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第一章公共政策绪论

第一节理解公共政策(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 1951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和拉纳合编的《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新近发展》一书正式出版,提出了“政策科学”(policy science)这一概念,标志着政策科学的诞生。而拉斯韦尔本人则被誉为“现代政策科学的创立者”。

一、公共政策的涵义(The Definition of Public Policy)

? 目前,学术界对于公共政策的定义尚无一致的看法。学者们关于公共政策概念的界定见仁见智。

?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 哈罗德?D?拉斯韦尔和亚伯拉罕?卡普兰指出,“政策是一种为某项目标、价值与实践而设计的计划”

? 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

? 托马斯?R.?戴伊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选择要做的或者不要做的事情。”

? 罗伯特?艾斯通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关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达即为P=f (G, E),其中,P指公共政策,G指政府系统,E指生存环境。

? 司图亚特?S?那格尔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为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作出的决定。”

? 概括:所谓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它具体地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 关键词: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选择行为;解决某种社会问题;行为准则

二、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The Nature of Public Policy)

? 阶级性

? 目标性

? 强制性

? 相对稳定性

三、公共政策的分类(The Type of Public policies)

? 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社会中的公共政策必然也是数量众多、类型各别,并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政策体系。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公共政策可以作不同的分类:

1、从政策层次的角度划分: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 总政策(general policy):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总的行动准则,它是一种根本性的、全局性的政策,包括总路线、总方针、总纲领等。

? 基本政策(basic policy):在社会生活的某个领域某个部门或某个方面起主导作用的实质性政策。

? 具体政策(specific policy)处于政策体系的最低层次,它是基本政策的具体化,是为了贯彻实施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准则。

2、从社会生活领域的角度划分: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文化政策

? 政治政策(political policy)是政府为处理政治问题、协调政治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 经济政策(economic policy)是政府为处理经济问题、协调经济利益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 社会政策(social policy)是政府为处理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 文化政策(cultural policy)是政府为处理各种文化问题、发展文化事业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3、从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的角度划分:政党政策;国家政策;政治团体政策

? 政党政策(party policy)直接体现了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同时政党政策也决定和影响着社会生活中权力的划分、利益的分配以及各项社会目标的实现。

? 国家政策(national policy)主要是指根据国家整体利益的需要、为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 政治团体政策(political group policy)所反映的主要该团体的切身利益。政治团体政策是以政治的形式来表达本阶级、阶层或民族中结合起来的一部分人的利益要求,并以这一部分特殊利益为其政策目标和政策内容。

4、美国公共决策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的概括:

第一,以政策是否实际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

实质性政策(substantive policy)与程序性政策(procedural policy)

? 实质性政策与政府准备采取的行动有关,即采取何种行动。

? 程序性政策涉及到由谁采取行动或怎样采取行动。

? 程序性政策可能会有重要的实质性效果,怎么行动或谁采取行动有助于实际后果的出现。

第二,以政策对于社会和政策形成过程中的相关成员之间的关系的影响性质为基础政策划分为:

分配性政策(distributive policy);调节性政策(regulatory policy);自我调节性政策(self-regulatory policy)与再分配政策(redistributive policy)

? 分配性政策涉及将服务和利益分配给人口中的特定部分——个人、团体、公司和社区。

? 调节性政策是指对个人或群体行为强加约束或限制,从而减少那些被调节者的自由或行动的随意性。

? 自我调节性政策同样涉及对于行为的限制,但是它通常是被调节团体所寻求和支持的、作为其保护或者促进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

? 再分配性政策是指政府在社会各阶级、阶层或团体中有意识地进行财富、收入、财产或权利的转移性分配。

第三,根据所分配利益的种类,可以将公共政策分为:物质性政策(material policy)与符号性(象征性)政策(symbolic policy)

? 物质性政策实际上是为受益者提供有形的资源或实质性的权利而给受损者造成现实的不利条件。

? 相比之下,符号性(象征性)政策所分配的利弊条件很少对人们产生实际影响。

四、公共政策研究的任务(What Does Public Policy Study About )

1、研究公共政策的组织系统

2、探讨公共政策运行过程

3、研究公共政策风险及其对策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功能(The Function of Public Policy)

? 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指公共政策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功效与作用。从其对社会所起到的基本积极作用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配社会资源;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第二章公共政策研究的历史与发展(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PP)

第一节公共政策学产生的背景(The Background for the Emergency of PP)

? 公共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而出现,既是当代世界中社会、经济和政治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与战后美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虽然导致公共政策学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更直接的原因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问题的压力;政府管理的需要;政治科学的发展;其他学科的发展

第二节西方政策科学的形成与发展(The Engendering and Development of Western Policy Science )

一、西方政策科学的初创时期

?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西方政策科学的初创时期。1951年政治学家哈罗德·D. 拉斯韦尔和丹尼尔·拉纳合编的《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新近发展》一书,提出了“政策科学” 这一概念,并且对这一学科的内容加以系统阐述。

? 拉斯韦尔概括了政策科学的六大特征,即:

(1)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它涉及个人的选择,必须以民主体制作为前提;

(2)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它必须使用数学公式和实证数据建立可检验的经验理论;

(3)政策科学是一门对于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即它所选择的政策分析模型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明确的记录;

(4)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它要靠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来确立自己崭新的学术体系;

(5)政策科学是一门需要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后者的实践经验对于政策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6)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概念”,它以社会的变化为研究对象,所以必须建立动态模型。

? 1956年,在他关于政策过程研究途径的概括中,拉斯韦尔提出了关于决策过程的七个阶段的划分,即:情报、提议、规定、合法化、应用、终止、评估。

? 除了拉斯韦尔之外,这一时期对政策科学产生起到推动作用的学者有戴维·伊斯顿、查尔斯·E. 林德布洛姆、托马斯·R. 戴伊等。

? 1953年,伊斯顿发表了《政治系统:政治学现状研究》一书,对公共政策学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他指出,政治学的任务就是了解社会政策应当是什么,哪种政策应当如何制定出来并付诸实施。政治学之所以要以政策为研究取向,原因就在于一项政策的实质是不让一部分人享有某些东西,而允许另一部分人占有它们;换言之,就在于一项政策包含着一系列分配价值的决定和行动。

? 查尔斯·E. 林德布洛姆对于政策科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最早地提出了“政策分析” 的概念。他在1958年发表的《政策分析》一文中,用“政策分析”表示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渐进比较分析。

(2)提出了政治学的政策制定观。他认为,政策制定过程不应仅作为静态的阶段划分研究,更应从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环境或背景入手,探讨“政治互动”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3)林德布洛姆提出了著名的“渐进决策”模型。

? 加布里埃尔·A. 阿尔蒙德和西德尼·维巴在《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与民主》中区分了参与型、臣属型和地区型等3种类型的政治文化。这3种文化直接决定着体系成员为实现目标同他人合作的意愿。个人特别是精英人物之间以及体系内各集团之间的疏远和敌视很可能导致政治冲突,并给正常的决策过程造成困难。

? 戴伊在《理解公共政策》中指出,政策分析所关心的是政治生活中“谁获得”,而“为什么”以及“它有什么影响”却更为重要。我们要关心的不仅是政府所要推行的政策,还有政府为什么要推行这些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后果是什么。

? 戴伊还概括了研究公共政策的八种模型或途径,即制度模型、过程模型、集团模型、精英模型、渐进模型、博弈模型、系统模型和理性模型。戴伊认为,大多数公共政策都是上述模型的混合结果。

二、西方政策科学的形成时期

? 20世纪60年代后期-70年代初期是西方政策科学的形成时期。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托马斯·S. 库恩于1962年发表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起到了方法论的解放作用,推动了政策科学的迅速发展。

1、方法论背景

? 孔德经验实证主义:知识起源于观察和归纳,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证明理论。

? 波普的可证伪原则与试错法

? 库恩的范式理论与科学发展的阶段论:

范式是指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是研究问题、观察问题时的角度、视野和参照框架。它由一整套概念和假定组成,反映了科学和社会的紧密联系。

科学发展的阶段:前科学阶段——常规科学阶段——科学革命阶段——新的常规科学阶段……

2、叶海卡·德洛尔的政策三步曲:

? 《公共政策制定检讨》(1968)

? 《政策科学构想》(1971)

? 《政策科学进展》(1971)

(1)在政策科学基本概念上,德洛尔继承和发展了拉斯维尔的政策科学思想,对政策学科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论证,从而形成了拉斯维尔——德洛尔的政策科学研究传统。同时,他也批评了拉斯维尔的政策科学观点,认为拉斯维尔等人过分推崇科学方法论尤其是行为科学方法的作用。

? 政策研究是很自负的:它雄心勃勃地要求自己致力于对所有人类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根据我们的意愿,提供明智的决策和行动影响未来。然而,浏览一下历史就会发现,要实现这一任务几乎毫无希望:从政策原本的期望和要实现的目标考察,成功的先例很少能成为现实;并且渐进性改革对历史发展的主流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 如果我们试图严肃地看待政策研究,就必须自觉地、深入地理解这一任务的困难性,就像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一样。——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P7

(2)德洛尔认为,由于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必须采用系统群的研究方法;要改善政策制定,本质上要进行一场“科学革命”。

(3)德洛尔认为,与传统的常规科学相比,政策科学具有一系列新范式,如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科学与个人经验和常识相结合、时间的敏感性等等。

(4)德洛尔还提出“元政策”概念和政策系统论。

三、公共政策研究的发展

? 形成时期的政策科学一如初创时期的政策分析实践,注重对于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而对于政策的内容则相对不太关心。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政策制定后的执行和评估,以及对公共政策的调整甚至终结,都受到了政策科学家的关注和研究。

1、“趋前倾向”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的政策科学中出现了所谓的“趋前倾向”,即在政策研究中强调政

策咨询对于政策制定的意义。

2、“趋后倾向“”

70年代中后期,公共政策研究中出现了“趋后倾向”,即注重研究公共政策的“执行与评估”,以及“政策终结”和“政策周期”等。

3、20世纪70年代崭露头角的公共选择理论,也可以视为公共政策科学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成就。

第三节西方公共政策研究的新动向(New Trends of Public Studies)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公共政策分析进一步转向有关政策效率、政策信息多元化、政策学家与政治家关系的研究。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即注重研究公共政策的伦理价值取向,注重社会问题的研究,同时特别强调政策调查。

一、公共政策研究的伦理-价值取向

? 公共政策研究中的“价值中立”取向

? 公共政策研究的伦理-价值取向

?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策科学中对政策价值观的研究主要采取三种途径:

一是从政治哲学的立场探讨政策伦理的最一般方法,如罗尔斯、哈耶克等等。

二是从特定的伦理案例分析政策伦理或价值,如社会福利、堕胎、死刑等等。

三是从政府机构或组织的伦理问题入手分析公共责任与义务。

二、公共政策效率与比较公共政策研究

? 在公共政策效率方面,西方学者一方面是进一步从公共政策产生与运行及政策生态方面去考究政策效率,尤其是对政策执行与评估的研究;另一方面则强调从公共政策比较中研究政策效率,这种政策比较,不仅是就一个国家内部各项政策而言,而且还进行国际比较。

? 比较政策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还是一个“不存在的研究领域”,它的开始起步是伴随着比较政治学的发展而来的。80年代这一领域的研究趋于成熟,成为政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出现了一批颇有影响的学者及著作。其中,以阿尔蒙德与鲍威尔及其著作《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最为著名。

三、重视政策信息多元化

? 第一,尽管说,政策科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但西方学者对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到相当悲观,认为政策研究只能促成政策的形成,但不能取代政策制定。因此,政策科学家不要自认为是政策方案的设计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要从诸如立法机关、政府部门、大众传媒等政策利害人那里获取政策信息;其主要任务不是协助决策者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最

佳方法,而是要在许多不同的政策利害人中,寻求共识,制定出能够平衡各方观点的满意政策。

? 第二,政策学家认识到过去过分强调科学家和政治家各自拥有一套分离的价值标准与规范、政策科学采取中立的、远离政治的立场是不合理的。相反,他们应当在政治领域中发展政策科学,应当与政治家合作,融入到政策制定过程之中,与政策制定者成为知识上的伙伴。

第四节中国的公共政策实践与研究(Policy Practice and Studies in China)

一、中国古代的政策谋略思想

? 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无为之治”

? 韩非子:“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 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水可覆舟”、“重本抑末”

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策传统

1、毛泽东的政策思想

(1)“政策是党的生命”的科学论断

(2)“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政策制定出发点

(3)“实事求是”的决策指导思想

(4)“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原则

2、邓小平的政策思想和政策原则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政策制定原则

(2)“摸着石子过河”的渐进决策原则

(3)重视“政策试验”的政策执行思想

(4)政策评价的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中国的政策研究现状(略)

1、译著

2、著作

3、学会

4、教育

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Public Policy Systems)

? 公共政策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主要是由公共政策主体和公共政策客体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公共政策主体是公共政策的直接或者间接制定者,公共政策客体则是公共政策作用的对象,是公共政策所要规范的人和事。公共政策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展开的基础,同时也贯穿整个公共政策过程。

第一节公共政策环境系统(Environmental Systems of PP )

? 任何政府的公共政策活动或任何社会的公共政策过程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公共政策系统与其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的、信息的、能量的交换与互动。因此,要使公共政策系统正常运行,就必须对其环境的构成与特征加以正确的认识。

一、自然人口环境

自然人口环境是公共政策系统所面临的最现实、也是最基础的环境。现实的自然环境和人口状况往往是一个国家基本国策形成的基础,决定了其他重大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二、经济环境

公共政策的经济环境要素是指制定与实施某一项具体政策时,可能面对的和能够加以利用的总的经济状态。它包括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与运行状态,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总量的总和。

三、体制环境

体制有各种类型,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其中尤以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最为重要。

四、政治文化

阿尔蒙德:“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

五、国际环境

所谓国际环境,主要指影响一国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国际局势,以及反映该国综合实力的国际地位。

冷战结束以来,整个国际环境发生了如下两个基本变化:一是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二是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市场化成为世界三大潮流。

? 试评析我国的政治文化对当前我国公共政策的总体影响。(课堂讨论)

第二节公共政策主体(Policy Actors as Principals)

?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在整个公共政策的运行周期中,在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估等阶段上对政策问题、政策过程、政策目标群体主动施加影响的人员。这些人员既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或组织。由于不同国家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不同,文化传统各异,政策生命周期有别,从而,公共政策主体所包含的内容与类别也是有差别的。

? 公共政策主体分类

直接主体: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等。

间接主体:就是指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主要指利益团体、新闻媒体和公民个体等。

一、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

1、立法机关

2、行政机关

3、司法机关

4、执政党

? 思考:

如果我们说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是公共利益实现的话,那么,上述公共政策主体的机构和程序设置是如何体现和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的?

二、公共政策间接主体

1、在野党或反对党

2、利益集团

3、公民个体

4、大众传媒

5、学者、咨询者

第3节政策客体(Policy Objects)

? 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社会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所以公共政策客体主要是指政策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政策所影响到的个人和群体、社会利益关系。

一、公共政策问题

1、概念

? 马奇和西蒙:(社会)问题就是要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距离。

? 谢泼德和沃斯:“一个社会大部分成员和社会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不理想,不可取,因而需要社会给予关注并加以改变的那些社会情况即为社会问题。”

? 安德森:政策问题可以定义为某种条件或环境,这种条件和环境引起社会上某一部分人的需要或不满足,并为此寻求援助或补偿。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问题,只有那些促使人们去行动的问题才是政策问题。

? 所谓公共政策问题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实现一定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而经过一定的渠道和途径反映到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制定和执行某项政策才能加以解决的一种客观的社会状况。

2、分类

? 罗威:分配性的、调节性的和再分配性的

? 实质性的和程序性的两种

? 问题所涉及领域: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等等

3、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

? 客观性

? 主观性

? 关联性

? 动态性

二、政策目标团体

? 所谓政策目标群体,泛指那些由于政策的强制性而必须对其自身的行为模式重新进行调适的群体,又称政策对象。

? 政策能否达到目的,既不是政策制定者一厢情愿的事情,也不是政策执行者能够完全决定的事情,它与政策目标群体有直接关系。

三、社会利益关系

? 个人与群体由于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社会分工不同,因而必定会产生出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利益要求,以及各种利益矛盾。

? 组织社会学的概念:共栖与共生

? 本章指定书目之一:史蒂文·凯尔曼:《制定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1990年,重点看第一部分,以了解美国各主要政治机构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角色和活动,并进一步与中国的情况进行对比。

第四章政策议程设定

第一节政策议程的本质

? 罗斯认为,政策议程的设定就是指“把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转化为(议程上的)项目,以及争夺公共官员注意力的过程。”——豪利特等:《公共政策研究》,p. 180.

? 约翰·金登认为:“议程是罗列了一些主题或问题的清单,这些问题或主题是政府官员和政府以外与官员有密切往来的人们在任何给定时期内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官员应该关注的众多问题中,它们实际上真正认真解决的是其中的一些问题而不是另一些问题。因此,设定议程的过程就是将所有问题中真正成为关注焦点的问题筛选到列表中的过

程。”

——豪利特等:《公共政策研究》,p. 181.

第2节议程的类型

? 柯布和艾尔德将议程区分为两大类型,即“系统议程”和“制度议程”。其中,系统议程包含所有的议题。这些议题包括“假设性议题”或是只为安抚顾客团体所提出讨论的议题,实际上并未作成任何政策选择,此外,它也包括政府考量将采取的行动。反之,制度议程则是明确行动议题之集合,且由决策主体慎重考量,如立法日程表等。

——James P Lester, Joseph Stewart. JR. 《公共政策——演进研究途径》P.72—73.

? 拉雷N格斯顿将政策议程划分为实质性性议程和象征性议程,以及公开的议程和隐蔽的议程两组。其中,实质性议程处理的是引起人们综合性关注和回应的议题;相反,在象征性议程中,人们注重的是价值而非资源,牵动的是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而非个别群体的经济利益。——严强主编:《公共政策学》,P.126—127.

? 公开的议程是那些进入公众视野,在社会层面受到广泛讨论,或者在政府层面受到应有关注,分享到政治的聚光灯的社会公共问题;隐蔽的议程指涉下列问题:尽管它事实存在着,但未能进入政府部门的视野。

——严强主编:《公共政策学》,P.128.

第三节议程设定过程中的相关文献

一、议程设定的三种模型

? 根据柯布及罗斯夫妇的观点,政策议程的设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模型:

即外在催生模型(the outside initiative model)、动员模型(mobilization model)、内在催生模型、(inside Initiative model)

? 所谓外在催生模型意指政策议题来源于政府之外,并最终进入政策议程;与之相反,动员模型则强调政策议题来源于政府内部,最终进入政策议程;内在催生模型认为议题尽管由政府内部所启动,却无法扩及普通大众之过程,该议题的拥护者通常期望该项议题能够持续存在于政府场域之内。

二、议程设定的过程

? 根据尼尔森的见解,议程设定可以区分为四个阶段,即:

(1)议题认知

(2)议题采用

(3)议题排序

(4)议题维持。

三、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

? Lester等人认为:“一般而言,一项议题如果符合

下列条件,将会受到特别注意而进入议程:

(1)它是处于危机状态,因而不能被忽视;

(2)以戏剧化的方式呈现议题,使之具有特殊性;

(3)它具有情感层面,或涉及人类利益而能够吸引媒体注意;

(4)它具有普遍的影响力;

(5)它与社会权力以及合法性的问题有关;

(6)它具有流行性。”

——James P Lester, Joseph Stewart. JR.

《公共政策——演进研究途径》P.70.

? 金登认为,一项政策议题的设定是问题流(problem strem)、政策流(policy strem)、以及政治流(political strem)汇集的产物,只有当这三者汇合,并借助于政策企业家(policy entrepreneurs)的运作,政策之窗(policy window)才会打开。

第四节谁设定议程

? 精英观点

(the Elitist perspective)

? 多元观点

(the pluralist perspective)

? 次级政府观点

(the sub-government perspective),

或铁三角观点(iron tringles)

第五节扼阻性决策问题

? 巴拉克和巴拉兹将扼阻性决策定义为:“当意图改变既得利益者之分配,以及社群中之特权者时,可能在手段尚未提出之前即遭受阻碍或被隐藏,或是在进入相关决策过程之前加以封杀,甚至在上述方法皆失败时,可以在政策过程之决策执行阶段加以破坏。”——James P lester, Joseph Stewart. JR. 《公共政策——演进研究途径》P.88.

第五章公共政策分析模型(Models of Public Policy Analysis)

第一节模型概述

一、模型的含义、特征与功能:

1、模型的含义

? 模型,是指对原型的模拟或仿真,是对真实世界某些方面的简单化表述。

一般意义上的模型有两种类型,一是实物模型;二是理论模型。

? 所谓理论模型,是指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被组织起来而形成的一个逻辑结构严密的框架体系。

2、模型的特征:

? 相似性

? 简单化

3、功能:

? 首先,由于模型与原型具有相类似性和贴切性,可以清晰地描述已知的事实和情境。

? 其次,模型是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

? 再次,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收集和经验观察的指南。

第二节广博理性模型

? 广博理性模型(rational comprehensive model)是各种政策模型中影响最大也是受到批评最多的一种政策分析模型。这一模型受到经济学、管理学、行政学和预算学的重视。

一、基本假设:理性人

1、当他面临一系列可选择方案时,他总能够作出一个决定;

2、他根据自身的偏好顺序按这样一种方式来排列所有可选择的方案,使得每一个方案或者优于其他方案,或者与其他方案无差异,或者劣于其他方案;

3、他的偏好顺序是传递的;

4、他总是选择在他的偏好顺序中位置最高的可选方案;

5、每当他面临同一选择时他总作出同一决定。

二、广博理性决策模型的基本内容

? 目标理性:一项政策之所以是理性的,是因为它以“社会受益最大化”为目标,即政府应当选择给社会带来的受益最大限度超过所付成本的政策。

? 工具理性: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人们总是试图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

? 为此,在选择政策时,决策者必须做到:

1、知道社会上所有的价值取向及其各自分量;

2、知道所有可行的政策选择;

3、知道每一项政策选择产生的社会后果;

4、对每一项政策选择计算成本受益比;

5、选择最有效的政策。

三、广博理性决策模型的缺陷

1、社会上没有经常一致的价值存在,可能只有特殊团体与个人的价值,况且许多价值彼此间是相互冲突的。

2、许多相互冲突的价值并不能比较或权衡。

3、决策者的环境,尤其是权力与影响力体系,致使决策者无法观察或正确权衡许多社会价值。

4、决策者的动机往往难以捉摸。

5、决策者有时并未积极寻求最大化其目标,只是寻找到一个可行的方案就行。

6、决策资料难以获取,尤其是关于未来的资料,且寻找成果太高。

7、沉淀成本的存在阻止决策者重新考虑其他的政策或方案的机会。

8、现有学科发展所形成的预测力还不足以帮助决策者了解每一政策方案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 在批判广博理性决策模型的基础上,形成了两个重要的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主义决策模型。

?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请同学们自己查阅相关资料。

? 西蒙:《管理行为》(第四章)、《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

? 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绪论和第一章)

第3节渐进决策模型(Incrementalist Model)

? 渐进决策模型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林德布罗姆提出。

一、渐进决策模型的基本观点

? 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并非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政策制定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决策者要依据现有方案,通过与以往政策的比较,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对以往政策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逐渐把一项旧的政策转变成一项新的政策。

1、决策者不必企图调查与评估全面的政策方案,其只要着重于那些与现存政策只具有渐进性的差异者就可以了。

2、决策者只要考虑几个有限的政策方案就行。

3、决策者对每个方案,只评估几个可能产生的重要后果而已。

4、决策者所面对的问题,一直在重新的界定。渐进主义斟酌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调适,其结果使得问题较易处理。

5、社会问题并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而是透过分析与评估的过程,永无休止地对所面对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指正。

6、渐进决策是补救性的,其适应于减轻现行的具体的社会问题,但较少着重于将来社会目标的增进。

二、原因分析

1、基本原因

? 政党与政治领袖对基本国策的看法是一致的。

? 每一个竞争的政党,每一次只渐进地改变自身的政策。

? 在解决某一既定的问题时,政策是经过渐进修改而日益完善的。

2、技术原因

? 决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智慧或经费用以调查所有的政策方案。

? 全新的或不同的政策后果处于未知状态。

? 沉淀成本的存在排除了任何根本上的变革。

? 渐进主义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易在不同群体中达成妥协。

3、人性的原因

?人通常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们不经常追求唯一的最佳途径,一旦他们发现一可行的途径时,可能就会停止追求了,这种追寻最保险的方法,就是考虑已经熟悉的事物或政策,亦即,

政策方案与现行政策相近似者。决策者只是在这些熟悉的方案,不能在满足他们需求时,才会冒险而寻求较根本性的政策改革。

4、社会价值的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缺乏一致的社会价值目标。不同的团体,各有不同的目标。政府为维持社会的稳定,通常希望保持现行的计划,而不愿从事全面性的改革。

三、渐进决策模型的缺陷

1、Dror认为,渐进主义得以成立需以下三个要件,否则将很难有效。

? 现行政策的成果,大体上能满足决策者与社会各阶层成员的需求。

? 决策者所面对的问题,在本质上必须具有高度的持续性。

? 决策者有效处理问题的方法,也须具有高度的持续性。

2、Etzioni则提出以下批评意见:

? 党派相互调适所形成的决策,因各党派均居要职,极可能只是反应有权势有组织党派之利益,而无权势无组织的大众的利益则受到忽视。

? 尽管经过长期的积累,渐进主义形成的决策也可能会造成社会的深刻变迁,但这一模型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累积。

? 这个模型不能适用于基本性的决定,如战争等等。

第四节精英模型(The Elite Model)

? 精英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精英们行为的产物,是社会少数精英价值偏好的表现。一方面,精英们一般都是一个公共政策的始作俑者;另一方面,精英们是公共政策的实际制定者。

一、精英模型的理论渊源

? 古典精英主义理论家认为,在任何社会中,精英都是不可避免的。其原因在于:

第一,人本身是有区别的,一部分具有天分,寻求获得权力,而另一部分人则并非如此;第二,所有组织都不可避免地会为少数人所推动。

? 组织意味着专制的倾向,无论政党、专业组织或其他类似的团体,在所有组织中贵族化的倾向都十分明显。组织内在机制在产生坚固结构的同时导致了组织成员内部的深刻变化,使得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位置发生根本的转换。组织结果是在每个政党或专业团体内出现了少数领导人和被领导的大众之间的两极分化。

——Michels,Political Party,1968:70.

二、精英模型的基本观点

? 精英模型最早是由当代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托马斯·戴伊和哈蒙齐格勒于1975年在《民主的嘲讽》一书中提出。

? 精英模型的假设前提是:社会上存在着两大集团,一个集团是有权力的少数人,另一个集团是没有权力的多数人。前者是有组织的、自觉的团体,因而能够对社会价值进行分配,并能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后者则是分散的、不自觉的团体,因而只能服从分配。精英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由一些为数不多的掌权人物作出或制定的,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们的价值和偏好。

? 精英模型的基本观点:

1、社会分化为有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

2、少数处于统治地位的精英们并不是多数的被统治者的代表。

3、从非精英向精英的流动过程一定是缓慢而持续的,以维护社会稳定并避免发生革命。

4、在基本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方面,精英集团的看法是一致的,且致力于维护现存制度。

4、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精英们的主流价值观。

6、活跃的精英们很少会受到冷漠的大众影响。精英们对大众的影响远甚于大众对他们的影响。

7、公共政策是由精英们自上而下作出的决定。

? 讨论:

1、对精英主义进行简要评价。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国内外公共关系的现状,剖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认识公共关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更好瞻望公共关系的未来发展。 学习方法:以识记为主,领会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职业和学科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公共关系发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尤其需要通过阅读,了解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公共关系在中国的未来走势。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作为人类一种朴素的思想意识观念,作为人类一种不自觉的社会活动却早已问世

了。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1.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原一种农业公告,很有点像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 2.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有些深谙沟通学问的第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 古罗马独裁者儒略·凯撒的纪实著作(高卢战记)被公共关系同业工会主席李利·比诺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希腊人认为,较强的修辞能力是参与政治过程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政治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靠修辞来架筑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经典著作《修辞学》被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是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3.在我国古代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亦有许多类似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范例。

1)古代的游说活动 2)古代帝王对民意的重视 3)古代商业经济领域的诚信原则“和” 4)古代军事领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仅仅是“类似”而已,公共关系其源头并不在古代,而在近代的美国。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可以说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Phines T.Barnum)。 二、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19世纪中叶在美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 “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巴纳姆。巴纳姆的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 当时,这种把新闻媒介视为异己,或利用

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公共政策学》(蓝色斜体字为历年考过) 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的内涵: (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 就是公共决策。 (2).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3).由于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是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全部领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涉及并需要各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学科内容上这门学科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 渗透、综合的特征。 (4).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 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古代没有发展成“公共政策学”的原因P91: (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 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当研究者能够对政策过程进行直接地或比较 直接地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公共政策学。 (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 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出发的。 公共政策学中国化取得的丰硕成果:P110-111 (1).强调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国外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取其所需,为 我所用。 (2).吸收国外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下,对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通常是研究报告,但 也有进行学理性探讨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教科书。 (3).通过考察和总结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实践,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决策和政策理论的 指导下,对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进行重构和创新。 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P113-P114 其必要性或者基本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 活动,这种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这一根本的价值 取向只有通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才有可能变成现实。一项好的政策的制定并取得令 人满意的政策结果,单凭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进行科学的政策分 析,并通过分析得以洞察有哪些因素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方向,是怎样影响的,影 响的深度与广度如何,在政策系统内部做出什么样的改进就可以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获得更好的结果;等等。 (2).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 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是对群众

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3小题.每题1.0分,共13.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关于社会政策的对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政策对象是社会政策的接受者 B .社会政策对象的被动性是绝对的 C .低保差额补助是社会政策对象差异性的表现 D .青少年作为社会政策对象是与未成年人保护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连在一起的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B 项,社会政策对象是一定政治产品的消费者。在许多情况下,由于产品的原因或者消费者自身的原因,消费者对某些政治产品是没有选择的,只能逆来顺受,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然而,这种被动性是相对的,消费者也可以依据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对某些政治产品提出自己的意见,间接地参与社会政策过程。 第2题 社会政策的直接主体有( )。 A .行政机关 B .利益集团 C .参政党 D .公民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解析] 社会政策的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者,这类社会政策主体主要包括以下社会政策制定者:①立法机关;②行政机关;③执政党。BCD 三项属于社会政策的间接主体。 第3题 社会政策对象在社会政策过程中主要扮演的角色不包括( )。 A .政策诉求者 B .政策接受者 C .信息提供者 D .政策调整者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与社会政策主体相比,社会政策对象在社会政策过程中主要扮演以下三个角色: ①政策诉求者;②政策接受者,社会政策主体是社会政策的实施者,社会政策对象则是社会政策的接受者;③信息提供者,相对于社会政策主体来讲,社会政策对象也是信息提供者。D 项属于社会政策主体的角色。 第4题 为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部分地区开展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从社会政策主体角度分析,政府在这些社会过程中扮演了( )的角色。 A .政策制定者 B .政策实施者 C .资源提供者 D .政策调整者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资源提供者是社会政策主体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政策制定是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社会政策实施则是把这种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落到实处。即使是社会政策的评估和调整,也不能没有社会资源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 (2)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 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1)规范了具体的客体、指向目标、制定程序,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2)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 (3)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4)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 (1)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2)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3)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 (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 1、公共政策的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5、制度或体制条件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3)在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4)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 医疗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12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医改蓝皮书:中国医药(15.81, 0.01, 0.06%)卫生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称,体制上的束缚目前已经成为下一步医改的最大障碍。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蓝皮书称,经过五年多的医改实践,人们确实看到了一些可喜的成就,感受到了新医改带来的好处,如医保的覆盖率达到全国人口的95%以上;医保水平不断提高;公立医疗机构遍布城乡,民众就医的可及性与便利性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公立医院改革开始破冰;医生多点执业政策开始实施;民营医院快速发展。 但蓝皮书同时表示,民众一直抱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缓解;公立医疗机构行政化的局面还没有找到改革的突破口;被民众广泛诟病的“以药养医”体制还没有根本改观;医生的自由执业还面临许多待解的难题;优质医疗资源有进一步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趋势;医患关系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发钱和放权,无论古今中外,对政府来说都是最艰难的事情,搁在谁身上都会产生本能的抵抗。”国务院第一届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房志武等专家撰文说,我国政府现行的权力与资源分配的体制

顽症,目前已经超越医药卫生系统本身,成为下一步医改扩大战果的最大障碍,已不能再拖延或回避了。 到2012年底,中国新医改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其进展呈现一种不平衡的态势。以走向全民医疗保险为目标的医保改革稳步前行;而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则是步履维艰,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更是难上加难。 “去行政化是新医改成功的必由之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认为,眼下,有三个问题最为紧迫: 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太低。很多地方的城乡医保依然在区县层级上统筹,导致医保机构的团购能力大打折扣;市场化的医药购买机制与医药价格的行政管制相冲突。现行的行政定价制度,可以概括为“按项目定价”,与“按项目付费”是相适应的,却与新的付费机制难以配套;谈判机制的非制度化,导致医保机构与医疗机构相互扯皮。 “要解决这些问题,至少涉及财政部、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四个部委的协调。”顾昕认为,医保改革有诸多障碍,这些障碍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能调整和制度变革。 蓝皮书提出一条改革思路是,依据“管办分开”的原则,推动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彻底打破公立医院所处的行政等级体制,赋予公立医院真正的独立法人地位。

公共政策学相关资料

公共政策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学科名称梳理 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诞生和发展;(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4)、决策科学的形成;(5)、行为科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6)、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2、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谁?美国德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3、政策分析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第二节学科形成以前的政策研究 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我国古代有两本与政策研究有关的著作:1、《战国策》;2、《智囊补》冯梦龙著,整理政策案例1238例; 2、中国古代出现发达的政策研究的原因:(1)、古代王朝更迭,宗教不能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执政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作一定安排;2、古代先秦时期就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举制,这种制度安排成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热心于观察和分析政策的强大动力。 3、欧洲何时出现政策分析人才?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 4、为何古代没有出现公共政策学?(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5、学科诞生前的理论和方法论准备(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为人们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为公共政策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6、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有哪些?(1)对当时的政策——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经济政策。(2)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有关政府和市场的理论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3)对政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对后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有影响,并间接影响到现代的政策分析。 7、克劳塞维茨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础。(2)将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这一战略要素分析为政策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提供了典范。(3)强调战略决策必须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8、马克思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基本政策等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2)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历史唯物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政策的本质,更加深入地认识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本质关系等问题。 9、马克斯?韦伯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对后行为主义时期政策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析有显著的影响。(2)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着动机和目标两大基本因素。这一主张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3)提出了官僚制的决策模型。(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理想类型的提出为认识现实提供了中介手段。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节公共政策学的产生(第一阶段、50年代) 1、学科形成的时间和历史条件时间—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 2、学科诞生过程(代表人物和著作)勒纳和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1951)——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1)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2)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感;(4)具有跨学科的特点;(5)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6)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 第四节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 1、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的批判:(1)偏重于方法论和忽视政策内容的研究;(2)片面强调运用纯科学的方法,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差别,以及各种政策问题在性质上的相互差别;(3)片面追求理性化和计量方法,而实际上有大量政策问题包含着价值判断,或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2、[简答题]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主张将其引入公共政策学;(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3、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公共政策学中的运用继续受到关注;公共选择方法论崭露头角;博弈论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个案研究受到重视。(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重点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4、公共选择理论(35)创始人是布坎南。该理论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并以此为起点研究集体决策;其研究范围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环保等政治和政策问题。 5、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第三阶段、90年以来)(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以主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求客观真理)。(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专业和课程的建立。 6、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 7、1983年孟繁森在《理论研讨》杂志第七期上呼吁“建立一门研究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 8、1984年李铁映在《哲学研究》第四期发表《决策研究论文》指出决策须由硬结构和软结构组成。 9、1997年初北京大学建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宁骚教授任所长,这是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所。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学科要素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1、公共政策学的含义?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具有跨科学的视野、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它的显著特征是:可检验、可验证性(方法论上的基本特征);跨科学或多学科交叉、渗透性(理论上的)和功利性等。

公共政策学发展历史的简述

西方公共政策学发展历史的简述第一阶段创建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1.1 标志性事件 1.1.1一次学术会议 即“关于国际关系论的革命性、发展新血水讨论会”(简称RADIR学术会议)。 会议在美国西部斯坦福大学召开,与会成员有当时闻名于世的一些社会科学精英人士。 1.1.2一本著作 即《政策科学》(The Policy Sciences)。 这本著作是作为上述会议主要成果之一的论文集,1951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作为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然而并未在社会上包括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中产生较大的影响。 后来许多学者认为,其真正意义在于引发了社会科学上的“静悄悄的革命”。 1.2代表人物:哈罗德·拉斯韦尔 1.3主要思想 20世纪60年代,公共政策学者致力于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及其中对议会、政府和政党作用的分析和评价。在这一时期,将政策制定规划视为由若干环节按照程序组成的循序推移的过程,大多采用线性思维方式。 1.4相关评价 这一时期的公共政策学过分偏重自然科学和枯燥的数字,因而是一门生硬的机械的科学,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 第二阶段发展时期——20世界70年代 2.1标志性事件及代表人物 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出版,包括《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1968年),《政策科学探索》(1971年),《政策科学构想》(1971年)。 这三部著作是由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叶海尔·德洛尔(Yehezhel Dror)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的。 2.2主要思想 德洛尔认为,公共政策必须要构建一个模型,并且要包括方法论和决定论。他将医学上的治疗来比喻这种模式,治疗一般有两种模型,一是通过外部处理,一是让患者自己恢复功

公共政策

决策科学:是以现代科学手段与分析工具研究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并认识和把握正确决策的规律的综合性新兴学科。 个案研究法:公共政策学中的个案研究方法指的是致力于探讨具体的个别的政策的特殊性,并从中发现普遍性或验证某一普遍性假设的研究方法。 行为主义:指的是一种关于观察个人、组织或动物等有机体在既定环境中或内外刺激下的表现和反应的学说,它强调上述受观察者可观察的、可计量的、有规律的,甚至能够操作和重复的各种行为表现的重要性,相信能够从这样的行为表现中发现事物本身固有的因果关系或某种相关性,并且认为任何研究结论都不能脱离作为记录这样的行为表现的证据而先验地推导出来。 行为科学的宗旨:就是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以利于达到群体和组织预期的目标。 凯恩斯主义:主要是指凯恩斯宣扬的加强政策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的一系列主张。凯恩斯主义主张抛弃自由放任政策,扩大国家的经济职能,实行国家调控,干预经济体系的运行。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的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就是政策一般。 决策行为:指政策的直接主体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并预测和设计行为的结果,它就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 政策过程研究:指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公共政策学的次级概念:指的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从属性概念。 公共政策学的边际概念:指的是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被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逻辑结构严密的网络或框架。 理论模型:指的是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被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逻辑结构严密的网络或框架。 理性主义模型:理性主义分析方法在公共政策领域中的应用,就形成了理性决策模型或决策的理性主义模型。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政策群: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段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产生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集合体。 政策链: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科学追求:即借助于一定的方法、程序和手段以尽可能充分地使科学的品格在研究过程特别是研究结果中得到实现和体现,是公共政策学的根本追求。 自然主义:是依据如下的事实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即它的研究工作不是在人为设计的、实验室的或实验设定的背景下进行的,而是倾向于在自然的环境下进行。 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它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构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 上下来去模型:是根据中国的决策实践的要求建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决策模型,它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 决策:就是从多个可能实现同一目标的方案中进行选择,优化出最佳方案。它是由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方法、决策结果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 政策:是指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策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政府:指国有机关和国家官员通过一定类型的权力关系及其运行程序和规则而成为一个整体或系统。 政府利益:指政府系统自身需求的满足,如政府的权力与权威,政府的业绩、信誉与形象,政府工作条件与公务人员的收入和福利等。政府过程: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横断面上政府活动的逻辑顺序,或者说是政府动作的程序,其中心流程是政策过程。 地方政策:指的是省级、市级、县级三级政权分别制定的政策。 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指的是具有不同政策效力的各项公共政策构成一个统一的,相互作用的政策体系。 元政策:也称作总政策,总路线,总方针,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 基本政策:指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 部门政策:为在某一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被称作部门政策。 战略:就是政策主体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阶段上所要达到的主导全局的根本目标以及目标的实现所做的资源配臵和行动步骤的设想,也就是邓小平经常讲到的大政策。 策略:是政策主体针对某一特定形势制定的行动路线,是具体的行动路线。 战术:为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解决某一局部问题的行动方案。 政治政策:指一定的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领域里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标而针对相关对象制定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经济政策:指导政策主体在经济领域里为达到一定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目标而制定的调整人们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的准则与规范。 社会政策: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定,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为目的,经由国家立法与行政的手段,促进社会各阶层均衡发展的一种途径。 政策结构:指政策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时空连续区上的排列、组合的方式及各要素间互动的相对稳定的方式,是政策系统构成要素的组织形式和秩序。 战略规划:指导政策主体为实施既定的战略目标而对于各种战略要素所进行的全面组织,协调和统一调度,它一般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要求,战略布局,实现战略的途径和条件等要素。 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权力和职能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做出的决定。 教育科学文化政策:指的是政策主体在教育,科技,文化领域里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发展规划,指导原则和行为规范。 单目标政策:指政策主体在谋求一个政策问题的解决时,在一个特定的阶段上只确定一个要实现的目标的政策。 多目标政策:指政策主体在谋求一个政策问题的解决时,在一个特定的阶段上确定多个同时要实现的目标。 程序性政策:也叫做例行政策、常规政策、重复性政策,指的是大政方针确定之后,政策主体在既有的规范和原则指导下制定的政策。非程序性政策:是指政策主体为解决全新的、复杂的或者猝发的政策问题,在无现成的规范和原则可遵循的情况下制定的政策。初始政策:指的是政策主体在着手开展某项工作或解决某个问题时所制定的最初的并具有总体性的政策。 反馈政策:指的是政策主体在初始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对现行政策进行的重要修正和调整而形成的政策。 确定型政策:指那些假设的政策结果与实际的政策结果,接近于安全吻合的政策。 风险性政策:指的是一个确定的政策目标而面临的多个可能的政策结果的政策。 鼓励性政策:指的是以奖励手段扩大人们行为选择的范围,激励人们向政策主体希望的方面努力的政策。 限制性政策:指的是以惩罚或声称要进行惩罚的手段限制人们行为选择的范围,制止政策主体不希望的行为发生的政策。 积极型政策:指政策主体通过采取一定的行为以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的政策。 消极型政策:指政策主体通过不行为而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的政策。 能动型政策:指政策主体根据对客观情势的发展趋势所做的预测,面向未来而主动采取某种行动方案。 被动型政策:指政策主体以解决既存政策问题为根本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公共政策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由若干政策要素组成的整体及其与政策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政治系统。 公共政策的主体:指那些参与并主导公共政策的规划,制定,执行,评估与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公共政策的客体:指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政治问题及其发生作用的对象,即社会成员,可以从事和人两个方面来认识政策客体。 目标群体:指受公共政策规划,制约的社会成员。 公共政策系统的环境:公共政策系统以外的所有事物构成了公共政策系统的环境,它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三大子系统构成。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称,是统治阶级为实现自身意志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 政治统治:指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及其政治代表,为了维护、巩固和加强其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地位而对国民采取的支配,控制和统辖。 政治管理:指统治阶级为了维持政治统治的需要而对社会政治行活所做的宏观上的协调与控制。 国家权力:指国家为实现特定的利益或原则而对政治客体进行制约的能力或力量。 国家职能:指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担负的职责和功能。 治理能力:主要是指现代民族国家的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权威,通过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组织管理公共事务,指导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能力。 政府能力:指政府将自己的意志和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政治体制:即以国家政权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和各社会成员直接与政权联系并为反馈作用提供保证机制的沟通机制。 公共决策体制:实质上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则、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政策过程的科学化:指决策者及其他决策参考者尊重客观规律,采用合理的决策程序,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方法,对政策问题及其产生的客观环境,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做出预测,判断和抉择。 政策过程的民主化:指保障公民和各种社会政治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保障政策内容尽可能充分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体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和气氛。 国家机构: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国家结构主要有单一制和复合制。 政府体制:即行政体制,指行政机关的构成,设臵,职权,结构等。 问题:问题通常泛指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公共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历史性:指公共政策问题从它的成因来看,都不是突发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才会达到普遍化和严重的程度。 公共政策问题的动态性:是指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 流行迷思:是指那些足以导致人们对一知半解的事件妄下定论的对一般性事实的曲解以及只得到部分证明的选择性认知。 科学迷思:是以理论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研究范式,它只有部分的真实性,会曲解和夸张事实,单纯迷信科学迷思会有误识公共政策问题的风险。 自然的迷思:是指把一些社会问题归为意外事件,自然不可避免的过程、运气不佳、上帝的处罚等。 政策诉求:是作为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的公共权力机关以外的社会行为主体提出的要求政府对某一社会问题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以及采取何种行动的主张。 边界分析法:就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 多角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 原因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政策问题的原因划分为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行原因三个层次的一种分析方法。 可能原因:指一切有可能促成某种问题得以产生的因素。 合理原因:是指以科学的研究或直接的经验为基础所探查出的问题成因。 可行原因:指合理原因中实际起作用的原因。 类比分析法:是旨在从类似的问题确认中推导出某种问题的成因,性质与类别的一种分析方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该法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 假设分析法: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立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 政策议程:是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系统议程:指政治系统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政府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实质性议程:指认定那些影响深远和潜在意义重大的政策问题的议程。 象征性议程:是指一些政策问题虽然是象征性的,但也引起社会和决策者政治上的关注的议程。 正常的问题察觉机制:就是能对各种政策问题经常保持警觉,并能对有关问题及时进行相关讨论、分析和研究,以便形成政策议程构建的机制。

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试题

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 一、单选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为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部分地区开展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从社会政策主体角度分析,政府在这些社会过程中扮演了的角色。 A.政策制定者 B.政策实施者 C.资源提供者 D.政策调整者 答案:C [解答] 资源提供者是社会政策主体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政策制定是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社会政策实施则是把这种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落到实处。即使是社会政策的评估和调整,也不能没有社会资源的支持与配合。所有这些社会资源都离不开直接主体尤其是政府财政的支持。政府向各类对象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行为,反映了政府扮演的资源提供者的角色。 2. 今后3年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用于医疗卫生事业。这体现了政府在该领域的( )角色。 A.政策参与者 B.政策评估家 C.资源提供者 D.政策管理者 答案:C [解答] 资源提供者是社会政策主体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政策制定是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社会政策实施则是把这种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落到实处。即使是社会政策的评估和调整,也不能没有社会资源的支持与配合。所有这些社会资源都离不开直接主体尤其是政府财政的支持。政府向各类对象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行为,反映了政府扮演的资源提供者的角色。

3. 社会政策的运行,是政府管理社会和推行的过程。 A.国家法律 B.法制建设 C.社会服务 D.社会公平 答案:C [解答] 社会政策的运行,是政府管理社会和推行社会服务的过程,也是政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目标的反映。社会政策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一系列具体要素和行动机制。 4. 社会政策的直接主体有。 A.行政机关 B.利益集团 C.参政党 D.公民 答案:A [解答] 社会政策的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者,这类社会政策主体主要包括以下社会政策制定者:①立法机关;②行政机关;③执政党。BCD三项属于社会政策的间接主体。 5. 社会政策主体出于政策制定过程的优势地位,他们的发言权远远胜过社会政策对象,这体现了社会政策主体的特点。 A.主动性 B.多元性 C.权威性 D.优势性 答案:C [解答] 相对于社会政策的对象,社会政策的主体的特点有:①主动性;②多元性;③权威性。社会政策主体的权威性特点主要表现在社会政策直接主体身上。它们相对于社会政策对象来讲,通常处于社

中外公共管理比较

中外公共管理比较——公务员制度 --**** 摘要:基于中外当前国情,国家公务员制度是现代人事行政制度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西公务员制度的比较,揭示中西公务员制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借鉴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优点,同时,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不断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推进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中国西方比较 正文:公务员制度作为各国公共管理体制的一部分,与一国的基本国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各国公务员制度不仅程度不同地反映着政治文明建设的普适价值,也扎根于自身所处的具体社会和历史条件之中,是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和本国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的综合体现。由于中西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差异,中国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当然也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一、考录制度 (1).实行以考任制为核心的录用制度 公务员任用的形式主要有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和考任制几种。 考任制是公务员制度的基础,是指通过考试的办法,以应选人员的成绩优劣作为客观标准来选用所需的公务员,这是大多数人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必由之路。 各国都强调公务员考试录用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这是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标志。根据我国公务员法规定,从非公务员到公务员以考任制为主,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为辅。英美两国的官吏制度改革,是以建立考试录用制度为开端的,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建立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也是从实行考试录用开始的。美国联邦官员中有90%是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的办法录用的。公务员参加录用考试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出身、党派、宗教信仰、家庭背景、婚姻状况等因素而遭受歧视或享受特权。主要按报考人的考试成绩,参考其资历、学历、品德和健康状况,择优录用。 (2).实行以工作实绩为基础的考核制度 世界各国对公务员的考核,称呼不尽相同,如埃及称“考核”,法国称“鉴定”,日本称“勤务评定”,奥地利称“工作成绩评定”等,内容却无实质性差别,其主要内容是考绩,即通过对公务员工作能力、努力程度,尤其是工作成效等的考核,决定其职务的升降和奖惩。 英国对公务员实行“功绩考核制”。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考勤和定期考核,以考绩为主。考

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

一、阐述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论述、1页) 公共关系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是有着悠久历史的。 古代西方的类公关。外国古代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工具、演讲和人际交往等手段去影响公众的观点和行为,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期。古代埃及、巴比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统治者就一方面利用武力、一方面用舆论手段来控制社会,处理与民众的关系。这可以算是早期公共关系的萌芽。 主要代表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注重具体方法技术研究,如演讲,修辞,逻辑,旨在说服他人。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强调怎样用语音来影响听众的艺术。 中国是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蕴藏着深刻而丰富的公共关系思想与活动,可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老子、鬼谷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安石等安邦治国方案及政治活动中体现了古代公共关系思想。如老子提倡“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的与人为善的交往原则;兵家认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原则;法家以“性恶论”应用法、术、权、势来管制民众;纵横家则提倡“远近交攻,纵横捭阖”的思想;儒家孔子提出“仁政”忠恕之道、信义为重,孟子提出“君轻民重”、君王应体恤民情。古代公共关系重视民心所向,调节施政措施;守信用,重信誉;重视人际关系,强调人和的重要作用。 纵观中西方古代的公共关系,都带有浓厚的功利性;盲目的,被动的进行原始状态的公共关系,本能的自发行为,没有明确的公共关系意识;与其他活动交织在一起没有分化出来;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不涉及经济。 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但在社会的长期不断发展中,都为现代的公共关系积淀了一定的经验。19世纪中期,公共关系开始由原始向现代、由朦胧向清晰、由零星向系统、由感性向理性的历史性转变。到了20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开始在美国出现。 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菲尼斯·巴纳姆时期、艾维·李时期、爱德华·博内斯时期以及斯科特·卡特李普和弗兰克·杰弗金斯时期,基本走向成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向全世界延伸,公共关系发展职业化、行业化,理论规范化、国际化,主体多元化,全方位发展。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英国伦敦成立,总部在日内瓦。8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这些年全国逐渐开始公关教育,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公关人才。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国家对公共关系变得更加重视。尤其是社会与信息高速发展,国家更需要掌握公关主动权。

公共政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是权威的国家机构及公共团体为了实现特定的公共目的,对社会价值进行合理配置的决定与实施过程。 公共性:是区别于私人而言,是指政策属于从私人领域中抽离出来的,代表公共利益,而不是少数或个别人利益的。 分配性政策:通过合法化途径,对优惠的对象与契约进行法律认定,对社会中较重要部分的要求予以回应。 规制行政策:利用政府的权威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管制和约束 再分配性政策:发挥资源的再调配,以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 构成性政策:对政府机构和组织制度进行设计、变更、完善的组织政策 公共政策功能:指公共政策通过执行在现实环境中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 公共政策客体:指公共政策实施中将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会受到影响的目标群体 公共政策主体:指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决定、执行、监督等过程的组织、团体、个人。 公共问题: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那些公共性社会问题。 政策执行: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以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

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自由裁量权: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拥有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自己的意志,自行判断、自行选择采取最为合适的行为方式及其内容的一种行政权力 权力:就是一个或若干个在社会生活中即使遇到参与活动的其他人的抵制,仍能有机会实现他们自己的意愿能力。 权威:来自某个确定源泉的某些命令被某个确定群体的人们服从的概率。 政策议程:指那些引起深切关注并确认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被正式列入商讨、规划、研究的议事程序,以决定政府是否需要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的政策过程。 政策合法化:指行政首长或相应的立法机构根据自己的职责、权限,按照特定程序使各种提议中的政策方案上升到法律或获得合法地位的过程。 公共政策规划:政策行动主体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民主的程序和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出相应的解决政策问题的办法方案 公共政策决策:政策行动主体围绕一定的价值和目标取向,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竞争、协商、合作确定政策行动最终方案的过程。 公共政策案例: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