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 本科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 本科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 本科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 本科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行政法是调整A行政权在行使其行政职权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活动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B必有一方式行政主体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行政主体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我国的行政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

6、按章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将行政机关分为B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7、消防队为灭火,需要铁路部门运载消防器材,铁路部门免费优先为消防队运输的行为在行政法伤属于C获得社会协助权

8、行政法调整的对象是B行政法律关系

9、我国从国务院到省、县、乡等各级人民政府,就是一种C层级制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在我国,居委会是最基层的人民政府

11、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人承担者,称为 A首长负责制12、关于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一下说法正确的是C一个行政机关不同情况下既可以是行政主体,也可以不是行政主体

13、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 C一年

14、属于行政职务关系变更的是C升职

15、被委托的组织必须以委托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其后果由A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

16、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依据是C依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

17、关于行政立法监督,人事错误的是C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撤销其夏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18、行政立法行为属于D抽象行政行为

19、一下法律规范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是B国务院部门规章

20、行政许可公开原则不包括A公开国家秘密

21、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营业执照,属于C行政许可权

22、除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B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23、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队拆除违章建筑,并向违章者征收拆除费用的行为是B代执行24、关于行政机关在行政合同中得权利、义务,表述错误的是B可以无条件单方面变更或解除行政合同

25、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合同的是C国家订购军用物资、救灾物资的合同

26、行政合同成立的前提必须是D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27、行政指导使用得最普遍的国家是A日本

28、行政指导对于行政相对方而言,A不具有法律强制力

29、关于行政处罚设定权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北京市人民政府可以设定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

30、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惊醒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C两人

31、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一般由D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32、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系统内部违法失职的公务员实施的惩戒措施是B行政处分

二、多项选择题

1、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A主体变更B客体变更D 内容变更

2、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A 行政法律关系属于法律关系B行政法律关系有国家强制力做保障C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关系为基础

3、在我国行政法的渊源有A宪法和法律B

行政法规与规章C地方性法规D自治条例和

单行条例

4、下列各项权利,属于行政职权的是A行政

立法权B行政处罚权C行政许可权D行政复

议权

5、下列权力中属于行政职权的是A规章制定

权B行政奖励权C行政强制执行权D行政复

议权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行政主体在享有

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同时履行职责B

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产生、变更或消灭而相

应变化D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7、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是A适应需要原

则B将剑原则C高效率原则D依法设置的原

8、公民甲因违法赌博,被某市公安局某区公

安分局某派出所处以拘留七天的处罚,本案

例中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A公民甲C某区

公安分局

9、国家行政机关由如下特征B国家行政机关

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C国家行政

机关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D为了顺

利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只能,国家行政机关

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并且按

照科学方法依法进行活动

10、行政职权的特征包括A强制性B不可处

分性C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

11、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括A国

务院的指数机构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只能

部门C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12、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A在行政法律

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式行政主体B

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

规范预先规定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D行政法律关系中得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具有统一性

13、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需要具备的基本条

件是A有相应的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B具有

导致行政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

14、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下列情况可以

引起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发生A选任B委任C

聘任D考任

15、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下列情况可以

引起公务员法律关系的消灭A丧失国籍B辞

退C开除公职D被判刑罚

16、被授权组织的类型包括A特定的事业单

位B特定的企业单位C特定的社会团体

17、行政相对方的义务包括A服从行政管理

的义务B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D遵

循法定程序的义务

18、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方式有A法律监督

B工作监督C人事监督

19、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包括A国家权力机

关B国家司法机关C上级行政机关和专门行

政监督机关D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

20、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有A行

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D天气预报

21、可以成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行政机关

主要包括B行政监察机关C国家审计机关D

上级行政机关

22、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包括A参与行政管理

的权利B了解情况的权利C申请行政法上救

济的权利D提出申请的权利

23、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A主体合法C

内容合法D程序合法

24、行政行为无效的理由有A有明显的违法

情形B明显超越职权D没有实施的可能

25、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有C行政行为不具

备合法要件D行政行为不适当

26、行政行为的内容包括A科以义务B变更

法律地位C剥夺权益D赋予权益

27、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A确定力B拘束力

C公定力D执行力

28、行政立法的行政性质主要表现在A行政

立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B行政立法所调

整的对象主要是行政管理实务及行政管理密

切管理的事务C行政立法的根本目的是实施

和执行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实现行政管理

职能

29、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质主要表现在A行政

立法是有权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名义创

制法律规范的活动B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行为

规范属于法的范畴,具有法的基本特征,即

普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性C行政立法必须遵

循相应的立法程序

30、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包括A直接涉

及到经济宏观调控活动的事项B涉及公共资

源配置的事项C企业设立需要确定主体资格

的事项

31、行政立法必须遵循民主原则,这一原则

的实现主要是通过A情报公开制度B咨询制

度C听证制度

32、下列属于行政许可基本原则的是A合法

性原则B救济原则C便民原则D信赖保护原

33、根据《行政许可证》规定,下列事项可

以设定行政许可的是A直接涉及国家安全、

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

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

活动B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

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

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C提供公

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

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

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D企业或者其他组

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34、行政合同履行的原则包括A实际履行原

则C自己履行原则D全面适当履行原则

35、引起行政合同终止的主要原因有A合同

期限届满B双方当事人同意解除合同D行政

机关单方解除合同

36、下列属于行政合同的是A国有土地使用

合同B国家科研合同C国家订购合同D公共

工程合同

37、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区别表现在B前

者是单方行为,而后者是双方行为C前者对

于行政相对方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而后

者一经成立,就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双方必

须遵守D前者不产生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

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后者产生一定的权

利义务关系

38、关于行政处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目

的是制裁违法B适用对象是相对方C适用主

体是行政主体D是具体行政行为

39、按照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

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有B吊销营业执照

C罚款D没收非法所得

40、下列属于行为罚的是A责令停产停业B

暂扣许可证C吊销营业执照

41、下列属于行政处罚形式的有B警告C行

政拘留D罚款

42、一般行政监督的方式包括A报告工作B

执法监督检查C审查批准和备案D行政复议

43、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共同点有B

监督的对象相同C监督的内容相同D监督的

目的相同

三、填空题

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

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

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总称,

2、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

系称为行政关系。

3、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法所调整和规

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

的各种社会关系。

4、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5、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

精神财富。

6、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

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

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7、行政职权一般依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固有职权;另一类是授予职权。

8、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

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9、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

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10、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为省、市、

县和乡四级。

11、在我国,最基层的人民政府是乡(镇)

人民政府

12、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行政法律事件和

行政法律行为。

13、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4、公务标志是用来表明公务员身份或用于公务器具的外形标记,以便社会外界区别。

15、公务员的双重分(份)是指个人身份和公务身份。

16、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和行政职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

17、行政委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职责范围内依法将某项行政职能委托给某一机关、机构、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办理的行为。

18、行政相对方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其权益受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人人或组织。

19、行政法治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所进行的监督。

20、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21、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22、行政行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是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

23、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一招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24、依行政立法权的来源不同,柯分为职权立法与授权立法

25、依行政立法的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26、行政立法主体包括国务院、国务院各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市的人民政府。

27、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并以国务院令的行使发布;部门规章由部门首长签署

28、行政立法的程序主要包括起草、征求意见、审查、通过、签署、发布与备案

29、以许可享有的程度为标准,行政许可可以分为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

30、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31、执行罚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拒不履行不作为义务或不可替代的作为义务的义务主体,科以金钱给付义务,以促使其履行义务的强制执行措施

32、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等采取的强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33、间接强制可以分为代执行和执行罚两种制度

34、及时强制是指因情况紧急,为了达到预期的行政目的,行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对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或制度

35、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包括行政性、强制性和执行性

3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是2012年1月1日施行的

3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38、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

39、行政合同的缔结主要有招标、拍卖、邀请发价和直接磋商等方式

40、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41、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来设定42、财产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

非法财物,是对行政相对人财产权的剥夺

43、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人身罚、行为罚、

财产罚和申诫罚

44、《行政处罚法》第33条规定:违法事实

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

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

罚决定

45、《行政处罚法》第42条规定:行政机关

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

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时人

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

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46、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的法律监督

47、行政监察是指国家各级行政监督机关依

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

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

策和决定、命令的情况以及违法违纪行为进

行监督、纠举、惩戒,具有行政法律效力的

专门活动。

48、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是存在行政违法或

者行政不当

49、行政不当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

人员,在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行

为合法但不合理

、名词解释

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

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

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

社会关系。

3、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

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

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

4、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

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

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5、行政机关:是指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

定,行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的机关。

6、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

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

员。

7、行政相对方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

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其权益受行政

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8、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

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9、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

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

动。

10、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

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颂发许可证、

执照等行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

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

政行为。

11、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

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

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采取的强制性的具体

行政行为的总称。

12、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

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

行政管理的目的,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

确立、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13、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

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取非

强制的手段,取得该行政相对方的同意和协

助,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主动的管理

的行为。

14、行政处罚:是行政区主体对违反行政法

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给予制裁的

具体行政行为。

15、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的法律监

督。

16、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

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者行政不当,违反其法

定职责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

后果。

五、简答题

1、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

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

社会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有:一,在

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

政主体。二、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

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当事人不能自

由选择,也不能随意放弃。三、行政法律关

系具有不对等性。双方当事人地位不平等;

行政主体可以单方面设立或变更行政法律关

系。四、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统一性。

五、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

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行政争议实行行政主

体先行裁决制度;司法程序也不同于解决民

事争议、刑事案件的司法程序。

2、行政法的特点。

答:(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2)

行政法规范是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

的,是由多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为规范组成

的统一体(3)行政法规数量多、内容广泛(4)

行政法规具有明显易变性(5)行政程序性规

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类行为规范,与行政实

体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共存于同一个法

律文件之中。

3、行政法的法源形式

答:(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和部

门规章(4)地方性行政法规和地方性行政规

章(5)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

4、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

权才能存在(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

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3)任

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

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5、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当符合法律目的

(2)行政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之上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乎情理。

6、行政主体的特征

答:(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

政活动的组织(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

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3)

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

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7、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

答:(1)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

的社会组织(2)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较强

的执行色彩的组织(3) 国家行政机关必须

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

8、国家行政机关的体制,有哪几种形式

答:首长制和委员会制;层次制和职能制;

集权制和分权制

9、从行政法的角度来说,能作为行政主

体的行政机关主要有哪些

答: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国

务院的直属机构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

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10、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

答:权利:(1)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

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2)

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3)获得工资报

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4)参加培训(5)

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6)

提出申诉和控告(7)申请辞职(8)宪法和

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义务:(1)模范遵守

宪法、法律和法规(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

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3)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收人民监督。(4)维

护公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忠于职守,

勤勉尽职,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

和命令(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7)

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

德(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9)宪法和法

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11、被授权组织和被委托组织的区别

答:(1)性质不同。被委托组织不具有法律、

法规所授予的职权,不是行政主体,只能以

委托的行政主体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而被授权组织则享有法律、法规所授予的特

定的行政职权,属于行政主体。(2)产生的

依据不同。被委托组织的权限、范围,职能依行政主体的行政委托行为产生,被授权组织的行政主体资格则由法律、法规的授权而产生。(3)行为的后果不同。被委托组织的行为后果的法律责任,由行使委托权的行政主体承担,如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被申请人或被告是行使委托权的行政主体,而不是被委托组织。被授权组织则对其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12、行政相对方的权利

答:(1)提出申请的权利(2)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3)听证的权利(4)了解情况的权利(5)申请行政法上救济的权利

13、行政行为特征

答:(1)从属法律性。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从而必须从属于法律。(2)裁量性。行政行为虽然必须依法而行,必须有法律依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律应该将行政行为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予以严密的规范,并不意味着行政机关只能机械地按照法律预先设计的具体路线、途径、方式行事,而不能有任何的自行选择、裁量,不能有任何自己的主动性参与其间。(3)单方意志性。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为。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只要是在行政组织法或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内,即可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而无需与行政相对方协商和征得相对方的同意。(4)强制性。行政行为时行政主体代表国家,以国家名义实施的行为,故其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障。14、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答:(1)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2)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法、适当(3)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行政程序。

15、行政行为的内容

答:(1)赋予权益或科以义务。(2)剥夺权益或免除义务(3)变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

16、行政行为的效力

答:(1)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2)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3)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4)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

17、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答:(1)主体要件: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者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和个人。这是构成行政行为的主体要件(2)主观的要件:行为主体有凭借国家行政权力产生、变更或消灭某种行政法律关系的意图,并有追求这一小锅的意思表示。(3)客观要件:行为主体在客观上有行使行政职权或职责的行为。即有一定的外部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客观行为。(4)法律效果要件,即行政行为作出后应该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法律效果。

18、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答:(1)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这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主体要件。所谓主体合法,是指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2)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法。这是行政行为的内容要件。(3)行政行为程序合法。

19、行政行为无效的原由

答:(1)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2)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3)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4)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5)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6)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

20、行政立法的概念和特点

答:行政立法是指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特点:(1)行政立法具有行政性(2)行政立法具有立法性

21、行政立法的原则

答:行政立法的原则包括民主原则和效率原则

22、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答:(1)合法性原则;(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3)便民原则;(4)救济原则;(5)信赖保护原则;(6)行政许可一般不得转让原则;(7)监督原则。23、行政许可的特征

答:(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2)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国家一般禁止的活动;(3)行政许可时行政赋予行政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4)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5)行政许可时一种要式行政行为

24、行政强制的主要特征

答:(1)行政强制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行政强制的对象是行政相对方的财产或者人身自由(3)行政强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

25、行政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答:是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确立、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特征:(1)行政合同的当事人必有一方式行政主体(2)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实施行政管理(3)行政合同的双方意思表示必须一致(4)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中,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

26、行政指导的概念和特征

答: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或者法律原则,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或手段,取得该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的主动的管理行为。特征:(1)行政指导是非权力行政活动;(2)行政指导是一种事实行为;(3)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属于单方行为;(4)行政指导一般适用于较大幅度的弹性的管理领域;(5)行政指导适用法律优先原则;(6)行政指导是一种外部行为。

27、行政处罚的原则

答:(1)处罚法定原则。(2)处罚公开、公正原则。(3)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4)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原则。(6)救济原则。

28、行政处罚的特征

答:行政处罚是以对违法行为人的惩戒伟目的,而不是以实现义务为目的(2)行政处罚的适用主体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3)行政处罚的适用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属于外部行政行为。

29、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

答: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是一般程序中的特殊程序。其具体程序内容为:(1)听证提出。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3日内提出。(2)听证通知。组织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开始的7日前书面通知当事人,以便当事人作好申辩的准备。(3)举行听证会。即由行政机关指定非本案调查取证的和与本案不利害关系的人员主持。(4)制作听证笔录。

30、行政责任概念和构成要件

答:行政责任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责任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1)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2)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3)行政责任必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是一种法律责任。(4)承担行政责任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31、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答:(1)通报批评(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4)返还权益(5)恢复原状(6)停止违法行为(7)履行职务(8)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9)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10)行政赔偿。

32、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

答:(1)通报批评(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3)退赔,恢复原状(4)停止违法行为(5)采取经济制裁措施(6)赔偿损失(7)行政处分(8)罢免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心得体会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心得体会 把握是学好行政法的关键,但它只是前提性条件,不能替代具体学习方法。在对具体内容的把握上,有以下几点值得考生参考:“实”是重点。凡是教材、法律规定中具有实用性、应用性的内容是司法考试的重点所在。因为司法考试是职业资格考试。作为一种职业资格,它主要测试的是入门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司法考试的性质决定其偏重于那些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内容。例如,行政法概述、行政诉讼概述这两章,作为编写教材是不可缺少的,但作为司法考试则是不重要的,因为概述所涉及的是入门所要掌握的基本原理,在法律实务中,它不会成为法官判案的依据,也不会成为律师辩护的理由。相反,作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类的内容,则几乎是司法考试必考的内容。因为司法职业每天所面对的是生活中发生的案件,而行政案件所要分析的首要的问题是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新”是考点。司法考试每年都会有所微调。调整无非是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两个方面。去年的司法考试,考试方法上的调整如论述题的增加;考试内容上的调整如证据方面的内容,由于有新的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的出台,证据方面的考题占了六分。在总分约40分的比例中,6分的分值应该说是占了比较高的比例。今年的司法考试,新的内容增加了行

政许可法、行政应急和政府采购法三个部分。尤其是行政许可法,它裹挟了许多新的现代政府的理念,几乎是必考的内容。需要考生注意。 “特”是题眼。司法考试涉及的内容很多,这恐怕也是司法考试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难考”的重要原因所在。但其所涉及的内容在考试中并不能等量齐观。有的具有出题价值,有的不具有出题价值。具有出题价值的部分我们可以称其为“题眼”。就像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必须有“新闻眼”一样,应对司法考试也需要有“题眼”。题眼究竟何在呢?“特”往往是题眼所在,即那些特殊的制度、特殊的规则即是题眼所在。如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相比,行政诉讼特有的规则往往是题眼所在;如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行政复议不同于行政诉讼的特殊规则也往往是题眼所在。对于考生来说,应对于此,一个比较有价值的方法是比较,将两种制度、两种规则比较着去把握,在比较中你可以找到特殊规则所在,同时也就能够找到题眼所在。 “本质”是关键。司法考试经常出现的题型是这样的题,它所考的不是你对某项制度或规则是否知道,而考的是你对这项规则或制度的本质的把握。这种题假定你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因为司法考试的门槛是大学本科,已具备了相当的基础知识,所要考的是你对该项知识的运用或把握。这就取决于你对这项知识或规则性质或本质的把握。如我们都知道行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本科期末复习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本科期末复习题 1、计算机性能主要取决于( ABE) A.字长 B.运算速度 C.所配置的操作系统 D.磁盘容量 E.内存容量 2、下面属于外存储器的有( ABCE) A.软盘 B.硬盘 C.CD-ROM D.RAM E.DVD-ROM 3、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主要有: ( ABCDE) A.数值计算 B.信息处理 C.过程控制 D.计算机辅助系统 E.人工智能 4、下列属于应用软件的有( BCE) A.Linux B.MicrosoftWord C.金山毒霸 D.DOS E.WindowsMediaPlayer 5、新建文件夹的正确操作方法有( ACD) A.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子菜单中的;文件夹;命令 B.在Word程序窗口中,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 C.右击资源管理器;文件夹内容;窗口空白处, 选择快捷菜单中;新建;子菜单中的;文件夹;命令;

D.在用户文件夹窗口中, 单击;文件;菜单中;新建;子菜单中的;文件夹;命令 E.双击资源管理器;文件夹内容;窗口空白处, 选择快捷菜单中;新建;子菜单中的;文件夹;命令; 6、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由下面哪几部分组成? ( ACDE) A.协议 B.Ip地址和域名 C.IP地址或域名 D.路径 E.文件名 7、下列属于计算机网络常见设备的有( ABCD) A.HUB B.交换机 C.路由器 D.MODEM E.杀毒软件 8、在Word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BC) A.移动文本的方法是: 选定文本、粘贴文本、在目标位置移动文本 B.移动文本的方法是: 选定文本、复制文本、在目标位置粘贴文本 C.复制文本的方法是: 选定文本、剪切文本、在目标位置复制文本 D.复制文本的方法是: 选定文本、复制文本、在目标位置粘贴文本 E.移动文本的方法是: 选定文本、剪切文本、在目标位置粘贴文本 9、下列能够正确退出Excel的操作方法是( ABD) A.单击Excel窗口标题栏右端的关闭按钮”X” B.按快捷键Alt+F4 C.单击Excel对窗口的”文件”下拉菜单中的”关闭”命令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六版)1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六版) 第一编行政法的基本理论 一、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形式,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的总和。 2、特征:?内容上具有明显公益性,与公共利益直接相关 ?形式上具有广泛性,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形式上具有多元性,行政法规出于不同性质、层次国家机关之手,来源多元 ?形式上具有变动性,行政直接面对社会生活 二、成文法是法律的主要渊源(选择题) 1、宪法和条约--行政法最高法律渊源 2、指定法--行政法基本法渊源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3、法律解释 ?宪法解释 ?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 ?行政解释 ?地方解释 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权的行使符合法律规定 1、法律优先,法律高于行政,因为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2、法律保留,法律对某些事项在一定范围内有所保留。法律沉默时,行政机关不能任意做出决断。在法律保留范围内,拒绝禁止行政机关行使权力,不在范围之内,允许行使权力。法律保留范围包括侵害保留、全面保留、重要保留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 1、平等对待: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时要平等对待老百姓,适用于侵害、受益领域 要求:?行政机关同时面对多个行政相对人,要相同情况相同对待 ?先后面对多个行政相对人也要相同对待 ?行政机关无论同时面对还是先后面对多个行政相对人,要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在本质不同时应有所区别。 2、比例原则:行政法中的皇冠原则,适用于侵害行政领域 要求:?妥当性:行政机关所采取手段和利益必须能够实现公共利益 ?最小侵害要求:当行政机关拥有多个手段可以实现既定目标,应当选择对个人利益损害最小的手段 ?均衡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原则 3、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诚实性原则),最早起源于德国,适用于受益行政领域

2017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整理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1 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专业助人活动,专业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 (2)注重专业价值,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民福利为自己的责任,以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进步为自己的目标,助人为乐 (3)强调专业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 (4)注重实践,去做 (5)互动合作,一同工作 (6)多方协同,不是一个地方的,就是多方 2 社会工作的目标 (1)服务对象层面的: A 解救危难,死 B 缓解困难,帮助青少年走出迷恋电子网络的困境,帮助单亲家庭走出困境,帮助丧偶老人适就生活等,缓解压力,克服困难,使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C 激发潜能,激发他们补压抑、被忽视的能力,调动其内在和积极性 D 促进发展,通过增加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建立人际关系等方式,实现人生目标 (2)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3)文化层面:弘扬人道主义,促进社会团结 3 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由于社会变迁、家庭或个人原因,会一时或较长时间陷入困境,从而难以正常的进行生活,在物质帮助、心时和社会支持方面提供的援助是具体的 (2)恢复弱化的功能,贫弱群体,残疾人,家境不佳的,恢复他们的自信,社会功能,社会融入 (3)促进人的发展,潜能被压缩,受到排挤 (4)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人在环境中,人的问题也是环境的问题 4 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1 )维持社会秩序,可以减少因问题激化可能产生的对社会秩序的冲击,与一般行政管理不同,社会工作通过服务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 (2 )建构社会资本,以人为本,解决社会问题,关爱困难群体的公益活动,连接社会资源,可以增加他们的相互信任,促进良好关系的建立 (3 )促进社会和谐,面对面的、深入人心的、人性化的服务 (4 )推动社会进步,面对面的群体的服务,社会进步最主要的标准是困难群体生活状况的改善。 5 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个人或群体,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6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 )直接服务的角色:服务提供者,治部者,支持者,关系协调者,倡导者 A 服务提供者,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心理辅导,政策信息的提供 B治疗者,困难诊断和治疗,因贫困、离婚、吸毒和药物依赖、犯罪和违法行为等,进行矫正 C 支持者,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创造条件使服务对象自立或自我发展,激发服务对象 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增加服务对象权能 D 关系协调者,协助他们处理好与他人及环境的不和谐关系 E倡导者, (2 )间接服务角色,行政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者 (3 )合并角色 7 社会工作的五要素: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的助人方法,助人活动

(完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行政法 1、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规范行政组织及其职权、行政行为的条件与程序,以及对行政活动予以监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主要特征:(1)行政法涉及的内容广泛;(2)行政法规范具有易变性;(3)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没有截然分开。 2、行政法的渊源及其制定主体: (1)宪法; (2)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3)行政法规:国务院; (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6)行政规章: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地方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7)国际条约与协定; (8)法律解释; 3、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对由行政活动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后,所形成的行政主体相互之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以及行政主体与其他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中,行政主体一方是恒定的; (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对应性和不对等性; (3)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国家权力具有不可处分性; (4)行政法律关系的设定具有灵活性与及时性; 构成要素:(1)主体,行政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2)内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 (3)客体,行政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或标的。 4、依法行政原则: (1)合法行政,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具体要求: A、职权法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首先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权,即职权法定; B、依法的规定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包括遵循法定条件,依照法定程序行政; C、法律优先,在依法的规定进行行政活动的过程中,行政主体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等多种法律文件,此时从法制统一的要求出发,必须遵循法律优先。 D、法律保留,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

2021年操作系统本科期末复习指导资料

操作系统(本科)期末复习指引 操作系统(本科)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专科起点)一门统设必修课,课内学时72,4学分,开设一学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基本构成某些,是整个计算机系统基本和核心。因而从来是计算机专业一门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和重要功能,掌握惯用操作系统(如Linux)使用和普通管理办法,理解操作系统是如何组织和运作,从而为学生后来学习和工作打下基本。 操作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课程。在理论方面,课程具备概念多、较抽象、涉及面广特点。操作系统上机实验很重要,既可以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又可以学到诸多实际工作经验,有助于增强动手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专业素质。 一、复习重点和规定 第1章操作系统概述 考核学生对操作系统定义、重要功能、重要类型、操作系统特性以及分时概念等内容学习状况。 【掌握】 1. 操作系统概念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营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顾客与计算机之间接口。 记忆要点:操作系统是什么——是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管什么——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资源; 操作系统有何用——扩充硬件功能,以便顾客使用。 2. 操作系统重要功能 操作系统五大重要功能:存储管理、进程和解决机管理、文献管理、设备管理、顾客接

口管理。 【理解】 1.操作系统特性:并发、共享和异步性。 理解模仿:并发——“人们都迈进了”; 共享——“一件东西人们用”; 异步性——“你走我停”,“走走停停”。 2.操作系统重要类型 操作系统重要类型有:多道批解决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个人机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 UNIX系统是知名分时系统。 3.分时概念:重要是指若干并发程序对CPU时间共享。 【理解】 1.操作系统形成; 2.分时和实时操作系统特点,见教材16页; 3.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地位:是裸机之上第一层软件,是建立其她所有软件基本。 4.操作系统构造设计:整体构造、层次构造、虚拟机构造和客户机-服务器构造。 5.操作系统为顾客提供三种顾客接口:图形顾客接口、命令行接口和程序接口。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内核与顾客程序、应用程序之间接口。在UNIX/Linux系统,系统调用以C函数形式浮现。 第2章进程管理 考核学生对进程定义、进程状态及其转换、进程构成、竞争条件和临界区、进程同步与互斥、信号量和P、V操作及其普通应用、死锁概念和产生死锁必要条件等内容学习状况。【掌握】 1.进程定义:进程是程序在并发环境中执行过程。 进程与程序重要区别。进程最基本属性是动态性和并发性。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点整理

一、基础理论 1、行政法上的行政范围 行政法上的行政是公共行政。包括国家行政和社会公行政(被授权的组织)。国家行政包括形式行政和实质行政 行政法上的行政通常指公共行政,即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决策与调控等活动。 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关系 ⑴、行政管理关系 行政主体在管理关系中占主导地位。这是行政关系中最主要和最基础的一种关系。 ⑵、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关系是监督主体在对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和其他行政执法组织、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专门的行政监察机关、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组织 ⑶、行政救济关系 行政救济关系是行政相对人认为其权益受到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的侵犯,向行政救济主体申请救济,行政救济主体对其申请予以审查,作出向相对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济的决定而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救济主体包括:行政复议机关、人民法院、信访机关 ⑷、内部行政关系 指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⑴、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也称依法行政原则,即依照法律实施行政活动,具体是指行政权的存在、

行使必须依据法律,行政主体对其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体内容: ①、行政权的来源要合法。行政权必须基于法律的设定和授权才能存在。 ②、行政权的运用要合法。行政职权必须依据行政法律规范行使。 ☆符合实体法规范 ☆符合程序法规定 ⑵、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原则亦称行政适当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在合法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合理、适当和公正。行政合理原则以控制自由裁量权和自由裁量行为的实施为目的。 具体要求: ①、行政行为的动机应符合立法目的 法律赋予行政主体以自由裁量权的目的,是使行政主体能在法律规定的原则和幅度内根据具体情况更准确地体现法律的意图。 ②、考虑相关因素,排除不相关因素 (1)相关的考虑,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能忽视法律规定应当考虑的因素。 (2)排除不相关的考虑。如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时,不能因为被处罚的人是高级干部而从轻处罚。 ③、行政行为的内容合乎情理 ⑶、比例原则 行政行为要权衡各种利害关系,以作出最佳利益判断,体现法的实质公平。 比例原则的三项子原则: ☆适当性原则——行政机关所采取的措施必须能实现行政目的或至少有助于达到该目的。如果手段根本无法达到目的,就是违反妥当性原则。比如以轻微罚款无法达到噪音超标污染的整治。

电大本科财务报表分析期末复习题汇总已排序

电大本科财务报表分析期末复习题汇总已排序

财务报表分析 单选题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用于综合评价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营绩效状况。”此处的经营绩效状况不包括(C.企业偿债能力状况)“产权比率主要反映了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相对关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产权比率反映了债权人在企业破产清算时能获得多少有形财产保障) “从各个视角对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指的是( D.获利能力分析) “经过将连续多年的现金流量表并列在一起加以分析,以观察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属于( D.现金流量的趋势分析) “与总资产收益率进行比较时,能够反映利息、所得税及非常项目对企业资产获利水平的影响”的指标是(A.总资产净利率 “指标的变动不一定会引起总资产周转率变动。”符合上述条件的指标是( D.营运资金周转率) “资产负债率对不同信息使用者的意义不同。”对此,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D.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会影响向债权人贷款,因此对经营者来说,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 《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所提供的指标体系中的八项基本指标不包括( B.固定资产周转率)AAAAAAAAAAAAA 按照中国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时不能够采用的方法是(B.后进先出法) BBBBBBBBBBBBBB 报表使用者经过利润表趋势分析能够(D.对多个会计期间企业的盈利水平及变动趋势进行评价)CCCCCCCCCCCCCC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分析的目的,突出分析重点,以满足不同分析主体及报告使用者的需求。这体现了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应遵循的(B.相关性原则) 财务报表分析的最终目的是( C.决策支持)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的计分采用的是( A.功效系数法原理 财务预警分析的作用不包括( D.使报表分析者了解企业的内在价值 DDDDDDDDDDDDD 当财务杠杆系数不变时,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率取决于(D. 资产收益率的变动率) 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比率是(A.净资产收益率) 杜邦分析体系中的基本指标不包括(D.流动比率) 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的任何利益关系人都应重视的问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下降将直接导致债权人无法收回其本金与利息 对利润产生重要影响的非正常因素不包括如下特点( D.非重大性) 对企业短期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所采用的指标不包括(A.固定资产周转率) 对于计算利息费用保障倍数时使用息税前利润的原因,下列各种理解中不正确的是(D.因为所得税在支付利息后才计算,故应将所得税加回到税后利润中*C.因为利息支出是剔除了资本化利息后计算的,因此对评价企业偿付利息能力不产生影响 多变模型所预测的财务危机是(A.企业的破产危机) FFFFFFFFFFFFFFFFF 反映内部筹资结果的资产负债表项目是( D.留存收益) 分析营业周期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表述错误的是(D.销售收入中既包括现销收入又包括赊销收入,则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会被高估,进而影响营业周期的计算 根据会计准则,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满足一定条件,才能确认为预计负债。下列不属于确认预计负债条件的是( C.该义务的发生无法预料 GGGGGGGGGGGGG

2018年天津市《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试题含答案Ⅱ

2018年天津市《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试题含答案Ⅱ 单选题-1 姜燕的妈妈在她小的时候就生病去世了,爸爸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腿,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是靠年迈的奶奶捡拾废品变卖,因为生活困难,已经到了上学年龄的姜燕却不能去读书。姜燕的爸爸和奶奶都认为他们的命太苦,一辈子只能这么艰苦度日。社会工作者了解姜燕一家人的生活后,帮助他们认识到是有能力改变环境中的不利影响的。社会工作者所依据的理论是(____)。 A.增强权能理论 B.认知行为理论 C.生态系统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答案】A 【解析】 增强权能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为受助人提供帮助应该着重于增强受助者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 单选题-2 当面临的困境有可能对人造成伤害时,社会工作者应尽可能避免或防止这样的伤害。当不可避免会伤害到与问题有牵连的一方或另一方时,社会工作者应该

永远选择造成的伤害最小、带来的永久性伤害最少和伤害最容易得到弥补的方案。这说明社会工作者在处理伦理难题时应坚持(____)。 A.保护生命原则 B.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原则 C.自主和自由原则 D.最小伤害原则 E.隐私和保密原则 【答案】D 【解析】 [提示] 伦理难题是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社会工作界已经就解决伦理难 题给出了一些处置原则。在这里主要涉及到其中的最小伤害原则,这个原则在碰到决策可能会 给多方带来利益受损时用到。但要注意,如果选择对某方可能造成生命威胁时,就应该遵循保 护生命这个最高原则。在教材第二章第二节里可以看到对此的分析和描述。 单选题-3 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对社区范围内的违法犯罪人员及刑满释放人员提供专业服务,实现矫正其思想和行为,防止再违法犯罪的目标。以上这句话是针对社区治安的(____)内容而言的。 A.法制教育 B.人民调解 C.社区矫正 D.维持秩序

完整word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经典资料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经典 案例(1) 2004年10月20日,天津市工商局北辰分局市场科的工作人员张某、王某和天津市地税局北辰分局征收科的工作人员李某、赵某联合对某农贸市场进行执法大检查。李某、赵某发现E公司自2004年7月至2004年9月,偷漏税款达5000元,当场作出罚款5000元的处罚,并责令E公司补缴税款5000元。随后,张某、王某发现E公司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当场作出罚款3000元、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E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钱某要求张某、王某举行听证,张某、王某告知钱某现在局里正在对办公楼进行翻新,没有地方举行听证,且E公司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举行听证还是这个结果,拒绝举行听证。E公司不服,遂向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请问: (1)李某、赵某和张某、王某当场对E公司作出处罚是否合法?为什么?(2分) (2)张某、王某拒绝E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钱某的听证请求是否合法?为什么?(3分) (3)张某、王某对E公司作出罚款3000元、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是否违反《行政处罚法》关于“一事不再罚”的规定?为什么?(3分) (4)E公司对上述行政处罚均不服,是否可以以天津市工商局北辰分局和天津市地税局北辰分局为共同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2分) 1111 (1)不合法。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场处罚程序适用于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案件,本案中两机关的执法人员当场对E公司作出较大数额的罚款、吊销执照的处罚显然违法。(2分) (2)不合法。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天津市工商局北辰分局在作出较大数额罚款、吊销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E公司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E公司要求听证的,其应当组织听证。(3分) (3)不违反。《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一事不再罚”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本案中,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是针对E公司偷漏税款的行为,工商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是针对E公司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前后作出的两个行政处罚不是针对E公司的同一个违法行为,故不违反《行政处罚法》关于“一事不再罚”的规定。(3分) (4)不可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两个行政机关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本案中,天津市工商局北辰分局和天津市地税局北辰分局是分别针对E公司的不同违法行为作出处罚的,E 公司对上述行政处罚均不服,只能分别提起行政诉讼。(2分) 案例(2) 2005年3月10日,某直辖市甲、乙、丙三名律师决定出资合伙成立“新津律师事务所”。2005年5月16日,甲、乙、丙三人向该市司法局口头申请成立律师事务所并提供了律师事务所章程、发起人名单、简历、身份证明、资金证明等有关申请材料。市司法局受理申请的工作人员李某见甲满头白发,特别提醒三人,根据该市政府规章的规定,设立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发起人的年龄均不得超过60岁。甲告知李某,他们三人的年龄均不到60岁。于是,李某将一份市司法局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构造本科补修课程期末复习指导及模拟试题秋

《建筑构造#》期末复习[2010秋] 2010年12月教学科转自省电大在线学习平台 适用班级:10春、10秋土木本科 《建筑构造#》本科补修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关于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关于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1、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由省电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 2、考试要求 本课程考试着重考核学生对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及构造做法和建筑设计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本考试大纲内容规定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试按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提出学生应达到的考核标准。 “了解”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需要了解的知识点,要求对它们的概念、理论及具体做法有基本的认识。 “熟悉”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熟悉的知识点,要求对它们的内涵、原理及应用条件有一定的认识,能熟练运用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说明。 “掌握”是最高层次的要求,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要求对它们重点学习,熟练应用,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选择运用。 3、命题原则 (1)命题范围:教材1~12章; (2)试题的组成与覆盖面:命题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同时突出重点。试题的题量和难易程度适当,其难易度分为容易、中等和较难三个层次,它们的组成比例为30:50:20;

(3)试题中各种能力层次的试题题量比例为:了解15%~20%,理解25~35%,掌握45~60%。 4、试题类型和结构 试题类型分为2类:基本概念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构造图示题。题型的组成比例约为75:25。 5.终结性考核的要求 (1)终结性考核为开卷考试; (2)答题时间:终结性考核时间为90分钟。 (3)学员参加考试应带钢笔(或圆珠笔)、铅笔、三角板或直尺、橡皮。 二、课程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第1章民用建筑概论 考核目的: 通过本章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建筑的概念、建筑的组成、分类和分级、建筑模数标准和含义的掌握;检验学生对建筑构造设计基本知识的熟悉程度。 考核知识点: 1.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3.建筑模数(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含义和应用。 考核要求: 1.熟悉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掌握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3.熟悉建筑模数(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含义和应用。 第2章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和识图的基本知识 考核目的: 通过本章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建筑平、立、剖面图的主要内容的熟悉程度,检验学生识图的技能和对建筑平、立、剖面设计的一般概念的了解。 考核知识点: 1.开间、进深、层高、净高的概念; 2.建筑立面设计的主要方法;

浙江7月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试题 课程代码:0092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严格意义上的行政法,在法国行政法院建立之前就有了 B.法国行政法院的建立标志着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行政法的形成 C.严格意义上的行政法,在法国行政法院建立之后才产生 D.行政法和“行政国”的兴起没有任何联系 2.下列选项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A.警告 B.撤职 C.罚款 D.行政拘留 3.下列何项不是行政行为( )。 A.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行为 B.某县粮食局与农民签订粮棉订购合同的行为 C.某保安公司起诉公安局的行为 D.某公安局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 4.下列无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 )。 A.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B.省会所在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C.国务院 D.经济特区所在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5.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种以上的行政处罚 B.依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劳动教养是一种行政处罚 C.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D.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6.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违法行为在几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 A.2年 B.5年 C.10年 D.20年 7.《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逾期不缴纳罚款的,行政机关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 处罚款。这在行政法学上叫做( )。 A.行政处罚 B.执行罚 C.代执行 D.惩戒罚 8.在我国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发生,不适用下述哪项程序( )。 A.选举 B.直接任命 C.公开考试 D.调任 9.对下列哪项可提起行政诉讼( )。 A.县工商局到商场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 1

2021年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试题

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试题 一、单项选取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社会工作者在为社区残疾人服务过程中,邀请康复师为残疾人家属开展康复技巧培训,联系劳动部门为有劳动能力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并和社区干部一起与驻区公司进行协商,为某些残疾人找到了工作。上述做法凸显了社会工作( )特点。 A.注重专业价值 B.注重专业方向 C.注重政策倡导 D.注重多方协同 2.近年来,某些都市殡葬服务领域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针对逝者家属开展辅导服务,予以精神慰藉;同步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办法对殓仪馆员工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减轻工作压力,从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角度看,上述做法体现了社会工作( )。 A.专业办法发展 B.目的模式变化 C.工作对象拓展 D.整合发展取向 3.关于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说法,对的是( )。 A.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职业,是志愿者业余活动 B.社会工作者是志愿者队伍有机构成某些 C.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都必要遵守专业守则 D.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工作者规定比较严格,对志愿者则没有规定 4. 小张夫妇因夫妻关系紧张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求助。小李与她们面谈后发现,小张夫妇因工作早出晚归,孩子放学后没人管,两人经常指责对方不负责任。因而,小李向她们建议,孩子放学后可以到社区青少年中心接受托管服务。依照上述内容,小李除了扮演服务提供者角色外,还扮演了( )角色。 A.倡导者 B.支持者 C.研究者 D.管理者 5.陈教师所在机构录取了一批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作为她们督导,陈教师在第一种月里安排她们观测和学习其她同事是如何开展服务。该做法是为了让这些新入职社会工作者学习和补充( )。 A.学科知识 B.政策知识 C.技术支持 D.文化支持 6.某智障人士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经常带着服务对象外出,学习乘坐公交车,去超市购物,去图书馆看图画书,并参加社区活动,学习人际交往。这属于社会工作中( )。 A.外展服务 B.康复服务 C.矫治服务 D.医疗服务 7.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中,关于服务对象自决权说法,对的是( )。 A.当服务对象不肯自决时,要为其提供合理建议,协助其自决 B.自决权是服务对象应有权利,任何状况下都不应当被限制

8951+《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3年春期开放教育(本科)补修课程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四阶段。2.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和社区。4.人的认知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时期是0----3岁,在人的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5.幼儿园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 6.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7.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观摩、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以及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等。 8.《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学校(托幼园所)教育、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的育人机制。 9.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想象力和对美的表现力。 10.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可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11.熟悉的环境、舒适的环境、富有新意的环境、贴近自然的环境、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是学前儿童喜爱的幼儿园环境。 12.小学是实施义务教育机构,以为主要活动形式。 13.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 14.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可以分为_ 个别联系和_ 集体联系两种。15.在学前儿童德育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家庭往往出现“爸爸打,妈妈护,爷爷奶奶打掩护”现象,这种现象违反了德育的步调一致原则。 16.《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学校(托幼园所)教育、_社会教育、____家庭教育__结合”的育人机制。 17.教师对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支持学前儿童独立自主地学习学习,二是支持学前儿童合作学习学习。 18.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体现在间接性、迟效性、长效性、多效性。 19.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和社区。20.幼儿园的活动可以分为生活活动、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三类。 21.熟悉的环境、舒适的环境、富有新意的环境、贴近自然的环境、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是学前儿童喜爱的幼儿园环境。 22.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易激动性、易感性和易表现性。23.幼小衔接必须坚持___长期性___而非突击性的原则。 24.学前教育对社会的功能首先表现在经济功能上。 25.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具有制约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和调节作用。 二、选择题 1.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16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的(A)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含案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行政权 P3 2.行政法律关系 P18 3.行政机关 P38 4.行政行为 P64 5.抽象行政行为 P66 6.行政许可 P115 7.行政复议 P219 8.行政诉讼 P244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题所备选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 1.下列选项中,可提起行政诉讼的行为是(A)A.房屋产权登记 B.对公务员的奖惩 C.政府规章的适用 D.劳动争议的终局仲裁 2.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指导性质的行为是 (B) A.国务院法制局拟定的国务院年度立法规划 B.国务院发布的《20XX年产业发展政策纲要》 C.公安部发布禁止旅客携带危险品上车的规定 D.环保局责令超标排污企业限期整改的通告 3.在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 B.行政主体就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C.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职权、实施行政活动、承担行政责任的组织 D.行政主体就是指国家机关 4.在关于行政权的下列说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D)A.行政权是一种可以强制他人服从的权力 B.行政权也是一种必须加以控制的权力 C.行政权是职权与职责的统一 D.行政权只能依法由行政机关享有 5.下列可诉的行政裁决行为是 (D) A.国务院对规章适用冲突的裁决 B.市监察局对公务员不服行政处分申诉意见的裁决 C.省人民政府作出的有关土地所有权的行政复议裁决 D.专利评审委员会对专利侵权纠纷的裁决 6.在下列选项中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B)A.国务院各部委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7.张某因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被A市大田公安分局东城派出所罚款50元,张某对此处罚不服,应向哪个机关(部门)申请行政复议?(D)A.向A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B.向A市大田公安分局申请行政复议 C.向A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 D.向A市人民政府或A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8.张某被某市公安局强制遣返,在途中窒息而亡,以下正确的说法是哪项?(C)

2009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9年4月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助理社会工作师(初级)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最符合题意) 1.社会工作者小王在总结上一年度工作时,列出了自己承担的几项 主要工作,其中属于社会工作中发挥维持社会秩序功能的活动是()。 A.举办社区运动会 B.建立居民科普宣传小组 C.组织社区巡逻 D.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 2.从社会工作的起源看,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是()。 A.促进就业 B.求助贫困者 C.心理辅导 D.社区照顾 3.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目标之一。下列属于社会问题的 是()。 A.网络成瘾 B.就业服务 C.老人服务

D.婚姻指导 4.目前,尽管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状况有较大差 别。但是社会工作在许多国家都取得了发展,并且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制度性手段。因此,一般认为社会工作取得普遍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法律制度的完善 B.行政制度的改革 C.民主政治的发展 D.福利制度的发展 5.社会工作在开展儿童服务时,下列属于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是()。 A.脑瘫儿童康复训练 B.自闭儿童语言训练 C.轻微犯罪儿童行为矫正 D.学龄儿童沟通技巧训练 6.张某的丈夫平时就有大男子主义的观念,因车祸失去了双腿,只 能以轮椅代步,又失去了工作,情绪非常低落。张某包揽了全部家务,悉心照顾丈夫,但是丈夫总是发脾气,甚至有进辱骂张某。 张某感到委屈,向社会工作者小林求助。根据妇女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要求,小林建议她()。 A.雇保姆照顾丈夫 B.送丈夫去康复疗养机构 C.与丈夫一起改变观点和态度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本科)

填空题: 1.我们现在所说的行政法,除了指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规以外,更重要的是其包含了对进行(行政权)规和控制的精神实质。 2.按照行政管理活动的环节划分,可以分为(决策机关),(执行机关)、辅助机关、咨询机关和监督机关。 3.在我国,行政职务的产生主要有四种程序其中(选任)由权力机关通过选举产生行政职务。 4.依据行政行为的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标准,将行政行为划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5.《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6.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赔偿案件的管辖同于(行政)诉讼案件。7.《行政诉讼法》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围、条件和(程序)。 8.《行政处罚法》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9、行政诉讼参与人是指除(审判人员)、(书记员)、执行人员以外的参与行政诉讼的人。 10.行政判决分为(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两种。 11、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容)三大要素构成。12.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合理性原则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 13.在行政组织法规中对于行政机关职责权限的规定,一般采用三种方式:(概括)规定,(列举)规定和(折衷)规定。 14.被授权的组织在行政法上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 15. 行政立法依其权力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职权立法)、(授权立法)。 6;(行政许可证)是行政许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法律术语。 17.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是:(行政性)、(强制性)、(执行性)。 18.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0.在我国行政职务产生主要有四种程序:(选任)、(委任)、(调任)、(聘任)。21.在行政委托中,被委托的对象可以是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 22.行政救济以行政管理相对方的(请求)为前提。 24.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 25、行政合同的缔结主要有(招标)、(拍卖)、(邀请发价)和直接磋商等方式。 26、以行政指导的功能差异为标准,可将行政指导分为(规制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助成性行政指导)。 27.申诫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警告)和(通报批评)。 28、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 29、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两种,(行政机关)救济和(司法机关)救济。 30、我国的行政复议机关有两类:一类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一类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31、行政法律关系的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 32、行政职权一般依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有职权);另一类是(授予职权)。 33、行政委托的委托人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34、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 35、依据行政行为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标准,将行政行为划分为 (依职权行政行为)、(依申请行政行为)。 36、行政许可申请的审核,一般包括(程序性)审核和(实质性)审核。 37、以行政指导的对象是否具体为标准,可将行政指导分为(普遍的行政指导)、 (个别的行政指导)。 38、《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 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39、、行政救济以行政(争议)为基础。 40、行政赔偿围包括(侵犯人身权)的违法行政行为和(侵犯财产权)的违法 行政行为两种,对这两种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赔偿。 41、确立行政诉讼受案围的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列举式)、(概括式)、(结 合式)等三种。 42、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行政相对方)申请为前提。 43、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44、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围不同,可以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 行政机关。 45、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具有纵向管 理性质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 46、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民主原则)(效率原则)。 47、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 48、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 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提出行政复议。 49、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 50、(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 51、行政诉讼参与人包括(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52、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为(上诉 人)和(被上诉人)。 53、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7)日立案,并通 知原告。 54、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得以调解为必经审理程序及结案方式。但 是,(行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55、行政判决分为(维持判决)和(依法改判)。 56、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58、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是通过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表现出来的。 59、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民主原则)二 是(效率原则)。 6根据强制执行的对象分为(对财产)(行为)(人身)三种执行方式。 61、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 的行政机关管辖。 62、申戒罚的具体形式有(警告)和(通报批评)。 63、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过错责任)原则;(危险责任)原则; 违法责任原则。 64.行政关系的(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2.行政法的调节对象是(行政关系)和(一定围的监督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 3.在行政法律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4.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地位具有(不对等)性。 6.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或(行政法制监督主 体)与(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构成。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 为)和(精神财富)。 7. 行政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大类。 8. 行政法的法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 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有关法律解释)以及(国 际条例)。 9.根据行政法调整对象的围不同,行政法可分为(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 法)。根据行政法规的性质不同,行政法分为(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根据行政法的作用不同,行政法可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 政监督法)。 10.行政立法是一种抽象的行政行为,具有(行政)与(立法)的双重属性。 11.依据行政立法法权的来源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职权立法与授权立法)。 12.依据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主体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中央行政立法与地 方行政立法)。 13.根据行政立法容、目的和功能的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执行性立法) 与(创制性立法)。 14.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为(条例、规定和办法)。 15.有权制定规章的地方人民政府包括(省级政府、省府所在地的市府、经国 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和(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 16.行政立法程序一般包括(起草、征求意见、审查、通过、签署、发布和备 案)等步骤。 17.行政行为就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 为。 18.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19.根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 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三类。 20.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 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 21.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 与具体行政行为)。 23.根据决定行政行为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的数目的不同,行政行为分为 (单方行政行为、双方行政行为和双方行政行为)。 24.行政行为的成立应当具备四个条件,即(主体条件、主观条件、客观条件 和法律效果条件)。 25.行政行为的无效是指行政行为有(明显)或(重大)违法情形,自始至终 不产生法律效力。 26.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 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 28.行政法制监督的容是监督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监督国 家公务员及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 29.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主体的监督方式主要有(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 监督)。 30.国家审判机关对行政主体的监督主要是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进行。 31.行政相对方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 其权益受(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32.以是否为一定的组织为标准,行政相对方可以分为(个人相对方)与(组织相 对方)。 33.以其与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相对方可以分为(相接相对 方与间接相对方)。 34.以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所影响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行政相对方可以分 为(抽象相对方与具体向对方)。 35.行政授权是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作出的。 36.行政职权引起(职权)和(职责)的同时转移。故行政授权又被称作行政职 权的转移。 37.被授权组织包括三类,即被授权行使特定行政职权的(事业单位、企业单位 和社会团体)。 38.被授权组织具有独立的( 行政主体 )的法律地位。 39.行政委托的委托人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