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天然色素的提取、应用及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

天然色素的提取、应用及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

天然色素的提取、应用及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
天然色素的提取、应用及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

浅议天然色素的提取、应用及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色素的提取及运用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分别对对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及运用简单的介绍。第三部分就最近受到热议的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展开详细的论述及展望。

关键词:天然色素萃取辣椒红色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色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天然物质中提取无毒无害的食用色素、医用色素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天然色素大多来自于天然物质,现在大多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小部分从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相对于人造色素而言,天然色素更安全、更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保健功能和营养价值。

一、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

1.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在sfe技术中所普遍使用的溶剂是co2。截止目前用二氧化碳进行萃取的历史已经有二十多年。在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萃取时不仅具有能耗低、萃取便宜、工艺简单都能特点,而且其提取的产品的纯度较高,无毒副作用。rozzi.nl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32~86℃的温度下、在13.7800~48.2686kpa的压力下,从番茄产品中提取番茄红素。数据表明在86°c及34.7486kpa的条件下的提取率是最高的,高达38.8%。虽然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已经被很

实验七 薄层色谱和天然色素的提取

实验五薄层色谱和天然色素的提取(7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薄层色谱的一般原理和意义,学习薄层色谱的操作方法。 2.掌握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 3.掌握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如菠菜叶中含有叶绿素(绿)、胡萝卜素(橙)和叶黄素(黄)等多种天然色素。其结构如下: 叶绿素中a的含量通常是b的3倍。尽管叶绿素分子含有一个极性基团,但大的烃基结构使它易溶于醚、石油醚等一些非极性的溶剂。 胡萝卜素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它有三种异构体,即α或-、β-和γ-异构体,其中β-异构体含量最多,也最重要。生长期较长的绿色植物中,异构体β-体的含量多达90%。β-体具有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其结构是两分子维生素A在链端失去两分子水结合而成的。在生物体内,β-体受酶催化即形成维生素A。目前β-体已可进行工业生产,可作为维生素A使用,也可作为食品工业中的色素。 叶黄素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它在绿叶中的含量通常是胡萝卜素的两倍。与胡萝卜素相比,叶黄素较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故本实验采用甲醇——石油醚的混合溶剂提取以上三种色素。 薄层色谱又称为薄层层析,属于固-液吸附色谱。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分配)的不同,或其亲和性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作用,从而使各组分分离。 当流动相(展开剂)带着混合物组分以不同的速率沿板移动,即组分被吸附

剂不断地吸附,又被流动相不断地溶解——解吸而向前移动。由于吸附剂对不同组分有不同的吸附能力,流动相也有不同的解吸能力。因此,在流动相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不同的组分移动不同的距离而形成了互相分离的斑点。在给定条件下(吸附剂、展开剂的选择,薄层厚度及均匀度等),化合物移动的距离与展开剂前沿移动的距离之比值(Rf 值)是给定化合物特有的常数。即: 沿的距离样品原点中心到溶剂前心的距离 样品原点中心到斑点中 Rf 影响Rf 值的因素很多,如样品的结构、吸附剂和展开剂的性质、温度以及薄层板的质量等。当这些条件都固定时,化合物的比移值R f 是一个特性常数。 但由于实验条件容易改变而不易固定,因此在鉴定一个具体化合物时,经常采用与已知标准样品对照的方法。 利用薄层色谱进行分离及鉴定工作,在灵敏、快连、准确方面比纸色谱优越。薄层色谱的特点是:(1)设备简单,操作容易;(2)分离时间短,只需数分钟到几小时即可得到结果,因而常用来跟踪有机反应监测有机反应完成的程度;(3)分离能小虽,斑点集中,特别适用于挥发性小,或在高温下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离的物质;(4)可采用腐蚀性的显色剂如浓硫酸,且可在较高温度下显色;(5)不仅适用于小量样品(几毫克)的分离,也适用于较大量样品的精制(可达500毫克)。应该指出,薄层色谱是否成功,与样品、使用的吸附剂、展开剂以及薄层的厚度等因素有关。 三、试剂及器材 1.器材:剪刀、研钵、布氏漏斗、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层析缸、玻棒、洒精灯、石棉网、载玻片(2.5 cm ×7.5 cm ,6块)。 2.试剂:硅胶G ,羧甲基纤维素钠、中性氧化铝(150~160目)、甲醇、95%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菠菜叶。 四、主要试剂及产品的物理常数 未完,请自己查 五、实验内容与基本操作 1.薄层色谱 (1)吸附剂与展开剂: 吸附剂(固定相):用于与样品发生吸附作用的固定不动的物质。在混合物样品流经吸附剂(固定相)的过程中,由于各组分与吸附剂(固定相)吸附力的不同,就产生了速度的差异,从而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开。一般常用的吸附剂为氧化铝和硅胶。硅胶可分为硅胶H (不含黏合剂)、硅胶G (含黏合剂)和硅胶HF (含荧光物质,可在紫外光下观察)等。氧化铝同样也可分为以上几种类型。

辣椒红色素的性质及应用

辣椒红色素别名辣椒红,是一种存在于成熟红辣椒果实中的四萜类橙红色色素,属类胡萝卜素类色素。辣椒红色素色泽鲜艳,色价高,着色力强,保色效果好,不仅广泛应用于水产品、肉类、糕点、色拉、罐头、饮料等各类食品的着色,还可以有效地延长仿真食品的货架期,而且安全性高。辣椒红素具有营养保健作用,并被现代科学证明具有抗癌、抗辐射等功能和很好的发展前景。 1 辣椒红色素的来源及性质 1.1 来源 辣椒红色素是由茄科的红辣椒果皮中得到的一种橙黄一橙红色的天然红色素,属于叶黄素类共轭多烯烃含氧衍生物,其主要成分为辣椒红素(capsanthin)和辣椒玉红素(capsorubin)。它在被提取前,贮存在辣椒果实的完整细胞组织中,由于有细胞膜及细胞内某些成分的保护并形成脂类,当辣椒红色素被提取出来以后,由于失去了细胞膜等生物保护机制,辣椒红色素在有氧条件下会产生自氧化反应,而且外界因素会加速其氧化分解而褪色。辣椒的辣味素和辣椒红素等的含量会因辣椒品种、产地、采收期及干燥条件等不同而异。目前提取的辣椒红色素大部分是以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为主体的混合物。 1.2 性质 辣椒红色素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深红色黏性油状液体,无辣味,但有辣香味。辣椒红色素溶于大多数非挥发性油,部分溶于乙醇、丙酮、正乙烷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和甘油,对可见光稳定,在紫外线下易褪色,Fe3+,Cu2+,CO2+可促其褪色,遇Pb3+可形成沉淀。 纯的辣椒红色素是有光泽的深红色针状结晶,呈橙红、橙黄色调,属类胡萝卜素类色素,主要成分及含量为:辣椒红素约50%,辣椒玉红素约8.3%,玉米黄质约14%,β-胡萝卜素约13.9%,隐辣椒质约5.5%,此外还有辣椒黄素、堇莱黄素、辣椒色素脂肪酸酯、辣椒红素乙二酸酯、辣椒红素二软脂酸酯等,可用作食用红色色素,未酯化辣椒红素的生物利用率高于酯化辣椒红素。辣椒果实在成熟过程的不同时期,各种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质、辣椒红素)含量不同,其中在其生长过程的第9周时(自开花起计算),辣椒红素的含量为19 000 μg/100 g,占总类胡萝卜素的60%。 2 辣椒红色素的应用 从辣椒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其安全性已得到世界公认。联合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辣椒红色素列为A类色素,在使用中不加以限量。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辣椒红色素既可用于油性食品、调味汁、水产品加工、蔬菜制品、果冻、冰淇淋、奶油、人造奶油、干酪、色拉、调味酱、米制品、烘烤食品等食品加工中,还可广泛应用于饲料、仿真食品、预防辐射、化妆品和制药业中。目前,日本对辣椒红色素的年需求量约260 t,年销售额约23亿日元;美国包括辣椒红素在内的天然色素的年销售额已超过2亿美元闭;我国既是辣椒红色素原料的生产大同,又是红色素的需求大国。因此,开发和应用辣椒红色素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1 辣椒红色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辣椒红色素用于饮料、果冻、酱油及糖等食品时,不仅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而且可增加人体内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辣椒红色素的使用特点是:着色均匀,性质较稳定,色泽鲜艳明快、光亮度好,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酱油等食品中的应用效果更佳。 有学者研究了辣椒红色素在食品中的上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食品放置3个月后,表面几乎无漂浮分层等现象发生,烹调鱼的汤汁色红。 日本和我国均研制出既具有良好稳定性,又具有优异着色效果,制造方便,不需要添加剂的饮料用辣椒色素制剂。 2.2 辣椒红色素在仿真食品中的应用

天然色素及其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生物技术 天然色素及其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 摘要:天然色素比合成色素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少,是食品,化妆品工业所青 睐的染色剂。 关键词:色素;有机溶剂萃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色素提取 1 前言 色素的食品中添加必不可少的要素,各种色彩鲜艳的色素,一方面可以提高食欲,另一方面能提高商品价值。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两种,目前食品中的大部分色素仍然是通过人工合成的。近几年来,苏丹红、孔雀绿等合成色素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合成色素的安全性疑虑。随着现在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发现,大部分人工合成色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严重的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而天然色素不仅安全可靠,而且种类繁多[1]。因此发展天然色素是食用色素的必然趋势。 2 色素研究现状 天然色素主要是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提取。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的原料主要是甜菜红、姜黄素、红花黄素、叶黄素、叶绿素铜钠、辣椒红色素、高粱红色素和玉米黄色素等[2]。近年来,随着对天然色素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所利用的原材料也更加丰富。如朱彩燕[3]以常见的中药材决明子为原料,成功分离纯化大黄素,适用于大量制备高纯度的大黄素以及含量测定。周岩[4]从中药红花中提取红花红色素,研究了红花红色素的分离纯化条件,并且对红花红色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孙明奇[5]利用柑橘果皮为原料提取类胡萝卜素,并且采用超声波和机械搅拌辅助,优化了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9.3h,选定提取转速为2400r/min,提取料液比为1:80,获得提取率为82.1%。唐琳[6]以迎春花为原料提取黄色素,确定了色素提取条件,分析了该黄色素组分。朱洪梅[7]以玉米糁为原料提取黄色素优化了黄色素提取条件,并研究了玉米黄色素抗氧化活性。赵丹青等[8]利用向日葵花瓣提取黄色素,并研究了该色素的稳定性。蔡璇[9]等以四季桂为原料提取类胡萝卜素色素。但从植物中提取天然色素存在两个缺

辣椒精的提取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 告 实验课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 实验项目植物中天然香料的提取及香料成分分析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133 学号1305200030 姓名程朗 指导教师梁红、陈姚、李树华 开课学期2015 至2016 学年 1 学期时间2015 年12 月 6 日

目录 一、前言 (3) 二、提取原理 (3) 三、实验部分 (4) 3.1实验材料设备及流程 (4) 3.2 辣椒精的分析 (5) 3.2.1定量分析 (5) 3.2.2定性分析 (6) 3.2.2.1紫外光谱法 (7) 3.2.2.2 红外光谱法 (8) 3.3.1 整理实验结果 (8) 3.3.2 讨论 (9) 四、参考文献 (9)

辣椒精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程朗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州,番禺大学城511400) 摘要:本文意在使用一种易行的使用到索斯提取器的辣椒精提取方法,使用正己烷来减少杂质的提取量,使它既保持了辣椒的原有色味特点,又能得到相对较为纯正的产品,分析其成分,确定所提取出来的产品含有辣椒素。 关键词:辣椒精、提取方法、分析 一、前言 辣椒(Capsicum)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品和调色剂,种植遍布世界各地。红色尖辣椒的果实中含有辣椒素、辣椒红色素、亚油酸、维生素等多种有效成分,辣椒素具有生理活性和持久的强消炎镇痛作用,在医药行业可制成抗肿瘤及镇痛药物;在军事上作为制造催泪弹和防卫武器的主要原料,目前国际市场非常紧俏。辣椒红色素色泽鲜美,无毒副作用,近年来,随着合成色素毒性的不断发现,天然辣椒红色素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使其作为绿色环保产品在食品、化妆品等行业得到了广泛使用。利用资源丰富的农副产品红辣椒作原料,不仅可提取出高附加值的辣椒素(4万元/公斤)及许多副产品,提取后的剩余残渣还可作为动物饲料或深加工原料加以再利用。 二、提取原理 辣椒中的成份相当复杂,但作为构成调味风味的主妥成份是辣椒素及辣椒色素,以及具有特有香气的挥发物。因此提取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它们的性质,用化学方法将其与蛋自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等分离开,获得一种浓缩物,我们称之为辣椒精。

辣椒素提取

摘要 辣椒属茄科辣椒属,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蔬菜。食用辣椒可以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可以增加食欲、改善消化;另一方面辣椒性温、辛热,过多食用会引起上火、起痘等症状,因而实现辣椒脱辣成为一种广泛需求。本文以干红辣椒为原料,研究辣椒脱辣的方法。在传统有机溶提取法的基础上,采用碱性乙醇提取法提取辣椒中的辣味成分辣椒碱,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椒碱含量。文中设计单因素实验,通过改变因素水平得出各个因素的最佳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为:原料粒度为70目,乙醇浓度为60%,加碱量为3‰,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h,此时的提取率达到68.2%。可以得出结论,采用此方法实现辣椒脱辣,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产率较高,结果较理想。 关键字:辣椒;辣椒碱;提取

Abstract Chilli belongs to the Solanaceae capsicum, it’s a kind of medicinal and edible vegetables. Eating chili can provide abundant nutrients for the human body, also it can increase the appetite and improve the digestion; on the other hand,chilli is warm and pungenthot in nature,so eat too much chilli will cause fire in body, suffer from acnes and other symptoms, so wipe off pungency components in chilli has become a widespread demand. In this paper, we used dry chilli as raw materials to find the ways to wipe off the pungency components in chilli. Based on the way of traditional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we used the way of alkaline ethanol extraction to wipe the pungency components capsaicin in chilli .and determination the content of capsaicin by Spectrophotometry.in this paper we designed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to find the optimum level of each faters.and then we designed orthogonal experiment,we got the optimum extracting condition: raw material particle size is 80 mesh, ethanol concentration 60%, the adding quantity of Sodium carbonate is 3‰,ratio of solid to liquid was 1:20, extraction temperature 70 ℃, extraction time 2h, and extraction rate run up to 68.2%.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it’s a good method to realize pepper and spicy,and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low cost, high yield, good results.Keywords: pepper; capsaicin; extraction

辣椒红素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红辣椒中辣椒红素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素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萃取、干燥、浓缩、薄层层析、柱层析等基本操作。 3、学习色谱分离方法的原理与操作,学习红外光谱鉴定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红辣椒中含有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和β-胡萝卜素等几种色泽鲜艳的色素,其中以辣椒红素为主。这几种物质都是由8个异戊二烯单元组成的四萜类化合物,难溶于水和乙醇,易溶于石油醚、氯仿和二氯甲烷。最大吸收波长λmax=470nm。在实验室中,常用二氯甲烷作溶剂从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素。二氯甲烷沸点为℃。 用二氯甲烷提取的物质除上述几种物质外还有辣椒素等,可利用辣椒红色素易于溶于正己烷而辣椒素较难溶于正己烷的性质将两者进行分离。得到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和β-胡萝卜素等的混合物,可通过薄层层析 和柱层析将它们分离。在薄层层析中,有三个斑点,R f 值约为的较大红色 斑点为辣椒素,R f 值稍大的较小红色斑点为辣椒玉红素,R f 值最大的黄色 斑点是β-胡萝卜素。

柱层析时,以硅胶为吸附剂,以二氯甲烷为洗脱剂可比较容易得将3种物质分开。 最后,用红外光谱仪做辣椒红素的红外光谱图,并将它与标准谱图比较,便可证明所得到的主要物质是否为辣椒红素。下图为辣椒红素的标准红外光谱图。 三、仪器、试剂及实验材料 1、仪器: 50m圆底烧瓶1个、25ml锥形瓶3个、50ml量筒、50ml烧杯2个、研钵、载玻片、球形冷凝管、层析板、层析缸、层析柱、抽滤瓶、布氏漏斗、蒸馏装置一套。 2、实验材料及试剂:干红辣椒、二氯甲烷、正己烷、硅胶G、硅胶(60~200目)。 四、实验步骤 1、预处理:称5g干红椒,将干红辣椒去蒂、去籽,研磨成粉末。 2、色素提取:装好回流装置。在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3g磨细的红辣椒粉和25ml 二氯甲烷,再放2粒沸石,回流30min。冷却至室温后抽滤,除去固体物,得鲜红色滤液。将滤液用蒸馏法蒸去溶剂,即得粗产品。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

实验七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 辣椒红色素(水溶、油溶) 是以辣椒为原料,采用科学方法提取、分离、精制而成的天然色素。主要成份为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辣椒红素的分子式为C40H56O3,辣椒玉红素分子式为C40H56O4)为深红色油溶性液体,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耐光、热、酸、碱,且不受金属离子影响;溶于油脂和乙醇,亦可经特殊加工制成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色素。该产品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具保健功能。广泛应用于水产品、肉类、糕点、色拉、罐头、饮料等各类食品和医药的着色。 没有辣味、色泽鲜艳、性能稳定,耐热性、抗光性良好,不受PH值变化的影响,对油脂产品染色力强。本产品经反复除味、精制,虽有轻微的异味,添加在产品中,没有任何味道。 实验主要分为超声提取辣椒红素、柱层析提取辣椒红素、薄层层析提取辣椒红素三个板块。 超声提取辣椒红色素 一.实验原理: 1.辣椒红色素是从茄科植物红辣椒中提取出的天然色素。因其色调鲜艳、安全可靠并具有药理作用, 不仅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食品着色剂,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制药行业, 。但是辣椒粉是片状凹凸不平的纤维组织结构, 色素及其它脂溶性成分存在于纤维组织之内,, 采用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需要耗费大量有机溶剂和时间才能提取完全。超声提取过程产生强烈的振动,搅拌, 与传统提取方式比较具有收率高、生产周期短、无需加加热。 2.旋转蒸发仪的工作原理:通过电子控制,使烧瓶在最适合速度下,恒速旋转以增大蒸发面积。通过真空泵使蒸发烧瓶处于负压状态。蒸发烧瓶在旋转同时置于水浴锅中恒温加热,瓶内溶液在负压下在旋转烧瓶内进行加热扩散蒸发。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材料:干红辣椒; 仪器:粉碎机,超声波清洗器,旋蒸仪,冰箱,锥形瓶,小试管,漏斗,封口膜,滤纸,试管夹,量筒,电子天平; 试剂:石油醚,丙酮。 三.实验步骤: 干红辣椒(去籽)→粉碎→辣椒粉1至2克→150ml锥形瓶中→70ml丙酮→封口→戳几个小眼→试管夹夹住→超声20min→过滤→旋蒸→茄形瓶中加3至4ml石油醚→标记→冰箱储存; 四.实验说明: 1.丙酮容易挥发且有毒害,实验中注意避免吸入过多; 2.超声提取中应保证锥形瓶直立,切勿斜倒让水流入; 3.加入石油醚在茄形瓶后来回震荡,尽量溶解附着在壁上的辣椒红素;

关于天然色素提取液的除杂及浓缩工艺原理介绍

让天然色素提取的杂质分离和浓缩的压力作为动力,依靠传输介质膜选择实现物质分离和提纯浓缩,分离过程不涉及相变的使用。 膜分离包括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四种主要的交叉流膜工艺,各种膜的分离与截留性能以膜的孔径和截留分子量来加以区别。膜过滤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很广泛地用于医药、染料、食品果汁处理工业了,将膜过滤技术应用在天然色素的生产,可以提高天然色素的生产收率、去除副染料及小分子杂质、降低生产成本,无疑膜技术为巩固其在天然色素工业中的地位起了致关重要的作用,并在国内某天然色素的生产企业中得以成功应用。

在天然色素工业中应用的膜过滤技术主要有超滤和纳滤:超滤用于发酵生产色素的澄清,替代了传统澄清方法,其典型操作压为4~10bar,它能将大分子悬浮物及蛋白进行有效截留而让澄清的色素提取液渗透通过膜进入渗透液侧。

过程中料液通过泵的加压,料液沿着滤膜的表面流过,大于膜截留分子量的物质、分子不透过膜流回料罐,小于膜截留分子量的物质或分子透过膜,形成透析液。在超滤过程中,浓缩液中的悬浮物及大分子物质会吸附一些色素,通过加水进行透析可将有效的色素洗涤出来,提高生产收率,在纳滤过程中,通过加水透析可将浓缩液中的小分子杂质及无机盐透析出来,提高产品的纯度。 膜与原工艺结合:应用膜工艺可回收上清夜中的剩余色素,提高收率20%以上,同时离心分离液经超滤后滤液澄清透明,杂质少,纳滤膜在常温的条件下进行预浓缩避免了升温蒸发对色素的破坏提高成品质量,浓缩液浓度可达20-30%,节省纳滤浓缩的除水成本在20-30元/吨水,喷雾干燥除水成本在80-100元/吨水。该工艺的应用色素的效价提炼收率将接近100%,且由于副产品的脱除成品色阶将比原工艺提高15-30%。 此外,研究表明,去除杂质后,浓缩天然色素提取的分子量在200 - 300之间,通过选择特定的小型纳滤试验设备的截留分子量可以透析的一部分,橘霉素能减少可接受的水平,完全解决质量问题的。 注:以上资料由莱特莱德提供

蔬菜中天然色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蔬菜中天然色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一、目的与要求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薄层色谱的原理。 2.掌握薄层层析法分离微量组分的操作技术。 3.了解蔬菜中主要色素的基本性质,通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分离提纯方法 及原理。 二、基本原理 (一)菠菜中的色素简介 菠菜叶中富含多种色素成分,如叶绿素(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 等多种天然色素。 叶绿素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 55H 72O 5N 4Mg) 和叶绿素 b(C 55H 7O 6N 4Mg),结构见图1。二者差别仅是 a 中一个甲基被 b 中的甲酰基所取代。它们 都是吡咯衍生物与金属镁的络合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 N N N N H 3C CH CH 2 R CH 2CH 3CH 3 H 3C O CO 2CH 3 CH 2CH 2O O CH 3CH 3 CH 3CH 3CH 3Mg 图1 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的结构(叶绿素a :R=CH 3, 叶绿素b :R=CHO ) H 3C CH 3R CH 3H 3C R H 3C CH 3CH 3CH 3CH 3CH 3 图2 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结构(β-胡萝卜素:R =H ,叶黄素:R = OH ) 胡萝卜素(C 40H 56,见图2)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它有三种异构体,即 α-, β - 和 γ - 胡萝卜素,其中β - 异构体含量最多,也最重要。在生物体内,β - 体受酶催化氧化即形 成维生素 A 。目前β - 胡萝卜素已可进行工业生产,可作为维生素 A 使用,也可作为食 品工业中的色素。 叶黄素(C 40H 56O 2,见图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它在绿叶中的含

辣椒红色素提取新工艺

一种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新方法 摘要: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如何提取,国内许多科研人员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通过介绍四号溶剂的理化性质、工艺萃取效果,介绍一种提取辣椒红色素新方法、新途径。 关键词:辣椒红色素;亚临界溶剂;萃取。 1前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合成色素对人体的危害。所以目前不少工业发达国家均已明确规定了食品加工业不允许使用合成色素的最后期限。而天然色素不仅使用安全,有些还具有一定的营养或药理作用,深受消费者的信赖和欢迎。开发安全可靠的天然色素对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辣椒红色素(C40H56O3)是从辣椒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系色素。其主要成份为辣椒红素,其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及高级化妆品中。由于它颜色鲜艳、色调多样,一经问世便深受人们的喜爱。色调如下:将食用乙醇以1:15溶解后,加量为1/5000时呈红色,1/8000时呈桔红色,1/12000时呈黄色,因此具有很重要的生产价值。辣椒红色素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因此国际上规定ADI(人体每日摄入量)为“不限制”。 天然辣椒红色素是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的一种重要添加剂。我国辣椒资源十分丰富。从辣椒中提取天然色素现已有多项生产技术,目前,国内已由数十家企业生产辣椒红色素,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但因其皆为普通的有机溶剂提取法,所生产的产品中残留的有机溶剂丙酮、二氯甲烷、2-丙酮、正己烷(6号溶剂)等往往达不到国际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标准的要求。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辣椒红色素工艺中,尽管使用了无毒、无味、价格低廉的二氧化碳作提取剂,可实现辣素和色素的分离,产率高、纯度好,又没有溶剂残留毒性,保持其天然特征,易达出口指标要求。但是,该工艺操作压力较高(25~30Mpa),设备一次性投资过大,成本回收周期太长。而安阳市晶华油脂工程有限公司拥有的4号溶剂低温萃取技术(专利号为:90108660.6)提取辣椒红色素,弥补了以上生产工艺的不足。 亚临界溶剂(主要成分为丁烷或丁烷和丙烷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萃取技术,是食品加工业的新兴的一项萃取技术[1],它利用亚临界溶剂沸点低,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很容易挥发。用亚临界溶剂萃取色素,低温下易与物料和色素分离的特性,从原料中萃取、分离色素。这种技术与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法相比最大优点是常温萃取、低温脱溶。它克服了传统有机溶剂法萃取在分离过程中,需蒸汽加热,破坏掉热敏性物质、色素易氧化,萃取物和色素中存在有机溶剂残留等缺陷;与CO2超临界萃取法相比,萃取压力低(亚临界溶剂萃取0.4MPa~1.0MPa),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操作方便,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2] 2、亚临界溶剂理化性质及浸出油脂能力的分析 亚临界溶剂的主要成份是丁烷和丙烷的混合物[3],它是石油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液化烃中C3和C4量大约各占50%,另外还有少量的C3、C4的异构体,其质量标准见表二: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

辣椒红素综述 辣椒辣椒红色素又名辣红素,是从辣椒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属于叶黄素类共轭多烯烃含氧衍生物,主要成分为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玉米黄质一胡萝卜素、隐辣质等,辣椒红色素作为从成熟辣椒果皮中提取的天然红色素的主要成分,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红色素。我国早在“七五”期间就将辣椒红色素列为重点开发的4种天然色素之一。 理化性质:纯品为深红色液体,无辣味,其显色强度强于其他天然色素。辣椒红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酮、油脂等有机溶剂,因其极性较强,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几乎不溶解。具有如下稳定性: 1.光对稳定性的影响在室内光线下,稳定性较好,放置4周,色素无褪色现象。但如直接暴露在室外强光之下则很容易褪色。 2.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温度对辣椒红色素有一定影响。温度越高色素损失愈多,加热至70℃以上则损失更明显。 3. pH值对稳定性的影响辣椒红色素的耐酸、耐碱性好。pH值在3—12之间时色泽稳定不变。 4.金属离子对稳定性的影响cu、Fe对辣椒红色素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Sn、A1+在浓度较高,即大于400 mg/kg时对红色素的色价有影响,而Fe3+、Na+、K+、M矿等对红色素的影响可以忽略。 提取方法比较: 辣椒红素是从红辣椒果皮中得到的深红色天然红色素,色泽优良、性质稳定,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饲料等领域,另外还具有抗癌功能。目前,辣椒红色素提取方法大致可归为油溶法、溶剂提取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溶剂提取法、溶剂微波提取法和酶法提取六类。国内外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油溶法、有机溶剂法和超临界CO 流体萃取法三种。油溶法因油与色素难分离不易得到纯净的辣椒红色素,所以该种方法现已基本停止使用;溶剂法使用较普遍,通常用丙酮、乙醇、正己烷等有机溶剂浸提。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溶剂无毒、易回收、所得产品具有非常高的纯度。 提取目的及社会需求: 辣椒红色素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但从色素提取环节上看,我国该领域企业大多数缺少必要的国际认证,如HAccP。生产标准未执行国际高标准,残溶达不到要求,微生物检测控制不严,重金属超标准等,导致我国辣椒红色素一直未能在国际市场(特别是在美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发达国家为保护其国内加工企业,或迫于环保压力不断修改标准、设置技术壁垒或利用世贸规则进行反倾销(美国就曾对印度辣椒红色素提出过反倾销)。因此,为了真正将辣椒色素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产品的再次升值,研究辣椒红色素提取和分析工艺是十分必的。对辣椒红色素进行综合开发与利用,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发展趋势

《风味化学与食品添加剂》 课程论文 学 专 姓 日期2013.6.19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与发展趋势 XXX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食用天然色素是指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对食品具有着色能 力的物质的总称。随着世界各国相继制订法规、淘汰大部分有毒的化学合成 色素, 那些不仅有染色功能, 而且还有营养和保健功效, 并能赋予食品许 多新功能的天然色素将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章详细地介绍了食用天然色 素及其提取技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用天然色素提取方法发展趋势 前言 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特别是动植物体中,其安全性和营养价值高,有的兼具一定的药理作用。用天然色素着色,色调自然纯正。由于传统的提取方法存在提取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原料预处理能耗高,热敏性组分易被破坏,生产的色素产品纯度差,有异味和溶剂残留等缺点,直接影响了天然色素的发展及应用。伴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一些现代化高新技术不断应用到天然色素的生产中。开发天然色素是世界食用色素业和医药等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我国目前还处在合成色素与天然色素并存及同时发展的状态。由于合成色素的安全性问题, 本文就目前天然色素的提取种类、提取方法及提取物的性质研究进行综述。 1发展简史 我国使用天然色素已有悠久历史,《史记·货殖传》记载:“茜栀千亩,亦比千乘之家。”说明古代就利用了茜草科植物和黄栀子等天然色素。北魏末年(公元6世纪)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有从植物中提取色素的记载。[1]我国古代使用天然色素,在日本近年出版的《天然着色料》一书就引证了这些文献。公元前1500年,埃及墓碑上就绘有着色的糖果。公元前4世纪,葡萄酒就用色素着色,大不列颠的阿利克撒人就开始利用茜草色素。公元10世纪,美洲的托尔铁克人与阿芝特克族人相继栽培胭脂虫的寄生植物,繁殖胭脂虫,并提制胭脂红用于食品着色等。[2]然而,这些天然色素不论在品种上或是性能上都远不能满足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天然色素着色力低,对光、热、氧气、pH 等稳定性差,成本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染料化工的发展,出现了合成色素。1856年英国W.H.珀金斯(Perkins)发明了第一个合成有机色素苯胺紫,

从中草药中提取天然色素

周又红 从中草药中提取天然色素 一.问题的提出 当你吃五颜六色的食品时,你注意到或关心过这些食品的颜色是从哪里来的?你是不是很担心食品中色素是否有毒?原来食品颜色可以分成自然色彩和人工着色,苹果红、橘子黄、大米白、菠菜绿都是这些植物自然的颜色,我们不必担心它们有毒。但是一些饮料、加工食品等需要加入食品着色剂,用以改善食品的色泽,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适用对象 本活动适合12-18岁青少年 三.活动目的 希望青少年通过从中草药或天然植物中提取天然色素,了解食用色素知识,研究天然色素。 四.活动准备 1.样品:从中药房购买5~10种不同的中草药各1克。例如:栀子、黄柏、鸡血藤、紫草、茜草、大青叶、玫瑰花苞、姜黄、桑葚、鸡冠花、草红花、木槿花、金银花、荆芥、紫苏等,可以在活动前将它们分别浸泡在酒精里。收集橘子皮、西红柿汁、西瓜汁等, 2.用具:烧杯、试管、试管夹、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量筒等 3.药品:药用酒精、酸、碱 4.信息:查阅关于食用色素的相关知识,了解人工色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调查人们对食品天然色素知识掌握的程度。 四.活动内容 1.取少量紫草样品于两只小烧杯(各约0、1克)中,分别加入10毫升蒸馏水和10毫升药用酒精(最好在活动前将它浸泡在酒精里)。 2.将装有紫草水浸液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促进其中色素的溶解。 3.除去紫草渣,将液体分成两份于三只试管中,其中一只试管中加入酸液,一只试管中加入碱液,一只试管作对照。将实验结果记录。 4.取紫草的酒精浸液于三只试管中,同上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5.选取多种实验样品同紫草一样的操作,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蔬菜中天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题目:菠菜中天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蔬菜中天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叶绿素的基本性质及提取方法。 2.掌握薄层层析法分离微量组分的操作技术。 二、基本原理 叶绿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植物色素。它的存在确保了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即在太阳光能的作用下,植物将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变成糖类并释放氧气的过程:6CO2+6H2O---→ C6H12O6+6O2 绿色植物的叶片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体,而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官,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体的光合色素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提供了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 叶绿体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组分,其中叶绿素的吸光能力极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化学式如下: 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它们的吸收光谱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叶绿素a、叶绿素b的强吸收带有两个,一个在波长为630-680nm的红光区,另一个在波长为400-460nm的蓝紫光区。 从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化学式可以看出,叶绿素是叶绿酸的脂。叶绿酸是双脂酸,其2个羧基分别被甲醇和叶绿醇(C20H39OH)所醇化。 叶绿素a,叶绿素b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叶绿素a(R′=CH3)叶绿素b(R′=CHO) 图1.1 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化学结构式 可以看出,叶绿素分子含有4个吡咯环,它们和4个次甲基(=CH-)连接成一个大环,称为卟啉。镁原子居于卟啉环的中央。另外有一只含碳原子的副环(Ⅴ),在环上连接有一个羰基和羧基,羧基与甲醇结合生成酯。叶绿醇则和第Ⅳ吡咯环侧链上的丙酸生成酯。各种叶绿素之间的差别在于和吡咯环相连接的侧链结构有所不同。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区别, 在于第Ⅱ吡咯环上第三碳位上的取代基R′的不同。叶绿素a的R′为甲基,而叶绿素b的R′则为一个羰基。 在第Ⅳ吡咯环上的叶绿醇侧链是相对高分子质量的碳氢化合物,这是叶绿素分子的亲脂部分,使其具有亲脂性;叶绿素分子的上端金属卟啉环中,镁原子偏向于带正电荷,而氮原子带负电荷,呈极性,因而具有亲水性。但叶绿素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丙酮、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大多数植物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比叶绿素b的含量多2~3倍。 由于叶绿素卟啉环中的镁可被氢离子置换形成脱镁叶绿素,在脱镁叶绿素中引入其它金属离子(如Zn2+、Cu2+、Co2+、Ni2+等)则生成各种改性叶绿素。但只有离子半径与Mg2+半径(0.065nm)相近的离子才易引入卟啉环的空腔,并形成足够稳定的络合物。 2.薄层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薄层层析是一种分离、鉴定微量组分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把固定相吸附剂(或载体)均匀地铺在一块玻璃板上形成薄层,在此薄层上进行层析。待分离的

天然色素的研究和应用

天然色素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天然色素的特点与特性、分类、性质与作用、应用与开发,简要介绍了合成色素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倡导人们进一步研制开发出品种多样的天然色素。 关键词:色素;天然色素;花色素;应用开发; 1天然色素的概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天然色素在食品业和化妆行业的使用逐渐普及,使用技术逐渐提高,天然色素逐渐成为美化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天然色素的研究与开发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国际上已开发的食用天然色素共100余种。中国正式批准的(1998)共47种,日本列为允许使用的共102种,欧共体13种,英国26种。 目前,我国提取天然色素的原料多为植物性原料,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从人工种植的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如辣椒红色素、甜菜红色素、姜黄色素、红花色素、黑芝麻色素、红甘蓝色素、黑米色素等;(2)从农产品副产物或废弃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如高粱红色素(高粱壳)、β-胡萝卜素(蚕沙)、桔皮色素(桔皮)、紫草红色素(紫草根)等;(3)从野生植物和野浆果类提取的天然色素,如越桔红色素、黑加仑色素、万寿菊色素、茜草色素、桑椹色素等。这些资源在我国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如能科学合理的应用,不但可以大大降低天然色素的成本,增加经济收入,而且对国家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都将具有潜在的意义[1、2]。 2天然植物色素的特点及特性 2.1天然色素的呈色机理 植物的花、叶、果实、皮等往往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这与植物自身内部的天然色素有关。植物体内的一些有机分子(色素)在阳光的照射下,吸收了一定频率的有色光后,使分子内电子发生振动跃迁现象。由于各种植物的有机分子(色素)中的电子成键能力不同,电子激发跃迁时所需的能量也就不一样,故对吸收光的频率就有一定的选择性。不同植物具有合成适应自身特点的有机色素分子的能力各有差异,因此,不同的植物就表现出不同的体色及花色,从而使大自然呈现出姚紫嫣红的美丽景色。 2.2天然植物色素的特点 (1)绝大多数天然色素无毒和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2)天然植物色素大多为花青素类、黄酮类、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它们不但具有着色作用,而且具有增强人体功能、保健防病等功效; (3)天然色素的着色色调比较自然,更加接近天然物质的颜色; (4)天然色素对pH值变化十分敏感,色调会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如花青素在酸性时呈红色,中性时呈紫色,碱性时呈蓝色。 诚然,天然色素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存在一些缺陷: (1)溶解性差,溶解度较低,使用时不易混合均匀,有时易发生沉淀,不易调色和着色[3]; (2)纯度较低。天然色素是从天然动、植物等生物体中提取出来的化合物,常共存有其它成份,纯化难度较大; (3)色调不稳定,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大部分天然色素对光、热、氧、金属离子、pH值等的变化敏感,稳定性较差[4]; (4)天然色素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就一种天然色素而言,应用时专用性较强,运用范围较窄。 2.3天然色素的特性 2.3.1溶解性

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及研究现状

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及研究现状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天然色素是目前和未来天然色素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就天然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纯化方法及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 关键词:天然食用色素;提取;应用 Extra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tural Edible Pigment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eople’s living level and attentions on quality and safety problems, extracting natural pigments from natural products becomes to be the main direction now and future.This paper mainly talks about several kinds of extracting methods of the natural pigments and problems in applications. Keywords: natural edible pigment;extraction;application 1 前言 食用色素按来源可分为天然和人造色素两大类。近年来发现人工化学合成色素有的存在致癌和致突变作用,故天然色素日益受到人们重视。食用天然色素色泽自然,种类繁多,其中很多主要成分是食物中的固有成分,许多食用天然色素对人体的多种疾病还具有非常突出的治疗、预防等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由于食用天然色素具有安全、色泽自然鲜艳、多数不受添加剂的限制和使用范围广泛而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及文化素养、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意识到合成色素对人体有害,甚至有致癌的危险。天然食用色素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色调自然,接近天然物质的颜色;有些天然食用色素还具有营养功效[23]和对人体的某些疾病具有预防、治疗等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因此,寻求和开发天然色素对保障人类身体健康,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如红花、栀子、紫草、玫瑰茄等广泛分布在我国新疆、江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它们不仅是我国的传统药材,而且是提取红色、黄色、紫色等色素的优良原料。另外一些农副产品经过深加工后,可制得天然色素,如玉米色素、红米色素、辣椒色素、萝卜素,高粱红等。合理开发利用

菠菜中天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完稿

菠菜中天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叶绿素的基本性质 (2)掌握薄层层柱法和柱层层柱法分离微量组分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1)叶绿素的性质 叶绿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色素,它的存在确保了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成分,其中叶绿素的吸光能力极强。叶绿素a、叶绿素b的结构式如下: 叶绿素是绿色植物的主要色素,分子由脱镁叶绿素母环、叶绿酸、叶绿醇、甲醇、二价镁离子等部分构成。高等植物中有两种叶绿素即叶绿素a和叶绿素b 共存,它们的含量约3:1,叶绿素a为一蓝黑色固体粉末,在乙醇溶液中为蓝绿色,并有深红色荧光,而叶绿素b为暗绿色固体粉末,其乙醇溶液为黄绿色,并有红色荧光。叶绿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可用极性有机溶剂(例如丙酮、乙醇、乙酸乙酯等)从植物匀浆中提取它。叶绿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与类胡萝卜素、类脂物质及脂蛋白复合在一起,分布在叶绿体内的蝶形体的片层膜上。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及衍生物在600~700mm(红光)和400~500mm (蓝光)有尖锐的吸收峰,可借助这一特性来鉴定它们。游离叶绿素很不稳定,

对光和热都较敏感。 胡萝卜素是一种橙色的天然色素,属于四萜,为一长链共轭多烯,有α、β、γ三种异构体,,其中β异构体最多。在植物组织中,它们可能以固态微粒或者以与蛋白质、脂质、或者糖类复合的形式存在,特别是在有色体中存在。其为典型的脂溶性色素,易溶于石油醚,、乙醚而难溶于乙醇。如遇氧化条件,易受氧化和光化学氧化形成加氧产物或者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分子,在受强热时可分解为多种挥发性小分子化合物。 叶黄素是一种黄色色素,与叶绿素同存在与植物体内,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较易溶于乙醇,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 、 色素所呈现的颜色和在叶绿体中的含量见下表: 高等植物体内叶绿体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含量比例 项目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β-胡萝卜素 叶黄素 颜色 蓝绿色 黄绿色 橙黄色 黄 叶绿体内各色素的含量 56 19 17 8 (2)色谱法的原理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的不同,或和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份分开。 薄层层析是一种微量、快速和简便的色谱方法。由于各种化合物的极性不同,吸附能力不相同,在展开剂上移动,进行不同程度的解析,根据原点至斑点中心 及展开剂前沿的距离,计算比移值(R f ): 展开剂移动的距离化合物移动的距离 f R 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与它们的极性成正比,具有较大极性的化合物吸附较强,因此Rf 值 较 小。在给定的条件下(吸附剂、展开剂、板层厚度等),化合物移动的距离和展开剂移动的距离之比是一定的,即R f 值是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其大小只与化合物本身的结构有关,因此可以根据R f 值鉴别化合物。 吸附柱层析法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物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

相关文档