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后的常春藤叶名师教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名师教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名师教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名师教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多元主题解读

——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一次小说教学尝试

(浙江宁波鄞州中学卢杏琴)

内容摘要:对小说文本作多元主题解读是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受叙事学的“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启发,视学生为不同的聚焦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体会来复述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从而由“这是谁的故事?”分析出小说可能存在的多元主题:这是“琼珊”的故事——信念这一精神支柱对生命的重要性;这是“贝尔曼”的故事——平凡的英雄,关心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是“琼珊和贝尔曼”共同的故事——艺术与人生的对接转化。在教师控制的课堂结构下,本文借助一种新视角对该小说主题有一定程度的新挖掘,也避免了对小说作过度的意义衍生。

关键词:小说阅读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多元主题;多重聚焦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①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新课标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和学生观。其实,对小说文本的多元主题解读是改进我们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强有力的途径之一。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模块的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收录了此篇小说,并将它置放在“精神之柱”这一板块下。苏教版此模块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以主题内容组元方式来编写教材。在这里我们很容易得出该小说的一个鲜明的主题便是“信念作为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它对生命有着重要意义”,而这一主题主要是由人物琼珊来传达的。同时,在教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小说的主题是“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②,而这一主题是由人物贝尔曼来完成。在对该小说的诸多研究资料的查阅中,笔者发现基本上是围绕上述两个主题来论说的。更多的研究者是两者择其一而详细论之,有据在理。孙绍振先生的《词典语义与文本情景语义——〈最后的常春藤叶〉解读》③则是两个主题兼论,深入文本细部,论述新颖别致。这也更加证实了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等读者中心论已深入这个重人文精神、张扬人的主体性的时代。确实,一个文本一经产生便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它与作者寄予的意义无多大关系,它的丰富含义更多取决于读者的能动参与行为。

在此文中,我们将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对该小说的多元主题作一次较为全面深入的解读。教师扮演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④的角色,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以主动积极的课堂主人翁角色去深入文本的多元主题探讨中,全面调动学生的能动参与行为。

“多重聚焦叙事方式”是在20世纪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本中兴盛并得以深入发展的一种叙事模式。“聚焦”一词最早由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提出。它包括聚焦者和被聚焦对象两部分。它是属于内聚焦型。所以聚焦者通常为故事中的人物,而被聚焦对象通常为一个中心事件。在叙事文本中,多重聚焦叙事模式是“让不同人物从各自角度观察同一事件,以产生相互补充或冲突的叙述”⑤。它是情节重复表现的一种技巧。由文本中的“不同人物”也就是聚焦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讲述自认为的故事。在叙事功能上看,它削弱了故事情节的传统因果式的单一运行模式,而使故事运行方向变得具有多种可能性。随着影视业的发展,这种多重聚焦叙事模式也越来越受导演们的青睐。比如著名的影片《罗生门》(日本黑则明导演)、《英雄》(张艺谋导演)都是成功运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经典例子。这种多重聚焦叙事方式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开放性,使读者(观众)也卷入到了对文本的深层思考中。

受此启发,如果视《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一个电影剧本,那么教师这个导演该如何引领学生去挖掘更多的小说内涵呢?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能否让学生作为聚焦者来讲述相应的人物故事?这两个问题启发我对整个课堂结构的设计。

在该小说中共有三位人物:琼珊、苏艾、贝尔曼。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人物来完成自己所理解到的小说主题内涵。于是该课的教学结构便有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所以在课堂导入之后,第二个教学环节的“整体感知”部分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呢?请围绕着你所认为的主人公来展开你的故事。”同时为学生提供判断主人公的标准,那就是首先看这个人物在全体人物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其次看人物的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了情节的逆转,最后看这个人物的故事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其实这样的主人公评判,也是非常符合小说教学的文体特征,那就是重视小说基本因素——人物、情节、主题等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邓彤老师讲的“让小说教学起步于小说的原点”⑥。主张文本细读并在小说领域做得卓有成效的著名的新批评派宿将沃伦(R·P·Warren,1905-1989)和布鲁克斯(C·Brooks,1906-1994)说:“人物性格对小说来说是如此重要,所以要想了解一篇小说的基本情况,唯一的方法就是问一下‘这是谁的故事?’。”⑦于是我们的课堂结构在多重聚焦叙事模式的启发下,回到了小说教学的原点——“这是谁的故事?”。

从上面表格里我们可以看到两位人物在“最后的常春藤叶”这一环节里发生了生命中的生死交叉。正是由老画家贝尔曼在“这天夜里”画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在“第二天早晨”当琼珊看到时挽救了她的生命,而贝尔曼因完成“杰作”而献身。艺术上的这片叶子,担当起了风雨的洗礼,获得了永恒的价值和三重超越,它实现了生命和艺术的三次对接转化。首先,它超越了自然界那片叶子的生命有限性。事实上,自然界中存在的那片“最后的常春藤叶”早已在狂风暴雨中凋落。客观世界一切生命皆有尽头,只有转化成艺术,才能获得有限生命的永恒超越。其次,这“最后的常春藤叶”实现了琼珊生命与艺术的对接转化,使琼珊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本来病危的琼珊,在自己的错位认知下,把这个“杰作”当成了自然界存在的那片叶子,从而获得身处逆境更因顽强存活的精神启发,最后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于是她从病危中挺过来,又开始了她新的艺术旅程。最后,这“杰作”还使它的创造者老画家贝尔曼获得艺术生涯的超越,实现了有限生命在艺术中获得永恒延伸。我们从小说文本中看到,这是位落魄潦倒的痛苦艺术家。大有尼采所认为的希腊艺术家的悲剧情怀。他先前不成功的艺术人生里充满着穷愁和痛苦。这个年纪六十开外的老人,“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整天形象邋遢,喝着过量的廉价的松子酒,以酒买醉,以酒浇愁。他整个一生都投入在艺术事业中。他替青年艺术家当裸体模特,他自己的房间里也始终挂着一幅空白的画布。这画布静侯杰作的诞生也已二十五年了。作为一名艺术家,在他的生命中没有什么能比在艺术上成就一幅杰作更有意义了。因为这样的“艺术创造——这艺术是促使人们活下去的人生的补充和完成——的同一种冲动。”⑩而此时,琼珊病危,在客观上无意识地激发了他的这种创作冲动。于是,这位富有爱心的老艺术家,这位一心想能为琼珊做点好事的艺术家,也就在帮助琼珊的过程中,无意识地用自己的生命成就了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后杰作。老贝尔曼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沉浸在最后的艺术世界——画“最后的常春藤叶”时实现了他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重估。于此,我们感受到了贝尔曼有限生命的永恒延续和他生命的伟大意义——艺术可以使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这第三个主题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教学中需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启发。比如还可以提示学生从题目本身的象征含义里去挖掘。常春藤在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并且象征忠诚的意义。在希腊神话中,常春藤代表酒神——迪奥尼索司(Dionysus),有著欢乐与活力的象征意义。它同时也象征着不朽与永恒的青春。而尼采将酒神作为艺术的代表。这也说明了艺术的常春藤将常青。

在实际教学中,当我们提供了上述的表格和常春藤的象征含义后,有学生是这样发言的。我们来看一段教学实录:

师:看这个常春藤的象征含义,再结合两个主人公的故事情节,分析一下,这里又可以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呢?

生:我想老贝尔曼作为老一代艺术家的代表,琼珊作为新一代艺术家的代表,常春藤是艺术的代表,老贝尔曼为了琼珊而牺牲了自己,说明尽管生命是有限的,但艺术却是永恒的,可以一代代延续。

师:嗯,你想表达的是艺术之树常青,生命可以在艺术中得到延续。

生:嗯,

师:很好。(在黑板上写下“艺术”两字)

当学生说出这一层以后,教师应深化这个主题,带领学生再一次体会艺术和人生的对接转化,让上述分析的三重超越在教师的本小结语中得以强调。

到这里我们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对《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多元主题进行的解读已经结束。

我们探讨得出的多元主题虽然对我们的专门研究者来说不是全然的新,但是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每一次都是全新的探索与发现。新课标在必修课程内容的组合和教学实施里提到,“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⑾要说本文的意义,笔者认为本文的意义在于将目前已经存在的两种主题在教师控制的课堂结构下能借助一种新视角呈现给学生,并在这样的尝试中对小说主题有一定程度的新挖掘,让学生既得到思维的训练,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又避免现今教学中因过度追求个性化多元化教学而对文本作过度的意义衍生。这也许就是这次小说教学的意义所在。

【教学设计】

“杰作”之下,天地无限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城阳教体局教研室崔志钢

一、教学目标

1.朗读相关章节,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2.理清故事情节,品鉴“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设置技巧。

二、教学环节:

(一)理清故事主要情节

学生概括主要情节:苏珊患“肺炎”,苏艾鼓励琼珊,(贝尔曼画叶子),琼珊活下来,贝尔曼离世,真相大白。意在让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了整体感知,为下一步分析人物、情节等做好铺垫。

(二)围绕“杰作”展开教学。

1.“杰作”是什么?(从最后一段关键词“杰出”入手,一步步研读出“杰出”这个词的丰厚意味。)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从结尾处入手,找到表现出贝尔曼画作不一般的那个词——“杰作”,原来“杰作”是贝尔曼画在墙上的一片“叶子”。

2.“杰作”是谁创作的?是怎么创作的?(读最后一段的相关语句,揭示故事的谜底)

老贝尔曼。从原文寻找微妙的暗示,“还燃着的灯笼”(晚上),“凄风苦雨的夜里”,用“梯子”(高处)、用“画笔”“调色板”画上,而他“痛苦的要命”,“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东西“散落”,说明贝尔曼用尽全部身体力量,艰难支撑。简练的词语,几个细节,勾勒出贝尔曼画“叶子”时的艰辛。

3.为什么说它是“杰作”?(用“杰作”引导学生回到文本研读人物,品读语言、手法;艺术的“杰作”带有了生命的意义。)

琼珊:从悲观、绝望到战胜“病魔”,依靠这片“叶子”,所以它是与众不同的“杰作”。

(1)“一个准备走上神秘遥远的死亡道路的心灵,……更有力地掌握了她。”语言描写,写出病危中的琼珊,需要幻想、需要精神的力量,要读出其中的内蕴来。在墙上“叶子”的支撑下,她一步步地战胜了“肺炎”。(2)“我真是个坏姑娘,苏艾”“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使她振作起来。这片不凋落的“叶子”,成为自暴自弃的琼珊一步步转危为安的精神力量,这片“叶子”让琼珊自我反省,重新振作起来,是不一般的“杰作”。(3)“十二,”她说,过了一会儿又说“十一”;接着是“十”“九”;再接着是几乎连在一起的“八”和“七”。揣摩语句,前面慢慢数,后面加快了,这暗含着什么?前面对生命的留恋,后面的陷于绝望,对生命不抱有希望了。(4)“再倒计数”,“只剩四片”,“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因为我要看那最后的藤叶掉下来。我等得不耐烦了,……往下飘,往下飘。”叶子轻飘,预示着人走向死亡。读出一种悲观、绝望。(5)“把窗帘拉上去,我要看。”她把生死寄托在叶子身上,一种奄奄一息的病人要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

医生:他先谈到“对冬季大衣的袖子式样发生兴趣”,隐含着需要兴趣、信念的支撑,后文“好的希望有了五成”,“她现在脱离危险了”,都谈到信念、兴趣的作用,反衬出“叶子”这幅“杰作”的非凡价值,为塑造贝尔曼形象做了铺垫。

贝尔曼:一位无闻的穷画家,脾气暴躁,身无分文,却爆发出生命和艺术的惊人创造力,完成了这幅“叶子”。(1)贝尔曼的作品,是用他的艺术才华和整个生命去完成的。贝尔曼牺牲自我,画出的“叶子”让琼珊“复活”过来。通过贝尔曼的“杰作”,其艺术创造力转化成琼珊的精神寄托,让琼珊战胜死亡,完成生命意义上的脱胎换骨。(2)琼珊康复,奇迹般地活了一下,但贝尔曼却离去了,琼珊的“复活”,苏艾的欢呼,医生的感叹,都依赖于那片永不凋落的“叶子”,是墙上的绿色“叶子”,成为精神的象征,担当起了让一个重病人康复的重任,给了琼珊二次生命,所以这不是艺术意义上的画作“叶子”,而是属于生命意义上的,饱含着贝尔曼的生命情感,带有生命的体温。

4.从“杰作”中,你读出了什么?(围绕“杰作”,深入探究贝尔曼的价值精神,几个人物映衬贝尔曼;“杰作”让人精神超越死亡,人需要精神力量等。)(1)贝尔曼穷困潦倒,“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没有摸到。”幻想将来成为名画家,他“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走狗”。贝尔曼的形象是粗鲁的,充满想要出名的幻想,实在的人物,但对青年充满爱心,反语手法写出了贝尔曼的形象。他批评“琼珊”的“白痴”想法,“老贝尔曼充血的眼睛,……连讽带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外貌、动作描写,刻画出贝尔曼的蛮横、暴躁但真诚地关爱青年人的可爱老头形象。“杰作”救人一命,但是它出自贝尔曼这个穷困,不得意,没有地位的小人物,前后巨大的差异,让我们对贝尔曼重新审视,佩服小人物身上不平凡的牺牲精神。贝尔曼通过琼珊的视角,最终给她创作了这幅“叶子”,挽救了她,从别人的视角出发,帮助比人,获得一种精神的支撑。

(2)富有同情心的苏艾,她对好友琼珊的体贴、鼓励,富有恻隐之心,正是通过她引出了贝尔曼,直到贝尔曼画完“杰作”,成为贝尔曼完成“杰作”的牵线搭桥的人物,潜在的线索人物。

(3)文中共有5处关于“杰作”一词的描述:“他老是说就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天哪!像琼珊小姐那样好的人实在不应该在这种地方生病。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几个“杰作”的含义有所区别,价值含义不断推进,注意前后语境。前三个“杰作”是贝尔曼想要成名的幻想,一种艺术家的普遍心理,带有世俗意义;第四个“杰作”要带领穷画家离开这里,有一种患难情谊、帮助他人的层面,既有物质意味,更有情情感;最后的“杰作”,则超越了世俗、情感,达到精神境界的高度,这幅画无法以钱来衡量,因为它拯救起了一个生命。

(4)被“肺炎”肆虐的琼珊,通对对“叶子”的精神寄托,让她重新振作起,“复活”起来,显示出精神力量的强大。人活着,不能没有精神支撑,否则将会完全失去信心。

5.其实这篇小说本身也是“杰作”,“杰”在何处?(解读“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分析在构思上的技巧。)

“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是欧亨利小说的风格。琼珊靠“一片叶子”作为精神支柱活了下来,而这片叶子是贝尔曼画到墙上的,最终他却走向死亡。贝尔曼想到画一片“叶子”,自己却死了。这里的“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从文中哪里看出来?

(1)“一株极老极老的常春藤,……只剩下几根几乎是光秃秃的藤枝依附在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上。”极老极老、枯萎、吹落、光秃秃、残缺,风烛残年老树,历经岁月的沧桑,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结,一种死亡的意象。既可以暗示琼珊的生命危在旦夕的象征,又是最终走向生命终结的这棵枯树,它本身也象征着老贝尔曼,最终走向生命的终结。(2)“角落里的花架上绷着一幅空白的画布,……已经有了25年。”可以想见,这25年,贝尔曼十分地失意,但是,最后的这块画布终于派上了用场,完成了自己的重大使命。草蛇灰线,前后照应,让我们恍然大悟。(3)贝尔曼的出场不多,特别是画“叶子”这一情节,作家没有给我们正面描述,通过苏艾的口转述,留下艺术空白给读者,作者非常俭省,这属于侧面描写,给人以回味的空间,让读者通过想象再加工当时的情景,这是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4)“要是你能使她对冬季大衣的袖子式样……五分之一。”医生话语暗含着需要一种兴趣,精神的东西延续琼珊的生命。后文的“叶子”正好担当起精神的图腾来,信念的东西,让琼珊活下来。(5)“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凶狗。”暴躁粗鲁的贝尔曼甘当两位青年女画家的保护神,所以他不能眼巴巴地看着琼珊自暴自弃,要想办法挽救她,当苏艾给他说了琼珊的念头后,可能为后文要想办法救她埋下伏笔。

一片简单“叶子”,蕴含着老贝尔曼艺术创作“常春”,而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另一个的生命的重生,堪称是生命画家,这区别于势利庸俗的画家。作者欧·亨利用自己洞察力和文学才华,将这一故事呈现给我们,让我们不断破解背后的文字密码,得到阅读快感。作品中蕴涵着关于生、精神、死亡的思考,在今天人情式微、充满权势浮躁情绪的社会,对于价值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期的青年学生来说,既有语文学习的启迪,又有思想上的启示。

(三)课后作业:

小说故事最后可谓是没有“结尾”的结尾,课下同学可以沿着故事发展的脉络,发挥你的想象力,借鉴欧·亨利的写作手法,叙写一个片段。

(四)板书

最后的常春藤叶

艺术

死亡杰作复活

精神

外貌语言动作侧面象征双关照应

【教学设计】

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提醒我们尊重生命

——我这样教《最后的长春藤叶》

青岛三中谢理迪

《最后的长春藤叶》的上完以后,总结出老贝尔曼的形象,鉴赏完作者“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巧妙的构思和课文情节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好像少了点什么,于是又用半课时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作品的主题有关于尊重生命是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思考。不过上完课后学生反馈感觉很好。冒昧拿出来供给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这个课大致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回顾老贝尔曼的形象老贝尔曼在风雨之夜克服种种困难去画叶子,不幸因此患风寒去世,而他画的叶子却使得琼珊的生命之火被重新点燃。他的行为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提问你怎样理解牺牲自己去救助别人?特例是大学生为就跌入粪池的老婆婆而遭遇不幸?

学生往往会比较两个人的价值,认为特例中的大学生有点不值得甚至个别学生认为是愚蠢,那我继续假设如果那个老人是你的奶奶你会怎么做?由此引导学生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值得尊敬和保护。而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财富的多寡。

第二环节从书上找出人生存所追求或依赖的东西。比如琼珊想要去那不勒斯海湾画写生医生的“男人”“冬季大衣袖子样式”或者在病困时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的旨意一片注定即将凋零的树叶上,让学生归类有物质的需求有精神的寄托,哪一种更好?明确不仅有高低之分,而且有正误之别。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只将人生导入歧途。最后我讲了我的追求,让自己和爱自己自己爱的人生活的更幸福。虽然没有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豪情壮志,伟大胸怀抱负。但也赢得学生的首肯。

第三环节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不可能重新来过。我们对琼珊的命运做一个假设:如果琼珊患病以后苏艾没有对她细心服侍,如果苏艾没有把她可笑的想法告诉老贝尔曼,如果老贝尔曼没有把这事当真,如果他没有打算帮助琼珊,或者他不具备绘画的才能,有或者他只是想着等天气好转点再去画,那结果将会怎样?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陷入沉思,生命竟如此的脆弱。若果不是这么多的巧合,琼珊的生命之火早已熄灭。我们为琼珊庆幸,我们更

应该从琼珊的身上学到,一个健康的生命不应该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外在帮助上,而应该有是自身拥有强烈的求生意志。靠自己更可靠。

联系富士康跳楼事件学生对生命的宝贵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四环节还是问若果老贝尔曼打算帮助琼珊,但是等到天亮以后或天气好转之后才去?那结局会怎样?从这件事你有受到生命启示?学生总结出事情有做与不做之分,更有做早和做迟之别。做事要及时。有的时候不做或晚做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结果一节课以后,我们班的语文作业不交和迟交的现象一度绝迹。着是我没有料想到的。很是开心了一阵。有的时候,语文课不仅仅体现在对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的分析上,有的时候借题发挥,多给学生一些人文的关怀,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使教学事半功倍。个人不成熟的见解,望各专家和老师不吝赐教。

【教学实录】

《最后的常春藤叶》

青岛十九中杜帆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2.探究欧·亨利小说的特点,感受其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主人公贝尔曼的人物形象分析及小说结尾的设计。

【教学设想】

欧·亨利的小说具有独特的情节设计和温暖的人文关怀。这节课想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对小说的主题有明确的认识,并培养学生捕捉文本的能力。整堂课力求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让学生带着任务诵读,带着理解表达。

【教学实录】

课前播放相声《满腹经纶》趣说成语片段,活跃气氛,并与学生互动,提倡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也要争做满腹经纶的人。

(上课铃响)

师:常春藤这种植物随处可见,但我们可能不知道,这小小的叶子里其实包含着巨大的能量。因为曾经有一片叶子拯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你相信有这样的奇迹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在本节课,我们要达到两个学习目标(PPT展示),请大家与我齐读。

生:1.学会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2.体会欧·亨利小说的特点,感受其艺术魅力。

师:我们刚刚学过《警察与赞美诗》,我来考一考大家的短时记忆能力。欧·亨利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生:结局出人意料、幽默、以小人物为写作对象

师:的确,欧·亨利被称为美国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也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希望通过复述,我们把这些短时记忆的知识变为永久记忆。

师:在上课之前,同学们已经通过预习扫清了字词障碍,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彩线串珠的游戏。大家请看游戏要求。

(ppt展示)学习活动一:明确文章中出现的成语的意思,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这些成语所在的句子,小组合作,试一试用这些成语串联起故事情节。

成语:明目张胆、错综复杂、一筹莫展、莫名其妙、不以为然、凄风苦雨、心满意足

生小组合作,梳理故事情节。

师:在开始交流之前,希望大家做智慧的聆听者,在别人分享他们的思考成果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听,做好标记,想一想与你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及时为他补充和点评。

生1:肺炎明目张胆地在错综复杂的巷子里打击了一筹莫展的琼珊,贝尔曼对她认为叶子落了自己也该去了感到莫名其妙、不以为然,但是还在凄风苦雨的夜里为她画了一片叶子,最后琼珊心满意足。

生2:肺炎明目张胆地在错综复杂的巷子里打击了琼珊,她的精神状态让医生一筹莫展,她把希望寄托在莫名其妙的叶子上,贝尔曼对她的想法不以为然,但是还在凄风苦雨的夜里为她画了一片叶子,最后贝尔曼心满意足地去世了。(生笑)

生3:肺炎明目张胆地在错综复杂的巷子里打击了琼珊,她的精神状态让医生一筹莫展,她把希望寄托在莫名其妙的叶子上,贝尔曼对她的想法不以为然,但是还在凄风苦雨的夜里为她画了一片叶子,最后琼珊心满意足的迎接了她的新生。

师:这个版本大家同意吗?情节完整了吗?

生:同意,情节完整了。

师:在我们梳理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小说有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

生:琼珊、苏艾、贝尔曼。

师:在这三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个呢?为什么?

生(七嘴八舌):苏艾、贝尔曼。

师:既然我们意见不同,现在请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相关语句或段落,说说这个人物什么特点感染了你,理由越充分越好。

(ppt展示)学习活动二: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边读边勾画出相关语句,说说人物的哪些特点感染了你。

独立思考两分钟后,师提示:有的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可以说给同组的同学听一听,一会与全班分享。

生1:我喜欢贝尔曼。我找的是第32段和第55段。老贝尔曼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不以为然,连讽带刺地咆哮了一阵子。看门人发现他时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可见贝尔曼虽然嘴上对琼珊这种想法不以为然,但是还是为了她画了最后一片叶子,并且为此献出了生命,说明他是真心关心琼珊的。

师:你能把你感受到的“咆哮”读出来吗?(生朗读33段贝尔曼的语言)

生2:我对他刚才读的那一段有一些想补充的。老贝尔曼说:“我没有心思当你的隐士模特”,意思就是我现在的心思都在琼珊的病情上,同样突出了他对琼珊的关心。

师:从细节入手,很好。(板书:关心)

生3:我喜欢第36段。他们在那儿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接着,他们默默无言地对瞅了一会。他们“担心”的看着常春藤,说明贝尔曼就想着怎样去帮助琼珊了。师:情感体会得很细腻。

生4:我喜欢第30段,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凶狗。说明他很善良。

师:为什么这段描写能体现他的善良呢?(板书:善良)

生4:他虽然失意、暴躁,但是又觉得自己要保护两个青年,说明他也有温情和善良的一面。

生5:我补充第30段。前面说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就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说明他对梦想不放弃。

师:那么他最终实现梦想了吗?

生5:实现了。他的杰作就是画在墙上的那片叶子。

师:为什么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他的杰作呢?

生5:因为这片叶子老贝尔曼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板书:牺牲)

师:的确,我们从同学们的阅读中看到了一个暴躁、失意的贝尔曼,也看到了一个善良、关心他人的贝尔曼,更可贵的是他有牺牲精神,前后形成了对比,这种手法叫做?

生:欲扬先抑。

师:对啊,作者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让我们看到了贝尔曼的高大。那最感动我们的,让我们一改之前对贝尔曼印象的情节是什么呢?

生:画叶子。

师:但是这个情节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来写呢?这是他构思的漏洞吗?不如我们来帮他填补这个情节的空白吧!

(ppt展示)学习活动三:在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基础上,展开想象,为小说填补贝尔曼画叶子这一情节的“空白”。100字左右,组内交流后与全班分享。生写好文段后,实物投影。生朗读作品。

师:你们小组为什么这样写呢?

生:因为最后一段说天气是“凄风苦雨”,所以我们写了风大,写了雨点不住的落下。另外还出现了“颜料”、“画笔”等工具,也是从最后一段得知的。

师:这是从情节角度来写的,不错。那么符合人物形象吗?

生:照应前文,他应该是年老体弱的,所以我们写的贝尔曼是踉踉跄跄的,作画很艰难的。

师:很好,这个小组用到了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如果贴再合人物形象一点,我们能不能体现他的“暴躁”这个特点呢?

生:加上一点语言描写,比如“这该死的鬼天气!”

师:这组同学观察细致,想象力丰富,而且描写的方法运用得很好,看来书面表达能力很强。

师:还有没有喜欢其他人物的呢?

生1:我喜欢苏艾。从第四段可以看出,苏艾和琼珊才相处了六个月,但是苏艾却对琼珊的病情十分焦急,而且照顾得无微不至,说明苏艾是重情重义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苏艾对琼珊的病十分关心的呢?(板书“重情重义”)

生2:第12段,医生走后,苏艾到工作室里哭了一场,把一张日本餐巾纸擦得一团糟。然后她拿起画板,吹着拉格泰姆音乐调子,昂首阔步地走进琼珊的房间。苏艾明明心情很沉重,还哭了一场,但是为了不把自己的悲伤情绪带个朋友,还是假装很轻松,说明她关心朋友。

师:对细节体会得很细腻。那你能不能试着读出这种“表面轻松,内心沉重”的感觉呢?

生朗读后师点评:在朗读过程中重读了“昂首阔步”,用变化重音的方式来表达感情,这是很好的朗读习惯。

生2:我喜欢第23段,苏艾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对琼珊说:“大夫今早晨告诉我,你很快康复的机会是——让我想想他是怎么说的——他说你好的希望是十比一!哟,那几乎跟我们在纽约搭电车或者走过一幢新房子的工地一样,碰到意外的时候很少。现在喝一点汤吧。让苏艾继续画画,好卖给编辑先生,换了钱给她的病孩子买点儿红葡萄酒,也买些猪排填填她自己的馋嘴。”她这种故作轻松的样子说明她不想让琼珊担心,特别善解人意。

师:从语言中体会人物性格,很好。那你能把你感受到的朗读出来吗?(板书:善解人意)

生朗读后师点评:读出了苏艾说话时的俏皮和活泼,很好。

师:现在我们来看我们喜欢的这两个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他们都很善良。

师:的确,他们都有美好的品质。那么他们的身份地位有什么相同点吗?

生:他们都是失意的、贫穷的画家。

师:是啊,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苏艾和贝尔曼相互映衬,共同构建了欧·亨利笔下的小人物群体,他们可能地位卑微,穷困潦倒,但却拥有崇高的人格和闪亮的灵魂,他们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板书:小人物的人性光辉)

下面,让我们带着敬意,齐读最后一段,要读出感情。(生齐读)

读完故事的结局,回想我们初读这篇小说的时候,你对这样的结局意外吗?

生:意外/不意外

师:那些不意外的同学,你们是怎样发现真相的呢?

生:文中第40段“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那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还有第44段“他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依旧依附在茎上。”从“贴”“依附”“仍旧”这些词还有叶子的颜色可以知道这片叶子不是真的,可能是画上去的。

师:真是火眼金睛,目光如炬啊。这些都是欧·亨利为了揭示结局而埋下的伏笔。有了这些伏笔,才让我们读到结尾的时候有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那么这种结尾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有什么好处呢?这个问题有点难,我们来做一个对比阅读。这是我改写的琼瑶式的结尾,你们喜欢吗?(ppt展示)

琼瑶式的结尾

“什么?那片藤叶是贝尔曼为我画的?这是真的吗?我原来是这样无情无耻无理

取闹!我要好好活下去!”琼珊拖着病痛的身躯来到楼下贝尔曼的房间,流下了眼泪。“我们的友情不能这样结束,我们三个还要一起画星星画月亮,从达芬奇谈到米开朗琪罗,答应我,你一定也要好起来!”贝尔曼缓缓张开眼睛,“我只是着了凉,很快就又能耍我的画笔了。琼珊小姐,请你不要为我担心,我健康得很。”不久之后,琼珊和贝尔曼都痊愈了,继续走上了他们的艺术之路。

生1:这个结尾太没有意思了,能认字的都能读懂,没有深度,主题不深刻。

生2:对,这种结尾一点都不吸引人,没有波澜,也没有想象的空间。

生3:欧·亨利的结尾有一种缺憾美,让我们觉得贝尔曼牺牲很多。修改后贝尔曼的形象就没有那么高大了。

生4:我觉得从结构上来说,欧·亨利式结尾更有起伏,更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从人物形象上来说,结尾这样设计是对之前贝尔曼的形象的逆转,让我们一下子觉得他非常高大。这种结尾让贝尔曼的人物形象更伟大更高尚。从主题上来说,欧·亨利式结尾更能突出主题,让我们看到小人物身上的牺牲精神,就是人性的光辉。(生鼓掌)

师:谢谢这位同学,总结得既全面又准确,比老师的理解还要深刻呢!的确,欧·亨利式结尾让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清代的袁枚说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正是这个道理。而且这种结局更好的塑造了人物崇高的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能够再次震撼读者。下面,让我们带着敬意和震撼重读末段,感受欧·亨利为我们带来的独特感受。(生齐读)

师:读完这篇小说,我们为琼珊的命运紧张,被苏艾的友情感动,更为贝尔曼的博爱所震撼。欧·亨利以他独特的构思和笔触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人物身上的巨大能量,还有底层小人物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芒。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价值。”其实我们都是这个大社会的小分子,是及其平凡、普通的存在。但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对他们不吝惜自己的善意和关怀,那么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人生中完成属于我们的“杰作”!

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注意的问题

2009年三月二十七号,我上了一节校研究课《最后的常春藤叶》,有一些感想和收获。

(一)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

欧·亨利是美国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语言幽默诙谐,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生命显得何其重要,人要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关爱他人的生命,乃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人更能显示人性的光辉,今

天,我们走进作者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我们一起来体味,经历了百年的风雨,那片藤叶为什么依然傲然屹立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在感动中洗礼心灵,升华精神。”好的导语,能够很快的引领学生进入情境。这样学生就大体明白了本文所写的主要内容,而且对于本文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给学生以好奇的心里去探究文学世界中那片经典的常春藤叶。

(二)有效的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

本节课第一环节是预习先知,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并且复述故事情节。同时注意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采用同学分组讨论,交流法。然后在讲课时候主要运用了问题探究法,先让同学们阅读课文,随文点评,就备选问题进行选择,探讨,小组交流讨论。如

1.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

2.你认为谁是本文的主人公?

3.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4.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5.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6.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

这些问题贯穿课堂,以问求深,引导学生逐步感知课文的本质内容。其中主要重点探究解决前三个问题,即主人公,情节,结构等。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基本理解了这几个问题。尤其是关于主人公问题的探讨,学生们各抒己见,有大的人认为是苏艾,相濡以沫见真情;有的人认为是琼珊,身处逆境存希望;还有的认为老贝尔曼,舍身忘己救他人等。课堂上有这么一个环节我的印象很深。有的学生提出质疑说,老贝尔曼当时并不知道自己一定会死,所以他没有那么伟大。我直接就这个问题问同学:”那么如果你是老贝尔曼,你会去吗?”这个男生他犹豫了一下,说:“我得想想。”我抓住时机引导:“那么,你为什么要犹豫一下再想想呢?”其他同学按捺不住,开始踊跃发言,从原文找出了肺炎肆虐流行的环境,老贝尔曼的六十多岁的年纪,虚弱不堪一击的身体等,我又接着问:“那么有这么多的危险存在,老贝尔曼犹豫了吗?”同学说“没有”,我又问:“他为什么没有犹豫呢,难道他不怕死亡吗?”此时同学们豁然开朗,进一步理解了老贝尔曼的伟大人格。贝尔曼是当时社会最底层、艺术区穷苦人的典型代表。作为一个老艺术家,善良真诚、不求回报,自己穷困潦倒,但仍无私关怀、帮助年轻的艺术家,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他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一样的爱心。然后学生点播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关键作用。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小说阅读中应该能够知道如何去判断主人公了。

(三)题目内涵的探讨

在最后的环节,我设计了题目的对比,来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我找了几个音译不同的题目,如1《最后的叶子》2《最后的爬墙虎叶子》3《最后的杰作》4《贝尔曼》等,和课文的题目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标题的好处。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针对了最近高考中经常考察题目的内涵,学生的李理解还是很到位的。

(四)小说鉴赏方法的点拨

我在课结时候进行了小说方法技巧的点播,如整体感知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关注小说结构,探讨题目内涵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教给学生一种小说鉴赏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知道从那些方面入手,可以自己去大体把握一篇小说。

课上完了,有经验,也有缺憾。时间有点紧,而且在课堂上,我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在动笔方面有些少,应该让学生讲练结合,既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写的能力有所提高。

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

《最后的常春藤叶》同步练习及答案

5 最后的常春藤叶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苔藓.(xiǎn)扶弱济.困(jì) 掺.酒(chān) 出殡.(bìn) B. 瞥.见(piē) 蹑.手蹑脚(sha) 昵.称(nì) 狭窄.(zhǎi) C. 窗槛.(jiàn) 一幢.(zhuànɡ) 着.想(zháo) 砖砌.(qì) D. 模.特(mó) 编辑.(jí) 唠.叨(lāo) 瞅.一眼(jiū) 解析B.“蹑”应读nia;C.“着”应读zhuó;D.“瞅”应读“chǒu”。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账款殡仪蓬松汗流浃背 B.依附奔腾暴躁喧宾夺主 C.撒手咆哮窗棂明目张胆 D.倾泄颤抖挪动莫名其妙 解析“倾泄”应为“倾泻”。 答案 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 (1)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______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 (2)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那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________ 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3)唯恐那个________得像枯叶一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________联系,真会撒手 去世。 A.启示傲然微弱虚弱 B.启事毅然虚弱微弱 C.启示傲然虚弱微弱 D.启事毅然微弱虚弱 解析启示:启发、提示,侧重于受到启发,有所领悟;启事:为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毅然:坚决的,毫不犹疑的。虚弱:

软弱,不结实;微弱:小而弱,一般形容气息、声音、光线等,也可以形容身体,偏指力量微小。联系语境即可选出答案。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男人?”苏艾像吹小口琴似的哼了一声说,“难道男人值得——别说啦,不,大夫,根本没有那种事。” B.“十二,”她说,过了一会儿又说“十一”;接着是“十”“九”;再接着是几乎连在一起的“八”和“七”。 C.“我要待在这儿,跟你在一起。”苏艾说:“而且我不喜欢你老盯着那些莫名其妙的藤叶。” D.大夫今天早晨告诉我,你很快康复的机会是——让我想想,他是怎么说的——他说你好的希望是十比一! 解析冒号应改为逗句。 答案 C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第二天早晨,苏艾睡了一个小时醒来的时候,看见琼珊睁着无神的眼睛,凝视着放下来的绿窗帘。 “把窗帘拉上去,我要看。”她用微弱的声音命令着。 苏艾困倦地照着做了。 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了。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那A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那是最后的一片叶子,”琼珊说,“我以为昨夜它一定会掉落的。我听到刮风的声音。它今天会脱落的,同时我也要死了。” “哎呀,哎呀!”苏艾把她困倦的脸凑到枕边说,“即使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替我想想呀。我可怎么办呢?” 但是琼珊没有回答。一个准备走上神秘遥远的死亡道路的心灵,是全世界最寂寞、最悲凉的了。当她与尘世和友情之间的联系一片片地脱离时,那个玄想似乎更有力地掌握了她。 那一天总算熬了过去。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仍旧依附在茎上。 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泻下来。 天色刚明的时候,狠心的琼珊又吩咐把窗帘拉上去。

《最后的常春藤叶》优秀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教案目标:1、通过对主人公的分析,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理解人性美。 2、了解“欧?亨利式的结尾”。 教案难点:1、学生能理出时间线索和情节、人物的关系。 2、能从多角度分析人物贝尔曼的形象。 教案难点:能理解最后一片叶子的内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案过程: 一、导入 小小的一片常春藤叶,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在狰狞的死神面前,信念、爱心比名药更有效。同常春藤上的一片叶子竟然挽救了一个年轻而又几乎失去希望的生命。这究竟是怎样神奇的一片叶子呢?是什么力量使它奇迹般的永不凋落?让我们带着好奇一起走进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介绍作者 欧?亨利(1862—1910),美国作家,以其众多的作品及作品的巧妙构思和幽默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赞誉,成为美国独树一帜的杰出短篇小说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其代表作为《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三、请同学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画出文中描写“最后一片叶子”的句子,思考其多重涵义。 2、讨论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主人公应该是谁。 四、整体感知: 1、按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分为四个部分。 开端(第1至11节):写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写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2、请找出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 十一月:琼珊病倒;一天早晨:琼珊病重;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整个故事发生在四天里。 四、文本研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性格,回答下列问题: 1、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琼珊把这最后一片叶子作为自己生命的征兆,作为最后一丝与世界的微弱牵连,作为放弃生命的理由。在寒秋风雨中,藤叶越掉越多,琼珊越数越少,读者的心也越揪越紧,所有的情节都归于那维系琼珊生命的最后一片叶子上,小说情节逐步推向高潮,琼珊数落叶数了三天,等了一天,就只等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却想不到这最后的常春藤叶竟能战胜“秋风扫落叶”的命运,历经一天一夜秋风、秋雨的侵袭而顽强地依附在茎上,它给苏艾和琼珊以至读者带来的又何止是绝处逢生的惊喜呀! 2经过一天一夜的风吹雨打,最后一片藤叶竟然奇迹般的抵挡住了“秋风扫落叶”的命运,琼珊竟然会相信,这是为什么?假如这片叶子真的掉了,琼珊会死吗? 问题的关键不是叶子的真假,而是那片不落的常春藤叶引发了琼珊对生命的思考,请大家读一读44—50节,那片坚强的藤叶面对凄风苦雨的打击不肯屈服而飘落。这给陷入绝望中的琼珊以极大的鼓舞,促使她重新振作起来。 假如这片叶子真的掉了,琼珊也不一定会死。贝尔曼为之牺牲的最后一片叶子固然给琼珊极大的鼓舞,但琼珊的康复仅有这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 我想,我们回顾一下作品,大家就会明白:请看6—11节,找生读。 3在琼珊患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为什么既不判她“死刑”,又不肯定她可以治愈,而说一切看她自己呢? 因为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胜。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是看你自己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去面对,有没有勇气战胜它,我们从琼珊的经历中看到,信念对一个人是何等的重要!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1小说专题2.1:小说情节的作用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最后的常春藤叶》《祝福》 小说情节的作用 教学目标 了解高考小说情节作用题的出题模式及答题策略,能够规范表述小说在情节方面的精妙之处。 重点难点 情节在小说中作用的有效规范表述 课时1课时 教法朗读法、讨论法和点拨法 预习 1.诵读《最后的常春藤叶》《祝福》两篇文章,准确概括故事情节,整体把握文章大意,思考两篇文章在情节方面有哪些精妙之处。 2.研究导学案知识构建部分,勾画整理重点知识,了解小说情节的相关知识和高考小说情节作用题的出题模式及答题策略。 检查 高考小说情节作用题的出题模式及答题策略。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 一篇小说,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情节!但是当把小说当做考题,他会问你“为什么这么安排某个情节”时,估计很多同学都会无从下手。 今天,请允许我抛砖引玉,先带大家一起进入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的情节篇。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的就是小说情节作用的有效规范答题。 二、自主学习: 1.准确概括两篇文章的故事情节,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2.思考两篇文章在情节方面有哪些精妙之处,并仿照高考考查题型设计成题目,有效规范表述自己观点。 老师可做提示: (1)《最后的常春藤叶》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本文结尾揭示“最后的藤叶”是贝尔曼“画在墙上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这篇小说的题目还有几种不同的版本,比如《最后的一片叶子》、《两个病人》、《绝处逢生的琼珊》。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哪个题目?为什么我们的编者选择《最后的常春藤叶》 (4)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5)《祝福》前半部分写了祥林嫂在祝福夜死去,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 (6)《祝福》在情节安排上有哪些精妙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祝福》以“祝福”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三、合作研究:

最后的常藤叶导学案附答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教师版 编写人:孟凡翠审核人:穆君 【学习目标】 1. 掌握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 理解常春藤叶内涵,感悟人性之美。 3. 体味“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资料链接】 欧·亨利(1862 ~1910 )美国短篇小说家,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一生写了300 多篇短篇小说,大部分反映了下层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这些作品以其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的微笑”的风格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 百科全”。 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 【自主学习】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锡镴昵称苔藓气喘吁吁 一幢楼窗槛瞥见一筹莫展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情节。 参考答案: 女画家琼珊因为肺炎而失去了对生命的信心,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 的一片常春藤叶上。好朋友苏艾把这件事告诉了贝尔曼。老贝尔曼为了帮助 琼珊,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一片常春藤叶在墙上,这片不落的叶子给予了 琼珊生命的希望。最后琼山活了下来,贝尔曼病逝了。 3. 找出文中描写常春藤叶的句子,并仔细体悟其作用。 参考答案: 第一处:第18 段,“一株极老极老的常春藤”“叶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光秃秃的藤枝”“依附在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上”。 心情:绝望。 第二处:第40 段,“仍然有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 心情:消沉 第三处:第46 段,“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

【文本研习】 1. 是谁挽救了琼珊,让她重新燃起生的希望? 参考答案: (1))苏艾 无微不至地照顾琼珊,鼓励她,用她的友谊温暖琼珊。 (2))医生尽力医治琼珊的病。 (3))贝尔曼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墙上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给琼珊带来生命的 希望,鼓舞她活下去。 (4))琼珊自己 在琼珊得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说“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那一成 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虽然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作用很大,但是琼珊再见如果真的不想活下去的话,即使有这片叶子也无济于事。琼珊的 康复仅有最后一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因为 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胜。 小结: 最后的常春藤叶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给了她生命的勇气。而这片叶 子正是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上去的。 可见,贝尔曼在挽救琼珊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文章着力表现的人 物也是贝尔曼。 2. 结合文本,请分析老贝尔曼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第一处:第30 节。相貌丑陋、酗酒成性、性格暴躁。 第二处:32-35 节。(跟苏艾的对话)关爱他人、善良、富有同情心 第三处:通过苏艾之口转述。牺牲自我的,平凡而有伟大。 【合作探究】 1. 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 参考答案: (1))逼真,连两个画家都没有看出那是假的; (2))这片叶子给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 情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2. 小说的结局有什么特点?

最后的常春藤叶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学习小说巧妙的构思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友情,培养学生积极昂扬的生命态度。 教学重难点:学习小说巧妙的构思技巧。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背景知识介绍 1、导入: 我们初中曾经学习过《我的叔叔于勒》,其作者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的莫泊桑(此处先让学生思考回答)。另外两位短篇小说大师分别是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 (介绍三位短篇小说大师的代表作) 法——莫泊桑——《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俄——契诃夫——《套中人》、《变色龙》、《哀伤》 美——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 2、介绍作家作品 二、体验分析文本 1、学生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故事情节,体验小说“欧·亨利式的结尾”。 琼珊因生肺炎而对失去活下去的信心,等待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落去然后随它而去,好友苏艾给与了她无微不至的照顾。邻居画家老贝尔曼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为琼珊在墙上画了一棵常春藤,而琼珊因此恢复了生活的信心。老贝尔曼却染上肺炎死去。 2、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为什么? 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迷: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终生追求的杰作,也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生的信念。 3、这样的结尾合乎情理吗?前文中有哪些铺垫? (1)为什么最后的常春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2)为什么会是贝尔曼来画这最后一片叶子? 4、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结尾处向读者简单透露了贝尔曼画藤叶而死的事实,但对他的具体行为却不着一笔,在情节结构中留下了一大块空白。使得小说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也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风雨交加的夜晚,用自己的心灵去想象再造) 三、鉴赏人物形象 1、讨论小说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从全文看,贝尔曼是作者所要竭力赞美、讴歌的人物,是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因为,作者所要表现的底层人之间的真诚友爱,灵魂的高尚这一主题是由贝尔曼体现出的。只是,前文中没有用太多笔墨,而且始终是作为普通人来刻画的。这也正体现了“欧·亨利式的结尾”的特征。 2、讨论主人公——贝尔曼的形象。 思考一:文中几次写到贝尔曼?分别是怎样写的? 第一次正面描写: 第30节,请一学生齐读,其余学生画出描写贝尔曼外貌、性格、处境的句子,概括其形象。 ——外表丑陋,性格暴躁,生活窘迫,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失意的老画家 第二次正面描写:语言描写 第32节:对这种白痴的想法“连吼带叫的咆哮了一阵、 第33节“可怜的琼删”“可恶的叶子” 第35节(见文中)——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 第三次侧面描写:第52节医生说:“他上了年纪,身体虚弱,病势来得凶猛。他可没有希望了” 第55节最后苏艾:“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 师巧妙过渡:第55节最后写到:“那是贝尔曼的杰作”是不是杰作?为什么? 思考二: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他的杰作?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案例教案教学 设计 [背景]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是实 施新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苏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的一课,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在这篇 小说中,作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 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老贝尔曼舍己救 人的品德和普通人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本篇文章篇幅适中,情节曲折,故事性强,适宜学生自主阅读。因此本文教学设 想以自主阅读,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在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的情况下简化教学环节,精心设计问题,相机 诱导以突破本文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释题,概括情节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一致投票的美国作家欧亨 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板书) (根据单元阅读调查,学生最喜欢本单元的两篇文章是

《最后的常春藤叶》和〈〈我与地坛〉〉。考虑教材编排的顺序,先教学了〈〈我与地坛〉〉。) 师:这篇小说的题目有几种不同的版本,比如〈〈最后一片叶子〉〉、〈〈两个病人〉〉、〈〈绝处逢生的琼珊〉〉,为什么我们的编者选择《最后的常春藤叶》?如果是你选择,会选择哪个题目? 生1:我会选择《最后一片叶子》,因为我不知道常春藤叶是什么样子的,而《两个病人》听起来不舒服,〈〈绝处逢生的琼珊〉〉好像告诉了我们结局,没什么悬念了。 生2:我会和编者一样选《最后的常春藤叶》,因为叶子有很多,为什么会是最后的呢?我觉得它有点吸引人。 师:那你为什么不和刚才金艳萍同学一样选《最后一片叶子》呢? 生2:因为“常春”这两个字给人非常好的感觉,春天总给人希望嘛,“常春”有希望和朝气蓬勃的意思。 师:金晓晨同学说得非常好,是对金艳萍同学的补充和加深,还有其他选择吗?(停留时间,巡视四周。)师:没有其他选择,看来通过比较大家都悟到这个标题的好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所以我们在写作拟题时也要擦亮文章的眼睛,不可轻易下笔。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个标题的作用。 生3:我和金晓晨一样,也觉得为什么“叶子”是“最

课堂知识学习方法介绍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介绍 课堂教学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是人对人智慧的引导、激发和唤醒。语文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文化和文明的因子在学生身上积淀成人格。这就需要语文老师用智慧培育智慧。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今天我想用一句话作为评课的题目,就是“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反映在清晰的课堂教学节的呈现上。我认为,课堂设计实际上就是单位时间的设计。把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的呈现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地分配在几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就是一个教学节。一堂课的设计就是由几个教学节构成的。教学节能否合理设计和动态推进,实际上就反映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 通州中学嵇康老师《清塘荷韵》主体部分教学节设计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整体感知,要求学生理清思路,抓住“季荷”二字理解;第二部分由四个问题组成,抓住“荷韵”二字理解。盐城中学廖海燕老师讲《淮阴侯列传》,在课堂设计上由四个教学节组成:导入课文,整体感知,探讨研究,拓展延伸。徐州七中的张翼老师讲《站着读与跪着读》,其教学节也清晰地彰显了她的教学思路:整体感知,文本研习,拓展延伸。淮安市淮海中学的丁睿老师《听听那冷雨》,其教学节由检察预习、整体感知、品读欣赏、探究路径四部分组成。江苏省新海高中杨绍崇老师设计《错误》,其教学节为导入课文、如何理解“错误”、如何理解“美丽的错误”、如何理解“中国的中国诗人”。 袁东升老师教《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这样设计教学节的:浏览课文,整体把握——品评人物,略说关系——情景再现,语言实践——升华提炼,探究比较。泰州市翟晓燕老师教《荷塘月色》,其教学节是:初读感知——赏读理解——品读交流。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反映在对课程资源的重视与挖掘。新课程关于“课程是经验”这一新的理念,使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的体验创造了条件。 徐州七中张翼《站着读与跪着读》,把“央视百家讲坛”引入,富有时代活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这一设计不仅仅是教学资源的开拓,更重要的是把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时代,给学生以时代活水的滋润。所以我们说,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资料的运用,这是站在生命发展的角度上,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对资源的开发、选择和运用,实际上反映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 我们关注到《淮阴侯列传》在这方面做出的探索。这是选修课,在这个《史记》选读本子中,共有八个栏目,“善叙事理,其文疏荡”的标题,概括了《史记》的叙事艺术。对这篇选修教材的处理,就不应该像必修教材那样精雕细刻地处理,而是要抓住特色,深入探究。在讨论过程中,廖老师不时地引用古人对《史记》的评论,而且在课件上注明,如在讨论细节刻画人物,引导学生理解韩信的人物形象时,就引用了黄震《黄氏日钞》中的评论;在讨论韩信之死的原因时,引用了《高祖本纪》、蒯通的话、韩信的话、还引用了范蠡的故事;在讨论“太史公曰”时,引用了李慈铭《越漫堂读书记》、李笠《史记订补》、韩信祠对联。这种引用,一是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是把读书的方法渗透进来,正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三是扩大了课程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我们还关注到《错误》一文教学,在讨论“中国的中国诗人”之后,杨老师拿来两首外国诗作比较,这是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错误》这首诗的理解。这首诗意象传统,比喻别致,其中许多意象都很古老,曾很频繁地在古典诗歌中出现,很有东方风味,一比较,其特点就出来了。同时,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渗透了比较的方法。

最后的常春藤叶答案

一、课内语段阅读: 1、欧·亨利美国《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莫泊桑《羊脂球》、《项链》;契诃夫《变色龙》、《套中人》 2、准备走上神秘遥远的死亡道路的不想活下去的想法。 3、琼珊请苏艾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拿一小面镜子给自己,让苏珊用枕头给自己垫高,要坐起来看苏艾煮东西。还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4、(1)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 (2)贝尔曼先生是一个善良真诚地艺术家,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最好的作品:永不凋谢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挽救了一个年轻艺术家的生命。 (3)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 1、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明确: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2、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在全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 明确:本文的主人公应是贝尔曼先生。 3、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贝尔曼先生的地方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有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人格得到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 由此,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4、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 明确:应该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5、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明确: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是主

《最后的常春藤叶》阅读练习

《最后的常春藤叶》阅读练习 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住着不少画家,他们寻求朝北的窗户以及低廉的房租。苏艾和琼珊也在此合租了一个房间。 年底,肺炎在不断蔓延,琼珊也被感染了。她病得很严重,躺在一张铁床上,一动也不动,凝望着窗对面的空墙。 一天早晨,医生对苏艾说:“要治好,可能只有一成希望,这全在她自己要不要活,她是满肚子以为自己活不成了。人不想活,任何药都无效。”医生走后,苏艾伤心地痛哭一场。屋子里,琼珊一动不动地躺着,被子底下的身体纹丝不动。苏艾走进来的时候以为她睡着了。忽然,传来一个低微的声音。重复着,苏艾快步走到床边,琼珊的眼睛睁得很大,望着窗外,数着:“9、8、7……” 苏艾看着窗外,满是疑惑:有什么可数的呢?一个空荡荡得到院子,一堵空墙,一颗老极的常春藤,藤上的叶子几乎都被吹掉了,只剩下些光秃秃的枝条缠绕在剥落的砖块上。 “6”琼珊几乎已是耳语。“越落越快了,三天前还有一百多片。又掉了!只剩五片了。” “五片?什么?” “叶子,等最后一片掉下来,我也就要去了。难道医生没有告诉你?”“哟,那条破叶子跟你的病有什么相干?不要说傻话了,医生今天早晨还说你就快好了, 喝点汤吧!”

琼珊直盯着窗外说:“不,我不想喝。又落了,只剩四片了!等最后一片一片掉下,我 也就去了。” “琼珊。答应我不要瞧窗外行吗?” 琼珊闭了眼睛,脸色苍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就像是座横倒在地上的雕像。 “你睡会儿,我去把贝尔曼叫来,给我当那副‘老矿工’的模特儿。”贝尔曼是个画家。他年过六十,画画四十年,总说就要画他的那副杰作了,可到现在也 没有动笔。他除了偶尔画点广告外,什么也没画。他喝酒毫无节制,是一个火气十足的小老头子,十分瞧不起别人的温情。苏艾走进楼下他那间光线黯淡的小屋,他满嘴的酒气,两只发红的眼睛迎风流着泪。苏艾把琼珊的胡思乱想告诉了他,他嗤笑道:“世上竟有人蠢到因为那些该死的常春藤叶子落掉就想死?哎,可怜!”他喊道。 他们一起上楼,琼珊睡着了。他们不由得瞅着窗外那棵常春藤,都默默无言。贝尔曼当完模特就走了。大片的雪花伴着寒冷的雨不停地落下。“把窗帘拉起来,我要看看。”琼珊第二天早晨醒来就低声地命令苏艾。然而,看呀!一夜的风雨吹打,砖墙上还挂着一片藤叶。它是常春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 靠近茎部仍是深绿色,可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枯萎发黄,它傲然挂在一根离地二十多英尺的藤枝上。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1小说专题3:小说叙述视角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总借俊眼传出来 ——小说叙事视角 【学习目标】 1.了解叙述视角相关知识,明确三种人称的作用。 2.总结叙事视角题题型类型,规范表述自己观点。 知识构建 知识链接 1.叙述角度:叙述学中,一般把“谁说故事”“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说故事”称为叙述角度。叙述角度可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 “全知视角”,就是叙述者站在局外,不出现在故事中,但他仿佛是无所不知的“神”,对事件的前因后果都十分了解,对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也都清清楚楚,有时甚至走到前台发表议论、对人物进行评价。读者们好像面对作者而坐,听他讲故事。 “有限视角”,就是叙述者是当事人,参与故事的发展,我们依赖于他的眼睛看世界,靠他的引领进入故事。 第一人称是“有限视角”,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待。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则要具体分析,它可以是“全知视角”,也可以是“有限视角”。 2.叙述角度不同,表达效果就会不同。如果突出事件的亲历性,一般选择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如果想增加事件的曲折性、悬念感,可以考虑选择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3.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也就是作者的叙述视角;一是人物的叙述视角,即小说中的人物的叙述视角。前者,主要表现为人称的变化,即第一、二、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后者,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这样,我们看到,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 4.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这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我”出发,一以贯之。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我”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我”在场,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活动,也不能直接写,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言语、表情等间接表现。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是作者,而有人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这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 第二人称叙述视角。运用第二人称写作,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小说中既出现“你”,同时也出现“我”与“他”,这种情况一般不能称为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二是小说通篇只出现“你”,而不出现“我”,更不出现“他”,这就是所谓真正用第二人称写作的小说。第二人称叙述与第一、三人称叙述的明显差异,就在于它的强烈的感情倾向。一个“你”字,似乎让读者遇到久别重逢的老友,回忆起许多美好的往事。 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阂,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 2.各种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的作用:①叙述亲切自然,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②拉进作品与读者的距离,③便于抒发情感④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推动情节。 第二人称的作用:①一般有拟人的意味,直接对话,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②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 第三人称的作用: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②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给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全知视角: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 有限视角: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每个链条,使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从而使读者变得不再只是被动地听故事,必须动脑筋,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 第一人称时,叙事者同时是故事里的人物,他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的,采取的是有限的视角。使用第三人称时,叙事者并非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的,其视角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3.高考考题及方法 常见题型: 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这篇小说,作者从“你”的角度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 4.文章对……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 5.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问题探究 探究主问题:《最后的常春藤叶》《林黛玉进贾府》《祝福》《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说书人》《边城》采用的叙述视角及作用,并仿照高考考查题型设计成题目,有效规范表述自己观点。

《最后的常春藤叶》赏析

《最后的常春藤叶》赏析 欧亨利小说的主人公常常是社会的下层人物,诸如受人支使的店员、穷困潦倒的画匠、经济拮据的办事员、一筹莫展的医生、走投无路的小偷等等。脍炙人口的《最后一片叶子》则是描写了几个穷画家之间患难与共的感情故事,塑造了贝尔曼这个舍己为人的老画家的动人形象。 如果说贝尔曼是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那么乔安西就像那依附在上面的藤枝;如果说贝尔曼是那株极老极老的常春藤,那么乔安西就是那藤上的一片叶子。 乔安西年轻的生命在风吹雨打的漫漫长夜中一点点被剥蚀,生命的火光在一点点微弱下去。哀莫大于心死,对这凄风苦雨的世界已不再抱希望的乔安西,把这最后一片藤叶作为自己生命的征兆,作为最后一丝与世界的微弱牵连,作为放弃生命的理由。她甚至等得心焦,想“像一片没有了生命力的败叶一样,往下飘”,飘向那未知的虚无,永久的黑暗。

贝尔曼是整篇小说的灵魂,但他在本来就篇幅颇短的小说中出场的次数极少。关于他的语言与行动有寥寥数笔,从几句对白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脾气暴躁、性格直率的老人,“一双红眼睛正不停地流眼泪”。然而,就是他,成了乔安西与休易的保护神,他用生命换来的杰作,实现了他一生的夙愿。那“锯齿形边缘已经枯黄”的最后一片藤叶却“顽强地挂在离地面二十英尺高的一根枝上”。这不只是一片藤叶,它是老贝尔曼不死的生命的结晶,是乔安西与尘世和友情之间的联系,是这苦难的世界上穷人之间的一丝温情。慰藉了全世界最寂寞、最悲凉的一个“即将踏上黄泉路的人的心灵”,它经受了怒号的北风,倾泻的雨水。“乔安西躺在床上久久看着”,她没有理由再逃避,没有理由让自己本应年轻而旺盛的生命衰颓下去,“不知是怎么鬼使神差的,那片叶老掉不下来,可见我原来心绪不好。想死是罪过。” 那么,贝尔曼并没有死,他的灵魂,他的希望,他整个的生命之光全集结在这片叶子上了。这最后的一片叶子,这凄风苦雨中的叶子,也是贝尔曼颠沛流离坎坷一生的最后一个亮点。 小说的结尾突如其来却又在情理之中,作者并未正面描述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只是在结尾以休

最后的常春藤叶名师教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多元主题解读 ——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一次小说教学尝试 (浙江宁波鄞州中学卢杏琴) 内容摘要:对小说文本作多元主题解读是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受叙事学的“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启发,视学生为不同的聚焦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体会来复述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从而由“这是谁的故事?”分析出小说可能存在的多元主题:这是“琼珊”的故事——信念这一精神支柱对生命的重要性;这是“贝尔曼”的故事——平凡的英雄,关心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是“琼珊和贝尔曼”共同的故事——艺术与人生的对接转化。在教师控制的课堂结构下,本文借助一种新视角对该小说主题有一定程度的新挖掘,也避免了对小说作过度的意义衍生。 关键词:小说阅读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多元主题;多重聚焦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①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新课标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和学生观。其实,对小说文本的多元主题解读是改进我们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强有力的途径之一。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模块的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收录了此篇小说,并将它置放在“精神之柱”这一板块下。苏教版此模块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以主题内容组元方式来编写教材。在这里我们很容易得出该小说的一个鲜明的主题便是“信念作为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它对生命有着重要意义”,而这一主题主要是由人物琼珊来传达的。同时,在教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小说的主题是“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②,而这一主题是由人物贝尔曼来完成。在对该小说的诸多研究资料的查阅中,笔者发现基本上是围绕上述两个主题来论说的。更多的研究者是两者择其一而详细论之,有据在理。孙绍振先生的《词典语义与文本情景语义——〈最后的常春藤叶〉解读》③则是两个主题兼论,深入文本细部,论述新颖别致。这也更加证实了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等读者中心论已深入这个重人文精神、张扬人的主体性的时代。确实,一个文本一经产生便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它与作者寄予的意义无多大关系,它的丰富含义更多取决于读者的能动参与行为。

高中语文_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环节一导入: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片叶子又折射出怎样的大千世界呢?今天我们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就顺藤摸叶,欣赏叶子的脉络。 环节二学习目标:(齐读) 环节三概括故事情节。 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环节四主要人物:最后的常春藤叶,围绕这片叶子,主要写了三个人物,他们是(琼珊、苏艾、贝尔曼板书) 环节五琼珊心情变化:师:琼珊病重时,决定数叶子来数自己的命数。那四天时间里,常春藤叶与琼珊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预设:第一天消沉、失望第二天绝望,第三天希望,第四天心满意足第三天的希望,还能从文中哪里看出来?汤、葡萄酒、小镜子、坐起来看你煮东西,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从饮食、打扮、生活琐事充满情趣。重拾理想】 环节六贝尔曼人物形象:师:琼珊由绝望到希望,是什么促成了这种变化? 是最后一片叶子吗?更确切说是那片不掉落的叶子。 当琼珊把自己的命运与叶子的掉落联系在一起,我们更加为其担忧。十二、十一、十、九、八、七、六、五、四、……一,我们的心弦崩得更紧了。

但最后一片叶子仍贴在、傲然挂在墙上……这是为什么? 你觉得贝尔曼是一个怎样的人?老师有两个要求:一是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二是从原文中找到依据。(小组讨论) 【预设:胡子邋遢、脑袋怪怪、身材瘦小、失意、穷苦潦倒、酗酒、性格暴躁、温情、关心他人、善良、为成全他人而牺牲自己 分角色朗读33、34、35、36 55段】贝尔曼为成全他人而牺牲了生命,这种精神让我们震撼、感动。让我们怀着这种震撼、感动一起朗读一下最后一段。 那晚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结局出乎意料,是贝尔曼牺牲生命画上去的。但又在情理之中,贝尔曼是一个关心他人、牺牲自己的人。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这是欧亨利小说构思的最鲜明的特点。 环节七:主题师:琼珊活了下来,要知道肺炎在十九世纪就是绝症,那琼珊靠什么战胜了病魔呢?(讨论) 【预设:友谊、信念、牺牲与成全】 环节八:题目英文为the last leaf 中文版一个是《最后的一片叶子》另一个是《最后的常春藤叶》你觉得哪个版本好呢? 师:我比较认同第二个。常春更具象,常春为常青、活力和力量。看到常春藤叶,我们想到的是一种精神,是信念、友谊、是奉献,是人性的温情。生命的赞歌。 环节九总结:史铁生说:不美满,那才是需要智慧和信念的时候。我们说,有困境,那才是需要意志和希望的时候。愿同学们,拿出你们

小说结尾的类型及效果分析学案

青州一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这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开啦! ”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还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最后的常春藤叶》随堂练习及答案

5最后的常春藤叶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苔藓.(xiǎn)扶弱济.困(jì) 掺.酒(chān) 出殡.(bìn) B. 瞥.见(piē) 蹑.手蹑脚(shè) 昵.称(nì) 狭窄.(zhǎi) C. 窗槛.(jiàn) 一幢.(zhuànɡ) 着.想(zháo) 砖砌.(qì) D. 模.特(mó) 编辑.(jí) 唠.叨(lāo) 瞅.一眼(jiū) 解析B.“蹑”应读niè;C.“着”应读zhuó;D.“瞅”应读“chǒu”。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4分) A.账款殡仪蓬松汗流浃背 B.依附奔腾暴躁喧宾夺主 C.撒手咆哮窗棂明目张胆 D.倾泄颤抖挪动莫名其妙 解析“倾泄”应为“倾泻”。 答案 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 (1)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______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 (2)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那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 ________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3)唯恐那个________得像枯叶一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________联系, 真会撒手去世。 A.启示傲然微弱虚弱 B.启事毅然虚弱微弱

C.启示傲然虚弱微弱 D.启事毅然微弱虚弱 解析启示:启发、提示,侧重于受到启发,有所领悟;启事:为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毅然:坚决的,毫不犹疑的。虚弱:软弱,不结实;微弱:小而弱,一般形容气息、声音、光线等,也可以形容身体,偏指力量微小。联系语境即可选出答案。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4分) A.“男人?”苏艾像吹小口琴似的哼了一声说,“难道男人值得——别说啦,不,大夫,根本没有那种事。” B.“十二,”她说,过了一会儿又说“十一”;接着是“十”“九”;再接着是几乎连在一起的“八”和“七”。 C.“我要待在这儿,跟你在一起。”苏艾说:“而且我不喜欢你老盯着那些莫名其妙的藤叶。” D.大夫今天早晨告诉我,你很快康复的机会是——让我想想,他是怎么说的——他说你好的希望是十比一! 解析冒号应改为逗句。 答案 C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第二天早晨,苏艾睡了一个小时醒来的时候,看见琼珊睁着无神的眼睛,凝视着放下来的绿窗帘。 “把窗帘拉上去,我要看。”她用微弱的声音命令着。 苏艾困倦地照着做了。 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了。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那A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那是最后的一片叶子,”琼珊说,“我以为昨夜它一定会掉落的。我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