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县级电视台的服务性新闻

浅谈县级电视台的服务性新闻

浅谈县级电视台的服务性新闻

浅谈县级电视台的服务性新闻

发表时间:2011-05-09T09:36:52.44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3月上作者:岳亚杰

[导读] 随着电视栏目化的发展,新闻已经逐步渗透于各类电视节目中。

岳亚杰

(商水县电视台河南周口 466100)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000-01

随着电视栏目化的发展,新闻已经逐步渗透于各类电视节目中。电视新闻也由此从“播”新闻向“说”新闻演变,进入“平民时代”。老百姓成了新闻的主角,电视新闻也越来越有人情味,电视新闻的服务性逐渐回归并被重视被凸显,演化出多样的表现形式。

服务性新闻,有关教科书上又称作服务性报道,或实用性报道。它是一种为社会公共事务或人们工作、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非商务活动问题无偿提供信息的新闻。其特点是针对性强,切实可用,无偿服务。服务性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讲,传播新闻信息本身就是为受众提供基本的服务;从狭义讲,是指一种特殊的新闻品种,即专门的服务性新闻。相对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来说,服务性新闻更注重发掘它为社会各界的沟通、为受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尤其是衣食住行提供帮助等方面的价值,成为受众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服务性新闻具有生活气息浓郁、服务性强的特点,其内容和形式往往也不同于一般硬新闻的操作,写作方式则要求软一些再软一些,报道内容也要与日常生活近一些、再近一些。

服务性新闻是新闻的改版,它体现了新闻从远离到亲近,从“灌输”到“互动”的理念,在播报方式上也尽显“生活特色”。你可以注意到,服务性电视节目的播出形式往往有所创新,少有双人播报,多为单人播报,而且主持人的语言接近口语,语速较快,还时常引用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顺口溜、歇后语,并辅以手势等体态语,注重与受众的交流。作为县级电视台服务性新闻节目人文关怀更具平民性,不仅体现在对百姓的物质生活、生活质量上的服务意识上,还体现在节目内容的实用上。

央视体育频道《早安中国》第一时间汇总播出全国有关“体彩”、“足彩”等方面的开奖信息,就是为了满足广大“彩民”的需要,贴近他们关心、急需、感兴趣的内容。更准确的说,是贴近了他们的利益。因此重视报道的接近性,加大了报道题材的广泛性。关注人们身边发生或与本人相关的事情,才最能够吸引受众。地方电视台的栏目在内容选择上就要更重视电视媒体的服务功能,大到市民百姓关注的政策法规、春季造林、夏季缺水短电、秋季粮食收购等问题,小到失物招领、寻人问讯等生活琐事。

因此,节目的内容也就愈能贴近社会生活,就愈受到观众的好评。探讨服务性电视新闻这个节目新样式的发展前景,有利于我们提高电视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具有实践意义。服务性电视新闻节目不应是“问事处”,更不是“布告牌”,而应该是具有自身风格、贴近生活与观众的综合信息杂志。这类节目将多种内容融为一体,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衬托,具有传播信息、指导生活、陶冶情趣的功能。它应是千家万户的生活顾问,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声画兼备的“百科全书”。

县级电视台与其它三级电视台相比,虽然存在规模小、覆盖面窄、综合实力弱等先天性的不足,但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宣传单位,其主要优势正是在于其区域化、地方性的特点。县级电视台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住脚,节目的贴近性、平民化,传播的人际化趋向无疑是它们的生命线,也是一条贯穿县级台栏目创作始终的思想线。由于民族、信仰、生活方式、语言习惯等固有的地域特点,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时,往往会在一种潜意识的支配下,去选择自己熟悉,并且有亲切感的节目。县级电视台要为它的受众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要最大限度挖掘和采播富有地方特色的新闻,多做一些本地区受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从社会需要和老百姓要求解决问题的结合点入手采编新闻。再者,县级电视台主要服务的观众群是农民,就要在农民节目的贴近性和服务性上下工夫。因为中央、省、市台的农业节目往往大而全,而只有县级台才有这样真切地了解和服务于他们生活的优势。首先,针对农民文化层次普遍偏低的现状,要尽可能地将科技术语换成通俗的语言,使观众能听明白,能接受。在内容方面,主持人要走出演播室,亲临现场了解农民切切实实的需要。在节目制作上,要多用长镜头和同期声,增强新闻的可视性与贴近性。要改革话语叙述方式,采用农民的视角,让农民自己讲话,讲自己的话。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县级台既要充当好“喉舌”的作用,又要在“夹缝”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县级台就需要加强自办电视节目的创新性和服务性。从受众收视收听心理看,人们更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对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更感兴趣。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从获取信息的角度,还是参与节目的角度,地方台永远的服务对象就是当地的群众,他们是我们的目标受众群体,只要节目定位准确,结构合理,提供人们需要的信息,关注群众的喜怒哀乐,那么就会抓住受众,赢得市场空间。总之,作为县级电视台要为广大观众提供细致周全的服务,使服务直接到达有效受众,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从而扩大电视台对观众的吸引力、影响力。

浅谈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浅谈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在新闻学原理的小组展示课上,我们选取了近期的热点事件——“八毛门”进行了分析研究。一个出生仅2天的婴儿无法正常排便,疑为先天性巨结肠。深圳市儿童医院建议做造瘘手术,全部费用需10万元;而学医的父亲陈先生拒绝了手术,到另外一所医院仅开了0.8元的石蜡油,即缓解了孩子症状。深圳新闻网的记者傅大伟首先报道了这一事件,由于10万元手术费与8毛钱间的巨大反差,引起公众对此事的极大关注。与此同时,也有记者为了探求事实真相进行了深入的追踪调查,发现这八毛钱的开塞露仅仅只是解决暂时性的问题,无论如何婴儿都得接受手术从根本上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这篇《医院要动十万元手术,最终八毛钱治愈》的报道相继被国内各大媒体转载,舆论对医院的骂声一片,究其原因全部来自于‘八毛钱’和‘十万元’这一巨大差距的噱头。就新闻本身来说,涉及患者与医生为主体这一医患主题的新闻就容易引起舆论的讨论,虽然,不得不说当今中国医疗制度不够完善,医疗领域环境恶劣,其中固然有部分医生缺乏职业操守的因素,但与庞大的医疗队伍相比毕竟是少数,虽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医患关系中,医生与医院是站在绝对强势的地位上,但不能利用这一敏感话题作为噱头,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只求其点击量发行量。 在傅大伟记者的本篇报道中,没有涉及任何专家或者医生的观点,仅仅凭借学过一点医的患儿父亲的一面之词与八毛钱十万元价格的悬殊进行报道,甚至引伸出医生利用手术拿提成等无客观事实根据文字。正因为如此,在全国各大媒体争相转载只是才会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并深入调查。 傅大伟记者这篇毫无事实根据的报道造成的后果,不仅仅只是给这家深圳儿童医院的名誉带来损失,也让许多患儿家长对医院产生怀疑拒绝接受治疗而导致患儿的性命堪忧。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力,也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更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新闻真实性的本质表现于执笔者的思想、立场和依据真实所作出的正确判断的与否。这就要求记者要深入实际采访,了解真正事实,成为客观事实转化成新闻进而传播给大众的中介。客观全面的公开信息,这才是新闻工作的职责所在。新闻媒体是面向大众的,新闻缺乏真实,坑害的是整个社会。 很多媒体都在追求“独家报道”,为了吸引受众,博取点击率或关注度,采取断章取义,报道偏颇或是失实,认为媒体有了“独家”就有了立足之本,实则不然,仅仅为了抓住新闻敏感性而用这种缺乏客观依据,背离事实的新闻寻求立足之本,长此以往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可信度与公信力。在本次“八毛门”事件中,傅大伟记者以及其他对此事进行报道的媒体,其初衷也许是想进行这种舆论监督,能够使在医患关系中的一些黑暗问题得以曝光,然后促进这类问题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但是它的前提是我们对专业知识要有足够的了解,医学毕竟是个专业领域,没有权威机构或专家进行鉴定之前,媒体报道不应该妄下结论而误导舆论。 在现代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真实反映新闻事件,全面反映各方面的声音,是传媒提供新闻报道的基本职业道德。媒体从业人员都应该守住这一职业道德底线。把握新闻的真实性,肩负好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所承担的社会和道德责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新闻102班晏璟瑜

[服务性新闻的写作]服务性消息写作

[服务性新闻的写作]服务性消息写作 近年来,服务意识已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确立,如建设服务型社会、创建服务型机关、各行各业的承诺服务等,而“媒体也是服务”的观念,也逐渐得到新闻行业的广泛认同。特别是都市报,几乎每家都开设有“民情民声”之类的专版,且重点经营。这是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新闻媒体必须直面市场竞争和市场选择。任何媒体,如果不能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如果不能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确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必将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我们强调新闻的服务性,这主要是由受众的接近性心理决定的。 例如:今年2月10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三,快到元宵节了,南阳日报社会早刊服务新闻版刊出文章《满街红灯笼,烟花映汤圆》,文章最后一个小标题是“汤圆好吃莫贪嘴”,文中写道: 汤圆是元宵节必备的食品。记者在金玛特、万德隆等大型商场、超市看到,多数速冻食品专柜已被种类繁多的“小白丸”占去了大半空间。芝麻、玫瑰、花生、五仁、豆沙等各色汤圆吸引了不少购买者,其中散装汤圆每500克卖到5元左右,袋装多为六七元。据人民路一家超市老板介绍,两天来卖了一拨又一拨,接连上了几次货。 虽然汤圆吃起来爽滑可口,多吃却无益于身体。有关医学专家认为,汤圆外皮均为糯米粉,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老人和小孩、肠胃功能不佳者,在吃汤圆时应特别留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咽阻碍。有馅汤圆含大量油脂及糖,热量很高,对于体重过重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都不宜过量摄取。对于痛风病患者,高油脂的食物会影响尿酸的排泄,

增加痛风病发病的可能。花生、芝麻、豆沙等,含磷最高,会加重肾脏病患者的病情,应特别注意。为减少热量摄取,可以以无馅汤圆取代有馅汤圆,同时汤圆要避免用油炸,吃的时候可再多吃一些含高纤维的食物,或以快步走一个小时等运动方式来消耗热量。 这是一条典型的服务性新闻,把读者当下最关心的元宵节市场上汤圆的品种、价格以及吃汤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说得清清楚楚,让读者看后觉得可亲、可信、有价值。 服务性新闻的种类 衣食住行可以说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具有服务功能的新闻,无疑会给人们的生活提供帮助。 一是生活服务性新闻。生活服务性新闻涵盖的范围是十分广阔的,而涉及比较多的是人们的衣食住行。时下春装的款式、价格,汽油还会不会涨价,电影城几月几日上映新片,某某宾馆戏曲茶座邀请了梨园春金奖擂主献艺,人民公园增添了什么游乐设施等,这些信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深受读者欢迎。 二是气象服务性新闻。天气的变化,影响着工农业生产,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近年来,人们对天气变化格外关注,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收视率之高、不少人纷纷订制天气预报短信等,便可见一斑。季节更替、重要的天气变化信息,不仅可以有效地指导生产,而且还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参谋。另外,气象服务性新闻,有时还兼有解疑释惑、传递科学知识的作用。 今年3月7日,南阳日报社会早刊服务新闻版刊出这样一则消息: 路上灰蒙蒙天空像雾罩

浅论电视台的新闻管理详细内容(一)

浅论电视台的新闻管理详细内容(一) 电视台的管理工作,相对于报社和广播电台,历史较短,薄弱环节较多,管理经验亦正在积累的过程之中。加强这一领域的理论性探讨和研究,有助于促进电视台管理工作这一新兴领域诸研究课题的进一步展开。本文作者主要从省级电视台新闻管理的角度,对省级电视台的新闻运作作些详细的探索。虽然省级电视台的新闻管理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与各台新闻部或新闻中心的机构与设置密切相关,但各省级电视台在日常的新闻采制过程中,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并有许多共性可以归纳与总结。一、关于选题管理省级电视台新闻部门的管理工作,如同一般部门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新闻选题的管理是龙头,抓住这个龙头,以选题管理带动其它管理,纲举就目张了。新闻中心作为编辑、记者与上级宣传主管部门的“中介”,必然担负着把宣传精神化作实际报道的使命。根据一个时期的宣传要求,制定并管理好新闻选题,应当是新闻中心领导首当其冲的事情。首先是选题策划,由新闻中心出面组织一个以专家、学者为主,包括业界权威人士和权威通讯员在内的选题策划班子,围绕改革开放的大局、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定期进行选题策划,可以突破新闻中心内部长期闭门造车的局限,集思而广益。选题策划可由编辑部主任牵头,将策划会上众人的意见整理成选题;新闻中心领导则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调整、修改与补充。这种调整、修改与补充也是十分必要的,一则专家、学者的好点子未必都是完全符合宣传要求或电视特点的金点子,二则搞好电视新闻毕竟是自己的事而不是人家的事,精心的策划最终还要靠自己。除了一个时期的新闻策划外,每天的新闻策划也很重要,即每天一上班,由当天的值班主任(有的台叫新闻主编)或编辑部主任召集一个10来分钟的策划会,参加者有采访部主任、各栏目责任编辑等;会上主要决定:当天上提要的几条是什么片子,要抓的社会新闻或公众视线中的问题是什么,对昨天或前些天的新闻有否要作后续性反映的,等等。定下这些主要内容后,采访部主任和责任编辑即按此去布置采访和组稿。虽然每天这样策划很累,却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当天要急抓的内容,如若一大早不安排布置,就失去了时机,从而给当天晚上的屏幕留下缺憾。选题策划主要是策划配合中心工作的选题,这些选题通常是战役性报道的选题为主,样式上也体现为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类型为主。如果说这类选题的管理主要是重在策划的话,那么,对日常动态类新闻选题的管理则似乎是重在“管”字上了。一般来说,对必发的动态消息,如省里领导的重要活动,要讲究一次不漏,主要领导的活动不会天天有,但却一点也大意不得,一次也不能出问题,不能漏发。对于重大的动态活动,如小平逝世和香港回归这样的历史性事件,其选题策划主要体现在良好的计划性上,一个大活动,一共要报几次,每次突出什么重点与特色,在什么时间推出。另一方面,对可发可不发的动态消息,如某个行业的总结表彰会等,则应严而灵活。可发可不发的消息应尽量不发,这类新闻的比重大了,你的屏幕必然不好看。通常,这类新闻的选题是由分管口子的记者或记者组提供的,对这类选题不管、记者报什么选题就出去采制什么显然不行,那样会造成选题失控进而屏幕失控的局面。但管得太紧也有负作用,不利于充分调动编辑、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容易产生记者在家坐等、你布置什么我就拍什么的被动效应。一些记者常年跑一个行业,有些报不报吃不准的活动,还应尊重分管记者的意见,也许这一次报道的意思不大,但记者若不去参加,就失去了这个口子上下一次意思大的信息来源;再则,即使是意思不大、甚至不太好发的内容,有时也可鼓励记者找出好的角度,在一般化的选题里尽量做出好文章,从而煅练记者们总体上的新闻开采能力。这里,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的管理的方法就很有艺术了。好的选题确定后,可以编制成月度选题计划或某一个特定时期、某一个特定战役的选题计划。接着,关键就是对选题计划的贯彻落实了。选题再好,如果落实不当,最终不能变成屏幕上的精彩成果,计划就等于白定了。通常应防止两种情况,一是执行者没能透切了解所接受选题的要旨,把题目做偏了;二是选题没能“适销对路”,接受任务的记者对这一选题不感兴趣。后一种情况可能发生的更多一些。一般来说,哪个记者或记者组报的选题,就由这个记者或记者组来完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新闻真实性

浅谈新闻真实性 内容提要:新闻真实是新闻的本质性要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们的主观认识的产物,与人们认识过程中的种种因素有关。新闻的真实性的实现是非常困难的。克服影响新闻真实性实现的障碍,最大程度的实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闻;真实;事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既是新闻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新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新闻界一直把新闻的真实性当作一个理论问题来看待,理论研究的文章大量出现,而且已经基本趋于成熟。然而,在众多专家学者对新闻真实性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虚假新闻也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虚假新闻的大量出现并非由于新闻工作者不知道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而是因为他们在具体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忽视或者放弃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以致出现了当前新闻真实性理论研究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工作,理论层面的研究与新闻工作实践相脱节的现状。因此,新闻真实性的研究不能再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阐述的层面上,而应该转向关注理论研究如何指导实践,如何规范媒体工作等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上来。新闻界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一方面,在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中对学生进行新闻真实性教育,培养未来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和新闻专业精神;另一方面,在新闻媒体内部,建设和完善新闻工作制度,通过各种职业培训、奖惩的方式,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我们希望,有了学界与业界的共同努力,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和即将踏上这一工作岗位的学生,都能够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我国的新闻真实性问题可以得到更好地解决。 社会的不断发展,可以将众多问题表现出来,而“诚信”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词。无论是食品、药品需要用良心来生产,新闻报道也同样需要良心和诚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一旦失实,必定会给受众生活和社会带来大大小小的影响。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 (一)客观真实 所谓客观真实,就是客观世界确实存在过的事实。人类通过无穷尽时间和精力不断地探索真相,可以不断地接近客观真实。 客观报道就是客观真实的体现,而所谓“客观报道”,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它和报道它,切忌将对客观事物的观点和意见与其相混同。客观报道原则之所以能历经百余年,至今依然被世界新闻界所认同和遵循,除了它作为一种报道原则和报道形式的独特优势外,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那种新闻理念和职业精神。坚持客观报道原则就意味着,新闻媒介及新闻从业者要坚守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的责任,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向他们提供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真实情况的事实信息。 新闻真实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为,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首先,新闻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条件,在事实和新闻之间,是先有真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令 第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已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室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主任徐麟 2017年5月2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 第三条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第四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第二章许可 第五条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禁止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 前款所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传播平台服务。 第六条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

(二)主要负责人、总编辑是中国公民; (三)有与服务相适应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内容审核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 (四)有健全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制度; (五)有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可控的技术保障措施; (六)有与服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和资金。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的,应当是新闻单位(含其控股的单位)或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 符合条件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另行制定。 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还应当依法向电信主管部门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或备案手续。 第七条任何组织不得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与境内外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企业进行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合作,应当报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八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的采编业务和经营业务应当分开,非公有资本不得介入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业务。 第九条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申请主体为中

电视台新闻管理调研报告

电视台新闻管理调研报告 县级电视台作为基层的主流媒体,肩负着舆论导向和舆论监视的职能。就县级台如何提高新闻栏目质量,近半年来,我台通过积极探索,获得了初步成绩,现就我台在新闻栏目管理及质量上存在的主要问习题,探索性的作法及获得的初步成效反映于后。 一、原自办新闻节目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 我台自办新闻节目,近些年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节目质量总体不断上升,但与周边区(市)县先进台相比,质量仍不理想,究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内部管理方面 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是造成自办节目质量低的主要因素。 一是没有完善的个人绩效考查办法。由于考核体制的不合理,部门内部存在严重的吃“大锅饭”现象,个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实绩对工资收入没有太大的影响,工作成绩突出的与一般的仅有几十元的差距。 二是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从内部看,同样的岗位,同样的工作,正式人员月工资为1300元/月左右,而招聘人员却只有900元/月,有的甚至更低。招聘人员大部分是业务骨干,由于同样的付出,得不到同样的回报,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一但有了其它更好的选择,他们就会离开。从外环境看,成都各频道的新闻从业人员月收入大都在三、四千元以上,而我台新闻从业人员月收入还不及他们的一

半,对于这样大的反差,难以留住优秀人才。近几年,我台已有几名骨干被省市台“抢”走,就是很好的证明。 三是部门负责人难以行使管理权。由于管理体制的束缚,责、权的不平衡,部门负责人的管理权限很弱,对内部员工管理较为困难。有的员工不服从部门负责人的工作安排,部门负责人也迫不得已,一来没有扣罚工资的权利,二来更不可能让员工离开本部门。 (二)在节目表现方面 自办节目在开拓创新上规定不多是造成节目质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是新闻内容和表现形式陈旧。每组新闻除了会议报导、领导活动的消息外,其它类的新闻很少。节目的播报方式单一,节目的编串生硬,主持人没有说新闻的感觉,新闻编排也没有体现编辑思想。 二是充分体现“三贴近”的民生新闻太少。由于对每组新闻中的民生新闻数量没有硬性手册,记者很少去采访民生新闻。虽然也开通了,但因为节目中就很少有反映老百姓的事,群众有线索也不想打来,即便个别群众打来,而我们的记者却借故没有去,有的去采访了稿件又没有播出来,久而久之,我们的热线成了冷线。 三是主持风格较为呆板。主持人不注意去理解新闻内容,往往是一个语调读完一组新闻,既没有个性化体现,更没有语透荧屏的感觉。久了,观众当然不愿看,也不想看我们的节目了。 二、对创新改革管理新闻栏目的几点做法 要真正提高办台水平,就要在新闻栏目的定位和管理上,进行大

新闻摄影自考名词解释

1、摆拍:在进行拍摄时,通过人为的方式,对被拍摄对象进行组织和调整,在画面中建立一种秩序,以达到拍摄者预期拍摄效果的拍摄手段,是摄影记者根据自己的设想,对现实生活和被拍摄对象进行的干涉和摆布。 2、数码伴侣:又称数码相机伴侣,大量储存数码相片的小型微型硬盘,具有数码相机存储卡的读卡和传输功能,以读卡兼容性广、传输速度快、有LCD现实传输过程功能为佳。 3、新闻特写照片:对重大新闻事件中的典型事物或人物进行“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或从富有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拍摄的画面,或在司空见惯的场景中拍摄出不寻常的、有趣的、有人情味的照片。 4、帕帕拉齐:源于意大利语,指一种能够发出蚊子一样嗡嗡声的讨厌虫子。20世纪60年代以后,专指那些以拍摄明星隐私照片为职业的黄色小报记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狗仔队。 5、Photo Mechanic:擅长快速处理大量图片,为报纸、杂志媒体所常用。它的1:1双图比较功能可供细致地对比挑选图片,该功能是Photoshop所不具备的。 6、电视新闻评论:一种电视新闻体裁,直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论,反映电视台或者记者、主持人的观点、主张,是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 7、“直接电影”:代表人物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怀斯曼。要求创作者不应影响被拍摄者,而是以观察者角度记录,将对被拍者影响降到最低,由观众自己得出结论。 8、图画时报:图画时报原名《时报--图画周刊》,由报刊学者戈公振于1920年创立,是我国首个报纸摄影附刊。《图画时报》是我国报纸摄影附刊出版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1924年正名为《图画时报》。 9、视觉暂留原理:人眼在观察物体时,物体的形象会在视网膜上停留短暂瞬间。这一原理实现了动态新闻摄影。 10、电视新闻“第一时空”与第一现场: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和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构成了新闻的“第一时空”,而此时此地的新闻现场,被成为“第一现场”。 11、16毫米摄影机:世界早期的电影摄影机,携带轻便,便于现场采访拍摄。促使摄影机向小型化发展,方便了新闻纪录片的制作。 12、快门优先曝光:自动曝光的一种模式,拍摄者手动选择快门速度,相机自动选择光圈。 13、眼神光:人物眼睛的高光点,明亮细小的眼神光表现愉快,范围大的眼神光显得柔和,没有眼神光则死气沉沉。 14、“新闻五要素”:5W分别为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点Where、什么事情What、什么人Who、为什么Why。

浅谈新闻摄影的社会作用

浅谈新闻摄影的社会作用 王迪08广电200840112052 摘要: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片在宣传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对摄影图片的需求越来越大,摄影图片的社会作用越发明显,我们的摄影记者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拍摄出更有价值的新闻图片,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作用。本文即从新闻摄影的社会作用和摄影记者能力要求两方面做出阐释。 关键字:新闻摄影社会作用记者能力 正文: 一、新闻摄影是一种新闻报道的手段,实际上它是以可视形象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样式。关于新闻摄影的概念,盛希贵在《新闻摄影教程》(第二版)中给“新闻摄影”所下的定义比较清晰:“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第二章新闻摄影的定义) 新闻照片是一种对新闻事实的视觉报告,具有极强的视觉优势,和一种确凿在场的见证性。 新闻摄影图片可以从侧面印证新闻的可信度,证明历史和远方的事物的确凿性。语言文字往往在实证作用方面不如图片。基于这点特征,新闻摄影具有以下几种社会功能。 二、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 作为大众媒介上的一种常用表现手段,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其实可以看做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体现和延伸。 具体来说,新闻摄影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几种社会功能。 (一)、作为一种新闻形式,新闻摄影具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这是新闻摄影最主要的功能,也是其存在的主要依据。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业中“最机敏、最敏捷的视觉神经”,也是“交流各种信息最通俗、最迅速、最直观的工具之一”。 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的区别之处在于其直观形象性,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与文字报道结合,增加可信度。如汶川地中中拍摄的新闻图片,直观的将灾区的情况传播给受众,比文字描述更具感染力。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摘要: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新闻传播的功能是通过新闻事实去把握世界及人类生活的本质,所以,新闻写作必须客观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信守的基本原则。真实性是新闻最本质的规定性,它是新闻独特力量和高贵品质的主要源泉,体现着新闻的基本特征、性质和要求。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虚假;竞争;维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新闻事业得以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也造成巨大冲击。在此种情形下,新闻从业者面临着严峻考验,有些采编人员经不起社会的种种诱惑,背弃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使假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不仅误导读者,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更使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蒙羞。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新闻真实性内容 新闻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其含义有三:第一,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第二,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至少要做到“一般真实”,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移花接木”、不“张冠李戴”、不“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二、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一)新闻真实的重要性。第一,新闻报道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地反映这种客观性。正因为新闻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使其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而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将无从谈起。第三,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而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在公众心目中,对媒体至少有这样的信念:一般来说,媒体报道的是事实,因此用不着核实就可以直接相信。假如读者怀疑或者必须怀疑每一篇报道的真实性,以致每一篇报道都需要核实才能相信,那么,整个新闻传播业势必土崩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2005年9月25日联合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满足公众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的需求,爱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爱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健康、有序进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新闻信息,是指时政类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包括通过互联网登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和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 第三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爱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国家鼓舞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传播有益于提升民族素养、推动经济进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健康、文明的新闻信息。 第四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管全国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监督治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监督治理工作。 第二章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设置 第五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分为以下三类: (一)新闻单位设置的登载超出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二)非新闻单位设置的转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三)新闻单位设置的登载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按照《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和有关行政法规,设置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审批。 设置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备案。 第六条新闻单位与非新闻单位合作设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新闻单位拥有的股权不低于51%的,视为新闻单位设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新闻单位拥有的股权低于51%的,视为非新闻单位设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第七条设置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健全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治理规章制度; (二)有5名以上在新闻单位从事新闻工作3年以上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 (三)有必要的场所、设备和资金,资金来源应当合法。 能够申请设置前款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机构,应当是中央新闻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直属新闻单位。 审批设置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除应当按照本条规定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行业进展的总量、结构、布局的要求。 第八条设置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除应当具备本规定第七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三)项规定条件外,还应当有10名以上专职新闻编辑人员;其中,在新闻单位从事新闻工作3年以上的新闻编辑人员许多于5名。

浅谈县级电视台的服务性新闻

浅谈县级电视台的服务性新闻 发表时间:2011-05-09T09:36:52.44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3月上作者:岳亚杰 [导读] 随着电视栏目化的发展,新闻已经逐步渗透于各类电视节目中。 岳亚杰 (商水县电视台河南周口 466100)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000-01 随着电视栏目化的发展,新闻已经逐步渗透于各类电视节目中。电视新闻也由此从“播”新闻向“说”新闻演变,进入“平民时代”。老百姓成了新闻的主角,电视新闻也越来越有人情味,电视新闻的服务性逐渐回归并被重视被凸显,演化出多样的表现形式。 服务性新闻,有关教科书上又称作服务性报道,或实用性报道。它是一种为社会公共事务或人们工作、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非商务活动问题无偿提供信息的新闻。其特点是针对性强,切实可用,无偿服务。服务性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讲,传播新闻信息本身就是为受众提供基本的服务;从狭义讲,是指一种特殊的新闻品种,即专门的服务性新闻。相对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来说,服务性新闻更注重发掘它为社会各界的沟通、为受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尤其是衣食住行提供帮助等方面的价值,成为受众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服务性新闻具有生活气息浓郁、服务性强的特点,其内容和形式往往也不同于一般硬新闻的操作,写作方式则要求软一些再软一些,报道内容也要与日常生活近一些、再近一些。 服务性新闻是新闻的改版,它体现了新闻从远离到亲近,从“灌输”到“互动”的理念,在播报方式上也尽显“生活特色”。你可以注意到,服务性电视节目的播出形式往往有所创新,少有双人播报,多为单人播报,而且主持人的语言接近口语,语速较快,还时常引用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顺口溜、歇后语,并辅以手势等体态语,注重与受众的交流。作为县级电视台服务性新闻节目人文关怀更具平民性,不仅体现在对百姓的物质生活、生活质量上的服务意识上,还体现在节目内容的实用上。 央视体育频道《早安中国》第一时间汇总播出全国有关“体彩”、“足彩”等方面的开奖信息,就是为了满足广大“彩民”的需要,贴近他们关心、急需、感兴趣的内容。更准确的说,是贴近了他们的利益。因此重视报道的接近性,加大了报道题材的广泛性。关注人们身边发生或与本人相关的事情,才最能够吸引受众。地方电视台的栏目在内容选择上就要更重视电视媒体的服务功能,大到市民百姓关注的政策法规、春季造林、夏季缺水短电、秋季粮食收购等问题,小到失物招领、寻人问讯等生活琐事。 因此,节目的内容也就愈能贴近社会生活,就愈受到观众的好评。探讨服务性电视新闻这个节目新样式的发展前景,有利于我们提高电视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具有实践意义。服务性电视新闻节目不应是“问事处”,更不是“布告牌”,而应该是具有自身风格、贴近生活与观众的综合信息杂志。这类节目将多种内容融为一体,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衬托,具有传播信息、指导生活、陶冶情趣的功能。它应是千家万户的生活顾问,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声画兼备的“百科全书”。 县级电视台与其它三级电视台相比,虽然存在规模小、覆盖面窄、综合实力弱等先天性的不足,但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宣传单位,其主要优势正是在于其区域化、地方性的特点。县级电视台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住脚,节目的贴近性、平民化,传播的人际化趋向无疑是它们的生命线,也是一条贯穿县级台栏目创作始终的思想线。由于民族、信仰、生活方式、语言习惯等固有的地域特点,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时,往往会在一种潜意识的支配下,去选择自己熟悉,并且有亲切感的节目。县级电视台要为它的受众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要最大限度挖掘和采播富有地方特色的新闻,多做一些本地区受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从社会需要和老百姓要求解决问题的结合点入手采编新闻。再者,县级电视台主要服务的观众群是农民,就要在农民节目的贴近性和服务性上下工夫。因为中央、省、市台的农业节目往往大而全,而只有县级台才有这样真切地了解和服务于他们生活的优势。首先,针对农民文化层次普遍偏低的现状,要尽可能地将科技术语换成通俗的语言,使观众能听明白,能接受。在内容方面,主持人要走出演播室,亲临现场了解农民切切实实的需要。在节目制作上,要多用长镜头和同期声,增强新闻的可视性与贴近性。要改革话语叙述方式,采用农民的视角,让农民自己讲话,讲自己的话。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县级台既要充当好“喉舌”的作用,又要在“夹缝”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县级台就需要加强自办电视节目的创新性和服务性。从受众收视收听心理看,人们更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对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更感兴趣。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从获取信息的角度,还是参与节目的角度,地方台永远的服务对象就是当地的群众,他们是我们的目标受众群体,只要节目定位准确,结构合理,提供人们需要的信息,关注群众的喜怒哀乐,那么就会抓住受众,赢得市场空间。总之,作为县级电视台要为广大观众提供细致周全的服务,使服务直接到达有效受众,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从而扩大电视台对观众的吸引力、影响力。

浅论电视台的新闻管理电影论文

浅论电视台的新闻管理电影论文

电视台的管理工作,相对于报社和广播电台,历史较短,薄弱环节较多,管理经验亦正在积累的过程之中。加强这一领域的理论性探讨和研究,有助于促进电视台管理工作这一新兴领域诸研究课题的进一步展开。本文作者主要从省级电视台新闻管理的角度,对省级电视台的新闻运作作些详细的探索。 虽然省级电视台的新闻管理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与各台新闻部或新闻中心的机构与设置密切相关,但各省级电视台在日常的新闻采制过程中,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并有许多共性可以归纳与总结。 一、关于选题管理 省级电视台新闻部门的管理工作,如同一般部门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新闻选题的管理是龙头,抓住这个龙头,以选题管理带动其它管理,纲举就目张了。新闻中心作为编辑、记者与上级宣传主管部门的“中介”,必然担负着把宣传精神化作实际报道的使命。根据一个时期的宣传要

求,制定并管理好新闻选题,应当是新闻中心领导首当其冲的事情。首先是选题策划,由新闻中心出面组织一个以专家、学者为主,包括业界权威人士和权威通讯员在内的选题策划班子,围绕改革开放的大局、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定期进行选题策划,可以突破新闻中心内部长期闭门造车的局限,集思而广益。选题策划可由编辑部主任牵头,将策划会上众人的意见整理成选题;新闻中心领导则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调整、修改与补充。这种调整、修改与补充也是十分必要的,一则专家、学者的好点子未必都是完全符合宣传要求或电视特点的金点子,二则搞好电视新闻毕竟是自己的事而不是人家的事,精心的策划最终还要靠自己。 除了一个时期的新闻策划外,每天的新闻策划也很重要,即每天一上班,由当天的值班主任(有的台叫新闻主编)或编辑部主任召集一个10来分钟的策划会,参加者有采访部主任、各栏目责任编辑等;会上主要决定:当天上提要的几条是什么片子,要抓的社会新闻或公众视线中的问题是什么,对昨天或前些天的新闻有否要作

新闻摄影期末考试题

●新闻摄影的三大特征: ●、新闻性。新闻价值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取向。要做到:重视重大题材;多拍独家新闻;敢于攻难度大的题材;注重时效性。 ●、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基本要求:①所拍摄的是真人真事;也就是说应做到事实真实。②所拍摄的人物、事物、瞬间形象都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够反映基本面貌和特点,也就是说应做到总体的真实。防止“用真实的材料写出失实的报道”。③应尽可能抓取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自然流露出的典型瞬间形象,从而保证新闻形象的自然和真实。④文字说明应准确而真实,不能含糊,更不能随意编造。不能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形象性。新闻摄影形象性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指新闻照片要用形象说话。主要特点是表现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要有形象冲击力——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震憾人心的效果。 ●“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的发起人: 基斯·谢勒、布拉姆·威斯曼、本范·米伦登克。 ●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是比鸥鸟、史特尔茨纳的《汉堡大火废墟》 ●为什么要用镜头来拍摄而不直接利用针孔成像的原理直接记录景物影像呢 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摄影感光需要一定量的光线.针孔的大小,直接影响通光量的多少.要想获得能满足摄影曝光需要的光线,针孔就得大,而针孔大时,所成的影像就会变虚,从而无法获得景物的清晰影像;可针孔小时,又无法获得充足光线.这是无法解决的一个矛盾.只有用镜头才可以有效控制. 第二,照相机镜头利用了光的折射的原理,把镜头制成具有凸透镜效果的能够聚光的光学透镜,通过聚光,从而获取摄影感光所需要的光线的量.也就是说,高级相机的镜头可会聚光线,控制纳光量,改善成像质量. 第三,照相机镜头能使得景物影像汇聚于焦点平面,形成清晰影像. 所以,镜头代替了针孔成像. ●图片新闻,是以照片为主辅之以以简明的文字说明来报道最新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摄影体裁。(图片新闻的特点是简洁、率直,其文字说明的写作简短、直接、具体。)图片新闻的特点首先是具有新闻时效、新闻价值、形象性,其次,视觉冲击力强和时效性要求特别强。突发性事件与预期时间这类事件性新闻最适合用图片新闻这一体裁来报

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摘要】“报纸进入了读图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受众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数码技术的发展。新闻图片不仅仅具有美化版面的作用,而且是同行业进行争夺受众的一种手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摄影记者在进行新闻图片的拍摄,编辑在选择、编辑新闻图片等方面更应用心去做。如何确保新闻图片的真实性,确保真实性与新闻性并存,确保真实性与美感性并存,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考验。 【关键词】新闻图片;新闻真实;图片造假;职业道德 现代数码技术的发展有其优势,正是基于这样的优势,为我们编辑修改照片提供了方便。但是,对于新闻摄影记者和编辑人员来说,如果运用的不恰当则会造成及其恶劣的新闻图片造假事件。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新闻图片。新闻图片的定义有很多,在此来看两个比较权威的新闻照片定义。 (1)摄影家胡柏洲在1936年提出了最早的新闻照片的定义:“凡时事性质的照片,或与时事有关的一切照片,刊登于日报或杂志上者,是为新闻图片。” (2)1993年5月出版的《新闻学大辞典》说:“新闻照片,又称新闻图片,是新闻摄影的物质形式。其要求是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有新闻价值,并有鲜明的视觉形象。”[1] 我们仔细看一下这两个定义,便不难发现,它们有着鲜明的共性,第一必须是事实,其次必须具有新闻性,再次要有形象。那么我们稍微细化解释一下就是具有新闻特有的真实性、新闻性和审美性。 当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出现问题时,症结的根源往往存在于此。不是为了让新闻图片具有新闻性而去虚构一个完全不存在的新闻事件的新闻照片,就是为了让原始新闻照片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而去刻意进行后期的加工制作、移花接木。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都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因为无论对于传者还是受众,新闻图片不仅仅是美化版面的一种手段、作为文章的附庸,更是担负起传递信息、传播观点的功能。而违背了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则是对传者和受众的一种亵渎。 真实性是新闻照片区别于其他照片的根本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照片的生命,同时也是新闻照片的价值和力量所在。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照片形象必须真实;第二,所附文字说明必须真实;第三新闻照片还应做到本质真实。前两点不必赘述,关于第三点则是对编辑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图片编辑,应该具有宏观意识,把握照片题材、内容的典型性,不要以偏概全,以偶然事件来代替一般事件。

论新闻的真实性

论新闻的真实性 摘要:对于媒体而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没有了真实,新闻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本文主要概括新闻真实性的含义、新闻真实性的意义以及探讨如何从法律、新闻工作者和受众方面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假新闻,舆论,道德约束 在现代社会,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其功能主要是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传播知识,人们会借以新闻这个途径了解世界,从而被新闻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被改造思想观念。一旦新闻媒体传播不真实的新闻,受众则会不知情的接受假消息,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社会轰动。因此,新闻媒体发布和传播的信息必须真实的可信的。 一、新闻真实性的含义 马克思认为,新闻报道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意指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写新闻,不能弄虚作假,伪造假新闻。 那么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究竟是什么?新闻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要经得起核对。这六个要素是新闻报道中或不可缺的部分,而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则从这六要素中体现。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是以真实的事实为基础做文章的。新闻工作者就应该摆出事实,揭露真相,而不是捏造虚假事实,报道假新闻。 现如今有些新闻是为了制造舆论轰动而撰写假新闻。譬如前段时间各大报纸都发表了温州乞丐获700万拆迁补偿的新闻,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但经一些有心的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这是一则假新闻,严重与事实不符。这种捏造事实的假新闻在客观现实面前很容易暴露真面目。因此,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检验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的唯一标准。 新闻媒体本应该以报道客观事实为基础的行业。但是在我国,新闻失实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我国新闻媒体总喜欢把道听途说的事件或者是没有查清真相的事件报道出来。这是一种误导公众、混淆视听的不法行为。然而,新闻媒体之所以报道这些虚假新闻,就是为了吸引受众目光,制造舆论话题,以扩大新闻媒体的知名度。一些不道德的新闻工作者把新闻当做一种牟利的手段,随意肆写假新闻,把新闻商业化低俗化。当然也不排除是新闻工作者采访不够深入、知识水平不高的问题。

服务新闻、解释性新闻、精确新闻

服务性新闻服务性新闻,也称服务性报道,或者实用性报道。它是一种为社会公共事务或人们工作,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非商务活动无偿提供信息的新闻。其特点是针对性强,切实可用,无偿服务。服务性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讲,传播新闻信息本身就是为读者提供基本的服务;从狭义讲,是指一种特殊的新闻品种。即专门的服务性新闻。1917年普利策新闻奖刚创立时候,只有两项奖励,即为“公共服务成绩优异奖”和“新闻奖”,后来增至14项,“优质公共服务奖”仍居首位。可见对服务性报道的重视。采写服务性新闻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即时效性,针对性,实用性,预见性四个特征。 解释性新闻在美国新闻界,对解释性新闻所下的定义可谓形形色色。例如:美国《底特律新闻》社论作家杰克?海敦认为,解释性新闻“是一种作解释或者作分析的报道”,“是一种加背景给新闻揭示更深意义的报道”。而卡尔?林兹特诺姆教授则认为,解释性新闻“就是在报道新闻事件中补充新的事实,……使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更加明白易懂”的报道。概括起来,在美国新闻界看来,所谓解释性新闻,是那种运用大量背景材料来分析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或影响,揭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新闻报道,是一种背景性新闻。与其他新闻样式相比,解释性新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从报道重点看,解释性新闻以报道“为什么”(WHY)这一新闻要素为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重点是解释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这是解释性新闻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它与一般新闻报道(特别是纯新闻)的主要区别。一般消息(主要是纯新闻)以报道“何事”为重点,主要任务是讲清发生了什么事,而解释性新闻的报道重点则在于交代“何因”,讲清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来龙去脉,帮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第二,解释性新闻属于新闻报道而不是评论文章。它用事实说话,通过提供背景性事实材料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说明和解释。解释性新闻既然要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就必然蕴涵有记者的观点和看法。但这种观点和看法不是以记者直接发表议论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记者提供的背景性事实材料和引用相关人士对此事件的评述来加以表现的(西方新闻界认为,引用他人之言对事件进行评论,仍然属于报道新闻事实,并没有违背新闻报道以事实说话的原则)。因此,解释性新闻虽然带有比较明显的倾向性,包含有较多的解释性成分,但它与新闻评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其写作特点而言,它仍然属于新闻报道,遵循的仍然是以事实说话的报道原则。 精确新闻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其特点是用精确的数据、概念来分析新闻事件,尽可能避免主观的、人为的错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令人信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