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经济学与银行微观经济理论的发展

信息经济学与银行微观经济理论的发展

1.导论:信息经济学与银行微观经济理论的发展

1.1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及信息不对称理论

1.1.1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广义的信息经济学,泛指以信息为不可缺少的经济变量为研究条件的所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方法。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从市场不确定性和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角度,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和信息产业经济学。其中,微、宏观信息经济学合称为理论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及其对策行为的学科,也是通常所说的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从微观信息经济学开始的。信息经济学启蒙思想最早出自索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资本的性质》(1919)关于知识的增长构成财富的主要来源的论述中。1944年冯·诺依曼(J.Von Neumann)和奥斯卡·摩根斯坦(Oscar Morgernstern )创立的预期效用理论,1959年杰拉德·德布鲁(Gerard Debreu)提出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理论,为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信息经济学(Economics of Information)一词,最早起源于1959年马尔萨克(Marschak)《信息经济学评论》,此文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此后,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管理决策新科学》(1960),乔治·施蒂格勒(George.J.Stigler)《信息经济学》(1961),肯尼思·阿罗(Kenneth Arrow)《希腊经济计划的统计要求》(1965),以及希尔(H.Theil)《经济学与信息论》(1967)分别从管理与统计决策、信息搜寻和信息论角度奠定了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科学基础。

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提出了旧汽车市场分析的“柠檬”(次货或二手货)理论(Lemons Theory ),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由产生形成阶段进入到发展阶段。阿克洛夫创立的“柠檬”理论与1971年赫什雷弗(Hirshleifer)提出的“信息市场”理论、1972年马尔萨克和拉德纳完善了的“团队的经济理论”、1973年斯宾塞(Spence)建立的“信号”理论、1976年格罗斯曼(Grossman)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 )提出的“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20世纪70年代由莫里斯(Mirrlees)等发展起来的“委托人——代理人”(principal -agnt)理论、施蒂格勒的“搜寻”理论以及马尔萨克的“信息系统选择”理论,共同构成了微观信息经济学八大基础理论。

1979年,赫什雷弗(Hirshleifer)和赖利(Rily)首次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micro information economics)和宏观信息经济学(macro

information economics ),并认为它们分别研究市场不确定性和信息技术不确定性。近二十年来,信息经济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信息经济学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中经济行为的分析,特别是对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的研究,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对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2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该理论指出,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获取信息需要成本,使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差别日益扩大,这种日益扩大的差别意味着市场参与者愈来愈处于市场信息的非对称分布之中,亦即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并且交易双方对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地位是清楚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中关于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完全信息的假设与这一现实情况是相违背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分析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更具有现实性。为此,该理论分析了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对于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产生的一系列重要影响,其中非常典型的影响为:信息不对称发生在市场交易前后会分别产生“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严重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市场交易的停顿。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0年阿克洛夫(Akerlof)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逆向选择问题的开创性文章《次品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为标志。阿克洛夫在旧车市场模型(lemons model)中对逆向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在旧车市场上,逆向选择问题来自于买者和卖者有关车的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卖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买者不知道,只知道车的平均质量,因而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车的价格,但这样一来,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卖者就会退出交易,只有质量低的卖者进入市场。结果是,市场出售的旧车的平均质量下降,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更多较高质量的车退出市场。如此下去,在均衡的情况下,只有低质量的车成交,在极端情况下,市场可能根本不存在,交易的帕累托改进不能实现。

信息不对称可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和不对称信息的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看,不对称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ex ante),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ex post),分别称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通常将研究事前不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事后不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

从信息不对称的内容看,不对称信息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动(actions),也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知识(knowledges)。研究不可观测行动的模型称为隐藏行动模型(hidden action),研究不可观测的知识的模型称为隐藏知识模型(hidden knowledge )或隐藏信息模型(hidden information )。在信息不对称的经济环境中,信息经济学通常将拥有较多信息(或拥有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 )),处于信息优势的交易方称为代理人(agent),而将拥有较少信息、处于信息劣势的交易方称为委托人(principal)。有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市场交易行为,通常在委托人——代理人的理论框架下进行分析。按照梅耶森(Myersom,1991)的定义,道德风险为“由参与人选择错误行动引起的问题”,也就是指由于经营者或市场交易的参与者(代理人),在得到来自第三方面的保障的条件下,其所作出的决策及行为即使引起损失,也不必完全承担责任,或可能得到某种补偿,这将激励其倾向于作出风险较大的决策,以博取更大的收益;而逆向选择为“由参与人错误报告信息引起的问题”,它是指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不对称,拥有信息不真实或信息较少的一方(委托人)会倾向于作出错误的选择——逆向选择。根据这一定义,习惯上将“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称为委托人——代理人理论,研究这样一类问题:委托人想使代理人按照自己的利益选择行动,但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关于行动信息的不对称),能观测到的只是另一些变量,这些变量由代理人的行动和其他外生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因而充其量只是代理人行动的不完全信息,委托人如何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信息来奖惩代理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而将其他信息经济学的模型(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信号传递模型、信号甄别模型)归类为逆向选择模型,研究在签订合约之前,委托人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获得代理人的私人信息,解决逆向选择问题。

1.2信息不对称理论与银行理论的发展

1.2.1早期对商业银行本质的探讨

现代各国金融体系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与资本市场相比,商业银行在资金融通方面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但是,为什么资金供求双方不能直接进行交易?商业银行存在的理由是什么?传统金融理论并未对此作出满意的回答。直到19世纪末,占支配地位的观点一直认为商业银行是一个吸收存款再发放贷款的信用中介机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学者汉恩等提出,商业银行不单纯是一个信用中介机构,更是一个信用创造机构;1960年,格雷(Gurley)和肖(Shaw)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Money in a Theory of Finance)一书中认为商业银行的基

本功能在于通过发行货币性的间接证券,在资金剩余单位和资金不足单位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提高资金的可获得性。这些观点是对商业银行性质的探讨,并没有指出商业银行存在的理由。在19世纪60年代初,托宾(Tobin)曾指出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能够代替直接金融而发行货币性间接证券的理由:①商业银行专门从事资金融通活动,具有规模经济,能够节约交易成本,而且将独立、分散的存贷活动集中起来,利用专业化知识进行管理,能够减少存贷款风险;②政府一般对商业银行监管较严,同时提供了一些安全保证,减少了其风险;③商业银行能够利用多种金融技术,克服金融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发行流动性强、风险小及在技术上具有可分割性特点的本源证券,从更广范围筹集零散资金。托宾的论述只是强调商业银行的“资产转换”功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释商业银行存在的理由。

1.2.2信息不对称理论框架下的商业银行

20世纪70年代,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产生,推动了银行理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解释框架,因为在资金市场上,借贷双方非常典型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勒兰德与帕勒(H. Leland and D. Pyle, 1977)(以下简称LP)首先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存在的理由。其分析要点如下,(1)最终贷款者(存款人)和借款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即有关借款者的信誉、担保条件、项目的风险与收益等,借款者比最终贷款者知道得更多,具有信息优势。最终贷款者如果能知道更多的信息自然对自己有利,但是这种信息的传播缺乏必要的保证,而且,借款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有可能制造虚假信息。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会受到严重损害。假设最终贷款者由于缺乏全面的信息,只能根据借款者过去平均的信息来设定贷款条件,那就会对其他高于平均条件的优良的借款者不利,后者就会退出借贷市场。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借贷市场上借款者整体质量就会下降,市场机制就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逆向选择”问题。(2)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方法是最终贷款者尽量收集、审查借款者及其项目的信息,并在事后进行监督,也就是从事有关信息的生产。但是,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要求,与最终贷款者自己生产信息相比,将这一活动委托给某一专门从事信息生产的代理人(agent)或机构来做,更为有利。(3)信息由于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存在着定价等多种困难,收集、整理后的信息产品不容易买卖。但是,商业银行可以买卖基于既有信息而制造的金融资产。换言之,商业银行在代替最终贷款者生产信息的同时,也代替它通过间接证券购买借款者所发行的本源证券。这是LP对商业银行存在与发展的理由的基本

看法。LP观点的一个问题是,它从最终贷款者与借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出发来讨论商业银行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如果最终贷款者与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借款者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或者说,对于商业银行本身如果也有信息生产的问题的话,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机构与借贷双方直接见面相比,似乎成本更高。因此,LP关于商业银行存在理由的论述仍然是不充分的。

戴蒙得(D. Diamond)(1984)的经典论文对上述问题作了回答。戴蒙得认为,解决逆向选择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对借款者进行持续的监督(monitoring),而且这种监督是由商业银行代替最终贷款者进行的,如果资金被分散投资于很多收益相互独立的项目时,监督成本接近于零。这样,在LP模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容易解决。

假定,只有一个最终贷款者和一个借款者,两人之间直接签定借贷合约。这种合约如果是在假设借款者不会破产的前提下,按约定金额还本付息,则为汤森(R. M. Townsend)所说明的“最优合约”(optimal contract)。戴蒙得此处假定为了确保借款人按时偿还债务,需要一种“激励成本”(incentive cost),当借款者不履行合约时进行处罚。设这种成本为S,而最终贷款者进行监督、审查的成本为K。如果K

K+D

这里,K+D为利用商业银行的成本,S为不进行监督时的成本,MK为贷款人分别进行监督时的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在利用商业银行代理监督的情形下,代理人与其他最终贷款者(或存款人)之间也存在着“道德风险”的问题。例如,代理人可能借口“贷款收益较差”,不愿按原先的约定支付存款利息。但是,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根据“大数法则”,如果借款人的数量很大,则金融机构的预期收益是比较稳定的。换言之,代理成本D的大小取决于资金运用的分散程度(diversification),如果借款者的利益相互独立,借款者人数越多,代理监督成本(delegated monitoring costs)

D越小,乃至接近于零。即如果金融机构进行多样化的分散投资,存款者对金融中介监督的重要性就减小。换言之,前述存款者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随着资金运用多样化而得到解决。

在上述分析中,最终贷款人(储蓄者)由于信息不对称,筛选和监督借款人的成本过高,而将资金集中到商业银行手中,委托商业银行作为代理人对不同的借款人实施差别对待,即根据相对风险大小来对贷款进行定价,这样可以降低借款人的逆向选择风险;同时银行作为最终贷款人的代理监督者(delegated monitor )相对于零散的储蓄者,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来监督和影响借款人在借款后的行为,这样也限制和防范了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因而从一定程度上讲,商业银行的存在可以降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但这一积极作用的发挥受到两个前提条件的限制:一是储蓄者对银行的信心,只有储蓄者不同时提款,才能保证商业银行将其对零散储户的流动性负债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另一个条件是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是高效率的,并且是无成本或至少是低成本的。但现实中由于存款者与银行、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两个条件并不严格地成立,特别是后一个条件,从而产生新的信贷风险。因而,尽管商业银行的产生本身是对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回应,是有助于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一种机制,但这一机制本身存在缺陷,储户的信心以及商业银行在筛选和监督借款者时的效率问题会使得信贷风险有不断产生和积累的可能。所以,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其防范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论文的结构安排

本论文研究的信贷风险是指狭义的信贷风险,即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借款人企业(未包括个人的消费信贷)不能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或逾期不归还本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论文所指的信息不对称仅包括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以及商业银行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在研究我国信贷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风险时,主要以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

论文第2章对信贷活动中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信贷风险进行了一般理论分析。信贷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广泛地存在于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商业银行上级行与下级行、行长与信贷员之间,这些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分别产生:“劣等客户驱逐优等客户”的逆向选择、企业的道德风险和银行内部信贷管理工作中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并由此引起信贷风险,使信贷资

产质量下降。为了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风险的形成机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作者利用了斯蒂格利茨(Stiglitz)和魏斯(Weiss)的模型,对银行贷款利率提高的逆向选择效应、激励效应(诱发借款人道德风险的效应)和贷款抵押水平提高引起的逆向选择效应进行了分析。由于上述效应的存在,贷款利率和抵押水平的提高并不能降低信贷风险、增加银行收益,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信贷配给是银行在这一情形下为防范信贷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理性选择。另外,作者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建立了信贷活动中道德风险的防范模型:银行对企业的激励合约与行长对信贷员的激励合约,在此同时,建立了为了防范逆向选择的针对特定风险类型借款者的风险甄别模型。

论文第3章对我国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风险进行了研究,指出由于信贷交易双方产权不明晰,预算约束软化,责任承担者缺位以及来自政府的行政干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表现得更为严重和特殊。在我国信贷市场逆向选择的分析中,作者指出:①我国贷款利率虽然未市场化,但是各大商业银行拥有部分向上的贷款利率浮动权,同时还有隐性利率的提高,由于利率提高引起的逆向选择虽然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我国目前贷款利率的管制正是为了防止利率提高引起的逆向选择风险;②由于贷前调查工作流于形式,使贷款项目风险信息披露不完全而引起的逆向选择在我国信贷市场普遍存在,各大商业银行内部的信贷规模控制(类似于信贷配额)可以理解为这一情况的应对措施;③担保水平的提高引起的逆向选择在我国信贷市场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愿意提供高水平担保的企业往往是最具风险的企业,在“担保贷款无风险”的错误意识的引导下,银行重担保贷款方式、轻风险评估,往往凭担保水平的高低选择企业,而在我国,担保是一种软保障,高水平的担保形同虚设,不但未能降低贷款风险,反而使贷款风险加剧。在道德风险分析中,作者指出,由于我国产权制度还未完全确立,银行和企业的所有权虚置,责任承担者缺位,“内部人”利用信息优势采取的道德风险行为表现得更为严重。文章分别对银企债权债务关系中的道德风险、银行内部信贷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作者对我国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风险的特殊表现形式进行了案例分析。

论文第4章运用博弈论方法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与企业的策略选择和行动方案进行了分析。这一分析由商业银行与企业申请贷款时的博弈(不完美信息动态贝叶斯博弈)和偿还贷款的博弈(完全且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两部分组成,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惜贷”行为的原因,提高商业

银行甄别能力和高风险企业的粉饰成本、增加对违约及弄虚作假企业惩罚力度,加强维护银行债权对防范信贷风险和信贷资金运用达到帕累托最优、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论文第5章从提高信息对称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在银企信贷博弈中商业银行推行占优战略三个方面对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

2.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风险的一般理论分析

2.1信息、不对称信息与信贷风险

2.1.1信息及其经济特征和作用

信息论的创始人,美国数学家申农(C.E.shannon)于1948年在《通信的数学理论》一文中指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性的东西”,是关于环境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它是通过数据(字母、符号和数字)、代码、图纸、报表、指令等形式反映出来的。这一定义说明信息是不确定性的负度量,信息的增加意味着不确定性的减少和对客观事物理解认识的加深。申农并根据这一定义把信息量的定量描述确定下来,他指出,在自然界中,由于各种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同,它们所包含的不确性就不同,因此,一事件所给予人们信息量多少是与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有关的,信息量应该是概率的单调减函数,设X代表一组的随机事件X1,X2……X n, 其中P(X i)=P i(0 ≤P ≤1)分别是它们出现的概率,且P1+P2+……+P n=1

则定义事件X i的自信息量为I(X i):

I(X i)=-logP i比特

信息既可以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作为一种副产品而得到,也可以通过经济主体有意识的调查、收集、加工、整理而得到。在后一种情况下,信息就是一种产品,可以生产、交易并带来利益,但它具有一般商品所不具备的经济特征:一是信息的使用不可分割的。作为一种资源的信息相对于某一特定目的,只有整体使用才能有价值,这一点是非常直观的。无论生产信息的产出量是多少,产出的信息都是相同的,而且,不管我们使用信息多少次或信息被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如何使用,如果信息的传递没有发生损失的话,这此信息也都是相同的。信息的不可分割使信息成本与信息的使用无关,只与信息的生产和项目有关,作为一种资源的信息生产在理论上具有潜在的、无限大的规模经济。二是信息难以被独占使用。这是由于①信息持有者不会因为传递信息而失去它们;②相对于通过研究而获得的信息成本数额来讲,信息传播的成本要廉价得多,这样,信息买主通常能够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出售他们所获得的信息;③由于信息的获取能给企业家带来丰厚的利润,社会上往往存在有组织的、有目的的市场信息搜寻和情报窃取活动,使得信息难以被独占;④社会专利制度只对专利权进行有限时间的保护及社会成员不遵守专利制度对专利产品的仿造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使得专利信息难以被独占。根据福利经济学原理,信息的不可独占性,将导致社会对信息市场投资不足,信息生产难以达到最优状态。

信息的经济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信息以市场信号的形式显示社会稀缺资源配置的有效程度;其次,信息具有减少不确定性从而确定决策的经济关系的作用,只要决策的结果不是唯一的,不确定性就会自然地出现,而不确定性的减少有赖于信息的获取,在足够的信息的条件下,才能建立起能够适合未来变化的决策模型;最后,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或工具,经济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决策依据。

2.1.2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对称信息与不对称信息

完全信息(complete information)是指市场参与者对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在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体系中隐含着完全信息的假定,即消费者与厂商在任何时点都能了解市场各种商品的供求状态,市场总能通过价格机制的调节出清。但在现实经济中,由于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都需要花费成本,以及市场通讯系统的局限和市场参加者施放市场噪声等主客观因素会严重地阻碍市场信息交流和有效的传播,市场参与者只能拥有不完全信息(incomplete information )即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部分知识,而不是全部知识。因而,新凯恩斯学派认为,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具有经济现实性,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必须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予以修正。由于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只是价格的不完全信息,市场价格不可能灵敏地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市场供求状况也不可能灵敏地随价格的引导而发生变化,市场机制因此失灵,市场出清有可能不能通过价格体系达到,而主要是通过实物形式的调节机制,即商品数量的调整。同样,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的资本市场,资金价格利率的调节并不能使借贷市场出清个人和厂商并不能在任意时点上按照市场提供的利率借到他们所需的贷款,资本持有者为了防范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带来的信贷风险,往往会通过对借款人的个别信息调查来判断是否给予借贷或决定借贷的数量与期限,即市场均衡将以信贷配额的方式来实现。对称信息(symmetric information)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对应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的度量,即对应双主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对称信息包括市场参与者双方都没有掌握有关信息、都掌握度量一致或度量相似的信息和都拥有完全信息三种状态。不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一种结构的延伸,不对称信息是不完全信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为信息在非对称结构上的不完全。不对称信息的存在是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提高的必然结果,一方面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使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之间产

生了巨大的行业信息差别,另一方面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产生的专业信息同样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分布,“隔行如隔山”正说明了这些问题。

2.1.3不对称信息与风险

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使某一事件的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目标,从而引起损失的可能性。可见风险这一概念的核心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不确定性,事件未来的结果将是唯一的,不会与预期目标偏离,也就不会有风险。而且,根据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弗兰克·奈特(Frank H.Knight)的观点,风险是一种可测度的不确定性。按照这一定义,减少不确定性就可以减少风险。而根据申农的信息论,信息是来消除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不确定性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不完全的状态。因此,如果信息增加,不确定性就会减少,风险程度也就相应降低。在极端情况下,当人们处于信息盲态时,经济行为的风险最大,而当人们获得完全信息时,风险就不存在了。所以,不完全信息是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而作为不完全信息重要表现形式的不对称信息无疑也是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不过,由于不对称信息是不完全信息的特殊表现形式,因而由于不对称信息引起的风险,其形成机理有其特殊性。信息经济学对此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不对称的基本含义是:①有关市场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信息;②交易双方对各自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是清楚的,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缺乏相关信息,但可以知道相关信息的概论分布,并据此对市场形成一定的预期。信息不对称发生在市场交易合同签订之前,会导致市场交易的“逆向选择”行为,产生市场交易风险。以一般商品市场为例,商品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卖主对自己的所销售商品质量的知识平均要比买主多,那些劣等质量产品的卖主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会说自己的产品是优等品,而对于买主而言,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难辨产品的优劣,只能根据对整个市场产品质量的概率分布的估计,按所有产品的平均质量来决定所有商品的支付价格。这样对优等品是不合算的,优等品将退出交易,产生“劣等商品驱逐优等商品”。市场上只剩下劣等商品,此时的市场环境对买主来说有很大的交易风险,若成交,则会给买主造成很大的损失。信息不对称若发生在交易合同签订之后,则会产生道德风险,即在合同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委托人处于信息劣势,缺乏代理人行动信息(或者是能够获得有关代理人的行动信息,但信息成本过于昂贵),代理人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为了最大化自身的利益而采取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动。

2.1.4不对称信息与信贷风险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信息不对称是产生风险的根本原因。同样,在商业银行信贷活动中,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商业银行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会成为信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

首先,在信贷市场上,在信贷合同签订之前,银行(贷款人)和企业(借款人)在关于投资项目的风险上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企业是资金的使用者,对于借入资金的“实际”投资项目(可能不是贷款申请时声称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以及借入资金的偿还概率具有较多的了解,处于信息的优势。而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并没有直接参与过项目的实际运作,对投资项目的收益、风险以及资金的偿还概率只能通过企业或其他渠道间接了解,处于信息的劣势。银行对这些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情况是非常清楚的,由于无法分辨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或即使能够采取手段进行分辨,但成本过高,只能按照整个信贷市场企业的平均风险程度来决定贷款的利率。这样一来,那些实际上风险较低的经营稳健的企业会因借贷成本高于预期水平而退出信贷市场,信贷市场剩下的只是那些敢于冒险,风险较高且愿意支付高利率的企业,即产生“劣等客户驱逐优等客户”,信贷资金有可能流向这些高风险企业,使银行贷款的平均风险水平提高,呆账增多,银行收益可能降低。同时,这些高风险企业由于要向银行支付较高的利息,而投资于低风险项目难以有足够高的利润支付高利息,因而高利息诱使他们改变资金用途,从事高风险、但一旦成功收益很高的投机性项目,这会进一步降低偿还银行贷款的概率,加剧信贷风险。值得指出的是,在信贷市场的实际交易中,即使没有上述因贷款利率筛选机制而产生的逆向选择风险——“劣等客户驱逐优等客户”,也存在贷款利率并未因风险程度变化发生调整,企业向银行隐瞒真实风险状况,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不能准确分辨企业的风险,错误选择高风险企业,从而加大信贷风险。另外在抵押贷款中,在贷款合同签订前关于抵押物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企业对自己各种可供抵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比银行更了解,企业向银行提供的声称高质量、足值的抵押物往往可能是低质量、资产净值低于抵押金额的资产,银行若选择这样的抵押物,当贷款资金不能正常收回时,抵押物不能完全补偿损失,不良资产因此形成。

其次,在贷款合同签订之后,企业作为资金的使用者,对资金的实际用途、使用资金的负责和努力程度、资金使用的损益等情况拥有完备的信息;而作为银行,仅仅是资金的提供者,不知道或者不十分清楚有关资金使用的情况(或因获取这一信息的成本过高而不去知道),处于资金使用信息的劣势。这样便产生了有关资金使用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处于机会主义的动机,

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违反合同规定,隐藏资金使用的真实信息,采取不完全负责的态度,不采取应当采取的规避风险的行为,从而有可能造成银行资金本息不能按期归还,产生信贷风险。这一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四类:一是企业利用银行的监督困难,违反贷款合同,私下改变资金的用途,比如企业在取得资金后,不是将资金用于原来的投资项目,而是用于投机性交易,或其它高风险的投资。有时甚至出现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了个人私利,贪吞和滥用资金。这些都加重了信贷风险。二是在借入资金的经营过程中,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对资金的使用效益漠不关心,人为的经营不善,造成投资不能收回。三是即使资金使用取得了效益,仍采取做假帐,转移利润等方式故意滞留贷款及其收益,使得贷款不能按时归还。四是采取破产、合资、转制等方式转移资产,逃废银行债务。

最后,信息不对称情况也广泛存在于商业银行上级行与下级行、行长与信贷员之间信贷活动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之中。为了便于分析,这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简化为行长与信贷员的关系,此处的行长并不代表个人,而是对商业银行总行、分行、基层行及其信贷管理机构的抽象,信贷员则为信贷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或下级行。被管理者信贷员作为信贷活动的具体执行者,对信贷项目的风险、收益、偿还概率以及自己在信贷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具有较完备的信息,而管理者行长只能通过信贷员或者其他渠道来了解上述信息,由于信息来源渠道的间接性和获取信息成本的存在,管理者只能对这些信息了解个大概,处于信息的劣势。这一情形可以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委托人——代理人的理论框架下予以分析。在上述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中,行长处于委托人的位置,其利益目标是“三性均衡”,在贷款流动性、效益性一定的情况下,风险最小化;信贷员作为代理人,其利益目标是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目标是不一致的,委托人行长在信贷管理活动中想使代理人信贷员按照自己的利益目标——信贷风险最小化来选择行动,即信贷工作中认真、负责、努力工作,但行长并不能直接观测到信贷员的行动(贷款调查、审批、监督等的努力、负责程度),只能观测到信贷活动的结果(实际贷款的质量或风险程度),而这一结果是由信贷员的行动和其他外生的随机因素(如企业的经营不善、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等等)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行长拥有充其量只是信贷员行动的不完全信息。因此,代理人信贷员只可能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不按委托人的意愿行事,如在信贷工作中勾结企业,虚报调查材料、贷款审查中寻租、对贷款使用的监督和催收不积极等,从而使信贷风险产生或加剧。如果行长与信贷员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行长拥有信贷员行动的完全信息,行长就可以通过奖惩来完全控制信贷员的行动,消除

r i = r= 由信贷员的道德风险而造成的信贷风险。

2.2逆向选择与信贷风险

2.2.1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与信贷配给

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是指贷款利率的提高会使那些有良好资信的借款者不再申请贷款,而那些资信差又从事风险项目的借款者继续借款,从而加大信贷风险,贷款利率的提高不但不能使银行收益增加,反而使银行收益降低。具体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不能辨别出信贷市场各个项目的风险性或违约的概率d i ,而只知道各个项目的平均风险程度或平均违约的概率d 0和平均收益,因而银行不能根据各个项目的违约的概率d i ,由公式:

1+r 0 1-d i 来制定贷款合同利率r i ,分式中r 0为无风险利率。而只能根据各个项目的平均违约概率d 0,由公式:

1+r 0 1-d 0 来制定统一的贷款合同利率r ,在这一相对于低风险、资信良好企业来说较高的利率上,低风险、 资信良好的企业将不再申请贷款,而只剩下那些资信差又从事风险项目的企业继续借款,从而降低了还款概率,导致银行呆账增多,收益下降。因而银行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往往不愿意轻易提高利率,而在较低的利率水平上发放贷款,拒绝一部分贷款要求,不愿选择在高利率水平满足所有借款人的申请。银行这一行为称之为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ing )。下面对此用模型予以阐述:

设有一组投资项目,项目的风险为变量θ,R 为项目总收益,收益分布函数为F (R 、θ),其密度函数为f (R ,θ),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收益概率分布。银行只能区别具有不同平均收益(mean return )的项目,但不能确知各个项目的风险程度。我们首先考虑银行对具有相同的平均收益的项目的贷款决策问题。θ越大意味着风险越大,即,对θ1>θ2,如果:

(2-3)

则对y ≥0有:

(2-4)

上式意味着风险越大,收益越高。

-1 -1 (2-2)

(2-1)

设企业借款数额为B,利率为r,贷款抵押为C,R为项目的收益,如果

C+R≤B(1+r) (2-5)

企业可能会违约,不能偿还贷款本息,那么企业净收益可以表示为:π(R,r)=max[R-(1+r)B,-C] (2-6)

当R≤(1+r)B-C时, π(R,r)=-C

当R>(1+R)B-C时, π(R,r)=R-(1+r)B

π(R,r)如图2-1所示,是项目收益R的凸函数.

银行的收益函数可写成:

ρ(R,r)=min[R+C,B(1+r)] (2-7)

当R≤(1+r)B-C时, ρ(R,r)=R+C

当R>(1+r)B-C时, ρ(R,r)=B(1+r)

ρ(R,r)如图2-2所示,是项目收益R的凹函数。

π(R,r)ρ(R,r)

(1+r)B-C C

R

-C

(1+r)B-C R

图2-1 图2-2

为简单起见,我们假设企业有一定量的固定的股本(equity),银行与企业都是风险中性的,信贷资金的供给不会受贷款利率的影响,项目成本是固定的,企业若不能借到所缺资金,项目无法进行,也就是说项目是不可分的。每个项目的借款数额相同,贷款申请数量的分布函数与贷款申请的货币价值量的分布函数量是相同的。

由图2-1可知,企业的利润л(R,r)是收益R的凸函数,亦即企业的期望利润随风险θ的增加而增加,给定贷款利率r,设θ*是企业期望利润等于0的值,即:

因为企业当且仅当期望利润л(r, θ)>0时,才会申请贷款进行项目投资,

因此θ*是一临界值,只有当θ>θ*时,企业才会在给定利率r下申请贷款。

对(2-8)式取θ*对r的微分:

式(2-9)说明θ*与r是同方向变化的,利率r 提高会使临界值θ*增加,低风险企业(θ <θ*者)会退出贷款申请,只有高风险企业(θ>θ*者)会继续申请贷款,因而贷款的风险程度会增加。

由图2-2可知,银行的收益函数ρ(R,r)是项目收益R的凹函数,银行贷款的期望收益是贷款风险的减函数,即θ值增加,ρ(R,r)会减少。因而利率贷款r 提高,除了具有增加银行收益的直接的正向收入效应外,还具有间接的逆向选择效应,即贷款利率r提高,会使风险临界值θ*增加,从而使贷款收益ρ(R,r)减少。而且,利率的提高可能会使间接的逆向选择效应超过直接的正向收入效应。我们可以对此进行简单说明:

设有两个企业组:“安全”组在利率小于r

1

时申请贷款,而“风险”组则在利

率小r

2时申请贷款, r

1

2

。如图2-3所示,当利率略微高于r

1

时,贷款申请者

的组成会发生戏剧性变化,“安全”组企业退出借贷,只剩下高风险的企业。

ρρ

ρ*

两组都只有风险

申请组申请

r

1 r

2

r r* r

图2-3 图2-4

从以上可分析可知,面对具有不同风险值θ的企业,银行的期望收益ρ(r)将不会是贷款利率r的单调函数,由于低风险企业的退出,ρ(r)会大幅度下降,这是由于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超过了利率的正向收入效应,只有当两种效应相等时,银行的期望收益方可达到最大值ρ*,此时利率为r*,如图2-4所示。当rr*时,后者大于前者。ρ(r)有可能不是单峰的,可能存在多个r*。

由上面的分析可得出,银行在无法分辨各企业项目风险时,不会随意提高利

率,只愿在相对低的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贷款要求,不愿在高利率水平满足所有借款人的申请,也就是出现了信贷配给。信贷配给是银行为了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逆向选择风险,降低信贷风险,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信贷配给有以下两种情况:(1)在所有贷款申请人中,一部分人得到了贷款,另一部分被拒绝,被拒绝的申请人,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利息也得不到贷款;(2)一个给定申请人的借款要求只有部分被满足。下面,我们用图2-5来进一步详细说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贷配给为什么是银行防范风险,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最佳选择。

L

L1

Z

L2 A

L S

L D

r* r m

ρm

ρ*

ρ

图2-5

如图2-5,在下象限,银行的期望收益ρ是贷款利率r的非单调函数,在r=r*处可得最大值ρ

max

=ρ*,这为银行经营的追求目标,也是信贷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上象限,L D是贷款的需求曲线,L D是贷款利率的减函数,与通常的需求曲线没有什么不同。由于银行贷款的供给取决于期望收益ρ我们可由银行期望收益曲线ρ(r)在上象限得到贷款供给曲线L s曲线向后弯曲,形状与通常的不同。L D

与L s相交于点A,此时对应的利率为r

m ,这是瓦尔拉斯均衡利率,r

m

保证了信贷

市场出清,所有贷款申请人都获得贷款。但在A点r=r

m

处,高利率的逆向选择效

应,大于正向收入效应信贷风险较大,对应的银行期望收益为ρ

m

<ρ*,不符合银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银行愿意在较低的贷款利率r=r*处提供贷款,此时银行期

望收益达到最大值ρ=ρ* ,贷款需求为L D =L

1,贷款供给L s=L

2

,L s>L D,L

1

-L

2

=Z有数量Z的贷款申请不能满足,也就是说银行进行了信贷配额。

2.2.2贷款抵押的逆向选择效应与信贷配给

贷款抵押本是银行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为了防范信贷风险而作出的一种保障措施,但是斯蒂格利茨(Stiglitz)与魏斯(Weiss)1981年研究表明:贷款抵押与利率一样,对信贷风险和银行收益具有正向选择效应和逆向选择效应。(由于其中的机理大致相同,下面不作详尽的数理分析,只是说明其中的主要内容)。

企业以财产作为抵押品获得银行贷款时,银行与企业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企业处于信息优势。银行既不清楚企业有多少自有财产可以用作抵押品,也不明了企业获得贷款后将投资于哪个项目,更难以判断项目的风险性。企业比银行更清楚各投资项目的风险性和期望收益,以及贷款偿还概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贷款抵押品不但具有正向选择效应,即当信贷市场存在超额需求时,银行通过提高贷款抵押品可增加还贷的可靠性,减少坏账的风险,增加银行收入,同时抑制借款需求;而且具有逆向选择效应,即贷款抵押品水平的递增会增加贷款的风险,降低还贷的可靠性。这在以下两种情况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一是当所有的潜在借款者有相同数量的股本(equity)、以自有财产为抵押品取得贷款,并且较小的项目有较高的风险时,提高抵押品水平,会降低企业的债务——股本比率(D/E),较多的企业只能对较小的项目投资。由于较小的项目失败的概率大,所以银行贷款的风险增加,抵押品水平的递增将导致还款的可靠性下降;二是所有潜在借款者有不同数量的股本,而所有项目要求相同的投资数额,递增的抵押也会增加贷款的风险。这是由于当抵押品水平增加到某一值(临界值)时,财产较少的厌恶风险的企业由于不能提供足额的抵押品而无法得到贷款,财产足够提供抵押品但风险中性的企业由于抵押增加借贷成本增加也会退出借贷,信贷市场上只留下那些财产较多,偏好风险的企业(他们往往是过去冒险项目的成功者),他们在取得贷款后,往往会从事较高风险的项目(抵押品水平提高引起的借贷成本的增加在此有激励作用),这样会使得信贷风险增加。

一般说来,贷款抵押水平较低(小于临界值)时,正向选择效应大于逆向选择效应,而贷款抵押品水平大于临界值时,逆向选择效应大于正向选择效应;当在临界值上时,两种效应相抵消,银行收益达到最大化。因而银行将抵押品水平限制在临界值上,以鼓励偏好低风险的企业多贷款,限制高风险企业贷款,也就是说,银行进行了信贷配给。

2.2.3针对特定风险类型借款者的风险甄别模型

信贷配额只是银行为了防范逆向选择引起的信贷风险而采取的一种总体策

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即如何进行信贷配额时,必须采取风险甄别手段,揭示借款者的风险类型,然后决定是否提供贷款和贷款合同的条款。这里设计这样一种风险甄别模型:银行通过有成本的甄别手段,确定某特定风险类型的借款者为其真实类型的概率,并据此设计出一系列贷款合同供借款人自行选择,诱使其揭示其风险类型,作出使银行风险最小的行动选择,即选择与自身真实风险类型相一致的贷款的合同。

设有两种类型的借款者b和g(b-高风险类型,g-低风险类型),风险类型为借款者的私人信息,银行利用一定的甄别技术进行甄别,成本为e(e≥0),甄别准确率为π

i

(i=b,g).借款人无初始财富,投资项目需要1货币单位的资金,x

为项目的投资收益,x的分布函数为F

i (x),密度函数为f

i

(x)。设当x∈[0,1]

时f

i (x)>0,否则,f

i

(x)=0,f

i

(x)在[0,1]连续。u

i

为借款人的平均项目投资收益,

r为无风险投资收益,u

i

>r,项目是不可分的。银行有两种选择:借款给企业投资和获取无风险收益r。另外我们假设:

以保证f

i

(x)的单调性。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贷款合同[R

i (x),π

i

],i=g,b;x∈[0,1];R

i

(x)表示借款

者在收益为x时的偿付函数。合同[R

i (x), л

i

]满足以下条件:

0≤R i(x)≤x , x∈[0,1],i=g ,b (2-11)

x≤y > R i(x) ≤R i(y);x,y∈[0,1];i=g,b (2-12)

式(2-10)表示偿付计划对每种类型借款者都是可行的。式(2-12)保证偿付函数的单调性。式(2-13)是激励相容约束,不等式左边表示借款人报告自己真实风险类型所要进行的支付(或期望效用的损失),不等式右边表示,借款人谎称自己的风险类型为j,以π

j

的概率被银行甄别为i,拒绝贷款,效用损失为

π

j u

I

,而以(1-π

j

)的概率未被发现,按风险类型j对银行进行偿付。该等式激

励借款人真实报告自己的风险类型。式(2-14)是参与约束,表示银行贷款的效用必须不小于其进行无风险投资的效用。

2.3道德风险与信贷风险

道德风险与信贷风险的内在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信贷活动中的道德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广泛存在于银行与企业、行长与信贷员的委托代理关系之中,成为产生信贷风险最重要的原因。关于这一点已在本文的2.1.4部分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此处只是就利率提高诱发的道德风险以及由此造成的信贷风险作进一步的分析。

2.3.1利率提高诱发的道德风险

本文的2.1.1节分析了利率提高的逆向选择效应,即利率提高会使低风险企业退出信贷市场,剩下高风险企业,会增加信贷风险,降低银行的期望收益。值得注意的是,除此之外,利率的提高还有激励效应,即利率的提高,会使有较大风险的项目对企业更有吸引力,从而诱使企业在贷款合同签订后,改变合同中规定的低风险项目,去从事风险较高的项目投资。下面对此予以证明:

设有两个项目1和2,需借款数额为B,成功后的收益成为R

1和R

2

,且有R

1

>R

2,成功的概率分别为P

1

、P

2

,且P

1

<P

2

,若项目不成功,则收益为0。设贷款

抵押C=0。假设在贷款利率为r

时,这两个项目对某一风险中性企业来说无差别,即两个项目的期望利润相等:

E1=[R1-(1+r0)B]P1=E2=[R2-(1+R0)B]P2 (2-15)

当贷款利率提高为r´时(r´ =r0+Δr Δr>0)有:

项目1的期望利润为:E1´=[R1-(1+ r´ )B]P1 (2-16)

=[R1-(1+ r0+Δr)B]P1

=[R1-(1+ r0)B]P1-ΔrBP1

=E1-ΔrBP1

项目2的期望利润为:E2´ =[R2-(1+ r´ )B]P2 (2-17)

=[R2-(1+ r0+Δr)B]P2

=[R2-(1+ r0)B]P2-ΔrBP2

=E2-ΔrBP2

因为P

1

2

,E

1

=E

2

所以有E

1´> E

2

´

企业在利率提高后会选择成功概率较低项目1。企业的这一道德风险行为,无疑会加剧银行贷款风险,降低银行期望收益。银行的期望收益ρ是贷款利率r的函数,见图2-6:

信息经济学与银行微观经济理论的发展

1.导论:信息经济学与银行微观经济理论的发展 1.1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及信息不对称理论 1.1.1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广义的信息经济学,泛指以信息为不可缺少的经济变量为研究条件的所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方法。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从市场不确定性和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角度,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和信息产业经济学。其中,微、宏观信息经济学合称为理论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及其对策行为的学科,也是通常所说的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从微观信息经济学开始的。信息经济学启蒙思想最早出自索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资本的性质》(1919)关于知识的增长构成财富的主要来源的论述中。1944年冯·诺依曼(J.Von Neumann)和奥斯卡·摩根斯坦(Oscar Morgernstern )创立的预期效用理论,1959年杰拉德·德布鲁(Gerard Debreu)提出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理论,为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信息经济学(Economics of Information)一词,最早起源于1959年马尔萨克(Marschak)《信息经济学评论》,此文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此后,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管理决策新科学》(1960),乔治·施蒂格勒(George.J.Stigler)《信息经济学》(1961),肯尼思·阿罗(Kenneth Arrow)《希腊经济计划的统计要求》(1965),以及希尔(H.Theil)《经济学与信息论》(1967)分别从管理与统计决策、信息搜寻和信息论角度奠定了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科学基础。 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提出了旧汽车市场分析的“柠檬”(次货或二手货)理论(Lemons Theory ),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由产生形成阶段进入到发展阶段。阿克洛夫创立的“柠檬”理论与1971年赫什雷弗(Hirshleifer)提出的“信息市场”理论、1972年马尔萨克和拉德纳完善了的“团队的经济理论”、1973年斯宾塞(Spence)建立的“信号”理论、1976年格罗斯曼(Grossman)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 )提出的“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20世纪70年代由莫里斯(Mirrlees)等发展起来的“委托人——代理人”(principal -agnt)理论、施蒂格勒的“搜寻”理论以及马尔萨克的“信息系统选择”理论,共同构成了微观信息经济学八大基础理论。 1979年,赫什雷弗(Hirshleifer)和赖利(Rily)首次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micro information economics)和宏观信息经济学(macro

微观经济学总结

微观经济学总结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和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学科, 它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消费者、生 产者以及产业和市场等。本文将从需求与供给、市场结构、价格与效 率以及不完全信息等方面总结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原理和概念。 首先,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需求与供 给是市场的两个基本力量,它们共同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一定价格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 给是指生产者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需求与供 给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其次,市场结构对于市场行为和经济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市场结 构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等不同类型。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上有很多小型卖方和买方,没 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单独操控市场价格。垄断市场则是由一家或少数 几家企业控制,它们可以主导市场价格和数量。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 响企业的定价行为、市场效率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 价格与效率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价格反映了商品或服务 的价值,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进行交换的基础。价格的正确反映对于资 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高价格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而低价格则可能导致供给不足。经济学家通过研究价格理论和效 率理论,致力于寻找价格和效率之间的平衡点。 最后,不完全信息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不完全信息 指的是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决策时,缺乏完全准确的信息。不完全信 息会导致市场上的不对称信息问题,从而影响市场效率和资源配置。

生产者可能会利用信息差来获取更大的利润,而消费者则需要通过市场调查和信息收集来尽可能减少不完全信息所带来的损失。 综上所述,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从需求与供给、市场结构、价格与效率以及不完全信息等方面分析经济现象和问题。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和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行个人经济决策以及制定经济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学习和应用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发展。

信息经济学概论-读书笔记

信息经济学概论-读书笔记 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信息经济学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因素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 也是对信息及其技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它的产生与其他经济学一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令人瞩目的信息革命开辟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来临, 是信息技术巨大发展及其对生产力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必然结果。信息经济学正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从1969-1996年间27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情况来看,其中有3次与信息经济学有关,足以看出信息经济学在经济学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并从中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水平和加快信息经济学发展。不仅发展问题,特别是有关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的发展问题,要由信息经济学来研究,而且改革问题,包括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制度变迁、激励机制以及产权等问题,也需要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 1.信息的经济研究 (1)信息的费用与效用问题 (2)信息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3)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问题 (4)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问题 (5)最优信息系统的实现问题 2.信息经济的研究 (1)信息产业的形成 (2)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其规律性问题 (3)信息市场及其相关问题 (4)信息经济的含义、测量与发展规律等问题 (5)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中的经济问题 (6)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有关问题 3.信息与经济间关系的研究

(1)信息的非对称性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问题 (2)信息在稀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问题 (3)信息技术的经济评价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 (4)信息学与经济学的相互交叉和结合问题 三、信息经济学的分类 1.信息经济学按其研究的性质,可以分为理论信息经济学和应用信息经济学 (1)理论信息经济学 理论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信息及其特性对经济主体的行为与相互关系的影响,旨在借助信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市场的、技术的、政策的以及其他的不确定性因素 (2)应用信息经济学 应用信息经济学是从研究信息产业(包括知识产业) 和信息职业(包括知识职业) 开始的。它主要研究信息产品(包括服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经济问题。 2.信息经济学按其研究范围和层次,可以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 (1)微观信息经济学 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信息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及其后果,它从微观经济学中独立、分化出来,与理论信息经济学有重叠之处。市场信息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也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体,市场信息可以分为四种基本形式,包括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同质信息和异质信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研究的意义在于如何实现最优信息经济,研究集中在信息搜寻和最优信息系统的选择两个方面。信息与资源的配置类型在不同的团队信息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的体现。微观信息市场是在普通商品市场中生产、传播和分配信息而形成的微观信息市场,价格体系是其核心内容。 (2)宏观信息经济学 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阐述,其一包含物质和能源的转换领域,其二是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信息转换领域。波拉特范式测度是目前较为准确的考察国家信息经济学规模的理论模型,尽管存在对统计数据有严格要求,但许多国家当前的社会经济统计体系难以满足其要求的缺陷。关于宏观信息经济学中第四产业的构成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常见的观点是将农业、工业、服务业中与信息设施及服务相关的活动识别出来而形成产

信息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

信息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引言: 信息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信息的生产、传递和利用等相关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信息经济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探讨信息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以及其对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贡献。 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背景 信息经济学的出现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在科技革命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经济学开始逐渐崭露头角。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也对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信息经济学应运而生,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大前沿领域。 二、信息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的关系 信息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首先,信息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着紧密的关系。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分配和利用过程,对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其次,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契约理论等相关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博弈论和契约理论可以揭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行为策略和合作机制,而信息经济学则为这些理论提供了实证研究的支撑。 三、信息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1.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市场行为和机制进行分析,信息经济学为解释市场效率、市场失灵等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于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市场监管等领域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2. 信息经济学的信息成本理论 信息成本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又一重要理论框架。信息成本在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决策行为和市场效率产生重要影响。信息经济学的信息成本理论为企业管理、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学依据。 四、信息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1. 电子商务的兴起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也为电子商务的运营和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2.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丰富的信息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对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挑战。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 3. 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微观经济学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微观经济学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微观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 要领域之一。通过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与决策,微观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经济现象的途径。本文将探讨微观经济学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微观经济学在学术界和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微观经济学的 理论和方法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劳动经济学、产业组织、市场设计等。通过研究个体的行为和决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作机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例如,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微观经济学方法可以揭示劳动力供求的匹配过程,进而优化劳动力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微观经济学在科技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迅猛 发展,我们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观察和分析变得更加详尽和全面。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的消费偏好,预测市场需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同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为微观经济学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通过模拟和预测个体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市场反应和政策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指导。 然而,微观经济学仍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个体行为和决策是复杂多样的, 受到个体心理、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使得研究个体行为和决策变得更加困难。其次,数据的获取和分析也是一个难题。尽管大数据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来源,但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仍然需要关注。同时,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未来的微观经济学研究需要更加注重合理的数据采集和隐私保护。 未来,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和创新。微观经济学与 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将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个体行为和决策的本质。同时,交叉学科研究也将为我们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进一步推动微观经济学的发展。此外,面对全球化和新兴技术不断发展的挑战,微观经济学需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和市场交互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其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微观经济学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现代技术的进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经济数据变得容易获取和处理,这为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利用大数据和计算机模型,研究者们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的变化,深入研究生产、消费、投资等经济活动的规律。同时,也使得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包括市场预测、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等。 其次,微观经济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例如,在市场竞争研究中,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提供了对企业行为和市场机制的深入理解,进而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提供了依据。另外,在消费者行为研究方面,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微观经济学还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领域,为解决环保和卫生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然而,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由于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现有的经济理论和模型可能无法完全适应新形势。尤其是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趋势下,跨国企业和互联网经济的兴起,给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现象。其次,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对于大数据的应用,虽然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但是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仍然是一个挑战。 未来,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将向着更加综合和实证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将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入融合,如心理学、社会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以更好地

试述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摘要: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行简要论述,阐述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思想、基本问题、方法等,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最后简要指出当前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理论发展。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框架;缺陷与发展

试述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框架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框架 1.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微观经济学又称现代微观经济学,主要以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框架,即在给定资源稀缺程度或生产力条件下,以单个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要素所有者和政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同时也将古典经济框架下的一些问题:分工与专业化及组织结构重新引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框架加以分析和讨论,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效应、科斯定理等,当然随着理论的深入发展和现实解释的需要也引进一些新的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选择等),是对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框架进行重要的补充的一门社会科学。 1.2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来说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市场机制亦称价格机制,其基本的要素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各自追求自身最大经济利益的行为,通过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联系起来,形成单个市

场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在此基础上,微观经济学进一步说明在所有单个市场的供求都相等的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条件下所实现的有效的资源配置,以及为克服资本主义现实经济中的“市场失灵”所制定和执行的微观经济政策。 2.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基本问题及其根本解决方法 一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主要在于论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通常用英国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以后又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来表述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二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 三是基本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有:第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在资源配置时既要考虑其目标也要考虑其效率,因为资源配置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同时资源配置的效率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第二,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计划、市场、风俗习惯等。 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及研究方法 3.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资源的稀缺。资源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消费欲望而言总是有限的。

网络与经济发展的微观经济学研究

网络与经济发展的微观经济学研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展现自己、获取信息、进行交流、购物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随之而来的,是网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探讨网络与经济发展的微观经济学研究。 一、网络的经济价值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网络不仅仅是一种通信工具,它也是一种庞大的商业平台。举个例子,大型的互联网公司通过收集用户的数据建立用户档案,然后运用这些数据为广告商提供精准的广告投放,赚取利润;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让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将传统的商业转移到了线上,降低了实体店开店的成本,提高了效率。总之,网络在现代经济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资源,并且它不断地扩大着自己的经济价值。 二、网络对市场的影响 1、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一部分,它主要指的是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市 场环境。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了信息对称度的程度,让消费者更容易获得商品的真实价值,并能够更加精准的比较不同商品的质量、价格等信息,在在线购物中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选择权。 2、市场竞争 网络已经成为各个市场的竞争平台,同时也导致了市场角色的调整和利益方的 重新配置。传统零售商和品牌制造商在竞争中被迫重新评估他们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对于全球化商业集团来说,网络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竞争加剧、经济波动以及更多的市场不确定性,甚至威胁到他们原有的利润甚至生存。 三、网络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得消费者更容易获取资讯和购买产品,同时它也极大地影响了劳动力市场。其中具有特别明显的两个方面: 1、无界劳动力市场 网络已经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全球化的劳动力市场成为可能,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选择,也使得高技能专家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更为便捷。 2、劳动力的竞争加剧 面对来自全球的竞争,网络对于提高劳动力的竞争力有着很明显的加强作用。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是每一个从事网络行业的从业者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四、网络与消费者选择 1、个性化的服务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已经不再是竞争同质化的产品或服务,而是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保持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正因为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紧靠消费者进行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了进行个性化服务的有效手段。 2、消费者的权力加强 网络对于提升信息透明程度有着极大的作用,这使得消费者更加的了解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并且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大量的比较,从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产品或服务。对于此,网络推动了消费者的权力加强,企业必须更加认真地面对消费者的需求,采取更加有效的策略来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 五、网络与创新 1、创新的更多可能性 现代经济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通过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而网络则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可能性,特别是在数字技术方面。我们可以将理论实践,通过网络实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对于理解 经济现象和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微观经济学的历史和发展角度,探讨其研究内容、方法和应用。 一、微观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古典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是古典 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市场机制的理论。斯密认为,个体的自利行为最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福利,这一思想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19世纪中叶,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进一步发展了微观经济学。他提出了供求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强调了个体决策对市场均衡的影响。马歇尔的贡献在于将经济学从抽象的数学模型中解放出来,引入了现实世界中的实证观察和实证分析。 20世纪以来,微观经济学在方法和理论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20世 纪30年代以后,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使微观经济学更加形成了现代的框架。新古 典经济学强调了个体决策的理性性和市场机制的效率性,通过数学模型和形式化的分析方法,对市场行为和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个体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决策、市场机制的运行 和市场失灵等方面。 个体消费者的行为决策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个体消费者在面临 有限收入和多种商品选择时,如何进行最优消费决策是微观经济学关注的焦点。边际效用理论和消费者选择理论为解释个体消费者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个体生产者的行为决策也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之一。个体生产者在面临有 限资源和技术约束时,如何进行最优生产决策是微观经济学的关注点。成本理论和生产函数理论为解释个体生产者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市场机制的运行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内容。市场机制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 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供求理论和均衡分析是研究市场机制的重要工具。此外,市场竞争、垄断和不完全竞争等市场结构也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市场失灵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 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提出了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的政策建议。 三、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和应用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理论分析通过构建数学 模型和形式化的推导,研究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实证研究通过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验证和检验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微观经济学的应用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在企业管理中,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 法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理解市场竞争和消费者行为,优化生产和销售策略。在公共政策中,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政府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分析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运行和影响。 总结起来,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通过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 机制,为理解经济现象和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不断推动着经济学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当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当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经济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随着时间的推移,微观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20世纪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20世纪初,微观经济学主要集中在价格理论和市场结构的研究上。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当时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供求关系和均衡价格的概念,为后来的微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此外,马歇尔还研究了企业行为和市场竞争等问题,为后来的产业组织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随着20世纪的推进,微观经济学逐渐从静态分析转向动态分析。尤其是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约瑟夫·熊彼特和约瑟夫·斯坦纳等经济学家提出了动态均衡理论,研究了经济系统的长期均衡和经济增长等问题。他们认为,经济系统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这一阶段的研究为后来的经济增长理论和动态优化理论提供了基础。 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成为主流,微观经济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由保罗·萨缪尔森提出的消费理论。他认为,个体的消费行为取决于他们的收入、财富和价格水平。此外,萨缪尔森还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即人们对

每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这一理论为后来的效用理论和消费行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观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数字化时代。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计量经济学和实证研究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经济学家开始利用大量的实证数据,研究个体和市场的行为。此外,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也为微观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近年来,行为经济学成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行为经济学研究个体的经济决策行为,关注人们的行为偏好和心理因素对经济决策的影响。与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不同,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的决策往往受到认知偏差和情绪因素的影响。这一领域的发展为了解人们的真实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总的来说,当代微观经济学经历了从价格理论到动态分析,再到新古典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它从对供求关系和市场结构的研究逐渐扩展到对个体决策行为和市场行为的研究。随着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化,微观经济学也将继续不断发展,为人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金融与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

金融与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金融学在一些方面 的基础。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并尝 试解释市场的运行机制。这个领域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更深 层次的经济原理,从而更好地理解金融投资、交易和消费等方面 的经济活动。 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这是市场机制的基本体现。供 给方和需求方的价格和数量决定了市场中物品或服务的交易价格 和数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大量的数学方程式和图示来描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 市场中的信息不完全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市 场中信息的不完全性可以导致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不平等,这可能 会导致市场定价方式的不准确和市场交易额的下降。关于信息不 完全的研究也产生了各种理论,如“道德风险”、“不完全契约论”等。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中的信息机制,从而更好 地进行交易和投资决策。 微观经济学对于金融学的影响也非常显著。许多金融活动都涉 及交易双方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微观经济学。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可

以透过微观经济学的框架来解释,市场上的价格也可以由该框架得出。通过微观经济学在金融学中的应用,我们可以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动以及价格变动所影响的交易数量等。 此外,微观经济学还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了有益的经济学原理。例如,股票市场上的股票定价原则,以及金融机构如何根据其客户的需求来定价和决策等。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原则和应用,对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来说将会非常有用。 总之,微观经济学是金融与经济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行原理以及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关系。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进行金融投资和交易时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微观经济学发展 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特别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扩张,金银货币的迅速发展,所引起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资本原始积累中,西方资本家获取了惊人数额金银货币,成为奢侈品的主要来源,所带来一种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来源”提出重商主义学说。他们还认为,国家要加强对经济干预,鼓励出口,严格限制进口,这种学说是一种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感性认识。 17世纪中期以后,工业资本发展为工业的主要形式,形成了以劳动创造价值为核心的古典经济学说,代表人物配第认为“劳动是价值之父,土地是价值之母”学说,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流通过程并不创造财富,农业,畜牧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提倡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魁第提出纯产品学说,研究了社会总资本和流通问题,提出了流通过程并不创造财富,是重农学派代表人物 斯密是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提出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提出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这一理论历来被后世推崇,还提出绝对成本学说。大卫.李嘉图建立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分配论为核心的完整经济理论。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 19世纪中叶后,以罗雪尔为代表的历史学派以历史归纳法反对抽象演绎法,否认经济规律客观存在,反对世界主义,反对自由放任认为演绎普遍的经济规律并不存在

70年代,随着微积分理论的发展以数学为理论的洛桑学派,和以心理分析为基础的奥地利学派,发展为边际理论学派。其中瓦尔拉斯提出一般均衡理论,即在市场条件下,总存在一组价格,是供求平衡 20世纪初,马歇尔以均衡价格论即在供求互相作用的条件下,总存在一种价格,使供求平衡,提倡自由竞争。他是新古典学派的基础代表。 这一时期在美国,以凡勃论为代表的反对处于美国正统思想的新古典经济学,这其实是对美国资本主义的批评,提出经济制度化法律化,伦理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凯恩斯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特别是二战后,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政府干预经济高潮 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涨状态,人们又提出重新认识凯恩斯主义,提出回到斯密时代,在中国,以杨小凯提出的分工理论最为著名。今后,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如何?有待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市场制的进一步确立,还要在,生态,环保,社会福利,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经济学将作出更完善的考虑。

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

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 0 引言 1996年10月8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威廉·维克里()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米尔利斯()以其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分享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从而使信息经济学迅速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我国学术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研揪渴加?8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该领域的研究迅速发展。马克卢普—普拉特(Machlup- Porat)的信息经济测算体系和约维兹()的广义信息系统决策模型理论的系统引入,使情报学界对这些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并由此奠定了宏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尤其是在对信息产业的分类、评价和测算方面,已取得了相当丰富的应用性成果。相比之下,信息经济学的另一重要分支——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则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迄今为止,国内情报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理论体系还是相当陌生的。笔者认为,微观信息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一个十分活跃的前沿分支,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假定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更为重要的是,它解决了许多传统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在实践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尽管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从经济研究领域中展开的,但其核心的研究对象是信息及其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机制,因而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同样应当属于情报学研究的范畴。确切地说,微观信息经济是经济学和情报学研究的交叉领域。因此,情报工作者应当拓展视野,抓住时机,迅速投入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这不仅是时代的呼唤,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情报学发展的契机。 1 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进展 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微观信息经济学是研究在不确定、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如何寻求一种契约和制度安排来规范当事者双方的经济行为,又称为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或契约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理性的经济人和“完备信息”。在此前提下,任何经济行为的结果都是确定的和唯一的。换句话说,抉择与行为后果一一对应, “帕累托最优”(Pareto Perfect)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是最优化决策问题,即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率最大化。

信息经济学分析

对信息经济学的分析 信息经济学是我们信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虽然作为考查课,没有试卷考试的压力,但我们一样重视这门课程,喜欢这门课程,老师更是详细讲授了这门课的知识。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从课本上学到不少知识,这对我们以后在工作生活中都有很好的帮助。希望通过这个总结、分析,再次加深本学期的学习,做到融会贯通。 首先,我们了解到了信息经济学的概念是什么?以及这么学科是如何产生的?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50~60年代,到70年代基本发展成熟。在创建初期,研究重点多种多样,有的学者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有的学者则侧重于应用研究,也正是这两种研究的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才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进入70年代以后,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基本上达到了成熟,其标志是有大量信息经济的论著问世。特别是在1959年,马夏克的《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第二,通过这门学科,我们知道并了解到了许多的人物,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带着这这门学科繁荣发展。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努力与成功,奋斗与成就。他们是托马斯﹒贝叶斯,简﹒丁伯根,西蒙﹒库兹列次,威廉﹒维克里,约瑟夫﹒斯蒂格列茨等等。 第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信息经济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马费成

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乌家培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信息问题。陈禹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总之,学者们对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是围绕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展开的。 第四,信息经济学研究范围的范围主要包括:(1)微观信息经济学领域,(2)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为核心的领域,(3)宏观信息经济学的核心领域如信息经济的测度,(4)信息系统经济学,(5)企业的信息组织理论,(6)信息的产业组织理论,(7)网络经济学,(8)国际信息经济学等八个领域。这些领域现在已经逐步深入到我么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因此这又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说不定某天玉带一件什么事情,我们就会联想到信息经济学的知识来解决,把理论用于实践。这样对我们学习会更加具有动力。就比如风险转移,当一个企业遇到风险,是把风险完全转移呢还是不完全转移?这就需要借助风险转移的一般理论来解决。再如生活中的委托代理“所罗门王断案”的例子,这就可以说明一份好的激励机制思想可以让人说出真话。 第四,我在这们学科中学到的印象较深的知识。 1、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主要是对下面问题的模型化:委托人想使代理人按照自己的利益选择行动,但是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能观测到的只是一些变量,这些变量由代理人的行动和其他外生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因而充足量只是

信息经济学知识点

信息经济学 导论 一、微观信息经济学(名) ▪微观信息经济学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独立出来的。 ▪信息在传统微观经济学中是一个常数,认为信息总是充分、完备的,得到它不需要任何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发现信息在经济活动中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它常常不充分、不完备,得到它需要成本,且分布是不对称的。这样,建立在完全信息假设之上的原有的一些结论就需要做一些相应的改变。 ▪微观信息经济学是经济学一种新的透视或分析方法,它主要研究市场信息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及其后果,以及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研究信息。它与理论信息经济学有重叠之处。 二、宏观信息经济学(名) ▪宏观信息经济学至今还没有足够的依据能被视为一种新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信息对宏观经济总量的影响很复杂,目前研究还不多。但是,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信息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等这类研究,却日益增加。 ▪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国家的和世界的信息产业、信息贸易等经济问题。信息经济的研究是宏观信息经济学的重点领域。 ▪宏观信息经济学与应用信息经济学有重叠之处。但宏观信息经济学不研究企业范围的信息经济问题,与应用信息经济学还是有区别的。 三、“信息经济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概念,首先是一个名叫斯蒂格勒(G.j.Stigler)的美国人提出来的。(填空题) 1959年,马夏克《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1961年,他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以“信息经济学”为题的著名论文。他在文章中,研究了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信息对价格、工资及其对生产要素的影响,第一次将信息作为经济活动的要素和经济运行当中的机制来加以研究。 在宏观上,为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的人,则是美国人马克卢普(F.Machlup)。 1962年,马克卢普在他的《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分析了知识生产和分配的经济特征和经济规律,阐明了知识产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986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首届中国信息化问题学术讨论会”。在这次会上,信息经济学的有关课题,已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 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1973年的中东石油危机以后,信息经济才兴起、发展起来,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 信息经济学成为独立公认的学科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信息经济学的特点是: 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有3个方面13个具体问题,即:一是信息的经济研究,包括:1、信息的费用与效用问题;2、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问题;3、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问题;4、最优信息系统的实现问题。二是信息经济的研究,包括:5、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及其规律性问题;6、信息市场及其相关问题;7、信息经济的含义、测试与发展规律问题;8、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中的经济问题;9、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有关问题; 三是信息与经济间关系的研究,包括:10、信息与经济间关系的研究;11、信息在稀缺资

《信息经济学》读书笔记-信息经济学理论

《信息经济学》读书笔记 ——信息经济学概述及发展史 看到“信息经济学概述及发展史”这个主题时,我主要带着以下几个疑问和要点进行相关文献的查找和阅读:1.什么是信息经济学;2.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3.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和传统经济学有哪些关联和区别; 4.信息经济学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5.信息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阅读了十篇文献列表如下:

一、什么是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最基本的元素是信息,信息是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主线,因此要解答什么是信息经济学,就必须首先理解信息的含义。有一些文献对信息进行详细的分类,例如谢康(1994)i提出市场信息有四种基本形式即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同质信息和异质信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所谓的公共信息就是指常识,即大众都知道的事情,而私人信息是个体拥有而其他人可能不知道的信息。公共信息是市场运行的基础,私人信息是市场存在的基础。同质信息指的是那些具有同等性质并将导致同样结果的经济信息;异质信息是指那些性质上有差异并将导致不同经济结果的信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表示的是信息的完备程度。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则是用来衡量交易双方掌握信息的相同程度的。此外李绍荣(2001)ii在总结赫什利弗对信息经济学所做贡献时提到:赫什利弗认为信息可以分为先知知识和发现,先知知识指的是人们对未来进行预测的能力,先知知识具有不确定性;发现是看不到但可能存在的东西(如决定某一物质性质及规律的因素)的正确认识。2002年,乌家培,谢康和肖静华所著的《信息经济学》给信息做出的定义是“信息是传递中的知识差”。这个定义一方面表面信息具有传递性的特点,同时也说明信息是通过传递来体现其价值的。这个定义表明了知识是信息的组织体,也表明人们获取信息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自己的知识。 丁乃鹏(1999)iii对信息做以下几个定义:(1)信息兼有主观性与客观性。(2)信息兼有广泛性与专用性。(3)信息的同构性与效用性并存。(4)信息兼

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简介

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及其研究中心问题 1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概述 微观经济学以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为主要内容,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经过2 0 0多年的发展,微观经济学已经成为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分支众多的社会科学“皇后”。它是研究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主体行为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论,用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配置资源以及政府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必要性。 从具体内容上讲,可以分为供给和需求,消费者效用论,生产者生产论和成本论、要素市场要素论,市场竞争和非竞争的市场论,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几大部分。几个部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可以由图一可见。 1.1从消费者行为到生产者行为:供求的演绎 当价格成为消费者与生产者决策的主要约束时,理性的消费者与生产者都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调整决策以实现最大化的目标,两者分别有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将这两条曲线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下,我们将得到一个交点,这便是市场的均衡点。 1.2从独立分散决策到行为的相互作用:市场的阐释 整个市场上不只是存在一个消费者与一个生产者,当众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在一起时,消费者力量与生产者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是令人惊奇的:每个人在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却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不自觉的促进了社会利益。 1.3从市场有效到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经济学依据 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表明,竞争性市场是最有效的。然而,这只是在一部分情况下的结果,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是不能最有效的配置资源,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体现在会体现在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均、竞争失败与市场垄断的的形成等方面。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很多,例如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以及信息的不对称与现实和假设之间的差别。 2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在微观经济学中,有一重要的假设:资源的稀缺性。在此假设之下,微观经济学围绕如何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即资源配置问题。资源配置问题涉及资源配置主体、资源配置机制和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整个理论体系也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以资源配置最优为目标,以商品的价格作为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引出作为微观经济学中心理论的价格理论:价格越低,供给越少,需求越大;供求相交处,决定商品价格,这就是所谓的价格定律,是微观经济学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出资源稀缺性的假设外,还有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即。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消费者、厂商、要素所有者和政府) 都充满理性。所追求的经济目标体现着最优化原则具体地说:消费者追求满足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政府则追求目标决策最优化,但“理性人”不一定是自私自利的,更不一定是损人利已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