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几个阶段

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几个阶段

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几个阶段
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几个阶段

浅谈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几个阶段

摘要:艺术歌曲,一种声乐体裁,我们通常指的是西方音乐史上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奥歌曲,德文称“lied”,中文译为“艺术歌曲”。20世纪初,在我国得到很快的发展,从1982年第一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举办以来到2013年第十五届青歌赛落幕,艺术歌曲在这样一个备受关注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深受各个选手和观众的喜爱。本文以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兴起,到21世纪初得到繁荣发展这100多年间的角度,从不同阶段的发展分别论述,希望能够给广大音乐爱好者对中国艺术歌曲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不同阶段;发展;认识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109-02

艺术歌曲,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时期,它是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最初受法国歌曲“尚松”(chanson)的影响,到18世纪下半叶,来自一些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创作的抒情短诗,以及苏格兰民间歌谣和叙事诗歌,也给德奥艺术歌曲这种体裁的创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再到十九世纪初以舒伯特,舒曼等人为代表,他们选取一些文学家们的优美诗歌来进行创作,其中像歌德、席勒、海涅、莎士比亚等伟大的文学家们为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优美诗歌。词曲的完美结合使艺术歌曲极富有表现力,其特点是歌词采用文学性较高的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伴奏部分与旋律部分同样重要,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艺术歌

中国艺术歌曲

浅谈中国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区别于民谣而精致的独唱歌曲的通称。现在多指由专业演唱者在音乐会上演唱的、艺术性强、声乐技巧较高,一般采用美声唱法演唱的声乐作品。它属于抒情歌曲范畴;歌词多采用诗词来表现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创作手段和技法复杂;伴奏占主要地位;音乐会中常常演唱并作为声乐教材的一种歌曲体裁形式。 从百年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脉络来看,中国艺术歌曲始终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从产生到新时期创作的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艺术歌曲,都充分地体现出作曲家们从借鉴、模仿到融会、贯通,从探索、总结到实践、创新的过程。中国艺术歌曲在当代人们的音乐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艺术歌曲: 爱情湖、啊中国的土地、北京颂歌、遍插茱萸少一人、长江之歌、草原之夜、飞天、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报答、草原风光好、春到西部、春江花月夜春丹顶鹤飞回来了、大海啊故乡、大森林的早晨、多情的土地、东方有一个梦打起手鼓唱起歌、大地飞歌、当兵的人、嘎哦丽泰、高天上流云、江河水满江红、古老的歌、故乡是北京、桂花开放幸福来、赶墟归来啊哩哩、荷花梦归来的星光、故乡的炊烟、黄河怨、黄水谣、红豆词、假如你要认识我、母爱九里里山疙瘩十里里沟、花神、眷恋、教我如何不想他、军营飞来一只百灵、举杯吧朋友、今夜无眠、叫声妹妹泪莫流、静夜思、克拉玛依之歌、蓝花花绿色的呼唤、玫瑰三愿、牧歌、玛依拉、孟姜女、木兰从军、牡丹之歌、梦回长城、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神奇的地方、梅花引、纳西篝火啊哩哩鸟儿在风中歌唱、牛郎织女、七月的草原、你是这样的人、曲蔓地、苏幕遮青藏高原、情深谊长、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二月里见罢到如今、松花江上、谁不说俺家乡好、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送上我心头的思念、世纪春雨、海韵铁蹄下的歌女、十八弯水路到我家、同一首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五歌放羊乌苏里船歌、我爱你中华、我爱你中国、我为祖国献石油、走进新时代、我像雪花天上来、相约在月圆时节、西部放歌、一个妈妈的女儿、沁园春雪永远跟你走、祝福祖国、珠穆朗玛、昭君出塞、祖国我为你干杯、大江东去春思曲、那就是我、思乡、清晰的记忆、我和我的祖国、槐花几时开山在虚无缥缈间、花非花、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夜半歌声、黄河颂、二月里来、红豆词、三十里铺、马儿啊你慢些走、涉江采芙蓉、嫦娥、卜算子咏梅、念奴娇昆仑、蝶恋花答李淑一。

浅探百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

浅探百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 摘要:中国艺术歌曲是在中西音乐文化的多次碰撞、交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经过引进模仿、学习借鉴、吸收融合后形成的。中国艺术歌曲从产生到发展将近一百年的历史,本文把其分为二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八十年代至今这三个发展阶段时期,对它的发展进行了一个阐述。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脉络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区别于民谣而精致的独唱歌曲的通称。现在多指由专业演唱者在音乐会上演唱的、艺术性强、声乐技巧较高,一般采用美声唱法演唱的声乐作品。它属于抒情歌曲范畴;歌词多采用诗词来表现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创作手段和技法复杂;伴奏占主要地位;音乐会中常常演唱并作为声乐教材的一种歌曲体裁形式。 中国艺术歌曲产生在20世纪初期。它的产生和发展,首先,就是“五四”运动的直接推动。1919年的这场新文化运动,使许多知识分子的观念发生了深 刻地变化,他们呼唤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制度,宣扬民主与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个性解放,这些为此时期中国借鉴外来音乐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结合,促进产生新生进步音乐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新诗界出现了胡适、刘半农等一些注重质朴自然,追求个人情感表达的诗人,他们在吸收古诗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这些因素又为艺术歌曲的诞生创造了文词方面的条件。 其次,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留学西方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如饥似渴地吸收外国政治、经济、科学、哲学、法律等先进知识的同时,也兼学了西洋音乐中的作曲理论技法,他们冲破传统的主要以单音体系为表现特征的音乐表现形式,向具有和声、复调思维的西方创作方式上迈进,出现了运用西方创作技巧来创作民族风格歌曲的新气象,在他们的创作中,艺术歌曲的诗性和音乐性得到了充分结合。 另外,一批留学归来的音乐家,如赵元任、应尚能、周淑安等人用音乐会的形式来演绎欧洲艺术歌曲,同时也演唱大量了萧友梅、黄自等中国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这种音乐会的形式为当时艺术歌曲的推广提供了场所,同时他们在将美声唱法带到国内并逐渐传开的过程中,架起了应用西方歌唱技法演唱中国艺术歌曲的桥梁。这些都为当时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学术空间。 中国艺术歌曲的这种体裁究其源头属于“泊来品”。那么作为西方音乐体

[艺术,中国,诗词]谈中国诗词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及艺术特征

谈中国诗词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及艺术特征 中国诗词艺术歌曲是采用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诗词为歌词,在谱曲、配器、伴奏与唱法等方面都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声乐作品。音乐结构简练且运用乐器伴奏,具有格调雅致、高尚的特点。 中国的诗词艺术歌曲产生于传说中的皇帝时代,起初指的是由乐器伴奏的燕射歌辞和郊庙歌辞等用于仪式性的雅乐歌曲。所谓燕射歌辞和郊庙歌辞是指在朝廷宴会等重大节日上和古人祭祀尊奉上天所用的乐歌。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的诗词歌曲逐步发展,出现了多样化的题材形式。从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体歌曲、琴歌、元散曲、明清小曲等不同题材的逐渐演变,中国的诗词艺术歌曲展现出了多姿的艺术风貌。现存创作诗歌的总集,有南宋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这些自度曲雅致优美,风格高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使用价值。除《白石道人歌曲》以外,在清代还有《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其中收录了一百七十多首唐宋词体歌曲。清人又用九宫大成体例对其他的唐宋词进行谱曲。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的艺术歌曲出现了新的发展阶段,西方作曲技法的传播与渗透、中国民间音乐元素巧妙地运用,造就了不拘一格的中国艺术歌曲的词体风格。这个时期主要是以青主与黄自的创作为代表。青主率先采用西方的作曲技法为中国古典诗词谱曲,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开创了新境界,确立了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开创性地位。黄自致力于探索音乐的民族风格,注重词曲的紧密结合,充分表现了中国艺术歌曲民族化的特征,其中《点绛唇》、《玫瑰三愿》、等都是他近代诗词歌曲的代表作品。 一、诗词的意境美 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诗歌与音乐是密切联系的,诗歌具有文学和音乐的双重特性诗,从原始的诗、乐、舞为一体的大型乐舞形式到诗经、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是诗与乐完美结合的典范。艺术歌曲这种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歌曲类型,所选用精致、简单、情感细腻的诗词作为歌词而进行谱曲,诗词艺术歌曲讲求的是诗词与音乐互为融合的意境美。古诗词把雅作为其审美核心,具有含蓄古典的韵味,诗词从内容到形式风格典雅精致,情感细腻,其丰富的意象、含蓄的韵味、深邃的意境、工整的音节等,都体现出诗词意境典型的的艺术性。 艺术歌曲常运用比喻、烘托、象征等借景抒情的手法,或者与赋、比、兴的手法相结合,描绘出令人心神向往的诗化境界,使其淋漓尽致的抒发所要表达的感情。与此同时,诗词的韵和节律也是非常之重要的,正如黑格尔所认为的,节律和韵甚至比华丽的词藻还要重要,诗词语句的对仗、节奏的抑扬顿挫、语句的平仄关系等共同构成了歌词的声调美和韵律美。黄自是中国艺术歌曲的一代宗师,对古典诗词的有着非常深的造诣,在创作上,他十分重视歌词的韵味和节律,尤其注重词曲的结合,善于用精炼的语言来表现诗的意境。 二、诗词艺术歌曲的音律美 诗词艺术歌曲最重要的呈现方式是古诗吟诵,在吟诵的过程中基本遵循着平长仄短,多调回环、依字行腔等原则。汉语本身有着音乐性特点,使得诗词艺术歌曲以字调规律为参照,充分发挥诗词的音乐音律美。词曲间通过一字对多音或长音进行结合,使得每一个字从字头、字腹、到字尾都清晰的显示出其发展的过程,旋律的起伏根据词调的变化、诗词的语音产生

中国艺术歌曲《阳关三叠》之浅析

中国艺术歌曲《阳关三叠》之浅析 摘要:我国早期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无论在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均取得了比较高的艺术成就,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对这一西方声乐艺术题材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和壮大积累了宝贵的创作实践经验。所以说,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占有重要和积极意义。本文对其中的典型作品《阳关三叠》进行艺术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进一步认识艺术歌曲这一西方声乐艺术体裁在我国的最初创作因由,以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征。 关键词:艺术歌曲;诗词;声情交融;艺术处理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词,大多以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古典诗词或现代诗为主,有些歌词则直接选自名家名诗,这些诗词则为中国艺术歌曲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料。青主的《我住长江头》,是将中国传

统音调与民族和声五声调式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去,它对西方大小调及传统的功能和声有很大的突破,并吸收了我国传统音乐的调式体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曲调真挚感人,与快速流畅稳中求变的伴奏织体共同表达了思念的主题。歌曲的头四句调性是从e 小调转到D大调,第五句从D和弦开始,引出G和弦,并采用G宫和弦与E羽和弦相交替的手法,丰富了和声色彩,赋予了这首歌曲鲜明的民族风格。 1 作品分析 1.1 歌词分析 从《浙音释字琴谱》中的“希山曰:是曲也,王摩羯所作,而后人增益之。”中可以得知,《阳关三叠》是以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为词,经后人配曲,为了使诗词和琴曲紧密结合,后人在原诗的基础上将其中歌词进行了增益变化,加强了惜别的

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 原诗内容:“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清晨的细雨将渭城的浮尘打湿,洗去了路上的灰尘,客栈的青砖瓦在细雨中散发着沉静、清新的土砖瓦味道,依依杨柳也因为雨水的滋润,青翠欲滴的叶子显得更加妩媚,随风摆动的柳枝增添了离别的惆怅,客栈是游子的暂居之处,杨柳又是离别的象征,二者的组合让诗歌平添了一份黯然销魂的情调,然而加上朦胧的细雨,却给黯然销魂的情调赋予了一层轻柔明快的靓丽风景。作者铺垫了一个清新又略带忧愁的场景后,引出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喝一杯酒吧,诗人凝千言万语于美酒中,一个“更”字,一个“尽”字,饱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意,一杯酒代表不了诗人于友人的情意,只能频频举杯,用“西出阳关无故人”

20世纪—21世纪初中国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创作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4847922.html, 20世纪—21世纪初中国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创作特点 作者:刘懿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7期 【摘要】本文是对20世纪至21世纪初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特点的概述。分析艺术歌曲在整个民族音乐艺术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从民族特殊性、扩大选题、诗歌源头以及作曲家丰富的写作技巧角度论证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发展的规律性。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歌曲创作;创作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音乐文化具有深厚久远的歌唱传统,这些传统决定了声乐体裁在我国专业作曲家流派中的特殊性。声乐体裁往往是中国作曲家艺术探索的中心,从古至今艺术歌曲的音乐体裁一直是探索的主要对象之一。众所周知,音乐理论紧跟实践运用;因此,研究者们对中国声乐作品发展进程的众多体裁感兴趣,也是合情合理、显而易见的。 研究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艰难历程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考量,但是,也可以在不同题材研究的基础以及在这些题材历史继承性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考量。艺术歌曲创作最重要的意义是编写了整个民族文化历史,其中民族性占首要地位。20世纪中国的许多专业作曲家就 是以歌曲和抒情歌曲作为开端,开创了他们的事业。 贺绿汀的创作,以聂耳、冼星海、刘志、刘雪庵等人的创作为中心。对于后一代的作家来说这些音乐创作前辈们至今意义犹存。近十年的现代作品和珍贵的艺术作品创作都明显露出了周期性表现,并证明了这种周期形式的现实性和前景性。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展现20世纪到21世纪初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重要特征,以及对民族音乐创作、东西欧音乐传统风格的影响。我们将讨论该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音乐和语言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决定着汉语不同方言中的语音对旋律特征的影响程度,并把声乐作品中的作曲和戏剧创作变成具体的思维形象,以及复杂结构、题材和修辞方面的民族音乐思维元素。 20世纪同时也是中国成就西方音乐思维和作曲技术的时代。中国20世纪到21世纪初的音樂发展史中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在1920-1930年代,第一批民族作曲家开始了他们的创作。中国音乐教育奠基人为萧友梅(1884-1940),他是中国第一位专业作曲家,在国外受过音乐教育的他,也开始在自己的作曲中利用和发展西方作曲技术。

中国艺术歌曲《春江花月夜》艺术特色分析

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分析 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根据同名民族管弦乐改编而成。作品从创作体裁、曲式结构、演唱方法和伴奏形式等方面,将中西方的音乐元素和审美意识融会贯通, 用声乐艺术和高超西化的花腔演唱技巧诠释中国古典名曲,创造出十分新颖独特的演绎效果,使之成为艺术歌曲民族化的经典之作,彰显了中国艺术歌曲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选材民族经典化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七言诗《春江花月夜》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长诗以自然美、哲理美、人情美以及艺术形式美而受到人们的特别重视,成为诗歌撰写的范本。诗歌《春江花月夜》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富有哲理意味,诗人将自身内在的真情实感溶浸在春江月色的美景之中,营造出一个心物交感、情景相生、时空叠合、虚实互补、空明纯美的诗歌意境。奇妙的艺术境界令人探索不尽,玩味无穷,为后人传送不已,获得不朽的艺术生命力。上海民乐团“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约在1923年将著名的琵琶古曲《夕阳箫鼓》改编成民族管弦乐合奏曲,郑觐文认为此曲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意境非常吻合,便建议改名为《春江花月夜》,并标注了10个提示音乐内容的文字小标题。这一创举使这首抒情写意的民族管弦乐插上令人心驰神往的名作诗题的翅膀,升腾得更高更远,大大提升了改编后民族管弦乐的艺术效果和影响力。“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 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1](P235)全曲宛如“一副气韵生动, 笔触秀丽的山水长卷” [2](P125)引人入胜,深受国内外听众的青睐与珍爱。 在世界音乐文化相互渗透,人们精神生活需求多元化的今天,用现代人的观念和新的创作手法使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不断更新发展,广泛长远的流传下去,对中国传统音乐精华进行创造性的改编,我国作曲家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与贡献。乐曲先后由黎英海改编为钢琴曲,陈培勋改编为交响音乐诗,刘庄改编为木管五重奏。在前人创作热情的感召下,作曲家徐景新也为之动请,大胆尝试用人声与钢琴演绎的艺术歌曲表现形式,为我们描绘临摹了另一幅别有声韵的春江月夜美景,为中国传统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注入新鲜血液,使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勃发生机,为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再添异彩。 二、创作体裁中西化 声乐曲在沿用民族管弦乐曲名的同时,副题为“声乐随想曲”。作者将中西两种不同的创作手法融会贯通,从不同的音乐视角去阐释中国传统经典音乐的内涵,代写论文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播起到推动和创新作用。随想曲是一种来自西方音乐创作的体裁,作者可以不受主题的约束,任其奔放的乐思自由驰骋随心写

如何演唱中国艺术歌曲《黄河怨》

如何演唱中国艺术歌曲《黄河怨》 摘要:《黄河怨》是《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六乐章,它的艺术性、人民性和时代性都闪耀着异彩,是中国大型声乐作品所达到的第一高度,也是中国艺术歌曲的佼佼者。文章通过作者本人对这首歌的演唱经验,从什么是艺术歌曲以及《黄河怨》产生的背景、所表现的内容到演唱这首歌时应有的艺术表现以及唱腔的运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使大家了解中国艺术歌曲的魅力所在,从中获得对艺术歌曲艺术表现上的启示。 关键词:艺术歌曲;黄河怨;艺术表现;多元化 绪论: 当我们听到《黄河怨》这首中国艺术歌曲时,仿佛眼前展现出一位孤独无助的妇女,在乌云密布、狂风怒吼中,面向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哭诉着自己不幸的遭遇。这首歌曲艺术性、人民性、时代性都闪耀着异彩,吸引着众多的音乐学习者和声乐爱好者。他们想学它、掌握它、进而通过这首歌曲了解更多的中国艺术歌曲。但由于对这首歌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演唱起这首歌时空空洞洞,没有思想内容,也没有真实感情的流露,仅是完成旋律任务而已。这样,这首歌曲就丧失了其令人心灵震撼的艺术魅力了。不仅没有表现出词曲作者写作时的真实意境和目的,更不用说艺术的二度创作了。我认为歌唱并非只是有个好嗓子,把曲目的旋律、音准、节奏完成即可的简单工作,它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复杂的劳动过程。声乐艺术对于歌唱者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歌唱者要给予歌曲以生命的活力,不仅要准确真实的表达歌曲的艺术思想和内容,同时还要用自己的演唱给歌曲增加特殊的表现力和色彩,显示歌曲中某些潜在的、甚至是作曲者还未曾想到的东西,这样才能使欣赏者获得一种有个性、有创造性的音乐倾听。为此,我通过对这首歌曲的演唱经验以及和老师同学们交流的经验,就如何演唱中国艺术歌曲《黄河怨》谈点个人浅见。 艺术歌曲: (一)什么是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泛指欧洲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采用钢琴为伴奏乐器的小型的室内演唱的声乐独奏曲。十八世纪末在浪漫主义思潮的启迪下,艺术家们沿着人性超越理性、情感超越形式的新途径,自觉和不自觉地逐步摆脱了神父和统治者的桎梏,日益成为广大的民众心声的代言人,精心的将诗歌和音乐揉为一起,于是欧洲声乐作品出现了介于传统民歌和抒情歌曲之间的一种新形式。这类作品就是后来欧洲音乐史上称之为“艺术歌曲”的新的音乐品种。它与歌剧齐名,成为声乐艺术殿堂中的两大支柱。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舒伯特,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 (二)中国艺术歌曲 顺应历史潮流,艺术歌曲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观念上目前的艺术歌曲的含义不在局限于浪漫时期的德国歌曲,应该是比较广泛的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音乐形式。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歌曲都可

第一章 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学习声乐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在广大音乐爱好者中,却有很大一部分人只停留在仅仅是会唱某首歌这个层面上。距离把歌唱好,还需要做很多工作,下很多的功夫。歌唱,顾名思义它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又是一门表演的艺术。歌曲的艺术处理是决定所演绎的作品是否能达到极致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对这一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 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首先,要分清歌曲的类别,找到歌曲的主题,理解歌词的含义。其次,便是通过歌唱的运气、发声、咬字吐字等各方面的基本技术和技巧来表现的。再次,歌唱者也应该达到一定的文化及艺术素养,具备较强的表现力、丰富的想象力及情感表达能力,尽可能将作品的演绎发挥到极致,从而达到感染听众的目的。最后,笔者认为,只要是对听众负责的歌者,在今后的岁月里,一定会严格对待歌曲艺术处理这一问题的。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及各种文献资料,本文以歌曲《岁月悠悠》为例对以上歌曲艺术处理方面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部分作了详细论述,同时还包括歌曲感情的把握、舞台表现及表演者的心理素质方面的部分论述。因该曲为艺术歌曲,故对艺术歌曲方面的知识也适当的作了相应的解释说明。

第一章艺术歌曲的概述与主要特征 1.1艺术歌曲的概述 艺术歌曲是西方室内乐性质的一种声乐体裁,是对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1]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人的诗作,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旋律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相对复杂,钢琴伴奏占据重要地位。“艺术歌曲”这个概念是源于在其流传至中国后中国人本身对它的认知与解读,而欧洲各国也是一样都有自己的称谓,并无统一的“艺术歌曲”这一概念。 在德奥人们称艺术歌曲为Lied。代表人物是舒伯特,他所作Lied有600余首,用歌德、席勒、海涅、米勒等人的诗为歌词。其作品曲调优美,意境深邃,诸多作品已成为世界名曲,有“歌曲之王”的美誉。[1]沃尔夫创作了200首Lied,曲调刻意表达德国语声调的特点,与歌词紧密结合,钢琴伴奏赋予“交响性”。此外,舒曼、勃拉姆斯、施特劳斯等人也有不少作品问世。 在法国人们称艺术歌曲为chanson。迪帕克、福雷、德彪西等是主要代表人物。法国的chanson比较精致纤柔。德彪西的作品多以波德莱尔、魏尔兰等人的诗歌为词,具有印象派的特征。 在俄罗斯人们称艺术歌曲为pomaHc,格林卡是这种体裁的第一位经典作曲家。其后,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也创作了大量此类作品。俄罗斯pomaHc 的特点是注重内心体验的刻画。其中,穆索尔斯基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独创性,与俄罗斯语言的结合较为密切。 早在18世纪末西方的古典主义音乐家的创作中便已出现艺术歌曲,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都创作过类似的歌曲。但使其真正蓬勃发展并形成独特风格与特征,还是在19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的创作之中。[1]在整个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和风格的影响下,随着作曲家社会地位的不断改善,强调个性独立和自我内心抒发成为音乐家创作的主要追求,艺术歌曲正是这种环境下催生的“人声艺术”。可以说,19世纪欧洲音乐家恰好在这一声乐体裁中找到自我表现和自我陶醉的有效方式。 1.2艺术歌曲的主要特征 1、诗与音乐的有机契合

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之路简述

此。而“格式塔”概念更强调这种经验的整体性。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是一种“审美的感人的形式”。卢梭反对所有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传统的艺术理论,他认为:“艺术并不是对经验世界的描绘或复写,而是情感和感情的流溢。”他更重视艺术与情感的关联。而形式与感性的关联中是否涉及和如何涉及情感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形式与艺术本性的关联 形式是美与艺术的内在的表征方式,它与艺术本性发生着深刻的关联,从而揭示与彰显出艺术与美的存在。从形式美的思想历程和关联形式的各个方面来看,形式对艺术的规定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形式与艺术本性的关联是异常复杂的。 1.形式作为艺术的规定及其问题。 从古到今,关于什么是美,以及艺术的本性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困绕着历代的美学家和艺术哲学家。其中主要有以下基本观点,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摹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康德、席勒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黑格尔更强调艺术美,认为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列夫·托尔斯泰、克罗齐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形象认识;在贝尔那里,艺术基于“有意味的形式”;卡西尔、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情感的符号;在弗洛伊德、荣格那里,艺术成为无意识的表现;英伽登认为,艺术是多层次的意向性客体等;而马克思则在生产劳动中来规定美与艺术。这些观点都是对美与艺术思想的丰富,都力图从各自的角度去揭示艺术的本性。当然,在各个观点与思想之间,还存在着不少的差异,这本身就说明美与艺术本性的问题的艰难性与复杂性。在谈到形式美的规则时,荷加斯说:“这些规则就是: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和尺寸—— —所有这一切都参加美的创造,互相补充,有时互相制约。”其实,这只是形式美可表征的方面,形式美并不局限于此,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赫尔德和歌德把美规定为合规律的活生生的东西,规定为生命的形式。 进入现代,有别于德意志唯心主义,形式不再由内容所决定,内容与形式也不再构成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形式本身就融贯了所有内容的那些因素,形式与内容的简单二分与线性决定本身就是近代经典认识论的产物,它制约了对形式的充分揭示。因此,只有走出内容与形式的樊篱,才能显现形式所蕴涵的朦胧的、宽泛的意味,在贝尔看来形式的有意味,这意味不同于内容,也有别于思想主题,在这里,题材并不是第一位的了。 2.形式与艺术本性关联的复杂性。 形式是艺术本性彰显的不可或缺的东西吗?形式是如何与艺术本性关联的?问题只是在于随着艺术的变迁,关于什么是形式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而不一定就是真正地完全取消形式。当然,关于形式究竟是如何与艺术本性发生关联进而揭示艺术本性,存在着巨大的解释空间。当然,真正的形式也并不是单纯与简单的摹仿,正如黑格尔所说:“因此,艺术的目的一定不在对现实的单纯的形式的摹仿,这种摹仿在一切情况下都只能产生技巧方面的巧戏法,而不能产生艺术作品。”事实上,“形式”一词被人们用到各个不同的场合,分别支撑着各种不同的艺术理论。形式与艺术本性相关联的复杂过程,也是形式多元化的过程,而“形式概念的多元化本身就是形式美学繁荣的主要标志”。任何无视这种情形的研究或简单化处理都将无助于增进对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 四、结语 形式对艺术本性的揭示在不同的艺术存在那里是通过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完成的,如美术主要凭借视觉上的形式美如色彩美、光线美、线条美、质地美、结构美等;而音乐则基于听觉上的形式美。还有许多其它的门类艺术,以及这些门类之内尚有各种各样的子类,它们所表现的形式美既有共通性,又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真正美的艺术离不开这种形式,这对于许多现代艺术来说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意]克罗齐.美学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法]利奥塔.后现代状况.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4]苏珊·朗格.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贝尔.艺术.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 何为艺术歌曲?艺术歌曲的特征、历史渊源、文化背景怎样?中国艺术歌曲具有哪些重要的艺术特点、经典曲目和代表性人物?演唱不同类型的艺术歌曲应该注意哪些要点?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具有实践意义。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三卷这样描述:“艺术歌曲是专为歌唱家或至少是受过相当训练的歌手们所作,通常有钢琴或器乐组伴奏,该曲调和歌词不得随便改动。艺术歌曲很少与音乐以外的活动相联系,其歌词精炼深刻、旋律风格复杂多样。”①《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对艺术歌曲下的定义则是:“艺术歌曲是一种由专业作曲家创作且与民歌相区别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歌曲体裁。”②《新哈佛音乐辞典》对艺术歌曲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艺术歌曲是作为室内音乐会目的而创作的歌曲,以区别于民歌和流行歌曲。它在传统上是为诗歌所谱写配的音乐,歌词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而且与大多民歌和流行歌曲不同。艺术歌曲是有作曲家制定创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兴表演发挥改写而成的。”③我国《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则解释为:“艺术歌曲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普遍盛行的一种抒情独唱歌曲,其特点是歌词多半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有重要地位。”④英文常以“Art Song”冠名,法语则称为“Chanson”,有时也称为“Melodie”,德语称为“Lied”。一般来说,“艺术歌曲属于室内乐的范畴,无论其作品本身、或对它们的演唱,均应强调突出其浓厚的诗意、精练的形式和内在朴实的美”。⑤因而较适合钢琴伴奏,并在客厅或表演厅表演。 艺术歌曲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中世纪,在经历了单声到复调再到单声的渐变过程之后,成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种重要音乐体裁—— —集诗歌、曲调、钢琴伴奏为一体,以舒伯特、舒曼为代表,以歌德、海涅、莎士比亚等大作家的原文诗稿进行创作,运用音乐中丰富的创作、表现手法将音乐与文学有机地结合,最终成为西方音乐史上重要的声乐体裁之一,并对世界各国艺术歌曲的产生、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之后,世界各国的作曲家也写出了许多至今我们耳熟能详的优秀艺术歌曲。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古诺的《圣母颂》、《小夜曲》,格里格的《索罗维 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之路简述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系,云南昆明650000) 字舟云 47

中国艺术歌曲

中国艺术歌曲 一、古词体谱曲编配的代表性歌曲分析 1.鬲溪梅令 2.杏花天影 3.阳关三叠(琴歌) 4.渔翁(道情)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采桑曲 7.大江东去 8.我住长江头 9.点绛唇·赋登楼 10.花非花 11.红豆词 12.自君之出矣 13.正气歌 14.彭浪矶 15.枫桥夜泊 16.,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之一) 17.苏武牧羊 二、“五四”以来至40年代的代表性艺术歌曲分析 18.送别 19.问 20.教我如何不想他 21.卖布谣 22.也是微云 23.西风的话 24.玫瑰三愿 25.春思曲 26.天伦歌 27.渔光曲(选自影片《渔光曲》) 28.梅娘曲 29.铁蹄下的歌女(选自影片《风云儿女》) 30.塞外村女(选自影片《逃亡》) 31.松花江上 32.故乡 33.勇士骨 34.嘉陵江上 35.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

36.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 37.黄河怨(选自《黄河大合唱》) 38.思乡曲 39.偶然 40.白云故乡 41.怀念曲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至70年代的代表性艺术歌曲分析 42.菩萨蛮·黄鹤楼 43.蝶恋花·答李淑 44.忆秦娥·娄山关 45.沁园春·雪 46.岩口滴水 47.桂花开放幸福来 48.玛依拉 49.槐花几时开 50.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 51.我站在铁索桥上 52.草原之夜(选自影片《绿色的原野》) 53.科学的春天来到了 四、80年代以来的代表性艺术歌曲分析 54.多情的土地 55.我爱你,中国(选自影片《海外赤子》) 55.秋——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选自组曲《祖国四季》之三) 56.那就是我 57.江河万古流 59.盼 60.我爱这土地

百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最新年文档

百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 艺术歌曲”是 18 世纪末 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区别于民 谣而精致的独唱歌曲的通称。 现在多指由专业演唱者在音乐会上 演唱的、艺术性强、声乐技巧较高,一般采用美声唱法演唱的声 乐作品。它属于抒情歌曲范畴; 歌词多采用诗词来表现内心世界; 曲调表现力强;创作手段和技法复杂;伴奏占主要地位;音乐会 中常常演唱并作为声乐教材的一种歌曲体裁形式。 中国艺术歌曲产生在 20世纪初期。 它的产生和发展, 首先, 就是“五四”运动的直接推动。 1919 年的这场新文化运动,使 许多知识分子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他们呼唤民主与科学, 反对封建制度 , 宣扬民主与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 强调个性解放, 这些为此时期中国借鉴外来音乐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结合, 生新生 进步音乐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 , 新诗界出现了胡 适、刘半农等一些注重质朴自然,追求个人情感表达的诗人,他 们在吸收古诗文学遗产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发展了通俗易懂的白 话文,这些因素又为艺术歌曲的诞生创造了文词方面的条件。 其次,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留学西方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如 饥似渴地吸收外国政治、经济、科学、哲学、法律等先进知识的 要以单音体系为表现特征的音乐表现形式, 向具有和声、 复调思 维的西方创作方式上迈进, 出现了运用西方创作技巧来创作民族 促进产 同时,也兼学了西洋音乐中的作曲理论技法, 他们冲破传统的主

风格歌曲的新气象,在他们的创作中,艺术歌曲的诗性和音乐性得到了充分结合。 另外,一批留学归来的音乐家,如赵元任、应尚能、周淑安 等人用音乐会的形式来演绎欧洲艺术歌曲,同时也演唱大量了萧友梅、黄自等中国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这种音乐会的形式为当时艺术歌曲的推广提供了场所,同时他们在将美声唱法带到国内并逐渐传开的过程中,架起了应用西方歌唱技法演唱中国艺术歌曲的桥梁。这些都为当时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学 术空间。 中国艺术歌曲的这种体裁究其源头属于“泊来品”。那么作为西方音乐体裁的艺术歌曲传入我国也近有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了。下面我就从三个时期来浅析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 二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时期 五四运动掀起和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热潮,随着西乐东渐, 当时我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和音乐家引用西方音乐的曲调填上歌词,在学堂中教唱, 称为学堂乐歌,如李叔同的《送别》、《春游》等,开始了中国音乐史上的学堂乐歌时代,并成为我国最早艺术歌曲的雏形,当时称这类歌曲为“艺术歌”。 中国近代的艺术歌曲,是在发扬五四精神和继承欧洲这一浪漫主义歌曲传统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我国早期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青主在德国留学期间,于1920 年根据宋代苏轼的词谱曲的《大江东去》成为我国的第一首艺术歌曲。以青主、赵元任、 黄自等人为代表的我国艺术歌曲的奠基者创作了一些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和较高水准的艺术歌曲,并且采用了多种声乐体裁。如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上山》、《也是微云》,黄自的《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其中清唱剧《长恨歌》选段 山在虚无缥缈间》曲调委婉,气息悠长, 诗韵与音韵相柔和, 非常艺术化地再现了诗词的典雅、婉约的风格。再如《花非花》和《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幽渺深沉,《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

中国艺术歌曲的特点

中国民歌的艺术特点 一、诗与乐的高度结合 从诗的角度看,民歌具有紧贴人民生活、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特点。民歌的歌词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属歌谣体;一般句式整齐、押韵、平仄不严;以七字句为多,兼有其他句式,在结构上以两句体、四句体为多。民歌的作者在短短数句歌词中运用比喻、比兴、对比、夸张、叙事等手法,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体现。如用“苦麻菜”比喻远嫁少女之苦命,用“小白菜地里黄”比喻没娘的孩子,在《农夫怨》、《长工调》等歌中运用了贫富的对比……《槐花几时开》短短四句就做到情景交融、人物性格鲜明、感情细腻地表现了爱情主题。 二、长于抒发人的内心世界 民歌运用短小的结构,凝练的音乐语言,极为经济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深刻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走西口》表达了离乡背井、生离死别的亲人间的凄婉、依恋之情;《牧歌》短短两句就勾勒出了一幅清新、辽阔、宽广的草原景象。 三、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和变异性 民歌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世代相传中,不同时期(或时间)、不同地区的不同歌唱者,常按个人需要,将某首现成民歌作为蓝本,进行即兴编词,见啥唱啥,想啥唱啥,这就是民歌创作和歌唱中的即兴性。在即兴编词的同时,民歌的曲调必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因此出现了一首民歌有许多变体的现象,如《孟姜女》、《鲜花调》、《剪靛花》等的变体遍布大江南北,也出现了某一地区拥有几个典型曲调和特性音调的现象。 中国民歌的艺术特征: 分别为:民歌的起源与发展、体裁丰富多彩、歌舞相伴;随意性与传播性强;时代性与功能性强。 中国民歌的风格特点; 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浅论百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

浅论百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区别于民谣而精致的独唱歌曲的通称。现在多指由专业演唱者在音乐会上演唱的、艺术性强、声乐技巧较高,一般采用美声唱法演唱的声乐作品。它属于抒情歌曲范畴;歌词多采用诗词来表现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创作手段和技法复杂;伴奏占主要地位;音乐会中常常演唱并作为声乐教材的一种歌曲体裁形式。 中国艺术歌曲产生在20世纪初期。它的产生和发展,首先,就是“五四”运动的直接推动。1919年的这场新文化运动,使许多知识分子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他们呼唤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制度,宣扬民主与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个性解放,这些为此时期中国借鉴外来音乐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结合,促进产生新生进步音乐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新诗界出现了胡适、刘半农等一些注重质朴自然,追求个人情感表达的诗人,他们在吸收古诗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这些因素又为艺术歌曲的诞生创造了文词方面的条件。 其次,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留学西方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如饥似渴地吸收外国政治、经济、科学、哲学、法律等先进知识的同时,也兼学了西洋音乐中的作曲理论技法,他们冲破传统的主要以单音体系为表现特征的音乐表现形式,向具有和声、复调思维的西方创作方式上迈进,出现了运用西方创作技巧来创作民族风格歌曲的新气象,在他们的创作中,艺术歌曲的诗性和音乐性得到了充分结合。 另外,一批留学归来的音乐家,如赵元任、应尚能、周淑安等人用音乐会的形式来演绎欧洲艺术歌曲,同时也演唱大量了萧友梅、黄自等中国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这种音乐会的形式为当时艺术歌曲的推广提供了场所,同时他们在将美声唱法带到国内并逐渐传开的过程中,架起了应用西方歌唱技法演唱中国艺术歌曲的桥梁。这些都为当时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学术空间。 中国艺术歌曲的这种体裁究其源头属于“泊来品”。那么作为西方音乐体裁的艺术歌曲传入我国也近有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了。下面我就从三个时期来浅析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 一二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时期 五四运动掀起和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热潮,随着西乐东渐,当时我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和音乐家引用西方音乐的曲调填上歌词,在学堂中教唱,称为学堂乐歌,如李叔同的《送别》、《春游》等,开始了中国音乐史上的学堂乐歌时代,并成为我国最早艺术歌曲的雏形,当时称这类歌曲为“艺术歌”。 中国近代的艺术歌曲,是在发扬五四精神和继承欧洲这一浪漫主义歌曲传统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我国早期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青主在德国留学期间,于1920年根据宋代苏轼的词谱曲的《大江东去》成为我国的第一首艺术歌曲。以青主、赵元任、黄自等人为代表的我国艺术歌曲的奠基者创作了一些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和较高水准的艺术歌曲,并且采用了多种声乐体裁。如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上山》、《也是微云》,黄自的《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其中清唱剧《长恨歌》选段《山在虚无缥缈间》曲调委婉,气息悠长,诗韵与音韵相柔和,非常艺术化地再现了诗词的典雅、婉约的风格。再如《花非花》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幽渺深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点绛唇.赋登楼》的雄浑壮阔。艺术歌曲“从二十到三十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是一段辉煌发展的时期,萧友梅、赵元任、黄自、陈田鹤以及李惟宁、应尚能、贺绿汀、江定仙、刘雪庵等一批专业作曲家创作了数目可观、又具有较高质量的艺术歌曲”。 综观中国艺术歌曲起步阶段,作曲家们大多都选用了具有很高文学价值、意蕴深远、清新脱俗的作品,游弋在广阔的创作空间,使旋律与歌词紧密结合,水乳交融,从而创作出诗意盎然、含义隽永的艺术歌曲,明显地体现出德奥艺术歌曲的影响,也凸现出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要特点。 进入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的炮声震憾了中国乐坛,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革命音乐家,异军突起,通过开展左翼音乐运动,使艺术歌曲又得到了新发展,也使人们逐渐对艺术歌曲有了更为广阔地认识与理解。代表作品如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卖报歌》等,冼星海的《夜半歌声》、《黄河颂》等;张曙的《芦沟问答》、《一条心》、《洪波曲》和《丈夫去当兵》。此外,还有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张寒晖的《松花江上》。左翼音乐家们创作的艺术歌曲呈现出了以抗战爱国为主题内容,富有群众性、战斗性的特点。而且这一时期,在音乐创作技法上又显露出另一个新

百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一)

百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一) 摘要:中国艺术歌曲是在中西音乐文化的多次碰撞、交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经过引进模仿、学习借鉴、吸收融合后形成的。中国艺术歌曲从产生到发展将近一百年的历史,本文把其分为二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八十年代至今这三个发展阶段时期,对它的发展进行了一个阐述。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脉络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区别于民谣而精致的独唱歌曲的通称。现在多指由专业演唱者在音乐会上演唱的、艺术性强、声乐技巧较高,一般采用美声唱法演唱的声乐作品。它属于抒情歌曲范畴;歌词多采用诗词来表现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创作手段和技法复杂;伴奏占主要地位;音乐会中常常演唱并作为声乐教材的一种歌曲体裁形式。中国艺术歌曲产生在20世纪初期。它的产生和发展,首先,就是“五四”运动的直接推动。1919年的这场新文化运动,使许多知识分子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他们呼唤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制度,宣扬民主与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个性解放,这些为此时期中国借鉴外来音乐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结合,促进产生新生进步音乐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新诗界出现了胡适、刘半农等一些注重质朴自然,追求个人情感表达的诗人,他们在吸收古诗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这些因素又为艺术歌曲的诞生创造了文词方面的条件。 其次,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留学西方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如饥似渴地吸收外国政治、经济、科学、哲学、法律等先进知识的同时,也兼学了西洋音乐中的作曲理论技法,他们冲破传统的主要以单音体系为表现特征的音乐表现形式,向具有和声、复调思维的西方创作方式上迈进,出现了运用西方创作技巧来创作民族风格歌曲的新气象,在他们的创作中,艺术歌曲的诗性和音乐性得到了充分结合。 另外,一批留学归来的音乐家,如赵元任、应尚能、周淑安等人用音乐会的形式来演绎欧洲艺术歌曲,同时也演唱大量了萧友梅、黄自等中国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这种音乐会的形式为当时艺术歌曲的推广提供了场所,同时他们在将美声唱法带到国内并逐渐传开的过程中,架起了应用西方歌唱技法演唱中国艺术歌曲的桥梁。这些都为当时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学术空间。 中国艺术歌曲的这种体裁究其源头属于“泊来品”。那么作为西方音乐体裁的艺术歌曲传入我国也近有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了。下面我就从三个时期来浅析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 一二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时期 五四运动掀起和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热潮,随着西乐东渐,当时我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和音乐家引用西方音乐的曲调填上歌词,在学堂中教唱,称为学堂乐歌,如李叔同的《送别》、《春游》等,开始了中国音乐史上的学堂乐歌时代,并成为我国最早艺术歌曲的雏形,当时称这类歌曲为“艺术歌”。 中国近代的艺术歌曲,是在发扬五四精神和继承欧洲这一浪漫主义歌曲传统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我国早期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青主在德国留学期间,于1920年根据宋代苏轼的词谱曲的《大江东去》成为我国的第一首艺术歌曲。以青主、赵元任、黄自等人为代表的我国艺术歌曲的奠基者创作了一些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和较高水准的艺术歌曲,并且采用了多种声乐体裁。如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上山》、《也是微云》,黄自的《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其中清唱剧《长恨歌》选段《山在虚无缥缈间》曲调委婉,气息悠长,诗韵与音韵相柔和,非常艺术化地再现了诗词的典雅、婉约的风格。再如《花非花》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幽渺深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点绛唇.赋登楼》的雄浑壮阔。艺术歌曲“从二十到三十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是一段辉煌发展的时期,萧友梅、赵元任、黄自、陈田鹤以及李惟宁、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