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第七单元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考点一

1 燃烧的条件(1)

(2)

(3)

2 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

3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炸的联系与区别。

4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5 常见的化石燃料。

6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7 燃料的燃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8 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2012中考真题

1.(

..

A.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

B.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片不能丢在废纸篓里

D.红磷燃烧属于置换反应

2(2012 宜昌5)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 C 酒精D天然气

3.(2012 黄冈 10)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4.(2012 黄石10)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档案室内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水扑灭。

C.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

5.(2012 天门7)下列是关于成语包含的化学原理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B.扇风点火—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

C.釜底抽薪—取出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D.百炼成钢—多次提炼,使生铁中的碳、硅、锰等杂质的含量调节至钢的标准。6.《三国演义》里描述的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借助东风火烧了曹营的木船而大败曹军.根据图可知,曹营的木船是可燃物,该燃烧还具备了下列两个条件:

①木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②你给曹军的灭火建议及所依据的原理是: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二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

2 合金及合金的用途。

3 金属与氧气反应

Mg+ O2 = Fe+ O2 =

4 金属与酸反应

Zn+ HCl = Fe+ H2SO4 =

5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Fe+ CuSO4 = Cu+ FeCl3 =

6 金属活动性顺序

7 几种常见的矿石

8 铁的冶炼(共有5个反应)

9 CO与Fe2O3反应的实验探究

10 钢铁的腐蚀及防止腐蚀

11 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012中考真题

1 (201

2 武汉8)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

A.0种B.1种C.2种D.3种

2(2012黄石23)23.下列关于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纯铁比生铁硬

B.铁矿石、焦炭、石灰石是高炉炼铁的原料

C.可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

D.铁锈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

3.(2012 黄冈 11)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不会发生的是()

A.Zn+Sn(N03)2=Zn(N03)2+Sn

B.Sn+2HCl==SnCl2+H2↑

C.Sn+2AgN03=Sn(NO3)2+2Ag

D.Sn+MgS04=SnS04+Mg

4.(2012 襄阳 15)将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有锰析出,则Mn,Mg,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A A

B B

C C

D D

第九单元溶液

考点三

1 溶液和浊液

2 溶解和乳化

3 溶解的吸热和放热

4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5 溶解和结晶

6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7 溶液的质量分数及有关计算

8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2012中考真题

1.(2012 武汉 31).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下同)。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4)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

A.酒精灯

B. 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胶头滴管

、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值范围是

(5)t

3℃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4.(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稀盐酸除铁锈;

②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混合。

(2)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t

2

℃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②t

1

℃将20克的A加入到50克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克;

③将t

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

持不变的是(选填A、B、C)

(4题图) (5题图) 14.如图所示为5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

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依次为S

1

g、S

2

g、S

3

g.则S

1

、S

2

S

3

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2)t

2

℃时,A的溶解度为Sg,该温度下,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将t

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2

℃时,所得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依次为a%、b%、c%,则a、b、c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新能源汽车与环境保护

新能源汽车与环境保护 摘要:自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装有内燃机的汽车开始,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辆现代汽车诞生了。经历了130年的迅猛发展,汽车日益融入到了世界各地,现在已成为人类生活比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有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汽车需求量的增长使得人类对能源,尤其是车用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严峻的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突出问题。全球石油资源匮乏,我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国内汽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了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对比了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以探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汽车、环境、矛盾、新能源、 一、燃油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就中国而言,中国是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专家测算,石油稳定供给不会超过20年。我国自1993年起,即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过去的10年中,中国石油需求量几乎翻了一倍。2006年进口原油1.4518亿吨,同比增长14.15%。有关专家预计,近期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会超过50%。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4亿吨,而国内生产能力仅为1.6亿吨。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同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能源现状同样不容乐观,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式,新能源汽车大开发与使用势在必行。 除了能源的短缺外,燃油汽车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汽车排放的废气污染最严重 汽车的废气是目前汽车工业发展带来公害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分。联合国环保组织的调查显示,目前城市中的空气污染50%来自燃油汽车的废气排放,而汽车拥有量最集中的欧美国家的一些城市,空气污染源的60%来自汽车废气。据测定,汽油、柴油动力汽车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害物质达160多种,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英国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协会曾发表研究报告称,与交通事故遇难者相比,英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10倍。汽车废气污染严重威胁着环境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与生存。 (二)报废汽车及零部件破坏环境 采用非环保工艺或零部件生产的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和报废后,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不可忽视。例如,轮胎、座椅、仪表盘等非金属产品和玻璃钢制品、蓄电池回收利用不好,它们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三)汽车噪音污染 汽车数量的增多以及制造工艺水平和维修保养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交通噪声污染。据统计,我国部分城市的交通噪声约占城市噪声的75%。给广大民众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多不便。 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 当今世界国际汽车工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重组,由于全球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开发成本大幅度提高,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汽车工业联盟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90%以上大汽车公司的“强强联合”,使之形成集团优势,更具竞争力。而国际汽车市场竞争的实质是现代科技的较量,技术创新能力正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各大汽车厂商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应用研究。事实证明,新能源汽车更符合未来各个行业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趋势。而纯电动汽车发展迅速,则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主力。 以下是各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一)日本:混合动力,节能发展 日本多年来始终在节能环保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也呈现出多种技术共同发展的态势,但其在混合动力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上取得的成就更加突出。特别是日本丰田公司和本田公司在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研发和国际市场的推广上处于领先位置。以日本国内市场为例,由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居民以公共交通为主,家用轿车的年行驶里程较短,混合动力汽车经济激励弱的特点更为明显,发展的潜力很大。(二)英国:多重扶持,效果显着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于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进一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不断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下大气力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近年来,我国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既讲求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摘要: 随着化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发现和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这既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人类逐渐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定措施使化学与生态和谐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化学、持续发展、资源利用率 引言:步入二十和二十一世纪,化学发展迅速,在这期间发现和合成的物质是此前所发现的所有物质的41倍强,化学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正是由于科学家的不断追求和探索,才有了我们今天多彩斑斓的生活。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化学的发展由于人类的无知造成了对生态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造成某些地方出现了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还造成了生态灾难。 未来化学的发展前景:由于人们对化学存在一些误会,化学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未来化学的发展必将与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既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又要发展经济。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使化学领域不断拓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环境保护的途径: 途径一: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1、煤的干馏。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其组成以碳元素为主还含有少量氢、氧、氮、硫等元素。通

过煤的干馏、汽化和液化而获得洁净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 是目前实现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 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工业上也叫煤的焦化。从煤 干馏产物中可获得重要的化工原料。 2、石油的分馏及裂化。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由于原油成分复杂,需要先在炼油厂进行精炼。利用原油中 各组成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叫做分馏。通过石油裂 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化工基本原料。 另外,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结构的重新调 整,使链状烃转化为环状烃,如苯或甲苯等。 目前,仅有低于10%产量的石油转化为化工,医药等行业 的基本原料加以利用,绝大数的石油作为燃料使用,也有部 分做润滑油,沥青,石蜡等。 途径二:变废为宝,高效利用资源。 实验目的:将一氧化氮转化为硝酸。 实验仪器及药品:锥形瓶,集气瓶,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分 液漏斗,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实验原理: 4NO+3O2+2H2O=4HNO3 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 2、连接装置。 3、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催化剂)制取氧气。

新能源与环境保护论文

新能源与环境保护论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题目:新能源与环境保护 学生姓名:朱健 专业班级:14能动2 学号: 学院:冶金与能源学院 新能源的与环境保护 朱健 (华北理工大学,唐山,063200) 摘要 中国的能源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诸多问题,形势不容乐观,面对人均能源资源减少,资源分布不均,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对能源依赖程度高的现实国情,要实现以较少的能源消费增长满足较高的经济增长需求,从根本上需要依靠能源生产和使用技术的提高,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建立节约型能源,清洁型能源,鼓励新能源,提高环保水平,新能源的发展能有效的改善环境,是环境保护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新能源;环境保护 1中国能源与环境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能源在满足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清洁化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而"十二五"时期,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010年的%提高到2015年的12%。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则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质量密切相关。能源是环境的核心问题,而能源利用是引起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以说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其中又以化石能源为代表的非清洁能源最为严重。我们可以认为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就是人类活动。 随着能源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也在经历不断变革。我国2016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比2015年增长%。煤炭消费量下降%,原油消费量增长%,天然气消费量增长8%,电力消费量增长5%。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2%,比2015年

关于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查报告 环境保护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的许多领域等,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下面有XX 整理的关于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一)环境污染状况 I.大气 1992年,全国废气排放量I0.5 万化标立方米(不包括乡镇工业,下同)。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111万吨,比上年增长7.6%;二氧化硫排放量1685万吨,比上年增长 3.9%;工业粉尘排放量576万吨,比上年下降0.5%。 全国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范围为90 一663 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403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下降 6.1%;南方城市平均243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长8%据67个城市统计,51%的城市年日均值超标,尤以吉林、济南、太原、兰州、包头、延安、西安等城市为重。 据66个城市统计,降上半月均值在 3.8 一55.8吨/平 方公里?月之间,较上年略有增加,比方城市明显重于南方城市。降尘年月均值在30吨/平方公里?月以上的城市有三明、鞍山、长春、 大同、石家庄、哈尔滨、银川、吉林、鹤岗、沈阳、兰州和唐山。 据72个城市统计,二氧化硫年日均值范围为7 —]63微

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97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 90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略有上升。超过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有贵阳、重庆、太原、乌鲁木齐、宜宾、南充、济南、石嘴山、青岛、天津、长沙和大同。 据72个城市统计,氮氧化物年日均值范围为11 一129 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56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40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长春、济南和运城污染明显加重,兰州、宝鸡和南充咯有好转。 20XX年,酸雨仍限于局部地区。据58个城市统计,降 水pH年均值范围为 3.85 —7.43,pH年均值低于5.6的占52%均为南方城市。赣州、长沙和厦门市酸雨出现频率高达90%以上,南充、宜昌、南昌、怀化、百色、南京、重庆和广州市酸雨出现频率在70%以上。 20XX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自己承担的国际义务,并努力推进国内的环境保护工作。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部、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提出了我国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十大对策,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大纲领性文件,不仅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工作 的重点和努力方向。 环境法制建设有较大进展。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城市绿化条例》、《关于我

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第四章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系:农学园艺系专业班级授课时间

第四章水资源概述 第一节水资源的概念 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从全球范围讲,水是连接所有生态系统的纽带,自然生态系统既能控制水的流动又能不断促使水的净化和循环。因此水在自然环境中,对于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水资源的概念: 1、《不列颠百科全书》:水资源是指自然界一切心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1988年: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可对某地对三会的需求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广义:世界上一切水体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都属于水资源的范畴。 狭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开发利用的那些水体中逐年可以得到恢复补充的水量。 水资源:地表水 地下水 天然降水 二、地球上的天然水资源: 天然水资源指地球表层的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土壤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而水中97%以上的为海洋咸水,不能为人类直接利用,淡水仅占全球总水量的3%,且淡水中的77.2%是以冰帽和冰川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山上,22.4%为地下水和土壤水,河流、湖泊仅占0.36%,人类直接利用的0.3%。 三、水资源特性 1.循环性 2.量的有限性和质的不可替代性 有限性:地球水总量的恒定不变,决定其数量的有限,既不是无限的; 一定历史条件下,可被利用的水资源却是有限的;

3.分布的不均匀性: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陆地少雨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在多雨季节易发生洪涝灾害。例如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82%以上,耕地占36%,水多地少.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64%,水资源不足18%,地多水少,共中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黄淮海流域的耕地占全国的41.8%,而水资源不到5.7%。 4.多用性:利用内容与利用形式的多种多样 四、水资源的功能 1、水具有巨大的溶解能力,使之成为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各种营养元素和有害物质迁移、供给和积累的最好天然载体。 2、水具有巨大的热容、汽化热和溶解热,使它在相变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迟滞效应”和恒定过程,市水从其它物体表面蒸发和蒸腾时,能带走或供给大量的热量,调节生物体和大气的温度,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与作物的种植期和成熟期,防止冻害等。 3.水在岩石中、成土母质中和土壤中冻结和溶解,加速其风化过程,并促进土壤中气体和液体的交换、营养元素的释放,有利于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的发育生长。 4.水在整个地球上循环运动,不仅使能量传输和热量平衡得以实现,同时市水的自我净化顺利进行。 五、水资源利用的形式和种类 1.农业用水:农业是整个水资源需求中消耗水量最多的部门。 农业用水比例:世界平均70%,中国88.2%,美国48.7%,日本65.1% 2.工业用水:原料用水:1% 冷却用水:50% 空调用水:3% 锅炉用水: 工艺用水:30% 冲洗用水:

能源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能源、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号:20101020214x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发展迅猛,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然而与此同时,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成为中国实现社会整体稳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高度重视和尽快解决的瓶颈问题。论文对能源-经济、能源-环境、能源-经济-环境关系、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字能源与环境;能源与社会;节能减排 正文 前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是经济、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人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实现人类与自然的良性循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美好自然保障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能源问题日益凸显。能源匮乏,使用率低下,技术滞后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如何突破能源瓶颈,实现传统能源的合理利用与新能源开发并举,使得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共进,不断推进技术研发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面对新世纪,如何保持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1.我国能源概况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名列世界前列,其中谁能和煤炭较为丰富,蕴藏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很低。中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总体说来是北多南少、西富东贫。能源品种的地区分布是:煤大多在北方地区,油气在西部地区,水能多集中在西南地区;而中国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却多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我国的能源构成可总结为以下五句话:我国是以煤炭为主的产能大国;人均能源耗能不多;能源分布不均匀;能源利用率低;能源资源地区分布远离经济发达地区。 2.能源与环境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与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密不可分,每一次对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近200年来,建立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基础上的能源体系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能源开发利用工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随着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增长而日益严峻。同样,能源开发仍然是未来生态影响和环境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减少能耗成为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需要将能源从初级形式转换成可以消费的高级形式,这种转变对环境产生了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多数环境污染问题与能源问题直接相关,如空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固体污染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的SO2、NOx、CO、碳氢化合物和烟尘等直接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物理过程和光化学反应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影响涉及更广的范围。能源工业产生的大量固体废物也污染大气、水和土壤。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核电站,核武器试验也是污染源。此外,与火力发电相比,核电站排放废热更严重,他将全部热能的2/3排向环境。 我国是典型的能源消费性污染,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煤烟型污染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首要因素,也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CO2的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

九年级物理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教案 北师大版

第六节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②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热值和单位,会查燃料热值表。 ③了解提高锅炉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的措施,进行节约燃料的教育。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燃料燃烧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②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提高节能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②通过燃料燃烧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初步的辩证观点,养成辩证看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热值的定义及其单位。燃料的有效利用。 教学难点: 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要生存,离不开能量,机器要运转,也离不开能量,而内能又是人类和各种动力机械主要利用的能量形式之一。本节我们的任务就是来认识一下人们是如何利用内能的。 说到内能的利用,首先要考虑内能的来源,而燃料的利用正是这一来源的主要途径。下面我们先来讨论燃料及与燃料有关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㈠、燃料的特点 教师:我们都知道,煤炭、汽油、柴油是燃料,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是燃料? 学生:柴火是燃料。 学生:酒精、蜡烛也是燃料。 学生:煤气、天然气也是燃料。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谁能归纳一下,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学生:它们都能够燃烧。 学生:它们燃烧时都能放出热量(内能)。 教师:那么燃料燃烧时获得的内能是由什么能转化来的呢? 学生:在燃料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放出热量。 教师:燃料燃烧实际发生的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总结:燃料的特点:能够燃烧。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㈡、燃料的热值 教师:同学们归纳了燃料的共同特点是都能燃烧。那么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有什么不同呢?煮饭时用煤为什么比用柴草好呢? 学生:煤比柴草放出的热量多。 教师:煤一定比柴草放出的热量多吗?怎样比较才更合适?(类比:铁一定比棉花重吗?) 学生:应取相同质量的煤与柴草相比。 教师:它们质量相同,就一定是煤放出的热量多吗? 学生:不知道 教师:还应补充一条:要让它们都充分燃烧。在它们都烧完、烧尽的条件下,才有可比性。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这一差异,我们引入一个新的概念:燃料的热值。 定义: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焦/千克。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 年月日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课程论文 专业:教育技术学 班级:2班 姓名:冯燕荣 学号:201219101007 2014 年06 月16 日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姓名:冯燕荣学号:201219101007 班级:教育技术2班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向大气排放的有害物质及化石能源消耗与日俱增,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本论文从温室效应的危害和防治方面对温室效应的加剧及温室效应产生的各种全球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二氧化碳 引言: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 临的巨大挑战 1.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的概念 1)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那些能够吸收地球表面放射的长波紅外辐射、对地 球有保温作用的气体。温室气体中最重要的是水汽,它在大气中的含量 不受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直接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 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氯氟烃(CFCS)和臭氧 (O3)等 2)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 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 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 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 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 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至38℃ 2.温室效应的危害 1)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会减少红外线辐射放射到太空外,地球的气候因此需要转变来使吸取和释放辐射的份量达至新的平衡。这转变可包括 ‘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气低层变暖,因为这样可以将过剩的辐射排 放出外。虽然如此,地球表面温度的少许上升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变动, 例如:大气层云量及环流的转变。当中某些转变可使地面变暖加剧(正 反馈),某些则可令变暖过程减慢(负反馈)。温室效应利用复杂的气候 模式,‘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第三份评估报告估计全球的地面 平均气温会在2100年上升1.4至5.8℃。这预计已考虑到大气层中悬浮 粒子倾于对地球气候降温的效应与及海洋吸收热能的作用(海洋有较大 的热容量)。但是,还有很多未确定的因素会影响这个推算结果,例如: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预计、对气候转变的各种反馈过程和海洋吸热的 幅度等等 2)海平面上升 假若‘全球变暖’正在发生,有两种过程会导致海平面升高。第一

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第七单元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考点一 1 燃烧的条件(1) (2) (3) 2 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 3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炸的联系与区别。 4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5 常见的化石燃料。 6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7 燃料的燃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8 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2012中考真题 1.( .. A.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 B.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片不能丢在废纸篓里 D.红磷燃烧属于置换反应 2(2012 宜昌5)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 C 酒精D天然气 3.(2012 黄冈 10)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4.(2012 黄石10)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档案室内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水扑灭。 C.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 5.(2012 天门7)下列是关于成语包含的化学原理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B.扇风点火—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 C.釜底抽薪—取出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D.百炼成钢—多次提炼,使生铁中的碳、硅、锰等杂质的含量调节至钢的标准。6.《三国演义》里描述的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借助东风火烧了曹营的木船而大败曹军.根据图可知,曹营的木船是可燃物,该燃烧还具备了下列两个条件: ①木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②你给曹军的灭火建议及所依据的原理是: .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二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 2 合金及合金的用途。 3 金属与氧气反应 Mg+ O2 = Fe+ O2 = 4 金属与酸反应 Zn+ HCl = Fe+ H2SO4 = 5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Fe+ CuSO4 = Cu+ FeCl3 = 6 金属活动性顺序 7 几种常见的矿石 8 铁的冶炼(共有5个反应) 9 CO与Fe2O3反应的实验探究 10 钢铁的腐蚀及防止腐蚀 11 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012中考真题 1 (201 2 武汉8)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0章 第六节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②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热值和单位,会查燃料热值表。 ③了解提高锅炉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的措施,进行节约燃料的教育。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燃料燃烧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②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提高节能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②通过燃料燃烧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初步的辩证观点,养成辩证看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热值的定义及其单位。燃料的有效利用。 教学难点: 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要生存,离不开能量,机器要运转,也离不开能量,而内能又是人类和各种动力机械主要利用的能量形式之一。本节我们的任务就是来认识一下人们是如何利用内能的。 说到内能的利用,首先要考虑内能的来源,而燃料的利用正是这一 的主要途径。下面我们先来讨论燃料及与燃料有关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燃料的特点 教师:我们都知道,煤炭、汽油、柴油是燃料,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是燃料? 学生:柴火是燃料。 学生:酒精、蜡烛也是燃料。 学生:煤气、天然气也是燃料。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谁能归纳一下,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学生:它们都能够燃烧。 学生:它们燃烧时都能放出热量(内能)。 教师:那么燃料燃烧时获得的内能是由什么能转化来的呢?

学生:在燃料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放出热量。 教师:燃料燃烧实际发生的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总结:燃料的特点:能够燃烧。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二)燃料的热值 教师:同学们归纳了燃料的共同特点是都能燃烧。那么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有什么不同呢?煮饭时用煤为什么比用柴草好呢? 学生:煤比柴草放出的热量多。 教师:煤一定比柴草放出的热量多吗?怎样比较才更合适?(类比:铁一定比棉花重吗?) 学生:应取相同质量的煤与柴草相比。 教师:它们质量相同,就一定是煤放出的热量多吗? 学生:不知道 教师:还应补充一条:要让它们都充分燃烧。在它们都烧完、烧尽的条件下,才有可比性。 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这一差异,我们引入一个新的概念:燃料的热值 定义: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单位:焦/千克。 物理意义: 热值直接反映了燃料的燃烧特性。热值大,反映单位质量的该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多)。 看课本中的表:几种燃料的热值(指导学生学会表述其物理意义) 教师:汽油的热值为4.6×107焦/千克。其物理意义是什么?一筒汽油与半筒汽油相比,哪个热值大? 学生:(略) (三)燃料的有效利用 ①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 教师:1千克干木柴完全燃烧能放出多少热量? 学生:1.2×107焦。 教师:这些热量若全部被水吸收,可把35千克左右的水由20℃烧开。实际生活中1千克干木柴能把35公斤20℃的水烧开吗? 学生:不可能。 教师:那是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燃料不可能做到完全燃烧。 学生:因为热量有散失,水吸不到那么多热量。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论文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课程论文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之一,而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水灾害问题,都影响到了水资源长久有效的利用,影响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效地解决各种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进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优化调度、科学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资源基础,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 水污染按污染物质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病原体污染。 (2)需氧物质污染。 (3)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4)石油污染。 (5)热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主要是重金属和难分解有机物的污染。 (7)无机物污染。 (8)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有效扭转。苏州乃至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的问题由来已久,并已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1999年1月1日由国务院9部委联合开展了“聚焦太湖零点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包括苏州在内的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水质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生态日益恶化,湿地沼泽大量减少,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水系的自净能力不断下降。湖泊、河道、湿地以及各类养殖水体,构成了苏州水域生态环境,在调节气候、维护生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护着城市肌体的健康运行。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苏州的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作为“城市之肾”的功能已日趋衰竭。 地下水超采严重,地质灾害隐患依然存在。随着地表水水质的日益恶化,不少工厂转而使用地下水。但地下水的超强度开采大大超过了自然补给量,导致地下水资源趋于枯竭,形成大面积的超采漏斗区,造成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虽然自1997年开始对地下水进行控采,较大地压缩了地下水的开采量,尤其是2001年省人大立法对苏锡常实施地下水禁采后,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地面沉降的速率开始趋缓,但今年二季度最低水位仍达米(地下水水位距基准面的距离),地质灾害的隐患还远远没有消除。由于地面下沉的危害性是在经历漫长的过程后才被人们觉察出来的,其灾害不像洪水暴发来得急促,也不像沙漠化那样一目了然,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这种状况如不改变,一旦地面下沉到与海平面近乎同一水平线上的时候,那将是比黄河、长江的洪涝灾害,比草原沙漠化的灾害更为严重。 城市废水污水排放总量增大,而污水处理能力则严重不足。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广,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影响水质的重要原因。河道水系严重破坏,河水的自然流动速率和自净能力大大降低。管理体制不顺,九龙治水导致水务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诚然,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环境整治措施,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苏州水资源状况确实有所改善,但是水污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们依然要积极努力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以下提出一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与措施。 一是做好防洪抗旱工作。防洪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正确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给洪水以出路,这一思路,不仅要体现在抗洪期间,还要在经济社会建设中予以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我国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建立完善的防洪管理制度,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做好抗旱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 二是保障饮水安全。把保证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十一五”期间,解决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人口减少1/3。加强水资源保护,

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归类例析

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归类例析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永恒主题。能源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这几种常规能源,大量消耗常规能源带来了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一、环境污染与保护 ●温室效应 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由此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得地面的气温上升,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海水向河流倒灌,耕地盐碱化…… 例1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各国科学家提出了不少方法和设想,有人根据液态CO2密度大于海水密度的事实,设想将CO2液化后,送入深海海底,以减少大气中CO2的浓度。为使CO2液化,可采用的措施是() A.减压、升温 B.增压、升温 C.减压、降温 D.增压、降温 答案选D。

●酸雨 煤炭中常常含有较多的硫,燃烧时形成的二氧化硫等物质使雨水的酸度升高,形成“酸雨”。内燃机工作时的高温使空气中和燃料中的氮、氧、碳、氢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受到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二次污染物质──光化学烟雾,主要成分是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以及燃烧不完全时产生的一氧化碳,都是有毒气体,能引起为的多种疾病。此外燃烧时产生的浮尘也是一种污染。 例2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从一份简单科技攻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酸雨区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农业每年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有效地降低地面SO2的浓度。在20世纪的60~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造高烟囱的结果,地面浓度降低了30%之多。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是否可取?说明其理由。 解析:这种做法不可取。建造高烟囱只能降低地面SO2的浓度,不能从根本上降低大气中SO2的浓度。控制酸雨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对煤、石油等常规能源进行处理,使其燃烧过程不产生SO2;二是对SO2回收;三是开辟“绿色能源”。 二、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常规能源的短缺和由这类能源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使得新能源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0.6燃料的使用与环境保护教案新版北师大版66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0.6燃料的使用与环境保护教案新版北师大版66

《燃料的使用与环境保护》 教材分析: 从教材安排上来看,课本以人们熟悉的固体、气体、液体燃料入手,引出燃料热值的概念,介绍了常见燃料的热值、炉子的效率及提高炉子效率的措施、燃料的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和保护.在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学习上,应加大信息量,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热值和单位,会查燃料热值表. 3、了解提高锅炉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的措施,进行节约燃料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燃料燃烧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提高节能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燃料燃烧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初步的辩证观点,养成辩证看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师总结,像这些能够燃烧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燃料. 教师:这么多燃料我们能不能对它们加以分类.这样研究起来不就更方便了吗? 学生: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 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料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燃料的热值 1、研究表明: 1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4、6×107J; 1Kg氢完全燃烧放出热量1、4×108J; 1Kg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4、3×107J; 1Kg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3、0×107J. 请阅读以上资料,谈谈你获得的信息. 2、请同学们自读课本“热值”(P28页)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教师小结: 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的比值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用q表示) 在此,老师简单解释什么是“完全燃烧”. 2、公式: q=Q/m

东北大学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期末试题

一.简答题 1.国家工信部对钢铁企业的定位是什么? 答:定位如下: (1)化解产能过剩将促进僵尸企业退出,为行业未来发展腾挪出更多市场空间。(2)企业仍有较大经营压力 (3)钢材出口难度加大,钢材出口总量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受贸易摩擦压力及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出口阻力较大。 (4)在积极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是加快智能制造发展,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大趋势,也是当前钢铁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着力点,要做好规范企业动态管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等重点工作。 2.冶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包括哪些内容 答:冶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包括以下内容: (1)冶金过程固体废物来源、分类及特点 (2)冶金过程固体废物的危害 (3)冶金过程固体废物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冶金过程固体废物理治理的基本政策 (5)有关冶金过程固体废物法规的建立 (6)冶金行业固体废物治理的思考 (7)重有色金属冶金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重有色金属冶金固体废物污染概述、重有色冶金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冶金铜渣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冶金铅锌渣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冶金络渣的处理与资源化、冶金砷渣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8)铝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铝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赤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铝工业电解废料的控制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9)稀有金属冶金固体废物治理与利用 (10)钢铁工业固体废物治理与利用:冶金钢渣的资源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发展方向、节能环保)、冶金尘泥的资源化处理与综合利用、冶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与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 3.清洁生产的意义及目的是什么? 答: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从本质上来说,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清洁生产的意义诸如: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可大大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 4.高炉、转炉、精炼、轧钢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产品和副产品有哪些? 答:高炉的原料:焦炭,熔剂,铁矿石。产品主要为生铁。副产品有高炉煤气和炉渣 转炉原料为铁水,氧气,废钢,相关合金元素。产品,钢水,钢锭或连铸坯。

高中物理第5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5.1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5.2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5.3节约能源、保护资源与可持续

5.1 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5.2 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5.3 节约能源、保护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知识脉络 1.了解能源的分类、利用情况及对环境 的污染. 2.知道能源开发和利用带来的问题及 应该采取的对策.(重点) 3.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节 约能源的意识.(重点) 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先填空] 1.能源及其分类 (1)能源:是指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 (2)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大致经历了柴薪、煤炭、石油三个时期. (3)分类:

2.能源利用状况 (1)标准煤:为了把各种燃料从含能量的角度统一起来而引入的一个概念,1 kg标准煤的热值为2.92×107 J. 1 t原煤=0.714 t标准煤, 1 t原油= 1.43 t标准煤. 1000 m3天然气=1.33 t标准煤. (2)我国能源利用状况:能源总量约为4×1012 t标准煤,各种能源丰富,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3.人类生存环境及其污染 (1)各种污染的种类有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环境噪声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白色污染”等. (2)大气污染导致了温室效应,引起了如今的全球气候变暖;水污染导致了酸雨的增多,我国受酸雨危害的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的1/3. (3)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气温升高的现象. (4)酸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在高空遇到水蒸汽,变成硫酸和硝酸雾,随同雨雪降落,形成pH小于5.5的酸性雨或雪,统称为酸雨. [再判断] 1.地球上的能源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太阳能.(√) 2.只有有生命的动植物才具有生物质能.(×) 3.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后思考] 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没有必要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这种认识是否正确? 【提示】虽然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但由于能量耗散会导致能量的品质下降,高品质的能量转化为低品质的能量,世界上的常规能源是有限的,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节约能源,同时要开发新能源. 能源的分类及特点 能源分类方法能源分类名称特点举例 按形式或转换特点分一次能源自然形成,未经加工 太阳能、风能、地热 能、核能、潮汐能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加工转换而成 焦炭、木炭、液化 气、酒精、汽油、电 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