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推荐)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推荐)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推荐)

第一篇: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推荐)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

为营造和谐社会,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针对突发重性精神疾病,或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急剧变化,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对自身的伤害(自杀、自伤行为),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对财物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等危害社会行为;或者出现急性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不立即进行医疗处置、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就会发生伤害和损失以及加重伤害和损失程度等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医疗应急处置措施,为此根据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规范,特制订我院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应急处置预案,具体如下:。

一、内容

(一)应急事件指征

1、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

危险性评估在3级及以上,已经或可能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对财物和公共安全造成损失的患者。

2、自伤或者自杀行为

患者出现下列行为之一的:

(1)有明显的自杀观念,可能出现自伤或者自杀行为。

(2)已经出现有自伤或者自杀行为,对自身造成人身伤害。

(3)有扩大性自伤或者自杀的言语、企图或行为,对他人可能或已经造成人身伤害。

3、急性的或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包括急性药物中毒(自杀或误服),或者长期服药过程中出现的需及时处理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二)知情同意;

在精神科专科医师对患者实施应急医疗处置之前,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应在《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知情同意书》不能及时送达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时,由在现场履行

公务的公安机关公务人员签字证实。

(三)处置原则

1、合理:应急医疗处置判断要准确,方法要恰当,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2、及时:工作人员应该及时赶到现场,采取干预措施,尽可能缩短造成伤害和损失的时间。

3、安全:采取的一切处置措施,均旨在保护患者、家属、周围人群以及实施应急医疗处置的医疗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公共和私人财物;必要时应联系当地公安机关协助。

(四)处置前准备

1、人员准备

(1)建立应急医疗处置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

(2)现场其他参与人员

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和(或)公安机关公务人员,在需要采取保护性或强制性应急医疗处置措施(如保护性约索、强制性治疗)时,应参与并协同实施应急医疗处置措施。执行应急医疗处置任务的救护车驾驶员、护理员,须接受危险行为防范措施培训。(3)基层精防人员在对已接受社区/乡镇管理的患者进行应急医疗处置时,基层精防医生和精防护士应尽可能全程参与现场临时性应急医疗处置过程,并在应急医疗处置组到达现场前做必要的前期处置和准备工作。

2、流程准备

制定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应急处置流程,我院设立24小时有人值守的应急医疗处置专用电话。主要用于:A.在已纳入社区/乡镇管理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用于应急医疗处置组与基层精防医生或精防护士、片区民警、患者家属等其他相关人员联系;B.在条件许可地区,为尚未纳入社区/乡镇管理患者或者疑似患者、非本地常住患者或者疑似患者提供应急医疗处置服务。对处置后需要住院的病人采取先入院后办手续的快速通道。

3、设备和设施准备

具有必要安全防护设施并且设有保护性约束功能的救护车及相关的精神科药品。

4、应急事件报告程序

制定应急事件报告程序,已经接受社区/乡镇管理的患者发生应急事件的,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可以向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乡镇卫生院报告,后者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报告县卫计委。情况紧急的,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可以直接向我院报告;尚未接受社区/乡镇管理的患者或者疑似患者发生应急事件的,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可以直接送往我院,目击者、知情者或者当事人可以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送往我院;非本地常住居民,包括临时居住人员、观光旅游人员、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精神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发生应急事件的,目击者、知情者或者当事人可以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通过救助站送往我院。

5、处置方式

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采取的有关应急医疗处置措施,应该遵循《疾病诊疗规范-精神病分册》和《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的规定。对“精神科门诊留观”或者“精神科紧急住院治疗”的患者,应按照门诊留观和紧急住院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1)现场临时性处置用于疾病诊断明确,问题清楚,处理措施不复杂的情况。主要针对一般的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或病情不重,治疗依从性较好,患者家庭有一定管理条件的患者。对已经接受社区/乡镇管理的患者,在现场临时性应急医疗处置完毕后,基层精防医生或者精防护士应每4小时随访一次。连续2次随访病情稳定后可停止随访。如果现场临时性应急医疗处置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应及时转为精神科门诊留观或精神科紧急住院治疗。

(2)精神科门诊留观

用于能立即确诊,需进一步检查或观察;或疾病诊断虽已明确,但处理措施较简单,预计问题可以在24小时内得到解决的情况。主要针对较严重的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患者家属/监护人有较强看护能力并且危险性评估在2级及以下的患者。如果估计病情不能在24小时内

得到有效控制,或有继续发展加重的趋势,应随时转为精神科紧急住院治疗。(3)精神科紧急住院治疗

用于患者病情危重,需要保护性治疗或强制性治疗;或处理措施复杂,病情需要较长时间(24小时以上)才能控制;或不能确诊,需进一步检查、观察或会诊的情况。主要针对危险性评估在3级及以上的患者,或出现严重的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患者。

6、院外应急医疗处置常用措施

(1)心理危机干预。

使用支持性和解释性言语,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和愤怒情绪,劝说患者停止危害行为。同时对现场其他人的焦虑、紧张、恐惧情绪给予必要的安慰性疏导、转移。(2)保护性约束。

保护性约束为及时控制和制止危害行为发生或者升级,而对患者实施的保护性措施。经患者监护人(家属)同意,在当地公安机关公务人员协同下,使用有效的保护性约束手段对患者进行约束,对其所携危险物品及时全部搜缴、登记、暂存,将患者限制于相对安全的场所。(3)快速药物镇静。

为迅速控制患者情绪,经应急医疗处置组的精神科执业医师诊断并处方,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等,或加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快速镇静。用药后,应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4)持续性药物治疗。

对已经接受社区/乡镇管理的患者,根据疾病诊断和既往治疗情况,应及时制定和调整长期药物治疗方案,以巩固治疗效果,控制并缓解病情。(5)其他治疗。

查看并处理患者出现的身体损伤。必要时,请就近综合性医院会诊或协助诊疗。

7、处置后患者管理

已经接受社区/乡镇管理的患者,在应急医疗处置结束后仍然在家居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乡镇卫生院按照要求进行患者社区/乡镇管理;尚未接受社区/乡镇管理的本地常住患者,在应急医疗处置结束后仍然在家居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乡镇卫生院在征得患者

本人,或者监护人或近亲属同意并签署《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后(有地方立法规定的除外),按照要求登记和开展患者社区/乡镇管理。

8、几种常见危害行为的处置原则

(1)暴力攻击行为

①评估患者危险性。根据患者病史及目前的状况,评估冲动和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危险性评估。②非药物性干预措施。

A.一般的安全技巧: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直接的目光对视,不要随便打断患者的谈话,要有安全的逃离通道,及时发现患者愤怒的迹象,取走患者携带的凶器等。

B.检查技巧:避免给患者过度的刺激(声光),予以足够的个人空间,尽量保持开放的身体姿势,尊重、认可患者的感受,向患者表示随时愿意提供帮助。多做言语的安抚,以减少患者的恐惧,劝阻患者停止暴力无效时,则予以身体约束。③药物治疗。

采用快速镇静疗法,如使用氟哌啶醇,或氯硝西泮肌肉注射。

④积极处理原发疾病。

(2)自伤自杀行为

①阻止自伤自杀行为,救治躯体损伤。快速进行必要的躯体检查,实施现场急救,恢复并维持生命体征正常。视躯体损伤程度及医疗处理条件,决定是否转入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急救,或请其他科会诊。如生命体征平稳,应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场地,由专人看护,避免再度发生自伤自杀行为。如在社区内缺少安全保护措施,应采取精神科门诊留观或紧急住院治疗。②快速药物镇静。③)积极处理原发疾病。

适时开始或调整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方案。了解并分析自伤自杀的成因,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

(3)与抗精神病药相关的急性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副作用较多,特异质反应也常见,所以处理和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与治疗原发病同等重要。常见的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有锥体外系反应、恶性综合征、体位性低血压、药物过量中毒等。

处置急性药物不良反应,应遵照《疾病诊疗规范-精神病分册》、《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的要求实施。

9、处置记录和报告

执行应急医疗处置任务的精神科执业医师,在应急医疗处置完成后24小时内应填写《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记录单》一式二份(表1-9)。

《应急医疗处置记录单》一份留应急医疗处置组存档,另一份随同应急医疗处置有关的材料一并移交有关部门。采取“现场临时性处置”的,移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乡镇卫生院保存;采取“精神科门诊留观”的,移交接诊医院的精神科门诊;采取“精神科紧急住院治疗”的,移交接诊医院的精神科住院部。

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定期将《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季度报表》(表1-10)报所在地县级精防机构。

二、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应急处置预案的启动必须报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同意方可启动,预案的终止也必须征得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的同意,并且,无论是启动或终止都必须要有记录,及时填写应急处置单。

三、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以适应工作的开展

2、业务精干,加大培训力度,使所有参与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应急处置的医师、护士及其他人员都经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的相关知识培训,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应对重性精神疾病的各种应急事件。

3、通讯畅通,为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必须24小时开机,保持通讯处于畅通状态,以便随时调动工作人员。

总之,根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采取正对性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减少突发应急事件的发生和降低突发应急事件造成的损害程度,使我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做到实处,显出成效。

第二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1.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关报表上报。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的康复活动。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

****镇卫生院**年**月**日

精神病管理工作制度

我国政府自50年代,就非常重视重性精神病管理防治工作。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作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加、不同阶层利益格局变化,精神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也为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切实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的领导

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规范》的要求,通过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镇重性精神疾病的线索,采取分片包干、进村入户的方式,逐一排查

确认后,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档案。

三、做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访视评估工作

严格按照《重性精神疾病观者管理服务规范》的要求,做好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随访工作。精神卫生服务人员应定期与患者接触,了解患者近期情况,特别是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疾病状况、药物治疗情况、药物副反应,并及时进行患者危险行为评估。对危险行为级别较高者,应迅速按照服务流程逐级处理,同时加强防范。

四、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管理

对已确诊为重性疾病疾病的患者,特别是有危险行为的患者,协助民政部门送往精神卫生机构住院治疗;对处于稳定期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制定院外康复计划,由卫生院定期随访。

重性精神疾病排查工作制度:

排查人员在接受培训的基础上,必须掌握摸底调查的目的、任务、要求、疾病的识别与确定、统计报告方法等。

1、发现线索通过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镇重性精神疾病的线索。

2、确定病例对于已掌握的线索,调查者必须登门与患者接触,用精神病诊断学的方法进行确诊登记建档。同时,加强精神卫生机构与社区精防康复机构的联系,建立转诊制度。

3、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排查摸清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底数,进行危险性评估,开展分级随访管理,并将病患者信息及时向社区管理部门通报。对摸排出的重性精神病人,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动员、督促送医治疗。

精神病随访工作制度:

1、Ⅰ类病人每月访视一次,Ⅱ 类病人每季度访视一次,Ⅲ类病人每半年访视一次,Ⅳ类病人每年访视一次,记录要规范。

2、每季度开一次精神病防治工作例会;每季度出一期精神卫生宣传板报。

3、每半年对新增的Ⅰ、Ⅱ类精神病人签订监护责任书。

4、每年二月对上一年所有精神病防治资料整理、归档保存。

5、每月到居委会了解复发、住院、迁出、死亡、走失病人情况,并对村、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工作进行指导,共同访视重点病人。

6、每年节前布置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干部对易肇事肇祸病人进行排摸,并上报。

第三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1、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镇、乡、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关报表上报至卫生局及疾控中心。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乡村,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

第四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1.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

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

夏村镇卫生院

第五篇:重性精神疾病工作制度及流程

梅河口市重性精神疾病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一、经费使用及管理制度

1.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列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考核评估后下拨相应的经费,今后,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增加工作经费。

2.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经费按照《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04‟24号)执行,专款专用。

二、信息管理制度

1.所有登记在管病人均需要录入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有专人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工作,承担信息安全和保密责任。未经授权同意,不得透露患者信息。

2.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要妥善保存每位病人的档案资料(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包括个人信息补充表、随访表、体检表、知情同意书等)以备查检。

三、管理工作制度

(一)建立网络

建立镇(街道)和村(居委会)三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网络,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区级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和指导机构(区级精防机构),配备专职精神卫生人员;各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个单位配备兼职精神卫生医务人员1~2人。

(二)职责分工 1.精防机构主要职责:

①协助卫生行政部门起草有关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协助相关部门建立区域内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网络;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宣传。

②接受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帮助,协调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信息传递和管理治疗工作。

③协助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解决重性精神病康复管理工作中的政策支持、部门配合;参与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康复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督导。

④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镇(街道)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管理培训,开展培训效果评估。

⑤制定管理工作方案,开展工作效果评估;定期统计、分析、评估和报告患者管理的相关数据和工作信息,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完成工作报表和全区精神卫生工作情况分析报告。⑥承担区卫生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2.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主要职责①落实精防管理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并指导到位。②大力开展当地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工作。③接受区精防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督导。

④对病情稳定的重性精神病人进行随访、个案管理。⑤指导社区内病情稳定的重性精神病人康复训练。

⑥督促、管理当地重性精神病人规范服药,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⑦对重性精神病病情反复者,督促其到精神病专科医院正规治疗。

⑧指导重性精神病病人家属看护技巧,防止患者藏药、自伤等行为发生。

⑨及时发现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并进行心理疏导。⑩开展

当地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四、随访制度1.随访工作由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经过培训的精防人员承担(村卫生室工作人员配合)。

2.随访对象为各辖区范围内在管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3.随访包括预约患者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随访时按要求认真填写随访表。家庭访视和调查要态度温和,注意沟通技术,通过随访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4.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5.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6.随访时根据需要,与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对点技术支持工作的对应精神科执业医师联系,在其指导下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五、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查、报告、登记制度1.在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之初进行,由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使用《行为异常人员线索调查问题清单》在辖区常住人口中开展疑似患者调查。

2.在征得监护人同意后(有地方立法规定的除外),将发现的疑似患者情况填《重性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登记表》。

3.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要建立本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信息档案(纸质版和电子版)。

六、紧急住院治疗补助对象的审批流程

1.申请紧急住院治疗补助对象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家庭居住地在本辖区内;评定为具有肇事肇祸倾向者;城市患者的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贫困线以下,或者农村患者的经济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当地贫困线的确定,以前一政府统计资料为准)。

2.紧急住院治疗补助的患者由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定点收治。

3.项目办每年对紧急住院治疗患者病情(包括暴力行为及肇事肇祸倾向)和家庭经济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批准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并报盐城市项目办备案。

七、应急医疗处置流程1.需要通过应急医疗处置进行及时干预的情况包括:突发、或原有疾病急剧恶化的重性精神疾病,出现或可能出现对自身的伤害、或对他人造成伤害、对财物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等情况;急性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除已经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疾病外,其他精神疾病患者也可能需要应急医疗处置。

2.已经接受管理的患者由家属或监护人向所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报告,并由后者报告市精神病专科医院;情况紧急的,家属或监护人可直接报告。

3.尚未接受管理的患者或者疑似患者由家属或监护人直接送往市精神病专科医院;无家属或监护人的,目击者、知情者或者当事人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送往市精神病专科医院。

4.在对患者实施应急医疗处置之前,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应在《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不能及时送达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时,由在现场履行公务的公安机关人员签字证实。

5.已接受管理的患者,在应急医疗处置结束后仍然在家居住的,由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按照要求进行管理;尚未接受管理的本地常住患者,在应急医疗处置结束后仍然在家居住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征得患者本人,或者监护人或近亲属同意并签署《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后(有地方立法规定的除外),按照要求登记和开展管理。

6.执行应急医疗处置任务的精神科执业医师,在应急医疗处置完成后24小时内填写“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记录单”交项目办。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推荐)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推荐) 第一篇: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推荐)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 为营造和谐社会,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针对突发重性精神疾病,或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急剧变化,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对自身的伤害(自杀、自伤行为),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对财物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等危害社会行为;或者出现急性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不立即进行医疗处置、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就会发生伤害和损失以及加重伤害和损失程度等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医疗应急处置措施,为此根据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规范,特制订我院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应急处置预案,具体如下:。 一、内容 (一)应急事件指征 1、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 危险性评估在3级及以上,已经或可能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对财物和公共安全造成损失的患者。 2、自伤或者自杀行为 患者出现下列行为之一的: (1)有明显的自杀观念,可能出现自伤或者自杀行为。 (2)已经出现有自伤或者自杀行为,对自身造成人身伤害。 (3)有扩大性自伤或者自杀的言语、企图或行为,对他人可能或已经造成人身伤害。 3、急性的或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包括急性药物中毒(自杀或误服),或者长期服药过程中出现的需及时处理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二)知情同意; 在精神科专科医师对患者实施应急医疗处置之前,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应在《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知情同意书》不能及时送达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时,由在现场履行

公务的公安机关公务人员签字证实。 (三)处置原则 1、合理:应急医疗处置判断要准确,方法要恰当,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2、及时:工作人员应该及时赶到现场,采取干预措施,尽可能缩短造成伤害和损失的时间。 3、安全:采取的一切处置措施,均旨在保护患者、家属、周围人群以及实施应急医疗处置的医疗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公共和私人财物;必要时应联系当地公安机关协助。 (四)处置前准备 1、人员准备 (1)建立应急医疗处置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 (2)现场其他参与人员 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和(或)公安机关公务人员,在需要采取保护性或强制性应急医疗处置措施(如保护性约索、强制性治疗)时,应参与并协同实施应急医疗处置措施。执行应急医疗处置任务的救护车驾驶员、护理员,须接受危险行为防范措施培训。(3)基层精防人员在对已接受社区/乡镇管理的患者进行应急医疗处置时,基层精防医生和精防护士应尽可能全程参与现场临时性应急医疗处置过程,并在应急医疗处置组到达现场前做必要的前期处置和准备工作。 2、流程准备 制定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应急处置流程,我院设立24小时有人值守的应急医疗处置专用电话。主要用于:A.在已纳入社区/乡镇管理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用于应急医疗处置组与基层精防医生或精防护士、片区民警、患者家属等其他相关人员联系;B.在条件许可地区,为尚未纳入社区/乡镇管理患者或者疑似患者、非本地常住患者或者疑似患者提供应急医疗处置服务。对处置后需要住院的病人采取先入院后办手续的快速通道。 3、设备和设施准备

严重精神病人应急处置方案

严重精神病人应急处置方案 背景 严重精神病人在应急情况下容易变得异常暴躁和不受控制,给周围的人和社会带来安全隐患。而在接到应急处置的任务时,该如何应对严重精神病人的情况呢?本文将给出一些具体的应急处置方案。 识别严重精神病人 在应急情况下,识别严重精神病人是应对该问题的第一步。主要的识别方法包括: 1.观察: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表情、举止等方面,初步判断其是否 有异常症状; 2.询问:询问周围环境中的人对目标人物的了解程度,是否有精神病症 状; 3.检查是否有相关证件或记录:如果目标人物有相关心理病史以及治疗 记录或证件,也能很好地帮助识别其情况。 预防措施 在应急发生之前,预先做到以下几点能够有效地避免严重精神病人出现危险状况: 1.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身体和心理检查,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的精神病 症状; 2.固定用药:同时固定的用药,以控制和预防病情升级; 3.定期就诊:往医院的定期为常态,根据医生的治疗意见进行调整治疗 计划; 4.监控措施:在有管控或管理权的单位、场所设置视频监控或GPS等 装置,以防止精神病人跑失。 应急处置方案 当严重精神病人出现难以控制的异常情况时,以下措施可应对此情况: 1.维持安全距离:保持 2-3 米的安全距离,避免被激起并且防止被他人 伤害; 2.沟通方式:尝试与其沟通,求助医护人员,听取医生的处理意见; 3.陪伴方式:一般情况下,精神病人愿意与信任的人接触,建立情感连 结,提供情感适应,沟通安全感;

4.利用环境:安抚精神状态,在通风、安静的环境中播放柔和的音乐, 利用书籍、杂志等物品缓解神经紧张情绪; 5.使用物理约束:病情严重的精神病人需要利用物理约束制约他们,防 止对医护人员和周围人的伤害,使用该措施需经过相关部门和法律法规的同意。 结论 严重精神病人应急处置方案是一项对医护人员、病人本身以及社会公众非常重 要的工作,只有通过高效地流程,识别病情和给出恰当的应急处置措施,才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危险程度,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

桃园卫生院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 一、职责 (一)门诊诊疗、患者应急状况处置服务。(二)发现重性疾病患者及时转诊 二、应急医疗处置 应急医疗处置是指突发重性精神疾病,或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急剧变化,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对自身的伤害(自杀、自伤行为),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对财物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等(危害社会行为);或者出现急性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需要通过应急医疗处置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避免伤害和损失的发生或者减轻伤害和损失程度。 (一)应急医疗处置领导组: 组长:赵文修 成员:李小敏丁书停王文周 崔粉桃李晓娟郑虎昌 (二)处置原则1、合理:应急医疗处置判断要准确,方法要恰当,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2、及时:工作人员应该及时赶到现场,采取干预措施,尽可能缩短造成伤害和损失的时间。3、安全:采取的一切处置措施,均旨在保护患者、家属、周围人群以及实施应急医疗处置的医疗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公共和私人财物;必要时应联系当地公安机关协助。 (三)应急事件指征1、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危险性评估在3级及以上,已经或可能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对财物和公共安全造成损失的患者。2、自伤或者自杀行为:患者出现下列行为之一的(1)有明显的自杀观念,可能出现自伤或者自杀行为。(2)已经出现有自伤或者自杀行为,对自身造成人身伤害。(3)有扩大性自伤或者自杀的言语、企图或行为,对他人可能或已经造成人身伤害。3、急性或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药物中毒(自杀或误服),或者长期服药过程中出现的需及时处理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四)应急事件报告已经接受管理的患者发生应急事件的,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可以向所在地镇(处)卫生院报告。后者在接到报告后,及时报告给本辖区包保机构。情况紧急的,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可以直接向就近包保机构或市工作办公室报告。尚未接受管理的患者或者疑似患者发生应急事件的,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可以直接送往就近包保机构;目击者、知情者或者当事人可以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送往就近包保机构。非本地常住居民,包括临时居住人员、观光旅游人员、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精神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发生应急事件的,目击者、知情者或者当事人可以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送往就近包保机构。 (五)处置方式包保机构采取的有关应急医疗处置措施,应遵循《疾病诊疗规范??精神病分册》和《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的规定。对“精神科门诊留观”或者“精神科紧急住院治疗”的患者,应按照门诊留观和紧急住院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1、现场临时性处置用于疾病诊断明确,问题清楚,处理措施不复杂的情况。主要针对一般的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或病情不重,治疗依从性较好,患者家庭有一定管理条件的患者。对已经接受管理的患者,在现场临时性应急医疗处置完毕后,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应每4小时随访一次。连续2次随访病情稳定后可停止随访。如果现场临时性应急医疗处置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应及时转到包保机构精神科门诊留观或精神科紧急住院治疗。2、精神科门诊留观用于能立即确诊,需进一步检查或观察;或疾病诊断虽已明确,但处理措施较简单,预计问题可以在24小时内得到解决的情况。主要针对较严重的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患者家属/监护人有较强看护能力并且危险性评估在2级及以下的患者。如果估计病情不能在24小时内得到有效控制,或有继续发展加重的趋势,应随时转为精神科紧急住院治疗。 3、精神科紧急住院治疗用于患者病情危重,需要保护性治疗或强制性治疗;或处理措施复杂,病情需要较长时间(24小时以上)才能控制;或不能确诊,需进一步检查、观察或会诊的情况。主要针对危险性评估在3级及以上的患者,或出现严重的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患者。 4、院外应急医疗处置常用措施(1)心理危机干预。使用支持性和解释性言语,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和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 为营造与谐社会,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针对突发重性精神疾病,或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急剧变化,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对自身得伤害(自杀、自伤行为),或者对她人造成伤害、对财物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等危害社会行为;或者出现急性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不立即进行医疗处置、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就会发生伤害与损失以及加重伤害与损失程度等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相应得医疗应急处置措施,为此根据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规范,特制订我院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应急处置预案,具体如下:。??一、内容 (一)应急事件指征 1、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危害她人安全得行为 危险性评估在3级及以上,已经或可能对她人造成人身伤害、对财物与公共安全造成损失得患者。? 2、自伤或者自杀行为?患者出现下列行为之一得:? (1)有明显得自杀观念,可能出现自伤或者自杀行为、??(2)已经出现有自伤或者自杀行为,对自身造成人身伤害。 (3)有扩大性自伤或者自杀得言语、企图或行为,对她人可能或已经造成人身伤害。? 3、急性得或严重得药物不良反应 包括急性药物中毒(自杀或误服),或者长期服药过程中出现得需及时处理得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二)知情同意;?在精神科专科医师对患者实施应急医疗处置之前,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应在《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知情同意书》不能及时送达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时,由在现场履行公务得公安机关公务人员签字证实、? (三)处置原则?1、合理:应急医疗处置判断要准确,方法要恰当,严格遵循相关得法律法规。 2、及时:工作人员应该及时赶到现场,采取干预措施,尽可能缩短造成伤害与损失得时间。??3、安全:采取得一切处置措施,均旨在保护患者、家属、周围人群以及实施应急医疗处置得医疗人员得人身安全;保护公共与私人财物;必要时应联系当地公安机关协助。?(四)处置前准备 1、人员准备?(1)建立应急医疗处置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现场其她参与人员 患者家属或监护人与(或)公安机关公务人员,在需要采取保护性或强制性应急医疗处置措施(如保护性约索、强制性治疗)时,应参与并协同实施应急医疗处置措施、执行应急医疗处置任务得救护车驾驶员、护理员,须接受危险行为防范措施培训。?(3)基层精防人员?在对已接受社区/乡镇管理得患者进行应急医疗处置时,基层精防医生与精防护士应尽可能全程参与现场临时性应急医疗处置过程,并在应急医疗处置组到达现场前做必要得前期处置与准备工作。 2、流程准备 制定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应急处置流程, 我院设立24小时有人值守得应急医疗处置专用电话。主要用于:A.在已纳入社区/乡镇管理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用于应急医疗处置组与基层精防医生或精防护士、片区民警、患者家属等其她相关人员联系;B、在条件许可地区,为尚未纳入社区/乡镇管理患者或者疑似患者、非本地常住患者或者疑似患者提供应急医疗处置服务、对处置后需要住院得病人采取先入院后办手续得快速通道。?3、设备与设施准备?具有必要安全防护设施并且设有保护性约束功能得救护车及相关得精神科药品。?4、应急事件报告程序?制定应急事件报告程序,已经接受社区/乡镇管理得患者发生应急事件得,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可以向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乡镇卫生院报告,后者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报告县卫计委、情况紧急得,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可以直接向我院报告;尚未接受社区/乡镇管理得患者或者疑似患者发生应急事件得,患者家属或监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急医疗处置预案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急医疗处置预案 为有效治疗和管理精神障碍患者,依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制定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应急医疗处置预案。 一、前期准备 (一)建立医院应急医疗处置小组(详见附件)。 (二)确定在管的高风险愚者。 每月更新在管的高风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名单。高风险患者包括: 1.危险性评估1-5级的患者; 2.与公安派出所交换的肇事肇祸患者; 3.病情评估不稳定患者或基本稳定患者; 4.有严重精神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患者,或伴发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 5.无监护人或监护人监护能力不足的独自居住的患者,通过由系统分转到社区的发病报告患者; 6.其他有理由认为需重点看护的患者。 (三)组织应急医疗处置培训。 医院每年组织进行一次严重精神障碍应急医疗处置业务学习,掌握指征,熟悉流程,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每2年进行一次严重精神障碍应急医疗处置演练。参加培训和演练的人员包括应急医疗小组(个案管理小组)所有人员,以及患者本人或家属,社区的其他工作人员。 (四)随时保持小组的通讯联系。 医院医疗处置小组(个案管理小组)成员保持通讯联系,尤其是与公安派出所的片区民警保持通讯联系,并定期检查通讯是否迎畅。

二.处置流程 (一)发现患者。 医院精防人员发现可能需要采取应急医疗处置的患者有以下途径: 1.医院精防人员在随访在管患者过程中发现; 2.由在管愚者或患者家属主动向医院精防人员报告; 3.由患者邻居或所在单位同事向医院精防人员报告; 4.由个案管理小组成员向医院精防人员报告; 5.由其他人向医院精防人员报告。 在发现患者后,医院精防人员应尽快赶赴患者所在地。 (二)查明身份。 医院精防人员发现可能需要采取应急医疗处置的患者要迅速查明其身份。查明是否是在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是否为所确定的高风险患者。如果为非在管患者,要查明是常住患者,还是非常住患者。有无监护人,有无近亲属,有无单位。是否是流浪乞讨人员。 (三)分清类别。 医院精防人员还要确定是自愿接受应急医疗处置,还是非自大愿接受应急医疗处置。 非自大愿接受应急医疗处置情形:在管或非在管患者具有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具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 (四)处置指征。 医院精防人员判断所发现的患者是否实施应急医疗处置的指征有: 1.精神障碍病情复发或加重;

精神病病人应急预案

精神病病人应急预案 1. 引言 精神病病人是指那些患有不同类型精神障碍的人们。由于精神病病人对外界刺激反应异常,因此他们在应急情况下面临着特殊的风险和挑战。为了保障精神病病人的安全和健康,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具体的精神病病人应急预案,以帮助相关人员在应急情况下保护精神病病人的安全。 2. 应急预案流程 2.1 事前准备 在应急情况发生之前,应对精神病病人的应急情况进行事前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建立应急救援团队:组成专门的团队,成员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他们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并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应对各种应急情况的步骤和流程,以及各个环节的责任分工。 •梳理救治资源:明确医疗、康复、安全等资源的位置和分布情况,以便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快速调动。 •定期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2.2 应急情况发生时 当精神病病人遇到应急情况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应对: 1.保证自身安全:首要任务是确保自身安全,对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和财产进行有效保护。 2.稳定患者情绪:与患者进行沟通,稳定其情绪,尽量消除患者的恐惧和不安。 3.寻求支援:及时联系应急救援团队,向他们汇报应急情况,请求支援。 4.执行应急预案:按照预案中规定的步骤和流程进行应急处理,确保患者和其他人员的安全。 5.协助治疗工作:依照医疗人员的指示和要求,积极协助其进行治疗和处置。 2.3 应急情况处理后 在应急情况得到控制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善后工作: 1.整理现场:清理应急现场,恢复正常秩序。清理可能产生的危险物品和污染物。 2.评估患者状况: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判断其身体和心理状况,确保其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康复。 3.提供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其重新建立信心和积极的态度。

社区精神病人的应急处置(1)

社区精神病人的应急处置(1) 社区精神病人的应急处置 社区精神病人是指由于一些身体或心理原因产生的精神疾病,需要在 社区中进行管理和治疗。这些患者有可能因为药物依赖、攻击行为等 原因造成应急情况的发生,因此,社区中识别和应对这类应急情况就 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如何处理社区精神病人的应急情况。 1. 了解患者的病情:在发生应急情况前,社区工作人员需全面了解患 者的病史、用药情况、病情发展趋势等信息,以及患者发生应急情况 的可能性。这样可以在发生应急情况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2. 针对预防性措施:由于社区精神病人存在精神错乱、行为异常等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定期与患者沟通交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等,以减少应急情况的发生。 3. 应急处置准备:社区为认真负责的应急管理,需要配备应急工具、 药品等资源,进行必要的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4. 快速响应:当发生应急情况时,社区工作人员需要迅速响应,判断 应急情况的性质、程度和危险性,同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寻求援助, 例如呼叫救护车等。 5. 保持冷静:工作人员在处理应急情况时,需要保持冷静稳定,并注 意语言和态度的正确,以保持沟通的畅通。同时,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稳定情绪,防止患者状况恶化。 6. 通讯协调:在处理应急情况时,需要及时通知患者家属、社区领导、

医务人员等相关人员,积极展开协作,共同处理应急情况。 总之,社区精神病人的应急管理需要做好预防性工作,同时配备好应急资源和工具,对应急演练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训练,并要迅速响应,保持冷静,并积极通讯协调。让社区里的精神病患者及时得到救治,让社区居民得到保障。

重症精神病应急预案

重症精神病应急预案 1. 引言 重症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极端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患者和周围人员来说,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的重症精神病应急预案,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2. 应急预案的目标 •保障患者的安全 •防止患者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提供妥善的处理措施,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和症状 3. 应急准备 在制定和执行应急预案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3.1 建立应急预案小组 成立一个由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和保安人员在内的综合团队。该团队应受过相关培训,并能够应对重症精神病患者的紧急情况。 3.2 确定应急联系人员 明确应急情况下的联系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这些人员应具备处理紧急情况和安抚患者的能力。

3.3 安排紧急设备和工具 准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例如担架、安全带、应急药物等。 4. 应急预案的执行流程 4.1 辨识预警信号 •患者自述极度痛苦或绝望感 •患者出现自伤行为或有自杀倾向 •患者表现出极端的愤怒、冲动或攻击性 •患者出现幻觉或妄想等症状 4.2 紧急情况触发 一旦辨识出患者处于紧急情况下,应立即触发应急预案。 4.3 安全保护 •首先,确保患者和周围人员的安全。迅速将患者转移到一个安全、隔离的环境中,以防止其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使用安全带等装置固定患者,避免其逃离或制造混乱。 4.4 隔离和稳定 •与患者进行沟通,以稳定其情绪并缓解症状。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性,并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安抚。

•将患者隔离在一个安静、安全、无干扰的房间内,以减少外界刺激和影响。 4.5 紧急药物处理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医生的建议,采取必要的药物处理。 •在管理药物的同时,要注意剂量和时间的准确性,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4.6 多学科团队协作 •在整个应急事件过程中,多学科团队应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应对。•医生、护士和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应及时提供临床支持和心理援助。4.7 应急联系人员的协助 •应急联系人员应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提供辅助支持和信息。 •如有需要,应急联系人员可以提供患者的重要历史信息和治疗记录。 4.8 情况评估和记录 •在应急事件处理结束后,对患者的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记录。 •对整个应急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次应急事件做好准备。

精神病病人应急预案范文

精神病病人应急预案范文 1. 引言 精神病病人是一类需要特殊关注和照顾的人群,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更加脆弱和易受伤害。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精神病病人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提供一份精神病病人应急预案范文,以帮助相关机构或组织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提供相应措施。 2. 应急预案概述 2.1 目的 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保障精神病病人在突发事件中的安全和健康,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和事故发生,并提供有效的组织和资源保障。 2.2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精神病院、社区精神病康复机构等各类机构或组织。 2.3 主要职责 •安全员:负责监测和评估突发事件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保障病人安全。 •医护人员:负责病人的紧急救治和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伤害和病情恶化。 •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协调各项应急工作,分配资源和制定行动计划。

3. 突发事件应对流程 3.1 威胁评估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首先需要进行威胁评估,确定事件的严重性和可能的影响范围。 3.2 紧急广播通知 紧急广播通知相关人员,包括安全员、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通知他们立即进行准备工作,确保安全和及时应对。 3.3 人员疏散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精神病病人疏散到安全地点,避免进一步风险和伤害。 3.4 火灾应对 如果发生火灾,立即触发火灾报警系统,指导病人做好火灾逃生准备,并尽量将病人安全疏散到安全地点,同时进行灭火和救助工作。 3.5 自然灾害应对 对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要做好预测和应对措施,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及时救治。

4. 人员培训和演练 为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定期进行精神病病人应急培训和演练。培训内容包括: •突发事件的种类和应对措施; •病人疏散和救助的方法; •灭火和救助技能的培训; •病人心理疏导和舒缓技巧等。 5. 应急资源配置和预案修订 精神病病人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合理配置相应的资源,包括: •灭火设备和救援设备; •医疗设备和药品; •紧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 同时,应急预案需要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根据实际经验和反馈进行相应调整。 6. 结论 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精神病病人应急预案对于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本文提供了一份应急预案的范文,涵盖了突发事件应对流程、人员培训和演练、资源配置和预案修订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相关机构或组织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应急预案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高效、有序地做好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减少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并结合XX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应急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XXX 具体联络人:XXX 一旦发生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根据事件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决定启动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领导小组负责对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二、应急处理有关部门的职责 1. 当发生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时,主管医师、医务科长必须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甄别,根据事件的性质、涉及的人员数量,由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本预案,以及预案级别,并立即调用医疗救治和防护设备、药品、器械等物资。 2. 领导小组人员为全天候准备人员,建立有效的通讯网络,听从组长调遣,随时准备应对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

3. 领导小组负责修、制订应对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应急副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处理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药房负责医疗救治所需的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供给;XXXX负责医院的后勤安保协调工作,并负责事件上报;XXX 负责与卫生计生委、疾控中心、政府的联系; 三、报告制度 1. 任何部门及个人发现发生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和接收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病人必须立即据实报业务院长,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2. 报告内容: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发生时间、地点、单位、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临床症状,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参与救治科室,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求等。 四、应急措施 (一)处置流程 精防机构采取的有关应急医疗处置措施,应遵循《疾病诊疗规范精神病分册》和《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的规定。对“精神医学科门诊留观”或者“精神医学科紧急住院治疗”的患者,应按照门诊留观和紧急住院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1. 现场临时性处置。用于疾病诊断明确,问题清楚,处理措施不复杂的情况。主要针对一般的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或病情不重,治疗依从性较好,患者家庭有一定管理条件的患者。对已经接受管理的患者,在现场临时性应急医疗处置完毕后,镇卫

精神障碍患者应急预案

精神障碍患者应急预案 1. 引言 精神障碍是一种常见疾病,对患者和其家人来说可能带来很大的困扰和压力。面对紧急情况,如自杀行为、剧烈情绪波动或突发的精神病症状恶化,及时采取合理的行动对于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本文档旨在为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人提供一份应急预案,以供参考和指导。 2. 预防措施 在紧急情况发生之前,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危险。 2.1 设立安全网络 与精神障碍患者建立良好的安全网络非常重要。安全网络包括家人、朋友、医生、心理治疗师等,他们能够提供支持和监督,并在需要时提供协助。 2.2 遵医嘱并保持药物治疗 精神障碍患者应当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在药物治疗期间,定期前往医院复诊,并告知医生任何有关副作用或变化的情况。停药可能会导致精神病症状恶化。 2.3 管理压力和情绪 减少精神障碍患者的压力和情绪波动对于预防紧急情况至关重要。建议患者学习和积极运用各种应对压力的技巧,如呼吸练习、放松技巧和寻求社会支持等。

3. 应急预案 3.1 紧急联系人 每个精神障碍患者都应该有几个紧急联系人。这些人应该事先了解患者的情况、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紧急联系方式。紧急联系人可以是家人、朋友或医生。确保这些人的联系方式在患者能够方便获得的位置。 3.2 安全条件检查 提前对患者的居住环境进行安全条件检查,确保家居环境没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如尖锐物品、易燃物品等。防止患者意外伤害和自我伤害。 3.3 自杀风险评估 如果患者表现出自杀倾向或存在自杀风险,应立即寻求紧急医疗帮助。确保紧急联系人知道如何识别和处理自杀风险。 3.4 应急行动计划 每个精神障碍患者都应该有一个详细的应急行动计划。该计划包括紧急联系方式、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信息、药物清单、既定的紧急情况处理步骤等。这样在紧急情况下,患者和其家人可以及时采取必要的行动。

精神病病人应急预案模板

精神病病人应急预案模板 引言 精神病病人是指患有各种精神障碍和精神疾病的人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一些突发情况,甚至对自己和他人构成威胁。为了保障精神病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公共安全,制定一个完善的精神病病人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档将提供一份基本的精神病病人应急预案模板,以供参考和使用。 1. 应急组织 1.1 应急管理机构 在应急情况发生时,需要指定一个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应对措施。该机构应由相关领导和专业人员组成。 1.2 应急小组 应急小组是一个具体负责应急处理的操作团队,负责执行应急预案和组织实施应对措施。小组成员应包括医生、护士、安全人员等,并应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2. 预案准备 2.1 应急预案编制 制定应急预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 •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应急预案的工作流程和执行步骤 •应急预案的资源调配和管理 •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2.2 预案培训和演练 为了提高应急预案的执行效果,需要定期进行预案培训和演练。培训内容包括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应对措施的操作技能以及危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等。 3. 应急流程 3.1 应急警报 当精神病病人出现行为异常或可能构成危险时,应立即发出应急警报,通知相关人员和机构做好应急准备。警报方式可以包括电话、电子邮件、广播等。

3.2 人员安全隔离 在应急情况下,需要立即将患者安全隔离,避免其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安全隔离的方式可以包括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点、使用约束器具等。 3.3 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在精神病病人应急情况下,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尽量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医护人员应该学会合理利用语言和行为来化解危机,避免患者产生过激反应。 3.4 医疗救护和急救处理 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立即进行医疗救护和急救处理。医护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能够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5 应急记录和报告 在应急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应急记录和报告,详细记录应急处理过程和相关信息,以供后续分析和总结。 总结 以上是一份基本的精神病病人应急预案模板,该预案模板考虑了不同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步骤和措施。但是,根据具体情况,预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

精神病人应急预案

精神病人应急预案 1. 引言 精神病人是一类具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患者,他们在应对紧急情况时可能会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行为。为了确保精神病人的安全,并减少对他人和环境的伤害,制定一份精神病人应急预案至关重要。本文档旨在为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一套完整的精神病人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2. 应急预案的目标 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保障精神病人的安全,尽量减少事故和损失。具体目标如下: •及时发现精神病人的紧急情况; •提供针对不同紧急情况的应对策略; •为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清晰的工作指南; •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维护精神病人的生命和身体安全。 3. 应急预案的组织结构 应急预案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3.1. 紧急情况的分类 •类型一:精神病人暴力行为 •类型二:精神病人逃跑 •类型三:精神病人自残或自杀行为 3.2. 应对策略 3.2.1. 类型一:精神病人暴力行为 1.紧急通知:立即联系安全人员或当地警察部门; 2.远离威胁:确保自己的安全,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 3.制定计划:尽可能采用非暴力措施,如通过沟通和保持冷静来安抚精神病人; 4.非常情况下,采取控制手段:如遇到危及自己或他人安全的情况时,可以进行物理控制,但要尽量避免使用武力。 3.2.2. 类型二:精神病人逃跑 1.紧急通知:立即联系安全人员或当地警察部门,提供患者的身份信息和逃跑方向; 2.搜索和追踪:组织人员展开搜索行动,并追踪患者的行踪; 3.提供支持:与家属、社区和其他相关机构密切合作,共同寻找逃跑的患者; 4.加强安全防范:对精神病人的监管和安全措施进行评估并提升。

3.2.3. 类型三:精神病人自残或自杀行为 1.紧急通知:立即联系医疗人员,告知患者的状态并请求紧急救助; 2.阻止自残行为:与患者进行实质性的沟通,争取使其暂停自残行为,并确保其安全; 3.提供心理支持:安抚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并确保医护人员和心理专家到达现场。 3.3. 应急响应流程 1.事前准备:培训和教育应急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和操作步骤; 2.发现紧急情况:及时发现和报告精神病人的紧急情况; 3.紧急通知: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如安全人员、医疗人员和家属; 4.采取措施:根据不同类型的紧急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5.报告和评估:事后进行紧急情况的报告和评估,总结经验,并不断改进预案。 4. 应急演练 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定期进行应急演练非常重要。在演练中,可以模拟不同类型的紧急情况,并模拟实际操作,提供现场反馈和评估报告,以进一步改进应急预案和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精神病患者应急处理预案

精神病患者应急处理预案 一、引言 精神病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社 会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精神病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我们需 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患者和他人的安全。因此,建立一套科学、 安全和高效的精神病患者应急处理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背景 精神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行为异常、自残或他害的情况, 这样的行为给他人和患者自身带来了潜在的危险。常见的情况包括患 者情绪激动、暴力行为、自杀念头等。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情况 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 三、应急处理预案 1. 观察与评估 在发现精神病患者病情恶化或出现异常行为时,首先要保持冷静, 并迅速评估情况的紧急性。观察患者行为表现、情绪波动和身体状态,了解其当前状况和所面临的风险。 2. 与患者建立联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联系是处理精神病突发状况的关键步骤。 首先要确保与患者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激发其敌意。根据患者

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语气和方式与其进行对话,耐心倾听并提供必要 的支持。 3. 消除危险威胁 如果患者出现暴力行为或威胁他人的情况,需要立即采取必要措施 来消除威胁。可以寻求帮助并调动周围人员一起合作,使用非暴力的 约束措施,如使用束缚带或者组织人群安全撤离。 4. 寻求专业帮助 在处理精神病患者应急情况时,如遇到严重的紧急情况或患者病情 无法控制,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支持。与医护人员合作,根据 他们的指导和建议行动,以保护患者和他人的身体安全。 5. 提供适当的支持 在处理精神病患者应急情况时,我们需要学会提供适当的支持。对 于情绪波动的患者,可以提供安抚和情绪管理的技巧。对于出现自残 或自杀念头的患者,要引导他们寻求专业帮助,并提供电话咨询热线 等资源。 6. 预防措施的落实 除了应急处理预案,在预防精神病患者应急情况的发生上也需要加 强工作。加强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 能力。建立社会支持体系,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援助和支持。 四、结论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 前言 精神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病症,而在其中有些患者可能会因为急 性发作等原因,产生暴力行为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 制定一份对于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的预案尤为重要。 一、背景 重性精神疾病一般是指精神障碍疾病中的重度疾病,如精神分 裂症、重度抑郁症等。这类疾病患者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暴 力行为甚至危及他人和自己的安全。因此,制定一份重性精神疾病 的应急处置预案尤为必要。 二、应急处置预案 1.紧急联系及调查 (1)关键联系人:及时提供与患者有关的重要信息,如主治医生、亲属、辅助护理人员、维修人员、社区警力等。对于这些人员 应当保持有效率的联系,以保证线路的畅通。 (2)调查情况:尽可能详细地收集相关信息,比如患者的病史、是否服药、是否有精神治疗记录、是否有暴力行为等。收集到的信 息应该在必要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2.行动方案

(1)在发现或接到有患者可能产生暴力行为的通知后,及时派遣专门的人员前往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并评估患者的情况,尽可能避免患者的暴力行为。 (2)在行动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A.遵从非暴力处置原则。警察和其他干部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管理时要严格遵守非暴力处置原则。非暴力处置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避免直接对患者使用暴力;避免对患者进行羞辱、精神压迫、体罚或伤害;防止患者被折磨或遭受不人道的待遇。 B.积极使用心理疏导与药物治疗。使用愈发成熟和可靠的药物和心理治疗技术进行治疗,从而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减少暴力问题的发生。 C.加强管理力度。有关部门应当针对治疗、管理精神病患者的工作人员,展开培训,提高他们对于精神疾病治疗、管理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D.保证行动的安全性。在行动中,应当保证行动的安全,避免人员受到患者攻击,保障人员安全与良好的工作环境。 (3)下坠情况: A、内部下坠情况 当患者大面积产生暴力行为,而现场工作人员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置时,需要经过严格的计划方案后,在上级机关的同意和下级机关协助下做出行动方案。 B、外部下坠情况

精神患者应急事件处理预案

精神患者应急事件处理预案 摘要 精神患者是一种特殊的人群,他们可能因疾病导致行为异常、情绪不稳定甚至具有暴力倾向。为了确保他们以及周围人的安全,制定一份精神患者应急事件处理预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应急处理流程,以便在精神患者发生危险行为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1. 背景 精神患者是指因精神疾病而需要接受治疗的个体。精神疾病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情绪、思维和行为发生变化,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可能表现出威胁、攻击他人的行为。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及时响应和处理精神患者的应急事件是必要的。 2. 预防措施 在制定精神患者应急事件处理预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概率: •精神患者的诊疗管理:建立完善的诊疗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 •定期心理评估:通过定期心理评估,及时发现患者情绪波动和不稳定的迹象,并予以适当干预。

•调整环境因素:在患者居住和工作的环境中,减少刺激和紧张因素,维持平稳和舒适的环境。 3. 应急事件处理流程 当精神患者出现危险行为时,采取以下步骤进行灵敏、迅速的应对: 步骤一:识别危险行为 •观察患者言行表现,警惕可能的危险信号。 •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和身体举动,如异常激动、冲动或焦虑等。 •了解患者过去的行为记录和病史,预判可能出现的危险行为。 步骤二:确保自身安全 •在与患者接触时,确保自身安全是首要原则。 •避免与患者过于亲近,保持适当的距离,并确保有其他人员在场协助。 •如有必要,佩戴个人防护设备,以降低可能的伤害风险。 步骤三:冷静沟通 •对患者保持冷静、温和的态度。 •以平和的语气和表情与患者进行沟通,避免使用激烈的语言和姿态。 •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缓解紧张情绪。

精神科应急预案

精神科应急预案 作为精神科医生,我们需要为紧急情况做好准备。不管是自杀威胁、暴力威胁、急性病情恶化等,都需要我们有应对的计划和行动。本文将讨论精神科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预案内容 预案组织 为应对不同紧急情况,我们可以组织不同的预案小组。比如: •自杀预防小组:负责筛查可能的自杀威胁,制订预防计划,并在紧急情况下采取行动。 •暴力威胁处置小组:负责处理有暴力威胁的病人,制订危险计划,并在危险情况下采取行动。 •急性病情部分小组:负责处理突发急性病情,比如突发心理疾病、癫痫发作等,制订急救计划。 紧急电话号码 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行动可以制止悲剧的发生。我们需要做好以下电话记录: 1.医院内的紧急电话号码。准备好医院备用电话、紧 急联系人的电话以及紧急医疗服务电话。 2.辖区警察和消防电话号码,机场等应急部门的联系 电话等。 3.患者和其家人的联系电话号码。在发生意外或者急 性病情时,及时联系患者或家人对紧急情况进行控制和处理。

预警机制 为了及时响应紧急状况,我们需要实行预警机制。比如说:•监控患者行为,一旦发现极端行为,及时报告紧急小组或警方。 •安装报警器和监控器等设施,加强值班和监控。 应急处置措施 在紧急情况下,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来控制事态发展。比如说: •对于自杀行为,我们可采取康复和治疗措施来预防患者自杀。 •对于暴力威胁,我们需采取干预措施,比如使用药物或物理约束。 •对于急性病情,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急救处理,采取合理措施来治疗病情。 发生紧急情况的应对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从患者和家人的角度进行救护和 治疗呢? 自杀威胁的应对 •安抚、劝导病人和家人。在和家人通话时,确认确切的自杀行为和其采取的方法,通知紧急小组和警方。 •快速筛查并确定患者是否有其他身体状况。给予紧急的药物处置或入院治疗。 •预防和预测患者今后的自杀行为,为之制定治疗计划。

医院重性精神疾病医疗保障应急预案

医院重性精神疾病医疗保障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及时快速有效的将重性精神病患者置于有效的管控之下,保障暑期的社会安全,根据需要统筹并协调公安、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共同实施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处置业务,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损害事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医疗专家队伍 组长: 组员: 三、处置原则 1、合理:应急处置判断要准确,方法要恰当,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2、及时:按部门规定,接通知后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及时赶到现场,采取干预措施,尽可能缩短造成伤害和损失的时间。 3、安全:采取的一切处置措施,均旨在保护患者、家属、周围人群以及实施应急处置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公共和私人财物。 4、分级:根据应急事件大小,分级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充分利用和节省应急资源。

5、协同:在应急指挥部门统一指挥下,按照应急事件的不同级别,根据部门领导,相关单位,现场评估制度一致的应急干预行动,并按照精神疾患四级应急及处置方案操作执行。 四、应急事件分级、应急组织 1、一级应急事件: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或疑似患者出现或即将出现的突发性危险行为非常严重。 应急组织:患者或疑似患者家属/监护人+社区精神病人监护小组其他成员+患者所属单位管理人员/民政部门人员(三无患者)/残联组织(残疾人)+公安部门民警+市级精神卫生专业应急组织。 2、二级应急事件: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或疑似患者出现或即将出现的突发性危险行为严重,区级精神卫生专业应急组织能够及时帮助解决的事件。 应急组织:患者或疑似患者家属/监护人+社区精神病人监护小组其他成员+患者所属单位管理人员/民政部门人员(三无患者)/残联组织(残疾人)+精神卫生专业应急组织+公安部门民警。 3、三级应急事件: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或疑似患者出现或即将出现的突发性危险行为较重。 应急组织:患者或疑似患者家属/监护人+社区精神病人监护小组其他成员(除外民警)+患者所属单位管理人员/民政部门人员(三无患者)/残联组织(残疾人)+精神卫生专业人员。 4、四级应急事件: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或疑似患者出现或即将出现的突发性危险行为较轻。 应急组织:患者或疑似患者家属/监护人+社区精神病人监护小组其他成员(除外民警)+患者所属单位管理人员/民政部门人员(三无患者)/残联组织(残疾人)。

精神科应急预案

住院患者发生意外的应急方案 一、患者忽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方案 【方案】 1、当班护士应立即告知值班医生。 2、立即打算好急救物品及药物 3、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急救 4、及时告知患者家眷,向家眷告知病情并签订病危(病重)告知书如医护急救工作紧张可告知院总值班,由院总值班负责告知患者家眷 5、某些重大急救或重要人物急救,应按规定及时告知医务科或院总值班

6、急救完毕后,及时书写急救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程序】 告知医生→打算急救物品与药物→配合急救→告知家眷和总值班→严密观测病情变化→精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二、患者发生坠床及摔倒的应急方案【方案】 1、患者不慎坠床/摔倒,应立即奔赴现场,同步立即告知医生。 2、对患者的状况做初步推断,测血压、心率、呼吸,推断患者的意识等 3、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对的处理。 4、如病情同意,将患者移至急救室或病床上。 5、遵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查及医治。

6、状况严峻者立即向护理部汇报(夜间向总值班汇报)。一般状况每月向护理部汇报。 7、向病人及家眷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8、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摔倒的通过及急救过程。 【程序】 发现患者坠床或摔倒→立即到病人身边,同步告知医生→进行病情初 步推断及进行紧急急救措施→如病情同意,移到病床上或急救室→深入检查医治及病情观测→视状况向上级汇报,告知家眷并与家眷沟通解释 认真做好记录→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方案

【方案】 1、护理人员应首先寻觅躁动原因,及时告知医生,予以对应的处理。 2、紧密观测患者病情,注意观测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畅通。 3、在监护病房的患者,要有专人看护,予以床档,必要时使用爱惜性约束,防止患者误伤及自伤对麻醉恢复期出现躁动的息者,与家眷进行沟通,以减轻他们的紧张心理,获得合作。 5、病情逐渐加重引起的躁动患者,护理人员及时告知医生,采用措施操纵病情。 6、昏迷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出现的躁动,常常呼唤患者,理解意识恢复程度 7、对患者强化生活护理工作,增长患者舒适感,减少不良原因对患者的刺激。 8、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音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