见毛主席时建议将孙子兵法作为世界所有高等军事学府的教材。(美国防大学早就把孙子兵法作为其学员的必修课)英国军事理论家B.H.利德尔*哈特在其代表作《战略论》中引用了七名军事家21条原则,而引用孙子的就达15条之多,远远的排在首位。他说:这本著作堪称兵法之精华,在过去所有的军事思想中,唯有克劳塞维茨可以与孙子相提并论,然而它著书立说的时间虽然比孙子晚二千年,但它在观点上都比孙子落后,而且有些观点已经过时.相比之下,孙子看问题更加敏锐更加深刻,它的学说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孙子兵法》在国内更是家喻户晓,推崇备至。历史上曾有二百多位注释家拟文著书,注解《孙子兵法》。宋代将《孙子兵法》列为《武经七书》之首。三国时的曹操曾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明代的茅元仪则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孙子对他以前的战争经验,都无一遗漏的吸收总结到他的兵书里来;而在孙子之后研究战争的人,都不能不吸收孙子有益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孙子兵法》这种承前启后作用。中国革命的先驱,(据说)是孙子的第64代传人孙中山对《孙子兵法》评价很高:"就中国的历史研究,2000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为中国的古代哲学。"1936年毛泽东在写给叶剑英的信中说"前买回的书,大多不合用,我要的是战略和战役的书,特别要买一本《孙子兵法》"。毛泽东没有上进军校,但之所以能用兵如神----,刘伯承元帅在担保军事学院院长时,就亲自讲授《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不但在军事上备受推崇,而且在社会其它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影响,近年来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与应用几乎遍及各个领域,文学家评之为"不朽不灭的大艺术品",哲学家颂之为"人生的哲学"(夫妻吵架用?),政治家视之为"政治秘诀、外交教科书",医学家赞之为"治病之法尽之矣",(可以看病?)商人和管理学家则把《孙子兵法》定为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的必读教材,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乔治在《管理思想史》中甚至说"您想成为管理人才吗,必须去读《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俨然成了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百科宝库。那么孙武到底是何许人也,人们这样崇拜他,《孙子兵法》到底讲了什么内容,人们这样去重视它、研究他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 孙武的生平
(一) 孙武的生平
孙武,字长卿,大约为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与孔子同代。他的祖先姓陈,是陈国(河南淮阳)人,再往前是尧舜禹的舜。陈厉公的儿子陈完因战乱到齐国避乱,被齐桓公授之以主管手工业的官,后来改名为田完。几代之后成为齐国新兴势力的代表。田完的第五代子孙田书也就是孙武的祖父因为作战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并将乐安封给田书。春秋时代,姓是全族的共同称号,而氏是族中某一支派的称号;田书这一支,就是以田为姓的族中,又以孙为氏的一个支派;后来姓、氏不分,人们把田武又称为孙武。(司马穰苴与孙武为同一家族)后有孙膑。齐国也是一个群英荟翠的地方,如齐国的开国鼻祖是姜太公、后来的管仲都是历史上显名的军事家。这些(家世、社会环境熏xūn陶táo)对孙武研究兵法都有很大的影响。后来因齐国内乱到吴国(江苏州),经伍子胥七次推荐被吴王委任为将。孙武为将以后,为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据《史记》记载,孙武助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王夫差当政以后国事紊乱,孙武的事迹已不见史书记载;江苏吴县东门外建有孙武的坟墓,看来孙武可能是隐退山林,老死它乡。
(二)《孙子兵法》的军事价值(重点)
《孙子兵法》现存13篇,约6000余字,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组成,侧重论述军事学的基础理论和战略问题。第二部分由《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组成,主要探讨战术问题。第三部分由《火攻》《用间》组成,论述了战争中的两个特殊问题。对于孙子兵法的军事价值我想这样来介绍:逐篇介绍第一部分这6篇的内容,分别指出这6篇当中一些著名的军事观点,尔后对其它各篇中有价值的军事观点只作总体介绍。
《计》篇。计为何意?孙子为什么把《计》篇作为第一篇?《计》篇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0年3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一次军训课上(我们讲的课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当时正值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课后答疑时,一名女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毛泽东军事思想认为,正义的战争必将胜利。南斯拉夫是正义的,但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强大的北约,南斯拉夫能羸吗?如果不能羸,毛泽东的这句话是不是就错了?。
我们可以看到

这样的事实:鸦片战争我们是正义的,但我们失败了。红军五次反围剿,前四次取得了胜利,而第五次却失败了。同样的一场战争,让同学们去指挥可能就会羸,让我去指挥可能就会输,这又是为什么?这些问题,二千多年前的孙子在它的《计》篇里,早已作了明确的回答。(这就是《计》篇所讲的内容)。
孙子认为,将帅在指挥作战之前,首先要能预料战争结局(谁胜谁负),判断的客观依据是"五事七计",主观依据是诡道、庙算
"五事七计"。五事是指道、天、地、将、法(分别解释其含义),七事是对五事的具体论述,就是说,判断胜负要看"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诡道"论。孙子认为要获得胜利还要善于运用计谋。"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称之为诡道十二法)其核心是"攻击不备,出其不意。"下面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其重要性。马其诺是当时法国陆军部长的名字。二次大战中,法国为了防止德国的进攻沿法德边界修筑了称之为坚不可摧的马其诺防线,这道防线几乎耗尽了法军的所有财力和物力。(看录相)同学们也许会问,德军要是从荷比绕过怎么办?英法早有计划:这里有英军远征军法军第一、七集团军,一旦有战争征候,英法联军迅速前移,与荷兰比利时军队连成一体构成防线。(四国兵力足够用)。中间是阿登山脉,阿登是崇山峻岭,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法军只派了五个师的兵力驻守。整个防线看起来是无懈可击的。那么德军又是如何进攻的呢?德国军主力没有直接攻打马其诺防线,而是从比利时的阿登森林地区进行出击,直接迂回到英法联军背后前后夹击。把联军赶下大海,这就是大家熟悉敦刻尔克大撤退。法军在西部战局失利后,马其诺防线里的士兵再也无心恋战,被德军C集团轻而易举的突破。德军能够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轻而易举的攻克了马其诺防线。
三,"庙算"论。(同妙算?)孙子说"......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特别强调作战之前要进行周密筹划.第四次中东战争时(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为了收复失地,对以色列突然发动袭击,在西线埃军渡过苏伊士动河,突破以军巴列夫防线,占领西奈半岛。北线叙军也收加戈兰高地。但埃军没有制定一个长远的作战计划,在初胜后没有向纵深发展,这就给以军先北后西、各个击破创造了条件。埃及、

叙利亚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总之,孙子在计篇里认为,判断胜负的客观依据是"五事七计",主观依据是"诡道""庙算"。如果我们对这些主、客观条件加以分析就不难看出,为什么项羽勇猛无比却不得不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诸葛亮神机妙算六出祁山却无功而返,孙子的《计》篇就象一面镜子,折射出历史上的胜败荣辱。(同学们也许已经明白,孙子此处的"计"为何意,为什么把《计》作为第一篇;任何一个指挥员,都应该事先"计算"战争的结局,而后决定打与不打。
《作战》篇。孙子认为在作战之前进行战争筹划时就应该立足于"速战速决"。原因有二:一是经济上承受不起,既使胜利了,自己国力也会衰退.二是如果时间太长,则夜长梦多,其它国可能乘机灭掉自己。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总结越南战争失败的教训时说:"越南战争的结局早已被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战略家孙武揭示出来"当时他引用的话就是"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为了达到速战速决,孙子还提出了两条作战指导原则"因(取)粮于敌""卒善而养之(优待俘虏、为我所用)"游击队歌:没有吃没有穿,自有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拿破仑1812后远征俄国失败而归,一个重要原因是俄实施坚壁清野的政策,切断了它的后勤来源(以上是因粮于敌的重要性)。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时,活捉敌18师师长张辉瓒,军民甚为振奋,把张辉瓒的头割下来放在竹筏上顺赣江漂流。第二次反围剿时发现敌军抵抗顽强、投降的很少,;事后查明是由于我们妄杀俘虏所致。
《谋攻》篇。作战的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也就是"兵不顿而利可全"。为此它提出两个原则:
一个是最高境界(善之善者也)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就是说胜利的最高境界是在不使敌我都不受损伤的情况下而能使对方屈服,。
另一个是一般原则(非善之善者)战而胜之用兵原则
这是战而胜之的一般方法。
(战而胜之的五个条件:)"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胜者,知胜之道也"
将能而君不御的原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将能而君不御"。在古代通信手段比较落后,千里送信也只能是快马加鞭,如果将帅事事请示君就可能贻误战机,所以孙子把它当作一条重要的原则提出来引起人们的重视。孙膑则把它做为取胜的第一条因素。(孙膑说:得主专制,知道,得众,左右和,量敌计险)
诸葛亮在一出祁山时,连战连捷,大有直取长安之势。这时镇

守上庸(新城)的魏将孟达与诸葛亮暗通,计划孟达取洛阳,诸葛亮取长安。两路出击,灭魏大业便成功在望。诸葛亮忽闻魏国重新起用司马懿yì,就写信给孟达要他防止司马懿yì先发制人(先打孟达)。孟达不以为然,认为司马懿的驻地宛wǎn城离洛阳八百里,离新城一千二百里,既使他知道这一秘密,去洛阳表奏魏主而后发兵至新城至少要往复一个月的时间,这时我"城池已固,司马懿即来,达何惧哉?"但司马懿知道孟达暗通的消息以后,马上采取三项措施,一是例命信使快马加鞭表奏魏王,二是同时命参军梁畿赉先去新城,传令孟达准备出征长安,使其不疑(先稳住他),三是自已亲帅大军随后赶到。其结局正如诸葛亮所预料的那样,"孟达必死于司马懿之手矣"。相反,如果司马不是边斩边奏,而是等魏王同意再攻打新城,统一中国的可能就不是魏国而是蜀国。这说明将能而君不御的重要性。
知彼知已。
知彼知已。毛泽东同志对这一原则给予很高的评价"科学的真理"。毫无疑问,任何作战都应该首先做到知已知彼;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无不是以知已知彼为前提的
47年莱芜战役,当时国民党的意图是南北对进夹击我华东野战军。南线为薛岳指挥的8个军1个师。北线李仙州指挥的3个军。我军意图是以一部在南线与敌周旋,主力北上消灭李仙洲的三个军。当敌发现我军主力不知去向后李仙洲就不敢出来了。这时形势对我很严峻,南线之敌会很快上来夹击我军;东面是大海,不能往东撤。西面只有蒋军一个军,表面上看比较弱,但如果有三个顾虑:一是往西走,离刘邓大军比较远,而且西一带交通比较好,适合蒋军机械化作战,不利于我军作战。二,蒋介石不可能意识不到我军会往西走,但只派了一个军在那里,这里很可能性是个圈套。三,往西走,既使安全,但我丢了根据地,也等于我失败了。所以往西既不敢走也不能走。在这种东西南北走又走不了打又打不了的情况下,怎么办?当时的指战员心情是可想而知!陈毅说李仙洲还会出来的,国民党将领经常向蒋谎报军情,说大量消灭共军,蒋认为我所剩无几就命令李出来,结果被消灭。我们之所以取胜,是因为知已知彼,蒋介石的一举一动都在我掌握之中。而蒋介石之所以失败,首先是因为不知已,想不到有人谎报军情,又导致不知彼,所以失败。
由此看出知已知彼的重要性。如何才能知已知彼特别是知彼?相敌、用间
相就是观察敌人,我大庆油田刚建立时(58年成立戡探局,60年第一口油井出油),其位置是保密的;但日本间谍很快就知道了大庆所在地,

就是通过简单的相。日本间谍从人民日报铁人王进喜的照片看到他穿的是棉袄,当时是五、六月份,此时还穿棉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庆在中国的北方,而且一般应该距工业重心北京沈阳近,于是又查阅东三省的报纸,最后得知大庆就在黑龙江。美军只要看我们的解放军报,就可以了解我军的全部动态。我军很多新的武器装备就是看其产品说明书来仿制的。这都说明相的重要性。
《形》《势》《虚实》之间的关系。孙子说兵"形"似水,用水的多少来比喻军队的量(取胜的客观条件)。把水放在高处、决其堤口从而形成一泻千里不可抗拒之势(取胜的主观努力),称之为"势"(形是运动的物质,势是物质的运动)。"虚实"是形、势在不同情况下的灵活运用。
第四篇《形》。孙子在这篇中有主要观点是:
首先立于不败之地。(把水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也就是说,要首先立于不败之地,这样才有条件去进攻敌人。(如何先不败?在这里只从战略上说:修道而保法;从战役战术上在《虚实》篇) (夷陵之战陆逊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胜于易胜(还要把水放在一个容易形成"势"的地方)。"见胜不过众人之智,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音特),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不仅要先)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者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柏举之战是吴国西破强楚的一次战役(据说是孙武指挥的)。楚国当时是一个大国,(曾经饮马黄河)但由于连年征战国力逐渐衰弱,政治腐败、不得人心,与邻国的关系也越来越恶化。吴王想趁机攻打楚国。孙武、伍子胥说时机还不成熟,楚军仍有战斗力。吴王就采纳了他们的建议,组成三支军队轮番袭扰楚国,使楚军疲于奔命,楚国的国力更加空虚;这时孙武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带兵三万,千里奔袭击败楚军二十万。从表面上看,以三万之兵胜敌二十万,并非"胜于易胜",但由于孙武能把握战机并连续骚扰敌人,已使敌人由强变弱。(如果说楚军是一支虎,那么这支虎已经奄奄一息、坐以待毙。在别人看来,三万胜二十万不可思议,但在孙武看来则必胜无疑)。由此看来,敌之弱并非天生就弱,胜之易胜就是天生就"易",而是指挥员经过精心筹划、主观努力使敌由强变弱,使难胜变为易胜。
仁川登陆是美军朝鲜半岛的一次冒险行动,它使得指挥这次战役的麦克阿瑟将军声

名远扬,但从孙子"胜于易胜"的观点来看,他并不欣赏这场作战。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在朝鲜人民军的英勇打击之下,美军及南韩部队被压缩到大丘、广州、釜山地区,依托洛东江进行抵抗。为挽救败局,美军开始策划在人民军后方实施登陆。但对登陆地点存在严重分岐。美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和海军作战部长薜尔曼主张从群山登陆(这一带适合登陆,但人民军一定有防守),美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主张从仁川登陆,在此登陆(1)截断人民军补给线,(2)直逼汉城,容易造成大的政治影响,(3)可策应第8集团军前后夹击人民军。其主要缺点是:A,潮差太大,最高达10米,低潮时从海岸到水际形成长达5。4KM的淤泥滩,登陆兵难以上陆。而大潮高潮在整个秋季只有9月15日、10月11日、11月3日这三天,难以隐蔽登陆时间。B,仅有一条狭窄的飞鱼水道进入仁川港,假若人民军在该水道沉下一条船就可以堵塞整个航道。C,该港没有可供登陆兵上岸的滩头,沿岸筑有4。5米高的防波堤,是登陆兵和两栖车辆的天然障碍。但他擅于雄辩:"至于各位所列举的缺点,却正是取得奇袭效果的理由所在,因为敌方的司令官一定没有料到我们竟会这样进行鲁莽的作战,奇袭是战争中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这次战役虽然成功了,但它的风险很大。它并没有取胜的把握,而是把胜利建立在某种偶然的因素上;从朝鲜当时的形势来看,人民军和南韩部队已经是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以美军的实力,它在任何一个地方登陆都可以成功并打破这种平衡。只是在仁川成功要比在群山成功取胜的速度要快,但在群山登陆非常可靠。这好比打兰球,在无人防守投两分就可以羸的情况下应该到篮底稳投两分而不应该为了出风头投三分,既使投中也应该受到批评。(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势》篇。(胆识过人,有勇有谋,(智勇双全,艺高人胆大,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艺高,孙子要解决的是当大多数人但小时怎么办))主要观点是勇怯,势也:(晚唐李筌)人有勇有怯,但勇、怯不是天生的,与生长地无关,关键在于如何的运用,去创造有利于我的态势。"勇怯在谋,强弱在势。谋能势成,则怯者勇;谋夺势失,则勇者怯""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如何成势?就是出奇制胜)
以正合,以奇胜:"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对奇正的解释,在兵力部署上,担任守备、警戒的为正,担任机动的为奇;担任钳制的为正,担任突击的为奇。 在作战方式上,正面攻击为正,迂回侧击为奇

;明攻为正,暗攻为奇。在作战指导上,按一般作战原则为正,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特殊方法的为奇)
(德军突破马其诺防线就是以正合,以奇胜)
《虚实》篇。唐太宗李世民:"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作战中最主要的(作者也首先提出)是致人而不致于人(掌握主动)(李卫公:兵书千章万句离不开致人而不致于人)
那么如何力争主动?避实而击虚(或以实击虚)"以正合,以奇胜"。
怯弱乱饥劳寒不虞为虚,勇强治饱逸众有备为实)
先处战地(先战领有利的地形,相当于把"水"放在安全高处,有利于形成势能,也是以正合)"凡先处战术地而待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攻其必救(打击敌人的要害和弱点,当"水"的高度不能改变时,就要尽力使水流向低的地方,打击处于"低洼处"的敌人)
把握战机(当"水"的高度不能改变,而敌又不处在易于被打的"低"处时,应该想方设法如通过动敌、以利诱之来诱使或待敌走向"低"处,使强敌变弱,而予以打击)(等待、捕捉,创造,此时可用趁火打劫的例子)
我专敌分(就是以众击寡,以多击少 易理解→我方应注意集中力同时迫使敌分散力量→"故形人而我无形" →"使人备已者也")(如何做到"形人而我无形"前面已提到,知已知彼,相敌用间,日本探知我大庆油田,美通过解放军报就可知我军动态。各种假象示形,佯动,前面已讲过)
因敌制胜(灵活运用原则)"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因敌制胜很难把握,我重点介绍)(要理解原则、知已知彼、优先方案、全局观念)
孙子主张"陷之死地然后生",项羽过漳水以后破釜沉舟取得了救赵的胜利,韩信背水列阵也取得了井陉之战的胜利,而马谡将部队放在孤山之上却失去街亭,同样是"陷之死地"为什么有人羸、有人输呢?
我们首先看一下孙子提出这一原则的内涵及原因。孙武所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毕竟仍是剥削阶级,他也知道,士兵是被迫出征打仗,为了防止士兵逃走,便主张到敌国纵深去作战,陷之死地然后生,登高而去其梯。这样士兵就不敢逃跑,为了活命也愿意听从将帅的指挥打好每一次仗。可见,孙子的陷之死地而后生是一种战略层次的原则,而不是战役、战术层次的原则。给士兵是危机感而不是绝望感,危险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大多数士兵直接身处绝地时,如果有生还的希望,他会奋勇拼杀,否则很可能会投降,要么是不顾一切要地逃跑,不听号令。
项羽破釜沉舟之所以能胜利,是

因为秦朝统治残暴无比,民不聊生;民众想造反,只是苦于无人带头,而项羽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正迎合了大家的心意。而且破釜沉舟以后也不是必死无疑,只要大家拚命,还是有出路的。
韩信背水列阵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违背原则,而他则说是用了孙子的"陷之死地而后生"。之所以背水列阵,一是其后大多为新兵,无战斗力,二是因为对方不敢迎战,韩信为了引诱对方出战故意以老弱病残之兵背水列阵,而事先在敌人的背后也埋伏一支兵马,敌中计出营寨后,伏兵便夺敌营寨;背水列阵的士兵看有救兵前来(有生还的希望)也奋勇冲杀,这样前后夹击取得了胜利。(是对原则的灵活运用)
马谡失街亭是因为他没有理解孙子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含义。
孙子并不欣赏麦克阿瑟,因为它冒了没有必要冒的风险。但是诸葛亮唱空城计也没有取胜的把握、也是冒险,孙子又是何种态度?
诸葛亮在知道马谡失去街亭以后就安排部队撤退,忽然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兵马攻打西城,速度之快出乎诸葛亮的预料;当时诸葛亮的手下只有2500人,而且无武将,想守守不住,想跑也绝跑不过对方的骑兵,怎么办?诸葛亮知道司马懿深懂兵法,小心多疑,而且也知道对方对自己非常了解→用兵更小心,从不弄险;这次他就要一反常规出其不意诈其一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唱空城计有两个原因,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相对于死守和逃跑,只有空城计生还的希望最大,虽然没有取胜的绝对把握,但却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二是有取胜的可能,诸葛亮知已知彼,也知道对方了解自己→都非常小心,所以他感到有胜利的可能,如果把对手换成张飞,诸葛亮恐怕就不敢唱空城计。(所以诸葛亮唱空城计是因机制胜,孙子会称赞的。因为它所冒的险是既可行又必要的。军事当中不是不能冒险,而是不提倡冒没有必要的风险)
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重战。(《孙子兵法》第一篇第一名话)"兵者,国之大事,死后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十一家注孙子》兵之外死,系国内之亡,是故兵败长平则赵亡。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之一(古巴比伦)早在公元前8世纪(前729年)已不复存在,就是因为战败而亡(被亚述人开除球籍)。可见战争实在是"不可不察也"。
慎战。孙子不是好战主义者,相反,他对战争是非常谨慎的(反复提起,慎之又慎)。"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主张"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伊拉克没有对国际社会的反应

作充分的估计,草率发起入侵科威特特的战争,结果使伊拉克人民陷入苦难之中,可谓战而不慎。刘备为报私仇,率而起兵,结果兵败夷陵。(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被东吴所杀,221年,刘备不顾群臣反对,攻打吴国,企图为关羽报仇。刘备率75万大军没江而来,出巫县,收秭归,直逼*陵。此时吴国周瑜、吕蒙等大将去世,开始几仗吴国失败。后陆逊任主帅,坚守不出,两军相持七、八个月。正值天气炎热,只好将兵移于密林之处,连营七百里,攻不能集中兵力,守不能首尾照应,被陆逊火攻而败。自己也病死在白帝城(四川奉节东))。孙子不主张怒而兴师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怒而兴师则士兵厌战(违反战争的一般规律),二是主帅易失去理智,指挥上容易出现错误(战略上破坏与吴的联盟,战术上头脑发热)。慎战不是怯战,朝鲜战争爆发以后,中国是否进行援朝作战这一决策是很难作出的,如果参战,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从经济实力上看也难以与美抗衡,从军事上看,空中无保护(前苏联本打算提供空中保护的,后来以没有准备好为借口拒绝出兵)地面上也兵器也难与美制式装备相抗衡。取胜的把握不大,而一旦不能取胜,美很可能会继续攻打我国,引狼入室(打蛇不死反被蛇咬);如果不援朝作战,朝鲜势必被美占领,失去朝鲜这一缓冲地带,与美直接对峙,我们不得不在东北陈兵百万,东北的整个电力都会被吸引,影响我国民经济发展。如果现在不打,等南韩宣布大韩国成立再打政治上就会处于被动,而美国若想打我们就方便得多(唇亡齿寒,老虎想吃人总能找到借口,这一仗早晚是要打的,早打比晚打好)。虽没有取胜把握,但对战争也是慎之又慎的。
备战。(临战与早期备战)"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战争的立足点应放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严阵以待,使敌人不敢轻易向我发起进攻)。瑞士之所以近二百年无战事,并非仅仅因为它是中立国,而是因为它的战争潜力;在宣布中立后,更加重视国防建设,二次大战时其防空洞大多是几十米,95%的人员可进入地下,据说是人手一支枪,所以希特勒不敢动它。三峡工程(宜昌,葛洲坝上游50KM)早在50年代就动议建设,但一直拖到94才动工,原因之一是考虑到三峡工程建成发后,如果敌炸我大坝,会使我下游遭受水灾。后经过论证,当有战争先兆时,先将水库水位降至135-145米。此时水库容量为170亿立方米,如果大坝被毁,也只是从坝址至枝城(100KM)一带灾情严重,到了公安再经过泄洪,所有灾区只局限在沙市以

上,不会造成大的危害。故三峡工程才得以上马。
1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