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的伊壁鸠鲁哲学_聂锦芳

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的伊壁鸠鲁哲学_聂锦芳

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的伊壁鸠鲁哲学_聂锦芳
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的伊壁鸠鲁哲学_聂锦芳

第51卷第5期2014年9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51,No.5

Sep.2014

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的伊壁鸠鲁哲学

聂锦芳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要: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需要讨论的一个前提问题是:马克思本人哲

学思想的起点何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以下简称MEGA )第4部分第1卷刊出的文献提供了答案。通过对“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的解读,可以知道,无论是就表征伊壁鸠鲁思想文献的选择、理论源流的追溯,还是其思想中的“准则学”和“主要原理”的概括,乃至“原子论”哲学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换逻辑的探究,以及对“原子”的抽象性质与古代原子论的思维特征的揭示,都表明处于起点上的马克思哲学思想所具有的水准;这就要求我们也必须以此为基础来估量他之后哲学思想的发展,而不能再出现“低于起点”“起点之前”乃至偏离起点的理解、诠释和发挥等情况了。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起点;伊壁鸠鲁;原子论中图分类号:B 0-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919(2014)05-0012-13收稿日期:2014-

08-28作者简介:聂锦芳,男,山西寿阳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基于最新文献的马克思重要文本再研究”(14AZX002)。引言:为什么要讨论马克思哲学

思想的“起点”问题?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是“论”的方式,即通过原理教科书了解和领会这一理论形态的核心范畴、基本命题、体系框架和思想主旨。二是“史”的方式,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看成一个不断探索、深化的过程,通过对马克思及其后继者不同阶段文本、文献的细致阅读来把握其思想的原始情形、论证逻辑及其内涵演变。总体上看,这两种方式当然各有其特点、合理性,也都有欠缺处,但长期以来,第一种方式则更为普遍和流行,不必说普通民众、广大党员、干部,就是不以马克思文本、文献为专业的研究者,也基本上是通过这一途径来接触、评判马克思主义的。这里并没有完全否定原理教科书的价值和意义的意思,但同样显见的事实是,由于马克思本人并未以这样的著述形式表述过其哲学体系,所以教科书实际上是后人根据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而做出来的概括和阐释,而且相当程度上

带有时代的印记和编写者特有的考量。实际上通过这一途径把握到的马克思的思想与马克思思想

的原始状况之间就“隔”了一层。如果接受者不直接面对第一手的原始文献,却要作出属于自己的梳理、甄别和判断,那么由此而达致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正因为如此,通过细致的文本阅读、思想发展进程的考察和辨析,来呈现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复杂性、丰富性、变动性和总体性,就成为提高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水准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事情。

而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那么对这一过程中若干关节点、阶段性的把握和划分就成为很关键的事情了;而这其中需要讨论的一个前提问题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起点何在?因为起点就是基点、出发点,表明马克思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展开其哲学运思的、是站在什么样的高度开始其哲学征程的。马克思后来的哲学观点、哲学思想当然会有变化、超越乃至自我反省和否定,但就理论思维来说,却是对起点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不会低于起点的水准;后人更不能把马克思后来逐渐深邃起来的思想阐释得比起点

第5期聂锦芳: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的伊壁鸠鲁哲学13

的视界还要狭窄、思路更为单一、体系也更为简单化。这充分昭示出认真解读文本、探究思想“起点”的意义。

我们注意到,在以往的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研究中,起点问题并没有被突出出来加以讨论。与其相关的列宁的“来源”说倒是影响广泛,起了主导作用。但现在看来,列宁的说法不仅将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完全画了等号①,而且在对“起源”的理解和解释中,“来源”与“组成部分”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这就是说,列宁实际上是以“组成部分”来反向逆推出的“来源”,从而他决绝地判定“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是唯物主义”,并且将其“来源”界定为德国古典哲学。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为了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而抹杀了“起点”,并没有把“来源”视为“起点”。②回到前文对“起点”的界说,可否将德国古典哲学确立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起点呢?我认为,对于作为在黑格尔哲学由如日中天走向分化和衰落过程中展开思想探索和建树的马克思来说,似乎是有关联的,作为背景和对其有启示性的作用来说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回到原始文本、文献,“用文献和事实来说话”,那么,这一点却并不能被坐实。至于国内有的学者把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起点推延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对象性”“感性活动”,那更得不到佐证,因为那时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不是尚在“起点”阶段而是已经“在路上”了。

基于此,我还是主张“回到马克思”,从他写作和留存下来的文本、文献为依据来解决这一问题。所幸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以下简称MEGA)第4部分“笔记和摘录卷”第1卷刊出的文献提供了答案。在马克思开始人生和思想之旅的起始阶段,如果说他中学期间留存下来的文献、大学时代的文学习作表明他最初成长、思考的启蒙主义背景和人文主义情怀,那么当他经过痛苦的思索,终于意识到不能以情感和浪漫来理解世界、写诗“仅仅是附带的事情”,而应该“首先渴望专攻哲学”,“又一次使我明白了,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③,表征的是他哲学自主意识的觉醒、是他哲学探索的起步。为此,他留下了七册标明为《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关于古典、近代哲学家著作的摘录汇集(MEGA编者分别命名为“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柏林笔记”),其中所摘录、叙述和评论的那些丰富、复杂也不免显得杂乱的思想,就成为马克思开始哲学征程的起点。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看,“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因马克思后来的博士论文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学的差别》而为人们知晓,国内外也出过几部研究论著,但基本上都是“外围言说”,即并没有通过详尽而完整地考察和解读七册笔记的内容而探究马克思理解伊壁鸠鲁思想的轨迹和缘由,进而分析这种理解与马克思以后哲学思想的复杂关系。而包括了对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莱布尼兹部分著述、休谟的《人性论》、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及其通信以及卡尔·罗生兰茨的《康德哲学的历史》的摘录和评论在内的“柏林笔记”,迄今为止还很少为论者所知,更鲜有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这对于马克思原始思想的把握来说,是多么大的遗漏啊!作为马克思文本、文献的研究者,我和我的同道虽然致力于对这些新文献的发现和研读,但我们并不是等量齐观地看待所有文献的思想价值的,更不会矫情地认为“新的就是好的、价值最大的”,但对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总体理解和宏观把握而言,他特别经过认真选择而记录、评论的古希腊和近代思想家的哲学思想的确是不能无视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将一一对其进行详尽的梳理

①②③笔者当然不同意“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的论者所主张的二者判然有别、根本对立的看法,但也认为不将作为这一思想体系创立者的马克思的思想与其后继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认真比较、分析而是笼而统之地完全等同,不利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变动性。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1—48页。

马克思:《给父亲的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13页。

14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

和分析,而本文解读的是“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第一册的内容。

一、表征伊壁鸠鲁思想文献的选择

与其理论源流的追溯

那么,为什么伊壁鸠鲁哲学会成为马克思哲学的起点呢?普遍流行的解释是,这时的马克思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俱乐部,而这一俱乐部的主将们(比如,布鲁诺·鲍威尔)对古希腊晚期哲学很感兴趣,马克思是受其影响而做出这一选择的。尽管从现在留存下来的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的文献中似乎并没有发现其他人写过关于伊壁鸠鲁的文章或著作,但从当时德国思想界的情形和马克思登上思想论坛的经历来推测,上述因素是可能存在的;然而,这至多只能算是一种外部的诱因,内因还在于伊壁鸠鲁哲学本身的思考框架、意旨以及马克思的领会和掌握,使在激情和迷茫中寻求对世界的理解的马克思有了参照系、思考支点,为其之后哲学思想的发展确立了初步的视界、意旨和基础,蕴含着某种程度上较为接近的价值追求和趋向,同时也明白了包括伊壁鸠鲁哲学在内的古代原子论的逻辑困境和必须超越的局限性,因而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尽管当时的马克思还只是一个21岁的大学生,但他选择伊壁鸠鲁思想作为其哲学思想的起点却是相当精心的。

首先是他完整、准确地搜集、甄别和梳理了表征伊壁鸠鲁思想的文献材料。据传伊壁鸠鲁本人著述甚多,但可惜的是留存下来的却只有三封信件和个别残篇,当时权威的伊壁鸠鲁编本还没有问世,人们主要是通过其追随者的复述来了解他的思想的。马克思淘沙砺金,浏览了几乎当时可以看到的所有记述和评论伊壁鸠鲁及其学派的著作,在此基础上,他选择有代表性的第欧根尼·拉尔修、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普卢塔克、卢克莱修、鲁齐乌斯·安涅乌斯·塞涅卡、约·斯托贝、亚历山大里亚的克雷门斯、西塞罗、伽桑迪等人的著作、论文、对话、言论做了摘录、转述、概括和评论,而且每一部作品的版本都是当时最权威的,这为保证他能较为完整而准确把握和理解伊壁鸠鲁的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其次,马克思把伊壁鸠鲁哲学看成是一个有思想传统的理论体系。在阐述具体观点之前,马克思特别追溯了其来源和先驱,这成为理解其思想内涵的前提。伊壁鸠鲁的哲学不是突兀生成的,他是在偶然中发现了德谟克利特的著作、了解了其思想的主旨后,开始“献身于哲学”的。后来,在理论建构过程中,他把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和亚里士提卜的快乐学说作为其思想的基础,同时也很推崇阿那克萨哥拉的观点。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原子论的重要奠基者。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原子在虚空中运动。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在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构成的。所谓事物的产生就是原子的结合。原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即运动为原子本身所固有。虚空则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原子叫作存在,虚空叫作非存在,但非存在不等于不存在,只是相对于由充实的原子而言,虚空是没有充实性的。所以非存在与存在都是实在的。世界是由原子在虚空的旋涡运动中产生的。这种思考方式直接确立了伊壁鸠鲁把握世界的本体论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在写作这一本笔记时,马克思还没有甄别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之间的差别,这与后来他博士论文的选题和论述是有差别的。

同时,亚里士提卜伦理学中的快乐主义学说也给予伊壁鸠鲁很大的启发。这种学说认为,感觉是认识论的原则,也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原则,所以,感官快乐和个人享受就成为人生所追求的目的,而伦理学也就是求得最大快乐的知识。亚里士提卜指出,寻求肉体感官快乐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天职。幸福就是寻求快乐,德行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因为它给人以幸福,如果不能给人以快乐,那么德行是无价值的。在他看来,最高的善只能在快乐之中,快乐则是衡量一切价值的尺度。过去的快乐已无法追回,未来的快乐虚无缥缈,所以应当努力追求现实的个人的肉体快乐。当然,他也主张对快乐或享乐应加以理性的自我控制,强调“要能主宰快乐,而不为快乐所主宰”。这些都构成了伊壁鸠鲁后来建立的伦理学的基本点。

此外,阿那克萨哥拉的思想也受到伊壁鸠鲁

第5期聂锦芳: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的伊壁鸠鲁哲学15

的关注和赞赏。作为更早的原子论的思想先驱,阿那克萨哥拉不满足于用某一种具体物质或元素作为万物本原的主张,他觉得这不能解决一和多的关系问题,于是就提出了自己的种子说,认为“种子”有各种不同的性质,数目无限多,体积无限小,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初元素;种子具有各种形式、颜色和气味,它们的结合构成了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阿那克萨哥拉还认为,种子本身是不动的,推动种子的结合和分离的力量是一种存在于种子之外的东西,他称之为“奴斯”(nous)。宇宙原是无数无穷小的种子的混合体,由于奴斯的作用,使原始的混合体发生旋涡运动,这个运动首先从一小点开始,然后逐步扩大,产生星辰、太阳、月亮、气体等等。在希腊文中,nous本义为心灵,转义则为理性。阿那克萨哥拉以此来表述万物的最后动因。这种解释进一步具体化了对于原子特性和运动动因的理解,对于伊壁鸠鲁推进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很重要的。

正是在上述思想先驱思想的引导和启发下,伊壁鸠鲁哲学开始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二、伊壁鸠鲁思想中的“准则学”

及其应用

马克思特别看重的是,伊壁鸠鲁哲学不是零散观点的汇集,而是一个成体系的理论结构。它分为三部分,即准则学、物理学和伦理学,而归宿则是伦理学中的“至善”学说。马克思首先注意到的是伊壁鸠鲁思想中的“准则学”(Canonica;Каноника)。

伊壁鸠鲁在其主要著述《准则》和《主要原理》中断言,把握和理解世界的最主要的方面是感性直觉①、预想和感觉,他将其称之为“真理性的标准”②。

感性直觉(αντιληπτικη'διαι'σθηση;Чувственныевосприятия)是理解世界的出发点。它是真实的,不依赖于理性,不需要对任何事物进行思考、虚构和回忆,而是直愣愣地摆在人面前的由事物刺激而形成的直接感觉。那么,不同的感性直觉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感性直觉有无真实或者虚假的分野呢?如果有,又怎么判定哪一种是真实的或虚假的感性直觉呢?伊壁鸠鲁的看法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驳倒它们。事实上,同类的感性直觉不能驳倒同类的感性直觉,因为它们有相同的效用,而不同类的感性直觉也不能驳倒不同类的感性直觉,因为它们判断的不是同一个东西。一般说来,一种感性直觉不能作为另一种感性直觉的裁判,因此我们要同等地倾听每一方。概念也不能驳倒感性直觉;因为概念依赖于感性直觉。”③就是说,是感觉所感知的东西确实存在这一状况,保证了感性直觉的真实性。“我们能看得见和听得到”,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实,就像我们感觉到疼痛一样。因为,“某物是真实的”和“某物存在着”这两种判断是没有差别的。

按照这样的理解,我们就应该从现象出发来解释未知物。因为一切关于事物的理解(表象)都是来源于感性直觉,然后借助于偶合、类比、相似和综合而形成的,思考对此也起了某种作用。直觉是出发点,因为它是真实的,即使是疯子的幻

②③在汉语语境中,直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形成的直观感觉,是不以人的意志控制的本能存在形式,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而知觉则是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是对外界客体或事件的感觉信息进行一系列组织和解释的加工过程,具有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等特性。根据这种理解,再对比马克思下文对伊壁鸠鲁思想的进一步解释,应该确认“感性直觉”才符合其意。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页)将其译为“感性知觉”了,这是从俄文版中的“Чувственныевосприятия”(СочиненияК.МарксаиФ.Энгельса,Том40,С.23,Государствнноеиздательсвополитическойлитературы,1975)直译过来的,而马克思的原始手稿用的是希腊文“αντιληπτικη'διαι'σθηση”(Marx-Engels Gesamtausgabe,Ⅳ\1,S.10,Dietz verlag Berlin,1976),我认为似应译为“感性直觉”,所以这里做了改动。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0,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28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0,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28页。

16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

觉、梦景也都是真实的,因为它们会引起运动;而不存在的东西是不引起运动的。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预想”(Προμη'νυμα;Пролепсис)。伊壁鸠鲁用这一名称来表示的是知觉、正确意见、表象或我们心中存在的一般思辨,即对经常重复出现的外部现象的思考和回忆,比如说,“这是人”。因为只要我们一说“人”这个词,通过“预想”在我们面前立即就会出现在感性直觉基础上产生的某个人的形象。

这就告诉我们,作为每个名称的原始基础的东西是清楚的。如果我们事先不知道我们寻找的东西的名称的话,我们可能不会去寻找它。如果以前我们不是借助于“预想”知道了物体的形状,我们就说不出任何东西的名称。可见,“预想”是明显的。而且每个意见都是以事物预先就有的明显性为根据的,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判断。伊壁鸠鲁还称意见为假设,并断言,它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这取决于在它上面是增添还是减少些什么,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明显性而得到证实或者被驳倒。要是假设得到证实或者没有被驳倒,它就是真的,反之,要是没有得到证实或被驳倒,那么它就是假的。从这里引进了一个术语:“期待着的东西”(Κοιτα'ζοντα μπροστα'σεκα'τι;Ожидающие),比如,人们看到远处有一座建筑物,但看得不太清晰,“预想”是塔,但有的人认为是、有的人又认为不是(意见不一致),于是就去走近去求证,最终意见的真假就会见分晓了,但对于“预想”来说,这塔在近处和远处看到的都是一样的、不变的。

“预想”与感性直觉相接触的结果是人特有的感觉(αι'σθημα;Чувствования)的形成,这是伊壁鸠鲁“准则学”第三个重要的方面。他区别了两种内心感觉:快乐和痛苦,并且认为前者合乎人的本性,而后者不合乎人的本性;人们正是依据这些感受来决定取舍生活选择的。

将上述“准则学”运用到对神、死亡、欲望、快乐、至善等观念、现象的观照中,伊壁鸠鲁获得了一系列新的看法,而反观以往人们对这些方面的理解,“有些涉及事物本身,而有些只是围着空话打转”①。在与梅诺伊凯乌斯的讨论中,他对此一一做了独特的解释。

关于“神”,很久以来就形成了一种“大家观点一致,各民族的观点一致”(consensus omnium,consensus gentium②)的“一般观念”,即它是高高在上的造物主和全知全能、支配人命运的上帝,是一种外在于人的特殊的存在物,在它面前人总是感到自己的缺陷、低下和卑微。而伊壁鸠鲁则别出心裁地把神拉回到人身上,将其看做是心灵永不灭亡和始终幸福的表征,与“关于神的一般观念所要求的”完全不同,他呼吁人们改变传统观念,“不要把任何与不灭相抵触的、与幸福不相容的东西加到神的头上去”。长期以来,宗教观念深入人心的后果之一,是人们生怕因亵渎神灵而感到恐惧。伊壁鸠鲁则告诉大家:“摈弃众人所信的众神的人,并不是渎神的,而同意众人关于众神的意见的人,才是渎神的。”③为什么?“因为众人关于众神的意见”根本不是根据其感性直觉再加上思考形成的“预想”,而是一种“虚妄的假设”、是古老观念的自然沿袭和传承。众人天真地认为,众神总会对恶人降以大祸,对善人给予大福,所以人们就不管自己的兴趣、能力、意愿和感受,按照先验的“美德”原则,争先恐后地去充当“善人”、鄙薄“恶人”,结果众人都成了一样的人,而与真实的自我无关或者根本不相容。

如同对神的理解不够“正常”,关于“死亡”,也是令多少人纠结、痛苦、感到恐惧从而极力躲避的内容。正像在“准则学”中实现了世界观的转变,在对死亡的理解上,伊壁鸠鲁也相当通透、开明,他告诫梅诺伊凯乌斯:“你要习惯于认为,死亡对于我们来说是无所谓的。”这与他所坚持的感觉论一脉相承,因为如果一切善与恶都存在于

②③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1,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29页。

此注释为马克思所加,见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1,Dietz verlag Berlin,1976.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1,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29页。

第5期聂锦芳: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的伊壁鸠鲁哲学17

感觉之中,那么死亡不过是感觉的停止,没有了感觉,人也就不存在了,那么死亡有什么可怕的呢?“所以要正确地认识死亡……能把短暂的生命变成我们快乐的源泉,这靠的不是给生命增添无穷的时间,而是消除对不死的渴望。”①有人会解释说,他之所以怕死,并不是因为将来死亡到来之时将使他痛苦,而是因为未来的死亡现在已经使他痛苦。这种看法真是太荒唐了,当前就去为未来的事情而烦恼是多么愚蠢啊!死亡这件事是属于未来的,虽然作为意料中的事必将到来,但在现在的情况下就让我们为此而感到忧虑,这只能带来无谓的烦恼。必须明白,死亡对于我们是无所谓的,因为当我们存在之时,死亡不存在,而在死亡来到之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因为对于生者来说,死还不存在;而对于死者来说,死已不存在。如果一个人真正地认识到停止生存一点也不可怕,对他来说,生活中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应该记住,未来既不是我们的,又不完全不是我们的,我们一方面不要把它作为某种一定会到来的东西来期待它,另一方面也不要把它作为某种永远不会到来的东西而对它失望。”②

但是,人是矛盾的存在物,有些事情道理上说得通,但在实际生活中人又很难控制自己,因为人有欲望,有情感与理智的龃龉,有社会性与自然性的冲突,有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对立。于是伊壁鸠鲁接着分析了人的“欲望”。在欲望中,有些是自然的且必需的,比如食欲的满足;有些是自然的但不是必需的,比如性欲的满足;还有一类是既不是自然的又不是必需的,如虚荣心、权力欲的满足。③那么,什么是正当的欲望的满足呢?他认为是身体健康、内心平静。这才是幸福生活的目的。为了这个目的,人们要做出一切努力,以求避免痛苦与恐惧,只要此目的一达到,一切内心的纷扰就会消失,因为人再也不需要寻找其他必需的东西,也不需要去寻求其他可以使精神和肉体更安好的东西了。

这就进入一种真正“快乐”的状态和“至善”的境界。人们总把痛苦和快乐联系在一起谈论,但在现实生活中两者是可以分离的,因为我们只在由于没有快乐而痛苦时,才需要快乐;当我们不痛苦时,我们也就不再需要快乐了。所以,伊壁鸠鲁就极力把快乐和人生联系起来,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终结”。他把快乐看作人生首要的和天生的善,要求人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它出发,并用这种内心的感受作为标准去衡量一切的善。“任何快乐就其与我们相适应的本性来说都是一种善,但并不是任何快乐都应该选取,正如任何痛苦都是一种恶,但也不是对任何痛苦都应该逃避一样。”④

善恶也是一对矛盾,如果标准、界限不明,就会出现很吊诡的现象:“有时善证明是恶,相反地,恶却证明是善。”⑤这一切就应该通过对有益的和有害的后果进行对比和研究来加以解决。伊壁鸠鲁认为,在我们没有很多东西时,能满足于很少的东西就是大善,而且要坚信,最不需要奢侈品的人最能充分享受奢侈品,一切自然的东西是最容易得到的,而一切虚妄的东西是最难获得。既然如此,就不妨明确地做出这样的定义:对于人来

①②③④⑤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1-12,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29—30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2,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0页。

马克思曾两次征引伊壁鸠鲁对“欲望”的这一分类,参见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2\15,Dietz verlag Berlin,1976.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3,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0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3,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1页。

18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

说,“身体的无痛苦和内心的无纷扰”①就是“快乐”,能够满足于此的境界就是“至善”。用他的话说:“我不知道,如果抛开味觉的快乐、爱情的快乐、听音乐的快乐以及看到美丽的体态时的快乐心情,我还能把什么称作善。”②

所以,“明智”是最重要的,是“开端和最高的善”,明智地生活是在践履一种“美德”,它甚至比创建一种新哲学更可贵。如果不是理智地、光明正大地和正直地活着,人就不可能愉快地活着;反之,如果不是愉快地活着,就意味着他不是理智地、光明正大地和正直地活着。美德与愉快的生活紧密相联,而愉快的生活和美德也是不可分的。

把上述对一系列观念的新解释串联起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人对“神”有独到的看法、对“死亡”持无所畏惧的态度、对自然的“欲望”有正确的理解,而且能“明智”的生活着,他就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和最大的“善”了。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伊壁鸠鲁完全否定人生问题上的“预言术”,也不相信“被某些人作为最高主宰而引进来的那种必然性”,他特别告诫人“不要做物理学家所主张的那种命运的奴隶”。他的思想与昔勒尼派有关联,但“在关于快乐的问题上他和昔勒尼派又有分歧”。③后者不承认静止状态的快乐,只承认运动中的快乐,而他则对两种快乐都承认,认为无论静止状态的快乐或者运动中的快乐都是可想象的,而且二者是相联系的:“内心的宁静和没有痛苦是静止的快乐,而欢乐和愉快是通过自己在运动中的能动性才显示出来”④;昔勒尼派认为肉体的痛苦比精神的痛苦更难受,而在他看来,精神的痛苦才更难受,因为肉体只为现在的痛苦所折磨,而精神则为过去、现在、将来的痛苦所折磨;所以,精神的快乐也是胜于肉体的快乐的。他的结论是:快乐是生活的目的,美德是与快乐分不开的。

三、伊壁鸠鲁思想中关于个人与

社会关系的“主要原理”

从感性直觉出发、坚持身体无痛苦和内心无纷扰的“快乐观”极易被理解为一种个体主义的、与世无争的哲学,如果是这样,伊壁鸠鲁哲学不仅是短视的、肤浅的,也是没有实践价值的。因为不与他人交往、不与他人打交道、不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人是不存在的,逃避他人、社会的结果是自身也难以生存,还谈得上什么幸福和快乐呢?伊壁鸠鲁的思考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尽管他的哲学旨在力图保持个体的幸福和快乐,但他也意识到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关系是达致这一目的的重要条件。所以他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伊壁鸠鲁看来,一个人感到幸福,就应该既不使自己烦恼,也不会使别人烦恼。众神是被人类的智慧认识的,而不是由单个人来确定和垄断的,它是不同的人为了幸福而创造的各个类似形象的融合,所以也是人类的化身,是“像人”的。快乐的最大限度是消除一切痛苦,快乐不是只在短暂的时间内才出现的,它还要持续下去,使我们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痛苦就是没有忧伤,或者二者都不存在。所以,在社会生活中,那些借助外在的力量、狗苟蝇营、投机取巧、阴谋诡计、上蹿下跳的人,可能攫取了权力、财富、地位,但他们的生活都不可能是愉快的、坦然的。因此任何快乐都不能是恶的。

这样,伊壁鸠鲁就寄希望于产生一种沟通不同的人、体现全社会意志的快乐。他注意到,在社

①②③④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3,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1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0,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27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4,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2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4,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2页。

第5期聂锦芳: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的伊壁鸠鲁哲学19

会进程中某些人所产生的快乐的东西会多次破坏他人的快乐,所以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把“所有快乐在时间上和外形上都汇合在一起”,使这种联系“像自然界的各个主要部分”那样和谐和完备。

而要做到这一点,光凭愿望和意愿是不行的,还必须学习、行动和修炼。

首先,要学习自然科学的知识。人类不能幸福和快乐的一个根源是对自己的生存环境的无知,如果不了解一切外在事物的本性,而只局限于根据来自神话的某些猜测,就不可能消除对自然的疑问、对社会的茫然和对死亡的妄想,所以,伊壁鸠鲁特别强调,“没有自然科学的知识人就不能得到无忧无虑的快乐。”①

其次,要了解人类痛苦和欲望的界限。如果对人在茫茫宇宙空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地位、角色、功能没有一个客观而理性的认识,对作为无限之中的有限之物的界域和可能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那么,诸如“防备别人求得自己的安全”“脱离人群恬静地生活”等想法都是徒劳无益的。必须明白,自然的财富是有限的而且容易获得,而空想中希望得到的财富则越出一切界限之外。所以必须通过克制来排除对不需要的东西的欲望,“只要正确地理解快乐的限度,那么无限时间包含的快乐和特定时间包含的快乐相等”②。

第三,要认识人生的既定目标。由于匮乏而产生的痛苦消失之时,肉体的快乐并没有增加;它只是发生了变化。关于快乐的思维的最高点,就是研究那些使思维产生最大的恐惧的问题本身。“自然给肉体的快乐加上界限,而对永恒的追求则把这些界限推向无限。但是思想认清了肉体的目的和界限,停止了对永恒的追求,就使我们的生命变得完善,这样我们再也不需要无限的时间。”所以伊壁鸠鲁要求人们,“应该透彻地———我们的判断根源于透彻性———认识既定目标,否则一切都将无法解决,到处都会动乱不安”③。

以上还只是些推论性的要求,为了更加具体化,伊壁鸠鲁谈到了友谊、契约和原则。

在人类社会中,善恶是一对矛盾,如果我们确信恶既不是永存的,也不是长久的,那么在我们有限的生活道路上,安全的最可靠的保证就是友谊,即后来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所阐发的“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④而爱与信任是友谊的纽带和灵魂。

而就社会来说,保障人的快乐的基础则是契约,即求得互不伤害的、对双方有利的自然法。正义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东西,而是在互相交往中,在任何地方为了不伤害和不受害而订立的契约。对于那些不能互相约定互不伤害和都不受害的人,也就谈不上存在正义和非正义的东西了,而不愿意订立不伤害和不受害的契约的民族的情况也是如此。

除此而外,更进一步,还有法的“有益性”“原则”,这是人类生活的目的。一般说来,法对一切民族都是一视同仁的,因为它在人们互相交往中是一种有益的东西,但是由于个别国家存在的特殊情况和种种其他原因,法对一切民族又不是一视同仁的。在公认为正义的东西中,那种在人们交往的相互关系上被证明是有益的东西,要是它对人们一视同仁的话,就具有法的性质。如果有人颁布一条对大家都一视同仁的法律,可是这法律在人们交往的相互关系中并不带来好处,那么这条法规就没有法的性质。“如果由于时代的变迁法已经不能给人们带来益处,但它在某一时期内与法的观念还是相符的,那么,在这个时期内它对于那些不拿空话来搞乱自己而是更注重事实的

①②③④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5,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3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5,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3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5,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3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7页。

20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

人就是法。”①在情况未发生变化时,在人们的事务中曾经被公认为法的东西,现在和法的观念已不相符,那么这些东西就不再是法了。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同一条现行法律就不再带来好处了,不过,当它过去在本国人的互相交往中带来好处时,它曾是法;后来,当它已不再有好处时,它同样也就不成其为法了。

四、“原子论”哲学由本体论

向认识论的转换

伊壁鸠鲁在与希罗多德讨论时还陈述他如此看待和思考世界的本体论依据———“原子论”向认识论转换的一些要点。

首先,必须使概念具有确定性,亦即概念所表征的内容要有确定性。认识要靠概念来完成,概念又要借助词语,这就要求“必须准确地规定作为一定词语的基础的概念,以便在把我们的假设、探索或怀疑归结为概念时”,能够切实地予以解决。概念内涵不清会导致思维混乱,纵然经过没完没了的解释和论证,最终一切依然无法确定;这种情形下,所谓的认识,“只是在搬弄一些空洞的词语”。所以,在思维过程中,“对每个词来说都必须注重本义”。②马克思指出,关于语言对哲学思维的这种关系,亚里士多德早在其《形而上学》中就发表了同样的见解。就古希腊晚期哲学来说,因为包括怀疑派在内的哲学家也都是从意识的前提出发的,都主张这种前提要有可靠的依据。而存在于一般知识中的表象就是这种依据。伊壁鸠鲁作为表象哲学家在这方面的主张和思考最为精细,他更详细地规定了作为意识基础所应符合的条件,所以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是古代哲学最彻底的完成。

其次,概念借助感性直觉来完成对未知物的描述、考察和鉴定。我们研究一切事物,仅有概念、框架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于感性直觉,或者借助于直接的观察,同时也要依据现有的内心的感受,这样就既能把被期待的东西也能把未知物表述出来,转而考察和透析未知物。感性直觉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是人直接接触未知物而产生的“反映”,表明这种未知物一定是存在着的,如果它是不存在的东西,那么就不可能从中产生出任何东西来,所有研究自然问题的人对此都持一致的看法。

第三,坚信宇宙、世界的结构、元素及其运动的恒定性和不变性。原子论哲学家认为,宇宙过去和现在一样,将来也永远如此;而宇宙是由物体和虚空组成的。构成世界的物体是不可分的和不变的。宇宙是无限的,是由于包含的物体之多、虚空之大而无限。而物体的构成元素是原子,它在形状上有无限的多样性,且不断地永恒地运动着,这种运动没有开端,因为原子和虚空从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着。原子除形状、体积和重量以外,没有任何质的特征。一切存在于原子内部的以及它们所固有的质,包括体积、形状、重量(magnitudo,figura,pondus)在内都是不变的,正如原子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变的一样。但构成事物的原子太小了,至少从未有一个原子曾成为我们视觉的对象。

第四,排除因内心运动对感觉真实性进行干扰而产生的错觉。在认识中会产生许多影像,它们在外形上与物体相似,但就其精微度而言却超过一切可感觉的东西。伊壁鸠鲁有时称这些影像为形象[ετδωλα],这些形象的产生很迅速,从物体表面不断地流出,而且是不可觉察的。形象不会与感性直觉相矛盾,当某物从外界对象进入我们脑子里时,我们就看到和想到它的形象。每一个为思想或感觉所感受、但未经判断的印象都是真实的。错觉和错误总是存在于我们因内心运动而另外想出来的东西之中。这种运动虽与要去想象出现的东西的某种愿望有关,但其目标与真实存在着的对象毕竟不一样,由此才会产生出错觉。如果我们的头脑里没有出现既与要去想象出现的东西的愿望有关,而又有它自己的目标的别的运

①②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6,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5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7,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5页。

第5期聂锦芳: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的伊壁鸠鲁哲学21

动的话,那么错误是不会发生的。“正是由于这种既伴随着要去想象出现的东西的愿望,又有着自己的目标的内心运动,才产生出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如果没有得到证实或者被驳倒,它就是假的;如果它得到证实或者没有被驳倒,它就是真实的。”①

最后,把握原子的观念性与实体性的区分及其“转换”的意义。在伊壁鸠鲁看来,既然原子具有体积,那么就应该存在着比它们更小的东西,它们构成原子的各个部分。而这些部分又应该作为某种“内部存在的共性”同时并存着。这样一来,“观念性就转入原子本身”了。但观念的东西和必然的东西只存在于对于它们本身来说是外在的想象的形式,即原子形式中。当原子没有遇到任何阻力通过虚空时,它们必然具有相同的速度。这样,必然性、联系、差别在自身中转入原子,或者更确切地说,表现在原子中,所以这里观念性只存在于这种对它来说是外在的形式中。运动的情况也是如此,与具体事物的运动相比较,原子运动原则上是绝对的,也就是说,原子运动中消除了一切经验的条件,运动是观念的。

五、“原子”的抽象性质与

古代原子论的思维特征

这样,在这一册笔记中,马克思就较为准确地把握和梳理了伊壁鸠鲁哲学的基本点,但行文和思考至此,他意识到,“阐明伊壁鸠鲁哲学及其内在辩证法的思想进程”“应当研究一下,为什么感觉的确实性原则被扬弃,而相反的,抽象化的表象却被提出作为真理的标准”②。这是评判伊壁鸠鲁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关键。

必须注意到,尽管原子论中的“原子”与现代自然科学中构成物质结构元素的“原子”具有类似的性质,但在伊壁鸠鲁时代对其的理解却不可能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实证基础之上的。因此,马克思说:“伊壁鸠鲁哲学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的朴素性,具有这种朴素性的结论在表述时没有近代所固有的偏见。”③由于原子是“看不见的东西”,所以对其构成及其运动的描述是某种想象的东西,是对于具体世界何以存在、怎样存在的说明,但是这种理解和说明把具体事物的本体论规定、具体事物内在的本质以及本质与具体世界的特殊关系揭示出来了。因此,原子论是具体世界的观念性的一种想象的、对于具体世界来说是外在的形式,并且不是作为前提,而只是作为具体东西的观念性而存在着。因此,它们的规定本身是不实存的,而是实存的自我扬弃。而“一切可见的东西,或为思想直觉地感受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④。

伊壁鸠鲁还提到了“灵魂”,指出一方面“应该承认灵魂是感性直觉的最重要的原因”,但是另一方面“灵魂如果不是被机体的其余部分裹住,它就不会成为这种原因”。⑤而促使灵魂成为这种原因的其余部分,本身又是从灵魂获得这种感觉的能力,它不是灵魂所具有的全部能力;因此,随着灵魂的消失,机体也失去感觉的能力。因为机体不是本身具有这种能力,它的这种特性是有赖于和它同时产生的另一个本质的;后者由于在自身中产生一种用感觉的现象对运动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根据接近和共同性,把这种能力提供

①②③④⑤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8,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7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9,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9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9,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9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20,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9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20,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9页。

2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

给身体的其余部分。具体实存的东西同灵魂之间是有特殊差别的,但目的是为了证明灵魂与实存的东西的完全相适应。在这里既要采用类比法,同时又扬弃它,即采用相异法:“这是一种进行虚构的意识的一般方法。”①

梳理至此,马克思罕见地撇开对第欧根尼·拉尔修原书的摘录,而是大段地评述了伊壁鸠鲁思想的逻辑和意义。

原子论的关键是要解决原子与具体世界的关系问题。具体世界,马克思称之为“活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有机的东西”(Das Lebendige,Seelenhafte,Organische),它们首先是实存的。可以看出,原子论对原子与具体世界之间相互关系的考察是抽象的,原子只不过是一般被想象出来的东西,只有与世界相冲突时,才显出它那种被想象的、不免带有矛盾的观念性。而当原子与具体世界即观念性的东西与实存的东西构成一对关系的时候,也就是说,当我们以此为视角观照某一对象时,事物实存的特征、表象的领域就会被设想为某种观念东西的表现。因此,这种实存、表象也就成为某种被思考的、直接的、被想象的东西,它在自己的实在形式中掺入了观念性的东西,事物成了原子论视野下的存在物。因此,它就不是只有一个规定性了(实存性的存在物),而是有了另一个规定性(观念性的存在物)。这样一来,表象的领域就被设想为自由的了。这样我们就建构了关于对象、关于具体世界的“总体”性,原子构成了矛盾的基础、矛盾的总体。

上述思路不仅重新解释了具体事物,赋予其双重的规定性并且将这些对立规定性统一起来,从而丰富了对世界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还解决了“世界到底是怎样从一个本原自由地发展为众多的”问题。在原子论的视角下,单一与众多的差别不是数量上的、事实存在的,而是性质上的、观念解释的。就原子来说,既是单个,同时又包含着众多,或者说,“它本身就是多”,众多性也必然地、内在地就是某种单个性;两个方面本身都来自同一个规定中。这种情形在考察有机物时会充分显露出来,即一方面它们是众多的,但另一方面又来自于同一,具有相同的特性或者来源,现象是众多的,但导致现象的缘由和根源是一个。整个物体总的来说是从所有特性中获得一种特殊的、它所固有的本质的,然而不是这些特性的结合。不过所有这些特性是分别地被认识的,一个同另一个被区别开来,但同时又总是伴随着整体的观念,整体同这些特性永远是分不开的,并且正是总体的观念给予物体一种特殊的标志。“物体经常具有一些不是固定特质的特征,其中当然有些是不可见的、无形体的。所以,当我们按最通常的用法使用这个词时,我们清楚地表明,这些特征从一方面说,没有整体(我们从总体意义上称它为物体)的本质,而从另一方面说,也没有那些与物体紧连在一起的种种特质的本性,没有这些特质,物体是不可思议的。”②

关于灵魂也必须作如是观。一般情况下,灵魂体现为偶然的状态或者说有偶然性,在一个人身上,灵魂只是由于偶然的混合才存在的,被视为是幻影,是错觉,但另一方面,作为观念的自由存在,它又被看作是持续存留的,是思想的具体规定一贯性的内在要求,是存在的必然性的体现。伊壁鸠鲁哲学的不朽功绩和伟大,在于他并不把状态看得比观念更重要,而是想证明世界和思想是某种可想象的、可能的东西;这可能性在自然界的表现是原子,在精神上的表现则为偶然和任意。灵魂和肉体的一切规定常常能互相转化,一般地说它们无论哪一方都没有在概念上被规定。伊壁鸠鲁比怀疑派站得高的地方还在于,在他那里,不仅状况和观念被归结为无所谓的东西,并且对它们的感知,对它们的思考,对于它们的存在是起源于某种本原的东西的论断,也只是某种可能的东西。

然而,伊壁鸠鲁毕竟是古代哲学家,就论证逻

①②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20,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9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22,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42页。

第5期聂锦芳: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的伊壁鸠鲁哲学23

辑来说,一方面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原子论,把不同事物的特征与规定性统一起来,突出了观念的本质性与自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他的学说又存在不自洽之处,比如马克思提醒自己以后“应该研究一下第50页及第51页[X,69]开头所说的东西”,因为伊壁鸠鲁在那里谈到具体物体的规定时,“他似乎在否定原子论的原则”,即公开主张“我们应该按照它们呈现出来的那个样子去理解它们,即理解为物体的偶然特征,而不是理解为特有的、紧连在一起的特征,也不是理解为本身具有安排妥贴的本质的特征,而是理解为像感性直觉本身所揭示出来的它们的那种特殊性”①,即以偶然性来否定必然性、本质性,而不是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总体中不同的规定性。

在1975年出版的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中,这一册笔记的最后是马克思借助卢克莱修《物性论》中的有关论述对原子论中关于“偏斜”运动的几段分析②,次年出版的历史考证版第4部分第1卷将其作为“不可归类的文字”排在第七册笔记本之后了③。但考虑到同样是对原子论得失的评论,与上述思路上是衔接的,而且马克思辨析的力度明显加强了,所以这里一并做出解读。

原子在虚空中运动,脱离直线的偏斜轨迹产生了碰撞和冲击,进而形成现实的世界。“如果所有运动形成连接不断的链条,\并且新的运动总是按一定秩序从旧的运动中产生,\而原子也不能由于偏斜而\引起别的打破命运的束缚的运动,\以便使原因不致永远跟着原因而来,\那么你说说看,大地上的造物是如何\和从何得到那不受命运支配的自由意志。”④对此,马克思做了这样的解释:“一切的规定在它的直接异在中,即在扬弃中获得它的具体存在,对原子来说直线就是这种异在和扬弃。只是由于偏斜才产生个体的运动,即这样一种关系,它的规定性是它本身的规定性,而不是来自别的东西。”⑤卢克莱修的这一观点是否来源于伊壁鸠鲁,在马克思看来“其实是无关紧要的”。考察偏斜运动给他的启示是:“原子作为概念的直接形式只体现在概念的直接不存在之中”,并且认为这“适用于哲学意识,这个原则就是这种意识的实质”。⑥

不难看出,马克思以这种方式解释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的观点,实际上是将他们的思想“黑格尔主义化”了。以现代的黑格尔对照古代的哲学,后者的纰漏之处就很明显了。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马克思在高度评价伊壁鸠鲁原子论的意义的同时,认为“确立一种完全不同于伊壁鸠鲁所采用的分类是适当的”⑦,即不再把直线和偏斜看作是原子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而是同一运动形式具有的两个特征,即由于地球的引力和各种复杂的因素的作用,任何物体的现实运动呈现的都不是垂直下落的直线轨迹,而是最终都离开了落到地面的直线端点,但是,偏离的距离又不能离开这一端点太远,而是围绕在其左右附近,就是说,偏斜运动虽然不完全与直线运动轨迹相重合,但又不能是远离的、交错的更不能是向上的。延伸到哲学上说,偶然性与必然性不是没有关联的

③④

⑤⑥⑦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22,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42页。

СочиненияК.МарксаиФ.Энгельса,Том40,С.36,Государствнноеиздательсвополитическойлитературы,1975.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47,Dietz verlag Berlin,1976.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47,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43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47,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43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47,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43页。

Kanl Marx.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Ⅳ\1,S.147,Dietz verlag Berlin,19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43页。

24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

两种特性,而是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偶然性体现出来,同时也没有不蕴涵必然性的偶然性,任何偶然性都是必然性的偶然性。

总之,我们看到,无论是就表征伊壁鸠鲁思想文献的选择、理论源流的追溯,还是其思想中的“准则学”和“主要原理”的概括,乃至“原子论”哲学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换逻辑的探究,以及对“原子”的抽象性质与古代原子论的思维特征的揭示,都表明了处于起点上马克思哲学思想所具有的水准和高度,就是说,他是站在这样的基点上开始自己的哲学征程、不断走向纵深的;同样要求我们也必须从这样的水准和高度来估量他之后哲学思想的发展,而不能再出现“低于起点”“起点之前”乃至偏离起点的理解、诠释和发挥等情况了。

Epicurean Philosophy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Marxian Philosophy

Nie Jinfa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If the formation of Marxian Philosophy is taken as a continuing evolving process,there exists one premise question needed to be clarified,that is,where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Marx’s own philosophical thought?In its Fourth Part of Volume I,the Collected Works of Marx and Engles provides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otes on Epicurean Philosophy(《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Marx collected the documents that represented Epicurean thought,summarized his ideas about the Criterion and Fundamental Propositions,and studied the logic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atomism from ontology to epistemology.All the work shows the level of Marx’s own philosophical thought at the starting point.We must take this fact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we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an philosophy,so as to avoid the misunderstanding,misinterpretation and elaboration that are“below the starting point”,“prior to the starting point”or“astray from the starting point”.

Key words:Marxian philosophy,starting point,Epicurus,atomism

(责任编辑刘曙光)

马克思经济哲学之要义及其当代意义

2002年1月 第31卷第1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 ormal U niversity Vol 31 No 1 Jan ,2002 马克思经济哲学之要义及其当代意义 吴晓明 (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 200433) 摘 要:马克思对现代经济现象研究的真正成果是经济哲学,其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在于其以经济现象分析为基础的一般社会历史理论。马克思之诉诸政治经济学是与 解剖 市民社会的必要性联系在一起的,并以此在哲学上根本展开他的一般社会历史理论,这是马克思之 介入 经济学的原则高度。马克思的入手之处在于澄清国民经济学的前提,即异化劳动,从而以此划定了其哲学批判的界限。这对研究当代经济现象和社会生活仍具有必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国民经济学;市民社会;批判 中图分类号:B0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2529(2002)01 0022 04 马克思对于现代经济现象研究的真正成果与其说是经济学,毋宁更正确地说是经济哲学。虽说这一成果对于社会科学领域 特别是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 产生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的源头乃在于其哲学变革,确切些说,在于与经济现象之批判分析本质相关的一般社会历史理论。马克思经济哲学的要义是经济学批判。而 批判 意味着澄清前提和划定界限。对于 前提 和 界限 的无意识虽说可以完全不影响到经济学科学,但却谈不上真正的经济哲学。这一区分非常重要,因为正是马克思的经济学批判才能确切地标志着他对现代经济现象研究所达到的那个原则高度,才意味着他对 前提 的把握和对 界限 的超越,才充分地揭示着其学说之深刻而持久的当代意义。 一、马克思的国民经济学批判 对于马克思来说,经济学批判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既来自于哲学立场上的改弦更张,又来自于对德国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的批判。因此,马克思之转向经济学领域,不能用个人的主观兴趣来说明,也不能用经济学天生的优越性来说明。但如果我们非要在某种意义上谈论其 优越性 ,那么,它完全是历史地起源的,即:第一,社会生活本身的运动在现代提升了市民社会的重要意义;第二,经济学,作为典型的市民社会的科学(这一科学无论在性质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市民社会的),只是在哲学领悟到市民社会的本质重要性之际,其主导作用方始在理论上被意识到并且被揭示出来。马克思在后来回顾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时写道, 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 市民社会 ,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1](P82)在这里,关键之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 市民社会 获得了最关根本的理论意义,换言之,国家和法的本质性被导回到市民社会;其二是出现了 解剖 市民社会的必要性,而经济学的重大意义是由这种解剖的必要性而被揭示出来的。 就哲学上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关系而言,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这一方向的可能性来自于费尔巴哈,亦即来自于把神圣化的人的本质归结到其世俗 收稿日期:2000 11 22 作者简介:吴晓明(1957 ),男,江苏江阴人,教育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及其时代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317468434.html,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及其时代价值 作者:李飞菲 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1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是在实践的基础之上而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的特质。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备的当代性,使其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力,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1-0232-02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马克思主义哲学非但没有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反倒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一切的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当代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像其他学科一样,在社会生活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说。马克思曾经说过“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①,自从工业革命以后,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了科学知识以及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马克思主义哲学非但没有在时间的洪流中褪色,反倒更加熠熠夺目,这都是与它的当代性息息相关。 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简单来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够及时地创新自己的内涵从而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乃至走在时代的前列指导时代的发展。从理论层面上来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自己的理论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解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也不再仅仅只是对于时代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相关问题的反思,它也更多地包含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展开,从而为社会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充分了解并且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的发展,真正的探查到人自身的发展规律。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任何哲学都是那个时代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社会背景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正是因为当时社会充斥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尖锐矛盾,才催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历史的记录可知早在19世纪的时候,英法等国家都采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英国、法国都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之上为资产阶级建立了相关政权,从而开始明确要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工人一直被资本家所压榨,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工人日渐不满这样的生存状态,也就导致了資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战争如箭在弦上。这个时候就必须号召广大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去争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汇编)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进而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它以科学的实践论为基础,真正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和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内在的高度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 (一)、辩证的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而改造世界。 1、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和有计划的。人的活动中预定的计划、目标、活动方式和步骤等,都体现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够客观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意识活动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 第四,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2、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规律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的活动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二)唯物的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联系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每一事物都外在普遍联系之中;第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科学性 唯物论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盛衰性兴亡的大事。 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学说 7统一战线理论 8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理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 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 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路线也是各三个的精髓。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 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的途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在解决实践中新问题的时候形成的新观点新理论。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是因为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必须解决好影响小康社会原定指标完成的…三农?和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 党的十七大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 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概述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概述 发表时间:2016-10-26T14:16:18.217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7月作者:姜其沅[导读] 1869 年生物学家海克尔的《有机体普遍形态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概念。 中共莱州市委党校山东 261400 1869 年生物学家海克尔的《有机体普遍形态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概念,书中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加以批判、修正和扬弃,倡导建立关注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伦理学。此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和形态的环境伦理学等理论相继提出。在关于如何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问题上,前者是以自然界和生态环境本身为核心价值的生态中心主义,后者则是以人类自身利益为核心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主要流派之中,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学说就是其中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之时,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1] 因此,尽管他们没有专门和系统地阐述过生态观,但由于理论的内在逻辑,当他们在阐述自然观和实践观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进行批判性考察中,就包含着关于生态问题的大量论述,即有丰富的生态思想。[2]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或“生态问题”这些概念范畴,但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基本、核心命题进行了详细充分的论证,反映出他们对生态问题有着独到精辟的见解,赋予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关注和研究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伟大命题,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富且较为系统的社会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思想。其中涉及到了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等研究层面。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无疑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存在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论证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客观真实存在,阐述了人与自然界的本真关系和人应当以“实践精神”反作用于自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属性是人类的首要属性,人类离不开自然界, 要靠自然界来维系生存。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其次,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在进行自己的对象性的活动, 他“本来就是自然界”,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这并不代表人对自然是一种被动的、原始性的服从关系, 而是人类可以基于社会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对自然界进行反作用,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实践活动建立对自然界的自由态度,这意味在我们“参与”自然的同时,可以成为自然的占有者和改造者。但这种占有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占有和改造。因为人类始终要“寓于”自然之中,总是以实践的方式与所交往的自然界相亲熟。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到,自然界是“感性的外部世界”,给人提供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和进行劳动的生产资料。人类一旦离开这一“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那么一切的物质生产活动便无从进行,人类的生命便也终止了,人类的文明便无法延续。作为“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的自然,主要表现为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自然条件、自然场所,或者说劳动要素。但这种自然,是统一人的活动、人的劳动改造的自然,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要素的自然, 不仅仅作为劳动过程中的几个分开并列的单独要素。自然渗透在劳动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和整个劳动过程之中。“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3] 二、劳动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 劳动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和桥梁,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逻辑起点。正如马克思所说: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4]人类通过实践劳动不断改变、利用甚至是支配自然界,使原本的自然界深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也完善了自身。人与自然二者双向互动,相互促进,人类在劳动中不断得到强化,生产出代表更高生产力水平的劳动工具,促使自然界的加速变化。在贪婪的欲望和短期利润驱动下的,人类对自然界开始了单方面的征服,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价值利益,无限度向自然界一位索取。这种不顾人的持续健康、环境的持续清洁和资源的永续利用的异化劳动,造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扭曲,扰乱了自然界物质的正常循环。 特别是从第二次科技革命之后,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对自然界的破坏性更突出地体现在人的异化劳动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表现出反自然、反人类的一面。劳动者与自己所从事的劳动异化,改造自然的劳动同时也是破坏自然的过程,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是危害人类自身持续发展的过程。人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开始征服自然,而这种不尊重客观规律的征服,最终必然导致被自然所征服,由征服者变成被征服者。面对工业文明基础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对立统一,人们逐步意识到必须能动地回归到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关系中去。正如马克思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 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 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 人类改造自然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建立在对客观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之上。而实践活动愈是深入,认识规律的难度也就愈大。就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断向纵深发展。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416 [2] 李崇富.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 湖南社会科学,2011(1):15-21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人民版社2009年版:161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559-56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华版)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 及其基本特征 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① 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③ (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 (2)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产生条件:①社会历史条件②自然科学前提③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 ①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②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内容); ③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阶级属性、根本特征、社会作用)。 二、物质与意识 1.辩证唯物主义 的物质观 2.意识的起源、 本质与作用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③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①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②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 哲学的主要派别 ①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 意识的本质 ③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④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①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近代西方工业革命引发了人类社会及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巨大的 社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出 现了带有风险性的深层次变化。以现代主义作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力革命是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社会历史基础,同时,马克思在研究和批判那个时代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想过程中,经过反复批判与创新发展形成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揭 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造成人和自然关系出现异化的根本原因,形 成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主旨内涵的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深刻洞见人类社会发展的命运走向,从总体性视角出发,鲜明地指出了资本主义 私有制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关系的破坏,从人与自然合理的生态哲学 视角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较之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为无 产阶级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观点与 方法论,更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指明了正确的 方向。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并 总结其价值所在。从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环境成果及思想,剖析马克思关于生态问题的思想精髓,解读其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 涵及理论意义,全面把握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的时代价值,最终得 出结论、获得启迪。研究认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增强了生态哲学 思想的理论深度,为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并从哲学视 角上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从马克思的实践理论出发,分析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对人与社会及自然关系统一、

生产实践以及精神文化创造的启示,继而从经济、生态、文化等多方面提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向生态治理、生态文化建设等实践的转化措施,论述了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对人与社会及自然关系统一思想的实践引领,分析了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生产实践转化,继而以科学合理的哲学分析结果助力美丽中国的建设。

马克思论着《哲学的贫困》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

马克思论着《哲学的贫困》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 梅林认为,《哲学的贫困》只是一本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论着。①其实不然,它同时也是一本经济学着作。在该书中,马克思以全新的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武器,对蒲鲁东的唯心主义经济学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这一批判奠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批判蒲鲁东“无人身理性”,建构经济范畴的来源理论 在《贫困的哲学》中,蒲鲁东的理论出发点是黑格尔主义的与上帝等质的“无人身理性”。一开篇,他就提到: “对我们来说,社会的历史无非是一个确定上帝观念的漫长过程,是人类逐渐感知自己的命运的过程。” ②由此可以看出,他从黑格尔那里没有学到真正的辩证法,而是不折不扣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历史唯心主义。蒲鲁东以此观点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认为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不过是先验地存在于人类理性中的抽象经济范畴的体现和化身,观念形态的经济学范畴才是“原始的原因”。由此,他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想将一系列经济范畴拼凑在一起,生硬地排列成一定的顺序,并根据这个顺序把经济的进化分为十个阶段: 分工、机器、竞争、垄断、国家( 警察) 或税收、贸易平衡、信贷、私有、共产主义、人口。在他看来,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之所以有运动和变化,恰恰是由于他的理论体系中的一系列范畴依据一定的排列顺序依次演进的结果。这样,蒲鲁东就把一切存在物归结为逻辑范畴,把经济关系的发展归结为思想观念的自我运动。在蒲鲁东眼中,“这些抽象本身竟是从世界开始存在时起就存在于天父心怀中的公式。” ③因此,他探讨的并不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历史,也不是世俗世界的人类的历史,而是神圣家族的观念的历史。他提供的经济范畴的发展顺序不过是这些范畴在他头脑中排列的次序。在他看来,人不过是观念或“永恒理性”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使用的工具。 然而,在马克思看来,蒲鲁东则是神秘地颠倒了经济关系与经济范畴的关系。他不是把政治经济学的范畴看作实在的、暂时的、历史的社会关系的抽象,而是神秘地颠倒黑白,把实在的关系只看作这些抽象的体现。因而“蒲鲁东先生把这些关系看成原理、范畴和抽象的思想,所以他只要把这些思想( 它们在每一篇政治经济学论文的末尾已经按字母表排好) 编一下秩序就行了。经济学家的材料是人的生动活泼的生活; 蒲鲁东先生的材料则是经济学家的教条”④。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些变化对当代青少年的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青年与以往的青年不同的是:以往青年的信仰往往是一元化的。而当代青年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信仰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哲学的信仰,对法律的信仰等积极的信仰,还对金钱的信仰,权力的信仰等负面的信仰。一个国家的未来是青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如何树立、改正这些青年的信仰?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 一、造成青少年对于信仰缺失和错误的原因 (一)当代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认识模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不重视,对于哲学的概念的不了解。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当代青年在复杂的社会中很容易遇到挫折,对于这些困难,往往采取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一些观点对于当代青年摆脱这些思想的困惑,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可是当代青年不懂得怎么去运用。比如:马克思哲学中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哲学中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而往往去自我逃避和自我放逐,断章取义于一些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言论,对于这些言论的信奉,是因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不了解,不能结合中国古代思想家当时语境,只从中选取让自己心里受到安慰的语句,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三)是当代青年对于信仰的不坚定,当信仰和当前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利益。信仰的作用日趋弱化,这种信仰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让当代青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扭曲。当年青年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又不能自己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对于社会上一些消极的信仰和价值体系选择了默认的接受,这样就造成了正确信仰作用力的弱化。可见必须加强对青少年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对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比 对于青少年应该掌握正确的哲学思想,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通过认真学习,了解两个哲学体系的正确思想,从而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找到两个哲学体系中的冲突域融合,从而树立起自身的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 (一)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 1.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哲学也在五千年间得到了发展,其发展历程是[1]: (1)先秦哲学:孔子的仁爱哲学、墨子的兼爱哲学、老子的道生万物哲学思想、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孟子尽性知天的哲学思想、周易哲学、荀子天行有常的哲学思想。 (2)两汉哲学:淮南子的哲学思想、董仲舒神学目的论哲学思想、王充元气自然论哲学思想。 (3)魏晋玄学:王弼贵无论、裴頠崇有论、郭象的独化论、僧肇的不真空论。 (4)隋唐佛学:天台宗三地圆融、法相宗万法为识、华严宗四法界、禅宗自性顿悟。 (5)宋明时期:张载太虚即气、二程天即理、朱熹大成的理学思想、陆九渊心学思想、王守仁致良知。 (6)明清时期:王夫之理依于气、颜元的哲学思想、戴震的哲学思想。 (7)近代哲学:龚自珍和魏源的哲学思想、洪秀全的哲学思想、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2.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主要产生了一下几个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对当代青年有很重要的

浅述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生态哲学思想

浅述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生态哲学思想 摘要:近年来,生态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世界各国也在积极探索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马克思主义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具有前瞻性的察觉到生态问题并进行了思考,此外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对资本的阐述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态危机。本文联系当今环境现状,探索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并试图从马克思主义角度理解环境问题。 关键词: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背景简介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工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航空航天、计算机、医疗、大规模生产等方面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也有显著增长,实现了经济高度繁荣,物质高度丰富,推动人类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以征服自然为手段获取的成功却付出了牺牲自然的代价,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伴随着这些巨大的进步的是不再蔚蓝的天空,而是漫天的雾霾;不再清澈的河流,而是漂浮着垃圾、散发着刺激性气味的水沟;不再成荫的树林,而是黄沙肆虐的沙漠。由于人口激增和城市膨胀,过度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地球上最重要、最宝贵的自然资源遗产出现了巨大赤字,生存环境普遍恶化,开始出现诸如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森林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腐蚀、有毒废料全球转移等问题。生态问题具有全球化、发展迅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等特点,因此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反思,生态主义思潮逐渐兴起,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绿色理论,人们意识到超越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建设一个人与人之间公正、公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新秩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由于其具有的社会批判特征和独特的历史地位而成为了人们寻找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重要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被从生态哲学角度重新解读。全面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并且这有利于探究在时代问题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生态问题的思想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就环境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但他们的思想中包含有环境保护的观点,他们的著作中已包含了深刻的生态理论,这些生态哲学思想不是即兴的、孤立的,而是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思想中,而且这些思想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世界历史观点以及对资本主义的分 析都起到了一定作用。马克思曾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条件所能提供的东西往往随着由社会条件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 相应的减少”,“文明和产业的整个发展,对森林的破坏从来就起很大的作用,对比之下,对森林的护养和生产,简直不起作用”。1839年3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1。物质资料的含义(p16) 2。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的要素 ①劳动者的劳动: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活动。 ②劳动资料:劳动者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一切物质条件或物质资料。 ③劳动对象:人们为生产物质财富而以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 想一想:以下几种生产过程中哪些劳动资料,哪些是劳动对象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为什么?) 人类要生活,需要食物、衣服、房屋等物质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如果停止,人类就无法生活,社会就要灭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除了适应生产力结成的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外,还包括人们的政治、思想的社会关系。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总和,相对于政治、思想关系而言,叫社会的经济基础。 而人们政治、思想的社会关系,即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叫社会的上层建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形态。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而整个社会生活,则决定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1)含义: 社会生产涉及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叫做生产力,也叫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它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 2.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层次 (1)含义: 另一方面,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叫做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背景资料: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争论)。(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p18)。 这里的生产,指狭义的生产,是直接的生产过程。它是生产总过程的起点和决定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分配是指社会对劳动产品的分配。交换是指人们互换劳动和劳动产品的过程。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只有通过分配和交换,才能最后进入消费。消费是指人们消费物质资料以满足各种需要,它是生产总过程的终点。 从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差别来考察,在生产关系总体中,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标志。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生产资料归少数剥削者私人所有,就会产生统治与服从、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公共所有,就会形成人们之间互相合作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又决定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而分配还制约着人们的消费关系。同时,人们的相互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今中国发展(马哲)

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发展 如果说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那么中国的发展,就应该是我们自己应该要完成的责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去看它,我有话要说。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贸易保护主义 现今,中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继70年代末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的第二次对外开放,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使我们明白,既要对外开放市场又要保护民族工业。开放型适度贸易政策是建立在对外开放基础上的有目的、有选择的保护,并不是什么肚缶龋护,更不可以保护落后的产业或企业。故而,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中形成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以关税壁垒为辅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其特点是: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利用WTO规则实行贸易保护,依据国内法履行国际条约,利用区域贸易组织保护成员国利益,保护手段更趋多样化,制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这种新贸易保护主义尽管其历史不长,但因其形式的多样性、手段的有效性和技术法规的合理性而被各国政府所青睐。我国虽已初步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壁垒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差异性尚有待于完善和提高,政策的艺术性有待加强,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则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新贸易保护主义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的末路,不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危机!面对共同的危机,需要的是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任何试图独善其身、走出困境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幼稚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

和变化发展的,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着;而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因此,任何单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以靠单边的贸易保护发展自己。 当今世界的经济是一个联系的有机体,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存在。我国的贸易是世界贸易的一部分,会对世界贸易起作用,同时,世界贸易的形式也会影响中国的贸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WTO)坚持以市场经济为体制要帮求、以贸易自由化为原则,任何单个国家的贸易保护都会带来双重伤害——不仅伤害了出口国的利益,也会伤害那些本想保护自己的进口国的利益。美国国会通过的新经济刺激方案,被世人认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典型,其做法不仅难解当前美国的就业困境,并且对外贸易必将受到严重打击,并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形势的全球蔓延。但美国假如放弃贸易保护主义,低价的进口产品不仅使国民大受其益维持旺盛内需,并且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可以弥补国内储蓄率低下之不足。 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中,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比任何时候都显得 更为迫切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和范围,成为衡量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要想发展自己的经济,就必须逐步开放市场,把中国的市场纳入到整个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中去,而不可以独立于这个体系之外,并应进一步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

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和认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京戏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座,是无产阶级政党中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主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用辩证方法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从它的本质来讲是物质的,物质按照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具

自然辩证法论文-马克思自然生态观

姓名:单佳 学号:20120035 专业:动力工程 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内容以及对它的评价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理论体系中深入全面阐述了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于解决当下生态危机,以及建立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有着非常现实且有效的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自然生态观 生态文明 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要求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人类在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主线。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基本内涵,阐发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内蕴与价值取向,对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提供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1、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高度发展的产物,人高于自然,但人却来自于自然并且只能在自然中生存发展。恩格斯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 我们统治自然,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一样, 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这决定了人与自然本质上是统一的。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对此马克思说:“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恩格斯也说过:“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不是纯粹的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而是休戚相关、互利共生的有机整体。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而非外来的征服者。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而非单纯的改造对象。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和物质生活的满足都以自然为基础。为了生存,人必须从自然界中获取生产生活资料。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人们就什么也不能创造。马克思说:“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上讲,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艺术的一部分。是人类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粮食。”马克思把自然界称为“感性的外部世界”,自然界是人类精神活动产生的源泉。认为它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生存环境和进行生产劳动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场所。人类在生产中经过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变换,把自然这个无机的身体部分地变成了自己有机的身体,维系和延伸着人类的物理存在。马克思说:“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