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分析

【摘要】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至今,它已经逐步成为中国的文化产业龙头。它的快速发展,使之在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国电影的进步,不断地刷新票房记录,增长我国经济。本文将通过收集近年来的相关电影产业数据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及分析,得出结论:中国电影产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扶持,即便自身仍会存在问题,但依旧会高速增长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数据产业收益

绪论

中国电影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迈出了一步又一步的体制改革步伐,度过了无数的改革阶段,在不断地探索和开发过程中,我国的电影制作、发行、推广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和发展,并且展现了独具一格的中国电影产业。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崛起,不仅赢得了多方的高度关注,还大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运转,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然而就在2018年里,中国电影的总票房再次打破了记录,达到了609.76亿,同比增长了9.06%,其中国产电影的总票房占据票房份额的62.15%,到达了378.97亿元,同比增长了25.89%,相比去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并且2018年里票房过亿的电影就多达82部,其中国产电影就占据了一半的数量,有44部。一次次的新纪录表明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经济市场主体地位更加稳固。

第一章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市场规模发展快

我国的电影产业从2003年改革至今,中国电影的市场规模便一直保持着每年30%左右的增长。在2005年,中国电影在度过百年华诞之后,国内的电影产业迎来了发展的“膨胀期”。电影产业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电影产业化改革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电影票房持续增长

从21世纪初年起中国的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就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我国的电影市场的票房也开始逐年增长,在2010年,中国电影的票房首次突破百亿大关,然而这样的趋势并没有停止,每年的票房都在持续增长,到了2014年开始,中国票房凭借每年百亿的增长速度,在2018年的时候达到了609.8亿的惊人数目,相比于2017年的票房同比增长9.06%(见表1.1)。从一步一步的突破亿,十亿,百亿,达到现在的609.76亿,中国的电影票房不断地在刷新,使之电影产业走上经济市场的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国家电影局

在票房持续的增长的情况下,功不可没的原因来自于票房过亿的电影越来越常见。电影票房市场规模不断上升的同时,中国电影的单部影片的票房收入也在持续刷新。十年之前,只有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获得了2.5亿元票房,到了2010年过亿的电影就多达十几部,目前,很多中小成本电影也实现了“票房破亿”。直到2018年里,中国票房过亿的电影就超过了一百部。

二、影片产量增多

早在2008年的时候,我国就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年影片产量排名第二的电影大国。虽然近年来,我国生产的电影数量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一年里的电影制片量轻松突破百部,但是在2010年到2014年期间,电影产量增长趋势非常缓慢,尤其是当2013年中国电影产量达到824部时,2014年的产量便急剧下降至758部,减少了近百部。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很久,2015年以888部,好的开头进行增长回升,在2018年里仅国产故事片就到达了902部,同比增长13%,而这一年的电影产量也出乎意料的突破了千部,以1082部1刷新了记录。第二节产业链发生改变

在中国电影产业链当中,有着电影制片、电影发行和电影放映这三个缺一不可的核心环节。这三个重要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电影制片需要通过电影放映来实现其票房的收入;而电影发行作为主要环节有着纽带作用,他需要与制片方和放映方进行谈判,有较好的判断选择能力,做好影片的宣传推广工作使其得到高票房;电影放映则依靠好的影片和好的发行实现资产互相利用,正是在这样的环节下中国电影产业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

一、“制-发-放”一体化

中国电影产业链在初期的时候是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分成三个单独的部分,分别由不同的公司来进行发展,慢慢的各个公司发现产业链的相连性,为了使其有更好的发展,节约时间和成本,在电影产业链供给侧结构不断深化下开始

了漫长的改革。他们首先将发行和放映合为了一体,当发行方得到发行权时,它和制片方无需用更多的时间联系放映方,可以直接进行放映。在这样的形态下,他们发现了更好的产业链模式,以资金为力量,将电影发行定为核心,上有电影制作和下有电影放映,全部融为一体彻底贯穿整个产业链,形成协同效应,降低产业链当中带来的风险。良好的经济前景,使越来越多的信托投资公司、基金会、各种企业等纷纷介入电影产业,而中国的首支电影产业投资公司一壹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就以“将电影产业链铸为一体”作为发展目标。可见,使电影产业链一体化已经不是国内一家电影企业的选择了,而是集体的选择。至今“制-发-放”一体化的雏形已经形成,而最好的赢家是A股并购资本已超过了2000亿人民币2的互联网,它凭借互联网媒体介质的传播参与制作了多部不同类型的电影,并且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收益,尤其是参与的国外电影《毒液:致命守护者》,它享有是该片的全球分账票房收益。但在这种情况下像一体化的企业,如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民营在2018年里分别斩获了56.9502亿元、14.1896亿元、53.1225亿元票房1,依然保持自己的地位。

二、影院线发展较快

电影产业链的改变不仅仅是因为一体化的形成,还有来自于影院、院线的发展,它们不仅直接影响着票房的收益,还与电视、网络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从2002年以来,作为电影产业的终端环节,影院、院线的建设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趋势,回顾2002年,当时的影院共872家,银幕数量才1581块,但到了2018年,影院的数量达到了10463家,而银幕更是以60079块的数量7再次打破记录,快速的扩容得益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拉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经济。仔细研究,2002年的院线制改革让很多的影院确立了主体地位,城市影院补贴让社会资本有了投入,另外还有股份制的改革使投资更加多元化,从而使影院的建设被加速。到了2007 年,影院建设受到了文化建设政策和资金扶持的影响,许多的院线借此机会,开始了扩张步伐,如一些知名品牌 UME 国际影城集团、嘉禾影城等港资、外资电影院已初显规模,还有部分影院如保利系列的影院,横店系列的影院等都在慢慢崛起扩张。而每年的银幕增加数达到了 550 块左右,影院与银幕增速的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中国电影市场快速扩容。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正式步入了“高格式银幕”,巨幕数量增加至150块,除此之外X—LAND 银幕及POLYMAX 银幕的开发为观众带来更好的全新视听体验。

有数据得知,目前中国共有9条影院线全年的票房总收入都超过20亿元,

2数据来源:互联网数据查找

1数据来源国家电影局

2018年里票房收入排名前五的影院线所得票房总产值均在40亿以上(见表1.2),物价影院线的总票房占据全年总票房的45%,近达一半。虽然2018年的影院线年度票房排名有序微调,但占据首位的依然是万达电影,但它新增影院和新增银幕并没有在排名上靠前,源于它自身已经度过了产业的成长期,开始了大幅度的收益。而成长中的广东大地电影,影院线增速明显,从而进一步缩小了与万达电影的差距,但依旧不敌万达电影。虽然许多的影院线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2018年还是有部分院线的票房收入同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至没有使电影产业的经济达到更高的数值,可以看出还是很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电影报

总体来说,影院建设的加速有力带动了电影全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影院市场多厅影院已成发展主流,发行放映系统正逐步实现数字化覆盖,并向中小城市快速延伸,积极开拓三四线电影市场。除此之外,影院不仅致力于为观众提供全方位视听享受,诸如银幕设计最大化、音响效果数字化以及观影坐席阶梯化,也与商业消费、娱乐休闲业务相结合,实现观影与社交的有机结合[2]。可以说,日趋繁荣的影院建设,不仅促进电影创作的多元化,推动电影市场高速发展,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为行业发展奠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差异化院线建设为艺术电影的发展争取了更多的市场空间和生存空间。

第三节经营模式多元化

一、档期性经营

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经营模式的不断更新,我国电影产业由季节为基础形成了档期电影,目前就是以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这四大档期为主的格局。

图1.1 2017—2018年四大档期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猫眼数据

在2018年里,春节档观影人次达到了1.43亿人次,取得56.94亿元超高票房,多项指标刷新春节档历史纪录,成为“史上最热春节档”。而春节档之所以有如此表现,主要是因为《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等优质影片的加持,多元类型投放和优质内容共同拉动了市场增量,推动档期市场的繁荣。2018年全年档期仅春节档较为亮眼,电影市场越来越看重影片的内容质量和口碑表现,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和贺岁档四大档期中,仅有春节档增长率明显高于2017年,其余档期同比增长率均有下滑,国庆档和贺岁档增长率甚至为负(见图1.1)。但是全年市场真空期拉长,档期扎堆现象明显。纵观全年影市,四大档期产生的总票房占全年票房总数的一半,且高票房的影片基本上都产出于四大档期。

二、区域性经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影市场的区域性的发展逐渐发生了改变。根据数据来看,在2018年的时候,不同的地区间票房增速表现不一,其中四五线城市增速显著快于一二线城市,四五线城市的增速分别达到13.8%、14.9%,均大幅快于票房大盘增速。但由于现在一二线城市群众的收益与支出比例有所改变,导致票房占比情况却开始走向下滑趋势,但依旧占据主导地位,而三四五线城市为了促进娱乐消费增长,电影票价往往低于一二线城市电影票价,以至于三四五线城市的票房占比有所提高(见图1.2)。

图1.2 2012-2018各线城市票房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猫眼数据

近年来一二线城市票房的占比正在逐年下降,三四线城市票房逐年升高,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的城市分布愈趋合理。2018年各省(区、市)票房冠军依然是蝉联票房冠军17年的广东省,年度票房总额84.74亿元,同比增长5.95%2。然而广东省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与其影院建设也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有关。另外的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票房增幅微弱,但是在口碑大片上映时,两地依然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助推力。

第二章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一、票房高回报低

每当我们看到可观的高票房时,往往我们都会忽略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电影市场随着近几年的一体化模式的改变,获得资本也越来越多,因此无论在哪一个环节,如演员片酬,增强特效,取景范围扩大以及发行,放映的成本也愈来愈多,但是投入的成本越大,电影投资回收成本的风险就越来越大。以致于在2018年里,我国影院票房总收入虽达到了609.8亿元,比较于2017年的559.11 亿元增长了9.06%,但是在高票房的状态下却是近十年以来唯一一次增长率低于10%5。

出现这样的原因,源于生产影片中仍有大部分的国产影片无法进入主流放映市场,导致很多的电影无法收回本身成本,此外还有影片出现“玩票试水”的情况,这一类的电影相比于经济效应更需求影响力回报,完全违背了电影发展需求的规律和市场规范。这也是中国电影产量高票房低增长率,低效益率的重要原因,展现出了“泡沫电影经济”趋势。自 2016 年起中国电影票房开始放缓,主源于海外片爆款影片的不足,票房表现力缺乏,

选取近年的几部票房过亿的但投资收益低于成本的电影来看(如表2.1),大制作的电影会有过亿的票房但是并未收回成本,甚至投资回报率连0.5都没有突破,而2018年放映的《阿修罗》直接因为一周票房低迷直接被下架,成为2018年最佳亏损电影。

2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网络收集整理

而2018年海外片票房收入虽达231亿,但同比缩小11.2%,份额占比直线下滑达到了7年以来最低38%6。2018的上半年,有着优异票房成绩的国产电影,相对于2017年上半年多出了近50亿的收入。在电影票房增速迟缓的情况下,从2018上半年的票房,我们可以看到电影市场的希望。尽管上半年票房效果不错,但从投资回报率情况来看有些不佳。上半年国产影片票房的TOP50中独有12部盈利, 6部持平,高达32部亏损7。造成这样的原因来自当下电影企业盈利对单片放映过于依赖,传统产业链运营模式使其出现“爆款”盈利,与此的同时风险系数也开始增加,这足以说明“爆款”并不代表可持续的盈利,仅凭影院线市场票房收入来回报投资收益是不可行的,要从更多的经济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如增加如海外、电视播出、互联网等院线外其他发行渠道及电影后的产品或衍生产品的收入。

二、影片种类单一

在2018年里,虽然我国不仅生产了902部故事片,还生产了51部动画电影、61部科教电影、57部纪录电影、11部特种电影(见表2.2)。整体而言,各类电影都有所增长,但是除去故事影片的合计才达到故事影片的20%,虽然从2015年至今其他影片合计从未超过故事影片,但是2018相比以往比率还有所下降。在高数量的影片下依然存在着我国影片种类少的问题。

数据来源:国家电影局

第二节产业链制度不规范

一、一体化模式影响产业链本身发展

现在我国很多的电影公司在一体化产业链拓展中,无论原来的主营业务是什么,现在都以包揽电影产业链的制作、发行、放映全部环节为目标,导致无论在哪个环节的发展都大同小异。影片产量大幅提升,利润的降低都来至于这个原因,

6数据来源国家电影局

甚至为了抢档暑期、贺岁等有限的热门档期,很多电影公司都开始制作相关电影,但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同一档期内的影片不仅常常拥有相同的特点,展现出了产品的相同性倾向,而且还时常出现由于影片扎堆而导致放映周期短、票房收入低的情况发生。因此中国电影公司都把“制-发-放”一体化作为自己的主营业务时,而导致的同质化一定会使各方的竞争更加激励、彼此互相抵触,各方的发展也被影响。当然在电影公司在全产业链中,资金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这对于融资渠道较少、资金始终不是很充裕的国内电影公司来说,无疑会带来财务风险。在一体化的状态下,各个环节都不能有所失误,尤其是作为核心环节的发行,一旦不能进行,前期的制片将化为一空,后期也成为了空谈,投入的资金也会损失,产业链也会因此断裂。

二、观影人数与影院发展速度不匹配

虽然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这却不意味着国内的电影观众规模比其他国家大。与美国和韩国相比,国内的观影人数较少,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中国的观影人数共计8.55亿,北美的观影人数共计68.94亿,是中国观影人数的八倍;韩国口稀少但是电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国内的电影院线分布密集,相较于人口数量,他们的观影规模还是十分可观的。这一现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电影票价仍然很高,观众不太愿意在票价上花太多钱,广大观众无法负担过多的票价支出。中国有13亿人口,20亿元的票房收入与美国相当800亿人民币的国内收入和韩国60 亿人民币的收入相比 ,差距不言而喻。由于资源还处于短缺阶段,比方,因为资本匮乏,影院首要会合在大中型都市,小城镇的影院数目有限,范围和硬件设施远远掉队于影片自己的成长。

2018年单影院上座率、场均人次、单座收益、场均收益等数据均有所下滑。2018年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影院共有1633家,票房占比为15.78%8,影院的整体盈利情况下降。年度票房收入排名靠前的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五棵松店)、金逸国际影城(北京大悦城店)、广州飞扬影城(正佳店)等影院的收入较2017年呈下降趋势。且由于影院竞争的加剧,2018年票房收入前十的影院排行相较2017年变动较大。

优质内容供给不足和竞争加剧,导致了很多影院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关停。这说明中国观影人次的增速已经跟不上银幕数的增速,所以影院市场的迭代速度加快,电影市场的淘汰率也升高。可见,过去几年粗放式的影院增长模式,导致观影人次的增长与影院银幕数的增加并不匹配,影院建设规模的扩大与电影市场观影需求还未达到同频共振的理想效果。因此,影院经营必须改变以票房为主的观念,探索更加多元化的盈利模式,提供更加舒适的观影体验。

第三节经营模式不完整

一、注重同一档期上映

在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这四个档期下,企业会私下对这四个档期进行一定的比较。相比之下时间短,观影人数少的国庆档处于了下风,而时间合适,观影人数多的春节档,幸运的成为了各大影片的优质定档时间。以致于在2018年里春节档的收益远远高于了国庆档的收益,但是在这样的定档模式下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同种电影在同样的时间上映虽然有很好的时机,但对于现在的消费群体,他们会因此对这种电影进行比较,选择优良的影片进行观赏,此时影片的不足就会被放大化,收益也会因此降低。长远来看,各大片方应当逐渐摆脱对档期的依赖,优质的内容在任何时间投放都可能有好产出。

二、各区域票价相似

早期的时候,中国电影消费能力一二线城市占据主导地位,也因此被默认为去电影院看电影是大城市高收入群体的专属娱乐消费,导致票房收益因观看人数的限制总额并不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影产业布局的不断改变,各大平台也为了得到更多的收益开启了优惠消费通道,票价也因影院的增多群众的消费能力调整到了合适的价位,逐渐的三四线地区的文化娱乐的消费水平得到了改善,形式得到了改变。在众多的地区中,目前二线城市成为了最大的主力军,三四线城市紧随其后,一线城市有所落后,但是每单个地区的票房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各个区域的票价大致一样,2018年里收益最高并且是一线城市的上海平均票价达到39.5元,而收益比上海少25亿的南京平均票价在31.4元9,这样的迹象表明,定价方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总和的消费水平,从而导致消费群里对高票价的不理睬,区域的也因此收入不均,差距极大

第三章制约电影产业发展的因素

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不断向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模式也产生了巨大改变。2018年里中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按照发达国家经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文化消费将会显著增长,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文化消费将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当前的中国无疑正处在文化消费需求快速增加的发展阶段,这也是电影市场得以繁荣的重要保障。在这样的经济发展环境下,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等无疑成为了电影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制约生产的因素

一、投入成本大质量低

初期的时候,中国电影的资金的投入都非常的少,成本并不多,并且影片在当时的技术下制作精致,但是到了后期因为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认为影片的制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于是在电影的制作上,资金的投入却在专用设备、人力、发行宣传等上,使成本变多,但是质量并没有变好反而被忽略了。因此尽管影片数量众多,但是由于制作的影片多数为质量不佳,影片并非全部为中国电影票房做出了贡献。导致最终能进影院的大约只有三分之一,而且其中大多数为故事片,其他类型的影片发展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影资源的较大浪费。

一、文化底蕴的创作

作为世界上著名的人口大国,人力资源给予了我国明显的优势。历史悠久的古老文明,神秘而独特的人文地理,以及浩瀚而强大的物质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出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电影素材。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自豪地屹立在世界民族文化的森林中,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它不地融入新的时代文化之中。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长期开展的根底,一个国家文化资源的丰富与其文化产业优势的强弱直接相关。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经历过文化失误的国家,中华文明五千年一脉相承。古人留给我们太多的文化资源,这些正是我们发展电影产业的文化根底。没有文化资源的国家,自然无法在电影领域展现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就像是浮在水面上的浮萍没有根基,没有能力来应对世界其他电影文化的碰撞。

第二节制约需求的因素

一、体系的不完善

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收入,形成的一体化产业链,它的发展虽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它的体系并不完善,它依旧按照“制作-发行-放映”的模式,进行垂直一体化路径推进。因为原有的模式深度渗入使之无法在短的时间里进行更好的体系调整,为了保持一定的收益,并且拥有固定的模式的产业链,使他们很难打破陈规,也不敢轻易的进行创新,从而问题也越来越多。

二、消费者要求的提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最广阔、最有前途的电影销售市场。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中可以知道,生产与消费是相互作用的。要把这些搬到电影上,一方面,只有制作不同种类的电影,观众才可以选择看电影消费。另一方面,只有当制片方看到电影市场的巨大需求时,制片方才有制作电影的动机。电影发展以来,由于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能够产生强烈的公众利益,引领潮流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在2018年里从影院线放映我们可以了解到各大城市票房收益都有所下降,城市观影人数也在逐渐减少,这是由于大众的审美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对电影类型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市场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游戏、视频和原创电视产品却以网络为载体,弱化了电影的经济效应,减

少了观看电影的人数,从而影响了电影产业的发展。

面对这些困境,电影公司最需要做的就是对大众进行一定的调查,为观众提供新鲜的、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一味生产不符合大众审美水平的作品的生产方只会受到迎头痛击。除此之外,大众对电影后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极大,但在我国,我们仅凭票房来带动产业经济,以后产品开发极少,因此电影产业还可以根据大众喜爱的电影进行一些影后的衍生产品的销售,来满足消费更多的市场需求,从而更好的带动经济效益。由此可知,观众的市场需求严重的影响着电影产业应该往哪个方向的发展。

第三节制约经营运作模式因素

一、档期战略不对称

档期战略的制定与节假日有一定的联系,当今的消费者观影习惯也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真是看中这一点的电影商都争先恐后的将电影放在此时上映,而为了得到更好的收益又过度集中于一个档期,造成了现在某个档期收益过高,某个档期收益过低的状况。并且定档的时候一度只在意大市场,大环境,而忽略了电影市场的针对性以及不注重观众的细分化,一致认为上映的电影就会有消费,在长期没有变化的环境下,观众也开始产生视觉疲惫,档期上映时又认为只用迎合节日的氛围就行,而忘记了营销,使电影产业没有得到相应的推进。

二、区域票价定位不对称

当影院线的建设越来越多的时候,看电影也不在是一种奢侈品,票价的定位便成了电影收益的关键所在。影片票价定位是否合理会改变观影人次的数量,因此影院线会根据城市GDP的情况来制定价位,但是为了电影收回成本并且有所利润,城市的票价定位也开始走向了相同的区域,但是又因为各线城市的收入不等,导致票价定位受到大城市的影响,票价有所提高,以致于经济能力一般的消费者会选择性观赏,从而造成了各个区域的票房收益差异化很大。

第四章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加快体制改革

第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行一切的基础,不能在计划与市场之间左右摇摆,试图在这两者中间找到平衡,因为这二者之间在本质上就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与矛盾。如果坚持这种不伦不类的模式,不仅政府无法准确掌控具体情况,也会让企业无力应对突发状况,找不到做事的依据。这样一来中国电影市场就很难找到自身发展的正常规律,长远以后无法对电影产业进行大体掌控的同时也会降低电影产业的警惕心,失去向上发展的动力。其次政企职能要分开。政府主管部门首先应该颁布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并且在此基础上严格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政府部门的职责是审查电影生产制作方面是否合法合理,并不是将电

影公司要做的全部大包大揽过来,这样往往给人一种政府、企业职能混乱不清的感觉。最后,理顺行业管理的上下定位。中国电影行业国家级与省级和省以下的主管部门并不一样,这就会造成管理部门交叉管理,国家级和省级或以下的职能混乱不清,一但出现需要管理的就不知道到底要找哪个部门了。因此要理顺管理上下从属位置,完善电影市场规划和管理的改革方案,加快推进电影产业体制改革的全面实行。

第二节找准自身产业定位,提高回报率

我们应该对中国电影有一个新的定位。电影业就是产业,电影是一种商品。在市场上,电影和销售的其他产品一样,都受到市场的管理和限制。为了促进国内电影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改革电影产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电影产业的核心是社会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的完成、筛选和收获。电影产业的核心是社会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的完成、筛选和收获。多元化引进资本,扩大资本规模,可以加快影视产品的制作,加强宣传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票房收入,提高资本回报率,缩短资本循环周期,有利于缓解电影业的资本压力。

中国的电影市场远未满足目前的观看需求。中国还需要继续推进院落和电影院建设,扩大市场竞争,特别是加快多影院合理布局和建设。因此,在大城市和地区,如县镇,应该有更多的小型电影院,以确保这些县镇的居民也可以花很长时间去更远的大型电影院。在大中城市,重点建设大型综合影院。随着电影院的大量开张,在市场竞争的调整下,票价可以降到一个可以承受的水平,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培育观众对电影持续消费的热情,扩大国内电影观众数量。

第三节增强市场活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2018年的电影票房虽然再一次刷新记录,但是市场的活力仍然不足。资本活力的不足,我国只能凭借自身的资金链来带动市场,国外对国内市场的投资开发极为缺乏,对国内外市场更加严重,很少有中外合资和国外独立投资,电影本身对资金缺乏吸引力,现有资金的有效利用渠道有限,资金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而产业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改善这个问题,它不仅能增强市场活力,还是电影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由于中国大陆电影的题材和内容受到地域文化的限制,大多数电影不能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即使他们出国,电影的营销范围也相对狭窄,得不到广泛的关注。虽然中国电影的出口量逐年增加,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却没有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而增加。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电影题材的创新,电影主题的重复在某种程度上与无法融入当今的新主题有关。为了扩大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力,在主题的创作下,我们必须选择人们最关心和感兴趣的主题,创造出更好的影片吸引更多的投资,让市场活跃起来。如今,许多人用电影来了解中国当前的经济、文化、思想和生活状况等。

中国电影需要开拓思路,实现主题的多样性。

结论

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电影产业乘风破浪,于改革中发展,在挑战中进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电影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成长,整体上呈现出稳定增长的繁荣态势、构建起充满活力的产业格局,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此期间,中国电影产业的环节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产业逐步成熟,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日益专业化,分工日益精细化。电影生产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电影的类型也不再单一化,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在这丰富的选择下,我们依然存在着弊端,大多电影存在本身质量不高、市场秩序紊乱的情况,我们应该实施精品战略,做到小成本投资大利润收益,力促市场准确的规范。其次,虽然我国除了故事片以外的影片都有所发展,但是科幻片一直是我国的软肋,要更好的制作才能更加丰富我国电影类型。当然影院逐渐向三四线城市的扩张,调整票价在合适位置,不断的挖掘新的观影人数,使之电影票房不断的被刷新,打破记录,让全世界都共同见证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和蓬勃生机的电影市场。不过我们电影产业依然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并且在走上世界电影产业发展的我们极度缺少与海外市场的交流。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银幕数量、观影人次均位居世界第一。但要清醒认识到,在电影产业收益、产业链完善度等方面,我国电影产业与世界电影强国仍有差距,每年引进的进口电影远远少于我国输出的本国产片。输出电影的票房也非常的少。与此同时也说明了我们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在网络技术与数字通信飞速发展的时代,更需把握电影产业发展新机遇。

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有着蓬勃发展的态势,具体表现在高增长、衍生品以及营销等方面,但是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国电影的市场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来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电影市场现状问题 从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算起,中国电影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初,在尝试、探索时期,中国电影是从市场开始的,这也符合世界电影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由于现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加上“礼乐”的、“文以载道”的传统,电影的政治、宣传和教育功能,时常被扩大和突出,而它首先应该有的娱乐功能却时常被降低,甚至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被全面否定。直到改革开放后期,电影体制改革深化,电影的产业性质得到确认,也逐渐移步于市场和主流意识领域,有序的中国电影市场态势才开始形成,中国电影也总体性的向常态社会回归。 电影市场是指从事影片版权交易活动以及提供电影放映活动的领域和场所。按照营销环节划分,分为电影发行市场和电影放映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电影在我国文化服务市场中一度占据着“龙头”地位。1981年全国电影观众人次达到275亿,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最高纪录,;1991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24亿元、发行收入达到11亿元,均创咋了中国电影市场史上的最高纪录。到了90年代,随着娱乐、电视、网络和旅游市场的崛起和繁荣,电影市场曾受到巨大冲击并且逐渐陷入萎缩的境地。近年来,在我国的电影业管理者、经营者的共同努力下,电影凭借着“大、光、声”的技术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获得了新的生机,改善城市影院设施环境也开始激活我国的电影市场。 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1)我国电影制作机构不断增扩,电影制作权逐渐放开,近年来,电影产业实现了年均35%以上的高速增长。 (2)电影产量不断增加,票房收入总数不断增长

中国电影制片业现状分析报告

《2007年中国电影产业年报》

目录 第一章综述 (1) 第一节电影行业政策法规 (1) 一、2006—2008年颁布的主要政策法规 (1) 二、政策法规分析 (2) 第二节电影产业概述 (6) 一、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方式日益成熟 (6) 二、电影制片业日益繁荣 (6) 三、电影发行放映发展迅速 (7) 四、重视电影相关产品的开发 (8) 五、电影业借助新媒体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8) 六、加大海外推广的力度 (9) 第二章全国电影市场概况 (10) 一、全国电影市场综合效益 (10) 二、主流市场票房、观众人次和放映场次 (13) 三、主流市场平均票价 (15) 四、部分上映影片情况 (16) 第三章 2007年中国电影制片业综述 (18) 一、2007年中国电影制片业概况 (18) 二、2007年中国电影制片业现状分析 (20) 三、2007年影片生产分类研究 (23) 四、中国电影制片企业概况 (25)

第四章中国电影发行放映业 (29) 第一节中国电影发行业的格局 (29) 一、中国电影发行概况 (29) 二、2007年我国电影发行业 (30) 三、2007年国有公司发行业绩 (31) 四、民营公司 (38) 第二节 2007年中国电影院线发展现状 (40) 第五章中国电影相关产业 (42) 第一节电影频道 (42) 一、CCTV-6 (43) 二、上方电影频道 (43) 三、西部电影频道 (43) 四、长影电影频道 (43) 五、潇湘电影频道 (44) 六、峨眉电影频道 (44) 第二节主要影视制作基地 (45) 一、横店影视基地 (45) 二、影视乐园 (45) 三、西部影视城 (46) 四、飞腾影视基地 (46) 五、涿州影视基地 (46) 六、中视影视基地 (46) 第六章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综合建议 (47) 一、加大本土电影的扶持力度 (47) 二、为国产影片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 (47)

中国电影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5届毕业论文 中国电影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院、部: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生姓名:圈圈 指导教师:WWW 职称讲师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完成时间:2015年6月

摘要 经济和科技的日益发展,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的同时也使人们对精神方面的消费需求愈发提高。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对文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更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电影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本论文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电影产业的重要性进行了一些简要的阐述。其次是在研究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电影强国如美,韩,日,法,印等国的电影产业的经验借鉴。通过收集这些国家的电影业发展的数据资料,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电影产业发展的具体因素,并对我国电影产业中存在的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在研究了解自身存在的影响发展的问题之后,要着重分析其他电影强国的优势对我国电影产业的经验借鉴,并对此总结出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对策。中国应该针对自身优势所在,及时调整关于电影产业的政策措施,提高产业影响力,创造出中国特色的属于自己的电影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material life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people’s consumption demand in the spiritual aspect has also increased. As a core compon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the film industry has not only affected the cultural field, but also provided a huge impetu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film industry also needs to be studied and solved.This paper has first of all briefly illustrat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lm industry.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global film industry above the film focuses on Experiences power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South Korea, Japan, France, India and other countries of the film industry. By collecting data in these coun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it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specific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and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China's film industry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In the study understand the issue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existence after the analysis should focus on the advantages of other movies powers Experience of China's film industry, and this summ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film industry. China should make use of its advantages, timely adjust the trade strategies related to the film industry, increas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and create a film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Chinese film industry;situ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一、中国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20xx年全国电影票房达217.69 亿元,同比增长27.51%,中国电影票房进入200 亿量级的发展阶段;电影投融资空前活跃,电影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从制作到宣传发行再到影院终端,资本驱动的力量不断显现。 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资源整合,日渐成为影视资本市场的趋势;而上市公司新片上映前夕,股价出现波动,也是2013 年电影相关资本市场的突出现象。股价与档期内上映影片的市场预期及实际表现形成直接关联,一方面凸显了电影作为特殊的产品,其风险性与市场敏感度更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相关影视上市公司仍需要积极与市场互动,促使股民对这些文化创意股票形成全面深入的了解,以改变“一片成败定股价”的尴尬境地。

随着中国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产业内已经出现的一些积极的、结构性的变化,将会促使电影创作和消费格局发生相应变化,促成电影产业整体升级换代。 二、中国电影制片机构市场份额 2013 年,从总票房产出看,中影仍然占据头把交椅,地位从短期内无法撼动。中影2013 年度共有35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26.78 亿元,参与制作影片中有7 部过亿。光线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厨戏痞》等“以小博大”的中小成本影片,表现突出,全年共上映影片8 部,共实现票房17.95 亿。华谊兄弟今年共有7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14.83 亿,风头不如往年强劲。《私人订制》饱受争议,未达到10 亿预期,《大明猩》、《忠烈杨家将》票房惨败。威秀亚洲、文化中国作为《西游·降魔篇》的制作方,单部影片获得12.46 亿元,进入制片机构TOP10。总体上看,2013 年市场份额TOP10 的制片机构名单与2012 年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民营企业市场份额的波动尤为明显,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电影制片企业的发展还不成熟和稳定,与市场发展稳定的好莱坞六大制片公司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中国电影投融资分析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摘要:这几年来,中国的电影文化业正在改进和提高,电影正在成为社会文化舆论的中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现状的阐述,分析现今中国电影的优势和危机,然后据此引出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正文: 一.中国电影的现状简介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走得颇为艰辛,但毕竟还是很有价值的。从1905年中国电影的诞生,到第一代电影人的长成;从第二代的东方美学电影,到第三代电影人对民族电影的艰苦探索;从“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笼罩下的第四代电影人,到横空出世雄心勃勃地扛起家国重担的第五代,再到如今关注个体自我的第六代电影人,他们所做出的努力都经过了时间与人们挑剔的评价,得到了公众的认同。 这几年,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电影正越来越多,电影市场也越来越“热”。近十年来中国电影频频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亮相,让国际电影人和各国观众逐渐从知道中国电影到了解中国电影,再到关注中国电影,到现在喜欢中国电影。这些明显而迅速的变化,说明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从近期几部电影的高票房也可看出电影市场的火热,从创下最高票房纪录12.6亿的《泰囧》到同样突破12亿票房的《西游降魔》,再到这两天票房持续增长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让人不禁惊呼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迅速。来自中国国家新闻

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今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超过81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无疑给业界打了一剂强心针,现在国产电影的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大量资本正往里涌。 (二)现今中国电影的危机 首先是电影题材缺乏创意,喜欢翻拍和跟风。近年来,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掀起了一场翻拍狂潮。这其中就形成出了“翻拍成败两重天”的局面。比如成功翻拍的《画皮》,其取材于《聊斋志异》,多次被搬上大屏幕,有分悦版的、温情恐怖版的,题材虽好但是看多了不免感到乏味。除此之外,中国电影还喜欢跟风拍摄,有一个题材的电影大热之后便一窝蜂的出现好多质量上良莠不齐的相同题材的电影,比如去年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引发观影热潮后,今年电影市场上便出现许多类似的爱情题材的小清新的电影,就像最近上映的《分手合约》便是其中之一。 其次是中国电影畸形的商业化。人们说中国电影的现状是商业片庸俗化,艺术片低调话。现今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 导演都开始拍摄商业大片,植入的广告日益泛滥,这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反感。2002年创下205亿票房的《英雄》拉开了当下国产大片营销产业的序幕。为了争取高票房,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用明星来造势,用宏大的场景来吸引观众,而忽略了电影的本身。除了各种叫座不叫好的商业大片之外,影片中越来越多的广告植入也让人诟病。实际上和好莱坞的广告产业相比,中国电影的植入广告无论是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都是小巫见大巫。但即使这种“小巫”,观众认为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拼命追求经济效益,置观众于不顾的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但实际上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恰好说明,中国电影看上去很商业化,其实离真正成熟的商业化还差得很远。 最后便是中国的电影渐渐的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现在的中国电影的一个趋势,就是西化严重,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作。电影是一门离不开科技更新的艺术,对于西方发达的科技,我们应该借鉴。可是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我们引用的是他们的科技,借鉴的是他们的技术和方法,我们的电影故事还应该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中国大地上的故事,需要中国电影人们用影像抒写的还很多,又何必非得要中国人穿上西方人的外套像个小丑似的扮演他们的悲欢离合呢?中国电影更多面向的是中国观众,所以应该选择中国人的审美、娱乐取向,而不是一味讨好西

电影市场现状分析

一.当前阶段,我国电影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喜爱和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提高文化软实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式大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使得本土电影再国际市场有了新的开拓,商业价值也不断提高。虽然电影产业呈现出向上发展的特征,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影藏在其背后的一些问题,中国电影虽然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较以往有所上升,但是依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的状态,本土影片的海外竞争力依旧偏弱,这种情况与中国贸易大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从近年来中式大片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本土电影在创作上已经摸索出一条主旋律片、艺术片和商业片三种互相渗透的电影美学道路,尤其是在电影主旋律应当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方面达成了共识。从在观众中的社会效果看,中式大片已初步形成在通俗故事中蕴藉民族主流或核心价值理念的美学传统,这对中国电影产业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前电影产业的营销观念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1.产品策略 对于制作好的影片,要充分挖掘影片的“整体概念”,特别是要加强对电影周边产品开发。相关资料表明,欧美电影产业的总收益,20%来自于银幕营销,80%来自于非银幕营销。比如:好莱坞的电影营销采用的是银幕营销和非银幕营销齐头并进、互为支持的连锁式营销的方式,具体表现为银幕营销、电视营销、家庭影院、网络营销和相关商品开发这“五位一体”的营销构架。电影营销不应该只是局限于影片本身,一部电影的商业运作是可以通过一个产业链做营销的。电影产品如果是强势品牌,很容易拉动商家趋之若鹜,例如《星球大战》系列的周边产品的销售收入早已经超过了50亿美元;如《七剑》开发了包括七八千万人民币的网络游戏以及动漫,徐克导演亲自设计的七把剑也被制成了礼品盒等等,同时,在电影品牌之下,特许经营、联合促销、植入性广告等,都将是很有赢利潜力和空间的。 2.渠道和价格策略 在价格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分层分步地进行,如可以是对首映权进行拍卖,拍卖独家放映权是一种方式,全面铺开且赠送放大镜用于满地找牙也是一种方式;再如价格,根据渠道策略确定不同的价格策略,可以同步上映,可以逐步拓展市场,可以采取分期的价格策略,可以统一定价。 3.传播策略 对电影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大众传播的工具;而电影之所以存在或存在得好不好的支点,完全视它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否顺畅良好,因而必须将营销传播进行整合运用,如宣传,媒体、海报是宣传,演员与观众见面,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研讨也是宣传,如路演、如首映仪式和晚会等等,当然,还可以利用短信、网络等手段进行快速传播。因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盗版异常猖獗,基于电影的生命周期短和快速传播的特点,在上市时就要快速跟进,更多地追求速度和力量,快速制胜。 当前本土电影营销现在仍处于一种以银幕营销为目的,以公关传播为主要手段的营销状态。现在我们的困境是票房营销不尽如人意,非票房营销后劲不足。现阶段的中国电影营销已经走出了单一的票房营销模式,但远远还没有和国际接轨,在跨世纪的新时代,绿色营销、网络营销、关系营销、品牌营销、分众营销、竞合营销、文化营销等新的营销方式应运而生,成为企业营销的新潮流和新趋势。我国电影产业要实现营销方式的变革。应该借鉴一些新的营销理论并结合自身产业的特点开拓更多的营销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现在的营销模式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主要表现在把创意作为营销的全部内容,而没有把营销建立在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电影营销策划不只是一个技巧、一个招数,而是一门科学。再好的点子,只有与整体营销策划相适应才会奏效。”就算运作比较成功的电影,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随着国内娱乐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正在不断改进与提高。电影正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家户户把看电影当成一种放松的最佳途径。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数量的激增以及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中国电影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现时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预计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简史 从1905年中国出现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如今的2015年,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颇为艰辛,但却是极有价值的。第一代电影人的出现,使他们成为了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黑白默片虽然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由萌芽阶段逐渐过渡到了起步阶段,迎来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第二代电影人”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使中国电影进入了“春华秋实两辉煌”的时代。而紧接着,在夹缝中生存的第四代电影人,虽然总是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但他们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代电影人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而现在,第六代电影人横空出世,他们带着年轻新潮的思想,力图在电影界闯出一片天。 中国电影这是在这六代电影人的步步努力推动下,才逐渐走向了今日的蓬勃发展。 二、中国电影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出现典型的“大片救市”特征,电影票房收入多集中于少数的几部影片,特别是大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比较萧条,直到2002年张艺谋所拍大片《英雄》上市,当年《英雄》票房收入达到了2.5亿元,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让很多人看到中国人拍大片也能赚钱,于是很多人开始投资拍大片。到了2004年,中国电影产业出现了由大片推动的繁荣的发展态势。我认为中国电影大片主要呈现5大特征:题材封闭化(故事情节多与现实生活脱节,经常是自说自话)、故事幼稚化(有些故事情节已经幼稚到侮辱观众智商的地步,特别是一些历史剧,漏洞百出,台词“穿越”)、视觉平面化(很多大片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无法提供给观众任何精神营养)、审美低俗化(主题低俗化,充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很多负面的内容;场景也低俗化,很多影片为了追求震撼效果,一再突破观众的审美底线,充斥着暴力、色情的画面)、营销过度化(很多大片炒作过度)。在这里,我要特别谈谈炒作过度的话题。有人曾经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产品比如电影,像股票一样一味通过炒作就能得到升值的话,便是一个国家电影文化悲哀的开始。”我们现在应该对过度炒作引起足够重视,毕竟电影不是物质产品,它是精神文化产品,如果电影的票房收入与其本身质量没有多大联系的话,这个市场就真的乱套了。我们现在电影市场不健康的表现之一就是很多电影都是“一锤子买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先“骗”进电影院再说,而鲜有电影能拍得了续集,所以说,我国目前电影产业还没有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其次,文艺片不能获得国内观众的青睐。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影片获得了某某国际上的大奖,但是在国内上映后票房却不容乐观。观众看完后都反映看不懂,不明白在说什么,转而又投向那些所谓的高成本大制作的电影。对我而言,看电影的目的不仅在于放松

中国现代电影发展现状

现代电影的发展 ——电影基础设施支持增长前景乐观: 现阶段,中国电影产业的强劲增长为未来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这些因素都将激发中国电影业的潜在市场。同时,中国居民财富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会使人们加大在旅游文化,电影和游戏方面的支出。中国居民在文化和娱乐服务的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由2005年的5.0%增加至2009年的8.9%。 ——现代化电影院数量的增加: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电影播放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城市中央商务区出现了众多大型购物中心,而这些也都建了许多多剧场影剧院。为了提高观众的体验效果,这些新建的电影院一般都配备了现代化的视听放映设施。根据艺恩咨询,中国多剧场影剧院数目已由2005年的838家增加至2013年的3,000家。电影院和银幕的数目也分别由2005年的1,243和2,668增加至2014年的将近20,000。 ——有利的监管环境: 中国政府一直都支持电影业的发展。各级政府监管机构制定的政策使得中国整个电影产业价值链上的参与者获益。这些政策包括私人资本投资,电影院数字化,金融机构参与电影融资及电影的出口等。而对电影产业实施的税收减免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电影公司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营业税及进口税方面的负担。此外,政府还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来保护版权内容,其中就包括在

网络内容共享方面的政策。除了这些政策,政府也在实现电影产业逐步开放方面一直作不懈努力。从2000年初的私人电影公司放行授权政策到增加电影出口配额,在过去20几年中,中国政府不断简化电影审查程序,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 电影制作包含所有在电影制作有关的活动,如电影素材选取,电影融资,制作团队和演员选取,拍摄,后期制作及获取监管部门的批准。 近几年,中国国内电影制作板块变得尤为活跃。根据资料显示,从2005年到2014年期间,中国电影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4.9%。2012年国产产量总量达到最高745部,2013年共产出近638部电影。进入门槛低和从非电影公司和金融机构获取的融资不断增加使得电影制作市场出现高度分散,现在全国范围类总共拥有约300个电影制片厂。 总的来说,一部成功的电影包含以下关键因素:优秀的电影制作团队和演员,电影剧情的市场化,获得一家有实力的电影发行公司的支持。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电影巨星频频亮相国际市场,电影制作成本,特别是演员成本,未来将不断出现攀升。 近年来,电影制片人通过不同渠道来获得电影融资,其中包括电影制片厂,电影业之外的投资者,电视台,海外预售发行权,电影植入广告和政府支持等。此外,凭借票房和版权以及个人信誉担保,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也参与电影融资领域。一些电影制片厂也能够通过向公共和私人发行股票来融资。 通过建立中外电影制片商的合作不仅给了外国电影制片商更好地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机会,同时也使得外国电影不受进口配合的限制可以在中国放映。《十月围城》就是通过香港电影制片商和中国内陆投资者合作创造出的佳作。 ——电影发行 电影发行对电影商业化运作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发行商通过在各大院线安排电影的放映和媒体宣传来创造公共利益。电影发行商主要负责制作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问题

中国电影产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中国的电影也正面临着改革的问题,但是与其他行业来比较,电影业改革的步伐相对滞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市场一路低迷、下滑。这一局面的形成,由多种因素造成。分析归结为下面几个方面: (一)电影体制和电影市场存在矛盾 低成本与“两极分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国家电影体制,主要是考虑电影的政治宣传和教育效果而不是商业利润。1993年,电影界选择了面向市场的行业机制改革,打破了中影公司的垄断发行;但由于电影界的方方面面都准备不足,一时间造成了电影市场的无序和混乱。在这种背景下,制片厂更是把压低成本作为控制风险的唯一选择。在这种低成本的情况下,从人物到故事,尤其是场面都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可能拍出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景观的电影”。囿于成本,一些被世界各国电影证明,对抓住、激发观众的观赏热情和兴趣是行之有效的各种商业性手段、元素和技巧在导演拍片之前就要主动舍弃掉。 可以说,很多年轻导演只能走向“艺术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资金短缺的无奈。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影当下所谓艺术电影特别发达也不仅仅是创作层面的问题,也涉及到电影体制,尤其是投资、融资体制。由于低成本影片几乎不大可能进入主流电影院线,所以2004年完成的200多部影片中,最多不超过40部能进入主流电影院线,绝大多数则是所谓“见光死”,造成了极大的产业浪费。与低成本运作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英雄》、《十面埋伏》和《无极》等投资上亿元人民币的大片。一些有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大牌导演借助于外国资本和外国公司极其老道的商业化运作,用铺天盖地的炒作来保证和获取高票房收入。但是,大制作已经成为某些大牌导演的“特权”,不应当是当下中国电影以及中国电影产业化的主流运作模式。而问题还在于,电影体制和机制以及电影市场本身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在造成了制作上的两极分化的同时,也造成了发行和放映方面的两极分化:发达省份、大城市、大影院、大影片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长此以往,这绝对会导致国产影片没有观众而失去投资,给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历史性进程造成致命的打击。 (二)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存在矛盾的原因 长期以来,国产影片数量少,质量差,这是导致中国电影市场连年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年来,每年引进的大片已经很难刺激国内观众的胃口,倒是国内观众从引进的国外大片和国产影片比较的同时,对国产片的不满也就越来越明显和强烈。作为文化产业一块的电影,没有一定数量优秀的商品进入流通,而进入市场的商品又并非货真价实,或者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观众多年不进影院,不看电影,也就不足为奇了。 1.历史的原因 中国的影片生产早期学习的是前苏联高度集中的模式,订计划,定指标,并实行极为严格的审片制,全国故事片产量一直控制在每年100部左右。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幅员辽阔,影院众多。据测算,目前中国的电影市场每年需求量约为250部至300部中外故事片。在以前,中国电影总公司与各省市电影公司签订过承包合同,保证年供应长片节目200部,但实际上并未达到。影片数量的严重不足,造成发行放映单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好拿一些老片、复片凑数。而观众对电影的选择又因城市与乡村、民族与区域不同而受到限制,选择的余地很小。 2.创作思想和人才培养机制滞后 在创作思想上,价值观、道德观有误的影片还偶有出现,格调、审美情趣低俗以及艺术质量差的影片虽已受到抑制,但仍然存在。个别影片,有的刻意表现某些人的畸形生存状态,有的基调灰暗、消沉,有的荒诞不经、粗制滥造。在赢得市场的运作上,许多影片功力不够,措施不力,投产盲目,缺乏策略和预测性,没有市场竞争力的影片仍占有较大比例。还有就是创作思想不能够深入生活,没有能够从人民生活中吸收营养。一部好的电影肯定是要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好的创作思想来源于好的指导思想,来指导电影的制作工作。正确的创作思想贯彻到电影创作的始终就一定能够产生优秀的作品。遗憾的是,很多电影花钱非常多,但是这么多钱只是在电影市场打个“水

中国泡腾片市场现状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泡腾片市场现状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02918442.html, 1

目录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1) 公司网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02918442.html, (1) 中国泡腾片市场现状分析 (3) 第一节2009-2013中国泡腾片产量分析 (3) 第二节2009-2013中国泡腾片价格分析 (3) 第三节2014-2018年泡腾片市场走势预测 (4) 2

3 中国泡腾片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09-2013中国泡腾片产量分析 图表- 1:2009-2014年上半年我国泡腾片产量 中企智业整理 我国2009-2014年上半年泡腾片系列产品产量持续增长,2009年国内各类泡腾片产量为2.44万吨,而到2013年,产量增加到4.72万吨,5年间增加了2.28万吨,复合增长率达17.93%。 第二节 2009-2013中国泡腾片价格分析 图表- 2:主要类别泡腾片市场价格 中企智业整理 以2014年10月市场价格为基准,我国市场中主要类别医用泡腾片价格如上表所示。

4 其中外用抑菌型泡腾片主要包括阴道泡腾片及口腔疾病用泡腾片。 维生素类泡腾片主要指维生素C 泡腾片。 内服药剂型泡腾片主要包括板蓝根泡腾片、左旋肉碱泡腾片等。 第三节 2014-2018年泡腾片市场走势预测 根据近年来我国泡腾片产销情况, 对2014-2018年国内泡腾片产品整体需求预测如下: 图表- 3:2014-2018年我国泡腾片需求量预测 中企智业整理 根据2014年已有销售数据,我国2014年泡腾片总体需求将达到5.68万吨,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我国泡腾片需求量在2018年预计突破10万吨达到11.22万吨。

中国电影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世界电影史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攀升。人们的文化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影作为当代文化的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有了新的发展,每年一度的金鸡奖、华表奖、百花奖、金鹿奖等评选出的多部优秀影片,使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电影的非凡进步。这不仅仅延续了原来的经验和传统,同时也有当代人的开拓,创新。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现状的阐述,分析现今中国电影的优势和危机,然后据此引出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中国电影的现状简介 (一) 现今中国电影的危机 1.电影题材缺乏创意,喜欢翻拍 近年来,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掀起了一场翻拍狂潮。这其中就形成出了“翻拍成败两重天”的局面。比如成功翻拍的《画皮》,其取材于《聊斋志异》、,多次被搬上大屏幕,有分悦版的、温情恐怖版的,但是赵薇,陈坤等大牌明星主演的《画皮》仍大获成功。当然还有由《刺马》翻拍的《投名状》等。失败片中的《唐伯虎点秋香2》,被称为“搞笑不足,雷人有余”,还有翻拍《偷听女人心》的《我知女人心》,不仅照单全收原版的缺陷,而且在本土化过程中又添硬伤。新片不断,翻拍不止,翻拍片到底能否超越老片,这仍然有待考证,但是这种做法无疑展现出了国内电影人缺乏必要的创意。 2.中国电影畸形的商业化 人们说中国电影的现状是商业片庸俗化,艺术片低调话。现今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导演都开始拍摄商业大片,植入的广告日益泛滥,这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反感。比如冯小刚的影片植入广告就很多,《非诚勿扰2》更是如此,有观众开玩笑说:“不是看电影顺带看广告,而是看广告顺带看电影。”还有的人在看电影的时候专门是数广告的。甚至《唐山大地震》的植入广告都达到1个亿,很多观众指责此举严重降低了该片的诚意度。实际上和好莱坞的广告产业相比,中国电影的植入广告无论是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都是小巫见大巫。但即使这种“小巫”,观众认为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拼命追求经济效益,置观众于不顾的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但实际上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恰好说明,中国电影看上去很商业化,其实离真正成熟的商业化还差得很远。 3. 对现实题材存在胆怯心理

浅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浅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摘要:电影产业化的观念和制度并没有真正确立、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市场潜力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严重失衡,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日益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关键词:中国电影电影产业好莱坞电影发展现状 第一、电影产业体制的改革阵痛。中国电影的"体制改革"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的,电影业在市场压力下逐渐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一过渡首先是制片方式的转变。电影制作机构的增扩,电影出品权的逐渐放开,部分地分散了电影生产的垄断性,为电影作为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可能性。因而,10多年来,不仅国家或者电影企业投资生产影片,而且还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国营和民营、电影企业与非电影企业、大陆与港台、中国与外国联合拍摄的影片,各种社会资金注入电影企业,使国产影片的投资规模年增长幅度从90年代以来达到了10%以上,国产电影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这些资金所代表的运作机制、文化观念、以及市场竞争意识,这为提高电影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提供了经济前提。其次是发行方式的转变。90年代初期,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多种机制、多种形式的发行放映模式并存,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作、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扩大引进发行外国电影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引进世界"流行"影片,在刺激电影市场的同时也影响到本土电影的制作策略和影片风格。 (一)近年来电影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发行业和制片业的相互渗透和参与趋势仍在增加,许多地区和机构已经建立或者正在酝酿建立制作、发行甚至放映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一、中国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2013年全国电影票房达亿元,同比增长%,中国电影票房进入200 亿量级的发展阶段;电影投融资空前活跃,电影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从制作到宣传发行再到影院终端,资本驱动的力量不断显现。 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资源整合,日渐成为影视资本市场的趋势;而上市公司新片上映前夕,股价出现波动,也是2013 年电影相关资本市场的突出现象。股价与档期内上映影片的市场预期及实际表现形成直接关联,一方面凸显了电影作为特殊的产品,其风险性与市场敏感度更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相关影视上市公司仍需要积极与市场互动,促使股民对这些文化创意股票形成全面深入的了解,以改变“一片成败定股价”的尴尬境地。 随着中国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产业内已经出现的一些积极的、结构性的变化,将会促使电影创作和消费格局发生相应变化,促成电影产业整体升级换代。 二、中国电影制片机构市场份额 2013 年,从总票房产出看,中影仍然占据头把交椅,地位从短期内无法撼动。中影2013 年度共有35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亿元,参与制作影片中有7 部过亿。光线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厨戏痞》等“以小博大”的中小成本影片,表现突出,全年共上映影片8 部,共实现票房亿。华谊兄弟今年共有7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亿,风头不如往年强劲。《私人订制》饱受争议,未达到10 亿预期,《大明猩》、《忠烈杨家将》票房惨败。威秀亚洲、文化中国作为《西游·降魔篇》的制作方,单部影片获得亿元,进入制片机构TOP10。总体上看,2013 年市场份额TOP10 的制片机构名单与2012 年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民营企业市场份额的波动尤为明显,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电影制片企业的发展还不成熟和稳定,与市场发展稳定的好莱坞六大制片公司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中国电影投融资分析 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对文化产业扶植政策的密集出台,国内外资本开始以组建影视基金的形式,对我国电影、电视剧产业进行投资。从已成立影视基金的LP 群体组成看来,具有影视背景的专业制作公司以及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是国内影视基金的主要出资人。在提供资金的同时,具有影视专业知识的LP 也可以为影视公司、项目提供更多指导,改善经营,规避项目风险。

中国电影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中国电影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现状 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电影创作、产业规模、公共文化服务、海外传播等各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电影产业已经进入到由产业化初级阶段向产业升级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 1、票房 近年票房收入概览 2010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101.72亿元在2009年电影票房增长42 96%的强势基础上,再次增长63 9%。。全国新增影院313家,新增银幕数1533块,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总数突破6200块。 截止3月底,2011年季度全国城市影院电影票房收入为26.75亿元,今年国产影片无论入市数量还是票房收入,均完胜进口影片, 增幅超五成。 影片类型 2010年,全年故事影片产量达到526部;生产动画影片16部,纪录影片16部,科教影片54部,特种影片9部,电影频道出品数字电影100部。此外,2010年进入城市主流院线的国产影片260多部。 2、中国电影企业

华谊兄弟2009年上市后,于2010年开始进军电影院线领域。同年12月,博纳影业成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电影企业。但从2010年票房排名前十位的国产影片可以发现,尽管每部影片的制作都有民营电影企业的加入,但真正能推出在市场上具有票房号召力影片的企业仍然很少,民营电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亟须加强。 3、电影产业链 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产业链是指包括电影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简称“制-发-放”)的一体化流程。在原有产业链前后端进行延伸,前端加入电影投融资,后端加入电影衍生产品(如音像制品、广告、游戏)和拓展其他放映渠道(如在有线电视、MP4、网络等媒介播放)。中国尚处于由传统电影产业链向大电影产业链的过渡时期。4、政策扶持 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陆续对电影行业进行了体制改革,从政策环境上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影业,形成竞争机制。同时,国有电影制片厂也在进行转企改制。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集中化程度比较高,我国核心电影企业初具规模。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电影业继续保持跨越式发展态势,电影已成为我国传媒产业中最具成长潜力的行业。 5、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代电影发展现状

——电影基础设施支持增长前景乐观: 现阶段,中国电影产业的强劲增长为未来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 在全球经济都出现衰退时,中国的经济依然保持了稳步的增长。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提供的数据,2005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由18.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8万亿美元)增加至3 1.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7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9.3%。2009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1%。 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也随之加快。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提供的数据,中国城镇总人口由2005年的5.621亿增加至2009年的6.219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05年的43. 0%增加至2009年的46.6%。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也使得中国城市家庭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据艺恩咨询,中国城镇家庭人均每年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10,493元人民币(约合1568美元)增加至2009年的17,900元人民币(约合2675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3%. 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这些因素都将激发中国电影业的潜在市场。同时,中国居民财富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会使人们加大在旅游文化,电影和游戏方面的支出。根据艺恩咨询,中国居民在文化和娱乐服务的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由2005年的5.0%增加至2009年的8.9%。 ——电影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加: 近年来,中国电影的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并逐渐被国际市场所认可。迄今为止,中国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金马奖和柏林电影节上都获得了奖项及提名。而像章子怡等电影巨星也都频频出现在国际电影大片上。中国电影凭借其广泛的题材如喜剧和动作,恐怖和科幻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中国电影的年产量由2005年的262部增加至2009年的456部,票房过亿元人民币的电影数量由2005年的一部增加至2009年的12部。 ——现代化电影院数量的增加: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分析

【摘要】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至今,它已经逐步成为中国的文化产业龙头。它的快速发展,使之在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国电影的进步,不断地刷新票房记录,增长我国经济。本文将通过收集近年来的相关电影产业数据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及分析,得出结论:中国电影产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扶持,即便自身仍会存在问题,但依旧会高速增长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数据产业收益 绪论 中国电影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迈出了一步又一步的体制改革步伐,度过了无数的改革阶段,在不断地探索和开发过程中,我国的电影制作、发行、推广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和发展,并且展现了独具一格的中国电影产业。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崛起,不仅赢得了多方的高度关注,还大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运转,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然而就在2018年里,中国电影的总票房再次打破了记录,达到了609.76亿,同比增长了9.06%,其中国产电影的总票房占据票房份额的62.15%,到达了378.97亿元,同比增长了25.89%,相比去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并且2018年里票房过亿的电影就多达82部,其中国产电影就占据了一半的数量,有44部。一次次的新纪录表明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经济市场主体地位更加稳固。 第一章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市场规模发展快 我国的电影产业从2003年改革至今,中国电影的市场规模便一直保持着每年30%左右的增长。在2005年,中国电影在度过百年华诞之后,国内的电影产业迎来了发展的“膨胀期”。电影产业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电影产业化改革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电影票房持续增长 从21世纪初年起中国的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就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我国的电影市场的票房也开始逐年增长,在2010年,中国电影的票房首次突破百亿大关,然而这样的趋势并没有停止,每年的票房都在持续增长,到了2014年开始,中国票房凭借每年百亿的增长速度,在2018年的时候达到了609.8亿的惊人数目,相比于2017年的票房同比增长9.06%(见表1.1)。从一步一步的突破亿,十亿,百亿,达到现在的609.76亿,中国的电影票房不断地在刷新,使之电影产业走上经济市场的主导地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