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

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

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
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

1.组织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组织文化意识。

(2)组织文化系统化。

(3)组织文化的凝聚力。

(4)组织文化定位。

(5)组织文化的可塑性。

(6)长期的组织文化。

2.组织文化的特点组织文化的七个特征是:创新冒险、注重细节、人际导向、结果导向、团队导向、进取精神和稳定性。

企业文化由三个层次组成:

(1)表层的物质文化被称为企业的“硬文化”。

包括工厂产能、工厂外观、机械设备、产品造型、外观、质量等。

(2)中层制度文化,包括领导体制、人际关系、规章制度和纪律等。

(3)核心层面的精神文化称为“企业软文化”。

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企业群体意识、员工素质和优良传统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我们称之为企业精神。特伦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将整个企业文化理论体系概括为五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

企业环境是指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经营方向、外部环境、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外界的联系。它往往决定着企业的行为。价值观是指对一件事情或行为的一致认识,如善与恶、善与恶、对与错,以及是否值得效仿。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中的成员在判断自己的行为时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并用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英雄是指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业文化的人格化。他们的作用在于充当活生生的榜样,为企业其他员工提供学习的榜样,在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加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文化仪式是指企业开展的各种表彰、奖励活动、聚会和娱乐活动。它可以将企业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戏剧化、形象化,生动地宣传和体现企业的价值观,让人们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让企业文化“娱乐化、娱乐化”。文化网络是指以传播文化信息为主的非正式信息传播渠道。它是由一些非正式的组织和人组成的,它传递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员工的意愿和心态。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从严格执行企业制度中衍生出来的。制度中的强制或激励最终促使群体具有一定的行为意识,从而构成企业文化。董堂策的“企业文化说”深刻地印证了企业文化的本质,并对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最新4月自考-企业文化试题及答案讲解

全国2010年4月自考企业文化试题 课程代码:0329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方最早提出“文化”概念的学者是() A.亚里士多德B.康德 C.泰勒D.克鲁克 2.在日本,企业文化被称为() A.商业文化B.公司文化 C.社风D.会社文化 3.在企业物质文化基础要素中,专门用以代表企业或企业产品的固定图案、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子要素是() A.企业名称B.企业标准字 C.企业标准色D.企业标志 4.在企业物质文化诸要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A.产品要素B.基础要素 C.环境要素D.制度要素 5.具有高度灵活性特点的管理被称为() A.科学管理B.情景管理 C.宏观管理D.微观管理 6.评价企业文化优劣的创新性标准其实是() A.时代性标准B.社会性标准 C.经济性标准D.综合性标准 7.最初的管理理论产生于() A.18世纪中期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中期D.19世纪末20世纪初 8.在企业价值观引导过程中,表率首先是() A.普通员工的表率B.管理人员的表率 C.科技人员的表率D.企业家的表率 9.对于“米、油、盐”等产品来说,其价值主要是() A.市场价值B.实用性价值 精品文档

C.商品价值D.紧缺性价值 10.将销售观念发展归结为五个阶段的学者是() A.韦伯B.泰勒 C.法约尔D.科特勒 11.企业责任意识立足的基础是() A.企业基本价值观B.企业精神文化C.企业物质文化D.企业行为文化12.培养企业文化的恒久动力,主要是培养企业的() A.责任意识B.团队意识 C.危机意识D.变革意识 13.相对来说,传统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式是() A.企业扩张B.政府资助 C.自我积累D.银行贷款 14.从基础角度说,强势企业文化首先必须是() A.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B.有责任感的企业文化C.本土企业文化D.优质企业文化15.企业应有的职责取决于企业的() A.员工B.产品 C.性质D.规模 16.强势企业文化必须具有高度自律的() A.变革意识B.法治意识 C.领袖意识D.市场意识 17.互补式企业扩张为其企业文化扩张奠定了() A.经济基础B.实体基础 C.文化基础D.物质基础 18.改造性企业扩张的主要特征是() A.同化B.兼并 C.改造D.改良 19.被扩张企业在互补式企业扩张中具有() A.主导地位B.支配地位 C.中心地位D.补充优势地位20.民族文化独特的传播媒介是() A.报纸B.广播 精品文档

高效团队的基本特征

高效团队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目标是构成团队、维系团队成员的基础条件。一个团队的建立主要是基于员工在追求特定目标上的能力,其成员之间的吸引力为次要因素。当人们基于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时,才会对彼此的优势予以认可,对彼此的缺点相互包容,凝聚力也因此而生。当个体的成长与团队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时,所有成员才会对团队产生归属感。共同的目标是个人与团队利益的纽带。 2.良好的沟通与协调 沟通是团队内人与人相互传递思想,交换信息从而达到认识的—致,协调是取得行动上的—致,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是团队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沟通的效果对于团队工作的成败有密切的关系,应注意消除障碍、提商效率,选择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沟通。成员应在相互信任的气氛下工作,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和问题,每个成员都应努力了解别人的看法与观点。团队成员由于价值观、信仰、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个人之间的冲突总是在所难免的,没有任何的团队能够完全和谐。差异会导致分歧,分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导致冲突。但是,冲突并非都是破坏性的,冲突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还是一种重要而积极的现象,许多新观念的火花注往是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如果只强调忠诚与合作,提倡唯唯诺诺和不发表意见,反而使矛盾不能暴露,窒息了团队的生机。应使团队中建设性的冲突保持在恰当的水平上,通过沟通、疏导在团队中建立,和积极面对冲突的组织氛围和议事规程o 在达成共识之后,团队要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去协调人们的行为,只有团队协作才能使本来分散的个人和具有不同能力和个性的人结合起来,携手作战,组织成一个有共同目标的相互协调的整体。 3.全员的高度参与(一致的承诺) 团队的运作往往采用协商和共同参与的方式,由全体成员共同决定团队L的目标、结构、作业原则和规范。团队协作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威力就是因为团队要吸引其成员直接参与各种管理活动;使全体员工不仅贡献劳动,而且贡献智慧,直接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形成一股巨大的向心力。组建团队的目的就是要促使普通人作出不平凡的事情,任何团队都不能依靠天才,因为天才毕竟是少数。只有设法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高度的参与热情,才能使每个人发挥出比他个人的才能要大得多的能力,也可以使每个人的弱点减编到最小程度。当全体成员都能为团队的发展毫无保留的奉献力量,整合自己的技能并充分发挥出来时,一种和谐的团队文化便产生了。 要使团队成员尽心尽力的工作,首要的一点就是对每—位员工给予“人性的尊重”。管理者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你面对的是受过良好教育,具清更多技能、更多信息的员工;应尽量满足员工对工作的期待,尊重每一个人的职责范围;以尊重人性的方式批评和表扬员工;应邀请员工共同参与制定计划,要让员工知道他所承担的工作是重要的,团队为他的存在而感到自豪……要始终牢记一点:当一个人受到尊重,被充分肯定、被赏识、被信任时,他会用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那份责任,无限忠诚地对待事业。管理者应以一种尊重、关心、爱护甚至是感激之情对待员工,才会创造出和谐的团队,员工对团队的忠诚感、使命感与归属感也由此而生了。 4.注重团队的学习 当今时代是急剧变革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量、知识量快速增长。适应这种

《企业文化》试卷

试卷代码:8569 保定广播电视大学《企业文化》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__ 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0分) 1.在企业物质文化基础要素中,专门用以代表企业或企业产品的固定图案、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子要素是( ) A.企业名称B.企业标准字C.企业标准色D.企业标志 2.在企业物质文化诸要素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 A.企业产品要素B.企业技术C.企业环境D.企业制度 3.评价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准是( ) A.时代性标准B.社会性标准C.生产效率和绩效标准D.综合性标准4.最初的管理理论产生于( ) A.18世纪中期B.18世纪末19世纪初C.19世纪中期D.19世纪末20世纪初5.在企业价值观引导过程中,表率首先是( ) A.普通员工的表率B.管理人员的表率C.科技人员的表率D.企业家的表率 二、多选题(15分) 1.企业文化的特征包括( ) A.以人为中心B.具有管理功能C.员工共同享用D.是企业家的个人文化E.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 2.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的视觉识别系统具体包含的内容有( ) A.标志B.标准字和标准色C.吉祥物D.建筑物E.服装、名片 3.就企业文化而言,比较容易形成下注文化的行业有( ) A.石油开采B.风险投资C.航空航天D.投资银行E.计算机设计 4.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A.泰勒B.韦伯 C.法约尔D.梅奥E.斯金纳 5.企业文化的所有构成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包括() A.企业制度文化B.企业精神文化 C.企业价值观D.企业社团活动E.企业物质文化 三、名词解释(共30) 1、企业文化结构 2、企业精神 3、营销文化 4、企业家的素质 5、清洁生产 四、简答(共35分) 1、简述营销文化的内容。

农业文化的基本特征-赵建

农业文化的基本特征-赵建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名称:乡村传播学 论文题目:农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学生姓名 赵健 专 业 公共管理 层 次 专升本 批 次 141 学 号 w310211141009 学习中心 310211 2015年 6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 目 满分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论点、论文编号: K0263

目录 1、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研究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国内研究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保护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错 误!未定义书签。 1.3.3 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 丰富休闲农业发展资源,促进农民 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错误!未定义书签。 2、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对传统农业耕作技术与经验实施有效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对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实施全面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对传统农业生产制度实施有效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对传统农耕信仰等实施综合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对当地有农作物品种实施有效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注意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对传统农业文化遗产要抱有更加宽容的态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农业文化遗产有广义和侠义两个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打破陈旧观念彻底澄清传统文化落后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三农”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有利于传承农耕文明,拓展农业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建设美丽乡村...............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代企业文化的五大特征分析

现代企业文化的五大特征分析 1992年,约翰·科特教授和同事詹姆斯·核斯克特教授出版了专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在该书中,科特总结了他们1987—1991年期间对美国22个行业72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状况的深入研究,证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认为:“一个企业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影响企业本身业绩的深层重要原因”。并且预言,在近十年内,企业文化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这个观点对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世界成功企业的经营实践,人们往往可以看到,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常胜不败,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其经营实践中形成和应用了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当前民营企业现状 也许这些年大家对那些倒下去的民企还记忆尤新,比如巨人倒下、三株枯萎、飞龙落地、标王折翅、小霸王别姬……这些失败的民企现在还有人拿它当歌谣,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顾问、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名誉馆员陈健说,有关人士预测中国民营企业有60%在五年内破产,有85%将在10年内消失,就目前而言,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有人认为,民营企业迅速消亡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有效的组织构建,没有建立职业化的管理队伍;但陈健认为,民营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与设备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文化氛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没有与企业形成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作为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人文的东西,注重人对企业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技术设备的先进性,企业文化就显得分外重要。 二、企业管理核心的演进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企业管理的核心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50-60 年代,伴随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新兴学科的相应产生,以组织管理为特征的管理科学理论应运而生,那时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财物的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理论的应用成效显著,国内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新的技术发明涌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美国成为其实的头号经济强国。但是,行为科学无法克服管理理论的弱点,管理科学过分追求理性,对作为企业主体的人没有给予。 20世纪70年代是企业管理核心演进的第二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以“战略管理”作为管理核心。“战略管理“要求企业以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就经营目标、内部资源及其同环境的积极适应等问题进行谋划和决策,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些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 到了20世纪80年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进一步演进到以“企业文化”为管理核心。这次转变的背景是日本企业的异军突起。学者对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美国企业

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定义: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讲通俗点,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 企业文化特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确立的,被企业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文化分类: 也有人认为,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认识企业文化: 1.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游戏规则,所以始终会以“解决问题”做为自己的宗旨。 2. 企业文化是被大家认为有效的而共享,并共同遵循并自觉维护的; 3. 企业文化是习得的 4. 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持续发展的。 5. 企业文化集中反映了企业的关键价值。 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

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企业文化依附于企业,随企业产生,随企业消亡而消亡。即使没有总结或提出外在表现形式,企业文化依然是存在的。 企业文化的内在本质内容与外在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偏差。第一,外在表现形式通常表现为一句话或几个词,不是内在本质内容的全部;第二,企业文化中实际存在的糟粕是肯定不会出现在外在表现形式中的;第三,外在表现形式通常比较稳定,不会频繁更改,企业文化的本质内容却因各种因素的时刻变化而处在时刻变化之中。 企业文化在与员工的相互作用中处于主要地位,一个人被一家企业录用而成为这家企业的新员工,这个时候的企业文化代表着是大多数老员工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人与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其结果自然是新员工被同化。至于小概率事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不说也罢。 企业文化是一个由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构成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根据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是和谐统一、相互渗透的。根据企业文化的系统结构特点,柏明顿咨询给出了企业文化构建的HOME模型。 企业文化,或者确切的说是组织文化用国际君友会给的概念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广义说来,大至联合国、一个国家、民族、地方政府、政党、工会、学生会、小至家庭、朋友等,其实都称为“组织”。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个概念应用于形容企业,或各种非营利组织的文化形象。

企业文化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企业文化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一个企业正如一个人,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有其成功的道理,必定有其成功的素养,企业亦然。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正在飞跃发展,企业文化正如一个人的灵魂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人所重视。 一个人要立于社会,要有所成就,没有一点精神是不行的,要流芳百世,泽及子孙就更离不开自己的不断修炼身心;一个企业要想成为百年老店,没有灵魂是不行的,没有不断地自我修炼是很难长期立足于市场的。 企业文化的特点: 首先必须了解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阶段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指导企业文化运转的核心内核是企业自我学习自我修炼的能力。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作用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如一个人来到世间,总是要成长的,至于成长的方向则是可以控制和干预的,父母的教育,家庭的环境,社会的环境和学校教育等使得具有同样能力的两个相同的个体,走出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所以必须先弄清楚企业所处于的发展阶段: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壮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必须在不同阶段辅之于相应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才能够顺利“成材”。 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为 一。老板文化; 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业初期企业文化其实就是老板文化,老板个人的风格,魅力,理念及素质体现了整个企业运作的核心指导价值。应该指出在企业的初期,强有力的老板文化对企业长期的文化建设将会打下一个好基础。 二。企业内强势个人的文化; 很多企业老板并没有极强的影响力,而内部某些员工,特别是一些实际经营的骨干个人,由于自己的工作风格和能力受到大家的赞同,这种个人的强势影响力主导了企业的文化。 三。企业内强势组织的文化; 很多企业由于内部部门的分工导致某个部门变得及其重要和强势,如采购部门或者销售部门;这些部门的运作逐步影响这个企业的运作,进而事实上代表了企业的当前文化;另外,某些企业由于本体文化较为弱势,通常引进一批人才时,如某个业务部门高层跳槽到该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中国文化基本特征之我见

中国文化基本特征之我见 1、传统文化的主体属农耕文化。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决定着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中国的传统经济特点是农耕经济,它的文化就必然是农耕文化。诗歌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意义的形式,但中国诗歌不同于外国的诗歌,它短小精致,表现的只是一种意境、一个情形、一种情绪。正如中国农民所经营碎小的土地、单一的农作物和精耕细作的耕作手段,是中国农村的自给自足封闭的小农经济在文化上的表达方式。用“诗是土地的心语”来概括中国文化的某一特征是恰如其分的。 游牧文化是农耕文化的有力的补充。传统认为,农耕文化高于游牧文化,从社会演进来看,农耕社会比游牧社会先进;但文化则不然,因为文化具有长期不变相对稳定的性质和继承性与遗传性的特点,农耕文化则保持着游牧文化的一些特质,而且是农耕文化的有力补充。比如游牧文化中的尚勇好斗、豪爽刚毅的秉性成为我国北方民族的重要特征,平衡了农耕文化中的某些弱点。草原文化、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共同组成中华文化。我们常说自己是“华人”,华人根源于陕西的华山周围居住的仰韶文化,因为先民根深蒂固的崇尚玫瑰花的传统,因此称为“华人”;中国人所以称为“龙的传人”根源于对龙凤的崇拜。而最早的中华龙凤图腾即出土于内蒙古东部的翁牛特旗。这也是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形成的,中国北方是广袤的草原,东边南边是大海,西南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高山,地域相对广阔,有一定回旋余地,具备几种原生文明的形成以及它们之间的杂交、融合的优越条件,最终凝聚成“中华文化”的地理环境条件。 2、中国文化的正统意识非常浓厚。正统意识强调官方化、权威化、模式化。如《三国演义》就宣传刘氏权力集团是正统的,曹操与孙权集团则是非正统的,因为天下是姓刘的。然而中国文化的发展每每不是靠正统文化,而是靠非正统的民间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推动。如果秦王不听李斯的劝谏,不使用或驱逐外国人才,秦能统一天下将是个问号。唐朝诗歌之所以达到如此的高峰,也是外来文化的结果。李白就是明例。李白祖籍是是甘肃天水县,出生于碎叶城,后经四川,他受的是胡风夷俗的文化影响,佛教不是中国的正统文化,但它创造了足以称世的敦煌艺术。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强调官方化、权威化、模式化,中国传统文化排斥民主与科学。排斥民主就必然漠视个人意识的权利,人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批评的权力和理性的权利。也必然反对科学。民主与科学是一对孪生兄弟,缺一不可。

总结组织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组织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

一、名词解释 1.人文技术 指通过沟通、决策、沟题解决手段,改变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 2.组织承诺 通常指员工对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感,以及对组织的归属感。也可以解释员工为什么要留在某个组织,因而也是检验职工对组织忠诚程度的一种指标。也是员工与组织之间心理契约的一种体现。 3.社会知觉 就是对人的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它是知觉主体的社会行为。 4.组织文化 就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 二、单项选择题 1.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著名的人类行为公式B=f(P?E)是由(卢因)提出的。 2.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称( 态度) 3.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各个需要层次的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间接相关)相关。4.“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是(双因素理论)激励理论中的内容。 5.在实际工作场地进行,按周密实验设计便现场条件,尽量单一,有目的控制外界某些条件,使所获结果更有说服力。这种方法是(现场实验)研究法。 6. 具有准确、完整、及时特征的沟通信息称为(正式沟通)。 7.“对工作关心,也对人关心,两者兼顾,程度适中。这种领方式在管理方格图中属于(5.5

型)方式。 8.企业形象是组织形象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企业识别系统中(MI)是( 理念识别)层次。 三、多项选择题 1.组织文化特性中,无形性有下述()方面。 1、信念力量 2、道德力量 3、心理力量 2.现代“新组织”所具有的特点,除了多元化、全球化外,还有()。 1、网络化 2、扁平化 3、灵活性 3.组织承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有比较统一的认识,学者们提出()因素是其内涵。 1、情感承诺 2、道德承诺 3、态度承诺 4.不同角色对群体债效会产生不同影响,通常角色可分成()。 1、自我中心角色 2、任务角色 3、维护角色 5.按团队存在的目的和形态进行分类,有以下()。 1、问题解决型团队 2、自我管理型团队 3、跨职能团队 6.在麦克利兰的激励需要理论中强调人的基本需要有()。 1、权力需要 2、成就需要 3、归属需要 7.组织文化内容中,精神层除组织愿景,组织道德和组织精神方面外,还有()方面。 1、组织经营哲学 2、组织核心价值观 3、组织风气

814简答题请简述企业文化的特征(鼓励独立完成作业讲解

8.14简答题:请简述企业文化的特征。(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答:参见教材第八章P202。企业文化的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时代性。任何企业的运作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下进行的,受到当时当地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文化也必定成为当时当地环境的反映。当代的企业文化,渗透着现代经营管理的种种意识,如商品经济意识、市场竞争意识、战略管理意识、公共关系意识等。②特异性。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产生的土壤是本企业的人员和内外环境,不同的企业这些因素都不会相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企业文化是一种稀缺资源。③人文性。任何员工在企业中都希望能与别人和谐、友善的相处,获得尊重和自我发展。企业文化正是围绕着人们如何相处、如何实现自我而建立的,它体现了公司集体的个性,而不是某个人的个性。④发展性。没有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也在不断的完善。企业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人们会根据当时的环境对企业文化作出适当的调整,同时,企业的核心文化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⑤排他性。一个员工融入一个集体,他就必须接受这个集体的企业文化,而放弃其他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文化在整体上是排斥其他企业文化的。以上即为企业文化的特征。 5.11论述题:以你周围熟悉的在职人员为例说明职业倾向有哪些种类?各类职业倾向适合做哪类工作?(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答:参见教材第五章P141-143页。职业倾向的种类。(一)职业倾向是指一个人由于人格(性格、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等)影响,对职业的选择产生偏好,或对某些职业有较高的相容性。职业倾向的分析,可以帮助员工找到更适合于自身性格特征的职业类型。约翰?霍兰德认为决定个人选择何种职业是六种基本的“人格倾向”。由于这六种人格倾向与职业选择密切相关,我们也将其称为职业倾向:⑴实践倾向。具有这种倾向的人适合从事具有一定技能或技巧的体力劳动的职业,如电器技师、机械维修工、木匠、厨师、园艺师。这一类型的人动手能力很强,而且事必躬亲,责任心强。⑵事务倾向。具有这种倾向的人适合从事那些程序强、具有大量结构性和充满规则的工作,如会计、银行职员、仓库管理员、秘书。这一类型的人办事有条不紊,循规蹈矩,做事比较细心、一丝不苟。⑶经营倾向。具有这种倾向的人乐于从事用语言去影响他人的活动的职业,如管理人员、律师、教师、推销员。这一类型的人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相当的号召力,工作计划性强。⑷社交倾向。具有这种倾向的人喜欢从事参与有人际交往活动的职业,如外交家、咨询顾问、社会工作者。这一类型的人有较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他们对人的心理和情感反应比较敏感,对他人行为的观察比较仔细。⑸艺术倾向。具有这种倾向的人喜欢从事艺术创作、自我表现、情感表达和自由度高的职业,如音乐家、画家、广告设计师、摄影师、演员。这一类型的人感情比较丰富,经常以感性思维,有较强的创造力。他们不喜欢受束缚的工作,工作时间自由安排,没有规律。⑹研究倾向。具有这种倾向的人喜欢从事具有认知活动的职业,如科学家、产品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专家、大学教授、社会学家。这一类型的人善于思考,做事比较专一,对问题喜欢刨根问底,寻求解决问题的规律。他们工作独立性比较强,不喜欢去理会周围的太多事情。这六种倾向的人喜欢从事具有认知活动的职业倾向的极端表现,而它们存在着相容和冲突的关系。每个人的倾向并不是这六种倾向的其中之一,而是以某一种为主,兼有其它倾向。如果个人存在的职业倾向之间越相似或相容性越强,则他在职业选择时所面临的冲突和犹豫就会越少。(二)联系实际,略。 6.10简答题:简述绩效考核的实施阶段的步骤。(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答:参见教材第六章P159-160。绩效考核的实施阶段一般有四个步骤,即关键事件记录、员工自评、考核小组考评、考核委员会审核。①关键事件记录。关键事件记录就是根据考核的项目和标准,对员工平时工作的重要表现(突出的成绩或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记录,作为最终考核依据的一部分。这是有关员工平时情况的信息收集过程。所记载的事件既有好事,也有不好的事;所记载的必须是较突出的、与工作绩效直接相关的事。②员工自评。员工自评就是让员工根据绩效考核的项目和标准对自己进行评价。员工自评是让员工参与到绩效考核的工作中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绩效项目和标准的含义和实际的要求。员工自评的结果大多只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的参考。③考核小组考评。考核小组一般由部门主管和部门选派的员工代表组成,负责对本部门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由考核小组来进行绩效考核要比由主管本人操作更为全面和公正,员工一般更容易接受考核小组做出的工作绩效评价。④考核委员会审核。考核委员会一般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员工代表组成,它负责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查和把关。员工自评和考核小组评价

组织文化名词解释答案

组织文化名词解释答案 组织文化名词解释答案_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 ) D. C.一一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在组织行为学家看来,群体可以满足个体的不同需要,这些需要主要是( A.安全需要 B.地位需要 C.38.动机动机:动机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动机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在狭义的组织管理领域内 39.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40.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群体凝聚力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它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1.简述人际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简述人际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简述人际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对组织管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关系影响工作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 (2)人际关系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3)人际关系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42.简述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的关系。 简述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的关系。 简述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的关系正式领导者是通过组织所赋予的职权来引导和影响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领导者;非正式领导者不是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而是靠其自身的特长而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进行领导活动的领导者;具体来讲,二者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正式领导者一般是工作领袖,非正式领导者往往是情感需要 D.权力需要 E.实现目标的需要) 22.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个体较易产生与群体保持一致的从众行为倾向(A.群体的竞争程度较低 C.群体凝聚力较高 D.群体目标较明确一致 )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 案例研究法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 C.能力能力 )23.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领导者要通过实现各种领导功能来完成基本任务。 这些功能主要有(A.创新功能 B. 激励功能 C.组织功能 D.沟通协调功能 E.服务功能 )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 4.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标准( 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 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按心理活动的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 A.角色知觉角色知觉 )24.领导权力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它们是(A.资源控制权 B.奖惩权 C.专长权 )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 B.社会惰化效应 ) 社会惰化效应25.群体讨论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决策中,主要的群体决策技术有(A.命名小组法 B.头脑风暴 C. 电子会议法 E.德尔斐法三、判断改错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24 | 浏览(231)人次| 投稿| 收藏] 信息中心 萧放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

基本组织

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 1、上皮的概念:由许多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覆盖于人体的外表面或衬在体内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 2、上皮组织的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细胞有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一般没有血管和淋巴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3、被覆上皮的分类: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复层扁平上皮 结缔组织 1、结缔组织的特点:1)细胞排列较疏松、细胞间质多。2)细胞间质中有纤维。3)血管丰富、有神经末梢和淋巴管。 2、猪身上的结缔组织? 猪蹄筋坚韧致密的软组织 猪气泡肉疏松如蜂窝 软骨半固体 猪骨坚硬的固体 猪血流动的液体 3、疏松结缔组织的成分及其形态特征: 细胞:1)成纤维细胞:在光镜下,细胞成梭形或扁的星形,有尖细的突起;依附在纤维旁;核为长卵圆形,有1~2个明显的核仁。2)巨噬细胞:在光镜下,固定巨噬细胞多呈星形或梭形,不易与成纤维细胞区分;胞质中常有其吞噬的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异物颗粒,游离巨噬细胞形状多样,细胞界限清楚,细胞边缘有钝圆形突起;胞核常偏于细胞的一端。3)浆细胞:细胞较小;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嗜碱性;胞核呈车轮状,常偏于细胞的一侧。4)肥大细胞:细胞较大,呈卵圆形;核小,染色浅;胞质内充满了粗大、均匀的嗜碱性颗粒;肥大细胞常沿小血管和淋巴管分布。 功能:1)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大,细胞器丰富。功能活跃,具有合成和分泌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以及基质的功能。2)纤维细胞:胞体较小;胞核小,着色深;细胞器较少。功能处于静止状态。机体创伤时,纤维细胞可转化为成纤维细胞,与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一起构成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并大量分泌基质,从而填平伤口。3)巨噬细胞:活跃的吞噬功能。担负机体非特异性的防御功能。吞噬、处理抗原,并将此信息传递给免疫淋巴细胞;受淋巴因子的作用,可有效杀伤细胞内病原体和肿瘤细胞,从而间接或直接参与免疫反应。4)浆细胞:合成分泌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故浆细胞是体液免疫的效应细胞。5)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受到某些刺激后,可将其颗粒排放至细胞外,即出现脱颗粒现象(引起组织水肿)。可能主要是参与过敏反应。 纤维种类:1)胶原纤维:肉眼观:新鲜时呈白色,发亮,又称白纤维。物理特性:抗拉性极强,韧性大,但无弹性;化学特性:易被蛋白酶消化;亦可水解。形态特点:纤维束较粗,直径1~20微米,着色很浅。2)弹性纤维:肉眼观:呈黄色,又称黄纤维。物理特性:折光性强,富于弹性,韧性小。化学特性:难溶于水;但易被胰液消化。形态特点:纤维较细,直径0.2~1.0微米,分支交错;染色较深暗。3)网状纤维:形态特点:一般染色法不能使之着色,需用镀银法染色。网状纤维细而短,分支多,交织成网。又称嗜银纤维。由于构成它的胶原原纤维超微结构与胶原纤维的完全一致,其化学成分也为胶原蛋白,故认为网状纤维是胶原纤维的前身。 4、血液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1)组成:(1) 血浆:把血细胞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剩下的黄色液体即为血浆。血浆相当于细胞间质。(2) 有形成分:包括血细胞和血小板。

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创新性。高校校园文化与其他亚文化相比,功利性的干扰最少,而且拥有较多的对人类社会与命运的关怀。在校园文化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方面,校园文化的根本使命是批判与创新。在大学校园里,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最容易产生,旧的观念更容易在批判中更新。在这种文化的产生与更新之中,校园文化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得到充分展现。校园文化的继承性表现为校园文化的连续性,它是对既有的校园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不可能完全脱离原有的文化传统。这种校园文化传统往往会形成一个学校的文化特色。 开放性。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区别于社会的其他文化而成一体:从空间上讲,校园文化是以学校成员为其群体基础,以“校园”为其空间范围的;从时间层面上讲,校园文化自产生之日起所形成的文化特质以及每所学校自建校时所独特的文化精髓就被世世代代稳固的传承下来;从心理层面上讲,校园文化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群体性和排他性。因此,校园文化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特征。 高雅性。大学校园是人才汇聚的场所。由于创造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较好人文修养的教师和作为青年才俊的大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决定了在价值取向等精神领域的追求上比普通大众的品位高。而且大学校园是知识汇集的场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丰富知识的校园人能够运用知识,以理性的头脑更灵活地思考问题,能够更准确地在校园文化取舍、鉴别、等方面做出决断,而不是如大众文化一般盲目追随;丰富的知识也使校园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对校园文化进行改造和更新,因此相对于一般社会而言,校园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格调会更高雅。 多元性。当今社会进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信息、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拉近了国家和民族间的距离,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已经成为时代的重要特点。高校校园成了外来文化最主要的集散地。国外的许多新思想、新理论、新科技,大多首先传到学校,再通过学校的辐射和人才的流动注入社会。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具有接收外来文化的条件和转化、融合外来文化的能力。日益频繁的学术交流和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也是校园文化多元性的成因。 载体多样性。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但是这些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并不能孤立存在,他们要通过一定的载体,以物质的、制度

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

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 (一)人文性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这也是企业文化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根本区别。工业文明是诞生于西方的,企业管理的传统思想带有浓厚的西方科学主义色彩。这样的管理把企业看做单纯的经济组织,把生产过程看作单纯的物的运作过程,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物,人被看作物(机器、产品)的附属品。这其中的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性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成为阻碍企业进步的桎梏,而企业文化理论这一充满东方人文色彩的管理哲学应运而生,有效地弥合了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中的先天不足。所谓企业文化的人文性,就是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企业内外一切活动都应是以人为中心的。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不应是单纯地制造产品、追求利润的机器,员工不应是这部机器上的部件;企业应该是使员工能够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事业追求,和睦相处、舒畅生活的大家庭。从企业外部看,企业与社会不应该单纯是商品交换关系,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社会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这个经济社会群体的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生活信息,等等。它是一种社会群体心理文化、物理文化、行为文化。到“丰田村”工作的员工,往往都以有“丰田精神”而自豪,使它们的观念、行为、文化更加紧密地联结为一个整体,企业文化必然是社会性的。 (三)集体性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将自己的价值观、规范和制度积淀下来形成的。这不是哪个企业成员或哪一部分人所能完成得了的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经营理念、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都必须是由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企业文化是依靠一个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所以说,企业文化具有集体性。 (四)个异性 许多企业管理理论,往往总是试图寻找一种适合于一切情况的企业运行模式。这种“共性”化的管理模式尽管在今后也不应完全抛弃,但它的确是以往“一刀切”弊病的原因之一,而企业文化理论则更强调把握企业的个性特征,强调按照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实际上,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殊品质。从生产设备到经营品种,从生产工艺到经营规模,从规章制度到企业价值观,都各有各的特点。即使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也会有不同的文化设施、不同的行为规范和技术工艺流程,所以,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具有其鲜明的个体性、殊异性特色。任何一般的、空洞的企业文化,都不可能有持久、强大的生命力。(五)社区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存在样式,企业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机构或生产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