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斑鸠调教学设计

斑鸠调教学设计

斑鸠调教学设计
斑鸠调教学设计

《斑鸠调》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欣赏:《斑鸠调》。

二、教材分析:

歌曲《斑鸠调》是江西安远的民间小调,也是当地节日歌舞活动中的一种传统“灯歌”。灯歌是人们在农闲时的一种自娱自乐的载歌载舞的以唱丰收、唱太平年景、贺新年为主的歌曲。

曲调欢快活跃,常伴以锣鼓或丝竹乐队的伴奏。因为唱词头一段以“斑鸠鸟”为引题,故又

称“斑鸠调”。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音乐作品的演唱和欣赏,认识并了解我国赣南、福建、广东的音乐艺术作品,能够对当地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

2、聆听并学唱《斑鸠调》,体会赣南民歌特点;欣赏乐曲《赛龙夺锦》,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及代表乐器;欣赏《赤兔嘶风》,认识福建南音这一音乐艺术形式。

3、了解赣南民歌是客家的支脉,强调五声徵调式、小三度和纯四度的乐理知识;了解广东

音乐、福建南音的主要演奏乐器,具备判断其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能够区分广东音乐、福

建南音。

四、教学重点:

准确学唱《斑鸠调》的旋律和歌词。

五、教学难点:

辨析广东音乐和福建南音所用的主奏乐器音色。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音频。

教师:听完歌曲,你们眼前勾画出一幅怎样的画面?(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

教师:曲中有哪几种动物在歌唱春天?(斑鸠、杜鹃、哈蟆)

教师:这首歌曲是赣南客家民歌《斑鸠调》。《斑鸠调》原名《上山调》,是流行于赣南的客家民歌,曲调原是赣南的一首茶歌。

(二)学唱《斑鸠调》

1、再听歌曲

教师:我们再次聆听《斑鸠调》

①想一想它的演唱形式都有哪些?是齐唱还是重唱、对唱?

②这首歌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③它属于什么调式?

学生:对答、齐唱。

教师:一问一答(范唱前两句),“春天嘛个叫(哟嗬嘿)”,“嘛个”是“什么”的意思,这

是问句;“春天斑鸠叫(哟嗬嘿)”,这是答句(师唱问句生唱答句)。前两句一问一答,后两句齐唱。这首歌有几个乐段?

学生:一个乐段。

2、学唱歌曲

教师:单乐段,它有几个乐句?来一起视唱旋律。

教师:它有几个乐句?

学生:两句。

教师:分别是那两句?

学生:第一句第1小节至第四小节;第二句第5小节至结尾。

教师:这是一首两句体单乐段的歌曲,结束音落在哪个音上了?

学生:5音。

教师:那么从终止音5能判断出《斑鸠调》是什么调式吗?

学生:五声徵调式。

教师:下面我们填上歌词,学唱这首歌。感受赣南民歌的特点。

小结赣南民歌的特点。

教师:在我国的丝竹乐中除了江南丝竹还有广东音乐和福建南音。下面我们就分别欣赏它们各自的代表作。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唱了江西赣南民歌《斑鸠调》,它是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歌舞音乐了解

了除江南丝竹以外的丝竹乐器以及它们的主奏乐器。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瑰宝,

我们应很好的继承并发扬光大。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让学生听《斑鸠调》的时候,初听歌曲时,有的学生做出一些表情,皱紧了眉头表

示听不了这种女高音的唱腔,有些同学甚至把耳朵堵上,以表不满的情绪。听完一遍后,我没有直接对这首歌曲作任何讲解,再用扁平的声音与通俗随性的声音又作范唱,提出问题:

“这次听完以后,大家觉得哪种声音更合适来演绎这首《斑鸠调》来赞美春天呢?”学生的回答很另外满意,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通过教师的范唱与比较,在听觉上渐渐能辨别美声、

民族、通俗在歌唱中的一般特点,了解到演唱形式是与歌曲的内容、形式、音域相结合的。

本课时,多以讨论形式为主,进行师生交流。对于学生中普遍喜欢流行音乐形式的歌曲,在

意识中很多同学体现的是对当今潮流推动下,对高雅音乐与经典音乐审美的不适应和意识减

弱的现象。另外音乐课本中曲目内容缺乏更新意识也为其中原因。我想,教材与学生时代、

现实生活不能作到相结合与统一,而导致音乐课难以融入到学生心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课 斑鸠调

听赏与跟唱《斑鸠调》听赏《看灯》教材分析: 《斑鸠调》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一课的歌曲,这是一首流行与江西地区的小调,以活泼的对唱和齐唱的形式,赞美了斑鸠鸣叫、桃花盛开、杜鹃吐艳、秧田翠绿的大好春光。听赏《看灯》是中央乐团根据江西采茶戏的音调改编而成的交响小品。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跟唱《斑鸠调》。 2、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知江西“灯歌”的音乐风格。 3、听赏《看灯》感受江西小调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聆听和表现江西民歌《斑鸠调》《看灯》。 2、听辨歌曲的情绪,感受《斑鸠调》中的十度大跳。 教学模式: 导、学、议、练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 教学过程: 一、导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为你们带来一幅风景画,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生:江西。 师:对,这是一幅江西安远的民间风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江西民歌《斑鸠调》 2、出示学习目标

(1)能有弹性的声音跟唱歌曲《斑鸠调》。 (2)听辨歌曲的情绪,体验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二、学、议 1、出示自学提示(一) (1)聆听歌曲说说歌曲中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2)江西民歌有那些风格特点。 (3)熟悉旋律节奏拍读歌词。 2、议 师:同学们,听完后你们的眼前仿佛有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歌曲中有哪几种动物在歌唱春天? 3、出示自学提示(二) (1)有感情自学跟唱,试着唱一唱乐谱。 (2)熟悉旋律能跟随音乐演唱。 4、议 (1)师:你会模唱哪一句?谁愿意自告奋勇为大家展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鼓励。) 师: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现在跟音乐一起唱一唱吧! (教师教唱乐谱,并解决乐理知识。) 连音线下滑音 (2)完整跟唱歌曲。 三、练 1、加入情绪有感情地跟唱歌曲。 2、分组、分男女跟音乐演唱。 3、律动表现。 师:谁能用动作来表现歌曲呢?(随音乐边唱边律动。) 师:同学们跳得真好,老师也要加入,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4、听赏《看灯》

《斑鸠调》说课稿

《斑鸠调》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斑鸠调》。我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九年级教材第十七册第六单元《斑鸠调》,本单元主要是学习江西民歌,此乐曲形式活泼,歌曲赞美了斑鸠鸣叫,桃花盛开,杜鹃吐艳,秧田翠绿的大好春光。曲调为两句体乐段,2/4节拍、五声徵调。此曲多处运用了同音重复、旋律重复的创作手法,不但琅琅上口,而且便于记忆。 二、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让学生关注并喜欢我们的江西民间音乐,乐于对歌曲《斑鸠调》相关的音乐要素进行探究。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及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江西民歌的特点。能够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斑鸠调》。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聆听、演唱体验中感受民歌“呀哈嗨”、“里格”“依呀依子哟”的民歌风格,领略歌曲的精神内涵。。

2.难点:尝试用方言演唱《斑鸠调》,尽可能准确的表现歌曲的风格和内涵 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与体验音乐,让学生深入江西音乐的音乐特点,鼓励学生尝试简单的即兴表演活动。 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音乐,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歌曲演唱情绪的理解、把握。为了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在一节课中采用的方法很多,我主要用以下几种方法: 1、范唱法:她能调动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导入环节中,我先范唱歌曲,激发学生兴趣。在学唱歌曲时,再欣赏歌唱家的演唱,使学生置身其中,聆听并感受音乐,并在此基础上学唱歌曲,表现音乐。同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我会走进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学唱,解决问题; 2、启发、讨论法:对本节课的难点——歌曲情感的理解,采取教师启发,师生讨论法,加深学生对于歌曲情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二)学法指导:体验式音乐学习:是指在从“体验”中实行对“音乐知识”的学习。音乐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启发

斑鸠调教学设计

《斑鸠调》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欣赏:《斑鸠调》。 二、教材分析: 歌曲《斑鸠调》是江西安远的民间小调,也是当地节日歌舞活动中的一种传统“灯歌”。灯歌是人们在农闲时的一种自娱自乐的载歌载舞的以唱丰收、唱太平年景、贺新年为主的歌曲。 曲调欢快活跃,常伴以锣鼓或丝竹乐队的伴奏。因为唱词头一段以“斑鸠鸟”为引题,故又 称“斑鸠调”。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音乐作品的演唱和欣赏,认识并了解我国赣南、福建、广东的音乐艺术作品,能够对当地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 2、聆听并学唱《斑鸠调》,体会赣南民歌特点;欣赏乐曲《赛龙夺锦》,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及代表乐器;欣赏《赤兔嘶风》,认识福建南音这一音乐艺术形式。 3、了解赣南民歌是客家的支脉,强调五声徵调式、小三度和纯四度的乐理知识;了解广东 音乐、福建南音的主要演奏乐器,具备判断其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能够区分广东音乐、福 建南音。 四、教学重点: 准确学唱《斑鸠调》的旋律和歌词。 五、教学难点: 辨析广东音乐和福建南音所用的主奏乐器音色。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音频。 教师:听完歌曲,你们眼前勾画出一幅怎样的画面?(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 教师:曲中有哪几种动物在歌唱春天?(斑鸠、杜鹃、哈蟆) 教师:这首歌曲是赣南客家民歌《斑鸠调》。《斑鸠调》原名《上山调》,是流行于赣南的客家民歌,曲调原是赣南的一首茶歌。 (二)学唱《斑鸠调》 1、再听歌曲 教师:我们再次聆听《斑鸠调》 ①想一想它的演唱形式都有哪些?是齐唱还是重唱、对唱? ②这首歌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③它属于什么调式? 学生:对答、齐唱。 教师:一问一答(范唱前两句),“春天嘛个叫(哟嗬嘿)”,“嘛个”是“什么”的意思,这 是问句;“春天斑鸠叫(哟嗬嘿)”,这是答句(师唱问句生唱答句)。前两句一问一答,后两句齐唱。这首歌有几个乐段? 学生:一个乐段。 2、学唱歌曲 教师:单乐段,它有几个乐句?来一起视唱旋律。 教师:它有几个乐句? 学生:两句。

【教学设计】六年级音乐下册《斑鸠调》

《斑鸠调》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养成用心倾听欣赏的习惯。在静听中感受音乐表达的意境美;在音乐欣赏与想像中培养学生学生爱春天、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2.在欣赏与跟唱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斑鸠调》这首歌曲;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江西风土人情,感知、体验江西音乐风格、特征,热爱民族音乐的韵味。 3.分辨歌曲演唱形式,在参与表现活动中自主参与创编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斑鸠调》,在合作中体验与他人合作表现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意境,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斑鸠调》教学难点:感受并体验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自主创编表现。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教学过程: 一、叫醒耳朵,感受春天(激趣导入) 师谈话激趣:同学们,叫醒耳朵感受春天。展开想象的翅膀,你能听出下面播放的是什么声音吗? 1、课件播放各种音频,引导学生静听。 2、指名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二、聆听春天的歌声(感受与体验) (一)初听歌曲《斑鸠调》(课件出示聆听要求) ①说一说你欣赏这首乐曲后的感受。(旋律、节奏、速度、情绪等) ②歌曲中有哪几种动物在歌唱春天? 1、生按要求欣赏音乐; 2、指名回答:聆听歌曲《斑鸠调》后的感受;歌曲中有哪几种动物歌唱春天?(课件同步出示图片) (二)赏析歌曲 《斑鸠调》这首歌的歌词和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 1、回顾音乐知识:歌曲的演唱形式(课件展示) 2、复听歌曲,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说说有些什么特点? 3、指名说一说《斑鸠调》的演唱形式及歌词特点。 4、本课乐理学习: 下滑音记号,简介并实践示范练习;方言、衬词 三、用歌声表现春天,欣赏与跟唱《斑鸠调》 (课件出示要求:跟着旋律哼一哼,体验春天的快乐,感受浓浓的生活情趣。) 1、课件出示歌谱,学生看谱跟唱歌曲; 2、突破教学难点乐句 结合歌曲,让学生找找含有动物叫声的乐句(课件出示“叽哩咕噜”的乐句)师引导跟随琴声唱一唱,注意力度变化,反复练习。 3、听赏与跟唱第一乐段; 4、歌曲的参与表现: ①师与全体学生对答演唱《斑鸠调》 ②小组合作创编,师巡视指导,组织表演展示: 学生分组分句演唱;学生接龙对答式演唱;男、女生分段练习等。师进一步强调乐句间的强、弱处理。 5、欣赏两个视频演唱《斑鸠调》,再次体会婉转悠扬,幽默风趣的演唱特点。

湖南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斑鸠调》教案分析

湖南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斑鸠调》教案 分析 《斑鸠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斑鸠调》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斑鸠调》这首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知、体验江西“灯歌”的音乐风格、特征。 3.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了解江西的风土人情,喜爱民族音乐的韵味。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斑鸠调》。 教学难点:感受并体验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乐曲中音程大跳的演唱。教学准备:电子琴、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望庐山瀑布》图画,对话交流,让学生看画吟诵《望庐山瀑布》。 2.引领学生根据自身所了解的介绍江西人文景观。 3.感受江西民歌,播放歌曲《请茶歌》、《江西是个好地方》。

4.聆听歌曲《斑鸠调》,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新歌《斑鸠调》 .教师范唱《斑鸠调》,学生静中聆听、感悟。 2.出示歌片,结合歌曲,让学生找找含有动物叫声的乐句,并跟随琴声唱一唱。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说说有些什么特点? 4.板书音乐知识:下滑音记号,简介并实践示范练习。 5.学生学唱《斑鸠调》的第一段。(采用听录音范唱学、随琴声学唱等方式进行) 6.疑难解答: 师: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最难唱?为什么难唱? (1)板书出示:“叽哩咕噜”的乐句。 (2)指导学生边唱边用手指画出旋律线。 (3)师与全体学生对答演唱。(解决难点问题) 7.随音乐范唱自主学习歌曲。(教师聆听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8.完整地随琴声演唱全曲。 三、歌曲巩固与处理: .结合歌曲的风格特点,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1)师与生对答演唱练习。 (2)学生分组分句演唱。 (3)学生接龙对答式演唱。

《斑鸠调》教案

课题《斑鸠调》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愉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斑鸠调》。 2、通过本课的教学,丰富学生的江西音乐知识,激发学生对江西的热爱之情。 3、使学生了解“灯歌”这种歌舞形式,并能随乐模拟一场“灯歌会”。 教学重点与 难点1、学唱歌曲《斑鸠调》。 2、感受、体验江西民歌——“灯歌”的音乐风格及特点。 教学具准备及手段课件、钢琴、扇子。 多媒体 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及预设师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创设情境。 1、导入。 师:我们现在正处在什么季节? 师:春天的景色是怎样的?(待学生说完之后,课件出示春天景色的画面) 师:春天到来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同学们知道有关春天的成语吗?谁来说一说? (春暖花开、春光无限、春光明媚、春暖花开、花香鸟语) 师:说得真好,春天有花香、有鸟语,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春天里有些什么声音呢? 2、师范唱歌曲《斑鸠调》。 师:歌曲中有什么动物的叫声呢? 生:斑鸠、蛤蟆 师:这首歌曲情绪怎样? 生:欢快、活泼的…… 师:演唱这首歌曲的演唱者声音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再来听听看? 3、复听歌曲《斑鸠调》(明亮、清澈) 师:下面就让我们也用明亮、清澈的声音来学学这首歌曲吧! 三、学唱江西民歌。 1、教师分句教唱《斑鸠调》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

师:括号里面的词叫什么? 师:歌曲中都有哪些衬词? 师:你觉得他们都有什么作用? 师:我们常用的衬词都有哪些?(啊、哎、吧、啦、得等) 2、再次教唱歌曲,注意有衬词地方的处理。 3、跟琴听唱。 下滑音的讲解和演唱处理。 4、学生唱唱《斑鸠调》。(教师倾听,发现学生演唱难点) 5、解决演唱难点。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 生:对答式演唱 6、师生对答式完整演唱歌曲《斑鸠调》。 7、学生对答式完整演唱歌曲《斑鸠调》。(分组对唱、男女对唱) 师:同学们唱得真棒,这是一首浓郁的地方特色歌曲,那你们知道它是哪个地方的民歌吗?生:……(请学生介绍江西人文、景色) 四、感受江西民歌。 听赏江西歌曲——《斑鸠调》。(课件播放歌曲) 师:听完歌曲,你们眼前勾画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 五、体验、升华。 师:江西民歌形式多种多样,请同学们想想看,我们今天学唱的《斑鸠调》适合在什么场合演唱呢?生:富有节庆的欢乐气氛的。 六、课堂小结。 师:江西这片红土地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孕育了多彩的民歌、更孕育了勤劳淳朴的人民。今天我们唱响了红土地的歌曲,唱响了我们的心扉,让我们期待江西的明天更加美好!

《斑鸠调》教案

斑鸠调一、展示一幅瀑布画面 朗诵《望庐山瀑布水》 请学生介绍江西人文,景色 依据课标中的音乐是人文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一理念。体现人文、学科的交叉,使学生加深对江西的了解。 二、播放歌曲 1、《江西是个好地方》 2、《请茶歌》 3、《斑鸠调》 提问:歌曲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曲中有哪几种动物在歌唱春天?你们能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模仿动物叫声和动作。 体现课标内容弘扬民族音乐,通过欣赏几首江西民歌,使学生了解和热爱江西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斑鸠调》 随音乐唱出动物的叫声 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提前感受歌曲的难点,为解决演唱难点奠定基础。 2、请学生自由分组互相演唱并讨论歌曲的音乐特征:节奏、旋律、

歌词、演唱形式 3、教师伴奏学生完整唱一遍 询问学生哪一句最难演唱 为什么难唱? 演唱第一段。 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教师注意倾听,发现学生的演唱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找出学习难点。 4、出示难点旋律 1)、范唱难点旋律 2)、指导学生边唱边按旋律的高低用手指画出旋律线3)、师与全体学生对答演唱难点部分 4)、师与个别学生对答演唱难点部分 5)、教师伴奏难点部分 5、跟伴奏音乐演唱 分组对唱 男女声对唱。 完整演唱歌曲,运用各种形式的对唱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四、拓展 1、提问:《斑鸠调》适合在什么场合演唱 介绍“灯歌” 赣南采茶戏录像片段

及赣南采茶戏曲牌新唱《斑鸠调》 2、师示范舞蹈动作,请男女各一位同学学做矮子步、扇子花 放《斑鸠调》舞蹈录相 观看典型的舞蹈动作。 学做舞蹈动作。 跟音乐做舞蹈动作 3、引出“灯歌”知识点 教师伴奏《斑鸠调》第一段 指导学生模拟一场“灯歌会” 男女生面对面,边歌边舞。男生提问并做矮子步,女生回答做扇子花。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参与体验,在课堂上“动”起来。调动学生听觉的动、视觉的动、全身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教师小结 演唱《江西是个好地方》离开教室 总结与提升,在音乐声中结束,将情感升华,深化主题,体现课堂的情感目标。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斑鸠调》教学设计

《斑鸠调》 教学内容: 1.唱:《斑鸠调》。 2.动:律动《斑鸠调》、成长的足迹(一)。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松、自然、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斑鸠调》,唱好下滑音,在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演唱《斑鸠调》时能吐字清晰,较好表现出节奏的韵律。 2.为《斑鸠调》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并能随音乐律动,动作合拍,同时能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 能用轻松、自然、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斑鸠调》,唱好歌中的下滑音,感受、体验作品活泼与清新的风格特点。在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演唱《斑鸠调》时能吐字清晰,较好表现出节奏的韵律。 教学难点: 感受并体验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乐曲中音程大跳的准确演唱。在加入声势伴奏和编创演唱形式等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 教具准备: 电子琴、电脑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望庐山瀑布》图画,看画吟诵《望庐山瀑布》。 交流:根据自身所了解的介绍江西人文景观。 2.感受江西民歌。 有针对性的播放几曲《请茶歌》、《江西是个好地方》,让学生感受江西民歌。 三、感受体验,学唱歌曲《斑鸠调》。 1.初听歌曲。 (1)眼前仿佛有一幅怎么样的画面?(春天) (2)曲中有几种动物在歌唱春天?(斑鸠、杜鹃、蛤蟆) (3)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或用动作表现出来? 2.再听教师范唱《斑鸠调》,学生静中聆听、感悟。 找出含有动物叫声的乐句,并跟随琴声唱一唱。 3.学习歌词。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说说有些什么特点?

(2)学唱《斑鸠调》的第一段 a、什么地方最难唱?为什么难唱? b、接龙演唱 (3)随音乐范唱自主学习歌曲的二、三段。 (4)完整地随琴声演唱全曲。 4.编创《斑鸠调》演唱形式。 (1)结合歌曲的风格特点,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2)将听到的春天的声音编成歌词,填入色块处唱一唱。 (3)完整表现歌曲。 四、成长的足迹(一)。 划拍视唱P51的曲谱,并在《斑鸠调》中找一找它重复出现了几次。 五、拓展延伸。 1.《斑鸠调》的由来。 《斑鸠调》是江西安远的民间小调,是当地节日歌舞活动中的一种传统灯歌,灯歌是人们在农闲时的一种自娱自乐的、载歌载舞的,以唱丰收、唱太平年景、贺新年为主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这首歌的曲调原是赣南的一首茶歌,原名《上山调》后经流传改编。唱词用斑鸠鸟引入,故称《斑鸠调》。 2.出示赣南采茶戏《茶童戏主》片段及赣南采茶曲牌新唱《斑鸠调》的片段,观察并学做里面的舞蹈动作:矮子步、扇子花。 2.律动《斑鸠调》。 设计动作,随《斑鸠调》音乐律动。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斑鸠调合唱谱

斑鸠调童声合唱谱 1=b B 71。 5 ︱0 0︱0 0︱0 0︱00︱ 5。 5。︱ 3。 3。︱ 3。—︱ 咕咕咕咕 0 0︱0 0︱0 0︱ 3。 3。︱ 1。—︱0 0︱0 1。︱1。—︱ 咕咕咕咕 0 0︱71。5︱ 5 —︱0 0︱0 0︱0 0︱05︱ 5 —︱ 咕咕咕咕 1。2。3。5。2。3。1。6 ︱ 5 ·6 1。6 2。1。︱ 6 6 5 3 5 2 3 ︱5 5。︱1。1。1。6 5 6 2。1。︱6 6 5 6 ︱1。1。1。6 5 6 2。1。︱6 6 5 6 ︱ 春天里格马格叫哟嘿,春天里格马格叫哟嘿,1。1。1。6 5 6 2。1。︱6 6 5 6 ︱1。1。1。6 5 6 2。1。︱6 6 5 6 ︱春天里格马格叫哟嘿,春天里格马格叫哟嘿,3。 2。 3。 0 ︱ 3 5 3 5 6 1。︱ 3。 3。2。 3。︱ 6 6 6 2。 1。 2。 6 5 ︱ 马格叫马格马格里格叫里起,实在里格叫得 0 3 2 3 ︱ 3 5 3 5 6 1。︱ 3。 3。2。 3。︱ 3 3 3 5 6 5 3 2 ︱ 马格叫马格马格里格叫里起,实在里格叫得 3·3 3 2 3 6︱5 —︱ 3。 3。 3。 2。 3。 2。︱ 1。2。 3。 1。︱0 0 ︱ 0 0︱ 好啊依呀依子哟。春天里格马格叫哟嘿, 1·1 1 2 1 2︱3 —︱ 0 0 ︱ 0 0︱3。 3。 3。 2。 3。 2。︱ 1。2。 3。 1。︱好啊依呀依子哟。春天里格马格叫哟嘿,

3。 2。 3。 0 ︱ 1。 6 1。 1。 2。 ︱ 3。5。5。 3。 2。 ︱ 6 6 6 2。 1。 2。 6 5 ︱ 斑鸠叫 斑 鸠 里格 叫里 起 实在里格 叫 得 0 3 2 3 ︱1。6· 1。 2。 ︱ 3。 1。 6 ︱ 3 3 3 5 6 5 3 2 ︱ 斑鸠叫 咳 里格 叫里 起 实在里格 叫 得 3 0 0 6 2。 ︱ 1。 2。 6 5 3 6 2。 ︱1。 2。 6 5 3 6 2。 ︱3 2 3 5 6 5 1。 6 ︱ 好 里格 叫 得 好里格 叫 得 好里格 依呀依子 依呀依子 1 0 0 3 5 ︱ 6 5 3 2 1 3 5 ︱6 5 3 2 1 3 5 ︱ 1 2 1 2 3 2 3 6 ︱ 好 里格 叫 得 好里格 叫 得 好里格 依呀依子 依呀依子 5 5 ︱ 6 6 3。 ︱ 0 5。 3。 0 5。 3。︱0 5。 3。 0︱1。 6 1。 1。 2。 ︱ 3。5。5。3。 2。 ︱ 哟 哟 呀呀 哟 哟荷 哟荷 哟荷 斑 鸠 里格 叫里 起 5 5 ︱ 6 6 3。 ︱ 6 5 0 6 5 0 ︱6 6 1。 ︱1。6· 1。 2。 ︱ 3。 1。 6 ︱ 哟 哟 呀呀 哟 依呀 依呀 呀呀 哟 咳 里格 叫里 起 6 6 6 2。 1。 2。 6 5 ︱3·3 3 2 3 6 ︱ 5 — ︱ 实在里格 叫 得 好啊 依呀依子 哟。 3 3 3 5 6 5 3 2 ︱1·1 1 2 1 2 ︱ 3 — ︱ 实在里格 叫 得 好啊 依呀依子 哟。 1。 1。 1。 6 5 6 2。 1。 ︱ 6 6 5 6 ︱ 0 0 ︱ 0 0 ︱ 你 在 那 边 叫 哟 嘿, 0 0 ︱ 0 0 ︱1。 1。 1。 6 5 6 2。 1。 ︱ 6 6 5 6 ︱ 我 在 这 边 听 哟 嘿, 1。 1。 1。 2。 ︱ 3。5。3。 2。 ︱0 0 ︱1。 2。 3。 5。 ︱0 0 ︱ 斑鸠 里格 叫里 起 叽哩咕噜 0 0 ︱1。 1。 1。 2。 ︱ 3。5。3。 2。 ︱0 0 ︱1 2 3 5 ︱ 斑鸠 里格 叫里 起 咕噜叽哩

斑鸠调

《斑鸠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斑鸠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斑鸠调》这首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知、体验江西“灯歌”的音乐风格、特征。 3.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了解江西的风土人情,喜爱民族音乐的韵味。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斑鸠调》。 教学难点: 感受并体验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乐曲中音程大跳的演唱。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望庐山瀑布》图画,对话交流,让学生看画吟诵《望庐山瀑布》。 2.引领学生根据自身所了解的介绍江西人文景观。 3.感受江西民歌,播放歌曲《请茶歌》、《江西是个好地方》。 4.聆听歌曲《斑鸠调》,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新歌《斑鸠调》 1.教师范唱《斑鸠调》,学生静中聆听、感悟。 2.出示歌片,结合歌曲,让学生找找含有动物叫声的乐句,并跟随琴声唱一唱。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说说有些什么特点? 4.板书音乐知识:下滑音记号,简介并实践示范练习。 5.学生学唱《斑鸠调》的第一段。(采用听录音范唱学、随琴声学唱等方式进行) 6.疑难解答:

师: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最难唱?为什么难唱? (1)板书出示:“叽哩咕噜”的乐句。 (2)指导学生边唱边用手指画出旋律线。 (3)师与全体学生对答演唱。(解决难点问题) 7.随音乐范唱自主学习歌曲。(教师聆听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8.完整地随琴声演唱全曲。 三、歌曲巩固与处理: 1.结合歌曲的风格特点,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1)师与生对答演唱练习。 (2)学生分组分句演唱。 (3)学生接龙对答式演唱。 (4)男、女生分段练习。 (演唱时,教师进一步强调乐句间的强、弱处理,尽可能的与歌曲风格相一致) (5)有表情地完整地随伴奏演唱《斑鸠调》。 四、小结: 1.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学习的音乐内容。适当渗透情感、思想教育,并布置课后收集自已家乡的民歌唱一唱。 2.全体师生再次唱起《斑鸠调》。

斑鸠调教学反思

斑鸠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和生动的情绪演唱《斑鸠调》。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及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知、体验江西“灯歌”的音乐风格、了解这种歌舞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感受江西的风土人情,从而体会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唱《斑鸠调》歌曲。 教学难点:感受并体验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乐曲中音程大跳的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同学们知道咱们陕南地区有哪些民歌吗? 答:如:茶山对歌、郎在对门唱山歌....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歌《斑鸠调》,这首歌是江西安远的民间小调,是当地节日歌舞活动中的一种传统灯歌,灯歌是人们在农闲时的一种自娱自乐的、载歌载舞的,以唱丰收、唱太平年景、贺新年为主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这首歌的曲调原是赣南的一首茶歌,原名《上山 调》后经流传改编。唱词用斑鸠鸟引入,故称《斑鸠调》。 二、朗读歌词 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呢? 歌词以五言为主体,四言穿插,里面有很多衬词“呀嗬嗨”“里格”“咿呀一子哟”这些词都是为了突显地方特色。也增加了气氛和节奏的变化。其中还有模仿鸟叫的声音…咕咕咕… 三、聆听新歌,感受旋律 听完这首歌,你们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音乐情绪上呢? 斑鸠鸟叫、桃花盛开、秧田翠绿、春意盎然的一幅景象。情绪欢快、活泼。 四、学唱新歌 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随琴演唱 3、分组对唱/男生女生对唱 4、歌曲巩固处理,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 《斑鸠调》这首民歌欢快、优美,给我们带来了春天鸟语花香的气息,让我们在这欢快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吧! 六、课堂延伸 课后搜集一些地方民歌学一学,唱一唱。 教学反思:篇二:斑鸠调 《斑鸠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斑鸠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斑鸠调》这首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知、体验江西“灯歌”的音乐风格、特征。 3.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了解江西的风土人情,喜爱民族音乐的韵味。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斑鸠调》。

斑鸠调教案

斑鸠调教案 【篇一:《斑鸠调》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世泽小学音乐学科教案设计(2013学年第二学期) 【篇二:《斑鸠调》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部分:小数的乘、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观察物体,可能性。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不作具体要求。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同时考虑了《标准》规定的知识领域和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并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把小数的乘法和小数的除法集中复习,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同时,把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进行比较,加强两者计算法则的联系。 1.“小数的乘、除法”的复习。 小数乘、除法的复习分为两部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用小数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在计算方法上的内在联系,因此把整数乘、除法与相应的小数乘、除法对比复习,使学生在比较两者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问题解决的复习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根据数量关系,综合运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简易方程”的复习。 简易方程的复习分为三部分: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本学期是学生首次正式地接触代数知识,这些代数初步知识对于学生将来的代数思想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标准》要求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与以往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用四则运算中各部分关系来解方程的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复习时要结合等式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方程的方法。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复习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确定未知量,列出方程,同时也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形式不同的方程,以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斑鸠调

《斑鸠调》 课题:《斑鸠调》 课型:欣赏与体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对学唱歌曲《斑鸠调》有兴趣,并能主动对其音乐风格和特点如(衬词、甩腔、对答式演唱)进行探究。 2、学生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愉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斑鸠调》。 3、学生能参与体验赣南采茶戏中的舞蹈:矮子步、扇子花。 三、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斑鸠调》歌曲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问答法、对比听赏法、参与体验法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2、导入新课: 师:尽管现在已是秋冬季节,但我从你们热情的问候声中看到了春天一般的笑容。我想问一问你们,春天给你留下的是什么样的记忆呢?(引导学生从画面到音效去回忆想象) 师:春天是一个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的季节。在春天里,你们熟悉是什么样的鸟鸣声呢?

生:有布谷鸟 师:那就我们用来模拟一下布谷鸟的歌唱声(引入布谷、布谷的发声练习) 师:这些自然的声音假如用音乐语言来表达,同学们猜猜会有怎样的效果?(先让学生试着做,然后老师再引入 的练习。 设计意图:营造氛围,指导学生有弹性地发声,并用形象的比喻来指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练习。 师:春天是一个百鸟争鸣的季节,当然就不只有布谷鸟的歌声,今天老师要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你们听听歌里还有哪些来自春天的歌唱声。 教师范唱《斑鸠调》 教学活动:学生回答到“斑鸠鸟和蛤蟆”时,用导入中的方法进行练习,加深学生对有弹性地歌唱的认识。

导入课题《斑鸠调》 3、跟唱《斑鸠调》 1)学生唱唱《斑鸠调》第一段 2)师与全体学生体验对答式演唱部分 师问:春天里马格叫(呀哈咳)? 生答:春天里斑鸠叫(呀哈咳)。 师问:斑鸠(里格)叫(咧)起 生答:叽哩咕噜 咕噜叽哩 3)完整跟唱(注意用弹性声音演唱) 4)归纳歌曲特征: 根据问题再听赏歌曲,小组讨论后回答老师问题。 请同学们听录音演唱,然后说说它在旋律、节奏、歌词、演唱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22165662331165666553235621656656612656656323232666斑鸠调 1 = B 24春 天里 马 格 叫(呀哈咳)?春 天里斑 鸠 叫(呀哈 咳),斑鸠(里格)叫(咧)起, 春 天里 马 格 叫(呀哈咳)?春 天里杜 鹃 叫(呀哈 咳),杜鹃(里格)叫(咧)起, 春 天里 马 格 叫(呀哈咳)?春 天里蛤 蟆 叫(呀哈 咳),蛤蟆(里格)叫(咧)起, 实在(里格)叫 得 好(哇 依呀依子 哟)。 你 在 那 边 叫(哟哈咳),我 在 这 边 实在(里格)叫 得 好(哇 依呀依子 哟)。 你 在 山 上 叫(哟哈咳),我 在 山 下 实在(里格)是 热 闹(哇 依呀依子 哟)。 叫得蝴蝶满 圆 飞(哟哈咳),叫得蜜蜂采 花 听(呀哈 咳),斑鸠 (里格) 叫(咧)起,叽 哩 咕 噜 咕 噜 叽 哩 叫得(那个)桃 花 听(呀哈 咳),杜鹃 (里格) 叫(咧)起,咕 咕 咕 咕 咕 咕 咕 咕 叫得(那个)茶 山 听(呀哈 咳),蛤蟆 (里格) 叫(咧)起,哥 咯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叫得(那边)下 山 开(呀哈 咳),叫得(那个)桃 花 笑(哟哈咳),桃子(那个)花 儿 开 实在(里格)真 漂 青(呀哈 咳),叫得(那个)杜鹃花儿 开(哟哈咳),杜鹃(那个)花 儿 开 实在(里格)真 漂 忙(呀哈 咳),叫得(这边)忙 插 秧(哟哈咳),蛤蟆(那个)叫(咧) 起 叫得(里格)真 热 亮(呀哪哈哈 咳). 亮(呀哪哈哈 咳). 闹(呀哪哈哈 咳).

(演唱)斑鸠调 教学设计

(演唱)斑鸠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江西民歌,通过聆听感受江西民歌的风格持点。 2.能够跟随音乐演唱《斑鸠调》,体会江西方言的韵味。 3.感受《看灯》热情欢快的情绪,随着音乐模仿乐器演奏,能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设想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取了江西民歌中具有代表性的两首作品《斑鸠调》和《看灯》,它们都属于灯歌体裁,曲调欢快活跃,在喜庆欢腾的音乐中引导学生感受与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根据高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领域的扩展以及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能力的增强,我依次设计了跟唱和表现环节,让学生以聆听、感受为基础,更深刻地去体验并表现音乐作品的韵味。 教学重点 聆听和表现江西民歌《斑鸠调》《看灯》。 教学难点 1.《斑鸠调》中十度的大跳。 2.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双响筒、锣、小鼓、碰铃等。 教学过程 (一)猜方言 师:我们来玩个猜方言游戏,我来说,你们猜。春天马格叫呀哈嗨?春天斑鸠叫呀哈嗨。“马格”是什么意思? 师:“马格”是江西方言“什么”的意思,你们想不想学学江西方言?让我们来读一小段,感受江西方言。 老师按节奏带读第19小节歌词。

春天马格叫(呀哈嗨)?春天斑鸠叫(呀哈嗨)。斑鸠(里格)叫(咧)起,实在(里格)叫得好哇(咿呀咿子呦)。 设计意图:由于歌曲速度稍快,用问答的形式从歌词入手,解决学生跟唱环节的困难。 (二)听赏与跟唱《斑鸠调》 1.播放《斑鸠调》视频,初步聆听,说情绪。 师:刚才这段歌词出自江西一首非常有名的民歌,叫《斑鸠调》,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歌曲,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 2.再次聆听,说歌词。 师:你从歌词中能听出歌曲的情绪吗? 设计意图:歌词中的正词表达出歌曲的主要内容,中间的衬词为斑鸠叫声,模拟得惟妙惟肖,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感受江西民歌的特点。 3.老师用琴带学生唱第一段,特别提醒下滑音和旋律的十度大跳。 (三)了解江西民歌 1.导人。 师:江西民歌是江西民间音乐中的重要部分。根据不同的歌唱环境、歌唱方式和歌唱功能,江西汉族民歌的体裁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六大类。我们刚聆听的这首《斑鸠调》属于灯歌,你们猜猜灯歌一般是在什么环境下唱呢。 2.了解江西灯歌。 江西灯歌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民歌体裁,有节庆歌舞曲,或在某种民俗活动中演唱的歌曲。传统民间习俗的集中体现是所谓“花灯会”,这在江西各地都非常盛行。每逢新春佳节,形态各异的彩灯,载歌载舞的唱灯、跳灯、舞灯、耍灯等活动,把各地装点得一片欢腾、喜气盎然。 (四)听赏《看灯》 1.播放《看灯》音乐,初次聆听,感受乐曲情绪。

斑鸠调教学设计

斑鸠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和生动的情绪演唱《斑鸠调》。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及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知、体验江西“灯歌”的音乐风格、了解这种歌舞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感受江西的风土人情,从而体会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唱《斑鸠调》歌曲。 教学难点:感受并体验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乐曲中音程大跳的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同学们知道咱们陕南地区有哪些民歌吗? 答:如:茶山对歌、郎在对门唱山歌....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歌《斑鸠调》,这首歌是江西安远的民间小调,是当地节日歌舞活动中的一种传统灯歌,灯歌是人们在农闲时的一种自娱自乐的、载歌载舞的,以唱丰收、唱太平年景、贺新年为主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这首歌的曲调原是赣南的一首茶歌,原名《上山

调》后经流传改编。唱词用斑鸠鸟引入,故称《斑鸠调》。 二、朗读歌词 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呢? 歌词以五言为主体,四言穿插,里面有很多衬词“呀嗬嗨”“里格”“咿呀一子哟”这些词都是为了突显地方特色。也增加了气氛和节奏的变化。其中还有模仿鸟叫的声音…咕咕咕… 三、聆听新歌,感受旋律 听完这首歌,你们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音乐情绪上呢? 斑鸠鸟叫、桃花盛开、秧田翠绿、春意盎然的一幅景象。 情绪欢快、活泼。 四、学唱新歌 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随琴演唱 3、分组对唱/男生女生对唱 4、歌曲巩固处理,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 《斑鸠调》这首民歌欢快、优美,给我们带来了春天鸟语花香的气息,让我们在这欢快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吧! 六、课堂延伸 课后搜集一些地方民歌学一学,唱一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