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综述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综述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综述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综述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综述

(首发)

田雪梅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睡虎地秦简《日书》(以下简称睡简《日书》)于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日书》是战国秦汉时期日者选择时日、趋吉避凶的一种数术书籍,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价值不容忽视。目前,在全国各地已发现18种《日书》写本(包括残简),睡简《日书》是现已公布的内容较为完整、保存较为完好的写本,其图版和释文公布后引起了学界强烈的关注。

截至目前,睡简《日书》的研究论文发表约有270多篇,研究专著1共4部。此外,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2和[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3等作品设有专题对其进行研究。学界的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一文本整理

文本整理是出土简帛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涉及到释文整理、文字考释等方面。学界对睡简《日书》的释文整理目前已经取得丰富成果。

文物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云梦睡虎地秦墓》4首次公布了甲、乙两种《日书》的图版和释文;1990年又推出《睡虎地秦墓竹简》精装本5,无论图版、释文都较旧版为佳。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对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一些印刷错误和标点断句进行了修正,但吴书中有些注释牵强附会。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对《日书》的分篇、句读、注释做了精心研究,对整理小组的释文做了订正和补充,提供了较为可信的注释版本。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是目前《日书》释文的集大成之作,对各版本释文作了深入评析,并补充了大量材料。

除通篇考订外,还有不少单篇作品对《日书》中部分字词进行考订。刘信芳对《日书·马》篇的句读、释文作了考释6。林剑鸣对文物版和台湾版《日书》的释文误、漏之处加以校补7。另外,还有黄文杰《睡虎地秦简疑难字试释》8、刘乐贤9《睡虎地秦简日书注释商榷》、《睡虎地秦简〈日书〉释读札记》、刘钊10《说秦简中“女笔”之“笔”》、《读秦简字词札记》、《谈睡虎地秦简中的“濆”字》等文章对《日书》的个别文字做了细致的考证。

二语言学研究

秦简《日书》资料是研究汉语史重要的文献资料,可以考察语法、文字的发展演变。学术界对这批材料的语言学研究大体有语法、文字

学两个角度。

吉仕梅、胡伟、田启涛分别运用《日书》材料分析考察《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介词、代词以及同义词问题11。石峰、钟如雄12认为系词“是”产生于先秦时期,可推翻王力先生“汉语真正系词的产生”大约在“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的说法。吴小强13对睡简《日书》肯定性、否定性、中性占卜用语进行了分析,通过与郭店楚简、张家山汉简比较发现睡简特殊的占卜用语规律。石峰、李明晓、沈祖春等通过对睡虎地秦简语言资料的分析,指出出土简帛文献的汉语史研究价值及对汉语语文辞书编纂的意义14。

楼兰的系列论文15通过《日书》资料分析了汉字基础构成元素的传承与演变,认为文字构形系统具有稳定性、成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通过对文字异构关系的探析,认为睡简《日书》所用文字处于古今文字过渡时期。黄文杰16也对睡虎地秦简异构字进行了探析,观点和楼兰大体一致。在运用《日书》资料研究文字字体方面,陈谷栋17认为隶书在秦以前已趋成熟,在秦代已广泛应用了。陈谷栋、方楚勤18探求了秦简隶书娴熟简洁的形态美、提按顿挫的节奏美、率意流畅的气韵美等艺术特征及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

三数术研究

《日书》是选择时日吉凶的数术类书籍,涉及很多数术概念及原

理,正确理解它们是读懂《日书》的基础。

饶宗颐、曾宪通的《云梦秦简日书研究》开《日书》数术研究之先声,分十二个专题对常见的数术项目做了简略的阐述。饶宗颐又写《秦简中的五行说与纳音说》、《云梦秦简日书賸义》、《帛书丙篇与日书合证》19等论文,在《秦简中的五行说与纳音说》一文中利用睡简《日书》证明先秦时代已经形成了五行三合局和纳音说。刘乐贤对饶宗颐的发现做了补充和订正20。郑刚在其学位论文《〈睡虎地秦简日书疏证〉导论》21中根据《星历考原》等资料对《日书》的几个神煞名称做了很好的解释。李学勤研究了艮山图、《盗者》章中的数术含义22。金良年23从五行寄生十二宫的角度对“啻”篇和建除十二神的数术含义作了阐述。刘信芳从五行说的角度解释了几个数术名词24。刘乐贤运用兵书和日本阴阳道等新资料论证《日书》中的“往亡”,证明其中的“土忌”与“往亡”是两个互不相干的凶日25。胡文辉在《释“岁”——以睡虎地〈日书〉为中心》26中指出“岁”就是《淮南子·天文训》中的大岁(今本作太岁)。王光华、李秀茹、凡国栋27等也分析了《日书》中的数术含义及原理。

在占卜术研究方面,张铭洽对秦简《日书》中的占卜体系进行了梳理,认为云梦秦简《日书》是当时多种占卜体系的综合体28。刘乐贤将睡简《日书》“人字篇”与马王堆帛书《胎产书》进行了比较,

认为“人字篇”同《胎产书》都是用人体部位占卜婴儿命运的数术方法29。胡文辉根据《太一出行图》题记、秦简《日书·出邦门》所记的出行仪式和祝咒的比较,指出两者都是出行的巫术,又运用《增补玉匣记》资料作为补充30。闫喜琴31也对涉禹出行巫术做了相关研究。

在五行学说研究方面,刘乐贤博士论文第四章《〈日书〉所反映的阴阳五行学说》一节,指出五行说在秦汉时代已相当流行,并广泛运用到择日、占卜活动中。刘道超在《秦简〈日书〉五行观念研究》32中的观点与此说大体相同。尚民杰33也分析了云梦《日书》中的五行学说。

四社会生活方面

虽然《日书》是选时择日的数术类书籍,但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个方面,正如李学勤先生所说,对于《日书》,至少可从两方面去研究:一方面,是从数术史的角度考察;另一方面,对《日书》的内容还可以作社会史的考察34。从已有的成果看,学界的研究涉及到了社会风俗、神话传说、思想文化、婚姻家庭等方面。

在社会风俗研究方面,王桂钧探讨秦代一神崇拜及泛灵禁忌、尚武自由的风尚及此风尚下的婚俗及贞洁观35。工藤元男36利用《日书》研究了法律与习俗的关系以及道教习俗。张富春、管仲超、晏昌贵、梅莉、范志军等以云梦秦简《日书》为中心,勾勒了先秦民间祈财信

仰、择吉民俗、居住习俗、丧葬习俗37。杜林渊38认为古代“相宅术”有一套相对独立的理论、方法,它结合了阴阳五行观念,体现出了一种功利性和敬天顺时的特点,为后世“相宅”术奠定了基础。《日书》中的社会风俗现象整体体现了当时民众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以及敬畏神明、敬天顺时的思想。

在神话传说研究方面,刘乐贤在其博士论文第四章《〈日书〉与古代神话传说研究》一节,指出《日书》有不少神话传说资料,并以牛女神话、钟馗传说、与禹有关的神话为例,论证了《日书》在古代神话传说研究中的价值。李立39也肯定了《日书》“娶妻”二则简文所说的事情是在牛郎与织女婚配之前,认为简文补充了文献所载牛郎织女神话的缺失。王朝阳40则运用《日书》简文考证出牵牛织女故事至晚形成于战国时期。我们应当确信《日书》中的神话传说资料的史料价值,但同时也应明确它的特殊性质,因此对《日书》的运用应采取审慎的态度,参考《日书》资料考察神话传说的起源与发展,但不应将其作为真正存在的事实来得出结论。

在思想文化研究方面,林剑鸣41及李晓东、黄晓芬42均通过对《日书》的研究从整体上把握秦文化的特征。林文认为《日书》反映了秦人多神崇拜现象、“外倾”和“重功利”的价值观及秦文化“唯大尚多”的特征。李文认为秦人直观质朴的鬼神观反映了秦文化重实效的

功利主义特质。对于睡虎地秦简《日书》反映的是秦文化还是楚文化,大家的意见不统一。何双全认为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与睡简《日书》反映了南北方各自不同的文化面貌。他认为“如果说云梦睡虎地的《日书》反映了楚重鬼神而轻政治,代表楚文化面貌的话,那么天水放马滩的《日书》则反映了秦重政治而轻鬼神,是纯粹的秦文化的典籍”43。林剑鸣通过《睡》简与《放》简《日书》共同篇章“建除”的比较,基本同意何文的观点,认为《睡》简有较多的礼制影响和较浓的神秘色彩,反映了楚文化的特点;《放》简则相反,反映了秦文化“重功利、轻仁义”的特点44。蔡靖泉也同意何双全关于《日书》中秦、楚文化的认识,同时探讨了楚文化在秦统治时期的巨大影响45。刘信芳通过研究认为云梦秦简《日书》是战国《日书》的杂抄,包括了许多楚国日书的内容46。台湾学者蒲慕州的结论较为公允,他说睡虎地秦简《日书》可能是一部杂糅了秦楚两地民俗的作品47。对思想上的研究体现在鬼神观上,李晓东、黄晓芬认为秦人鬼神观与殷人鬼神观属于同一体系48。刘信芳、刘钊都研究了《日书》中包含的鬼怪思想。刘信芳指出《诘咎》篇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傩文化,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肯定了其中包含的“傩”这种与军事演习、群众娱乐混生的驱鬼逐疫活动49。刘钊50认为早期鬼、神不分,后来掺杂入“五行”学说,演化为“天人感应”理论的一部分。郝振

楠指出秦人鬼神观念带有强烈的数术禁忌意味,呈现出原始性、功利性、数术性三者融汇于一的特征51。

在宗教信仰研究方面成果较多的是吴小强。他在其系列论文52中指出:秦人的宗教信仰是以自然神崇拜为核心的多神崇拜体系,日常生活神被提高到重要地位,不再具有周人那种严格的宗教政治含义;秦人鬼神世俗化的宗教观念和思维特征。;秦人的宗教信仰具有阶级性特征,从上层到下层越来越近鬼神,反映了秦人、秦代楚人的宗教意识。刘信芳通过秦简《日书》和《楚辞》的结合证明屈原及其诗歌与古代宗教的深刻渊源,认为屈原是通过语言艺术表现宗教题材,将现实与宗教境界融为一体的唯一诗人53。

在婚姻家庭方面,尹在硕54利用《日书》研究了秦的家族类型。太平幸男55探讨了“室人”和“同居”的区别,“收”和“免”的实际意义。吴小强在其系列论文56中利用《日书》研究了秦代中下层社会的婚姻观、妇女观、优生意识、人口再生产等问题。其论文《秦简〈日书〉与秦代社会的生命意识》最能代表他的观点,认为秦代社会“生殖崇拜”、优生意识、胎教观念及对生命质量的追求,肯定秦汉时代“优胜劣汰、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对对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现实意义。赵浴沛57以《日书》为材料讨论了婚姻家庭中夫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人际关系。

在阶级关系方面,李学勤《睡虎地秦简〈日书〉与楚、秦社会》58一文,对《日书》所反映的奴隶制、奴隶逃亡、妇女命运、田宅私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林剑鸣探讨了《日书》与当时吏治的关系,指出《日书》中“捕盗”、“析狱”等内容能指导官吏处理政务并便于官吏了解地方风俗信仰,这也解释了《日书》为何会和律令同墓出土59。贺润坤60利用《日书》研究了秦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的社会阶层状况,并着重探讨了“寓人”、“寄者”、“寄人”在当时社会包括哪些人,以及在当时社会上起的重要作用。好并隆司61据《日书》探讨了秦对楚的统治问题。

在经济活动方面,贺润坤在其系列论文62中对秦国的作物种类、农业水利、渔猎业、六畜饲养业、林业及桑麻业、秦社会中下层人民的衣食状况作了分析;认为秦民间的防灾救灾活动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成效,具有非官方、自发的民间自救性质,体现人们重鬼神和功利主义思想特征。吴小强研究了《日书》中的五谷六畜、养蚕植树及商品交易等活动63。施伟青探讨了秦重农抑商政策下商品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并重新评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际作用64。闫喜琴65通过《日书》中大量的出行宜忌的文字,分析了秦人重出游的原因,指出出游与道路、食宿、盗贼、医疗等有关。王子今利用《日书》对秦楚交通状况作了研究,指出陆路、水路交通普遍、繁荣,出行活动与社会经

济、政治、文化因素有关66。贺润坤67也探讨了《日书》中的“行”及相关的社会活动。

社会生活涉及的方面非常广,除了上面列举的方面还有其他方面,比如十二生肖问题、医学研究等68。此外,还有一些综论多方面问题的作品,如台湾蒲慕州的《睡虎地秦简〈日书〉的世界》69,对于其中的人际关系、经济、政治与社会秩序、宗教信仰等都作了详细论述,值得学者参考。

五天文历法

中国古代占候卜筮之术与天文历法有密切关系70。在天文历法研究方面,学者研究最多的是秦楚历法、《日书·玄戈》、星宿记日、《日书》中的月星组合关系以及时制问题。

曾宪通首先利用《日书》乙种内容对战国时代楚地的月名进行探讨,分析秦、楚历法的不同,由此引起对“楚历”的研究71。平势隆狼、何幼琦、于豪亮、晏昌贵都研究了楚历问题72。

睡简《日书》中的“玄戈篇”最受关注,饶宗颐、张闻玉、王胜利、张铭洽、王维坤、郑刚、成家彻郎、刘乐贤等学者对其进行了专门研究。饶宗颐对“玄戈”、“招摇”两星名做了疏证73。张闻玉认为“招摇”与“玄戈”所系的二十八宿,并非与天象有什么关系,不过是利用星象作幌子,给择日定吉凶披上更神秘的色彩74。张铭洽也认

为“玄戈”这一部分并不是以天象来占卜吉凶,而是以星宿为名,以星宿与地支十二辰的对应关系为根据来占卜吉凶的75。王维坤进一步论述了二十八宿与十二辰、十二次、十二月之间的关系,他通过二十八宿与十二次的互换,实际上已经得出了二十八宿表示方位的结论76。郑刚指出“玄戈篇”中的“招摇”与《淮南·天文训》的招摇不是一回事,并认为简文的“招摇”与《星历考原》所录的招摇相同77。成家彻郎对于“玄戈篇”提出了几点疑问:二十八宿的星宿名可能表示方位;《日书》中也许实行过二十八宿记日法;《日书》占文为什么没在星占书中保存下来。刘乐贤明确提出了“玄戈篇”中的星宿表示方位,此篇一是以季节为依据进行占卜,二是以神煞玄戈为主体以月为单位进行占卜,刘倾向于后一种解释,并解释了成家彻郎的第三点疑问78。王志平79对《日书》中“玄戈篇”进行了探源工作,根据夏历岁首认为“除篇”的时代要早于“玄戈篇”,且“玄戈篇”内容本为周人文化之遗留。

对于星宿记日问题有些学者也进行了探讨,大多数学者承认有二十八宿记日法。例如张闻玉、成家彻郎、刘乐贤80一些学者认为云梦秦简《日书》中有二十八宿记日法,并提出了相关的不同证据。杨巨中81认为《日书》“星篇”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地用二十八宿辨认时令的天文资料。尚民杰《云梦〈日书〉星宿记日探讨》探讨了古代

以二十八宿排列记日方法存在的可能性82。

关于十二月份与二十八宿的月星组合关系,大体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它所反映的是当时每年十二个月的日躔位置,如王胜利83、成家彻郎84;二是它所反映的是太岁纪年法中岁星所在的星宿,如郑刚85、杨巨中86、钟守华87。张铭洽、工藤元男也研究了《日书》中的二十八宿问题88。

时制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对于十六时制存不存在的问题,学者意见不一。于豪亮89利用《日书》资料将十二时制上溯到春秋战国,承认十六时制的存在,并且他推断秦汉民间普遍使用十六时制,十二时制只为历法家等少数人使用。张闻玉不承认“十六时制”的存在,虽然承认王充是用日月行度解释昼夜长短分度十六分制,但这并不能证明有一种十六时的纪时制度存在90。王胜利不同意张文的观点,认为当时有一种分一昼夜为十六时的记时制度91。尚民杰、宋会群、李振宏、李解民等一些学者都认为睡简《日书》中存在十六时制92。

结语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出土文献,睡简《日书》是出土较早、保存较完整的资料,研究成果众多;但是,在研究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以后学者注意。

1.需要结合其它地方出土的《日书》进行综合研究。睡简《日书》虽较为完整、但年代久远仍有一些缺失的部分,可以结合九店楚简、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汉简等《日书》来进行研究,可以弥补各自的缺失,同时有助于理解《日书》中晦涩难懂的术语。

2.扎实做好基本功,研究睡简《日书》研究薄弱的内容。睡简《日书》研究较多、成果较丰富的是社会生活方面,而语言文字、数术、宗教思想、天文历法方面虽有研究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3.需要结合传世文献进行研究。可以结合传世文献来理解睡虎地秦简《日书》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日书》资料来辨别传世文献的真伪,做到更好的“释古”,两者互相印证、补充,为研究中国古代史服务。

4.审慎对待睡虎地秦简《日书》的文献价值。虽然《日书》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多方面,但它毕竟是卜筮类书籍,不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真。

1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岳麓书社2000年;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湾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

3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广濑熏雄、曹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 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精装本,文物出版社,1990年。6刘信芳:《云梦秦简〈日书·马篇〉试释》,《文博》,1991年第4期。

7林剑鸣:《秦简〈日书〉校补》,《文博》,1992年第1期。

8黄文杰:《睡虎地秦简疑难字试释》,《江汉考古》,1992年第4期。

9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注释商榷》,《文物》,1994年第10期;《睡虎地秦简〈日书〉释读札记》,《华学》第六辑,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10刘钊:《说秦简中“女笔”之“笔”》,《中国文物报》,1994年1月20日;《读秦简字词札记》,《简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谈睡虎地秦简中的“濆”字》,《古汉语研究》,1995年第3期。

11吉仕梅:《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10月第5期;胡伟:《秦简第一人称代词研究》,《语文学刊》,2006年第9期;《秦简第二人称代词谦敬功能研究》,《出土文献语言研究》,张玉含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6年6月;田启涛:《〈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两组同义词研究》,《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12石峰:《〈睡虎地秦墓竹简〉的系词“是”》,《古汉语研究》,2000年底3期;钟如雄《秦简〈日书〉中的判断词“是”》,《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月第2期。

13吴小强:《睡虎地秦简〈日书〉占卜用语习惯与规律分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7月第4期。

14石峰:《〈秦简〉动词研究与大型工具书》,《云南电大学报》,2000年6月第2卷第2期;李明晓:《〈睡虎地秦墓竹简〉词语札记——兼谈〈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德州学院学报》,2002年9月第18卷第3期;沈祖春:《先秦简牍〈日书〉词语札记——〈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收词释义补正》,《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第5卷第6期。

15 楼兰:《从睡虎地秦简看汉字基础构型元素的演化》,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7月第26卷第4期;《睡虎地秦简文字构型系统考察》,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睡虎地秦简异构关系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16黄文杰:《睡虎地秦简异构字探析》,《学术研究》,2010年第6期。

17陈谷栋:《再考隶书所起——以云梦睡虎地秦简隶书为据》,《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9月第11卷第3期。

18陈谷栋、方楚勤:《云梦睡虎地秦简隶书的艺术特征与美学价值》,《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3月第14卷第1期。

19饶宗颐:《秦简中的五行说与纳音说》,《中国语文研究》第7期,1985年;《云梦秦简日书賸义》,1983年美国“中国占卜灾异学术讨论会”论文;《帛书丙篇

与日书合证》,《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8月。

20 刘乐贤:《五行三合局与纳音说——读饶宗颐先生〈秦简中的五行说与纳音说〉》,《江汉考古》,1992年第1期。

21郑刚:《〈睡虎地秦简日书疏证〉导论》,中山大学硕士论文1989年8月。

22李学勤:《睡虎地秦简中的〈艮山图〉》,《文物天地》,1991年第4期;《睡虎地秦简〈日书〉盗者章研究》,载《庆祝饶宗颐教授七十五岁论文集》,1993年。23金良年:《云梦秦简〈日书〉“啻”篇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第5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建除研究——以云梦秦简〈日书〉为中心》载《中国天文学史文集》第6集,科学出版社1994年。

24 刘信芳:《〈日书〉四方四维与五行试探》,《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2期。25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中的“往亡”和“归忌”》,《简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

26胡文辉:《释“岁”——以睡虎地〈日书〉为中心》,《文化与传播》第四辑,海天出版社,1996年;胡文辉:《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从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27王光华、李秀茹:《试析秦简〈日书〉辰、戌、丑、未四季土》,《求索》,2006年9月;凡国栋:《日书〈死尸图〉的综合考察——从汉代日书对楚秦日书的继承与改造的视角》,《简帛研究》二○○七,卜宪群、杨振红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8 张铭洽:《云梦秦简〈日书〉占卜术初探》,《文博》,1988年第3期。

29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人字篇”研究》,《江汉考古》, 1995年第1期;《睡虎地秦简日书“人字篇”补释》,《江汉考古》,1995年第2期。

30胡文辉:《马王堆〈太一出行图〉与秦简〈日书·出邦门〉》,《江汉考古》,1997年第3期;《秦简〈日书·出邦门篇〉新证》,《文博》,1998年第1期。

31闫喜琴:《秦简〈日书〉涉禹出行巫术考论》,《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第4期。

32刘道超:《秦简〈日书〉五行观念研究》,《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

33尚民杰:《云梦〈日书〉与五行学说》,《文博》,1997年第2期。

34 李学勤:《〈日书〉和楚、秦社会》,《江汉考古》,1985年第4期。

35王桂钧:《日书所见早期秦俗发微——信仰、习尚、婚俗及贞洁观》,《文博》,1988年第3期和4期。

36工藤元男:《云梦秦简〈日书〉所见法与习俗》(莫枯译),《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5期;《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和道教习俗》,《东方宗教》第76号,1990年。

37张富春:《先秦民间祈财信仰研究——以睡虎地秦简〈日书〉为中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管仲超:《秦简〈日书〉看战国时期的择吉民俗》,《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10月第15卷第5期;晏昌贵、

梅莉:《楚秦〈日书〉所见的居住习俗》,《民俗研究》,2002年第2期;范志军:《从〈日书〉看汉代人的葬日》,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5月第14卷第3期。38杜林渊:《从秦简〈日书〉看战国时期的相宅术》,《文博》,2007年第5期。39李立:《云梦秦简“牛郎织女”简文辨证》,《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第31卷第6期。

40王朝阳:《从秦简〈日书〉看牛郎织女故事的形成与演变》,《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第2期。

41林剑鸣:《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的特点》,《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

42 李晓东、黄晓芬:《从〈日书〉看秦人鬼神观及秦文化特征》,《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

43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9年第2期。

44林剑鸣:《〈睡〉简与〈放〉简〈日书〉比较研究》,《文博》,1993年第5期。45蔡靖泉:《楚文化在秦统治时期的存在和影响》,《江汉考古》,1997年第1期。

46 刘信芳:《秦简中的楚国〈日书〉试析》,《文博》,1992年第4期。

47蒲慕州:《睡虎地秦简〈日书〉的世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四分册,1993年第4期。

48 李晓东、黄晓芬:《秦人鬼神观与殷周鬼神观比较》,《人文杂志》,1989年第5期。

49刘信芳:《〈日书〉驱鬼术发微》,《文博》,1996年第4期。

50刘钊:《秦简中的鬼怪》,《文物世界》,1997年第2期。

51 葛志毅:《中国古代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52吴小强:《论秦人宗教思维特征——云梦秦简〈日书〉的宗教学研究》,《江汉考古》,1992年第1期;《论秦人的多神崇拜特点——云梦秦简〈日书〉的宗教学研究》,《文博》,1992年第4期;《论秦人宗教信仰的层次性》,台湾《简牍学报》第14期,1992年3月;《论秦人宗教思维特征——云梦秦简〈日书〉宗教学研究》,《江汉考古》,1992年4月。

53 刘信芳:《秦简〈日书〉与〈楚辞〉类征》,《江汉考古》,1990年第1期。

54尹在硕:《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室”的结构与战国末期秦的家族类型》,《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55太平幸男:《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所见“室”和“同居”》,《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199辑,1986年

56 吴小强:《试论秦人婚姻家庭生育观念》,《中国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秦人生育意愿初探》,《江汉论坛》,1989年第11期;《〈日书〉与秦社会风俗》,《文博》,1990年第2期;《从云梦秦简看战国秦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日书〉所见秦人之生死观》,《秦陵秦俑研究动态》,1992年第2期;《〈日书〉与秦人的生与死》,《台湾简牍学报》

第十五期,1993年第12期;《秦简〈日书〉与秦汉社会的生命意识》,《广州师院学报》,1997年第1期。

57赵浴沛:《从秦简〈日书〉看秦代社会婚姻和家庭人际关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3月第2期;《睡虎地秦墓简牍所见秦社会婚姻、家庭诸问题》,《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58李学勤:《睡虎地秦简〈日书〉与楚、秦社会》《江汉考古》,1985年第4期。59林剑鸣:《秦汉政治生活中的神秘主义》,《历史研究》,1991年第4期。

60贺润坤:《云梦秦简〈日书〉“寓人”“寄者”“寄人”身份考》,《文博》,1991年第3期;《云梦秦简〈日书〉所反映的秦国社会阶层》,《江汉考古》,1995年第1期。

61好并隆司:《〈商君书〉“徕民”、“算地”两篇所见秦朝权力的形成过程》,《东洋史研究》44期。

62贺润坤:《从看〈日书〉秦国的谷物种植》,《文博》,1988年第3期;《中国古代最早的相马经——云梦秦简〈日书·马〉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文博》,1989年第3期;《云梦秦简所反映的秦国渔猎活动》,《文博》,1989年第3期;《从云梦秦简〈日书〉看秦国的六畜饲养业》,《文博》,1989年第6期,《从云梦秦简〈日书〉看秦国的农业水利等有关状况》,《江汉考古》,1992年第4期;《云梦秦简〈日书〉所反映秦人的衣食状况》,《江汉考古》,1996年第4期;《从云梦秦简〈日书〉看秦民间的灾变与救灾》,《江汉考古》,1994年第2期;《从云梦秦简〈日书〉的良忌日看〈汜胜之书〉的五谷忌日》,《文博》,1995年第1期。

63吴小强:《秦简〈日书〉与战国秦代农业经济生活》,《秦文化论丛》,三秦出版社,2003年。

64施伟青:《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商品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

65闫喜琴:《从秦简〈日书〉看秦人重出游的原因》,《陇东学院学报》,2009年1月第1期。

66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秦楚行忌比较》,《秦文化论丛》第二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所反映的秦楚交通状况》,《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一号,兰台出版社1993年;《睡虎地秦〈日书〉所见行归宜忌》,《江汉考古》,1994年第2期。

67贺润坤:《从云梦秦简〈日书〉“行”及有关秦人社会活动考》,《江汉考古》,1996年第1期。

68于豪亮:《秦简〈日书〉记时记月诸问题》,《于豪亮学术文存》,中华书局,1986年。李学勤:《〈日书〉盗者章研究》,《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朱玲、杨峰:《睡虎地秦简〈日书〉医疗疾病史料浅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年第5期。

69蒲慕州:《睡虎地秦简〈日书〉的世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四分册,1993年第4期。

70林剑鸣:《曲径通幽处,高楼望路时——评介当时简牍〈日书〉研究状况》,《文博》,1988年第3期。

71 曾宪通:《楚月名初探》,《中山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72 平势隆郎:《“楚历”小考》,《中山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何幼琦:《论楚国之历》,《江淮论坛》,1985年第10期;于豪亮:《秦简〈日书〉记时记月诸问题》,《于豪亮学术文存》,中华书局,1986年;晏昌贵:《简帛〈日书〉岁篇合证》,《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第1期。

73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

74 张闻玉:《云梦秦简〈日书〉初探》,《江汉论坛》,1987年第4期。

75张铭洽:《秦简〈日书·玄戈〉篇解析》,《秦汉史论丛》第四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

76王维坤:《睡虎地秦简〈日书·玄戈〉再析》,《陈直先生纪念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

77郑刚:《〈睡虎地秦简日书疏证〉导论》,中山大学硕士论文1989年8月。

78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玄戈篇”新解》,《文博》,1994年第4期。79王志平:《睡虎地日书·玄戈篇〉探源》,《文博》,1999年第5期。

80张闻玉:《云梦秦简〈日书〉初探》,《江汉论坛》,1987年第4期;《云梦秦简〈日书〉再探——答王胜利先生》,收入该作者著《古代天文历法论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成家彻郎:《睡虎地秦简〈日书·玄戈〉》,《文博》,1991年第3期,王维坤译;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二十八宿记日法补证》,载氏著《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81杨巨中:《〈日书·星〉释义》,《文博》,1988年第4期。

82尚民杰:《云梦〈日书〉星宿记日探讨》,《文博》,1998年第2期。

83王胜利:《睡虎地〈日书〉“除”篇、“官”篇月星关系考》,《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5期。

84 成家彻郎:《中国古代的占星术和古星盘》,《文博》,1989年第6期。

85郑刚:《〈睡虎地秦简日书疏证〉导论》,中山大学硕士论文1989年8月。

86王胜利:《睡虎地〈日书〉“除”篇、“官”篇月星关系考》,《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5期。

87钟守华:《楚、秦简〈日书〉中的二十八宿问题探讨》,《中国科技史杂志》第4期。

88张铭洽:《〈日书〉中的二十八宿问题》,《秦陵秦俑研究动态》,1992年第2期;工藤元男:《二十八宿占——秦简《日书》札记》,《史摘》第8号,1987年、《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所见秦楚二十八宿占——先秦社会文化的地域性和普遍性》,《古代》第88号,1989年9月。

89于豪亮:《秦简〈日书〉记时记月诸问题》,《于豪亮学术文存》。

90张闻玉:《云梦秦简〈日书〉初探》,《江汉论坛》,1987年第4期;《云梦秦简〈日书〉再探——答王胜利先生》,收入张著《古代天文历法论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91王胜利:《〈云梦秦简日书初探〉商榷》,《江汉论坛》,1987年第11期。

92尚民杰:《从《日书》看十六时制》,《文博》,1996年第4期;宋会群、李振宏:《秦汉时制研究》,《历史研究》,1993年第6期;李解民:《秦汉时期的一日十六时制》,《简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

评析里耶秦简的史料价值

评析里耶秦简的史料价值 摘要:里耶秦简是于2002年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的一口古井中发掘出来的秦代简牍,发掘出的秦简有36000 余枚( 约20 余万字) ,为历次秦简出土之最。里耶秦简内容多为官署档案,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民族、邮政、贸易等各个层面,是截止2012年以来发现的唯一一部大秦帝国的编年史,有“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之说。被誉为“21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上的“最伟大发现之一”。 关键词:里耶秦简、简牍、无字简、秦国 在2002年的考古发掘中,里耶一号古井出土了了大量的竹、木简牍近3万枚,文字为篆书体;也有隶书体的,有的还记有“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等一些乘法口诀,这比1996年12月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时期简牍还早几百年。在此后的考古发掘中,又发现了一些简牍。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秦国时期楚、巴、秦及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交流的一些过程,揭开了许多悬而未决的谜底。 里耶秦简记事详细到月、日,十几年连续不断。而在此之前,中国古代正史中关于秦朝的记录不足千字。专家认为,里耶秦简是极为重要的百科全书般的日志式实录,它是继兵马俑以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蕴涵着巨大的学术价值。 里耶古城的发现成为研究秦史的最关键性的资料,弥足珍贵。里耶古城和秦简的发掘是中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里耶战国秦代古城遗址所处里耶镇行政区划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秦代简牍包括里耶古城遗址一号井出土的三万八千余枚和二00五年十二月出土于北护城壕十一号坑中的五十一简牍。里耶秦简内容丰富,涵括户口、土地开垦、物产、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奴隶买卖、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相关政令和文书,公文中的朔日干支是研究秦汉时期历法的重要依据,数量众多,内容详备的公文形式,为研究秦汉公文制度打开了新的窗口。秦简的整理结果已经证明,它不但是一本秦代的百科全书,更为我们了解秦代历史,提供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实录,提供了一个全息式的思维空间。 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朱凤瀚对此评价道,里耶的考古发现,不亚于殷墟甲骨。在中国古代正史中关于秦朝的记载本甚单薄,故里耶秦简的发现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被誉为“继兵马俑之后又一惊世发现”,有论者以为其价值“堪可与殷墟甲骨文和敦煌文书相媲美”。同年7月底,在长沙举办了里耶简牍论证会(“湘西里耶秦简学术研讨会”)多位专家与会,李学勤、朱凤瀚、张忠培、吴荣曾等先生对里耶秦简的的主体性质和学术价值进行

彭浩:谈《岳麓书院藏秦简(四)》的“执法”

谈《嶽麓书院藏秦简(四)》的“执法” 彭浩 (荆州博物馆) 《嶽麓书院藏秦简(四)》有“执法”一词。1整理者云:“执法,官名或官署名,或为朝廷法官。《战国策·魏策四》:‘秦自四境之内,执法以下,至于长挽者,故曰:“与嫪氏乎?与吕氏乎?”虽至于门闾之下,廊庙之上,犹之如是也。’可见‘执法’在‘廊庙之上’,故此处的‘执法’当为朝廷法官。故常与丞相、御史并列。如嶽麓简1872:‘●御史、丞相、执法以下’。或为郡县法官,郡执法有断狱、奏谳、上计、调发刑徒等职责。此处与都官等并列,故应为郡县法官之名。”2 通过对《嶽麓书院藏秦简(四)》中多条与“执法”相关律令的分析,得以了解其职掌与机构设置,或可补充整理者的看法。 执法的职掌主要有: 1.监督、协调法律、法令的执行及各地司法文书的汇集。例如: (1)郡及襄武、上雒、商、函谷关外人及?(迁)郡、襄武、上雒、商、函谷关外053男女去,阑亡、将阳,来入之中县、道,无少长,舍人室,室主舍者,智(知)其请(情),以律?(迁)之。……其亡居日都官、执法属官、禁苑、園、邑、作务、官道畍(界)中,其啬夫吏、典、伍及舍者坐之,如此律。057 上引律文的前一部分是对舍匿亡入关中者的处罚规定。亡入(“闌亡、将阳”)者包括从关中迁出又私自返回和关外亡入“中县道”者。对此类亡人是按“闌亡盈十二月而得,耐。不盈十二月为将阳,繫(系)城旦舂”处罪。3对照《嶽麓书院藏秦简(四)》中有关逃亡的处罪律条可知,这些人原来的身份是在司寇之上,被判系城旦舂后的服刑方式是“作官府,偿亡日”。4他们分散在关中的禁苑、園、邑、作务、官道等处服刑,而不是像处迁刑者那样遣返回原地。5从睡虎地和里耶秦简可知,系城旦舂由司空管理。上述系城旦舂者由上述都官司空管理,执法并不参与其中。系城旦舂者如逃亡,都官、执法属官连坐,或与监督、协调不力有关。 (2)亡不仁邑里、官,6毋以智(知)何人殹(也),中县道官诣咸阳,郡【县】道诣其郡都024县,皆 (系)城旦舂,槫作仓,苦,令舂勿出,将司之如城旦舂。…… 咸阳及郡都县恒以计时上不仁邑里及官者数、狱属所执法,县道官别之,027且令都吏 1以下引文见于陈松长主编:《嶽麓书院藏秦简(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1)第56-58页,(2)第46-48页,(3)第197-198页,(4)第119-120页,(5)第209页,(6)第212页,(7)第212页,(8)第210-211页,(9)第145页。为方便称引,本文采用竹简整理号。 2《嶽麓书院藏秦简(肆)》,第78页。 3《嶽麓书院藏秦简(肆)》,第69页。 4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5《嶽麓书院藏秦简(肆)》,第62-63页。“诸?(迁)者、?(迁)者所包去?(迁)所,亡□□得,?(迁)处所,去亡而得者,皆耐以为隶臣妾,不得者,论令出071会之,复付?(迁)所县。?(迁)者、?(迁)者所包其有罪它072县道官者,罪自刑城旦舂以下。已论报之,复付?(迁)所县道官。?(迁)者、?(迁)者所包有罪已论,当073复诣?(迁)所;及罪人、收人当论而弗诣弗输者,皆?(迁)之。有能捕若诇告,当复诣?(迁)所。074” 6仁,整理者读作“认”。参见《嶽麓书院藏秦简(肆)》,第75页注二十二。

睡虎地秦简日书梦篇考释

睡虎地秦简日书梦篇考释 内容摘要:睡虎地秦简《日书》中的“梦”篇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占梦文献,对于研究我国早期术数文化具有一定意义。其中的“瞢”、“?”、“绎”、“择”、“祷”、“皋”、“幅”、“驷”、“畐”等字的释读以及残文部分,需要进一步地训释和补充;其中记载的食梦之神,正如学者所指出,与《白泽精怪图》中的伯奇有一定的联系。《日书》“梦”篇中的“推导理论”已经具备后世术数原理的雏形。 关键词:睡虎地秦简,日书,梦篇 占梦是中国古代术数文化中起源较早且流传最广的一个分支。据考古发现,在甲骨文卜辞中就有殷商帝王占梦的记载。《周易》中的《剥》卦,也有占梦的记录,而先秦史书如《左传》《国语》等,更是记载了许多神秘的占梦事件,即使是像司马迁这样带有理性精神和自觉史官意识的人,在《史记》中也同样记载了一些奇怪的梦[1]。可见占梦在秦汉乃至先秦一直都有很大影响。 一 做梦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古人对于梦的形成以及梦境的内涵,无法客观地加以解释说明,因此就有神秘之感,甚至于科学昌明的今天,解梦占梦在社会上还有一定的影响。作为术数文化的占梦,在古代上层社会也被格外重视,《周礼》中就记载有占梦之官。《周礼·春官·太卜》曰:“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陟》。其经运十,其别九十。”《周礼·春官·占梦》曰:“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薛季宣注曰:“占梦者以其十二岁、十二月观之,日月所会之辰,因其升降往来之度而合其吉凶休咎之证。”[2]可见,当时已经对梦的内容和性质做了较为详细的划分,所以“占六梦之吉凶”,而且,占梦的方法和依据的权威文献已有三种,所以说“掌三梦之法”,犹似易占中的“掌三易之法”。根据《周礼》的记载,我们还可以知道,彼时占梦要依据日月星辰和岁时的 1

文物201409期--里耶秦方与_书同文字_陈侃理

里耶秦方与“书同文字” 陈侃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研究员) * * 本文为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形式与早期发展研究”(201311)阶段性成果。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书同文字”政策[1]。近代以来,学者对这一政策的内容、实质和效果做了不少探讨。陈昭容总结前人研究,归纳出“正字形”和“正用字”两种主要意见,作为认识“书同文字”政策的两个层面。她认为,“书同文字”政策在“正字形”,即废除与秦系文字不合的字形写法方面,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而在“正用字”,即改用与秦文用字习惯相同的通假字方面,则效果不彰[2]。 以往的研究已经大致说明“书同文字”的情况,但限于资料,仍存在缺憾。近年,里耶秦简和岳麓秦简等简牍相继公布,使资料情况大为改观。里耶秦简中的8-461号木方记载了“书同文字”的具体规范,使我们能更直接地了解这项政策。 里耶8-461号木方长12.5、宽27.4、厚0.6厘米[3]。木方正面分为两栏,以篆书抄写,内容是对两个方面的变更和规范:一是“皇帝”名号和其他称谓、用语,二是文字的字形和使用[4]。关于这一木方的性质,学者有不同看法,胡平生认为属于“扁书”,游逸飞主张是官吏个人的笔记或备忘录,不过他们都同意木方的内容来自秦代的官方规定[5]。正如整理者张春龙、龙金 沙所指出的,木方书写使用篆书,而非日常文书通行的隶书。在秦代,篆书比隶书更为正式,是诏策所用的书体。由此推测,无论木方抄写制作的目的是什么,内容都很可能移录自秦代的诏令。其中关于文字规范的部分,应是目前了解秦代“书同文字”政策最直接的史料。 木方记载的文字字形和用法规范,集中在上栏的前半部分(图一)。陈伟主编的《里耶秦简校释》第一卷(以下简称《校释》)给该木方的每句都加了序号,提供了修订释文,对笔画残缺、字形不能完全认定的字,少数根据残笔和文例加补字符号释出,多数则阙疑[6]。这部分文字虽残缺较甚,但有多句采用相同句式,应有类似的意涵,可以互相参证。 根据保存状况较好的Ⅶ、Ⅷ、Ⅸ、Ⅺ、Ⅻ、育等行,可以推测Ⅲ~育行文句应都采用了“某如故更某”的句式。《校释》Ⅴ、Ⅷ两行的补字,估计就是基于这个判断作出的。按此思路,Ⅳ行“钱”上一字、Ⅵ行“故”下一字所存残笔均与“更”字相符,亦可补出。 接下来便没有可以根据句式补释的文字,只能考虑字形和文意两个方面,为便于讨论,这里先列出补释后的文句(补释出的字加框表示)。 DOI:10.13619/https://www.wendangku.net/doc/3f12018176.html,11-1532/k.2014.09.006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 考研是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在中国进入研究生学习必须进行的考试,那么你知道博物馆学考研试题吗?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博物馆学考研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一一、名词解释 南通博物苑 三性二务 文物修复 博物馆 相对年代 列鼎制度 里耶秦简 司马金龙墓 二、简答(123中任选2,456中任选2) 1.当代世界博物馆发展现状和趋势 2.博物馆陈列与公众教育关系 3.博物馆藏品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关系 4.郑州商城的时代和布局 5.汉代铁官制 6.夏鼐的考古学学术贡献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二一、名词解释(5分一题,6题) 1、博物馆藏品 2、博物馆定义 3、博物馆建筑 4、陈列语言 5、国际博物馆日 6、史密松学会 二、论述(1为必选,23任选一) 1.论述博物馆学 2.汉代画像石墓 3.宋代著名的瓷窑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三一、简答(20分一题,6题) 1、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 2、万国博览会(貌似) 3、辅助展品 4、博物馆的基本功能 5、法定博物馆的基本条件 6、例举博物馆的四大功能区和三条功能线 二、论述题(四选三,每题50分) 1、数字博物馆 2、博物馆陈列展览 3、貌似是博物馆建筑的设计什么的

4、陈列展览的学术支撑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四1、如何用考古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品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结合玉器进行说明。 2、明代景德镇陶瓷发现的特点。 3、什么是博物馆陈列?博物馆内容研究与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请具体说明。 4、博物馆的教育和服务有什么?请为中小学生设计一种“第二课堂”方案。 5、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并进行说明。故宫参观人越来越多,文物受侵害严重,就民众需求和文物保护的冲突,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6、纸质文物的“染璜”是什么,对纸质文物保护有何意义。 7、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器发展的特点。 8、考古学的“相关性”是什么。说考古学相关性研究和考古研究的重要性相当,请说明理由。然后是一段材料,说何地楚墓出土了《老子》等简牍,认为它们反映了什么什么。之后香港等地涌现了不知出土地点的类似简牍,反映了同样内容,却受到专家质疑,用上述观点进行分析,说明专家质疑的理由。

云梦山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

1楼1.案情史料 (1)“甲盗牛,盗牛时高六尺,系一岁,复丈,高六尺七寸,问甲当(何)论?当完城旦。” [1](《法律答问》) (2)“甲小未及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败,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2](《法律答问》) (3)“甲谋遣乙盗杀人,受分十钱,问乙高未盈六尺,甲可(何)论?当磔”[3](《法律答问》) (4)“女子甲为人妻,去亡,得及自由,小未盈六尺,当论不当?已官,当论;未官,不当论。[4](《法律答问》) 2.案情今译 (1)甲因偷牛犯罪,他偷牛时身高六尺,在被关押一年后(对甲定罪量刑时)再量甲的身高,甲长到了六尺七寸,对甲应判处完城旦。 (2)甲年龄尚小,身高不及六尺,他有一匹马并自己放牧,该马被别人惊吓而吃他人的禾稼,判处甲不必赔偿禾稼。 (3)甲教唆乙盗窃杀人,甲得到赃款十钱,乙身高不到六尺(乙未成年),甲被判处磔刑。 (4)女子甲为人妻,她逃离夫家,甲年龄尚小,身高不到六尺,如果甲的婚姻是官方认可的,甲应受处罚;如果甲的婚姻未经官方认可,则甲可免于处罚。 3.法律评析 秦律中,责任年龄是定罪量刑的依据之一,秦律关于责任年龄的规定是以身高而不是以具体的年龄为标准。就目前掌握的史料而言,这种规定是通过具体案件而非刑律的明确规定反映出来的。 关于责任年龄的身高标准,有身长六尺五寸与身长六尺两种说法,六尺五寸说在法律史学界占主导地位。本书采用六尺说。 引发争论的是秦简《法律答问》中的一个案例:甲因偷牛犯罪,他偷牛时身高六尺,在被关押一年后(对甲定罪量刑时)再量甲的身高,甲长到了六尺七寸,对甲应判处完城旦。

(案例(1))其实,定罪量刑是依据犯罪发生时的实际情况,甲被判完城旦应该依据的时被抓获时的身高(六尺)。《法律答问》中类似的例子还有:甲年龄尚小,身高不及六尺,他有一匹马并自己放牧,该马被别人惊吓而吃他人的禾稼,判处甲不必赔偿禾稼。(案例(2))前后两个案例相比较,前者(盗牛者)因身高六尺而被罚,后者因未及六尺而免罚,可见六尺为定罪量刑的依据,是刑事责任年龄的标准。 六尺也是判断是否成年(成年就应该承担完全刑事责任)的依据:甲教唆乙盗窃杀人,甲得到赃款十钱,乙身高不到六尺(乙未成年),甲被判处磔刑。(案例(3))甲教唆身高未及六尺的未成年人乙杀人,又接受赃款,所以甲被重罚,被处以车裂之刑。女子甲为人妻,她逃离夫家,甲年龄尚小,身高不到六尺,如果甲的婚姻是官方认可的,甲应受处罚;如果甲的婚姻未经官方认可,则甲可免于处罚。(案例(4))古籍整理小组解释案中的“官”为“婚姻经官方认可”,因为古代有“因婚姻而成年化”的规定,但在秦代,一定要是经官方认可的婚姻。从本案也可看出六尺是判断成年与否的标志。 4.参考结论 按《周礼》贾公彦疏:“七尺谓年二十,六尺谓年十五。”秦代以六尺作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界限,这与《周礼》相合。以身高作为判断年龄的标准,这是与当时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由于古代没有严格的户口登记普查制度,查明当事人的实际年龄很困难,只能依赖其他的标准。需要说明的是,身高六尺只是判断当事人是否成年的综合标准之一,其他如“官”(经官方认可的婚姻)等等也使得当事人被认定为成年。另外,秦简所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本人应负责任的年龄,而对于受连坐的家属则不受年龄限制,秦简中还有“子小未可别,令从母为收”的记载,也即虽然子未成年,因为连坐的关系,仍然与其母一并被没入官府为奴

0534释秦汉《日书》十二属中的“五行配”

释秦汉《日书》十二属中的“五行配” (首发) 朱兴国 山东淄博 十二属又称十二生肖,是以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通行的说法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又有三十六禽之说,是在十二属的基础上扩充而成。 新出秦简《日书》的十二属与通行说法略有不同: 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巳虫、午鹿、未马、申环(猿)、酉水、戌老羊、亥豕。 放马滩秦简《日书》甲种: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虫、巳鸡、午马、未羊、申石、酉鸡、戌犬、亥豕。 新出汉简《日书》的十二属也与通行说法略有不同,如孔家坡汉简《日书》:子鼠、丑牛、寅虎、卯鬼(兔)、辰虫、巳虫、午鹿、未马、申玉石、酉水、戌老火、亥豕。1 究竟该如何理解这些差异呢? 其实,早隋朝萧吉编撰的《五行大义·论卅六禽》中就已经论及这类问题(字符加底纹处尤须注意): 禽虫之类,名数甚多,今解三十六者,盖取六甲之数,式经所用也。其十二属配十二支,支有三禽,故卅有六禽。所以支有三者,分一日为三时,旦及昼暮也。若以意求,正应十二属并居昼位,不应或旦或暮。今依式经法,以气而取。孟则在暮,仲则在中,季则在旦。是十二属当十二辰也,余廿四,既是配禽,以不当支位。所以孟在暮者,孟是一时之首,气初则未盛,向仲方盛,故属也。取近盛气,所以在暮也。仲则在昼者,以其气盛在中也。季则在旦者,以季为一时之末,其气已衰,当初近仲,尚有王势,故属旦也。于式当位,二俱不失。王简云: 子,朝为燕,昼为鼠,暮为伏翼;丑,朝为牛,昼为蟹,暮为鳖;寅,朝为狸,昼为豹,暮为虎(《本生经》云:旦为生木,又云:昼为虎,暮为狸);卯,朝为猬,昼为兔,暮为貉(一云:朝为狐。《本生经》云:暮为鹤);辰,朝为龙,

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隶臣妾

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隶臣妾 摘要:将罪人罚作隶臣妾,是秦代主要刑罚手段之一,但其具休内容,史籍阙如。1975年底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出土,一批有关隶臣妾的秦律条文,重现于世,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主要从隶臣妾的身份、社会地位两方面来分析隶臣妾。 关键词:云梦秦简隶臣妾隶臣妾身份社会地位 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大批竹简,内容是反映商鞅变法后到秦统一前的秦国社会状况,它为研究这一时期秦国的社会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出土秦律中有关隶臣妾的条文很多,粗略统计,《法律答问》中有二十七条,《封诊式》有七个案例是隶臣妾或与隶臣妾有关。隶臣妾律文与“盗”、“贼”律文构成出土秦律的核心。研究隶臣妾有助于更好的了解秦的社会状况。 一、隶臣妾的身份 在用云梦秦简研究秦国社会状况的论著中,对隶臣妾的身份,至今意见分歧仍然很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看法: 隶臣妾是官奴隶[1];隶巨妾是因犯罪而被判处的刑徒[2];隶巨妾形式上是刑徒,实质上是奴隶[3]。但隶臣妾究竟是何身份,本文认为秦简中的隶臣妾其身份并单一,而包含有官奴隶和刑徒两种身份的人,下面从隶臣妾的来源来看一下。 从其来源上可辩其为奴隶的隶巨妾有如下几项: 1、战争中的逃兵。佚名律有一案例:“战死事不出,论其后。有(又)后察不死,夺后爵,除伍人;不死者归,以为隶臣。”也就是说在战争中死事不屈,应将爵授予其子。后来察觉该人未死,应褫夺其子的爵位, 并惩办其同伍的人;那个未死的逃兵回来后,应沦为隶臣。 2、投降了的俘虏。佚名律:“寇降,以为隶臣。”寇降,指投降的敌人。这也是奴隶社会中奴隶的重要来源。 3、官奴婢的子女仍为官奴婢。《法律答问》:“女子为隶臣妾,有子焉,今隶臣死,女子北其子,以为非隶臣子也。问女子论可(何)也?或黥颜为隶妾,或日完,完之当也。”这条材料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此女子所嫁的隶臣,必定是奴隶而非刑徒,如果是刑徒,刑满即释为庶人并不影响子女的社会地位,只有是奴隶,它的社会地位才父子相继而不能脱离奴籍。(二)此隶臣的子必为奴隶,不然其生母隐瞒其父的身分就没有必要,可见作为官

睡虎地秦墓竹简(全)

睡虎地秦墓竹简 编年记 昭王元年 二年,攻皮氏。 三年 四年,攻封陵。 五年,归蒲反。 六年,攻新城。 七年,新城陷。 八年,新城归。 九年,攻析。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攻伊★〈阙〉。 十四年,伊★〈阙〉。 十五年,攻魏。 十六年,攻宛。 十七年,攻垣、枳。 十八年,攻蒲反。 十九年。 廿年,攻安邑。 廿一年,攻夏山。 廿二年。 廿三年。 廿四年,攻林。 廿五年,攻兹氏。 廿六年,攻离石。 廿七年,攻邓。 廿八年,攻□。 廿九年,攻安陆。 卅年,攻□山。 卅一年,□。 卅二年,攻启封。 卅三年,攻蔡、中阳。 卅四年,攻华阳。 卅五年。 卅六年。 卅七年,□寇刚。

卅八年,阏舆。 卅九年,攻怀。 卌年 卌一年,攻邢丘。 卌二年,攻少曲。 卌三年。 卌四年,攻大(太)行,●□攻。 卌五年,攻大壄(野)王。十二月甲午鸡鸣时,喜产。卌六年,攻□亭。 卌七年,攻长平。十一月,敢产。 卌八年,攻武安。 卌九年,□□□。 五十年,攻邯单(郸)。 五十一年,攻阳城。 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 五十三年,吏谁从军。 五十四年 五十五年 五十六年,后九月,昭死。正月,遬(速)产。 孝文王元年,立即死。 庄王元年。 庄王二年。 庄王三年,庄王死。 今元年,喜傅。 二年。 三年,卷军。八月,喜揄史。 四年,□军。十一月,喜□安陆□史。 五年 六年,四月,为安陆令史。 七年,正月甲寅,鄢令史。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十一月,获产。 十二年,四月癸丑,喜治狱鄢。 十三年,从军。 十四年。 十五年,从平阳军。 十六年,七月丁巳,公终。自占年。 十七年,攻韩。 十八年,攻赵。正月,恢生。 十九年,□□□□南郡备敬(警)。 廿年,七月甲寅,妪终。韩王居□山。 廿一年,韩王死。昌平君居其处,有死□属。

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述

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述

————————————————————————————————作者:————————————————————————————————日期:

2005年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述 田静 2005年学界发表有关秦文化的史学专著及论文集7部,一般著作十余部,考古学著作4部,论文近百篇。 本年度与秦文化研究有关的学术会议依次是7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召开的“秦直道学术讨论会”、8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的“中国秦汉史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8月在西安召开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10月在天水召开的“早期秦文化学术研讨会”。 有关秦文化的考古发现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阿房宫西边界已确定,二是凤翔秦都雍城作坊遗址取得重要收获,三是里耶秦简清洗完毕,四是长安区发现大型战国秦的陵园遗址。 一、论著出版 史学类著作有安作璋、孟祥才先生的《秦始皇帝大传》。有关秦始皇的书已经出版数十种,这本书视角独特,是近年来同类著作中的比较好的一部。张文立、张敏的《秦始皇》作为古都西安丛书的一本全面梳理了有关秦始皇帝的资料,如秦始皇帝的妻妾子女、秦始皇帝未立后等问题,同时注意挖掘新的文献资料,并充分利用出土文物资料和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展示了秦始皇帝这个人物形象。 秦汉史研究方面的著作有张荣芳先生的《秦汉史与岭南文化论稿》。该书收录秦汉史研究文章18篇,秦汉史书评文章10篇,岭南史研究文章11篇,岭南史书评5篇。黄今言先生的《秦汉商品经济研究》一书对秦汉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征等方面内容做了深入研究,较全面地反映了秦汉时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全貌。韩星先生的《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政治思想、社会政治制度演变、分化以及整合的史实,主要抓住儒法两家思想体系构成似的若干重要概念、范畴来宏观地、纲目式地研究先秦儒法在秦汉之际参与政治文化整合、初步为其后二千年中国社会确立基本政治文化模式的情况。张涛先生的《秦汉易学思想研究》系统论述了秦汉时期易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学界对易学思想的研究概况。相关著作还有王世荣先生的《周秦政治文化与政治伦理》和胡克森先生的《儒家理想与秦汉政权》。 考古类著作有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任家嘴秦墓》。该书报道了1990年12月至1991年1月,咸阳市文物工作者在秦都咸阳遗址丙侧任家咀发掘的242座秦墓资料,这批墓葬从春秋中期一直延续到统一秦,它对研究关中地区特别是秦中心区域墓葬的分期建立了可靠的分期标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这一墓地也是秦咸阳本地居民一直使用的墓地,同相距较近的塔儿坡墓地系外来人口形成的墓地性质不同。它的出版又必将引起一股秦文化研究的热潮。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考古工作队、襄阳地区文物管理所的《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该书是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的考古发掘报告,其中有东周秦墓2座。白云翔先生的《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涉及到中国冶铁的起源及初期发展、战国时代和秦汉时代铁器的发现及类型学研究和铁器的应用与发展、先秦两汉铁器与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等重要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中国古代铁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学术焦点或热点问题,有的还是多年来存在的学术研究薄弱方面。先秦两汉铁器考古学研究是中国古代铁器考古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书中本书对先秦两汉铁器所涉及的铁器生产管理、铁器流通、铁器与历史发展等诸多问题,均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有意义的学术观点。王雪农、刘建民的《半两钱研究与发现》属于钱币学及历史货币研究领域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把半两钱置于历史长河中作综合考察,阐述各个时期半两钱的历史定位;以范铸工艺为基础,以不同时期半两钱铸造工艺所承载的技术特征为依据,对半两钱进行分期断

王伟:睡虎地秦简论著目录(截止2009年6月)

王偉:睡虎地秦簡論著目錄(截止2009年6月) (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 (首發) ※按照時間先後排列 一、專著(論文集):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八開線裝本),文物出版社1977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32開平裝本),文物出版社1978年。 高敏:《雲夢秦簡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 雲夢睡虎地秦墓編寫組:《雲夢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 裏仁書局編:《睡虎地秦墓竹簡》,臺北裏仁書局1981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雲夢秦簡研究》,中華書局1981年。 臺灣簡牘學會編輯部:《簡牘學報》第10期(《秦簡研究專號》),1981年7月。 饒宗頣、曾憲通:《雲夢秦簡日書研究》,香港中文大學1982年。 甘肅文物考古研究所:《秦漢簡牘論文集》,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八開精裝本),文物出版社1990年。 張世超、張玉春:《秦簡文字編》,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90 年 傅容珂,《睡虎地秦簡刑律研究》,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年。 徐富昌:《睡虎地秦簡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陳振裕、劉信芳:《睡虎地秦簡文字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1994年。 吳福助:《睡虎地秦簡論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李玉:《秦漢簡牘帛書音韻研究》,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 工滕元男《睡虎地秦簡所見秦代國家與社會》,創文社1998年;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高敏:《睡虎地秦簡初探》,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00年。 吳小強:《秦簡日書集釋》,嶽麓書社2000年。 魏德勝:《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法研究》,首都師大出版社2000年。 郝茂《秦簡文字系統之研究》,新疆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華東師大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0年6月通過)。 魏德勝:《睡虎地秦墓竹簡辭彙研究》,華夏出版社2003年。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沈頌金:《二十世紀簡帛學研究》,學苑出版社2003年; 吉仕梅:《秦漢簡帛語言研究》,巴蜀書社2004年; 雲夢縣委宣傳部、雲夢秦漢文化研究會編:《雲夢睡虎地秦竹簡出土30周年紀念文集》,2005年8月(收錄論文35篇,論著目錄3篇) 駢宇騫、段書安:《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文物出版社2006年。 李力:《“隸臣妾”身份再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7月; 黃文傑:《秦至漢初簡帛文字研究》,商務印書館2008年; 《簡帛文獻語言研究》課題組:《簡帛文獻語言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二、學位論文: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综述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综述 (首发) 田雪梅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睡虎地秦简《日书》(以下简称睡简《日书》)于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日书》是战国秦汉时期日者选择时日、趋吉避凶的一种数术书籍,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价值不容忽视。目前,在全国各地已发现18种《日书》写本(包括残简),睡简《日书》是现已公布的内容较为完整、保存较为完好的写本,其图版和释文公布后引起了学界强烈的关注。 截至目前,睡简《日书》的研究论文发表约有270多篇,研究专著1共4部。此外,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2和[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3等作品设有专题对其进行研究。学界的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一文本整理 文本整理是出土简帛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涉及到释文整理、文字考释等方面。学界对睡简《日书》的释文整理目前已经取得丰富成果。

文物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云梦睡虎地秦墓》4首次公布了甲、乙两种《日书》的图版和释文;1990年又推出《睡虎地秦墓竹简》精装本5,无论图版、释文都较旧版为佳。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对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一些印刷错误和标点断句进行了修正,但吴书中有些注释牵强附会。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对《日书》的分篇、句读、注释做了精心研究,对整理小组的释文做了订正和补充,提供了较为可信的注释版本。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是目前《日书》释文的集大成之作,对各版本释文作了深入评析,并补充了大量材料。 除通篇考订外,还有不少单篇作品对《日书》中部分字词进行考订。刘信芳对《日书·马》篇的句读、释文作了考释6。林剑鸣对文物版和台湾版《日书》的释文误、漏之处加以校补7。另外,还有黄文杰《睡虎地秦简疑难字试释》8、刘乐贤9《睡虎地秦简日书注释商榷》、《睡虎地秦简〈日书〉释读札记》、刘钊10《说秦简中“女笔”之“笔”》、《读秦简字词札记》、《谈睡虎地秦简中的“濆”字》等文章对《日书》的个别文字做了细致的考证。 二语言学研究 秦简《日书》资料是研究汉语史重要的文献资料,可以考察语法、文字的发展演变。学术界对这批材料的语言学研究大体有语法、文字

里耶秦简研究综述

里耶秦简研究综述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2014021107 林东梅)摘要: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发掘出3.7万枚秦简,这些简犊主要是当时县级政府的文书,对研究秦代历史,尤其是基层政府管理运行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学界对里耶秦简职官、行政、法律、户籍、历史地理、祭祀、邮驿等文书进行了多视角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关键词:里耶秦简;学术活动;研究动态;综述 2002 年6月在湘西龙山县里耶古城的一口古井(即1号井,简称 J1)中发掘出36000余枚秦简(约20余万字),为历次秦简出土之最。在中国古代正史中关于秦朝的记载甚是单薄,故里耶秦简的发现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被誉为“继兵马俑之后又一惊世发现”,亦有学者认为其价值“堪可与殷墟甲骨文和敦煌文书相媲美”。 同年7月底,在长沙举办了里耶简牍论证会,即湘西里耶秦简学术研讨会,多位专家与会,其中李学勤、朱凤瀚、张忠培、吴荣曾等先生对里耶秦简的的主体性质和学术价值进行了总体估价,这对里耶秦简的研究起到了前导性作用。由于所公布的资料不多,研究受到很大局限,但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论文达50余篇,成果亦卓然可观。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界关于里耶秦简的研究力度在进一步加大,有两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室成立了“里耶秦简研读小组”,日本山明教授领导成立了“里耶秦简讲读会”,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里耶秦简研究的深入开展。笔者这里拟以所能搜罗到的材料为据,对里耶秦简的研究现状稍作归纳。 一关于里耶简文的释读 里耶秦简出土后从龙山县运抵长沙市,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清洗整理工作。自治州文物处等所公布的《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以下简称《简报》),《简报》由张春龙、龙京沙两位先生执笔,首次公布了里耶秦简彩色图版25幅,并刊载了释文(该释文没有标点);两位先生后来又从已公布的里耶秦简中选出37枚进行了初步的考证、标点和注释,撰成《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以下简称《选释》)一文,刊登于《中国历史文物》2003

以《田律》为例看《齐民要术》与睡虎地秦简的关系

以《田律》为例看《齐民要术》与睡虎地秦简的关系 摘要: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自1975年12月出土后,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对竹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有关《秦律十八种·田律》的研究也论著颇丰。《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综合性农业科学 著作。云梦秦简与《齐民要术》,二书貌似全无关联,实则不然。现以秦简中 《秦律十八种·田律》为例,探讨《田律》所涉及的农田耕作、山林保护制度与 《齐民要术》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 关键词:秦律十八种;田律;齐民要术; 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自1975年12月于中国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十 一号墓出土后,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与关注,它是研究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的珍贵史料。其中《秦律十八种·田律》是记载秦 代关于农田耕作和山林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简文共六条,主要是有关管理农田 生产的法律,其中也包括分配土地的内容。律文中对于生态的保育也颇为重视, 不少史学家就此认为,《田律》是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综合性农业科学著作,此书写成于 南北朝北魏末年,全书共分十卷,九十二篇。内容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树、 林木的栽培以及畜牧兽医、酿造、农产品加工等一切与农业生产和生活有关的技术。它引用前人著作达一百五十余种,收集民间农谚数十条,系统地总结了当时 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生动地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光辉成就。 云梦秦简与《齐民要术》,二书貌似全无关联,实则不然。中国是世界上最 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关于农田的耕作方面大有经验可谈。《田律》是记载 秦代关于农田耕作和山林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而《齐民要术》是对当时农业生 产的先进经验的总结,是经过长期的考验而得来的结论。《田律》相关法律的制 定必然是要考虑到生活实际现状,与《齐民要术》之间自是有着一定的继承关系。 关于云梦秦简的论著可谓数不胜数,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王伟的《睡虎地 秦简论著目录(截止2009年6月)》①将2009年6月份之前国内外有关云梦 秦简的论著做了一份统计,十分详细和完备,在此就不予赘述。而涉及到田律的 著作主要有高敏《从云梦秦简看秦的土地制度》②;杨宽《云梦秦简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③、杨师群《从云梦秦简看秦朝的国有制经济》④;蔡万 进《从云梦秦简看秦国粮仓的建筑与设置》⑤、《云梦秦简中所见秦的粮仓管理制度》⑥;刘冰《从云梦秦简看秦农业法律制度》⑦;杨巨中《世界上最早的 自然保护法典—云梦秦简<田律>刍议》⑧;王景星《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价值 分析》⑨;姚国艳《从云梦秦简看秦律的人道精神》⑩;刘本峰《论云梦秦简 中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1;等等。 自1915年新文化运动以来,有关《齐民要术》的研究无论是方法上,还是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超前人。新时期《齐民要术》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更加全面和深入。研究领域从思想到哲学,从经济到政治,从史到社会,从微生 物到遗传,从资源到生态,从气象到天文,从烹饪到饮食文化几乎无所不包。与 本文相关的著作有:石汉生《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知识——整理 齐民要术的初步总结》12;路兆丰《<齐民要术>的经济思想(续)》13;周敏 《<齐民要术>中的林业思想和林业技术探讨》14、《<齐民要术>的林业思想和林 业技术概论》15;李志坚《<齐民要术>的生态农业思想》16;杨同卫、黄麟雏 《<齐民要术>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农业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系统观》17;陈良文《<

里耶秦简祠律考述

里耶秦简《祠律》考述 曹旅宁 【英文标题】The Cilv Unearthed in Liye and Religious Policy in Qin Dynasty 【作者简介】曹旅宁,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曹旅宁,历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关键词】里耶秦简/《祠律》/先农/《法律答问》 the inscribed slips of the Qin from Liye/cilü/Xiannong/the Answers to Questions Concerning Qin Statutes 里耶秦简中有《祠律》及秦迁陵县祭祀先农等神祇的记载,为了解秦的宗教信仰及宗教管制政策提供了珍贵材料,也反映出当时宗教祭祀仪式已是中央及地方行政的组成部分,是各级官员的法定职责及义务。据此还可确定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有关宗教祭祀的解释应是对秦《祠律》条文的解释。 There are documents about cilü(ritual laws) and the sacrificial rites for gods such as Xiannong on the inscribed slips of the Qin from Liye. These documents have supplied the information to study the religious life and the religious policy of the Qin. They show that the sacrificial rites had become important in life of the officers and governments both of the centre and local. They also show that there are ritual laws in the Answers to Questions Concerning Qin Statutes on the inscribed slips of the Qin from Shuihudi. [中图分类号]K233;K877.5 [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0583-0214(2008)08-0037-06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价值分析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价值分析曲爹蘑砖如 秦简的研究价值分析 口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王景星 一 ,云梦睡虎地秦简情况概述 1.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情况.1975年 l2月,湖北省博物馆,孝感地区亦工亦农 考古训练班,孝感地区和云梦县文化局在 孝感地区云梦睡虎地发掘了12座战国至 秦代的墓葬.睡虎地l1号墓的墓主,根据 墓中出土的《编年记》所载,墓主名喜,秦始 皇时期历任安陆御史,令史,鄢狱吏等与司 法有关的职务,或卒于秦始皇三十年(前 217).墓中出土的竹简应该是他生前使用 的文籍.全部共有1155枚(另有残简80 片),出土时分为八组,分别堆放在棺内人 骨架的头部,右侧,足部与腹部.置于足部 的竹简残片较多,除少数由于水浮动而造 成的散乱外,其余均保存完好.这些竹简的 长度为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简 文为墨书,书体属于秦代隶书,一般写在篾 黄上,少数简为两面书写,字迹大部分可

辨.竹简上有两道丝绳编连的痕迹,从残存 原简上为上,中,下三道的编绳痕迹判断, 编绳.出土时,编绳因年久腐朽,竹简顺序 多为散乱fl1. 2.云梦睡虎地秦简所载内容.孝感地 区云梦睡虎地发掘出的12座战国至秦代 的墓葬中,”11号墓中出土了1155枚竹 简,另有8O枚残片,保存情况尚好”.经过 专家学者的分析,已经根据其内容将这些 竹简大致分为十种文书.即《编年记》,《语 书》,《秦律t-.,k种》,《效律》,《秦律杂抄》, 《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 书》甲种和《日书》乙种.这十种题目名称, 只有《语书》,《效律》,《封诊式》,《日书》乙 种四种简上原有书题,其中《语书》,《封诊 式》,《日书》乙种三书的书名”语书”,”封诊式”,”日书”分别书于书末一简的正面,背 面,正面;《效律》原名为”效”,书于开篇第 一 简背面;其余六种书题是有关整理小组 后继拟定的『31. 3.云梦睡虎地秦简具有的历史意义.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问世揭开了我国对秦简 发掘的序幕.它与后来相继出土的”青川郝

秦简文字集释

秦簡文字集釋 【摘要】:本文旨在封目前所见所有秦简牍文字进行集释,限於时间,僅完成《睡虎地秦墓竹简》(除日书)部分,餘简存目。《睡虎地秦墓竹简》指的是1975年12月湖北省云夢县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的1155枚(另有残片80片)竹筒,4号墓出土的雨件寫有家害的木牘。这些筒牘保存较好,字跡清晰,只有少数残断。简文为墨书秦隸,有的雨面均有墨书文字,大部分只害於篾黄上,内容涉及常时政治、经济、罩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意羲。本文以《睡虎地秦墓竹筒》文字为研究封象,以整理小组的注、译为依托,盡可能窮盡性地搜集各家成果,封《睡虎地秦墓竹筒》文字进行集释。集释充分吸收《睡虎地秦墓竹筒》出土以来褚学者的考释意见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封这些成果中有争议部分、可疑的整理小组的注、译给出商榷意见。在笺证中,除把《睡虎地秦墓竹筒》文字放在目前可见的十一种秦筒中进行宏观考察外,还结合傅世文献、其它出土實物或年代接近的汉筒来确定字句的含羲。使考释结论不僅能够在典籍上找到依据,更能在同畴代的出土文献上得到補充和验证。全文共分十三章。第一章为绪输。指出本文的研究封象及范围,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所见的十一种秦筒,回顾研究现状并综述其研究成果,最后说明選题意羲和方法。第二章为集释,是本文的主体,包括说明和集释雨部分。前者封集释的结构体例、释文、註释、引文及有阴筒稻作了相關说明。后者是全文的主斡,以校封后的《睡虎地秦墓竹筒》文字为研究封象,封目前

学界关于《睡虎地秦墓竹筒》文字的考释意见和成果盡可能完备地收集、整理,并结合傅世文献及其它秦筒或年代相近的汉筒等相關材料,封各家歧说进行评述。较畏的输述统一安排在第三章祥细输证,本章按语僅给出结输。第三章为注译商兑。分为十二节,分别封《睡虎地秦墓竹筒》中有争议的31个问题提出了较祥细的商榷意见,是第二章按捂的阐发。附錄部分包括《睡虎地秦墓竹筒》所见地名、山名、郡名梳理和索引;《睡虎地秦墓竹筒》释文、註释勘误;十种秦筒的读为字表和異体字表。第四章到第十三章为存目的秦筒。【关键词】:秦简睡虎地秦墓竹简文字集释商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131 【目录】:论文摘要6-7ABSTRACT7-12第一章绪论12-52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后所见秦简12-24第二节秦简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24-50第三节選题意義50-51第四节研究方法51-52第二章《睡虎地秦墓竹筒》集释52-462第一节说明52-55第二节集释55-460一编年记55-100二语书100-127三秦律十八种127-237四效律237-255五秦律雜抄255-289六法律答问289-388七封诊式388-428八为吏之道428-46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