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

李炯英

(东南大学外语系,江苏南京210096)

摘 要: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在我国,将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起步于80年代初。从1981年至2001年20年间,我国学者已发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论文近300篇,专著20余部,初步形成了一套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体系。透过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在该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特点、研究方法与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推测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评述

中图分类号:H0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2)0620086205

A R evie w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 esearch in China

L I Jiong 2yi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S outheast University ,

Nanjing ,Jiangsu Prov.,210096,China )

Abstract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rose in America in the late 1950s ,and has since en joyed a long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 from linguistics ,communication ,anthropology and psychology.In China ,nearly 300papers and 202odd books have been published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ince early 1980s ,and an integrated system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 2cation research has been set u p.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is field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will not only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and problems in China π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ut also shed light on the prospects for its de 2velopment.

K ey w 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view

1.引言

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其诞

生可以说有三个标志,一是1959年第一部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霍尔(Edward Hall )的《无声的语言》问世;二是1970年国际传播学会正式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三是1974年《国际与跨文化交际学年刊》创刊。可见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是近30年的事。可以说,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始终与其他众多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语言学、文化学等。这些相邻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8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由外语教学界引入国内,研究重点在于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学术界一般认为,许

国璋于1980年在《现代外语》第4期上发表的题为“Culturally 2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一文,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诞生。从1981年至2001年20年间,我国学者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兴趣越来越浓厚,发表了近300篇研究论文,出版专著20余部,不仅推动了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其他人文学科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对我国20年来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作一评述。

2.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引进

8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开始引进并有了迅速发展。1983年,何道宽在他的《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外国语文教学》1983年第2期)一文中,率先将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

收稿日期:2002-03-14

作者简介:李炯英(1962-),男,浙江建德市人,东南大学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学与二语习得。

第25卷 第6期 2002年11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25 No.6 Nov.2002

科向国内学者进行介绍,探讨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基本内容、理论及其研究成果。此后,《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学刊》、《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相继刊登了一系列翻译、综述、评介跨文化交际学的文章。据统计,至1993年止,已发表的有关跨文化交际学方面的文章达上百篇之多。(胡文仲,1994a)这些文章大多被收入了胡文仲主编的《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a)和王福祥、吴汉樱编的《文化与语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二书中,共85篇。这类文章最集中论述的是文化与交际的关系、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跨文化语用学、非语言交际等。

随着国外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进展,新的理论和观点都能及时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得到介绍与传播,例如全面介绍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的最新进展情况(贾玉新,1992;胡文仲,1994b)、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将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定型结合起来研究的“跨文化交际悖论”说(高一虹,1995)、专门介绍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谈规约”(许力生,1996)、重点介绍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胡超,1998)等。

邓炎昌、刘润清合著的《语言与文化》作为国内一本较早的有关跨文化交际学方面的著作,重点讨论了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所涉及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因素”,为推动我国语言与文化的研究起了积极的作用。(王福祥,1996:433)从1995年开始,国内相继出版了多部由中国学者撰写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学术专著,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关世杰的《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王宏印的《跨文化传通》(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6)、林大津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和顾嘉祖的《跨文化交际》(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关著是国内出版的首部跨文化交际学专著,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该领域以及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对跨文化交际学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内容丰富、翔实,理论性强。王著具有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行文流畅、表达自然等特点,是一本重实用、普及性的跨文化交际学著作。林著文笔流畅,例证丰富、生动,论述严谨、全面,对与英美人交往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贾著信息量大、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论证严谨周密、引

证丰富,并结合符号学、语用学、语篇学等学科理论进行跨文化的语用对比分析和语篇对比分析。胡著内容精练、行文自然流畅、说理清晰、分析透彻,并提供了大量该领域的最新信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跨文化交际学的入门指导用书。顾著内容丰富,从跨文化交际中的隐蔽文化(covert cul2 ture)入手,从多维度、多层面去探讨不同文化,“既有宏观的概论,又有微观的细论”,“其材料之丰富、实例之生动、观察之细腻、分析之中肯,标志着我国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刘润清,2000)

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引进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外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名著在国内翻译出版,如萨莫瓦(L. A.Samovar)等著的《跨文化传通》(陈南等人译,三联书店,1988)、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人霍尔的《无声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莫藤森(S.Mortenson)的《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关世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等。这些译著的出版对该学科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二,外国英文原著在国内直接出版,如由外研社首批推出的英文版《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的54部原著中,就有两部是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这些原著的出版使国内学者“开阔了思路,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效率”(引自王宗炎为丛书所做的序)。其三,国内研究者选编国外学者撰写的论文在国内以原文或译文的形式集结出版,如胡文仲选编的《跨文化交际学选读》(英文版,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等。

1995年8月,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发起并召开的全国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研讨会,现已召开四届。事实上,早在1991年3月,欧洲跨文化研究院就与中山大学合作,在中国召开了第一届跨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后又分别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举办了四届跨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此外,1996年,北京大学与美国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共同举办了主题为“交际与文化———进入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国际研讨会; 1999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题为“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的国际研讨会。这些活动对推进我国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跨文化交际学在国内的引进与传播,与许多学者孜孜不倦的耕耘是分不开的。在该领域中,引介和研究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当首推胡文仲教

?

7

8

?

第6期李炯英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评述

授。他除了连续不断地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系列有关跨文化交际学的论文外,还主编、选编了数部有重要影响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著作和论文集,其中,1999年由胡文仲主编的一套《跨文化交际丛书》对国内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普及与深入起了重要作用。在这些文章和著作中,他“全面地介绍了跨文化交际学的历史发展、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内容、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开展跨文化研究等问题”。(王福祥,1996:433)

3.面向外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在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引起研究者兴趣的首先是结合外语教学的词汇文化内涵研究,如杜瑞清(1987)、胡文仲(1982)都注重词汇的文化差异。他们认为,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文化生活的载体,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换句话说,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便提高他们外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英语教学外,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成果还出现在俄语教学、法语教学等领域。譬如在俄语教学领域,最引人瞩目的是80年代后半期“语言国情

学”(也称“国俗语义学”

)理论的引进。语言国情学兴起于70年代初的前苏联,侧重于研究词语文化。

与外语教学相关的是对翻译的跨文化对比研究,许多文章探讨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性。王佐良相继于1984、1985年在《翻译通讯》上发表了《翻译中的文化比较》和《翻译与文化繁荣》两文,提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其他学者也撰文探讨文化因素与翻译的关系问题,如穆雷的《从接受理论看习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中国翻译》1990年第4期)、桑思民的《翻译等值与文化差异》(《外语与外语教学》1992年第6期)、潘炳信的《姓名的翻译与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1998年第4期)等。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也成果累累,《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等杂志相继刊登了许多有关跨文化交际学与汉语教学的文章,如胡明扬(1993)、王建勤(1995)等。值

得一提的是,我国汉语教学界的一些知名学者勇于创新,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语言学,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跨文化交际学。4.我国的跨文化交际学理论研究我国的跨文化交际学理论研究内容十分广博,现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体系。总体上说,这一类的研究成果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411 跨文化语义研究

魏春木的《跨文化交际中的语义位移研究》(《外语教学》1993年第1期)一文从功能学派的角度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语义问题。他认为,语义可分为“语言的自身意义”和“语言的文化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当交际双方不能共享文化意义时,就会发生语义位移,从而造成信息传递的偏

差。所以,应采用“语义标记”来揭示跨文化交际中的信息偏差,找到语义位移的具体原因。邵志洪(1993)以80年代英语新词为对象,探讨了这些新词的理据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词义模糊性,论证了词语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他认为,词的理据及其语义的模糊性寓于文化之中,词义所负载的文化差异是造成语义模糊性的重要原因。412 跨文化语篇研究屈延平(1991)在跨文化语篇分析中提出了

“中介语篇”(interdiscourse )的概念。这一概念是“中介语”(interlanguage )概念的延伸与发展,指的是一个与母语话语、目的语话语都不相同的“非本族语话语”。他认为,中介语篇是学习者母语语用规则和语言文化认识模式负迁移的结果。胡壮麟(1994)在分析语篇中的语境时提出了“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 )概念。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对语篇的真正理解还有赖于最高层次的文化语境,因为文化语境不仅反映语篇本身的结构和功能,更是掌握语篇发展的外部力量。王克勤(1995)在分析跨文化研究的新维度时,提出了“中介文化行为系统”概念。作者指出,这种文化行为系统“既区别于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行为系统,也不同于学习者的目的语文化行为系统”。

413 跨文化语用研究

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语用方面的研究密切相关。如邓炎昌、刘润清(1991)谈的是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其中有许多涉及英汉语用对比。何自然(1993)、张辉(1994)等也都把语用研究置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大背景之下。何自然在文中论述了中国人用英语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进行交际时产生的

“离格”英语及其产生的原因。他认为,要防止“离格”英语,除了提高英语水平外,要特别注意学习“第二文化”。张辉认为有必要把文化这一概

念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知识文化不会直接引起文化误解,而交际文化则不然,它会造成信息传

?88?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

递的语用失误。显然,这一划分对外语教学中选择文化教学项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14 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王振亚在1991年的《交往能力与外语教学》(载胡文仲,1994b)一文中指出,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概念,在我国的语言教学界普遍流行,但它并不包括非语言交际能力。作者根据韩礼德的“行为潜势”理论,提出将“交际能力”扩展为包括非语言交际能力在内的“交往能力”。高一虹(2000)运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与“器”两个概念来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道”是跨文化交际主体的基本取向;“器”是对信息和技巧的掌握以及交际的功效。她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只有在注意“器异”的同时充分意识到“道同”,才能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全面的理解。由此她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原则。

415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

耿二岭著的《体态语概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是国内第一部研究有关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著作。书中引用许多例证和插图,着重探讨了汉族和东西方其他民族在体态语方面的异同。杨平(1994)对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分类作出综述,并就外语课堂中非语言交际技能的培养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的第六章“非语言交际”中界定了非语言交际这一概念,探讨了非语言交际的特点与作用,并就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作了详细讨论。近年来还出现了系统研究这一领域的专著———毕继万著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

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历史较短,但成果颇丰,特别是基于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更是受到世人瞩目和赞誉。概括说来,我国学者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方面的特点主要是:

1)参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学者主要是外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师、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其中以外语教师为最。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大多从各自领域的视角进行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彼此缺乏应有的沟通与合作。①

2)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既有继承,也有创新;既有共时研究,也有历时研究。许多学者将跨文化交际的共时研究与语言教学、语义学、语用学、语篇学、符号学、人类学、传播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跨文化交际学。

3)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既有宏观的理论探讨,也有微观的描述与比较,还有一些基于汉语的应用性研究。

4)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着重语言与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语言与文化研究,较少涉及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思想观点、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研究。

跨文化交际学具有多学科性质,因此,它的研究方法多变,研究手段各异,研究模式也具有兼涵并包的特性。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学者在定性研究上比较成熟,研究成果带有显著的“内省”特征,而缺乏基于大量数据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然而近年来,跨文化交际学在研究方法上有了明显的变化。一批中青年学者在研究中十分注重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之间的有机结合。他们运用定量分析,通过问卷、访谈等手段,将收集到的数据加以量化,进行统计分析,最终揭示出受试者跨文化交际行为的规律与模式。

6.结语

我国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已同语言国情学和文化语言学研究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极具发展前途的边缘学科。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对学科发展多元化、理论模式多样化理念的逐步认同,我国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将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要在国际语言学界占据一席之地,研究成果能不断地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还有待于更多学者的跨学科合作、更科学的方法建设、更有效的借鉴和更实在的创新。

注释:

①这一点仅从英语术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汉译中就可见一斑,语言学界和外语教学界多译为“跨文化交际”,心理学界多译为“跨文化沟通”,传播学界多译为“跨文化传播”或“跨文化传通”,文化人类学界则常译为“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1991.

[2]杜瑞清.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J].外语教学,1987,

(3).

[3]高一虹.“文化定型”与“跨文化交际悖论”[J].外语

教学与研究,1995,(2).

[4]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何兆熊.汉英文化中的礼貌研究[J].外国语,1995,

?

9

8

?

第6期李炯英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评述

(5).

[6]何自然.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离格”现象刍议[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3,(1).

[7]胡超.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 ].外

语教学,1998,(2).

[8]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 ].语言教学与

研究,1993,(4).

[9]胡文仲.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2,(4).

[10]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1994.

[1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J ].外语研究,1994,

(1).

[1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1994.

[13]贾玉新.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J ].外语学刊,1992,

(3).

[14]刘润清.《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

化》序[A ].顾嘉祖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5]屈延平.文化对比语篇分析[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1991.

[16]邵志洪.词的理据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模糊性[J ]外语

教学与研究,1993,(2).

[17]王福祥.我国宏观语言学部分学科的发展概况[A ].许

嘉璐等.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18]王建勤.跨文化研究的新维度[J ].世界汉语教学,

1995,(3).

[19]许力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谈规约问题[J ].外语教学

与研究,1996,(1).

[20]杨平.非语言交际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

(3): 5.

[21]俞东明.会话活动类型的语用研究与跨文化交际[J ].

外国语,1999,(5).

[22]张辉.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J ].

外语教学,1994,(3).

(责任编辑 张建中)

欢迎赐稿 欢迎订阅

《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双月刊)系中国常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以繁荣学术、促进中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为己任,主要有语言学、翻译理论、外国文学、外语教学等栏目。

从2003年起本刊改为大16开本。改版后,每期由19万字扩至30万字,定价8元,全年48元。本刊逢单月6日出版,全国各地邮局征订发行,邮发代号52-170,如果误订可直接与编辑部联系。联系地址:西安外国语学院62号信箱 《外语教学》编辑部联系人:周世范

邮编:710061 电话:(029)5309400 传真:(029)5261350网址:www 1xisu 1net 1cn 电子邮件:xuebao @xisu 1net 1cn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季刊)是我国外语类重要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以外语为主,兼顾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有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学研究、翻译研究、外语教育、语言文化、中外文史、中学英语等栏目。

从2003年起本刊改为大16开本。改版后,每期由25万字扩至30万字,定价8元,全年32元。

本刊逢每季度末月1日出版,全国各地邮局征订发行,邮发代号52-181,如果误订可直接与编辑部联系。联系地址:西安外国语学院62号信箱 学报编辑部联系人:周世范

邮编:710061 电话:(029)5309400 传真:(029)5261350网址:www 1xisu 1net 1cn 电子邮件:xuebao @xisu 1net 1cn

?

09?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年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共7个)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第七章社会交往五、宴请招待p132 Case One: Setting Rules for a Guest – American Hospitality 案例: When Zhang Tao traveled in America, he lived in the home of his American friend, Bill. Once after he had traveled back, he found Bill was in a bad mood. When he asked what the problem was, Bill told Zhang Tao that his son Adam got furious about the noise Zhang made when walking upstairs and also because he was using too much water in the solar powered shower and Adam had to have his shower in cold water. Bill told Zhang Tao that he should walk more softly in future, and have a fast shower to save water. Zhang Tao felt uneasy. How could the host set such rules for his guest! Question: Why did Zhang Tao feel uneasy? 分析: 1) In China, when people host someone, they put the guest in the place of honor to show hospitality. They try to take care of the guest,and try to make the guest feel comfortable and at ease. 2) In America, people tend to give the guest great freedom and treat a guest more casually, naturally and truthfully. 3) Zhang Tao knew he was a guest, and thought in terms of Chinese expectations of hospitality. He thought Bill should treat him courteously instead of setting rules for him. 4) Since Zhang Tao lived in American surroundings, he should have known about the customs there sooner. Case Two: 案例: Lin had traveled 20 hours from Beijing to New York. He needed a good meal. His American friend, Mike, met him. But Mike only offered him a plate of roasted chicken and a glass of orange juice. Lin was used to having a main course, and asked Mike if he had any rice. Mike said he only had fried noodles, and Lin had to make do with it. Though Lin knew Americans didn’t care very much about what food they ate, he still felt surprised because he had taken Mike to the most famous duck restaurant in Beijing -- Quanjude -- when he arrived in Beijing. Question: Why did Lin feel surprised? Offer some advice to him about adjusting to his new environment in America.

媒介融合的源流,含义,背景

概念的源流 融合一词是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核心。 国外源流 媒介融合0(Media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DeSofaPool)提出"1983年他在其5自由的科技6(八"TechnologiesofFreedom)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0(theconvergenceofmodes)"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径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随着媒介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媒介融合呈现出诸多全新的特质"媒介融合的核心思想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0.近几年,不断有西方学者尝试对/融合新闻0或/融合媒介0做出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利伯格传播学院教授LarryPryor认为,/融合新闻发生在新闻编辑部中,新闻从业人员一起工作,为多种媒体的平台生产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并以互动性的内容服务大众,通常是以一周七日!每日24小时的周期运行"0.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融合媒介0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0"- 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Gordon)便根据不同传播语境下Convergence所表达的含义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媒介融合0的类型:1!所有权融合(ownershipC"nvergenee);2!策略性融合(Ta"tiCalc"nvergenee)3!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Convergenee);4!信息采集融合(Information一gatheringconvergenee);5!新闻表达融合(St"rytellingorpresentationeonvergenee)" 同一年,美国的另一位学者戴默(Lor1Delno)和其他几位在美国鲍尔州立大学(BanStateuniversity)任教的学者在融合连续统一体:媒介新闻编辑部合作研究的一种模式中也提出融合连续统一体。这个新概念"他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媒介当时的实际情况界定了“融合新闻”的几种模式以及每一种模式的具体含义:1.交互推广(Cross一Promoti"n),指作为合作伙伴的媒介相互利用对方推广自己的内容,如电视介绍报纸的内容"2.克隆(cloning),指作为合作伙伴的媒介不加改动地刊播对方的内容"3.合竞(copetition),指作为合作伙伴的媒介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如一家报社的记者编辑在某电视台的节目中对新闻进行解释和评论,某一媒介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提供部分新闻内容等"4.内容分享(Contentsharing),指作为合作伙伴的媒介定期相互交换线索和新闻信息,并在一些报道领域中进行合作,如选举报道!调查性报道等,彼此分享信息资源,甚至共同设计报道方案,但各媒介的新闻产品仍然是由各自的采编人员独立制作的"5.融合(Convergence),指作为合作伙伴的媒介在新闻采集与新闻播发两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利用不同媒介的优势最有效地报道新闻"多个媒介的记者编辑组成一个共同的报道小组,策划新闻报道并完成采编制作,并且决定哪一部分内容最适合在哪个媒介上播发"2 美国南佛罗尼达大学大众传播学院助理教授KennethG.Killebrew在2004年出版的专著5管理媒介融合:记者合作的路径,以及2005年美国出版的一本论文集5媒介组织与融合:媒介融合先驱案例研究6(油dz."分脚刀jzatz.助5and 命刀v巴曹即Ce:casestudz.esof旋dz.aCOnVel曹enc"Pz.oDeerS),-都是在媒介组织研究层面上获得的成果"西方学者还研究了/融合新闻0在媒介集团中的流程管理"/在多媒体的或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制片人和分配总编辑的角色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他们现在要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在电视新闻中报道什么与如何报道,他们必须决定如何最好地同时在报纸!广播电视和在线平台上完成新闻报道"0.西方学者关于/融合新闻0研究的一个更有意义的观点是:新闻编辑部在融合媒介的时代将由传统的新闻传播管理转向/知识管理0"StephenQuinn的5融 合新闻:多媒体报道基础6用了整个第七章来谈这个问题,标题就是/智慧的新闻编辑部:知识管理与融合0"他认为随着新闻来源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记者!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的工作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生产与管理的工作". 2006年4月,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BrianBrooks教授在中国人民大 学的前沿学术讲座中,也专门指出/媒介融合是不可逆转的潮流"0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跨文化交际)【圣才出品】

第1章跨文化交际 1.在你的日常活动中哪些是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 答: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日常活动中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有: (1)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国商人谈生意; (2)我们和外国旅游者、外国留学生、外国教师交往; (3)阅读外国小说,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的过程等等。 2.你认为强调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有什么利弊? 答:强调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的利弊有: (1)利:每个人都隶属于若干群体,而且,没有两个人隶属的群体是完全相同的。即使在同一群体中每个人的态度、价值和信念也不会完全一样。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被认为是独特的,强调个人的差异,就是在从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来研究不同文化对个体的影响,这有助于跨文化交际深入开展。 (2)弊:过于强调个人间的文化差异也有一定弊端,个体只是一种或多种文化的具体情况,根据传统的观念,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个人间的差异研究只有在我们把他们当作群体代表时才有意义,没听过“个人文化”的说法。过分强调个人文化间的差异会使跨文化交际变得非常繁琐,实际上取消了跨文化研究的意义。

3.我国的地区文化差异是否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方面? 答:我国的地区文化差异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方面。 (1)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性排序如下:主流文化——亚文化——地区文化——小群体文化。 (2)地区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地势高低起伏,地形复杂多变,由于空间分布差异,各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 (3)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些也构成了地区文化的一部分。这些地区文化,从总体上看,特点显著,区别性强,差异性大,值得进行跨文化研究。

(完整word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教学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考核类别:考试 适用对象:本科 适用专业:英语 总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该课程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西方文化的不同层面有所了解,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 人们往往忽视文化的重要作用, 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未能顾及交际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学者认识到外语教学必须引进文化知识的对比,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 减少和避免误解。 1

二、课程教学要求 该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更有效地与外国人进行交际,为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 跨文化交际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 是在完成了精读、泛读、综合英语、写作等基本技能训练后开设的,旨在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助于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先期完成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基本课程,如《基础英语》、《英国文学选读》等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 2

了解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 从而使其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与操英语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流。教师的讲授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 帮助学生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表层上很容易识别,但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却需追根溯源。东西方在历史,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等方面的差异则是造成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不解的主要原因,也是该课程的难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 六、课程教学内容 Unit 1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4学时) 3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答题技巧

汉硕案例分析答题技巧 最近很多人问关于汉语国际教育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该怎样答,我根据自己的粗浅经验,现总结如下: 1.答题思路:按照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具体如下:(1)发现问题:也就是提出问题。在所给的案例中,某个出国教汉语的志愿者教师或来中国教外语的外教等,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遇到的困难可能是课堂教学时的,比如学生上课都不积极回答问题,不愿意参与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或者问老师一些可能涉及到“隐私”的问题;也可以是这位老师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比如无法与当地人沟通或交流(语言障碍,文化障碍),无法适应当地人的生活,或不理解当地人做某事时为什么会采取那样的方式,等等。注意: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要从多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也不只是一个问题,所以,要按条来答。 (2)分析问题:要求你具体分析一下这位老师或某人遇到这种困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主要是文化方面的原因,可能还涉及到一些他所采用的文化策略等。比如,他由于对对方国家文化不了解,对方国家可能很注重“隐私”,而在我们国家这不被看做是“隐私”。同时要求你分析出我们的母语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和对方国家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因此造成了他在文化方面的不适应,以至于教学和生活中都出现了问题或遇到了困难。关于他所使用的文化策略,主要就是他自身有没有做到尊重当地的文化,有没有试着去融入这种文化,接受这种文化,还是一味的采取排斥策略,认为自己的一切都好,别人的一切都不好。这就是分析问题了。 (3)解决问题: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了。怎么解决他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你自己提出个对策就行了,当然,要根据一些你所知道的文化常识和应对策略。比如首先尊重当地文化,多和当地人交流,努力让自己适应当地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做到求同存异,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些文化的知识是很灵活的,比如中国人的谦虚、中庸的思想等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就知道的,就是稍微总结一下,理顺一下,就能答题了。关于这个,如果时间还来得及,就看一下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看一下中国文化的特点等,很多东西是很细致的,自己要稍加总结。如果时间不是很充分了,就把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上的关于“跨文化交际”的那个章节仔细看一下,我觉得应对这道题应该够用了。 2.答题方法:其实思路清晰了就很好弄了,老师会看你的逻辑分析能力。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分条论述,千万别想到哪说到哪,写出一大片,阅卷老师还得自己去给你找点,这样,老师会很疲劳的,老师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思维混乱的。所以说,大家答题时我觉得可以按两种方法来写: 第一种: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写,一共三条,然后在每条的下边分几个小点,因为发现的问题肯定不止一个,相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会不止一条。 第二种:按一共出现了几个问题分条,第一条,问题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3--以此类推。 总结一下,以上两种方法都各有利弊,因为有时不同的问题是由同一个原因产生的,或者需要同一种解决策略。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其中一种。按以上的问题全部分析完以后,最好再来个综述,大致总结一下,字数不用太多,就是有个小结尾。 最后,要跟大家说的是,字数和字迹的问题。这个案例分析要求是1000字以上

媒介融合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28262243.html, 媒介融合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卿力吴兰 来源:《新闻世界》2016年第03期 【摘要】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传统媒体不断创新以谋求更好的发展,新媒体也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媒介的融合发展引起学者的高度重视与研究。本文对媒介融合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与分析。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媒体;传统媒体;文献综述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最简单的定义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大学教授I·浦尔曾表示,媒介融合指的是各种媒介呈现出来的多功能一体化的一种发展趋势,并把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归结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当前学术界对媒介融合的定义主要为:狭义层面,是指“融合”不同的媒介形态,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手机报等;广义层面,则指对一切媒介及相关要素的汇聚、融合。 媒介融合概念起源于国外,然而当下国内对它的探究分析已经很多,覆盖的范围也很广。当前学者对媒介融合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新旧媒介的融合,其中对电视新闻编辑、报刊转型的研究更加重视。目前已有的研究,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媒介融合研究现状分析 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媒介融合进行有深度的研究分析,强劲的媒介融合趋势研究成为热点。徐沁的《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归纳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分析。在文中,她列举分析关于媒介融合给新闻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Lynn和Smith归纳出七大影响——对分销商的影响、对媒介各部门关系的影响、全球化背景的影响等;Don Corrigan教授强烈反对布什政府媒介管制的观点,表示这会产生对新闻多样性与民主性的影响,以及他将矛头指向记者的角色转变与新闻的质量受损等观点。这篇文章通过对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做出分析,让受众对媒介融合发展趋势有更全面的认知。 许颖在《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中表示,媒介融合是一个过程,具有分层次与分阶段的特征。她指出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媒介互动(媒体战术性融合)、媒介整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媒介大融合(不同媒介形态在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集合)。虽然当前媒介融合更多的是同时发生、各自推进,但是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无论媒体处于何种融合的层面,内容和服务都应是媒介最重要的关注点。 除了研究媒介融合的趋势之外,也有学者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具体融合发展问题进行探究。柳邦坤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问题探析》中,分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发展问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各自优势与特征:传统媒体在组织与管理、采编能力等方面具

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

中国影视明星的符号学研究 这是一个符号统治的时代,其中也包括影视明星偶像符号的统治。在符号社会里,影视明星是符号化的影视明星。一个个影视明星偶像 在不同的影视观众那里就是一个个意义充实的符号。明星符号构成了当代人日常生活、思想沉思、艺术想象、社会批判的文化语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我们的学者在言谈、写作中要特别表示出对明星们的不屑一顾时,恰恰表征了明星现象、明星文化打破了我们可敬学者 心中的那份宁静。既然明星现象、明星文化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围,与其不闻不问或者情绪化地批判,还不如坐下来平心静气地 思考和追问。“追星”是当前社会的一大时尚。媒体在追星,制 片商、导演在追星,影视迷们在追星。从报纸、杂志到电视、网络,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会开辟专门的版面、栏目、节目、窗口给各路明星,这是媒体的“追星”;影视片惯常打出明星牌、排出明星阵营,这是制片商、导演的“追星”;有自己的偶像出演的影视片就满怀热情去看,否则就没兴趣去看,这是影视迷的“追星”。媒体及制片商、导演追星,看重的是明星们的符号价值——体现为收视率、票房收入;影迷们追星,看重的是明星们的符号意义——在他们身上获得某种人生感悟和 启迪,想象地满足某种愿望。所以,看影视明星、聊影视明星、读影视明星、写影视明星、追影视明星,也包括骂影视明星,成了当代大众日常生活必需的调味品。如果没有了影视明星可看、可聊、可读、可写、可追、可骂,对不少fans来说,恐怕不仅仅是感觉缺少了点什么,而且会感觉生活没有了意义。虽然不能说没有明星制就没有明星,但

是商业化的明星确实是作为商业手段的明星制的产物,而明星制是与影视的商业化发展互为表里的。中国影视业要走商业化道路,就不能拒绝明星制,就需要拥有自己的明星队伍。要培植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就不能伤害影视迷尤其是青少年影视迷对影视明星的那份

第二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第二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与写作(共40分) 七、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 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 材料: 李晓雨是云南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毕业后通过汉办的志愿者选拔,被派往泰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她性格一直比较开朗,所以当她只身一人前往泰国北部的一个中学任教时,也是满怀憧憬;但是她却发现来机场接她的学校人员对她很冷漠,从机场到学校8个小时的路途上几乎没与她说一句话。她知道绝不是因为语言不通。李晓雨是个爱说爱笑的人,她几次想打破沉默,但一直不明白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来接她的人,还是别人根本不想和自己说话。她只好一个人看着车窗外本来很美但不再觉得美的景色。到了目的地,司机和接待的人把她放到一间小房子里,就走了。房间里只有一张平板床,没有任何铺盖。一个初来乍到的女孩,好几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又不知道商店在那里,身上也没有当地的钱币。晓雨真的有些受不了了,趴在床板上泪水忍不住簌簌而下。她问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别人对自己如此冷漠,为什么和她想象中热情好客的泰国人差距这么大。第一天到学校上班,她的感觉仍然不好,似乎每个学生和老师都对她很冷,没有真诚的微笑,没有主动的招呼。这下可把晓雨急坏了,她开始注意自己每一个细小的举止言行,生怕别人不喜欢。她一直觉得是因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所以别人不接受自己,甚至不接收中文老师的课程。 晓雨是个倔强、好强的女孩。她不服输,认真地向泰国老师学习他们对待学生和同事的方式,积极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有一次她在办公室里看到一个30岁左右的女教师批改了一个学生的作业之后在那个初中学生的脸颊上亲吻了一下。晓雨觉得自己长这么大从来没接受甚至看到过老师亲吻学生的,然而在这里她发现效果真的很好,那个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和谐。在那个教师的鼓励下,她也开始尝试亲吻学生的脸颊,她发现效果出人意料的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晓雨并成为了她的朋友。她慢慢体会了到冰在融化的感觉。有一次一个老教师来问她是否要去参加学校的升国旗活动,她爽快地回答说:“好啊!”那位老教师有些惊讶地说:“你们中国来的老师不是不愿意参加我们的升国旗仪式吗?你是真的愿意还是假的?”她坚定地说:“我愿意!”从那之后,她每周都很早来到升泰国国旗的地方集合。老师们和同学们对她的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次升旗成了一个分水岭。 答案:案例中的李晓雨同学只身一人被派往泰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她刚刚到达目的地时,却发现前来接他的当地学校人员态度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热情,反而十分冷淡,对于初来乍到的她也没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照顾。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李晓雨发现,学校里其他泰国老师对她的态度也并不热情。不仅没有帮助她适应教学工作,甚至连主动的招呼也没有。学生也没有和她建立起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问题还影响到了汉语的教学。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李晓雨与当地人之间交际的问题并不是由语言障碍所引起的,文化障碍则是最主要的原因。 跨文化交际过程大体上可分为蜜月期,挫折,调整和适应四个阶段。李晓雨在一开始对泰国人抱有一种思维定式,即原有的“文化成见”。在她的想象中,泰国人是“热情好客”的。而当她受到接待人员的冷漠对待时,想象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她很难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来适应这一状况,甚至不断地质疑自己的行为。这使得李晓雨在同泰国人的跨文化交际中迅速从蜜月期进入到了挫折阶段。 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中,李晓雨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直到她看到一位泰国教师在批改了学生的作业后亲吻了学生的脸颊。这件事给李晓雨带来的触动很大,因为她以前从未有过教师亲吻学生的经历。这部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尊师重道”,教师常常是高高在上不容冒犯的对象,泰国教师与学生间亲吻脸颊这样的动作在中国是绝少会发生的。部分也与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传统有关。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母语文化与异文化的差异也是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对异文化的不了解,很容易将母语文化的思维方式带入跨文化交际中,以致于加深双方的隔阂。在李晓雨意识到这一问题之后,她也开始尝试按照当地人的方式来进行交际,并尝试亲吻了学生的脸颊,效果出乎她意料的好,她与当地人的交际也开始融洽起来。这时的李晓雨已能够逐步克服母语文化与异文化之间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并逐步进入到调整阶段。 案例中提及的另一个重要事件是升旗事件。李晓雨热情爽快地同意参加泰国学校的升旗仪式,使当地教师十分惊讶,从此其他泰国老师和学生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次事件是一个分水岭,李晓雨开始进入适应阶段,这与她坚持不懈地融入异文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泰国老师表现出的惊讶看出,之前学校里的中国教师在与当地人的跨文化交际中并没有采取正确的文化策略,也没有积极尝试与异文化的沟通,因此给对方造成了中国人不尊重泰国文化的负面印象,这也是最初的接待人员对李晓宇态度冷漠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正确的文化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会影响到自身交际的正常进行,还会对本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跨文化交际带来一定影响。 对于一名李晓雨这样的汉语教师来说,在进行正常的汉语教学之前,先要实现同当地人,特别是同学生的和谐交际。通过上文对案例中提及到的问题的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之前首先要尊重当地文化,应当多了解,多吸收异文化的文化知

新闻考研重点 媒介融合的意义

新闻考研重点媒介融合的意义 媒介融合的意义 媒介融合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媒体之间的整合与并购,力图在传媒业中以规模出效益。二是不同媒体之间的交融与互动,这主要指在不同媒体之间,传播方式和内容的相互借用,以促进共同发展。例如网络媒体具备传统媒体的功能,传统媒体借鉴网络媒体的功能。 媒体间的整合。从欧美国家大型传媒公司的发展历史看,大多是在从报纸到电台、从电台到电视、从电视到网络的发展进程中,迅速介入、实现新的融合,催生出了占据主流市场的新媒体。在互联网显示出媒体的特质后,一些传媒公司迅速介入,抢占网络制高点,实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大融合。 媒体功能的融合。跨媒体的融合指的不仅是媒体本身的融合,也包括媒体功能的融合或趋同。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认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讲,融合是不同技术的结合,是两种或更多种技术融合后形成的某种新传播技术,由融合产生的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介的功能大于原先各部分的总和。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面对新媒介的挑战,传统媒介虽然不致被淘汰,但也必须在新技术条件下发展自己。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在大众传播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各类媒介之间再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不改变介质属性的前提下,在保持原有介质优势的同时,媒介之间开始互相借鉴传播方式,从而实现媒介功能的融合和相互渗透。 受众细分的意义。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在《新闻学导论》一书中指出:“对于任何性质的新闻媒介,受众的接触与选择,都是其一切功能目标实现的首要前提。无论从哪方面讲,受众对于媒介的成败与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要占有市场,要赢得受众,这是媒介的必然选择。而占有市场、赢得受众的第一步就是栏目的受众定位,即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的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日本学者伊藤优一认为,由于新传播科技聚焦于多样化的专业信息,大众社会逐渐演变为“区隔社会”,因此阅听大众日渐因意识形态、价值、品位与生活风格的不同而分化。在这种形式下,“广播”时代的传播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受众群体的多元化趋向,因此,受众细分是传媒业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传播中的受众个性对于接受或拒绝劝服有一定关系。针对个性进行传播,有助于克服不良个性带来的阻力,增强传播效果。如今节目的分化已不仅仅是满足、迎合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兴趣,更是以个性特色培养忠实受众的“定点约会”意识。 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的关系 二者都是适应媒体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结果。媒介融合和受众细分都是适应媒体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传媒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媒体集团正携带着强大的资本威逼着中国逐步开放的传媒市场,以各种方式悄然进入中国,这一切都使国内传媒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要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命运,变革与发展势在必行。一方面,中国的绝大多数媒体规模较小,而且条块分割、地域分割、各自为政,这不仅导致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而且使得媒体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整合媒体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媒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成为传媒业的必然选择,媒介间的融合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传媒业具有求大求全的情结,笼而统之地去争取所有受众,结果造成媒介内容雷同、质量平平,越来越无法适应受众兴趣和需求日趋多元和分化的现实。丧失受众就意味着丧失了生存权、发展权,因此媒介必须在分化的受众群中,确立自己的受众市场,也就是走受众细分之路。综上所述,无论是媒介融合还是受众细分趋向的出现,其最根本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中国符号学研究20年

中国符号学研究20年 “符号学”的思想是在20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F.)首先提出的。“符号学”在英语中有两个意义相同的术语:semiology和semiotics,这两个词都用来指这门科学,它们的唯一区别在于,前者由索绪尔创造,欧洲人出于对他的尊敬,喜欢用这个术语;操英语的人喜欢使用后者,则出于他们对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Peirce,C.)的尊敬。 从20世纪符号学的发展状况来看,符号学研究的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语言学的、非语言学的和折衷的。索绪尔、叶姆斯列夫(Hjelmslev,L.)、巴特(Barthes,R.)为第一类,即带有语言学倾向的符号学研究方向;皮尔斯、莫里斯(Morris,C.)、西比奥克(Sebeok,T.)为第二类,即通常所说的一般符号学方向;艾柯(Eco,U.)和其他一些符号学家则为第三类。他们彼此的立场区别主要是语言结构是否应成为非语言文化现象的模型或“蓝图”。 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勃兴于60年代的法国、美国、意大利以及前苏联,之后,它很快就跨越了政治集团的分界而成为统一的学术运动。目前,符号学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向各个学科进行渗透,对符号学的认识与运用正在形成一种科学大趋势。 西方的符号学研究开展得较早,目前已形成各种理论体系和研究流派。与西方相比,中国的符号学研究起步较晚,真正成规模的符号学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符号学研究的起点较高,并且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基本上追赶上了国际研究潮流;同时,由于中国文化传统具有极为丰富的符号学内涵,因此根植于这种文化背景中的中国符号学研究,从起步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勃勃生机。可以认为,中国符号学研究正在成为也必然成为世界符号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研究西方符号学的同时,必须关注本国符号学的研究状况,不断促进中国符号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国符号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纵观中国符号学研究20余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把中国的符号学研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80-1986年——起步阶段(发表论文约45篇,年均不足7篇)。自80年代初起,中国学者开始参与国际符号学学术活动,及时地向国内传达、介绍国际符号学研究动态。从研究内容上看,这个阶段的研究重点是对国外各符号学家主要思想的引介、对符号学基本理论的总体论述和研究工作。其中研究介绍索绪尔、巴特等符号学家理论思想的文章占了总数的近40%。 2.1987-1993年——平稳发展阶段(发表论文约87篇,年均12余篇)。从1987年开始,我国的符号学研究重心逐渐发生转移。第一,从对符号学、语言符号学基本理论的总体的、粗线条的论述转而开始对符号学具体理论的更细致、更深入的分析研究。例如:对符号的线性、任意性的讨论,对各符号学家理论的比较研究。第二,符号学作为一门方法论及崭新的学说开始被应用于具体的语言学研究中,如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研究。第三,符号学研究开始涉及语言学以外的领域,如从符号学角度看翻译、用符号学观点来阐释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等。第四,一些学者开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学思想,例如对公孙龙、荀子等名家著作中符号学思想的论述。在此阶段,中国的符号学研究渐成气候。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次召开了京津地区部分学者参加的符号学研讨会,会后,中国逻辑学会和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分别成立了符号学研究会。 3.1994年至今——全面展开阶段(至2000年发表论文约280篇,年均40余篇)。1994年后,符号学的研究明显地上了一个台阶,符号学的探索在各个领域全面展开。

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

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 中国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研究有近 60年的历史,近些年来有了更快的发展。如今,外语教学中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了许多教育家,语言学家的极大关注。外语教学应当结合相关文化来进行,这一点似乎已经成为当今外语教学界的共识。近年来,文化成了热门话题,文章和论著都有不少。无论是讨论教学还是教材,教学大纲还是课程设计,几乎无一不强调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强调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习得相关的文化。而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对文化方面涉及不多致使学生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导致交际失败。正如托马斯(Thomas)指出:“语法错误从表层上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像语法错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出一口流利英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现在外语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化教学很多只停留在文化知识层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大文化信息量的导入,引导学生主动发觉文化差异方面的信息。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学生也才能有掌握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勿庸置疑的,关键问题是在于如何培养。高一虹教授指出,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应该有以下特点:1.它以文化意识的培养为中心,有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共情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2 .注重态度和情感层面,也包括认知层面,特别是批判性的反思能力。3. 不限于目的语文化,而是通用于与任何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读后感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读后感 AP0802325 钟欣奕 在学习《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和看完《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本书之前,我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是: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组织或是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就是跨文化交际,而同一个国家的两个不同地区的文化的交流并不是跨文化交际。因为我认为既然是“‘跨’文化”,那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应该是很大的,有非常不一样的文化来源和文化背景,有不一样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形成了两种很不一样的文化内涵。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幼发拉底河孕育的文化、黄河孕育的文化都是各有各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成了人们的需求,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地球村”的需求。 但是,《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本书中的第一部分第一章中提到:任何两份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这让我对“跨文化交际”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有些学者就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探讨。地区之间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在饮食方面还是比较明显的。在肇庆一些地方,番薯和南瓜是很少被当做是一道菜,更多的是当早餐或者是相当于正餐的米饭,但是同属广东,有一些地方又偏爱“蒜炒南瓜”。又比如,在我的家乡—海南,人们很爱吃生芒果,吃法也很特别:有的人会蘸盐吃,但更多人,包括我,更喜欢蘸调料吃,这种调料是用酱油、白砂糖、海南灯笼椒、或虾酱调制而成的。我周围的朋友都觉得这种吃法很奇怪,无法想象竟然用水果蘸酱油吃。不过我们当地人觉得味道还挺不错的。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每种行业之间虽然有互通的知识,但是之间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对大多数学习文史类的人来说,理工科的公式换算简直就是“鬼画符”一样难懂。具体来说,要一个只专长与计算机编程的人去欣赏充满意境、“形散神聚”的散文,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docx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Case 2 (P8) White Dress 女王的白色长裙:Case analysis: The Indian women might think the wedding ceremony is a funeral if they see the western bride in white gown. The case reflects the similes and metaphors in the text. 案例分析:印度女人可能觉得婚礼是一个葬礼,如果他们看到西方的新娘的白色礼服。这个案例反映了明喻和隐喻在文本。 Culture is like an iceberg: we can identify the color of the dress worn by women in different cultures, but we do not know the values underneath. Culture is like the water a fish swims in: people wear dress of different colors for different context but they usually take it for granted and never ask why . 文化是 像冰山:我们可以辨认颜色衣服的妇女所穿不同的文化,但我们不知道下面的值。文化是像水鱼游 在: 人们穿不同颜色的衣服为不同的上下文, 但他们通常是理所当然的,从不问为什么。 Case 4 (P18) Coconut-skating 椰子-溜冰:Case analysis: The case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We Can tell from the CaSe that CUItUre is PerVaSiVe and it 案例分析Ie 这个e事件反映了文化 的特点。我们可以告诉从案件,文化是普遍的,这是学习。 People may invent different ways for things even as simple as the issue of floor moping. The Philippine woman must have learned this way of mopping from her own culture. 人们可能发明东西 甚至不同的方式为这样简单的问题的地板闷闷不乐。菲律宾女人必须学习这种方式从她自己的文化的拖地。 Case 7 (P30) Clean UP the Bathroom! 清理浴室!:CaSe analySiS: CUltUral differenCeS deCide the two StUdentS are going to CommUniCate in different wayS. 案例分析:文化差异决定这两个学生要沟通的方式不同。 The Chinese student wants the American student to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means of his words, but the American student is used to the direct style of communication. This is decided by culture. In Chinese culture, people want to save face of both themselves and others, so they would not express their ideas directly. However, in the United States, unless you express yourself clearly and directly, the OtherS CannOt Understand you.中国学生想要美国学生理解底层的手段,他的话,但是美国学生用来 直接的交流方式。这是由文化决定的。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想要挽回面子的两个自己和他人,所以 他们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在美国,除非你清楚地表达自己,别人不能直接理解你。 Case 8 (P34) She HaS Three HandS 她有三个指针:ThiS CaSe Can refleCt the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tyleS between ChineSe and CanadianS. In weStern CUltUreS, CommUniCation iS the meanS of tranSmitting ideaS. WeStern PeoPle USUally CommUniCate direCtly with eaCh other. 这种情况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沟通方式在中国和加拿大人。在西方文化中,沟通是传播方式的想法。西方的人们通常直接彼此通信。 That is why the Canadian in this Case says what is in his mind direCtly in frOnt Of the Chinese wOman withOut hiding anything. While Chinese Culture stresses harmOny and emphasiz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mmuniCatOrs. Chinese peOple view COmmuniCatiOn as a prOCess where all parties are searChing tO develOp and maintain a sOCial relatiOnship. SO the Chinese wOman in this Case tries nOt tO argue With the Can adia n face to face to keep the “ harm OnioUS relati On Sh这就是为什betwee n them. 么加拿大在这种情况下说什么是在他的脑海里的正前方的中国女人没有隐瞒任何事。虽然中国 文化强调和谐,强调了沟通者之间的关系。中国人民视图通信作为一个过程,各方正在寻求开发和维护一个社会关系。所以中国女人在这种情况下努力不认为与加拿大面对面保持“和谐关系”他们。 Case 12 (P57) Why Don‘ tYou Eat the Pizza? 你为什么不吃比萨饼?: This case can reflect the problems appearing dur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how ignor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can affect communication. 种情况下可以反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