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一、选择题

A型题

1.列哪项不是肝素的禁忌证?

A.肝功能不全

B.肾功能不全 C严重高血压 D.消化性溃疡 E.急性心梗

2.有关肝素的药理作用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灭活凝血因子Ⅱa、Ⅶa、Ⅸa、Xa

B.直接与凝血酶结合,抑制其活性

C.抑制凝血因子的生物合成

D.拮抗vitK

E.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3.下列有关肝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口服易吸收

B.带有大量阴电荷

C.60%集中于血管内皮

D.大部分经单核-巨噬细胞吞噬

E. 极少以原形从尿排出

4.华法林可用于:

A.氨甲苯酸过量所致血栓

B.心脏换瓣术后

C.输血时防止血液凝固

D.急性脑血栓的抢救

E.D I C早期

5.关于肝素的临床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急性心肌梗死

B.D I C晚期

C.血液透析

D.深静脉血栓

E.心血管手术

6.双香豆素抗凝作用机制是:

A.激活和强化抗激酶

B.维生素K拮抗剂

C.激活纤溶酶原

D.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 E抑制TXA2的合成

7.下列哪一项不是VitK的适应证:

A.阻塞性黄疽所致出血

B.胆瘘所致出血

C.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D.新生儿出血

E.水蛭素应用过量

8.用药前3个月内可引起骨髓抑制的抗血小板药为:

A.阿司匹林

B.丙基硫氧嘧啶C噻氯匹啶 D.双嘧达莫 E.阿昔单抗

9.下列有关抗血小板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的剂量越小,抗血小板作用越强

B.噻氯匹啶可与纤维蛋白原竞争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发挥抗血小板作用C噻氯匹啶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诱发消化性溃疡及消化性道出血

D.可用于预防急性心肌再梗死

E.应用阿司匹林的前三个月经常查血象

10.有关纤维蛋白溶解药,下列叙述错误的:

A.最严重不良反应均为出血

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对血栓具有选择性C尿激酶无抗原性 D.尿激酶的出血发生率小于链激酶

E.对形成已久的血栓难以发挥作用

11.治疗慢性失血(如内痔出血)所致的贫血应选用:

A.枸橼酸铁胺

B.硫酸亚铁C叶酸 D.维生素B12 E.甲酰四氢叶酸钙

12.华法林引起的出血宜选用:

A.去甲肾上腺素

B.维生素K

C.氨甲苯酸

D.对氯苯甲酸E维生素C

13.关于华法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和速尿合用作用增强

B.和阿司匹林合用作用增强

C和广谱抗生素合用作用增强 D.和西咪替丁合用作用增强

E和巴比妥类合用作用增强

14.噻氯匹啶作用机制:

A.抑制环氧酶

B.抑制腺苷摄取

C.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D.干扰GPⅡb/Ⅲ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

E.激活纤溶酶原

15.阿昔单抗的作用机制:

A.络合血液中的Ca2+

B.拮抗维生素K

C.激活纤溶酶原

D.阻断GPⅡb/Ⅲa受体

E.激活和强化抗激血酶Ⅲ

16.梗阻性黄疽引起的出血宜选用:

A.氨甲苯酸

B.去甲肾上腺素 C维生素K D.链激酶E纤维蛋白原

17.尿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宜选用:

A.维生素K

B.垂体后叶素 C鱼精蛋白D.PAMBA E.维生素B12

18.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经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

B.吸收需要内因子的协助

C.参与嘌呤的从头合成

D.促进氨基酸之间的转换

E.妊娠妇女需要量增加

19.下列有关右旋糖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抑制红细胞聚集

B.具有渗透性利尿作用

C.可改善微循环

D.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E.抑制血小板聚集

20.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为预防出血应补充:

A.铁剂

B.叶酸

C.VitB12

D.VitK

E.VitC

21.促进铁的吸收因素有:

A.磷酸盐

B.碳酸盐

C.四环素

D.VitC

E.抗酸药

22.影响Vit B12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A.浓茶

B.内因子缺乏 C碳酸氢盐 D四环素合用 E胰酶

23.外伤失血病人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合并少尿时应首先选用: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中分子右旋糖酐 C高分子右旋糖酐

D.呋噻咪

E.氢氯噻嗪

24.有关维生素B12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叶酸的作用无影响

B.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导致其缺乏

C.萎缩性胃炎患者引起恶性贫血时应口服维生素B12

D.缺乏时,可影响正常神经髓鞘脂质合成

E.体内具有辅酶活性的形式为氰钴胺和羟钴胺

25.有关红细胞生成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肾脏近曲小管管周间质细胞合成

B.与红系干细胞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C.刺激红系干细胞增生和成熟

D.促使网织红细胞从骨髓释出

E.贫血时,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

26.下列有关噻氯匹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扰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

B.与血小板膜膜GPⅡb/Ⅲa受体结合,阻断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

C.骨髓抑制常发生在用药3个月之后

D.主要不良反应为诱发消化性溃疡

E.口服后2小时即可发挥作用

27.肝素不具有以下何种作用:

A.降脂作用

B.抗炎作用

C.抗血管内膜增生作用

D.抗凝作用

E.溶栓作用

28.防治静脉血栓的口服药物是:

A.尿激酶

B.链激酶

C.华法林

D.低分子肝素

E.草酸钾

29.应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口服l周,血中网织红细胞即可上升

B.2—4周后,血红蛋白明显增加

C.血红蛋白达正常值约需1—3个月

D.血红蛋白正常后,应继续服用2—3个月

E.肌内注射吸收率高于口服吸收率

30.铁离子在血浆中的载体是:

A.铁蛋白 B去铁铁蛋白 C血红蛋白 D球蛋白 E.转铁蛋白

31.华法林与下列何药合用应加大剂量?

A.阿司匹林

B.四环素C苯巴比妥 D.吲哚美辛 E.双嘧达莫

32.下列哪种疾病不是抗凝药的禁忌证?

A.消化性溃疡

B.活动性出血

C.严重高血压

D.冠脉急性闭塞

E.有近期手术史者

33.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为:

A.叶酸

B.二氢叶酸

C.四氢叶酸

D.5—甲基四氢叶酸

E.5,10—甲烯四氢叶酸

34.氨甲环酸的作用机制为

A.激活纤溶酶原

B.抗血小板聚集

C.竞争性对抗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D.灭活凝血酶

E.激活凝血酶

35.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持续时间最短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双嘧达莫

C.前列环素

D.噻氯匹啶

E.阿昔单抗

36.肝素体内抗凝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为:

A.口服 B肌内注射 C.皮下注射 D.静脉注射 E.舌下含服

37.下列哪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仍有抗凝作用?

A.肝素

B.水蛭素

C.华法林

D.醋硝香豆素

E.阿司匹林

38.有关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B.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

C.调节血脂

D.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

E.阻止白细胞的贴壁

39.口服铁剂最常见不良反应是:

A.高血压

B.出血反应

C.胃肠道刺激

D.过敏反应

E.嗜睡

40.链激酶引起的出血宜选用:

A.VitK

B.氨甲苯酸

C.去甲肾上腺素

D.VitC

E.VitB12

B型题

A.氨甲环酸

B.低分子肝素C尿激酶 D.低分子右旋糖酑

41.可促进t-P A的释放,具有一定抗栓作用:

42.可防止肾上腺手术时出血过多:

43.可预防休克后期弥散性血管内出血:

A.肝素

B.华法林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

44.具有体外抗凝作用:

45.具有体内抗凝作用:

46.可防止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A.噻氯匹啶

B.双嘧达莫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47.能够抑制环氧酶,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48.能够抑制磷酸二酯酶,防止血栓形成

A.鱼精蛋白B维生素K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49.低分子肝素应用过量所致出血可用的解救药物:

50.阿尼普酶应用过量所致出血可用的解救药物:

A.肝素

B.VitK

C.叶酸

D.右旋糖酐

E.FeS04

51.预防新生儿出血宜选用:

52.血液透析宜选用:

53.缺铁性贫血宜选用:

54.巨幼红细胞贫血宜选用:

55.失血性休克易选用:

X型题

56.什么情况下可使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增强?

A.慢性腹泻

B.同时服用西咪替丁

C.同时服用苯妥英钠

D.口服避孕药

E.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57.下列关于低分子肝素描述正确的是:

A.与血小板因子IV亲合力低

B.t l/2比肝素长2—4倍

C.使骨骼Ca2+丢失比肝素重

D.可促进t—P A的释放

E.抗凝作用不用监测A PTT

58.关于尿激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抗原性

B.过量可引起出血

C.对纤维蛋白的作用选择性高

D.血栓形成不超过6小时效果佳

E.过敏反应较链激酶多见

58.和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有哪些特点?

A.抗凝活性强

B.出血发生率小 C较少诱导血小板减少 D.半衰期短

E.抗血栓作用强

59.有关华法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B灭活凝血因子ⅡA、ⅧA、ⅨA、X A C起效慢,作用时间长 D.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E.口服易吸收

60.维生素B12的适应证包括:

A.缺铁性贫血

B.神经炎

C.恶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61.关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抗原性

B.对血栓部位有一定选择性

C.首次剂量加大

D.早期溶栓效果好

E.剂量过大也可引起出血

62.治疗恶性贫血宜选用:

A.铁剂

B.叶酸 C维生素B12 D.EPO E.以上都正确

63.右旋糖酐药理作用包括:

A.增加血容量

B.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

C.抑制凝血因子

D.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E.渗透性利尿作用

64.有关肝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抗凝作用起效快

B.低浓度可发挥强大抗凝作用

C.分子量越小,抗凝作用越强

D.具有抗炎作用

E.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65.叶酸缺乏的表现有:

A.舌炎

B.腹泻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E.全血细胞减少

66.关于铁剂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口服铁应选用二价铁

B.血红素铁吸收完全

C.抗酸药可抑制铁吸收

D.常用给药途经是肌肉注射

E.右旋糖酐铁注射应用

二、名词解释

1.抗凝血药

2.溶栓药

三、填空题

1.肝素过量常见不良反应是,应用解救。

2.目前应用的纤溶药主要缺点是,过量可诱发。

3.维生素B12的吸收需要和结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

4.阿昔单抗的抗血小板作用机制是。

四、问答题

1.简述低分子量肝素与肝素相比具有的特点。

2.简述常用的抗血小板药及其作用机制。

3.简述口服铁剂应注意问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E

2.D

3.A

4.B

5.B

6.B

7.E

8.C

9.D 10.D 11.B 12.B 13.E 14.D 15.D 16.C 17.D 18.B 19.D 20.D 21.D 22.B 23.B 24.D 25.E 26.A 27.D 28.C 29.E 30.E31.C 32.E 33.D 34.C 35.C 36.D 37.D 38.C 39.C 40.B 41.B 42.A 43.B 44.C 45.C 46.D 47.B 48.A 49.C 50.B 51.A 52.E 53.C 54.D 55.ABE 56.BDE 57.BD 58.BCE 59.CDE 60.BCE 61.BDE 62.BC 63.ABCE 64.ABDE 65.ABD 66.ABCE

二、名词解释

1.凝血药:一类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溶栓药:能使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而促进纤溶的药物。

三、填空题

1.自发性出血鱼精蛋白

2.纤维蛋白选择性低出血

3.内因子巨幼红细胞贫血恶性贫血

4.抑制GPⅡb/Ⅲa受体

四、问答题

1.答:①低分子量肝素的25%~50%分子所含糖单位小于18;②抗因子Xa活性强;

③量效关系好,与血浆蛋白、血小板因子IV亲和力低:④较少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主要经肾排泻,半衰期长;⑤较少与PF4结合,较少诱导血小板减少;⑥可促进t-PA释放,有助于血栓溶解;⑦使骨骼Ca2+丢失比肝素轻。

2.答:①阿司匹林,抑制环氧酶,使血栓素A2合成减少。②噻氯匹啶,干扰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③双嘧达莫,抑制磷酸二酯酶,抑制腺苷摄取,从而使血小板内cAMP升高。④前列环素,激活腺苷环化酶使cAMP浓度升高,同时扩张血管。③阿昔单抗,阻断GPⅡb/Ⅲa受体。

3.答:①首选二价铁盐。②胃酸、维生素C、果糖、半胱氨酸等促进吸收。③四环素、抗酸药、高磷等抑制其吸收。④待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需减半量继续服药2~3月。

⑧饭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刺激症状。⑧误服急性中毒以磷酸盐、碳酸盐洗胃,并且用去铁胺解救。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第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一、选择题 【A1型题】 1.铁剂可用于治疗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下列关于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常与维生素C配伍以促进铁的吸收 B.服用铁剂时忌喝茶 C.禁与四环素类药物同服 D.可与碳酸氢钠同服以促进铁剂的吸 E.口服铁剂宜饭后服用 3.下列关于维生素K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凝血酶原的形成 B.用于阻塞性黄疸的治疗 C.用于水杨酸类药物所引起的出血 D.致严重肝硬化性出血 E.新生儿出血 4.维生素K没有下列哪项不良反应 A.快速静脉注射维生素K时可致血压下降 B.诱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C.诱发新生儿黄疸 D.诱发溶血性贫血 E.大剂量可导致血栓形成 5.维生素K的拮抗剂是 A.肝素 B.枸橼酸钠 C.双香豆素 D.链激酶 E.尿激酶 6.肝素不可用于 A.输血抗凝 B.脑血管栓塞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 D.产后出血 E.急性心肌梗死 7.肝素过量所导致自发性出血可选用何药治疗 A.维生素K B.安络血 C.鱼精蛋白 D.止血敏 E.止血芳酸 E.两者作用互相拮抗 8.下列关于氨甲苯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止血药,此药用量大,排泄快 B.对于不是由于纤溶酶亢进所引起的一般出血,无明显止血效果 C.大剂量也有直接抑制纤溶酶的作用 D.有血栓形成倾向者应慎用

E.对产后出血.肝.胰等手术后的各种出血,止血效果较好 9.维生素K过量可引起 A.自发性出血 B.心功能不全 C.血栓形成 D.过敏反应 E.以上皆否 10.枸橼酸钠使用过量可引起 A.心功能不全 B.血压升高 C.自发性出血 D.过敏反应 E.低血钾 11.肝素使用过量可引起 A.心功能不全 B.血压下降 C.手足抽搐 D.自发性出血 E.过敏反应 12.肝素禁忌证中,错误的是 A.肝肾功能不全 B.溃疡病 C.心肌梗死 D.严重高血压 E.孕妇 13.铁制剂与下列哪种物质同服能促进吸收 A.维生素C B.四环素 C.浓茶 D.氢氧化铝凝胶 E.牛奶或豆浆 14.口服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是 A.肝素 B.枸橼酸钠 C.华法林 D.尿激酶 E.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15.关于链激酶和尿激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链激酶间接激活而尿激酶直接激活纤溶酶原 B. 两者均能间接激活纤溶酶原 C.两者均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 D.两者均有抗原性 E.两药过量均能引起出血,可用维生素K对抗 16.链激酶的对抗剂是 A.维生素K B.酚磺乙胺 C.氨甲苯酸 D.鱼精蛋白 E.凝血酶 17.钩虫病引起的贫血宜选用 A.硫酸亚铁 B. 叶酸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K E.维生素E 18.叶酸主要用于治疗 A.月经过多所致的贫血 B.产后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9.下列药物中除哪药外均能促进白细胞增生 A.维生素B4 B.维生素B2 C.沙格司亭 D.非格司亭 E.白血生 【A2型题 20.李某,男性,31岁,一个月前因反复发作性上腹部餐后痛而就医,胃镜确诊为胃溃疡,近两周来上腹痛加剧,间断出现柏油样大便,现感头昏、心慌、气促、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 任务一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维生素K和氨甲苯酸的止血机制、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的防治; (2)掌握肝素及华法林的抗凝作用特点、机制、应用及自发性出血的防治; (3)熟悉常用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的作用及应用;熟悉铁制剂、叶酸及维生素B12的作用及应用; (4)了解促白细胞增生药及血容量扩充药的作用及应用。 能力目标 (1)能为不同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止血药或抗凝药。 (2)使用血液及造血系统药时能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实施预防和治疗措施。 案例引导 止血药可以止血,但如使用不当会诱发心肌梗死而导致患者死亡。怎样合理运用止血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呢? 案例分析:患者李某,男性,42岁。因黏液脓血便6个月入院。6个月前,李某出现黏液脓血便,大便10~15次/日,伴左下腹阵发性疼痛,无发热。自服盐酸小檗碱、吡哌酸、呋喃唑酮等药物,治疗3个月症状无改善,之后来到某医院就诊。李某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入院后病理学检查为结肠黏膜溃疡,隐窝脓肿形成。心电图正常。诊断: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全结肠炎,中度)。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g,4次/日;泼尼松10mg,1次/日;因患者便血症状严重,给予酚磺乙胺、氨甲环酸等药物。治疗2周后黏液脓血便症状明显缓解。但几天后,李某突然感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并向下颌部及左侧肩背部放射,急查心电图,显示急性前壁广泛心肌梗死,给予吸氧、扩张血管、溶栓等治疗,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伴有血小板活化和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而该患者因便血症状严重,使用了酚碘乙胺、氨甲环酸等止血药,进一步加重了高凝状态,最终导致血栓形成而诱发心肌梗死。对于本身具有高凝状态的基础疾病所致出血的治疗不选用具有导致血栓形成的止血药物,可选用凝血酶口服进行治疗。如病情确需止血药,则必须监测凝血时间,严密观察有无心肌梗死先兆,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一、促凝血药 (一)概述 促凝血药(止血药)是指能加速血液凝固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出血停止的药物,常用促凝血药有维生素K、酚磺乙胺(止血敏)、氨甲苯酸(对羧基苄胺)等。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一、护理评估 1、有无黄疸、血红蛋白尿。 2、有无贫血、皮肤黏膜出血,出血的发生部位、主要表现形式、发展或消退情况。 3、有无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 4、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3、病情观察:观察有无发热、贫血及出血情况。 4、药物观察: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尽量减少和避免肌内注射,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 6、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用软毛牙刷刷牙,选择合适漱口液,于餐前、餐后及睡前含漱。 7、肛周护理:保持大便通畅,每次便后清洁肛周或用 1:5000 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周感染。 8、预防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及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防止受

凉,减少或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9、出血的护理:肢体皮肤或深层组织出血可抬高肢体,以减少出血,深部组织血肿也可应用局部压迫方法止血。尽量少用注射药物,必须使用时在注射后用消毒棉球充分压迫局部直至止血。少量鼻出血可用干棉球或 1:1000 肾上腺素棉球塞鼻腔压迫止血,并局部冷敷,若出血不止,用油纱条做后鼻孔填塞。牙龈渗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棉球或明胶海棉片贴敷牙龈。牙龈出血时易引起口臭,使患者食欲或心情受影响,可用 1%过氧化氢液体漱口。 10、心理护理:加强沟通,减少焦虑及恐惧。三、健康指导要点 出血的预防:避免肢体的碰撞或外伤;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保持鼻腔湿润,勿用力擤鼻,避免用手枢鼻痂和外力撞击鼻部;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避免情绪激动、剧烈咳嗽和和用力排便。四、注意事项 高热患者禁用酒精或温水擦浴。沐浴时水温不可过高和用力擦拭皮肤。若出现突然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物模糊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征象,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抢救。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第29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包括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纤维蛋白溶解药、促凝血药、抗贫血药、造血生长因子药及血容量扩充药。 第一节抗凝血药 生理情况下,血液在血管中正常运行,不凝固,有抗凝系统;损伤出血可止血,有促凝血系统。 当血管壁损伤(内、外源性),激活凝血因子,导致血液成分改变,形成血栓。血栓是多种疾病的病因或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血液的淤积、凝血酶系统障碍、血小板的粘附等容易导致静脉血栓的形成。 凝血是非常复杂的生化连锁反应,有十几个凝血因子。血小板、Ca++、因子Ⅹa、Ⅱa等是凝血的重要因子。 抗凝血药通过影响这些重要因子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肝素(heparin)最早肝脏中发现,猪小肠粘膜、牛肺中提取。 化学结构为粘多糖硫酸酯,分子量大(5000-30000),有大量硫酸根,大量阴电荷,呈强酸性。 口服无效(不易跨膜转运);不肌注(血肿) 可静脉;皮下给药 作用:抗凝血(体内、外) 特点:迅速(静脉立即作用);强大(灭活多种凝血因子)。 机理:血浆中凝血酶抑制物—抗凝血酶Ⅲ(ATⅢ),与凝血酶等形成复合物,灭活凝血酶(Ⅱa)及Ⅸa、Ⅹa、Ⅺa、Ⅻa等凝血因

子。 肝素+ATⅢ→复合物,加速(千倍)灭活作用。 应用1. 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的形成、扩大,无溶血栓作用。 用于防治脑血栓、肺血栓、静脉血栓、心肌梗死(范围大,高凝状态)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使用抗凝,可避免消耗凝血因子,致继发出血;后期低凝)不用。 3.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心导管操作等。 不良反应1.自发性出血 预防:监测“部分凝血活素时间“,是正常值1.5-2.5倍. 对抗:鱼精蛋白(低分子、强碱性)与酸性肝素形成复合物。1mg 中和肝素100u. 2.过敏(偶见):药热、哮喘、寻麻疹。 3.长期使用可逆性脱发、骨质疏松。 禁忌:出血性疾病、孕妇(死胎),肝、肾功能不全。 低分子量肝素 (low molecular-weight heparins,LMWHs) 药物:依诺肝素、替地肝素 特点:(1)抗因子Xa > IIa 不必检测抗凝活性。 (2)分子量小,与血小板因子4亲和力低较少引起血小板减少,作用强出血危险少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 血液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体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血液系统功不可没,血液主要有四大功能: 1、运输功能:血液可运输O 2、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到全身各处,把组织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如CO2、尿素、肌酐排出体外。人体组织器官,尤其是一些重要器官如心、脑、肾需要充足的血和氧的供应,一旦缺血缺氧,会造成部分或全部功能损害。 2、调节体温:血液是由水分组成的,水的比热寄存,大量吸收体内产生的热,使体温变化水明显。 3、调节PH值,维护内环境的稳定:血液中存在着很多的缓冲对,如碳酸、磷酸缓冲对,具有抗酸抗碱的作用,调节体液PH值。 4、血液中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来病原微物生的入侵,血液中还有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可止血和凝血,防止血液丢失。 这样说来,血液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要实现血液的功能,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血液中的有形成分(RBC、Hb、WBC)量必须保证,是血液实施其功能的物质基础,否则功能将无法实现,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少了——贫血——抗贫血药; 2、血液在血管中运行,既要通畅,又不能外漏;出血————止血——止血药;凝血——血栓——抗凝药。 抗凝血药 抗凝途径:1、抑制纤维蛋白形成:肝素、香豆素类 2、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链激酶、尿激酶 3、降低血钙:枸椽酸钠 4、抗血小板聚集:阿斯匹林、潘生丁 5、其他:右旋糖酐 一、肝素 (一)来源:牛肺、猪小肠——大量阴电荷,强酸性 (二)机理:激活ATⅢ(大4倍) (三)特点: 1、快、强、短(体内肝素酶很快破坏) 2、口服无效:大分子物质,不易通过生物膜 3、体内体外均有效 4、过量中毒可用硫酸鱼精蛋白解救(带阳电荷,强碱,1mg可中和100U)。 (四)用途: 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DIC、其他 (五)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自发性出血——减少剂量、鱼精蛋白解救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2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一、A1 1、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是哪种类型 A、紫癜型 B、腹型 C、关节型 D、肾型 E、混合型 2、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于 A、幼儿 B、儿童 C、育龄期女性 D、壮年男性 E、老年人 3、下列药物禁用于ITP病人的是 A、强的松(泼尼松) B、阿莫西林 C、红霉素 D、阿司匹林 E、地西泮 4、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儿童多见 B、常有发热 C、皮肤黏膜出血 D、便血、尿血 E、关节痛 5、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哪项治疗最佳 A、肌注维生素B12 B、口服铁剂治疗 C、输血治疗 D、激素治疗 E、丙酸睾酮治疗 6、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常提示 A、颅内出血 B、败血症 C、上消化道出血 D、脑膜白血病 E、脑栓塞 7、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突出表现为

C、出血与感染 D、骨髓增生减低 E、食欲减退 8、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不会出现 A、进行性贫血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出血 D、全血细胞减少 E、感染 9、缺铁性贫血治疗最重要的是 A、补充铁剂 B、病因治疗 C、脾切除 D、少量输血 E、肌内注射维生素B12 10、输入贮存过久的库存血时,易引起 A、高钠血症 B、低钙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钠血症 11、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下列哪项不正确 A、部分患者可做脾切除 B、感染时用氯霉素 C、输新鲜血 D、做骨髓移植 E、注射丙酸睾酮 12、治疗急性白血病时要保护静脉的原因是 A、避免败血症 B、避免出血 C、有利于长期静脉注射 D、避免静脉炎 E、防止血管充盈不佳 13、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及体征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皮肤皱缩 B、毛发干枯 C、出血 D、舌痛 E、口腔炎

内科学整理-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 贫血的定义:贫血是机体红细胞总量减少,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的一种病理状态。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 按贫血的程度将贫血分为轻度(Hb>90g/L),中度(Hb 60~90g/L),重度(Hb 30~60g/L)和极重度(Hb<30g/L)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MCHC)进行分类 类型举例 大细胞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肝疾病 正常细胞性贫血再障、急性失血、溶贫、骨髓病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缺铁、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慢性病贫血(部分) 缺铁性贫血IDA 因体内铁储备耗竭,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育龄和妊娠妇女发病率最高。 铁的吸收:Fe3+(肠腔)→Fe2+(肠细胞)→Fe2+(出细胞)→Fe3+(血浆)+运铁蛋白→Fe3+(幼红细胞)→Fe2+(血红素)/Fe3+(铁蛋白) 铁的分布: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储存铁(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运铁蛋白 临表:①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乏力心悸头晕耳鸣眼花,体能↓等 ②皮肤粘膜及其附属器:指甲变薄脆,呈扁平甲、反甲或匙状甲,舌炎等 ③各系统表现:心悸气短;食欲↓腹泻便秘胃炎等;异食癖为特殊表现 MCV<80fl,MCH<26pg,MCHC<32%),红细胞大小不一,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白细胞正常;网织红细胞正常或略 ②骨髓象:红系造血轻中度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幼红细胞体积小、外形不规则。成熟红细胞同外周血。细胞内外铁↓ ③生化检查: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FEP/Hb比例↑

药理学——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药理学——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第五篇其它各系统药物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消化系统药物 呼吸系统药理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一、抗贫血药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三、抗血小板药 四、升高白细胞药物和造血生长因子 五、血容量扩充药 考情分析 一、抗贫血药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补铁;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 (一)铁剂 【出题要点】 能口服、不注射! 口服制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 注射制剂:右旋糖酐铁、蔗糖铁 【出题要点】 影响口服铁吸收的因素: Fe2+易被吸收 胃酸(HCl)、VitC——促进Fe3+转化为Fe2+,促进吸收 鞣酸、磷酸盐、抗酸药——可使铁盐沉淀,妨碍吸收; 铁盐能与四环素形成络合物——互相影响吸收; 不良反应; 口服制剂:主要是胃肠刺激(饭后服可减少发生) 便秘(因生成FeS) 牙齿变黑… 注射制剂:过敏,心悸、胸闷、血压下降等 ——治疗:去铁胺。

(二)叶酸 【出题要点】 ①作用:作为甲基供给体,传递一碳单位,参与嘌呤和嘧啶的形成; ②应用: *各种原因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小剂量叶酸(<0.8mg/d)——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对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 (三)维生素B12 【出题要点】 ①作用:维生素B12——是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的辅酶。 ②应用: *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贫血 恶性贫血(终身肌注射、口服无效) *也用于:神经炎、神经萎缩、神经痛、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牛皮癣、日光性皮炎……等的辅助治疗。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如图:凝血与纤溶过程及药物作用环节】 (一)促凝血药(止血药) 1.维生素K

内科学题库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白血病

内科学题库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白血病 单选题 1.不属于诊断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是: A.外周血涂片分类 B.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C.细胞免疫分型 D.谷草转氨酶测定 E.染色体分析 (标答:D) 2.某男,75岁,因发热伴乏力3天就诊,检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3.1×109/L,血红蛋白85G/L,血小板68×109/L,涂片分类见原始细胞39%,诊断最可能为: A.类白反应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粒细胞缺乏症 (标答:C)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多见于: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标答:D) 4.确诊急性白血病的依据是: A.发热、贫血、出血 B.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C.胸骨压痛 D.血白细胞计数>10×109/L E.骨髓中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 (标答:E) 5.目前根治白血病最有希望的治疗措施是: A.化学治疗 B.放射治疗 C.介入治疗 D.全身放疗+强烈化疗 E.造血干细胞移植 (标答:E) 6.急性白血病并发的严重贫血,最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口服铁剂和叶酸 B.肌注维生素B12 C.输注红细胞悬液 D.应用蛋白同化激素刺激造血

E.化疗 (标答:C) 7.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类白反应的主要鉴别要点是:A.有无高热 B.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是否>100×109/L C.外周血涂片是否见到中、晚幼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的胞浆中有无粗大颗粒 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反应的高低 (标答:E) 多选题 1.与白血病的发病有关的因素是: A.含苯油漆 B.工业胶水 C.化疗药物 D.化学染发剂 E.氯霉素 (标答:A,B,C,D,E) 2.急性白血病并发出血的原因有: A.血管壁通透性降低 B.血小板生成减少 C.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抗凝血药:肝素、低分子量肝素、香豆素类:双香豆素、华法林、醋硝香豆素、枸橼酸钠。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匹啶、前列环素 ?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葡激酶、蛇毒溶栓剂。 ?促凝血药:维生素K、鱼精蛋白、凝血酶。 ?抗贫血药:铁剂、叶酸类、维生素B12 ?促白细胞增生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容量扩充剂:右旋糖酐。 一、抗凝血药 凝血过程: 1.内源性凝血系统 2.外源性凝血系统 凝血因子:12个,前激肽释放酶(Pre-K),激肽释放酶(Ka),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血小板磷脂(PL或PF3)

肝素heparin 〔来源和化学〕存在于肥大细胞、血浆及血管内皮细胞中,呈强酸性,带有大量阴电荷,与其抗凝作用有关。 分子量5~30ku 〔体内过程〕高极性大分子,不易通过生物膜,口服不吸收,静脉给药。T1/2随剂量增加而延长。均匀分布于血浆、白细胞,能进入胎盘、乳汁。 〔药理作用〕 1.抗凝作用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延长凝血时间。尚抑制血小板聚集。 肝素的生物活性依赖于AT-Ⅲ,AT-Ⅲ与凝血酶、因子Ⅹa、Ⅸa、Ⅺa、Ⅻa、Ka及纤维蛋白溶酶缓慢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抑制其活性。肝素与AT-Ⅲ结合后,使其构形改变,活性部位充分暴露,与上 述凝血因子的反应速度提高1000倍。

肝素通过AT-Ⅲ灭活因子Ⅱa、Ⅸa Ⅹa时,必须同时与AT-Ⅲ及因子结合; 低分子量肝素灭活Ⅹa时,只需与AT-Ⅲ结合即可。 2.降血脂作用释放脂蛋白酶到血液中,分解甘油三酯,加速乳靡微粒和VLDL 分解,提高HDL。 3.抗炎作用、抗血小板聚集和释放、降低血液黏度及促纤溶作用。 〔应用〕 1.防治血栓形成和栓塞; 2.心梗、脑梗、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后血栓的防治; 3.各种原因所致的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素主要用于抑制凝血酶、抑制

药理学——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知识点归纳第五篇其它各系统药物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消化系统药物 呼吸系统药理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一、抗贫血药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三、抗血小板药 四、升高白细胞药物和造血生长因子 五、血容量扩充药 考情分析 一、抗贫血药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补铁;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 (一)铁剂 【出题要点】 能口服、不注射! 口服制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 注射制剂:右旋糖酐铁、蔗糖铁 【出题要点】 影响口服铁吸收的因素: Fe2+易被吸收 胃酸(HCl)、VitC——促进Fe3+转化为Fe2+,促进吸收 鞣酸、磷酸盐、抗酸药——可使铁盐沉淀,妨碍吸收; 铁盐能与四环素形成络合物——互相影响吸收; 不良反应; 口服制剂:主要是胃肠刺激(饭后服可减少发生) 便秘(因生成FeS) 牙齿变黑… 注射制剂:过敏,心悸、胸闷、血压下降等 ——治疗:去铁胺。

(二)叶酸 【出题要点】 ①作用:作为甲基供给体,传递一碳单位,参与嘌呤和嘧啶的形成; ②应用: *各种原因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小剂量叶酸(<0.8mg/d)——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对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 (三)维生素B12 【出题要点】 ①作用:维生素B12——是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的辅酶。 ②应用: *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贫血 恶性贫血(终身肌注射、口服无效) *也用于:神经炎、神经萎缩、神经痛、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牛皮癣、日光性皮炎……等的辅助治疗。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如图:凝血与纤溶过程及药物作用环节】 (一)促凝血药(止血药) 1.维生素K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一、血液和造血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二、血液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三、血液系统疾病的的范围及分类 四、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 五、血液病的防治 六、环境因素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重点掌握:贫血、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 一、血液和造血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1.造血组织与造血功能 2.各种造血组织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3.血细胞的生成及发育 血液的成分 血型 1.造血组织与造血功能 是指生成血细胞的组织,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肝脏、脾脏、胚胎及胎儿的造血组织。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人出生后,血细胞几乎都在骨髓内形成。 造血组织 2.各种造血组织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骨髓为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 骨髓 红髓(造血组织) 黄髓(脂肪组织) 新鲜骨的构造 3.血细胞的生成及发育 血细胞的生成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增殖、分化、成熟、释放 血细胞发生 粒细胞、红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 多能造血干细胞 定向多能造血干细胞 祖细胞 成熟非增殖血细胞 造血细胞等级结构模式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的分化经历3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在骨髓 多能干细胞 第二阶段迁延 淋巴系干细胞 胸腺 T细胞 骨髓B细胞 第三阶段在外周分化发挥其免疫功能 脾脏具有贮存血液、阻留衰老的红细胞、产生抗体、以及参与血细胞生成与调节等作用。

二、血液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1.血液病的特点 ①血液病的症状和体征常无特异性 ②继发性血液学异常比较常见 ③实验室检查对血液病的确诊很重要 2.血液病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①贫血病理基础即血液携氧能力降低,组织缺氧。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头痛、眩晕、眼花、耳鸣、食欲减退、四肢乏力、记忆力下降等;严重者伴心慌、气短。 ②出血倾向 a.周身出血; b.出血程度与创伤程度不成比例; c.自发性出血 ③发热由于白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异常易合并感染。 ④黄疸如溶血性黄疸,常伴酱油色血红蛋白尿。 ⑤骨痛特别是胸骨、脊柱骨、盆骨、四肢骨的疼痛,常与血液病有关。 ⑥脾大见于异常细胞的浸润、恶性增生,髓外化生,脾功能亢进等。 ⑦淋巴结肿大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应注意与急慢性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转移癌等相鉴别。 ⑧皮肤表现注意皮肤的颜色、皮下结节等。 三、血液系统疾病的范围及分类 1.血液病及其范围 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如白血病)或主要累及(如缺铁性贫血)血液和造血组织及器官的疾病。 血液病范围包括各类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异常,各种良、恶性白细胞疾病,各类出、凝血性疾病,以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发生异常所致的疾病。 2.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 ①红细胞疾病如各种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②白细胞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 ③出凝血性疾病分为血小板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及血管壁异常 ④血栓性疾病如动脉、静脉和微循环血栓形成、血栓栓塞病如肺、脑、脾、肾等器官的栓塞。 贫血(anemia) 定义: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量、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 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 几种贫血的含义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51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四肢、皮肤及口腔黏膜有无瘀点和瘀斑。 2.观察肝、脾淋巴结肿大程度。 3.观察有无关节变形、活动障碍。 4.观察有无胸骨压痛、牙龈肿胀、眼球突出等症状。 5.观察血象改变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 6.观察药物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1.按内科疾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按医嘱贫血严重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 3.贫血的护理贫血症状明显,重度贫血或贫血发生迅速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中度贫血或慢性贫血应限制活动多卧床休息。轻度贫血应限制剧烈活动,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气促时给予吸氧。 4.感染的护理 (1)高热病人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禁用酒精擦浴。降温过程中病人出汗多,应及时更换床单、衣服,并注意保暖,以免受凉感冒。 (2)注意保护性隔离,病室内予以紫外线消毒,每日1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3)鼓励并指导病人早晚刷牙,宜用软毛牙刷。进餐前后和睡前给予0.5%甲硝唑和2.5%碳酸氢钠交替漱口。对牙龈出血的病人,口腔护理每日3次。对口腔溃疡的病人用1%的碘甘油或锡类散、甲紫(龙胆紫)涂敷。有真菌感染时,可用2.5%制霉素甘油,饭后涂敷,每日3次。 (4)注意肛门、外阴部卫生,便后及每晚用0.05%氯已定碘(洗必泰)坐浴,以防肛周脓肿。 5.出血的护理出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肌内注射局部须注意加压止血,鼻咽部出血严重者,及时给予止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咳嗽和便秘。鼻腔干燥时可用棉签蘸少许液体石蜡或抗生素软膏涂擦或给予薄荷油滴鼻,每日4次。 6.化疗的护理接受化疗者,注意保护血管,腐蚀性药物不得溢于皮下,并鼓励病人每日多饮水,以促进尿酸排泄,防止出血性膀胱炎、尿酸性肾病。 【健康教育】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树立战胜疾病的性。适当、规律的运动,劳逸结合。 2.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防止感冒。定期到门诊复查,定期遵医嘱巩固化疗。 贫血 【观察要点】 1.观察组织缺氧症状活动后心悸气促,皮肤黏膜苍白,全身肌无力、低热、

(完整版)药理-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用药习题集附答案

第十八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用药习题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华法林过量引起的出血可选用哪个药物接救(B) A. 肝素 B.维生素K C.尿激酶 D.枸橼酸钠 2.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可选用哪个药物接救(D) A.维生素K B.垂体后叶素 C.枸橼酸钠 D.鱼精蛋白 3.氨甲环酸的抗凝作用机制是(A) A.抑制纤溶酶 B.促进血小板聚集 C.促进凝血酶原合成 D.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4.肝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 A.增强A TⅢ的抗凝作用 B.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 C.络合血中C a2+ D.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 5.有关肝素的叙述,错误是(B) A.可用于体内抗凝 B.不能用于体外抗凝 C.口服无效 D.为带正电荷的大分子物质 6.可减弱香豆素类药物抗凝作用的药物是(C) A.阿司匹林 B.四环素 C.苯巴比妥 D.甲苯磺丁脲 7.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宜选用(C) A.维生素B12 B.叶酸 C.硫酸亚铁 D.西咪替丁 8.妨碍铁吸收的因素是(D) A.胃酸 B.维生素C C.半胱氨酸 D.四环素 9.低分子右旋糖酐不能用于(D) A.预防术后血栓形成 B.防治脑血栓形成 C.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 D.防治心功能不全

10.维生素K属于(B) A.抗凝血药 B.促凝血药 C.抗高血压药 D.纤维蛋白溶解药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可升高白细胞的药物是(ABCDE) A.维生素B4 B.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D.肌苷 E.利血生 2.下列关于链激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BCE) A.是一种蛋白质 B.能与纤溶酶原结合成复合物 C.能溶解刚形成的纤维蛋白 D.对形成已久且已机化的血栓无效 E.用于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3.维生素B可用于治疗(ABE) A.恶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哮喘 E.神经炎 4.关于右旋糖酐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E) A.低分子量和中分子量右旋糖酐均可用于抗休克 B.具有渗透性利尿作用 C.右旋糖酐均可预防休克后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禁用于血小板减少症及血性疾病 E.心功能不全患者用 5.可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是(ABCDE) A.阿司匹林 B.潘生丁 C.尿激酶 D.华法林 E.噻氯匹定 二、简答题(略) 1.简述肝素的抗凝血作用机制和临床用途。 2.应用铁剂应注意哪些问题? 3.哪些药物可影响华法林钠的作用?为什么? 三、处方分析 1.医生给一位患铁性贫血患者,又因尿路感染开写了下列处方,请分析处方是否合理?为什么? Rp:

第六篇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练习题

第六篇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第二、三、四、五章贫血 A1型题:(1-53题) 1.贫血是外周血单位体积中D A.红细胞数低于正常 B.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C.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E.循环血量较正常减少 2.根据国内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下列哪项可诊断为贫血B A.成年男生低于130g/L B.成年女性低于110g/L C.妊娠期低于105g/L D.哺乳期低于115g/L E.初生儿至3个月低于150g/L 3.根据病因及发病机理贫血可分为C A.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两类 B.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及红细胞破坏过多三类 C.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三类 D.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失血,再障及缺铁等五类 E.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过度破坏、失血及造血功能不良四类 4.按贫血的病因机制下列哪项组合错误A A.红细胞破坏过多-慢性感染性贫血 B.红细胞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C.红细胞慢性丢失过多-缺铁性贫血 D.骨髓红细胞生成被干扰-伴随白血病的贫血 E.造血原料缺乏-巨幼细胞贫血 5.关于贫血的病理生理基础,下列哪项错误A A.红细胞内2,3-DPG含量减少 B.心脏扩大,脉压加大 C.性功能减退,月经紊乱 D.ST段压低,T波倒置 E.多尿 6.正常人消化道内铁吸收率最高的部位是B A.胃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 C.空肠 D.回肠 E.回盲部 7.贫血时病人皮肤及粘膜苍白,检查较为可靠的部位是:E A.面颊,皮肤及上腭粘膜 B.手背皮肤及鼻腔粘膜 C.耳轮皮肤及口腔黏膜 D.颈部皮肤及舌面 E.手掌皮肤,睑结合膜,口唇及指甲 9.缺铁性贫血哪项正确:B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C.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正常 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 E.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10.诊断缺铁性贫血时估计骨髓铁贮存状态的一种敏感的方法是:E A.红细胞形态 B.MCV、MCH、MCHC C.血清铁及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 D.血清铁蛋白测定 E、骨髓铁染色。 11下列哪一项实验检查结果对确定缺铁性 贫血的诊断意义最大?D A、血清铁降低 B、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C、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型 D、骨髓贮存铁缺乏 E.网织红细胞降低 12.下列哪种疾病骨髓普鲁士兰染色检查可 见细胞外铁减少C A.慢性感染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3.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目的是:C A.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B.血清铁水平恢复正常 C.补足贮存铁 D.红细胞形态恢复正常 E.空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恢复正常 14.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D A.摄入量不足 B.机体需要量大 C.肝脏储存障碍 D.慢性失血 E.吸收不良 16.体内缺铁初期即潜伏前期的最早,最可靠 诊断依据是:D A.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象 B.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C.血清铁减低 D.骨髓贮存铁减少或缺失 E.血清转运铁蛋白饱和度下降 16.缺铁性贫血发病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E A.血清铁降低 B.转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C.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骨髓贮存铁减少 17.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E A.低血清铁→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 B.低血清铁→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 C.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低血清铁 D.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 E.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贫血 18.重度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特点是:B A.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正细胞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以上全部是 19.缺铁性贫血的最可靠诊断依据是:E A.小细胞性贫血 B.增生性贫血 C.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低血清铁 E.低血清铁伴骨髓贮存铁极少或缺乏 20.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最可靠的是:E A.MCV,MCHC B.血清铁 C.总铁结合力 D.血清转运铁蛋白饱和度 E.骨髓含铁血黄素染色 22.缺铁性贫血治疗最重要的是:A A.治疗病因 B.输血 C.口服铁剂 D.肌注铁剂 E.进食富含铁的食物 23.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其疗效指标最早 出现的是:E A.血红蛋白上升 B.红细胞数上升 C.红细胞体积上升 D.红细胞直径增大 E.网织红细胞上升 24.关于巨幼细胞贫血,下列哪项不正确D A.是叶酸,VitB12缺乏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 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可表现为对称性肢体麻木, 共济失调 C.除贫血外粒细胞巨变且分叶过多 D.全身各系统增殖较多的细胞也会发生病 变 E.病因主要是食物营养不够和吸收不良 25.关于叶酸代谢,下列哪项正确E* A.正常人体仅少量合成叶酸,多有食物获得 B.叶酸属B族维生素,性质较稳定,过渡煮沸 可能分解,破坏. C.叶酸在小肠上段肠腔或肠壁绒毛细胞内 分解,大部分经肠肝循环入血 D.叶酸广泛分布体内,肾脏是排泄叶酸的重 要场所 E.叶酸主要从胆汁分泌,尿中排泄. 26.关于VitB12代谢,下列那项是不正确的 E* A.肠道杆菌可合成VitB12 B.体内代谢所需B12主要由食物提供 C.IF_B12复合物不受胃肠道分泌液破坏,经 门静脉入肝 D.B12进入血液循环后主要与转钴胺Ⅱ结合 E.体内B12主要储存于肾脏 27.关于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血液学中哪项 是不正确的C A.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可见巨杆状核粒 细胞. B.可有反复感染和出血 C.少数可有肝,脾肿大 D.重者全血细胞减少 E.少数患者可有轻度黄疸 28.巨幼细胞贫血的非血液学表现哪项是不 正确的A A.一般无缺铁表现 B.口炎,舌炎,“镜面舌”,“牛肉舌” C.末梢 神经炎,共济失调 D.精神失常 E.锥体束症阳性,视力下降 29.巨幼细胞贫血属于:C A.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B.正细胞性贫血 C.大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正常色素贫血 E.以上都不是 30.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C A.全血细胞减少,有出血或感染表现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骨髓增生不良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一、抗贫血药 贫血分类及治疗 1.缺铁性贫血:血液中铁元素缺乏,导致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血色素性。 治疗措施:补充铁剂。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液中叶酸或维生素B12 缺乏,导致红细胞呈大细胞、高血色素性。 治疗措施: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3.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衰竭引起,导致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治疗措施:骨髓移植。 (一)铁剂 口服铁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枸橼酸铁铵 注射铁剂:葡萄糖酸亚铁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 【体内过程】 .吸收部位及形式: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形式——Fe2+离子形式吸收 吸收入肠粘膜的Fe2+,一部分氧化成Fe3+与去铁蛋白结合成铁蛋白而储存,另一部分与转铁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再与胞浆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通过受体介导胞饮入胞,而转铁蛋白被释放入胞外。 【作用机制】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某些组织酶的重要原料。Fe2+吸收到骨髓,进入骨髓幼红细胞,在线粒体内Fe2+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再与珠蛋白结合成为血红蛋白,促进红细胞的成熟。 【临床应用】慢性失血性贫血的防治、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二)叶酸 【药理作用】食物中的叶酸被还原成N5-甲酰四氢叶酸,作为甲基供体,使维生素B12转变成甲基B12,而自身转变为四氢叶酸(FH4)。FH4作为一碳单位(-CH3、-CHO、=CH2)转移酶的辅酶,传递一碳单位,形成嘌呤和嘧啶而合成核苷酸。 【临床应用】 (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补充疗法,与VB12合用效果更好;但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甲氧苄啶等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需用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因FH2还原酶被抑制,应用叶酸无效。 (2)VB12缺乏所致的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 (三)维生素B12 【体内过程】口服维生素B12需与“内因子”结合才能在回肠吸收。VitB12缺乏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药理作用】 1. 促进四氢叶酸的利用:维生素缺乏时,活化型四氢叶酸转化与利用受阻受阻,表现为叶酸缺乏症状,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2. 促进脂肪代谢:促进脂肪酸中间产物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成琥珀酰辅酶A,参与三羧酸循环。维生素B12缺乏时,导致甲基丙二酰辅酶A堆积,合成异常脂肪酸,与神经鞘的类脂结合,造成鞘膜病变,引起周围神经炎。 【临床应用】 1.恶性贫血(维生素B12+叶酸); 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 神经炎、神经萎缩、神经痛等; 4. 肝炎、肝硬化及造血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

3.第三章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以及某些涉及免疫机能的异常

第三章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以及某些涉及免疫机能的异常(D50-D89) 排除:自体免疫性疾病(全身)NOS(M35.9) 起原于围生期的某些疾患(P00-P96)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O00-O99) 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Q00-Q99)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E00-E9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B20-B24) 受伤,中毒和某些外因作用的结果(S00-T98) 肿瘤(C00-D48) 症状,体征和反常的临床和化验结果,它处没有分类的(R00-R99) 本章包含以下模块: D50-D53:营养性贫血 D55-D59:溶血性贫血 D60-D64: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其他的贫血 D65-D69:凝血缺陷、紫癫和其他出血性疾病 D70-D77:血液和造血器官的其他疾病 D80-D89:某些涉及免疫机能的异常 本章提供的星号类目如下: D63*:分类于他处的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 D77*: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血液和造血器官的其他疾患

营养性贫血(D50-D53) D50缺铁性贫血 贫血性: .无铁性 .低色素性 D50.0继发于失血的缺铁性贫血(慢性) 出血后贫血(慢性) 排除:急性出血后贫血(D62) 胎儿失血引起的先天性贫血(P61.3) D50.1缺铁性吞咽异常 凯利.佩特森(Kelly-Paterson)综合症 普文二氏(Plummer-Vinson)综合症 D50.8其它缺铁性贫血 D50.9未明确的缺铁性贫血 D51[[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 排除:[[维生素B12]]缺乏(E53.8) D51.0由于内在因素缺乏导致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 贫血:.阿狄生氏(Addison)病 .贝尔曼(Biermer)病 .恶性(先天性) 先天性内在因素缺乏 D51.1由于伴有蛋白尿的维生素B12选择性吸收障碍所导致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依莫斯朗综[Imerslund(-Gr?sbeck)]合症 有巨胚红血球的遗传性贫血 D51.2运钴胺素蛋白Ⅱ缺乏症 D51.3其它的食物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 素食性贫血 D51.8其它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 D51.9未明确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 D52叶酸缺乏性贫血 D52.0饮食叶酸缺乏性贫血 营养性巨胚红血球性贫血 D52.1药物导致的叶酸缺乏性贫血 如果必要,使用外因编码(第20章)去识别药物。 D52.8其它的叶酸缺乏性贫血 D52.9未明确的叶酸缺乏性贫血 叶酸缺乏性贫血NOS D53其它的营养性贫血 包括:对维生素B12或叶酸治疗反应迟钝的巨幼细胞贫血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消化系统药物 ·呼吸系统药理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一、抗贫血药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三、抗血小板药 四、升高白细胞药物和造血生长因子 五、血容量扩充药 考情分析 一、抗贫血药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补铁;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 (一)铁剂 【出题要点】 ◆能口服、不注射! →口服制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 →注射制剂:右旋糖酐铁、蔗糖铁 ◆影响口服铁吸收的因素: →Fe易被吸收 →胃酸(HCl)、VitC——促进Fe3+转化为Fe2+,促进吸收→鞣酸、磷酸盐、抗酸药——可使铁盐沉淀,妨碍吸收 →铁盐能与四环素形成络合物——互相影响吸收 ◆不良反应; →口服制剂:主要是胃肠刺激(饭后服可减少发生) 便秘(因生成FeS)

牙齿变黑… →注射制剂:过敏,心悸、胸闷、血压下降等 ——治疗:去铁胺。 (二)叶酸 【出题要点】 ①作用:作为甲基供给体,传递一碳单位,参与嘌呤和嘧啶的形成; ②应用: *各种原因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小剂量叶酸(<0.8mg/d)——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对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 (三)维生素B12 【出题要点】 ①作用:维生素B12——是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的辅酶。 ②应用: *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贫血 恶性贫血(终身肌注射、口服无效) *也用于:神经炎、神经萎缩、神经痛、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牛皮癣、日光性皮炎……等的辅助治疗。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如图:凝血与纤溶过程及药物作用环节】 (一)促凝血药(止血药) 1.维生素K 【分类及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