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汉语语法教案

古代汉语语法教案

古代汉语语法教案
古代汉语语法教案

第一章词类活用

一概说

(一)词的语法分类:

词类,就是从语法的角度给语言中的词划分类别。划分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词与词的结合关系。组合、聚合关系),同时可以结合意义和形态。根据传统语言学理论,词首先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可以独立担当句法成分的词,一般意义较具体实在,能单独回答问题(朱:自由与粘着;定位与不定位;开放与封闭)。反之则是虚词。

虚、实两大部类之下分别包含了若干类词,但具体类别和所属则有出入。《现代汉语》(寥黄本):实词——名、动、形(区别词近年独立出来)、数、量、代、副、叹、拟声;虚词——助、介、连、语气。胡裕树本把叹词、拟声词放在虚词类。朱德熙《语法讲义》归副词为虚词(向熹《古汉语知识辞典》同),又把叹词和拟声词独立与虚词、实词并列的第三大类。

每一类词都有它们意义和用法上的共性,我们之所以给词进行语法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说明词义和用法。

(二)“词类活用”理论的由来:

大家知道,汉语和西方印欧语有很大的不同。词的多义性与多功能性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古汉语尤为突出),因而对词进行语法归类就显得不那么容易。第一次建立了汉语语法理论体系的《马氏文通》(1898)就此提出了“字无定义,故无定类”的观点(此后持此观点者有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反对马建忠(1845~1900)的“字无定类”说,主张根据词的本用定类,不能以修辞上的特例作为语法上的通例,不能以例外否定规律,又创动词的“致动”、“意动”两个术语,成为“词类活用”说的首倡者。王力《古代汉语》(1962):“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由于仿古的习惯,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这类活用的情况。”此后,在古汉语教学中,“词类活用”的理论被普遍采用。

(三)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包含了“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三类比较特殊的语法现象,此外,“名词作状语”在古汉语中的使用也非常普遍,为方便起见,姑列于该目之下。

二使动用法

(一)什么是使动用法

也叫“致动用法”,它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兼语式的内容,具有“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思。动词、形容词、名词都有使动用法。由于它们原来的词性不同,作使动用的时候,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分两种情况,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本来可以带受事宾语,但在用为使动时,不是动作施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产生这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如:

(1)其从犬廿?禽又狼?——《殷契粹编九二四片》(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详论)(2)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荀子非相》(3)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

(4)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吕氏春秋上德》

(5)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

——《国语周语下》(6)故不如先斗秦赵。——《史记项羽本纪》

(7)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汉书东越列传》

(8)(天汉)四年春正月,(汉武帝)朝诸侯于甘泉宫。——《汉书武帝纪》

(9)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宋玉《风赋》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使用较少(“从、食”常见),但有时很不容易辨认。只能借助上下文义进行揣摩。试比较:

(1)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于掌。——《孟子公孙丑下》

(2)孟子将朝王。——同上

(3)欲因此时降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4)涉间(人名)不降楚。——《史记项羽本纪》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里大量出现。它们一般容易辨认,因为它们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往往就是使动用法。如:

(1)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尸于楚,以求知罃。——《》

(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3)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也。——《汉书韩信传》

(5)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汉书袁术传》

(6)杜元凯乃复连榻坐客。——《世说新语方正》

(7)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世说新语贤媛》

(8)贤者举而上之。——《墨子尚贤中》

(9)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告子上》省略宾语的情况:

(1)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魏其武安列传》(2)今以钟磬臵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并带宾语,表示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

(1)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

(2)晋侯谓庆政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僖公十五》(3)“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论语子路》

(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5)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兵法谋攻》

(6)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蔺列传》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8)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论语子路》

(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四)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并带宾语,表示在主语的指使下,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使宾语产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名词的使动用法相对少见,活用的名词一般是普通名词,偶也有方位名词或专有名词。如:

(1)宋人请猛获于卫,……亦请南宫万于陈,……宋人皆醢之。——《左传庄公十二年》(2)乘势,则哀公臣仲尼。——《韩非子五蠹》

(3)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

(4)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5)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诗小雅信南山》

(6)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左传成公二年》

(7)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

(8)(齐欲救代,对魏王说)故王不如东苏子(代),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

(9)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公子光派专诸刺王僚]

(10)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南宋初降金被立为傀儡皇帝]

三意动用法

(一)什么是意动用法:

名词或形容词放在名词或代词前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表达“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看成什么来对待”(有人建议列为“处动”)的意思。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这种意动用法。

(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表示当事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1)王吉兹卜。——甲骨卜辞

(2)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易经蛊卦》

(3)鲁弱晋而远吴,冯恃其众而背君之盟。——《左传哀公七年》

(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5)……故不惮勤远而听于楚。非义楚也,畏其名与众也。——《国语鲁语下》

(6)晋文公适薨,未葬。先轸言于襄公曰:“秦师不可不击也,臣请击之。”襄公曰:“先君薨,尸在堂,见秦师利而因击之,无乃非为人子之道欤?”先轸曰:“不吊吾丧,不忧吾哀,是死吾君而弱其孤也。”

(7)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史记管晏列传》

(8)藤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史记淮阴侯列传》

(9)太子迟之,疑其悔改。——《史记刺客列传》

(10)人生贵得适意尔。——《世说新语识鉴》

(三)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带宾语,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认为宾语属于某类人或事物。

(1)毋金玉尔音,而有道心。——《诗经小雅白驹》

(2)窃窃然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岂杓人哉?——《庄子庚桑楚》

(3)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4)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5)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导,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襄十一》

(6)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7)秦,形胜之国也,带山阻河,悬隔千里。——《汉书高帝纪下》

(8)依渤海,墙泰山,堑大河。——杜牧《燕将录》

(9)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道》

(10)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柳宗元《封建论》

(四)意动和使动的区别: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使动是“使宾语怎样”;意动是“认为宾语怎样”。使动句叙述的是客观行动;意动句叙述的是主观认识或主观感觉,不一定是事实。试比较:

(1)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4)齐君弱吾君,归弗来矣。——《左传昭公十二年》

四名词用如动词

指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不起使动或意动的作用,频率较使动意动为高(认识有发展)。包括普通名词和方位名词活用两类。如:

(一)普通名词活用:

(1)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赵策》

(2)(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3)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4)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5)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

(6)鄂侯争之急,辩之疾,故脯鄂侯。——《战国策赵策三》

(7)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8)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9)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10)用讫再火,令药熔。——《活板》

有些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读音改变,如“衣”、“王”。

(二)方位名词活用:

(1)子墨子不听,遂北。——《墨子贵义》

(2)平原君乃臵酒,……前,为鲁连寿。——《战国策赵策》

(3)沛公引军过而西。——《史记高祖本纪》

(4)吾亦欲东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5)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

五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借助跟介词的结合,构成介宾短语才能做状语。如:“我们在教室上课。”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直接作状语。另外,少数能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的普通名词也可直接做某些动词的状语,如“集体购票”、“电话联系”、“笑脸迎人”、“公费留学”、“现金支付”等。但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却是名词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古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有的语法著作称之为“名词用如副词”,不当)

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较浓重的修辞色彩,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时间处所方位:

(一)表时间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同上

值得注意的是,由名词充任的时间状语有时不是单纯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而是表达更为复杂的意义。

A 表条件方式: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2)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

(3)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庄子庚桑楚》

B 表频繁发生:

(1)请损之,月攘一鸡。——《孟子滕文公下》

(2)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汉书〃文帝纪》

(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杜牧《阿房宫赋》

(4)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C 表逐渐发展:

(1)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史记〃孟尝君列传》

(2)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3)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二)表处所:

(1)舜勤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上》

(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国语越语》

(3)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史记留侯世家》

(4)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史记张释之列传》

(5)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汉书龚遂传》

“山行”、“家居”、“郊迎”

(三)表方位:

(1)舍適子不立而外求君。——《左传文公七年》

(2)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梁惠王上》(3)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史记吴起孙子列传》

(4)昔韩卢之取菟也,上欢下获,不甚多杀。——《汉书严延年传》

(5)左抱幼妾,右拥嬖女。——《国语晋语赵文子冠》

二表示工具依据方式:

(1)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史记〃高祖本纪》

(2)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史记留侯世家》

(3)叩石垦壤,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列子〃汤问》)【表工具】

(4)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史记留侯世家》

(5)於是覆劾延年阑内罪人,法至死。——《汉书严延年传》

(6)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表依据】

(7)群臣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8)遂入见王,涕泣膝行。——《汉书龚遂传》

(9)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而自哺农者然后食。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0)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辞者,悉有法度可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表方式】

三表示对人的态度:

(1)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

(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天论》

(3)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吴起孙子列传》

(4)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知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史记刺客列传》

(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6)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之交。——《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7)彼秦者,……虏使其民。——《汉书董仲舒传》

四表示比喻:

(1)庶民子来。——《孟子梁惠王上》

(2)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3)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

(4)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史记张释之列传》

(5)天下之士云合归汉。——《汉书梅福传》

(6)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小石潭记》

(8)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清稗类钞》

六相关问题

一其它被视为活用的情况:

有些教材还介绍了古汉语中其他一些活用的情况:象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数词充当谓语成分等,下面略作介绍:

动词用作名词:

(1)君子有三戒。——《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2)君子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孟子滕文公下》

(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形容词用作名词:

(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数词用为动词:

(1)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孙子军争》

(2)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

(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4)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

(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

(6)故利不百者不变俗,功不什者不易器。——《战国策赵策二》?例不十,法不立?

另外,从句法的角度看,使动、意动实际上都是古汉语中动宾关系的特殊语义格式,因而有人把它们叫做“特殊动宾关系”。事实上,古汉语动宾结构中不属于施受语义关系的远不止这两种。下面结合例句略加说明:

“为宾动”:主语“替”宾语、“为(给)”宾语动,或“为了”宾语动。

(1)晋解张御郤克。——《鞍之战》

(2)夫人将启之。——《郑伯克段于鄢》

(3)文赢请三帅。——《崤之战》

(4)石恶将会宋之盟,受命而出,衣其尸,枕之股而哭之。——《左襄二十七》

(5)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孟子告子上》

(6)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8)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论语》

(9)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骈拇》

(10)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诗经小雅伐木》

“对宾动”:主语对宾语施行某种动作行为(“朝、向”宾动)

(1)遂臵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郑伯克段于鄢》

(2)君三泣臣也,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因宾动”:宾语是主语发出某动作行为的原因,因宾而动。

(1)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崤之战》

(2)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3)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史记信陵君列传》

(4)诸侯归其德只,非归其尸盟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5)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吴子治兵》

“以宾动”:主语用宾语为工具或材料而动作,动词多以名词活用。

(1)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尔足。?——《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2)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狱中杂记》

(3)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史记货殖列传》

二词类活用的语法条件: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要鉴别一个词是不是已经活用为另一类词,主要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可以从它们语法条件的变化看出来。可资参考的语法条件有以下数种格式(主要是名词的活用,形容词主要是“高、贵、尊、卑、贱”等词,例略):

(1)名词+名词

正常关系(词性均不变):A 并列 B 偏正C 同位D判断句主谓

活用关系(其一活用为动词):

A 动宾:

(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3)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战国策赵策》

(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史记屈原列传》

(5)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6)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

B 主谓:

(1)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上(较上例6)(3)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4)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C 动补:

(1)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

(2)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史记高祖本纪》?军霸上?(2)名+代词

人称代词“之”、“我”

(1)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

(2)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3)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史记项羽本纪》

附着性代词“者”、“所”

(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稚兔者往焉。——《孟子梁惠王下》

(2)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梦溪笔谈采草药》

(3)此非明主之所臣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4)寡人未知所过也。——《韩非子难四》

(5)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苏洵《易论》

(3)副词、助动词+名词

(1)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师说》

(3)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孟子公孙丑上》

(4)初,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左传僖公十九年》

(5)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史记廉蔺列传》

(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史记刺客列传》(形容词)

(7)非敢后也,马不前也。——《论语雍也》

(8)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

(9)寡人欲相甘茂。——《史记甘茂列传》

(4)名词+介宾结构

(1)刑(通?型?)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2)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宁毋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中山狼传》(3)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5)“名而动(动而名)”结构

(1)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论语子张》

(2)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左传》

(3)进诚梯而下之。——《资治通鉴》

(4)……去今之墓而葬焉——张溥《五人墓碑记》

三理论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汉语语言特点认识的深入,近年来,“词类活用”的理论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理论界对此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有人从跟本上否定其合理性,主张取消“词类活用说”,有人则审慎地对其进行修正。事实上,很多教科书和语法著作把“词类活用”的范围划得过宽,把一些本来是正常用法的用词现象视为“活用”,尤其是“名词用如动词”一类,如果我们以历史的眼光来认识词义的引申和词性的变化,就会看到很多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仅是名词的词,历史上它们曾经是动词或动名兼类词。如“衣”、“雨”、“军”、“贼”、“鞭”等(简析)。

要想对这一理论有深刻的理解,一方面需要我们有建立在阅读大量历代典籍基础上的纯熟的文言文语感,又需要有较为扎实的语言理论知识(汉语特点的把握、汉语史的观念)作支撑。

本章思考题:

1 什么是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有哪些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使动用法是怎样表达语句含义的?

3 意动用法是怎样表达语句含义的?

4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何异同?

5 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哪些内容?

6 应当如何从语法角度辨别文言语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第二章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词序及词序的功能:

(1)词序:也叫“语序”,词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

(2)词序的功能:词的排列顺序,反映着词与词的各种关系。因而,词序是语法规则的具体体现,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但在不同的语言里,词序发挥的功能并不一致,如俄语主要靠词形变化表达词的语法意义,语序对它的约束力并不大。各种语言的基本语序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如,汉语的正常语序是“主谓宾”,而日语的正常语序是“主宾谓”。

词序不仅是重要的语法手段,往往也是修辞手段。通过词序的变化,可以强调句子语义的重点,给读者或听者以更为明晰、强烈的印象。如《论语雍也》“贤哉,回也”,把谓语提到主语之前,强调了谓语“贤”,突出了颜回所具有的不同凡响的品格。

(3)汉语的词序特点:

1. 地位突出:因为汉语是一种孤立语,词(语素)缺乏形态变化,所以词序在汉语中就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无论词、短语或句子中都是这样。如“语法”、“法语”,“人情”、“情人”,“人君”、“君人”,“学习汉语”、“汉语学习”,“我爱他”、“他爱我”。在古汉语中由于单音节词为主,更是出现了象“回文联”、“回文诗”这样特殊的语文体式。(例见卡片)

2. 词序固定:汉语虽然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其词序却比较固定,从古到今没有太大的变化。一般是:(1)主—谓,(2)动—宾,(3)定—中,(4)状—中,(5)中—补。这些基本词序自古至今保持了巨大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二古汉语的特殊词序:

古汉语里也有部分特殊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这些特殊词序实际上主要存在于先秦上古汉语中,自汉代以后逐渐变化,后来大都从口语中消失。但由于历代写文章的人习于仿古,也由于有些句式富于表现力而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因而特殊词序在中世以后的古文中仍不乏其例。词序变化的特殊性与基本词序的稳定性相结合,使语言显得波澜起伏、生动活泼。掌握这些特殊词序的变化规律不仅使我们对古今汉语的变化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理解和欣赏古汉语的能力。这些特殊词序主要有宾语前置和行为数量的表达法。(一)宾语前置

古汉语中基本的动宾、介宾词序和现代汉语是一样的,即宾语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某些条件下,宾语要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这也是古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

A 疑问代词作宾语:

(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2)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诗经·唐风·鸨羽》

(3)骊姬曰:?吾欲为难,安始而可??优施曰:?必于申生。?——《国语·晋语一》(4)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庄子·骈拇》

(5)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6)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7)藐藐孤女,何依何恃?——陶潜《祭程氏妹文》

(8)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9)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梁惠王上》

(10)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11)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12)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

这里有两个要件,一,必须是疑问句,二,宾语必须是代词。当动词前有助动词时,疑问代词宾语一般置于助动词前(如“又谁敢怨?”),也有置于助动词后的(如“吾敢谁怨乎?”)。另外必须注意的,只有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时才受本规律的制约,如果疑问代词只是宾语中的一个成分,那么整个宾语并不前置,如:

(1)此为何名?——《韩非子·喻老》

(2)欲于何所王之?——《史记·三王世家》

如欲前置,需使用“之”标志。如:

(1)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2)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荀子·正论》

先秦时代,这一规律比较严格,偶有例外。汉以后

B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下》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4)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5)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予违,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于一言而兴邦乎??】

(6)(子玉)及连谷而死,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左传·僖公二十八》

当动词前有助动词或副词时,代词宾语可置于动词前,也可置于助动词或副词前。如:(1)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

(2)楚君之惠,未之敢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武王至殷郊,系堕。五人御于前,莫肯之为。——《吕氏春秋·不苟》

(4)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墨子·节葬》

在先秦汉语里,这一规律并不严格,有较多的例外,例略。这表明,在口语里,否定结构的代词宾语很早就开始后置了,但文言中仍呈现前置后置并存的局面(远古汉语)。

C 宾语用代词复指:

前置宾语用代词“之”、“是”、“焉”、“斯”、“于”等作标记。如:

(1)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2)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3)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4)至于庄宣,皆我之自立。——《左传·襄公二十年》

(5)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左传·僖公十五年》

(6)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閟宫》

(7)宋卫实难,郑何能为?——《左传·隐公六年》

(郑请成,陈侯不许,五父谏?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

(8)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僖公五年》

(9)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10)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左传·襄公三十年》

(11)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经·豳风·七月》

(12)弓矢斯张,干戈戚扬。——《诗经·大雅·公刘》

(13)赫赫南仲,猃狁于襄(除去,扫除)。—《诗经·小雅·出车》?墙有茨,不可襄也?(14)王贪而无信,唯蔡於感。——《左传·昭公十一年》

(15)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左传·昭公十六年》贿:财物;字:抚养。

几种固定格式:

“唯+宾+之(是)动”

(1)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庄子·达生》

(2)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3)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诗经·小雅·斯干》?没有过错(文采),没有威仪(邪僻)?(4)唯余马首是瞻。——《左·襄十四》

“此(是)之谓”

(1)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隐元》

(2)四方之民莫不具至,此之谓圣治。——《庄子·天地》

(3)礼也者,小事大,大字小之谓。——《左传·昭公三十年》

“何……之有”

(1)敌利则进,何盟之有?——《左·成十五》

(2)郤伯见,公曰:?君之力也夫!?对曰:?君之训也,二三子之力也,臣何力之有焉??成二(3)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淮夷),或曰:?陋,如之何??】

(4)夫子焉不学,而也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5)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国语·晋语八》

D 无标志的宾语前置:代词“是”、“以”的宾语

(1)君子是则是效。——《诗经·小雅·鹿鸣》

(2)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4)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

(5)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

(6)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

小结:在宾语前置的这四种类型中,前两种是古汉语句法规律本身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如此就是错误的句法。而后两种则更多的属于一种强调宾语的表义需要,更像是一种修辞手段。

(二)行为数量的表达法

A 动量的一般表达法:数词+动词例:

(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2)病万变,药亦万变。——《吕氏春秋〃察今》

(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现。《史记·汲郑列传》

(4)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B 动量的强调表达法:“主谓结构+ 者+ 数词”例:

(主语)(谓语)

(1)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赵策三》

(2)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史记〃鸿门宴》

(三)其他

有些教材中还介绍了定语和状语后置,如:

【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的定语一般也是位于中心词之前,后置的定语多是表修饰意义的词组和数量性定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2)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涉江》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4)亲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5)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元》

(6)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战国策〃齐策四》

【状语后置】

(1)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孟子〃告子上》

(2)子何絕我之暴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3)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4)见有礼于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我们的看法:这些词序在现代汉语中同样存在,且它们更多的是一种语用上的安排或修辞上的需要。

本章思考题:

1 古代汉语中有哪几种宾语前置现象?各种宾语前置所需的条件是什么?

2 用代词复指的前置宾语在表义上有什么特点?

3 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怎样表示的?

第三章判断句

(一)句类、句型和句式:

句子有不同的类型,给句子分类又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依功能可以分为叙述句、描写句、判断句;依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通常把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类别叫句类);依结构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根据结构分出的类别叫句型)。句型又有不同层次,如陈述句又分肯定句和否定句,单句又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等。句式则是句型的一个下位概念,指句子的结构有某种形式特点的句子,如连动式、兼语式等。

(二)判断句及其特点:

什么是判断句?广义地说,凡对主语的性质、情况进行判断的都是判断句。它包括具有此种作用的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动形谓语句如:

(1)颍考叔,纯孝也。——《左传〃隐公元年》

(2)知者,无不知也。——《孟子〃尽心上》

(3)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4)虢必亡矣,亡下阳不惧,而又有功;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左传〃僖公二年》

现汉:

(1)他很聪明。

(2)问题是明摆着的。

(3)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狭义地说,用来断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类事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某一性质和种类的句子(功能类)。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的(结构类)。由于以名词谓语构成的判断句在古汉语里使用很普遍,所以判断句的概念一般指它的狭义内涵。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通常使用判断动词“是”(也叫“系词”)作述语,不用判断动词的情况很少。古汉语的判断句则以意合为主,一般不用判断动词做述语,而是基本上用名词性成分作谓语,用判断句式本身来表示判断。

(三)判断句的形式:

1.?主语+谓语?

名词谓语直接作谓语,主谓之间或有停顿,或无。

(1)是炎帝之少女。——《山海经〃北山经》

(2)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

2.?主语+者,谓语+也?

主语之后加附着性代词“者”表提顿,谓语之后加表示确认、肯定语气的“也”加强判断。这一结构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句式,也可以单用二者之一。

(1)兵者,凶器也。——《韩非子〃存韩》

(2)君者,出令者也。——韩愈《原道》

(3)虎者,厉虫。——《战国策〃秦策》

(4)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5)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

(6)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孟子〃公孙丑下》

3. ?主语+副词+谓语?

古汉语表示否定判断,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非”。

(1)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2)白马非马。——《公孙龙子》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4)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报任安书》

(5)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肯定性的判断,也可以在主谓之间加上“乃、即、诚、实、必、盖、本、真、皆、固、素……”等有判断语气的副词加强表达的效果。

(1)(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2)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3)子诚齐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4)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世说新语〃识鉴》

(5)此必辛佐治也。——《世说新语〃方正》(注:蜀?辛毗?字佐治)

(6)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庄子〃让王》

(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8)此真先君之言也。——《荀子〃非十二子》

(9)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之舆者,皆天下豪英。——《史记〃袁盎列传》

(10)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11)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史记〃高祖本纪》

4. ?主语+维(惟)+谓语?【?维?:语气词】

(1)厥土维白壤。——《尚书〃禹贡》

(2)髧彼两髦,实维我仪。——《诗经〃鄘风〃柏舟》

(3)万邦黎献,共惟帝臣。——《尚书〃皋陶谟》

(4)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

5.?主语+动词+谓语?

古汉语中也有部分判断句使用动词“为”,如:

(1)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左〃襄二十六》

(2)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吕氏春秋疑似》

这些句子转换成典型的判断句意思无别,因此有人认为这个“为”是系词,但这样的例子很少,很多句子里的“为”还是实义动词,例见教材。另:

(1)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论语〃雍也》

(2)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昭公三年》

这一类的句子转换成判断句之后意思不同,故不是判断句。

汉以后产生判断动词“是”。

(1)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左传〃襄公十四年》

(2)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三》 [ 注:先秦偶有 ]

(3)是是帚慧,有内兵,年大孰。——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图版二三下书

(4)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5)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世说新语〃言语》

(四)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

先秦汉语中,判断句里的“是”通常是指示代词,在句子里作主语,复指前文。一般认为,这个指示代词即是后来判断词“是”的来源。

(1)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孟子〃公孙丑上》

(2)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指示代词“是”在判断句中也可以作谓语。如:

(1)汤之问棘也是矣。——《庄子〃逍遥游》

(2)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3)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四》古汉语里还有一个形容词“是”,意思是“对的”、“正确的”。它和判断动词“是”没有源流关系。

(1)魏其言是也。——《史记〃魏其武安后列传》

(2)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同上(用为意动)

(五)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古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关系,但在语义表达方面却不那么单一,可归纳为五种功能,分述如下:

1.表类属关系:

(1)仲弓父,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2)滕,小国也。——《孟子〃梁惠王下》

(3)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表等同关系:

(1)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战国策〃赵策》

(2)子之所慎,斋、战、疾。——《论语〃述而》

(3)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陈涉世家》

3.表比喻关系:

(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2)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4.表某种特殊逻辑关系:

(1)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2)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5.表因果关系:

(1)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秋水》

(2)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本章思考题:

1 古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有何不同?

2 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形式?

3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什么性质的词?起什么作用?

4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是”是从哪里来的?

5古汉语有专职的判断词吗?“为”、“唯”、“乃”、“即”在古汉语判断句中都起什么作用?

6 古汉语判断句活用可以表达哪些内容?

第四章被动句

(一)被动和被动句式:

被动句是叙述句中的一种。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1.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

?季氏将伐颛臾。?

主语“季氏”是动词“伐”的发出者。这是主动句。

2.被动句:主语是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即受事者。

?郤克伤于矢?

主语“郤克”不是动词“伤”的发出者,而是受事者,这句是被动句。

3.被动句式:古今的被动句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没有结构标志,一类有结构标志。从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被动性质的句式叫被动句式。现代汉语中典型的被动句式是“被”字被动句式,而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除“被”字句外,还有其他的被动句式,如“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等。

(二)无标志的被动句:

无标志的被动句在古汉语中的使用也相当普遍,除了借助主语和动词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外,有些句法特点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的被动性质,如及物动词却不带宾语(例1——7);动词后面的名词性成分不是它的宾语,而相当介词“于”的宾语,表动作的主动者或处所等。

(1)舜有臣十人而天下治。——《论语〃泰伯》

(2)十三年,晋侯弑。——《国语〃周语》

(3)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4)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

(5)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庄子〃胠箧》

(6)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荀子〃劝学》

(7)吾老矣,不能用也。——《论语〃微子》

(8)纵有妹姁(xǔ),以医幸王太后。——《史记〃酷吏列传》

(9)(大树)不夭斧斤。——《庄子〃逍遥游》

(10)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8——10也可认为是省略?于?的于字句]

(11)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史记〃酷吏列传》

(12)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史记〃高祖本纪》

(三)“于”字句:(“于”、“於”的区别简介,见卡片)

这是先秦时常用的被动句式。

1. 构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后面加“于”,“于”字后跟主动者

2. “于”的作用:“于”是介词,本身并不能表示被动,它的作用是引入行为动作的主

动者,由于它引入了主动者,全句的被动含义更加明显了。

3. 特点:①“于”和主动者出现在动词之后。

②不能没有主动者。

如:(1)郤克伤于.矢。——《左传〃鞍之战》

(2)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篇》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四)“为”字句:

“为”字被动句式先秦时就常见,战国末期发展成为“为……所”式,汉以后是它的繁荣期,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

1. 构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加“为”,有时在“为”后再加主动者,后又可

在动词之前再加“所”。

2.“为”的作用:“为”(助词)本身可以表示被动,也可作介词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为”经历了一个由“动词——助词——介词”的虚化过程。

3. 特点:①“为”和主动者出现在动词之前。

②可以没有主动者。

③可以加“所”字帮忙,构成“为……所”式表示被动。

如:(1)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2)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3)父母亲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

(4)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5)少北,则为.匈奴所.得。——《汉书〃张骞传》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

..虏。——《史记〃鸿门宴》

现代用例:

(1)某些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大多数人所不需要。——毛泽东《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2)明清以来,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鲁迅《儒术》

(五)“见”字句:

古代汉语中另一种常见的被动句式是“见”字句。

1. 构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直接加“见”。

2. “见”的作用:“见”是副词,本身表达“被”的意思,即直接表示被动。

3. 特点:①“见”出现在动词之前。

②“见”不能引入主动者(也可理解为没有进一步虚化为介词)。

③可以靠“于”字句帮助,构成“见……于”式,引入主动者。

如:(1)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史记〃楚世家》

(六)“被”字句:

“被”字被动句式在战国末期已经出现,汉代以后逐渐增多,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的最主要被动句式。

1. 构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加“被”,后来在“被”之后可以出现主动者。

2.“被”的作用:“被”本身可以表示被动,后来也可作介词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

3. 特点:①“被”出现在动词之前。

②能引入主动者。

“被”是由动词(由名词引申,“被”,《说文》:“寝衣也,长一身有半。”)逐步演变、虚化来表示被动含义和引入主动者的。被动句中的“被”的源头是动词“被”,是“蒙受”、“遭受”的意思。如:

(1)地少人众,数被.水旱之灾。——《史记〃货殖列传》

(2)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石矢。——《商君书〃慎法》

“被”先由动词虚化为助词(一说副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含义,构成被动句式(萌芽于战国末期,汉代普遍运用)。如:

(1)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一》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

此时被动句式中的“被”还不能引入行为的主动者,主动者要出现,还必须借助“于”字句的帮助。如:

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后来,这种“被”字进一步虚化为介词,可以引入主动者了。汉朝末期,就出现了由“被”引入主动者的用例(起源于两晋,盛行于唐)。如:

(1)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2)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七)小结:

汉语被动句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见”字句、“于”字句为主的时期(上古早期)

1.被动标志词是“见”、“于”“於”

2.主要句式是:“见动”、“见动于宾”、“动于(於)宾”

3.施事者在动词后,由“于(於)”引进

4.缺点:“见”表被动,但不能引入主动者;“于”可引入主动者,但不可省,且位置靠后。第二阶段:“为”字句的出现(战国——两汉)

1.增加了标志词“为”

2.出现了“为动”、“为……动”、“为……所动”等更多的句式。

3.“为”本身表被动,施事由动词后移至动词前(革命性意义)。

4.缺点:“为”的用法多样,句式中有不必要的成分,繁琐而不够简明。

第三阶段:“被”字句逐渐取得优势地位(中古以后)

由“被”直接标志被动,可引进施事,且不需借助其他不必要的标志成分,简明干净。因而逐渐战胜了同类其他句式。王力《汉语史稿》(p426、429)说:“到了中古时期,被动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题及其答案

语法练习题 第一节词类的划分(练习题) 1判断题: ( 1 ) 副词和代词在古汉语中一般归入虚词。() (2 ) 实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一种常规性的语法现象,后者是临时改变功能。 () (3)古代汉语以“语法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现代汉语划分词类,则不但考虑其“语法功能”,而且考虑其“词汇意义”。() 2 解释名词术语:(1)实词的活用(2)词的兼类 3 填空题: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言”的词性 ①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尚书·无逸》 ②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③彤弓弨兮,受言藏之。《诗经·小雅·彤弓》.)指出下列句子中加

点字“殆”的词性2(.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②殆有甚焉。《孟子·梁惠王上》..4 问答题: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有什么区别? 5 标点并翻译短文。 (1)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者旦暮磬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神无形者 不磬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 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练习题)第二节 1 选择题:(1)《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相”的用法是 ( ) (A)名词用作意动 (B)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C)名词用作使动(D)动词用作使动 中加点词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在下列四句话中,(2).

( ) (A)《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B)《孟子·尽心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C)《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 (D)《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忘我,我何面目见之。” 2 解释名词术语:(1)名词的使动用法(2)名词的意动用法 3 判断题:(1)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相同,并无特殊的语法标志。() (2)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4 问答题: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有那些? 5 标点并翻译短文 (1)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勿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汝狗白 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韩非子·说林下》 (2)孟柯,邹国人,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作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书》、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

古汉语语法、词性

语法词性 词分虚词、实词两类。 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名词 一、名词的意义: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二、名词的分类 (一)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 (二)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 (三)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 (四)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 (五)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六)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 动词 一、动词的定义: 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二、动词的分类: 1.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判断:是、就是、正是 7.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形容词 一、形容词的定义: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二、形容词的分类: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 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 数词 一、数词的意义;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二、数词的分类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 2.序数:第一、三掇、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 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 5.概数:十几个、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 量词 一、量词的意义:表示人、事物或行为的单位的词。 二、量词的分类 l_名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 (l)个体:个、位、尺、只、台、条 (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

古代汉语授课教案(郭锡良版)教案

古代汉语授课教案(郭锡良版)教案 第一讲绪论 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发展的分期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 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如古代的白话小说。 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 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文学作品课讨论的是它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问题。古代汉语课则不然。它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的,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和积累,使学习者逐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这种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 (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 学习古代汉语,需要掌握和记忆相当数量的古代词汇和语法规则等内容。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只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各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如《史记》列传类的历史散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一般难易度的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例如…

古代汉语代词教案资料

古代汉语代词

古汉语代词 带词种类意义用法 古代汉语代词分人物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一些起取代作用的其他代词。 第一节人物代词 人物代词包括第一人物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先秦时期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朕”“台(y í)”“卬”。“我”“余”“朕”三个是殷商时期就有的,“吾”“予”“台”“卬”是西周以後才出现的。其中“予”只是“余”的不同写法,《尚书》《诗经》《论语》《孟子》等文献用“予”,西周金文、战国时期的多数文献如《左传》《国语》《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一般都用“余”,取代以後“予”字基本上就不用了。“台”可能是“余”的变体,祗见於《尚书》,例如: (1)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 (2)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说命》) “吾”和“卬”都是来自周人的母语,“吾”在春秋时期进入了当时的

汉民族共同语——雅言,而“卬”只见於《尚书》和《诗经》,而且用例很少,沒有真正真入雅言。例如: (1)越予冲人不卬自恤。(《尚书·大诰》)——按:越:语气词。 (2)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匏有苦叶》)——按:涉,徒步过河。须:等待。 “我”“余(予)”“朕”“吾”这几个代词之间有表义上的差异。“余(予)”是谦卑的說法,汉武帝时犍为文学(姓名不詳)注《尔雅》曰:“余,谦卑之身也。”所以《尚书》中有“予小子”“予冲子”的说法,没有“我小子”“朕小子”的说法。周公自称“余小子旦”,不说“我小子旦”。例如: (1)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尚书·金縢》) (2)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诗经·周颂·闵予小子》) (3)(齐侯)对曰: 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 ( 《左传·僖公九年》)——按:唐·孔颖达《左傅正义》引犍为文学舍人《尔雅注》曰:“余,谦卑之身也。”“朕”是尊崇或倨傲的说法,所以一般是君王用以自称,或是提到自己的祖先时用。例如: (1)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诗经·大雅·韩奕》) (2)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由于这个缘故,秦始皇二十六年钦定这个词为皇帝专用,后来各朝代的皇帝都因袭之。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词类活用,虚词,音韵)

(词类活用、句法、副词部分)练习一 一、说明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1、左右欲兵之。 2、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3、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4、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二、判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分别予以说明: 1、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墨子·耕柱) 2、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3、曲其堗(同“突”,烟囱),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说苑·权谋篇) 4、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 5、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史记·赵充国传) 三、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 1、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2、乡邻之生日蹙。 3、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4、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5、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四、指出下列句子宾语所在的位置,说明其语序类型。 1、吾谁欺?欺天乎!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4、余唯利是视。 5、子归,何以报我?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并说明它的词性和用法。 1、太后之色少.解。 2、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3、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4、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 5、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6、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六、古文加标点 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设计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1 第四章语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汉语语法学中有关概念数据,术语,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掌握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句子成分和句子分析的方法、句类和句型、分析多层复句的方法。提高学生析句、造句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现代汉语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结构层次分析法,几种特殊的现代汉语句型。 §1.语法概述 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 现在己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科学主要有三个方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能化需要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语言知识的研究处于重要的地位。智能计算机的研究己较好地解决了字处理和词处理的问题,句处理问题亟待解决。句处理需要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目前的语法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中文句处理的需要。 以上从科技方面讲了学习语法的重要性,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也离不开语法,语文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基础不好,其他学科也学不好;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书面语表达也离不开语文知识,作教师的要讲课,要批改学生作文等作业,这更离不开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中自然包括语法。 二、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客观地存在于语言之中,是语言中组词造句的规律,是语言中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进行组合时所依据的一套规律。 语法学是研究、说明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语法这一术语,可以指语言中客观存在的结构规律本身,也可以指语法学或语法书。 三、语法学研究的内容

概括起来说是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包括词的构成、词的分类、词形变化的规律等内容。 句法:包括短语的结构规律及类型、句子的构成规律及类型、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等。 四、语法学的分类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 ①历史语法学②比较语法学③描写语法学 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①传统语法学②结构主义语法③转换生成语法 五、汉语语法的特点(与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与古汉语相比) 1、构词法、构短语法、构句法基本上是一套规则,即:词法、句法二者之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2、汉语的词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所以词类与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句式变化无标志,词、短语不易分辨。 3、语序、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4、词的转类,活用比古汉语有所减少。 5、量词、语气词较丰富。 六、语法的性质 ①概括性(抽象性) 语言中的词成千上万,句子难以计数,语法不是说明具体的词和句子的含义的,而是从无数具体的词句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结构规律和格式。 ②稳固性 从历时的角度看,语法与语音、词汇比较起来,变化是相当缓慢的。词汇的变化最快,从“五四”到现代,新词不断增加,旧词不断消失。语音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韵文、韵书中可以看出。 ③民族性 各种语言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印欧语系语言的词大都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汉语缺乏,但语序固定。 ④系统性

古代汉语教案文选巫山巫峡

巫山巫峡 《水经注》 一、作品介绍: 1.《水经注》和《水经》 《水经注》是给《水经》作注的,《巫山巫峡》从《水经注》选出,题目自加。 《水经》是我国古代记载河流的一部地理着作。作者是谁说法不一,有说是汉代桑钦着,有说是晋代郭璞着,但无可靠依据,据明、清人考证,着者可能是三国时人,姓名不可考。 《水经》原书内容很简略,共三卷,记载大小河流137条,到北魏时郦道元给《水经》作注,名义是“注”,实际上是以北魏以前的地理着作进行了新的创作。 2.作者介绍 郦道元(44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家善长,范阳涿鹿人(今河北涿县)。曾任尚书省主客郎(尚书省,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占,中占,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省,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东汉之制,取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占,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尚书占总领长官为“尚书令”。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皆统属其下)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尉、春、秋、晋国上、中、下三军都设尉主发众使民。战国时赵设中尉,职掌“选练举贤,后官,能”,秦汉为武职,掌京师治安)等职,他执法严峻后为派出作关右大使,途中被企图反叛北魏的雍州刺史肖宝寅杀害。郦道元好学博览,遍历北方,留心观察水道地理现象,故能撰写出《水经注》。 3.《水经注》的价值: ①《水经注》共四十卷,资料超过原书20倍,记载了全国水道1252条,它不仅大大扩充了原书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它不只是简单地记述这些河流的名称,而是对每条河流的发源地,支流及所经地,还有每个流域的水文,气候、地形、土壤、植物、物产,工程建设都作了较详细的记叙。专家们认为《水经注》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好的水文地理,河流地理名着而且也是一部以河流为基础的区域自然地理名着。 ②《水经注》还用“因水记山,因地记事”的方法,记载了各条河流沿岸城市的建设沿革各流域,近的风士人情,有关的历史遗迹和神话传说,并且用优美的文笔对这些地区优美的风光,山川形貌作了生动描写,远远超出了“水”的范围。“地理书”的范围,其中许多篇章也是优秀的游记体散文,语言简洁,文笔深峭,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文学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③《水经注》在保存资料方面也有很高的价值,书中引用着作437种之多(不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语法(一) 古代汉语的词类 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根据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词在句中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标准,古代汉语有以下词类: 一、名词 名词是人和事物的名称。如:孔子、赵威后、国、家、阿房宫、东、年、星、箕畚。 名词不受“不”、“很”、“将”这些副词的修饰,能受“大”、“好”等形容词的修饰,能受数词或数量词的修饰,如“一人”、“良马”。名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结构中作主语、宾语和判断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如: 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齐策》)(“客”作主语) 却宾客以业诸侯 ..。(《谏逐客书》)(“诸侯”作宾语) 制,岩邑 ..也。(《左传·隐公元年》)(“岩”作定语,修饰“邑”;“邑”与“岩”构成名词性词组,一起充当判断谓语。) 古汉语的名词在功能上的特殊之处是可以作状语。古汉语名词作状语可分为以下几类:1.表比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思是“像……一样地”。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过秦论》)“云”、“响”、“影”分别译作“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2.表态度。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把(宾语)当作……”等意思。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兄”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 3.表动作方式。某些名词作状语时,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面”译作“当面”。 4.表工具。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含有“用……”的意思。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丹”译作“用丹砂”,“丹书”即“用丹砂写”。 5.表凭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依据,有“按照……”、“根据……”等意思。如: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法”译作“根据法令”。 6.表处所。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或方位,含有“在……”之类的意思。如: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山、”“谷”分别译作“在山上”、“在山谷”。 7.表趋向。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含有“向……”、“往……”等意思。这类词主要是方位名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东”译作“向东”。 8.时间名词“年”、“月”、“日”、“岁”等作状语时,除了起一般的时间修饰作用外,其表示的意义与原来的词义有所不同。以下三种情况值得注意: ①时间名词置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经常发生、频数很密,含有“年年”、“每年”、“月月”、

古代汉语教案[1]

古代汉语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古代汉语》教案 学年学期2007 -2008 学年第 1 学期 主讲教师 张居三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 2006级对外汉语专业 第一次课绪论 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讲主要介绍古代汉语的性质、内容、要点,教材的特点,学习方法,考核形式。使初学者对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重点及难点: 古代汉语的分期课程的性质学习方法 授课内容: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的分期 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 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现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诸子作品,以及一些史籍里。还有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课程的性质 (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基础知识,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如:说明句型的特点,如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式、判断句等;指出词类活用现象,对其类型加以分析;辨认文言虚词的用法及词性;能运用文字学知识解释古书中用字现象等。 (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课是一门语言课程,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分析研究,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使学习者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 三、教材 (一)指定教材——《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 (二)文选、常识、常用词三结合 《古代汉语》教材的内容由文选、常识及常用词三部分组成。 文选——古代汉语的语言材料常识——学习古代汉语的知识和理论 常用词——古代词义材料

古代汉语语法研究

题目:论古代汉语中的“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的比较 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摘要:“者”“所”是古代汉语中两个十分重要的词语, 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 主要是与其它成分结合组成“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充当各种句法成分。“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是古汉语研究中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它们在词性、功能、结构性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的学者对于这两者的看法有所不同,本文不能全部列出,仅选取其中一些观点进行归纳整理。本文从语法功能、结构的构成特点以及结构的性质三个方面尝试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者”字结构“所”字结构语法功能构成特点构成性质 一、从语法功能上看 从语法功能上看,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中“者”和“所”字都是特别的指示代词,它们具有大致相同的语法功能,即指代作用;具有共同的语法特点,即不能独立进入句子,充当句子成分。但二者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者”字的作用都是“指”指别而“代”代替 ,因此,“者”字的后面不会再出现所代的名词“所”字一般是“指”而“代”,但有时是指”而不“代”。指而代时,所字结构后面不

再出现所代的名词,指而不代时,所字结构后面另外出现名词。例如: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纪) 此二句的“者”,王力认为是特别的指示代词。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此二句中的“者”,王力认为是语气词。 君子所贵于道者三。(论语·泰伯)这一句中的“者”,王力认为仍是指示代词,但指示作用由“所”承担,“者”主要表称代。 天所立大单于,敬问皇帝无恙。(史记·匈奴列传)中“所”为指而不代。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两个“所”恰好说明“所”字不仅可以指而代,有时也可以指而不代,前一个“所”是指而不代 ,后面另外出现“室 ,以示指别之对象 ,后一个“所”是指而代。正因为所字有指而不代的情况 ,因此可以出现“所……者”的结构,这时, “所”是指别, “者”是代替。如: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礼记·大学) 拱把之桐梓 ,人苟欲生之 ,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上) 二、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 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跟“者”、“所”结合的通常是谓词性成分。其中,“所”一般只跟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其构成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所+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 (二)所+动词+者,例如: 狄人之所欲者, 吾土地也。(孟子·梁惠王下) (三)所+介词+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 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者字结构则由形容词、动词、数词或动词性短语加“者”构成。例如: (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者不惧。(论语·宪间) (3)此五者, 邦之蠹也。(韩非子·五蠹) (4)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战国策·齐策四) 在固定结构里,“者”字放在组合词之后,所字放在组合词之前,这种词序、语序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它们共同的指代功能 ,恰恰相反,由于“所”的虚化较“者”更强,“所”在实施指代功能并使整个结构名词化的过程中似乎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往往求助于“者”构成“所…者”结构,从而巩固和加强其语法意义。 三、从结构的性质上看 从结构的性质上看 ,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都是名词性结构。者字结构表示的是具有某种特征意义的实体,如动词加“者”,表示具有某种动态特征的实体,形容词加“者”,表示具有某种性状特征的实体。 (1)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孟子·公孙丑上) (2)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史记·游侠列传) (3)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4)治国能使贫者富。(商君书·去强) 以上四例,(1)、(2)例为动词(短语)加“者”,分别表示具有“为此诗”、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古代汉语是综合性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即通过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有重点地阅读古代文献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以便借助于工具书能够直接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共1-4册。该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统编教材之一。其内容包括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部分。其文选部分,精选了历代典范作品,教学中以先秦作品为主;其常用词部分,共收一千多个,但教学中应重点选择最常用的几百个常用词,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其通论部分,又包括了工具书、文字、词汇、音韵、语法、修辞、古书注解、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诗律、词律、曲律等,其重点应放在语言知识方面,尤其是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知识。 本课的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使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紧密结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选的基础上,讲授通论,使学生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同时,学习文选,应以解释词句为主,尤其是文选中涉及到的常用词,应抓住古汉语词义的细微差别以及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的语感,注意体现语言课的特点。这是本门课的难点所在。要攻破这个难点,就是坚持少而精,循秩序渐进,注重练习,培养技能等项原则。为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应确定重点篇章段落,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并通过习题课、课堂提问与课外作业等环节检查教学效果。 因所选教材份量大,教学时数有限,故采取以下措施弥补:一是讲读与自学相结合。重点讲授第一、二两册、第三、四两册由学生自学。另,第一、二册中的文选、通论部分皆由教师讲读,而常用词部分则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这样,可以在一年的教学时间内基本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二是与其他课程互补。古代汉语课,历来以散文为主,韵文只涉及较少部分,如《诗经》、《楚辞》等。而古典文学课将涉及到辞赋、诗、词、曲等。这样,古代汉语课中的自学部分,古典文学课将会讲读其中的大部分。古代汉语课讲读的大量散文作品,又将为古典文学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二者互补,将使学生在古代汉语课与古典文学课两方面都收到成效,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计划讲授144课时。 二、课程内容 数学计划和安排 古代汉语课的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以文选为纲,常用词、通论与之密切配合,共七个单元,第一学期讲授第一、第二、第三单元及第四单元的文选,第二学期讲授第四单元的

古代汉语(语法)复习整理

古代汉语(语法)复习整理 第一章古代的汉语语法研究 第一节汉语语法研究简史 战国时代,《公羊传》、《谷梁传》就已涉及汉语语序、句子成分和句式。 西汉初,《毛诗诂训传》提出了“辞”的语法概念。 唐孔颖达正式提出“语法”这一术语。 宋洪迈提出“句法”的术语。 元卢以纬的《语助》标志着古人对汉语语法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运用分析比较、排比归纳的方法,揭示出大量的古汉语句法结构的规律,接触到许多汉语语法方面带规律性的问题。 晚清马建忠《马氏文通》标志着古代汉语语法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词类研究 一、虚词 1.《墨子·经说上》:“自前曰且,自后曰已;方然亦且。” 2.《谷梁传·桓公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遂,继事之辞也。” 3.《说文解字》:“者,别事词也。”“矣,语已词也。”“乎,语之余也。” 4.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把虚词分为三类:“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劄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 ◎真正把汉语词类分为虚、实两大类,并在比较明确的语法理论指导下提出分类标准的是唐代的著名语文学家孔颖达。其语法思想集中在他的《五经正义》中。◎孔氏以词义为标准,把词分成“义类”和“非义类”两大类。“全取以制义”的是义类;“假词以为助”的是非义类,即语助类。 ◎元泰定元年(1324),卢以纬收集古籍中的常用虚词129个,著成《语助》一书,这是我国虚词专著的先河。 ◎清刘淇《助字辨略》,将476个虚词,分为30类,是对虚词分类的第一个人,奠定了古汉语虚词研究的基础。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收汉以前古籍中的虚词160个。因声求义;多解释特殊用法;材料宏富,分类细密,体例严谨。是研究古汉语虚词的力作。 二、动词、形容词 先秦人己知动词有主动和被动之别。 ◎《公羊传·僖公元年》:“夏六月,邢迁于陈仪。迁者何?其意也。迁之者何?非其意也。” 汉代开始对主动式和被动式外部结构进行探讨。 ◎《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 ◎《国语·楚语》:“使子南戮于诸侯。”韦昭注:“言为诸侯所戮。” 到了唐代,不仅对主动式和被动式的外部结构形式作了进一步探索,而且还试图在理论上加以说明。 ◎《诗·邶风·柏舟》:“觏闵既多,受侮不少。”孔颖达疏:“小人见病于我既多,又我受小人侵侮不少。言觏,自彼加己之辞;言受,从己受彼之称耳。” 古人还接触到动词及物、不及物的问题。 ◎《诗·周颂·赉》:“我徂维求定。”郑笺:“今我往以此求定。”孔疏:“往者,自己及物之辞。”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同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概括地说,古代汉语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具体地说,古代汉语是指“五四”运动以前的汉语,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远古、上古、近古等不同时期的汉语,又包括使用范围有广、狭之分的共同语和方言,还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 语言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关于语言产生的时间,北京大学的叶蜚声教授有个形象的比喻:科学界一般公认生物已有36亿年的历史,叶教授把36亿年缩成一年。一年有360多天,所以: 一天相当于一千万年 一天24小时,每小时相当于42万年 每分钟大约于7千年 按照这三个缩小的尺度来回顾,那就是: 1月1日开始出现生物 12月1日恐龙才出现和死亡 12月25日出现灵长目(哺乳动物) 12月30日出现猿类 12月31日出现人类和语言 12月31日晚上11点,周口店猿人才开始用火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原始文化遗迹和文字,就是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分钟形成的。由此说来,语言的产生至今已有近一千万年的历史。 文字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的文明程度才产生的一种辅助性的交际工具。汉字的产生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甲骨文距今3300年。 根据汉语史的分期: 远古汉语————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原始汉语)(公元三世纪以前)(公元四至十二世纪)(十三至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以后)汉字产生以前周秦两汉魏晋至唐五代宋元明清五四以后我们开设的古代汉语课,就时间范围来说,远古汉语、近古汉语不是我们主要讲解的范围,因为远古汉语指的是没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汉民族语,也就是商代以前的原始汉语,由于那时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没有留下具体的材料,我们无从知道它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况,也就无从讲起。近古汉语是指元明到“五四”之间的汉语。这个时期的文言文虽然在书面语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已出现了像“变文”、语录、话本这样一些古白话,由于它们同现代汉语比较接近,比较容易懂,所以我们也不拿它们作为学习或讲解的对象。 就“古代汉语”这门课来说,它的内涵只是包括上、中古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并且是上面语,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言文”。 二、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并不是要去说古话、做古人,而是为了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人运用文言文这样一种书面语,为我们流下了极其丰富的

古汉语语法

一、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 1被动句:主事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杯子打破了。 2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如我读书。 3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A 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 有句法标志的被动句: (1 )“于”字句。 a “及物动词+ 于+ 施事者”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 省略“于”字,“动+ 施事者”如: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c “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 “乎”(介词)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同。 (2 )“为”字句。a “为+ 施事者+ 及物动词”,如:(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b “为+ 及物动 词”,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 )“见”字句。a “见+ 及物动词”如:人皆以见侮为辱。b “见+ 及物动词+ 于+ 施事者”,如: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c 南北朝后,“见+ 动词(主动句)”表示“对我怎样”,如“慈父见背”(慈父背弃我)。(不是被动

句)(4 )“为……所……”句。a “为+ 施事+ 所+ 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b “为+ 所+ 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 东汉 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4 )“为……所”句。 a “为+ 施事+ 所+ 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b “为+ 所+ 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东汉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5 )“被字句”。 a “被+ 施事者+ 及物动词”如:臣被尚书召问。 b 先秦“被”是及物动词,意为“复盖、遭受、蒙受”,如:光被四表。 c 汉代后,至今,“被+ 及物动词”。如:杯子被打破了。 二、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1 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 2 宾语前置的种类: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a 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 b 在介宾结构中,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需要注意的是:

古汉语语法在成语中的遗存现象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古汉语语法在成语中的遗存现象 作者:陈显顺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21116 刊名: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年,卷(期):2009,(3)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4条) 1.王力汉语史稿 2004 2.陈秀兰"成语"探源[期刊论文]-古汉语研究 2003(1) 3.毛学河成语是古汉语特点的缩影 1994(1) 4.金惠明汉语成语及其特性[期刊论文]-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1(6)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王辉制约古汉语语序重要因素的研究——用可别度、语义靠近、距离标记对应律来解释古汉语语序现象2007 古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是密不可分的,现代汉语语法承接古汉语语法而来,并有很大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语法应该也可以解释古汉语的语法现象。所以我们以此普遍的原理为基础,以陆丙甫先生近几年研究得比较深入和透彻的几个语法理论为代表,试图探讨它们在古汉语中的表现。这些语法理论主要为以下几个:一、可别度领前原理二、语义靠近原理三、内小外大原理四、距离标记对应律。这些原理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也会有相互冲突和矛盾之处,我们在文章中也会进行阐述。 2.学位论文丁建川《世说新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研究2007 在汉语发展过程中,中古汉语较之上古汉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有长足发展。此期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词的词汇量激增,口语词汇非常活跃 ,复音化趋势进一步加快,多种新兴语法形式和语法现象在此期文献中都有所体现,语言表达的精密性加强,活用与兼类现象减少。《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作为中古汉语时期有代表性的语料之一,在汉语史上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在以往的研究中,前辈时贤在词汇、语法等诸多方面都已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在《世》词类的研究领域,人们一般把重点放在副词、连词、介词等虚词和实词中的数词、量词、代词三类上,纳入“词法”研究范畴。相对来说,对《世》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类实词的考察较为薄弱。《世》中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类实词约占全部词量的94﹪,“词类研究是专书语法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对这三类词进行研究考察,《世》的词类研究就是不完整的。本文在专书词类研究的框架中,在前辈时贤研究基础上,以《世》的6596个名词、动词、形容词为研究对象,分别归类,主要采用定量描写的方法,并将定量描写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词类研究与句法分析相结合,力图对词类及其各个次类的语法功能及语义方面的差异有所揭示。 在中古汉语研究领域,对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研究多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从词汇学的角度,主要是从词义训诂、复音词及新词新义的抉发三个方面入手,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成果蔚为大观。二是从词类角度,词类研究包含在语法研究的大框架中。在专书语法研究中人们往往把研究重点放在虚词、新兴语法成分及句法的历时演变方面,对于实词的研究,尤其是对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类词的研究,历来是相对薄弱的。 本文的研究是在借鉴前辈时贤成功方法基础上进行的,主要采用“定量描写"和“比较互证”两种方法。文中的各项结论都尽可能地用量化的语言材料作为根据,为定性分析和比较研究提供依据。“比较互证”指专书研究不应是孤立的、就事论事的研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与共时截面上的其他语料结合起来;二是与汉语史纵轴上各阶段的其他有代表性的文献相结合,为语法现象的共时表现及历时变化提供清晰的演进脉络。 本论文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第一章“总论”部分,为论文主体部分的展开作理论上的准备。本章首先讨论了字与词、复音词与短语的区分,提出了在区分以上两组概念时所遵循的原则和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上个人的理解,把每个词都单独析出,这是论文展开的第一步。然后讨论了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词的分类标准,并据此将析出的词以“语法功能为主,兼顾语法意义”为标准归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各自有其区别性的语法功能,其中名词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作主语和宾语,动词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作谓语中心语和带宾语,形容词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作定语和谓语。由于表达精密化内在要求的驱动,各种复杂的新兴的语言表达式的不断出现,兼类和活用现象在中古汉语时期逐渐减少。《世》名词、动词、形容词中涉及兼类与活用的词在该类词中都只是少数。我们从词的语法功能、见次频率和意义三个方面综合考察《世》兼类与活用的情况。 本文以“自指和转指”理论为指导来分析《世》中动词、形容词作主语、宾语的情况。动词、形容词作主语、宾语是汉语自身特点之一,但与名词作主语、宾语不同,由于所处“语法位”的影响,动词、形容词作主语、宾语时在语法上发生名词化,在语义范畴上发生指称化,指称化有自指和转指两种。 第二章“《世说新语》名词”部分,我们根据语义及语法特征,把名词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四类。 普通名词是名词的主体部分,数量最多,也最为复杂,分为有生名词和无生名词两大类。有生名词包括人物名词、动物名词、国家名词;无生名词包括事物名词、处所名词和抽象名词。它们都各自有不同的语法特点,有生名词多作施事主语,无生名词常常充任受事宾语。名词在句中最基本的语法功能是充当主语和宾语,其次是充当定语、状语、谓语,很少充任补语。《世》中专有名词主要指人名、地名、书名等。人名一般不受形容词、数量词修饰。地名一般作处所宾语或处所补语,也可修饰人名。《世》中大多数时间名词在句中可以单独作状语。方位名词也可以表示时间。 我们在何乐士先生《<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一文的基础上对《世》的名词作状语作了进一步考察,补充了何文没有列为考察范围的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单独作状语的内容,并对何文列举的名词作状语例根据自己的理解作了一定的增删。 本章还考察了《世》名词的活用与兼类。名词活用以活用为动词为主,方位名词活用能力要强于其他类名词。兼类中以名词、动词兼类最为常见,其次是名词、形容词兼类。名词兼类能力受单音与复音、专指与非专指的影响,单音词占绝大多数,专有名词因其意义明确,不易引申出其他常用义,所以没有出现兼类现象。《世》名词词头、词尾较之前代又有新的发展,一些后世常见的词头、词尾在此期或者处于萌芽状态,或者已经成熟,如“阿”、“子”、“家”等。《世》中只有极个别单音名词有重叠现象。 第三章“《世说新语》动词”部分,先把动词分为助动词和普通动词两类,然后根据是否能带宾语及带何种宾语,把普通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类。由于单凭一部专书有时难以确定动词性质,我们在必要时把考察的范围扩大到同期文献。文中列举了《世》中部分动宾关系类型,并对使动宾语和处所宾语作了专门讨论。对于普通动词,在及物与不及物的分类法外,又采用了“带宾动词”与“不带宾动词”的分类方法,考察的结果是,《世》中带宾动词与不带宾动词基本持平。对于专书研究,这种分类法更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由于句式对动词语法功能及语义的选择和需要,一个动词是否为及物动词可以利用某些特定句式加以判别,如各种被动句中的动词、偏指副词“相”、“见”后的动词、受事主语句、施事宾语句中的动词、“所”后的动词等,或全部或大多数是及物动词。我们考察了《世》中的6个动词小类,如助动词、双宾动词、兼语动词、判断动词、完结动词、粘宾动词,结合句法讨论了它们各自的语法功能及语义特征。《世》动词可以在句中充当各种句法成分,作谓语中心语和带宾语是其最主要的功能。《世》中没有动词词头,动词词尾有“当”、“于”2个,都是此期新产生的动词后缀。 《世》中“动宾+宾”(VN+O)格式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语法现象。《世》中VN+O式并不再是“罕见的语法现象”,共有53例。’VN可以是一个动宾式复合词,也可以是动宾结构。从语义上看,O的类型多样,以表处所和表对象最为常见。O是VN所关涉的对象,文中把VN+O与“动·宾·补”和双宾式作了区分。 第四章“《世说新语》形容词”部分,按语法意义将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其中性质形容词为主体部分。性质形容词可受程度副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