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分析

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分析

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分析
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分析

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14T09:41:01.94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作者:张艳峰刘现印陈瑞聪

[导读] 文章重点就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地理国情监测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它的开展对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作用。弄清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联系和区别,能促进地理国情监测和基础测绘协同发展。文章重点就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地理国情监测;基础测绘;联系;区别

引言:随着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广泛开展,对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数字城市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天地图服务、应急测绘保障、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等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有利于准确把握地理国情监测的目标任务,全面促进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重要意义。

1地理国情监测的特征分析

1.1地理国情监测具有区域信息的集成性特征

地理国情监测所涉及与涵盖的信息多为区域性的地理信息。将普通的地理信息同实际的社会发展现状相结合,形成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数据,这便是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主要特征。

1.2时间性与现势性成为地理国情监测的显著特征之一

地理国情监测主要反映的是截至到某个时间点的某个时间段内地理信息发生的变化情况。在自然地理方面主要是指地形与地貌发生的变化;在人文地理要素的变化中,则包含了区域的城镇化变化与国情信息的动态变化,这些都能够体现出地理国情监测的时间性特征与现势性特征。

2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区别与联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获得了高度的重视。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测绘地理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针对各项工作做出了比较明确的划分,通过采用针对性的手段完成具体的工作,在多方面来确保地理国情监测、基础测绘在能够和谐推进,实现互补的同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相对而言,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存在较大的区别,两项工作虽然具有共同的目的,但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并且紧密联系的存在又促使相互之间存在较多的交集。经过大量的总结与分析,认为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联系和区别,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二者在概念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地理国情监测是综合利用3S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已有测绘成果档案,对地形、水系、交通、地表覆盖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其所形成的成果数据量大,涉及多个行业,成果的综合分析突出。基础测绘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其成果相对于地理国情监测,成果针对性强,涉及行业较少,且未包含统计分析信息。第二,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是相互联系的。基础测绘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了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更新了国家、地方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些都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既有数据基础,又有技术储备,而地理国情普查、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成功开展,其成果被多个行业应用并反映良好,又促进了基础测绘的转型升级。

3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对策

地理国情监测是在地理国情普查成功开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吸取了传统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普查的成功经验,有效的促进了传统基础测绘向新型基础测绘的转型升级。山东省在2016年出台的“十三五”新型基础测绘实施方案,即是在地理国情普查成功开展的基础上对传统基础测绘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近两年的实施,成果得到多个省级政府部门的应用并受到好评。

3要促进地理国情监测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对已有测绘成果予以合理与科学地应用

地理国情监测在数据采集阶段采用的技术手段同基础测绘采集手段区别不大,因此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有效利用已有的各种测绘成果,包括年度更新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遥感影像、卫星影像资料等。山东省“十三五”基础测绘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山东省1:10000基础测绘五年更新三次,每年度对水系、道路等重要要素进行定期更新,这些成果都可以作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数据基础,可以为国情监测工作的内外业数据采集提供参考。另外,2015年以来开展的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部分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国情要素采集,如城市空间格局的专题性监测成果,可以作为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国情要素中心城区范围采集的依据。

3.2汲取基础测绘同地理国情普查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地理国情普查在开展时,成功沿用了传统基础测绘先内后外的作业模式,有效减少了外业采集的工作量;普查阶段应用了开展基础测绘时收集的交通水利民政等多个部门的参考资料,确保了成果的权威性和完整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吸取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普查相结合的成功经验,做到地理国情监测和基础测绘协同联动更新,在进行行业部门资料收集和外业数据采集时,分析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的区别联系,做到一次资料收集兼顾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一次外业调绘兼顾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减少内外业工作量,真正做到“最多跑一次” 。

3.3加快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的推广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测绘技术手段日新月异,近年来不少新技术新装备在开展基础测绘时得到应用。同样,这些新技术和新装备也应用到地理国情监测中,并得到发展。如无人机进行基础测绘时一般用于影像的获取,在地理国情普查开展中,青岛某单位用小型无人机搭载智能手机进行短距离外业调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在山东省推广;传统的基础测绘应用遥感信息提取软件进行植被类型的提取,

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分析

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分析 摘要:地理国情监测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它的开展对于测 绘地理信息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作用。弄清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联系 和区别,能促进地理国情监测和基础测绘协同发展。文章重点就地理国情监测与 基础测绘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地理国情监测;基础测绘;联系;区别 引言:随着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广泛开展,对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数 字城市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天地图服务、应急测绘保障、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等 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有利于准确把握地理国情监测的目标任务,全面促 进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在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重要意义。 1地理国情监测的特征分析 1.1地理国情监测具有区域信息的集成性特征 地理国情监测所涉及与涵盖的信息多为区域性的地理信息。将普通的地理信息同 实际的社会发展现状相结合,形成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数据,这便是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主要特征。 1.2时间性与现势性成为地理国情监测的显著特征之一 地理国情监测主要反映的是截至到某个时间点的某个时间段内地理信息发生 的变化情况。在自然地理方面主要是指地形与地貌发生的变化;在人文地理要素 的变化中,则包含了区域的城镇化变化与国情信息的动态变化,这些都能够体现 出地理国情监测的时间性特征与现势性特征。 2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区别与联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获得了高度的重视。从客 观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测绘地理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针对各项工作做出了比较 明确的划分,通过采用针对性的手段完成具体的工作,在多方面来确保地理国情 监测、基础测绘在能够和谐推进,实现互补的同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相对而言,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存在较大的区别,两项工作虽然具有共同的目的, 但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并且紧密联系的存在又促使相互之间存 在较多的交集。经过大量的总结与分析,认为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联系和 区别,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二者在概念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地理国 情监测是综合利用3S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已有测绘成果档案,对地形、水系、交通、地表覆盖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 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 报告。其所形成的成果数据量大,涉及多个行业,成果的综合分析突出。基础测 绘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 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 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其成果相对于地理国情监测,成果针对性强,涉及行业 较少,且未包含统计分析信息。第二,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是相互联系的。 基础测绘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了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更新了国家、地方的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些都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既有数据基础,

GQJC 01-2017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技术规定-20170527

编号:GQJC01-2017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技术规定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7年5月

目录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基本要求 (1) 3.1数学基础 (1) 3.2精度要求 (2) 3.2.1数据采集平面精度要求 (2) 3.2.2拓扑要求 (2) 3.2.3地表覆盖分类精度 (2) 3.2.4地理国情要素属性精度 (3) 3.3数据现势性 (3) 3.4数据一致性 (3) 3.5数据接边原则 (3) 3.6元数据 (4) 3.7数据完整性检查要求 (4) 4数据分层组织 (4) 4.1总体说明 (4) 4.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8) 4.3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8) 4.3.1铁路与道路要素 (8) 4.3.2水域要素 (9) 4.3.3构筑物要素 (10) 4.3.4地理单元要素 (11) 5属性定义与说明 (16) 5.1总体说明 (16) 5.1.1通用属性项 (16) 5.1.2专有属性项 (17) 5.1.3属性缺省值 (18) 5.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19) 5.2.1地表覆盖数据集(LcrDataset)属性定义 (19) 5.2.2专有属性说明 (19)

5.3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20) 5.3.1铁路与道路要素 (20) 5.3.2水域要素 (27) 5.3.3构筑物要素 (33) 5.3.4地理单元要素 (35) 6数据采集一般性要求 (52) 6.1影像资料使用原则 (52) 6.2数据采集总体要求 (52) 6.3地表覆盖分类数据采集要求 (54) 6.4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集要求 (56) 6.4.1铁路与道路 (57) 6.4.2水域 (58) 6.4.3构筑物 (59) 6.4.4地理单元 (59) 7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0) 7.1变化信息采集总体要求 (60) 7.2地表覆盖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1) 7.2.1地表覆盖变化分类 (61) 7.2.2伸缩型地表覆盖变化信息采集 (61) 7.2.3新生型地表覆盖变化信息采集 (61) 7.2.4地表覆盖变化信息记录方法 (62) 7.3地理国情要素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2) 7.3.1地理国情要素变化分类 (62) 7.3.2地理国情要素变化信息采集总体要求和记录方法 (62) 7.3.3有关要素类型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3) 7.4生产元数据记录要求 (64) 7.5监测成果数据检查基本要求 (64) 7.5.1总体要求 (64) 7.5.2变化数据层检查 (64) 7.5.3变化数据层与本底数据关联检查 (64) 8汇交要求 (65) 8.1汇交数据内容 (65) 8.2成果汇交前整理 (65) 8.2.1省级任务区数据接边与数据组织 (65)

地理国情监测相关

地理国情监测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的有效途径。地理国情监测,就是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定位技术(GNS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已有测绘成果档案,对地形、水系、湿地、冰川、沙漠、地表形态、地表覆盖、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 地理国情监测的实质是对相关信息的空间分布进行表述。地理国情信息可分为基础地理信息、地理统计信息和地理演化信息。基础地理信息是直接或间接获取并能够直观地反映在地图、遥感影像等载体上的地理要素分布信息,如地形地貌、道路交通、江海湖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等信息;地理统计信息就是在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数理统计等技术方法对所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如国土面积、流域大小、道路长度等数据或数量信息;地理演化信息就是在不同时间段,对不同时相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对比和动态监测,分析揭示监测对象的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演化趋势,如沙漠化、石漠化、城市扩展等。 地理国情监测信息是基础地理信息的延伸和扩展。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信息,即可以通过基础测绘直接获取的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表要素分布及其变化和各种统计分析综合信息,这也是测绘部门进行地理国情监测的首要任务。另外一类是间接信息,即与地理位置相关的矿产资源、自然灾害、气象、工农业布局、人口分布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

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分析

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14T09:41:01.94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作者:张艳峰刘现印陈瑞聪 [导读] 文章重点就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地理国情监测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它的开展对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作用。弄清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联系和区别,能促进地理国情监测和基础测绘协同发展。文章重点就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地理国情监测;基础测绘;联系;区别 引言:随着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广泛开展,对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数字城市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天地图服务、应急测绘保障、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等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有利于准确把握地理国情监测的目标任务,全面促进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重要意义。 1地理国情监测的特征分析 1.1地理国情监测具有区域信息的集成性特征 地理国情监测所涉及与涵盖的信息多为区域性的地理信息。将普通的地理信息同实际的社会发展现状相结合,形成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数据,这便是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主要特征。 1.2时间性与现势性成为地理国情监测的显著特征之一 地理国情监测主要反映的是截至到某个时间点的某个时间段内地理信息发生的变化情况。在自然地理方面主要是指地形与地貌发生的变化;在人文地理要素的变化中,则包含了区域的城镇化变化与国情信息的动态变化,这些都能够体现出地理国情监测的时间性特征与现势性特征。 2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区别与联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获得了高度的重视。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测绘地理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针对各项工作做出了比较明确的划分,通过采用针对性的手段完成具体的工作,在多方面来确保地理国情监测、基础测绘在能够和谐推进,实现互补的同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相对而言,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存在较大的区别,两项工作虽然具有共同的目的,但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并且紧密联系的存在又促使相互之间存在较多的交集。经过大量的总结与分析,认为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联系和区别,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二者在概念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地理国情监测是综合利用3S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已有测绘成果档案,对地形、水系、交通、地表覆盖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其所形成的成果数据量大,涉及多个行业,成果的综合分析突出。基础测绘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其成果相对于地理国情监测,成果针对性强,涉及行业较少,且未包含统计分析信息。第二,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是相互联系的。基础测绘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了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更新了国家、地方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些都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既有数据基础,又有技术储备,而地理国情普查、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成功开展,其成果被多个行业应用并反映良好,又促进了基础测绘的转型升级。 3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对策 地理国情监测是在地理国情普查成功开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吸取了传统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普查的成功经验,有效的促进了传统基础测绘向新型基础测绘的转型升级。山东省在2016年出台的“十三五”新型基础测绘实施方案,即是在地理国情普查成功开展的基础上对传统基础测绘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近两年的实施,成果得到多个省级政府部门的应用并受到好评。 3要促进地理国情监测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对已有测绘成果予以合理与科学地应用 地理国情监测在数据采集阶段采用的技术手段同基础测绘采集手段区别不大,因此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有效利用已有的各种测绘成果,包括年度更新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遥感影像、卫星影像资料等。山东省“十三五”基础测绘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山东省1:10000基础测绘五年更新三次,每年度对水系、道路等重要要素进行定期更新,这些成果都可以作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数据基础,可以为国情监测工作的内外业数据采集提供参考。另外,2015年以来开展的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部分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国情要素采集,如城市空间格局的专题性监测成果,可以作为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国情要素中心城区范围采集的依据。 3.2汲取基础测绘同地理国情普查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地理国情普查在开展时,成功沿用了传统基础测绘先内后外的作业模式,有效减少了外业采集的工作量;普查阶段应用了开展基础测绘时收集的交通水利民政等多个部门的参考资料,确保了成果的权威性和完整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吸取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普查相结合的成功经验,做到地理国情监测和基础测绘协同联动更新,在进行行业部门资料收集和外业数据采集时,分析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的区别联系,做到一次资料收集兼顾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一次外业调绘兼顾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减少内外业工作量,真正做到“最多跑一次” 。 3.3加快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的推广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测绘技术手段日新月异,近年来不少新技术新装备在开展基础测绘时得到应用。同样,这些新技术和新装备也应用到地理国情监测中,并得到发展。如无人机进行基础测绘时一般用于影像的获取,在地理国情普查开展中,青岛某单位用小型无人机搭载智能手机进行短距离外业调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在山东省推广;传统的基础测绘应用遥感信息提取软件进行植被类型的提取,

地理国情监测复习资料(教学课资)

第0章 绪论 1、国情: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地理国情:是空间化、可视化的国情信息,是从地理空间角度分析、研究、描述和反映一个国家自然、经济、人文的国情信息。 3、监测:是对事物动态变化的监管和检测。 4、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地理相关的国情进行动态测绘、统计和分析研究。(概念本质:是地理监测在国家尺度上的一种变化监测) 5、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特点:海量性、 多维性、异构性、多源性(位置、属 性和时间) 6、监测的最终目的 :获取事物的动态变化信息并分析变化信息的合理性 7、地理国情监测的特点:系统集成性、 动态变化性、主动服务性、准确可靠性、过程完整性。 8、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数据获取技术、数据分析方法、数据 表达方法等发展,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技术集成发展、数据源的多样性、更科学的时效性监测、监测成果的共享服务、更先进的监测设备、多部门协同监测。 9、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及过程 内容: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环境调查与监测、农情监测、森林和湿地监测、灾害动态监测、水文监测、海洋监测、矿产资源调查与监测气象监测 10、地理国情监测系统的功能:国情信息普查、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综合分析与决策建模。 11、地理国情监测活动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 遥感技术(偏重空间位置的现状、变化数据的获取);GIS 技术(时空数据管理、

数据的分析、信息共享等);地理和社会经济调查与地理编码技术(偏重属性数据的获取、属性数据的空间化技术等) 第1章地理国情普查 1、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2、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地形地貌普查、地表覆盖普查、地理单元普查。 3、地理国情普查的对象(范围): 地表自然要素(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 人文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 4、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查清我国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5、地理国情普查的任务:查清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查清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开展地理国情信息综合统计分析、建立覆盖全国的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 6、地理国情普查任务时点:普查标准时点为2015年6月30日。需利用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获取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对前期普查成果进行核准,形成符合标准时点要求的成果。 第2章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获取 1、众源地理数据:是由大量非专业人员志愿获取并通过互联网向大众或相关机构提供的一种开放地理数据,是有别于传统测绘产品的一种新型地理空间数据。 2、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类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理国情监测变化数据、地理环境实时监测数据。 3、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获取的技术特点:多传感器集成、高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 4、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获取的要求:高可靠性、高时效性、准确性、覆盖范围广、灵活性。 5、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获取的主要来源:遥感(航天卫星、航空、低空、地面等)、GNSS、数字测图、无线传感器、专业监测站网、地理统计调查、众源地理空间数据。 6、众源式地理国情监测数据(OSM)的应用:道路网变化监测与更新、兴趣点动态更新、应急地图制作。 第3章地理国情监测遥感数据处理 1、影像的几何畸变:原始影像上各地物的几何位置、形状、尺寸、方位等特征与在参照系统中的表达要求不一致时产生的变形。 2、影像的几何纠正:是指从具有几何畸变的影像中消除畸变的过程,从而建立影像上的像元坐标与目标物的地理坐标间的对应关系,并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的过程。 3、几何校正的方法:直接法、间接法 4、遥感数据的类型:有两种类型:

地理国情监测复习资料

第0章绪论 1、国情: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地理国情:是空间化、可视化的国情信息,是从地理空间角度分析、研究、描述和反映一个国家自然、经济、人文的国情信息。 3、监测:是对事物动态变化的监管和检测。 4、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地理相关的国情进行动态测绘、统计和分析研究。(概念本质:是地理监测在国家尺度上的一种变化监测) 5、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特点:海量性、多维性、异构性、多源性(位置、属性和时间) 6、监测的最终目的:获取事物的动态变化信息并分析变化信息的合理性 7、地理国情监测的特点:系统集成性、动态变化性、主动服务性、准确可靠性、过程完整性。 8、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数据获取技术、数据分析方法、数据表达方法等发展,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技术集成发展、数据源的多样性、更科学的时效性监测、监测成果的共享服务、更先进的监测设备、多部门协同监测。 9、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及过程 内容: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环境调查与监测、农情监测、森林和湿地监测、灾害动态监测、水文监测、海洋监测、矿产资源调查与监测气象监测 10、地理国情监测系统的功能:国情信息普查、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综合分析与决策建模。 11、地理国情监测活动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 遥感技术(偏重空间位置的现状、变化数据的获取);GIS技术(时空数据管理、数据的分析、信息共享等);地理和社会经济调查与地理编码技术(偏重属性数据的获取、属性数据的空间化技术等) 第1章地理国情普查 1、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

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2、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地形地貌普查、地表覆盖普查、地理单元普查。 3、地理国情普查的对象(范围): 地表自然要素(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 人文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4、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查清我国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5、地理国情普查的任务:查清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查清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开展地理国情信息综合统计分析、建立覆盖全国的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 6、地理国情普查任务时点:普查标准时点为2015年6月30日。需利用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获取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对前期普查成果进行核准,形成符合标准时点要求的成果。 第2章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获取 1、众源地理数据:是由大量非专业人员志愿获取并通过互联网向大众或相关机构提供的一种开放地理数据,是有别于传统测绘产品的一种新型地理空间数据。 2、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类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理国情监测变化数据、地理环境实时监测数据。 3、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获取的技术特点:多传感器集成、高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 4、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获取的要求:高可靠性、高时效性、准确性、覆盖范围广、灵活性。 5、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获取的主要来源:遥感(航天卫星、航空、低空、地面等)、GNSS、数字测图、无线传感器、专业监测站网、地理统计调查、众源地理空间数据。 6、众源式地理国情监测数据(OSM)的应用:道路网变化监测与更新、兴趣点动态更新、应急地图制作。 第3章地理国情监测遥感数据处理 1、影像的几何畸变:原始影像上各地物的几何位置、形状、尺寸、方位等特征与在参照系统中的表达要求不一致时产生的变形。 2、影像的几何纠正:是指从具有几何畸变的影像中消除畸变的过程,从而建立影像上的像元坐标与目标物的地理坐标间的对应关系,并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的过程。 3、几何校正的方法:直接法、间接法 4、遥感数据的类型:有两种类型: (1)使用光学传感器获取的是地物的影像数据,如SPOT、TM、Quick Bird、Worldview、Geo-eye影像数据等; (2)使用非成像传感器获取的是地物的物理观测数据,如地物波谱数据、大气观测数据、激光扫描数据等。 5、遥感图像几何变形的原因(内部、外部畸变): 传感器成像方式引起的图像变形、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大气折射的影响、地球自转的影响 6、几何畸变纠正的方法:系统性纠正(几何粗纠正)、非系统性纠正(几何精纠正,核心工作: 像元坐标变换和像元灰度值计算, 7、遥感影像几何校正步骤: 确定原始影像与纠正后影像之间的几何关系、选择控制点数据对、解求对应像素的位置、进行灰度内插与赋值运算

最新-地理国情监测统计方法 精品

地理国情监测统计方法 摘要我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于2015年全面完成,从2016年起地理国情信息获取进入常态化监测阶段。 通过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所取得的监测成果,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 本文对地理国情监测主要内容和任务、技术路线与方法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主要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1地理国情监测概述2015年8月,我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全面完成,形成覆盖全省陆域和33座有人居住海岛的普查数据,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 按照国务院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总体部署和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需要,从2016年起地理国情信息获取进入常态化监测阶段,在地理国情普查的基础上,进行地理国情监测业务化运行建设、构建功能完备的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与综合信息分析发布系统,形成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机制,提供地理国情信息业务化、常态化服务。 我省确定十三五期间将实施常态化地理省情监测,开展基础性地理省情监测、专题性地理省情监测、地理省情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地理国情监测目标和任务21地理国情监测目标。 利用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收集整理最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相关部门专题数据,监测变化情况,对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及2016年监测成果进行更新,形成现势性强、精度高、全覆盖的年度监测成果,形成2017年度地理国情监测报告,为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地理国情信息决策支撑,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生保障、应急救灾、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等工作提供统一的地理空间公共信息基地。 22地理国情监测任务。 1数据资料的获取与收集,收集最新版专题数据资料,并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和整合;收集满足地理国情监测要求的卫星遥感影像。 2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生产,完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生产,形成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合格的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成果。 3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库建设,完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形成的遥感影

地理国情监测的实践与思考

地理国情监测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现代化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地理国情监测是国家基本国情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依据。当前全国地理国情监测第一次普查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正在开展数据整理分析和统计工作,如何利用好普查数据开展科学分析,进而为制定科学全面系统的普查报告,为后续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是当前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对地理国情监测若干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以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实践与思考 引言 地理国情是制定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数据基础。目前,中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中国地理国情普查,完成了普查信息的整理、汇总、统计分析,形成普查报告,发布普查结果。初步摸清了中国的地理国情家底,科学揭示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对准确把握国情国力,准确掌握、科学分析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对于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推进解决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意义十分重大。例如,通过普查获得了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了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评估的需求,提高了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1地理国情监测的特征 地理国情监测具有显著的特征。一是整体性特征,地理国情监测包括方方面面,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制定系统的监测方案分步实施。二是客观性特征。地理国情监测是以客观事实存在的空间分布情况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软件进行测量进而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三是区域性特征。地理国情监测是对某一个地理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监测的过程,所以能够反映具体区域的特性。四是空间多维与时间性特征。地理国情监测是多维的,能够对整个空间从不同维度进行监测和收集数据,同时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反映的是当前的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具体情况,进而以此为决策和未来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2地理国情监测与主要学科的关系 地理国情监测是基础测绘的延展,是对基础地理数据的增值利用。遥感学是进行地理监测的主要技术基础。地理监测是遥感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和重要发展方向。遥感学利用其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技术,可以提供多尺度、多平台、多分辨率、多光谱、多时相遥感分类和变化监测数据,全天候和快速地为地理监测提供自然地理数据、动态变化数据和人文地理数据,是当前地理监测最有效、最经济的数据获取手段。地理学理论、方法是地理监测的方法论基础。其中的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规划、地貌学等知识,是地理监测的理论和方法库。地理学为地理监测提供地理认知、地理建模、地理分析、地理调查、地学表达等理论和方法,地理监测则是地理学的实践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监测的支撑技术,为地理监测提供数据管理、数据建模、空间化、可视化、数据分析利用、地学计算、动态模拟、数据表达、成果表示、成果管理和数据共享服务。地理监测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应用领域。地理监测是建立在数据分析

浅谈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和方法

浅谈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和方法 【摘要】地理国情监测能否科学有效地实施,关键是要抓好监测方法,要综合利用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要采用遥感影像快速获取与处理、变化监测、现场调查、地理统计分析、反演与预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针对不同监测对象、内容和指标,制定适宜的数据获取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地面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等,确保监测成果质量。本文分析了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并探讨了地理国情监测的方法。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遥感影像;质量检查 一、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 (一)地理国情监测的概念 地理国情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即以地球表层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等为基本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因素做出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例如,对国土疆域概况、地理区域特征、地形地貌特征、道路交通网络、江河湖海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城市布局和城镇化扩张、孕灾环境与灾害分布、环境与生态状况、生产力空间布局等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和描述等。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就是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对地形、水系、湿地、冰川、沙漠、地表形态、地表覆盖、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 (二)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 地理区情监测要围绕重大工程、重大战略开展,使地理区情监测成果成为政策制定、政策效果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为内蒙古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应对突发事件等提供重要基础地理数据和决策支持。 1. 自然地理要素监测 包括全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耕地、林地、草地)状况、水域和湿地(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状况、荒漠与裸露地(沙漠、石砾地、盐碱地、沙地、裸露地)状况等。 2.人文地理要素监测

2018年江苏省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之生产标记信息编码更新方法改进

1期 2018年江苏省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之生产标记信息编码更新方法改进 施雪婷,张天弨 (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江苏南京 210013) 摘 要:文章主要讨论在2018年江苏省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中,关于生产标记信息编码更新方法的改进, 即在Arc GIS 10.1软件环境下, 按照设计书要求,利用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整合最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相关部门专题数据,对2017年成果数据进行更新,形成覆盖江苏全省的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成果。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生产标记信息编码 作者简介:施雪婷(1984-),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 根据国务院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总体部署和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地理国情信息现在已经进入常态化监测更新的阶段。构建功能完备的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与综合信息分析发布系统,形成常态化的地理国情监测机制,实现地理国情信息服务业务化、标准化的目标。 本人所在的部门主要承担镇江市润州区、京口区、丹徒区、扬中市等2018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总面积约1415.29平方千米。文章中所涉及的图片及数据也主要来源于以上地区。 1数据准备 本次更新是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简称“国地信”)统一下发的全国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2017版江苏测区)为基础数据,收集分析多种参考资料,对照2018年江苏省遥感影像,更新地表覆盖的相关信息,补充新出现的地物,完成2018年度监测更新工作。文章主要是探讨地表覆盖分类信息中生产标记信息编码(TAG )更新方法的一些改进。生产标记信息编码的数据类型为:SHORT ,用于标记数据更新过程中变化图斑的状态信息,用多位数字码表示,在更新过程中前两位表示监测年份,取年份的十位和个位,如监测年份为2018年,则取18;最后一位表示生产过程相关状态,取值范围为1至4,即本轮更新取值为181、 182、183、184,具体含义如下:(1)“181”表示该图斑经内业判断确定其覆盖类型; (2)“182”表示该图斑在内业判读中存在疑问或无法确定其覆盖类型,需进行外业调查,但在最终成果中没有该数值; (3)“183”表示该图斑经过了外业核查; (4 )“184”表示该图斑目前处于变化中,需在下一次监测时做重点检查。 2实际操作 在试点工作中发现,按照这次的更新要求,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更新之后的生产标记信息编码(TAG )大多都是181。在按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编辑图斑时,如果每次都单独做TAG 码的录入,会造成许多重复的工作量,并且由于是作业员的人工操作,出错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还有可能造成许多隐蔽的错误,给后期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了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及测试,我们决定在后期的地面覆盖数据更新工作中,做一些方法的改进。 生产编辑信息编码(TAG )更新工作总体思路为:按影像更新的图斑中,TAG 码符合182、183、184情况的,就按实际情况填写。如果是181情况的就暂时不填,等选定区域的图斑更新结束之后,就对更新前后的两组数据做图形比对,再按照比对结果进行分类,最后按分类分别处理。下面就详细说明一下在Arc GIS 10.1软件环境下,对TAG 码更新方法的改进。主要方法如下: (1)利用图斑位置(Select By Location ),把UV_LCRA 层对比原数据层(UV_LCRA_CANKAO ),进行重合筛选(are identical to the source layer fea -ture ),方法如图1所示。把图形没有变化的图斑选出来,结果如图2所示:使用的举例数据一共筛选出来1408个没有变化的图斑; (2)然后再进行反选(switch selection ),选中所有图形发生变化的图斑,结果如图3所示,反选出来980个图斑; 第39卷第1期2019年2月 Vol.39No.1 February 2019 冶金与材料 M etallurgy and materials 161

国家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家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提名者:中国测绘学会 提名意见: 地理国情是不可缺少的国家重要战略性信息资源,地理国情普查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该项目围绕首次开展地理国情普查的难题,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创立了系统化的地理国情内容与指标体系,解决了地理国情内容指标构建、要素信息提取、三维时空数据库构建、时空统计分析等技术难题,研制了地理国情要素提取与解译、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地理国情普查内外业一体化数据处理等软硬件装备,制定了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基于遥感影像的地理国情信息提取等系列工程化标准规范,建立了国家级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数据库以及可支持全国与地方开展统计分析业务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构建了从遥感影像获取、数据处理、信息提取、外业核查、数据建库、统计分析到服务应用的完整业务链,建成了从技术突破、装备研制、标准制定,到地理国情信息服务的国家级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技术体系,支撑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全面完成,首次摸清了我国山水林田湖草等地理国情家底,保障了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的顺利开展,开辟了地理国情监测研究新领域,促进了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监管等提供了决策依据,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成果曾获得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 同意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简介 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是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的重要依据。全面、客观、准确、高效地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科学揭示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开展了林业、农业、土地等专项调查监测,因受技术限制,统一综合的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一直处于空白,严重制约国家重大战略、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为此,国务院于2013年发文启动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新的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如何科学准确的摸清家底、发现规律、预测变化、提出决策,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面临内容指标构建、要素信息提取、三维时空数据库构建、时空统计分析4大难题,在世界范围内尚无先例可循。自2009年始,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创立了系统化的

地理国情监测的发展现状及应用领域研究_孙雪菲

实 践 与 探 索 310 INTELLIGENCE 地理国情监测的发展现状及应用领域研究 吉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孙雪菲 纪国良 高木娟 摘 要:地理国情监测以地球表层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等为基本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因素做出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本文对我国的地理国情监测发展现状及应用领域进行了概括与研究。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 GPS RS GIS 一、引言 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国情基本要素的空问分布特征、空间组合关系、空间分布及组合变化趋势进行动态和连续的监测,并对成因进行分析、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手段和方法的组合。地理国情监测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的新要求[1]。 地理国情监测全面反映国家自然资源及其消费主体的空间关系变化,是科学规划自然资源消费空间布局的重要支持。地理国情监测可以将重要水体、森林及污染情况等自然环境要素信息集成整合,综合反映国家生态和环境发展现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数据支持。以地理国情数据为基础,实现各类经济社会信息与地理信息的融合处理,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演变和内在关系,准确判断发展趋势,是开展国民经济统计、城乡规划、重要工程实施、工农业生产布局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重要基础依据,对于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地理国情监测的概念 地理国情监测是综合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资料,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要素等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 三、国内发展现状 2010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对测绘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中,首次要求国家测绘局“加强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2011年3月,包括知名院士在内的测绘界的技术和管理精英们对地理国情监测项目进行了评审和论证。 2011年3月7日,国家测绘局和陕西省政府举行合作开展地理国(省)情监测试点签字仪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于2012年展开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并于2015年12月将用时4年全面完成地理国情普查和重要、典型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可以说地理国情监测从概念的提出到项目的规划再到地区试点,已逐渐成为测绘部门今后的一项重要使命[2]。 四、主要应用领域 地理国情监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含:国土、林业、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发改委、海洋与渔业、民政等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国土资源国情监测、森林覆盖率国情监测、城市国情监测、水系与水域变化国情监测、土地利用与覆盖国情监测、环境国情监测、农林业国情监测、地表形变国情监测、城市绿化率国情监测、平原绿化率国情监测、湿地资源及变化国情监测、地面沉降与其他地质灾害国情监测、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国情监测等重要地理国情监测系统。 五、3S 技术的应用 在地理国情监测的过程中3S 技术应用的重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3S 技术快速定位获取地理要素信息 与传统信息获取方法相比依靠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获取和提取的信息具有准确、高效实时、快速、周期性、动态性、全天候等诸多优点,从而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时效性[3]。 (2) 应用3S 技术全面、高效地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量往往是海量的,并且是空间、属性、统计等信息的综合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强大空间信息存储和空间分析的能力,它不仅可以实现对属性数据的常规统计分析和查询,更重要的是它能同时对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诸如Overlay、 Buffer、路径分析和追踪分析等处理,在对同期信息按地理位置进行空间查询分析的同时,也可实施不同期信息的空间叠加分析,从而完成动态分析与监测,以及基于GIS 技术的稳定性分析模型预测预报模型的开发研究监测对象在一段时间内的演变过程,进而进行成因分析和评价,制定相关治理对策等。 (3)应用3S 技术将监测成果进行快速发布和共享 地理国情监测的最终目的是将各类信息以地图、影像及其他多媒体方式进行发布,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自然、社会、文化资源的动态变化,使政府和企业能够以地理信息为基础做出相应决策。应用GIS 的网络发布、共享技术不仅可实现信息资源的远程查询和开放共享,使远程空间分析和处理成为可能,并且GIS 的多维可视化技术还能克服人脑对大量数据进行三维、甚至高维分析的局限性。 六、结语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国情复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表变化比较频繁。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同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因此,充分利用测绘先进技术、数据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快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提供真实可靠和准确权威的地理国情信息,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桂德竹,林宗坚,张成成.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基础工程的探讨[J]. 2012年第1期:24-26. [2] 夏春涛.中国国情与发展道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3] 何勇,冯雷.地球空间信息学基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地理国情监测复习资料

情信息,是从地理空间角度分析、研究、 描述和反映一个国家自然、经济、人文的 国情信息。 3、监测:是对事物动态变化的监管和检 测。 4、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地理相关的国情进 行动态测绘、统计和分析研究。(概念本 质:是地理监测在国家尺度上的一种变化 监测) 5、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特点:海量性、 多维性、异构性、多源性(位置、属 性和时间) 6、监测的最终目的:获取事物的动 态变化信息并分析变化信息的合理性 7、地理国情监测的特点:系统集成 性、动态变化性、主动服务性、准确 可靠性、过程完整性。 8、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数据 获取技术、数据分析方法、数据表达方法 等发展,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技术集成发展、数据源的多样性、更科学 的时效性监测、监测成果的共享服务、更 先进的监测设备、多部门协同监测。 9、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及过程内容: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环境调查与监测、农情监测、森林和湿地监测、灾害动态监测、水文监测、海洋监测、矿产资源调查与监测气象监测 10、地理国情监测系统的功能:国情信息普查、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综合分析与决策建模。 11、地理国情监测活动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遥感技术(偏重空间位置的现状、变化数据的获取);GIS技术(时空数据管理、数据的分析、信息共享等);地理和社会经济调查与地理编码技术(偏重属性数据的获取、属性数据的空间化技术等) 第0 章绪论 1、国情: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地理国情:是空间化、可视化的国

第2章 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获取 第 3 章 地理国情监测遥感数据处理 1、影像的几何畸变:原始影像上各地物的几何位置、形状、尺寸、方位等特征 与在参照系 统中的表达要求不一致时产生的变形。 2、影像的几何纠正:是指从具有几何畸变的影像中消除畸变的过程,从而建立 影像上的像 元坐标与目标物的地理坐标间的对应关系, 并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 的过程。 3、几何校正的方法:直接法、间接法 4、遥感数据的类型:有两种类型: (1)使用光学传感器获取的是地物的影像数据,如 SPOT 、TM 、 Quick Bird 、 Worldview 、Geo-eye 影像数据等; (2)使用非成像传感器获取的是地物的物理观测数据,如地物波谱数据、大气 观测数据、 激光扫描数据等。 5、遥感图像几何变形的原因(内部、外部畸变) : 传感器成像方式引起的图像变形、 遥 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 地 形起伏的影响、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大气 折射的影响、地球自转的影响 6、几何畸变纠正的方法:系统性纠正(几何粗纠正) 、非系统性纠正(几何精纠 正,核 第 1 章 地理国情普查 1、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 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 的 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 以及 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2、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地形地貌普 查、地表覆盖普查、地理单元普查。 3、地理国情普查的对象(范围) : 地 表自然要素(地形地貌、植被 覆盖、水 域、荒漠与裸露地等) 人文地理要素 (与人类活动密切 相关的交通网络、居 民地与设施、地 理单元等) 4、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查清我国地 表 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 分布 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 测奠定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 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提高地理国情信 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5、地理国情普查的任务:查清自然地 理要素的基本情况、查清人文地理要 素的基本情况、开展地理国情信息综 合统计分析、建立覆盖全国的地理国 情本底数据库 6、地理国情普查任务时点:普查标准 时点为 2015年6月30日。需利用 2015 年3月 1日至2015年6月30日获取 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对前期普查成 果进行核准,形成符合标准时点要求 的成果。 1、众源地理数据:是由大量非专业人 员志愿获取并通过互联网向大众或相 关机构提供的一种开放地理数 据 ,是 有别于传统测绘产品的一种新型地理 空间数据。 2、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类型:基础地理 信息数据、地理国情监测变化数据、 地理环境实时监测数据。 3、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获取的技术特点: 多传感器集成、高分辨率、高光谱分 辨率、高时间分辨率。 4、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获取的要求:高 可靠 性、高时效性、准确性、覆盖范 围广、灵活 性。 5、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获取的主要来源: 遥 感 (航天卫星、航空、低空、地面 等)、 GNSS 、数字测图、无线传感器、 专业监测 站网、地理统计调查、众源 地理空间数据。 6、众源式地理国情监测数据( OSM ) 的 应用:道路网变化监测与更新、兴 趣点动态 更新、应急地图制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