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试卷2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试卷2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试卷2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试卷2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试卷2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

1.治疗素体阴虚而肝郁发热者,宜用

(分数:2.00)

A.滋水清肝饮√

B.加味四物汤

C.秦艽鳖甲散

D.加减葳蕤汤

E.逍遥丸

解析:解析:素体阴虚而肝郁发热属内伤发热,方用滋水清肝饮滋养肝肾、疏肝清热。

2.下列对内伤发热治疗叙述错误的一项为

(分数:2.00)

A.阴虚发热治疗时,清虚火之剂只可暂用

B.肝郁发热时,疏肝不可过散

C.气虚发热补气升阳以升麻、柴胡为主√

D.瘀血发热时,不可投苦寒之品

E.湿郁发热,不可辛散发汗

解析:解析:升麻、柴胡既能升举清阳,又能透泄热邪,但方中以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为主。

3.气虚发热的病机为

(分数:2.00)

A.肾阳亏虚,火不归元,虚阳外浮

B.阴虚阳盛,水不制火

C.阴血不足,阳气亢旺

D.中气不足,阴火内生√

E.湿邪内生,郁而发热

解析:解析:劳倦、饮食或久病等原因以致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而引起发热,亦即气虚发热。

4.血虚发热的治则为

(分数:2.00)

A.滋阴清热

B.益气养血√

C.温补阳气

D.活血化瘀

E.益气健脾

解析:

5.阴虚发热的首选方为

(分数:2.00)

A.清骨散√

B.归脾汤

C.左归丸

D.一贯煎

E.大补元煎

解析:解析:阴虚发热治以滋阴清热,选用清骨散。

6.湿郁发热的首选方为三仁汤,下列哪组药不属此方组成

(分数:2.00)

A.杏仁、白蔻仁

B.薏苡仁、厚朴

C.半夏、通草

D.滑石、竹叶

E.陈皮、佩兰√

解析:解析:三仁汤由杏仁、蔻仁、苡仁、半夏、厚朴、通草、滑石、竹叶组成。

7.下列不属于内伤发热特征的是

(分数:2.00)

A.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B.发热伴有头晕神疲

C.发热时作时止或发有定时

D.手足心热

E.发热伴有恶寒,得衣被不减√

解析:解析:内伤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临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也可以是高热,亦有少数患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一般发热而不恶寒,或虽感怯冷但得衣被则冷感即减轻或消失。发热持续,或时作时止,或作有定时。发热的同时多伴有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症。

8.血瘀发热的首选方为血府逐瘀汤,若除发热外,肢体肿痛者可加

(分数:2.00)

A.当归、川芎

B.地黄、桃仁

C.丹参、郁金√

D.秦艽、白薇

E.柴胡、乳香

解析:解析:血瘀发热伴肢体肿痛者,可加丹参、郁金、延胡索活血散肿定痛。

9.可谓是后世甘温除热治法先声的方剂是

(分数:2.00)

A.大建中汤

B.小建中汤√

C.黄芪建中汤

D.补中益气汤

E.人参养荣汤

解析:

二、 A2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

10.患者低热,午后热甚,胸闷脘痞,全身重着,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大便黏滞不爽,舌苔白腻,脉濡数。辨证应属

(分数:2.00)

A.阴虚发热证

B.气虚发热证

C.痰湿郁热证√

D.血瘀发热证

E.气郁发热证

解析:

11.午后或夜间潮热,或手足心热,或骨蒸额红,心烦盗汗,失眠多梦,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而干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象细数,治疗应取何法

(分数:2.00)

A.益气生血,甘温除热

B.滋阴清热√

C.益气养阴

D.养血解表

E.以上都不是

解析:解析:午后或夜间潮热,骨蒸额红,心烦盗汗,失眠多梦,舌红而干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象细数,都是阴虚之象,属阴虚发热,应用滋阴清热之法。

12.患者低烧半载,时觉身热心烦,热势随情绪好坏而起伏,平时急躁易怒,胸胁胀闷,两乳作胀,月经不调,口苦,苔黄,脉弦略数。治宜选用

(分数:2.00)

A.龙胆泻肝汤

B.柴芩温胆汤

C.丹桅逍遥散√

D.滋水清肝饮

E.血府逐瘀汤

解析:解析:由症状可知是气郁化火导致的肝郁发热,首选丹桅逍遥散疏肝解郁、清肝泻热。

13.患者低热,头晕眼花,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淡白,舌质淡,脉细。其治法是

(分数:2.00)

A.益气养血√

B.益气健脾

C.滋阴清热

D.活血化瘀

E.疏肝清热

解析:解析:本证为内伤发热血虚发热证型,治以益气养血,选用血归脾汤。

三、 A3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

患者张某,女,60岁,低热多日,伴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分数:6.00)

(1).证型为(分数:2.00)

A.血虚发热√

B.气虚发热

C.湿郁发热

D.瘀血发热

E.阳虚发热

解析:

(2).治则为(分数:2.00)

A.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B.活血化瘀

C.利湿清热

D.益气养血√

E.滋阴清热

解析:

(3).可选用何方(分数:2.00)

A.归脾汤√

B.清骨散

C.玉屏风散

D.血府逐瘀汤

E.当归六黄汤

解析:

张某,男,36岁。体虚久病,发热,T37.9℃,劳累后发热症状加重,体温最高38.5℃,伴有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感,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分数:6.00)

(1).其中医诊断为(分数:2.00)

A.气虚外感

B.内伤发热√

C.眩晕

E.虚劳

解析:

(2).其中医病机为(分数:2.00)

A.中气不足,血虚阳浮

B.中气不足,阴火内生√

C.中气不足,清阳不升

D.中气不足,阳虚外越

E.中气不足,食滞化热

解析:

(3).其中医治法为(分数:2.00)

A.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B.益气健脾,清热泻火

C.益气健脾,养血敛阳

D.益气健脾,升清降浊

E.益气健脾,消食清热

解析:

四、 B1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

A.益气养血B.益气健肝,甘温除热C.温补阳气,引火归元D.利湿清热E.疏肝理气,解郁泻热(分数:4.00)

(1).肝失调达,气郁化火引起发热,其治法是(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

(2).湿邪内生,郁而发热,其治法是(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A.血虚失养,阴不配阳B.阴虚阳盛,虚火内炽C.气郁日久,化火生热D.肾阳亏虚,火不归元E.中气不足,阴火内生(分数:4.00)

(1).气虚发热证的病机为(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

(2).阳虚发热证的病机为(分数:2.00)

A.

B.

C.

D. √

E.

五、 X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

14.内伤发热虚证的治疗原则是

(分数:2.00)

A.益气√

B.养血√

C.解郁

D.滋阴√

E.温阳√

解析:解析:内伤发热的治疗原则是实火宜清,虚火宜补。属虚者,则应益气、养血、滋阴、温阳。15.阳虚发热证的临床特征是

(分数:2.00)

A.发热而欲近衣√

B.形寒怯冷√

C.口燥咽干

D.四肢不温√

E.纳少便溏√

解析:解析:阳虚发热的临床特征是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等。

16.阴虚发热证的临床特征是

(分数:2.00)

A.午后潮热√

B.不欲近衣√

C.手足心热√

D.面色苍白

E.少寐多梦√

解析:解析:阴虚发热的临床特征是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等。

17.气虚发热证的临床特征是

(分数:2.00)

A.发热,热势或高或低√

B.自汗√

C.易于感冒√

D.食少便溏√

E.烦躁易怒

解析:解析:气虚发热的临床特征是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等。

18.治疗内伤发热常用的方法有

(分数:2.00)

A.疏肝解郁清热√

B.活血化瘀√

C.滋阴清热√

D.苦寒清热

E.甘温除热√

解析:

中医内科出科试题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要点 一、简释题 1、内风 2、心悸 3、噎隔 4、积聚 5、六极 二、单选题 1、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偏干风寒,后者偏干凤热 B.前者肺卫症状突出,后者全身症状重 C.前看呈散发性多后者呈流行性 D.前者病情较轻,后者病情较重 E.前者四季可发,后者冬春多见 2、王×,男性,25岁。发热周余不退,咳吐大量脓血痰,腥臭异常,胸中烦满而痛。喘甚不能平卧,面赤,烦渴喜饮,查: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应属于肺痈()。 A.初期 B.成痈期 C.溃脓期 D.恢复期 E.迁延期 3、自汗、盗汗总的病理是()。 A.卫外不固,腠理疏松 B.汗液外泄B.阴液亏虚,虚火内炽,逼汗外泄 C.阳虚气弱,摄纳无权,汗液外泄 D.肝火湿热,邪热蒸逼,迫汗外泄 E.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胰理不固 4、患者便血紫黯,甚则色黑,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疲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治疗宜首选()。 A.黄芪汤 B.玉女煎 C.茜根散 D.黄土汤 E.泻心汤 5、“胸痹”病名最早见干下列哪本医书()。 A.《黄帝内经》 B.《景岳全书》 C.《医门法律》 D.《金匾要略》 E.《医学正传》 6、下列哪项症状不是痫病的临床特征()。 A.突然倒仆 B.口吐涎沫 C.昏不知人 D.两目上视 E.四肢厥冷 7、呕吐与呢逆在病理上主要相同点是()。 A.脾胃受损,湿浊中阻 B.痰饮内停,胃失和降 C.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D.清浊相干,乱子胃肠 E.邪气壅滞,传导失司 8、眩晕的主要病机为()。 A.阴虚阳亢 B.阴阳两虚 C.阳虚阴盛 D.痰蒙清阳 E.凤火上扰 9、提出“甘温除大热”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张子和 C.李东垣 D.王清任 E.朱丹溪 10、患者发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皮肤枯燥,心烦口渴,呛咳少痰,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 A.内伤发热阴虚证 B.咳嗽风燥伤肺证 C.消渴气阴两虚证 D.肺痨肺阴亏损证 E.凑证肺热津伤证 三、B型选择题 A.柴胡疏旺散 B.半夏厚朴汤 C.丹桅逍遥散 D.龙胆泻肝汤 E.四海舒郁丸 1、治疗痰气交阻型疾病的代表方是()。 2、治疗痰气交阻型郁病的代表方是()。 A.纯白无赤,或泻下如鱼脑 B.赤自夹杂 C.痢下频繁,恶心泛吐,水浆难入 D.痢下鲜紫脓血,体高热神昏 E.痢久不愈,时作时止 3、疫毒痢脑临床特点是()。

中医内科出科考试试卷

中医内科出科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A型选择题 1、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偏干风寒,后者偏干凤热 B.前者肺卫症状突出,后者全身症状重 C.前看呈散发性多后者呈流行性 D.前者病情较轻,后者病情较重 E.前者四季可发,后者冬春多见 2、王×,男性,25岁。发热周余不退,咳吐大量脓血痰,腥臭异常,胸中烦满而痛。喘甚不能平卧,面赤,烦渴喜饮,查: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应属于肺痈()。 A.初期 B.成痈期 C.溃脓期 D.恢复期 E.迁延期 3、自汗、盗汗总的病理是()。 A.卫外不固,腠理疏松 B.汗液外泄B.阴液亏虚,虚火内炽,逼汗外泄 C.阳虚气弱,摄纳无权,汗液外泄 D.肝火湿热,邪热蒸逼,迫汗外泄 E.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胰理不固 4、患者便血紫黯,甚则色黑,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疲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治疗宜首选()。 A.黄芪汤 B.玉女煎 C.茜根散 D.黄土汤 E.泻心汤 5、“胸痹”病名最早见干下列哪本医书()。 A.《黄帝内经》 B.《景岳全书》 C.《医门法律》 D.《金匾要略》 E.《医学正传》 6、下列哪项症状不是痫病的临床特征()。 A.突然倒仆 B.口吐涎沫 C.昏不知人 D.两目上视 E.四肢厥冷 7、呕吐与呃逆在病理上主要相同点是()。 A.脾胃受损,湿浊中阻 B.痰饮内停,胃失和降 C.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D.清浊相干,扰乱胃肠 E.邪气壅滞,传导失司 8、眩晕的主要病机为()。 A.阴虚阳亢 B.阴阳两虚 C.阳虚阴盛 D.痰蒙清阳 E.风火上扰 9、提出“甘温除大热”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张子和 C.李东垣 D.王清任 E.朱丹溪 10、患者发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皮肤枯燥,心烦口渴,呛咳少痰,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 A.内伤发热阴虚证 B.咳嗽风燥伤肺证 C.消渴气阴两虚证 D.肺痨肺阴亏损证 E.凑证肺热津伤证 B型选择题 A.柴胡疏旺散 B.半夏厚朴汤 C.丹桅逍遥散 D.龙胆泻肝汤 E.四海舒郁丸 1、治疗痰气交阻型疾病的代表方是()。 2、治疗痰气交阻型郁病的代表方是()。 A.纯白无赤,或泻下如鱼脑 B.赤自夹杂 C.痢下频繁,恶心泛吐,水浆难入 D.痢下鲜紫脓血,体高热神昏 E.痢久不愈,时作时止 3、疫毒痢脑临床特点是()。 4、休息痢的临床特点是()。 A.腹痛急暴,遇寒更甚 B.腹痛急迫,腹胀便秘 C.痛势隐隐,痛时喜按 D.痛势总剧,痛时拒按 E.腹部胀闷,走窜不定 5、腹痛属虚寒型的临床特点是()。

谈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之阳虚发热

谈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之阳虚发热 08级中西医骨伤 王杰 200808030134 摘要:发热是疾病过程中常见的一个症状,其病因不过外感内伤俩大类。内伤所导致的发热是指由于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发热,一般温度多不高,以低热为主。阳虚发热阳气虚衰,命门火衰,阴不制阳,火不归原,虚阳外浮或阴盛格阳于外于上所导致的真寒假热证。如不及时的治疗活正确的治疗将会导致真阳外脱阴阳离绝之危症。然治此证各家各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我查诸家学说,自己认为当以火神派之四逆汤加肉桂方或仲景之四逆汤加猪胆汁汤或白通汤治之以竣补肾阳,引火归元,交通内外。 关键词:发热阳虚四逆汤金匮肾气丸阴阳真寒假热一:各大医家对阳虚发热的看法 《丹溪心法·发热》卷:阳虚发热病证名因阳气虚衰而致格阳、戴阳证的真寒假热症象。 《医碥》卷:“阳虚谓肾火虚也。阳虚应寒,何以反发热?则以虚而有寒,寒在内而格阳于外,故外热;寒在下而戴阳于上,故上热也。此无根之火,乃虚焰耳。证见烦躁,欲坐卧泥水中,面赤如微酣,或两颧浅红,游移不定,渴欲饮水,或咽喉痛而索水置却不能饮,肌表虽热而重按之则不热,或反觉冷,且两足必冷,小便清白,下利清谷,脉沉细或浮无力,按之欲散。治宜温热之剂,温其中而阳内返,温其下而火归元。误投寒凉立死。” 二:中医内科学之阳虚发热及其治法 症状: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面色恍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阳气,引火归元。 方药:金匮肾气丸。本方为温补肾阳的常用方剂。虽为温阳方剂,但方中却配伍了养阴的方药,其意义在于阴阳相济。正如《景岳全书?新方人略》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方中以附子、桂枝温补阳气,山茱萸、地黄补养肝肾,山药、茯苓补肾健脾,丹皮、泽泻清泄肝肾以为佐。短气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中医内科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中医内科) 医度在线为广大考生搜集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中医内科的相关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A1型题: 1.导致感冒的主因是 A.寒邪 B.热邪 C.风邪 D.湿邪 E.暑邪 答案:C 大纲内容:第一单元感冒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感冒的常见病因 考察点:感冒的常见病因 难易程度:★ 2.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是内伤咳嗽的常见病因 A.情志刺激 B.饮食不节 C.过劳努伤 D.肺脏虚弱 E.久病伤阴 答案:C 大纲内容:第二单元咳嗽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病因考察点: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病因 难易程度:★ 3.哮证发作期的主要病机是 A.外邪侵袭,肺失宣降 B.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C.痰气搏结,气道被阻 D.邪袭于肺,肺气不利 E.肺脏虚弱,气失所主 答案:C 大纲内容:第四单元哮证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哮证的主要病机、"夙根"与诱因及转化 考察点:哮证的主要病机 难易程度:★ 4.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是虚喘的特有症状 A.呼吸浅短难续 B.呼出为快 C.气怯声低 D.深吸为快 E.遇劳加重 答案:B 大纲内容:第五单元喘证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喘证的诊断要点

考察点:虚喘和实喘的诊断要点 难易程度:★ 5.肺胀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是 A.气滞、血瘀、水饮 B.气滞、水饮、痰浊 C.痰浊、水饮、血瘀 D.痰浊、寒邪、血瘀 E.风邪、痰浊、水饮 答案:C 大纲内容:第六单元肺胀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肺胀的主要病机特点、本虚与标实的内涵及转化 考察点:肺胀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 难易程度:★ 6.痰饮的治疗原则是 A.宣肺 B.健脾 C.温化 D.补肾 E.发汗 答案:C 大纲内容:第八单元痰饮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本病总的治疗原则 考察点:痰饮总的治疗原则 难易程度:★ 7.治疗尿血肾气不固者,应首选 A.六味地黄丸 B.十灰散 C.春泽汤 D.保真汤 E.无比山药丸 答案:E 大纲内容:第十单元血证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鼻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的常见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考察点:尿血的常见证候的主症、方药 难易程度:★ 8.胸痹的病机,总属 A.气血失和 B.寒热错杂 C.气血两虚 D.本虚标实 E.上盛下虚 答案:D 大纲内容:第十二单元胸痹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胸痹病机虚实两者的内涵及其转化 考察点:胸痹总的病机,虚实两者的转化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易错试题:内伤发热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易错试题: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的概念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 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 内伤发热的常见病因 体虚久病、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外伤出血。 内伤发热的病机考点及转化 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内伤发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内伤发热的诊断考点 (1)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2)一般有气、血、阴、阳亏虚或气郁、血瘀、湿阻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史。 (3)无感受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 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考点 内伤发热的诊断考点已如上述,而外感发热的特点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

被而不减。发热的热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症。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 内伤发热的辨证论治 辨证分型治法代表方剂 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加减 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加减 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加减 阳虚发热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加减 气郁发热疏肝理气,解郁泄热丹栀逍遥散加减 痰湿郁热燥湿化痰,清热和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加减 血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例题】患者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乏力气短,自汗,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A.清骨散 B.归脾汤 C.金匮肾气丸 D.补中益气汤 E.中和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气虚发热证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淋证模拟题

[真题]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淋证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低热,热势随情绪而起伏,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辨证应属 A.气郁发热证 B.阴虚发热证 C.血虚发热证 D.气虚发热证 E.血瘀发热证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2题: 王某,女,31岁。午后至夜间发热,少腹按之疼,月经不调,经血有块,面部有瘀斑,舌有紫斑,脉象弦细。可选用 A.桃红四物汤 B.少腹逐瘀汤 C.血府逐瘀汤 D.膈下逐瘀汤 E.桃核承气汤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3题: 治疗内伤发热气郁发热证的代表方是 A.半夏厚朴汤 B.四逆散 C.四海舒郁丸 D.丹栀逍遥散 E.柴胡疏肝散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4题: 第九章中医内科学5.下列哪一项不是内伤发热的特点 A.发病缓慢 B.发热病程较长 C.发热伴恶寒,恶寒得衣被不减 D.发热不恶寒,或畏寒得衣被可减 E.发热时作时止,或有定时,且多手足心热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5题: 中年女性,低热3月余,时觉身热心烦,热势随情绪好坏而起伏,平素急躁易怒,胸胁胀闷。两乳胀痛,月经不调,口苦,舌略红,苔薄黄,脉弦略数。中医辨证为 A.肝经郁热 B.气滞血瘀 C.血瘀发热 D.阴虚火 E.郁热伤阴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6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的鉴别要点 A.发病急缓 B.发热是在上午还是午后 C.发热高低 D.发热初期是否伴有头身痛、恶寒、鼻塞等 E.病程长短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7题: 低热,午后热甚,胸闷脘痞,全身重着,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大便粘滞不爽,舌苔白腻,脉濡数。辨证应属 A.阴虚发热证 B.气虚发热证 C.痰湿郁热证

中医内科学试题

南方医科大学 中医药学院2006 学年秋季学期考试 2004 级中医学本科 《中医内科学》试卷( A 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年级 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 2007-1-22 学时数:3 答卷时间:120 分钟负责人:马剑颖 单选配伍多选填空名词解问答病例分合题型题题题题释题析计满分100 得分 评卷 人 一、单选题 1、阴寒凝滞型心痛的主方为: A.瓜蒌薤白白酒汤 B .乌头汤C.当归四逆汤D.桂枝甘草汤 E.以上都不是 2、眩晕的主症是: A.头晕 B .眼花 C .头晕、耳鸣D.头晕、眼花 E .以上都不是 3、水肿的发病机制为: A.肺失通调 B .脾失转输C.肾失开合D.膀胱气化不利E.以上都是 4、哮病发作时症见喘咳胸满,但坐不得卧,痰涎涌盛,喉中哮鸣,咯痰粘腻难出,舌 苔厚浊,脉滑实。治宜选用: A.苓桂术甘汤B.五苓散合五皮饮C.射干麻黄汤D.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 E .以上都不是 5、心胆气虚所致不寐的主方是: A.安神定志丸B.琥珀多寐丸C.交泰丸 D.酸枣仁汤 E .养心汤 6、热淋的主方应该是: A.石韦散 B. 八正散 C.沉香散 D. 小蓟饮子 E. 程氏萆解分清饮 7、张某,女,54 岁。近 1 月来常有饥饿感,饭量明显增加,但体重反而下降 5 公斤,伴烦热口渴,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治疗主方应该是:

A.白虎加人参汤 B. 小承气汤 C. 金匮肾气丸 D. 沙参麦冬汤 E.玉女煎 8、消渴病的常见并发症是: A.中风B .视瞻昏渺C.胸痹心悸D.痈疽E.以上都是 9、五磨饮子适用于喘证之: A.上实下虚证 B. 痰浊阻肺证 C.肝气乘肺证 D. 表寒里热证 E. 痰热遏肺证 10、阳明头痛常选用的引经药为: A.葛根、白芷 B. 柴胡、川芎 C. 藁本、吴茱萸 D. 羌活、蔓荆子 E.苍术、细辛 11、证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痰白而稀,恶寒发热,肢体酸楚,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证属: A.风热犯肺 B.风寒袭肺 C. 燥热伤肺 D. 痰湿犯肺 E. 痰热蕴肺 12、便血鲜红, 大便不畅, 或有腹痛, 口苦, 苔黄腻, 脉滑数, 证属: A.下焦湿热 B. 脾不统血 C. 脾胃虚寒 D. 肠道湿热 E. 胃热壅盛 13、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舌淡,脉细。证属: A.气虚 B. 血虚 C. 气秘 D. 热秘 E. 冷秘 14、中风病中的中脏腑与中经络鉴别要点是: A.有无神志障碍 B. 有无口眼歪斜 C. 有无语言不利 D. 有无肢体瘫痪 E.有无口角流涎 15、对黄疸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特征是:: A.身黄 B. 苔黄 C. 小便黄 D. 目睛黄 E. 爪甲黄 16、鼓胀的病机重点是: A心脾肾功能失调 B. 脾肺肾功能失调 C. 肝脾肾功能失调 D. 心肝肾功能失调 E. 心肺肾功能失调 17、主张眩晕“无痰则不作眩”,提出“治痰为主”的学者是() A. 张景岳 B. 朱丹溪 C.张仲景 D. 孙思邈 E. 陈无择 18、“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出自() A.《内经》 B. 《金匮要略》 C. 《医宗必读》 D. 《丹溪心法》 E.《景岳全书》 19、某男,24 岁,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尤甚,伴有头晕目眩,心中烦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弦或细数。治疗方剂首选() A.芍药甘草汤 B. 化肝煎 C. 丹栀逍遥散 D. 一贯煎 E. 柴胡疏肝散 20、痢疾初起,兼有表证,首先选用() A.香连丸 B. 桃红饮 C. 白头翁汤 D. 芍药汤 E. 活人败毒散 21、下列哪一项不是肺痨的临床特征() A.身体消瘦 B. 咳嗽咯血 C.喉间痰鸣 D.潮热盗汗 E. 有传染性 22、下列哪项不是痉病的证候特征? A.项背强直 B .四肢抽搐C.意识丧失 D.角弓反张 E .以上都不是 23、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痿病治法的是: A.《内经》 B. 《中藏经》 C. 《千金要方》 D. 《丹溪心法》 E. 《景岳全书》 24、痰饮内停型呕吐的最佳治疗方剂是: A.香砂六君子汤 B .理中汤加吴茱萸C.旋复代赭汤

中医内科学-外感发热

第二节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是指已患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并持续不降,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并发的病证。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因外界温度 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保持在37C左右。由于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和性 别的关系,体温可能 有暂时性轻微的波动,但此无临床意义。发热是一种病理性的体温升高, 一般说来,口腔温度在37. 3C以上,或直肠内温度在 37. 6C以上,或一昼夜间波动在1C以上,即可认为发热。 外感发热指在原有某种或多种疾病如消渴、中风、虚劳等基础上复感外邪而出现的发热。其热势高低不一,严重者,体温持续升高,壮热稽留不退,继而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等危重 症候,在临床上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救治。中医药治疗各类发热,尤其是外感发热,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尤其明清以来,温病学说的发展成就,对外感发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中,对外感发热的病 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作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伤寒论》首先总结和提 出了由外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即运用六经辨证来概括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阶段的变化,从而成为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金代刘完素主火热论,着眼于外来的火热邪气,首先从临床治疗角度提出了“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 寒医”的著名论点,认识到热病性属“热”,治疗“宜凉不宜温”,这与在他以前

从寒邪立论,多 用辛温治法相比,应该说是一大进步。清代中叶温病学说的形成,使外感热病理论臻于完善。 温病学派创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大辨证纲领,叶天士倡卫气营血之说,对温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治疗,均作了原则性的阐述,对温热病的辨证和治疗,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具 体的法则,成为后世诊治温热病的准绳。吴鞠通提出了三焦辨证之说,对于确定脏腑病位,反 映温热病的发展趋势,了解各种温病的病变特点,以及决定治法方药,判断预后等,皆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外感发热范围广泛,内科杂病、伤寒三阳病证、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均有此证,本节讨 论以罹患杂病复感外邪所致的发热为主,其他方面的发热请参照《伤寒论》、《温病学》教材有 关内容。西医学中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血液病、肿瘤等合并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而有发热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证候特征] 外感发热的证候特征是以发热为主,由于各脏腑感邪性质和病情轻重程度、病位以及传变不同,其发热特点也不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发热恶寒、但发热不恶寒、寒热往来、潮热 等。轻者热势不高,时间短暂,汗出而解;重者壮热持续不退,甚则神昏谵语,或抽搐惊厥,后 果严重。由于邪热疫毒较快由表入里,故临床上卫表证候出现时间短暂。再者热邪损伤津液,在发热同时表现口干烦渴等症。 本证起病急骤,多有 2 周左右的中度发热和高热,伴有与原发病相关病证,或心悸胸闷头昏,或咳喘胸痛痰多,或泄泻呕恶腹痛,或口渴尿多易饥乏力,或小便淋沥急痛,或斑疹黄

第五节 内伤发热

第五节内伤发热 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证名称的医著是() A.《内经》 B.《太平圣惠方》 C.《症因脉治》 D.《证治汇补》 E.《内外伤辨惑论》 2.对气虚发热的辨证和治疗作重要贡献,使甘温除热法更加具体化的医家是()A.钱乙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景岳 E.王清任 3.对阳虚发热的治疗作较多论述,并提出相应方剂的医家是() A.钱乙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景岳 E.王清任 4.对瘀血发热的治疗作较多论述,并提出相应方剂的医家是() A.钱乙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景岳 E.王清任

5.将肾气丸转化为六味地黄丸,为阴虚内热的治疗提供了重要方剂的医家是()A.钱乙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景岳 E.王清任 6.可谓是开创后世甘温除热治法先声的方剂是() A.大建中汤 B.小建中汤 C.黄芪建中汤 D.补中益气汤 E.人参养荣汤 7.午后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应辨证为() A.阴虚发热证 B.气虚发热证 C.血虚发热证 D.血瘀发热证 E.气郁发热证 8.低热,热势随情绪而起伏,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辨证应属() A.阴虚发热证 B.气虚发热证 C.血虚发热证 D.血瘀发热证 E.气郁发热证 9.午后或夜间发热,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口燥咽干,但不欲多饮,肢体疼痛,面色萎黄,舌有瘀点,脉弦。辨证应属() A.阴虚发热证 B.气虚发热证

D.血瘀发热证 E.气郁发热证 10.低热,午后热甚,胸闷脘痞,全身重着,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大便粘滞不爽,舌苔白腻,脉濡数。辨证应属() A.阴虚发热证 B.气虚发热证 C.痰湿郁热证 D.血瘀发热证 E.气郁发热证 11.发热,热势较低,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色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辨证应属() A.阴虚发热证 B.气虚发热证 C.血虚发热证 D.血瘀发热证 E.气郁发热证 12.发热,热势不高,常在劳累后加剧,身倦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辨证应属() A.阴虚发热证 B.气虚发热证 C.血虚发热证 D.血瘀发热 E.气郁发热 13.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细。辨证应属() A.阴虚发热证 B.气虚发热证 C.血虚发热证 D.血瘀发热证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卷知识讲解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卷

A型题 1.《伤寒论》以下列哪项来论述外感热病 A.阴阳 B.六经 C.脏腑 D.三焦 E.卫气营血 2.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方法的医家是 A.王孟英 B.吴鞠通 C.叶桂 D.吴有性 E.余霖 3.下列哪项不属《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的范围 A.肺痿 B.风痱 C.黄疸 D.水肿 E.痉湿日曷 4.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外感法仲景 B.内伤法东垣

C.热病用河间 D.伤寒宗景岳 E.杂病用丹溪 5.我国第一部病因学专著是 A.《三因及一病证方论》 B.《诸病源候论》 C.《圣济总录》 D.《外台秘要》 E.《马王堆医书》 6.对“内生五邪”描述错误的是 A.内风:肝阳,阴虚,痰火 B.内寒:气虚,阳虚 C.内湿:涉水淋雨 D.内燥:伤阴劫液 E.内火:五志化火,阴虚内热 7.下列哪项对气虚的论述是错误的 A.久病失养或劳伤过度所致 B.少气懒言,自汗心悸 C.脉虚数或浮大 D.久病易致阳虚 E.出现脱肛及子宫下垂等 8.瘀血见症不包括下列哪项

A.自觉烦热用胀痛 B.痛处不移如针刺 C.唇色枯,眼睑黑 D.手足发麻,头晕 E.皮肤紫斑红缕,甲错 9.符合“辟秽解浊,利气宣壅”治法的治霍乱有效方药是 A.蚕矢汤 B.玉枢丹 C.竹叶石膏汤 D.三石汤 E.燃照汤 10.下列哪项不属“内风” A.热极生风 B.阳亢化风 C.风阳上扰 D.血虚生风 E.风热伤肺 11.下列哪项不属“胃火炽盛”的表现 A.烦渴引饮 B.便秘腹痛 C.牙龈痛而出血 D.呕吐嘈杂

E.消谷善饥 12.下列对厥阴病的描述哪项不准确 A.寒热错杂 B.为伤寒后期 C.治宜虚实并用 D.消渴,气上撞心 E.饮不欲食,食则吐蛔 13.下列对感冒论述有误的是 A.风邪侵袭人体所致 B.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 C.全年有发,冬春多见 D.无体质强弱之区别 E.有时行感冒和一般感冒之区别 14.肺痿病因病理不包括下列哪项 A.肺燥津伤 B.他脏阴伤及肺 C.肺痈肺痨日久 D.肺气虚冷 E.肺气壅滞 15.下列哪项肺痈治疗选方有误 A.初期用银翘散 B.成痈期用千金苇茎汤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试卷2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试卷2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 1.治疗素体阴虚而肝郁发热者,宜用 (分数:2.00) A.滋水清肝饮√ B.加味四物汤 C.秦艽鳖甲散 D.加减葳蕤汤 E.逍遥丸 解析:解析:素体阴虚而肝郁发热属内伤发热,方用滋水清肝饮滋养肝肾、疏肝清热。 2.下列对内伤发热治疗叙述错误的一项为 (分数:2.00) A.阴虚发热治疗时,清虚火之剂只可暂用 B.肝郁发热时,疏肝不可过散 C.气虚发热补气升阳以升麻、柴胡为主√ D.瘀血发热时,不可投苦寒之品 E.湿郁发热,不可辛散发汗 解析:解析:升麻、柴胡既能升举清阳,又能透泄热邪,但方中以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为主。 3.气虚发热的病机为 (分数:2.00) A.肾阳亏虚,火不归元,虚阳外浮 B.阴虚阳盛,水不制火 C.阴血不足,阳气亢旺 D.中气不足,阴火内生√ E.湿邪内生,郁而发热 解析:解析:劳倦、饮食或久病等原因以致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而引起发热,亦即气虚发热。 4.血虚发热的治则为 (分数:2.00) A.滋阴清热 B.益气养血√ C.温补阳气 D.活血化瘀 E.益气健脾 解析: 5.阴虚发热的首选方为 (分数:2.00) A.清骨散√ B.归脾汤 C.左归丸 D.一贯煎 E.大补元煎 解析:解析:阴虚发热治以滋阴清热,选用清骨散。 6.湿郁发热的首选方为三仁汤,下列哪组药不属此方组成 (分数:2.00) A.杏仁、白蔻仁 B.薏苡仁、厚朴

C.半夏、通草 D.滑石、竹叶 E.陈皮、佩兰√ 解析:解析:三仁汤由杏仁、蔻仁、苡仁、半夏、厚朴、通草、滑石、竹叶组成。 7.下列不属于内伤发热特征的是 (分数:2.00) A.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B.发热伴有头晕神疲 C.发热时作时止或发有定时 D.手足心热 E.发热伴有恶寒,得衣被不减√ 解析:解析:内伤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临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也可以是高热,亦有少数患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一般发热而不恶寒,或虽感怯冷但得衣被则冷感即减轻或消失。发热持续,或时作时止,或作有定时。发热的同时多伴有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症。 8.血瘀发热的首选方为血府逐瘀汤,若除发热外,肢体肿痛者可加 (分数:2.00) A.当归、川芎 B.地黄、桃仁 C.丹参、郁金√ D.秦艽、白薇 E.柴胡、乳香 解析:解析:血瘀发热伴肢体肿痛者,可加丹参、郁金、延胡索活血散肿定痛。 9.可谓是后世甘温除热治法先声的方剂是 (分数:2.00) A.大建中汤 B.小建中汤√ C.黄芪建中汤 D.补中益气汤 E.人参养荣汤 解析: 二、 A2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 10.患者低热,午后热甚,胸闷脘痞,全身重着,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大便黏滞不爽,舌苔白腻,脉濡数。辨证应属 (分数:2.00) A.阴虚发热证 B.气虚发热证 C.痰湿郁热证√ D.血瘀发热证 E.气郁发热证 解析: 11.午后或夜间潮热,或手足心热,或骨蒸额红,心烦盗汗,失眠多梦,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而干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象细数,治疗应取何法 (分数:2.00) A.益气生血,甘温除热 B.滋阴清热√ C.益气养阴 D.养血解表 E.以上都不是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试题历年真题及答案(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试题历年真题及答案(二) A1型题 1.中医内科学在宋代被称为 A.疡医 B.食医 C.小方脉 D.大方脉 E.带下医 2.寒凉派以“六气皆从火化”立论的医家是 A.张元素 B.刘完素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志聪 3.下列哪项不属于《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 A.强调整体观念 B.运用阴阳五行 C.重视脏腑经络 D.六经论治伤寒 E.确立治疗法则 4.金元四大家中“攻下派”的代表医家是 A.张元素 B.张子和 C.张璐 D.张志聪 E.张景岳 5.叶桂对温病理论的贡献不包括哪项 A.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B.大法卫之后,方言气 C.创造性发挥“辨舌验齿” D.首创三焦辨证 E.创立顺传、逆传学说 6.下列哪项不属“内风”症状 A.头目眩晕,心绪不宁 B.手足颤动 C.昏迷,口眼 口呙 斜,角弓反张 D.半身不遂 E.目涩羞明,翳物攀晴 7.人体正常之气不包括下列哪项 A.元气 B.原气 C.卫气 D.五脏之气 E.旺气 8.血证的表现一般分为 A.吐血、便血、衄血 B.血虚、血瘀、出血 C.远血、近血、血瘀 D.血热、血寒、血瘀 E.血虚、血实、血瘀

9.如何区别时行霍乱与普通霍乱 A.欲吐不得吐 B.同餐者集体发病 C.泻下量多无度 D.有无传染性 E.与体质强弱直接相关 10.下列哪项不属心病范围 A.心悸心痛 B.遗精尿血 C.健忘失眠 D.惊悸癫狂 E.耳聋眩晕 11.下列“外风病机”哪项是错误的 A.四季皆能伤人 B.经口鼻或肌表而入 C.先犯肺系 D.消灼营血阴液 E.为六淫之道 12.对太阳中风证论述不准确的是 A.为太阳经证之一 B.恶风发热汗出 C.治宜调和营卫 D.头顶强痛 E.脉浮数 13.中医治疗原则不应包括下列哪项 A.整体论治 B.补虚泻实 C.治病求本 D.动中施治 E.八法运用 14.下列哪项不属辨咳嗽寒热性质的依据 A.痰的有无 B.痰质稀稠 C.咳嗽声音 D.体质状况 E.痰色 15.肺痈的主要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A.肺叶生疮,形成脓疡 B.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痰或脓血 C.属内痈 D.由热壅血瘀而成 E.以生姜甘草汤为代表方剂 16.下列哪项不属哮证主要病因 A.外邪侵袭 B.烟尘异味 C.饮食不当

内伤发热详解

内伤发热 气虚发热 马××,女,74岁。1993年7月21日初诊。 午后发热,体温38℃左右,饮食衰减,腹内有灼热之感,并向背部及大腿放散。手心热甚于手背,气短神疲。然口不渴,腹不胀,二便尚调。舌质红绛,苔薄白。脉大无力。刘老诊为气虚发热。其病机为脾虚清阳下陷,升降失调,李东垣所谓:“阴火上乘土位”所致。对于这种内伤发热,当用东垣“甘温除大热”之法。疏补中益气汤加生甘草。 黄芪20g、党参15g、炙甘草5g、生甘草5g、白术12g、当归12g、陈皮8g、升麻3g、柴胡6g、生姜3片,大枣12枚。 服五剂,食欲增加,体力有增,午后没有发热,腹中灼热大减。续服五剂,午后发热及腹中灼热等症均愈。 [按语]本案发热属“内伤发热”范畴。由脾胃气虚,不能升清降浊,阴阳失调所致。早在《内经》对本证的病因病机即有了深入的认识。《素问·调经论》指出:“阴虚生内热奈何?歧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阴”,在这里是“内”的意思,此为内伤气虚之发热证。有关气虚发热的机理,李东垣阐发甚详。《脾胃论》认为,饮食不节,劳倦,七情等所伤,均可损伤脾胃,使脾胃的元气下陷,导致下焦肝肾的相火离位,反上乘谷精的开发之位,干扰心包,袭及心君,将君火取而代之,从而燔焰焦灼,使“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热气熏胸中”,导致发热。李氏将此病理机制高度概括为“阴火上乘土位”。因“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阴火盛,则更伤脾胃元气;元气虚,则阴火更上而不下,形成一病理循环。其治疗之法,当用甘温之药,以补为泻,以升为降。 补中益气汤是“甘温除大热”的典型方剂。方用黄芪、炙甘草、人参(即保元汤)大补脾胃之元气,以复脾胃升清降浊之功;白术健脾除湿;陈皮和胃降浊;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以降阴火;当归补血而润燥。加生甘草,在于补脾气之中而泻心火。诸药共伍,力使元气充盈,阴火下降,而发热随愈。 一、虚而不升,如肺气陷、升陷汤,脾气陷,补中益气汤,肝气陷,须自拟方,元气陷,举元煎加减,等~~,此种,脉多显不足之脉。 二、邪陷,风寒暑湿燥火,皆可内陷,亦可合邪内陷,治亦须升提,陷亦可深可浅,如陷太阴腹泻,传统则用痛泻要方,风寒湿陷足厥阴、手阳明,喻昌用逆流挽舟,败毒散,湿热陷阳明,即经方葛根芩连汤,风陷手阳明血份,时方槐花散加味。等等等等,此种类之多,可写专著,风热陷,河间法多可择用。如赵绍琴善用防风通圣。临床上诸多疑难病,皆须从此入手。仲师其实最善斯道,伤寒论中多有此条文。若正气不虚,此类显实脉,然脉有不静之势,多郁滞之象,且外证多假象,多有疲倦乏力沉重之象,容易错辨为虚证,然脉无遁情,故治此类证,须精脉诊。因此类种类之多,细究之下,七八十种不止,脉亦各别,不能枚举。 三、以上两种情况共存,更为复杂,需对上两种证,条分缕析,庶几可不错辨。笔者亦能力有限,在学习中。 四、以上三种情况存在的同时,兼气血阴阳虚损,或水湿痰饮瘀毒,辩治更难。指征的话,只能举些例子,如受风亦腹泻,不能排除内外相应,多为风陷,可兼脾虚。而虚证陷证,随病位不同,各有本脏现证,如肺气陷多有气短,胸中憋闷、寸脉软、短等,脾气陷、乏力、食减、腹泻,脉偏不足之象。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

甘肃省中医学校2011年考试卷 (中医内科学) 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 一、单选题A型(每题1分,计64分) 1.治疗风热犯肺型咳嗽的代表方剂是( ) A.桑杏汤 B.桑菊饮 C.银翘散 D.止嗽散 2.虚喘当以何虚为主?( ) A.气虚 B.阳虚 C.阴虚 D.精虚 3.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辨别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依据 ( ) A.口渴与不渴 B.头痛与不痛 C.脉数与不数 D.有无咽喉红肿疼痛 4.患者刘某,男性,38岁,冬季哮病发作,证见喘哮甚剧,恶寒背冷,痰白呈小泡沫,舌苔白而水滑,脉弦缓有力,体无虚象,治用何药?( ) A.射干麻黄汤 B.紫金丹 C.苏子降气汤 D.小青龙汤 5.哮必兼何证?( ) A.咳嗽 B.发热 C.喘证 D.气短 6.患者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呈泡沫状,胸部膨满,口干不欲饮,周 身酸楚,恶寒,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治疗最佳选方() A.越婢加半夏汤 B.射干麻黄汤 C.小青龙汤 D.苏子降气汤 7.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心脾两虚型心悸的主证? ( ) A.心悸气短 B.善惊易恐 C.头晕目眩 D.神疲乏力 8.归脾汤治心悸哪一型最适宜? ( ) A.心虚胆怯 B.心脾两虚 C.心阳不足 D.阴虚火旺 9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属心悸何型? ( ) A.心脾两虚 B.阴虚火旺 C.心虚胆怯 D.痰火扰心 10..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多气候骤冷或骤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症状,苔薄白,脉沉紧或不促,属胸痹心痛何仲类型?( ) A.寒凝心脉 B.痰浊闭阻 C.瘀血痹阻 D.心阳不振 11.下列哪项是寒凝心脉的主要指征? ( ) A.胸部刺痛,固定不移 B.胸痛彻背,感寒痛甚 C.胸疼灼热,烦闷不适 D.胸中闷痛,心悸不宁 12.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方剂宜用: () A.安神安志丸 B.归脾丸 C.朱砂安神丸 D.天王补心丸 13.痫病的病理以下列哪些最为重要? ( ) A.脏腑失调 B.气机逆乱 C.痰邪作祟 D.风阳内动 14.以下哪项不是痫病的主证? ( ) A.突然仆倒 B.口眼歪斜 C.两目上视 D.四肢抽搐 15.痰火扰神型狂病的主方是: ( ) A.安宫牛黄丸 B.当归龙荟丸 C.程氏生铁落饮 D.礞石滚痰丸 16.狂病日久,其势渐减,呼之能自止,但有疲惫之象,多言善惊,时有烦躁,形瘦面红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其治疗选方为:( ) A.温胆汤 B.一贯煎 C.二阴煎 D.龙胆泻肝汤

-不明原因发热的中医辩证治疗

不明原因发热的中医辩证治疗 航天中心医院李红梅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是一组重要疾病,由于其病因庞杂、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发现,已成为医学实践中极富挑战性的问题。体温(口温)37.5~38.4℃持续4周以上者称长期低热,临床上也具有其特殊性。对这一类疾病的诊治中西医都感到很棘手。中医理论注重整体观念,对这类疾病从辨证论治,而不只是辨病论治,往往取得一定疗效。 根据FUO起病多较缓,病程长,临床多表现为低热,有时为高热的特点。符合中医诊断内伤发热。 病因病机: 内伤发热主要由劳倦、饮食、情志等因素而引起,少数始为外感,久则导致脏腑亏虚而引起。其共同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过度劳累、饮食失调致脾胃气虚,气虚而虚阳外越、或气虚而阴火上冲;久病心肝血虚,或脾虚不生血,或因失血过多致营血亏虚,血属阴,阴血不足以敛阳而发热;素体阴虚,热病日久伤阴,或误用、过用燥药致阴精亏虚,阳亢乘阴而发热;寒证日久或脾肾阳虚,火不归元,虚阳外越而发热;外感热病,正虚邪恋,邪留半表半里,正邪相争而发热;脾虚不运水湿内停,久则郁而化热;情志郁结,恼怒过度致气郁化火,肝火炽盛发热;情志、劳倦、外伤、出血致瘀血产生,阻滞经络而发热,亦有疮毒内炽,郁而发热,或湿热蕴而生毒,聚而不散,发为瘰疬、症瘕等。 以上病因病机中,气、血、阴、阳诸虚所致均属虚证,而邪留半表半里、气郁、血瘀、湿滞、疮毒等属实证。部分患者可由两种病机同时引起发病,或互相转化,治疗中不可拘泥。 1诊断与鉴别诊断 首先鉴别内伤、外感发热,以明确诊断。(见表1) 表1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的鉴别诊断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医内科病证复习资料(概念,病因病机,证候) 肺胀 概念: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不能敛降。 病机:久病肺虚,痰浊潴留,而至肺不敛降,气还肺间,肺气胀满,每因复感外邪诱使本病发作或加剧。 证候:外寒内饮温肺散寒,涤痰降逆小青龙汤 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气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息风涤痰汤 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腹痛: 概念: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的病证, 病因病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均可导致气机阻滞.脉络痹阻或经脉失养而发生腹痛。 证候:湿热雍滞证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 饮食积滞证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 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缓急止痛少腹逐瘀汤 中虚脏寒证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呕吐 概念: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以饮食.痰涎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一般认为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上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现一般统称呕吐 病因:1外邪犯胃2饮食不节3情志失调4脾胃虚弱 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有关,亦可涉及胆腑。 治疗原则:和胃降逆 证候: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 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痰饮内阻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 脾胃虚弱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 脾胃阳虚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 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泄泻 概念:是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所伤,致脾失健运,传导失司,水湿清浊不分,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则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症。 病因病机:脾病湿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 治疗原则:运脾祛湿。 暴泻寒湿内盛证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 湿热伤中证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芩连汤 食滞肠胃证消食和胃,和中止泻保和丸 久泻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肾阳虚衰证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肝气乘脾证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中医执业医技能考试试题 第一站全部题目

1淋证—热淋—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木甘瞿滑灯栀蓄车黄) 与癃闭鉴别(二者都有小便量少,排尿困难之症状,但淋证尿频而尿痛,且每日排尿总量多为正常,癃闭则无尿痛,每日排尿量,少于正常,严重时甚至无尿。癃闭复感湿热,常可并发淋证,而淋证日久不愈,亦可发展为癃闭) 2淋证—血淋—湿热下注膀胱,热甚灼络,破血妄行—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尿色红赤,甚至溺出纯血。主要鉴别点是有无尿痛。尿血多无疼痛,或虽有轻微胀痛或热痛,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3腰痛(肾虚腰痛) 肾阴虚:左归丸肾阳虚:右归丸 4咳嗽--肺阴亏耗肺阴亏耗,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 咳嗽与咳喘:咳嗽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喘证。咳喘则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临床上以咳喘并作为特点。 5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白芥子苏子莱菔子麻黄杏仁厚朴半夏陈皮茯苓僵蚕。 哮病与喘证鉴别: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而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6呕吐: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加减人参白术干姜甘草等病机:脾胃虚寒,失于温煦,运化失职 7水肿湿热壅盛证分利湿热疏凿饮子加减病机湿热内盛,三焦雍滞,气滞水停槟榔及商陆,苓皮大腹椒目,赤豆艽羌活泽泻木通生姜(与鼓胀鉴别) 8胸痹:痰浊痹阻:通阳泻浊,豁痰宣痹: 栝楼薤白半夏汤和涤痰汤:栝楼,薤白,半夏,天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 9胸痹: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方药:枳实薤白桂枝汤和当归四逆汤 药物: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枳实,薤白,桂枝 10胸痹: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和右归饮 11痫病痰火扰神:痰浊蕴结,气郁化火,痰火内盛,上扰脑神: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和涤痰汤(龙胆草,车前子,木通,泽泻,当归,柴胡,生地,半夏,天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 痫于厥证:厥证除了见突然扑到,昏不知人主证外,还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见口进,握拳,手指拘急,而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和病作怪叫之证, 12郁证心神失养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加减甘麦大枣郁金合欢病机营阴暗耗,心神失养 13喘证——肺气虚耗证: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亦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 治法:补肺益气养阴 方剂: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方药:党参、黄芪、冬虫夏草、五味子、炙甘草、麦冬等 14腰痛——瘀血腰痛证瘀血阻滞,经脉痹阻,不通则痛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