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案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案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案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

导言

教学目标:讲解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介绍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主要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

一、古代汉语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 1 )基础理论课——理论性(体现在通论);( 2 )工具课——实践性(体现在文献阅读)。

在本科学习中,二者是相融汇贯通的。学习文选时要运用通论知论,学习通论时要结合文选语料。

二、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内容

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1) 文言文;(2) 古白话。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即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

内容包括两大方面:( 1 )原始文献材料,即文选;( 2 )有关语言文字规律的理论,即通论。

上古汉语书面语言,是用汉字记录、保存下来的。要读懂古汉语,首先遇到的是一个个的词,而词是用汉字记录的,所以,首先要通过汉字认识词。词有音和义两部分。汉字有形、音、义三部分。形是书写形体;字音,也是单音词的音;字义,与词义关系密切。因此首先就有了学习与此相应的汉字、音韵、词汇三部分理论知识的必要。

汉字部分:古人总结的“六书”就是关于汉字造字方法的理论,要了解造字的几种基本类型。根据文字形体,按造字方法而推求它所记录的意义,就是“因形求义”。汉字属表意文字系统,古文字的形体能够反映造字时的词义——本义;词的其它意义,又都跟本义有关系,是本义的引申——引申义。字所记录的意义,如果找不到与本义的关系,那就是假借——假借义。一个字记录意义过多,造出新字来分担其职能,就是分字分化——分化字。

音韵部分:如果文字用的是假借义,就要考求这个假借字记录的是哪个词,那就要根据声音的线索。同源词的系联,理解古诗的押韵、韵律,也需要语音知识。古代的语音与现在的语音不同,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同一时期的各个方音也不同。所以,要解决上述的问题就要有古音学知识。而作为对语音史的研究,本身也是语言学史的一个重要部分。

词汇方面:汉字一章涉及意义问题,词汇一章也涉及意义问题,因为在古汉语中,字与词既有区别而又关系密切。一个字(词)有多个意义,用词义引申的理论来掌握它,这与汉字一章的“本义”、“引申义”有关。古汉语的词不是独立存在和变化的,它的使用也常有并列、同义换用的情况,要理解掌握一个词,还可以通过同义词关系、同源词关系得到更深入的理解。

语法部分:解决了字词(实词)的问题,还有组词成句的规则问题。实词在特定的句子中改变词性,是词类活用。把字词一个个串起来的是句子,组词成句的法则就是句法。在实词间起辅助、加强表达作用的是虚词。句法和词法合起来就是语法的内容。这些都是必要掌握的。

古书注解部分:古汉语的语言,储存在一种特别的载体即经典文献中。历代对经典文献的注释、整理工作很多,可以帮助准确理解古汉语。反过不定期,读古汉语的最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利用古代文献。所以,文献阅读的有关知识也要掌握。

以上就构成了本材的通论的各个部分。这也反映了通论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全面把握知识体系。

三、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牢固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综合能力,以继承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提高学生运用与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四、古代汉语课的学习方法:

学习古代汉语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原则,将通论的学习和文选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附录:古汉语课内容和知识点

文选:

主要为

1.先秦:《左传》、《战国策》、《礼记》以及诸子,等

2.汉代:《史记》、《汉书》、《文选》等

3.唐宋:韩、柳、欧、苏散文

以及部分诗歌,如《诗经》、《楚辞》

以今人注为主,古人注为辅。本科生要实现从读今注向读古注的过渡,进行一定量的古注阅读训练。

(二)通论:

1.文字

( 1 )形体演变(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汉代隶书——楷书)

( 2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3 )因形求义

( 4 )古书用字——通假、分化、异体

2.词汇

( 1 )多义词——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 2 )同义词——认识和辨析同义词

( 3 )同源词——因声求义

3.音韵

( 1 )等韵学——古代的语音学

( 2 )中古音——《切韵》的声、韵、调系统;反切

( 3 )上古音——声母研究及其结论;韵部研究及其结论

( 4 )上古字音的判定

目的——判定同源;确定通假;了解用韵和声律;了解复音词的构成

标准和方法——声符、古注、声训;工具书

4.词法与句法

( 1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一般、使动、意动)

一般动词:段不弟;晋灵公不君

使动:尔欲吴王我乎(左·定十)

意动:(和氏之璧、随侯之珠)侯王宝之(淮南子·说山)

形容词用作动词(一般、使动、意动)

数词用作动词

( 2 )短语问题

名词作状语(名+ 动)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vi+ 名)

特殊动宾关系(施动、与动、因动……)

动宾语序: A 疑问代词作宾语;

B 否定句中的宾语;

C 被强调的宾语(用是、之复指)

双宾语

主谓之间加“之”(或“其”)

( 3 )句子

判断句(无判断词“是”)

被动句

无标记

有标记:“见(……于)”、“为(……所)”、“被(……所)”

5.虚词

主要是实践问题,要求在文献阅读中随见随解决;最后在通论课中归纳。

6.古书阅读

( 1 )古注

A.作用:古汉语课的主要任务就是:逐步培养起直接阅读带古注(不带古注)

的文献的能力。

B.发展: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清

C.类型:传注;章句;义疏;集解

D.内容、体例、术语

( 2 )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略)

( 3 )阅读古书(包括研究)所需的工具书:《说文解字》、《尔雅》、《广韵》、《经籍纂诂》、《经传释词》等。初学实词方面可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源》、《汉语大词典》,虚词可用何乐士《古汉语虚词通释》、杨伯峻《古汉语虚词》、杨树达《词诠》等。

第一章汉字

教学目标:了解汉字发展的历史;认识汉字的性质和构造;掌握因形求义的基本方法;熟悉假借字、分化字、异体字、繁简字的特点。

教学重点:汉字构造类型的判断;因形求义方法的运用;几种用字方法的识别。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12

教学内容:

第 3 — 4 学时

导入

“汉字”这一章,有四部分内容,分为四节:(一)形体演变;(二)六书;(三)因形求义;(四)古书用字。其中,对于本科生来说,核心部分是因形求义(最重要的是实践)。因为,我们学习的古汉语,是用汉字记录下来的。上古汉字是象形文字(表意文字),寓义于形是其本质特征。古汉语的词的本义,很多是可以通过对汉字的最初构形的分析理解来掌握的;掌握了本义,也可以进一步掌握从本义出发的引申义。从而把一个词的几个义项系连起来。

如:“自”字,古文字象鼻形,本义是鼻子。《说文》:“自,鼻也。”“辠,犯法也。从辛,从自。言辠人蹙鼻,苦心之忧。”“臭,味也。从自,从犬。”

“鼻子”有开始、本源之义,如“鼻祖”,《方言》卷十三:“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人之初生谓之首。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所以“自”有开始、本源义,如《韩非子·心度》:“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后代有“渊源有自”一语。)由本始义又引申出由来、由头、缘由义,如《礼记·中庸》:“知风之自。”注:“自,谓所从来也。”

后来又语法化,产生多种意思和词性:

1.本来之义,如《论衡·问孔》:“人之生死自有长短。”(副词)

2.自然、当然之义,如《史记·田单列传》:“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副词)

3.从之义,如《左传·成公二年》:“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介词)

因形求义,必须根据最早的字形。这是是因为,汉字的形体是不断演变的,后代的字形(今文字)不能反映最初文字的构形意图。如“自”字的隶书形体已经看不出鼻子的象形。所以,必须学习有关汉字形体演变的知识。

找到最早的形体,还得知道古文字构形的道理。上古文字形体的认识,即它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构形,代表语言中的哪个词,其中有很多道理。找到最早的形体,还得知道它的造字道理,才能认识。造字的道理,古人总结了“六书”,也叫造字的原则。比如,“自”是象形,“从”、“及”是会意,“本”、“末”是指事。如果没有学习古人造字的道理,就不能正确认识上古汉字。所以要学习“六书”。

写在古书中的字,与写在字典中的字,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即,认识了字典中的字,并不等于就一定知道古书中写的这个字是表示什么词,是什么意思,因为古书用字和古人造字是分别进行的,处于不同时期,出于不同的人。其中有用本字的,有用通假字的。比如,“庄公寤生”,照着“寤”的本义讲,就成了“寤寐而生”。这就要学习通假的知识。古代字少,后代字多,其中很大部分是文字的分化造成的,知道文字的分化,可以了解很大一部分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所以,要学习古书用字的有关知识。

(二)通论:

1.文字

( 1 )形体演变(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汉代隶书——楷书)

( 2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3 )因形求义

( 4 )古书用字——通假、分化、异体

2.词汇

( 1 )多义词——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 2 )同义词——认识和辨析同义词

( 3 )同源词——因声求义

3.音韵

( 1 )等韵学——古代的语音学

( 2 )中古音——《切韵》的声、韵、调系统;反切

( 3 )上古音——声母研究及其结论;韵部研究及其结论

( 4 )上古字音的判定

目的——判定同源;确定通假;了解用韵和声律;了解复音词的构成

标准和方法——声符、古注、声训;工具书

4.词法与句法

( 1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一般、使动、意动)

一般动词:段不弟;晋灵公不君

使动:尔欲吴王我乎(左·定十)

意动:(和氏之璧、随侯之珠)侯王宝之(淮南子·说山)

形容词用作动词(一般、使动、意动)

数词用作动词

( 2 )短语问题

名词作状语(名+ 动)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vi+ 名)

特殊动宾关系(施动、与动、因动……)

动宾语序: A 疑问代词作宾语;

B 否定句中的宾语;

C 被强调的宾语(用是、之复指)

双宾语

主谓之间加“之”(或“其”)

( 3 )句子

判断句(无判断词“是”)

被动句

无标记

有标记:“见(……于)”、“为(……所)”、“被(……所)”

5.虚词

主要是实践问题,要求在文献阅读中随见随解决;最后在通论课中归纳。

6.古书阅读

( 1 )古注

A.作用:古汉语课的主要任务就是:逐步培养起直接阅读带古注(不带古注)

的文献的能力。

B.发展: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清

C.类型:传注;章句;义疏;集解

D.内容、体例、术语

( 2 )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略)

( 3 )阅读古书(包括研究)所需的工具书:《说文解字》、《尔雅》、《广韵》、《经籍纂诂》、《经传释词》等。初学实词方面可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源》、《汉语大词典》,虚词可用何乐士《古汉语虚词通释》、杨伯峻《古汉语虚词》、杨树达《词诠》等。

第二章词汇

教学目标:了解古今词汇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注意分辨古今词义的差异,尤其是同中有异的情况;认识古代汉语多义词的特点,把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理解同义词、同源词等词汇现象,并掌握辨析同义词和系联同源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词义引申、同义词和同源词。特别是同源词的系联,是本部分的难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10

教学内容:

第15 —16 学时

第一节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

一、文言中的字与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到现代汉语成了双音词的一个词素),字形所反映的本义往往与词义有关系,所以,古人一般把一个字当成一个词,用“字”称呼词,用“字义”指词义(不过,古人认为实词才有意义,虚词没有意义,所以,“字义”表示的是实词的意义;没有字面意义的虚词叫作“词”)。字和词成为同一概念。

因为这符合最通常的一般情况,所以这样认识和指称,一般情况下不会错。

但是,字和词是有区别的,无论在造字上,还是在用字上,字和词都不是一对一地对应;加上词义引申变化,但记录它的字还是那一个,这些原因构成字与词的差别。在不少情况下,古代汉语的字,不等同于词。表现为:一、同一个字符记录不同的词(“异词同字”);二、同一个词用不同字符记录(“异字同词”)。因为一般地容易把古汉语的字当作一个词,所以,对“异词同字”、“异字同词”的特殊性要特别强调。

如果没有从认识上高度重视字和词的的差别,就会异致不是“望文生义”(把假借义当本义,根据字形解说连绵词),就是没能深入辨别词的不同义项(词在具体语境中用的是其中的一个义项;古人注释中,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也是义项的对应)。如,百夫之特,“特”有“公牛”、“特殊、特异”、“匹对”不同义项,如果不辨别,简单地以“特殊、特异”解释,就会发生错误。

同一个字表示不同的词(异词同字),有不同的原因:一是同形字。造字时不约而同地取同一形体表示不同的词。如,“只”,上面是一只鸟,底下是“又”即手。它可表示擒获,后来分别文作“获”;也可表示鸟类单位,后来简化作“只”。又如“姥”,一是表示老妇,音“母”(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山”);一是表示外祖母,音“老”。二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如,“女”表示女子;也借作第二人称“汝”(当然这个“汝”本身也是假借字)。又如“我”,甲骨文字形象戈,是武器形,假借为第一人称。三是词义引申后派生出新词而未造新字。如“字”,字形从宀(跟房屋建筑有关),从子,子亦声。字本义是在室内生子、抚育孩子之义。引申为滋多、繁育义;文字的“字”的命名就是取孳乳滋多,所以用“字”字表示。即,“字”字由生育孩子而引申出文字滋生之义,但文字的“字”独立为一个词之后,却没有新造自己的字形。许慎给“假借”下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造字的假借;而举的例子“令”和“长”,是引伸而未造新字。

同一个词用不同的字符(异字同词)。其原因有三:一是重文(《说文》异体字),包括不同造字方法造的字(及不同方音造的字)和累增形符造的字(“累增字”)。如,(木献):枿:蘖,三个形体在《说文》是一个字。褎:袖一个字。桴:枹一字。复:复一字。网:罔(从网,亡声)一字。二是通假。如,“罹”这个词写作“罹”,又可借“离”这个形体。“雕”(画、刻)又可写作“雕”。三是累增形符,如,丘:邱;豆:梪。(累增形符的字,后来有了分工的,叫分别文,如莫:暮;复:复。在没有分工之前,造成一词异形。)连绵词的不同书写形式,也可以归入异体字。如犹豫、踌躇、踟蹰。

图示如下:

字与词不对应的原因:(从书写形式上分析)

1.同形字————————————一形多词

2.假借(六书假借、通假)————一形多词

3.派生未造新字—————————一形多词

4.异体字(即重文。可包括连绵词)一词多形

5.假借(通假)—————————一词多形

6.累增字————————————一词多形

1 至3 是“异词同字”;4 至6 是“异字同词”。

二、古代汉语词的外部结构特点(合成的双音词和双音节单纯词)

古代汉语虽然以单音词为主,但并非没有复音词。如“社稷”表示国家,而不是具体表

示土地神和谷神,是一个词。“不谷”谦称自己,不再是表示“不善”,当是一个词。“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出现在两个动词之间,当是一个连词了。上古汉语本身是一个很长的时期,其间也有变化发展。当一个词组结合使用较长时间后,后来因循使用,不再辨析它的内部结构,而只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使用,它就逐渐成为一个词。理论上是这样。具体地说,古代汉语中,这些双音节的、现代汉语当作一个词的,什么时候是词组,什么时候已成为词,这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问题。可以从意义结构(如教材所论)、结合关系的密切程度、词重音、语法上的搭配等手段检测判定。(这是选修课的内容)举几个例子。“知道”,《学记》:“人不学,不知道。”“知道”是动宾关系,是两个词。后来“知道”结合为一个双音词,是一个动词,它后面又可以带宾语了。“妻子”,当它表示妻和子女时,是词组;当它表示夫的配偶时,是双音词。“洗澡”,“洗”本是洗脚,“澡”本是洗手,“洗澡”是联合式词组,现在变成一个词,动作的作象扩大了,而且可以说“洗澡了”,“洗一个澡”。“休息”,本是联合的,作一个双词,“息”字轻读了。

连绵词是古汉语词汇研究的一个问题。连绵词的特点要从字形、声音、意义三方面分析。字形上,往往一个词有多种书写形式,如彷徨、仿偟、仿徨;又如,逶迤、委蛇、委遟、委移、旖施。它们的声音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字形上主要是改变义符。声音上的特点是,多数是两个音节之间为双声或叠韵关系。如“彷”“徨”二字古音都是阳部。“委”“迤”二字古音都是歌部(“遟”是脂部,这是歌脂旁转,是历史音变形成的)。同一个词的不同字形,声音都是相同(或相近)的,所以认为它们是一个词。意义上的特点最须注意,连绵词表现的是一种意义特征。如“委迤”表示弯曲延续的样子,“彷徨”表示来回反复的样子。一个词,由于字形多变,两个音节结合紧了,声音也会转移,使用时不能依字形来认识意义,也不能根据不同的偏旁、不同的音符来分别其间的意义类别。所以,一般地说,连绵词的意义,不能从字形上去把握,而只能从不同字形体现出的共同的声音上去把握。否则就往往会“望文生义”(望形生训)。如《庄子》中的“望洋”。

许多连绵词最初是联合的,后来结合得紧了,字形上的多种写法和声音上的双声叠韵,使之更难分析,本来结合时的意义考求更加困难,所以人们一般认为连绵词不可拆开来解释,是一个词。随着因声求义研究的深入,不少连绵词最初结合的意义逐渐得到解释,所以,对连绵词能否会开来解释的问题,有了较客观的解释。

但义符不同,有时造成一些区别,同样这种意义特征,在不同的事物上体现为不同的概念。如,“彷徨”,部首从“彳”,这个部首的意义与行走有关,所以表示在一个地方徘徊。“仿偟”部首从“人”,表示心情不安,也是心情的反复。所以,不同写法的连绵词,是否都如通行的说法视之为一个词,也还是可以研究的。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中的古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先秦对汉代来说是古代,汉代可以称今;先秦、汉代对唐代说来是古,唐代又可以称今;汉唐对清说来是古,清代相对说来是今;清代对现代说来也是古,现代自然是今。词义在不同的时代都有发展,因而也都需要辨异。不过,在一般的古代汉语基础课里所说的“古今词义”,是一个特定的概念。这个概念比较笼统,指的是文言文的词义和现代汉语的词义的关系,也就是说,把古代文献的词义,当成一个整体来看,不再计较它内部的小段分期。它是一个古汉语教学体系中的概念,而不是专门的、严格的词汇史概念。

词义的发展,是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同一个词的意义,古代和现代有相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如果古今基本不变的词,如“鱼”、“牛”、“春”,就不讨论了。)即同一个词的意义内涵中,古今有相同的部分,有不同的部分。认识古汉语的一个词,应该带着古今变化的意识,才能准确,教材举出了古今词义差异的四种类型(83 页)。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种类型,即古今义项近似。

为了分析这四种类型,必须说明意义辨析的单位。进行意义异同的辨析,得有一个衡量单位、标准。否则无法判断、表述它们的异同程度。衡量尺度有两级:词、词的义项。

首先,古汉语的这个词现在还用不用,存在与否这是进行词一级的衡量。

如果这个词(单音词)现在还存在(还在使用),那就进一步看它的义项异同。词是包括义项的,所以,衡量应该以义项为单位,即多了哪一个(些)义项,少了哪一个(些)义项;哪个义项与哪个义项是相近的有什么样的区别把这些情况累计起来,就可以说明这个词的古今异同。这是进行义项一级的衡量。

这就是说,在两个级别上辨析。当然,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即必须是在词的范围内进行,要排除假借的情况。

第一个层级的比较,即古语词存在与否,要注意通常的情况是,古语词消亡了,但作为词素还保留在双音词、成语、书面语、俗语、方言中。如“五岳”的“岳”,“哭泣”的“泣”,“目的”之“的”,“旁门左道”的“左”,“欲擒故纵”的“擒”、“纵”,“矢志不渝”的“渝”……。古今词义的异同,还有一种情况,即古今词性变了,既不是义项的问题,也不是语词消亡的问题。如“病”,古代表示伤、病严重,是形容词;现代表示疾病,是名词(“有病”、“没病”),也可以是动词(“病了”)。

第二个层级的辨别,包括对单音词和词素的辨析,还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某一义项古今有无的情况(如“字”字古有生育的义项,今无。“仇”字古有匹配义,今无。“用”古有杀动物或人以祭义,今无。“爱”字古有吝惜义,今无);二是古今相近似义项的比较(这就是教材P85~86 比较的内容)。可分为内涵的深浅程度、外延等。如“饿”,古代表示饿得很厉害,现在表示一般的饥饿,两个义项之间有程度之别。同一义项内涵和外延的比较,如“字”,古今都有“文字”这一义项,但古代的“字”与独体的“文”相对,表示孳乳出的形声字,外延较窄;今天的“字”包括古代的“文”和“字”。又如“子”字,古今都有表示后代这一义项,古代表示男孩和女孩,后来只表示男孩。有程度深浅之别,使用对象宽狭之别,所以,必要时要在义项上观察其涵量的多少。

归纳:

第一个层级:词

(一)古语词现代消亡(“消亡”指的是不但不单独用,而且不再作为构成新词的词素用。保留在成语、方言,以及古代保存下来的双音词中)。

(二)古语词现代保存(现代汉语的绝大部分词、能继续造新词的词素,是古语词延续发展来的)。

第二个层级:义项

(一)古有今无。

(二)义项近似(古代语词的义项发展延续到现在,有变化)。

最应该注意的是古今义项相近似的情况。古今相近义项的辨析,可以从四个方面着眼。(教材85~86 页)即从意义(义项)涵义深浅、外延宽窄、色彩褒贬、特点差异等角度观察。

第一种,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消亡,而消亡的古义与现代汉语中还存在意义十分接近,仅有微殊。

第二种,某一词常用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还偶或存在,但已不是常用义,因而在阅读中使人感到生疏。

第三种,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现代汉语在表达这个意义时另造了新词而将旧词淘汰。

第四种,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但现代汉语还用它的书写形式来表达另外的意义,现代汉语的这个意义在古汉语里却用另一种书写形式来记录。

所以,古今词义即使是不同的,也还有很多的联系。因为意义的异同,离不开本义,所以,如果要以简驭繁,必须了解由本义(本义中显示的词义特点)出发的词义引申,以及这种引申形成的各个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词义的系统性。

为了更好理解古今词义的异同,有必要知道引起词义变化的原因。外因是社会生活、人文历史的变化,内因是语言文字系统内部功能、语言结构、语义场等的调整变化。

第17 —18 学时

第二节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这一节的内容有三部分:一、词义的引申(也就是以字的本义为出发点的词义引申),二、汉字字形分析与词的本义(即因形求义——根据汉字字形考求字的本义),三、同音借用和假借义(包括本无其字的假借和通假)。这三部分内容,前面学习汉字部分时都学过了。此处是从词义的角度来说,但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都是根据汉字字形,所以,这两部分有交叉重复。词义的引申,形成一个词的多个义项(多义词),其中的义项如果独立,成为新词,造了新字,就成了分化字(参见61 页分化字);因形求义参见43 页;假借参见39~42 页,通假参见55 页。因为通论讲过,并且学习文选遇到常用词时经常讲它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对这些根念应该已经掌握,也有能力自己动手进行分析(做过练习),此处不再重复。

词义引申和由于引申而形成的词义的系统性,是古汉语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对于教材中所举的“节”和“间”两个词的意义系统,即各个义项之间、它们与本义之音的关系脉络,必须仔细、反复体会!

上一节古今词义辨析谈古今词义的沟通时提到,古今词义之所以有同有异,最主要的是它们是从同一个本义出发的不同的引申义,所以,抓住本义、分析其各个引申义之间的关系,就能从原理上、根本上掌握古今词义的异同。因此这里要特别讲词义的引申及词义的系统性。

古今相邻义项的异同,实际上就是同一个词不同义项的异同。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界限是人为分的,对词本身而言,它从古至今是一个词、一个主体,是一个东西的发展变化。这是纵向的发展变化。古代汉语中的各个意义之间的不同,是横向的发展变化。而古代汉语本身是一个很长的时期,其间现在看来是横向的变化,正是纵向发展变化的积淀。所以,古今汉语相邻意义的比较,可以放到不分古今的汉语词的引申活动中观察。

教材举“好”字为例,这里比较古汉语词“好”和现汉“好”的几个意义:

古(参考《词源》为主)今(参考《现汉》为主)

[1] 貌美(有子而好……纣以为恶)[1] 貌美(专指女子。长得好)

[2] 优、良(公侯好仇,室家之好)[2] 优、良(好人,好书)

[2 ˊ] 合意,使人愉悦(好吃,好看,好听)

[3] 善(《洪范》使有好于而家)[3] 善(行行好,做好事)

[4] 和好(妻子好合;永以为好)[4] 友好(好朋友)

[5] 完毕(韩偓:粧好方长叹)[5] 完毕(写好了;吃好了没有)

[6] 宜、适于(青春作伴好还乡。副词)[6] 宜、可以,适宜(考完试好回家)

[6 ˊ] 容易(这个卷了很好做)

[7] 健康(病好了,伤好了)

[8] 表示同意(“好,这就这么办”)

[9] 表程度深,“至”“很”(好多,好久,好想)

如果分古和今两个阶段,今的一些义项(如 1 至 6 )与古是相同相近的,另一些义项是新的。相同相近实际上是一个意义的继承、沿用;新的义项是旧的意义发展来的。古汉语的几个意义又都是从本义引申的。这些义项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古今两段是为了比较而人为分的,对词本身来说,它是一个连续发展变化着的整体:

[1] 貌美(有子而好……纣以为恶)

[2] 优、良(公侯好仇,室家之好;好人,好书)

[2 ˊ] 合意,使人愉悦(好吃,好看,好听)

[3] 善(《洪范》使有好于而家;行行好,做好事)

[4] 和好(妻子好合;永以为好;友好,好朋友)

[5] 完毕(韩偓:粧好方长叹;写好了,吃好了没有)

[6] 宜、适于(青春作伴好还乡。副词;考完试好回家)

[6 ˊ] 容易(朱子语类:“《上系》好看,《下系》便没理会。”)

[7] 健康([ 元] “你那病人不好几日了”)

[8] 表示同意(水许传:“好!正要拜识尊颜。”)

[9] 表程度深,“至”“很”([ 元] “好几十两银子。”)

[2 ˊ]、[6 ˊ]、[7]、[8]、[9] 都是由于引申而增长的。所以,比较古今音义的异同——通过今义而了解古义的一个角度——根本的办法是了解词义的引申及其系统。

词义的引申

1. 词义引申的出发点——本义

以上面“好”的义项为例,看引申是如何从本义出发的。

《说文·女部》:“好,美也。从女子。”段玉裁作“媄也”。注:“与上文‘媄'为转注。‘好'本谓女子,引申为凡美之称。凡物之好恶,引申为人情之好恶,本无二音而俗强别其音。”女子的“美”是本义[1] ;引申为事物的美、人的品质的美就是“优、良”[2] ;品质美好,于人而言是“善”[3] ,于人与人关系是“和好”[4] ,于物对人来说是“适宜、适于”[6] ,美好引申为“完美、完全”,具体表现为“完毕”[5] ,伤病完了是“健康”

[7] (这个意义也可以说是从“良”引申出来的);“引申为人情之好恶”,从物一方说就是“使愉悦”[2 ˊ] ;态度上肯定其“良”“善”就是“同意”[8] ;“完美、完全”表示程度作副词就是“至”[9] 。

从上面也可以看到,词义引申不止一个方向,也不止一个层次。如“美”既向“优、良”方向引申,又向“完美”方向引申,这是引申的多向性。“美”引申为“优、良”,“优、良”又引申为“适宜”,一层又一层,这是引申的多重性。引申的多向性是由客观事物联系、意义关系(思维联想)的多面性决定的;引申的多重性是由事物发展变化、认识发展变化的递相深入决定的。

2. 词义(引申系列)的系统性及词义引申的规律性

词义的系统性指,一个词的各个义项之间,以及整个词汇系统,都不是散漫无序的,而是有它内在的系统。这是因为,从一个词的内部说,词的各个意义引申都从同一个出发点,又按照一定的客观的认识规律进行的,各引申义项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或经验联系;从词汇系统说,有同义词系统和同源词系统,它们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词义的系统性包括词的引申义的系统性和词汇的系统性。这里谈的是引申义的系统性。

上举“好”的引申义列,各个义项之间表现了一定的系统性。合乎一定的逻辑发展规律,或合乎生活、社会历史文化的某些联系。如清代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好”字下引宋代学者戴侗说:“妙、好、媺、妩之属皆从女,人情所悦,莫甚于女也。”这是社会历史文化决定“好”之“美”义与“使愉悦”发生联系。(在一定时代又认为女子产生祸害,在造字和词义引申上发生影响。如“媿”——惭愧,“娘”——烦扰。)人之“貌美”与凡事物“优、良”,其间的引申是范围的扩大或类推、比喻。由“优、良”引申为“适宜”,合乎事物逻辑关系……意义之间发生引申关系,是因为人的认识、思想上对它们的联系;而认识和思想上对它们之所以会发生联系,是因为有客观的联系,即社会生活、人文历史、客观规律的联系。这样,

意义发生引申,是有规律的,可寻其道理的,而不是随意的、无理由可说的。这就是词义引申的规律性。

规律就是共同的东西,不是针对个别词而言的。所以,如果一个词发生了某种引申,那么一定还有其它词也发生类似的引申。这也是词义引申规律性的又一涵义。

现在看“好”的同义词“美”的引申,将它与“好”的引申相比较,观察其引申的规律性。

《说文·羊部》:“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段注:“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引申之凡好皆谓之美。”“美”的本义是味道“甘”[1] ,引申为视觉的“美观”[2] ,《礼记·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貌美叫作“好”,“美貌”[3] 也叫作“美”,兼指男女,《论语·雍也》:“有宋朝之美。”《邶风·静女》:“美人之贻。”由形貌的美好引申为质量的“优、良”[4] ,《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也引申为品性的“善”[5] ,“《国语·晋语一》:“彼将恶始而美终。”又“美意”即“善意”。由美好而引申为“使愉悦”(感觉好)[6] ,如“美孜孜”,“美美地吃一顿”。

在“好”与“美”的引申系列中,可以看到,“貌美”(外形)与“优、良”(内质),“貌美”与“使愉悦”,“优、良”与“善”(品性),有相同的引申途径。这是引申规律性的一种表现。

引申的规律性有三个层次的涵义:一、词义引申不是任意、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二、引申的规律是自然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在人的认识上的反映;三、意义有某种关系的词(如同义词),在同样规律支配下,有可能发生相类似的引申。

所以,一个词的两个意义之间是否为引申关系(若不是引申关系那就是假借义),可以通过另一个词的引申来比较互证。

比如说,检验“好”的“表程度深”这个意义,是否由“好”的本义引申的,可以比较“良”,“良”与“好”同义,“良久”、“良苦”、“良多”,“良”都是表示“很”。这证明“程度深”与“质量优、良、好”之间,认识上相通,有引申关系。

词义的引申、古今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抓住了本义,就能提纲挈领;认识了引申的规律性和词义的系统性,就能对词典的义项和古人的注释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以简御繁,灵活运用和判断。

二、汉字字形分析与词的本义

引伸义是以本义为起点的。本义是文献大量产生阶段所能考证出来的最早词义。传统的作法是从文字字形中来确定本义。因为汉字是据义构形的,与字形相应的字义,一定在汉字产生前就有了,而且,人们采用这个义来据以造字,总是因为它比较具体,应用比较广泛,因而也就相对地比较原始。

从字形确定本义,要做两个工作:一是分析字形,研究造字意图,以推测它作为构形依据的意义;二是从文献语言中去考查,看这个意义是否确实使用过。在以形索义的时候,对象形字(包括指示、会意)可以直接看它的形体,对形声字,只能从它的形符中确定词的义类。

第19 —20 学时

三、同音借用与假借义

一个词有多个意义,因为它们都是从同一本义引申来的,所以都与本义发生联系,而且彼此之间也有直接或间接发生联系。但是,我们也时常发现有一些意义,在词典中与别的意义同时列在一个词下,却与其他意义毫不相关。这种情况,是文字的同音借用造成的。

汉字的形与词义的统一关系,只有在本字上才能体现。但是,古代文献中,常常有不写本字而用一个同音的字来代替的现象,这个同音字称作借字。借字记录的是本字承的的词义,

也就是说,本字的词义,临时转移到借字身上,称作借义。借字和借义本来是不相关的,形和义无法统一,要想达到形义统一,从而理解这个意义所出,必须找到本字。

找本字要同音字里去找。古汉语的同音字,不能用现代普遍话的读音去衡量,要用古音,而且是上古音去衡量。因为假借字多半都产生在先秦文献里,后代的文言文写借字,很多是从先秦文献里模仿来的,而语音是变化的,古代同音的字今天未必同音,今天同音的字古代可能声音距离很远,语音变化的轨迹也往往曲折绵长,如果妄加猜测而找错本字,便会得出十分荒谬的结论。

找本字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一)借助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和前人作出的训诂材料探求这个词的使用义。

(二)追究这个意义与字形所显示的本义以及由这个本义引申出的诸多意义之间的关系。如果它们之间有关系,证明这个使用义也属此引申义列。

(三)由借字求本字。借字与本字的联系在声音,所以,本字应在借字的同音字或近音字中去找。

(四)将借字置换成本字,检验形义关系是否统一。

(五)必要时,还需从文献中多找一些有关同音借用字的佐证。

第三章音韵

教学目标:了解汉语语音史与音韵学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上古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判定方法。

教学重点:常用音韵学术语,各时代的音系状况,上古音的研究方法和成就。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8

教学内容:

语音演变史的分期:一、上古音(先秦两汉);二、中古音(魏晋至唐宋);三、近古音(元明清);四、现代音。上古音以先秦两汉韵文、谐声字、重文、异文、假借、古书注音、声训等为研究材料;中古音主要以隋陆法言《切韵》(宋《广韵》的前身)为研究材料;近古音以元周德清《中原音韵》等韵书为研究材料。我们只学上古和中古两期。

第一节中古音的声韵调

一、中古音的代表着作——《广韵》

中古音以隋陆法言《切韵》(601 年)为主要研究材料。《切韵》虽已不存,但其声韵调系统保存在宋陈彭年等编撰的《广韵》(1008 年)中。清人研究中古音,用的是《广韵》。

《广韵》是一种按韵编排的韵书。当时主要是为了科举作文用韵规范;《切韵》及《切韵》以前的韵书,最初目的应是为了辨音。辨音与作文用韵规范是《广韵》的两大功用。

《广韵》编排体例:第一,先分平、上、去、入四声五卷(平声字多,故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两卷)。第二,每个声调下(即每一卷下)再分韵。同韵的字,韵腹(即主要元音)和韵尾(有的没有韵尾)相同;不论韵头(介音)是否相同。一个韵选一个代表字作为本韵的名称,叫韵目。如东韵即以“东”为韵目。平声57 韵,上声55 韵,去声60 韵,入声34 韵。四声相承,如,平声一东、上声一董、去声一送、入声一屋,四声相配。平、上、去只是声调不同,韵母则相同。入声主要是收声不同,收—p (盍)、—t (曷)、—k (德);分别与阳声收—m (谈)、—n (寒)、—(登)相配。所以,如果单统计韵母,只要计算平、入二声的韵母就可以了。第三,每一韵中以声纽的不同再分若干小韵。小韵是以声母的不同来分别,所以小韵也叫“纽”。小韵的头一个代表字后面注反切。一个小韵包含一个至数十个同音字。如东韵有东(德红切)、同(徒红切)、中(陟弓切)、虫(直弓切)……等23 个小韵;“同”小韵中有同、仝、童、僮、铜……等45 个同音字。

《广韵》是当时编的韵书,反映了中古的语音系统,所以,要研究中古音,就要分析其

中的声、韵类别系统。古代分析《广韵》一系韵书中的声韵系统的学问,就是等韵学。

二、中古的声

声即今天说的声母,还有声纽、声类、字母、纽、母等名称。

1. 有关声母的几个概念

字母:指称声母的代表字就是字母。如表示舌头清音用“端”(包括切上字“都、丁、多、当……”从另一个角度看,把切上字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相同的归到一起,就得到声母)。相传释守温发明了三十六字母:唇音帮、滂、并、明、非、敷、奉、微,舌音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牙音见、溪、群、疑,齿音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喉音影、晓、匣、喻,齿舌音来、日。

五音、七音:把声母按发音部位分为“唇、舌、牙、齿、喉”五类,即是“五音”。在五音的基础上,再分出“半舌”(来纽),和“半齿”(日纽),共是七类,就是“七音”。

清、浊:分析声母发音方法的术语。发音时声带不颤动是清音,声带颤动是浊音。等韵学又把清音分为两类:不送气是清(纯清。如端t ),送气是次清(如透t ‘)。把浊音分成浊(全浊。如定 d ),次浊(如泥n )。浊音在现代普通话中丧失,在一些方言中保存。

反切:用两个汉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前一个字(反切上字)取其声母;后一个字(反切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

由于反切出于不同人之手,同一个声母可以有若干个比较常用的反切上字,如“都、丁、多、当”作反切上字切出来的是同一个音。反切下字也是同样情况。

2.中古三十六字母

中古的声母要掌握: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清浊、等列)。

下面是中古音即《切韵》36 个声母在《韵镜》中出现的位置:

音舌齿

音喉

浊浊清

音齿

浊清浊清

音牙

清次

浊浊清

音舌

清次

浊浊清

音唇

清次

浊浊清

来匣晓影心从清精疑溪见泥定透端明并滂帮来匣晓影生崇初庄疑溪见娘澄彻知明并滂帮

日来于晓影禅审神穿照疑群溪见娘澄彻知明

微并

来喻匣晓影邪心从清精疑溪见泥定透端明并滂帮

(以后唇音三等在韵母是合口时变为轻唇;庄初崇生合于照穿神(床三)审,于合于喻,形成传统36 字母所代表的声母系统。)

中古的声母变为普通话的声母,有其规律,知道这些规律,有助于记忆和反推:

( 1 )中古喉牙音和齿头音的细音,都变成t ,t ‘,

a,o,u,e 前k ,k ,h 关于韵的几个基本概念

韵: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的部类。如206 韵。每一个部类有一个代表字,即

韵目(见上)。这种部类代表的韵母和韵类,也叫韵。如206 个韵包含290 个韵类。

呼:等韵学将主要元音或介音是u 的韵,称为合口呼;其它的韵为开口呼。如,寒韵是开口呼,桓韵是合口呼。这两韵的分别只是开、合口的不同。但有的韵同时包含开口和合口。有人称开合分韵的合口为“真合口”;开合合韵的合口为“假合口”。

等:根据韵腹的侈或敛(主要元音舌位的高低)以及声音的“硬”或“软”(有无i 介音)等状况所分析的声音洪细类别。等韵图依韵和韵类的的洪细分四等。同一个韵中,如果有不同韵类,其区别在于介音的有无或不同,放在不同的等,如一东韵分为两类,一类无介音,在一等;另一类有介音i ,在三等。不同的几个韵,同收尾而主要元音洪细不同,安排在不同等,如《韵镜》第二十三图开口“寒、删、仙、先”分别放在一、二、三、四等,第二十四图合口“桓、删、仙、先”分别放在一至四等。(参见《韵镜》复印张)阴声韵,也简称阴声,指无韵尾或以元音[-u][-i] 收尾的韵,如上表中的戈果过韵和脂旨至韵。

阳声韵,也简称阳声,指以鼻音[-n][- N ][- m ] 收尾的韵,如上表中的真轸震韵、东董送韵和侵寝沁韵。

入声韵,也简称入声,指以塞音[-p][-t][-k] 收尾的韵,如上表缉韵、质韵和屋韵。

舒声韵,也简称舒声、舒调,与促声相对,指读音舒缓的音节,即没有韵尾或元音、鼻音韵尾的字,阴声韵和阳声韵都是舒声韵。舒声韵读音可以自延长。

促声韵,也简称促声、促调,与舒声韵相对,指读音短促的音节,即有塞音韵尾的字,以[-p][t][-k][-] 收尾的音节都是促声韵。促声韵的音节在主元音之后紧接塞音,读音必然短促,不能延长。

2. 中古的韵母

共206 韵,290 个韵类。

首先记住57 个平声韵;其次是知道,因开、合口以及等的不同,一韵之中可以有不止一个韵类;再次是四声相配的原理,以及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的概念。

四、中古的声调

中古的声调是平、上、去、入四声。

主要掌握其变为今天普通话的规律。声调的变化受声母清浊的影响:

中古平声调的字,依其声母的清(全清和次清)还是浊(全浊和次浊),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类;(平分阴阳)

中古上声调的字,全浊音变为去声(浊上变去);其余均为上声。

中古的去声字,全部为去声。

中古入声字,全浊变为阳平,次浊变为去声;清音变为阴阳上去四声。(入派四声)第27 —28 学时

四、反切

反切也称反语、反言、反音、反纽,或单称反、翻、切、纽。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的读音。

反切的基本原理是: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在拼合过程中上字取声母,舍弃其韵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舍弃其声母。

反切用的是古音,如果用现代音去拼读中古反切,很多无法顺利切出字音。要想准确拼读中古反切,势必要学习从中古音到现代音的语音演变历史,掌握变化的规律。

第二节上古音的声韵调

一、上古音的声母

上古声母,指两汉以前的声母系统。其代表是《诗经》音。

掌握了中古声母,以中古 36 个声母往上推上古音的 32 个声母,就很容易。上推的方法与古声母研究的几个发明密切相关:

古无轻唇 。钱大昕提出,轻唇音非、敷、奉、微,在上古分别读帮、滂、并、明。“旁”从“方”声,“匍”从“甫”声,“枹”又作“桴”,“父”古读如“爸”,……轻唇音是上古重唇三等合口音在后代分化出来的。即唇音一至四等古为一类。

古无舌上 。钱大昕提出,舌上音即二、三等的知、彻、澄三母,在上古分别读作舌头音端、透、定。如,“直”古读如“特”,《说文》“冲”读如“动”,古音“竹”如“笃”……舌上音是上古端、透、定的二、三等在后代分化出来的。即舌音一至四等古为一类。

娘日归泥 。章太炎提出“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舌上音即二三等的“娘”纽以及半齿音“日”纽,在上古读作“泥”纽。“不义不昵”,《说文》引作“不义不(黍日)”。

照二归精,照三归端 。陈澧将三十六字母的照、穿、床、审四母分析为两类。黄侃提出,照系二等(庄、初、崇、生四母)上古音分别与精、清、从、心四母同类;照系三等(照穿床(神)审禅)五母上古与端系同类。这样,齿音栏中,古音只有一类,即精系。

喻三归匣,喻四归定 。陈澧将三十六字母的喻母分析为三等的“于”(或作“为”)和四等的“余”两类。曾运乾提出,中古喻母三等上古与匣母同类,喻母四定上古与定母同类。《切韵》中匣纽正好没有三等,说明喻三(于)是从匣纽分化出的。

帮帮

帮帮(这 21 个声母再除只居三等的群和只居四等的邪,就是黄侃所主张的古音的十九纽。) 学术界有的对照二归精、照三归端有保留,恢复 9 母;对日纽归泥、喻四归定有保留,恢复 2 母。所以上古声母是 32 母:

第29 —30 学时

二、上古音的韵部:

研究上古的韵部,主要材料是上古的韵文(最重要是《诗经》)和文字谐声(声符)上古韵表

阴声韵:无韵尾或收—i 的韵。阳声韵:收—n、—ng、—m 的韵。入声韵:收—t、—k、—p 的韵。无韵尾及—k、—ng 为收鼻;—i、—t、—n 为收舌;—p、—m 为收唇。

三、上古的声调

第三节上古音相同相近的判定及其标准

一、判定上古字音相同相近的目的

1.探求字词同源。

2.确定用字通假。

3.从语音角度研究复音音词的构成。

二、上古音相联系相近的判定标准

字音有声韵调三部分,判定字与字之间是否相同相近,就要分别比较它们的声韵调三部分的关系。但对上古的声调至今没有一致的结论,所以只能就声与韵两部分来比较(采用阴阳入三分法,上古入声表现为区别于阴声的不同韵部)。字与字之间,声母的比较就是看其

声母之间的关系;韵的比较是看其所在韵部之间的关系(介音异同不论)。

声母的相同相近关系,以“双声”、“旁纽”来说明;韵的相同相近关系,以“叠韵”、“对转”、“旁转”、“次对转”、“通转”来说明。这些关系是分别根据声表和韵表所安排的声、韵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定的。

( 1 )根据声母表,理解上述关于声母关系的概念,即上古字音中声母相同相近标准:双声:同声母。如,盍、何双声,开、启双声。

准双声:两类舌音、两类齿音、舌音与齿音这三种关系中发音方法相同者:

同类同直行(舌头与舌面。上下对直),如,端照准双声;透穿准双声……

……………(正齿与齿头。上下对直),如,庄精准双声;山心准双声……

舌齿同直行(把庄初崇与照穿神对直),如,庄照准双声;初透准双声……

旁纽:同发音部位的声母之间(即同横行)。如见溪旁纽,见群旁纽,见匣旁纽……

准旁纽:同类不同横行的声母之间(专指舌头与舌面两行、正齿与齿头两行之不对直的声母)。如,透神准旁纽,端穿准旁纽,透照准旁纽……

( 2 )根据韵表,理解上述关于韵部关系的概念,即上古字音中韵的相同相近标准:叠韵:韵部相同。如,孔、洞叠韵,明、朗叠韵,井、型叠韵,答、合叠韵……

对转:元音相同而韵尾的发音部位相同而发音方法不同(无韵尾者与收—k、收—ng 的韵相对转)。有三种:阴阳对转(如之蒸)、阴入(如之职)对转、阳入(如蒸职)对转。

旁转: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无韵尾的韵与无韵尾的韵旁转)。即同一横行的韵为对转。如脂微旁转,真元旁转,幽宵旁转……

旁对转:收尾音的发音部位相同(同收鼻,同或舌,同收唇)而发音方法不同,元音相近。即同一类的既不同横行又不同直行之间的韵为旁对转。旁对转是旁转再加上对转。

通转:主要元音相同,收尾音的发音部位不同。即收鼻、收舌、收唇三大栏的同一直行的韵为通转。

三、如何判定上古音的相同相近

首先,所谓上古音的相同相近,必须是声母和韵母同时都相同或相近。(即必须声母和韵母的关系都得到说明。一般是这样说明,甲字“古韵在某部,某纽”;乙字“古韵在某部,某纽”。如,“东”字古音在东部,端纽;动字古音在东部,定纽。二字叠韵,端、定旁纽。)

其次,这个问题可以从初学者与前人研究两个层次说明。

对于初学者,一是利用利用今人编的工具书(各种表、册)找字的古声和古韵(如唐作藩《上古音手册》)。

二是利用可以直观的谐声偏旁,根据“同声必同部”原则直接判定。段玉裁提出“同声必同部”,即谐声字声符相同,则其上古音在同一个韵部。如“奇”从“可”声,两字同在歌部。上古的字并不每个都押过韵,没用过韵的字,只要与用过韵的字声符相同,就可以系联。如“防”与“旁”同从方声,同在阳部。

声符相同,则多数情况下声母也会有发音部位相同或相邻的关系。段玉裁当时是从古韵部关系说的;但后人在研究声符的时候,发现声符相同,同样可以推知声母相同或相近。如“可”、“奇”上古声母都是溪母;“防”、“旁”上古都是重唇音。(查反切可知是并滂旁纽。)前人研究是利用第一手材料。这也是今人继续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初学者如掌握一定材料也可以直接利用。

1.利用古代韵文材料。最主要的材料是《诗经》的用韵。此外如《易》、《楚辞》的用韵及散文中的民谣、童谣。对这些韵文的用韵进行系联归纳,就会得到古韵分部。

2.利用谐声偏旁,即根据同声必同部的原则。既能确定韵部相同,也能确定声母相同或相近。(详上)

3.利用隋唐朝以前的反切。同声符的字,声母并不一定完全相同,经常只是同部位或邻近部位,如果要较准确说明相同相近的关系程度,就得根据反切。

4.利用古书注音。古代注释家常用读若、读为、读曰、读如等术语来注音、破假借等,不管何种目的,其前提都是二字声韵相同或相近。如《说文》:“森,读若曾参之参。”

5.利用古代声训。《说文》:“半,物中分也。”“必,分极也。”

6.利用经典异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献中用不同的字书写,就叫异文。文字虽异,声音本来相同。如“伏羲”又作“庖牺”;《左传》陈完,《史记》作“田完”;“曹刿”又作“曹沫”。

7.利用古代异体字,特别是《说文》重文。如漉或作渌,簏或作箓。

8.利用古书假借。如宵借作小,贲借为奔。

这些材料是综合运用,相互参照证明的。( 1 —8 皆研究上古音材料。1 — 3 可研究古音体系; 4 —8 主要说明个体关系。)如果是研究古音,而不只是证明相同相近,则古代对音材料、方言、民族语言材料都可用。

第四章实词、短语与句子

教学目标:着重讲述古代汉语在实词、短语与句子方面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点,以便解决由于语法不通而误解句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1、词类活用;

2、名词作状语,动词使动、动宾及动宾语序,双宾

3、判断句和被动句。

教学手段:理论讲解与实际用例相结合

教学时数:10

教学内容:

第33 —34 学时

第一节实词与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

(一)定义: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昨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叫做词类活用。

(二)活用与兼类的不同

活用是临时性的,兼类是固定性的。

二、名词用作动词

(一)用作一般动词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隐元左)

(二)用作使动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襄二十二)

(三)用作意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大同)

第35 —36 学时

三、形容词用作动词

(一)用作一般动词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礼记·学记)

(二)用作使动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三)用作意动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战国策·秦策一)

四、数词用作动词

(一)用作一般动词

大国不过三国之一。(隐元左)

(二)用作使动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卫风·氓)

第二节短语

一、名词作状语

(一)普通名词作壮语

1、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像……一样”、“跟……似的”:

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当作……那样”、“用待……的态度”、“像待……似的”: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3、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所处方位。“在……”、“向……”: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龚遂传)

4、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遂入见王,涕泣膝行。(龚遂传)

5、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凭借或依据。

叩石垦壤,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1、时间名词“日”“月”“岁”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

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龚遂传)

2、时间名词“日”“月”“岁”充当状语,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变化

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

3、时间名词“日”“月”“岁”充当状语,表示追溯往事。

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左传·成公十六年)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即特殊的动宾关系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晋灵公不君)

(二)特殊的动宾关系

施动

与动

因动

为动

向动

所动

位动

时动

量动

第39 —40 学时

三、动词与宾语的语序

1、疑问代词作宾语位于动词前

敢问何谓也(隐二左)

2、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位于动词前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是”“之”复指宾语,置于动词前。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僖十四左)

四、双宾语

1.给予、赐予义动词

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成二左)

2.告知、教示义动词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许行)

3.古有今无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

4.古汉语中的使动可以带双宾语

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城濮之战)

五、主谓之间加“之”的短语

未知母之存否。(宣二左)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也与(论语·学而)

第三节句子

一、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隐元左:制,巌邑也。

今京不度,非制也。(否定副词修饰谓语,不是修饰名词)

二、古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一)无标记

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成二左)

(二)有结构标记

1.介词“于”引进主动者

xi 克伤于矢。(成二左)

2.助动词“见”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3.介词“为”引进主动者(主动者可以不出现);“为……所”

今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4.“被”字式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第五章虚词

教学目标:着重讲述古代汉语在虚词方面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点,以便解决由于语法不通而误解句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1、掌握虚词表述的三要素:词性、语法作用、翻译

2、掌握主要词类及常见虚词

教学手段:理论与实例相结合

教学时数:10

教学内容:

第43 —44 学时

第一节代词

古代汉语授课教案(郭锡良版)教案

古代汉语授课教案(郭锡良版)教案 第一讲绪论 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发展的分期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 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如古代的白话小说。 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 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文学作品课讨论的是它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问题。古代汉语课则不然。它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的,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和积累,使学习者逐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这种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 (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 学习古代汉语,需要掌握和记忆相当数量的古代词汇和语法规则等内容。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只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各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如《史记》列传类的历史散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一般难易度的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例如…

王力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王力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专业提高课知识打基础。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必备的古代汉语基楚知识,培养阅读和欣赏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1)掌握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性质、编排方法和使用方法;(2)掌握汉字的构造、形体演变、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等知识,学会分析一定数量常用汉字的基本构造和本义;(3)掌握古汉语词汇知识以及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掌握古代汉语语法(句法和词法)知识及其特点;(5)理解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与注解体例,常用的注解术语;(6)理解古代汉语语音知识及语音发展演变的主要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的古汉语音韵学知识解释古代有关的语言现象;(7)学会给古书标点断句和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培养阅读和理解一般文言文的能力;(8)了解古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格;(9)理解古代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特点,培养欣赏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和分析浅近诗歌格律的能力;了解古代词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时数 上课时间:第一、二学期;总课时:132学时;总学分:8学分。 (四)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讲练结合,重视口头训练和课外作业;使用多媒体课件。 (五)面向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六)使用原则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共1,4册。本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统编教材之一。其内容包括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部分。其文选部分,精选了历代典范作品,教学中以先秦作品为主;其常用词部分,共收一千多个,但教学中应重点选择最常用的几百个常用词,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其通论部分,又包括了工具书、文字、词汇、音韵、语法、修辞、古书注解、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诗律、词律、曲律等,其重点应放在语言知识方面,尤其是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知识。 本课的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使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紧密结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选的基础上,讲授通论,使学生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同时,学习文选,应以解释词句为主,尤其是文选中涉及到的常用词,应抓住古汉语词义的细微差别以及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的语感,注意体现语言课的特点。这是本门课的难点所在。要攻破这个难点,就是坚持少而精,循秩序渐进,注重练习,培养技能等项原则。为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应确定重点篇章段落,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并通过习题课、课堂提问与课外作业等环节检查教学效果。 因所选教材份量大,教学时数有限,故采取以下措施弥补:一是讲读与自学相结合。重点讲授第一、二两册、第三、四两册主要由学生自学。另,第一、二册中的文选、通论部分皆由教师讲读,而常用词部分则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这样,可以在一年的教学时间内基本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二是与其他课程互补。古代汉语课,历来以散文为主,韵文

古代汉语教案古代汉语教案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引我讲我们讲了词的古今词义的异同、 我们在前两周讲了古今词义的异同,举例说明有许多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意义有所不同,这是由于语言发展变化引起的,今天我们要讲的“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就是要来探讨词义变化发展的主要方式,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大家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间的关系,掌握词义变化的脉洛,深刻地理解、掌握词义。 这一讲我们主要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二、为什么要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三、考察、推求本义的方法 四、如何分析引申义 五、研究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个词有好几个意义,其中有较原始的,有后来发展,变化来的,还有借假义,一般人说词的本义是指它最初的意义。 ①什么是词。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单位,一个词由形式内容两部分组成,形式是它的读音,内容是它表达的概念。不包括形体、字义同词义。②词的产生就是语言的产生,语言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刚产生的几十万年前,我们如果说研究词的最初产生的意义,那么研究工作是无从作起的。我们研究词的本

义,往往要借助文字记录的语言材料来考察词较原始的意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是为了记录表现语言、解决语言时空问题而产生的,是语言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词和字它们产生的时间差异,如果人类使用语言是一年的时间,那么文字则是在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小时才产生的,所以,我们借助文字资料来研究的词的本义并不是汉语最原始的意义,而是指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古代书面语体现出的最古老的意义。 引申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由词的一个基本意义派生出一个或几个有关的意义叫词的引申义。例如: 引:小篆写作,指事字,左边是“弓”,右边一竖是符号性质,表示弓弦拉到的位置。《说文》“开弓也”本义是拉开弓,《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把弓拉开,形状变长,所以引申为长,延长,(还有拉、导领、后退等义)在“引申”这一词中用的是延长这一义 申:甲文作,籀文作昌,小篆作,从甲文看象闪电形,申是古电字,后来假借为地支名和陈述义,作为伸展一义,有人认为是引申义,闪电光延申状 由“引申”一词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义的“引申”是汉语词义发展的主要方式,词义不断地引申就可以克服词和语言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使语言更好地完成帮助人们交际的任务,但从另一方面说,一词多义现家太纷繁,又给学习掌握选成了困难,为了学习古汉语的需要,我们有必要来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二、为什么要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分析本义,引申义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会加深对词义的理解。例如: 绥:有安抚的意思

古代汉语教案文选巫山巫峡

巫山巫峡 《水经注》 一、作品介绍: 1.《水经注》和《水经》 《水经注》是给《水经》作注的,《巫山巫峡》从《水经注》选出,题目自加。 《水经》是我国古代记载河流的一部地理着作。作者是谁说法不一,有说是汉代桑钦着,有说是晋代郭璞着,但无可靠依据,据明、清人考证,着者可能是三国时人,姓名不可考。 《水经》原书内容很简略,共三卷,记载大小河流137条,到北魏时郦道元给《水经》作注,名义是“注”,实际上是以北魏以前的地理着作进行了新的创作。 2.作者介绍 郦道元(44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家善长,范阳涿鹿人(今河北涿县)。曾任尚书省主客郎(尚书省,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占,中占,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省,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东汉之制,取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占,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尚书占总领长官为“尚书令”。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皆统属其下)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尉、春、秋、晋国上、中、下三军都设尉主发众使民。战国时赵设中尉,职掌“选练举贤,后官,能”,秦汉为武职,掌京师治安)等职,他执法严峻后为派出作关右大使,途中被企图反叛北魏的雍州刺史肖宝寅杀害。郦道元好学博览,遍历北方,留心观察水道地理现象,故能撰写出《水经注》。 3.《水经注》的价值: ①《水经注》共四十卷,资料超过原书20倍,记载了全国水道1252条,它不仅大大扩充了原书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它不只是简单地记述这些河流的名称,而是对每条河流的发源地,支流及所经地,还有每个流域的水文,气候、地形、土壤、植物、物产,工程建设都作了较详细的记叙。专家们认为《水经注》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好的水文地理,河流地理名着而且也是一部以河流为基础的区域自然地理名着。 ②《水经注》还用“因水记山,因地记事”的方法,记载了各条河流沿岸城市的建设沿革各流域,近的风士人情,有关的历史遗迹和神话传说,并且用优美的文笔对这些地区优美的风光,山川形貌作了生动描写,远远超出了“水”的范围。“地理书”的范围,其中许多篇章也是优秀的游记体散文,语言简洁,文笔深峭,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文学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③《水经注》在保存资料方面也有很高的价值,书中引用着作437种之多(不

古代汉语教案[1]

古代汉语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古代汉语》教案 学年学期2007 -2008 学年第 1 学期 主讲教师 张居三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 2006级对外汉语专业 第一次课绪论 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讲主要介绍古代汉语的性质、内容、要点,教材的特点,学习方法,考核形式。使初学者对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重点及难点: 古代汉语的分期课程的性质学习方法 授课内容: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的分期 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 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现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诸子作品,以及一些史籍里。还有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课程的性质 (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基础知识,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如:说明句型的特点,如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式、判断句等;指出词类活用现象,对其类型加以分析;辨认文言虚词的用法及词性;能运用文字学知识解释古书中用字现象等。 (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课是一门语言课程,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分析研究,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使学习者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 三、教材 (一)指定教材——《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 (二)文选、常识、常用词三结合 《古代汉语》教材的内容由文选、常识及常用词三部分组成。 文选——古代汉语的语言材料常识——学习古代汉语的知识和理论 常用词——古代词义材料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33760教案资料

1.《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著,共15卷,后世简称《说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意的文字学著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根据形体结构分为540部首,每字先列小篆,后进行说解,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有些还注明字音。其确立了六书理论,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书的体例,对古形音义的研究有重要价值,还记载了古代丰富的文化资料。 2.说文四大家 清代是对《说文》的研究达到了鼎盛时期,其中对《说文》进行全面研究的四大家及其作品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和《说文释例》、朱峻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其中,前三位文字学家及作品都是注疏《说文》的,旨在探索、阐发许慎的原意,以阐明字的本义为目的,紧扣许书,为许声张,代许立言;而朱俊声则专从假借和引申来研究《说文》,他打破了许慎的540部首的顺序,按照古韵18部排列,全书分为说文、通训、定声三部分,另辟稀径。 3.许叔重 许叔重即许慎,许慎字叔重,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有“字圣”之称,有“五金无双许叔重”之誉。历经21年写成《说文解字》,15卷,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按540个部首排列。是我国第一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的文字学著作,推究六经之义,十分紧密,是研究上古语言汉字文化的重要资料。另著有《五金异义》、《淮南鸿烈解诂》等书现已失传。4.《经传释词》 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成书于嘉庆年间,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全书共释虚词160个,以单音虚词为主;在编排上用音序法中的古声母排列法,按36字母编次;采用因声求义的方法,不限形体;该书在虚词的特殊用法上,引证丰富,解说详备,有不少好的见解。5.《尔雅》 《尔雅》成书于战国末年,全书分19篇,是我国第一部通释词义的训诂专著。该书是春秋战国时期词语和名物的释义汇编,是用当代通用的语言来解释古语词和方言词。其首创了按词的义类编排词汇的体例,后来的“雅书”都仿照这个体例;是一部故训汇编,保存了很多先秦古训,为阅读古树和研究汉语词义演变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历来对其评价很高,被纳入《十三经》中,但其释义采用多义单词,解释某些词语意义往往是不明确的。 6.《方言》 西汉扬雄所著,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共13卷,是我国第一部汉语方言学专著。该书用当代通用的语词来解释当代或前代的方言词;从词的地域性来研究汉语词义,对词的解释更精细;在以通语释方言的同时还注重以今语释古语,从词的时代性来研究汉语词汇的演变;使用“转语”记载了某些方言同义词的语音联系,为方音研究、古音研究和语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采用田野调查法,为研究汉代词汇语音提供了资料。 7.《释名》 东汉刘熙著,8卷27篇,是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著。该书用音同音近的词来解释事物得名的由来;全书的名物语词都采用声训来解释,这为因声求义开辟了道路,促进了古代韵书的产生;记录了很多汉代通用的字,不侧重文言语词而侧重于日常生活名物类,涉及范围广泛,其中有些解释很精当。但是,解释错了的占据多数,此外,这部书对研究汉代的词汇、语音和社会文化生活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8.六书 六书是研究汉字结构的理论,是后人研究大量汉字后得出的制造汉字的六种方法。“六书”说法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具体内容最初见于班固、郑众、许慎三家的解说,清代以后“六书”理论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和班固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前四种是造字之法,后两种是用字之法。尽管六书理论也有缺陷,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汉字,但其影响深远,至今仍是权威的理论,是古代文字学的一种理论体系。 9.形符和声符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古代汉语是综合性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即通过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有重点地阅读古代文献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以便借助于工具书能够直接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共1-4册。该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统编教材之一。其内容包括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部分。其文选部分,精选了历代典范作品,教学中以先秦作品为主;其常用词部分,共收一千多个,但教学中应重点选择最常用的几百个常用词,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其通论部分,又包括了工具书、文字、词汇、音韵、语法、修辞、古书注解、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诗律、词律、曲律等,其重点应放在语言知识方面,尤其是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知识。 本课的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使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紧密结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选的基础上,讲授通论,使学生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同时,学习文选,应以解释词句为主,尤其是文选中涉及到的常用词,应抓住古汉语词义的细微差别以及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的语感,注意体现语言课的特点。这是本门课的难点所在。要攻破这个难点,就是坚持少而精,循秩序渐进,注重练习,培养技能等项原则。为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应确定重点篇章段落,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并通过习题课、课堂提问与课外作业等环节检查教学效果。 因所选教材份量大,教学时数有限,故采取以下措施弥补:一是讲读与自学相结合。重点讲授第一、二两册、第三、四两册由学生自学。另,第一、二册中的文选、通论部分皆由教师讲读,而常用词部分则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这样,可以在一年的教学时间内基本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二是与其他课程互补。古代汉语课,历来以散文为主,韵文只涉及较少部分,如《诗经》、《楚辞》等。而古典文学课将涉及到辞赋、诗、词、曲等。这样,古代汉语课中的自学部分,古典文学课将会讲读其中的大部分。古代汉语课讲读的大量散文作品,又将为古典文学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二者互补,将使学生在古代汉语课与古典文学课两方面都收到成效,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计划讲授144课时。 二、课程内容 数学计划和安排 古代汉语课的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以文选为纲,常用词、通论与之密切配合,共七个单元,第一学期讲授第一、第二、第三单元及第四单元的文选,第二学期讲授第四单元的

古代汉语《谏逐客书》教案

《谏逐客书》·李斯 一、李斯其人 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曾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 早年为楚小吏,后入秦,推行一系列加强君王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统一天下。 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积极主张废除诸侯,行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 始皇死后,为赵高陷害谋反而被腰斩。 秦代因其所历时间很短,没有留下更多文学作品,而李斯却有《谏逐客书》及《泰山刻石文》、《琅琊台石刻》传世,所以以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史记·李斯列传》中的几个典型情节 厕鼠与仓鼠:李斯生命中的转折点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歎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贵贱穷通,所在自处”——李斯形成自己的人生观,通过厕中鼠和仓中鼠的强烈对比,表现出他倾慕富贵荣华,认为自己该身居高位,不甘沦落下层的心理。

师从荀子 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李斯认为楚王不足成事,而秦王恰好是能的天下的帝王,现在这个时候正是白衣谋士奔走四方,施展抱负的机会,李斯还说“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贫困”最大的耻辱和悲哀莫过于卑贱和贫困,而人们一旦卑贱贫困便非难社会,说自己与世无争,厌恶功名利禄,这不是李斯这种人的本愿。于是李斯西入秦国,奔向他的大好前程去了。 吕不韦门下客到客卿 至秦,会庄襄王(异人)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說,說秦王曰:“……自秦孝公以來,周室卑微,諸侯相兼,關東為六國,秦之乘勝役諸侯,蓋六世矣。今諸侯服秦,譬若郡縣。夫以秦之彊,大王之賢,犹灶上騷除,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彊,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並也。” 李斯去到秦国,正好赶上庄襄王死了,李斯于是去找当时的相国吕不韦,吕不韦很赏识他,于是他得到了见到嬴政的机会,就对嬴政说现在的局势周王室衰微,诸侯间互相兼并,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现在诸侯臣服秦国就像郡县服从朝廷,您凭借秦国目前的强大还有您的贤德去征服六国,容易的就像扫除灶上的尘土一样,如果现在再不动手,等六国缓过劲合起伙来,到时候纵使像黄帝的才能也吞并不了了。

古代汉语教案 副词

副词 副词是一半实一半虚的词,它能表示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情态和否定作用等,有一定词汇意义,能独立用作句中的次要成份,这是它近似实词的一方面;但是,它又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同时又不能作句子的主要成份:主语、谓语,也不能作宾语、定语,这是它同其它虚词相通的一方面。副词具有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的功能,经常在句中充当状语。根据定义,古代汉语的副词大致可以归纳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和表敬六类。下面对这六类副词中值得注意的地方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一、程度副词 用来表示事物性状和行为的程度的副词,一般多用来修饰形容词或表示心理状态(恐、思、恶、望等词)的动词。有时也可以修饰一般的动词,大多数作状语,少数(甚、极)也能作补语。程度副词可分为表轻度、表过甚、表极致、表比较四类。 1)表轻度程度的词 古代汉语里一些常用的程度副词如“最”“至”“甚”“太”等字从古到今变化不大。有少数程度副词变化比较大,读古文时必须特别注意。例如:“少”和“稍”就是如此。 现代汉语里的“少”用作形容词,古代汉语里的“少”则常作副词,是“稍微”“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稍”;而古汉语里的“稍”则是时间副词,有“逐渐”的意思。先看“少”的例子: 1、太后之色少.解。 2、战少.利,陈余复请兵。 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 和于身也。《战国策》 (稍微进一点自己所嗜好的食物,使身体舒服。) 4、然而天下少.安,何也?《治安策》 再看“稍”,在古汉语里主要表示动作行为实现渐进,可译为“逐渐”“渐渐”“逐步”,有人作程度副词,有人归于时间副词。 5、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6、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史记》 7、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史记·秦本纪》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同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概括地说,古代汉语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具体地说,古代汉语是指“五四”运动以前的汉语,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远古、上古、近古等不同时期的汉语,又包括使用范围有广、狭之分的共同语和方言,还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 语言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关于语言产生的时间,北京大学的叶蜚声教授有个形象的比喻:科学界一般公认生物已有36亿年的历史,叶教授把36亿年缩成一年。一年有360多天,所以: 一天相当于一千万年 一天24小时,每小时相当于42万年 每分钟大约于7千年 按照这三个缩小的尺度来回顾,那就是: 1月1日开始出现生物 12月1日恐龙才出现和死亡 12月25日出现灵长目(哺乳动物) 12月30日出现猿类 12月31日出现人类和语言 12月31日晚上11点,周口店猿人才开始用火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原始文化遗迹和文字,就是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分钟形成的。由此说来,语言的产生至今已有近一千万年的历史。 文字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的文明程度才产生的一种辅助性的交际工具。汉字的产生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甲骨文距今3300年。 根据汉语史的分期: 远古汉语————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原始汉语)(公元三世纪以前)(公元四至十二世纪)(十三至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以后)汉字产生以前周秦两汉魏晋至唐五代宋元明清五四以后我们开设的古代汉语课,就时间范围来说,远古汉语、近古汉语不是我们主要讲解的范围,因为远古汉语指的是没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汉民族语,也就是商代以前的原始汉语,由于那时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没有留下具体的材料,我们无从知道它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况,也就无从讲起。近古汉语是指元明到“五四”之间的汉语。这个时期的文言文虽然在书面语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已出现了像“变文”、语录、话本这样一些古白话,由于它们同现代汉语比较接近,比较容易懂,所以我们也不拿它们作为学习或讲解的对象。 就“古代汉语”这门课来说,它的内涵只是包括上、中古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并且是上面语,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言文”。 二、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并不是要去说古话、做古人,而是为了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人运用文言文这样一种书面语,为我们流下了极其丰富的

【K12学习】古代汉语《齐桓公伐楚》教案

古代汉语《齐桓公伐楚》教案 《齐桓公伐楚》教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选,它选自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书,叫做《左传》,《左传》是左丘明所著,与它并称春秋三传的还有《公羊传》《谷梁传》。春秋三传都是对《春秋》进行补充说明的。《左传》是一部历史散文著作,它善于善于叙事和刻画人物、擅长写战争场面以及外交辞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左传》中描写外交辞令的代表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它到底精彩在哪里。 题解 齐桓公(—公元前643),春秋时期齐国的第十五位君主,侯爵,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在位,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曾九合诸侯。桓公时期,北方的狄族相当强大,曾于鲁闵公元年打败邢国,于鲁闵公二年灭掉卫国。南方的楚国其时也迅速壮大起来,并企图扩大势力向北方发展。当时中原诸侯国面临着南北夹击的威胁,《公羊传》形容当时的形势是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齐桓公即位后,在管仲的辅佐下国力强盛,先后率领诸侯 军打败狄族,帮助邢国迁都,使卫国重新得以封立。

齐桓公伐楚发生于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公元前770年中国进入了东周时期,周王室进一步衰落,各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几个大的诸侯国经常发生兼并战争。当时的齐国国君齐桓公于重用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达到了空前的强盛,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位霸主。桓公看到当时周王室地位日渐衰微,周围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进攻,于是号召各诸侯国尊王攘夷。讲的就是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联合中原其它诸侯国,向南进攻楚国。攘:排除;夷:是对华夏民族之外其它各民族的泛称,当时楚国地处长江中游一带,楚人 的系统,所以也是夷。但是,楚国也是一个新兴的强大的诸侯国,它吞并了江汉一带的各民族部落,并进一步向中原扩张,控制了一些华夏族小国,象淮水边的蔡国就是楚国的盟国。鲁僖公元年、二年、三年,雄心勃勃的楚成王连续三年向北侵犯地处中原腹部的郑国,楚国还拒绝给周王室纳贡。楚国势力逐渐向北发展,跟齐国的霸业发生了冲突,因此齐桓公兴兵南征,首先击溃了蔡国,接着便向楚国进军。楚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开展外交战,最后双方达成妥协:楚国承认不向周王室纳贡的错误,以齐国为首的诸侯联军退兵。主要记述了这场外交战的经过。 战争最终虽然没有打起来,但遏制了楚国北进的势头,

古代汉语教学计划

古代汉语教学计划 王逸群 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一定数量的典范文言文的阅读学习,积累古代汉语文言作品主要是先秦诸子散文的文学背景常识。 2、通过古汉语各项基本知识的学习,积累古代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音韵、古汉语工具书等层面的语法知识和常见的古代汉语特有语言现象知识。 3、积累与文选相关的古典文学、古代社会文化知识。 (二)素质目标 1、学史明理,养成善于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客观态度。并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古为今用。 2、培养客观认识文选所反映的古代哲学思想的辩证分析能力。(三)能力目标 1、掌握古代汉语常用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能够运用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文选中的文字、词汇、语法层面的古代汉语特有语言现象。 2、能够对照注释阅读其他一般难度的文言文材料。培养和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以及讲授中学文言文语言知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古汉语知识,独立解决在教学中新出现的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 课程性质与任务 古代汉语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较为系统地掌握古汉语中有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训诂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面貌和汉语发展的一般规律;使学生能借助古注和工具书,自行阅读古文。 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学年,分前后两个学期。每周3学时,共108学时。 两册内容穿插进行。讲授内容:第一学期上册的通论部分,涉及

古汉语文字、词汇和语法等;下册文选部分,涉及《左传》、《战国策》、《论语》、《礼记》及《孟子》等。这是学生接触古汉语知识的初始阶段,教学进度宜慢,讲解宜细,对典范的名篇更要精讲详讲、细嚼慢咽,做到字词句“三落实”,形音义“三落实”。使学生在中学获得的古汉语知识得到深化强化,同时也为第二学期更为深入系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学期学期讲授内容:通论部分涉及古汉语语法、音韵、训诂、修辞;文选部分涉及《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诗经》、《楚辞》、《史记》等。要求学生在掌握先秦散文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韵文、骈文和两汉以后各种文体的作品,了解其语言风格,掌握其语言特点,从而使学生具备独立阅读古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接触了一定数量的文言选文,也了解了一些古汉语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这对于他们进一步学习古汉语很有益处,不至于产生陌生感。此外,在大专阶段,学生还学习中国通史、古代文学、中国文化史等课程,也有利于古汉语的学习。不过,考虑到学生基础较差这一客观事实,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整合教学内容,将最基本最有用的古汉语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尽可能做到生动有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要措施 1、文选是古代汉语学习的起点和归宿。教学安排必须以文选为纲,要用百分之六十的时间讲授文选,百分之四十的时间讲授通论。常用词的教学则应有机地穿插于文选和通论的教学之中。 2、加强作业落实与指导。 3、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文,掌握文言语感。 4、提倡学生尝试文言写作,做到学以致用。 5、结合当地方言民俗学习古汉语。 6、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遗址等,认识古代文物,增进对古汉语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考核方案 本课程评价由日常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 作业是日常考核的主要形式。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是本课程考试体系重要

《古代汉语1》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00131046 课程英文名称: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1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古代汉语1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三年级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工具课。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古代的文选讲授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没有今注的古代白文,提高古典文献阅读水平,为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相关课程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课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中常用实词和虚词与现代词汇不同的词性及用法。 2.使学生理解古代汉语中固定格式表达的意义和用法。 3.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中与现汉语法不同的文言语法。 4.通过对古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古代白文。 (三)实施说明 1.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三年级上学期使用。本门课程总计32学时。 2.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理论联系语言运用实际讲清楚理论的基础 上,进行语言技能的课堂训练和课外练习。 3.本课程的讲授是由文选和古汉语基础知识两大部分组成。通过每一篇文选讲授其中的常 用虚词、固定格式和文言语法。 4.文选部分主要是讲授历代古文名篇,尤其是先秦两汉文献中的散文名篇和宋明清小说选段。文选的讲授以解释词句为主,突出常用词。文选部分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古汉语的感性 知识。 5.理论知识主要是讲授前人对古汉语各种语言现象和规律的总结,使学生掌握古汉语的特 点和规律,举一反三,加快学习速度。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训诂、诗词格律、修辞、文献以及文体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6.由于本课程涉及的是古代汉语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以及课文中存在大量与现代 汉语词性和词意不同的古代词汇,所以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学生已经具备汉语中高级水平,在之前现代汉语课学习中掌握了现代汉语的一些基础和 应用知识。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对各章节内容适时进行课堂练习,一般在学完各节基本内容之后,用一些时间结合课程重点、难点开展练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古代汉语基本概念知识和一般原理的基础上,考核学生对常用虚词、固定格式和文言语法的理解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1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81年 《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 《古代汉语》,许嘉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王力版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说明 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语言学科的范畴,并具有工具课的性质。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和研究古代文献的能力、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能力和从事文言文教学的能力。修完此课,学生应能够顺利地阅读今人注释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具有一定难度的无注释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和古注阅读难度较大的古代文献资料,会利用古代的文献资料和所学的古汉语知识理论分析研究汉语问题,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中学文言文教学任务。 三、课程内容范围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文选、古代汉语常识和词义分析举例三大部分。其中文选和古代汉语常识是讲授内容,词义分析举例是自学内容。教材中的文选,以先秦两汉散文为主,也选收了一些汉代以后的散文。为使学生全面了解古代文献语言,还选收了少量的辞赋、骈文、诗词等。教材中的古代汉语常识,即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语言知识与理论,包括文字、词汇、语法、工具书、古注、古文标点、古文翻译、古汉语修辞、音韵、诗词格律等。二是与阅读古籍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姓氏名号、职官知识、地理常识、历法知识、文体划分、骈体文知识、辞赋知识等。其中古汉语的语言知识和理论是讲授的内容,古代文化常识是自学内容。讲授时,文选和通论的学时比例分配为:文选约占40%,古代汉语常识约占60%。 四、练习和作业 练习是学好古代汉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按照计划和讲授进度布置作业,定期检查批改,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作业成绩占学期末总评成绩的10%。 五、教学时数 本课程一般在第二学年开设,用两个学期的时间完成,每学期54学时,共计108学时。如作为全校的公共选修课开设,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一般为54学时。 六、选用教材 本课程选用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编著的《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出版)教材。教师应根据教材相关内容为学生开列参考书目,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进一步学习的要求。 七、教学方法 文选与古代汉语常识交叉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练习,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与知识。有条件的要制作电子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 八、大纲编制的依据 本大纲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是参考性文件,教师在保证完成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前提下,可作适当调整。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文选 一、文选是理解古代汉语知识与理论的语言材料,是学好古代汉语的基础。 二、教材中的文选,是从大量古代文献中选择出来的典范作品。编选注重思想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既有益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同时又注意与古代汉语常识密切配合,使学生通过学习文选,认识和掌握古代汉语的规律和特点,加深对古代汉语理论与知识的理解。 三、教材中的文选编成若干单元,与古代汉语常识内容相配合。 四、文选的讲授应以字、词、句的解说分析为主,并结合古代汉语常识中的知识与理论进行讲授,理论联系实际。 五、教师应将教材中的文选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讲授篇目,由教师在授课时重点讲授,讲授的过程中要突出其示范性,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教学能力;一部分为自学篇目,由学生课下自己研读,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一单元文选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 《蝜蝂传》《桃花源记》《巫山、巫峡》 《王子坊》《蓝田县丞厅壁记》《钴鉧潭西小丘记》 《庐山草堂记》《岳阳楼记》《大龙湫记》 《游天都》《传是楼记》 第二单元文选 《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 《吕相绝秦》《子产论尹何为邑》《晏婴论季世》 《句践灭吴》《范雎说秦王》《触龙说赵太后》 《燕昭王求士》《鸿门宴》《陈涉起义》 《孙膑》《韩信破赵之战》《汲黯》 《西门豹治邺》《张骞传》(节录)《华佗传》(节录) 《肥水之战》《〈张中丞传〉后叙》

精品课件!《古代汉语》_古代汉语教案(下)

古代汉语教案(下) 教学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讲 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五章实词和句法:古汉语被动句(2学时) 二、授课类别: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古汉语被动句的各种句型,培养学生辨别、翻译古汉语被动句的能力。四、教学内容提要 三、古汉语被动句 古代汉语被动句有六种常见句式,分别是“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被”字句、“为……所……”式、“见……于……”式。其中前面四种是基本句式,后面两种 由基本句式发展而来。 (一)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 在句法结构上同表示主动的句子在形式上没有区别的表示被动的句子,就是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如:(例见教材301页)。这类句子虽然表示被动意义,但由于没有形式标志,所以不是被动句。如: ①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 ②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 (二)“于”字被动句 ①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 [去掉“于”,变为主动句, 意思也完全相反了。] “于”字被动句被取代,是因为“于”字表示被动外,还可以引进处所、时间等: ①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梁 惠王上) [经过历史考察,知“败于齐”“辱于楚”中“于”表被动;而“西丧地 于秦七百里”意思为“西面丢失七百里地给秦国”,非被动。] (三)“为”字被动句 “为”字被动句被取代,是因为“为”字表义复杂,易产生歧义: ①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荀子〃君道) 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起义) (四)“见”字被动句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五)“被”字被动句 被:寝衣(被盖)遭受被动

《古代汉语2》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2》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00131049 课程英文名称: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2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古代汉语2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三年级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工具课。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古代的文选讲授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没有今注的古代白文,提高古典文献阅读水平,为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相关课程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课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中常用实词和虚词与现代词汇不同的词性及用法。 2.使学生理解古代汉语中固定格式表达的意义和用法。 3.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中与现汉语法不同的文言语法。 4.通过对古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古代白文。 5.使学生了解部分古代的文化知识。 (三)实施说明 1.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三年级下学期使用。本门课程总计32学时。 2.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理论联系语言运用实际讲清楚理论的基础 上,进行语言技能的课堂训练和课外练习。 3.本课程的讲授是由文选和古汉语基础知识两大部分组成。通过每一篇文选讲授其中的常 用虚词、固定格式和文言语法。 4.文选部分主要是讲授历代古文名篇,尤其是先秦两汉文献中的散文名篇和宋明清小说选段。文选的讲授以解释词句为主,突出常用词。文选部分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古汉语的感性 知识。 5.理论知识主要是讲授前人对古汉语各种语言现象和规律的总结,使学生掌握古汉语的特 点和规律,举一反三,加快学习速度。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训诂、诗词格律、修辞、文献以及文体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6.由于本课程涉及的是古代汉语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以及课文中存在大量与现代汉语词性和词意不同的古代词汇,所以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学生已经具备汉语中高级水平,在之前现代汉语课学习中掌握了现代汉语的一些基础和应 用知识,并已经修完古代汉语一学期的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对各章节内容适时进行课堂练习,一般在学完各节基本内容之后,用一些时间结合课程重点、难点开展练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古代汉语基本概念知识和一般原理的基础上,考核学生对常用虚词、固定格式和文言语法的理解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10%,期中考查成绩占10%,期末考查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81年 《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