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届江苏省南通市一模历史试题

2018届江苏省南通市一模历史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干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2.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

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消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3.“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招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

A.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B.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

C.为兴办大学创造条件D.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4.宋明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规范范的美。上述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宋明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儒学思想社会化趋向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经世致用限念的影响

5.“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总的说来,……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这一评论提到的“文件”

A.充分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B.兼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双重特点

C.激发农民价级开展反帝爱国运动D.反映的是革命派民生主义的诉求

6.右边是1911年2 月5 日法国《小日报》刊登的石印面,再现了

当时一些中国人当众剪掉长辫的场景。该画反映出

A.剪辫易服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

B.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已被推翻

C.民国政府剪辫易服法令得到贯彻

D.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杂糅特征

7.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

8.孙中山认为,要解次农民问题,可以照地价去向地主抽重税;如果地主不纳税,便可以把他的田地拿来充公,令耕者有其田。孙中山的这一主张

A.指导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B.反映农民要求平分土地的愿望

C.仍属于资产阶级土地纲领D.成为中共土地革命的指导思想

9.1935年国民政府成立资源委员会,拟制了一份“重工业建设计划”、以湖南、江西、湖北三省为中心,建设一个重工业区,以充实国防力量,促进国家工业化。到1937年,资委会共筹办和整理扩充了21家厂矿或筹备机构。资源委员会推动的工业化建设

A.是对日本加紧侵华的积极应对B.企图从经济上封锁中央苏区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近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10.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样的战略态势

A.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B.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

C.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D.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

11.下面漫画题为《快乐的竞赛——加油,追上来了》,

生动地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该漫画的寓意

A.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B.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

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D.工农业竞赛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2.1969年3 月,中苏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毛泽东认为:“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6—10 月,陈毅等四位元帅应中央要求,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提交了《对目前局势的看法》等报告。陈毅等人对“目前局势”的战略性建议最有可能是

A.积极改善中美关系B.争取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推动中日两国建交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13.下列某城市人口变化示意材料紧扣研究性学习主题。据此推断,该研究主题应是

A.经济特区发展迅速B.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C.对外开放格局形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4.公元前560年,雅典开始举办城市酒神节,戏剧表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由公民大会选出的执政官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赞助者。在戏剧公演前,以抽签方式选出评委以行使戏剧评判权,这与集体议政程序如出一辙。当时古代雅典的戏剧表演活动

A.推动了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B.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利于营造城邦民主政治氛围D.反映出旧贵族特权被基本铲除

15.1796年,一位美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的传染,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材料表明

A.国地运动使得城市中人口剧增B.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未顾及儿童D.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C.美国总统应该对宪法负责D.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权力17.1905年,爱因斯坦引入了粒子概念,认为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是由一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后来定名为光子。爱因斯坦的这一成就

A.属于人类对宏观世界的认识B.否定了经典力学的时空现

C.标志着量子力学体系的建立D.是对量子理论的成功运用

18.列宁主张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自下面上的,由全国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但由于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而群众又信任苏维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号召立即推翻临时政府,那是错误的。基于这种分析,列宁提出

A.以暴力方式夺取政权B.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C.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D.立即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19.1935年,美国政府实施联邦艺术计划,成千上万的艺术家参与了进来。这不同于纯粹的单向施舍,正如雕塑家格曾·博格勒姆说,“公家的援助从冷漠的事务变成了对人有益,又进面使人有用的活动。除了振奋精神之外,还带来了长久性的物质利益”。艺术家的感慨,主要缘于政府

A.关注民众艺术需求B.对失业者提供紧急教济金

C.全面推行以工代服D.以立法形式调整劳变关系

20.有学者认为,世界格局进人了一个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里的“碎片化”

A.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

C.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D.使欧洲长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21.(12分)明初实行朝贡贸易政策,后日渐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形势,于明朝中后期瓦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推行朝贡贸易政策,外国使节前来“朝贡”,中国则给予优厚“回赐”。入贡时还可以“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在这种朝贡贸易体制下,首使来华的贸易活动必须在政府的控制下进行,民间的商船往来则是不合法的。1567年(隆庆元年),明朝准许中国商民出海贸易,私人海外贸易得到发展,此后朝贡贸易名存实亡。

——摘编自张顺洪等《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材料二隆庆元年开放海禁,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濒海地区致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之谣。到了万历年间,“自大江以南,强半用银……则钱之所行无几耳”。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商人足迹遍及全国,这在

徽商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儒而贾,以贾而儒”,时人评价:“今为学者,其好则贾而已矣”。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贡贸易体制的含义,分析朝贡贸易瓦解的原因。

(5分)

(2)据材料二,归纳明朝开放海禁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朝贡贸易和海禁的关系。(7 分)

22.(12分)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捕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捕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4分)

23.(13分)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5分)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3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5分)

24.(13分)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大调整的新阶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西方资本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大变动。鉴于严重危机、冷战发生和殖民体系瓦解,西方国家普遍进行经济大调整,包括对生产关系进行一定的自我调整,力求经济运行的有序化。通过马歇尔计划等一系列调整安排,彼此间确立较为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制。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国家科技政策和众多的科技项目,并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过一系列调整,西方经济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1950~1973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4.5%。西方经济格局也发生变化,出现了新的力量对比局面。

——摘编自吴必康《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概括二战后西方国家进行经济大调整的主要影响。(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史相关知识,就材料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调整”问题写一篇小论文。(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280字左右)

2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免役法和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全国、贯彻始终的法令。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王安石的一些变法令上,往往有“皆以为民”,“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的言论。

在他秉政期间,发布的第一道免役令规定,开封府的乡村四、五等户不纳役钱。可是在向全国推行时,乡村下户被变法派很普遍地强加了役钱负担。待到役钱收入固定下来,宋廷又变相恢复了差役。在乡役方面既出免役钱,又服差役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宋末。

青苗法公布时宣称“公家无所利其入”,“依陵西青苗例钱”不收利息。在各地推行时,有的收息二分,有的收息三分,而且城廊户和乡村上户都被抑配青苗钱。农民在纳苗、役钱时大量支付钱币,使得“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大臣孙傅后来对宋钦宗说:“祖宗法惠民,熙丰(宋神宗年号)法惠国。”

——摘端自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筒论》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分析免役法和青苗法实施的实际效果。(6分)

(2)据材料归纳免役法和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共同问题,据此谈谈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启示。(4分)

www.zxls.com/)谢绝转载。

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21.(12分)

(1)含义:官府主持对外贸易;禁止民间海外贸易。(2分)

原因:厚往薄来,不讲经济法则;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西方殖民势力的冲击。(3 分)(2)积极影响:促进海外贸易兴盛;刺激商品生产的发展;白银成为广泛流通的货币;国内商业资本趋于活跃;传统的贱商观念改变。(5分)

关系:朝贡贸易和海禁政策相辖而行;朝贡贸易实质是海禁政策的一部分。(2分)22.(12分)

(1)思想主张: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2分)原因:城市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2 分)(2)思想主张:人人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国家权力高于教会。(2 分)进步:人们获得信仰方式的自由;推动自由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2分)

(3)观点:卢梭:通过社会契约获得自由。(1分)

康德: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2分)

价值意义: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或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1分)23.(13分)

(1)基本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3分)

国际政治背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2分)

(2)集中表现: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

争。(2分)

重大成果: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分)

(3)分析:振奋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共同奋斗;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3 分

基本条件:民族觉醒;民族团结。(2分)

24.(13分)

(1)变动: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确立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2分)主要影响: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2 分)

(2)

25.(10分)

(1)动机:富国强兵;保护农民利益。(2分)

实际效果: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农民的劳动时间并未得到保证;造成钱荒,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4分)

(2)共同问题:强行摊派;失信于民。(2 分)

启示:改革要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有效执行相结合。(2分)

www.zxls.com/)谢绝转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