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植物显微技术试验指导

植物显微技术试验指导

植物显微技术试验指导
植物显微技术试验指导

植物显微技术实验指导

学生实验守则

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任务,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培养学生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爱护国家财产的优秀品质。要求每须遵守实验制度。

一、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任务及要求,弄清实验原理,拟定好实验方案,做好分工。

二、使用仪器设备前,必须熟悉其性能,预习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在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准确操作。

三、实验中应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或绘制显微图。

四、实验过程中发生任何破坏性异常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及时报告指导教师,不得自行处理。等待查明原因、排除师同意后,才能继续进行实验。如发生事故,应自觉填写事故报告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损坏仪器、器材,要服从实验室和指导教处理。

五、实验结束后,关掉仪器设备的电源开关,并将仪器如电子显微镜等放回原处,经指导老师检查无损坏方可离开实验室。

六、遵守实验室纪律,注意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不做与实验内容无关的事。不准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不得动用它工具、文件、材料。

七、进入实验室内必须保持肃静、整洁。不准高声谈笑,不准打手机,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抛纸屑杂物等。

八、实验后,应按要求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按时交给教师。

九、每次实验结束,学生轮流协助实验室打扫卫生和整理仪器。以增强参与管理意识。

十、以上各条必须自觉遵守,违反者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依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实验报告是学生实验研究结果的文字或图像记录和总结,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1.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

(1)按照实验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每个实验项目提交一份实验报告。

(2)按照规定的时间(原则上是每次实验课结束后或二天内提交实验报告)和格式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并交实验教师批改。

(3)实验报告用学校统一的实验报告纸书写,要求字迹工整,内容真实、有效,文字简炼、通顺,标点符号、外文缩写、单位度确、规范,显微结构图的绘制也应整齐、清楚。

2.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

实验报告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实验课程名称

(2)实验项目名称

(3)实验目的和要求

(4)实验内容和原理

(5)材料与仪器设备

(6)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7)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8)实验结果与分析

(9)实验小结、讨论、心得

目录

实验一药用植物根组织显微结构的观察...................

实验二药用植物叶、皮组织显微结构的观察...............

实验三徒手切片法....................................

实验四木材切片法....................................

实验五冰冻切片法...................................

实验六秦艽叶表皮制片................................

实验七石蜡切片法——固定与包埋......................

实验八石蜡切片法——固定与包埋......................

实验一药用植物根组织显微结构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药用植物根横切面的基本显微结构,并能准确识别;

2、认识并能区别各种根异性结构;

3、准确绘制植物显微结构图。

二、实验材料

八种中药材(党参、黄芪、甘草、大黄、当归、黄芩、苦参、柴胡)根横切面玻片。

三、实验内容

(一)各种中药材根横切面显微结构特征的观察

1.党参根横切面的显微结构特征

木栓细胞数列至数十列,外侧有石细胞,单个或成群。皮层窄。韧皮部宽广,外侧常现裂隙,散有淡黄色乳管群,并常与筛管群交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成放射状排列。薄壁细胞含菊糖。

2.黄芪根横切面显微结构特征

木栓细胞多列。栓内层为3~5列切向壁增厚的厚角细胞。皮层窄,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韧皮部射线外侧常弯曲,有裂隙;壁厚,木化或微木化,与筛管群交互排列;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导管间有木纤维;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或群的石细胞。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

3.甘草根横切面显微结构特征

木栓层细胞数列或数十列。皮层窄。韧皮射线多弯曲,常现裂隙,韧皮纤维束较多,其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束内形成层明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放射状排列,木射线束较多,其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中央无髓部。

4.大黄根横切面显微结构特征

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偶有残留。维管束外韧性,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排列稀疏。射线细胞2~4列,含棕色物质。薄壁多数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5.当归根横切面显微结构特征

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窄,有少数油室。韧皮部宽广,多裂隙,可见油室或油管,直径25~145μm,外侧较大,向内渐小,周围分9个。形成层成环。木质部较小。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

6.黄芩根横切面显微结构特征

木栓层为8~20列扁平细胞,其中有石细胞散在。栓内层狭窄。韧皮部宽广,有多数石细胞与韧皮纤维,石细胞多分布于外缘,韧布于内侧。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在老根中央有栓化细胞环形成。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

7.苦参根横切面显微结构特征

木栓层细胞8~12列,有的栓皮剥落。皮层窄。韧皮部散有纤维束。束间形成层有的不明显。木质部自中央向外分叉为2~4束,木切向排列。中央有细小导管及纤维束连成片,不规则散在。薄壁细胞中含众多淀粉粒及草酸钙方晶。

8.柴胡根横切面显微结构特征

木栓层为数列至10余列细胞。皮层窄。韧皮部筛管群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射线宽至10余列细胞,导管呈放射线。薄草酸钙砂晶,以射线细胞中为多见。

(二)根异性结构的认知与判别

1.石细胞

石细胞是由薄壁细胞经过细胞壁增厚并木质化演化而来的。它的形状,一般是薄壁细胞的形状,但是细胞壁特别增厚,常木质化,狭小,纹孔是单纹孔,管状,有分枝。

石细胞在药材中很常见,形状也不同。石细胞一般不含内含物,但在有些药材的石细胞中有内含物。石细胞中较多见的内含物是草2.油管

油管在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的根和根茎类药材中最常见,如:当归、白芷等主要分泌挥发油;小茴香、蛇床子等除横切面形状不同外量、分布,每个油管周缘的分泌细胞数等都有不同。分泌腔和分泌道在横切面上都是圆形、类圆形的腔室状分泌组织。

3、乳汁管

乳汁管有两种类型:一种叫无节乳管,每一乳管为一个细胞,称乳汁细胞。乳汁细胞分枝,长度有时可与植物体等长;另一种叫有由许多乳管细胞连接而成的。

乳汁管在药材中一般分布在韧皮部。如:桔梗、党参、蒲公英根的韧皮部可见乳管排列成多个切向带。杜仲的乳汁管不仅分布在韧也有。

乳汁管分泌的乳汁成分很复杂,有树脂、生物碱、碳水化合物等。

4.淀粉粒

淀粉粒作为贮藏碳水化合物的一种形式,以各种大小的颗粒出现在各类药材中。它在根、根茎、果实和种子类药材中数量最多,颗类药材和茎木类药材次之,叶类药材中很少有淀粉粒,即使有淀粉粒存在,其颗粒也很小。

淀粉粒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单粒,每一淀粉粒有一个核心,即一个脐点,环绕着脐点,有无数纹理;另一种是复粒,每一个淀个以上的脐点,各有层纹环绕;第三种类型是半复粒,每一个淀粉粒有两个以上脐点,各个脐点除各有少数层纹外,还有共同的层纹。5.草酸钙晶体

草酸钙是由植物细胞中的草酸和钙结合而成,一般分为簇晶、棱晶、针晶、针晶束、砂晶、柱晶、柱晶束、方晶、片晶、球晶等,所见的草酸钙结晶时无色透明、灰绿色、灰色或红褐色的结晶体。

不同植物有不同形态的结晶体,这种特征对药材品种鉴别很重要。草酸钙结晶一般都存在于细胞腔内,在细胞间隙处也有。

一般情况下,一种药材中含有一种形状的草酸钙结晶,但有些药材中同时含有几种不同形状的草酸钙结晶,如:番泻叶中同时有草簇晶。

6.菊糖

菊糖溶于水,在来源于菊科、桔梗科的一些药材中常见。由于菊糖不溶于乙醇,可将含菊糖的材料浸于高浓度乙醇中,一周后,制显微镜下观察,菊糖呈扇形结晶出现于薄壁组织中。

四、作业

1.从8种上述药材中任选3种绘制其显微结构图,并指出各组织名称。

2.描述你所观察到的显微结构中异性结构的特征。

实验二药用植物叶、皮组织显微结构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药用植物叶、皮横切面的基本显微结构,并能准确识别;

2.进一步认识并能区别各种组织异性结构;

3.准确绘制植物显微结构图。

二、实验材料

几种药用植物的叶、皮(大青叶、番泻叶、厚朴皮、杜仲皮、地骨皮)横切面显微玻片

三、实验内容

(一)药用植物叶、皮基本结构

1.叶的结构:①表皮

②叶肉:a.栅栏组织;b.海面组织

③叶脉

2.皮的结构:①周皮:a.木栓层b.木栓形成层c.栓内层

②皮层

③韧皮部(射线)

(二)三种药用植物叶的结构

1.大青叶

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其内侧各有厚角组织细胞1~2列。中脉有维管束4~9个,外韧性,维管束上下两侧均有厚壁组织。叶肉组显,栅栏组织由3~4列细胞组成,细胞近方形。不通过中脉。

2.番泻叶

上表面细胞较平直;下表皮细胞壁较薄,形较小。气孔多数。单细胞非腺毛,先端尖,稍弯曲,长80~160μm,基部直径约8μm。散形圆形油室,直径40~100μm。

(三)三种药用植物皮的结构

1.厚朴皮

木栓层6~16层,栓内层由2~6列石细胞切向排列成环。皮层散有油细胞和石细胞,石细胞有的分枝状,偶见纤维束。韧皮部射线2列薄壁细胞,近皮层处稍加宽,韧皮纤维分布密集,由2~38个纤维相聚成群,与筛管薄壁细胞相间排列,有油细胞散列。薄壁细胞方晶。

2.杜仲皮

最外为厚的落皮层,切片时常脱落,落皮层内侧有数层木栓细胞,排列整齐,壁厚,木化,其下可见栓内层。皮层细胞形状不规则无细胞间隙。韧皮部占大部分,有5~7条横向排列的石细胞环带,每环带1~5个石细胞,石细胞壁厚,木化,胞腔小,有放射状孔沟及射线宽2~3列细胞,接近木栓层处,往往向一方偏斜。随处可见白色丝状团块,尤其以韧皮部内方为多。

3.地骨皮

木栓层细胞410列,其外有较厚的落皮层。韧皮部射线细胞大多为1列;纤维单个散在或2个至数个成束。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四、作业

在所观察的叶和皮切片中各选一种绘制其显微结构图,指出各组织名称,并描绘其特征。

实验三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系指用保安刀片将新鲜的或固定的材料切成薄片。此种方法在切片机未发明以前,应用极广;切片机发明之后,应用的但此法有许多便利之处,所以至今仍为许多学者所重视,其优点主要是:用具简单、方法简便、节省资金、节省时间,而且可以观察新到组织细胞内原生质的本来面目和天然色彩。应用此法对解剖结构和组织化学方面的研究都很便利。但对微小、巨大、柔软、水分过多料等都难于处理,切片厚薄也不均匀,因比,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徒手切片法的操作步骤;

2.观察大黄叶柄或茎的显微构造。

二、实验用具及药品

双面刀片、小烧杯、各级酒精、二甲苯、1%番红水溶液、1%苯胺蓝液(溶于95%酒精)、加拿大树胶(溶于二甲苯)。

三、实验材料

大黄叶柄或茎。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取材

选择发育正常、健康、有代表性的茎或叶柄,用刀片从植株上割下,立即进行切片,或保存在水中以防萎蔫。

2.切片

取茎或叶柄的一小段,长约l~2cm,以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材料,用右手握刀片,刀口向内,作横切面切片。切时两只手不要紧压在桌上,动作用臂而不用腕,最忌拉锯式切割。刀片由左前方向右后方移动时,中途不要停顿。切片时刀片和材料上常湿之以水,使得的薄片选较薄的移入70%酒精中,使材料固定。

3.观察

切好的薄片一定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分辨其内部结构,并判断所得薄片是否适用。如果薄片的切面完整,厚薄均匀,而且其中皮层和胞均能分辨清楚,则可进行以下步骤。

4.下降至水

将70%酒精倒出,另加入50%酒精,过5min后,换以蒸馏水5min。

5.染色

用1%番红水溶液染色1~3h。

6.冲洗

用自来水冲去红色染料,再用蒸馏水洗一下。

7.脱色

换50%酒精,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待木质部为深红色,其他部分为浅红色时为止(此一步骤亦具脱水作用)。8.脱水

70%酒精5min。

9.对染

用1%苯胺蓝(溶于95%酒精中)染色2~10min。

10.用95%酒精很快地冲去多余染料。

11.纯酒精脱水5min。

12.透明

等量纯酒精二甲苯液5min;二甲苯5min。

13.封藏

用加拿大树胶封藏。

五、作业

绘制大黄叶柄或茎的显微结构图,并描述其特征。

实验四木材切片法

木材因组织坚硬,切片要比草本植物困难。方法很多,本次实验以滑行机切片法为例,学习木材的制片方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木材切片的方法及要点;

2.观察连翘茎的显微结构图。

二、用具及药品

甘油酒精(甘油与50%酒精等量混合)、甲苯、加拿大树胶(溶于甲苯中)、滑行切片机。

三、实验材料

连翘的木质枝条、茎或其他干燥木材。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

1.材料的选择

作木材切片时可选用新鲜的木质枝条或茎,也可选干燥的木材,但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1)年龄适中而具有代表性;

(2)表面光滑,粗细均匀(枝条);

(3)硬软一致,无腐坏现象;

(4)选取边材而勿选心材,因心材中含多量的树脂、油类等,往往使制成的切片模糊不清;

(5)必须分清横切、切线切和半径切的三个切面。

2.材料的处理

(1)分割

木质枝条可分割成3cm长之小段,茎或干燥木材则应分割成长方体的小块,其大小应不超过切片机夹物部口径的大小(约长2cm,宽、高

(2)空气的抽除

将木质枝条或木块投入冷水中加热煮沸,20~30min后取出,立即浸入冷水中,然后再煮沸,反复进行几次后,材料即沉入水底,空气已全部除去。

(3)软化

将已除去空气的材料,浸入甘油酒精中二三天(不同的材料,软化的时间不同,其具体程度要试切后才能确定)。

(4)切片

软化的材料如为木质枝条,则可裹以湿润的棉花,紧紧固定在切片机的夹物部上进行切片,若为茎或干燥木材的小方块,则应沿切面字,用小刀切去四周的8小块,留中央的l小块,然后将整个木块夹在切片机的夹物部上。材料固定之后,即调节切片的厚度(约20μm)刀(刀刃与材料成一定角度——锐角),最后进行切片。

切片时,右手推动切片机的滑动块,使切片刀由后方移向前方,切片刀经过材料时,用力必须均匀,否则切片的厚度就不太一致。后,还需用毛笔在材料上和刀刃上滴加蒸馏水,这样才能提高切片的效果。切好的薄片,可用毛笔移向水中(或移入70%酒精中)保存。切取下切片刀擦干,涂上凡土林后保存在刀盒中。

(5)染色、脱水、透明、封藏

可照徒手切片法进行,唯透明要用甲苯,封藏时用溶于甲苯的加拿大树胶,否则切片会变脆、卷曲而不易封藏。

五、作业

绘制连翘茎的显微结构图,并描述其特征。

实验五冰冻切片法

某些植物的组织成器官,因含有多量水分,而且材料很脆,用其他切片方法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只有用冰冻切片法才能获得较好且可使材料的收缩很小。冰凉切片法只需要l0~20min就可得到切片,同时还不会改变内部化学组成,因此在进行显微化学测定时,也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冰冻切片法的方法及要点;

2.观察党参幼茎或叶柄的显微结构图。

二、实验用具及药品

液体二氧化碳钢筒、冰冻附着器(包括标本台,即冰冻盘和输气管)、切片机(滑行切片或施转切片机均可)。

三、实验材料

各种植物的幼茎或叶柄(如党参的叶柄)。

四、实验步骤与内容

1.取党参的新鲜叶柄,切割成5mm长的小段,浸入蒸馏水中(或固定于95%酒精或FAA固定液中24h均可)。

2.将材料放在标本台中央(固定后的材料需用水冲洗,彻底洗去固定液),加蒸馏水一滴。

3.将标本台后的开关紧闭,然后稍微打开液体二氧化碳钢筒上的开关,使筒内的液体二氧化碳慢慢进入输气管中。在打开碳筒上的开关时不能太猛,以免筒中气体大量逸入,造成浪费甚或出现输气管破裂或爆炸事故,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4.等输气管中已充满二氧化碳时,即将二氧化碳筒上的开关略加关闭,使只有少量的二氧化碳逸入输气管中。

5.慢慢而陆续不断地开闭标本台后的开关,使输气管中的二氧化碳陆续进入标本台中央的中空部分,并向侧边的孔道喷出。这时可

声,并有白色雾状或雪状结晶自孔道喷出。

6.继续开、闭开关,使冰冻盘上的水逐渐凝结成冰块,把材料完全包埋起来,如尚有部分材料露在冰块外面,可在材料上面再滴加继续开、闭开关,直到材料完全被冰块包埋为止。

7.关闭二氧化碳筒上的开关。

8.尽快调节切片刀和冰块的位置以及切片的厚度(12~15μm)。

9.立即切片,切时动作要快,一般在2~3min内应将材料切好。在切片过程中,冰块的硬度与切片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如过于坚硬现切片破裂,切片飞去。遇到这种情况可略停片刻或用手指按捺冰块表面,使冰块软化然后再切。如冰冻程度不够或冰块过软,则切片破损。遇此情况,需再用二氧化碳继续冰冻,直到适于切片为止。

l0.用湿毛笔将切片从刀上轻轻刷下,移入蒸馏水中。这时切片内外的冰自然溶化,切片也就展平了。用扩大镜逐一检查,切片留下。

11.取下切片刀擦干,涂上凡士林后保存于刀盒中。

12.欲作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测定的切片,即可按所选择的方法进行测定;若要观察组织或器官的解剖构造,则可参照徒手切片法染色和封藏。

冰冻切片法不能作成连续切片,如要作连续而系统的观察时,可将切下的切片用毛笔按次序放在载玻片上的水中,用针轻轻地调好将裁玻片放在烫板上,微微加热使水分蒸发,或倾斜载玻片使大部分水分流去后,静置于清洁干燥的地方,待切片干燥后即可在染色缸和封藏。亦可暂时保存于切片盒中备用。

五、作业

绘制党参幼茎或叶柄的显微结构图,并描述其特征。

实验六秦艽叶表皮制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叶表皮制片的方法及要点;

2.观察秦艽叶表皮细胞的形状及气孔的构造

二、实验材料

秦艽叶片

三、实验工具及试剂

保安刀片、描笔、恒温箱、培养皿FAA固定液、1~4%混合酶液(果胶酶加纤维素酶各半)、苏木精、铁矾、二甲苯、95%酒精等四、实验步骤与内容

1.取样

采新鲜无病的成熟的秦艽叶片,剪取中上部,分割成2~3cm的组织块。

2.固定

以FAA固定24h,并保存其中。

3.刮去上表皮和叶肉

将已固定的叶片转移至清水中清洗次数并浸泡以除去固定液。再将材料放于小纸片上,用保安刀新刀片(刀刃垂直叶面)轻轻、上表皮和一些叶肉,这才便于酶液彻底解离叶肉细胞,仅留下表皮组织。

4.酶解

将留存的表皮转移至1~4%混合酶液(果胶酶加纤维素酶各半)中,保持在25~30℃恒温条件下处理(解离)0.5h,待叶肉完全将表皮移至培养皿(或表面皿)中用蒸馏水进行洗刷(此时可借助两支描笔清除叶肉),换一次蒸馏水转入表面皿镜检(适合的材料才5.染色(海氏苏木精染色法)

用4%铁矾染5~10min。

6.水洗

自来水漂洗10min,蒸馏水过一遍。

7.染色

0.5%苏木精染3~5min。

8.水洗

自来水洗约0.5min。

9.分色

2%铁矾分色(约3~4min)适度(核、壁呈蓝褐色,其他部分浅蓝灰色)。

10.水洗

自来水漂洗10min(在培养皿中进行,再经蒸馏水过一遍)。

11.修整表皮

在培养皿中以描笔将表皮刷平,然后用纸从水中捞取表皮,仍用描笔使材料平展,再用眼科小剪刀剪成正方形(3mm×3mm),不要将小块材料(带纸的)放入盛水的培养皿中使表皮与纸片分离,并镊出纸片,最后用描笔移至表皿中,立即盖上镜头纸转入下步。12.脱水与透明

将上面盖有镜头纸的表面皿中的材料进行脱水,脱水剂与透明剂都滴注在纸上,使其慢慢浸透材料。各级酒精脱水时间为3~5mi 精为二次;透明时,二甲苯也为两次(每次2min)。二甲苯与脱水剂都不可太多,以免材料漂浮以至卷曲。

13.封藏

加盖片要轻放,以免发生气泡。

14.烤片

置40℃温箱中烤干。

五、作业

绘制党参幼茎或叶柄的显微结构图,并描述其特征。

实验七石蜡切片法——固定与包埋

一、实验目的

掌握石蜡切片法中固定、透明与包埋的基本操作步骤及要点。

二、实验材料

党参、秦艽或其它药材的根

三、实验用具及试剂

福尔马林-酒精-醋酸混合固定液(简称FAA)、各级酒精溶液、二甲苯、石蜡(熔点52~54℃)、恒温箱、电热板、解剖针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取材

取培养在花盆中或药用植物园中的党参根或秦艽根,用水冲去附在其上的木屑或泥土,切成5mm长的小段(亦可用带侧根的部分)。

2.固定

FAA固定液中固定24h以上。

3.脱水

将FAA固定液倒出后,转入70%酒精中浸泡1h后,再顺次转入83%和95%酒精中各2h,然后转入纯酒精中2~3h(中间换一次)。

4.透明

等量纯酒精及二甲苯中2h,二甲苯2h(中间换一次)。

5.透蜡

将已经透明的材料和二甲苯一起倒入包埋用的小杯中,此时可把写好的标签投入二甲苯中,然后轻轻倒入溶解的石蜡(熔点为52~样,石蜡就在二甲苯的上层凝固起来。小杯放在35~37℃的熔蜡炉内,使石蜡徐徐溶解到饱和为止,约需l~2d。

6.包埋

先将小杯移入56~60℃的恒温箱内(温度宜较石蜡熔点高3℃),待石蜡熔化后,倒去含二甲苯的石蜡,换以熔化的纯石蜡,以后每换纯蜡一次,材料在恒温箱中的时间视不同材料而异,约为2~5h,共换纯蜡2~3次,即可进行包埋。

包埋时,先用道林纸摺成适当大小的纸盒,放在已经加热的电热板上。然后右手持解剖执针,左手从温箱中取出盛满石蜡的小杯,关好,迅速把石蜡连同材料和标签一起倒入纸盒中,再用烤热的解剖针轻轻拨动材料使之排列整齐。如发现材料附近有石蜡的凝块,则去,同时使标签上有字的一面朝外,以便识别。稍停,待盒中石蜡凝到不致动摇材料时,就将纸盒轻轻放入冷水中使它迅速凝固。半h 出贮藏备用。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在材料选择和切割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选取新鲜、无病虫害并具代表性的材料;

(2)先作徒手切片或剥离检查,决定适宜的材料,立即固定;

(3)注意按季节和植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取材;

(4)材料大小要适当。

2.固定时应注意的问题:

(1)标签的填写

必须将标签纸贴于标本瓶上,并写上以下内容:编号、采集时间、地点、处理者姓名。另外,在实验记录本上表明编号的详细情况的何种器官,是横切还是纵切,用的是何种固定液等等。

(2)固定液的选择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固定液。一般,各种器官,不论是根、茎、叶,还是花和果实,其组织切片均用FAA固定液,而根花药等材料的压片(非切片法)用卡诺固定液。

(3)材料体积的影响

对于微小材料可直接投入固定液,对于较大材料,则须将其先解剖成较小材料,再迅速投入固定液。若材料外部超过固定液上线,作用时,应须立即放入渗透力很强的固定液中,如醋酸酒精溶液;或利用超声波发生器处理数min。

(4)多毛芽或根茎的固定

对多毛的芽或根茎固定时,须先投入渗透能力很强的醋酸酒精溶液中数分钟,然后再投入其它固定液中固定。必要时配合抽气装置于使固定液尽快渗入材料内部,并排除材料内气泡的干扰。

3.脱水时的注意事项

(1)脱水从低浓度开始逐渐替换高浓度酒精,否则发生细胞收缩。

(2)从同浓度(保存液中)酒精开始。例FAA从70%或50%酒精开始。注意要加盖,各级酒精停留时间因材料而定。

4.透明时的注意事项

(1)使用时材料必须脱尽水分,否则发生乳状混浊。

(2)要避免材料收缩

六、作业

1.编制石蜡切片法中从固定到包埋的时间进程安排表;

2.包埋盒的制作;

3.就你自己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

实验八石蜡切片法——固定与包埋

一、实验目的

掌握石蜡切片法中切片及染色的基本操作步骤及要点;

二、实验材料

党参、秦艽或其它药材的根

三、实验用具及试剂

各级酒精溶液、二甲苯、1%番红水溶液、0.1%的固绿酒精溶液、蛋白粘片剂、加拿大树胶、单面保安刀片、毛笔、镊子、电热板、切片机、染色缸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固着与修整

取保存的材料,卸下纸盒,将蜡块沿材料之间切适当的深沟,用手分裂蜡块,然后切去材料四周的蜡,仅留一少部分不使材料暴露大小的方块,材料四周的蜡面一定要平正,用烧热的解剖刀使蜡块底部及蜡座上面的石蜡稍熔化,而将蜡块粘在金属盘或台木的蜡座上(二)切片

1.装蜡

装紧蜡块固定锁紧扳手,并调节好角度与距离。

2.装刀

安装好切片刀,当倾角为15度左右时,用固定螺旋扭紧。

3.固定

先松开刀夹固定钮移动刀架,同时从侧面看,当切片刀刀刃与台木上的蜡面较平行且接近时进行固定,最后重新检查其它固定螺旋4.调节厚度

调整切片厚度控制盘的刻度,一般切片厚度约在8~12μm之间。

5.切片

开启切片机总开关,试摇切片机手轮,左手持毛笔每摇动一圈,就切下一个蜡片;第一片常贴在刀刃上,当第二片切下时,第一片边缘即连在一起,连续摇动手轮,连续蜡带就形成。当蜡带连成一定长度后,用左手的毛笔将蜡带轻轻抬起,边摇边移动蜡带,待蜡带切下30cm时,停时摇手轮,另用右手执另一毛笔顺刀刃轻轻取下蜡带,两毛笔托着整个蜡带评放于切片机左侧的白纸上或蜡带盒内。使蜡带面向下,无光泽面向上;在粘片时,蜡带在载玻片上放置,也按光面向下的位置贴放。

6.选材

用手持扩大镜先逐一检查蜡带,选出合适的材料以圆刃解剖刀蜡带,保存在蜡带盒内以备粘片。

7.重新检查

锁紧切片机总开关,进一步检查切下蜡带是否适用。台木上材料不符合要求时,剩下的蜡块不必再切下去,另换上材料继续切片,切片刀刃锋利。

(三)粘片与展片

1.粘片剂的制作(蛋白粘贴剂)

配方:——新鲜蛋清25ml

——甘油25ml

——石碳酸0.5ml

将鸡蛋一端打开一个小孔,只让蛋白慢慢流入烧杯内。用玻璃棒充分调拌成泡沫状,然后用粗滤纸或双层纱布过滤至量筒中夜能滤出透明的蛋白液。再加入等量甘油及少量的防腐剂振荡使其完全混合后即可应用,不用时需放低温干燥处(如冰箱中)保存,可注意涂抹时不要涂得太厚,影响制片质量。

2.粘片方法

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蛋白粘片剂,用清洁的手指(一般用右手无名指)将它涂成均匀的一薄层,再在其上加数滴蒸馏水,分蜡片浮于水上(蜡片的长短应小于盖玻片的1/5~2/5)。此时可置载玻片于30~35℃的电热板上,待蜡片展平水分完全蒸发,载玻片干燥存在玻片盒中。

(四)脱蜡

1.将两个装有二甲苯的染色缸,贴上脱蜡和透明;

2.将待脱蜡的载玻片有蜡面的一面,朝向标签方向,一片片小心插入脱蜡缸的齿槽中,待30min,当蜡片中材料的周围蜡熔去后,透明缸中5~10min,然后再转入染色等步骤。

(五)染色(番红-固绿染色法)

1.染色原理

染色的机制是很复杂的,目前了解得不很清楚。可能既是一个化学的,又是一个物理的现象,它是由于各种组织或细胞组成以及燃发生不同的结合性质。

(1)染色的物理机制

a. 毛细作用或渗透作用:认为被染物质是有空隙的,染料可以因为渗透作用而进入组织的内部。

b. 吸收作用或溶液作用:组织吸收染液后进行牢固的结合,所染颜色与溶液的颜色相同,而与干燥的染料颜色不同。例如品红在干色,其溶液为红色,所染植物组织也是红色。

c. 吸附作用:当组织浸于染液内,染液中分散的色素粒子的分子引力作用,使色素粒子被组织吸附,而呈现颜色。

(2)染色的化学作用

植物细胞内的不同化学成分,对染料有不同的亲和力,因此细胞具有选择性的着色能力,使细胞的不同成分染成不同颜色。细胞中的易被碱性染料所染,因此它对碱性染料的亲和力很强。细胞内的碱性物质,易被酸性染料所染,即对酸性染料的亲和力很强。

切片在二甲苯中脱蜡经复水系下降至蒸馏水→1%番红水溶液1~12h→水洗(去多余染液)→35%酒精1~5min→50%酒精1~5min→70 5min→83%酒精1~5min→0.1%固绿(溶于95%酒精)10~40秒→纯酒精(Ⅰ)30秒→纯酒精(Ⅱ)30秒→1/2纯酒精+1/2二甲苯5min→二→封藏

(六)封藏

1.在面前的桌上,放一张洁净而能吸水的纸。将载玻片从二甲苯中取出放在纸上(必须注意:载玻片放入染色缸时,有切片的一面己,故这时应将面对自己的一面向上)。迅速地在切片的中央滴一滴树胶,千万不能待二甲苯干燥后再进行。

2.用右手持细镊子轻轻地夹住盖玻片的右侧,并把它的左边放在树胶的左边。然后用左手持一解剖针抵住盖玻片的左边,右手将镊渐下降,慢慢抽出。这样就可使树胶在盖玻片下均匀地展开并将其中的气泡赶出来。

五、作业

1.编制石蜡切片法中从脱蜡到染色的时间进程安排表;

2.对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

3.观察党参或秦艽根的横切面显微结构图,并描述其特征。

回弹模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回弹模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1 承载板法 1.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适用于不同湿度和密度的细粒土。 1.2 仪器设备 1.2.1 杠杆压力仪:最大压力1500N 1-调平砝码;2-千分表3-立柱4-加压杆5-水平杠杆6-水平气泡7-加压球座8-底座气泡9-调平脚螺丝10-加载架 1.2.2 承载板:直径50 毫米,高80 毫米,如图19.1.2-2 所示。欠图 1.2.3 试筒:内径152 毫米、高170 毫米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 毫米;筒内垫块,直径151 毫米,高50 毫米;夯击 底板与击实仪相同。 1.2.4 量表:千分表两块。 1.2.5 秒表一只。 1.3 试样 按击实试验(T0131-93)方法制备试样,根据工程要求选择轻型或重型法,视最大粒径用小筒或大筒进行击实试验,得出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然后按最佳含水量用上述试筒击实制备试件。 1.4 试验步骤 1.4.1 安装试样:将试件和试筒的底面放在杠杆压力仪的底盘上,将承载板放在试件中央(位置)并与杠杆压力仪的加压球座对正;将

千分表固定在立柱上,将表的测头安放在承载板的表架上。 1.4.2 预压:在杠杆仪的加载架上施加砝码,用预定的最大单位压力p 进行预压。含水量大于塑限的土,p=50--100k Pa,含水量小于塑限的土,p=100--200kPa。预压进行1--2 次,每次预压1min。预压后调正承载板位置,并将千分表调到接近満量程的位置,准备试验。 1.4.3 测定回弹量:将预定最大单位压力分成4--6 份,作为每级加载的压力。每级加载时间为1min 时,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卸载,让试件恢复变形,卸载1min 时,再次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施加下一级荷载。如此逐级进行加载卸 载,并记录千分表读数,直至最后一级荷载。为使试验曲线开始部分比较准确,第一、二级荷载可用每份的一半,试验的最大压力也可 略大于预定压力。 1.5 结果整理 1.5.1 计算每级荷载下的回弹变形L: L=加载读数-卸载读数(19.1.5-1) 1.5.2 以单位压力p 为横坐标(向右),回弹变形L 为纵坐标(向下),绘制p--L 曲线 1.5.3 按下式计算每级荷载下的回弹模量: E=πpD/4L(L-μ2) 式中:E--回弹模量,kPa; p--承载板

植物显微技术实验报告

植物显微技术实验报告 田祎 风园10-2 090344108

植物显微技术实验报告 09044108 风园10-2班田祎实验目的: 1.接触初等的植物显微技术和组织化学,并初步了解。 2.了解石蜡制片法的操作步骤及各种药品各使用,了解木材切片制片的操作步骤。 3.操作显微照相,并掌握暗室冲洗照片的基础步骤 4.木材切片的制作 实验内容: 一、石蜡制片法 1、材料固定:将材料迅速杀死固定来保持其原有成分性质、位置,所以将材料用刀片截取成适当大小的块。立即投入FAA固定液中,再进行抽气处理,以使固定液渗入材料。固定好的材料要经过水或酒精洗2--3次。 2、脱水:材料经不同浓度的酒精,渐次脱去组织中的水,一般从50%酒精→70%酒精→85%酒精→95%酒精→100%酒精,每一级间隔2小时。酒精用量为材料3-5倍。 3、透明:材料从纯酒精中出来后经过1/2二甲苯+1/2纯酒精(2小时)过渡到纯二甲苯中透明两小时。 4、浸蜡:将盛有材料的小杯中放入少量二甲苯、并加些蜡屑,再将小杯放入38度左右的温箱中过夜,第二天将材料换入纯蜡中以后每过4小时换一次纯蜡,总共换三次。 5、包埋:将融化的石蜡连同材料一并倾入小纸盒中,用热针迅速将材料排齐,然后平放入冷水中使其凝固,动作一定要迅速,否则石蜡浸慢了会出现结晶,切片易碎。 6、切片:注意刀要锋利,并将刀和蜡块的位置调整好。 7、贴片:要梅氏蛋白贴剂粘片。注意载玻片一定要干净粘贴剂涂得要合适而且蜡片的背面和载玻片相贴。 8、染色封片:粘贴好的切片经一至数天干燥后进行脱蜡、复水、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染色程序:石蜡切片→二甲苯中脱蜡(5分钟)→1/2二甲苯1/2纯酒精→100%酒精(2 分钟)→95%酒精(2分钟)→85%酒精(2分钟)→70%酒精(2分钟)→50%酒精(2分钟)→蒸馏水(2分钟)→0.5%高碘酸钾(10分钟)→自来水(5分钟)→蒸馏水(2 分钟)→锡夫试剂(20分钟)→漂洗液3次,每次2分钟→自来水(5分钟)→蒸馏水(2分钟)→萘酚黄S染色(2--10分钟)→蒸馏水(2分钟)→叔丁醇,两次,每次2分钟→二甲苯透明(5分钟)→树胶封片。 二、木材切片 1.材料的选择 作木材切片时可选用新鲜的木质枝条或茎,也可选干燥的木材,但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1)年龄适中而具有代表性; (2)表面光滑,粗细均匀(枝条); (3)硬软一致,无腐坏现象; (4)选取边材而勿选心材,因心材中含多量的树脂、油类等,往往使制成的切片模糊不清; (5)必须分清横切、切线切和半径切的三个切面。 2.材料的处理 (1)分割 木质枝条可分割成3cm长之小段,茎或干燥木材则应分割成长方体的小块,其大小应不超

人机交互技术实验五熟悉设计管理和游戏界面设计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熟悉设计管理和游戏界面设计 专业班级:数字媒体技术 02141401 姓名:罗钧 学号: 2014210xxx 实验日期:

实验五:熟悉设计管理和游戏界面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熟悉人机界面设计过程管理的相关知识; (2)了解和评价游戏软件的人机交互设计,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提高自己对设计水平的。 二、工具/准备工作 需要准备一台带有浏览器,能够访问因特网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概念理解 (1)成功的用户界面开发有4个支柱,它们能够帮助用户界面架构师将好的思想转化为成功的系统。经验表明,每个支柱都能在此过程中产生数量级的加速作用,并能促进建立优秀的系统。 请简单描述这4个支柱。 用户界面需求:软件项目的成败经常取决于所有用户和实现者之间理解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如果没有适当的需求定义,那就既不能确定正在解决什么问题,也不会知道何时能够完成。拟定用户界面需求是整个需求开发和管理过程的一部分,系统需求(硬件、软件、系统性能及可靠性等)必须清楚的加以陈述,任何处理用户界面的需求(输入/输出设备、功能、界面及用户范围等)都必须指明并达成共识。一个确定用户需求的成功方法是通过用户观察,监视正在行动的真实用户的背景和环境。 指南文档和过程:指南文档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词、图标和图形 2.屏幕布局问题 3.输入与输出设备 4.动作序列 5.培训 用户界面软件工具:设计交互系统的困难之一,是客户和用户可能对新系统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想法。由于在很多情况下交互系统都是新奇的,用户可能认识不到设计决策的用意。虽然打印出来的文稿对初步体验是有帮助的,但具有活动键盘和鼠标的屏幕展示却更为真实。菜单系统的原型可能用一两条活动路径来代替为最终系统预想的数千条路径。 专家评审和可用性测试:现在,网站的设计人员认识到,在将系统交付给客户使用之前,必须对组件进行很多小的和一些大的初步试验。除了各种专家评审方法外,与目标用户一起进行的测试、调查和自动化分析工具被证明是有价值的。其过程依可用性研究的目标、预期用户数量、错误和危害程度和投资规模而变化很大。 (2)请简单描述用户界面设计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①隐私问题 ②安全性和可靠性

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二次回路)

######发电厂企业标准 保护装置检验现场作业指导书 Q/FD—(编号)XXX—(序列号)—200X 直流控制和信号、交流电压电流回路 总则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继电保护工作有关二次回路(直流控制和信号、交流电压电流回路)部分的现场检验作业。本指导书是针对各相关继电保护检验规程的补充规定。 引用标准: DL/T995-200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GB/T 15145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 478 静态继电器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 7261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实验方法 GB4858 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 GB242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220KV线路保护和操作箱装置说明书

目录 一、检验人员职责 二、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三、危险点分析 四、检验项目及作业程序 五、检验记录

一、检验人员职责 1.现场工作负责人职责 1.1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 1.2结合实际进行安全思想教育。 1.3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值班员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 1.4开工前召开班前会,向工作班成员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明确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分工、技术标准及检验质量要求,交待注意事项、危险点及防范措施。执行现场二次回路安全措施。 1.5作为监护人,对检验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安全和技术把关。 1.6检验工作结束后,检查二次回路安全措施恢复情况,及时召开班后会,进行本次检验工作的安全和技术总结。 2.现场安全责任人职责 2.1检查运行值班员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实际。 2.2检查工作班成员着装是否符合安规要求,检验工作所需安全工器具是否正确完备。 2.3开工前督促负责人开好班前会。 2.4督促工作班成员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安规和现场安全措施,及时制止违章作业及违反安规、两票的行为。 2.5督促工作班成员严格执行检验规程及检验工作有关注意事项。 2.6工作结束后协同工作负责人开好班后会,做好本次检验的安全总结。3.现场工作人员职责 3.1服从工作负责人的工作分工安排。 3.2严格执行安规和现场安全措施,互相关心施工安全。 3.3严格执行本作业指导书,确保检验质量。 3.4及时向现场工作负责人、现场安全责任人反映检验工作中遇到技术和安全问题。 二、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1.图纸、资料的准备 1)准备与工作任务相关且与实验状况一致的图纸;

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土工作业指导书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了规范标准固结试验中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 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采用三层击实时,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 3. 引用文件 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4. 检测设备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a、击实仪的击实筒和击锤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b、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c、台秤: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 d、标准筛:孔径为20mm、40mm和5mm。 e、试样推出器:宜用螺旋式千斤顶颧液压式千斤顶,如无此类装置,亦可用刮刀和修 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 5.操作步骤进行: 5.1试样的制备: 5.1.1干法试样制备:

a .用四分法取代表性土样20kg (重型为50kg ),风干碾碎,过5mm (重型过20mm 或40mm )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并制备5个不同含水率的一组试样,相邻2个含水率的差值宜为2%。 注:轻型击实中5个含水率中应有2个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1个接近塑限。 b .湿法制备试样按下列步骤进行: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样20kg (重型为50kg ),碾碎,过5mm 筛(重型过20mm 或40mm ),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天然含水率。根据土样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并选择至少5个含水率的土样,分别将天然含水率的土样风干或加水进行制备,应使制备好的土样水分均匀分布。 5.2击实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 .将击实仪平稳置于刚性基础上,击实筒与底座联接好,安装好护筒,在击实筒内壁均匀涂一薄层润滑油。称取一定量试样,倒入击实筒内,分层击实,轻型击实试样为2~5kg ,分3层,每层25击;重型击实试样为4~10kg ,分5层,每层56击,若分3层,每层94击。每层试样高度宜相等,两层交界处的土面应刨毛。击实完成时,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于6mm 。 b.卸下护筒,用直刮刀修平击实筒顶部的试样,拆除底板,试样底部若超出筒外,也应修平,擦净筒外壁,称筒与试样的总质量,准确至1g ,并计算试样的湿密度。 c.用推土器将试样从击实筒中推出,取2个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2个含水率的差值应不大于1%。 d.对不同含水率的试样依次击实。 6.计算结果: 6.1试样的干密度按下式计算: i d ω01.01ρρ0 += 6.2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应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制。并应取曲线峰值点相应的纵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大干密度,相应的横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优含水率。当关系曲线不能绘出峰

植物显微技术试验指导

植物显微技术实验指导 学生实验守则 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任务,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培养学生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爱护国家财产的优秀品质。要求每须遵守实验制度。 一、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任务及要求,弄清实验原理,拟定好实验方案,做好分工。 二、使用仪器设备前,必须熟悉其性能,预习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在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准确操作。 三、实验中应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或绘制显微图。 四、实验过程中发生任何破坏性异常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及时报告指导教师,不得自行处理。等待查明原因、排除师同意后,才能继续进行实验。如发生事故,应自觉填写事故报告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损坏仪器、器材,要服从实验室和指导教处理。 五、实验结束后,关掉仪器设备的电源开关,并将仪器如电子显微镜等放回原处,经指导老师检查无损坏方可离开实验室。 六、遵守实验室纪律,注意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不做与实验内容无关的事。不准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不得动用它工具、文件、材料。 七、进入实验室内必须保持肃静、整洁。不准高声谈笑,不准打手机,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抛纸屑杂物等。 八、实验后,应按要求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按时交给教师。 九、每次实验结束,学生轮流协助实验室打扫卫生和整理仪器。以增强参与管理意识。 十、以上各条必须自觉遵守,违反者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依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实验报告是学生实验研究结果的文字或图像记录和总结,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1.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 (1)按照实验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每个实验项目提交一份实验报告。 (2)按照规定的时间(原则上是每次实验课结束后或二天内提交实验报告)和格式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并交实验教师批改。 (3)实验报告用学校统一的实验报告纸书写,要求字迹工整,内容真实、有效,文字简炼、通顺,标点符号、外文缩写、单位度确、规范,显微结构图的绘制也应整齐、清楚。 2.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 实验报告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实验课程名称 (2)实验项目名称 (3)实验目的和要求 (4)实验内容和原理 (5)材料与仪器设备 (6)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7)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8)实验结果与分析 (9)实验小结、讨论、心得 目录

现场检测安全作业指导书范文

现场检测安全作业 指导书 1

安全作业指导书二零一四年七月

一、目的 全体员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各种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的意识。做好项目的安全建设工作,完善现场的安全设施,搞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努力实现工程安全生产无死亡的目标。 二、范围 适用于从事现场检测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三、职责 1、由主管领导和各部部长组成安全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检测现场 的安全检查工作; 2、检查部质量监督员负责本部门安全保卫防护工作的日常监督管 理; 3、企业管理部负责本机构安全保卫防护工作的日常管理、监督检 查及验证; 4、企业管理部负责消防器材和防盗设备的配备、更新和查验。 四、工作程序 1、安全教育 检查部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学习安全常识,建立与检查工作相适应的安全责任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并将安全工作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做好现场人员进场安全教育工作,建立现场“安全交底制度”,进场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及培训。新入场人员

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1.1、公司教育有: ①、一般教育(建筑工程的特点、安全要求和企业、项目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教育); 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教育; ③、安全知识教育; ④、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教育; 1.2、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教育: ①、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②、2米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戴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③、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上或往下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④、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⑤、无操作证人员,严禁使用机电设备(不含手持电动工具)。 1.3、各操作岗位安全教育: 岗位教育包括经理(项目经理)教育、技术管理负责人员教育、安全管理负责人教育、安全员教育、劳务队管理人员教育、其它人员的教育。 1.3.1、项目经理教育包括: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 (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 (一)α-萘酚反应 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 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3、试剂 莫氏试剂: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积达100 mL,贮于棕色瓶内。用前配制。 1%葡萄糖溶液100 mL 1%果糖溶液100 mL 1%蔗糖溶液100 mL 1%淀粉溶液100 mL %糠醛溶液100 mL 浓硫酸 500 mL 4、实验操作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糠醛溶液各1 mL。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倾斜试管,小心地沿试管壁加入浓硫酸1 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 1、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醣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此反应是酮醣的特异反应。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实验条件下蔗醣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3、试剂 塞氏试剂:%间苯二酚-盐酸溶液1000 mL,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 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至1000 mL。 1%葡萄糖溶液100 mL 1%果糖溶液100 mL 1%蔗糖溶液100 mL 4、实验操作

试验室资质评审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1) 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3) 三石灰的有效氧化钙含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5) 四石灰的氧化镁含量试验作业指导 (6) 五水泥稳定土中水泥剂量测定试验作业指导书(EDTA滴定法) (10) 六粉煤灰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2) 七粉煤灰烧失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13) 八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作业指导书 (14)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1.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在规定的试筒内,对水泥稳定土(在水泥水化前)、石灰稳定土及石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土进行击实试验,以绘制稳定土的含水量-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2适用范围:试验集料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7.5mm以内(方孔筛)。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内先检查温湿度仪,并在记录中注明试验时室内的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2试样制备 4.4.1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在50℃烘箱内烘干)用木锤或

木碾捣碎。土团均应捣碎到能通过5mm的筛孔。但应注意不使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或不使其破碎程度超过施工中拌和机械的破碎率。 4.2.2如试料是细粒土,将已捣碎的具有代表性的土过5mm筛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4.2.3如试料中含有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则先将试料过25mm的筛,如存留在25mm筛孔的颗粒的含量不超过20%,则过筛料留作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4.2.4如试料中粒径大于25mm的颗粒含量过多,则将试料过40mm的筛备用(用丙法试验)。 4.2.5每次筛分后,均应记录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 4.2.6在预定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对于细粒土,试样应不少于100g;对于中粒土(粒径小于25mm的各类集料),试样应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的各种集料,试样应不少于2000g。 5. 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T 0804-1994的方法进行试验。 6. 试验结果整理: 6.1按下式计算稳定材料的干密度: Pd=P w/1+0.01w 式中P w—试样的含水量。 6.2制图: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含水量—干密度曲线。将试验各点采用二次曲线方法拟合曲线,曲线的峰值点对应的含水量及干密度即为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1.检测项目名称;○2.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3.试验日期及时间○4.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5.试样的最大粒径、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6.无机结合料类型及剂量;所用试验方法类别;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并附击实曲线;○7.执行标准;○8.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8. 试验注意事项: 8.1. 2011版中试验仪器和操作步骤与2000版有所不同,应注意区分,勿延用老标准。

人机交互实验报告及实验结果

中北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专业软件工程 课程名称人机交互 学号 姓名 辅导教师何志英成绩 实验日期2012/3/13实验时间19:00-22:00

1实验名称 试验一:最新人机交互技术 2、实验目的 了解最新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 3、实验内容 通过网络查询最新人机交互相关知识。 (1)在百度中找到“最新人机交互视频”的相关网页,查看视频。 (2)什么是Kinect技术。 (3)人机交互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4、测试及结果 (1)已在百度中查看“最新人机交互视频”的相关网页。 (2)Kinect是微软在2010年6月14日对XBOX360体感周边外设正式发布的名字。 (3)人机交互技术已成为解决医疗、教育、科研、环保等各类重大社会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5、心得 通过此实验,我了解人机交互技术在社会各个行业的重大作用。辅导教师何志英成绩 实验日期2012/3/13实验时间19:00-22:00 1、实验名称 实验二:立体视觉 2、实验目的 掌握立体视觉的原理

3、实验要求 通过网络查询立体视觉相关知识。 (1)在虚拟环境是如何实现立体视觉? (2)3D和4D电影的工作原理。 4、测试及结果 (1)实物虚化的视觉跟踪技术使用从视频摄像机到x-y平面阵列,周围光或者跟踪光在图像投影平面不同时刻和不同位置上的投影,计算被跟踪对象的位置和方向。 视点感应必须与显示技术相结合,采用多种定位方法(眼罩定位、头盔显示、遥视技术和基于眼肌的感应技术)可确定用户在某一时刻的视线。例如将视点检测和感应技术集成到头盔显示系统中,飞行员仅靠“注视”就可在某些非常时期操纵虚拟开关或进行飞行控制 (2) 4D电影是在3D立体电影的基础上加环境特效模拟仿真而组成的新型影视产品。所谓4D电影,也叫四维电影;即三维的立体电影和周围环境模拟组成四维环境。观众在看立体电影时,顺着影视内容的变化,可实时感受到风暴、雷电、下雨、撞击、喷洒水雾、拍腿等身边所发生与立体影象对应的事件,4D的座椅是具有喷水、喷气、振动、扫腿等功能的,以气动为动力的。环境模拟仿真是指影院内安装有下雪、下雨、闪电、烟雾等特效设备,营造一种与影片内容相一致的环境。 5、心得 通过本次试验,我明白了立体视觉以及3D、4D电影的工作原理。

土的击实试验培训

土的击实试验培训 培训人志良 时间2017.05.30 1 依据标准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2 目的和适用围 2.1本试验目的是求出土的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击实密度,本方法适用于细粒土。(注:细粒土即粒 组划分图中细粒组含量≥50%的土,粗粒土为巨粒组含量≤15%且巨粒组与粗粒组之和>50%的土) 2.2 本试验的若干概念及规定: 2.2.1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轻型击实只适用于粒径≤20mm的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40mm的土。 2.2.2击实试筒有尺寸有径10cm试筒、15.2cm试筒、大尺寸(尺寸由土的最大粒径确定)试筒, 一般试验室常见前两种。 a、径10cm试筒只适用于最大粒径≤20mm土; b、径15.2cm试筒适用于最大粒径≤40mm土; c、当土中最大颗粒粒径≥40mm,并且≥40mm颗粒粒径的质量含量大于5%(前提:土 仍然属于细粒土)时,则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注:当≥40mm颗粒含量大 于5%且小于30%时,也可按6.4进行最大密度和最佳含水率校正)。 大尺寸试筒要求其最小尺寸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5倍以上,并且击实试验的分层 厚度应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3倍以上。单位体积击实功能控制在 2677.2~2687.0kJ/m3围。 2.2.3当细粒土中的粗粒土总含量大于40%或粒径大于0.005mm颗粒的含量大于土总质量的 70%(即d30≤0.005mm)时,还应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注:有振动台法和表面 震动压实仪法),其结果与重型击实试验结果比较,最大干密度取两种试验结果的最大值。

2.2.4击实试样制备方法分为干土法和湿土法。 干土法:将土样自然风干或晾晒至含水量很小(或绝干)的状态后,测其含水率量,按照预估最佳含水量,通过计算加不同量的水拌和闷土,制备5个或以上含水率以2% 左右递增的土样,其中至少有2个大于和2个小于最佳含水率。 湿土法:采集5个以上的高含水率土,按施工时能进行碾压的最高含水率,分别晾干至不同含水率(不必像干土法一样先风干再加水,而是直接分别风干至预定的不同含 水率),其中至少3个土样小于最高含水率,至少2个土样大于最高含水率。 湿土法适用于高含水率的土,干土法和湿土法土样均不得重复使用。 3 仪器设备 3.1 标准击实仪。击实试验方法和相应设备的主要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击实试验方法种类 注:根据规程T 0131-2007 击实试验中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的规定,上表中I-2方法中最大粒径应是20mm。 3.2 烘箱及干燥器。 3.3 天平:2000g,感量0.01g;15kg,感量0.1g 3.4圆孔筛:孔径40mm、20mm和5mm各1个。 3.5 拌和工具:400mm×600mm、深70mm的金属盘,土铲。 3.6 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量筒、推土器、铝盒、修土刀、平直尺等。 4 试样 4.1 本试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试样。各方法可按表2准备试料。

植物显微技术

植物显微技术 名词解释 1.细胞周期:是处于母细胞分裂后形成的细胞到下一次再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之间的时期。 2.分带技术:可以显示染色体内部结构分化的技术。 3.核型:体细胞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所有可测定的表型特征的总称。 4.混倍体:不同个体和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异幅度较大,出现整倍和非整倍细胞的一系列变异,此为混倍体。 5.B-染色体:细胞中多出的一个或几个小染色体,称为B-染色体,或称超数染色体。 6.NOR:核仁组成区,细胞中某一对或几对染色体上负责组织核仁的区域。 7.SAT:随体,次缢痕区至染色体的末端,称之为随体。 8.带型:借助细胞学手段,使染色体显现出深浅不同的染色带。染色带的数目、部位、宽窄和着色深浅均具有相 对稳定性,所以每一条染色体都有固定的分带模式,即称带型 9.植物染色体常规制片方法: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制片技术可分为两种,即压片法和去壁低渗法。 优缺点比较: 压片法和趋避低渗法各有优缺点,前者操作快速简便,节省材料,后者操作稍繁且需酶制剂,但染色体易于展开而不易于导致染色体变形,尤其对一些含有较多成熟细胞的组织,如芽、愈伤组织等,其制片效果明显优于压片法。 10.压片法的流程: 1 取材根尖、茎尖、幼叶及愈伤组织等。在植物染色体的研究中,根尖分生组织为最主要的材料。 2 预处理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对材料进行预先处理,阻止或破坏纺锤体形成,另一个作用是导致染色体高度浓缩,利于分散。 3固定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2到24小时。 4解离将固定后的材料置于在预热60摄氏度的1N盐酸中。 5染色染色剂有洋红,卡宝品红等。 6压片 第一章植物染色体的分带方法 1.分带的类型:1 Giemsa带①c带,显示组成型异染色质,一般不改变其性质,通常存在于NOR、着丝粒、端粒等。 ②G带,反映的遗传信息比较多。 2 荧光分带,Q 带、H带、D带、R带。 2.显带机制:c带:①结构以染色质变性迟而复性快,早复性的异染色质便为Giemsa深染而显色。②与DNA的含量和浓缩程度有关。 G带,染色体中具有染色粒结构,这种结构在G显带过程中引起异染色质的某种重排而被夸大,同时,可能是有某些非带区DNA被消化或提取,或者由变性的非组蛋白所覆盖,或两者同时存在,然后通过Giemsa染料在可作用的DNA侧面堆积,而显示带纹。 第三章植物染色体的银染技术 1.银染在细胞遗传学中的应用(20分): 1 染色体端部染色体,Ag-NOR染色法可以作为NOR定性和定位的优良方法。 2 NOR的数目、位置和变异。在核型的比较研究中,NOR的数目和位置的差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细胞学识别特征,银染色可以用在核形分析中确定NOR的数目以及所在染色体。例如,豌豆染色体的NOR数目和位置,是一个长期争议未决的问题,应用银染色研究的结果才证明,豌豆具有2对(第4和第7)NOR,而且均位于长臂的近端部。 3 NOR在种间杂种的竞争。两位研究者分别对小麦、黑麦、小黑麦以及小麦-黑麦附加系和代换系的染色体进行了Ag-NOR研究,发现无论任何一种情况下,只要有小麦染色体的NOR存在,黑麦IR上的NOR都将受到抑制而不能表达。 4 核仁周期的研究银染研究洋葱根尖细胞的核仁周期表明,在早末期的染色体臂上首先出现小的银染颗粒,称之为前核仁体,标志核仁的发生。末期,核仁在NOR发育,积聚核仁物质。晚末期,核仁明显增大,两个子细胞形成时,核仁发育成熟。 5 联会复合体(SC)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银染SC技术、核型分析、SC的结构变异、联会的启动方式、联会的异常现象。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试样制备 1.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 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试样制备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细筛:孔径0.5mm,2mm。 2 洗筛:孔径0.075mm。 3 台秤和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内径61.8mm,高40mm。 5 其他: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秤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按本标准第1.1.5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 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

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2)

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7.3.1试验目的:通过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确定该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7.3.2 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7.3.3 仪器设备 标准击实仪 烘箱及干燥器 天平台秤感量 圆孔筛 拌和工具 金属盘 土铲 喷水设备 碾土器 盛土盘 量筒 推土器 铝盒 修土刀 平直尺等。 7.3.4 本试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试样:

1、干土法(土重复使用)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或在50℃温度下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圆木棍碾散,然后过不同孔径的筛(视粒径大小而定)。对于小试筒,按四分法取筛下的土约3kg,对于大试筒,同样按四分法取样约6.5kg。 估计土样风干或天然含水量,如风干含水量低于开始含水量太多时,可将土样铺于一不吸水的盘上,用喷水设备均匀地喷洒适当用量的水,并充分拌和,闷料一夜备用。 2、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 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份(按2-3%含水量递增),拌匀后闷一夜备用。 3、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量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除大于38mm的粗石子即可。保持天然含水量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量按2-3%递减。 7.3.5 试验步骤: 1、根据工程要求,按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含易击碎风化石数量多少,含水量高低),按规定选用干土法(土重复或不重复使用)或湿土法。 2、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倒入筒内。小筒按三层法时,每层约800-9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按五层法

现场检测安全作业指导书

安全作业指导书 二零一四年七月

一、目的 全体员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各种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的意识。做好项目的安全建设工作,完善现场的安全设施,搞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努力实现工程安全生产无死亡的目标。 二、范围 适用于从事现场检测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三、职责 1、由主管领导和各部部长组成安全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检测现场的安 全检查工作; 2、检查部质量监督员负责本部门安全保卫防护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 3、企业管理部负责本机构安全保卫防护工作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及 验证; 4、企业管理部负责消防器材和防盗设备的配备、更新和查验。 四、工作程序 1、安全教育 检查部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学习安全常识,建立与检查工作相适应的安全责任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并将安全工作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做好现场人员进场安全教育工作,建立现场“安全交底制度”,进场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及培训。新入场人员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1.1、公司教育有: ①、一般教育(建筑工程的特点、安全要求和企业、项目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教育); 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教育;

③、安全知识教育; ④、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教育; 1.2、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教育: ①、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②、2米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戴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③、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上或往下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④、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⑤、无操作证人员,严禁使用机电设备(不含手持电动工具)。 1.3、各操作岗位安全教育: 岗位教育包括经理(项目经理)教育、技术管理负责人员教育、安全管理负责人教育、安全员教育、劳务队管理人员教育、其他人员的教育。 1.3.1、项目经理教育包括: 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教育。 ②、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标准、规定、制度和要求的教育。 ③、安全生产工作决策、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教育。 ④、处理好安全、进度、质量、效益的关系的教育。 ⑤、事故发生机理、预防工作和安全技术教育。 ⑥、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和事故处理教育。 ⑦、安全检查要求和安全性评价知识教育。 ⑧、遵章指挥和其他安全管理注意事项教育。 1.3.2、安全管理负责人教育包括: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本科临床学专业 课程总学时:实验学时:32 实验指导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 开课实验室名称:生化实验室 一、目的和任务 生物化学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实验性较强的基础医学课程.随着医学的发展,该学科已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和医学实验的研究工作。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既有联系,又是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系统。我们根据国家教委对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基本技能的要求,开设了大分子物质的常用定量分析法、酶活性分析、电泳法、层析技术、离心技术及临床生化,使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有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基本要求 1.通过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和观察来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各种现象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能力。 3.通过对各类实验的操作和总结,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进行本学科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各种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操作。 三、考试方法及成绩评定方法 四、说明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1.揭克敏主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科学出版社,2010 参考资料: 1..袁道强主编:生物化学实验(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五、实验项目数据表

2)要求:0:必修1选修 3)类型:0:演示1:验证2:综合3:设计 4)每组人数:指教学实验项目中一次实验在每套仪器设备上完成实验项目的人数。 六、各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实验一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预习要求】 预习四个小实验的具体实验原理和操作内容。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认识; 2. 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 【实验内容】 (一)蛋白质的盐折 1. 原理 大量中性盐类如硫酸铵((NH4)2SO4)、硫酸钠(Na2SO4)和氯化钠(NaCl)等加入到蛋白质溶液后,可引起蛋白质颗粒因失去水化膜和电荷而沉淀。各种蛋白质分子的颗粒大小和电荷数量不同,用不同浓度中性盐可使各种蛋白质分段沉淀。例如血清中的球蛋白可在半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沉淀。当硫酸铵浓度达到饱和时血清中的白蛋白使沉淀下来。盐析沉淀蛋白质时能保持蛋白质不变性,加水稀释降低盐浓度,能使沉淀的蛋白质重新溶解,并保持其生物活性。因此,利用盐析法可达到分离提纯蛋白质的目的。 2. 操作步骤 ①取小试管1支、加入5%鸡蛋清溶液20滴,饱和硫酸铵溶液20滴,充分摇匀后静置5min,记录结果。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本试验法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对水泥稳定土(在水泥水化前)、石灰稳定土及石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土进行击实试验,以绘制稳定土的含水量-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1.2试验集料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5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 (圆孔筛)。 1.3试验方法类别。本试验方法分三类,各类击实方法的主要参数列于表T0804-1中。 表T0804-1试验方法类别 类别锤的 质量 (kg ) 锤击 面 直径 (cm) 落高 (c m) 试筒尺寸 锤 击 层 数 每层 锤 击次 数 平均 单位 击实 功 容许 最大 粒径 (mm ) 内 径 (c m) 高 (c m) 容积 (cm3 ) 甲 4.5 5.0 45 10 12.7 997 5 27 2.687 25 乙 4.5 5.0 45 15.2 12.0 2177 5 59 2.687 25 丙 4.5 5.0 45 15.2 12.0 2177 3 98 2.687 40 2 仪器设备

2.1击实筒:小型,内径100mm,高127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底座;中型,内径152mm、高170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直径151mm和高50mm的筒内垫块,底座; 2.2击锤和导管:击锤的底面直径50mm,总质量为4.5kg。击锤在导管内的总行程为450mm。 2.3天平:感量0.01g。 2.4台秤:称量15kg,感量5g。 2.5圆孔筛:孔径40mm、25mm或20mm以及5mm的筛各一个。 2.6量筒:50mL、100mL和500mL的量筒各1个。 2.7直刮刀:长200~250mm、宽30mm和厚3mm,一侧开口的直刮刀,用以刮平和修饰粒料大试件的表面。 2.8刮土刀:长150~200mm、宽约20mm的刮刀。用以刮平和修饰小试件的表面。 2.9工字型刮平尺:30mm×50mm×310mm,上下两面和侧面均刨平。 2.10拌和工具:约400mm×600mm×70mm,的长方形金属盘,拌和用平头小铲等。 2.11脱模器。 2.12测定含水量用的铝盒、烘箱等其它用具。 3 试料准备 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在50℃烘箱内烘干)用木锤或木碾捣碎。土团均应捣碎到能通过5mm的筛孔。但应注意不使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或不使其破碎程度超过施工中拌和机械的破

马歇尔击实试件(终)解析

文件编号:ZY01-243-2008 作业指导书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击实试验)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持有者姓名: 分发号:持有者部门: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3)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3) 3.检测工作程序及剩余样品处置 (5) 4.试验操作过程 (6) 5.原始记录表格 (15)

1.试验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表1 主要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马歇尔电动击实仪TX-3 南京拓兴/ /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TX-3 南京拓兴/ /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TX-3 南京拓兴/ /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MDJ-I 西安公路研究所/ / 沥青混合料拌和机HB-20 北京兰航测控技术 研究所 室温~ 200℃ ±5℃表2 开展检测项目 开展检测项目 项目名称试验方法方法来源测量范 围 允许误差范围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T0702-2000 JTJ052-2000 / /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2.1马歇尔自动击实仪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 2.1.1接通电源,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 2.1.2设定击实次数

接通电源 设定击实次数 2.1.3将达到击实温度的混合料装入试模, 按击实次数双面击实规定次数 到达击实温度装模 2.1.4试验完毕后,填写原始记录, 清理仪器,保持整洁 2.2拌和机 拌和机 2.2.1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发亮,混合料拌和机开始加热 2.2.2设定拌和温度和时间

拌合温度拌合时间 电源指示灯 2.2.3待拌和机温度升至工作温度时,开启拌和器,向拌和锅内加入试样2.2.4降下拌和器至底部,开动电机 上升按钮 下降按钮开始按钮加入试样 2.2.5试样拌和均匀后,关闭电机,开启拌和器,从拌和锅中取出试样 2.2.6切断电源 2.2.7拌和试样结束后,一定要将拌和锅清理干净,以免生锈 3.检测工作程序及剩余样品处置 委托送样:接样员判断样品是否接收→如可接收,接收样品并填写委托单→样品编号→样品区→下放通知单至主管处→主管根据计划下发通知单给试验员→试验员从待检样品区取样品→试验员进行试验检测(未进行完试验放入在检样品区)→试验检测完毕→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对试验区卫生进行清理→剩余样品放入已检样品区按规定集中处理→由指定人员出具报告→报告审核、批准→报告盖章、发送。 4.试验操作过程 4.1 试验准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