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德国表现主义影片特点

浅谈德国表现主义影片特点

浅谈德国表现主义影片特点
浅谈德国表现主义影片特点

浅谈德国表现主义影片特点

131605223 翟志鹏

首先谈到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就不得不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处于这样的惶惶不安的社会氛围下,人们急需要一个渠道来表达出内心的惶惑与不安。所以,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就应运而生。其是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在德国出现的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原则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表现主义电影用荒诞离奇的手法,曲折而准确地反映出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带来的极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银幕上呈现的是高度夸张、变形、主观化的世界。

德国表现主义影片的特点及其与其他类型电影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它的题材类型选择。在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题材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恐怖、灾难、犯罪题材是最常见的,表现主义电影艺术家们往往从被扭曲的、阴暗的世界中去寻找素材,在那似乎与现实隔绝的、封闭的世界中,去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残暴、恐怖、狂乱的精神状态。比如罗伯特·威恩执导的在1920年上映的《卡里加里博士》,影片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梦魇般的回忆,叙述了一个身兼心理学博士和杀人狂双重身份的卡里加里的生活,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保罗·威格纳的《泥人哥连》(1920年),描写了一个由社会政治所造就的专制暴君的残酷性,并借此转喻为威玛共和国初期德国的命运。弗立茨.朗格的《三生记》(1921年,又译《疲倦的死》),在命运之神囚禁着千万条生命的高垒坚壁的城堡中,一次爱情与死亡的冲突,终于征服了命运之神。《吸血鬼诺斯费拉杜》、《三生记》、《泥人哥连》等一系列影片出现,他们同是关于谋杀、死亡和暴力的主题的表现,同样突出了表现主义影片的恐怖、幻想和犯罪的特色,都是以主观的手段创造出来充满神秘主义的作品。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往往关注畸形社会中的心理非常态,和那些焦虑与紧张的情绪,力图找出那些狂乱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和原因,用主观化的影像风格来反证社会事实,作品因此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其次,德国表现主义的表演形式往往采用夸张的方式,不同于写实主义的表演方式,这类电影基本上都是运用展示迅速的变动、舞蹈般的动作、变形或扭曲的表情。在《卡里加里博士》中,演员以奇形怪状的服装、戏剧脸谱式的化妆和

动作夸张的表演,创造出卡里加里(维纳·克劳斯)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导演们试图用这些表现手段,来直接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深层世界中幻想和疯狂的一面,引发人们的共鸣。

电影的影像受到当时表现主义画派的影响,经常摒弃写实主义的常规影像形态,倾向认为电影的影像应该成为平面艺术。采用倾斜、颠倒的影像,采用常规电影很少使用的特殊拍摄角度,画面的明暗反差一般会很大。比如《卡里加里博士》中,建筑物是倾斜的,地面是失去水平线的,远近透视也是相互颠倒的。这是由赫尔曼·伐尔姆、华尔特·啰哩希和雷曼三位表现主义画家所绘制的布景,这个布景不仅有效地体现了作品的叙事背景和情调的要求,同时,还在影片中起到了视觉主导作用,创造了世界电影史上由美工师决定影片视觉风格的先例。影片中灯光的处理也非常特殊,而在拍摄的过程中,影片没有使用自然光效,完全靠人工照明,创造出投射在自墙上的人物黑影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了影片的神秘感和恐怖感。在保罗·威格纳的《泥人哥连》中,还精心设计了手提灯光、煤油灯光、火炬等一系列光源效果,用于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营造影片的环境气氛。创造性地动用光的阴影效果,最终成为表现主义影片视觉造型的一大特征,向表现主义戏剧学习,他们利用脚灯造成使人物变形的巨大投影。在表现主义电影之后,具有表现力地运用灯光效果的方法,最终发展为所有德国电影形式表现的一大特征,同时也为电影恐怖片的造型的表现手段提供了经验;表现主义的电影制作者们就是这样,接受了表现主义造型艺术的影响,导演们寻找到一种怪诞的造型语言来表现出他们眼中那个荒诞的社会.

总而言之,电影是一种对社会文化的表达方式,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更是一种对超现实艺术的文化产物。电影从大方面的选题,到小方面的表演方式及影像处理,无不是建立在当时德意志名族特殊的心理状态上的。导演们通过这些电影表现当时人们的痛苦、失望和无可奈何的愤怒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评。它创新的电影形式,对后来的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浅谈德国表现主义影片特点

浅谈德国表现主义影片特点 131605223 翟志鹏 首先谈到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就不得不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处于这样的惶惶不安的社会氛围下,人们急需要一个渠道来表达出内心的惶惑与不安。所以,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就应运而生。其是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在德国出现的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原则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表现主义电影用荒诞离奇的手法,曲折而准确地反映出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带来的极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银幕上呈现的是高度夸张、变形、主观化的世界。 德国表现主义影片的特点及其与其他类型电影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它的题材类型选择。在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题材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恐怖、灾难、犯罪题材是最常见的,表现主义电影艺术家们往往从被扭曲的、阴暗的世界中去寻找素材,在那似乎与现实隔绝的、封闭的世界中,去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残暴、恐怖、狂乱的精神状态。比如罗伯特·威恩执导的在1920年上映的《卡里加里博士》,影片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梦魇般的回忆,叙述了一个身兼心理学博士和杀人狂双重身份的卡里加里的生活,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保罗·威格纳的《泥人哥连》(1920年),描写了一个由社会政治所造就的专制暴君的残酷性,并借此转喻为威玛共和国初期德国的命运。弗立茨.朗格的《三生记》(1921年,又译《疲倦的死》),在命运之神囚禁着千万条生命的高垒坚壁的城堡中,一次爱情与死亡的冲突,终于征服了命运之神。《吸血鬼诺斯费拉杜》、《三生记》、《泥人哥连》等一系列影片出现,他们同是关于谋杀、死亡和暴力的主题的表现,同样突出了表现主义影片的恐怖、幻想和犯罪的特色,都是以主观的手段创造出来充满神秘主义的作品。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往往关注畸形社会中的心理非常态,和那些焦虑与紧张的情绪,力图找出那些狂乱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和原因,用主观化的影像风格来反证社会事实,作品因此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其次,德国表现主义的表演形式往往采用夸张的方式,不同于写实主义的表演方式,这类电影基本上都是运用展示迅速的变动、舞蹈般的动作、变形或扭曲的表情。在《卡里加里博士》中,演员以奇形怪状的服装、戏剧脸谱式的化妆和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西方音乐史论文 一个充满神奇音乐的时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目录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简述 (2)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不同 (2) 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3) 浪漫主义音乐特点总结 (3)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关于音乐,人们一直都在探讨它的奥秘和美妙,当第一次听到《小夜曲》,便被其中的婉转、悠扬与空灵所吸引,它源于西方浪漫主义时期——一个充满神奇音乐的时代。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浪漫主义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以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动乱之中,它支配着十九世纪的艺术。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简述 浪漫主义音乐善于表现个人的感情和幻想,尤其强调个人主义的体验。他们热衷于反映内心最强烈情感的爱情主题;倾心于带自传性的,不满现状的忧郁,孤独者的精神。在描绘自然景色及现实形象时,也更强调主观色彩的印记。作曲家不同程度地倾心于标题音乐,其构思常常以文学、诗歌、戏剧、绘画、特性舞蹈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内容为基础,甚至为强调表现意图而加添明确的标题。所采用的形式载体也为了与标题性内容相符而突破传统的模式,创造出许多综合性或形式灵活的体裁。 同时,浪漫主义音乐有着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及民间音乐的强烈兴趣。这反映了19 世纪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表现在一些长期倍受欺凌的国家和民族(如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家的“民族乐派”先后成立。和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紧密呼应。在音乐创作的题材方面,盛行采用民间歌谣及民间故事为主题。在追求更加个性化、情感化表现技巧的过程中,诸多民族民间音乐的色彩影响到旋律特征、调式和声与节奏节拍的独特处理。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不同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声乐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将诸多的声乐小品串联起来形成套曲,如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主义音乐派创新的艺术题材。和声是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工具,不谐和音的扩大和自由使用,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增强了和声的色彩。作曲家创立了

《影视鉴赏》期末考试(20)答案

《影视鉴赏》期末考试(20)答案 姓名:周** 班级:默认班级成绩:95.0分 2016年7月16日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电影《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开启了现代主义电影经典的叙事模型,即()。 1.0分 ?A、倒叙 ?B、自我分裂 ?C、时空穿插 ?D心里独白 ? 我的答案:B 2 下列电影中,不含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是()。 1.0分 ?A、《厨师大盗和她的情人》 ? ?B、《燕尾蝶》 ? ?C、《大话西游》

? ?D、《黄土地》 ? 我的答案:D 3 库勒的“游戏冲动说”中,能够缓和感性、理性冲动间矛盾的“游戏”是指()。 1.0分 ?A、艺术创造 ? ?B、辩证思维 ? ?C、社会交往 ? ?D、阅读和体验 ? 我的答案:A 4 格里菲斯的代表作有()。 1.0分 ?A、《放大》 ?

?B《爱情三部曲》 ? ?C、《39级台阶》 ? ?D、《一个国家的诞生》 ? 我的答案:D 5 下列关于希区柯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分 ?A、他是一名电影摄影师。 ? ?B、他被称为悬念大师。 ? ?C、他受弗洛伊德影响,其电影里有很多精神分析因素。 ? ?D、他有一个喜好,其所有电影中他都会露脸。 ? 我的答案:A 6 下列主张,不属于中国80年代新纪录电影运动中第四代导演倡导的是()。

1.0分 ?A、电影语言现代化 ? ?B、电影要反映现实本身 ? ?C、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 ? ?D、长镜头理论 ? 我的答案:C 7 下列关于巴赞的电影思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分 ?A、巴赞反对长镜头理论。 ? ?B、巴赞认为电影的产生来源于我们的木乃伊情结。? ?C、巴赞赞同人道主义精神和理想。 ? ?D、巴赞提出了“总体现实主义”说。 ?

浪漫主义作品特征

思想特征 1、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浪漫主义对法国大革命后的现实极为不满,往往把非资本主义的生活加以理想化;浪漫主义作家深感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枷锁,于是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他们特别重视爱情题材,对人的梦境也进行了大量的描写。 2、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由于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的恐惧和憎恶便成为浪漫主义诗人共有的特点,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则成为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在他们的笔下,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鄙俗形成强烈的对比,一些非凡的人物往往出没在大自然中间或奇异的和具有异国情调的环境里。他们标举卢梭的“回归自然”的主张,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浪漫主义作家不仅歌吟本国自然之美,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如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地中海沿岸各国,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哥特式的建筑,古代的废墟等等。 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至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许多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他们的描写不重在反映历史真实,而在表现自我的想象,往往只是撷取历史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在史书上语焉不详,可以任凭作者自由驰骋。有的浪漫主义者美化了中世纪封建宗法制度,把中世纪当作“黄金时代”以与资本主义来对立。 4、重视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都是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为此还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这是因为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其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自由,语言通俗。 艺术特色 1、浪漫主义文学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于诗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宽广,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 2、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一路。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这些都离不开对比、夸张和想象的手法。 3、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忧郁是浪漫主义者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既有贵族的怀旧式的忧郁,也有资产阶级不满现实的忧郁,“世纪病”即是忧郁病,勒内乃其典型。

(整理)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专题: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Expressionism 学艺术如果不知道德国表现主义,是不能原谅的,这个学派时间虽然不长,却广泛地影响到电影、戏剧、音乐、美术等诸多艺术领域,很多精力充沛、感情丰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都曾喜爱并尝试过表现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是一个富有特色的电影学派,它再一次把人们对真实的探索引入人的内部,进而通过个人去发现社会的现实。 时间: 从1919年一1924年大致经历了5年的时间。 人物:

罗伯特·维内、弗里茨·朗、弗莱德立希·茂瑙、保罗·莱尼、乔治·威廉·派伯斯特、保罗·威格纳 意义: 1.表现主义派的艺术家们在扩展表现真实的角度和手段上功不可没。他们认为艺术应该反对对现实的描摹,艺术的品质和力量都来自于对内在的实质的揭露。艺术家家理应穿越日常经验的表层和外在世界的环境,直接抵达灵魂的处所。一切外在的表象的东西都是暂时的偶然的,并且是不重要的。从这样的立场出发,表现主义作家们反对印象主义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的肤浅,同样也反对自然主义对生活现象的陈旧摹写。他们的中心在于——穿过具体可感的表象,获得对抽象的永恒的内质的把握。 2.表现主义大大拓展了电影的表现手段,造型的风格化以及对于环境、气氛的渲染手段后来被很多主流电影使用,如今,在恐怖片、犯罪片等电影类型中,表现主义手法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起因:

1.源于绘画:在1901年巴黎举办的一场画展中,法国画家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的一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组油画作品的总题名就是《表现主义》。摄影术的出现使绘画走向抽象主义的道路。而电影作为新兴技术形式(当时普遍不认可电影是真正的艺术)也迫切得需要得到艺术界的认可。 2.超现实倾向:表现主义受后印象主义的影响,反对印象主义中残存的中心透视的传统空间法则,他们尤其受到高更“野人画派”的影响,强调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创造,不求复制现实、对理性不感兴趣,他们崇尚原始艺术的非实在的、装饰性的美,并以浓重的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纯精神世界,致使超现实倾向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3.哲学渊源:来自于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斯特纳的神秘主义。 4.社会背景:表现主义电影折射了当时的德国,同时也超越了当时的德国。他们思考的驱动力来自于战败后德国破败的现实,工业社会的冷漠资本膨胀对人的异化塑造了他们思考的姿态——面向共同的人类精神世界发问。在表现暴力、谋杀和死亡的主题时,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无不倾向于在影片中制造出一种迷幻、扭曲和阴冷的世界。对于这样一个世界心怀恐惧是全人类的共性,在这样一个世界中逃亡出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之地也是全人类的愿望。当时的德国中产阶级对现实不满,带有自由意志论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反叛助长了表现主义的发展。参加表现主义运动的人,在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有无政府主义者、虚无主义者,也有社会主义者。因此,表现主义运动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也很少有始终如一的“纯粹”的表现主义者。但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点,即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

影视鉴赏考试答案

影视鉴赏考试答案 1. 单选题最早具有类型电影特点的中国电影是()。(1.0分) 冯式贺岁电影 2. 单选题电影之所以被称为“第七艺术”,主要是因为其出现与()密切相关。(1.0分) 科学技术 3. 单选题电影中的意识形态指的是()。(1.0分) 以上都对 4. 单选题《红高粱》中所谓的“大仪式”指的是()。(1.0分) 国家成长、民族再生 5. 单选题冯小刚和王朔早期的电影作品主要集中于塑造()的形象。(1.0分) 城市普通市民 6. 单选题揭示契约社会的来临同时揭示了电影的造梦功能的电影是()。(1.0分) 《顽主》 7. 单选题在《战舰波将金号》中,敖德萨阶梯片段主要是表现出()的冲突。(1.0分) 向上和向下的力 8. 单选题 ()是《战舰波将金号》的导演。(1.0分) 爱森斯坦

9. 单选题《公民凯恩》因为属于()电影,而被叫做“好莱坞电影的另类”。(1.0分) 诗化 10. 单选题电影造型与美术造型最大的区别在于()。(1.0分) 前者是动态造型,后者是静态造型 11. 单选题下列电影中,与《党同伐异》在叙述方式上不完全一致的是()。(1.0分) 《罗生门》 12. 单选题关于《黄土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分) 以上都对 13. 单选题只有电影()的时候,电影才开始被看成是艺术的。(1.0分) 有自己的语言方式 14. 单选题类型电影是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品,具有()。(1.0分) 自身文化意义的惯例系统 15. 单选题在《战舰波将金号》中,敖德萨阶梯的片段里四个阶段的内容依次是()。(1.0分) 奔逃、母子与军队冲突、婴儿车下滑、舰队开炮 16. 单选题巴赞认为()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实质上是一种人道主义。(1.0分) 意大利 17. 单选题所谓的“大片和小片的美学分化”主要指的是()。

浅议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三个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12601928.html, 浅议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三个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 作者:刘小茜 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13期 【摘要】表现主义绘画是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的一场现代艺术运动,其影响广泛,在西方现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05年,表现主义团体“桥社”首先建立,随后又出现了“青骑士”和“新客观派”,这三个团体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内在的合理性和连续性,分别代表了德国表现主义的发起、成熟和最后阶段。它们存在的时间都不算长,但却涌现出了一大批表现主义艺术家,其各具特色,并创作出了大量作品,同时也发展出了系统的表现主义美学理论,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和影响。 【关键词】德国表现主义;桥社;青骑士;新客观派 20世纪初西方美术界涌现出各种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其中,表现主义便是这一片璀璨 艺术星海中的一颗繁星。表现主义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在西方现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表现主义的发起阶段——桥社 1905年,表现主义社团“桥社”在德累斯顿成立,标志着表现主义登上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舞台。“桥社”由就读于德累斯顿技术学院的四位大学生共同组建,为首的是恩斯特基尔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其余三位分别是费瑞茨布莱尔(Fritz Bleyl)、埃里希海克尔(Erich Heckel))和卡尔施密特-罗特鲁夫(Karl Schmidt-Rottluff)。他们的专业并非美术,而是建筑,但他们都热爱绘画艺术,对官方正统的绘画风格极为不满,渴望一种全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风格,正是由于这种志同道合的艺术理念,使四位年轻人走到了一起,创立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艺术团体——“桥社”。 “桥社”这个名称很有象征意义,通常认为其出自于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桥是过去与未来的连接和过渡,由于桥社的艺术主张既包含与当下时代相挂钩的激进的艺术风格,又包含借鉴原始艺术和中世纪艺术的复古风格,“桥”这个字很好的概括了“桥社”的艺术追求。 “桥社”从1905年创立到1913年彻底分裂,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八年的时间,但这个团体的成员却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并且尝试了许多实验性的新艺术,提出了新的艺术理论,对德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 恩斯特基尔希纳

德国新表现主义

简介: 历史上,德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以其哲学和艺术具有对世界根本性的影响力。产生于20世纪早期的德国表现主义,拥有众多世界级的绘画大师,他们发展了来自法国的后印象主义的风格,加入德国精神,取得的艺术成就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这种文化上的荣誉地位却很快归属了纽约。 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于1945年熄灭之后,世界被一分为二。两大对立的阵营在政治、经济领域出现对弈格局。德国作为战争的肇事者在战败后,成了分割和对立的标本,东、西德国被人为地拉向两个方向。与此同时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却在战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华盛顿作为政治强势极点的同时,纽约成为战后世界艺术的中心。美国人在战后的40年里,始终把文化艺术作为有力的冷战武器,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自身的文化强势,在意识形态领域施加影响。 评价: 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创作手法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它采用了色面绘画的色面层次组织,也采用了最少派艺术的直接表现法和波普艺术的形象。他们的作品没有限定的题材内容,追求自由表现﹑自由联想,强调感情的率直﹑天真。他们的作品起到了恢复德国艺术影响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德国的文化精神。德国人认为,德国文化的独特使命就是发掘原始的、精神性的图像的意义,新表现主义的探索正是这一意义的体现。新表现主义绘画体现了德国绘画和文化的伟大历史传统,是真正具有德国性的艺术形式。 背景: 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以一个有活力的现代主义流派的荣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政府以经济为手段的强力推动下,它的影响力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成为艺术的主流。然而这种美国艺术风格的源头却来自德国。战后,德国影响力和荣誉地位的丧失,使德国人产生的失落心理是容易理解的。另一方面,德国文化传统使德国艺术家对美国文化的浅显和波普化倾向的抵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博伊于斯的“社会雕塑”观念正是以一种充满历史和社会关怀的德国方式对美国文化进行了有效地对抗。在绘画领域,一批艺术家创造的“德国新表现主义”潮流所获得的世界影响力成功地恢复和加强了欧洲尤其是德国的文化地位。乔治-巴塞利兹,约尔格-伊门多夫,马库斯-吕佩尔兹,A-R-彭克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群体中的四位杰出代表。 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 ——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他发展出一种颇具表现性的人物画风格,重现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巴塞利兹对绘画的纯粹图像因素感兴趣,有意忽视叙事性和象征性。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巴塞利兹尝试用一种“形象倒置”的方法创作绘画。在这样的画作中,上下倒置的人物似乎在向上升,重力颠倒,强烈的色彩和宽大而粗犷的笔触渲染出独特的画面形象

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特征

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特征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是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所组成。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的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宗旨与“理性”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浪漫主义的思想特征:一、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二、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四、重视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 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一、浪漫主义文学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于诗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二、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一路。三、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浪漫主义画派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些成分早在18世纪音乐里便已出现,狂飙突进运动中展现出的强烈精神和情绪成为了哥德小说的先驱,而法国大革命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带有血腥而激情风格的歌剧,浪漫主义音乐便

是在这时期开始显现出其独特的风格。 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格格不入。古典主义音乐象线条一样鲜明;而浪漫主义音乐则偏重于色彩和感情,并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在视觉艺术和文学上,“浪漫主义”代表的通常是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的期间。浪漫主义文学里经常可以发现的特色在于对于过去历史的批判、强调妇女和儿童、对于自然的尊重。除此之外,一些浪漫文学的作家例如纳撒尼尔·霍桑,还将他们的作品根基于超自然/神秘学和人类心理学的基础上,他们都对此深深着迷。

德国表现主义总括

德国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主要有两个集团组成:德累斯顿的“桥”社(北德)和慕尼黑的“青骑士”俱乐部(南德)。 桥社成立于1905年,它的创始人是凯尔希纳、黑克尔,尔后参加的有诺尔德、佩希斯泰因等。凯尔希纳在一份宣言中声称:“每一个人,每一个属于我们的人,直接地、毫不虚伪地表现出驱使他们进行创作的东西。”他们赞赏凡?高和高更的作品,对蒙克持肯定态度,而且对原始艺术怀有虔诚态度。不过他们每个人都从不同角度吸收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他们描绘自然和城市中变化多端的世态万相,总带有一股愁闷的、空虚的、木偶般的神态。桥社在风格上的探索,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形式上起先多采用流畅、松弛、自由、柔和的线条,尔后就逐渐倾向于紧张、曲折、斜向,最后又变得短促、坚硬,这只是总的画风。 在南德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活跃着另外一个表现主义集团,取名“青骑士”,成员有马尔凯、克利等。法国的德劳内在立体主义基础上的松散的几何形结构,大胆吸收色彩光学原理而创造的色彩技法,都给“青骑士”成员很大的启发,他们视他为“现代美术”的缔造者。青骑士集团的宗旨与桥社一致,但表现语言多采用抒情的抽象语言。他们对不可见的内在精神比对任何可见的外部世界更感兴趣,希望给这种内在精神以一种可见的形和色,从而把艺术和深刻的精神内容融为一体。主要表现在康定斯基的艺术中。康定斯基等人1911年脱离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而成立青骑士社。“青骑士”一词,产生于这年初冬康定斯基与马尔克的一次闲谈。康定斯基曾在其《自传》中回忆道:“我们都喜欢蓝色。马尔克喜欢马,骑士则是我的主题。我们两个很自然地说出‘青骑士’的名称”。在青骑土社中,康定斯基是最核心的人物。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艺术家,早年曾在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学和政治学,曾受聘为俄国一所大学的法律教授,也从事过业余的人种志研究。他精通音乐,还系统钻研过西方现代哲学,尤其信奉通神学和通灵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貌似斯文冷静而性格内向的俄国人,竟象凡高一样,内心总是燃烧着炽热的感情之火。这位极度敏感的艺术家,能在那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五颜六色之中,看见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这使人油然想到诗人兰波——兰波能在字母A中想象出黑色的苍蝇。康定斯基的绘画,在1910年转为彻底抽象之前,主要趋于野兽主义的风格。他1896年从莫斯科来到慕尼黑之后,便全身心投入前卫艺术运动中去。他曾在巴黎渡过数月,在那里接触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野兽派及立体派的绘画。这对于他日后抽象绘画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必要的启示。他认识到色彩在绘画构成要素中占有首要地位。他发现高更和凡高的画尤其将色彩的表现放在首位;在这两位画家那里,把草地画成红色,要比将房子或人体变形容易得多。他还领悟到,色彩与线条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他也许对修拉在此方面的观点有过专门的研究。事实上,修拉的有关绘画不同要素(色彩、线条、调子、构图、节奏等)的理论,几乎预示着某种抽象艺术。因而,康定斯基在他早期的绘画中,特别强调色彩的表现力。他以浓重而明亮的色彩来表现自然风光,表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抒发其浪漫、诗意的情怀。 基希纳(Ernst Ludwing Kirchner,1880--1938) 是德国表现主义画家,桥社的核心人物。他1880年生于西德的阿沙芬堡,1838年卒于瑞士的达沃斯。他曾在德累斯顿理工学院学习建筑,并曾在墨尼黑美术学校学习绘画。1905年,基希纳与几位朋友(赫克尔、施密特一罗特卢夫等人)一起创立了桥社。在该社的年轻画家中,基希纳称得上是最有才华和最为敏感脆弱的一位。早在年轻时代,他就开始悉心研究德国的晚期哥特式艺术,那种“尖尖的、间断式造型的、强调坦率的直觉和强烈感的德国哥特式”艺术风格,对他一生的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在绘画上,基希纳追求简洁的造型和鲜明的色彩,通过对形和色的凝练处理而达到其画面独特的装饰性平面效果,这与野兽派尤其是马蒂斯的艺术影。向密切相关。但是,基希纳的作品所传达出的意味,却与马蒂斯艺术的悠闲舒适大异其趣。基希纳的艺术被灌注了一种沉重而痛苦的精神性,充满蒙克式的悲观主义情绪。也许是由于他身体多病、性格内向的缘故,其作品常常流露出某种病态的焦虑与压抑,并带有一些神经质倾向。他常常通过某种歪曲形状、色彩和空间的手段,来实现其对于象征性和表现性的追求。他在画上,充分揭示出人物的心理冲突,并将由这种冲突而产生的痛苦,绵延不断地传达给观者。1911年,桥社成员由德累斯顿迁往柏林。从此,大都市景象便成为他们画中的新主题。基希纳以简洁的造型和强烈的色彩创作了一批表现柏林街景(他称之为“石头海洋”)的作品。他曾经这样写道,“现代的城市之光,大街上的运动——那里有我的刺激,观察运动能激发我的生命脉搏,我的创作源泉。一个运动中的身体显示它的各个局部的外貌,这些外貌又融合成一个完整的形状:内在形象。”(罗伯特?休斯著,刘萍君等译:《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52页。)在基希纳所画的都市街道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这种内在形象:时髦女郎、高级妓女以及花花公子等。那些带角的几何化造型,显然是从立体派那里汲取过来,不过基希纳真正关注的倒并不是毕加索或布拉克的那种体积塑造法,而是某种精神性的表达。事实上,画家所要表现的是人及其强盛生命力的即刻存在,因而其画中的人物有着某种更深层的含意。通过这些表现街景的作品,基希纳将其对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敏锐感受,将都市所特有的那种冷漠、拥挤以及快节奏的感觉,真实而充分地层示出来。在那浮华喧嚣的热闹场景中,无时无刻不渗透出孤独、隔阂和焦虑之感。而这些表现主义作品上所充斥着的极度紧张的线条与笔触的形式张力,在某种意义上正反映了基希纳自身那濒于崩溃的精神世界。由于体弱多病,基希纳自1917年起定居瑞士的达沃斯。其间他画了不少风景画,追求宏伟、静穆与不朽的精神。后来,其艺术被纳粹归为“颓废”,他被取消了柏林普鲁士美术学院院士资格。1937年,其639件作品被移出德国的各博物馆,且被没收。由于不堪这种迫害与折磨,他于1938年在瑞土自杀。基希纳画中描绘了一群漫步在街头的男女。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个时髦女郎,其顾盼生姿的身形,颇有几分自鸣得意的味道。右边向橱窗观望的男士,则衣冠楚楚,很具有绅士风度。背景之上挤满

2016尔雅影视鉴赏期末考试答案(92分)

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0分 陈凯歌民族电影 B、 冯式贺岁电影 c、 张艺谋农民电影 王家卫文艺电影 我的答案:B 下列哪部电影的内容中,隐喻过教会控制电影的这段历史?()(1.0分 《雨中曲》■ ■ fe ■ 中国电影中,最早具有类型电影特点的是() 1.0 分) 1.0 分)

B、《红色沙漠》 C、

《天堂电影院》 我的答案:D 下列关于电影表演里的后现代,说法不正确的是()。( 0.0 分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属于后现代 B 、 它要求生活和表演很接近 C 、 周星驰版的《西游记》属于这个风格 它主张让观众意识到这是表演 我的答案:A 1.0 分 民族性 《艺术家》 I - 1.0 分) 现代主义的电影强调()。 1.0 分)

文化反思 主体性 剧情冲突 我的答案:C 贾樟柯电影对声音运用的独特性体现在() 1.0 分) 1.0分 以冷峻、阴森的音乐风格为主 ■ ■ fe ■采用现实镜头里或外实际发出来的声音 用后期配音替代现场采集的声音 以上都不对 6

我的答案:B 电影《红高粱》中“我爷爷”长大成人的仪式是通过()来表达的 1.0 分)6

1.0分 与入家谱性爱 烈火永生A B C D ■ a a a a ■ ■ ■ ■? ■ ■ ■ ■ ■ ■ ■ ■ ■ ? ■ a? ■ ■ ■ 杀死日本鬼子 我的答案 7 B 戏剧化的电影美学最集中、做到最好的代表是1.0分 A 香港类型电影 B 欧洲艺术电影 C 经典好莱坞电影 D 中国样板戏电影( ) 1.0 分 ) ■ ? ■ ■ I ■ ■ ■ ■ ?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11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11

目录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简述 (2)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不同 (2) 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3) 浪漫主义音乐特点总结 (3)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关于音乐,人们一直都在探讨它的奥秘和美妙,当第一次听到《小夜曲》,便被其中的婉转、悠扬与空灵所吸引,它源于西方浪漫主义时期——一个充满神奇音乐的时代。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浪漫主义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以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动乱之中,它支配着十九世纪的艺术。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简述 浪漫主义音乐善于表现个人的感情和幻想,尤其强调个人主义的体验。他们热衷于反映内心最强烈情感的爱情主题;倾心于带自传性的,不满现状的忧郁,孤独者的精神。在描绘自然景色及现实形象时,也更强调主观色彩的印记。作曲家不同程度地倾心于标题音乐,其构思常常以文学、诗歌、戏剧、绘画、特性舞蹈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内容为基础,甚至为强调表现意图而加添明确的标题。所采用的形式载体也为了与标题性内容相符而突破传统的模式,创造出许多综合性或形式灵活的体裁。 同时,浪漫主义音乐有着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及民间音乐的强烈兴趣。这反映了 19 世纪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表现在一些长期倍受欺凌的国家和民族(如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家的“民族乐派”先后成立。和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紧密呼应。在音乐创作的题材方面,盛行采用民间歌谣及民间故事为主题。在追求更加个性化、情感化表现技巧的过程中,诸多民族民间音乐的色彩影响到旋律特征、调式和声与节奏节拍的独特处理。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不同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声乐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将诸多的声乐小品串联起来形成套曲,如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主义音乐派创新的艺术题材。和声是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工具,不谐和音的扩大和自由使用,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增强了和声的色彩。作曲家创立了多乐章的标题交想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的形式。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交替出现,甚至在开始就同时并存,是因为它们符合了人的自然本性的两种基本动力:一方面,人需要节制,要求那种经过净化和受控制的感情;另一方面,人又要求无拘束地表现感情,渴求未知的和不可得的事物。十九世纪的音乐是和梦想与激情、生与死的深刻思想、人类的命运、神与大自然、对自己祖国的骄傲、对自由的期望、当时的政治斗争以及善对恶的最后胜利联系在一起的。由浪漫主义运动引起的这些理智上和感情上

浅析德国表现主义建筑

浅析德国表现主义建筑 (常飞M11055108019) 一、何为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既不是时尚也不是运动,而是一种世界观。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他们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同时它是20世纪初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主要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后来发展到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二、德国表现主义: 由于社会背景的不同,德国的表现主义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20世纪上半叶是一个动乱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年对德国来说是非常异样的一段时间。在短命的魏玛共和国初期,他们被凡尔赛合约强加的负债压得喘不过气来,同时又得保持国内的稳定平衡,这种物质条件的恶劣自然令社会价值观普遍堕落,国家内部弥漫着忧虑与不安,从而使得德国艺术家狂热地投身表现主义运动中,较之与法国等国家的表现主义对题材倾注了更强烈的感情。 这一时期的德国表现主义主要有两个集团组成:德累斯顿的“桥”社(北德)和慕尼黑的“青骑士”俱乐部(南德)。 “桥”社成立于1905 年,它的创始人是凯尔希 纳、黑克尔,尔后参加的 有诺尔德、佩希斯泰因等。 他们描绘自然和城市中变 化多端的世态万相,总带有一股愁闷的、空虚的、木偶般的神态。“桥”社在风格上的探索,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形式上起先多采用流畅、松弛、自由、柔和的线条,尔后就逐渐倾向于紧张、曲折、斜向,最后又变得短促、坚硬。

另外一个表现主义集团“青骑士”,成员有马尔凯、克利等。青骑士集团的宗旨与“桥”社一致,但表现语言多采用抒情的抽象语言。他们对不可见的内在精神比对任何可见的外部世界更感兴趣,希望给这种内在精神以一种可见的形和色,从而把艺术和深刻的精神内容融为一体。主要表现在康定斯基的艺术中。 三、关于建筑的思考 表现主义艺术开始于绘画, 之后,德国建筑界也开始了表现主义风潮。表现主义不像构成主义和新造型主义那样与建筑关系紧密,但它也同样影响了德国以及意大利、荷兰、俄国和法国建筑的发展。表现主义建筑是二十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艺术思潮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同绘画、戏剧等方面一样,也融入了强烈的思想情感。鉴于社会背景建筑师希望寻找一种新的建筑解决人们不安的心理状态并提升社会的文化,通过对建筑形式、材质等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布鲁诺·陶特说到:“今天我们有建筑吗?今天我们有建筑师吗?难道我们不是寄生在一个不懂建筑也不需要建筑师的时代吗?我们不能把对构造物进行润饰就称作建筑学。在我们的职业中,我们今天不能很有创造性,而仅仅是作为探索者和宣传者,但是我们不能停止寻找某天它自己会变得明朗起来的东西。怀着谦虚之情,我们知道我们今日所做的一切只是升起的太阳的第一道光线,准备着新的时代的开始……有一天我们会有一个新的世界(Weltanschaung)(如下图),它是符号化的,而透明的建筑在这个新世界形成,它将区分神圣和世俗,赋予这个世界光辉。”

艺术构想在生活感悟中升华——浅析德国表现主义版画

艺术构想在生活感悟中升华——浅析德国表现主义版画 发表时间:2010-09-30T14:32:14.530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9月第1期作者:薛珊珊 [导读] 德国是现代表现主义的主要基地,它对精神内涵的关注和对细节的描绘既严谨又狂放 薛珊珊(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德国是现代表现主义的主要基地,它对精神内涵的关注和对细节的描绘既严谨又狂放,强调艺术家主观精神的表现,主题明确,情节性较强,甚至带有某种含糊的讽刺意味,对客观形体做夸张变形,色彩,线条,笔触都要呈现出强劲有力。 关键词:构想;感悟;表现主义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168-01 对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歌德曾经说过“艺术家一旦把握住一个自然对象,那个对象就不再属于自然了,而且还可以说,艺术家把握对象那顷刻间就是在创作那个对象了,因为他从那个对象中取得了具有意蕴,显出特征,引人入胜的东西,使其具有更高的价值。”从这番见解中我们可以辩证地分析出生活中的自然对象与艺术家创作出的艺术形象之间微妙的关系,即总结出艺术创作与生活的辩证关系。而在艺术创作之前的构想中,近似空洞的设想,对于创作的作品而言,亦是空洞无力的,正如歌德所谈,通过获取自然中的对象,在经过艺术的构想加工后得以升华,这升华的过程源于对生活的感悟。 表现主义起源于北欧,而德国是现代表现主义的主要基地,它对精神内涵的关注和对细节的描绘既严谨又狂放,强调艺术家主观精神的表现,主题明确,情节性较强,甚至带有某种含糊的讽刺意味,对客观形体做夸张变形,色彩,线条,笔触都要呈现出强劲有力。其中以当时德国青年画家的精神领袖——挪威画家蒙克影响最为深广,题材多以疾病与死亡为主题。其中他所创作的《呐喊》被史家视为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品,这幅作品也被世人所熟知,画面中表现的是在峡湾的栈桥上,一个犹如漫画式的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背景是血样的夕阳和云层,人脸呈黄绿色,像个骷髅,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在画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也曾经对这组系列的画作了评注:“为了《生命》我断断续续地工作了长达30多年时间,这是一首关于生命、爱情和死亡的诗篇。”毫无疑问,蒙克是十九至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版画家之一,他的版画内涵带给观者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以及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在作品中,他创造的男人和女人不是现实的,有人可能会说,这都是他假想脱离现实的虚构,但在分析了他的生平经历以及作品之后,不难发现,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不是通过描绘生活本身的丑恶和罪孽,而是经过对这种罪恶生活的认识后产生的愤恨来表达的。在经历过这种罪恶生活,使得他把自然中的对象概括成自己的艺术语言,表现在画面中,运用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手法,同时也把自身构想在自身经历中感悟到的,得以升华。 在德国最早发起表现主义的是“桥”社,以及之后的“青骑士”集团。首先“桥”社崇尚凡·高、高更,倾心于德国民间木刻,崇尚北美、大洋洲的原始艺术,追求粗狂的刀法,稚拙的线条,粗糙的印制,这样似乎才能够表发他们内心炙热的感情,而“青骑士”集团与“桥”社不同是,他们更注重讨论,更具有知识分子的特点,多以优美柔和的线条,并带有抽象与趣味并存的造型,和丰富带有韵律感的黑白构成来充斥整个画面。如康定司机在“青骑士”是做的套色木刻,作品《小小的世界》中,画面中凸显的是大小不一的点,长短曲直的线,和形状不一的面组成,这些并没有生命的集合因素,而是经过作者精心安排之后,使这些原本毫无关联的点线面,之间相互得到连接、纠葛、冲突、呼应,观者通过想像,似乎可以再画面中感受到这“小小的世界”竟蕴含了大大的能量,或飘逸清新,或繁忙动乱,或冲突爆炸。这也是作者在生活的历练中,对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有了更高的认识,合理的组织,有序的安排,我们应该知道抽象并不是毫无事实根据,毫无现实基础的构建,作为一名艺术家,应凭着生活,学习中培养出的审美情操,用超乎常人的真知灼见,独特创新的表现技法,营造出绚丽多彩的氛围,创造出具有震撼力的艺术作品,来体现自然界,现实生活中的真趣与主美。从而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并充盈着独特内涵。通过对德国表现主义版画的认识,发觉表现主义版画不仅注重对过程的追求,也是对某个瞬间心里感受的特定记录。作为当代的版画工作者,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情感和精神归属。面对生活,不断提高品格境界和修养,用艺术生命形式的终身体悟,在创作过程中慢慢积淀。人与画境,画与人境同时升华。对生活的感悟不全是画面中对于技巧的表现,它是超乎自然之表面现象的一种最高层次的人类思想情感精神的表现形式。钱绍武先生说:“创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强烈的激动法;一种是遗忘法。”理解起来,意思大概有两点:一,是在有构思的时候,在情绪激动,有灵感的时候迅速把构思创作出来;二,是把经历过难以释怀,铭记于心或悲情,或兴奋的事,在构思时只留下难忘的回忆,把无关紧要的抹去,打造出一幅感人至深,令人震撼的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工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在记录生活点点滴滴的同时,也应关注社会,我们应该十分尊重人民群众这种审美需要,因为它们是深深地植根在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民族审美理想之中的。往往太过于自我的表现,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逐渐被世人所淡忘,我们应仰仗传统、学习借鉴西方,以新的审美角度挂差体验世界,在作品中呈现身后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内容,现代的思想意识,独特的艺术创造,做一名具有新生命力的当代版画艺术家。 参考文献: [1] 张奠宇.中国版画年鉴[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4 [2] 谭权书.木刻教程新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10 [3] 张奠宇.西方版画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9 作者简介:薛珊珊(1985-),女,河南郑州人,西南民族的大学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版画。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作者:————————————————————————————————日期:

浪漫主义的思想产生于18 世纪中叶, 19 世纪初的欧洲文艺思想界。这个 时期, 政治风云变化频繁。 由于欧洲大陆封建复辟, 各种思想文化领域和艺术风 格先后兴起。 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的精神早在贝多芬的晚期作品中就有所表现。如《 田园》 、 《 英雄》 以及《 第九交响曲》

等等。都有浪漫的色彩出 现。但真正揭开浪漫主义音乐序幕的应首推舒伯特、韦柏。 浪漫主义这一词的含义, 原来是指用罗曼语书写的故事, 进而专指长篇小 说或骑士故事,后来也包括传奇小说等。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首先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文学中。在作品里,将一切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完全不受限制地表现出来。就是说,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在理论上相对立。 古典主义的音乐是线条式的而且是鲜明的, 浪漫主义的音乐富于色彩和感情,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然而,这只是原则上的区别,实际上在古典主义音乐中,已含有浪漫主义的因素,而浪漫派的作品中,也多有古典式的内容。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 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 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

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声乐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歌曲, 并将诸多的声乐小品串联起来形成套曲, 如舒伯特 《美 丽的磨坊女》 、 《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主义音乐派创新的艺术题材。和声是 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工具,不谐和音的扩大和自由使用, 7 和弦和 9 和 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增强了和声的色彩。作曲家创立了多乐章的标题交想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的形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