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废墟的召唤》赏析

《废墟的召唤》赏析

《废墟的召唤》赏析
《废墟的召唤》赏析

《废墟的召唤》赏析

【导读赏析】

宗璞,女,散文家、小说家。生于北京,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在《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做编辑。著作有中篇小说《三生石》、童话集《风庐童话》、《宗璞散文选集》等。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孙犁评价她的散文说,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

本文写对历史废墟――圆明园的凭吊与思考,内涵丰富,主题深刻。

阅读本文,心情是沉重的。圆明园是废墟,是历史的见证,凭吊它,怎能不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本文的主旨意在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凭吊,聆听,而思考,表达作者呼唤人们改造这“凝固的历史”的愿望,并号召人们在改造历史上尽每一个“我”的责任。主题的表达并非直接说明,而是借对废墟的描写、回忆、联想逐渐明朗的。理解时应紧紧围绕文章的思路。

思路与文章的结构有着密切关系,结构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本文是如何安排结构、组织材料的呢?读完全文,我们不难发现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写作顺序,主要写自已冬日漫游圆明园遗址,先写眼前的所见,表达作者对历史的凭吊,然后借对风声的描绘引出聆听到废墟的召唤,即由实景实写

到虚景虚写。最后又由废墟的召唤而引发深沉的思考,阐释改变废墟这一疑固历史所应承担的责任,从而点明主题。即全文的思路为凭吊――召唤――思考,思路清晰。

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景物描写具体而细致,且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作品一开头“冬日的斜阳无力”一词与作者沉重的心情十分吻合。第1段中还写到“干皱的田地”,点缀着的断石残碑,冬日的凄冷,突出凄清、寂静的氛围。倒数第3段的景物描写,写落照、远山,使作者联想到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此时的意境是浓重而情感激动的。整篇文章的写景笔墨,作者就像是一个画家,在一笔一笔地细致雕刻,一个色块一个色块地精心挑选,从而为作者的思考和抒情营造了一个鲜明的整体氛围。

原文:

废墟的召唤

宗璞

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刚是下午,清华气象台上边的天空,已显出月芽儿的轮廓。顺着近年修的柏油路,左侧是干皱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坚硬,这里那里,点缀着断石残碑。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转过布满枯树的小山,那一大片废墟呈现在眼底时,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

时代。而在乱石衰草中间,仿佛该有着妲己、’褒姒的窈窕身影,若隐若现,迷离扑朔,因为中国社会出奇的“稳定性”,几千年来的传统一直到那拉氏,还不中止。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西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想那水姿之美,已到了标准境界,所以以“法”为名。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

路旁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本该竖立在它背上的石碑躺倒在土坡旁。它也许很想驮着这碑,尽自己的责任罢。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呼啸,忽高忽低,如泣如诉,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的声音。

我诧异地回转身去看了。暮色四合,与外观的石块白得分明,几座大石叠在一起,露出一个空隙,像要对我开口讲话。告诉我这里经历的烛天的巨火么?告诉我时间在这里该怎样衡量么?还是告诉我你的向往,你的期待?

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然而我没有为这斗争过么?便在这大龟旁,我们几个人曾怎样热烈地争辩呵。那时的我,是何等慨慷激昂,是何等地满怀热忱!但是走的只管走了。和人类比较起来,个人的一生是小得多的概念了。而我们呢?我们的经历自不必提起了。我却愿无愧于这小得多的概念。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

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在它们的翅膀底下,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口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意。

这景象也是我熟悉的,我不由得闭上眼睛。

“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事隔30余年,我又在和年轻人辩论了。我不怪他们,怎能怪他们呢!我嗫嚅着,很不理直气壮。“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呵。”

“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地说出我嗫嚅着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

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么?”

他不答,他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迤逦行来,已到水边。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

月色的清冷。

树旁乱草中惠宰有声,原来有人作画。他正在调色板上蘸着颜色,蘸了又擦,擦了又蘸,好像不知怎样才能把那奇异的色彩捕捉在纸上。

“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前面高耸的断桥便是整个圆明园唯一的遗桥了。远望如一个乱石堆,近看则桥的格局宛在。桥背很高,桥面只剩了一小半,不过桥下水流如线,过水早不必登桥了。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然介于冷和苦之间。

我们仍望着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仿佛听得说要修复圆明桥了,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桥,也可以的。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一单元教案 文档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散文的欣赏 本单元的五篇散文具有丰富内涵。《胡同文化》用审视的眼光展示了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废墟的召唤》道出了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不要忘记民族历史上的耻辱,每个人都要立志“改造凝固的历史”。《过万重山漫想》以游三峡所见之景为依据,讴歌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和历史上无数的“第一人”的首创精神,号召人们要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创造新的辉煌。《内蒙访古》从众多的见闻中精选三处古迹加以叙述,结合议论与抒情,表达了“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观点。《把栏杆拍遍》则再现了宋朝词人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 学习本单元,我们要进一步掌握散文欣赏的基本方法。如何对散文进行欣赏?一是抓住散文的线索,理清散文的结构,这是散文欣赏的重要的路径;二是研究散文的抒情方式,体察作者的感情;三是探究散文的意境;四是研究散文的语言,仔细品味散文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 我们要掌握语言辨析和作批注的阅读方法。语言辨析即通过对所阅读的优秀文本语言的分辨、剖析,品味其丰富的表现力。作批注就是在阅读时把对原文内容或表达方面的理解、体会、评判、质疑,以及引申开去的看法和由此及彼的联想等言简意赅地

写在原文书页的相应位置。 我们要认真学习在写作中如何审题与立意,并通过“口语交际讨论”的自学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训练。切实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胡同文化》2课时 《废墟的召唤》2课时 《过万重山漫想》2课时 《内蒙访古》2课时 《把栏杆拍遍》2课时 写作审题与立意2课时 《胡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1.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2. 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 教学方法: 1.教法:点拨法 3.学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废墟的召唤导学案

废墟的召唤》导学案 制作人:刘南南 时间: 2016年 9月 26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能力目标:理清思路,提高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 学习重点: 理清思路,提高概括能力。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一)知识行囊 1、走进作者 宗璞:原名冯宗璞,祖籍河南唐河, 1928 年生于北京。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就 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 1945 年回北 京。 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 1948 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先后在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 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获 1978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 说奖),《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 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第一部《南渡记》、第二部《东藏记》, 《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2、写作背景: 本文 写于 1979年 12 月,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 作者将历 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 用这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散文为改革开放摇 旗呐喊。 3. 解题(内容提示) 本文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 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二)检查预习: 给加点字注音。 自主学习: 并通过画面蕴含的意象, 传达

远瀛观()甲胄()充塞()碣石()嗫嚅()迤逦()窸窣()雕镂() 停滞()怅然()热忱()绮辉()三)展示朗读: 每小组各选出一人进行朗读,可一段也可以一篇。其他小组检查评比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3、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3 段) 第二部分:(4~10 段) 第三部分:(11~19 段) 第四部分:(20~21 段) 四、课堂检测: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废墟的召唤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有关历史背景,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 2、品味赏析课文笔法的简约含蓄,文字的凝重优美。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3、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1、从修辞的角度分析题目,把握文题寓意。 2、结合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提示法、情绪调动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废墟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废墟的映像? 911世贸大楼的废墟;唐山大地震的废墟;太平洋海啸造成的废墟;拆迁时造成的废墟等等。(图片展示) 二、圆明园概况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买卖街”,有“山庄”;有风景名胜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三、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了解这段历史 历史上,火烧圆明园有两次。 第一次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守园大臣文丰投

《废墟的召唤》优秀教案教学文稿

《废墟的召唤》优秀 教案

废墟的召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情感目标: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学重点: 品味赏析本文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的语言特点;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法学法: 1.教法:点拨提示法、情绪调动法 2.学法:朗读法、质疑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二)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情绪调动法)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引发: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导入本节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计划

xxxx职专中专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xxxx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现代化,面向全国”,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确保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独立鉴赏文章,掌握疑难字词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 2、能力目标:有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熟悉各文体的写作特点,能读懂文言文,能独立鉴赏文学作品。 3、情感目标:让学生有一颗细腻的心,体会生活中的丝丝温暖养成阅读与写作的好习惯。(这两种方式最有助于释放心灵) 4、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冷漠和理性的社会中感受到“善”静默而巨大的力量。 三、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职业中专的文化课没有过大的应试压力,所以应该把全部的力量放在素质教育上。只有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让他们真正学有所得。而语文这门课具有先天的优势——学语文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改善他们的气质,让他们善于听、说、读、写,以恰当的方式展现自我。语文课不仅是文化课,它也是一门德育课,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品味生活中淡淡的馨香,让心灵变得多彩、敏感、有活力。这本教材具备以下特色: 1、结构新颖,体现职教特色。 设置“古典诗文诵读”,建立诵读系统,以古汉语精品固其本;设置“现代诗文阅读”,建立阅读系统,以现代汉语精品立其标;设置“实用语文操练”,建立操练

系统,以现代汉语实用交际语言通其用。 2、以学生为主体,“教本”“学本”统一。 (1)结合具体课文,指点学习方法。 (2)提供范例,可旁批可点评。 (3)降低难度,提高学习古典诗文的兴趣。 (4)适应学习心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品诵结合,突出语文感悟。 (1)着力于文本品读,重在出声地读。 (2)着力于语言积累,积累好词好句。 (3)着力于语文操练,形成语文应用能力。 4、练习设计,符合文本学习规律。 为体现职业性强的特点,每篇课文后均设置“主旨把握”、“语言品味”、“义理探究”三个题干并设计了相应的练习题,以树立其职业意识,培养其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提升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 目前,我校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课堂上,学生成了“低头一族”睡觉者居多。常常是老师提问,学生沉默,一个简单的问题要重复很多遍,学生仍是茫然,课堂成为老师的独幕剧,偶尔有少数学生在语文课上玩手机,听歌等与语文不相关的活动,这显然与当前的语文课堂正常教学背道而驰。 从学生角度来看,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基础薄弱。学生的字、词、句、段、篇的知识积累很少,少数学生还不如小学高年级的的学生的平均水平。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也较差:从学生的“写”来看,字迹潦草,规范书写的不多;习作时,能按要求表达的不多。在“说”方面,学生能力最差:平常交流用方言,在课堂上发言也常用方言,即使是普通话,也有很浓家乡的方音,这对学生将来面试、外出就业来讲很难与人有效沟通。(2)缺乏正确认识。学生厌学语文,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缺乏对语文

忆秦娥

《忆秦娥·娄山关》导学案 【课前准备】 1、了解作者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2、介绍背景 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由四川进入贵州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毛泽东重获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四渡赤水,成就了他人生中军事指挥上最得意的一笔。这首《娄山关》词写在二渡赤水后。红军二渡过赤水河,回师黔北,集中主力进攻桐梓和娄山关以南的黔军,乘胜夺取遵义。娄山关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这次战役,先后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队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三千人,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就写在娄山关战斗胜利之后。 3、有关词的知识填空。 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又称曲子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能合乐歌唱。盛行于_____代。最初的词,有的按词制调,有的依调填词;后来主要是依调填词。曲牌的名称叫词牌,如“浪淘沙”、“水调歌头”、“沁园春”等。每个曲牌名都限定了这首词的句数、字数、平仄、对偶及用韵等。 词一般分为上下两段,称上下阕或上下片,也有一阕或三阕的。从字数上看,又可分为 (59字以下)、 (59-91字以下)和 (91字以上)。曲调(即词牌)和词的内容往往没有什么联系,词牌指填词时所依的乐调。所以写词(也叫填词)时往往在标出词牌后再加上一个标题。例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________,“长沙”是标明所吟咏的内容。(答案 3、诗余乐府长短句宋小令中调长调词词牌名)【课堂展示】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诗歌的感情。 3.思想目标: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二、学习重难点 1、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诗歌的感情。 2、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三、导学过程 (一)导入(略) 1、了解作者 2、介绍背景。 (二)、作品欣赏 1、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初步把握诗歌感情。 2、学生读、背课文

现代文阅读《废墟的召唤》原文欣赏、导读赏析与阅读训练

现代文阅读《废墟的召唤》原文欣赏、导读 赏析与阅读训练 废墟的召唤 宗璞 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刚是下午,清华气象台上边的天空,已显出月芽儿的轮廓。顺着近年修的柏油路,左侧是干皱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坚硬,这里那里,点缀着断石残碑。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转过布满枯树的小山,那一大片废墟呈现在眼底时,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而在乱石衰草中间,仿佛该有着妲己、’褒姒的窈窕身影,若隐若现,迷离扑朔,因为中国社会出奇的“稳定性”,几千年来的传统一直到那拉氏,还不中止。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西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

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想那水姿之美,已到了标准境界,所以以“法”为名。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路旁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本该竖立在它背上的石碑躺倒在土坡旁。它也许很想驮着这碑,尽自己的责任罢。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呼啸,忽高忽低,如泣如诉,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的声音。 我诧异地回转身去看了。暮色四合,与外观的石块白得分明,几座大石叠在一起,露出一个空隙,像要对我开口讲话。告诉我这里经历的烛天的巨火么?告诉我时间在这里该怎样衡

【精选】《废墟的召唤》导学案

《废墟的召唤》导学案 【学习目的】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学习重点】 1、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2、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法指导】 继续学习作批注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时把对原文内容或表达方面的理解、体会、评判、质疑、勘误、引申开去的看法,由此及彼的联想和对原文疑难、关键之处的注释、阐发写在原文书页的相关位置。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一、知识链接 1、永远的伤口,屈辱的历史(背景)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在十九世纪的这场大火中,圆明园所有的辉煌所有的骄傲来不及哀鸣一下,就被吞没了。他的身体被分成零碎的一点一点,运到了外国的博物馆。 2、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 宗璞,当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主要作品有《红豆》、《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小香结》,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第一部《南渡记》、《东藏记》。其中《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她的父亲是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她的文风素以典雅著称于文坛,作者自言:“我自己在写作时遵循两个字,一曰‘诚’,二曰‘雅’。”《废墟的召唤》是作者写于1979年的散文力作,充分体现了她的真挚情感和语言美感。她凭吊这片废墟的时候有着自己的特有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1979年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角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时代正呼唤着改革和振兴。 3、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79年,当时十年动乱结束不久。“文革”如一场梦魇,醒来之后依然无法抹去记忆中的伤痛,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末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曾那样地震憾过中国乃至世界,无数热血青年卷进了这场本身就交织着正确与错误,庄严与荒谬,美好与丑恶的运动中这场浩劫湮没了无数年轻人知识报国的梦想,青年人想尽责任却尽不了。大家刚刚从文革中经历过来,思想的禁锢和艺术的枷锁仍然捆绑着人们,社会政治环境,时而宽松时而紧张,让我们觉得随时都会倒退到文革的时代。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4、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废墟的召唤》赏析

《废墟的召唤》赏析 【导读赏析】 宗璞,女,散文家、小说家。生于北京,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在《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做编辑。著作有中篇小说《三生石》、童话集《风庐童话》、《宗璞散文选集》等。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孙犁评价她的散文说,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 本文写对历史废墟――圆明园的凭吊与思考,内涵丰富,主题深刻。 阅读本文,心情是沉重的。圆明园是废墟,是历史的见证,凭吊它,怎能不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本文的主旨意在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凭吊,聆听,而思考,表达作者呼唤人们改造这“凝固的历史”的愿望,并号召人们在改造历史上尽每一个“我”的责任。主题的表达并非直接说明,而是借对废墟的描写、回忆、联想逐渐明朗的。理解时应紧紧围绕文章的思路。 思路与文章的结构有着密切关系,结构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本文是如何安排结构、组织材料的呢?读完全文,我们不难发现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写作顺序,主要写自已冬日漫游圆明园遗址,先写眼前的所见,表达作者对历史的凭吊,然后借对风声的描绘引出聆听到废墟的召唤,即由实景实写

到虚景虚写。最后又由废墟的召唤而引发深沉的思考,阐释改变废墟这一疑固历史所应承担的责任,从而点明主题。即全文的思路为凭吊――召唤――思考,思路清晰。 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景物描写具体而细致,且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作品一开头“冬日的斜阳无力”一词与作者沉重的心情十分吻合。第1段中还写到“干皱的田地”,点缀着的断石残碑,冬日的凄冷,突出凄清、寂静的氛围。倒数第3段的景物描写,写落照、远山,使作者联想到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此时的意境是浓重而情感激动的。整篇文章的写景笔墨,作者就像是一个画家,在一笔一笔地细致雕刻,一个色块一个色块地精心挑选,从而为作者的思考和抒情营造了一个鲜明的整体氛围。 原文: 废墟的召唤 宗璞 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刚是下午,清华气象台上边的天空,已显出月芽儿的轮廓。顺着近年修的柏油路,左侧是干皱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坚硬,这里那里,点缀着断石残碑。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转过布满枯树的小山,那一大片废墟呈现在眼底时,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

《废墟的召唤》教案设计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辽宁省锦州市第八中学刘丹 一、设计说明 《废墟的召唤》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也是继《家》之后第二篇精读课文。此时,学生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这篇课文是作者在历史的遗迹面前发出的饱含赤子之情的深沉呼唤,表现了作者忧天下之忧的爱国情怀,内容较前两篇课文稍深一些。学习这篇文章应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并且掌握此类散文的表现手法。 学习这篇文章,宜采用朗读、质疑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 二、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和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整体感知,理清作品的行文脉络。 3.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4.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放映圆明园废墟图片资料)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北京西郊的天空被一片熊熊大火映得通红,一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在这场大火中付之一炬。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翻开这段沉重的历史,陡然发现,虽然那些残垣断壁已成陈迹,但我们的思绪却依然沸腾。因为,这片废墟在国人的心中已经不仅仅是废墟……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学习散文《废墟的召唤》。 (二)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宗璞,当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丁香结》等。本文创作于1979年岁末,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角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时代正呼唤着改革和振兴。 (三)诵读感知 1.学生自读,积累字词。 废墟甲胄停滞凝固充塞嗫嚅迤逦

《忆秦娥娄山关》导学案

《忆秦娥娄山关》导学案

《忆秦娥娄山关》导学案 《忆秦娥•娄山关》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诗歌的感情。 3.思想目标: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学习重难点 、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诗歌的感情。 2、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导学过程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 、了解作者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

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2、介绍背景 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由四川进入贵州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93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毛泽东重获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四渡赤水,成就了他人生中军事指挥上最得意的一笔。这首《娄山关》词写在二渡赤水后。红军二渡过赤水河,回师黔北,集中主力进攻桐梓和娄山关以南的黔军,乘胜夺取遵义。娄山关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这次战役,先后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队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三千人,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就写在娄山关战斗胜利之后。 3、作品欣赏 (1)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初步把握诗歌感情。 (2)学生读、背文 (3)赏读上阕 自读上阕,学生思考:从词中获得哪些信息?能联想出怎样的情景? 西风雁叫、白霜晨月——点明季节、时间,渲染苍凉沉郁的画面

最新废墟的召唤导学案

《废墟的召唤》导学案 制作人:刘南南时间:2016年9月26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能力目标:理清思路,提高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 学习重点: 理清思路,提高概括能力。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自主学习: (一)知识行囊 1、走进作者 宗璞:原名冯宗璞,祖籍河南唐河,1928年生于北京。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先后在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第一部《南渡记》、第二部《东藏记》,《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79年12月,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用这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散文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 3.解题(内容提示)

本文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含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二)检查预习: 给加点字注音。 远瀛观()甲胄()充塞()碣石() 嗫嚅()迤逦()窸窣()雕镂() 停滞()怅然()热忱()绮辉() (三)展示朗读: 每小组各选出一人进行朗读,可一段也可以一篇。其他小组检查评比。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3、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3段) 第二部分:(4~10段) 第三部分:(11~19段) 第四部分:(20~21段) 四、课堂检测: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课《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品味、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梳理作品的引文脉络。(2)学习课文运用拟人手法。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描写中运用动静对比、色彩对比,使得一切景语皆情语,吸纳其中描写精当的语句。 2 能力目标:能说出“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3情感目标: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2.过程与方法 (1)本篇的主旨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本文在构思上有着明显的主题先行的痕迹,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我们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重点与难点 1.重点:领会作者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的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2.难点:本文在语言上表现出的较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嗫嚅nìe rú迤逦yǐlǐ甲胄zhòu 2.解释词语 甲胄:盔甲。 嗫嚅: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迤逦:曲折连绵。 二、导入 作者简介:宗璞,现代女作家。原名冯宗璞。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的编辑。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作品有《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丁香结》,童话《蜗居》、《我是谁》、《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南渡记》。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对园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第二部分(第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重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第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到转向全社会的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第21-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四、课文学习

废墟的召唤优秀教案

废墟的召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一)以圆明园的唯美复原景观和图片导入新课。 作者在看到圆明园的这些遗址后有何感受呢?让我们走进《废墟的召唤》去体会一下。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历史,能说出题目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题目中“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一)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情况 圆明园又圆明三园,称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园林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0月18日-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闯入院内,把园中的建筑物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曾经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二)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出生于1928年7月,祖籍河南唐河,生在北京,是中国当代女作家,曾用笔名:任小哲、丰非。她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不沉的船》、《后门》、《知音》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第一部《南渡记》、第二部《东藏记》,《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1月,宗璞的小说《北归记》在2017收获排行榜长篇小说榜(专家榜)排名第1。 (三)生字词 召(zhào)唤轮廓(kuò)点缀(zhuì)妲(dá)己褒姒(bāo s ì)柏(bǎi)油路窈窕(yǎo tiǎo)远瀛(yíng)观甲胄(zhòu)无倚(yǐ)无靠雕镂(lòu)若无其事诧(chà)异热忱(chén)驮(tuó)着断碣(jié)残碑荷梗(gěng)嗫嚅(niè rú)绮(qǐ)辉蘸(zhàn)窸窣(xī sū)霞锦(jǐn)模(mú)样迤逦(yǐ lǐ)(四)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脉络。

《忆秦娥·娄山关》学案

《忆秦娥·娄山关》导学案 【课前准备】鹿邑三高张伟 1、了解作者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2、介绍背景 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由四川进入贵州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毛泽东重获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四渡赤水,成就了他人生中军事指挥上最得意的一笔。这首《娄山关》词写在二渡赤水后。红军二渡过赤水河,回师黔北,集中主力进攻桐梓和娄山关以南的黔军,乘胜夺取遵义。娄山关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这次战役,先后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队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三千人,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就写在娄山关战斗胜利之后。 3、有关词的知识填空。?? 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又称曲子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能合乐歌唱。盛行于_____代。最初的词,有的按词制调,有的依调填词;后来主要是依调填词。曲牌的名称叫词牌,如“浪淘沙”、“水调歌头”、“沁园春”等。每个曲牌名都限定了这首词的句数、字数、平仄、对偶及用韵等。 词一般分为上下两段,称上下阕或上下片,也有一阕或三阕的。从字数上看,又可分为?????(59字以下)、?????????(59-91字以下)和???????????(91字以上)。曲调(即词牌)和词的内容往往没有什么联系,词牌指填词时所依的乐调。所以写词(也叫填词)时往往在标出词牌后再加上一个标题。例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________,“长沙”是标明所吟咏的内容。(答案3、诗余??乐府??长短句??宋??小令??中调??长调词????词牌名) 【课堂展示】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诗歌的感情。3.思想目标: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二、学习重难点 1、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诗歌的感情。 2、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三、导学过程 (一)导入(略) 1、了解作者 2、介绍背景。????

《废墟的召唤》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废墟的召唤》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刚是下午,清华气象台上边的天空,已显出月芽儿的轮廓。顺着近年修的柏油路,左侧是干皱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坚硬,这里那里,点缀着断石残碑。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转过布满枯树的小山,那一大片废墟呈现在眼底时,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而在乱石衰草中间,仿佛该有着妲己、’褒姒的窈窕身影,若隐若现,迷离扑朔,因为中国社会出奇的“稳定性”,几千年来的传统一直到那拉氏,还不中止。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西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想那水姿之美,已到了标准境界,所以以“法”为名。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 路旁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本该竖立在它背上的石碑躺倒在土坡旁。它也许很想驮着这碑,尽自己的责任罢。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呼啸,忽高忽低,如泣如诉,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的声音。 我诧异地回转身去看了。暮色四合,与外观的石块白得分明,几座大石叠在一起,露出一个空隙,像要对我开口讲话。告诉我这里经历的烛天的巨火么?告诉我时间在这里该怎样衡量么?还是告诉我你的向往,你的期待? 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然而我没有为这斗争过么?便在这大龟旁,我们几个人曾怎样热烈地争辩呵。那时的我,是何等慨慷激昂,是何等地满怀热忱!但是走的只管走了。和人类比较起来,个人的一生是小得多的概念了。而我们呢?我们的经历自不必提起了。我却愿无愧于这小得多的概念。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在它们的翅膀底下,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口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意。 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刚是下午,清华气象台上边的天空,已显出月芽儿的轮廓。顺着近年修的柏油路,左侧是干皱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坚硬,这里那里,点缀着断石残碑。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转过布满枯树的小山,那一大片废墟呈现在眼底时,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而在乱石衰草中间,仿佛该有着妲己、’褒姒的窈窕身影,若隐若现,迷离扑朔,因为中国社会出奇的“稳定性”,几千年来的传统一直到那拉氏,还不中止。

优秀教案《废墟的召唤》

《废墟的召唤》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二)学习重点 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三)学习难点 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二、知识概览图 三、新课导引 见过废墟吗?给你怎样的感觉?——火灾、地震、海啸后的一片狼藉,给人以毁灭的感觉。自然造成的也许很难避免,可是人为的那种废墟,留给人的又会是怎样的思考呢? 圆明园废墟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作品,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宗璞《废墟中的召唤》一文向我们提示了什么呢?请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 四、教材精华 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刚是下午,清华气象台上边的天空,已显出月牙儿的轮廓。顺着近年修的柏油路走,左侧是干皱 ..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坚硬,这里那里,点缀着断. 石残碑 ..。转过布满枯树的小山,那一...;右侧在夏天是一片荷塘,现在也只剩下了冬日的凄冷 大片废墟呈现在眼底时,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①文章开篇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段析】用近乎凄怆的笔调,描写圆明园废墟,含蓄地表明了圆明园废墟与时代进程相去甚远。 【品味】?干皱??断石残碑??凄冷??枯树?是作者对废墟的描绘,流露出寂寥、凄凉的感受,渲染出清凉的气氛。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巧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吧?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②画线的句子怎

废墟的召唤1讲解

废墟的召唤 一、选择训练 1.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轮廓(kuò) 干皱(zòu) 远瀛观(guàn) B.雕镂(lòu) 海藻(zǎo) 绮辉(qǐ) C.窸窣(sù) 嗫嚅(rú) 废墟(xū) D.召唤(zhāo) 迤逦(lǐ) 停泊(bó) 2.选择用词正确的一组是( ) (1)右侧在夏天是一片荷塘,现在也只剩下了冬日的_________。 (2)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_________。 (3)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_________,忽高忽低,如泣如诉。 (4)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_________。 A.凄冷广阔呼啸冷清 B.清冷广阔呼啸凄清 C.凄冷广阔呼啸清冷 D.清冷开阔呼啸凄清 3.下面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呈现干皱寂寞奇耻大辱 B.遗迹凝固石碑鲜嫩润择 C.楚词艳丽苍烟瞬息万变 D.藤萝花瓣桔梗满怀热眈 4.作者凭吊废墟的目的是什么?( ) A.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描绘,意在引起人们对像圆明园废墟的关注,并付诸行动改变它。 B.引起人们对像圆明园废墟一样凝固的事物的关注,召唤起一种积极改革、弃旧更新、寻求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 C.宣扬废墟的警示作用,呼吁人们正视废墟。 D.让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5.“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这句话中的“铺天的霞锦”指( ) A.远山被夕阳落照所染之色。 B.作者所向往的未来。 C.象征着我们的祖国已经无比的强大,屈辱已成历史。 D.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的前景。 6.“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本句话中的“尽责任”指( ) A.呼吁人们不忘废墟,努力奋斗。 B.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保护像圆明园这样的废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