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语文-高一-新课标《荆轲刺秦王》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高一-新课标《荆轲刺秦王》导学案

人教必修一第5课《荆轲刺秦王》学案湖南师大附中厉行威原创

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相信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会对荆轲有更深入的了解。

1.读音释义

樊於(wū)期

揕zhèn:刺。

拊fǔ心:捶胸,形容非常痛心。

淬cuì:把烧红了的铁器往水或其他液体里一浸立刻取出,急速冷却,使之硬化。

提dǐ:掷击。

夏无且(jū)

2.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3.古今异义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古义:刻毒,今义:深厚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眼泪今:鼻涕

持千金之资币.物古:礼品今:货币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处境困难今:贫穷

樊於期偏袒

..扼腕而进曰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诸郎中

..执兵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掷击今:拿着

断其左股.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可以

..解燕国之患古:可以用它来今:一个词,表可能、允许等

而伤长者

..之意古:品德高尚者,指樊将军今:年长之人

4.一词多义

以: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来)

日以.尽矣(通“已”,已经)

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表修饰,不译)

以.次进(介词,按照)

以故

..荆轲刺秦王(连词,因此)

兵:

不得持尺兵(名词,兵器)

不及召下兵(名词,卫兵)

秦兵量暮渡易水(名词,部队)

5.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乃遂收乘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又前.而为歌曰前:

左右既前.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乃朝服

..,设九宾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使使以闻.大王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皆白衣冠

...以送之白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素衣、戴着素帽箕.踞以骂曰箕:名词作状语,象箕一样

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迟

群臣怪.之怪:形容词的移动用法,觉得……奇怪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 金千斤 (省略介词“以”)

取之 (以)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欲与 (之) 俱 (往)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待吾客与 (之) 俱 (往)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之)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嘉为 (之) 先言于秦王曰 (省略介词宾语)

见燕使者 (于) 咸阳宫 (省略介词)

使 (之) 毕使于前 (省略兼语)

群臣侍 (于)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省略介词)

献 (于) 秦王 (省略介词)

比 (于) 诸侯之列 (省略介词)

皆陈 (于) 殿下 (省略介词)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

(4)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5)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

..报太子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

..击轲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7.成语典故

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ǐ。

刘向

公元前77——公元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等,他在记叙历史事件时,夸张地渲染了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甚至不惜违背历史事实,编造出一些情节,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

《战国策》

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33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记载了从东周贞定王17年(前452)到秦始皇31年(前216年)共246年间的历史。它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或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荆轲

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背景介绍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

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

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

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强敌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访得荆轲,即尊为上卿,然后派他到秦国行刺,其目的是要荆轲“劫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如不成,使“因而刺杀之”。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还是毅然前往,当事败后,荆轲身被八创却“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本文通过“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秦廷行刺“等情节,塑造了荆轲这位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有勇有谋、视死如归的古代侠士形象。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参见原《必修1》

1.疏理本文的情节结构。

提示第一部分(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燕国危亡之际,太子丹就请荆轲谋策,荆轲想用樊於期的头取悦秦王,以便行刺,太子不忍,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遂发”)行刺的准备。

1.荆轲私见樊於期,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2.入秦行刺的第一件准备工作:函封樊於期首级。

3.入秦行刺的第二件准备工作,求徐夫人的匕首。

4.入秦行刺第三件准备工作,令秦武阳为副。

5.荆轲迟发缘由。

6.太子丹见荆轲迟迟未发,“疑其改悔”。荆轲怒斥太子丹,告别赴秦。

第三部分(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到“终已不顾”)易水送别。

1.以“白衣冠”送荆轲,为易水送别,创造悲壮、凄怆的气氛。

2.易水送别,有力地突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的刚毅性格和英雄气概。

第四部分(从“既至秦”到“秦王目眩良久”)廷刺秦王。

1.秦武阳脸色大变,引起秦国群臣的怀疑,荆轲谈笑而饰,足见超人的勇气、胆量和智慧。

2.秦王被逐狼狈不堪,荆轲行刺一无所惧。

3.写在极短的时间内,秦王殿庭上下混乱,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群臣惊愕,左右呼喊,有动作,有表情,有高呼,有怒骂,组成一幅惊心动魂的场面。

4.身受八处创伤,事败还能“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凛然无畏的性格刻画无遗。

5.荆轲被斩后,威震六国的秦王仍因惊惧而“目眩良久”,其紧张慌乱情状如见其人。

2.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提示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

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3.对荆轲刺秦王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为“始速祸焉”。南宋鲍彪也说“轲不足道也”。朱熹更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渊明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你对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有怎样认识?

提示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4.试分析本文主要的艺术特色。

提示(1)善于写人物的对话和神态。

如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试探地提出了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燕国的计划,一层进一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又如,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这些对话,既表明了事态的逐步发展,也写出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2)在对比中突出人物性格。

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以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

(3)善于写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创造出悲壮感人的场面。

如“易水送别”的“白衣冠”“击筑”“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各种现象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有极为强烈的感人力量。这是刺秦前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这篇文章感人肺腑,千古传诵的闪光章节。在这一情节中,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面对浑身着素的送行的人们和风寒水冷的自然环境,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自己对于高渐离等知己者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荆轲在太子丹对他缺乏足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仍然决心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这一情节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又如刺秦王时,荆轲的动作,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身被八创”,“箕踞以骂”。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王殿庭上下的情状,写动作、写表情、写高呼、写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

基础集训

1. 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1)人不敢与忤.视( ) (2)而右手揕.其胸( )

(3)此臣日夜切齿拊.心( )

(4)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

(5)使工以药淬.之( )

提示 (1)wǔ (2)zhèn (3)fǔ (4)chéng (5)cuì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B.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 秦王还柱而走

D. 卒起不意,尽夫其度

提示 B (“微”本有“无”意,A振通震,C还通环,D卒通猝。)

3. 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王还柱而.走②图穷而.匕首见

③(秦王)乃以.手共搏之④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A.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提示 3. C(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承接;③④均为介词,用。)

4. 指出下列句中词语活用类型并解释.

(1)函封之( ) (2)太子迟之( )

(3)群臣怪之( )

提示 (1)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2)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3)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5.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 (2)君既若见录( ) (3)乃遂私见樊於期( )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提示 (1)接见 (2)助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有指代意。 (3)会见 (4)介词,表被动。

6.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

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7.请分析鉴赏刺秦场面的写作方法。

提示(1)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2)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从侧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语段精练

阅读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今行而无信.信:相信

B. 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C.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D. 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

提示 A(名词,信物。)

2.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 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 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 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

提示 D(他取樊将军之首是为国利他,以小的牺牲换取大的利益,不能说是心狠手辣。)3.请概括文段中樊将军的主要性格特点。

提示豪爽慷慨、义勇刚烈、深明大义,不失为一个英雄。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提示(1)就是太子不说,我也要来拜见您了。(只是)现在空着手没有什么凭信,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2)这样,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

应侯谓昭王曰:“亦闻恒思有神丛①与?恒思(地名)有悍少年,请与神博,曰:‘吾胜丛,丛藉我神三日;不胜丛,丛困我。’乃左手为丛投,右手自为投,胜丛。丛藉其神三日,丛往求之,遂弗归。五日而丛枯,七日而丛亡。今国者,王之丛;势者,王之神。藉人如此,得无危乎?臣未尝闻指大于臂,臂大于股,若有此,则病必甚矣。百人舆瓢而趋,不如一人持而走疾。百人诚舆瓢,瓢必裂。今秦国,华阳用之,穣侯用之,太后用之,王亦用之。不称瓢为器则已,称瓢为器,国必裂矣。臣闻之也:‘木实繁者枝必披,枝之披者伤其心。都大者危其国,臣强者危其主。’且今邑中自斗食以上至尉、内史乃王左右,有非相国之人者乎?国无事则已,国有事,臣必见王独立于庭也。臣窃为王恐,恐万世之后,有国者非王子孙也。

“臣闻古之善为政也,其威内扶,其辅外布,而治政不乱不逆,使者直道而行,不敢为非。今太后使者分裂诸侯而符布天下操大国之势强征兵伐诸侯战胜攻取利尽归于陶(即穣侯);国之币帛,竭入太后之家;境内之利,分移华阳。古之所谓‘危主灭国之道’必从此起。三贵竭国以自安,然则令何得从王出,权何得毋分,是王果处三分之一也。”

(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①神丛,叫“丛”的神,实际上就是托身于草木茂盛的地方的神灵。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恒思有悍少年,请与神博.博:打赌

B.百人诚舆.瓢舆:抬

C.木实繁者枝必披.披:裂开

D.古之所谓‘危主灭国之道’必从此起危:危险

提示D(应为危害、威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的一组是

A.乃.左手为丛投

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

B.今国者.,王之丛

今者.殊不欲食

C.百人舆瓢而.趋

抱明月而.长终

D.三贵竭国以.自安

宁许以.负秦曲

提示 B(虽然各组的后一句没有学过,但根据语句皆可判断。B.第一句“用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第二句“用在时间词语后面,……的时候”。A.都是“连词,于是,就”;C.都是“连词,表修饰,不译或译为‘的’”;D.都是“连词,表目的,译为‘来’”。)3.下列有关应侯论述的秦国主要危机,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民风狡猾,尤其是青年,不遵守承诺,导致信用缺失。

B.一个工作往往许多人去做,导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C.权臣当政,任用亲信控制经济、外交,国君权力被削弱。

D.国君师心自用,有大事时不善于听取谋臣的意见。

提示 C(注意原文少年与神打赌是为了证明权力不能借给别人,“百人舆瓢而趋”是为了证明说明权力被瓜分的危害,“臣必见王独立于庭也”并非“师心自用”而是“孤立无援”。)

4.下面是文中未标点的一段话,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太后使者分裂,诸侯而符布天下,操大国之势强,征兵伐诸侯,战胜攻取利,尽归于陶

B.今太后使者分裂诸侯,而符布天下,操大国之势,强征兵,伐诸侯,战胜攻取,利尽归于陶

C.今太后使者,分裂诸侯而符,布天下,操大国,之势强,征兵伐诸侯,战,胜攻取利,尽归于陶

D.今太后使者分裂诸侯,而符布天下操大国之,势强征兵,伐诸侯,战胜攻取利,尽归于陶

提示 B(正确断句的前提是在积累一定实词、虚词用法的基础上培养语感和把握文意。)5.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丛藉其神三日,丛往求之,遂弗归。

(2)且今邑中自斗食以上至尉、内史乃王左右,有非相国之人者乎?

(3)臣闻古之善为政也,其威内扶,其辅外布,而治政不乱不逆,使者直道而行,不敢为非。

提示(1)丛把神灵借给他三天,之后,丛去索还它,少年最终也没有还给他。(“藉”“求”,“遂弗归”补出“少年”.)

(2)况且现在朝中俸禄在一斗以上的小官到尉、内史,乃至大王的侍卫,有不是相国亲信的人吗?(“且”“乃”,“斗食”“左右”,“有非……者乎”。)(3)我听说古代善于治理国政的人,在内树立他的威风,在外安置他的亲信,从而使治理国家不混乱不倒错,使者遵从正直的道路办事,不敢做坏事。(“其威内扶,其辅外布”1分,“使者直道而行,不敢为非”。)

【附参考译文】

应侯(范睢)对秦昭王说:“大王听说恒思这个地方有个神丛吗?恒思这个地方有一个凶狠的青年,要求与神丛赌博,说:‘假如我胜了你,你要把神灵借给我三天;假如我没有胜,你就囚禁我。’于是青年用左手为神投掷,右手为自己投掷,战胜了丛。丛把神灵借给他三天,之后,丛去索还它,少年最终也没有还给他。五天后丛枯萎了,七天后丛死亡了。现在的秦国,就是大王的丛(丛林);权势,就是大王的神灵。像这样地借给别人,能没有危险吗?臣从未听说手指大于胳膊或者胳膊粗于腿的,如果有这种情况,那么病就一定很厉害了。一百个人抬着一个瓢走,还不如一个人拿着它走得快。如果真的出现一百个人抬着瓢走的情况,瓢一定会碎裂。现在的秦国,华阳、穣侯、太后都占用,大王也占用。不称秦国是那瓢就罢了,假如说秦国就是那瓢,秦国定然会四分五裂。臣又听说过这样的话:‘结果太多的树木枝条就会裂开,枝条裂开就会损伤树干。臣子封地过大就会危害他所在的国家,大臣太强大就会危及他的君主。’况且现在朝中俸禄在一斗以上的小官到尉、内史,乃至大王的侍卫,有不是相国亲信的人吗?国家没事就罢了,国家如有事,我一定会看到大王孤独地站立在朝庭上。我私下为大王担忧,担忧大王百年之后,主宰国家的不是大王的子孙。

我听说古代善于治理国政的人,在内树立他的威风,在外安置他的亲信,从而使治理国家不混乱不倒错,使者遵从正直的道路办事,不敢做坏事。现在太后派出的使者,随意与诸国断绝关系,在天下随意使用凋兵的符节,依仗大国的势力,强力征调兵将,攻打诸侯,战胜攻取,好处都归于穣侯;国家的财货,都归于太后和华阳君的私产。古人所说的‘危害国君灭亡国家的道路’一定会从这里开始。三个贵族穷尽国家来满足私欲,这样,那么政令怎

么能够由大王发布,权力怎能不分散?这就是大王真的只处在他们三分之一的权力上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