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第一节气候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特点与作用:多要素性、综合性、时空变异性

作用;农业科学研、农业生态研究、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农业资源信息

(二)农业其后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指在一定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下,表示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的气象参数特征值。他是评定地区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气候规律,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以及对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其后评价的依据。

指标分类:光照资源指标、热量资源指标、降水资源指标

(三)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步骤

1、确定研究的目的

2、准备工作

3、数据库的建立、

4、空间分布模型与分析

5、成果输出

(四)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研究开发应用明显落后,气候资源空间分布模型交重视,应用GIS 技术则较少

二、气候起源信息系统模型

GIS与与气候模型相结合的专业信息系统,气候资源各要素空间变化特征与模型是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

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因素:宏观地理因素,微观地理因素。

三、浙江省龙游县气温空间分布模拟

1、气温推算数学模型

2、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3、TG分布图的生成

4、气温空间分布图的生成

第二节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一)概念: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土壤资源属性和空间内涵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二)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

1、促使土壤数据向规范化和全球化发展,加强数据交流和共享

2、向实用化和多用途化发展

3、建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系统

二、应用模型

(一)土壤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

1、目的与原则

目的:为土壤资源质量评价和调查制图,以及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区及规范服务

原则:充分体现分布的自然属性及其利用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反映出资源的内在结构与特征,并坚持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

合的原则。同时适应不同比例尺的制图要求,采用多级分类制,采用不同级别的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组合成不同级别的土壤资源类型。

2、分类体系及命名

分类体系。不同大小的制图比例尺表示

命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的符合命名法

3、类型的划分的基本步骤

(1)地图要素层的预处理

(2)要素层的叠加和边缘处理

(3)土壤资源类型统计与类型图的显示

(二)土壤资源评价概述

1、评价目的与类型

(1)目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为土壤资源的利用规划以及土壤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服务。

(2)评价类型。适宜性评价、土壤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土壤资源生产潜力评价。

(三)1、土壤资源质量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目的:摸清底细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壤资源,充分发挥土壤资源的生产潜力,为农业生产与管理服务。

原则:遵循因地制宜、综合利用以及生态经济与社会三个效益相协调等基本原则。

2、土壤资源质量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评价单元的划分、因素的确定、权重的确定、指标的确定、质量等级的评定

二、全球和国家级土壤地形体数字化数据库

(一)Soter项目概述项目来源、项目目的、项目性质

(二)划分Soter制图单元的方法

基础是用地形、岩石、地表形态、坡度、母质和土壤的一种明确和重复的组合模式来对土地区块进行辨识,以这种方式分辨的一块块土地称为Soter单元,因而每一块Soter单元表示一独特的地形和土壤特征的组合。

这种方法具有统一严格的格式,数据将被标准化并且达到很高的可信度。

(三)Soter制图单元系统

(四)Soter数据库系统

1、几何数据库

2、属性数据库

第二节水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一)基本特征及其调控

特征:可恢复和有限性、时空分布不均匀、不可替代性

水资源的调控:(1)区域调控蓄水措施、引水、调水措施

(2)农田水分状况的调控

(二)水资源分析模型与GIS的结合

水资源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连接、集成、嵌入。

(二)水资源信息系统的作用、发展现状和趋势

作用:为水资源研究提供强大的数据管理支持系统、加强水资源空间分析能力和形象化结果的输出、为水资源模型的输出结果提供强大的统计分析工具、有利于水资源调度、水资源规划和灌水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水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1、用水分配、水质监测、污染控制、防洪排涝方面已成为非常有

效的手段

2、集成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且同样存在信息源和信息

更新等问题

二、中古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简介

(一)开发背景

(二)系统目标

1、建立实用化管理信息系统,促使我国水土保持基础信息工

程建设,为水土保持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与决策支持工具并通过

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信息化管,极大的促使水土保持和生

态环境的建设进度。发展区域水土保持学、水土保持决策支持

方法和水土保持信息学,培养科技管理人才,保证系统的运行。

三)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

结构:数据管理、文档文献管理、水土保持规划和设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信息处理、流域管理、决策支持等子系统,

功能主要表现在信息服务、规划设计、辅助决策和水土保持信息公告等方面。

(三)系统应用

1、小流域或水土保持动态评价

2、区域水土流失动态分析与快速调查

3、国家水土保持宏观决策

第四节施肥信息系统

一、概述

(一)概念由施肥模型和GIS结合组成,具体而言是一个以计算机等技术为基础的人-机系统

(二)施肥信息系统的作用和特点

1、功能:施肥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保存、传输,并科学而

有效的管理施肥信息、辅助农户和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科学施肥。

特点:(1)时空动态性

(2)复杂性

(3)多科学性

(三)施肥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施肥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2、施肥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施肥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和开发

(2)研究精确农业技术、建立示范基地

二、建立施肥信息系统的原理与基本要求

1、养分归还学说

2、最小养分律

3、报酬递减率

4、因子综合作用律

三、施肥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

(一)基于土壤肥力测定的低丘红壤玉米施肥咨询系统

1、系统目标和任务

2、系统建立的原则

3、系统功能和结构

4、基础数据库建立

5、施肥模型开发

(二)给予肥料效应函数的黄淮海平原施肥咨询系统

第五节农业环境污染评价信息系统

一、农业环境污染信息系统概述

(一)农业环境污染概况

1、农业环境污染源

2、农业非点源污染

3、农业污染特征及其防治对策

(二)农业环境污染的评价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常规评价方法

2、高新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三)农业环境污染评价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常用的农业污染环境污染评价模型

1、污染物输出模型

(1)泥沙污染物输出模型

(2)溶解态污染物输出模型

2、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

三、农业环境污染评价信息系统实例

(一)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信息系统是研究热点,也是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的关键

(二)基于GIS的数字环境模型研究

第六节森林资源信息系统

一、建立目的

1、为开展3S技术管理森林资源和进行林业项目决策提供可

靠的技术支持,是森林资源管理与林业生产规划纳入科学华轨道

2、体现出现代化管理的优越性,增加林业管理者的素质,提

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3、减轻森林资源调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森林资源信息系统建立的工艺流程及软件环境

(一)工艺流程

将调绘后附有图斑信息的森林资源图扫描成栅格数据后,调入矢量化软件,按制图要求进行矢量化。图幅接边后,将林地层、乡镇行政区域转入GIS,根据数据库设计,建立各层的属性数据结构,进行面积

量算、统计汇总、适当编辑修改后正式入库。

(三)软件环境

微机CPU586以上,内存64MB以上

软件

第七节土地资源信息系统

一、土地资源信息系统概述

(一)特征与类型

特征:区域性、时效性、综合性

类型:自然属性信息:自然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地形地貌

权属信息:行政境界和土地权属信息

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等信息三)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目标与功能

1、主要目标

(1)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科学管理(2)实现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3)实现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分析研究(4)提供

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和开发治理的方案(5)为经济信息系

统提供土地资源的背景数据和空间定位信息。

2、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功能

(1)存储和处理多种形式土地资源信息的功能

(2)土地资源信息的查询检索和更新功能

(3)土地资源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

(4)土地资源综合分析评价功能

(5)辅助土体资源利用、开发、治理及规划决策功能

(6)具有多种输出功能

(三)土地资源信息分类与发展

1、土地资源信息的分类

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农业土地评价信息系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等多种子系统。

2、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

3、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

1、概念: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对土地利用进行控制、调整、协调、组织和监督的管理手段,其目的是使用有限的而又不能再生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做到合理利用,以及在各部门之间达到最佳的优化配置,以保证“吃饭”和“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进而获得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的意义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业务流程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2)土地适宜评价

(3)土地需求预测

(4)规划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5)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1、数据库

2、模型库

3、数据处理子系统

4、土地评价子系统

5、土地需求量预测与方案优化子系统

三、农业土地评价系统

(一)农业土地评价与农业土地评价信息系统

1、农业土地评价的涵义与类型

农业土地评价是以土地的农业利用为目的,估计土地农业生产潜力和土地对农作物适宜性程度的过程,其实只是对土地农业生产力高低及农产品质量好坏的综合鉴定。

分类:潜力评价、适宜性评价、经济评价、农业土地综合评价

3、农业土地评价信息系统

概念:是以区域农业土地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为核心,将区域内的土地评价信息及有关数据和参数一招一定的标准与规范,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输入,存储、交换、综合、分析、显示与输出,从而为农业土地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农业土地评价信息系统的结构主要包快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管理系统操作说明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管理系统 操作说明 1.系统登陆名为各村操作员姓名,密码为手机后六位。 2.打印核实清册 操作步骤:进入“数据查询管理“、”土地承包清册查询“,选择需打印的村、组,在右侧窗口里选择需打印的农户,最后点”打印“。

3.批量生成合同号,申请书。 4.批量生成的操作步骤:

●进入系统管理 ●选择合同批量生成 ●进入合同批量生成界面后如下图所示,先选择村、组,合同签订 日期,承包期限起止日期,最后点“生成“按键。 (所有批量生成操作都是以小组为单位) 完成上述步骤该小组的合同就批量生成完毕,就可以打印合同。 申请书批量生成的步骤和合同类似。 5,合同的批量打印操作步骤: ●进入数据查询管理

●选择土地承包合同查询 ●如下图所示,先选择村、组,然后选择需打印的农户,最后选择 打印。(如果需要预览,就需要选择“预览“,需注意,批量打印不能选择”预览“) 申请书,登记簿批量打印的步骤和合同类似!(需要批量生成申请书后才能打印) 6.作废合同流程 ●点击“承包合同管理”里面的“承包合同作废”

●选择村、组,双击需作废的合同号,最后点击“作废”按键。 7.添加修改基础信息的操作流程 1.添加或修改农户信息 ●点击“基础数据设置”里面的“农户资料设置”(如下图)

●修改农户信息步骤 选择需修改农户的村组,双击该农户,看到右边信息栏里有灰色的户主名字,点击“修改”按键,可以看到能修改的信息变成黑色。修改完后点击“保存”按键。(如下图) ●修改经营权共有人信息的步骤 选择需修改家庭成员的户主,然后点击“经营权共有人录入”,选择需要修改的成员(需双击),知道成员姓名一栏里出现灰色的姓名后,点击“修改”,修改完毕后点击“保存”(如下图)

A1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

A1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 一、供应商资格要求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2、供应商的资质要求:无 二、技术要求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为实现农业“十三五”规划目标,山东省农业厅规划在现有信息化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和提升改造,构建山东省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建成山东省农业厅“农业云”的基本框架,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 1.2.项目目标 整合种植业、经管、畜牧、农机、农村“三资”管理等信息资源和业务数据,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全省农业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构筑集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应用集成、多维度数据分析于一体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各业务信息系统通过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 二.建设原则 1.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对农业厅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梳理,建立农业数据资 源库和接口规范;建立统一平台框架,现有系统和将来新建的系统可以通 过接口实现单点登录、统一用户管理、数据共享等功能。 2.统筹规划,逐步实施。从农业发展和农业工作实际出发,先期完成农业综 合管理平台的整体架构建设、整合及应用建设,后期随着业务的开展和平 台的运行再继续建设其它相关应用系统建设。 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重点加强农业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关联分析等方面 工作。 三.建设内容 3.1.总体要求 3.1.1.总体框架 山东省农业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依托山东省政务云平台提供的云资源环境,以“一个平台、四个系统、十项标准、十二个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为总体建设框架。 1、一个平台 实现全省农业相关数据在农业信息数据管理服务交换平台上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分析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LIS):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土地信息: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空间信息查询:是按一定的要求对土地信息系统所描述的空间实体及其空间信息进行访问,从众多的空间实体中挑选出满足用户要求的空间实体及其相应的属性。 叠加分析:就是将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多个空间要素对象的数据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该数据层面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特征。 缓冲区查询:不对原有图形进行切割,只是根据用户需要给定一个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区的多边形,再根据多边形检索的原理,检索出该缓冲区多边形内的空间地物。 土地信息的构成: ①地理空间信息——土地信息中最基本的信息首先是描述地块的地理空间位置、形状及其面积大小的信息。 ②自然属性信息——它是反映某一特定地理空间区域内地块的自然属性状况,包括地形、岩石、基础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属性的特点。 ③社会经济属性信息——这是反映某地理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交通运输能力、公共设施状况、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商业与服务业网点的分布、工农业产值、国民经济总产值、人文特征、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等。 ④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它是指国家已出台的土地管理政策、机构设置、管理的方法及实施的技术规程、规范、土地法律与法规和每宗地的权利状况等。 答案二:(1)土地本身所客观反映的信息:土地空间定位信息(位置、大小、形状);土地质量信息(陆地、水域、土壤、岩石、沙滩、海洋);自然资源信息(植被、矿石、地形、地貌、水源);环境信息(阳光、温度、降水、风力、大气压) (2)土地关系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空间、地面、地下的各处建筑物信息、工、农、林、牧、渔等各种产业的土地利用及人口、文化、交通等等);社会法律信息(行政管辖、权属、有关政令、文书、契约、法规及转让交易)LIS的特征: (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土地空间信息的能力; (2)以土地研究和土地决策为目的, 以模型方法为手段, 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 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土地信息; (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土地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土地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 LIS在土地管理中的服务领域: 1. 地籍管理:对土地确权、登记造册、发放使 用证书 2. 土地定级估价:评定土地级别及基准地价 3.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监 测、制图、统计、分析与管理 4. 耕地保护:对农用土地进行分类, 划分基本 农田保护区5. 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结构、用地布局的部署6. 建设用地管理:对城乡建设用地的征收、划拨和出让实施统一管理 7. 土地监察:调解土地纠纷, 监察土地政策的 执行情况 8. 土地整理: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集 约度 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 (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 (2)数据处理(数据格式化、数据转换及数据概化)(3)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 (4)查询、统计、计算 (5)空间分析 (6)显示 土地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与土地信息技术更加融合;(2)时空LIS;(3)LIS应用模型; (4)Internet与LIS的结合;(5)LIS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的结合; (6)更多地服务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7)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高度集成化(8)网络化要成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一种发展趋势(9)土地信息面向人民大众。 1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简答题、论述题 1、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概念、发展历程、特点、 概念:是指资源环境信息的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管理、信息传播以及辅助管理的决策系统。 涉及到的信息技术有:数据(仓)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3S技术(GIS、RS、GPS)、图像处理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等等。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是面向资源和环境应用领域的信息技术系统。 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遥感技术开始出现,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开始形成。 70年代,地理信息系统概念提出,加拿大建设世界上第一套CGIS系统。 80年代,全球定位系统投入使用,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形成一个独立的技术体系,信息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 90年代,资源环境信息与信息技术产业化。美国就业人口中52%从事直接信息产业。 1998年美国提出“数字地球”概念,世界各国响应,数字农业(精确农业)、数字国土……等概念纷纷提出,国家级信息工程纷纷上马。 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建成了水质档案系统; 保加利亚开发的农业综合管理系统(Integrated Computerized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简称ICAMS)系统从80年代初开始运行; 198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资源信息数据库 1989年美国土壤保持局运用土壤信息系统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控制土壤污染; 1994年我国完成第一个省级环境信息系统; 全球性环境信息系统:国际环境资源查询系统、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全球资源信息数据库等。特点:综合性、基础性、广泛性。 2、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应用模式概念: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为手段,进行环境空间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存储和表达并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环境空间信息支持和管理决策依据的计算机系统。 特点:多技术集成特性、环境空间特性、动态变化特性、广泛实用特性、可视化特性 应用模式:作为环境科学研究工具的应用模式;作为环境管理的应用模式;作为公共服务的应用模式。 3、环境数据分类:环境监测数据、工业污染与防治数据、生活及其他污染与防治数据、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数据、环境管理数据。 4、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GIS的主要数据源,而其获得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环境监测体系。目前环境监测大体分为三个类型:①要素型:按不同的环境要素建立的监测网络;②管理型:按行政管理体系建立的监测网络,我国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③混合型:上述两种网络的综合,如重点流域,长委、黄委。 5、环境GIS涉及的空间信息的分类 环境GIS涉及的空间信息主要有三大类:污染源空间信息、环境质量空间信息和自然生态空间信息。对这些空间信息进行查询和处理是环境GIS应用的最基本的功能。 ①环境质量空间信息:环境质量测点发布信息查询与处理、水质监测信息查询与处理、空气质量监测信息查询与处理、区域噪声监测信息查询与处理、历年环境质量数据变化趋势分析与制图;②污染源空间信息:点状污染源基本信息查询与处理、线状污染源基本信息查询与处理、面状污染源基本信息查询与处理、污染源背景基本信息查询与处理、废水、气、渣排放信息查询与处理、污染源能源消耗信息查询与处理、工业用水量信息查询与处理、污染源数据变化趋势分析与制图③自然生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集OA、MIS、GIS技术于一体,整合空间数据库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管理、土地监察等功能,实现土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证书发放等全部土地权属管理业务的办公自动化,构架国土资源管理日常办公、业务流程审批的规范化、图文传递电子化、管理科学化的综合管理全网络办公系统。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满足国土资源业务办公要求的《国土资源管理审批系统》;满足日常办公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 一、功能模块 系统功能模块框图如下: 二、技术路线 1、先进的数据结构 (1)、采用先进的B/S数据结构模式,可以实现网上远程报建、审批办公机制。 (2)、系统基于Oracle 9i或SQL Server2000大型数据库平台,运行快速、安全、稳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行、管理、备份、恢复机制。 2、工具化集成 采用模块化设计体系结构,操作简捷,易于掌握。系统提供的维护管理可以完成用户系统自定义的功能,包括增加业务机构、业务人员角色的定义、权限分配、系统使用界面的设计、各种表单及打印表格报表的设计、工作流程的设置定义和修改等。全面实现自制作、自维护、自拓展,使管理工作职能和流程能随着

业务的变化而进行即时调整。 3、OA、MIS、GIS一体化 已建立的OA 、MIS具模块有开放式的程序接口,模块间即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为未来地籍管理等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完整的数据接口。图形在MIS业务办公系统中直接调用GIS系统数据库。 GIS系统采用最适用的AutoCAD Map软件平台,不需数据转换就可以直接调用CAD图形,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土资源业务管理与地籍图形管理一体化,MIS、GIS、CAD一体化,图、文、表、管一体化。 三、功能简述 (一)、OA办公自动化系统 1、公文管理 收文管理:完成单位外来公文的登记、拟办、批阅、主办、阅办、归档、查询等处理。发文管理:完成单位内部或对外公文的起草、审批、核稿、签发、发布、存档、查询等管理。 公文管理操作界面: 2、事务管理 包括待办事宜、日程安排、电子邮件、通讯录管理、规范查询等模块。

第3章 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第3章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信息系统概念、组成及其分类;了解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理解信息系统的资源观;理解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的内涵和意义。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的目的、意义及其主要内容。理解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的内涵与目的,掌握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所涉及的人员管理、数据管理、维护管理、文档管理、IT服务管理等内容和方法;了解信息系统评价与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本章重点:信息系统概念与信息系统资源观;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的内涵与意义;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本章难点:信息系统资源观,信息系统运行中的IT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与审计。 (二)考核内容 3.1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3.2信息系统开发管理 3.3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 (1)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分类。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S)是一个完成信息采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等信息处理活动的系统。从技术层面上讲,信息系统有四个特点: (1)涉及的数据量大。 (2)绝大部分数据是持久的。 (3)这些持久数据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甚至在一个单位或更大范围内共享。 (4)除具有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等基本功能外,还可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统计报表、事务处理、规划、设计、指挥、控制、决策、报警、提示、咨询等信息服务。 信息系统经历了简单数据处理系统(EDP)、孤立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MIS)、集成一体化的智能信息系统(DSS)三个阶段。 信息系统的组成:一般来说,信息系统可以看成是由人、硬件、软件、数据和处理规程五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一个组织的运行一般包含操作层、知识层、管理层、战略层四个层次的内容。按照信息支持的不同层次,组织中的信息系统可以分为事务处理系统(TPS)、知识工作系统(KW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经理支持系统(ESS)。 这些系统所属的层次如下所示: 战略层:经理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管理层:管理信息系统 知识层:办公自动化系统、知识工作系统 操作层:事务处理系统 (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 (3)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人员管理、过程管理、质量控制。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是为了使开发的信息系统项目可行并且目标明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和质量顺利完成开发任务,对需求、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管理及控制,保证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的有序、经济和优质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化的活动。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按所选择的研制方法,对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对信息系统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有以下四点: a.可以进行系统的思考,进行切合实际的全局性安排。 b.可为项目人力资源的需求提供确切的依据。 c.通过合理的计划安排对项目进行最优化控制。 d.能够提供准备、一致、标准的文档数据。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的内容:a.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人员组织

土地信息系统

第一章 数据:是一种未加工的原始资料,它是表示和记录信息的文字、符号、图像和声音的组合。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数据和信息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和信息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但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和信息的载体,而信息则是数据内涵,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信息是以数据的某种形式来表现,而数据则是表示信息的某种手段。 土地信息是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样和图形等的总称 土地信息系统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构成 土地信息系统一般由硬件、软件、数据库和人组成;硬件一般包括输入设备(如数字化仪、扫描仪、键盘等) 、输出设备(如绘图仪、打印机、显示器等) 、计算机系统、数据存储设备(如磁盘和光盘驱动器、磁带机等);信息系统的软件由管理软件和功能软件组成。功能软件一般包括五大模块,即输入与预处理、数据库管理、数据处理、产品输出以及用户接口;土地信息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数据库应配有管理软件 土地信息系统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2、数据格式化、转化、概化3、数据的存储与组织4、查询、统计、计算5空间分析6显示 土地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土地信息系统是在土地科学与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等与计算机技术相关学科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土地科学作为LIS的分析理论基础,它反映了LIS所需要处理的内容与体系,并为LIS提供了空间分析的方法;测量和遥感不但为LIS提供快速、可靠、多时相的获取多种信息源的手段,而且它们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可直接用于空间数据的变换和处理;地图学为LIS 成果的表达以及可视化提供了方法。数据库技术为LIS的数据存储提供载体和管理方法。专家系统为LIS的数据处理中运用专业领域知识,提供框架。LIS应用了许多计算机图形学的技术,但又与计算机图形学不同;LIS与CAD和CAM有很多共同点,但也有区别。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不足:缺乏空间实体定义能力、缺乏空间关系查询能力。 土地信息系统发展趋势:1、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与土地信息系统技术更加融合2、时空LIS 土地信息除具有空间特性外,还具有明显的时序特征。3、LIS应用模型LIS强大的生命力在于与各种实际应用的结合4、internet与LIS的结合5、LIS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的结合 第二章 土地信息分类的原则与基本方法是什么? 根据标准化理论,土地信息分类应该遵循下述原则:(1).科学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稳定性原则(4)完整性和可扩展性原则(5)易用性原则(6)灵活性原则(7)不受比例尺限制原则(8)与有关国家规范和标准协调一致原则(9)考虑数据来源原则 分类的基本方法:(1)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他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依次分成若干个层级目录,并编排成一个有层次的分类体系。(2)面分类法,是将给定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分成互不依赖,互不相干的若干方面,每个面中又分成许多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 简述土地信息的分类与分级的区别与联系。 作为土地信息编码基础的分类体系,主要是有分类与分级方法形成的。分类是把研究对象划分成若干个类组,分级则是对同一类组对象再按某一方面量上的差别进行分级。分类和分级,共同描述了地物之间的分类关系、隶属关系和等级关系。土地信息的分类方法也可以是成因分类,即以成因作为主要的分类指标进行地物分类,这种方法通常为面分类法。分类体系中的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指标,一般以土地特征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为主。例如,对河流的分级描述、土地利用类型的确定等。 土地信息编码的原则是什么?

精选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资料1.doc

精选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资料1 第一节 气候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特点与作用:多要素性、综合性、时空变异性 作用;农业科学研、农业生态研究、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农业资源信息 (二)农业其后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指在一定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下,表示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的气象参数特征值。他是评定地区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气候规律,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以及对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其后评价的依据。 指标分类:光照资源指标、热量资源指标、降水资源指标 (三)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步骤 1、确定研究的目的 2、准备工作 3、数据库的建立、 4、空间分布模型与分析

5、成果输出 (四)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研究开发应用明显落后,气候资源空间分布模型交重视,应用GIS 技术则较少 二、气候起源信息系统模型 GIS与与气候模型相结合的专业信息系统,气候资源各要素空间变化特征与模型是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 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因素:宏观地理因素,微观地理因素。 三、浙江省龙游县气温空间分布模拟 1、气温推算数学模型 2、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3、TG分布图的生成 4、气温空间分布图的生成 第二节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一)概念: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土壤资源属性和空间内涵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二)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

1、促使土壤数据向规范化和全球化发展,加强数据交流和共享 2、向实用化和多用途化发展 3、建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系统 二、应用模型 (一)土壤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 1、目的与原则 目的:为土壤资源质量评价和调查制图,以及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区及规范服务 原则:充分体现分布的自然属性及其利用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反映出资源的内在结构与特征,并坚持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同时适应不同比例尺的制图要求,采用多级分类制,采用不同级别的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组合成不同级别的土壤资源类型。 2、分类体系及命名 分类体系。不同大小的制图比例尺表示 命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的符合命名法 3、类型的划分的基本步骤

资源信息系统工程试卷及答案6套

资源信息系统工程试卷及答案6套 《资源信息系统工程》试卷及答案1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答:数据是客观事物(包括概念)的数量、时空位置及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 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或约定,表示事物运动状态和存在方式。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寓于数据之中。 2.简述数据模型的分类及特点。 答:分类: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特点:数据结构简单,可用二维表格表达。 3.简述资源数据的特点和分类。 答:特点:五多:多源、多类、多量、多维、多主题。 分类:从描述对象上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 从表现形式上分:字符型数据、数值型数据、日期型数据、图形型数据。 4.简要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多维结构。 答:在二维空间编码的基础上,实现多专题的多维信息结构的组合。 5.简述面向对象模型和面向对象编程。 答: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分割,以更接近人类通常思维方式建立问题领域的模型。 二、论述数据字典的功能和作用,试举一例子说明如何应用数据字典。(20分) 答:1.描述数据库系统的所有对象 2.描述数据库系统各个对象间的交叉联系 3.登记所有对象在不同场合、不同视图中的名称对照表 4.描述模式、子模式和物理模式的改动情况 三、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论述其在资源勘查方面的应用。(20分)答: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空间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对本系统进行管理的专业研究应用人员或组织以及数据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资源信息进行采集、加工、管理、分析和表达等一系列操作的信息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系统包括5个模块:资源信息输入模块、图形与编辑模块、资源信息管理模块、资源空间信息空间查询与分析模块以及资源成果输出模块,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如图所示:

土地资源管理系统

土地资源管理系统 (UML及其建模工具)课程实验(设计)记录与总结 实验设计名称: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指导教师:刘刚 专业班级:计算机092 日期:2012年04月22日 学号姓名 09109201 孔杰 09109202 任奕霖 一、实验(设计)目的和内容 实验目的: 通过分析设计《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并使用VISIO绘制《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建模图,熟悉《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理解利用UML进行信息系统建模的一般原理,掌握运用UML进行信息系统建模的一般方法。 实验内容: 运用UML进行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土地资源管理系统”,掌握运用UML建模方法进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一般方法 ①需求分析:对《土地资源管理系统》采用用例驱动的分析方法进行需求分析; ②静态结构模型和动态行为模型:进一步分析需求,确定类之间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 ③物理模型:《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物理环境分析。 (7) 实验步骤与方法 ①分析《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②采用用例驱动分析方法进行需求分析: 第一步,识别参与者; 第二步,识别用例,绘制系统用例图; 第三步,用例的事件流描述; ③类之间的静态结构: 第一步,定义系统对象; 第二步,定义用户界面类; 第三步,建立类图,在VISIO中绘制; ④类之间的动态行为模型: 第一步,确定动态行为的建模图类型,分别为交互作用图、状态图和活动图; 第二步,建立交互作用图,在VISIO中绘制; 第三步,建立状态图,在VISIO中绘制;

⑤物理模型: 第一步,确定《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物理环境; 第二步,根据应用物理环境在VISIO中绘制系统的配置图; ⑥总结《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建模的过程,体会使用UML进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建模 的一般方法。 (8) 编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设计)过程情况 1、识别参与者 系统有四个参与者:投资者、规划者、督办者、系统管理员 参与者描述 投资者有查询、申报、取件等权限 规划者对投资者的申报受理、审批,最后根据可行性进行规划、发证 督办者对规划以及规划实施的过程进行监督、催办,对以往的工程具有查询的权限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管理,对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对系统的数据进行更新 2、功能需求 系统的功能主要是为满足土地利用规划业务需求中的规划、设计、实施、项目验收、监控、管理等多个方面。系统要实现以下6方面的功能。 (1)、基本功能 建设一套完整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各项专题规划数据库,以及基础地图数据库。 (2)、查询统计功能 系统能以多种形式进行快速查询检索(图形查属性、属性查图形等),提高工作效率。 (3)、土地规划业务审批、审查 系统能按流程实现建设用地预审、建设用地规划审查、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规划审查、规划调整审查等功能。 (4)、规划成果的管理 实现对土地利用规划和在规划实施中形成的相关图件、文档、指标等成果的管理,提供查询、统计、分析、调整修改以及输出等功能 (5)、辅助设计与决策支持 系统具有土地利用规划的辅助设计能力,有利于土地规划的合理布局与科学调整。提供缓冲区分析与叠置分析,以便快速理解土地规划的可行性等。

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第一节气候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特点与作用:多要素性、综合性、时空变异性 作用;农业科学研、农业生态研究、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农业资源信息 (二)农业其后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指在一定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下,表示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的气象参数特征值。他是评定地区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气候规律,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以及对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其后评价的依据。 指标分类:光照资源指标、热量资源指标、降水资源指标 (三)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步骤 1、确定研究的目的 2、准备工作 3、数据库的建立、 4、空间分布模型与分析 5、成果输出 (四)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研究开发应用明显落后,气候资源空间分布模型交重视,应用GIS 技术则较少 二、气候起源信息系统模型 GIS与与气候模型相结合的专业信息系统,气候资源各要素空间变化特征与模型是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 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因素:宏观地理因素,微观地理因素。

三、浙江省龙游县气温空间分布模拟 1、气温推算数学模型 2、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3、TG分布图的生成 4、气温空间分布图的生成 第二节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一)概念: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土壤资源属性和空间内涵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二)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 1、促使土壤数据向规范化和全球化发展,加强数据交流和共享 2、向实用化和多用途化发展 3、建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系统 二、应用模型 (一)土壤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 1、目的与原则 目的:为土壤资源质量评价和调查制图,以及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区及规范服务 原则:充分体现分布的自然属性及其利用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反映出资源的内在结构与特征,并坚持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

资源信息系统工程试卷及答案

资源信息系统工程试卷及答案 资源信息系统工程试卷及答案1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答:数据是客观事物(包括概念)的数量、时空位置及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 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或约定,表示事物运动状态和存在方式。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寓于数据之中。 2.简述数据模型的分类及特点。 答:分类: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特点:数据结构简单,可用二维表格表达。 3.简述资源数据的特点和分类。 答:特点:五多:多源、多类、多量、多维、多主题。 分类:从描述对象上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 从表现形式上分:字符型数据、数值型数据、日期型数据、图形型数据。 4.简要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多维结构。 答:在二维空间编码的基础上,实现多专题的多维信息结构的组合。 5.简述面向对象模型和面向对象编程。 答: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分割,以更接近人类通常思维方式建立问题领域的模型。 二、论述数据字典的功能和作用,试举一例子说明如何应用数据字典。(20分)答:1.描述数据库系统的所有对象 2.描述数据库系统各个对象间的交叉联系 3.登记所有对象在不同场合、不同视图中的名称对照表 4.描述模式、子模式和物理模式的改动情况 三、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论述其在资源勘查方面的应用。(20分)答: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空间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对本系统进行管理的专业研究应用人员或组织以及数据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资源信息进行采集、加工、管理、分析和表达等一系列操作的信息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系统包括5个模块:资源信息输入模块、图形与编辑模块、资源信息管理模块、资源空间信息空间查询与分析模块以及资源成果输出模块,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如图所示: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国土大面积调查工作的全面展开和城镇地籍管理工作得以日趋细化,各种野外调查数据,不同比例尺图件资料急剧增加。特别是城市建设的空前发展以及土地有偿使用法规的实施,使得地籍变更日益频繁、地籍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对城镇地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如此数量巨大、来源多样、变更频繁的信息,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愈来愈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管理的需要。此外,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各级国土部门为国家提供准确的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因此,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地规划、整治、开发利用、税收等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势在必行。 从本质上来讲,建立土地管理信息就是用现代化的技术来获取、分析、处理、管理和利用土地信息,就是要依靠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科学理论及数学模型的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学、计算机科学(包括互联网技术……)等对土地信息进行管理。其中,土地管理的许多业务工作,如,动态监测、建设用地管理、土地监察、地价评估都必须建立在地籍、土地详查系统的基础之上,或者说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土地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土地详查系统,这是土地管理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必须先行。 土地管理的特色是对土地空间特性的管理。土地空间特性,包括土地的地理位置、相邻关系,图层的划分及与土地相关的各种空间属性和人文属性。土地的这种空间特性,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天地。GIS最初的应用领域,就是建立与土地管理、土地规划相关(包括地籍管理、土地数据库等有关系统的管理和规划等)的土地信息系统(LIS)。因此,GIS是进行土地管理,建立土地信息系统的最佳平台。 一、系统目标 建立地、市、县级的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以土地登记为核心的地籍信息系统,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核心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为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地、市、县级数字国土信息系统奠定基础,从而实现土地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实现土地管理信息的共享;提高土地管理的质量、效率和水平,更好地为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准确快速的土地信息查询服务、为土地使用者提供快捷的、全面的服务,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的土地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二、系统内容 (1)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关业务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化控制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2)土地管理数据库的建设, (3)土地局业务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三、系统开发技术路线

农业资源信息系统

1.农业环境信息系统是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模拟模型技术等为支撑而建立的。 2.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应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综合的、动态的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3.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数据输入预处理、数据编辑、数据查询与检索、数据显示与结果输出、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数据更新。 4.数据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地理信息系统所用的数据源、数据结构和表示方法,是系统设计开发的基础、是系统的操作对象。 5.农业资源信息数据源是指建立GIS数据库所需要的和所能用的各种类型数据的来源。包括地图、RS数据、其他数据。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表示形式。包括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综合、全面地反映一定制图区域被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主要内容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和经济文化等要素,又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突出表示某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或现象的地图,它拥有固定的用途对象,侧重某一方面,以内容适应于专题要求为其特色。强调它的“个性”。可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6.遥感是在远离被测物体或现象的位置上,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接收、记录物体或现象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及分析与解释,对物体及现象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理论与技术。 7.遥感特点:①遥:遥远成像,近垂直投影,完整清晰。②快:资料获取、更新快。③真:地物成像连续逼真、制图、精度高。○4广:影像覆盖范围广,不受国界和自然条件限制,可覆盖地球上任何地区。 8.遥感技术系统包括:○1遥感平台(飞机、卫星)○2传感器○3图像接收处理○4分析判读 9.遥感类型: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 10.常用遥感数据:美国陆地资源卫星遥感资料,美国NOAA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加拿大雷达卫星和印度遥感卫星数据、法国SPOT卫星遥感资料,中巴资源卫星遥感数据等。 11.其他数据库:全球定位系统数据、统计图像数据、实地调查与测量数据、各类文献,文字报告,法律发规文件等方面的数据。 12.数据主要包括空间位置拓扑关系和属性三个相互联系的方向 ①空间特征:指的是地物和现象的空间位置火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一般以地理坐标数据表示 空间形态主要有点线面 ②属性特征:就是非几何属性,指的是与农业资源实体相联系的属性变量或本质特征,如变量、分类、数量特征和名称 ③时间特征:是指其右空间详细和属性信息的现象或物体都有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A自然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B社会经济和人文要素的属性数据 13. 空间数据结构:矢量结构和栅格结构 矢量结构中分有拓扑关系结构和无拓扑关系结构 14.拓扑关系:指表示空间实体间的空间相关性,即点线面及实体之间的空间联系 15. 拓扑关系分为两类:①关联关系:即描述点,线,面元素之间的关系,用以表达几何元素间的拓扑数据结构。②描述空间实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相关关系。 16.数据结构:之数据的组织形式,可分为抽象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和数据储存结构(物理结构) 17.抽象的数据结构:是指人们仅从概念上描绘数据之间的排列和联系,而并不涉及数据和具体程序管理细节。 18.数据存储结构:是为实现某一抽象数据结构而具体设计的数据存储管理方式,是依照任务的不同,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和设备的日臻完善和普及,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都在被一场空前的信息化浪潮席卷,日益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的强大效能,增强综合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面临管理理念更新和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双重挑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新形势应运而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开始借助企业知识和信息技术,引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施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培训、使用、考核、评价、激法、调整等一系列过程中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期望规范和优|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企业发展和增强企业竞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 1、有助于企业构建高效的流程优势,提高人力源部门的工作效率。 2、有助于构建以人为本的互动优势,改善内部通及员工满意度。 3、有助于构建内、外部资源整合优势,提高企业战略决策能力。。 4、有助于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主流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 5、有助于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为企业决策者在人员任用、人员调整等方面提供准确、可靠且实时性强的参考信息,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优化企业的人才结构、组织结构,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二、 U/C矩阵的数据类和功能类划分 人事管理:输入人事档案的详细资料,对本单位新进人员进行就职登记、需要调动的员工进行记录、离职员工进行登记、复职记录以及员工异动浏览查看等,包括人力资源总规划、员工信息的录入、查询、删除、以及职位调整。 招聘管理:员工的招募,录用,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人员的录用和解聘 考勤管理:负责员工的日常考勤的记录,以及绩效考核和部门考核 薪酬管理:基本薪酬的管理以及加班工资 培训管理:制定具体培训的计划,培训人员,以及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价 系统管理:对使用系统的人员进行用户管理和权限限制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信息系统题

农业资源信息系统试题 名词解释: 1、农业信息系统:是以农业信息科学为基础,把与农业有关的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和科技等信息源,通过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的农业信息技术为支撑,建成一个极其复杂的具有强大功能的高新技术体系。 2、安全与高效:就是既要保证人口众多的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力求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获取尽可能好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生产者的积极性。 3、农业土地潜力评价:是对农业土地固有生产力的评价,从气候、土壤等主要环境因子和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方面,揭示土地的作物生产力的高低和土地的潜在生产力。 4、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通过对农用土地的自然属性的综合鉴定,将农用土地按质量差异划分成若干相对等级,以阐明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下,农用土地在各种利用方式中的质量优劣,对农作物的相对适宜程度。 5、精确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 Precision farming, Site-specific crop management):用 RS、GIS和GPS等技术找出作物生长环境的空间差异,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施肥,施药等),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农业投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 6、土壤资源信息系统(Soil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SRIS )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土壤资源属性和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它是以地理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为基础的。 7、农业信息科学是根据农业科学的特殊性,借助于地球信息科学的技术支撑,从信息科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填空题、判断题 1、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的焦点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2、现在的农业信息技术主要由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所组成。 3、遥感技术的主要特征:多传感器、高分辨率、多时相性。 4、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信息共享化、人工智能化、信息集成化。 5、农业信息系统的分类1.农业环境资源信息系统2.农业灾害信息系统3.农业生产信息系统4.农业管理信息系统5.农产品营销网络信息系统。 6、农业环境资源信息系统(1)土地资源信息分系统(2)土壤资源信息分系统(3)水资源信息分系统(4)肥料资源和施肥信息分系统(5)气候资源信息分系统(6)农业环境评价信息分系统 7、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全面地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包括环境资源和种质资源),防止资源破坏,使农业资源能够永续利用,而又不破坏环境。 8、地理信息系统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一是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二是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 9、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走向:一是技术的综合;二是软件技术的分化。 10、一般的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有硬件、软件、数据和系统组织管理者四部分组成。 11、农业资源信息系统(ARIS)应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即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数据、应用模型和系统的组织管理者。 12、农业资源信息系统(ARIS)的开发可采用生命周期法,其开发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即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系统技术方案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与维护。 13、ARIS的用户按性质可作如下分类:(1) 政府管理部门(2)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3)农业生产单位(含农户) 14、可行性分析是对建立系统的必要性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从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三大方面进行分析 15、一般的ARIS应具有四个方面的任务:空间信息管理;空间指标量算;空间分析与综合评价;空间过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XXXXXX 信息资源管理解决方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 二、项目需求 (1) 2.1现状描述 (1) 2.2需求分析 (1) 三、项目建设方案 (2) 3.1资源建设加工工艺 (2) 3.2普通纸质文档 (2) 3.3珍贵纸质文献 (4) 3.4电子文档 (6) 四、应用系统设计方案 (7) 4.1系统设计架构 (7) 4.2资源加工管理平台 (8) 4.2.1概述 (8) 4.2.2功能及特点 (8) 4.2.3特点 (9) 4.2.4信息检索 (9) 五、投资预算 (11) 六、项目培训安排 (12) 6.1主要培训对象 (12) 6.2组织培训活动的要求 (12) 6.3培训方式 (13)

6.3.2一对一培训 (14) 6.3.3现场指导 (14) 6.3.4专题培训 (14)

七、运行维护方案 (15) 7.1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15) 7.1.1运行维护目标 (15) 7.1.2组织机构设置 (16) 7.1.3运行维护计划 (18) 7.1.4运行维护方式 (18) 7.2运行维护方案实施 (19) 7.2.1日常维护 (19) 7.2.2备份与恢复 (20) 7.2.3升级维护 (21) 7.2.4问题清单管理 (22) 7.2.5应急事件支持 (23) 八、售后服务管理 (25) 8.1帮助业主组建运维中心 (25) 8.2售后服务计划 (25) 8.3售后服务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 (26) 8.4技术支持的流程 (26) 8.5完备的服务措施 (27) 8.6售后服务的承诺 (29)

知识管理系统建设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信息化工程,它涉及到 XXX 日常业务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本次项目主要针对 XXX 目前保有的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发布,是 XXX 数字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知识管理系统是整个 XXX 信息化的依托,利用各种采集加工手段,如扫描、OCR、矢量化处理及数码技术等,将各种资源信息(例如文档、影像、图纸、视频、音频和手稿等)加工成为一个丰富的数字资源库,通过提供开放的检索接口,为其它平台提供数字资源信文化服务展示平台,是 XXX 进行传播、展示、交流的有效途径,也是 XXX 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实现 XXX 内部的数字化陈列,开展社会利用,还可以通过 Internet 向世人展示 XXX 风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