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号:SATCM-2019-XX(XXX)

编制说明

提出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归口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项目工作组成员:王阶孙建宁何丽云

毛静远朱明军刘中勇刘红旭林谦

黄力衷敬柏李军姚魁武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制组

二〇一九年九月

目录

一、背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任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任务参加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家委员会及工作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指南指导委员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方法学专家..................................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疾病领域专家委员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主要起草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系统评价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秘书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工作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启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起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组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利益冲突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确定临床问题和临床问题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证据收集与质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指南推荐意见形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指导委员会修改................................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指南质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形成指南草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征求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审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技术内容的确认方法与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总体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内容分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主要方法与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定义临床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确定临床问题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收集证据与系统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证据质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形成推荐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指南征求意见与修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重大分期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作为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指南更新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背景介绍

(一)任务背景

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AHD)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猝死、缺血性心肌病。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最为常见,其发作程度、发作频率、性质及诱发因素在1-3个月内无明显变化。CAHD 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重大卫生问题。目前,全球CAHD患病人数估计为1.1亿,低中收入国家呈上升趋势;因CAHD死亡人数估计为892万,CAHD年龄标化死亡率男性人群为173/10万,女性人群为115/10万。我国CAHD死亡占比由1990年的8.6%增加至2013年的15.2%;同期,CAHD死亡在所有心血管疾病死亡中的比例由29%增加至37%;CAHD已经在我国六个省、直辖市/省级行政区成为首位死亡原因。SAP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中医药对于该病的治疗积累了大量经验,但目前缺乏必要的可用于指导临床诊疗的标准规范。

为提高中医药防治SAP的水平,规范中医药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的应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参照国际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制订方法,并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指导的框架下,以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为基本点,结合循证医学原理,在古今文献回顾分析、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中成药系统综述、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专家咨询等系统研究工作基础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证候特点、辨证用药规律等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并经讨论制定《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以期为从事冠心病防治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提供指导性意见。

(二)任务参加单位

参与起草单位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二、专家委员会及工作组

(一)指南指导委员会

路志正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薛伯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吴以岭河北医科大学

葛均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丽人民卫生出版社

张科人民卫生出版社

刘国正中医杂志社

焦爽中医杂志社

(二)方法学专家

何丽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张誉清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

孙凤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李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三)疾病领域专家委员会

毛威、邓悦、邢雁伟、刘中勇、刘红旭、刘建和、安冬青、

许滔、李大奇、李军、李应东、李易、李莉、吴伟、吴欣媛、

张艳、张振鹏、张晶、陈金水、陈恒文、冼绍祥、胡荣、

聂绍平、徐惠梅、衷敬柏、唐健元、唐熠达、黄力、薛一涛(四)主要起草人

孙建宁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何丽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毛静远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朱明军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中勇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刘红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林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黄力中日友好医院

衷敬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唐熠达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蔡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胡奉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聂绍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胡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李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姚魁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邢雁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张振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何庆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熊兴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刘咏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陈恒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五)系统评价组

陈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何浩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胡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王靖怡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胡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解紫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陆炳旭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朱爽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李洪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杨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谌子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刘兰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傅梦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六)秘书处

陈光、何浩强、胡骏、王靖怡

三、主要工作过程

(一)启动

2019年3月18日,王阶教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召开“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项目讨论会,会议确定向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申请《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的立项,并确立了由临床医师、护理人员、药学专家、方法学专家、卫生经济学专家、信息学专家、患者代表共同构成起草组。为保证项目进度,制定了指南编制工作时间节点,见表1。2019年3月底向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提交《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立项申请材料。2019年4月18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召开团体标准立项论证会,《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通过立项论证。会后按照专家意见对立项申请书进行完善,经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办公会审议批准,于2019年5月10日发文正式立项(附件1: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立项公告)。

表1《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指南制定工作时间节点

(二)起草

1.组织管理

2019年5月6日王阶教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召开“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项目组织管理讨论会,指南秘书详细介绍项目任务与计划安排,会议确定本指南设置起草工作组、系统评价小组、共识会议专家组、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2.利益冲突声明

本指南所有参与成员均签署本指南的利益冲突声明(附件2:利益冲突声明表)。

3.确定临床问题和临床问题清单

结合指南前期基础开展临床问题问卷调查,初步形成临床问题清单,具体中医药干预措施包括方剂、中成药、注射剂、非药物疗法。方剂:冠心2号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失笑散、温胆汤、黄连温胆汤、涤痰汤、宽胸丸、八珍汤、生脉散、左归饮、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真武汤、参附汤合右归饮。中成药: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血府逐瘀胶囊、冠心苏合丸、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心元胶囊、宽胸气雾剂、麝香保心丸、血塞通软胶囊、冠心舒通胶囊、心可舒片、丹蒌片、脑心通胶囊、养心氏片、天王补心丹、血栓通胶囊、血塞通滴丸、银丹心脑通胶囊、养心达瓦依米西克蜜膏、舒心通胶囊。注射剂:参附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血栓通。非药物疗法:针刺、艾灸、太极拳、八段锦。

4.证据收集与质量评价

2019年5月24日王阶教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召开“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项目系统评价方法讨论会,确定采用GRADE

方法学,并确立体现中医药特色的方法要点。根据问题清单,指南工作组构建PICOS问题,再由PICOS问题制定检索策略:附件3,与文献纳入排除标准:附件4,并在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经人工筛查后,进行系统综述/meta分析。无临床研究的干预方式如经典名方,常用中成药等,则通过中医典籍、中国药典、医保目对于录等文献资料收集的相关证据。指南工作组根据GRADE系统进行证据等级评价,形成结果总结表与证据概要表(附件5:GRADE评级及证据概要表)。

5.指南推荐意见形成

采用专家名义组会法对证据形成推荐意见。本指南主要起草人、临床专家组、方法学组中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27位专家以及2位患者代表参与了共识会议。最终,由指南秘书处统计并汇总推荐意见及强度,本次会议共形成强推荐意见17条,有条件推荐意见52条。

6.指导委员会修改

2019年6月23日,指南指导委员会成员路志正、薛伯寿、吴以岭、葛均波、李丽、张科、刘国正、焦爽,对达成的推荐意见逐一进行审核,审核小组按照指南评审要求和流程,批准了69条达成共识的推荐意见。

7.指南质量评价

根据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ppraisal of Guidelines,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in Europe, AGREE)II框架下的中国临床指南评价体系(AGREE-China)对本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包括5个领域共15个条目,参考每一条目的赋分与权重,本指南得分为98分。

8.形成指南草案

工作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指南编写规则等要求开展指南起草,将循证证据形成的推荐意见等内容纳入指南中,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对指南进行充分论证,形成指南初稿、编制说明等材料。指南初稿起草完成后,工作组组织召开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三)征求意见

工作组于2019年7月1日至7月31日将指南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等材料通过信函与华中医药学会官方网站和“中医药标准化”微信公众平台网上公开的方式开展征求意见工作。信函征求意见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心血管科临床专家。征求意见最终共收到69条专家意见,其中61条有意见/建议,0条无意见,8条同意。工作组对反馈的意见进行逐条研究处理,意见处理情况详见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四)审查

1.形式审查

指南制定小组将送审稿、编制说明、推广应用方案、征求意见汇总表及有关附件等提交至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进行形式审查,标准化办公室审查后给予修改意见和建议,指南制定小组根据修改意见和建议修正后,于会议审查前15日再次提交至标准化办公室,由标准化办公室转交至团体标准审查会议的单位和专家。

2.会议审查

2019年9月17日,在北京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发布审查会,11位中西医临床专家、药学专家、方法学专家参加本次审查会。首先由王阶教授作《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审查报告,然后各专家依次发言,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并填写《专家审查投票单》,最后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宣布投票结果,本次投票,11票赞成,0票不赞成,全票通过,同意送审稿修改后作为团体标准报批。

四、技术内容的确认方法与依据

(一)总体内容

指南正文共设9部分,主要技术内容有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流行病学特点、诊断、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非药物治疗预防调摄。

(二)内容分解

第1部分明确该指南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

第2部分列出该指南主要引用的标准规范文件。

第3部分规定该指南的术语和定义。

第4部分介绍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流行病学特点。

第5部分介绍本病的诊断,包括诊断依据、严重程度评估。

第6部分介绍本病病因病机。

第7部分介绍本病辨证论治,包括发作期、缓解期治疗建议。

第8部分介绍本病的非药物治疗。

第9部分介绍了预防调摄。

(三)主要方法与依据

1.定义临床问题

第一,中医药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成年人群是否需要对疾病再辨析证候进行治疗?

第二,对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成年人群,与常规基础治疗比较,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中医药干预措施,对改善心绞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预防斑块进展、预防心血管终点事件的效果如何?(中医药干预措施包括:常用汤剂16首,中成药27种,注射剂7种,非药物疗法4种)即回答“对于什么特征的稳定型心绞痛人群,冠心病的什么阶段,如何使用中医药干预措施,可以发挥什么优势”的问题。

2.确定临床问题清单

第一,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成年患者中,与常规基础治疗比较,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中医药干预措施,对改善症状和缺血发作的效果如何?

第二,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成年患者中,与常规基础治疗比较,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中医药干预措施,对预防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效果如何?

第三,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成年患者中,与常规基础治疗比较,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中医药干预措施,对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如何?

第四,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成年患者中,与常规基础治疗比较,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中医药干预措施,对运动条件下最大运动耐受时间的效果如何?

第五,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成年患者中,与常规基础治疗比较,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中医药干预措施,对预防斑块进展的效果如何?

具体中医药干预措施包括方剂、中成药、注射剂、非药物疗法。方剂:冠心2号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失笑散、温胆汤、黄连温胆汤、涤痰汤、宽胸丸、八珍汤、生脉散、左归饮、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真武汤、参附汤合右归饮。中成药: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血府逐瘀胶囊、冠心苏合丸、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心元胶囊、宽胸气雾剂、麝香保心丸、血塞通软胶囊、冠心舒通胶囊、心可舒片、丹蒌片、脑心通胶囊、养心氏片、天王补心丹、血栓通胶囊、血塞通滴丸、银丹心脑通胶囊、养心达瓦依米西克蜜膏、舒心通胶囊。注射剂:参附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血栓通。非药物疗法:针刺、艾灸、太极拳、八段锦。

3.收集证据与系统评价

2019年5月24日王阶教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召开“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项目系统评价方法讨论会,确定采用GRADE 方法学,并确立体现中医药特色的方法要点。

第一,根据问题清单,构建PICOS问题。P限定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I为问题清单中的中医药干预措施,C为常规基础治疗,O限定主要结局指标为缓解症状与改善预后问题,S限定为随机对照试验。

第二,根据PICOS问题制定检索策略与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检索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

检索式:附件3。

原始研究纳入排除标准:附件4。

第三,采集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对meta分析进行质量评价,对原始

研究进行Meta分析与ROB质量评价

Meta分析的质量评价采用AMSTAR 量表。每个条目评价结果分“是”、“否”、“不清楚或未提及”三种,“是”为1分,“否”、“不清楚或未提及”为0分,共11分。AMSTAR 量表得分0~4分为低质量,5~8分为中等质量,9~11分为高质量。

ROB质量评价:根据Cochrane手册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进行评价:①随机序列生成;②随机隐藏;③患者和工作人员盲法;④结局评价者盲法;⑤不完整结局数据;⑥选择性报告结局;⑦其他偏倚。最终给出“偏倚风险低”、“偏倚风险高”、“偏倚风险不确定”的判断。

4.证据质量评价

证据质量是对合并效应量预测值的真实性的把握程度,GRADE系统将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极低4级,基于RCT得出的证据开始定义为高质量,但可以因研究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不一致、间接证据、结果不精确、报告偏倚5个因素而降级;基于观察性研究的证据开示定义为低质量,但可以因疗效显著、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存在各种可能导致疗效显著性降低的偏倚3个因素而升级。最终形成结果总结表与证据概要表(附件5:GRADE 评级及证据概要表)。

5.形成推荐意见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临床专家组、方法学组中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27位专家以及2位患者代表参与了共识会议,共识会议由三部分组成,首先由指南主席王阶教授向与会者介绍该指南的背景、立项到完成GRADE 分级的全过程,其次由指南秘书陈光博士介绍该指南的方法学以及证据概要,最后由王阶教授主持共识会的的投票过程。推荐意见考虑因素:实施后所带来的利弊、患者的价值观与意愿(患者意向调查结果)、需要的临床条件与实践中的差距、地域符合情况、成本-效果分析。本指南的共识表格基于GRADEGRID(附件6、附件7),分三轮进行投票,达成共识规则如下:若除了“0”以外的任何一格票数超过50%,则视为达成,可直接确定推荐意见方向及强度;若“0”某一侧两个总票数超过70%,亦视为达成共识,

可确定推荐方向,推荐强度直接定为“弱”;其余情况视为未达成共识,推荐意见进入下一轮投票。最终,由指南秘书处统计并汇总推荐意见及强度,本次会议共形成强推荐意见17条,有条件推荐意见52条。

6.指南征求意见与修改

工作组将指南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等材料通过信函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官方网站和“中医药标准化”微信公众平台网上公开的方式开展征求意见工作。信函征求意见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心血管科临床专家。征求意见最终共收到69条专家意见,其中61条有意见/建议,0条无意见,8条同意。2019年7月1日至7月31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官方网站和“中医药标准化”微信公众平台网上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

工作组对反馈的意见进行逐条研究处理,意见处理情况详见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

五、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目前已有《心绞痛X-综合征(微血管型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胸痹(不稳定心绞痛)》冠心病相关的团体标准,本指南适用人群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冲突。

六、重大分期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指南制订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

七、作为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具有较好的研制基础,结构合理,内容详实,证据充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规范中医药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疗方案,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建议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发布。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建议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官方网站、微信平台,期刊论文发布,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学术年会上进行标准培训,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单位进行指南解读和临床推广应用,在新华网健康频道、中国中医药报进行媒体宣传,对标准进行贯彻实施、推广应用。

九、指南更新计划

本指南计划3年后进行更新,更新方案主要涉及干预措施的种类、证据等级以及推荐强度。

附件1: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立项公告

附件2:利益冲突声明表

附件3:检索式

附件4:原始研究纳入排除标准

附件5:GRADE评级及证据概要表

附件6: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期推荐GRADE网格

附件7: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缓解期推荐GRADE网格

附件8:征求意见反馈表

附件9:会议审查意见处理与修改情况

附件1:立项公告

●所有指南指导委员会和指南制定小组的专家必须声明所有潜在的利益冲突(如:所有影响或可能影

响专家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利益)。

●您必须在这张利益声明表上声明所有和本部指南主题相关的任何商业的、专业的或其他方面的利益,

●利益声明发表知情:我同意将上述完成内容公开给其他指南制定成员,并同意该利益声明表在指南

中发表。

●声明:我承诺我所声明的内容是真实而完整的。如果上述我所声明的信息在任何时间发生任何变动,

我将迅速告知指南秘书组并完成一份新的利益声明表。

签名: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

附件3:检索式

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OR "稳定性心绞痛" OR "心绞痛" OR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OR "冠心病" OR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OR "胸痹" OR "心痛" OR "胸痛") AND ("干预措施")

2.中国知网(CNKI)

SU=('稳定性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胸痹'+'胸痛'+'心痛')*(干预策略') AND FT=('随机')

3.万方数据库(WangFang)

题名或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胸痹”+“心痛”+“胸痛”)*(“干预措施”))*全部:(“随机”)

4.维普数据库(VIP)

(M=(稳定型心绞痛 OR 稳定性心绞痛 OR 心绞痛 OR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OR 冠心病 OR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OR 胸痹 OR 心痛 OR 胸痛)) AND (M=(干预措施)) AND R=随机

5.Medline

Search (((("Angina, Stable"[Mesh]) OR (((((((((((((((Anginas, Stable[Title/Abstract]) OR Stable Angina[Title/Abstract]) OR Stable Anginas[Title/Abstract]) OR Chronic Stable Angina[Title/Abstract]) OR Angina, Chronic Stable[Title/Abstract]) OR Anginas, Chronic Stable[Title/Abstract]) OR Chronic Stable Anginas[Title/Abstract]) OR Stable Angina, Chronic[Title/Abstract]) OR Stable Anginas, Chronic[Title/Abstract]) OR Angina Pectoris, Stable[Title/Abstract]) OR Angina Pectori, Stable[Title/Abstract]) OR Pectori, Stable Angina[Title/Abstract]) OR Pectoris, Stable Angina[Title/Abstract]) OR Stable Angina Pectori[Title/Abstract]) OR Stable Angina Pectoris[Title/Abstract]))) 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ublication Type]) OR randomized[Title/Abstract]) OR placebo[Title/Abstract])) AND (((danhong[Title/Abstract]) OR 干预措施[Title/Abstract])

6.Embase

#1 'anginas, stable' OR 'stable angina':ab OR 'stable anginas' OR 'chronic stable angina' OR 'angina, chronic stable' OR 'anginas, chronic stable' OR 'chronic stable anginas' OR 'stable angina, chronic' OR 'stable anginas, chronic' OR 'angina pectoris, stable' OR 'angina pectori, stable' OR 'pectori, stable angina' OR 'pectoris, stable angina' OR 'stable angina pectori' OR 'stable angina pectoris':ab,ti

#2 ‘干预措施’

#3 ‘Randomized’ OR ‘placebo’ OR ‘Randomly’ OR ‘trial’ OR ‘ goups’[ti,ab] #4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R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pt]

#5 #3 OR #4

#6 #1AND #2AND#5

7.Cochrane

#1 MeSH descriptor: [Angina Pectoris] #2 (干预措施):ti,ab,kw

#3 (randomized):ti,ab,kw

#4 #1 AND #2 AND #3

原始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

受试者:

①稳定性心绞痛发作,CAD相关呼吸困难等症状发作(特点:一定心脏负荷的可恢复的心肌供血不足);

②之前有症状,药物治疗或血管重建后无症状;

③微血管病变

④血管痉挛

2.结局指标:

①心绞痛发作时减轻症状,停止发作;

②预防心绞痛发作;

③降低病死率;

④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⑤稳定斑块;

⑥较少斑块进展;

⑦预防血栓形成;

⑧改善中医证候相关症状体征;

⑨改善生活质量;

⑩改善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如ED等。

?布鲁斯平板运动试验条件下最大运动耐受时间的改变

3.排除标准:

受试者:急性冠脉综合征

对照:对照组包括中医药干预措施。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号:SATCM-2019-XX(XXX) 编制说明 提出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归口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项目工作组成员:王阶孙建宁何丽云 毛静远朱明军刘中勇刘红旭林谦 黄力衷敬柏李军姚魁武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制组 二〇一九年九月

目录 一、背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任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任务参加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家委员会及工作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指南指导委员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方法学专家..................................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疾病领域专家委员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主要起草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系统评价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秘书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工作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启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起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组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利益冲突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确定临床问题和临床问题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证据收集与质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指南推荐意见形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指导委员会修改................................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指南质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形成指南草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征求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审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技术内容的确认方法与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总体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内容分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主要方法与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定义临床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0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管理中国共识

2010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管理中国共识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包括明确诊断的无心绞痛症状冠心病患者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稳定性心绞痛需要满足以下标准:近60天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诱因或缓解方式没有变化;无近期心肌损伤的证据。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指有明确的心肌梗死病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患者及冠状动脉造影或无创检查证实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有确切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有关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的内容,请参见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1]。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管理包括危险评估和二级预防的内容,二级预防的首要目标是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从而延长寿命;第二个目标是减轻心绞痛症状,减少缺血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对于所有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应建立合理的慢性病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这要求各地卫生系统、保健机构、医院和完整的保健实施系统通力合作;通过电话、网络、门诊等多个途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交互的网络管理平台,纳入所有管辖患者。管理的内容包括冠心病康复的各个方面:定期评估和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饮食教育、运动等生活方式调节及精神神经因素调节等)、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判断何时需要进行pci和cabg等。通过这样的管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再次住院率,控制或延缓冠心病进展,减少冠心病并发症,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控制心肌缺血/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共识将就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管理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如生活方式的改善、危险因素的控制、运动康复、心肌缺血/心绞痛症状控制及精神心理康复等方面的内容作重点介绍。 1 稳定性冠心病的危险评估 稳定性冠心病的危险评估应根据临床评估、左心室功能、负荷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1 临床评估 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可为预后提供重要信息;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诱发心绞痛发作的活动量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是主要的预后因子。有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者预后不良。心电图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左室肥厚、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分支阻滞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也增高。 1.2 负荷试验 根据运动时间、st段压低程度和运动中出现心绞痛的程度可以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duke活动平板评分=运动时间(min)-5×st段下降 (mm)-(4×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指南

美国医师学会(ACP)发布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无症状冠心病的一级治疗指南 美国医师学会(ACP)最近了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治疗和随访的指南,这份指南总结了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更新指南中的相关建议,强调了那些对一级医疗机构医师最重要的建议。该指南涉及了既往6个月中无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或血运重建的有症状病人的治疗和随访,还涉及了根据病史、心电图有陈旧心肌梗死证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创性检查结果异常而确诊或疑诊冠心病的无症状病人。 这份指南的目标读者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所有医师。该指南不适合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因为这些病人有中重度急性冠脉事件的近期风险。 该指南证据级别同ACC/AHA的规定:A级建议基于有大量病人的多项随机临床试验;B级建议基于只有少量病人的有限数量随机临床试验、非随机研究或观察性登记的认真分析的证据;C级建议基于专家共识意见。 药物治疗 治疗概述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有2个主要目标。首要目标是预防心肌梗死(MI)和死亡,从而延长寿命。第二个目标是减轻心绞痛症状,减少缺血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最优先考虑选用以预防死亡为目标的治疗。当2种不同治疗能同样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时,建议采用预防死亡效果更好的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所有急性和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病人,无论有无症状,只要没有禁忌证,都要常规使用阿司匹林(75~325 mg/d)治疗。在剂量低于75mg/d时,治疗益处降低。氯吡格雷最好只用于不能服用阿司匹林者。 β受体阻滞剂 用于梗死后病人的二级预防时可减少心脏事件,用于高血压病人时也可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强烈建议用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初始治疗,糖尿病不是禁忌证。 降脂药物 许多临床试验都证实,确诊冠心病(CAD)者使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药物可减少不良缺血事件。确诊CAD者,包括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只有轻中度升高,也要建议使用他汀类进行降脂治疗。

中医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天亮周婷谢鑫张泉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07期 【摘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是当今世界心血管领域的重要疾病之一。本文通过中医对此症内服中药、中医外治等的疗法和疗效的总结和探讨,希望对临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更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内治法;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7..02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是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1]。其在祖国医学上归于“胸痹” “心胃病”“胸痛”“真心痛” “厥心痛”等范畴[2]。西医在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上多用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方法,但其长期应用有损伤肝功能、降低血小板数量、增加出血风险等副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中医在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上,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3],而且临床疗效相当好,现根据最近几年中医研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进展做一下总结。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和年迈体虚等有关。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对“阳微阴弦”的记叙,既是对脉象的描述,更是对胸痹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指出胸痹乃“本虚标实”之证[4]。 2 中医的治疗 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多从虚、瘀、郁、痰立论,以梳理气机、活血化瘀、泄濁豁痰、补益阴阳为治疗大法[5]。中医治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疾病发展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6]现对其综述如下。 3 中医内治法 3.1 中药治疗 陈建兴[7]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治疗本症,临床效果较好,与对照组相比较,使用本疗法的治疗组患者症状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患者血脂指标水平也有显著的改善。付永铎[8]结合常规的西医治疗,用黄芪保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痛苦,临床疗效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王皓霖等[9]使用化痰祛瘀汤治疗中医分类

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修订版

.~ 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2007年修订版) 1. 引言 1.1. 委员会的组成与资料审查 组成ACC/AHA实用指南工作组的目的,是为了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做出建议。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美国的头号死亡原因。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和与之密切相关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infarction,NSTEMI)则是本病非常常见的形式。 本委员会成员通过计算机检索2002年以来的英文文献,并且辅以手工检索,复习和编辑了所有公开发表的报告。对某一问题特殊研究的具体情况,予以必要叙述,并且列表展示具体数据。本指南中提出的建议,主要是依据这些已经发表的资料。若资料是来自多中心大规模临床随机试验,则证据的权重序位列为最高(A)到最低(C)。对UA/NSTEMI患者某一诊断性操作或具体治疗或介入治疗适应证的最终建议,总结了资料和专家们的意见。有关建议分类和证据级别的制定原则与ACC/AHA的一贯方式相同,没有新的变化。 本指南编写委员会由著名专家组成,分别来自代表美国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ACP)的一般内科学领域,来自代表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AAFP)的家庭医学领域,来自代表美国急诊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ans,ACEP)的急诊医学领域,来自代表胸腔外科医师学会(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TS)的胸腔外科领域,来自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Angiography和Interventions,SCAI)的心脏介入专家,一般和重症监护心脏病学领域,以及来自无创检查、心脏病预防医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tion,PCI)和心血管外科这些高度专业化领域的知名专家。无论是学术机构还是私人医疗机构,均有代表参加。该指南得到ACC和AHA任命的2名外部评阅者的评阅。 1.2. 本指南2002版发表以来的变化. 本编写委员会参考了2002年以来发表的资料,并根据大的临床试验结果对建议进行了修订。对上一版指南进行重新编写,力图反映这些进展。重点放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急性早期医疗评估,避免患者自我处理导致的延误,加快在急诊科进行诊断和分诊。已经涌现出新的影像检查(心脏磁共振成像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可 以作为某些患者的诊断手段。肌钙蛋白已经成为心脏坏死的主要生化标志物,可以再次证实NSTEMI,并且改变了其人口统计学和预后。目前B型脑钠肽(BNP)可以作为生化标志物的补充,可能有助于风险评估。临床试验的资料进一步支持在高危UA/NSTEMI患者(通过肌钙蛋白阳性或正式风险评分来确定)采用早期有创治疗策略。相反,这种治疗策略在低危女性不能受益并且可能有害,因此建议采用早期保守治疗策略。两种新的抗凝药物—磺达肝睽钠和比伐卢定已经经过临床试验的良好检验,并且建议应用于某些特殊情况作为替代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可供选择的药物。目前更加有力地支持应用噻吩并吡啶类药物(主要是氯吡格雷),包括选择大负荷剂量、早期(上游)应用和长期应用(尤其是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之后)。如何最佳整合应用噻吩并吡啶类药物和静脉糖蛋白IIb/III受体拮抗剂,在UA/NSTEMI治疗的早期(包括心脏导管检查)提供最佳的抗血小板治疗,是一个热点问题并且仍然面临着挑战。本版指南融入了有关 UA/NSTEMI患者的PCI和二级预防的最新资料。有关特殊患者的详细讨论认识到对有多种特征的患者强调需要进行诊断与治疗的特殊考虑。还要强调治疗过程是患者结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些进展还强调了理论与治疗上的重要不足,通过研究和临床应用,这些应当能够促进在 UA/NSTEMI方面的不断进步。.

稳定型心绞痛诊疗规范

稳定型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当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的需要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并伴有代谢产物的堆积 (乳酸、丙酮酸、磷酸等)刺激神经发生疼痛,缺血时伴有心脏收缩功能的障碍出现憋气等症状,同时会导致心脏电活动不稳定发生心律失常。一部分病人由于病变炎症活动加居导致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临床表现】 稳定型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 1.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间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2.性质:常为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胸闷等。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和刀扎,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病人不自觉停止原来活动。 3.持续时间:一般2~5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 4.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可在2~5分钟内缓解。 【诊断要点】 1.病史询问,有或无上述表现; 2.体格检查,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多为乳头肌缺血功能失调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或出现交替脉; 3.实验室检查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空腹血糖、血脂检查,必要时查糖耐量。了解贫血、甲状腺功能。胸痛明显者,查血肌钙蛋白、肌酸激酶; 4.心电图: (1)静息心电图:静息心电图多正常,静息心电图可表现出冠心病的迹象,如陈旧性心肌梗死或异常复极。 (2)发作时的心电图:大多数病人相邻的二个导联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发作时记录的心电图正常也并不罕见,不应该排除心肌缺血诊断。胸痛同时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早搏或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 (3)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持续性地检测心电的变化,用于评价症状和心电的关系,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要低于运动试验,但可以显示运动没有诱发的自发心肌缺血。

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疗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心绞痛是心肌暂时性供氧和需氧之间失平衡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表现为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率、性质和诱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心绞痛症状也可发生于瓣膜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和未控制的高血压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等患者。冠状动脉痉挛、微血管病变以及某些非心脏性疾病也可引起类似心绞痛的症状,临床上需注意鉴别。 【临床表现】 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部位:常位于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围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颈部、咽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左手指侧,以及其他部位。每次心绞痛发作部位往往是相似的。②性质常呈紧缩感、绞窄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有的患者只诉胸部不适,主观感觉个体差异较大。 ③持续时间: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④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发作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有关,停下休息即可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2~5分钟内迅速缓解。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时,疼痛发作的诱因、次数、

程度、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一般在较长时间内(>3个月)大致不变。 【诊断要点】 1.病史询问有或无上述症状出现。 2.体格检查常无明显异常,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焦虑、出汗,有时可闻及第四心音、第三心音或奔马律,或出现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逆分裂,偶闻双肺底啰音。体检尚能发现其他相关情况,如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也可发现高血压、肥胖、脂质代谢障碍所致的黄色瘤等危险因素,颈动脉杂音或周围血管病变。 3.实验室检查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空腹血糖、血脂检查,必要时检查糖耐量。了解贫血、甲状腺功能。胸痛较明显患者,查血肌钙蛋白、肌酸激酶。 4.心电图及运动试验静息心电图通常正常。当胸痛伴ST-T波改变符合心肌缺血时,有助于心绞痛诊断。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时,如出现与症状相一致的ST-T 波改变时,对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极量或亚极量运动试验(平板或踏车)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可进行危险分层。 5.负荷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显像静脉推注或滴注药物行负荷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显像。主要表现为

第3节 稳定型心绞痛

第三节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stable angina pectoris)也称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疼痛消失。疼痛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至数月内无明显变化。 【发病机制】 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存在固定狭窄或部分闭塞的基础上发生需氧量的增加。当冠脉狭窄或部分闭塞时,其扩张性减弱,皿流量减少,对心肌的供血量相对比较固定,如心肌的血液供应减低到尚能应付心脏平时的需要,则休息时可无症状。在劳力、情绪激动、饱食、受寒等情况下,一旦心脏负荷突然增加,使心率增快、心肌张力和心肌收缩力增加等而致心肌氧耗量增加,而冠状动脉的供血却不能相应地增加以满足心肌对血液的需求时,即可引起心绞痛。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1、2或3支冠脉管腔直径减少>70%的病变者分别各占25%左右,5%~10%有左冠脉主干狭窄,其余约15%患者无显著狭窄。后者提示患者的心肌血供和氧供不足,可能是冠脉痉挛、冠脉循环的小动脉病变、血红蛋白和氧的离解异常、交感神经过度活动、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或心肌代谢异常等所致。患者在心绞痛发作之前,常有血压增高、心率增快、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增高的变化,反映心脏和肺的顺应性减低。发作时可有左心室收缩力和收缩速度降低、射血速度减慢、左心室收缩压下降、心搏量和心排血量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和血容量增加等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变化。左心室壁可呈收缩不协调或部分心室壁有收缩减弱的现象。 【临床表现】 (一)症状 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力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为: 1.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2.性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扎样锐性痛,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有些患者仅觉胸闷不适而非胸痛。发作时,患者往往被迫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3. 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疼痛多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劳累之后。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重复发生,但有时同样的劳力只在早晨而不在下午引起心绞痛,提示与晨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等昼夜节律变化有关。 4.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达到一定程度后持续一段时间,然后逐渐消失,心绞痛一般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多为3—5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 5.缓解方式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二)体征 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 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是乳头肌缺血以致功能失调 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所致。 【辅助检查】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 一、引言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anginapectoris)是一种常见并可致残的疾患。近些年,由于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得到阐明,因而在其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有关稳定型心绞痛最佳的检查与治疗,尚无一个统一方案。而且,尚未经过象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这样大规模临床随机试验的检验。因此,尽管在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来改善症状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是,仍相对缺乏其预后方面的资料。 有鉴于此,本工作组广泛搜集专家们的意见,不但从治疗的有效性的安全性方面,而且还从资源和费用的可能性方面,就稳定性心绞痛的现代治疗,尽可能达成共识。 二、定义与病理生理 Heberden在1772年引入了"心绞痛"(anginapectoris)的概念,其特征是一种与活动明显有关的胸部"绞榨和焦虑感(asenseofstranglingandanxiety)"的综合征。他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它是心源性的。但是几年之后,其他人对有这些症状的病人尸检后证实,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疾病所致。目前已普遍将此综合征归咎于心肌缺血,但是,食管、肺或胸壁的疾患也可以引起类似症状。在本工作组的这篇报告中,"心绞痛"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缺血所引起的胸部不适,但是,已经知道心绞痛还有一些其它的重要原因,如主动脉狭窄、肥厚性心肌病,这些均不可忽视。 若心绞痛症状发生有数周内且无严重变化,则视为稳定。心绞痛症状典型发生在心肌氧耗增加时。然而,即使是在稳定性心绞痛,症状随时可以有相当大变化,取决于诸如环境间谍和情绪状态等因素。 若原心绞痛症状无任何原因地突然恶化,或新发的心绞痛发生在活动量较小或静息状态时,则视为不稳定。这种类型的心绞痛往往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随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有关。冠状动脉张力增加,即痉挛,是有些病例的重要因素。 许多表现心绞痛的病人其症状与上述不同。例如,近几周内可以出现新发症状,但是没有恶化。病理上,它们可以具有稳定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特征,其预后介于两者之间。 若心绞痛自发地发生,同时伴有心电图上ST段抬高,则视为变异型心绞痛,即Prinzmetal型心绞痛。这往往是由于冠状动脉张力增加即痉孪所致,因而称为血管痉孪性心绞痛。 X综合征是指没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其它冠状动脉器质性病变,但是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例如心电图上ST段下移)的心绞痛综合征。但是,可以有"小血管病变(smallvesseldisease)"。心绞痛发生在心肌灌注与心肌需求平衡失调时,其病理基础几乎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通常认为,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心 脏因体力活动式应激代谢需要时,冠状动脉腔径狭窄至少为50%-70%。但是,狭窄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腔径的减小,还取决于狭窄的长度和狭窄病变的数目。此外,狭窄尤其的偏心性狭窄的腔径并非固定不变,并且可以因为局部平测定肌的收缩与舒张收起冠状动脉张力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可以是对释放各种激素和神经性刺激的一种反应。冠状动脉痉挛极

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

安徽省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 (2015年版) 一、我国冠心病的现状(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 (一)患病率: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地区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为15.9‰,农村地区为4.8‰,城乡合计为7.7‰,较2003年第三次调查结果大幅度升高。 (二)冠心病死亡率:2002~2011年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三)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2002~2011年急性心梗死亡率呈上升态势,2005年起,农村急性心梗死亡率快速上升,至2011年已连续3年超过城市,无论城市、农村,男性或女性,急性心梗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四)冠心病住院情况及费用:2012年中国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出院数为504.74万人次,急性心肌梗死29.52万人次,急性心肌梗死次均住院费用为16802.4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为5.78%。 (五)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数据(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质控中心数据):根据原卫生部规定,2009年起安徽省实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 2009年3827例、2010年5372例、2011年7022例、2012年8668例、2013年10137例、2014年11814例,数据显示冠心病介入治疗年手术例数逐年增加,由

此推断安徽省冠心病的发病率与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是一致的,冠心病规范化防治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毋庸置疑。 86681013711814537238277022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例数 二、冠心病的定义及分类: (一)冠心病定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 (二)冠心病分类: 按照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发表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可将本病归类为以下五种:1.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冠心病;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近年来,从提高诊治效果和降低死亡率出发,临床上提出两种综合征的分类:⑴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冠

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门诊) (试行))

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门诊) (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分级为I级或II级者(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的门诊患者。 一、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应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胸痹心痛病(TCD编码:BNX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ICD-IO编码:I20.805),且心绞痛分级为I级或II级者(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1995年)。 (2)西医诊断: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3)心绞痛分级标准:参照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胸痹心痛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胸痹心痛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常见证候: 心痛发作期: 寒凝血瘀证 气滞血瘀证 心痛缓解期: 气虚血瘀证

气滞血瘀证 痰阻血瘀证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008)。 l.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且心绞痛分级为I级或II级者。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3. 患者病情平稳,适合在门诊治疗。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I级或II级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门诊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或者相关专科定期随诊,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五)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症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六)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 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ea)、血脂(TC、TG)、血糖、电解质; (3)血压、脉搏、心率 (4)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凝血功能检查、胸部X片、甲状腺功能、B型钠尿肽(BNP),超敏CRP,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冠脉CTA,经颅多普勒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静息心肌核素显像+负荷心肌核素显像、腹部超声等。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doc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撰写组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虹沈潞华高润霖戚文航霍勇 专家组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长生马虹马爱群方全方圻张运沈卫峰沈潞华陈在嘉陈纪林 林曙光范维琥柯元南胡大一赵水平徐成斌诸骏仁郭静萱顾复生高润霖 戚文航黄岚黄峻黄从新黄德嘉傅向华曾定尹葛均波韩雅玲霍勇(一)——诊断和危险分层评价 我国首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日前发布。该指南制定目的是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在一般情况下适于大多数患者的慢性心绞痛诊疗策略,消除目前临床上的一些误区,规范相关的诊疗和预防。本报摘选指南主要内容并连载刊登。 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最常见表现。心绞痛发作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者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对胸痛患者,应根据其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疼痛特点估计冠心病可能性,并依据其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无创检查和有创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及危险分层评价。 病史及体格检查 医师需详细了解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等特征,同时还应了解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情况,如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心绞痛严重度分级参照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严重度分级。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体格检查常无明显异常,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焦虑、出汗,有时可闻及第四心音、第三心音或奔马律,或出现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逆分裂,偶闻双肺底啰音。体检还需注意肥胖(体重指数及腰围)情况,以助了解有无代谢综合征。 基本实验室检查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系统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以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为研究对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所纳入的7篇研究,质量普遍不高,经meta分析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改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西医药物治疗,其汇总OR 2.93(95%CI(1.8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心电图改善总体有效率,与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比较有可能更有效,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标签:中西医结合法;疗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系统评价稳定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心肌的需氧与供氧之间失去平衡,致使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发作[1]。有研究表明,冠心病发病率近年来逐年上升,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主要死因,占总死亡数的1/3左右[2]。西医学认为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致,在治疗上多使用硝酸酯制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从而减轻心肌的耗氧,缓解心绞痛[5]。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中西醫结合治疗不仅提高了疗效,还有减少西医的副作用,起到减毒增效的功用,故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研究收集了采用中西医结合理论基础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对其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或只要有随机字样而未说明具体随机方法的临床对照试验,无论是否使用盲法;②研究对象符合中医或西医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其年龄、性别、种族、来源及疾病严重程度不限;③干预措施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对照组为单纯西医药物治疗;④结局指标以临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进行疗效判定。 1.2排除标准①试验设计有明显错误或缺陷或经相关查询提供资料仍不详者;②未进行组间均衡性比较者;③文中无明确排除标准或排除标准不全面者; ④排除动物实验。 1.3检索数据①计算机检索以”中西医结合法、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或中医、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为关键词,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2007.01~2013.07)、维普(2007.01~2013.07)、清华同方(2007.01~2013.07)、万方(2007.01~2013.07)数据库进行机检。另外,在互联网上利用多种搜索引擎进行检索;②人工检索:人工查阅了中国公开发行的10种中医药杂志。(2007.01~2013.07)。 1.4资料分析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Jadad质量记分法,RCTs分为1~5

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诊治疗指南(中文版译文)

2012 ACCF/AHA/ACP/AATS/PCNA/SCAI/STS 美国SIHD诊治指南 执行纲要中的推荐部分 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院,柳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胡世红教授译自:JACC Vol. 60, No. 24, 2012 :2564-603 1.8. 患者知情参与的至关重要性 Ⅰ类推荐 1.应当通过一个包括患者和提供者在内的共享决策过程,来做出诊断和治疗选择,对患者解释有关风险、获益和费用的信息(C)。 2.SIHD的诊断:推荐 2.1.胸痛患者的临床评估 Ⅰ类推荐 1.对胸痛患者在进行附加的检测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体检以评估IHD的可能性(C)。 2.对表现为急性心绞痛的患者应分出稳定的与不稳定的;对不稳定的患者应进一步分为低危、中危或高危(C)。 胸痛的临床表现: ·典型心绞痛(定义)1)胸骨后胸部不适,具有典型特征和持续时间,即2)由于用力或情绪紧张而激发,3)经休息或用硝酸甘

油可缓解; ·不典型心绞痛(可能)满足以上2项特征; ·非心源性胸痛没有或只满足1项典型心绞痛特征。 2.1.2.ECG 2.1.2.1.静息ECG风险评估 I类推荐 1.对不明显的、非心原性胸痛的患者,推荐做一份静息ECG(B)。 2.1. 3.对需要无创检测的疑似SIHD患者,初始诊断的负荷试验和先进的成像 2.1. 3.1.能运动的患者 I类推荐 1.对于有可判断的ECG、预测IHD可能性为中度且至少有适度的体能或没有致残合并症的患者,推荐行标准的运动ECG检测(A)。 2.对于ECG不能判断、预测IHD可能性为中度到高度且至少有适度的体能或没有致残合并症的患者,推荐行运动负荷核素MPI或UCG检查(B)。 IIa类推荐 1.对于需要检测预测梗阻性IHD可能性低的患者,标准的运动ECG可能是有用的,只要患者有一份可判断的ECG和至少有适度的体能或没有致残合并症(C)。 2.对于有一份可判断的ECG、预测梗阻性IHD的可能性为中度到高度、且至少有适度的体能或没有致残合并症的患者,行运动负荷核素MPI

(完整版)(完整版)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 作者:欧洲心脏病学会 今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新一版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指南,旨在帮助医生面对具体患者时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同时考虑到了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以及特定诊治手段的危险/效益比。该指南不但对欧洲国家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心绞痛临床实践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仅就其主要内容做一简介,以飨读者。 一、定义与病理生理学 典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为胸部、下颌部、肩背部或上臂部的不适感,常因劳力或情绪压力而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最常见病因是粥样硬化所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阈值在每天甚至同一天都有所不同,症状的变异性取决于关键狭窄部位的血管收缩程度(动态狭窄)和/或远端血管状况。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如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二、流行病学 心绞痛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而难以评价不同研究中患病率及发病率的差异。一项欧洲研究发现,45~54岁

女性的心绞痛患病率为0.1%~1%,而65~74岁女性的患病率则猛增至10%~15%;同样年龄组的男性患病率分别为2%~5%和10%~20%。据此估计,大多数欧洲国家每百万人中约有2~4万心绞痛患者。在40岁以上西方人群中,无并发症的心绞痛年发病率约为0.5%,但存在地区差异。疾病进展和急性事件的发生并不一定与冠脉造影所显示的病变狭窄程度相关。 三、诊断与临床评估 1. 诊断 所有稳定型心绞痛疑似病例都需要接受迅速、恰当的心脏方面的检查,以得到正确诊断和预后评估。医生应首先进行无创性检查,包括运动心电图、负荷超声心动图或心肌灌注扫描。这些检查可以评价轻、中度症状患者的病情,并有助于危险分层。 进行运动试验评价时应考虑到受试者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性、所达到的运动负荷、临床症状特点及心电图ST段的变化。如果无法评价运动心电图结果,或运动试验尚不能确诊,则需要做其他检查。心肌灌注显像及负荷超声心动图在显示心肌缺血程度和缺血部位方面有特殊 的价值。超声心动图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有助于评价心室功能。在有创性检查中,冠脉造影可以确定冠脉有无狭窄,其目的是为了确诊,确定治疗方向及评估预后。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冠脉造影所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0.1%~0.2%。

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

安徽省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 (2015年版) 一、我国冠心病得现状(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 (一)患病率: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地区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为15、9‰,农村地区为4、8‰,城乡合计为7、7‰,较2003年第三次调查结果大幅度升高。 (二)冠心病死亡率:2002~2011年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三)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2002~2011年急性心梗死亡率呈上升态势,2005年起,农村急性心梗死亡率快速上升,至2011年已连续3年超过城市,无论城市、农村,男性或女性,急性心梗死亡率随年龄得增加而增加。 (四)冠心病住院情况及费用:2012年中国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出院数为504、74万人次,急性心肌梗死29、52万人次,急性心肌梗死次均住院费用为16802、4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为5、78%。 (五)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数据(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质控中心数据):根据原卫生部规定,2009年起安徽省实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 2009年3827例、2010年5372例、2011年7022例、2012年8668例、2013年10137例、2014年11814例,数据显示冠心病介入治疗年手术例数逐年增加,

由此推断安徽省冠心病得发病率与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就是一致得,冠心病规范化防治得重要性及迫切性毋庸置疑。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2009年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二、冠心病得定义及分类: (一)冠心病定义: 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得简称,就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得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得一种心脏病。 (二)冠心病分类: 按照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 O)发表得“缺血性心脏病”得命名与诊断标准,可将本病归类为以下五种:1、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冠心病;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近年来,从提高诊治效果与降低死亡率出发,临床上提出两种综合征得分类:⑴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冠

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临床路径 一、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80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 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持续时间较长,且性质无明显变化。 2.心电图表现:胸痛时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 变化可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 1.危险度分层:根据TIMI风险评分或患者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结果,分为低、中、高危三个组别。 2.药物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调脂

药物。 3.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中高危患者可优先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1)PCI:有下列情况时,可于2小时内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对于没有严重合并疾病、冠状动脉病变适合PCI者,实施PCI治疗:①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静息或小运动量时仍有反复的心绞痛或缺血发作;②心肌标志物升高(TNT 或TNI);③新出现的ST段明显压低;④心力衰竭症状或体征,新出现或恶化的二尖瓣返流;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⑥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上述指征的中高危患者可于入院后12-48小时内进行早期有创治疗。 (2)CABG:对于左主干病变、3支血管病变或累及前降支的2支血管病变,且伴有左室功能不全或糖尿病者首选。 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强化药物治疗后仍有心肌缺血复发,在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5.保守治疗:对于低危患者,可优先选择保守治疗,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病情稳定后可进行负荷试验检查,择期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治疗。 6.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编码。(ICD-10:I20.806) 2.除外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急性心包炎等疾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