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

专题一世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近现代史:以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壮大直至建立对整个世界的统治、危机与调整恢复这一发展过程为主要线索。主要内容包括: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时期(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时期(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

治维新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后到“二战”前的资本主义时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意德日

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二战及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与两极格局、美日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事件:

?思想领域(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政治领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法国大革命

资产阶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经济领域: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要实现中国梦,可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启示)呢?

①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先导;②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③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

一、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或酝酿时期)

考点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①新的生产经营方式:13、14世纪西欧社会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②新的社会阶层:富裕农民、工场主(商人)——早期资产阶级诞生。

考点二:文艺复兴(“人”的发现):

(1)背景①天主教会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②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概况: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持续了近300年,蔓延西欧所有国家。

(3)核心思想(时代精神):人文主义。

(4)代表人物:①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是《神曲》。②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③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5)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思想解放)运动。

(6)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_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7)启示:思想解放能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创新精神;要崇尚科学,以人为本。

考点三:新航路开辟(15—16世纪)(“世界”的发现、地理大发现):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②物质动力:欧洲人日益膨胀的发财欲望——寻金热;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阻断传统的商路。

(2)条件:欧洲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流行;中国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

(3)人物与经过:(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①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1497年率领船队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实现了欧洲人从海上到达东方的夙愿。

②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于1492年横渡大西洋,主要目的是寻找通往中国和印度的新航路。他先后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误认为到达的是亚洲的印度,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③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远航,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4)意义和后果:新航路的开辟,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开启经济全球化的序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殖民者开始走上对亚非拉地区开展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罪恶的“三角贸易”;殖民扩张、掠夺和争霸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时期

考点一: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考点二: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简表

▲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

①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②性质: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③在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④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⑤结果:都取得了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

①原因:英国和法国革命是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美国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领导阶级:除了资产阶级领导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有南方种植园奴隶主。

③性质:英国和法国革命仅是资产阶级革命,而美国独立战争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④意义:英国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法国革命推翻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比较

(1)相同点:①都体现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②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③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共同开创了近代民主法制的先河。⑤都有进步性:体现了人类社会从人治走向法治、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进步要求。

(2)不同点:①《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使英国最早进入法治社会;②《独立宣言》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民族压迫的要求,包含了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主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③《人权宣言》体现了人权与法治的结合,是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政治性质的法律文献。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时期(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考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展并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详见专题)

考点二: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详见专题)

考点三: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矛盾的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国家面临分裂的危机。

2、领导人及主要贡献:林肯——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3、林肯的主要措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广大人民尤其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使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4、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5、影响(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彻底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

经济的迅速发展。

考点四: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起)(详见专题)

四、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考点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详见专题)

考点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详见专题)

五、一战后到“二战”前的资本主义时期(1919—1939年)

考点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详见专题)

考点二: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首先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蓬勃开展)。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危机的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考点三:罗斯福新政(详见专题)成功地缓解了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考点四:意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①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是在一战后国内危机情况下建立的,德日两国是在经济大危机背景下建立的法西斯专政。②1933年纳粹党在大选中获胜,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②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六、二战及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考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详见专题)

考点二:冷战与两极格局(1947——1991年)(详见专题)

考点三:二战后美日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

“新经济”,经济进一步发展。

▲美国崛起和强大对我们的启示: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要加强宏观调控和发展科技教育。

2、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①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②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③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④西欧国家之间的联合。

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①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盟建立。作用:加强了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欧盟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3、二战后日本重新崛起的原因: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改革;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持;③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结果: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4、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缓和阶级矛盾,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专题二改革与制度创新

一、俄国苏俄苏联的改革

考点一:彼得一世改革: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作用: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没有改变俄国社会的性质)

考点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

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农奴制危机)

2、领导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改革的主要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②农奴以高额赎金获得份地。

4、改革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改变了俄国社会性质)

5、改革的影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考点三:苏俄的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维埃政府在列宁领导下,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做法,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未改变社会性质)

考点四:二战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苏联的改革:从1953年开始,苏联先后经历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推行“新政策”)、戈尔巴乔夫改革,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性质)。

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成效不大,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东欧剧变(改变了社会性质)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启示:社会主义建设要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坚持并完善党的领导;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

二、日本的改革

考点一:大化改新:公元7世纪,日本孝德天皇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改变了社会性质)

考点二:明治维新(1868年起):

1、背景:日本面临内忧(幕府统治危机)外患(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2、领导人物:明治天皇;改革的主力:中下级武士。

3、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③经济上,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性质);④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

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社会方式(有利于日本的持续发展)。

4、明治维新的影响:使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①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持并深化改革。②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③我们要重视发展教育,重视培养人才,重视科技创新。

三、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1、目的,摆脱危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2、特点(“新”之所在):采用国家干预手段;

3、实质: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完善;

4、新政的中心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兴建大量公共设施,扩大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5、新政的影响: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改革的启示:改革要从实际出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促进社会发展才能成为强国之路。

专题三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两次世界大战之比较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考点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构建(1919——1939年)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英法美三国主导)和华盛顿会议(美国主导)。

(2)建立:1919年1月召开巴黎和会,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署了一系列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订了包括《九国公约》在内的一系列条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国际秩序。

(3)实质:它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4)作用:暂时调整和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5)瓦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考点二:“冷战”政策和两极格局的形成(1947——1991年)

(1)1945年雅尔塔会议召开,确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础。

(2)1947年,美国开始推行冷战政策(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具体表现为①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②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1955年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考点三: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1)背景: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局势总体上由紧张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和平的局势并不稳定,呈现出紧张与缓和、和平与动荡并存的态势。

(2)目前局势:“一超”(美国)“多强”(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

(3)发展趋势: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4)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成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经济的多极化推动了政治的多极化。(霸权主义严重阻碍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①大力提高综合国力;②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③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④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考点四:经济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1)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根本原因);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国际投资、国际贸易迅速增长;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③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4)经济全球化在当前的挑战:近年来发生英国脱离欧盟,美国对华发动了贸易战,对加拿大、欧盟等进口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等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仍不可逆转。

(5)应对全球性挑战:①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战争问题、恐怖主义等。②应对措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国际合作;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引进国外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②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发展。③制定防范风险的政策。

专题四世界科技革命与近代科学文化

考点一、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考点二、近代科学文化

专题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历程

1、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开展。

2、国际无产阶级真正联合起来: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

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1871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国际歌》诞生)

4、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并

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5、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①1921年,苏俄在列宁领导下,实现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②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形成。

6、二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苏联、东欧改革的失败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宣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苏联模式的失败,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巨大成就。

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历程

考点一:美洲地区:

1、美国是美洲地区第一个通过民族解放斗争获得独立的国家,摆脱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领导人是华盛顿。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主要是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它深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拉丁美洲基本获得独立。

3、1934年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5、1999年底,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考点二:亚洲地区

1、1857-1859年印度爆发由封建王公领导的反英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杰出的女英雄。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度爆发由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用和平、合法的方式谋求自治。

3、二战后,第一次亚非会议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万隆会议),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只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一只重要力量。

(一)非洲地区

1、一战后,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运动,迫使英国政府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二战后,埃及爆发由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武装起义,获得真正独立,随后埃及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全部主权。

2、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3、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

1.谶谣的主要传播形式之一是通过儿童之口进行扩散。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天真无知,他们所传的谣谚必非出于自撰,肯定出自天意。于是方士、儒生、政客等,便大量制造谶谣,通过儿童之口散布出去,以造成一种天意使然的架势。这说明谶谣( )

A.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B.准确预知历史的走向

C.是后人伪造的历史现象

D.改变了历史发展趋势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可知当时的谶谣是由儿童传播,但后人可以根据这些谶谣增加对当时历史进行认识,故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选A项。谶谣是方士、儒生、政客制造的,是一种虚假的天意使然的预测,无法准确预知未来,B项错误;谶谣是当时人制造的对未来的假预言,不是后人伪造的历史现象, C项错误;谶谣仅是伪造的预测,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趋势, D项错误。

2.下表是商鞅死因的几种说法,从表中关于商鞅死因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得出( )

A.

B.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失实

C.研究者的史观左右历史事实

D.历史叙述方式决定历史结论

解析:选A。根据材料西汉司马迁、改革开放前某学者、近年来的最新研究对商鞅死因的研究结果不相同,司马迁以商鞅个性作为研究角度,改革开放前某学者以阶级斗争作为研究角度,近年来的最新研究以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作为研究角度,得出研究角度不同影响历史解释,故选A项。

3.表

A.历史文献关于扁鹊的记载真实可信

B.扁鹊其实是大众理想化人物的化身

C.同一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历史结论

D.历史阐释和历史叙述必须保持一致

解析:选B。据材料中“公元前七世纪初”至“公元前四世纪末”近三个世纪的时间里扁鹊为他人治病的信息可知,扁鹊行医已被神化,成为大众理想化的人物,故选B项。

4.“斩蛇起义”是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之前的历史典故。据考证,刘邦最初所斩的是条普通的蛇,后来经过民间的传说,蛇变成了白蟒,并最终详细记载到《史记》《汉书》等正史之中。这说明( )

A.历史典故因其荒诞而缺乏研究价值

B.历史典故的记载均存在夸张与变形

C.历史典故反映社会意识形态

D.史书当中不应记载神话传说

解析:选C。据题干,刘邦“斩蛇起义”从普通的蛇到传说中的白莽并最终记入正史,恰恰反映了汉代“君权神授”的思想,故选C项。虽然有的历史典故荒诞,但能够侧面反映一些历史史实,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A项错误;历史典故的记载均存在夸张与变形的说法过于绝对, B项错误;神话传说也有其历史研究价值, D项错误。

5.《后汉书》记载,公元89年,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令班固在燕然山刻石纪功,史称《封燕然山铭》。2017年8月,经中蒙学者对蒙古国中部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确认石刻即为《封燕然山铭》,也解决了长久以来对燕然山位置的猜测。这表明( )

A.古代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

B.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

C.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D.历史记载必须以考古研究佐证

解析:选B。据材料“《后汉书》记载燕然山刻石纪功”并且“对蒙古国中部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最后“确认石刻即为《封燕然山铭》”,可知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考,故选B项。

6.关于杨贵妃之死,有不同记载。《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缢死于佛室;《文明译丛》中则说,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个侍女。这反映出( )

A.历史现象具有很大的复杂性

B.历史现象均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C.历史事实的真伪性无法判断

D.历史记载都不能客观再现事实

解析:选A。本题考查史学理论研究。据题干可知,反映是史书对杨贵妃之死的不同记载。据史学理论可知,材料中不同史料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体现出由于事件参与者众多,以及参与者立场不同,导致历史现象具有复杂性,不能众口一词,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历史事件的不同认识,体现不出历史现象均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项错误;历史事实是曾经真实发生的事件,不存在真伪难辨,材料体现的是人们没有找到记载杨贵妃之死最有说服力的史料,因此存在对杨贵妃之死说法众多,故C项错误;历史记载不同程度受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但不能说明历史记载都不能客观再现事实,故D项错误。

7.(2018·山东济宁模拟)樊树志在《国史概要》中指出,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世学者产生了一系列的误解。误解之一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一人促成的;误解之二是,从此禁绝了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这反映出( )

A.后世学者的相关解释都不符合历史事实

B.学术研究对历史现象的解释缺乏客观性

C.史学研究无法正确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

D.对历史事物的不同解释会影响历史结论

解析:选D。材料中所讲述的是后世学者对董仲舒的误解,后世学者之所以会对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产生误解,是因为不同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或者研究方法不一从而得出不一样的历史解释影响了历史结论,故选D项。

8.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今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这反映出( )

A.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

C.今人评价比古人评价更准确

D.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为客观

解析:选B。据题干可知当时和今天评价不同说明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故选B项。不同历史时代的评价不同说明有主观性,A项错误;两种评价体现不了哪个准确, C项错误;两种不同的事物说明不了哪个更客观, D项错误。

9.中国古代在社会动乱比较激烈时或是在大动乱前后,总有史学杰作出现。经过由春秋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到汉武帝时,司马迁写出了《史记》;两宋时阶级、民族矛盾交织,司马光写出了《资治通鉴》。这表明中国古代史学( ) A.繁荣于社会动乱时期B.重视历史事实客观性

C.侧重历史的借鉴作用D.编撰体例呈现多样化

解析:选C。据题干“在社会动乱比较激烈时或是在大动乱前后”有史学杰作出现,说明史学家注重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史学侧重历史的借鉴作用,故选C项。

10.《明实录》中记载的明武宗勤于国事,即使外出巡游,所有的奏章也及时批答。而《明史》(清)中则把他描述为“骄奢淫逸”的昏君。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史官个人才识B.史著编撰意图

C.史料运用方式D.史著编撰体例

解析:选B。据题干明朝的《明实录》和清朝的《明史》对明武宗的描述出现明显差异,这主要是处于编纂者的立场和目的不同,故选B项。

11.梁启超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这表明( )

A.梁启超缺乏必要的史学素养

B.《戊戌政变记》的史料价值低

C.史学著作深受主观意识影响

D.亲历者叙事能再现真实历史

解析:选C。根据材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可知,这表明史学著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作者主观思想的影响,故选C项。

12.1900年,章太炎在《中国通史略例》中,把被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指为“逆”“寇”的洪秀全列为九大“考记”之一:“秦始皇考记、汉武帝考记……清三帝考记、洪秀全考记。”这反映了《中国通史略例》( ) A.记载的全面性B.对历史的辩证评价

C.编写的政治性D.对历史的真实再现

解析:选C。据材料“章太炎在《中国通史略例》中,把被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指为‘逆’‘寇’的洪秀全列为九大‘考记’之一:‘秦始皇考记、汉武帝考记……清三帝考记、洪秀全考记’”可知,这是以推翻清政府为政治目标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通过史学编写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故选C项。

13.下表是中日历史教科书对一些历史事件的不同描述,我们从表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真相模糊

C.国家立场直接影响历史结论

D.二手资料难以还原历史真相

解析:选C。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2007年第三版)都是属于国家层面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但中日两国对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结论完全不同,材料说的是国家立场对历史结论的直接影响,故选C项。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大全

历史中考总复习资料 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 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 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 1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讲义:中国近现代人物和民族精神

中国近现代人物和民族精神 一、主要人物活动及评价 1、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①辛亥革命前:a、1894年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b、1905年建立起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c、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②辛亥革命中: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c、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a、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b、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c、1924年建立黄埔军校;d、1925年孙中山逝世。 2、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①土地革命时期②解放战争时期,挺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参与指挥淮海战役;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二、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或:爱国主义,民主与科学,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勇于探索和创新,追求真理敢于反传统,个性解放、宣扬个性等。

2、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3、长征精神——①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4、抗日精神——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 延安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重心是在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 5、抗美援朝精神——①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②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③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④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⑤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6、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 7、铁人精神——“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创业精神。8、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9、“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攀登。

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训练含答案(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训练含答案(2019年中考历 史总复习) 主题一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用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无锡中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方框所示。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 1.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2.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 3.其统治者称“法老”。 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D.古代希腊 2.(2018?青岛中考)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3.(2019?原创题)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关于“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展”的活动,你认为下面内容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 ) 4.(2018?郴州中考)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情况下,释迦族王子释迦牟尼出家苦行修道,7年后,终于悟道成佛,创立了( ) 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5.(2018?聊城中考)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强调公民的平等B.保护公民的隐私 C.保护公民的财产D.表达生者的敬意6.(2019?原创题)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但有人说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其“狭隘”之处体现在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群体只有( ) A.成年男性公民B.妇女、外邦人

2019年中考历史考纲新变化

增加部分: 一、中国古代史 1.中华文明的起源 识记陈胜、吴广起义 2.统一国家的建立 运用结合西汉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难度方面较去年有所加深)3.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识记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5. 思想文化 识记《史记》的作者和体例 二、中国近代史 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识记邓世昌的事实 运用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关系(难度加大,2013年为理解) 2.近代化的起步 识记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理解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难度降低,2013年为运用) 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 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难度降低,2013年为运用) 4.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理解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难度降低,2013年为运用) 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识记重庆谈判 三、中国现代史 1.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理解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运用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理解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四、世界古代史 1.史前时期人类与上古人类文明 理解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难度加大,2013年为识记) 五、世界近代史 1.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识记达芬奇 运用结合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2.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理解认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型与残酷性 3.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识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4.第二次工业革命 理解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难度加大,2013年为识记) 5.第一次世界大战 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6.科学与思想文化 识记《向日葵》与《英雄交响曲》 六、世界现代史 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理解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法法西斯的暴行 3.第二次世界大战 理解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4.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识记科索沃战争 5.科学技术和文化 理解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七、安徽史 1.古代篇 识记名医华佗;淝水之战; “宋画第一”李公麟 2.近代篇 识记献身革命的皖籍志士;安徽近代经济的缓慢发展;近代教育的兴起 删减部分: 一、中国古代史 1.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识记夏朝建立的史实 2. 统一国家的建立 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历史中的作用 识记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运用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4.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识记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识记雅克萨之战 6.思想文化 识记了解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二、中国近代史 1.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运用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计划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阶段:5月25日之前(二模后到三模前),第二轮复习,搞专题,提能力。 打破教材体系,专题归类复习,比较对照,纵横联系,培养能力。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没有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脉络。 在这一阶段,教师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列成专题归类总结,专题复习也就是归纳知识的复习,结合教材,打破体系,打破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中国史与世界史的界限进行比较对照、求同找异、纵横联系,形成知识体系。也可以与时政结合起来复习。 历史事件之间是互相联系并先后相承的。历史知识具有多样化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知识。理清同一历史时期各方面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横向联系。另一方面,每一历史事件又都前后发展、依次交替,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这就是纵向联系。但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单纯地“纵”或“横”地复习,而应纵横联系,形成专题,构成知识网络体系。另外,在专题复习时还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历史问题现实化”),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复习时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要让学生通过列表、编写提纲等多种形式,将历史知识前后上下、东西南北贯通起来,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只有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特征、历史线索,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才能由点发展到线、到面,并进而构建起整体历史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的掌握的历史知识才不易遗忘,才不会混淆。现举例如下: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1、近代侵略专题:⑴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战争中的暴行(英军强占香港岛、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旅顺大屠杀、八国联军血洗北京城、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这些事件充分体现侵略军的血腥与残暴。⑵其他侵略事件(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阿古柏侵略新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使学生认识到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把非法侵占加以合法化,把侵略成果扩大化。让学生清楚哪些条约有割地内容,哪些有开放通商口岸内容,哪些有赔款内容,哪些条约侵略出现新形式。 2、反抗专题 反抗专题(以人物为中心)学生经常弄不清人物的身份,为此把它们分成这几类型。清朝官员将领: 林则徐、关天培、左宗棠、邓世昌共产党员:杨靖宇、彭德怀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佟麟阁、赵登禹、李宗仁民间团体及代表:太平军(洪秀全、李秀成)、义和团。我们让学生以历史人物联系相关事件,从人物身上学到一些优良品质。 3、探索专题 旧民主主义时期的四次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弄清时间,领导阶级派别,代表人物,目的,内容,结果性质,意义) 4、中共专题 (1)中共会议: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讲义: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 1. 列举古代、近代和当代中日关系发展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1)古代:①特点:友好往来,源远流长。②事例: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 (2)近代:①特点;发动战争,侵略中国,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②事例:(日本学习西方列强后侵略第一个老师的事例) 19世纪的侵华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3)当代: ①特点;既合作又斗争。 ②事例:合作--1972年中日建交、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斗争--东海油汽田危机、钓鱼岛危机 2.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如何改善?1972年,中日建交。 3. 目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主要的障碍是什么? 近年来日本政界右翼势力抬头,屡次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罪行;首相等参拜靖国神社,为法西斯分子招魂的事件。 4.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为什么产生不同的结局?不同的结局给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两次侵略战争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指挥失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力量强大。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 ②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影响: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影响:扭转了一百年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启示: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决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行友好外交,壮大世界和平力量,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亚洲包括日本人民带来灾难,亚洲人民应时刻警惕日本的右翼势力。 5. 从中日战争中,日本可吸取的历史教训有哪些? ①放弃军国主义,走和平发展之路;②正视中日关系史的那段不幸经历,用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国民和青年时代;③警惕和禁止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思潮和势力的重新抬头;④要珍惜和维护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要随着时代的前进推动中日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6. 近年来日本军国主义和政治大国抬头的表现有哪些? 从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对外侵略的罪行到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从日本对外派遣自卫队参与国际重大军事活动,从日本要求修宪到要求加入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初中三年全部历史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 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 二、尧舜禹的“禅让” 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 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铁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2019年中考九年级历史复习计划和复习进度表 九年级历史复习的时间短,任务紧,复习内容较多,共涉及七八九年级六册教材内容,但课时较少,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特制订如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梳理教材,细化知识点,夯实基础。 内容:1-----4册历史课本内容时间安排:3月4日---5月6日 根据每一单元内容多少不同,预定一节课复习2-3个单元。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基础知识,尤其是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历史作用和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制度政策等,对知识的把握不能仅仅停留在识记上,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 2、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强化训练、热点讲解时间安排:5月9日---6月3日 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包罗万象,相互联系,千丝万缕。作为历史教师要通过“专题”的形式将零散的知识梳理和归纳成条理和体系,通过一系列“专题” 引导学生将点点滴滴的零散知识变成了系统化、体系化。专题的设计要灵巧、细小。切记不能设计过大的专题,进行大的专题知识梳理;要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角度、重点问题的角度、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角度,设计一些轻巧灵便的小专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归纳和习题训练两部分,知识结构归纳使学生对本专题涉及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训练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搞好热点问题的梳理,找准社会现实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切入点。通过热点讲解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阶段:综合复习,查漏补缺;模拟测试,提高能力。时间安排:6月6日---6月15日 将四册课本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针对性较强的题目进行一系列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综合、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根据例次训练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进行讲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二、具体复习方法措施安排 1、系统复习,夯实基础 以2019《中考指导》为参考,依其规定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进行复习。具体做法,依据内部资料(历史复习资料)为主,备课时结合考纲、历届中考试题,将重点补充到复习资料上,讲、练、背相结合,以背为主,随机考察学生背诵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2、抓住重点,加强训练 要复习的内容较多,在复习时教师既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同时又要有侧重点,所谓重点就是《历史考试说明》里的考查内容及要求,复习时这部分内容要强化。同时还要大胆取舍,去粗取精。我们认为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单元,九年级上册第四、六、七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四、七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内容。对于上述内容,教学时要强调,平时的训练要强化,内容都是滚动式的,带着学过的内容一起考察,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应试能力的提高 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特别是应试的技巧,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们认为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

202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汇总: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 一、“第一”类 1.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是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1776年7月4日)。 3.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1807年)。 4.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14年)。 5.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 6.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871年)。 7.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885年)。 8.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成功试飞的飞机(1903年)。 9.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 二、“最大”类 欧洲联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三、“标志”类 1.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646

年)。 2.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的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年)。 3.北美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年4月)。 4.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5.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6.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标志: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出现。 7.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8.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成熟的标志:《英雄交响曲》。 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2月)。 10.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电力的广泛运用。 11.世界现代史开始的标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 12.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苏联新宪法的制定(1936年)。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德军“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4.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8日)。 15.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1942年1月1日)。

2019年中考历史涉及的周年热点问题(纪念大事件)

2019年中考历史涉及的周年热点问题(纪念大事件) 中国古代史 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2.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3.589年:隋朝统一;1430周年 中国近代史 1.1689年,中俄签订第一个东端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330周年 2.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180周年 3.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葡萄牙》签订,175周年 4.1864年,天京的陷落,155周年 5.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5周年 6.1894年,平壤战役;125周年 7.1894年,黄海战役;125周年 8.1894年,辽东半岛战役;125周年 9.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成立兴中会,125周年 10.1899年,“门户开放”政策提出,120周年 11.1899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120周年 12.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05周年 13.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 14.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黄埔军校建立,95周年 15.1929年,古田会议召开,90周年 16.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开始,85周年 17.1944年,豫湘桂战役,75周年 18.1949年,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 19.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南京解放,70周年 20.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1.1949年,人民海军,70周年 22.1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65周年 23.1954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65周年 24.195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65周年 25.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5周年 26.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71页图片 27.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40周年 28.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35周年 29.1984年,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35周年 30.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5周年 31.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35周年 32.1999年,澳门回归,20周年 33.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20周年 34.2014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出,5周年(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

2019中考热点历史小短文大全

2019中考热点历史小短文大全 1.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出图片反映史实之间的联系性。) 【答案】给分要点:自拟题目;(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要点: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马克思主义诞生.-------1918年,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 ----1921年,中共成立.-----经过28年奋斗,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 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 2.请依据下面图片反应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答案】给分要点:自拟题目;(如危机下的改革或 20世纪中美成功的改革或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比较罗斯福新政与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背景.特点.影响,得出启示. 3.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出图片反映史实之间的联系性。)

十月革命井冈山会师 【答案】给分要点:自拟题目;(如马克思主义发展或中俄革命道路)答案要点: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中俄发生革命,国情不同, 中俄革命道路不同,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观察下列图片,自拟标题,写一篇短文,阐述其内在的历史联系,要求符合史实,逻辑严谨,语句顺畅,字体工整,无错别字,限80-120字。 1868年的日本康有为 【答案】给分要点:自拟题目;(如近代中日的改革或改革是半殖民地自强的手段)答案要点.殖民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走上侵略扩张--------发动甲午战争--------公车上书,戊戌变法. 5.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出图片反映史实之间的联系性。) 中国一五计划苏联二五计划 【答案】给分要点:自拟题目;(如中苏工业化道路)答案要点:1928---1937苏联两个五年计划,1953---1957一五计划的联系,特点,意义.

2019-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19世纪中期,法国的一名外交官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该“抢掠”发生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2.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历史人物往往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能正确说明中国近代化历程顺序的是() A.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B.张之洞、康有为、李大钊、孙中山 C.林则徐、孙中山、李鸿章、康有为 D.统一战线的道路 【答案】A 3.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反映了当时共产党要走() A.城市中心的道路 B.国共合作的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统一战线的道路 【答案】C 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查找到一份发生于“民国三十八”大事件的历史资料,下列不应该出现在该资料的事件是() A.东瀛束手,九州同庆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开国大典举行,新中国成立 D.北平和平解放 【答案】A 5.“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6.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B 7.五芳同学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总结,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七大专题复习讲义(精品)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七大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一:中国古代史及襄阳好日 本专题重点掌握重要朝代:秦、汉、三国、隋、唐、元、明、清 主要掌握重点朝代在维护国家统一上采取的措施及成就(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边疆的管辖、港澳台问题),侧重民族关系和对边疆的管辖等。 一、秦朝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创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2)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3)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历史上影响深远)。 经济上:统一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和度量衡。 文化上: 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思想上: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 军事上(对边疆的管辖):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②开发南疆,兴修灵渠。(长江与珠江) 二、汉朝 1、文景之治:汉高祖、文帝、景帝共同措施:吸收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文帝、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西汉初实行重要制度:分封制。 2、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西汉) ①政治上: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②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 ③对边疆的管辖:派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影响: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新疆从此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与匈奴有战有和:汉初对匈奴实行退让和亲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则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武力反击。(原因:西汉国力强盛,汉武帝雄才大略。)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时候,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宫女王昭君自请前往,汉元帝把她嫁给了呼韩邪单于。意义: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4、丝绸之路(汉武帝时期开辟):A、运送物品:丝和丝织品。B、路线:从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汉武帝以后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三、三国时期 1、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结果:曹操退守北方,孙权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占据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区,又向西占四川。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与三国有关的历史名人和故事: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讲的是诸葛亮凭借才智,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他创造的八阵图,成就了千古英名。 成语故事“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到隆中三请诸葛亮出山,辅助其成就大业。和刘备同去的还有关羽、张飞。 与诸葛亮和襄樊有关的成语:三顾茅庐、马踏檀溪、水淹七军等。 2、三国时期与台湾的关系: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台湾地区的联系。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现代史】试题练含答案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现代史】试题练含答案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4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回溯人类的足迹,人们首先看到的总是那些在其各自背景和时点上标志着社会高度和进步里程的伟大人物。他们是历史的丰碑,是后世之鉴。下列人物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 ①章西女王②拿破仑③圣马丁④玻利瓦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南美“解放者”。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英雄;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圣马丁和玻利瓦尔共同领导了南美民族解放运动,被誉为南美“解放者”,选C项。 2.某文件指出:“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上述内容出自() A.《宅地法》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一份由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公布的宣言,其主张所有美利坚邦联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然而未脱离联邦的边境州,以及联邦掌控下的诸州依然可以使用奴隶。此宣言仅立即解放少部分奴隶,但实质上强化联邦军掌控邦联的领土后这些黑奴自由的权威性,并为最终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预先铺路。因此,答案为B项。 3.某学校九年级(2)班学生在历史课上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涉及“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开始百日维新”“日本遭到美国入侵,开始明治维新”“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废除农奴制”。他们的讨论应该是围绕下列哪一项来进行的()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扩张 B.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张 C.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D.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确立 答案:C 4.这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也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改革,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材料中的事件指的()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南北战争 D.明治维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1868年日本开始进行明治维新,大力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故选D项。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 专题一世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近现代史:以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壮大直至建立对整个世界的统治、危机与调整恢复这一发展过程为主要线索。主要内容包括: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时期(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时期(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 治维新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后到“二战”前的资本主义时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意德日 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二战及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与两极格局、美日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事件: ?思想领域(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政治领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法国大革命 资产阶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经济领域: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要实现中国梦,可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启示)呢? ①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先导;②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③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 一、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或酝酿时期) 考点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①新的生产经营方式:13、14世纪西欧社会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②新的社会阶层:富裕农民、工场主(商人)——早期资产阶级诞生。 考点二:文艺复兴(“人”的发现): (1)背景①天主教会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②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概况: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持续了近300年,蔓延西欧所有国家。 (3)核心思想(时代精神):人文主义。 (4)代表人物:①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是《神曲》。②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③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2019-2020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的变化及复习建议

2019-2020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的变化 及复习建议 2009年12月15日,陕西省出台了2010年中考工作方案,2010年全省统一的初中毕业 学业考试时间与去年相比推迟近一个星期,为6月26日至27日。考试科目仍为7科5卷。各科目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未变。语文为一卷制,其他科目为两卷制,英语听力考试成绩计入英语学科的总分。继续实施体育与健康考试,继续开展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加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向薄弱初中分配比例应达到20%以上。 2010年初中历史中考在整体把握上要与去年持平,考试的性质、范围、命题原则、能 力要求、试卷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故而在复习时多去研究2009年的正、副题,这样才能从 宏观上把握中考。 一、2010年初中历史学业《考试说明》的一些变化 1.考点表现形式方面 以板块和专题的方式呈现 2.考试内容要点方面 删减了“以科举制度废除和京师大学堂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主要史实。” “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的主要成就。”“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史实,认识教育发 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知道凡尔登战役,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 来的巨大灾难。”“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等6个考点。 增加了“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这一内容。 3.题型方面 (1)选择题 出现材料型选择题(单选、否定、组合、材料型、2道主题式) 例如:“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 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变化最早 应出现在 A.戊戌变法后 B.洋务运动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2)非选择题 进一步深化价值立意,增加思辨性、开放性、探究性试题。非选择题的材料来源于课 外,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是超本不超标。 例如:(2009年·陕西省)21.(14分)某校八年级(2)班小华同学,在学习中国现 代史的过程中,看到一段文字:“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 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富国强”。为寻找历史事实依据,印证上述结论,他

伊春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伊春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中秦国的变法成效最大,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 在秦国实行变法的是() A. 商鞅 B. 李冰 C. 秦穆公 D. 晋文公 2.秦统一后,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推行() A. 分封制 B. 县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3.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4.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 《齐民要术》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5.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 关天培 B. 李鸿章 C. 邓世昌 D. 林则徐 6.1851年1月,洪秀全率众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的地点是() A. 北京 B. 金田村 C. 天京 D. 永安 7.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8.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 台。此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9.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下 哪一选项不属于这一时期() A. 万隆会议 B.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尼克松访华 D. 中美正式建交 10.新中国成立以来,哪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新时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