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少年偏差行为量表

青少年偏差行为量表

青少年偏差行为量表
青少年偏差行为量表

偷拿他人财物(偷盗)(必答)

1 2 3 4 5 第2 题[单项选择题]

逃学、逃课(必答)

1 2 3 4 5 第3 题[单项选择题]

私自夜不归宿(必答)

1 2 3 4 5 第4 题[单项选择题]

离家出走(必答)

1 2 3 4 5

出入过色情场所(歌厅、酒吧等)(必答)

1 2 3 4 5

第6 题[单项选择题]

与他人发生性关系(必答)

1 2 3 4 5

第7 题[单项选择题]

阅读黄色书籍或者观看A片(必答)

1 2 3 4 5

第8 题[单项选择题]

曾经抽烟(必答)

1 2 3 4 5

曾经喝酒(必答)

1 2 3 4 5 第10 题[单项选择题]

和他人赌钱(必答)

1 2 3 4 5 第11 题[单项选择题]

玩暴力游戏(必答)

1 2 3 4 5 第12 题[单项选择题]

无故破坏公物或他人财物(必答)

1 2 3 4 5

携带刀械或其他武器(必答)

1 2 3 4 5 第14 题[单项选择题]

与他人打架、斗殴(必答)

1 2 3 4 5 第15 题[单项选择题]

辱骂他人(必答)

1 2 3 4 5 第16 题[单项选择题]

参加帮派、团伙活动(必答)

1 2 3 4 5

恐吓、勒索获取他人财物(抢劫)(必答)

1 2 3 4 5

第18 题[单项选择题]

曾偷偷尝试毒品(必答)

1 2 3 4 5

第19 题[单项选择题]

打群架(必答)

1 2 3 4 5

青少年偏差行为调查问卷,问卷上面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行为,请您根据近半年的时间里自己是否出现过以下的行为,选择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其中1表示从未(0次),2表示偶尔(1-2次),3表示有时(3-5次),4表示较多(6-10次),5表示经常(10次以上)。

青少年偏差行为量表

偷拿他人财物(偷盗)(必答) 1 2 3 4 5 第2 题[单项选择题] 逃学、逃课(必答) 1 2 3 4 5 第3 题[单项选择题] 私自夜不归宿(必答) 1 2 3 4 5 第4 题[单项选择题] 离家出走(必答) 1 2 3 4 5

出入过色情场所(歌厅、酒吧等)(必答) 1 2 3 4 5 第6 题[单项选择题] 与他人发生性关系(必答) 1 2 3 4 5 第7 题[单项选择题] 阅读黄色书籍或者观看A片(必答) 1 2 3 4 5 第8 题[单项选择题] 曾经抽烟(必答) 1 2 3 4 5

曾经喝酒(必答) 1 2 3 4 5 第10 题[单项选择题] 和他人赌钱(必答) 1 2 3 4 5 第11 题[单项选择题] 玩暴力游戏(必答) 1 2 3 4 5 第12 题[单项选择题] 无故破坏公物或他人财物(必答) 1 2 3 4 5

携带刀械或其他武器(必答) 1 2 3 4 5 第14 题[单项选择题] 与他人打架、斗殴(必答) 1 2 3 4 5 第15 题[单项选择题] 辱骂他人(必答) 1 2 3 4 5 第16 题[单项选择题] 参加帮派、团伙活动(必答) 1 2 3 4 5

恐吓、勒索获取他人财物(抢劫)(必答) 1 2 3 4 5 第18 题[单项选择题] 曾偷偷尝试毒品(必答) 1 2 3 4 5 第19 题[单项选择题] 打群架(必答) 1 2 3 4 5 青少年偏差行为调查问卷,问卷上面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行为,请您根据近半年的时间里自己是否出现过以下的行为,选择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其中1表示从未(0次),2表示偶尔(1-2次),3表示有时(3-5次),4表示较多(6-10次),5表示经常(10次以上)。

行为偏差学生帮教记录

行为偏差生辅导转化计划 班级:八(1)班主任:XXX 推进素质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趋势,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面向全体,学校在教育广大学生的同时,更应重视对行为偏差生的教育。为此,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现状分析: 从目前学生整体情况来看,各年级、各班级均存在着不同数量的行为偏差生,他们集中表现为:一是能从各方面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也能认真去学习,但成绩总是很差;二是不但成绩差,而且不能认真学习,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也差,组织纪律涣散,甚至染有恶习,如抽烟、打架等。这些学生的种种行为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影响到学校的风气。如何行为偏差生问题,关系着我们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开展行为偏差生转化工作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工作。 二、指导思想: 全体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应属于为青少年身心两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为他们学会怎样做人和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全面地打基础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克服消极、畏难的思想,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正确对待行为偏差生,并投入到行为偏差生转化工作中来。通过开展对行为偏差生转化工作,来达到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确定对象 1、学习成绩较差,经多方努力进步不明显; 2、在校行为特别偏差,对教学秩序有严重影响; 3、家庭教育不到位,经学校教育无明显效果; 4、学生心理方面存在偏差,而导致学习或行为方面有问题的。 5、父母离异或家庭经济条件特困而学生在学习及品行方面存在问题的。班级偏差学生档案: 学生:张涛飞性别:男年龄:15 基本问题:自以为是,目中无人,骄傲自满,总是欺负同学,人际关系恶劣。 学生:张利斌性别:男年龄: 15 基本问题:纪律涣散,学习成绩靠后,行为习惯差,经常和学生打架,造成恶劣影响。 学生:陈陇飞性别:男年龄:16 基本问题:这是一条“老鱼”,曾多次参于打架,但每次都因为没有直接参于或没有直接证据而让其漏网。行为习惯差。没有一点上进心。

青少年行为偏差

青少年偏差行为研究综述 教师教育学院2011级孙小玉 摘要:随着文化的多样化和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行为选择的自由度在增加,使得社会主导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评价准则对他们的约束力在不断减弱,出现偏差行为的概率也越来越高。本文针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主要表现和特点、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预防和娇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措施 一、偏差行为与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界定 学者对偏差行为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 美国学者道格拉斯认为:“所谓越轨行为,是指在一个社会中,被社会成员判定为违反其社会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和行为,它包括犯罪、违法及违反道德规范、社会习俗的所有思想和行为。”我们所说的青少年的偏差行为,是指青少年在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其生理逐渐成熟和心理欠缺成熟,以及社会大环境下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多元文化价值观碰撞产生的多重影响,使得他们在没有旁人正确的引导下不能正确地理解和处理这种新变化,从而做出偏离和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甚至偏离和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种种行为。 吴武典(1992)指出偏差行为就是个人行为显著地偏离常态,并且妨害了生活适应。许春金(1996)指出,青少年偏差行为是指偏离当时当地公认之行为准则的不良行为,而有可能会引起谴责、惩罚或矫正的后果。 郭翔(2002)指出,偏差行为,通常是指偏离或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纪律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行为。 如何界定青少年偏差行为? 当前尚无权威观点。教育学认为,青少年违背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共道德规范的行为称为违反纪律行为或轻度偏差行为,如迟到、旷课、说谎等,而酗酒、斗殴、自杀等虽对社会造成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称为严重偏差行为。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因遭受挫折与干扰,内心动机无法实现,从而产生焦虑、紧张或沮丧、失意等情绪状态,有的表现为狂妄自大、暴躁、孤僻、冷淡、自卑、娇气、懒惰等性格缺陷,

青少年及儿童特征

3.1.3儿童及青少年消费者行为特点 1.儿童: (1)消费能力逐步提高。表现为: a.在本能性消费逐渐趋于成熟的同时,社会性消费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到学前时期出现明显的攀比和炫耀心理。学龄儿童的社会性需要更是丰富多样。 b.单纯模仿性的消费逐步转变为个性化和独立自主的消费。年龄小的儿童在穿着方面只是进行单纯的模仿性消费,而到了小学阶段的儿童则有了自主意识,不仅要求“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而且“要有最好、最漂亮的”。 c.依赖性消费逐渐减弱,而自主建议性消费则迅速发展。婴幼儿时期儿童的消费完全依赖于自己的父母,其消费内容和消费动机都由父母决定。但是到了学龄初期之后,自主性越来越强,有时甚至左右家长或家庭的购买意向。 (2)消费需求日益复杂。表现为: a.消费性质飞速扩展,由过去单一的服装只是满足生活的消费逐渐向满足社交的、精神的、心理的消费扩展,消费性质逐渐接近于成人。 b.对服装的质量外观、颜色和品牌逐步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购买的商品不仅质量好而且能够满足他们本身对虚荣的浅显追逐。 c.消费动机日趋多样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求同、求美、好胜等

消费动机逐渐居于主导地位,而生理性消费动机则退居次要地位。 2.青少年: 青年可能是最“不忠诚”的消费者,他们喜欢追求新鲜刺激,消费变化多端,不容易予以掌握。青年人的心理其实十分矛盾,他们一方面积极“追求自我”,喜欢突出自己;另方面却对同学团体有很高的认同性,喜欢做每个年轻人都做的事。青年的消费特点。中国目前大约有三亿多青年消费者,约占上海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多。人生的这个阶段是最富有创造性和追求独立性的阶段。其消费特点表现为: (1)消费能力很强,市场潜力大。随着科技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青年人的创新能力和知识更新优势给他们带来了越来越丰富的经济收入,加上家庭负担轻,消费观念新潮又不愿压抑自己的欲望,注重享受和娱乐。因此青年消费者就成为消费能力最强、市场潜力最大的一个消费群体。 (2)消费意愿强烈,具有时代感和自我意识。青年消费者经常表现出这样一种消费心理:大家都没有的自己要有,某些人有的自己必须有,大家都有的自己不想有。这是一种典型的标新立异、争强好胜、表现自我的心理。 (3)消费行为易于冲动,富有情感性。由于青年时期的人并未彻底成熟,加上阅历有限,使得个性尚未完全定型。他们内心丰富、热情奔放,冲动性消费明显多于计划性消费。例如,在许多时候,服装的款式、颜色、形状、广告等外在因素往往是决定

青少年问题行为及矫正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对应矫正方略 杨淳 遵义航天高级中学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文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社会文化也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一个个体在这样的一个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必定会受到社会文化的“感染”,因此部分个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对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学校的管理中出现了一个名词——问题学生,之所以称为问题学生是因为他的问题行为未得到相应的矫正。 关键词:中学生;问题行为;矫正方略 一、中学生问题行为诞生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文化也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学校这块圣地所培养的学生不再仅仅受到学校的教育与感化,而且受到了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教育与感染。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一个人在成长中所受的教育也就不再那么单纯了,这也就导致了个体受教育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然而任何一个领域都至少存在两面性,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育对孩子来说再也不是单纯的课本知识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变为了更为广泛的教育——社会性的教育。在这个大的领域里,如果不加以引导,不采取一定的措施,个体的成长就容易偏离正常的路线,就容易出现偏差,进而导致个体行为不合乎规范,产生问题行为,出现问题学生。 中学生也是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错事,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久面久之形成了短期内难以改正的习惯。同时,中学和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且目前的中学生中独生子女数量逐年增多,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还未成熟,社会阅历正逐步拓展,思维方式受外界影响大,可塑性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水平还不够高。因此,在他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稍不注意,不良行为及不良行为习惯就会轻易地

如何区别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与行为偏差

如何区别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与行为偏差 虽然儿童确实存在不少行为障碍,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并不属于疾病,而仅仅是属于行为偏差。他们大多数属于正常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情绪或行为偏异,属于暂时性的,通常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行消失。那么,如何分清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究竟属于行为障碍或者仅仅是行为上的偏差? 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其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各种生理因素、教育方式、社会环境以及心理创伤等,都可能干扰和阻碍儿童青少年的正常发展,导致他们产生情绪或行为偏差。但是大多数儿童青少年的问题都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出现,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恢复正常。譬如,青春期前后出现的对自己身体过敏及社会恐惧障碍,学龄儿童常见的孤僻、爱发脾气、害羞等问题,婴幼儿阶段出现的吮吸手指一类习惯障碍、夜惊等睡眠障碍,这些问题在没有造成过分突出影响的情况下,都应该判断为正常现象,而不是障碍。 应该说大部分的儿童青少年都属于健康范畴的,只有当行为问题严重突出,并妨碍了个人的正常学习或生活,或者在不该出现的年龄阶段出现了一些有关的行为障碍时,才应该去考虑这种问题是否应被列为行为偏差或是心理障碍。 儿童青少年一般的行为偏差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第一,问题突出发生在某一个年龄段,在这之前或之后表现都不明显,如遗尿;第二,无论是情绪或是行为问题,通常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如仅仅有害羞的症状,不存在明显的症候群,也就是说,个体的其他行为基本良好;第三,没有类似的人格缺陷或家族继承性,通常与父母的管教方式或生活环境有关,如来自山村的孩子初次接触大城市会显示出明显的恐惧行为。 比较起来,心理障碍则要严重得多。具有心理或行为障碍的儿童青少年,对他们临床症状的判断可以依据以下几点:第一,比较严重的和广泛的生活和社会功能损伤,并且其损伤的原因主要是精神性的,如孤独症儿童的比较深刻的语言障碍;第二,持续时间长久,通常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失;第三,许多问题与家族遗传有关,通常在一些直系亲属中可以找到相关或类似问题,或者其父母当中有一方具有一些人格缺陷。 很多家长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非常关注,对自己孩子的一些行为是否正常难以判断,如多动、学习困难、情绪等问题。如有疑问,建议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诊断。 汕大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陈平周

33499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9, 9(12), 2019-2025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38425250.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338425250.html,/10.12677/ap.2019.912242 A Review on the Study of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 Modification Chenghui Tan, Fan Zhao, Qiqi X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Received: Nov. 21st, 2019; accepted: Dec. 10th, 2019; published: Dec. 17th, 2019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bullying on campus, the urgency of correcting the deviant beha-vior of adolescents has gradually emerged.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s refer to any thoughts and behaviors that 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up and may deviate from social expectations and violate laws or ethic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 is much new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 modificati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adolescent deviate behavior and modification methods. Furthermore, combined with some empirical studies for different groups, w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 especially the network deviation behavior. Keywords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 Behavior Modification 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研究述评 谭成慧,赵凡,幸琪琪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21日;录用日期:2019年12月10日;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7日 摘要 随着校园欺凌现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关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的迫切性逐渐突显出来。青少年偏差行为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能背离社会期望的,触及法律或道德规范的行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关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本文主要论述了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成

浅谈行为偏差生产生原因以及转化措施

浅谈行为偏差生产生原因以及转化措施“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所谓行为偏差生,是指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两者均差的学生。具体表现为:思想品德不高尚,缺乏爱心、责任感和义务感;心理健康不健全,言行不能统一,叛逆性过强;行为习惯不良,自由散漫,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辅导,将对孩子的发展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才能转化这些行为偏差生的偏差行为呢?我们应该找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当代学生行为偏差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 1. 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人们知道,影响和决定人的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而从人出生到社会化过程,又集中到环境和教育这两个方面的影响。我们也知道,一个人的成长除了有自我教育以外,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而作为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由他们的身心和成长规律特点,决定家庭对他们的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可以说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发展之要素的一个“综合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尽管家长文化程度高低并不与青少年出现偏差行为成正比,但目前家长整体文化素养较低而导致教育子女失当这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1)父母自身素质较差,家风不正

一种是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不少家长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偏差,滥交不良朋友,说话做事不注意场合身份,作风不正,行为不轨,这往往是孩子形成不良品行的温床和染缸,家风不正还表现在对孩子不良行为的默许,支持,甚至唆使孩子犯错误,促使孩子不良品质进一步发展。另一种是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一致,使孩子感到行动无准则可依,是非观念模糊,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致使孩子长期放任自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受坏人勾引而变坏。 (2)对子女期望过高。 不少家长观念陈旧,以家长的“思维方式”要求孩子达到规定目的,殊不知当孩子的能力,自身愿望达不到家长“定式”时,就反过来影响学习,行为上更出现偏差。 (3)在教育方法上单一。重言教,轻身教。 一是发现孩子有不规行为,即打骂齐下,信奉“棒头出孝子”。 二是溺爱孩子,给钱给物,使孩子养成好吃懒做,称王成霸的恶习。 三是放任不管,推向社会。随着社会发展,离婚率上升,离异父母子女增多,这些少年受到继父母冷落与歧视,个别的会被遗弃,使他们游荡街头,无家可归,失去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在坏人的教唆下,很可能走向歧途。 (4)在投资形式上重“物质”轻“精神”。 相当部分家长重视孩子的身体营养健康,往往忽视孩子;

青少年行为偏差

青少年行为偏差

青少年偏差行为研究综述 教师教育学院2011级孙小玉 摘要:随着文化的多样化和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行为选择的自由度在增加,使得社会主导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评价准则对他们的约束力在不断减弱,出现偏差行为的概率也越来越高。本文针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主要表现和特点、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预防和娇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措施 一、偏差行为与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界定 学者对偏差行为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 美国学者道格拉斯认为:“所谓越轨行为,是指在一个社会中,被社会成员判定为违反其社会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和行为,它包括犯罪、违法及违反道德规范、社会习俗的所有思想和行为。”我们所说的青少年的偏差行为,是指青少年在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其生理逐渐成熟和心理欠缺成熟,以及社会大环境下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多元文化价值观碰撞产生的多重影响,使得他们在没有旁人正确的引导下不能正确地理解和处理这种新变化,从而做出偏离和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甚至偏离和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种种行为。 吴武典(1992)指出偏差行为就是个人行为显著地偏离常态,并且妨害了生活适应。许春金(1996)指出,青少年偏差行为是指偏离当时当地公认之行为准则的不良行为,而有可能会引起谴责、惩罚或矫正的后果。 郭翔(2002)指出,偏差行为,通常是指偏离或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纪律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行为。 如何界定青少年偏差行为? 当前尚无权威观点。教育学认为,青少年违背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共道德规范的行为称为违反纪律行为或轻度偏差行为,如迟到、旷课、说谎等,而酗酒、斗殴、自杀等虽对社会造成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称为严重偏差行为。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因遭受挫折与干扰,内心动机无法实现,从而产生焦虑、紧张或沮丧、失

行为偏差青少年状况的研究

行为偏差青少年状况的研究 宝山区团委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始终高发,特别是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上升势头明显,犯罪类型增多。对于青少年犯罪问题,政府深感忧虑,社会各界反响很大。在此背景下,宝山区团委对辖区内的偏差青少年进行了相关研究,重点了解偏差青少年的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并就进一步强化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预防、构建一个整合的预防和控制体系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行为偏差青少年群体服务需求预防网络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一)研究目的宝山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地广人多,外来人口众多,青少年犯罪问题为各方所关注。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宝山区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的研究以了解现状,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一群体的需要,创造条件更好地服务他们,降低他们再次违法犯罪的可能性。此外,为有关政府工作部门工作提出积极有效的参考措施。(二)研究对象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宝山区在档的138名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是指:年龄在16-24岁之间,在行为上触犯法律,且受到不同类型制裁的青少年。(三)研究方法1、深度访谈。根据差异性原则,参照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犯罪类型的不同、年龄结构的差异,从138名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0名青少年进行重点访谈,通过逐一单独交谈,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在严重行为偏差前后的生活状况和心理

变化、朋辈群体等情况。同时,重点访谈若干个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的家庭,了解其家庭成员对子女行为的看法、家庭沟通方式以及对子女的未来期待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2、焦点小组。组成两个焦点小组,收集与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直接接触的各个机构成员对此特定群体的看法,重点是了解这些一线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对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发展前景的描述和想法,从他们特定视野角度呈现出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的现状与发展。焦点小组成员包括公安局、zd委、检察院等机构的一线工作者及青少年社工。3、问卷调查。在综合分析访谈资料、小组谈话记录的基础上,设计针对性问卷,通过量表测定家庭、学校、社区相关方面因素对这些青少年的影响,重点了解在青少年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风险性因素与支持性因素,以及这一青少年群体本身所具有的资源与优势。61名受访者填写了问卷。其中,17-18岁占52.5%;初中学历占59.3%;近四成生活在单亲家庭。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一)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是在调查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诱发青少年行为偏差的不利因素,也是这些青少年纠正偏差行为的阻碍因素。风险因素存在于青少年生活的三个空间区域:家庭、学校和社区,主要表现是家庭沟通存在障碍,排斥学校生活和社区参与较低。1、家庭沟通存在障碍如表1所示,受访青少年中很少与家人交谈的有36.6%,父母经常

青少年网络道德表现及网络偏差行为

雷雳:青少年网络道德表现及网络偏差行为 来源:宣讲家|作者:雷雳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教授| 上传时间:2012-02-03 22:59 我要评论(0)字号:小大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摘要:如今,互联网这一高科技工具已被中小学生广泛使用。但由于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从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进而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网络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形成的今天,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道德? 雷雳老师以青少年在网络中的道德表现及一些偏差行为作为切入点,首先通过调查数据介绍现中国青少年网民的大体状况,包括青少年网民比例。其次阐释了网络道德就是调节人们有关互联网活动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通过《青少年网络道德问卷》考察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状况,包括网络道德认知、网络道德情感和网络道德意向。再次介绍了青少年的网络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接着谈到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主要指消极行为、反常行为,是对规范行为、对规范状态的偏离,是适应不良的表现。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发生情况不是很严重。最后针对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雷老师给出若干建议与对策。 今天主要谈一谈青少年在网络中的道德表现和偏差行为。 大家都在使用互联网,能感受到网络中存在很多善意行为,对网络产生正面、积极影响,小到主动调节论坛气氛、提供信息帮助,大到打击违法犯罪、救助弱势群体等。但网络中也有很多偏差行为,对网络社会和现实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如网络攻击、欺骗、犯罪、垃圾邮件、虚假信息等对互联网用户造成极大困扰。 根据2010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表明,我国年龄在10岁到19岁的青少年网民有一亿多,占网民总数的33%。中国青少年网民群体庞大,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又尚未确立的时期,思想极易受到其它负面现象的影响和冲击。另外,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本身精力旺盛,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行为。在混乱的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作为重要的网络使用群体,他们的行为会怎样?道德表现又有什么特点?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研究,现在将一些研究成果向大家介绍一下。

儿童行为量表.docx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孤独量表CLS 容纳他人量表(AO) 儿童行为问卷(Conners)父母用量表48题儿童行为问卷(Conners)教师用量表 艾森克人格个性问卷EPQC(儿童) 缺陷感量表(FIS) 康奈尔健康问卷(CMI)男性用表 康奈尔健康问卷(CMI)女性用表 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 人格诊断问卷(PDQ) 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 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 酒精依赖诊断量表(SCID-AD) 自我描述问卷(SDQ) 瑞文标准推理测试 自尊调查表(SEI)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 内-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LCS) 婚姻调适测定(LW)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羞怯量表(SS)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TS)个人评价问卷(PEI) 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 人际信任量表(IT)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 职业兴趣问卷 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 考试焦虑量表 阴性症状量表(SANS) SCL-90项症状清单 2-3岁儿童行为检查表(CBCL) 阳性症状量表(SAPS) 人格障碍筛查问卷(CCMD) 4-8个月婴儿气质量表 1-3岁幼儿气质问卷 3-7岁儿童气质量表 8-12岁学龄儿童气质问卷 焦虑自评量表(SAS) 20题免费 抑郁自评量表(SDS)20题免费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 瑞文高级推理测试 躁狂量表(BRMS) 抑郁状态问卷(DSI) 艾森克人格个性问卷EPQA(成年人) 88题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88题 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应付方式问卷 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 情绪-社会孤独问卷(ESLI)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S) 老年抑郁量表(TGDS) 家庭功能评定(FAD) 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 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 缺血指数量表(HIS) 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 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 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 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 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

行为偏差学生

行为偏差生帮扶计划 班级:一年级班主任:范亚会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帮扶“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既成人又成才,特拟定不良行为学生帮扶计划: 一、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好一支帮扶队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切实做好帮扶转化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创建和谐校园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内容 1、狠抓教学质量,以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问题学生的转化。 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的生命线,以提高质量为目标,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建立良好的帮扶转差工作领导集体,形成帮扶工作网络。 教师都应参与到青少年德育工作中来,形成各职能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立体帮扶网络。 3、狠抓帮扶转差工作队伍建设,尤其是班主任队伍建设。 帮扶工作中要做到“定人员”“定措施”“定目标”,作好帮扶记录,要从思想表现、学习成绩、生活健康等方面关心学生,确保帮扶对象有较明显的进步。4、构建家校沟通平台,确保家校交流渠道畅通,整合资源,做好问题帮扶转化工作。 设立家长开放日,全面开放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参与到帮扶工作中来。健全老师家访,家长制度。老师、家长共同“会诊”,找到问题学生“病因”,“对症下药”,务求“药到病除”。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听取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帮扶转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6、整合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确领导问题学生。 充分利用校报,宣传橱窗、广播站、黑板报作为宣传阵地,对问题学生进行正确领导;利用班会、晨会、升旗仪式对问题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利用演讲、征文主题班会趣味游戏等诸多形式,鼓励问题学生找亮点,重塑其信心,从而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轨道。 三、具体帮扶步骤 1.建立帮教档案。及时填写不良行为教育方案。 2.掌握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在较短时间内要熟悉帮扶对象的思想、学习、性格等方面的优缺点 3.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每节课至少提问每个“问题学生”一次,给他们更多的发言的机会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即使他们答错了,也要以鼓励代替批评。 4.每周调研一次,从与其他学生交流的中间获取一些有关问题学生的近期表现,及时了解掌握问题学生的进步状况,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获得信心。5.每周至少与问题学生亲切交谈一次,了解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存在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并给予耐心、细致地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促使他们进步。6.每两周与问题学生家长进行电话交流一次,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学生在假日里的家庭表现,与家长达成共识,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使家庭与学校协调做好学生的教育。7.在日常活动中,要多给问题学生创造发挥自身特长的机会,使他们在积极的表现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不断增强自信心。 8.要经常地与其他教师进行联系,了解帮扶对象在其它课上的表现,并及时将学生在该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该科教师沟通,与其协同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行为偏差学生帮教工作总

幼儿情绪与行为问题的成因及教育

论文提纲 一、案例介绍 二、案例分析 第一,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 第二,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第三,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第四,学校教育主动性针对性的缺失,不能有效的干预幼儿的情绪与行为问题。 三、案例启示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家长要尽可能亲自抚养和教育孩子 2.家长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3.转移教育重心,改进教育方式 4.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二)实施有效的学校教育,促进幼儿良好的发展。 1.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2.重视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积极为幼儿创设合理的健康心理成长空间 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4.增强与家长的沟通,为儿童创设家园同步的心理健康条件

幼儿情绪与行为问题的成因及教育 【摘要】:幼儿的行为问题一般是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障碍的行为的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弗洛依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告呼我们,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因素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尽管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质的原因,也有幼儿园和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但犯罪学家在研究青少年不法行为及其增长原因时,常常都追溯到幼儿时期家庭因素的影响。因此探讨幼儿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关系,对于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问题行为家庭教育 为探讨幼儿行为问题的家庭成因,我深入幼儿园、家庭进行观察和调研,选择三个有明显行为问题的儿童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观察记录,对研究对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一、案例介绍

儿童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预防对策及治疗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角度分析

2012年10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Octo ber2012 第20期总第270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20T o tal N o.270 儿童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预防对策及治疗 ——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角度分析 宋怡凡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论述了生态系统的观点,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偏差行为理论的介入方法和偏差行为的辅导原则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偏差行为;社会工作;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20—0007—02 青少年偏差行为是指青少年出现的一贯与年龄不相称的、导致社会冲突、个人不幸、学业失败的行为。也有学者认为青少年偏差包括行为、情绪问题。而情绪问题包括焦虑、恐惧、人际关系困难等。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此产生的各种人类异化的后遗症等各类心理健康状况、各类不适应行为也日趋增多且渐渐复杂化。这一现象,在中小学学生身上也突出地表现出来。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方面变化比较快、而当今社会也多由以独生子女为主的核心家庭组成,孩子缺乏独立自主能力,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关调查显示:全国有不少儿童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初中2.6%的人有严重的行为偏差问题,10.6%的人有较明显的行为偏差问题。如今,学生的偏差行为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青少年在行为上发生偏差之前,他们的社会心理会通过不良习惯外显出来,并可以被察觉,在这个时期对于老师及家长及时发现他们的这一苗头并及时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对于调适他们的心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国学者认为青少年偏差包括行为、情绪问题。而情绪问题包括焦虑、恐惧、人际关系困难等。吴武典教授将偏差行为定义为:“偏差行为是指那些显著异于常态而妨碍个人正常生活适应的行为。”学生中的偏差行为是专指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妨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1 生态系统观点 1.1 生态系统观点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模式 理论概述及介入策略。生态系统观点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模式,强调“环境中发展”的重要意义,生态指的是有机体或个人正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间接联系的环境。偏差行为的儿童青少年所面临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4个系统: 微观系统。儿童青少年直接体验着的环境,包括家庭系统、学校环境系统。社会工作者应针对这一状况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对家长进行一定的培训,使其用现代的科学的方式教导子女,强化他们与子女沟通的技巧以及鼓励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协助家长引导其子女适应现代社会。 中间系统。指的是偏差行为的儿童青少年个人所直接参与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小系统的互动连结,例如家庭与学校、学校与左右邻居;家庭的环境质量可能会影响到他的自信心以及在学校、社会上的表现。 外层系统。指的是偏差行为,青少年并未直接参加的系统,但会影响个人直接参与的小系统,例如家庭与父母工作特质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等,家长首先要嘉奖自身的道德、法律修养在子女的面前树立好的榜样,用其高尚的品格、良好的言行影响子女,杜绝自己对子女的的不良影响,在抓好子女学习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孩子的道德、法制观念的培养,品格的教育,要根据具体情况注意教育的方法、效果,要加强管束,不能一贯溺爱娇惯,姑息迁就; 宏观系统。指的是偏差行为的儿童青少年所生存的大环境,如社会、文化、次文化或价值观等较高层次的系统。各级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整治社会的不良诱因,尤其要大力清理传媒市场。因此,对于偏差行为的儿童青少年而言,他们的偏差行为的形成原因与其环境内存在的各种因素是有关的。有些儿童青少年解释自己的偏差行为的理由是因为自己本身的微观系统出了问题,有些是有偏差行为的儿童青少年本身的中间系统产生了使其本身无法通过自身力量去适应的因素;还有可能是偏差行为青少年的外层系统或是宏观系统产生不利于原已无法抗拒诱惑的边缘青少年,为了追随社会上某种较为偏差的次文化而满足某种程度上的心理需求,因而不加思考地做出无法挽回的过错。 1.2 生态系统理论:生活模式 1.2.1 理论概述。基尔曼、基特曼提出了生活模式的实务模型——生态图,是指生态系统理论实务的中心,注重人的生命过程,个人对于健康、不断成长发展能力、压力的释放有着内在的需求。人们通过对环境的塑造达到最大限度的可能的福利,可以将对案主有种种影响的因素清晰地呈现出来。 1.2.2 基本思想及介入策略。人能不断适应多变的环境,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被环境所改变。人们经过改变而进步,而环境也支持人们的这种正向改变,于是便产生了交互适应。社会问题会污染社会环境,减低交互性适应的可能性,当交换破坏了适应的平衡就会产生压力,并使我们的需求能力、环境的平衡产生问题。 反应的交互作用。是指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感受、体验、解释来反应这一环境。每个人的主观想法都不一样,在对外界环 ? 7 ? 收稿日期:2012-08-1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